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的性格》读后感。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你不妨看看《中国人的性格》读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中国人的性格》读后感

宋东先

美国人阿瑟.史密斯写的于1894年出版的《中国人的性格》虽历时100多年,但至今仍为很多人所关注。这本书是西方人研究中国(人)的重要参考文献,目前已有十多种译本。

该书作者以精辟的方式论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等多方面内容,他对中国人的评价和描述是客观公允的。鲁迅和现代教育家潘光旦等都给该书以高度评价。

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同样是很深的,它让我看到文化传承的强大延续性。有很多人认为,目前中国人道德缺失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结果,是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的结果,看完这本书之后也许会改变你的看法。请注意:这本书是1894年出版的,它不会受到五?四运动有关“砸烂孔家店”思想的影响,不会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不会受到文革的影响。但是请你仔细看看,阿瑟?史密斯笔下的中国人和现代的中国人是多们的相像啊!事实上道德缺失才是中国人的传统(指近古以来的传统)!在五十年代,共产党曾经在许多方面改变了这一传统,而文革之后一切都只不过又恢复了原样而已!

下面,我将摘录几段史密斯先生的描述,看看他所描述的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国人。

(1)面子要紧。史密斯在本章内容中写道:“对中国人来说,‘脸面’不单指头的脸部,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其中包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和领悟能力。……即中国人作为一个族群,具有强烈的演戏本能。”“‘面子’犹如一把钥匙,一旦人们正确理解了它所包含的意义,就可以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的性格之锁。”“一些渴望保住面子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即使因犯错误而受到指责,也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因此,为了保全面子,不管证据有多么确凿,也要全盘否定。比如一只网球不见了,有充足的证据显示是被一个苦力捡走了。当向苦力讨回网球时,他却愤愤不平地予以否认。随后,他走到丢球的大致方位,假装从地上找到了网球(实际上,网球是从他长袖子里掉出来的),并理直气壮地说:‘我找到了你们丢的球。’”史密斯在书中还写道:“对中国人而言,事实永远不是什么问题,形式才是最大的问题。”

(2)顺而不从。史密斯在本章内容中写道:“……刚上任的厨师,女主人叮嘱他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时,他恭顺得俨如服从的化身……女主人特地告戒他说,前任厨师有个坏习惯,面还没发好就做成面包坯放进烘箱里烤。她多次与之争吵,劝他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前任却屡教不改,最后她只好把前任厨师解雇了。现任厨师听后立即表示,无论他有什么缺点,都不会是犟头倔脑的人。为此,女主人感到很高兴,她还要求厨房里不允许有狗和杂七杂八的人出现,更不许抽烟。现任厨师说,他讨厌狗,也不会抽烟,他是一个外地人,城里的朋友不多,……接受了女主人的一番叮嘱后,现任厨师开始履行职责了。可是没过几天,女主人发现,现任厨师与前任厨师一样,根本就发不好面,这两位厨师的作风简直就像亲兄弟。更糟糕的是,经常有杂七杂八的人来找现任厨师……女主人找现任厨师谈话,他坦率地承认烤面包时没有发挥好最佳水平,但他在揉面时是很讲究的,至于杂七杂八的人肯定是院里那位苦力的哥们,但他们从不养狗,不会再来(事实上,第二天他们又来了);而厨房里的烟气大概是从别人家吹来的……总之他没有什么需要改正的。”

(3)随遇而安。史密斯在本章内容中写道:“中国人不怎么讲究舒适与方便,基本上都是随遇而安(指遇事特别能将就凑合,并把通过努力能够改好的内容当做无可奈何必须忍受的内容)。”“一位住在中国小客栈的中国旅客,可以在大队车马带来的喧哗中匆匆吃过晚饭,然后立即上床睡觉。”“(在商业环境极为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人竟然还能照常做生意。正如我们每天看到的那样,他们早已习惯了这些烦恼,已然觉不出这是负担,对此叫苦不迭的只有外国人。”“……虽然中国人生活在水身火热中,但他们却似乎自我感觉比较舒适。”

