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读后感700字

观后感读后感700字

《敦刻尔克》观后感700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怎么才能避免将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敦刻尔克》观后感7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敦刻尔克》观后感-包雪悦


赶着暑期末尾,诺兰最新大片《敦刻尔克》上映了,诺兰迷们都要赶着夜场在IMAX厅等候大片的开映。

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熟悉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所以在电影院的大海报上列出了诺兰的代表作:《盗梦空间》、《蝙蝠侠:侠影之谜》、《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星际穿越》。每一部都足以在世界电影史上留名,当然也包括这部《敦刻尔克》。

故事改编自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期间欧洲大陆执行的一次战略性撤退。撤退过程中,英国空军与德国空军爆发了激烈的空战,英国动员各种大小船只,将大部分士兵撤离欧洲大陆。这次行动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并成为四年后反攻的根本。

与大多数战争片不同的是,胜利进攻不是它的主旋律,它的背景就是撤退,而且在30多万人之中原定只能撤走3万人,这对于大多数的士兵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逃亡。

三个主题场景中呈现陆地、海上和空中三个角度,在海上救援船对于空中战机的判断,是基于老船长自己的经验;海滩上的士兵似乎也不知道有多少船、多大的船、什么时候会来营救;空中的战机需要面对的最迫切的问题,是燃油还够用多久如同德军的炮火什么时候到、多猛烈、自己会不会因此丧命,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而且都是随机的。而且逃得早的未必活命,在多个时刻观众的心跟着画面一起提着,对于下一秒钟即将发生什么完全防不胜防。

如果你不了解历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欣赏本片会有困难,更无法体会海滩上战士们的惴惴不安。尽管《敦刻尔克》是战争片,但感受起来它更像一部悬疑片,让你从头至尾置身于朝不保夕的惶恐中。

你看不到敌人、看不到40万的军队、甚至看不到身后的街巷里在发生什么,只知道枪声不断、战火不灭。影片中所有的画面,都是从片中人物的视角出发的。他们看得到的,你也能看到;而他们看不到的,你也只能等待。

而恐惧感往往就来自于看不到的东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场汤米在船内等待涨潮的戏。观众与他们一样全然不知道外面正在发生什么,只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射进来的子弹,和止不住灌进来的海水......

怀表的滴答、引擎的轰鸣、心跳的噗噗声贯穿《敦刻尔克》的,除了这些音效,还有隆隆炮火声,像永无止境的音阶。这大概是对法国敦刻尔克海滩上那40万士兵最准确的心理描写了。无尽的等待,无尽的希望和失望,倏忽而至的险情,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常。最恐怖的,大概是黑洞一般的不可知

敦刻尔克,一场没有赢家的胜利,40万人,望穿秋水,归国无门。海的对面就是祖国,身后就是上膛的子弹炮火,头顶是危机四伏敌机,无法反抗、绝望、挣扎,只能等待支援。活着,就是战斗的意义,胜利的逃亡,幸存者没有喜悦,罹难者无声无息,战争的冰冷、政局的兜转、求生中撕裂的人性,无论美丑都被吞没在海峡深处,然后逐渐恢复平静。

