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沪教版语文大仓老师读后感

沪教版语文大仓老师读后感

《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

丰义小学 费姣

读了《不拘一格教语文》这本书后,受益匪浅。史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两点

一、改变教育理念

很多教师课堂上只注重传授知识,轻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教师过于关注孩子分数,淡化孩子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漠视孩子心灵的成长;语文教学以书本为唯一,不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不引导孩子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机械地学习中逐渐麻木很多很多问题,我们自己已深刻地感受到了,但是,我们并不想改变,只会理直气壮地用一个词来搪塞:体制!我们把一切错误归咎为体制。

体制,只是我们教师懈怠的借口。史老师用她的做法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范例,如何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这两者本身并不是矛盾的。让我再来介绍史老师的语文教学吧: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十六字方针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加深素养、提高能力;要贯彻一少四多少做一些题、多读一些书、多写一些文章、多思考一些问题、多锻炼一些能力;要秉承三个结合阅读、鉴赏、写作;要回归一个原点教育、生活、人本身。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真正的教育和应试所需要的分数之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连接点。应有不急之务,必有不得之失,须知去就之分,乃可获得自由,守住自己精神的净土。我想,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可以牢牢铭记这段话,不断勉励自己。我们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在教学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二、做好必修功课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学养做底气,更要有专业的素养为依托,要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史老师关于教师素质的阐述,从三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要求。

深厚的学养从何而来?首先要博览群书。所谓广见才能卓识,登高才能望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内涵自然丰富了,眼界自然开阔了,课堂自然厚实了。

其次,要关注生活。生活中处处是学问,我们要时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我们要用一双好奇欣赏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去聆听最美的天籁,去欣赏最旖旎的风景,去关注社会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去思考生活中所蕴涵的道理。

专业的素养又从何而来?我想,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那最便捷的途径还是读书。阅读各种专业书籍,领会与掌握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系统地接受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们教育思想的熏陶。其次,要应用理论去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史老师谈到的第三点就是责任心,我认为语文教师的责任心体现这两个方面:

第一,吃透教材。

在我们这些平常教师看来,教材的解读不过把教材的文字看懂,看明白,把文章的大意弄清楚,顺便了解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我们对教材的解读实在是太肤浅,太苍白了。正因为自己对教材缺乏深刻理解,所以才被教材所困。史老师是如何用教材的呢?

她先确定了教材的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然后让这些教材为她所用。

我想,在每个学年开始,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将十二本教材通读一遍,将课程标准重温一遍,了解下每个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每个单元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切忌不要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忽视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在每个单元的上课之前,我们也要确定每篇教材该如何去用,该为孩子们推荐哪些课内外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为达到教学目标又起着一个什么作用。这些,在单元教学展开之前,必须好好斟酌,拿捏好分寸。

第二,珍视学生。

史老师的学生在毕业多年后仍对她念念不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份尊重与感激,是史老师对孩子们的珍视所换来的。

珍视他们,必须将他们当成一个个生命看待,而不是一个个学习的机器。

作为史老师的学生,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史老师的珍视,足可以让他们迈过成长过程中的任何阴霾和风雨。而作为史老师,更是幸福的,因为美好的瞬间,真挚的情感,诚挚的反思,纯洁的心灵,感谢他们,让我再一次领略到做一个教师有多么的幸福!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国家大势也好,教育改革也好,再美的蓝图也要有人去推动,教育里的事重要的推动者就是教师,一线教师。同样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无疑就是一线的语文教师。读罢《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本文集,从21位中国语文教学顶级老师那里汲取了大量营养,看到了自己教学的方向,困惑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逐渐清晰,逐渐明朗。

(一)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推进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

书中说到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杨巧云老师教学语文的成功经验,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竟然写出了“全区3000名小学生统考,前17位都是她班的学生”的好成绩。冯其庸先生、教育专家高林生他们的文学造诣都得益于多读。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于永正老师说的“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通读他的这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我读出了两个字——积累,即让我们的孩子在各种各样的书中获得积累。

(二)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教师自身具备解读教材能力。

我很认可窦桂梅老师提到的“教师需要文本细读”的说法。如果语文老师对文本不细细触摸,对文字不慢慢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就会丧失殆尽。这就是文本细读的作用。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文本,挖掘新的意义。就拿《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首先要做的时候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然后再将课文与原译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进行质疑与确认,再开始反复地进行细致研读。当然,在研读的过程中,要抓住它的语言、细节、结构和背景来清晰文章脉络。当然,因为教师的阅读经验、审美理想的限制,再加上教师阅读的特定情境的差异,不同教师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必然是有差异的。

(三)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牵引兴趣。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现在语文课教学的说法越繁多,花样越翻新,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却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其实,那些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或思考,能感知的内容和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退而不讲;而对于那些学生困惑、难于理解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梳理、补充,去除多余的讲解,去除多余的提问,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语文课上,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掌握解决“知与不知”这一对矛盾的方法,使之能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由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由“学会”走入“会学”的必然王国。很欣赏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一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多媒体,但就是那寥寥几笔,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一堂课,宛如一幅画,似文中的茉莉,清淡而又真切,温馨而又恬静;一堂课,没有夸张的小品表演,不见华丽的多媒体课件,耳边听到的是琅琅的书声,心中感受到的是心灵的次次悸动,触目所见的是如林的小手,发光的小脸,简单却又实在。当我们“上好每课”、“加强一写”、“狠抓一背”后,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还会难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四)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创新教学手段。