(4)缺乏公心。史密斯在本章内容中写道:“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一句话一半是直白的结果,另一半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国人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漠不关心。”“车夫在马路中间装卸货物,过往的人只能等他装卸完才能前往赶路……北京宽阔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原本不应该摆在那里的货摊。如果皇帝恰巧经过那里,这些货摊就会很快挪开,皇帝一走,货摊又搬回老地方了……”“1860年英国军队进攻北京,用的骡子是从山东买的。天津和通州出于各自利益考虑,跟英法签订了投降条约,提出只要英法联军不侵犯这两座城市,愿提供一切所需。为外国军队干活的苦力,绝大多数是从香港雇来的中国人。”

(5)共责守法。“共责守法”的大致含义是指“通过共同的责任和对失职者的集体处罚”来履行职责。史密斯在本章内容中写道:“在西方,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但在中国,社会的单位却是家庭、村庄、宗族……父亲对儿子有责任,不仅要在‘儿子’成年以前负责,而且要对儿子终生负责。同理,儿子也对父亲终生负责。”“1888年夏季,直隶永定河泛滥成灾,河水从山上倾泻而下,一泻千里。官员们得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抗洪。可惜,在肆虐的洪水面前,他们就像暴风雨中的蚂蚁一样凄惶无助。尽管如此,李鸿章还是要求他们解开衣衫纵身下水……”“……一辆装甲车翻了车,或者一次军事行动因准备不足而失败,人们也只是指责体制上的种种弊端,而不会单独针对个人。”

(6)相互猜疑。史密斯在本章内容中写道:“同一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时常成为相互猜疑的牺牲品。这些猜疑多由家庭中的媳妇们挑起,她们总是使出浑身解数,挑拨丈夫与家庭间的关系,目的就是瓜分共同的劳动成果。”“官场也不例外,上级官员时刻提防下级官员,因为下级官员都是可怕的竞争对手……”“(政府也会疑心百姓)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端,政府都会立即行动,抓住首领,流放或除掉。这样一来,政府的疑心病就可以缓和一点。”“他们(中国人)相信那些十分荒谬的传言,比如外国人用人的眼睛和心脏做药,外科医生有将病人剁成肉泥的恶劣嗜好,外国人还将中国儿童藏在地窖中进行可怕的处理,等等。”

(7)勤劳刻苦。史密斯在本章内容中写道:“(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不尽相同。但有一点他们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中国人都非常勤劳。”“中国的教育模式有许多不容忽视的弊病,因而西方人很难接受。然而,中国教育中有一个特点总是引起西方人的关注,那就是‘只为勤奋,不求回报。’……经常出现一万多考生竟考一个职位的现象。试想一下,中国人为了进入这样一个考场,得付出多少心血和精力啊?”“如果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是勤奋刻苦的,那么中国的农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要问中国哪个阶层工作最拼命,最不知疲倦,那当属商人及其雇员……”“在中国,最让人羡慕的阶层莫过于官僚阶层,……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官僚阶层还是最艰苦的阶层……公务数量之巨,种类之繁,同样令人吃惊……(比如)有位内阁大臣,早晨六点到九点,他要在朝中议事……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家休息(半年后,这位大臣就因心力交瘁而与世长辞了)”“(皇帝也很勤奋),中国的皇帝上早朝的时候,欧洲各国的宫廷要员还在睡梦中呢……”“如果所罗门的那句经济学名言——‘勤劳能致富’是正确的,那么中国人无疑会成为世界上最兴旺、最富有的民族。但前提条件是,中国人必须在自己的道德中找到一种平衡,以弥补他们明显缺乏的一些基本品德,比如真诚的美德。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只要真诚的美德在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中恢复其应有的地位,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势必会获得由他们的无比勤奋所带来的全部报偿。”

《中国人的性格》一书共分二十七个章节,我只是摘录了其中七个章节的部分内容。我想如果读者认真阅读了上述摘录,那么感慨几乎是必然的:一百多年来,虽然沧桑巨变,但中国人的内在心理却没有怎么太大的变化,现代的中国人和一百多年以前的中国人仍然很相像,这不是某个伟人或几场运动可以改变的,即使有些内容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我们还是能够很清晰地看出这种改变留下的传统烙印。的确,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很难改变的,或者这种改变只能是渐变的,这里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过去总是美好的,其实我们今天的不足在过去都有渊源。所以,学者的职责不仅有传承,而且还有反思和改正,但令人担忧的是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克服我们缺点的方法。

我个人认为史密斯先生在描述中国人时是客观公正的,而且他对中国人的态度也是友善的,他对中国是有美好祝愿的,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当然,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对中国人的描述也是有局限性的,但这种局现是局部的可以理解的。尽管存有局限,他的观点仍然是十分深刻的,即使在今天,《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也十分值得阅读,他对中国人观察的细致令很多中国学者汗颜。

