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爱的教有感600字作文

读爱的教有感600字作文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

文/赵晓翠

读吴忠豪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行动研究》,始终感觉很亲切,很受用。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12个研究课例真实记录了团队研讨、打磨课堂的全过程,呈现了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最感困惑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书中把这些问题大致分成了四类:一、阅读课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二、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三、如何围绕目标设计语文教学过程;四、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从这四个问题的表述来看,其中有三个都提到了目标二字,可见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是何等重要,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最应该思考的是教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教给学生怎样的知识,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只有方向对了,我们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便是南辕北辙,徒劳无功。那么再看第一个问题:阅读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就明确告诉我们要教的是语文而不是课文,让我们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我们拿到教材,看到的一篇篇课文只是载体、是例子,而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蕴含其中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语文课程性质。

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细心解读,就会发现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因此教语文我们最终要教会学生的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便是教语文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围绕教语文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读了这本书,从理论认识上说,我们很容易接受用课文来教语文,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还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过程中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学完一篇课文,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我们的课堂最终还是没有逃出教课文的泥沼。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教语文呢?我想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习得了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说是在教语文。 因此从教课文到教语文难的不是理念的更新,而是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实际操作。

吴教授讲到:语文课首先要研究教什么的问题,这涉及到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但在实践操作中又是我们最困惑的问题。拿到一篇课文,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往往是迷茫的,因不知从何入手而避重就轻。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在制定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显得盲目草率,选择的内容多而杂乱,目标不具体,表述模模糊糊,重点不突出,学生是否能掌握没有校测也无法检测。因此第一步就稀里糊涂的,没弄明白教什么,可想接下来的怎么教自然也会偏离航向。究竟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在书中吴忠豪老师告诉我们有三个依据:一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三是文本。这三个依据就给了我们具体操作的方向。这三个依据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在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内容。

选入我们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经典,如果单纯地解读文本,每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语文知识,以及文本背后隐藏的作者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这些都可以教,那么如何取舍就是最大的难题。因此在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素材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是要深入分析学情,学生处于哪个年级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已具备的学习能力,从文本中最需要学的是什么,这些都是要仔细琢磨的问题。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香港,璀璨的明珠》这篇课文,可以教学生如何运用词语,也可以教学生认识文章的段落结构,还可以教学生如何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作文等等。执教老师在第一稿设计中确定的重点偏重于总分段落架构的理解和仿写。后来经团队成员的研讨,认为段落结构认识特别是仿写对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高,而这篇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特别多,三年级学生又正处于语言增长关键期,丰富扩大学生词汇量,是中年级段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基于此,就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说一段话,重点定在课文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这样目标明确了,重点有了,再去研究怎么教,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突破这一重点就不会盲目而随意了。

又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这篇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发现有很多训练点,如字词的理解、语言的训练、情感价值的取向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低年段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依然是字词的掌握,而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就可以把重点定在识字教学和朗读指导方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在写法上有两大特色:一是通过精准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品格,以景抒情,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果不关注学情,我们很容易把学习精准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作为重点。但在团队研讨中发现,这一点在三年级以教过,学生已很熟悉,再加上这些描写不具有鲜明特色,因此教学价值不大,最终决定删去。在这一次研讨中,唐懋龙老师的一段论述让我感触颇深。他说: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这是所有写人文章都有的共性的东西,并不是这篇课文独有的,况且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对话描写、动作描写都已经很熟悉了,重复训练的意义不大。这篇课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叙述过程中多次穿插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又从侧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烘托了人物品质,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不多见,将这样的语文知识开发成语文技能训练点,对学生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所以景物描写是这篇课文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唐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独到之处,对学生学情的全面分析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文本内在的教学价值,让我们明白该如何取舍教学内容,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以上案例研究都在告诉我们,科学准确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要牢记吴教授所讲的三个依据,立足文本,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关注年段目标,以生为本,关注学情,始终坚守教语文这一理念,准确取舍教学内容,科学定位教学目标,锁定重点,由此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有所锻炼,有所提升。

另外,教学目标的表述也要力求准确。刘茂亮在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时,第一次设计教学目标时这样表述: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团队老师点评说: 学会、了解都是一些模糊的表述,怎样算学会了,了解了?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均不清楚,这样的表述实际上虚化了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咯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读到此,顿时豁然开朗。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回想平时我们的教学设计,又用了多少这样模糊而无意义的表述,对此我们还全然不知,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内心认识是模糊的、混沌的。我们缺少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读着吴教授的这本书,很充实,它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虽是一字之差,但真正的改变是漫长又艰辛的一段历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愿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以敬畏之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学生、面对教学,我愿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完成蜕变。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从0到1》有感