当大家提到韩兴娥老师,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她著名的“课内海量阅读”。的确,她的海量阅读还引发了“语文能否从教材中突围”的大讨论。然而,我看了这本书,对韩兴娥老师的观点最大的感触是她对于班级学生学习效率上做的创新方法。如果她的海量阅读没有高效的教学方法,想必要达到人人都能取得优异成绩是很难的。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低年级的星级评价标准,只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往墙上贴星。这样,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走的走起来,实在慢的,挪动几下脚步也会受到鼓励。海量阅读的多轨运行:阅读、识字、拼音教学同时起步。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自学的方法,同时又在无形中掌握了大量词汇,为日后的海量阅读打下了基础。对诵读的程度进行鼓励。她依旧用了星级评价,异性标准:会读带拼音的儿歌,二星标准:会读不带拼音的儿歌,三星标准:认读生字、生词。这样除了共读的儿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读其他的儿歌书,孩子们都在争“星”。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暑假来临,学校发了3本必读书供我们充电学习。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这本由李振村、杨文华主编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名师演讲录》。原因很简单,我虽教了十几年的语文,也算是一个老教师了,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总是有点固执又盲目地认为语文是所有学科最难教的一个学科。教学内容多而繁杂,复习阶段我总感觉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复习,拿到试卷又总是感叹到:花费了那么多的经历,复习了那么多的内容,其实是做了那么多的无用功。唉,语文到底该怎样教啊?

课堂简单高效,教师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这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看到封面上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几个赫然醒目的大字2024,我急切地翻看这本书,想从名师身上找到答案。

教语文,真的很简单。

书中一位位名师,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具体真切的操作方法将自己亲身的教学体验展现在我们面前。

特级教师孙双金提出了重构12岁之前的语文教育体系!指出语文教育的三块大石块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首先是每天早上读10~20分钟的国学和诗歌经典。其次,教材中课文的一般教学方法是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帮助理解课文,接着再背诵文中的精彩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诵读、背诵国学和诗歌经典。儿童文学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特别能吸引儿童兴趣,重在积极引导,目,激发兴趣,自主阅读。语文作业孙老师奉行的是读、背、写三字2024经,让学生真正享受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

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海量阅读的方式简单得很,就是读、读、读课堂上充满朗朗读书声,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都只是三言两语,是夹杂在诵读中间的休息。这种看起来简单而没有技法的读书模式,其实暗含了最重要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享受课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文字2024营养。

薛瑞平老师提出:阅读是唯一重要的,学校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特级教师窦桂梅主张对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特级教师周益明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间文学,一首首富有音韵的童谣、一个个神秘的神话、一篇篇神奇的传说让儿童获得极大的愉悦与满足。在这些名师、特级教师手中,教语文真的是一件极其简单又有意义的事。

读着读着,我似乎真的感觉教语文,真的很简单,简单地说就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再简单点就是多读多写。

教语文,真的简单吗?

合上书本,回想着一位位名师精彩的论述,我再次问自己,对我来说教语文真的简单吗?其实,不简单!

简单的背后是对语文教学的执着追求。读和写说起来是简单,但怎样让学生喜欢读、喜欢写,写得有效果,写得有进步,需要的是语文教师潜心的研究和付出更多的时间。我们看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说起来多简单,就是读、读、读但这绝不是说作为语文教师只要说一声读,然后就可以悠闲地喝茶看报了。针对自己班的孩子选哪些书读,什么时候读,采用怎么的阅读评价、反馈、激励机制,怎么处理好课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等一些列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外付出更多的时间。这样的工作,只有一个教师内心充满对语文教学执着的追求,我无比的热爱才能完成。就像韩兴娥老师所说:我进行了十多年的海量阅读实验,整天忙着选书、、备课,忙得焦头烂额,忙得腰酸背痛

简单的背后是教师自身扎实的文学功底。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超的文学素养,才能够影响学生,让学生对读和写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陈琴老师为例。她对经典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痴迷:在家里做家务、上班途中、出差路上,但凡点滴空余时间,她都手不释卷,口中念念有词,读得有滋有味她的爱好自然会迁移给她所教的学生。我想,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大多数孩子本身对其都有学习的兴趣。一个具有扎实文学功底的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活动中,他的言行举止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语言文字2024的兴趣。相反,一个语文老师本身不喜欢读书、没有读过多少书,也很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教语文就不再简单了。

现在看来教语文说简单就简单,简单的是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要牢记读和写两个字2024。简单的前提是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以及对语文的热爱和对语文教学的执着追求。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一)

张克强

读这本书,最先读的文章,就是钱梦龙老师为本书写的序。在钱梦龙老师的文字中,隐隐看到一位机敏与奋进的教坛新秀一步步的走向语文名师。在这条路上,除了天生的文字敏感,我更看到了锲而不舍的勤奋与刻苦。接着拜读的就是肖培东老师的后记《浅浅深深,语文是你》。在肖老师的深情文字中,触摸到了母亲、父亲和老师,在他娓娓动听的文字中,我更感受到一颗语文老师的敏感与勤奋。

然后开始细细品读这16个课例,但是因为这些课例中的的一些文章不是苏教版中的文章,自己并未上过课,所以感触不是特别深。但是《孔乙己》与《一双手》这两堂课,我是现场聆听了肖培东老师的演绎的,所以再看课例,感受格外真切。听了这两堂课,又看了这16个课例,在看到黄厚江老师对《一双手》点评的时候说到“一节课是一条流动的小溪”,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样几个字“流水不腐”。

