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观后感

观后感

铁血残阳观后感。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血残阳观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铁血残阳观后感(一)

郭阳

2016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1周年。71年前,那场人类惨烈、残酷的大厮杀,终于以正义的反抗胜利而结束。

71年过去了,我们的大中华迎来了现在的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她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向他们致敬!

昨天,观看了二战纪录片“铁血残阳”,结合以前关于听到和学到的历史资料,本人深有所思。影片中日本鬼子的暴行令人发指,它们为什么禽兽不如?它们为什么要侵略我国及奴役人民?一连串的问号使我陷入沉思。原来日本鬼子的豺狼本性始于军国主义教育之下,是它使原本善良之人变成魔鬼、杀人狂!它的魔爪使广大亚洲人民生灵涂炭,生不如死,邪恶的法西斯轴心圆,让全世界人民惨遭屠杀,生活在恐怖阴影之中。思之起来,趋势它们如此肆无忌惮的答案就是: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其实,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那时的清政府国民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一;人口世界第一,可为什么总是失败呢?政府腐败,人民麻木,享乐主义,不修国防,固步自封……结果,被几艘炮舰就打破国门,甚至被一个弹丸岛国打败,悲哀啊!将人民的财富,国家的土地拱手送人,将富饶的国家变得一贫如洗,民不聊生,满目苍夷!国家、人民地位低下,任人宰割,曾记否?那些“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等辱华的字样,它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一百多年的历史真实写照,我们可以好了伤疤忘了疼?答案是否定的。

当今,我们生逢盛世。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强盛了,GDp跃升至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经济搞上去了,国防建设加大了,使世界一些宵小之辈不再敢轻举妄动。我们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扩大,话语权在扩大,中华民族在崛起,事实证明,我们是有领导世界之能力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目前,美国正在网罗其走狗对我中华展开全面遏制,围堵,妄图使我崛起不成而保持其一超独霸。历史像一面镜子,终于照出了美日的丑恶鬼脸,打着什么民主人权,共同价值观的旗帜,拉拢霄小走狗,组织新的八国联军对我大中华进攻,在朝鲜半岛、东海、南海等周边不断挑衅,迟滞我国宏图进展步伐,其用心何其毒也。尤以小日本为例,军国主义亡魂正在复活,随时伺机向我狂扑。二战胜利已过70余年,小日本居然否认侵略性质,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等,这样一个战争恶魔被打败了尚且如此,谁能相信它不会卷土重来呢?当年日本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历历在目,现在却打着共同价值观的旗帜四处招摇,坏事做尽却做扮成善良嘴脸,真是妓女谈贞操!难道你一下子从猴子进化成人了么?

历史是面镜子,我们一定要常对照,居安思危,忘战必危。我们今天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想保护好她不受侵犯就要时刻提高警惕,团结一心。要去掉麻木状态,心系国家。家是一小国,国是一大家,我们应时刻记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才能使我中华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世安康。青年朋友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我们努力奋斗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铁血残阳观后感(二)

王健

今天,“五四”青年节,让我们向历史致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批抗战题材电影作品联翩而出。有的是宏大叙事全景式表现我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痛歼日寇的史诗图景,有的是淋漓尽致地呈现我抗日战场的某一场战斗。而纪录电影《铁血残阳》则发现了二战时期一段尘封历史,用影像见证日寇令人发指、灭绝人性的罪行。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1942年4月,日军围攻驻守在菲律宾克雷吉多尔岛上的美军,久围之下,美军被断水断粮,物质极其短缺,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美菲联军总指挥温莱特中将为了保护9万美军官兵的生命,牺牲自己的荣誉向日军投降。美军俘虏不被当人看待,而把他们当作为日军生产军用物资的机器,尽兴对其折磨,随意施暴殴打,像牲畜一样完全丧失了人性。《铁血残阳》呈现了美军战俘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这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从未涉及,连美国的影视作品也未表现。发现、表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揭秘,而是为了历史见证。

影片客观呈现美国的英雄观念也给人留下饶有意味的印象。温莱特中将在绝境中不选择血战到底而选择投降,他获救回国后不受冷遇不被追究,反被总统 和国民当作英雄来欢迎。这表现了美国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观。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不要怕失败,要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态度。特别是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人,古人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有梦想,人生才有了不懈努力的目标。对于国家而言,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只有通过奋发有为才能破解;对于个人而言,生命力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才能铸就。给梦想一点时间,给理想一把梯子,只要坚持,当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抵达梦想的彼岸。做一个经济、军事、科技上的大国强国,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欺负,我们才有能力和力量去保卫和平、维护和平。