不过,对《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的批评声也是有的。比喻著名学者辜鸿铭就曾说:“那个可敬的史密斯先生,他曾著过一本关于中国人性格的书,但他却不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不够深沉。”辜鸿铭先生的大作我也是翻阅了一些的,于今,我除了对他那种“对民族传统极其挚爱的情感”留有深刻印象之外,再无印象,所以我非常希望读《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的人一定不要用情感来代替客观。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中国人的性格读后感1500字(3)篇


书的封面虽写着历届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但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看看这本书,或许能在其中得到不少启发。

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而作者所在的国家又有着较为先进的工业文明。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者以较先进的工业文明的标准,去衡量处于社会动荡时期的中国,显然是无法让人全盘接受其对中国人的看法。作者在书中对中国人的评价或许有失偏颇,但列举的有些事例实在是让人无法辩驳,因为即使是发展到今天的中国,仍能看到许多父辈的影子。

书中列举了许多事实去验证作者自己的观点,但唯一不足的是:作者既没有从中国历史发展根源的角度出发,也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去分析——为什么会造就出中国人如此这样的种种性格?

但总体来说还是十分荣幸能拜读此书,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中国人性格上的“缺陷”,又或者说是折射出了人性普遍存在的弱点。

尽管是蜻蜓点水,但是也足够触目惊心。

最近读的书都一直在一种要懂不懂的状态里。从西方学者的角度注视中国真的会有一种悚然一惊的感觉,而且会发现,很多特征,在当今中国仍然存在。比如我自己,就是一个“顺而不从”的典型,我可能看起来足够温良恭俭让(一个极力挣扎却越缚越紧的儒教徒),但是极端固执我行我素绝不改错并且自己还毫无察觉([嘿哈]不好意思最近才察觉的)。

最后一章作者说中国人只需要人格与良心,需要道德甚或信仰的力量。对于这一点我观察不深,只能说我认为我现在存在的社会,情况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正义有了普及正待发芽。

我最感兴趣的论点是,作者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儒教徒,后来到底是选择掺入一些道教还是佛教就和吃火锅到底调油蒜还是花生酱一样根据个人口味。我觉得作者说得不能更对了!因为我最近正处在这样一个撕裂的情况:对个人自由的极端向往在社会道德的各种捆绑中左突右冲。儒教徒的标签仿佛与生俱来深入骨髓,尽管我非常厌恶但是想挣脱而不得。

好评到此为止,这本书的好我觉得都是给另一个视角的,对于很多问题的阐述其实我觉得犹如隔靴搔痒不得其处。所以我打算跟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搭配食用。但不好意思我应该会先去看一两本武侠小说自我救赎一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雅瑟·亨·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他在1872年抵达中国,于1894年出版此书,确系旅居中国22年之后的心得之作。书中事例来自他与其他外国人的观察,其中有鞭辟入理的分析,也有一目了然的偏见。但最终结果是,人们更容易记住偏见,并编织成有关异域的记忆印象。不能不说,今日欧美有关中国的定论,深受百多年前史密斯等人影响,又加之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不明就理的外国民众来讲,意味着当年“丑陋”的中国人变成了可怕的弗兰肯斯坦般的怪兽。非常遗憾的是,中国未能在文化方面完成自身的修复,最起码是,现有修复未能改变他人的刻板印象,相反,对中国人性之恶的描述甚至又返销回来,加剧了国人彼此之间的防范。其实,史密斯在此书问梓的12年后,又出版《中国的进步》一书(1906年),并于同年促成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将中国的庚子赔款返还中国,资助清华大学等教育事业,这说明即便在史密斯眼中,中国也是能够改变或有着能够改变的潜力。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一改变的前提是,不要沉浸于象征幸福的东西,而是追求真正的幸福。

中国人作文


奥运会如火如荼进行中,在全中国为奥运会或骄傲或愤慨或失望或遗憾或喜悦时,在全中国爱国情绪高涨时,我的书桌上静静的摆着一本古朴的书。林语堂先生的《中国人》。

许锡良先生就这样评价过林语堂:如果是一个完全不了解外面世界的中国人,或者是一个完全不懂中国的外国人,要了解中国都不会那么容易。但是,林语堂不同,他学贯中西,横跨东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中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中西方生活背景,作为一个有着中国西方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观察中国与中国人,自然会有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我自然是赞成先生的说法的。