是呀,也许因为肖培东老师天生对文字的敏感,使得他的课有个特色“读”,“读”貌似真的很浅,只是读出来,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上课声情并茂地朗读。我们甚至有板有眼地要求学生:一读字音二读节奏三读情感,在我们“预谋”好的课堂节奏中,在我们有条不紊的进程中,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学生对文字的情感把握,好像只能靠学生的意会了,我们实在无法言传,于是,文字敏感度高的学生,貌似意会了我们要传达的感受,于是声情并茂的演绎了我们的期待,而有一部分学生,好像只能在群体的朗读中感受到似是而非。在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一课中,“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借此细细推敲酒客们的对话;“哦”字被师生反朗读,甚至一个“!”也被反揣摩。在标点符号的揣摩中,师生共同朗读让课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肖老师说他是在浅浅的教语文,但是语文本身不是就应该关注文字本身么?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是不是都可以按照肖培东老师这个方式来教语文通过朗读来触摸文字,把握情感,分析主题呢?其实,好像也是可以做到。我们可以抛弃一板一眼的读书节奏,开始来关注文字,但是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呈现的是支离破碎的一个一个环节,却缺少了肖培东老师这样让人舒服的行云流水的一堂课。在这条小溪中,自然而然的就推进到了下一个环节,毫无做作之嫌。这当然源于名师灵动的语言,源于他们深厚的积累,更源于时时刻刻对课堂的研究。我们在本书中看到肖老师讲《孔乙己》,更有幸聆听了徐杰老师肖培东老师同课异构《孔乙己》。应该说,肖老师公开讲《孔乙己》不是一次两次了,应该手到擒来。可是,在与徐杰老师同课异构时,肖老师却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讲这一堂课。不知道是不是名师,所以特别有底气呢?还是肖老师更愿意自我突破呢?

今年我教到第二轮,所有的课文我都是第二次教。关于朗读,没有特别的研究,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现在上课的时候,我有的时候会翻阅以前的教案,忙的时候会直接照搬。上完课,暗自心生不满。在课堂中,总有一种生涩的凝滞感。于是,看到行云流水的课堂,顿生艳羡。所以我想光上课,没有提升,可能上100遍也还是老样子。可能这也就是邓虹老师说的,自己也应该同课异构吧。停滞在一个地方,永远不会前进。像溪水一样,也许前进缓慢,也许前进困难,但是只要肯努力,就能前进吧。时刻在备课的肖老师,永远是我的榜样。只有流动的水,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否则就是死水一潭。

肖培东老师上课,谈吐精妙,可谓字字珠玑。作为一名愚钝的语文人,对于肖老师,我估计只有敬仰的份,此生也没办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人和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对语文的勤奋与执着,好像不应该有差距吧。在钱梦龙老师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那个围着格子围巾,颇有五四风范勇敢前行的肖老师,在几年的时间中一步步成长。诚然,可能肖老师天赋异禀,但是如果没有他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脚印,恐怕早已迷失在众说纷纭的理论中去了吧。

在肖老师的博客中,我们看到他的儿子六六的文字,一板一眼,有规有矩。在肖老师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柔软与温暖。母亲的柔和,父爱的深厚,老师的殷切,都流动在肖老师的笔端,他的文字灵动而温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教学生写作文,自己笔端也能流淌出美好与善良,多么和谐的一幅场景。言传不如身教!肖老师用自己的文字彰显了一位语文老师的功力,也默默展现了内心的那一份情怀。作为一名语文人,站在台上高谈阔论,恐怕不及一篇下水文来的更为实在吧。虽然,功力尚浅,但是更需要努力。还好,我醒悟的不太晚。

读一本书,读名师,更好像在读自己。

(作者简介:张克强,男,酒后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二)

语文不浅

唐雪娇

唐雪娇

语文一级教师,200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就职于昆明市滇池中学,云南省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学员。曾在工作室、校级课赛中获奖,撰写论文多次在省级、校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刊登在省级核心刊物中。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拜读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不禁为肖老师的书名拍案叫绝,多次聆听过肖老师的公开课,觉得他的课总是令人赞叹不已,肖老师却用“浅浅”形容自己的课,不免过谦。但读完整本书仔细品味肖老师的教学智慧,“浅浅”自有其良苦用心的睿智蕴藏其中。

“浅浅”是一种空瓶心态,孜孜以求不断钻研。在每一个课堂实录后的教学感言中都会出现一个关键词“读”,而这个读多会被“反复”、“仔细”、“揣摩”等词语所修饰。从肖老师的教学感言里映射的是他尊重语文形态的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这一看似简单、重复、机械地备课状态,却因为肖老师全情投入地以文本为故里,与文本进行酣畅淋漓地对话、进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而使这一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荆棘丛生。肖老师不仅读文本,也读专著,每堂实录里都有肖老师对文本和知识点的相应的链接,而这些内容是教参或网上涉及的浅显的资料所不能触及的。如在上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时,许多老师都会横向延伸到他的《乡愁》,但肖老师却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到余光中的行文风格“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使学生对余光中其人、其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辐射、挖掘随处可见。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空瓶心态,不断的吸纳、汲取、采撷真知,将课堂当作一次磨炼、挑战,将备课当作自我的突破和成长。