《铁血残阳》叙事大气,呈现冷峻而深刻,具有气势感和力量感,同时兼具历史感和现代感。让历史事件本身说话比平庸的编造故事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用了环式结构,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选择日本投降仪式,那是1945年9月2日,在太平洋东京湾美军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投降和受降仪式。在这个历史胜利的 框架下,见证和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是为揭精神伤痛,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反对军国主义、反对侵略战争,是为了警示后人,远离战争,永远捍卫和平。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铁血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面我读了一本《铁血女皇武则天》,这本书图文并茂的讲述了武则天传奇的一生。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无疑是个霸气、睿智、果断和残酷的女人。
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彟,在隋朝末年,战火纷飞,武士彟做了他人生当中最英明的一个决定,那就是毫不犹豫地投靠李渊,又出钱有出力,积极帮助他**。李渊夺得天下后,武士彟的地位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面。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在她十四岁的时候,武士彟病死了,她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她被送进了李世民的皇宫,封为五品才人。
这个时期有一个有名的事件:狮子骢事件。马厩里面有一匹千里马,叫狮子骢。这匹马头上有一圈鬃毛,长得跟狮子似的,脾气也暴躁得跟狮子一样。皇宫里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驾驭得了它。李世民指着狮子骢,对嫔妃们说:“你们谁能驯服它?”谁知还真有一个大胆的人走上前:“陛下,我能驯服它!”李世民很吃惊的看着武才人,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要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和匕首。”武才人不紧不慢地说:“首先我用铁鞭抽打它,它不服,我就用铁锤敲它的脑袋,再不服,我一刀割断它的喉咙。”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情,可以看出武则天性格里面果断和残酷的一面。
唐太宗李世民病逝以后,李治登基当了皇帝,武则天通过自己过人的胆识和计谋,成功的做上了皇后的宝座。但是,她会满足现状吗?李治身体多病,患有风疾无法处理朝政,只好暂时将国家交给了武则天手里。就这样,武则天第一次走向了政治前台,从此一步一步迈向她那辉煌而传奇的人生。
在那个男权至上,皇权至上的年代,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异类,一个传奇。我想:这与她本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少年铁血队》读后感600字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少年铁血队》这本书。我被里面的“威武的红缨枪”吸引住了。


“威武的红缨枪”主要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叫李爱名的小英雄。他6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经常没饭吃,受尽了剥削。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李爱名成了千千万万抗日英雄的一员,那时他才9岁,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2岁,,本来应该像我一样每天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学习,得到老师的关心和教导;每天在爸爸妈妈面前撒撒娇,得到他们的爱护。可是为了赶走日本鬼子,李爱名积极参加抗日,他和小伙伴一起站岗、放哨、抓日本鬼子、给八路军当向导,送鸡毛信,经常装成放牛郎,到处寻找机会,为八路军送情报,只要对抗战有利,样样抢着干。有一次鬼子来抢粮,正遇到李爱名,为了不让鬼子抢到粮食,李爱名毫不畏惧,一边和鬼子周旋,一边通通的放倒消息树,给八路军发出了信号,并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恼羞成怒的鬼子杀害了李爱名。


读到这时,我的眼泪忍不住从眼眶中流了出来,我想:他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得到胜利,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却有时还不够认真学习,每门功课学得还不够扎实,对自己还不够严格要求。记得上学期数学最后一个单元测验,本来我应该考一个好成绩,但由于自己的骄傲而考得很差,为此我伤心了很久。这本书激励我今后要本着“一定要把日本鬼子打败”的精神去学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扰,不骄不躁,不怕困难,学好每门功课,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推荐]铁血忠魂读后感模板4篇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别编辑了“[推荐]铁血忠魂读后感模板4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铁血忠魂读后感(篇1)

12月9日,我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观看纪录片《铁血忠魂》,纪录片以不忘初心,以身许党;忠诚担当,大义凛然;临危受命,英勇无畏;克已奉公,甘守清贫。四大版块讲述了第一代监察人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监察事业的忠诚。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作为一名党员,可能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不惜热血与生命、一心为党、为国的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一名农村党员,要从自身做起,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先烈精神。

一、要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教育,才能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以平和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廉为荣,以俭立身,耐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

二、廉洁自律,坚守本心。要用党纪党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自觉遵守各项党内监督制度,自觉接受法律、群众监督,,谨言慎行慎微,严格按规矩办事,严格廉洁自律,坚守党性操守,做到模范遵纪守法过硬。

三、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认真处理、解决和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干实事,求实效。

先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对党忠诚、恪尽职守、无畏牺牲的优秀品格。作为新时代的党员,要对照先烈精神,认清自己、牢记责任、不忘使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自己的职业。

铁血忠魂读后感(篇2)

