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无问西东读后感1000字

无问西东读后感1000字

《无问西东》影评550字。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观看完的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问西东》影评550字”,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无问西东》影评

《无问西东》以片段穿插的形式讲述了不同年代中一个个感人、励志的故事,但令我感动的不是张果果的坚守、热心;不是沈光耀齐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决心;不是陈鹏与王敏佳的爱情,而是听从已心、无问西东的精神。
电影中,沈光耀常常将他从营中得来的食物空降到一个贫困的村子里,村里的孩子们才能暂时充饥。孩子们也亲切地称他为晃晃叔叔。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沈光耀的这一行为被发现后对长官所说的一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沈光耀的家境足以让他享受安逸、平静的生活,但当他看到中国土地被侵犯时;当他看到人们在战火销烟中夹缝生存时;当他看到平时与他活泼乱跳地抓蛇的孩子阿山不幸被导弹击中死去时;当他看到荒乱的人群中小孩因找不到爸爸妈妈而痛哭时,他不袖手旁观,违背对母亲不去当兵的誓言,坚定地去担任一名飞行员,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王敏佳,在医院中药室负责抓药。她发现她的老师总是受到他被迫娶来的妻子打骂、侮辱。她也对此感到愤愤不平,于是她和她的朋友李想给师母寄了一封威胁信,最终因为师母毫无根据的诬陷,院方毫无根据的调查、猜想被定罪,拉到高台展示、批斗。这种毫无根据的诬陷、调查、猜想,将一个充满未来的姑娘活生生打死,事后竟没有任何人对此事承担责任,揭露讽刺了当时人类的愚昧无知。李想在写威胁信这件事中也脱不了干系,但他太想去支边工作,并没有承认。刚开始我认为李想太懦弱,太自私,让王敏佳一个人承担后果,导致后来王敏佳遭受无法忍受的痛苦差点死去。
但在电影接近尾声时张果果的爸爸提到,李想在支边工作时,在风雪交加恶劣的天气下,他把所有食物都给了别人,自己去找搜索队,在遇到搜队时,他告诉搜索队的人需救助的人的位置后倒在雪地上,壮烈牺牲了。他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原来,李想不懦弱,不自私,他是一个勇敢无畏、无私贡献、舍己为人的支边勇士。
相对影片中破旧不堪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很幸运,我们的教室窗明几净,我们的书本崭新而散发着墨香,我们的文具齐全多样。我们要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我们今后要传承的依旧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人生之于宇宙星辰,虽不过转念一瞬,但这一路风景无数,何不慢些走,听从己心,无问西东。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无问西东》影评800字


《无问西东》影评

今天和女儿一起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该片是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专门拍摄的,2012年拍摄完毕,直到2018年初才公演,其间有过一些重拍和修改。虽然片中几个桥段剪辑穿插的太厉害,但还是一部吸引人的电影,包括它的画面和背景音乐《Amazing Grace》,当然我内心对清华大学和曾经在清华任教和学学习过的大师们的敬仰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谓爱屋及乌是也。

片尾在播出影片的演职员表的时候同时在左侧播放曾经在清华包括西南联大任教和学习过的著名人士的图片和文字,包括梅贻崎、冯友兰、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闻一多、杨振宁、李政道、沈从文、钱钟书等,长达七分钟之久,全场观众无一人离席,默默静坐看完全部人物介绍。中国人从骨子里对文化人从来都不缺乏尊敬和仰慕之情,虽然我们曾经也有过一段段有辱斯文的荒唐历史。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怎么理解电影片名《无问西东》,她说就是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我的理解是英雄莫问出处。回家上网查了一下,无问西东一词出自清华大学校歌歌词中的一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但只从这句歌词,怎么理解无问西东,每个人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校长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清华大学之所以让人思慕和景仰,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她的大师辈出。西南联大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办学,仍然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很好地验证了梅校长的这句话。

我对清华的第一印象是我在中国科大夜大学上学的时候《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是清华大学严蔚敏教授所著的《数据结构》一书,考研前一年去中国科大西校区混在本科生里旁听一学期此课程也是使用的这本教材,这本书算是研究得烂熟于心,写满我的学习笔记,现在我的书架上还保存有我使用过的这本书。虽然我后来从北工大图书馆购得一本处理的美国出版的原版书《Data Structure Using pascal》,该书不论在内容、排版和印刷质量上都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据结构》一书可比的,但我得承认这两本书都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严蔚敏老师的那本《数据结构》书,至今难以忘却。