林语堂经过长期痛苦探索、反省与沉思之后,以弘扬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用大量翔实的背景材料为依据,对中西方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以通俗、微妙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对于中国人与文化的感受,试图向世界打开中国这扇古老的大门。正是因为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才使作者坦诚相见,不惜惹怒与此持异议的作家和同胞,甚至将中国的麻烦都公之于世,而不是为她涂脂抹粉。作者在自序中声称:本书不是为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西方的爱国者而作,只是为那些没有失去自己最高人类价值的人而写。

经过对南北方人的考证,林语堂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所有伟大王朝的创业者都来自一个相当狭窄的山区,即陇海铁路周围,包括河南东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以及安徽北部。为楚汉争霸中的刘邦与项羽,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宋朝的赵匡胤以及近代史上的袁世凯、冯玉祥、吴佩孚、鹿钟麟等人,如果我们以陇海铁路的某一点为中心画一个圆圈,那么圈内就是这些封建帝王的出生地。

对于中国人消极避世的活命态度,林语堂认为这是由于个人权利缺乏有效的保障,才产生了这种不可忽视的处世态度,正如乌龟培育自己的甲壳一样。现实社会中见义不为的种种现象,不正是由于法律在保持个人权利的具体执行中发生了某些偏差,才导致人们对参与公共事业管闲事持淡漠的态度吗?

关于家庭与婚姻问题,作者认为:在家庭里,妇女是统治者,没有一个现代人会相信莎士比亚所说的: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他认为中国妇女不是那种易受压迫的妇女。尽管被剥夺了西方妇女所享受的尊敬与社会权力,但当她们一旦适应了封建专制的家庭生活之后,也就不会计较是否参加社交聚会,而会认为自己在家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为什么会诞生那么多慈禧太后式的人物。

在人生的归宿这一人类永恒的命题上,作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人生仅仅是一场闹剧,有时最好站在一旁,观之笑之,这比一味介入要强得多。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掌握仅有的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东西。他把回归自然视为一切美和幸福的永恒源泉。极力推崇人的一辈子应考虑如何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它曰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最愉快的永远是那些中产阶级嘛,即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也不至于可以完全放弃工作仍然可以奢华的度过一生。在慵懒中用功,在用功中慵懒,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也许只有东方的哲人能够理解这种生活态度,他们觉得命运是轮回,没有一个人永远强势,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倒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以竞争是无益的,带着一种豁达和幽默去看待人生。

但我至今还不太肯定这种看法,中国的原始资本积累还没到那一步,我们还不可能象美国孩子那样暑假背者书包去周游世界,我们还没有资本去享受生活。从内心上来讲,自己不是一个很爱玩的人,总想找点事情来做。我想那些中产阶级永远体会不到的是象克林顿,罗斯福,肯尼迪那样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让整个国家为之疯狂的成就感,象比尔当年在白宫与莱温斯基有染而认罪时,美国人民说,看这孩子多么诚恳嘛,原谅他吧。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不在乎,但是谁知道了,或于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连诸葛亮那样躬耕于南阳,都退却不了玄德三顾之恩,出山扶主,更不要说小资们了。

每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潜意识里都有一个目标,或明确,或模糊,这是不争的事实,相信如果机遇摆在他们面前,都不会轻言放弃的吧。这就是我读林先生的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一)

记得以前文静曾经这样写过林公语堂先生。俯仰风云高层上,不同梨花待西厢。

现在想来,此话甚妙。读罢林公着作,近乎本能地崇拜他老迈的圆熟与慈祥的智慧。一本【中国人】(亦称【吾国与吾民】),是这一个洞察世情的老先生身为中国人一员的忘情的回顾。

他定是一爱一这方土地的,并且一爱一得深沉。如果没有血胤中的那份深深的眷念,若孤鸟思归,游子念家,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篇一精一彩的着述?从字里行间,亦可发现痕迹。他总是忘情的说着吾国,道着吾民。虽也有讥诮,有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但我们感到的更多的是林公身为华夏子孙的骄傲。当其谈论着吾国千年来的宗族传统,谈论着乐天知足的民族心一性一,谈论着直抒一性一灵式的艺术偏好,谈论着恬淡热情的生活态度时,林公有如稚子般热衷。