近日,公司党委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在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中,全体党员集体收看了专题片《铁血忠魂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使命与担当》。19xx5月9日,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武汉作为大革命中心,成立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有组织、有纪律、有依据进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开展了执纪监察的新纪元。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其中8人先后为党英勇献身,用生命诠释了坚强的党性。

新形式下,化工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在工作水平方面有所提升,在这种影响作用下,为了使内蒙宜化保持良好的国企形象,促进企业各方面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就要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通过有效的纪检监察,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自身发展更加科学。与此同时,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能够不断提升纪检水平,在各个环节将廉政工作内容融入其中,从而更加合理的保证企业的发展进步。

监督、执纪、问责是内蒙宜化纪委工作的核心,协助党委把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是纪委的责任,围绕公司的核心工作和中心任务是纪委的使命。纪委工作就是要从根上来解决问题,这个根就是干部的履职问题。安全环保是宜化的生命线,全厂几千干部员工赖以生存的饭碗。一旦出了事故,就面临关停危险。纪委就是要从干部的作风、履职开始工作,对不作为、履职不到位的管理干部要坚决严厉打击,上升到党纪、政纪通报直至降职。

革命先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革命意志,克己奉公以身许党的崇高风范,为新时代党的纪检监察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同时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政治洗礼和党性教育。

内蒙宜化纪委把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为职责使命,通过学习,利用科学的对策,不断提升纪检监察的工作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内蒙宜化变得更加强壮。

铁血忠魂读后感(篇3)

红色教育片《铁血忠魂》以不忘初心,以身许党;忠诚担当,大义凛然;临危受命,英勇无畏;克己奉公,甘守清贫。四大版块讲述了第一代监察人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在腥风血雨的战斗中无一人叛党投敌,其中8人先后为党英勇献身,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监察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惜热血与生命、一心为党、为国的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今天我们向他们学习,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认为首先必须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严守国家法律,做合格公民。守法是做人做事做公民的底线。你违法,法律会追究你,你犯罪,刑法会制裁你。

二是严守各项规定,做合格职员。事业单位各项管理规定,是刚性条款,大家必须遵守。

三是严守党规党纪,做合格党员。这比做合格职员高一个层次。作为一名党员,党内的人,必须讲规矩、有纪律,必须严守党规党纪,这是一个合格党员的最起码的要求。

最后,我们还要努力做到一点,那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做优秀共产党员,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作风,时时处处发挥表率模范作用,做一名实干、为民、无私、奉献、忠诚、担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优秀共产党员。

铁血忠魂读后感(篇4)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深刻追溯党的纪检监察事业光辉历程,深入学习革命先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革命意志,克己奉公、以身许党的崇高风范,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忠贞精神,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观看了专题片《铁血忠魂传承首届中央监委的初心使命》并有感而发,该片由不忘初心,以身许党;忠诚担当,大义凛然;临危受命,英勇无畏;克已奉公,甘守清贫。四大主要内容组成,诠释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在革命战争年代,用自己的生命印证了对党的忠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无私奉献,一心为党、为国的牺牲精神。

一方面为武汉蕴含的红色革命血液所感染,进一步增强了武汉自信;另一方面,更为全面了解的我党纪律建设发展的历史脉搏,为我党建设作出牺牲的革命前辈所感动。更为重要是,引发了个人关于如何履行党员本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一名党员的宗旨。对中央监察委员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党的事业的不易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当年的监察委员们为清除党内腐败、维护党的组织纯洁、保证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今,作为一名党员,同样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用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责任和担当彰显初心和使命。

《铁血军人杨靖宇》读后感400字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抗日名将——杨靖宇就一直“活着”。最近,我通过《语文主题学习》这本书了解到了有关杨靖宇的英勇事迹。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1940年,日军派出七十万的军队,对我国的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和全面封锁,4月,杨靖宇带着十几个战士被日军包围了,后来,由于叛徒告密,导致杨靖宇一个人被封锁在森林里。在封锁在森林期间,他挖草根、剥树皮当粮食;他挺住寒冷,扒雪当水;他不但没有投降,更是顽强战斗。最终,杨靖宇将军英勇战死在那片森林里。

看完了这本书,我不禁想到,树皮那么硬,草根那么苦,冰雪那么冷,杨靖宇将军是怎样吃得下这些东西呢?想想我们的生活当中,还经常抱怨这个不好吃,那么又不好吃,满桌的饭菜我们还那么挑食。当年抗日战争时期,任何的粮食都是一种奢侈品,杨靖宇将军不但没有粮食,而且还与敌人顽强作战至死;杨靖宇将军不但啃树皮草根,而且还为抗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忍不住哽咽着,心中的敬意倾刻犹然而生。

