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

暗恋桃花源影评。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暗恋桃花源影评,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暗恋桃花源影评(一)

《暗恋桃花源》这部电影剧情很简单,就是两个剧团为了争抢排练舞台而上演的一个荒诞的闹剧。其中一个剧团排练剧目叫《暗恋》,是一部悲剧,声称后天就要演出;另外一个剧团排练《桃花源》,是一部喜剧,更紧急,说明天就要上演。最终双方相互妥协,一会儿排练《暗恋》,一会儿排练《桃花源》,于是我们便看到在同一个舞台上轮流上演悲喜剧的荒唐局面。

影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定格在舞台上,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舞台剧,导演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让观众自由地去体会那两部交错上映的舞台剧。所以《暗恋》和《桃花源》才是这部电影的剧中之剧,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核心。《暗恋》讲述的是一对恋人江滨柳和云之凡在抗战结束后分开,最终因为内战后台湾海峡两岸对立而无法相聚的悲情故事。而事实上两人都一直住在台北,只是一直没有对方的音信。台湾解禁之后,开放两岸往来,江滨柳终于打听到自己魂牵梦绕的云之凡其实一直都在台北。他在报纸上登载寻人启事,希望能在迟暮之年与自己多年来一直无法忘怀的恋人云之凡相聚。云之凡看到寻人启事之后,最终来到江滨柳所在的医院与之相见。两人彼此之间一直都深爱着对方,但此时两人均已是有家室的人了,身不由己,也许那一幕就是彼此一生中最后的相遇了。当末尾音乐响起,云之凡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不禁为他们之间这段旷世之恋深深惋惜,不禁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潸然泪下。相反《桃花源》讲述的是一个喜剧故事。晋太元中武陵渔夫老陶,因为家庭生活不和睦,妻子春花红杏出墙与袁老板私通,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溯游而上偶然找到桃花源,并在那里过着非常幸福安逸的生活。但老陶还是无法忘记春花和自己的家,他毅然回去,希望能够把春花接过来,共享天伦之乐。回到家,老陶发现自己妻子春花与袁老板组建了新家,并且有了孩子,但二人并不像想像中的那般幸福,反而天天为了琐事无休止的争吵,心灰意冷的老陶再次离家出走,但却再也找不到回桃花源的路了。

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因为两个剧团争抢排练场地而相遇,并且在同一个舞台上交替上演。后来由于双方相互妥协,将舞台分成两半,两出剧目同时在舞台上排练,两个剧中的台词竟然能够吻合,引发了一系列爆笑的情景。这显然是导演的有意为之,而影片中从头到尾都出现一个疯疯癫癫的寻找“刘子骥”的女子,也是导演的有意为之。“刘子骥”何许人也?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最末一段: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刘子骥只是一个虚幻的人物,从头到尾都只是出现在那个谁也不知道来路的疯女子口中。或者说只是一个虚无的念想,是任何人包括剧中所有人都会有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念想,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论是悲剧《暗恋》还是喜剧《桃花源》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剧中的所有人都在追求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那些才是自己最期待最美好的梦。江滨柳和云之凡都有了自己的幸福的家庭,但他们心中却仍然无法割舍年轻时代那段无疾而终的爱恋,用尽一生去维护那个从不曾实现的梦。春花和袁老板希望能够永远厮守在一起,不用再偷偷摸摸。老陶却希望妻子能够回心转意,挽救自己的家庭。那个癫狂的女子希望能与刘子骥待在一起,哪怕是十分钟。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不可触摸的梦是多么令人沉醉,多么令人期待。然而,一旦梦变成了现实,或许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设想假如江滨柳和云之凡相遇并结婚了,即使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那又与他们眼下所拥有的幸福家庭能有何不同?江滨柳有一个对他千依百顺的妻子,云之凡也遇到了一个“人真的很好”的丈夫,而他们在一起也许也未必能够如眼前般幸福吧。春花和袁老板憧憬的“天涯海角”很快就被现实无情击碎,袁老板因为赌博败坏了家业,春花因整日洗尿布而抱怨,柴米油盐的生活很快将激情消磨殆尽,余下的是两人无休止的争吵。老陶有幸遇到了桃花源,但从此他也失去了桃花源,再也找不到回去桃花源的路了。

梦,当你憧憬它的时候,它就像喜剧;当它照进现实了,也许就变成了悲剧。人活着要为那些不着边际的梦或喜或悲,看起来很荒唐,就像这个舞台上时而上演悲剧时而上演喜剧一样荒唐。其实,这世界本没有喜剧也没有悲剧,喜剧抑或是悲剧多是人们心中的想像吧。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芸芸众生,多数人都只是凡夫俗子,只能用世俗的思维方式去对待身边发生的一切,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如果真能像佛家那样六大皆空,那么在尘世中的生活或许就索然无味了。或许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欠缺,都会对现实中这样那样的诱惑怦然心动,都会有这样那样异想天开的想像,但是正因为这些残缺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让我们的枯燥生活显得更精彩。当然这不意味着你可以毫无忌惮,可以无法无天。残缺也可以体现美。爱神维纳斯的雕塑正因为断臂而成就举世美名;比萨斜塔因为倾斜不倒而闻名于世;圆明园被付之一炬了才使得人们能够凭残垣断壁去想像它曾经的荣耀与恢宏。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导演或许是想透过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生就是这样,有许许多多的遗憾,有许许多多的不如意,但是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非现实的,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残缺从另一种意义上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完整。

暗恋桃花源影评(二)

在深圳错过赖声川《暗恋桃花源》在深圳大剧院的话剧演出。大陆的演员名单包括黄磊、袁泉、喻恩泰,何煛,谢娜。好评如潮,一票难求。

前几日,淘到话剧和电影版合并的碟,抱着学习和观瞻的目的开始看。渐渐被吸引。分两天,先是93年电影的版本,后是99年话剧版本,我觉得如果不是亲自去现场看话剧,电影版是比话剧版更合适的选择,虽然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

电影版是林青霞、金士杰、李立群、顾宝明。话剧版保留了金士杰、李立群换成了赵志强。我也不知道这个赵志强的身份,只觉得面熟。网上的故事是说,赵志强十年前看过这部戏,一直心向往之。有一天导演给他电话邀演角色,自然心中大喜,但不忘谨慎负责的说,演江滨柳会不会显得老了一些。自然尴尬,因为导演分给他角色的是打鱼的老陶而已。

也是我的分心,不肯紧锁双眉,目视前方,心怀激动,挥斥方遒。散漫的看完电影版竟然没有什么感动和感触,于是觉得大逆不道,暴殄天物。赶紧去网上看了评论,思考和学习了半天。

第二天继续看话剧版,看了开头的两场,后面匆匆快进代过,转回头倒是又复习了一遍电影版。实在是过瘾。同是舞台剧,场景相同,电影版实在好太多。

从演员上看,电影版是黄金组合。我第一次如此欣赏的看林青霞表演。之前我只知道她是大陆去的女演员,嫁了ESpRIT的老板,管着GIODANO,是明星里幸福的,她很漂亮,看不出年纪。但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分不清胡慧中林青霞张敏钟楚红和温碧霞。对我来说她的第一个角色是在《重庆森林》里,记得金城武一定得顺便记得林青霞,她带墨镜,有着很浓王家卫痕迹。

出场就是金士杰和林青霞的戏,金士杰儒雅,林青霞端庄。端的是才子佳人。江滨柳吟唱,云之凡坐在秋千上幻想。两个人有浪漫和闲定的气质,爱的有分寸让人心生羡慕。江滨柳说即使我们不在上海相遇,十年后我们会在汉口相遇,或者三十、四十年后在海外相遇。云之凡说,那时我们不都老了。江滨柳说,老了也很美啊。

一晃多少年,他们果然都老了,遗忘了秋千上的梦,但依然气宇轩昂。收拾整齐的林青霞,满头白发的金士杰,最后很纠缠,但依然美丽。他的结发之妻,只是陪伴他,然后他报答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感情,我们只能在话剧和电影里幻想。

另一个故事同样精彩,李立群的出场就很张扬,拔瓶塞,跟饼对话,情绪非常到位,动作也好,一个多余的都没有,后来看话剧版,不是跳的不到位,就是显得笨拙木讷,饼扔远了,又拣回来,连个舞蹈动作,都像刚排好的集体舞。顾宝明一人分饰两角,导演和袁老板。他的样子乍看像年轻的午马,李立群则像年轻版的单田芳,皱纹一大把。

布景上,那个蓝色绸缎的河流以及牵拉的船头我很喜欢,还有进了桃花源在群山里绕弯路,靠布景前后左右的移动来造成人在走的视觉效果,比京剧的走台还要有舞台效果,这些在话剧版被省略了。另外一棵逃离的桃树电影版用的是块云的形状,用pT版单独立出来,话剧好像是一个石头样的东西,并有意的疏忽了。话剧还增加了补背景画桃树的环节,我觉得其实并没有必要。

话剧在灯明暗和布景转换时时间太久,而且导演没有突然喊停,这个效果就差很多,因为完全是一种解构,一定要戏里戏外的反差才能让观众游离。话剧每次都是导演站在台上站好了位置,才亮灯走场,感觉衔接的比较差。

但话剧也有好处,就是观众的互动性好,导演说到你前面不是黄浦江,你看到的是淡水河,台湾的观众就笑了,据说在北京演的时候,台词是前面不是黄浦江,你看到的是亮马河。我觉得这种方式好,不拘谨古板,及时跟观众交流,这是话剧的好处。而且用话剧演话剧故事,也的确需要额外的真实感。