整部影片没有高潮,却又处处都是高潮。

敦刻尔克成功撤退,电影散场,一场提着心看完的电影,逐渐恢复平静,活着真好,很幸福。


包雪悦
20170912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敦刻尔克》观后感


新学期第一部电影,期待了好久的评分爆表的《敦刻尔克》。在此之前的暑假里早就看到了关于这部片子的介绍,在整个暑假的国内影院都被笼罩在《战狼2》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之下,诺兰的这一神作终于带来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影片还原了1940年法国敦刻尔克港口40万盟军被围困,最终被来自英吉利海峡另一端的英国人民成功营救的历史事件。其实这次撤退在历史上并不光彩,盟军自大地以为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而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山路崎岖难行,德军无法攻进来。万万没想到德军一百多个师正是从阿登高地一路攻来,绕过马奇诺防线,打了个盟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最终40万人被逼到了敦刻尔克港口,等待救援。德军一面从陆上包围敦刻尔克,一面派轰炸机对海滩上的救援船和士兵进行轰炸,情况十分危急。此时英国发动了平民,业余的水手,渔民等贡献出自家的船只前往敦刻尔克进行救援。最终这项名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成功撤回33万余名盟军士兵,远远超过丘吉尔首相预期的3万人,为日后的反攻德国保留了火种。
影片分为3条线来讲述,分别是空中的战斗机,海上老渔夫的救援船,和海岸上等待救援的部队。因为三条故事线持续时间不同,分别为海岸上一周,救援船上一天,和战斗机上一小时。所以讲述的速度和方式也不同,但三条线始终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最终揉合为一体。可能这就是诺兰在时间上施展的魔法,任何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纵观整个影片,德军始终没有出现,但是整部影片都始终让人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中,虽然没有看到德军,但是通过撒下的传单,击穿船体的子弹,夜里突袭的鱼雷等等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德军一步一步地逼近,时间所剩无几。这也是诺兰的过人之处,并不直白地告诉你,而是让你明显地置身其中。
从整体来看,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使33万的兵力得到了保留,但是到了每个个体而言,回到家,还是葬身海底,都只有一种可能。所以对与每个个体,这是一次巨大的劫难,当死亡就在面前时,是谁都不能做到泰然处之,是谁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海对面的家。这是人的本性。本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老船主和飞行员,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为这次行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老船主驾船救起一名名落水士兵,飞行员一次次击落敌军轰炸机,直至燃油耗尽。他们只是这次行动中微小的两束力量,但正是这一束束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完成这次伟大的壮举。
影片最后回到家的士兵念着丘吉尔的演讲词:...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任何时候都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活下来,因为活下来,未来就有无数种可能。

敦刻尔克观后感


观《敦刻尔克》有感

文\慕心

昨日应好友邀请随机买了两张当下评分还不错的电影票,电影的名字是《敦刻尔克》。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联军因为在德国战场上的一次军事失误引发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当然,撤退的地点就在法国与比利时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

事件的起因源于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闪电般的进攻,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9月3日,英国和法国出于共同利益的考虑向德国宣战。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英、法联军躲在自己布置的马奇诺防线后,并没有对波兰国家给予实际的军事支援。在对德国宣战期间,法国曾象征性的发动过一场“萨尔攻势”。当然这场象征性的攻势取得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战线仅仅向前推进了5英里,法国军队占领了大约20个左右的无人村庄。这种“胜利”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几乎为零。与此相反的是德军的进攻可不是游戏,9月7日,德国军队迅速占领华沙,波兰至此彻底沦陷。德国军队对于英、法联军的这种“奇怪的战争”也是大惑不解。希特勒很清楚英、法两国的谴责无疑于作作势而已。这就好比受困的羔羊对着饿狼装腔作势的空吼,最终只会暴露自己的恐惧。该是战争解决的还得靠战争。德国军队的进攻丝毫不受任何影响。英、法联军的不战和假战反而让德军率先占得有利先机。德军在战场上的连胜导致1940年5月10日,德国正式开始进攻西欧。希特勒将大量的军力投入西欧战场,这与英、法联军的消极应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史料记载,当时德军共出动了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希特勒将这些部队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开始猛烈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西欧战场正式拉开了帷幕。当时与德国实力相当的是英、法、比利时、卢森堡及荷兰共同组成的147个师,约300多万军队。然而,由于法国领导层战略决策上的呆板与保守,他们并没有主动进攻和做好防守计划。只是自己沉浸并寄希望于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从而实际上对德国宣而不战从不主动出击。法国虽然偶尔在其与德国边境上进行小规模的“小打小闹”(萨尔攻势),然而,却最终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有效进攻从而改变战局。

自古以来,战争的取胜在于出其不意和掌握战争的先机。没有人会配合你而乖乖进入你设置的圈套中。法国军队认为德军进攻其必定会进攻马奇诺防线。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德军并没有直接攻打马奇诺防线,德军将领海因茨·古德里安在战场的部署上表现出了绝对的聪明和冷静。他率领德国的装甲部队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成功的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撕开一道口子,成千上万的德军由经此地潮水般的涌入法国腹地。前方紧张的形势让刚刚上任英国首相不久的丘吉尔头疼不已。5月16日,丘吉尔紧急飞往巴黎与当时的法国总理雷诺会晤。然而,根据后来丘吉尔本人的回忆,雷诺已经认定自己输掉了与德国的战争,法国政府更是将大批重要文件烧毁准备撤离。当时的法国可是号称“欧洲第一强国”,雷诺说自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的话所传达出的讯息可想而知。然而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远征军的命运会将如何谁也难以预料。