“浅浅”是稳准的直击命脉,反复研读,不旁逸斜出。真理的永恒在于神的震慑而不是形的绚目。肖老师的课没有“商人”的夺人眼球的投机取巧,而是一个“匠人”的坚守和提升。拨开虚幻的面纱,经住时光的流洗。肖老师的课才是真语文,他对每篇文章的解读极具文本意识,注重词句的揣摩,同时又不忘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情和反馈。如《一双手》现在读来文学价值并不高,又被放在了苏教版的九年级,许多老师往往弃之不用。而肖老师却独具慧眼的发现了它的文体价值和时代价值。“文章很短,典型的20世纪那个火热年代里的报告文学气质。那时的手、有信仰、有激情、有干劲、有力量,不畏艰辛、乐于奉献。”从报告文学入手,品味“平中深藏的奇和小中潜藏的大”。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有了更形象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反复的研读教学中被我们所忽视的文本的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用对文字的体验来感染学生,而不是透过我们老师简单的话语来传达人物的朴实和伟大。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睿智,真正在寻找语文的核心和本质。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2)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2)

教语文,不简单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本书收录了二十多位名师和专家的讲演录。每个人的讲演都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展现了自身在语文教学中的观点和经验。读完了《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觉得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语文一点都不简单。反而在读完以后,觉得教语文更难了。更是深深地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缺陷有很多。当然,读完以后,收获了很多,这本书值得读。

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阅读。于永正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韩兴娥的《海量阅读,带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都提出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2024多读书。从老师的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的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感情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从学校的图书室借来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放在教室的书架上,鼓励学生在课间和午休时阅读。为了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我特意设置了阅读章,只要读完10本书,就可以换取一个阅读章。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进行阅读。

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会看看课外书,但我总觉得效果不是那么理想。看了于永正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才发现我只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囫囵吞枣地读,有些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还有些孩子只是看看里面的图画,就随手翻过去了。文中介绍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2024,让语言文字2024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花了很多时间在讲解句子,讲解词语,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

正是吴忠豪老师提到的,在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课堂上大多时间花在讲解课文的内容,把朗读匆匆带过,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一篇课文就这样过去了。学生感受不到文章语言文字2024的美。以后自己在教学中,要调整更加重视阅读,带着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2024美。这位老师还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听。下雨了,教描写下雨的诗;下雪了,教描写下雪的诗。我想,这是最好的情境教学了。不用创设情境,自然就是最好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有关的内容,便能得到最直接、最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于老师在讲演中提到:在读后,写是对阅读的实践和提升。坚持让学生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记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记事,可以状物薛发根的《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中,非常具体地介绍了写话方法的指导,值得借鉴和运用。近年来,我们学校的活动很丰富,我经常让学生在日记中写写活动的经过,或者自己的感受。有时会布置一个任务,如在母亲节时帮妈妈做家务;六一时,清洗自己的红领巾;放假时,洗净自己的书包。并且把过程和感受写一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些学生在鸡蛋撞地球的试验。他们把自己试验的过程,和试验过程中的感受写得十分真实,失败时的沮丧,成功时的兴奋。试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在日记中却是心里有话不会写。这便是薛老师提到的,没有掌握写话的方法。他的提问写作法适合针对个人的写作指导,可以进行尝试教学运用。我想,在以后,日记的内容可以更加开放,让学生在日记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并适时对写话的方法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作文思维路径,让思维的改变带来写话质量的提升。

文中还有许多语文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和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窦桂梅的《我这样细读文本》,让我意识到自己对教材研读的欠缺,并且指导我怎样研读文本。《走进美妙的吟诵世界》展现了古诗词的吟诵特点和汉诗文声律之美,有助于自身的诗词教学。《在农历根据农历的天空下的诗词之旅》拓宽了诗词教学的方法,可以带领学生以24节气为线索,诵读古诗词,跨越春夏秋冬,穿越中国文化的长河。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很多孩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写的字越来越潦草,作文半天写不出几个字,看书的时间也没了,这让家长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帮助孩子。想到之前读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一书,我再次拿起来读了一遍。这本书里有于老师几十年的人生积淀和教学经验,厚重非常,语文教育到底要怎么教?这也是我在教学中常常遇到的困惑,学生不会写作文、不爱读书、阅读习惯差、字迹潦草等各种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作为语文教师,于老师在书中提出要大量读写、读写结合的观点。他带着学生“熏锅屋”,指出要让学生耳濡目染,才能终有所得。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练写,并且鼓励学生天天读书,放声朗读,读大量的书,与书交朋友。他认为只有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只要抓住读写不放,按教语文的规律去教,一定能把语文教好。记得每当和家长沟通让孩子多读书时,常常听到家长们说:“孩子的作文写得差,半天写不出几个字,课文都没有读好,买什么课外书?”于老师对于此类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他觉得孩子每篇作文都写不长,像兔子尾巴似的。原因是孩子的语感不好,他说必须要完成这样一项作业:读课外书,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半小时,累了可以轻声读,什么时候发现孩子读书很流畅了,他的语文水平就上来了。一开始没兴趣,可以强制他读,时间短一点,比如10到20分钟,渐渐地孩子的语感就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就提升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教作文呢?于老师建议我们作为教师要试着自己写下水文,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简单的作文,其实对学生来说可能范围太大了,如果我们提前写下水文,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比如书中提到的《记我校的秋季运动会》,一开始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教师自己一下水写文。问题来了,发现题目有点大,什么事都要写两句,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在自己写下水文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问题,找到更好的切入点。我们可以改成《小明跳高得第一》、《虽败犹荣》等,这样学生可以抓住其中一点写,这样才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写字育人