也许这和他的身世亦有关联吧。从小出生在基督徒家庭,林公的童年与普通中国民众巨大的差异。至于后来漂泊海外,在西洋社会中目睹了形形色一色,光怪陆离的人和事之后,蓦然回首,发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格外地生出了一种回归甚至是皈依的情愫。这不难理解,就连仅仅是岀蜀的我也感到对于北方文化的格格不入,何况是深入另一个独立的文化体之中。也因如是,林公能以一个清醒的幻梦者的姿态,观察吾们的人生,不是戴上隔夜梦景中的幻想的色彩,而是用较清明的眼力。如莲般托生于中国文明的池塘,又能以深邃的眼光跃出池面以观之,故而林公看得深刻而全面。

玖罢此书,有种酣畅之感。我从未想过要去品味中国人与中国文化,也许是因为吾国的文化过于广博,让我心生无力之感吧。更深层的原因是我还没有获得与林公一样犀利的感觉与认知。我们这一代人,受外族文化的熏染似乎过多,已经与传统渐行渐远。要说我们是中国人,只怕还不一定。

但毕竟我们身上是中国人的血,儒家文化早就根植在了我们的基因之中,我们有着与我们先祖相似的想法和观念。所以,读者林公笔下的吾国与吾民,同感油然生之,一精一辟语句不时萦绕在耳边。

林公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典与摩登交接的时代,有如夏秋之间,昼夜更替,是衰惫的辉煌,是颓废的新生,也有身处逆流的彷徨。我想林公写出这本书,也是想以此证明中国文化的伟力与独特,悠久又绵长,来抵御西洋文明的冲击,同时又激扬中国青年的热情。我想,他已做到了!

林公的文字,大多文言,不甚晓畅。而这亦是林公的特一性一与标志。正是因为其中晦涩,更耐人品读,继而愈读愈口齿留香,愈读愈心神荡漾,愈读也愈心生向往。每每读到幽默词句,我都会情不自禁大笑一场,读到着者惠笔,我也饶有默契的莞尔一笑。此乃林公着作的高妙之处。

点点滴滴感受,不能穷尽。但我敢断言林公必为永世的伟大作家,而我也要做一个真正的伟力之中国人!

中国人读后感(二)

寒假一抽一空去书店买了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是台湾作家柏杨写的。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还有这个作家。书的名字一看就让人很敏一感,丑陋的中国人,心想这个柏杨还挺有勇气,看了简介和一部分内容,忍不住点头称道,语言很犀利、准确,把中国人的劣根一性一和一些坏品质描写得淋一漓尽致,很到位。特佩服其中的一句话,也算是中心句: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丑陋!

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批评了中国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一团一结等缺点,每个缺点都会有相应的实例举出来,描写得很深刻也很真实。在他犀利的笔下,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这些缺点是普遍存在的,以至于今天还在继续蔓延。虽然这部书是批评中国人的,受到了很多国人的打击和辱骂,我觉得不能只是愤怒,我们应该感谢柏杨,这本书是一面镜子,准备又形象地反射一出中国人的劣根一性一,当然,如果你看完后破口大骂那就刚好被作者说中,确实存在那种实质上的缺点。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他在书中提到的内容和观点,事实上这些东西也确实存在。网站上有的网友评论说看这本书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不然你很可能被书中那些话激怒,确实,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有点窝火,柏杨不是台独,他称自己是中国人,所以他敢指出中国人的缺点。慢慢的以平和的心态看下去,其实他说的对,正如他在文中所写,在中国大一陆问那些文革中坐牢的文人为什么坐牢,那些人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准确:因为说了几句实话。短短几个字把当时大一陆的一切政治影响全部表达出来。柏杨在演讲中说他知道书一出来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愤骂和牢狱之灾,这也是影射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点,所以看这本书时我们应持有一颗平常之心,越是愤怒越是表现出自己的丑陋,无可厚非,柏杨老人家说的也是实话!

中国人嗓门大,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所以总觉得自己嗓门越大越有理。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刻,先不说别的,就拿我在这里接触的那些无知的广东人来说,实在是素质差到了极点。除了张大嘴巴吆喝嗓子说着只有他们本地人才会听懂的地方话之外,其他一无所知,连句英语都讲不完整还觉得自己生活在国外比别人高一等。这是什么?是他个人的悲哀还是对于这批中国广东人的悲哀?说实话,实在是鄙视他们到极点!再比如上次那么严重的车祸,什么不管只担心自己的钱、钱、钱!那家人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对MurrayBridge整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坏,如果可以的话上网查一下轰动多大,而这种轰动是最坏的那种!他们却毫不在意,只祈祷可以少赔一点钱,可悲!