丘吉尔最后只能无奈的将自己派出的部队撤回。那么问题来了,加上法国军队共40多万大军如何撤退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德国装甲部队的猛烈进攻,本就在战场失利的法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穿了的筛子,法国境内已经没有可以撤退的地方了。此时显然只有一条退路可走,那就是40万大军横渡英吉利海峡,退到对岸的英国。这对于英国士兵来说家就在对面,但是却望眼欲穿。

如果世界地理学的好的人都应该知道,当时留给军队撤离的港口只有三个,但是加莱和布伦海峡已经被德军占领,那么敦刻尔克港口就成为了英法联军撤退的唯一选择。5月21日,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从而把近40万英法联军逼在法国北部,40万大军被德军逼到了敦刻尔克港狭长的沙滩地带。宽广的海岸和茫茫大海反而更容易成为德国空军轰炸的目标。更为严重的是时间每过一分钟德军的脚步就离英、法联军更近一步。倘若德军能够派出足够的空中火力对联军进行肆虐般的狂轰滥炸,再加上海岸上的炮火和坦克部队的强势进攻,英、法联军就算个个长了翅膀也插翅难逃。敦刻尔克海港无疑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英国首相丘吉尔到时候恐怕连三个人都撤退不了,更别说要至少3万人。

然而,历史是没有既定的剧本的。当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当时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仅10英里。十英里!英法联军三面受敌,背面是海。危险就在眼前,英、法联军战士个个屏住了呼吸并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中等待即将来临的死亡。然而,奇迹发生了!5月24日,德军的坦克部队接到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战争突然停止了2天。就这短短的2天却给英、法联军的撤退赢得了相当宝贵的机会。后来,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们纷纷对于希特勒这一奇怪的命令进行了各种猜测(详见史料)。然而,不管希特勒当时出于什么理由,这对于英、法联军来说是无比幸运的。祖国就在眼前!没有什么比活着回去更让人幸福的了。5月26日晚,代号“发电机行动”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正式拉开了帷幕。当战士们看到祖国人民自发而来的“无敌舰队”时,他们才真正地看到了活着的希望。电影一开始,成千上万的士兵排了长长的队伍等待撤退时,这样的镜头是多么的接近当时联军的真实处境。诺兰也不愧是大导演,当然在撤退的具体过程中诺兰将更多的镜头给了那些无助的士兵,他要在此影片中探讨人性最真实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德军的战斗机在空中咆哮时,等待救援的士兵和将领都是齐刷刷的抬头仰望天空直到危险逼近。因为你很难分得清楚是敌机还是自己人。直到空中扔下炸弹从身边爆炸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后来英国政府在国内进行全国总动员,凡是拥有船只的人们都要前往敦刻尔克,帮助英国海军一起撤退。

在战争面前没有任何人迟疑,英国民众自发的驾驶着自己的私人船只冒着漫天的炮火出海了,内河船只也都奇迹般地开出了海。据记载,当时共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船只参与了这场大撤退。英国皇家空军也是出动了自己最宝贵的战机作为空中掩护。影片中出现的喷火战斗机和飓风战斗机都是真实存在的,尽管后来有人质疑英国皇家空军保留了一定的私心,并未倾其所有。然而事实上却是所有出战的飞行员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在阻截德军战机。当影片中士兵们抱怨该死的空军在哪里时?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英国皇家空军并非没有任何作用。相反,英国皇家空军在撤退期间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飞机,有力的阻截了德军的空袭,同时英国皇家空军共击落德军战斗机上百架。(注:此处之所以没有具体数字是因为对于这些数字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不误导读者故而使用概数代替)以当时的情形看,德军拥有近300多架轰炸机和500多架战斗机,即使是皇家空军杰出的防御大师帕克少将自己也承认,不可能对于在大海上撤退的船只和陆地上正在投入战争中的远征官兵的空中掩护做到面面俱到。相反他们在此次撤退的功绩不容抹煞。影片中诺兰也是这样给观众们呈现和传达的。后来时隔四年之后的皇家空军和美国盟友一起创造了又一个历史奇迹。皇家空军在诺曼底上空为陆地提供了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并形成了绝对的保护伞,将德国空军驱逐出天空,为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提供了保障。针对“该死的皇家空军在哪儿?”这样的问题和质疑,英国皇家空军足足用了长达四年的时间来向当时的士兵们重新作答。