关于写字教学,于老师提到写字育人。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写字,而且强调教师必须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示范,再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效果才会更好。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终于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把于永正的《我是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看完,相信读过这本书的同仁都知道这本书真是语文教师的良师,它和那些国外大教育学家的著作不一样: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很平实,很接地气。它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平实的例子,有效的方法。

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给就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今年带的这届学生着实令人头疼:已经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却不能正确流利的读好一篇课文;答起题,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究其原因: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联系到班级学生的朗读情况:每次提问学生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如果不看他读的内容,单听他朗读你根本不知道他读的内容的到底是什么。我还发现这些不会读书的孩子都是背书困难户。即使会背了,也是结结巴巴漏字添字。他们并没有理解意思,只是在背一些文字的累积。我一直认为是因为孩子识字量不足,看书太少,所以不断强调多认字,多看书,结果还是收效甚微。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他们作为四年级学生居然把文章读的支离破碎?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是语感不好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声读书,培养语感。语感强了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背书速度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字词方面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包括我都奇怪:如果孩子下功夫的话,一个词一个词地默写,错别字不多,可是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好多错别字往往也是老师们的反复强调的字词。于老师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于老师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别样的听写方法: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这种:融词于语境、互为人师、争论、探究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甚至教育自己孩子时都能用得上。

古人说:“开卷有益”。勤于阅读必是对的。他人的智慧,旁人的经验往往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作为教师多读教育书籍,从名师身上学教学技巧,武装自己。让自己以最快速度成长起来,能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好的诠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跟着名师教语文》读后感1000字


《跟着名师教语文》读后感1000字

吉宁宁

闲暇之余,我开始读《跟着名师教语文》系列丛书。第一次读,我便被书中名师的风采,名师的教学艺术,名师的课堂的生命气息深深地吸引住了。读了它,解开了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明白了什么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本书运用生动的语言文字介绍了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赵景瑞、闫学、吉春亚、盛新凤、周益民八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书中介绍了他们的教育观点,还列举了生动的案例具体展现了他们教学艺术,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能带给我更多富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启发。

读此书,仿佛听到了先辈名师的亲切话语,看到了先辈名师的成长足迹。在这本书中,每个老师的教学情志,教学魅力都让我折服。然而让我感受最深,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于永正老师、孙双金老师、赵景瑞老师的教学艺术就及为师之道。

于永正老师,他把"三尺讲台"变成了"舞台",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让需完善从表演中获取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知识,他不仅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还能把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在他的教学案例中,我常常感受到的是他对学生的爱与尊重。正如他所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表现之一。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孙双金老师认为,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好课的标准问题。他把把好看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小脸发红是指要把学生上得兴奋起来,小眼发光是指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起来,小手直举是指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参与到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去,小嘴常开是指学生在学校过程中要充分表达的所思、所想、所疑、所问、所感、所叹。而他的课堂教学艺术确实非同一般:引导不着痕迹,轻松但不失深邃,上课如领学生登山,把自己巧妙"藏"起来更让我由衷的崇拜。

语文要学习两方面的本领: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

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赵景瑞老师做得就很巧妙。如赵老师在作文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位小朋友到菜市场买菜,卖菜的阿姨错把两角钱当作一角钱找给了他。归途中他才发现多了一角钱……讲到这里不讲了,问学生:"假如是你发现多找了一角钱,你会怎样做?会有什么行动?请写出来。"学生进入角色后,亮出了许多有差别的行为,反映了不同的认识水平,从中评出最佳做法,让这位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充当卖菜的阿姨,全班观察他的表演,然后写出一个小片断。将真知化为行动,又化为作文,知行合一,人文一致,一举两得。

在我看来,他们仿佛时时刻刻在我身边,他们的话成了提醒,时时刻刻告诫我不要怎样,要怎样,怎样才能怎样。就这样,我们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在从未相逢的情况下,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长谈,成了交心的朋友。看来作为年轻老师的我,真要多向这些名师学习啊!平时要多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摸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创设恰当的情景来让生多读,在读中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并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之路很漫长,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能够走出困惑,收获成功!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文/赵晓翠

读吴忠豪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行动研究》,始终感觉很亲切,很受用。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12个研究课例真实记录了团队研讨、打磨课堂的全过程,呈现了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最感困惑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书中把这些问题大致分成了四类:一、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二、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三、如何围绕目标设计语文教学过程;四、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从这四个问题的表述来看,其中有三个都提到了目标二字,可见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何等重要,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最应该思考的是教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教给学生怎样的知识,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只有方向对了,我们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便是南辕北辙,徒劳无功。那么再看第一个问题:阅读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就明确告诉我们要教的是语文而不是课文,让我们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我们拿到教材,看到的一篇篇课文只是载体、是例子,而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蕴含其中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语文课程性质。

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细心解读,就会发现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因此教语文我们最终要教会学生的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便是教语文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围绕教语文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读了这本书,从理论认识上说,我们很容易接受用课文来教语文,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还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过程中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学完一篇课文,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我们的课堂最终还是没有逃出教课文的泥沼。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教语文呢?我想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习得了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说是在教语文。 因此从教课文到教语文难的不是理念的更新,而是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实际操作。