在北工大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北京城西北的清华大学南门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购书,我记得当时都是和我的同学一起去,斜穿整个北京城,往返得花去一天时间。后来我加入SAp北京公司,办公楼也是在清华东门外清华紫光的一栋小楼内,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但好像很少进入清华校园。后来我一位中专时期同年级的同学,她女儿以上海市理科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她送她女儿来北京上学,给我电话,我去学校里找她们,请他们在清华南门外的文津国际酒店吃了一顿饭。后来一次回合肥参加我们班一位因病早逝同学的葬礼,听其他同学说我的这位女同学已经在上海因病去世,让人倍感意外和惋惜。也不知道她女儿清华毕业后飞往哪里?也许已经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只能感叹人生无常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悄悄和女儿说,看完这部电影我内心感觉此生一个很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够进入清华园学习,不过人生没有回头之路,只待你们后生了。人生之路,一是自己可能不能完全自主选择,二是有很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能如愿以偿也属正常,如今这个年龄只能释然于心了。但清华的人文精神、大师的人格魅力和文章学问我们可以学习和追随,英雄豪杰不问出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影评500字


无问西东影评

周六休息,陪女儿观看了影片《无问西东》。不料全程泪眼相伴,真是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直击内心的好电影了。
整篇故事由四个小故事串起,相互交错,整部电影一直被一种高尚的情怀所包围,高于明哲保身、小资情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东西。
影片的几个事件,我以前也都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过、听说过:四胞胎出生被奶粉公司选中提供奶粉;文革时期女学生为老师抱不平模仿别人的笔迹写信;研究核武器的第九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被核辐射影响身体健康;富家子沈光耀违背家训当空军战斗时牺牲;泰戈尔来清华演讲。看似毫无关联的几个素材在编导的妙手之下,起承转合被串联起来:开着战斗机送食物的沈光耀是第九研究院的陈朋口中的晃晃,现代人张果果的父母又是被问心有愧的李想所救因果轮回,便是百年。
几个故事在不同时间、不同时代中切换,但一代代所传承的精神却是不变的,在不同时代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战争时代放弃优越生活投身戎马的沈光耀、在文革时代甘于坚守自己所爱的陈朋都在用不同的时代语言和行为,诠释和演绎了真实。影片中一代代躬耕于自己领域的精英,抵御得住世俗的狂躁,专注于跟从自己内心做事的行为,一次次得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远离战争、远离饥饿,多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生和整个社会更看重的是分数和名校,那份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经淡薄了很多。正如影片对白所说: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保持真我难能可贵,在你迷茫之时,请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里的对白:
如果你往下掉,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
谁会是自己可以托底的人?当时就想到了亲人、好友,我庆幸有可以托底的人,瞬间幸福感爆棚。我感恩有可爱的女儿承欢膝下、有年迈的双亲孝敬侍奉、有健康的身体工作生活、有交心的朋友诉诵倾听。面对今后的人生路,我依然会心存善良,听从内心,去做一些快乐的事,做那个自己想成为的人。

《无问西东》影评300字


《无问西东》影评
潘凌云

看到的和听到的,常常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让你在意的东西,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因像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生的朝阳欢呼雀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愿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我很小的时候,读过一本书,是奥地利作者维克多弗兰克的《生命的意义》,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人一生是如何因为他人的关爱与付出而生存下来。书中的结尾最后总结了一句简单的话: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为了让他人活得更好。
这本书与这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对生命的意义作了我所能最大程度理解的一种阐述,即时我看不惯的一切,我也努力去理解,因为一切的背后皆有他的逻辑。如果一个人从爱与关爱中长大,受过很多温暖与帮助,他们未必愿意变成让人嗔恨的模样。有些人改变不了,但我们还能影响其他人。虽然我们道路不同,甚至也许我很讨厌,但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的求助,无论如何,我愿意伸手。
无问西东不计较得失,听从你的内心做正确的事。