中国人的窝里斗是天下闻名的,在台北做生意,三个日本人说好,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而中国人则是你卖50,我卖40,你卖30,我卖20,如此的显露出丑陋的做法这一段对于中国人的窝里斗描写得也形象,往小的方面说,还是这里那些丑陋的广东人,为了多赚几块钱在厂里大骂甚至打架,试想那些看笑话的老外会怎么想我们中国人,一个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有的只是这点素质?不是说在这里的这批中国人被当地素质并不高的鬼佬瞧不起,有的时候他们自己的行为确实让人不齿,更别说得到别人的尊重。话说回来,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更别说在意国家的脸面,在他们心里,只有钱才是第一位,为了钱在那些虚伪的鬼佬面前献尽俗颜媚骨,一舔一尽别人的屁一股,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实在肮脏至极!你在国内丢人就算了,都是自己国家人随便议论几句就完一事了,还非得把脸丢掉国外来,真是让人恶心!

其实个人并不是完全同意这部书里的观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虽然有缺点,但是闪光点也很多,我只是想借【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发泄一下自己心里的情绪,看多了这里那些广东人的虚伪和勾心斗角,如果我文笔够好的话特想写本【丑陋的广东人】来夸赞一下我所认识的广东人。或许这种心理也有点窝里斗的嫌疑,我只是觉得我们似乎特别需要纯净和善美,人一性一本是善良的,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些东西慢慢污染了我们。社会是个大染缸,总能把一张干净无暇的白纸染得花花绿绿,让人费解!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1300字: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情绪复杂。文章写得很好,柏杨先生风趣幽默的文笔让我常常忍不住要开怀大笑,一边流泪,一边笑。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良药并不必须苦口,忠言并不必须逆耳。只是药不苦,又怎能让人们为了避免吃药而好好照顾自己以免生病;言不逆耳,又怎能让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顺耳的话听多了,人会飘飘然。不管再怎样飘飘然的人,你要他回忆别人如何称赞他的,他也很难回答出来,但是逆耳的话就不同了。一个人很容易记住别人骂他的话,却很难记住别人夸奖他的话。

柏杨先生的作品很直接,而且不留余地地批评中国人。从历史上看,文章写的中国人,主要是台北的中国同胞,但是大陆的同胞也一样能够对号入座,这文章所讲述的确实是中国人的人性弱点,也诚然是中国礼貌的毒瘤所在。此刻大陆又开始提倡儒学;这没什么不好,问题在我们还讲那仁、还讲那义、还讲那忠;千百年前孔丘先生如何定义这仁、这义、这忠;千百年后我们仍旧这样定义。柏杨先生说得有道理,我们的文化已变成酱缸文化。

此刻,我们仍旧在一边骂其他国家其他名族一边引进这些国家这些民族的技术,然后将这些技术贴上我们的标签,虽然口头上还是会说这些技术我们是从其他国家学来的,但骨子里恐怕认为这些技术已经变质了由其他国家传承而来变成我们土生土长的产品了。

我们比起八十年代,比起文革,比起大跃进,比起刚解放此刻要开明的多,从表面上看,我们正在逐渐的摆脱酱缸但骨子里真得变了吗?

柏杨先生笔下的中国人不爱笑;除了与朋友聊天或职业需要外,我在成都还很少看见大街上的人面带笑容,一团和气的。

柏杨先生说中国人将经历花在内斗上。西藏、新疆那么多数得出名字的反华组织首领有几个是外国人?当局又包容了几个?