把战争的还给战争,这是每一位从敦刻尔克大撤退回到家乡的将领和士兵们最该得到的释怀。把电影的还给电影则是诺兰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大导演应该回报观众和自己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对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甚至于每一位从撤退中活下来的士兵而言是恐惧、罪恶、羞辱和创痛。然而,战争终归是战争,没有人包括军人在内理所当然的为哪一场战争负责。诺兰给我们传达的正是如此。在战争这场大熔炉里,人性的本质是最容易暴露的。每一位被炙烤的灵魂都会发出本能的绝望和恐惧。诺兰希望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释怀,尤其是当时等待救援的士兵和参与到撤退的每一位将领甚至是皇家空军都能够对这段历史不再“耿耿于怀”。好比经历过战争创伤后遗症的一位士兵将乔治打伤后,他又出于对于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在道森父子驾驶着“月光号”在救援时,他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却以船已满员为由拒绝搭载另一名战争受害者。我个人认为诺兰将人性最真实的东西呈现给观众,这不是为了让那些曾经在敦刻尔克大逃亡中的士兵感到羞耻,相反他所要传达的是另外一种理念。那就是战争带给人们的毁灭性不仅仅是城市和房屋的摧毁,更多地是将人性的本质进行炙烤。因此,没有任何一个灵魂能够优越于另一个灵魂而做出更加圣明的决定,生存是人的本能。当然,后面影片中的道森父子在创伤后遗症的士兵问及到乔治的情况时,士兵问道“他没事吧?”原来因为打伤乔治而愤怒不已的彼得此时很平静的回答:“没事”。是啊,暴力的引起和治愈从来都是归结于暴力本身。诺兰很聪明地通过道森父子前后的态度转变从而含蓄的表现了当时的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态度。既然战争已经无可避免,那么只能将战争的东西还给战争。因此,后来的人们更应该对这段历史释怀,没有一位从敦刻尔克撤退中回来的士兵应该受到谴责。正如影片中的台词所说,回来就好。如果真的有,那就是战争的发动者。这场撤退我们记住的不应该只是羞辱。正如丘吉尔在事后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孕育着胜利”。

我们且不说当时丘吉尔是怎样的英勇果敢和雄才大略才将33.8226万人成功撤离。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假如德军不停止对其陆地上的猛烈进攻,同时又能够派出足够的空中火力进行猛烈打击的话。丘吉尔的那番撤退孕育着胜利的言论将成为永远的笑话,而不是一个天才级将领的豪情万丈。

总而言之,敦刻尔克大撤退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在这次撤退中希特勒自己亲手放走了英、法联军。这或许是德国法西斯注定的失败吧!

注:此文写于2017年9月4日晚,经过连续两次的校正和修改,本人作为一个不懂历史的人只是将大量的史料进行了一番梳理而已,其中也不敢过多的加入自己的个人观点。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只能无限的接近它,却永远不能身临其境。因此,每一步的探索只是离真相更近了一步,并不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全部真相。诺兰的影片中从头到尾都是在探索撤退中士兵们的反应,然而普通民众在战争中遭受到的创伤与危险可想而知。还原战争的目的不是想再次激起仇恨,而是我们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的毁灭性,如果哪一天战争真的来了,谁都不要想着心存侥幸。