故事和舞台方法已经太多的分析,我也不想弄懂这个故事,更不想非要牵强个什么道理出来,我不愿意去抽象,我想保留这些对白和画面在脑袋里,因为我喜欢这样明细清澈的表演,我想让他们多盘旋一会,说不定哪天想到了什么真会泪流满面。

暗恋桃花源影评(三)

一年前看到《暗恋桃花源》这几个字,如同闻到了桃花的暗香,眼前闪过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心想应该会相遇的吧。现实的结果还是错失,错过了冬季,又错过了夏季,最后还是应验了剧中那句台词:即使我们没有在上海相遇,我们也会在十年后的香港相遇,即使我们没有在十年后的香港相遇,我们也会在四十年后的台湾相遇,总之,我们会相遇的。那是开幕第一场戏中江滨柳对心爱的云之凡的台词。

在上海深秋的夜晚看一场在上海的夜晚离别的戏,几乎是在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是时间:在60年前的夜上海,在梧桐和灯光下的秋千架旁,是一对正在告别的恋人。因为青春,因为对爱的坚信,离别仿佛是构思一场诗意的戏剧,思念、等候、围巾、情书,每一个元素都是为了更好地体验爱的纯美,那是他们拥有的爱,即使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即使分离就在此刻的夜,在一个大时代里,两个小人物心里的爱还是完整的。然而命运并不是他们曾经预演的戏剧,命运让他们分离了40年,从青春年少到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晚年,他们最终是在台北相见了,不再是秋千架旁,而是江滨柳的病床边,真的是隔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千金纵买相如赋,默默此情谁诉,只能不甘地问一声:这些年来,你想过我吗?

然而《暗恋桃花源》并不是这样单一线索的剧情,这只是戏中的“暗恋”部分,与之对应的另一部分是“桃花源”。“桃花源”讲述的是武陵人老陶和妻子过着贫乏的日子,妻子移情别恋,希望他远走高飞,他无奈离家,按妻子的要求到上游去捕鱼。无意中进入了桃花源。桃花源中怡然的生活,温暖的人性让他重新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待,他决定回去寻妻,但他看见真实的一幕是:想象的美好早已在现实中千疮百孔。她的家并不是如愿以偿的桃花源,而是弥散着琐碎而凌乱的矛盾。她的确是和曾经所爱的人在一起,却连对爱的想象和信念也失去了。也许他们从来就和爱无缘,只是一种相互的需要。

剧情的结构方式如同可以拆卸的积木:“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先是你一场,我一场,彼此打断,后来是分割舞台,“暗恋”和“桃花源”同时在剧场中彩排,对接的台词,反讽的效果,成就了一出古今交错悲喜交加的舞台魅影。“暗恋”的时间背景是现代的,人物的情感是理想的,古典的;唯美中透着爱的诗意,忧伤中蕴涵着温暖和隽永,“桃花源”的时间背景是古代的,人物的情感却是现实的,现代的,杂乱中显示着爱的碎裂,喧闹中渗透着悲凉和无奈。

一个神思恍惚的红衣女子,她既不属于“暗恋”,也不属于“桃花源”,她穿越在这两个剧中,也穿越在不同的时代,寻找着她的生命中依依不舍的人,刘子骥。这样的两个剧,三个层面的情节,相互交错,相互间离,相互消解产生强大的张力,这种开放性的结构使得《暗恋桃花源》的内涵变得丰富而多元,有限的舞台变成了开阔的时空,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

《暗恋桃花源》的策划水晶女士说:“诗意的人生,抑或失意的人生,常常不过是同一段人生透过不同角度的解读而已。”而我想,“暗恋”的情结,“桃花源”的故事可以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故事,也可以是不同人的人生中经历的故事。驳杂的剧情就是斑驳的人世间芸芸众生的写实。

爱,真是一种强大的能量,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她留存的方式,爱的匮乏会让生命如缺氧般窒息,爱,又是一个深远的主题,从过去到现在,人的理性和感性还是无法穷尽,有的人想用一生去忘记;有的人要用一生去寻找,有人说,唯一好的恋情,便是没有来得及发生的那种;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错失了爱的表达……舞台上的红衣女就是一个隐喻,人往往在现实中无望地寻找着理想,人在迷失中还要寻找存在的意义。

今年为了纪念《暗恋桃花源》首演20周年,赖声川再次排演了这部作品,20年的《暗恋桃花源》凝结着多少人的青春和华年,在岁月的旷野里蔓延出一片记忆的桃花源。

在年复一年的春风里,桃花盛开着,沉醉着,然后飘落……爱如飘落枝头的花瓣,零落在现实的泥泞里,粉色的,娇美的花瓣慢慢地憔悴、枯萎,被碾作尘土,唯有暗香如故,丝丝缕缕随风飘散着,在虚无和现实之间,在澄明的月光下,在恋花者的心里。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昨晚杭城下雨,极冷。终于看了仰慕已久的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

这场话剧一个月前就让杭城的小资大资们骚动,四处讨票、买票。不幸地我也赶了次时髦,找朋友要了票子。昨晚的剧院热闹得跟过节似的,果真看到了杭城许多文化界人士。

袁泉很美,但没想到她的声音那么好听。黄磊有点发福,但是演技绝对一流。喻恩泰还是武林外传里那个吕秀才的德性,谢娜演戏如同她的主持毫无区别。传说中的何炅没有来,那个角色换了其他演员。

看完后,我问朋友,一句话总结一下你的观后感。朋友说:“一场笑声不断的悲剧。”呵呵,我倒不这么看。我觉得是:“混乱中的和谐,错位后的回归。”

因为剧院场租的混乱,两个剧团,一个演现代悲剧,一个演古代喜剧,同时在一个舞台上排练。于是产生了混乱,闹糟糟的舞台,一会儿是悲,一会儿是喜。观众的神经一会跟着黯然神伤,一会跟着狂笑不已。如同坐过山车,时上时下,但却没有丝毫不适。因为两个故事,表现的都是同样的悲剧主题。一对现代恋人黄磊和袁泉失散四十年的再相聚,一个古代女人谢娜两次婚姻同样的结局。爱情总是比婚姻美好,得不到的永远会在心里,得到的倒成了怨偶。

人生也跟这舞台一样,经常会发生错位。本以为这场子是你的,却成了别人的。本以为这段感情是你的,却成了他人的。对的时间,错的人。错的时间,对的人。现代的这个,四十年前上海一别,谁会料到从此生死两茫茫,再见已经百发人。古代的这个,嫁了他,却恋上那个他,谁会料到如愿嫁给那个他时,还是一样被婚姻折磨得千疮百孔。可是错也错了,怎么办,只能将错就错吧。这场剧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幕是四十后的黄磊和袁泉在病房中终于相见了,病房外,黑暗中默默坐着,背对观众的黄磊太太。袁泉走后,黄磊在太太怀里撕心的哭泣。爱情虽然没了,最后温暖他的还是婚姻。另外一幕是两个剧团互不相让,只得将舞台一分为二,各演各的。结果谁都没法演下去,只有再协商成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生的戏只能一出出的唱,同时唱是唱不好嘀。

刚刚一个朋友短信我说:“垂死的挣扎,挣扎的希望。——-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我说:“有看到希望吗?我只看到无望。”他说:“希望是无所谓有无的,只是一种念想而已。可许称为希翼更妥些。”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就象戏中的那个寻找刘子骥的女人,无望的寻找,却不停歇。我们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革琪萍

寻找

两个荒诞的故事

画面不停地在现代和古代之间转换

人人都在寻找爱

他们都在用力地爱,却不懂得爱

《暗恋桃花源》堪称剧中经典

曾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

品味经典,光亮人生

今日分享琪萍同学对此剧的观后感

一个舞台上,上演两个不同时代的剧,观众有如上帝,坐观世事。

其中分三个片场:

【暗恋】一对情人因着时代的变迁各自奔走他乡,最终失去了彼此。多年后相见除了回忆什么都留下。

【桃花源】因为妻子的背叛在伤感中离开武陵的老陶,遇见了真正的理想世界,当他回到家中却发现彼此的梦想都已毁灭 .

【陌生女子】这个女子,是所有人的姿态。 刘子骥,是所有人的寻觅。 从登场到谢幕,固执地寻找那个不存在的刘子骥。

为了照顾观众情绪,中间有一些插科打诨搞笑乌龙,整场剧富有喜剧色彩,可结局偏生画风骤变:

痴心汉老陶放弃世外桃源,回寻春花。最终一无所得:春花与袁老板鸡鸣狗跳地过活,桃花源的入口也无踪无影。 老陶穿着一身洁白如天使的衣服站在那里,像是站在整个世界之外,他只是看着,望着, 我们都知道,老陶回不去了。他或许将永远生存在夹缝之中,在现实中梦想着他的桃花源。

在台北的病房,江滨柳终于见到了云之凡。已然是四十年后了。江滨柳行将就木,云之凡青丝白霜。云之凡依然要匆匆离开,江滨柳依然拉着云之凡的手。但是他们都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陌生女人也醒了,放弃了找寻刘子骥。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该怎样还是怎样。没了你,我的世界不会坍塌,更不会少一根汗毛。自我折磨个什么劲呢,找不痛快有意义么?

四十年来,江滨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云之凡,江妈妈四十年从未真正得到过江滨柳的心。

四十年来,江滨柳为了和云之凡的爱情所做的事情就是向云之凡昆明的地址寄去一封又一封信。

四十年来,云之凡也在不停的写信给江滨柳的东北老家。

他们都知道一件事情,只是他们不愿承认——不可能收到回信!

他们在懊悔与思念中与别人结婚生子。

江滨柳爱云之凡么?爱!

云之凡爱江滨柳么?爱!