吴教授讲到:语文课首先要研究教什么的问题,这涉及到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但在实践操作中又是我们最困惑的问题。拿到一篇课文,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往往是迷茫的,因不知从何入手而避重就轻。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在制定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显得盲目草率,选择的内容多而杂乱,目标不具体,表述模模糊糊,重点不突出,学生是否能掌握没有校测也无法检测。因此第一步就稀里糊涂的,没弄明白教什么,可想接下来的怎么教自然也会偏离航向。究竟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在书中吴忠豪老师告诉我们有三个依据:一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三是文本。这三个依据就给了我们具体操作的方向。这三个依据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在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内容。

选入我们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经典,如果单纯地解读文本,每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以及文本背后隐藏的作者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这些都可以教,那么如何取舍就是最大的难题。因此在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素材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是要深入分析学情,学生处于哪个年级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已具备的学习能力,从文本中最需要学的是什么,这些都是要仔细琢磨的问题。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香港,璀璨的明珠》这篇课文,可以教学生如何运用词语,也可以教学生认识文章的段落结构,还可以教学生如何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作文等等。执教老师在第一稿设计中确定的重点偏重于总分段落架构的理解和仿写。后来经团队成员的研讨,认为段落结构认识特别是仿写对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高,而这篇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特别多,三年级学生又正处于语言增长关键期,丰富扩大学生词汇量,是中年级段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基于此,就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说一段话,重点定在课文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这样目标明确了,重点有了,再去研究怎么教,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突破这一重点就不会盲目而随意了。

又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这篇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发现有很多训练点,如字词的理解、语言的训练、情感价值的取向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低年段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依然是字词的掌握,而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就可以把重点定在识字教学和朗读指导方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在写法上有两大特色:一是通过精准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品格,以景抒情,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果不关注学情,我们很容易把学习精准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作为重点。但在团队研讨中发现,这一点在三年级以教过,学生已很熟悉,再加上这些描写不具有鲜明特色,因此教学价值不大,最终决定删去。在这一次研讨中,唐懋龙老师的一段论述让我感触颇深。他说: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这是所有写人文章都有的共性的东西,并不是这篇课文独有的,况且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对话描写、动作描写都已经很熟悉了,重复训练的意义不大。这篇课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叙述过程中多次穿插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又从侧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烘托了人物品质,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不多见,将这样的语文知识开发成语文技能训练点,对学生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所以景物描写是这篇课文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唐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独到之处,对学生学情的全面分析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文本内在的教学价值,让我们明白该如何取舍教学内容,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以上案例研究都在告诉我们,科学准确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要牢记吴教授所讲的三个依据,立足文本,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关注年段目标,以生为本,关注学情,始终坚守教语文这一理念,准确取舍教学内容,科学定位教学目标,锁定重点,由此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有所锻炼,有所提升。

另外,教学目标的表述也要力求准确。刘茂亮在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第一次设计教学目标时这样表述: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团队老师点评说: 学会、了解都是一些模糊的表述,怎样算学会了,了解了?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均不清楚,这样的表述实际上虚化了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咯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读到此,顿时豁然开朗。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回想平时我们的教学设计,又用了多少这样模糊而无意义的表述,对此我们还全然不知,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内心认识是模糊的、混沌的。我们缺少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读着吴教授的这本书,很充实,它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虽是一字之差,但真正的改变是漫长又艰辛的一段历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愿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以敬畏之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学生、面对教学,我愿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完成蜕变。

读余映潮《这样教语文》有感


读余映潮《这样教语文》有感

余映潮的《这样教语文》一书是初一时小组内统一购的书,当时看就有不少的启发和感悟,只是没有写出来关于它的文字。现在重读这本书,不少旧思和新想都一股脑地冒了出来。

余映潮老师一直强调语文课堂上阅读情趣兴趣的激发,而且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朗读方式。

分层推进式朗读。一般的朗读没有多少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指导,更没有对文本的反复咀嚼。而余老师在《纸船》的朗读设计就很有创新:

1、请大家用“温婉的调子”朗读这首诗;

2、请大家带着“水一样的柔情”进行朗读;

3、请大家带着“金子般的童心”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按照这样的朗读步骤走,学生很容易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品味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

微型话题式品读。就是老师在文本基础上提出一个一个的话题,由此将学生带入品读情景。

如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微型话题涉及就很好:

请大家自选话题,发表见解:1、课文内容简介;2、美丽的罗布泊;3、恐怖的罗布泊;4、胡杨悲歌;5、塔里木河的呻吟;6、课文中的数字;7、课文中的忧患意识;8、四个“盲目”用得好;9、悲剧还在上演;10、我这样品析课文中的一段话;11、梦回仙湖;12、假如我是一位百岁老人……

妙点揣摩式欣赏。就是讲课文中的精妙地方作为重点讲解的对象,并且让学生从该点出发进行自由发挥。

如《口技》的妙点设计:

请学生用一个“善”字领起,针对课文内容来说话。学生会说:“善于”字在文字生动,如“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等;“善”字在文字贴切——如“遥闻”、“微闻”、“絮絮不止”、“作作索索”等;“善”在文中的口技表演有一定的情景和简单的情节;“善”在文首和文尾的一“拖”、一“撤”,言下之意是说别无他物,全凭技艺;“善”在文中既有正面的细腻描写,又有侧面的尽力烘托,等等。