《敦刻尔克》观后感1500字


有一种无奈叫撤退,有一种胜利叫保存!
《敦刻尔克》观后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和深远的全球战争,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影响持续至今!自此以后,对大国而言,大规模的战争早已不是解决争议的选项,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敦刻尔克大撤退不仅是二战期间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也预示了欧洲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欧洲大陆从此沦入德国法西斯之手,大英帝国只能凭借英吉利海峡和皇家海空军的余威苦苦支撑!
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场战役,而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有生力量,为最终消灭德意法西斯奠定了基础。谁也无法否认,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这一小港仍撤出了33.8万余人,创造的敦刻尔克奇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或许有人不解,战斗、甚至是死亡,才是一名优秀军人的真正归宿,醉卧沙场,马革裹尸,是何等的诗情画意。这些都没有错,但有时候,潮起潮落,更需要一份定力与坚持,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保存是为了更好的绽放。
剧情
《敦刻尔克》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担任编剧并执导的二战题材影片,由汤姆哈迪、肯尼思布拉纳、马克里朗斯、哈里斯泰尔斯、希里安墨菲等人联合主演。该片根据二战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改编,以青年士兵视角讲述了二战史上最传奇的一场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法军队面对德军所经历的的残酷战斗。影片于2017年7月21日在美国上映, 9月1日在中国各大院线上映。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一次执导二战题材的影片,还大胆启用了19岁新人菲昂怀特海德为影片主角。这是2014年电影《星际穿越》之后诺兰导演第一次尝试拍摄的战争片。而汤姆哈迪等人也有不俗的表演。
影片的故事从陆、海、空三个角度讲述,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每个逃亡的英法士兵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力争活着回家。英国士兵汤米(菲昂怀特海德 Fionn Whitehead 饰)在逃离海滩的过程中相继结识吉布森与亚历克斯,同时船长道森先生(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饰)与儿子彼得、17岁少年乔治也离开英国,驾驶小船去往敦刻尔克拯救士兵。三人陆续搭救了海军(基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饰)、飞行员柯林斯及汤米一行人,而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汤姆哈迪 Tom Hardy 饰)则在被敌人双面夹击的艰难情形下顽强战斗。
感悟
影片一开始就是以汤米在街角的奔逃展开,稚气未脱的汤米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战场,然而此时此刻,在枪林弹雨之中,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离敌人的魔掌,回到海峡那边的家。在连绵的炮火之下,他勉强逃出邻镇,不料却发现数以万计的士兵都被困于小小的敦刻尔克海滩,是听天由命,还是奋力一搏?汤米成长的很快,从战争中学习生存,惊魂未定的他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考验,一次又一次的落水,然而他却从未放弃求生的愿望,更没有背离本性的良善!滚滚红尘中的我们,是不是也和汤米一般,在生活的漩涡中历经波折,而依然不忘初心,痴心不改!
道森先生的长子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在开战之初就以身殉国了。当得知大批英军被困于敦刻尔克不能回家时,他和小儿子彼得及其朋友乔治,自告奋勇开着小艇去接落难的同胞,目标敦刻尔克,进发!长子已逝,投身这样一个战场,毅然决然,也没有阻止彼得的跟随,坚毅的父亲,如山的父亲,和中国传统的父爱陪伴与爱的方式也相同也不同。如果德国鬼子登陆英国,哪里还有家,同样的家国情怀,同样的无私付出。也正是有许许多多的道森船长,才能组成一个无敌舰队,拯救国家于危亡。而彼得、乔治、汤米,不就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吗?这样的一个场景,是不是和我中华千帆竞发钓鱼岛神似呢 ?一切的反动力量都会湮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为了减少损失,英军的护航驱逐舰是一艘一艘的派,战斗机是三架一组,就这配置,也要有雄厚的家底,长期的战争,最后拼的还是资源与实力。想想同时期的中国,不要说驱逐舰、飞机这样的奢侈品,就是枪械、大炮也只能依靠进口,而国防安全靠买是买不来的。所以这才有七十多年前的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十万中华儿女,奋战异域,只为确保滇缅公路畅通,确保援华物质运入中国,为抗战大动脉输送源源不断的给养。抗战时的中国,可以培养柯林斯和法瑞尔这样有优秀飞行员,却没有自己的劳斯莱斯,没有自己的喷火战斗机。二战期间,英国生产的喷火战斗机就数以万计,而彼时的中国,军事工业几乎为零。不得不说,天佑中华,让我们缓过来了。
启迪
影片最后的结局,法瑞尔被俘前破坏了自己心爱的座驾,在引爆了喷火战斗机后从容面对蜂拥而至的德军;汤米等数以万计的士兵平安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等待他们的不是对逃兵的指责,而是对英雄的欢呼和呐喊,我想,在下次诺曼底登陆时,他们个个都是蓄满能量与战斗精神的勇者;道森先生带着小儿子彼得怀着对大儿子的怀念坚强地生活着,十七岁的乔治英勇牺牲后,他的事迹温暖和感动着小镇上的人们。亲情和友爱相伴,生活还在继续,战斗永不停歇!!!
从战争场景来看,《敦刻尔克》比不上《血战钢锯岭》和《珍珠港》,但其独特的视角和叙述还是令人久久回味!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治学、经商、从政、相处,都需要隐忍与包容的艺术。人生路漫漫,活着才是王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今后的路还长着呢!有一种无奈叫撤退,有一种胜利叫保存!敦刻尔克大撤退生存与舍弃的智慧!