杨靖宇将军的不怕吃苦、顽强拼搏、敢于牺牲的精神,震撼了我,同时,也鞭策着我勇于拼搏。在抗日战争时期,像杨靖宇将军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比如有以身报国的名将——张自忠、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他们的爱国精神永留世间,永存在我们的心里,他们都一直“活着”。

刘伯承传读后感:铁血丹心真男儿


刘伯承传读后感:铁血丹心真男儿

身为90后,受父母影响,不觉间爱上战争老片。魂牵梦萦电视剧《刘伯承元帅》,通宵达旦,观不释目。观后感叹之余,遂读《刘伯承传》,感慨良多

军事:狭路相逢,勇者胜

刘帅是现代著名军事家,戎马一生的他经历和领导过无数战役,赢得军事奇才常胜将军之美誉。关于他指挥的大捷,不胜枚举,单从刘邓大军千里越进大别山一事,可见一斑。

汝河北岸,敌机盘旋,低飞扫射;汝河南岸,烟尘滚滚,人喊马嘶。天刚落黑,刘伯承、邓小平等已经赶到汝河边。面对河对岸通红的火光,凝神静思的刘帅声调变得坚毅有力,挥舞着拳头高声重复着:狭路相逢,勇者胜!同志们,明白吧?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要以进攻的手段对付进攻的敌人,从敌人的阵地上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只要我们坚决勇敢,不怕牺牲,就一定能打过去。这次战斗考验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看你这党员够不够份量!野司要从这里渡河!一颗炮弹在他近处爆炸,有人扑向他掩护,他吼:敌人的炮弹,不认识我刘伯承!

整整一夜的浴血拼杀,通道打开了,血路杀出来了!汝河南岸已看不到敌人踪影。刘帅没有骑马,同战士一起步行。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奔驰南下,刺向蒋介石心脏的利剑即将出鞘!

读书:打铁全凭两膀硬,不学习就没有本钱。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刘帅总是临危受命,不辱使命,这得益于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

1927年底,刘帅受中共中央委派到苏联军校学习,当时他已经36岁了,是中国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入校之后,刘伯承面临的第一只拦路虎就是要过语言关,因为此前他对俄语一窍不通。面对重重困难,他就像对待敌人的阵地一样,发起猛烈的攻击。后来,他在回忆学俄语时讲道:学习中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咋个办?只有一个念头:学,刻苦地学,人家学一遍,我就学十遍;人家学十遍,我就学百遍。我的诀窍只有一个,就是刻苦学习,努力学习。为了学俄语,他每天在左手心写满了单词,走路也背,上厕所也背,经常学到凌晨。看书时间长了,他的右眼的假眼球把眼眶磨得生疼,他就把假眼球取出来接着看书。工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凭着这种攻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劲头,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刘伯承愣是攻克了俄语关,他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在中国学生中都是第一流的。

1942年12月,中共中央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为刘帅50诞辰举行庆祝活动,在邓小平等人撰写的祝寿文章中,几乎都谈到了刘伯承的刻苦治学。朱德说他刻苦学习,学而不厌。不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而且在军事理论上造诣很深,创造很多。陈毅赞扬他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与刘伯承相知甚深的邓小平则在《新华日报》上发文写道:伯承同志是勤学不厌的模范如果有人问,伯承同志有无缺点呢?我想只有一个,就是他除了读书工作之外,没有一点娱乐的生活。

刘伯承常说:打铁全凭两膀硬,不学习就没有本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温刘帅的读书治学精神,并不过时。

人性: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建国后的刘帅不愿看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战争影片。晚年赋闲在家时一见电视屏幕上出现战争场景,就会关掉电视或更换频道。战争是最大的政治,是夺取政权的最终措施,一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帅何以不看战争片呢?

刘帅深知战争分正义之战和非正义之战,也深谙多年的国内战争给敌我双方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他认为人民解放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程,是以双方重大伤亡作代价的,他谙熟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言,念念不忘那些曾与自己一起拼杀疆场的烈士们,所以他不忍心回首兵戎相见的惨烈场景,不忍心观看血流成河的战争影片,想到这些他就心情沉重。

他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就不愿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至今仍看到无数同胞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刘帅的子女曾问父亲:淮海战役打得那么漂亮,怎么从未听您在我们面前提起过呢?刘帅不堪回首地说,那场战役结束后,他梦见千百万年轻寡妇找他要丈夫,无数白发老人找他要孩子,他心里不安,所以根本不愿去想、更不会去谈起那场战役了。

确凿的事实,感人的话语,让我从《刘伯承传》中看到一代名将心中深藏的军人魅力与人性之美。在我心中,刘伯承元帅,他是铁血丹心真男儿!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铁血残阳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