柏杨先生说中国人缺乏同情心。成都人个性爱看热闹,请注意是个性,中国各地的人都爱看热闹。比如两辆车相撞了很快便围上一群人。他们是来帮忙驾驶员的?不!他们是来看热闹的。什么是看热闹?就是该做的事不做。你看:冷眼旁观的有;议论纷纷的有;品头论足的有;瞎起哄的有;扇风点火的有;火上浇油的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有;帮忙伤员的没有;帮忙把车辆移开的没有;打电话通知警察的没有;打电话通知医院的没有;礼貌规劝的没有(躲在人群中礼貌规劝的有);息事宁人的没有(在人群中息事宁人的有)。发展到网上看热闹就换了个名词叫盖楼,经常看见华文论坛上很多人把毫无好处的废话放在网上占楼层,就跟人看热闹一样,围了半天也没任何帮忙,反而还会造成交通混乱。

柏杨先生就应感到宽心的是,此刻的中国人不再脏乱。但是那只是因为他们重视面子确切的说他们重视的是假面子。像危楼能够入选某市最佳楼,要迎检了才开始打扫等等。

柏杨先生说得恐龙式人物,近年来每年都要出来露露脸,我也不屑去列举诸如林局长式的人物。

柏杨先生在书中常表扬美国,我明白美国没有他说得那么好,但是他书中的美国人的言行举止确实我们中国人学习。柏杨先生说自己崇洋,但不媚外。在我看来,柏杨先生既不崇洋,也不媚外。向好的方面学习,本就是人类共有的常识,却不知哪位先生小姐吃饱了没事干,发明了一个词崇洋。我翻了这么多书,都没看见崇中,既无崇中又何必说崇洋呢?洋人也好,不是洋人也好,都是人。是人,我们就就应学习其好的方面,摒弃其不好的方面。说崇洋的人,往往是奴性太重,所以必须要认为洋人和我们不同,要么高我们一等,要么低我们一等,真是笑话!时间有限,感悟暂时就记到这儿。

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是本好书,很值得一读!好书啊!

《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品读了林语堂的《中国人》。最想以为他写的是中国的昨天,细细体味后,实际上他写的是今天的中国。而且,他真实地思考着自己的国家,反映人生的爱与悲,他会心地去理解国人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无情地去批判社会。我们看到了一个确实已陷入麻烦的中国,但也看出了这个民族有解决这些麻烦的能力,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健康、真实的中国形象。

《中国人》是之前在西方国家很流行的的《吾国吾民》最早全译本。它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作者林语堂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及其文化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它是有关中国的杰作,全书渗透着中国人的基本精神。美国总统布什曾这样评论过这本书: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精彩,但他的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著名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也曾评论: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根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这是一个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结果,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剖析残酷的现实,为的是替中国寻找更多辨护的理由。

《中国人》讲述述了作者眼中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中国人的性格、思维方式、人生追求,妇女问题,政治社会问题,文学艺术,乃至中国人的最佳生活模式。作者语言朴质流畅,闲话家常般的娓娓道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林语堂在自序中声称:本书不是为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西方的爱国者而作,只是为那些没有失去自己最高人类价值的人而写。

他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既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表达了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周刊》也请著名评论家伯民撰写书评。他认为:林具有在欧洲、美国等地生活的丰富经历、这使他能够以慧眼全方位评论西方的文化习俗。他对西方文化有着丰富的认识和了解。他的笔锋温和幽默。该书是以英文写作、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力作。作者以一种整体式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一位文化学者眼中的中国,其方方面面的精细描写让人重新认识一个伟大的国家。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书中写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好像是在迂缓而安静地向前蠕动着,这是一种沉着坚定的生活的范型,不是冒险进取的生活的范型;其精神与道德习惯亦相称而具有和平与消极之特征。这就是历史上常间歇地被北方民族所征服的根源。作者各种对我们这个民族细腻的刻画还是令我颇有感触。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还有就是林语堂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西方人对《中国人》大加赞赏,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过于陌生,一切都觉得有趣。那时他们只是认为中国是完全堕落的另类,是文明畸形。通过这本书的全面描述,真实地了解中国人的各方面,其实这书只是表达了一下他自己的观点,是长期痛苦思索、阅读和反省的结果,并且欢迎人们为我辩护,也随时准备接受人们对我的批判。任何经历了人间沧桑的人都能在茶余饭后品出些中国人的道来。

另外,说到对封建思想的毒害,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种缺乏社会责任感、无集体意识、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却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加重。这明显也在说着现在的中国。

引用美国一个著名书评家的话: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在的中国,只要读一本《中国人》就足够了。从林语堂先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赤子之心、文人之诚,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有所感触。

《中国人的光荣》读后感


我国近代科技界的先驱、杰出的国工程师詹天佑,曾被我们敬的周总理称颂为“中国人的光荣”。他为中国科技事业和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事迹将流传千古。