一个“善“字,贯穿阅读欣赏的整个过程,像一条线索串起了闪光的珍珠。

拓展迁移式创编。这是从听说读写等方式将课堂引向深入,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把握、对哲理的领悟等等。这样的课堂可以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自由驰骋,获得更多的感知和理解。

余映潮老师从课堂细节入手,从引导学生读和悟的出发点着手,总结出许多对课堂大有裨益的品读方式,让我们获益。今天我再次将这些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并稍加评点,以和大家共勉。

暑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书随感


暑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书随感

-----教语文还是教课文

暑假里有幸拜读了《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有许多处教学事例读来令我醐醍灌顶。特别是关于台湾老师和大陆老师对同一篇文章教学的区别。台湾老师注重语文实用,是按课程目标来教,而大陆老师则是注重一篇课文的情感,内容理解,是按教材目标来教。

读着读着,我感觉到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尴尬而悲哀的境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语文是为了可以使用祖国语文文字2024进行交流。每一篇课文只是提供一种学习语文的范本,今天是这本教材,明年可以换成别的。相信大家也发现了,我们小时候的语文书里好多文章都不见了。可是语文这门课程依然存在,这说明什么?我们要教的是语文,不是课文。可是我们大多数的老师,包括我自己,好像都陷入了教课文的可怕境地。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体验被挖掘得淋漓尽致,可学生真正并没有接受。因为情感是个人体验,不是谁可以教给的。

记得又一次听一位老师上《狼牙山五壮士》,分析壮士的形象,让学生找到相关句子或片段,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很能干找到了很多,也都感悟到五壮士很英勇无畏,对敌人嫉恶如仇。老师在这个环节用了大量的时间,就是学生找到,读,说感受。听到这里我都有点厌烦了,我在想,这样一篇课文上完了,学生学到了什么呢?好像什么也没有,就算真是能把五位壮士英勇形象刻印在脑海中,他学到的是历史也不是语文呀!我想《狼牙山五壮士》是高段的课文,学生应该是学习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懂得记叙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有起因,经过,高潮,结尾几个部分构成。我想我们要注重的是一篇课文有哪些语文的元素,值得我们从文本中提取,教给学生学习并迁移运用。

话说回来也难怪这位年轻的老师,教参上提供的也大都是这些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先看了教参教案,再去备课,难免不被教参先入为主有,被牵着鼻子走了。所以有时时候我在思忖,有现成的教案,教参反而不好,我们常常情不自禁按着现有教案就去上了。或许是想着人家权威的专家理出来的教学思路一定比我们自己想的要好,按着他们的思路教学生,学生学得一定要好。其实吧,还真不一定,因为别人设计的教案,我们只看见他们理出的形,不一定参透其中的神(也就是教学的思路)。这种思路就好比一个人的气质。而他们写出的教案就是一件时髦的衣服。有独特气质的人穿上这件时髦衣服,那是怎一个美字2024了得!而后我们许多老师也要穿上这件时髦新衣。那会如何呢?我估计我穿上就是整一村姑的味道!其他同事们穿上如何,也不好说,不同气质的人穿不同类型的衣服,只有适合自己气质的衣服穿了才好看。所以教学的时候如果不用现成的教案,按着自己的思路去设计,那样即便是课堂上有什么意外的生成也不怕,因为你的教学思路在,你可以想办法把跑远的孩子拉回来,把跑偏的孩子扶正了,给另辟蹊径的孩子点个大大的赞!

我还记得我读书时候的语文课文。一个单元的课文大都是以同一个语文技能知识一组。比如一个单元都是说明文,一个单元都是记叙文,一个单元都是记事的,一个单元都是写景的。这样的编排对于学习语文是很好的。例如说明文是一个单元的,学了第一篇知道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此后几篇课文大都可以自己举一反三了。那么课外遇到说明文也能更好的理解。人文性的,情感性的内容其实不需要老师特别用力的教,孩子们通过阅读自己就有感悟!因为情感是谁也教给不了了。至于体会的深刻还是浅薄,因人而异,很正常。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经历到,接触到,再回味起来,自然而然就会有所领悟了!

反观现在的课文,都是以情感或中心思想内容为一条线索的。譬如,以思念家乡为主题一个单元,4篇课文有古诗,有记叙文,有散文。你说这思念家乡是有多难理解?需要这么多篇课文来反复体会。我以为这个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体会的,浅显点又何妨?一知半解又何妨?或许你会说,我们这里的学生没有离开过家乡,这种感情不好体会,那我要说,那么就算你准备几百篇思乡的课文也没有用,他没有这种情感体验,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说这组思乡课文老师要教古诗,教记叙文,散文,或是年代不同作者的思乡文,体裁各异,教师教学时候的方式方法可要变换好多种,以至于,学生今天是这样学,明天那样学,后天又换样学,到最后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学的。没有掌握学语文的方法,学到的仅仅是这篇课文。时间长了自然都忘光了。当然我小小一普通教师不敢对权威的教参编者有诟病,但是至少,这种编排无形中误导我们的老师以教材内容为重,走情感路线。导致偏离语文教学的初衷。

我也似乎发现学生考试,得分最差的为什么往往是课外阅读。因为他们只学了课文,没有学到语文。我也欣喜的发现语文试卷出题也渐渐倾向课外,即便是课内的文章,考查的却是语文的技能,而不是课文知识。如果有人问我在语文课堂上你是要教语文还是课文?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读后感1000字


三天时间,浅浅地读完肖培东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一些浅浅地思考,与大家分享

什么是浅?