却爱得那么无助,那么懦弱。他们会说,如果知道四十年前在上海一别会造成一生的分离,我们就不会分开。

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既然相爱,为什么要分开?

再不愿,也得回到现实中,也得接受定局。既然什么也改变不了,不如接受所有。柏拉图式的爱情固然美丽,玛丽苏固然耀眼夺目,可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触即灭。世上从不缺幻想家,缺的只有实践家。

是的,现实和理想确实差一大截,现实残酷冷血无趣乏味,理想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一个是地狱,一个堪比天堂。可是,菇凉帅锅,这中间的差距是由自己补上去的,你走过的路,决定你的高度。

是啊,现实有黑暗,有不平等,富二代的一切来得那么容易,网红天生丽质难自弃,土豪炫富亮瞎眼,科技大佬侃侃而谈。唯独你,啃着泡面,天天跑断腿拉业务,一个月下来刨去水费电费房租所剩无几,而未来遥遥无期。又或许,你对着书本作业抓狂,每天挑灯夜读,不舍昼夜,依然换来惨不忍睹的挂科。这样的微尘,太多太多,分散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迷茫的时候,想一想,在同一片天空下,还有多少苦行僧踽踽独行,还有多少人颠沛流离。红尘相伴,潇潇洒洒出发行动。

你我皆是寻常人,不比过偶像剧里的生活,也没有摇摇欲坠的玻璃心。既沾阳春水,便识烟火味。没什么好扭捏矫情的,诗情画意美不过摸爬滚打。

暗恋,从青葱到白头,不死不休。

可是,我依然是鄙视江滨柳的。

"暗恋"根本就是个虚名,坦白点说,不过是场延续了整个婚姻生活的精神出轨。享受着妻子的照料呵护,心里装着美丽纯洁的初恋,给不了云之凡一生,却许下谎言空留挂念。真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正牌的负心汉,负了江妈妈的爱,负了云之凡的情,真的很过分,想给他一顿暴揍,把这个傻冒踹出宇宙。

老陶是爱春花的,即便在无数人向往的桃花源中,他依然思念那个背叛了他的女人。他的爱是痴的。老陶左右为难不知道是不是该放弃春花,思维短路,一厢情愿。

这样的人,这样的爱情,注定悲剧。

我们寻觅和守望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我们毁掉那些能够触摸到的东西。傻么?傻。

脑海中回荡的只是江滨柳的那句话: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

爱的卑微又执着,可倘若是真爱,为何不愿早早出手, 是绝症让江滨柳获得了勇气去寻找云之凡。这也是我嘲笑他们的原因。 她要的,不是徒有虚名的想念或苦相思,而是实实在在的陪伴,是触手可得的温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给不了。

是的,我们渴望一份完美的爱情,可是,别忘了,自己一直是那个主角,美与丑,穷或富,都是你来打造的,所以,你才是最终的裁判,命运的终结者。

一出《暗恋桃花源》,它是永远找不到的幻梦,它是永远入不了的天堂……索性,喂马劈柴,要么踏踏实实生活,心无旁骛,要么卷起袖子争取一把,不求十全十美,但求生而无悔。现实些,给自己一条生路,放他人一条活路。

THE END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模板5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考虑到你的需要,编辑特地编辑了“暗恋桃花源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观看经典影片对于成长的帮助不亚于读书,在观看后,人们常常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写观后感要做到自然真实,有感而发,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作品的核心内容,并且加以学习吸收。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篇1

从来没有看过话剧,但早就听过赖声川导演的大名以及他执导的《暗恋桃花源》,因此7月15日《暗恋桃花源》第四次来到广州,我便与好友雷童一起去看。雷童第二天便写出了一篇观后感,并问我为何观看演出后明明感触颇深却没有写些什么。其实我只是太忙,关于《暗恋桃花源》,尤其是其中的《暗恋》部分,我有太多的话要说,如今在这里补上。

云之凡和江滨柳的爱情,正如《暗恋桃花源》节目介绍册上所说,因为处在这样的纷争时代而注定不能有结果。而最后即使重逢,却因为双方都已有了各自的伴侣,只能用最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听着那一句句略带生涩的“你身体还好吗?”“你过得怎么样?”,心总会感觉到被这两人的悲剧一层一层剥开似的疼痛。云之凡临走时,江滨柳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本以为他终于会一诉衷肠,他却只能惆怅地问了一句:“这些年你想过我吗?”实际上,他在最后和云之凡握手的那一刻也是压抑着的;他很明显地努力克制着自己,想把自己的悲伤控制在哽咽状态,避免哭泣。然而,就是这一连串的情绪上的压抑把《暗恋》的悲剧效果推上了高潮。江滨柳和云之凡没有释放出的泪水,绝大部分最后都挂在了观众的面颊上。

我必须承认,我也流下了眼泪,但我的流泪还有另外的原因:我被江太太的伟大感动了。江太太也是一个悲情的人物。按照剧情,她在江滨柳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无法与云之凡相比。这一点,从江滨柳多年以来经常听他和云之凡曾经分享过的歌曲并陷入沉思可以看出。江太太凭着女性特有的敏感,不可能察觉不到江滨柳心中最爱的女性不是他。然而她对江滨柳的情感是真挚的。第一个证据就是她对小护士讲述和江滨柳初识时的事情那种如数家珍的语调和幸福略带羞涩的表情。第二个证据就是江太太急着帮江滨柳交住院费用的细节。中年妇女本来最让人厌烦的就是唠叨,啰嗦还有斤斤计较。然而在这一幕中,江太太对医院的抱怨恰好体现出了她对于江滨柳无微不至的关心,连缴费这类没有急迫时限的琐碎小事都挂在心上,要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办好。她的唠叨确实是可爱的,甚至可以说每听一次都会感到温馨的,是百听不厌的!综上,江太太的伟大,在于她能不计较地位和待遇,全心全意地付出去爱江滨柳。用《士兵突击》里老马班长的话说,江太太的伟大就是因为她甘于平凡。她身上人性的光辉,是云之凡身上没有的,也是一个再完美的云之凡也掩盖不了的。

我理解江滨柳为什么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开始寻找云之凡。他们有着美好纯真的情愫,但因为时世的动乱而无疾而终。他理应觉得遗憾,理应寻访云之凡的消息。不管云之凡是生是死,只有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也算是给了当年爱慕她的自己一个交代。但我不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年以来,云之凡在江滨柳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如此的高。江太太为了江滨柳付出如此的多,应该说对江滨柳是有恩的(爱也是恩赐的一种啊)。而云之凡即使再完美,再独一无二,也只是江滨柳未曾拥有的爱慕对象而已。或许是明白我的感受,江滨柳最后很好地安排了江太太今后的生活,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合格的男人了。

也许下辈子他能够明白,假如命运不愿让他同时拥有他的所爱和爱他的人,那么他应该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所爱,而用自己的一生去报答那个爱自己的人。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篇2

昨晚杭城下雨,极冷。终于看了仰慕已久的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

这场话剧一个月前就让杭城的小资大资们骚动,四处讨票、买票。不幸地我也赶了次时髦,找朋友要了票子。昨晚的剧院热闹得跟过节似的,果真看到了杭城许多文化界人士。

袁泉很美,但没想到她的声音那么好听。黄磊有点发福,但是演技绝对一流。喻恩泰还是武林外传里那个吕秀才的德性,谢娜演戏如同她的主持毫无区别。传说中的何炅没有来,那个角色换了其他演员。

看完后,我问朋友,一句话总结一下你的观后感。朋友说:“一场笑声不断的悲剧。”呵呵,我倒不这么看。我觉得是:“混乱中的和谐,错位后的回归。”

因为剧院场租的混乱,两个剧团,一个演现代悲剧,一个演古代喜剧,同时在一个舞台上排练。于是产生了混乱,闹糟糟的舞台,一会儿是悲,一会儿是喜。观众的神经一会跟着黯然神伤,一会跟着狂笑不已。如同坐过山车,时上时下,但却没有丝毫不适。因为两个故事,表现的都是同样的悲剧主题。一对现代恋人黄磊和袁泉失散四十年的再相聚,一个古代女人谢娜两次婚姻同样的结局。爱情总是比婚姻美好,得不到的永远会在心里,得到的倒成了怨偶。

人生也跟这舞台一样,经常会发生错位。本以为这场子是你的,却成了别人的。本以为这段感情是你的,却成了他人的。对的时间,错的人。错的时间,对的人。现代的这个,四十年前上海一别,谁会料到从此生死两茫茫,再见已经百发人。古代的这个,嫁了他,却恋上那个他,谁会料到如愿嫁给那个他时,还是一样被婚姻折磨得千疮百孔。可是错也错了,怎么办,只能将错就错吧。这场剧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幕是四十后的黄磊和袁泉在病房中终于相见了,病房外,黑暗中默默坐着,背对观众的黄磊太太。袁泉走后,黄磊在太太怀里撕心的哭泣。爱情虽然没了,最后温暖他的还是婚姻。另外一幕是两个剧团互不相让,只得将舞台一分为二,各演各的。结果谁都没法演下去,只有再协商成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生的戏只能一出出的唱,同时唱是唱不好嘀。

刚刚一个朋友短信我说:“垂死的挣扎,挣扎的希望。——-暗恋桃花源观后感”。我说:“有看到希望吗?我只看到无望。”他说:“希望是无所谓有无的,只是一种念想而已。可许称为希翼更妥些。”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就象戏中的那个寻找刘子骥的女人,无望的寻找,却不停歇。我们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篇3