《无问西东》影评1000字


《无问西东》影评

昨天中午陪爱人在三胞广场五楼影视城观看了电影《无问西东》,刚开始看,花里胡哨里看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到三分一处渐渐看出了头绪,慢慢又看上了瘾。感觉这电影还真不错,像宣传的那样,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和献身精神的国产电影,演技杠杠,感情满满,眼泪哗哗。
《无问西东》用电影语言艺术讲述立言立德,无问西东的清华精神。用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他们对青春满怀期待憧憬,但又改变不了那个特殊时代变革环境和凸显的各种矛盾纠纷纠结,他们一路在挣扎摸索中前行,又各自找寻到真实自我的人生价值故事。与前一阵子看的《芳华》一样,影片所写年轻人的水木清华,也是他们年轻人的青春之歌。虽然千疮百孔,虽然幼稚单纯,但不失真诚和勇气,不失信念和感情。
无疑,在当今鱼龙混珠的电影市场圈里,《无问西东》仿佛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在观众的心田里,带给观众的是一股清凉之风,清爽之意。譬如,一句话、一个片段都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对每一个正走在人生路上慢慢前行的人来说,这句话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感慨性。还有一个颇有诗情画意的片段也比较感人。一次倾盆大雨中,西南联大教授上课时的主题就是静坐听雨,物我两忘,听的是自己的心灵之语,是自己的人生感悟。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现代。张震饰演的张果果,职场经理,英俊潇洒,风光无限。为拿到奶粉公司订单,他代表广告公司,挑选四胞胎家庭作为援助对象。然而,陈述策划方案时,他没按上司要求将安全作为主要诉求,对方不满,取消订单。他被公司炒了鱿鱼。当然,他有本事,又到另一公司担任高管。四胞胎之事,似乎与他无关,但他放心不下,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区帮助亟需援手的这一家人..
故事尚未讲完,第二个故事又将开始。文革前夕,清华大学学霸陈鹏(黄晓明饰)暗恋着中医药剂师王敏佳(章子怡饰)。二人是中学同学,两小无猜,亲密无间。然而,王敏佳命运多舛,因看不惯师母虐待老师,偷偷给师母写了封指责信;还因虚荣心而撒谎说和毛主席合影的小朋友是她。于是被师母问罪,又遭单位群众批斗,打得浑身是血,奄奄一息。陈鹏不顾一切,将其救活,并发誓永远和她在一起,哪怕此时她已被毁容:你别怕,我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一个能为爱托底的人,应该是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广东富二代沈光耀(王力宏饰),为抗战毅然参军。平时他是穷孩子们喜欢的晃晃叔叔,开着战机偷偷给孩子们投放食品;战时,他是英勇无畏的中国空军战士。一场殊死决战中,几经缠斗,沈光耀驾着战机,冲向敌舰,以身殉国。俯冲前,他默默念着妈妈,对不起。因为,雍容娴静的母亲(米雪饰)闻听独子竟要参军,曾从广东赶到昆明,坚决阻止,并劝其看轻名利,好好享受人生。然而,当母亲从同学口中得知噩耗后,虽悲痛欲绝,却端来两碗银耳枸杞莲子汤,为孩子壮行。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清华学子吴岭澜(陈楚生饰)一袭长袍,英文考试第一,物理却考得稀里哗啦,老师劝其转专业,他很迷茫,因为学校最优秀的人都在学实科。此时,梅贻琦校长(祖峰饰)的一席话让他警醒:你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于麻木的忙碌、踏实中而忽略了真实。面对时代浪潮,你应该叩问自己内心,不必选择迎合潮流。要遵从内心,从容而笃定。
一个电影,四个故事串成,讲得从容镇定,娓娓道来,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听说,这部影片本来是为庆祝清华大学校庆而摄,始终围绕清华大学学生,紧扣人生信念。让人看了,一种崇高感和正义感从心底油然升起。尤其是影片结尾,随着音乐缓缓推出字幕、图片,逐一介绍电影中露面、曾在清华工作或由清华培养的大师: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王国维、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邓稼先.群星闪耀,光华灼灼!望着银幕上那一一闪过那些令人敬仰的大师,人们心潮澎湃,久久不愿离去。
看这部电影也能明显地看到一些问题和瑕疵。譬如结构错综复杂,内容虚实失当,细节粗糙不堪等。还有,四个故事中,这个故事还没讲完,那个故事又插了进来,反复穿插,时空颠倒,细节经不起琢磨,情节铺陈过多等等。当然,任何影片,瑕疵在所难免,毕竟瑕不掩瑜。当张果果毅然对四胞胎施以援手,当陈鹏与王敏佳紧紧相拥,当沈光耀奋勇冲下敌舰.那一刻,我相信,我们的灵魂已受到深深震撼!我们的眼泪,情不自禁,会喷流而出流。