拨开云雾见青天

——读《从0到1》有感

供稿:西南物流中心/储备干部/吴巧灵

一往无前,无所畏惧,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有大智慧。

时光倒流,重播成长之路。伴随我们成长的声音,关切之语,教导之声,以前辈的经验为我们的未来规划好各种蓝图。伴着前行的人流,我们也都希望,不必为未来担忧的角色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竞争之激烈,偌大的世界人才济济,机会来之不易。各种强调环境之残酷的语调充斥着自己的生活。这也让很多人,不敢,或者至少,失了许多将独特想法继续深入的勇气。

时代发展的洪流,裹挟着泥沙,但也不乏潜在的未来之星。商业世界里,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乔布斯也不会再创造苹果。每个阶段冉冉升起的新星,是打破平衡的光,是照亮前行方向的光芒,更是燃烧勇气,补给智慧的催化剂。

从1到N,会创造价值,甚至是不小的价值,当面对社会上暂时需求不足的情况。也会有部分人取得成功,成为我们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而换个角度看,从0到1,则更是时代前行,层级跨越的代表。

鼓励创新创造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而实现质的垂直性层级跨越,开辟一个独有的蓝海市场,不仅对于企业来说是成功的保障,而且,也是个人创造成就的不二法门。

有想法,如何实施也必须得到重视。一个明确的愿景可以坚定人的信念,而也只有明确的未来和明确的计划,才能够带动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

我们,在时代的发展和前行中,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一张张被概率决定命运的彩票。

读秋,多像在读一本人生的书。秋固然令人伤怀,但秋,更多的是盈实丰满,此时的落叶,不正在为明年的厚积薄发而做准备吗?秋,既有伤怀,也有喜悦,你用什么样的心读它,它便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触。

一杯清茶,一段秋光,一片秋叶,将阅读的惬意铺展开来……

最后友情提示:秋风起,寒意浓,谨防感冒。

读余映潮《这样教语文》有感


读余映潮《这样教语文》有感

余映潮的《这样教语文》一书是初一时小组内统一购的书,当时看就有不少的启发和感悟,只是没有写出来关于它的文字。现在重读这本书,不少旧思和新想都一股脑地冒了出来。

余映潮老师一直强调语文课堂上阅读情趣兴趣的激发,而且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朗读方式。

分层推进式朗读。一般的朗读没有多少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指导,更没有对文本的反复咀嚼。而余老师在《纸船》的朗读设计就很有创新:

1、请大家用“温婉的调子”朗读这首诗;

2、请大家带着“水一样的柔情”进行朗读;

3、请大家带着“金子般的童心”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按照这样的朗读步骤走,学生很容易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品味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

微型话题式品读。就是老师在文本基础上提出一个一个的话题,由此将学生带入品读情景。

如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微型话题涉及就很好:

请大家自选话题,发表见解:1、课文内容简介;2、美丽的罗布泊;3、恐怖的罗布泊;4、胡杨悲歌;5、塔里木河的呻吟;6、课文中的数字;7、课文中的忧患意识;8、四个“盲目”用得好;9、悲剧还在上演;10、我这样品析课文中的一段话;11、梦回仙湖;12、假如我是一位百岁老人……

妙点揣摩式欣赏。就是讲课文中的精妙地方作为重点讲解的对象,并且让学生从该点出发进行自由发挥。

如《口技》的妙点设计:

请学生用一个“善”字领起,针对课文内容来说话。学生会说:“善于”字在文字生动,如“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等;“善”字在文字贴切——如“遥闻”、“微闻”、“絮絮不止”、“作作索索”等;“善”在文中的口技表演有一定的情景和简单的情节;“善”在文首和文尾的一“拖”、一“撤”,言下之意是说别无他物,全凭技艺;“善”在文中既有正面的细腻描写,又有侧面的尽力烘托,等等。

一个“善“字,贯穿阅读欣赏的整个过程,像一条线索串起了闪光的珍珠。

拓展迁移式创编。这是从听说读写等方式将课堂引向深入,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把握、对哲理的领悟等等。这样的课堂可以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自由驰骋,获得更多的感知和理解。

余映潮老师从课堂细节入手,从引导学生读和悟的出发点着手,总结出许多对课堂大有裨益的品读方式,让我们获益。今天我再次将这些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并稍加评点,以和大家共勉。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小鑫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时,是在于永正老师去世一周之后,只看书名,我以为是一位资深语文名家从专业的理论角度向读者阐释语文之教法,对于高深的理论性的东西,我内心有些抗拒。但真正翻开时,才感受到这是名家作为一线教师立足生本课堂积累下来的最朴素又最难得的实战经验。句段篇章,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行文之浅显如涓涓之细流沁入心田。