早就知道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这部戏了,这两年由黄磊、孙莉夫妻档主演的话剧版,一直在大陆各大城市巡演,媒体也有许多报道,但舞台剧的受众毕竟有限,观众被媒体宣传吊足胃口后,却没有机会可以观看,就算是剧团来本市演出,也有可能买不到票或买不起票而错过,我就是这些观众中的一人,后来才知道,这出戏其实老早就已经有了电影版,而且是大名鼎鼎的电影明星林青霞、李立群主演的,这次观看了这部电影视频后,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暗恋桃花源。

我明明看的是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还要说是原汁原味的呢?一方面是,这部电影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的舞台演出,表现形式更多的是采用戏剧语言,基本上是放弃使用电影语言,我不赞同这部电影是戏剧语言和电影语言共同表述的,我认为在这部电影里,电影拍摄过程也就是一个录相过程,比方说,我们就很少、甚至根本就看不到镜头的移动,摄影机基本上是属于固定拍摄的,就像是一个观众在戏院里座位上观看该剧的视角。另一方面,电影中的演员并不是临时搭建的剧组,他们都是演了一年多该剧舞台剧后在来演这部电影的,在这部电影中,有着浓厚的话剧剧场效果,当然这也是电影内容所决定的,电影的内容就是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排练时发生的故事,这些经过长时间话剧演出的演员,就可以在电影中很好地保留舞台剧的韵味。

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题材到底应该归为喜剧、还是悲剧或正剧呢?虽然主要内容的两本戏暗恋、桃花源,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但就整个故事框架来说,这只是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两个故事的载体或事道具而已,就像是相声或汹中的两个包袱,整部戏述说的是两个剧组,因剧院安排失误,不得不在同一舞台上排练,所造成的一系列误会和笑料,而其中的两个剧团排演什么节目并不是原故事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应该说整部戏归为喜剧也许更合适些,当然最恰当有可能称之为实验话剧或先锋话剧为好,整部戏从头到尾,两个剧团在舞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哭,哭得人肠断;笑,笑得乐开怀,这种悲伤和喜庆不断地来回切换,只能用两个疯了来诠释,所以说这部戏是闹剧也不为过,当然丝毫没有贬低的成分。

也许是个人爱好原因,我比较关注喜剧桃花源,虽然暗恋中有我的年轻时的偶像林青霞,但毕竟时过境迁,林的号召力已经今非昔比了。我对赖大编剧将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折腾成一个不伦不类的喜剧,真的感到不适应,它将我从中学语文课本上学这一课时,就留下的浪漫、温馨的世外桃源美好印象,敲打成一块块斑驳的碎片,从此美好的桃花源不见了,只留下世俗的春花、袁老板在那里叫唤。文学的桃花源,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赖大编剧选择什么故事不好,非常糟蹋这千古流传的神话,哎,我看过之后,真有一些欲哭无泪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就算是要改编也麻烦改编的唯美一点。

暗恋桃花源毕竟是一部舞台剧,其最精彩的部分也许更应该是其台词,其实里面还是有许多经典的台词的,特别是桃花源中李立群饰演的老陶,有许多台词非常绝妙,但观众事前如果没有看过相关介绍的话,一时半会是不容易理解的。至于许多文章所介绍的,该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演,就引起不同凡响,原因是影射了台湾社会乱中有序的奇怪现象,我等大陆观众肯定无法体会,对于大陆的观众不定来说,更多的也许是因为其有名而想到要观看的吧!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篇4

看完台湾导演赖声川《暗恋桃花源》后,我无比的兴奋,虽然上了一夜的班,可丝毫感觉不到疲倦,尽兴之余,写点观后感,留个纪念。

两部话剧:一个古装的喜剧,一个现代的杯具;一个胡编乱造猥亵经典,一个追忆历史述说往事;一个追求搞笑虚情假意,一个重述真情情真意切。演员台上表现拙劣,台下语出惊人,两台毫不相关的话剧摆在同一舞台上竟然能串上台词到达令人叫绝的喜剧效果,透过比较其分别对爱的表述,竟让人产生哲理的思考。在此不由让人折服于作者的天才创作。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方式给我眼前一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化腐朽为神奇?

单从两个话剧来说,毫无新意。《暗恋》演的俗套,就是因为导演的绝大多数的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可他的演员却怎样也演不出那种像一朵美丽山茶花的效果、牵着小手的那种感觉,对历史沧桑的感觉和对感情的真挚,是这代像小护士一样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出来、理解的了的,它只能残存在导演的心中。导演那份以前的感情只能在台下引来我们这些观众的同情。《桃花源》简直是颠覆传统的表现,显然是受了西方某种思想的影响,它以其夸张的语言和搞笑的表演形式,用古代的故事讲述现代生活,穿越古今,杂糅并取,一味造些笑料,剧中语言竟不如台下的对白,更何谈其思想。可就是这样的两部很粗糙的话剧,作者巧夺天工,把它们放在了一齐,再加上些许台下捣乱的人,用一个争戏台的冲突,完美地结合在一齐,起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而且他也颠覆了一种人的思维模式,不好的演技也演出好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在此略微说明一下。

这部剧很明显是一个剧中剧,在此稍加以说明以便表述。两个话剧我们把它们认为是一剧,整部话剧就能够把它看作是二剧。在一剧里,演员的演技是很普通的,可从二剧的立场来看,它又是那么地有意思。差有差的妙用,就是因为他们在一剧中的水平差才展现出了二剧中的喜剧效果。就这样一剧里的两部部水准不高的话剧演员透过争舞台这个矛盾,再加上舞台上捣乱的女子、关门的看管员、突然冲上台指导的导演和幕后工作者的滑稽,就这些人在舞台上乱七八糟的表现,共同构成二剧。这两个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构成了新鲜活泼的艺术效果。

还有一笔值得一提,就是这种剧中剧所产生的特殊效果。那种一会儿在《暗恋》中、一会儿又在《桃花源》中,一会儿又把人拉在剧中,让观众做剧中的观众。产生这种效果,的确是个意外的收获。

再看看一剧和二剧中的感情。虽说两个话剧不相干,但是它们分别表现了感情,简单地透过比较竟到达了哲学的高度。一个是热恋的爱人分手数十载,其爱越久迷香;一个是为爱媾和却又为生活所累,引发了人对感情与生活这个永久话题的再次思考。

整个剧以其平平淡淡的对话结束,这种手法确实是真爱的流露,展现一剧中导演的真情流露、同样也体现了二剧导演的高超指导水平。积淀了几十年的感情,积攒了几十年的话,情怎能续?话如何说?最后只能是用几句简单的问候草草结束。这种留白真的是给人留以无尽的遐想,大爱无言的感情、大巧若拙的手法着实高明,值得我们学习。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篇5

一月十六号,我和我的两个小伙伴一起去看了场话剧,话剧的名字叫《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我在两年前就已经听说过了,一直很想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心情很愉快。

十六号这一天,我早早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的一个小伙伴到傍晚六点多才做好了作业。后来,我们一起坐上了开往科技文化中心的专车,吃了肯德基,在最后两分钟内跑向了大剧场,坐到了座位上。哦,对,我在座位上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同学,他身边有美女在,都没注意到我。我的位置是与舞台一个平面的,离舞台只有大概五米的距离,后来我回来说,当时我都看得见黄磊叔叔的皱纹呢。

说到黄磊叔叔,我很喜欢他,从很早以前,记不清楚那是什么时候,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似水年华》,是他和刘若英阿姨一起演的,故事发生在美丽的乌镇,讲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后来我还特意去过那个小镇。《似水年华》我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感动得哭了。这次看《暗恋桃花源》,我觉得《暗恋》的那部分,与《似水年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我准备好了眼泪来看《暗恋桃花源》的,可我后来一直都没有哭。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我看的不够专心,身边坐了好多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总是在那里乱动,害我都没办法投入到话剧里,我很生气。不过《桃花源》还是很好玩的,我在那里笑得前俯后仰呢。

我觉得这场我等了很久的话剧并没有让我失望,座无虚席的话剧院和谢幕时长久不息的掌声应该就是最好的证明吧。回来的第二天,我又看了一遍电影版本林青霞阿姨演的《暗恋桃花源》,我觉得没有大陆版本的好看。

我很开心。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影评450字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影评:新劳拉的 旧游戏
文/梦里诗书

乏善可陈的构思,使《古墓丽影:源起之战》并没能为这一新起的系列打下一个夯实的开端,其就像上个世纪过时的动作电影一样只知卖弄自诩惊险的动作,却并没有考虑如何用一个紧凑新颖的故事来引人入胜,满是套路的剧情平庸无趣。

根据同名游戏的改编,电影在剧情上却并没有得以真正能令人信服的完善,以劳拉寻父为引的展开,其前段铺垫过多,显得极为冗长,而在后段剧情发展上又变得非常突兀,甚至于细思之下,这其实就是个女儿变相害死父亲,让人哭笑不得的愚蠢故事,至于例如空置七年的密室何以能一尘不染的细节漏洞更是不胜枚举,随处可见的剧情粗糙感,使接踵而至的冒险也无以让人得以去真正走进这场所谓的源起之战。
电影的问题并不只是剧情,《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的整体环境设定是在东方,吴彦祖的出演也占据了一定的戏份,然而作为一部古墓电影,整个古墓场景毫无考究感可言,单只是用电影特效打造的惊心场面,使电影固然不至于昏昏欲睡,却也无法在这一剧情空洞,同样文化班门弄斧的作品中获得丁点的认同,这种尴尬,就如同是在看一场枯燥的游戏背景说明。