《敦刻尔克》观后感800字


《敦刻尔克》观后感

诺兰的《敦刻尔克》把作战室里的指挥策划场景全部删去,开场不交待历史背景,结尾也不交代伤亡人数。这里没有丘吉尔,没有希特勒,《敦刻尔克》宏伟的结果更是没有悬念,诺兰只是牵挂着小人物的恐惧,聚焦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个体的视角也被简化成了敌人到来之前,我们要跨海回家。
有人说,诺兰风格化的手艺和敦刻尔克事件本身壮烈的结局挽救了电影,所以你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感觉有些难以言说,没有如你所愿般烧脑悬疑,也没有血脉偾张。很显然,在战争片的战场上,诺兰想有所突破,把激烈的战争史诗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诺兰的冷观和克制,让《敦刻尔克》保持了对历史的悲悯与敬畏,让影片的主题更加深邃与深远,让它在众多战争片面前别有建树。
《敦刻尔克》是诺兰第一次拍摄真实历史事件,将一部战争片拍成了剧情、悬疑、惊悚片。这一切使它与其它战争片之间仿佛有道巨大分水岭,一边的山峰上是《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瑞恩》,另一边的山峰上是《敦刻尔克》。两座巅峰上的作品都很伟大,却又那么迥然不同。
作为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不管它是战争片还是悬疑片,都不重要,敦刻尔克最大的价值在于毫无保留、不加修饰地刻画出身处战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如此真实。
这是一部反英雄的战争片,讲述的不是成功,而是惨烈的撤退和有意义的失败。诺兰死死抓住的是人类对于战争的真实感受,那是包围了陆地、天空和海洋的恐慌。
与战争中的人感同身受这是《敦刻尔克》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类电影所做的。《敦刻尔克》是诺兰的一次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尝试,在这种类型的电影中,真往往会摆到比善和美更重要的位置。诺兰与李安不谋而合。诺兰认为,大多数的人在面对战争时,首先考虑的或许不是名留青史,而是生存。
生存对于那些普通年轻的士兵来说,是回家,离开敦刻尔克;对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老船长来说,是到敦刻尔克接那些像他儿子一样的年轻人回家;那个燃料耗尽的飞行员用生命坚守的,是即便自己不能回家,也要保住那艘回家的渔船。
在军事题材的战场上,导演喜欢从战争中挑拣出一将功成万骨枯或一将功败万骨枯的故事,把他们变成了电影里的勇士、侠客和英雄,再加上爱、恨、暴力、死亡。徒手挡子弹、料事如神仙的战争片让人怀疑人生,另一部分优秀的战争片吸引人坐下来了解战争。怎样把观众带去敦刻尔克,是我最先考虑的事情。诺兰决定将这种经验呈现在银幕上
陆地上,德军1700辆坦克持续前进,距海滩只有16公里;空中,德军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盘旋、投弹。40万英法盟军被困海滩,唯一的生路是渡海,虽然那是每年两百多天雷雨大风的英吉利海峡,但海峡对岸是远离战火的英国这是历史,也是电影《敦刻尔克》的开场。
我会尊重人类寻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贯彻于整部电影的,是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死亡威胁,面对绝境,每个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这些战争中的个体,浓缩着40万人的恐惧,像极了敦刻尔克灰蓝色的海水,无边无际。