于老将自己从教以来的点滴感悟简单的分成了四部分呈现在这本书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小学阶段的课文篇目相对固定,现在的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在我上小学时的课本中出现过,同一篇课文被不同的老师反复的讲过。怎样导入、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拓展延伸、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当我拿到一篇文章时,我能想到的能出彩的点,似乎别人全部都想到了。要想上出"新意"、讲出"亮点",对于一个菜鸟级别的老师来说难上加难。就像书中所说,一堂课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不能和失败画等号,但至少意味着平庸。

除去用花架子来制造亮点,语文课真正的亮点究竟在哪里呢?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字词句段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载体,听说读写则是要语文课程应该留给孩子的基本的素养,但四者又不是平起平坐的,要以读写为重。

指导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讲解是分析,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是综合,能跃出纸外,能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授课老师能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这节课就成功一大半了。怎样才能读出亮点呢?第一:强化初读,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把握文章情感基调,读出人物的轮廓。第二:通过提示语、标点符号、语气以及表情等能够传情达意的元素来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老师范读,让学生听出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第四:关注人物身份、性格、年龄。如此朗读,学生通过大量朗读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便能将文章中需要意会的地方读出自己的感悟。文贵自得,有些知识老师讲也讲不清楚,但学生读多了,见多了,自然会懂。

读懂了,就要会用,体现在书面上,那就是写的能力的展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有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然而苦于课堂容量以及上课时长的限制,拓展延伸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这种课堂上生成性的知识,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最能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授课老师的功底。于老师在书中呈现的用"关心"进行造句训练的片段,颇引人深思。他首先出示一副"老师家访图"并对图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假设,减少学生造句时不必要的麻烦。然后让学生造句,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身份造句。最后,要求学生用上"关心"来写一段话。从词到句到段的过渡,依托一幅形象的图画就能变得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也很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因袭和干巴的问题。

总之,语文课要想上出亮点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琢磨,多钻研。小学语文不需要上的多么花哨,简单为好,但读写环节,一定要扎实,扎实,再扎实。

语文很简单,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于老师这些让我们拍案叫绝的语文教法似乎也没有太高深,读罢反求诸己: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有想到?我如果能多想一步就好了……要知:这一小步如攀山之顶峰,举步维艰。

大道至简。语文也是如此。教之能力需要自己去修炼,教之方法,还需自己去参透。

读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阅读留痕

——读于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周筱岚

这段时间在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时至今日,已经读完。在这本书的开篇,于老师就说:“人生要留痕。”

我们看到他执著地写,“作家梦”让他一直笔耕不辍,用他的话来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自己写教学随笔,写教学反思,写“下水文”,指导学生写作,并且随时随地他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并且很好的利用,引导学生写作。他经常开玩地说:“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睁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们看到他执著于读,他教的每一篇课文,在备课时读到自己满意为止,课堂上,他让每一个孩子读好每一篇文章,读出人物的年龄,说话的语气,此时的心情,甚至读好标点符号。他自己大量阅读,坚持阅读,并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做读书摘录。

他留给我们的还有他对教育的执著。五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孩子。他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是孩子。于是他从“孩子”的视觉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他的课上得很有意思,他的课堂就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课堂。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他这位老师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

这一切执著都源于一个字“爱”:他爱教育事业,爱语文,爱孩子!他给我们留下了的这个大大的“爱”字,时刻激励着无数的小语人。

读于老师的这本《我怎样教语文》,给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让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一、脚踏实地地做

于老师说:“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是呀,人生的这篇“大文章”更是做出来。这样的做是细节的展现,小事的积累。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要脚踏实地做,不得有半点马虎。因为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在等待着你,他们的时间比金子还宝贵,因为“一日难再晨”。对于课堂,我们不能有半点虚假,要让孩子明亮的眼眸里看到真善美。对于备课,不能有经验主义,经历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知识积累的不同,对相同的文本会也有不同的理解,深层次的理解。

二、简简单单地教

看于老师的课堂,简单到俩字“读写”,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把文做好就行了。我们平时总想着自己的课堂上有“亮点”。 于老师谈到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时,他说,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就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看来缺少了“读”,对一篇文章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读不仅指学生朗读声情并茂,更提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很多时候,很多老师都做不到这一点,当然包括我自己。总是觉得光“读”怎能出彩?殊不知,“读”是需要真功夫的,是需要充足时间的,是需要真正“以生为本”的。