当然与之前的《古墓丽影》系列相较,艾丽西亚维坎德版不再是前凸后翘的劳拉形象,无疑要更为贴近于真实,确实给这部电影带来了些许与众不同的味道,且长篇幅的铺垫也是寄希望于将新版的劳拉,这一人物能得以更为立体的体现,同时电影也摒弃了很多怪力乱神的设定,转而用更为真实的动作来营造看点。然而极为糟糕的剧情,虽然并没有使这些努力完全付之东流,却也变得暗淡无光。

游戏改编电影最大的缺陷便是剧情的羸弱,《古墓丽影:源起之战》也并没能逃脱这一魔咒,只是单一化的力图还原游戏场景,却难精于剧情的改编,新劳拉的 旧游戏,必然只能是一个无为的烂俗之作,毕竟没人会希望在电影院玩一场自己无法控制的老梗游戏。

《暗恋99天》观后感


《暗恋99天》观后感

看《暗恋99天》这部影片以为是部喜剧,但当我看到最后十秒钟我才知道,喜剧的结局不全是皆大欢喜,原来还可以让人落泪。虽然不想过多去想,但心中仍留有对导演的一种怨恨:为什么不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为什么要让即将在一起的他们有了阴阳之隔?既然结局那么令人难以释怀,那就从结局谈起吧。100天之后,当朱蒂走进小店时,我们知道两个人的心中都难以放下彼此。无论中间有多少波折,彼此心里最忘不掉的是和对方打骂,同甘共苦的日子,只有那段时间才是最幸福的。在经历了99天的暗恋后,秋炳终于追上朱蒂,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就当我们觉得最后的镜头是两个人紧紧相拥时,一辆货车朝秋炳忽啸而来电影定格于此,结局我们都能想到。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就这样结束了?虽说电影表现的是暗恋,但结局提醒了所有人:说我爱你,不能迟。暗恋故然美好,但如果你不想失去他,请早点说我爱你。

秋炳虽穷,但他善良真诚。为了爱情,甘愿做配角。如草一般卑微却奉献着自己仅有的一点绿色。他让我们看到了暗恋的无私与美好。而他的朋友大啤则是一个花花公子,虽然中间背叛过秋炳,但他的内心却同样善良。他暗恋情人的背叛让这个角色一下得到了不少的同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

当然更多人喜欢的却是菁菁这个小角色。她同秋炳一样默默无闻地爱着自己心中的他。没有过多的刻画,这个人物形象却深入人心。清新却又羞涩,喜欢秋炳却又从未真正表达过自己的感情,在秋炳最痛苦的时候陪在他身边,一点点好自己都会乐半天,让我们体会到了孩子般的爱。令人婉惜的是,秋炳深爱着朱蒂,单纯的她无法打动秋炳,更无法打动爱情。但她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们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也让我们明白单纯的暗恋很难转化为真正的爱情,请说:我爱你!

《暗恋99天》是一部让你89分钟欢笑,1分钟落泪的电影;一部让你深深感动的喜剧。回想我们的生活,或许暗恋会占爱情的绝大多数。我们生活在暗恋的世界中,请珍惜你暗恋和暗恋你的人,他们让你的生活更加精彩。早点说出我爱你,说不定他就在一直等着你,相信自己会拥有一份更加美好的爱情!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耿佑源 耿佑源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张艺萌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总体特征。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两位普通的小学生:
第一位是耿佑源哥哥,他今年已经13岁了,是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人。父亲去世后,他学习之余要照顾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和痴傻不能自理的姐姐,还要做饭洗衣、下地做活。但生活的苦难不能击败他,他依然积极学习、热情劳动,并为了自己的足球梦想努力训练。
第二位是武书言妹妹,她今年10岁了,是吕梁市孝义市的人。她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忍看着母亲饱受艰辛困苦,三岁就学着洗衣做饭,没上小学时就因妈妈生病承担起全部家务。上小学后妈妈情况好转,但她依然每天放学后做饭做家务,还总是给妈妈讲励志故事和各种笑话,希望妈妈能开心快乐起来。看着妈妈在自己的照料下一天天痊愈,是她最幸福的事。
看完他们的故事,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关心的问候妈妈一句,或是替妈妈干点家务,或是为妈妈捶捶背、揉揉腿,这就是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孝心,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师点评:孝是对父母的感恩,是世间最纯洁的情感。文章层次清晰,感情真挚,给人以启迪。特别是在结尾处,讲到要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体现了一种“大爱”情怀,升华了文章的境界。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影评观后感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主要由刘亦菲和杨洋出演,剧情丰富曲折,画面精致,但网友对此评价却不尽人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网上差评如潮,对小鲜肉无感,所以一直等到网上能在线播放了才看的。

也许是看差评看多了,期望太低,看完倒觉得这部剧还是可以赞一下的。

下文先说一下网上出现的自己赞同的缺点吧,然后说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部电影在国产的玄幻片里面还算不错的。

首先是编剧不好,台词尴尬。剧情的改编方向大致是对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也大抵把故事讲清楚了,但是台词很尴尬 ,做的一些呼应也很莫名奇妙,谁会随着孔明灯许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啊,为什么老凤凰也知道这句话。节奏不佳,该快不快,该深入不深入,流与让小鲜肉有场景有时间耍帅。

然而尴尬的台词演员好倒也罢了,杨洋的演技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自恋霸道总裁爱上我。该伤心,我杨面瘫;该开心,我杨邪魅一笑;该讲故事,我杨摆个pose邪魅一笑。其他时候毫无表情。没有伤心,没有愧疚,没有爱意。耍帅耍的让人觉得天啊,闪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二人在一起完全没有化学反应。

重点来了( ?-?)▄︻┻┳══━一

迷谷很萌,感觉配音演员自己加了戏。对,我就是不信编剧也能写出这么萌的对白。

特效很好,画面很美。在国产玄幻片里面是要强点赞的,最后的战斗场景看的酣畅淋漓,十分尽兴,就算是大家一致吐槽杨洋拉面的那个片段也是能直接当广告的。广告对画面的要求是很高的,可见这部剧的画面是可以打高分甚至满分的。可惜了神仙姐姐皮肤状态不太好,大屏幕上尽显无疑,岁月不饶人啊。

有些细节处理的比电视剧和书好的多。看出了一点东西方思维的不同。这也是我要强调的这部剧值得其他改编的片子学习的地方。

中国人讲故事,讲就内在。写两个神仙打架,是空气中十分安静,或表面上言笑晏晏,而两方早已暗自使出浑身法力,斗的是难舍难分。但西方不是,怎么打架,用了什么武器,是什么原理,都会去描述。看这样的两种小说是两种不一样的享受,但都能感到愉悦。拍成电影就不一样了,我们得想法子,把书里没写的东西用脑力补出来,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而这部片子在这个方面,做的可圈可点。

例如最后大战的时候,折颜招来鸟儿排成方阵,用扇翅膀和鸣叫形成具有杀伤力的声波。

封印东皇钟的时候是海水化为冰块,纵然是用元神献祭,也有一个外部环境的变化象征温度突然降低,暗示冰破火。

这些都是小说不曾提到的细节。故而我在此得疯狂给剧组人员打call,不管是谁想的,这种想象力也是要点赞的,要推崇的,以往的抽象描述只能用在小说里面,而具体的细节才是适应大屏幕时代的趋势。这点无疑是现在的国产片缺乏的。

再写一个细节,浅浅为墨渊仙体每日喂食一碗心头血。

小说和电视剧是直接用刀子在胸前划开一个口子取血。先不说血腥暴力色情等等的问题,就是想想也觉得不可能。大动脉啊,那个血压,破了血得喷涌而出两米高的,顶到天花板都不是不可能的啊,怎么可能每天割一次还不死的。再次,我们就假设血不会喷,那就算顺着皮肤往下流,也没有办法拿碗抵着皮肤接血啊。这接的还没有浪费的多,不信的朋友可以做个试验,往墙上缓缓倒一碗水,在其顺着墙往下流的时候去试试怎么接。

但电影是用一株藤蔓,用植物的内部运输管道为墨渊输血。看了只觉得唯美,这才是仙女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还有浅浅变身,很流畅有没有。以往变身都是转个圈或者是在五彩光芒(五彩祥云)的包裹之下,这就是缺乏细节想象力的证据啊,这部电影就不一样了啊,变身的过程是有细节的,而且衣服变尾巴的时候好美啊。

为了这些细节,给电影打了三颗星。

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没什么大错,也有诚意,这么烂的小说和剧本能拍的这么唯美,细节也没有失误,还不乏亮点已经很不错了。

2018年2月,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上映已快半年。而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很多遍。2017年至今,我追过的新放映的影视剧少之又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年来的工作已经鸡飞狗跳到极致,工作之余只想做些不需要费脑子的事情,比如发呆,比如刷手机看花边新闻,已然成为玩斗地主都嫌弃费脑子的老人家。

今年追得少之又少的影视剧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版和影版算是其一,追它们是因为小说。粗略一算,六年前的这段时间我就是躲在被窝里,捂着热水袋,兴致勃勃看小说看到三更半夜,还时不时要顺顺我这颗被小说堵得发慌的小心脏,或者拿点纸巾擦擦悲伤的眼泪,最后意犹未尽的追了无论情节和言语都很逊的《枕上书》和深坑《菩提劫》。而17年初,当我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拿起小说看看情节是否一致的时候,对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变得意兴阑珊,如果不是因为赵又廷的演技在线和一天只播放两集,估计我又是快进了或是倒着看。赵又廷的演技不错,我觉得杨洋会输,加之刘亦菲的演技和杨幂也不过半斤八两,算起来还是输了些,所以对电影没什么期待的,正因为如此,才会听信负面评论,没有去电影院,成为了遗憾。