肖培东的浅绝不是浅显,更不是浅薄,也不是肖老师之谦虚。我以为肖培东的浅是一种层次,是豪华落尽之后的真纯,是绚烂之极后的平淡,是武功已臻化境之后的不动声色,是超越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后的一个新的开悟,那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只不过此时山水已非彼时山水。

肖培东的浅的表现在哪里?

1、本色

纵览这十六篇经典课例,下起小学上至高中,跨度如此之大,但是这些教学设计的一个共同的立足点就是文本,肖培东极少引用,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就凭借一个文本,就可以烹调出一桌语言的满汉全席。紧紧地扣住字,扣住词,扣住篇章,扣住情感,扣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来大做文章。在《山羊斯特拉》里一个咩字竟让教得荡气回肠,千回百转,让孩子们的情感渐起波澜,而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在这里,学生的美好情感被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被激活,进而思考生命的内涵,追问悲悯的情怀。《在沙漠中心》对四个标点的入情入境地品读,很自然地感受到了在绝境之中的坚强。这样的例子,在肖培东的课例里俯拾即是。

由浅入深易,由深化浅难。信然。

2、诗意

肖培东的文字诗意盎然,让人在读他的课例的时候,心也不由自主地柔软起来。比如在《小小鸟窝,大大世界》里,肖培东在和学生对话的时候,诗意语言信手拈来:

我真是想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因为绿色是我们青年少年共同喜欢的色彩,我还想到我儿子在那撒欢奔跑,他是我们家最纯挚的一抹绿色。

如果你只羡慕沙漠里的那丛绿荫,那么你就可能会忽略烈日的炙烤、风沙的袭击和一望无垠的寂寞,所以输的人生不是一种运气。

与其说一抹绿色托举了水珠,闪闪发亮,倒不如说这枚水珠穿越千沟万壑来到这片荷叶上。艰辛,坚强,因此这不是运气,而是一种坚持。

总感觉口吐莲花的培东有一种诗仙李白的潇洒,出口成章,下笔为诗。培东就是语文的化身。

3、深度

浅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浅,这里的浅,恰恰是另一种形式的深。

梦龙老师曾经在拜师仪式上赠诗肖培东碧波深处有珍奇,而观培东之课,正是独自撑起一支长篙,向思维更深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的斑斓里放歌。

《在沙漠中心》他从整体感知入手,到品味沙漠中心的三句话,到品味一句话,读书沙漠的绝望。到品第二句话,挤出沙漠里的心,到品味的三句话,感受沙漠里的坚强,尤其到最后该写标题,记住在沙漠里中的心,只让人叹为妙绝。

在沙漠中心沙漠中的心,这是怎样的一颗七巧玲珑心,肖兄培东,用心之苦,用心之巧,可见一斑!

我只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1000字


我只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1000字:

素养这个词应该是最近的热词,听了很多讲座,对这个词的感觉总是淡淡的,无法深入其内涵,看了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终于对语文的核心素养有了更透彻的认识。语文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的能力我们所有的语文课堂在表面上都是“俊达到了的,但读、说、写的能力培养却是很多老师致力追求但效果始终不理想。可是这几个字在肖老师的课上都得到了完美的实践。尤其是读和说,肖老师的读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不是走走过场应应景,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学生说更是肖老师课堂的一大特色。每一堂课都会有很多学生发言,就比如《小小鸟窝,大大世界》发言的学生多达45人次,这几乎旦是整个班了,也就是说肖老师调动了所有的学生,这几乎是我们一直追求却一直做不到的。

为什么在肖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都愿说还能说呢?我想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引导。

新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正确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细细想来,学生是主体本来就是教育的根本。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只有孩子们自己愿意去学了,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可是我们的学生心智发展未成熟,要让他们自己觉醒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浅浅地教语文,浅浅地引导,肖老师做到了。比如说肖老师执教的〈〈菩萨蛮〉〉。开课第一问“学诗歌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学生都知道读,接着肖老师就指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的相关提示去引导学生该如何读这首词。读后感

·

引导得不着痕迹,但学生一定会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因为学生有收获,有体验,还会获得读诗的方法和技巧,就是在以后的诵读活动中,学生潜意识也会注意诵读技巧,这种效果不可谓不好。

再来看看第二问“这首词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地方_江南。江南好,好在哪里?”“好在碧绿的春水”“好在江南的人儿很美”“好在人躺船上听雨的闲适”。好一个简单的引导,孩子们在这样的引领下有话可说,深入研究,收获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问“再读读画船听雨眠,想象一下碧江春雨下美丽的画船,感受那听雨眠的情趣”“我觉得好像是欣喜得不能入眠”。一个直抵核心,明确的引导,孩子们随着老师开始进入内涵的欣赏了。诗人的哀愁,诗人的思念在孩子们的思考中渐渐清晰起来。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肖老师不着痕迹的引导,真正提高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更好地积累了语言材料,形成了语感,悟得了语言规律,发展了语言能力,同时还接受了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趣、情操、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这真正让语文课“五味俱全”,这也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如果我们老师都能像肖老师这样浅浅地教语文,我们的语文就一定能成最受欢迎的课程。作者:唐俊霞

相信《《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沪教版语文大仓老师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