记得三年前,那时我才8 岁,曾随爸爸从北京乘火车去张家口。在青龙桥车站看到站上巍然矗立着一座铜像,我问爸爸这是谁,爸爸说这是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当时我大惑不解,修路有何了不起,还给他塑像,那现在修了这么多的铁路,为什么不塑像呢?直到最近读了《中国人的光荣》才使我了解他的伟大之处,才更觉得他的铜像不仅矗立在青龙桥,而且已经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文章感人肺腑,特别读到文章中“为中国人争光”这部分,使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事迹给我的启迪颇多,对我的教育更深。

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压,连修一条铁路的权力都没有,这对有强烈国心的詹天佑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呀!詹天佑凭着超人的智慧和坚强的信心,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给了那些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争了光。

在学习上,他成了我前进的动力,成了我力量的源泉,使我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我要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我们的祖国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奋斗终身。

在生活上詹天佑成了我的榜样。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想到了詹天佑,想到了他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顶着嘲笑,修筑铁路的情景,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我成为一个“三好生”,成为一个生活能自理的好少年。

现在我真正懂得了,他的铜像正是他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是中国人的光荣。他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也将永远激励我走上真正的人生道路。如有机会,我一定再去瞻仰他的雕像。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


《忐忑的中国人》读后感

《忐忑的中国人》刚出版的时候,一度销售很火爆,那天打开当当网准备买几本书,习惯性地浏览了一下网页推荐的书,一下子就瞅到了这本《忐忑的中国人》,没有过多地去思考,就毫不犹豫地添加到购物车,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它销售火爆被推荐,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梁晓声老师的新作,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名称和简介吸引了我。人类的历史上似乎还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多于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一个国家,叫中国人;而在这个国家的国力变得空前强大的二十一世纪的初叶,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几乎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忐忑年代。这种焦虑和忐忑不同于任何动荡年代,包括战争年代的焦虑和忐忑因为那种年代人心尚有盼头:动荡总会结束的。这种焦虑和忐忑却似乎是太平盛世光景之中的,人心介于有盼头与放弃了盼头的无为的焦虑与忐忑之中。忐忑,多么形象地说明了当代人的焦虑和不安。

书收到后,因为没那么多的时间专心静坐下来读,随手房在客厅的茶几上,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后便会拿起来翻上几页,断断续续的终于读完了,感触颇多。

首先是使我对作者梁晓声有了更多的了解。读大学的时候,一个读中文的朋友就推荐过我看他的作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也就读过那么几部,所以还不敢说对之有多深的了解,但是通过《忐忑的中国人》,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诚的而执着的人,为了文学为了良知,他奉献了一切。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着他所认为对的东西,他真诚地对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面对社会不公正不阳光现象,他敢于指出、反抗和斗争。

其次是使我对于作家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提起笔来,我们都可以随手写上几篇散文、杂文,或者是小说,但是要真正做一个作家,并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信仰去写作却是不容易的。一个真正的作家,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之外,还要时刻保持思考的头脑,且思想必须要有深度,这就要求丰富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此外,作家还需要一颗执着、勇敢的心,要敢于正视现实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敢于直面一切黑暗,还要勇敢地去揭露和抨击,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活法活下来。

此外,它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上的很多现实问题的思考。焦虑一直是人类文化要解决的精神问题。神话西西弗就隐喻了这种生命冲突的永恒性。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代表人物荣格说,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人类会造成了许多潜在的焦虑。我们在海明威、艾略特等著名作家的的文学作品中,也随处看得见那种对人生、世界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彷徨和焦虑,生命的焦虑感已是一种普遍性的时代心情。焦虑,已然是我们人类常见的一种心理情绪、精神状态,也是人类的文学常常表现的一个文学母题。

在《忐忑的中国人》中,作者描写的当下我们面临的生存状态,向我们阐释的仍是人类普遍的焦虑和不安。在书中,他分析了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现状以及普遍焦虑的社会现状,其中郁闷、忐忑、彷徨、不安等成为很多人的心理态势,使现如今的很多中国人出现种种自我分裂和心灵危机,造成国人普遍精神贫困现象,即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忐忑年代。因此,作者呼吁顶层设计改革,并希望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缘由中寻找答案,来找到这种拯救之途,通过个人问题、社会问题的解答,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期待着作者能够在日后的作品中继续深入地为我们解析。

喜欢《《中国人的性格》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感动中国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