从电视剧版播出的那一刻,唐七《三生》抄袭大风刮过《桃花债》的追讨就没停息过,影版播出后更甚,所以我特地看了大风刮过的《桃花债》,抄袭没错,对故事情节无感,只是觉得在语言的美感方面,完胜一直端着一直装辞藻华丽却言辞寡淡的《三生》小说。当时看完的我觉得或许是因为耽美文,我实在无法脑补宋珧和衡文两个堂堂七尺男儿在那儿打情骂俏的样子;而对《三生》小说意兴阑珊是因为看的次数太多了,直到我看到了电影。

从18岁开始,从席绢的冰淇淋文学,到《浪漫满屋》、《my girl》、《命中注定我爱你》、《麻雀爱上凤凰》,到《独步天下》、《清梦无痕》,再到《三生三世》《花千骨》 ,一路追着这些爱到虐心的小说和影视剧到了而立之年,从以前对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要国不要家只追求爱情的神经质剧的言论嗤之以鼻,到现在的无比认同,我不得不承认我垂垂老矣,当然,换个好听的词叫做:长大了。

20岁芳华的我会喜欢看《琅琊榜》《伪装者》吗?可能不会,现在的我会喜欢看《双世宠妃》、剧版《独步天下》吗?肯定不会。

当然,如果对小说加以合理的改编,减弱爱情至上,增加一点家国天下大义,修缮一下小说的bug,那么对原著的情感和多年后心理的变化,也不是不可接受,影版《三生》就是这样合了我的胃口,如果早上映几年,我不一定会喜欢。

电影细节到位,青丘的大自然、东海的海底世界、天宫的失重空间,三种不同的风格。白浅的尾巴可以变成白绫作为法器;素素跳诛仙台衣服被戾气劈开成丝带继而变为尾巴;湖底疗伤尾巴变为丝带;大紫明宫拉出两条丝带和玄女大战的时候尾巴少了两条。神仙的能力各不相同,遵守丛林法则,飞禽走兽的规律,九尾白狐不会飞,龙凤会飞,所以去大紫明宫是折颜带着飞过去的,去天宫是夜华带着骑马飞上去的,但是去瀛洲是自己爬上去的,最后去若水之滨得靠自己四条腿跑。从海底看天空是弧形的;若水之滨白浅和深埋水底的夜华说话冰面之下和冰面之上声音不同;墨渊冰棺的呼吸声;唯美的树藤取心头血。折颜凤凰非男非女,雌雄同体,所以娘,衣服与翅膀相辅相成;酿酒靠百鸟共振,最后打战也靠这个技能。夜华在俊疾山给素素拜的礼和大婚时候一致;诛仙台回荡的两不相欠声音;夜华哄团子睡觉时默唱素素常唱的清风抚叶响声碎,光影更妩媚;素素生火时夜华给她搬小凳子;上古素素用的是骨针,夜华在凡间用的是木板。夜华的青冥剑是子母剑,所以可以一边挡住墨渊的冰棺一边和玄女打,最后在和擎苍的大战中母剑被打碎。素素被素锦逼上诛仙台之前豹子踩的镜子里有夜华的头像;电影中之前用素素视角,之后奈奈视角转换,所以在素素眼中夜华剜眼睛时面无表情,跳诛仙台时也没救,但是从奈奈旁观者视角看却不同;结魄灯不是结魄,是记忆。夜华最后的等待,云层上严阵以待的天兵天将;影片很有意义的倒放,很用心、很细心。

与电视剧和小说相比,少了太多婆妈和小家子气,尤其电视剧,加了夜华娘的太多戏份,成为了神仙版的婆媳小三偶像剧,感叹连神仙都没办法避免婆媳互撕。这样的剧情对生活中婆妈和鸡零狗碎唯恐避之不及的我来说太不合适,而电影则很好的规避了其中的小家子气,很好的修缮了唐七《三生》小说中的bug。

电影没有夜华的娘出来刁难儿媳;没有天君和妃子合谋坑害一个凡女;没有夜华为了白浅放弃一切,包括与生俱来的尊贵和神仙应负的使命。

我可以从电影中看到天君其实和折颜一样,知道夜华是谁,知道白浅和墨渊所必须经历的劫难,就像看着一只破茧成蝶的毛毛虫,无能为力。所以天君和折颜冷眼旁观,以洞察一切的方式看着素锦的所作所为,等待着夜华和白浅渡过劫难。所以折颜才说白浅和夜华是天命姻缘,才会在若水之滨拉住白浅不去救夜华;天君会派夜华定期加固东皇钟,封印鬼军擎苍。

夜华也并不是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神仙,所以会主动带素素上天宫,没想到的或许就是素锦作为药引子,必须给她们带来劫数。素素并没有傻到听素锦的话跳下诛仙台就会回俊疾山,只不过被素锦逼上诛仙台,被夜华伤到心死,决绝跳下。夜华最后跟擎苍大战,并不是为了保护白浅,而是义务,所以最后只希望见白浅最后一面。

婚礼彩排的负气离开我更相信是婚前恐惧症,电影删了部分情节,但是可以看到天宫和青丘是不同的。白浅不能随处奔跑玩闹,宫女也没胆像青丘子民一样可以八卦他们的女帝,甚至宫女之间的交流都少之又少;白浅大婚的服饰、婚礼流程一丝不苟,与她的性格格格不入,被删掉的情节中有白浅着大婚礼服摔倒的情节,所以当她为爱情放弃自由,去适应天宫严苛的规矩,而唯一可以妥协的夜华的爱也让她不确定,加上素锦的挑拨,加剧了对大婚的恐惧而负气离开。

白浅有十四万岁高龄上神的大气,对素锦的视而不见,不放在眼里又何须计较;始终知道根源是夜华与她,如果感情坚不可摧又何须惧怕别人挑衅。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将两个人的感情归咎于别人的挑拨本身就是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其实要将一个小众的偶像小说改得大气不容易,更何况商业片还要迎合原著迷的口味,所以电影的出片如此更不容易,也对曾经追着原著跑的我更具吸引力。

我盼《三生三世》的影版,那真的是望穿秋水。在刚得知杨洋要拍夜华时,天天在网上、微博上搜相关信息,看着那极少的定妆照,心里像猫爪子挠的痒痒咬牙,只恨上映时间太久远。也曾为了等候杨洋版的《三生三世》而一度放弃了剧版,直到剧版热度已过,才在数次出差的路途上,用剧版消磨了乏味的时光。

再后来,当有幸能近距离的静静的欣赏杨洋时,被他那荧幕上和荧幕下一样帅的颜,一样乖巧阳光的形象彻底折服后,这份期盼也就更强烈了。

昨天晚上意外收到一友的短信:《三生三世》是我这辈子看过最失败的Ip电影对于阅片无数的好友给出的这样的评价,我实在有些惊讶,于是第一时间上网看了大部分影评,又看了相关剧照、各种版本的预告片、采访再接到好友的短信:当然,你去看看如何失败也行,从剧情改编到服装、造型、3D动画,就没有一处让人觉得可以忍受的。我沉默了,然后毅然决然的购买了第二天的电影票。

而此时,当我从电影院走出来,好友问我的观影感受时,我只想说:早知如此,还不如让我回去默默的刷预告片和剧照吧。

还是评(tu)论(cao)电影吧,第一次写影评,实在不吐不快。

1、剧情:

《三生三世》是部纯商业大片,一部靠Ip、美女小鲜肉、所谓的视觉效果堆砌起来的影片。而一部好的电影,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它的首要任务是要讲好故事,显然《三生三世》的故事没有讲好,非但没讲好,还讲的很烂。有点像我躺在床上给女儿讲故事哄她睡觉,结果自己先迷迷糊糊混混沌沌都不知道在讲什么,猛然一醒发现女儿瞪大了眼睛望着天花板然后问N个为什么,因为她没听懂。我额头冒汗一阵凌乱,只能坐起来强打精神重新讲过。

《三生三世》就是这样。虽然我能理解,一部109分钟的电影想把小说内容都拍出来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不就是考验编剧做加减法的能力么?

玄女是谁?她那胎死腹中的孩子她爸是谁?和鬼族相关的男人只有那7万年前被封于东皇钟的擎苍,他和玄女啥关系?这条线是凌乱的。

司音是谁?为何长的跟白浅一模一样?她们是一个人?那白浅之前为何叫司音?这一世是个啥故事,说好的三生三世呢?这条线是被忽略的。

素锦第二次为何要推白浅跳下诛仙台,白浅可是上神啊,说被推就被推下去了?十四万年的修行呢?素锦掉下去一刹那,眼睛都瞎了,白浅被推下去又被夜华抱上来就完好无损?

伟大的战神墨渊,你为何要跟擎苍打架,又为何要用自己封印东皇钟,又为何还要长的跟夜华一模一样?你们俩啥关系?

最后,夜华生祭东皇钟,墨渊就醒了,那最后那个桃花下妩媚一笑,轻言一声过来的那个是墨渊还是夜华?看造型是俊疾山上的夜华,可他不是挂了,墨渊醒了么?