敦刻尔克观后感1000字


《敦刻尔克》观后感

9月1号上映的《敦刻尔克》是一部很特殊的的电影。导演诺兰首次尝试全程用IMAX摄影机拍摄本片,运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营造出一个微观的平行世界,但Dunkirk的背景却是宏大的。
1940年五月底六月初,敦刻尔克,33.8万名英军和法军士兵乘坐大量平民船只和少数军用舰船,在英国空军的掩护下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仅用9天时间。敦刻尔克的大撤退有效地保存了盟军的实力,为5年后击败法西斯提供了保障。
影片分为海陆空三条线索: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三条线索齐头并进,构成了紧凑的剧情。无论是平民船只营救英法士兵,皇家空军战士追击敌机,还是地上英国士兵不断逃亡的情节,都给人巨大的紧张和压迫感。配上HansZimmer激烈的背景音乐,那种下一秒就要发生什么的灾难来临的心理体验,让在场的观众坐立不安。
镜头一开始就追随着逃兵Tommy的四处逃窜而晃动不止,这样便把观众带到了现场。Tommy显然被炮火吓坏了,无心归队的他,只顾抱头鼠窜,但却令人恨不起来。因为时不时就有炮弹飞过来,在他身边炸飞了一群人,扬了他一脸尘土。战争让人仿佛一只蝼蚁。汤米此刻唯一的信念就是:回家。
我这岁数的人发动战争,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去送死?位高权重的老头子如是说。并没有为什么,战争原本源于人类的贪婪与自私。我觉得这是一句有力的反战宣言,没有夸张和渲染,不敢以任何形式的英雄主义去挑动战争情绪,只让人感到深切的无奈。
撤退结束后Tommy回到祖国,当一个在路边欢迎士兵回来的老人把食物塞到他手里时,Tommy说:可我们是逃亡回来的啊!老人笑道:这就够了。我在震撼中悟到:也许上了战场的,已经是英雄了。个体在大环境的倾覆下多么脆弱啊,影片中士兵们拥挤在甲板上,一架敌机扔下一个炸弹,顿时死伤无数。可那些人除了趴在地上,让命运来判决自己的生死之外,又能干什么呢?张爱玲形容战争,说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那些手足无措的小兵,不一定对此作出了多大贡献,不是人们所想的为国捐躯的烈士,但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尽管没有人会记住。逃亡,逃回家乡是小人物正常的本能,为保住自己草芥般的生命,来尽一个普通人的使命。诺兰本意并不是要展示两方交火的激烈场面,而是希望人们关注一下人的内心世界,对于生之喜悦和死之无可奈何。
之前,无论是《星际穿越》还是《盗梦空间》,诺兰导演的电影,总是以震撼的画面和悬疑的剧情取胜,这次却一反常态的返璞归真,只是平平淡淡地拍摄那些枯燥的逃亡镜头,没有两方正面的交战场面,台词也少得可怜。更匪夷所思的是,这场大撤退的重要角色,德军几乎没有露过面,只有几架呼啸而过的敌机,笼统的几句敌人称呼。或许,这根本不能算是一部战争片。我倒是觉得诺兰开创了一种新的类型片先河,尽管现在有很多人接受不了。有人说,诺兰是拿着好莱坞的钱,玩着他个人的炫技。其实,如果以后这样的片子多了,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Dunkirk独一无二的价值吧。
真实总能击中人心。漫长的等待中,有个士兵企图跳海游回英国被拦住;英军为了顺利撤退,拦住法军不让他们一起上船;法国士兵Gibson伪装成英国兵混进撤退队伍,被人识破,他最终帮助英军堵住敌人进攻的弹孔,却不幸淹死在进水的船舱里人性这么复杂,使尽浑身解数,只为了成为这场灾难的幸存者。吉布森埋葬自己冒充的那名死去的英国士兵时,脸上的哀伤却那么纯粹,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最终都逃不过同样的厄运。
海上的一天,老船长慷慨地接收帮助英法士兵撤退。他身边的一个孩子梦想着能成为战争英雄,结尾却不幸被炮弹击中而魂归大海。而那万众瞩目的空中一小时里,TomHardy演的英国空军,在弹药燃油将近之际,选择去追击一架正在扫射撤退士兵的敌军飞机,结果油尽被俘其实,民众一直都未放弃抗争,就算撤退前丘吉尔绝望地预料只能撤退几万人,甚至打算牺牲大多数。这从侧面体现了军队的素质之高,才能创造30万人成功撤退的奇迹。不过这不能算是英雄主义的欢歌,因为,到底这是很多的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望着屏幕敦刻尔克海滩上翻腾的雪白的浪花,我很没有骨气地想:这么美的景致,与战争扯上关系真是太浪费了啊!

喜欢《《敦刻尔克》观后感7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读后感7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