无问西东影评250字


无问西东影评

这部影片上映以来毁誉参半,但是从我看来其主线是异常清晰且得以贯彻始终的。虽然四条时间线上是打乱的,但是人物的思想变化却是同步的,真正能看懂的人不多,能看懂的人应该深感其道。
全篇用四段故事,描绘了中华大地的百年沧桑。暗中贯穿的主线却是大学精神的传承渊源。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四个人都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听从内心的指引,做出了最好的选择,践行着这十六个字。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May you always remember how precious you are。
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来到清华大学演讲: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错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成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水木清华,有百子争鸣,可静坐听雨,能丈量核变,参天地俊秀。历经世事变迁,更有无数情深,正在漠漠跋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影评700字


《无问西东》影评民族记忆与无畏青春的交响

近来电影《无问西东》正值热映,这部杀青于六年前的老电影,历久弥新之感却倍是浓厚。也正如其他所有的好电影一般,《无问西东》电影内容承载的是源于生活又极高于生活的理念价值,其中那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关于民族的记忆与关于人的无畏青春更是值得深思。
电影以清华四代学子的青春为落脚点,从四个时空中对他们青春和时代的关系进行阐述,用时代的宏大表现青春的迷茫,而后用青春的勇气对民族的记忆进行写实,这使得这部跨越百年的影片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仍能让人抓住这四段故事的中心点和相似点。片中的四位年轻人是清华精神的写照,更多的是那个年代有志青年的写照,他们心中的迷茫可能就是所有青年人的迷茫,他们所做的选择也是那个时代年轻人想要做的选择,因此,《无问西东》用几个人的勇气讲一代人的青春,用一代人的青春讲一个民族的记忆。
从电影的制作来看,该部电影为真实还原那段民族记忆也是倾注了不少心血,这使得《无问西东》很多场景也很怀旧很有历史感。就好比西南联大的拍摄场景,那都是制作团队在阅读大量资料后才确定的场景,为了让这部电影更能勾起大家的记忆,让我们觉得这是一部相当有民族格局的片子,绝不是简单的青春怀旧。据悉,导演和工作人员在筹备阶段,就看了超过百万字的资料,手工制作生产服饰近万件,还原各种历史建筑、场景、道具。也许会有人吐槽电影中空战片段的五毛钱特效,它和诺兰的《敦刻尔克》有很大距离,但尽管画面略有不足,但它可以成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记忆,让观众从主观方面为这部影片脑补色彩,在达成导演目的的同时也能弥补画面水平的不足,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无问西东》做的已经足够。
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就是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但导演一定是想用这个精心塑造的小世界来在我们的大世界中表达特定的讯息。而《无问西东》的勇敢之处也在于故事敢于对我们民族史上那一段屈辱或黑暗的岁月进行真实描述,对其中个别人物的悲惨命运进行描述,尽管没有大篇幅地进行描写,但这其中足以给观众留下思考的余地。同上一阵子刚上映的《芳华》一样,对迄未远去的民族记忆的再唤醒与再审视,让我们有膨胀的自信心能够看到真实的过去。尽管这样的片子数量不多,但这证明我们这个时代仍有人对历史进行投注和反思,一直在场,并未缺席。
一切历史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当代史,因此《无问西东》是极个人化的一次历史书写,即使有诸多掣肘,总算没背离创作意图太多。或许,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这样的影片,民族的日益强大,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我们正处于疾步前行之时,更不应忘记自己的灵魂所在,不时转身而去,去回望民族所经历过的一切,并从中重新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喜欢《《无问西东》影评55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无问西东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