凌乱,凌乱,还是凌乱作为一个看过原著的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还不断黑脸问号,并且不断回忆早期所看原著里到底是咋回事,企图说服自己把故事情节串起来更何况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估计就一脸懵逼吧。

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想展现的东西太多,但时间有限,于是只能一幕幕露个脸,快点下,后面的快点上,还有要露脸的呢我们看到的就是支离破碎的一幅幅画面,没有逻辑可言,尤其穿插那么多的回忆杀,看的我头昏脑胀,只能不断催眠自己:只看杨洋的颜就好,不要纠结故事情节

但凡一部电影讲不好他想讲的故事,那么这部电影基本失败了,演员/视觉/造型都救不了它。所以,仅剧情,就已如万箭穿心般刺中观影的我

2、男女主:

作为一个杨洋的颜粉,理智而不疯狂的羊毛,不得不承认他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想当初,他一口气跑10几个城市路演推荐《全世界》时,我三刷了这部电影。而在《三生三世》里,我也能看到杨洋的演技是有进步的。很多一星评论说杨洋演技烂,被赵又廷的剧版夜华吊打,但我想客观的评价,比起《全世界》里的茅十八,杨洋版的夜华在表情和细节的演绎上有了不少进步,人物的演绎也比较有层次,形象饱满了不少。比如俊疾山时的夜华,一副明朗少年青春的模样,常常笑意示人,看着就让人心觉温暖;后期天宫太子夜华多了份稳重,深沉紧锁眉头居多,也立马让人意识到不再是那个曾经的阳光少年,还让人有隐隐的心疼。而杨洋的几场哭戏,无论是素素跳下诛仙台时绝望的泪流满面,还是要摘素素眼睛时那挂在眼角就是不滴下来隐忍的悲痛,他的情绪传递、表情演绎都还算合格。

尤其是杨洋这次的台词,进步相当大。他的声音一直是好听的,无论是隔着荧幕听到的,还是那次有幸亲耳听到,都会被他的声音所吸引。但是,好的音色并不代表好的台词功底,以往无论是《全世界》,还是《微微》都能听出他的台词比较生硬,不放松,有明显念台词的感觉,而在《三生三世》里感觉杨洋的台词有进步,能从台词中听出他想表达的感情,传递的情绪,温暖的,痛苦的,喜悦的,这也说明杨洋对夜华这个角色有了理解和把握。

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偏爱杨洋,所以,尽管他的表现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我看到的是他的进步和努力。也是因为杨洋,因剧情的失败而万箭穿心的我,还能残留一口气坚持到底。

至于刘亦菲,首先不知道她用的是不是原音,反正声音不好听,容易让人出戏。其次,作为一个演技应该比杨洋纯熟的演艺界前辈,并没有演出白浅的情感来,无论是爱、是恨、是气、是悲,情绪的表达都太过生硬,不自然。尤其是她有几场哭戏,只看到了滑落的泪水,却感受不到她的情绪。当然,也许是对刘仙女要求太高。

再者,也许是杨洋和刘亦菲Cp感不强,姐弟恋的戏码虽然也符合白浅和夜华的人设,但是就是看着容易出戏,很难让观众融入情感。

总结一下就是,这部电影还是有一些唯美的画面,不错的镜头,但是那挽救不了一部电影,所以,看动图,看预告片,看剧照,感受颜值和视觉之美足矣。

3、服装:

杨洋因为有颜,那张脸还是能撑住夜华在影片中的各种造型,无论是阳光少年的凡人夜华还是英气逼人的太子夜华。

而刘亦菲,我喜欢她俊疾山时的造型,看着温婉、静美,比起剧版大幂幂的素素造型,影版完胜。但是,白浅的造型撇开那个大婚排演的头饰不谈(完全谈不下去),V领的仙女裙让我秒想起范冰冰的花仙子造型,一直都用披发而没有任何束发和发饰,使得白浅的仙气俗了很多,总而言之看着怪怪的。

唉,其实想吐槽的还有太多,有点像《三生三世》的导演,他受时间的限制无法表达全面;我受时间的限制,没办法继续写下去。反正我也无力刷第二遍,啰啰嗦嗦半天只当给《三生三世》这部让我大失所望的电影一个留念吧。

给电影打个2颗星,因为全靠杨洋的颜让我坚持看完全场,所以那2颗星一颗星给杨洋的颜值,一颗星给杨洋的进步。

和男票去看电影,他看战狼我看三生三世,出来交换感想,他努力想在鸡蛋里挑点骨头证明一部电影还是有缺点的,我努力回想天仙的颜值力证一部电影还是有优点的心痛

以下影评:

不得不说天仙的气质和颜真的适合这类角色,全程舔屏,演技方面凡女素素和上神白浅的确有区别,但也只有这一点分内之事值得稍微称道一下,第一世司音完全没有存在感。摘掉没演技的帽子暂时别想了,几个情绪爆点在预告片里都出现过,惊喜度有限。配音方面也有不足,不要说白浅的性格就是随性的,随性和平淡是两回事,情绪明明可以更饱满,念得却比较无力比较空。

杨洋的夜华不是他颜粉,不难看是肯定的,男女主的颜值也相配,虽然Cp感也就那样。很多人说特别猥琐,我倒没什么感觉,但是同一个表情同一个笑容弧度一遍遍复制粘贴也是有点够了,拉面那段实在是感觉像是低级网剧广告插播,槽多无口。

场景方面,真是被预告片骗了啊,十里桃林是很好看,天宫也很恢弘,光影色彩什么的满分,预感不少剪刀手会喜欢这些空镜素材,但是动物真的假的一叉!!片头那几头跳来跳去的鹿和松鼠颜色无比鲜艳,比廉价的雕塑还不如,和人同框的时候无比违和,好像扯着嗓子自白我是假的我是仙兽我们这里是神仙幻境青丘!!还有那个树精迷谷,现在的电影,没个负责搞笑+话痨的吉祥物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了是吗,东方奇幻里来这么一出,别提多违和,表情分分钟穿越到迪士尼。

更不要说放孔明灯的片段,颜色又鲜艳又糊,网游里的花灯都比这个真,视角从天而降的时候,地面上放灯的男女主是两个CG人我都不吃惊,更别提人灯同框的时候,真的真的太出戏了。

台词方面,有几句日常对话带着种矫揉造作的古风腔,但总之印象里没太多违和,心有所爱者忘死,这句话还算个亮点,对,也在预告片里出现过,没什么惊喜。所以预告片是把唯一能看的部分剪出来了吗。

服装方面,好像挺多人不喜欢电影的服化道,我倒是觉得还可以,杨洋的服装起码比赵又廷那实实在在一身黑强百倍,白浅的花朵大裙子也挺好看的,对,必须要吐槽的一点,婚服那个发型,全电影院都震惊了,什么玩意儿啊= =

逻辑方面言情片不代表没逻辑,但是恋爱脑就不要谈逻辑了,剪辑的确问题不大,但感觉整部电影对路人太不友好,看过小说还好,哪怕忘得就剩个主线,但什么也没看过的话,很多部分简直莫名其妙。墨渊为什么是夜华我已经完全忘了,前世吗,那如果墨渊拿了结魄灯复活了又算什么,到时候墨渊和夜华站在一起,前世和今生站在一起,还真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啊,自己见到了自己怎么办啊,打一架吧╮(╯_╰)╭

素锦,就是个推动剧情发展的脸谱反派吧,结局鬼王异动,天庭能把太子派下来镇压封印+送死,这逻辑可以的。原著印象里素锦好歹是个太子夜华也要忌惮的什么公主,爹妈亲友应该也都是天族的神吧,得不到夜华就把鬼王放出来掀翻自己老家,这逻辑也是可以的。

玄女,知道天族血脉能复活自己胎死腹中的儿子后,抓了天孙抓墨渊,您可是鬼王后啊,复活一个死胎有什么用,不知道先复活鬼王吗,素锦都比她有觉悟。身为鬼王后,简直战五渣,一个破东海逃不出去还要欠素锦人情,最后小兵互怼的时候光荣地被一支流箭戳得灰飞烟灭这鬼王后别不是个天庭派下去的卧底吧。

折颜,老凤凰,颜值和服装就不吐槽了,已强迫自己接受,但他到底会不会打架真是千古之谜,白浅杀进去救师父的时候他断后,还没动手先打嘴炮,之后变成一只巨大的凤凰出来吓唬人,颜值爆表武力值成谜。最后夜华和鬼王单挑时折颜放出一万只鸟阻住了鬼族射向天庭的箭雨,这是用血肉之躯阻隔的吗是的话也太惨烈了,不是的话鸟也太智能了,都学会接箭了,不仅会接箭,一群鸟在天空中摆成正方形方阵,能把大地上的土石都吸起来砸向鬼族众兵,这点的都是什么技能点,厉害了我的鸟。

零七八碎吐槽一堆,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了,评论结尾说说结局吧,时间倒流什么鬼,冰块碎裂强行HE,浅浅过来说了两次再多的感动也稀释了,演职员表出来后听见电影院里一大片抱怨莫名其妙的我不是一个人吧。

最后作为颜粉,还是想说一句,刘亦菲打鬼族救师父的时候化身九尾狐,多特别的以后可以拿出来吹的镜头,表情居然那么平淡,真的浪费。最后那句撕心裂肺的夜华不要反而用力过度,表情崩了,不要说努力做表情是因为飙演技,这是两回事,没什么演技就别再崩表情了,让我们颜粉安静的舔舔颜吧╮(╯_╰)╭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观后感500字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观后感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的剧情简介

劳拉(艾丽西亚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 饰)的父亲一生都致力于研究古墓,在劳拉尚且年幼的时候,父亲在一场冒险之中失踪了。一晃眼多年过去,劳拉一直拒绝承认父亲已死的消息,也拒绝接手父亲手下的商业帝国。

一次偶然中,劳拉发现了父亲遗留下的冒险笔记,父亲希望劳拉能把这些资料付之一炬,但为了寻找父亲的下落,劳拉决定寻找笔记中记载的岛屿。劳拉找到了名为陆仁(吴彦祖 饰)的男子,两人结伴踏上了旅途。刚一上岛,劳拉和陆仁就遇见了一直和父亲作对的马赛亚斯(沃特戈金斯 Walton Goggins 饰)以及他的雇佣兵团队。马赛亚斯一心想要找到古墓的踪迹,不惜杀死了不肯透露半点消息的劳拉的父亲,如今,劳拉亦落入了他的魔爪之中,会遭遇怎样的命运呢?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看点: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由罗阿尔乌索格执导,艾丽西亚维坎德、多米尼克威斯特、沃尔顿戈金斯、吴彦祖领衔主演的动作冒险电影。《古墓丽影:源起之战》根据风靡全球的经典游戏改编,这部忠实于原著的游戏改编电影,无论是经典动作、解谜元素、游戏场面都很好的还原。影片对游戏深受欢迎的核心元素如古墓探险、动作枪战、悬疑解谜等浓墨重彩地表现,打造爆燃过瘾又引人入胜的视听盛宴。全新的劳拉更符合新时代潮流,兼具力与美、健美又独立,被认为有望继神奇女侠之后再度强势代言女性力量。演员方面,手握奥斯卡的新生代巨星艾丽西亚维坎德和男神吴彦祖强强联合,视听震撼之外更增添养眼享受。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豆瓣影评:

《古墓丽影:源起之战》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快节奏的动作电影,对比原著游戏作品,这部电影的经典动作、解谜元素、射箭都非常还原,让我这种游戏迷有忍不住狂击键盘的冲动。整体的惊悚氛围营造得非常棒,再加上宏大的场景十分震撼,让人应接不暇同时,甚至还有一点不可思议。

总体而言大大超出预期,可以让游戏玩家的会心一笑之作,动作、冒险、枪战、解密、崩塌、追逐、逃脱各种经典的游戏元素和桥段一个不落,真人版游戏的强烈既视感扑面而来,虽然女主比起《古墓丽影9》中21岁的劳拉灵性与稚嫩有余,英气与坚毅不足,但结尾的双枪出鞘的经典形象依然让人对续作颇为期待。

风语者影评


风语者影评(一)

《风语者》是香港导演吴宇森进军好莱钨之后的重头戏,不必说那些战车的数量,也不必说出动的飞机数字,更不必说动用的摄像机和胶片,单是这部电影的情节设计就注定了它惨败的命运。

我是在上个星期得到的D版,对于吴导的这一记重拳出击,我抱了很大希望。因为在此之前《拯救大兵雷恩》给人对战争片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随后情况却高开低走。《珍珠港》除了十几分钟的战争场面,乏善可陈;《黑鹰降落》从头杀到尾,几乎变成了军事迷最爱的记录片。看完一班庸人在华山上以黑虎掏心对白鹤亮翅达一个春季之久,我热切地期待着吴导的“一剑西来(香港于米国之西),天外飞仙。”

作为一部重点投入的大片,《风语者》的故事线索相当糟糕,根本不利于吴宇森手法的展开。挑选吴宇森出任导演,我相信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他所拍摄的 “英雄片”中,感人致深地表现了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伟大情谊。比如说《喋血双雄》,里面表现的男人之间的友谊,只能用“泣下”一词来形容,看完了片子,直教人对如此男人、如此朋友心生向往之情。刚好,《风语者》讲述的刚好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唯一的一点小麻烦在于,在情节的设置上,《风语者》里有两对男人。这只是个小问题,然而它所引起的后果却是致命的。我们先看《珍珠港》,《珍珠港》里出现了一段三角恋,而且三角关系以明线形式出现,这就导致了《珍珠港》永远也成为不了《卡萨不兰卡》。因为在战争片中,要明确地讲清楚一段三角关系,浪费的不止是大量的口水,还有观众的注意力和耐心,以及战争场面的刻划力度。

《风语者》的情况更糟糕,两对男人形成了抢戏的局面。我们可以确定,如果是在小说中,这种两两呼应的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一小时多的电影中,均分戏份于四个人,其结果是灾难性的。谁是主角?主角能否分到足够的时间去表现?尼古拉斯 凯奇毫无疑问的是这片子的主角,但是在他身上,除了表现出了一种病态的战争综合症外,其人面目模糊。他与印第安战友的友情发展表述不充分,这就导致最后他的死亡令人生疑,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

印第安战友是密码员,凯奇的任务是保护他,而在他有可能被日军生擒的时候杀死他。这一点本身就很有张力了,能把这一组关系表现好,本片就能成功。但是,相同的另一组关系也出现在影片中,而且没有什么对比和不同,形同虚设。这就造成了浪费,情节变得一点不紧凑,东写一下,西画一笔,让人生厌。

影片最后,凯奇做痛苦状倒在地上,胸口血泡炸裂。我开口对我朋友说:“《上海滩》,我要去法国。”朋友大笑,我们飞快地关掉机器,一致决定赶快忘掉这部片子。

风语者影评(二)

我这人喜欢看战争片,估计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本片,二战题材,太平洋战争,塞班岛,打小日本,吴宇森执导的美片。

塞班岛战役也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不过此时战争的结局已经注定,小日本节节败退,只有挨打的份。塞班岛日本守军4万多,岛上还有偷袭珍珠港的大人物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塞班岛打了20几天。日军除2000多人被俘外,其余全部死光光,包括岛上的实际最高指挥官斋藤中将剖腹自杀,南云开枪自杀。美军阵亡3000多,伤1万多。塞班岛上的日本居民死了3分之2,2万多人,其中有数千人在塞班岛北端海崖大规模集体自杀,很惨,尽管美军不停的劝告日本平民,没有屠杀只有食物,但还是不断有人抱着孩子往下跳。日本人真是个很奇怪的民族。

影片中涉及的那瓦霍语密码,给我的感觉,这种密码主要应用于实际作战,其最大的优点可能是,在强调电报快速传译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不过影片没有给我们展示那瓦霍语密码的优点,感觉片子里需要用到密码电报的时候,普通的英文明码电报也能够起到一样的作用,甚至感觉根本不需要用密码,直接呼叫就结了。

当然,电影不是纪录片。

影片还是一贯地、以常见的电影语言展示战争的残酷性。片子里有个美国兵在烤了n个小日本后,最后被自己的火焰喷射器烧死。火焰喷射器是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武器,对付地堡旮旯比较有效,即使不把敌人烧死,也能把地堡里的氧气迅速耗光。这种武器还具有相当的心理恐吓作用。因其有些残忍,火焰喷射器的使用也曾有一些争议。但战争毕竟是战争,最后美国人把原子弹都用上了,何况一个小小的火焰喷射器。

战争毕竟是战争,为了战争,必要的时候还要把自己人干掉。这是吴宇森倾心本片的核心主题。每个那瓦霍语密码战士,都配了一个保镖。影片里的尼古拉斯-凯奇就是干这个活的。他的任务除了保护,在必要的时候为了防止密码战士落入日本人手里,就要把密码战士干掉。保护任务的实质核心并不在于密码战士,而是在于密码。

但这样的矛盾冲突在战争中讨论,显得非常虚弱。是与非很难有一个界限。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主题上,影片没有做深,也很难作深。影片似乎更多地在展示吴宇森固有的英雄主义的道义情怀。很多战斗场面也带有很深的香港动作片的烙印。因此在展现战争真实性的程度上,感觉还赶不上另外一部太平洋战争题材的影片,《细细的红线》(红色警戒,Red Thin Line)。

风语者影评(三)

影片的政治意味太重,充满了说教,弄得好像美国要分裂一样,要全名族团结起来,当然大兵鄙视的印第安人是有需要的时候利用的好对象,因为对方敬业,爱国,最重要的是肯为美国牺牲!

可能看过太多的战争片了,对这种根本乏味无益的片子缺乏最基础的好感。吴宇森还是那个吴宇森,少了几只鸽子,演员依然是这几个人,大家好像都很熟悉了,两个保护那瓦霍族的男一号,男三号肯定不会陌生,一个吴宇森《变脸》的主角——尼古拉斯凯奇,一个吴氏《断箭》的主角克里斯汀·史莱特,看来多少年过去了,还是用自己熟悉的人在行,老美是这样,老吴也是~~~~

大家是不是觉得里面那个被士兵叫做“枪头”的上尉很眼熟?对了,他就是彼得·斯特曼,基努里维斯的《地狱神探》总看过的吧?里面最后出场的死神大人可就是他啊!虽然前后不到十分钟,但那驾轻就熟的演技,将阎罗王大人演得入木三分,另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真不愧是好莱坞的王牌老戏骨啊!

但到了这部片子里面,全场就看见凯奇一个人在那里耍酷摆pOSE,要么神经病一样的发癫!打仗要象他那么打的话,1000个替身都不够死的,战争片拍的象文艺片,这个就是吴宇森最大的不足,今年的赤壁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点,要拍战争还是要多点真实,少来点花絮和好莱坞的英雄主义,建议吴大导演空的时候多看看《黑鹰坠落》和《拯救大兵雷恩》,这是样本,不能随便糊弄个欺骗消费者!结果到最后是票房和口碑一样惨!凯奇最后的死亡和《拯救大兵雷恩》中汤姆汉克斯的死亡,哪个更震撼人心?相信应该不言而喻了。

论演技,凯奇这部戏里没有任何演技可言,那个演“白马”的印第安人都比他强十倍!难怪票房惨淡,人家要看pOSE的话,情愿看帅哥去,干嘛要看个老男人?凯奇的优势不是摆酷,而是深情,从内心爆发出的那种情感,歇斯底里的冲动,《变脸》就是最佳范例,当然一个好剧本确实重要,不过从反面来看,吴宇森更擅长这种枪战片,而不是战争片。

这部片子也不想多说什么了,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作为反面教材可以好好学习学习。

观后感《暗恋桃花源影评》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桃花源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