其次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在我们的课本里,选入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关键的词句需要理解,咀嚼,体会,品读,然后再把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是品读了。好多时候,这些关键的词句就是文章的点,抓住了这个“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写字上。课标中明确规定,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上安排10分钟写字,在老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习。但是,我们实际的课堂上总是打折扣――给不足10分钟,老师指导不精细,因为老师们总怕孩子不懂,讲呀,讲呀,就没有时间了,自己去写吧,课下的写就像是无线的风筝了。

于老师说,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不正是语文所应该教和学的内容吗?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呀!所以亮点就是基本保底的部分。

不要光想着出彩,有亮点,做到了读写就是亮点,课堂就出彩了。这“会家不难,可难家不会”呀!为什么不会?因为我们没有下到于老师读和写的功夫,功到自然成。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能把课文读到几十遍吗?没有。能把要书写的,板书的内容练习规范吗?没有。有于老师这样简单的心态吗?没有。要想语文课堂教学有亮点,老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把教材读通,读透,读懂,读出味道,亮点就有了。所以,我们也要放平花里胡哨的心态,简简单单教课。

三、坚持不懈地思

于老师说:“我多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写反思。多则长写,少则短写,不可不写。”反思的过程是又一次对自己教学的梳理,是对自己课堂得失的总结,是对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提升。但是我们在上完课后,很多时候有思没写,或者是上过不思。希望以后自己也能用笔记录下思考。

轻轻合上这本书,于老师的话又在耳边回荡“人生留痕”。也希望自己的人生留痕!

读《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有感


最近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育随笔《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深有感触,在他的阐述中,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并得到了许多方法,收获颇多。我想就其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过去的教学中,我在课堂里讲得太多,以致学生学语文不是那么地道。重全部学生,留时间给学生。

文中还讲述了非常出名的五重教学法,我对其中的重情趣一节感触比较深。从文中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受到了对待差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讲到:情是什么?是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地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以前总是把差生,好学生分的很清楚,现在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 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子王”。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多的言语也是徒然。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一直以来我也试图用微笑解决问题,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充满阳光的老师。

语文教学大有群雄逐鹿中原的气魄,关注点不同,内容有区别。我们初学者取其可以用的,采集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哪怕一点,扎扎实实,实践下去,学生和教师都会有收获。

读《从穷汉庄到红旗队》有感


读《从穷汉庄到红旗队》有感

文/高连所

拜读完马烽先生的《从穷汉庄到红旗队》,感动的同时心里总有一份沉重。

由于地少人多资源贫乏,所以解放前的施家野庄是周围最穷的村子。解放后的三十年中,村里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到七十年代末达到顶峰,成为了全县的标杆大队,建起了自己的工业、农业、文化,那时的集体经济即使是放到四十年后的现在也毫不逊色,前辈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巨大的也是卓有成效的,马烽先生的文中已尽述。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充满正能量的时代,干部清廉民风淳朴的时代,可以把人性的真善美无限放大的时代。勤劳、团结、智慧;爱集体、爱祖国的情操发挥到极致的时代!当时的小伙子们以是施家野庄人为荣,外村的姑娘们以嫁到施家野庄为幸,由此可见一斑。

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政策的改变,新老干部的更替,村里的集体经济在不知不觉中日渐萎缩直至消失殆尽,当年的建没者们也在慢慢的衰老直至离世。从赤贫到辉煌,他们亲力亲为;从辉煌到没落,他们亲眼所见却又无力回天,这应当是他们内心永久的痛、带进坟墓的痛!犹其是那些为建设施家野庄呕心沥血的贾福恒、高补红等老干部们。

一个村子乃至于整个国家,如果没有过去的积累,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是希望人们一直受苦受累,而是桃子摘的似乎有点早了。

我们往往是在愐怀先辈们艰苦创业的艰辛、自豪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叹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敬佩他们的聪明才智、羡慕他们群策群力一条心的团队意识。然而却体会不到他们晚年的那种锥心之痛和不甘之情。

幸福不仅仅在于吃穿二字,更多的在于人的精神层面,几十年来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在这个大气候下人们在吃穿日用上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于农民来说也就仅此而已。

大到国家的历史,小到村子的历史,只有横比才能比出差距与现实的问题,只有横比才能比出幸与不幸,若拿现今的吃穿日用与那个年代相比,那是对无私奉献一生的先辈们最大的不公平。不再多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正在得到纠正。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施家野庄一定会再度辉煌,人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逝去的老干部们一定会含笑九泉!

作者简介

高连所:男,1967年生,山西省原平市施家野庄人,小学、初中就读于本村学校。1986年高中毕业后在村务农兼四处打工,从2006年开始从事液压机械的装配、维修、售后业务和技术改造。

读《从零到一》有感3000字


读《从零到一》有感3000字

妃雪飘儿

明天就是全民剁手节---双十一啦,看到好多人都在买买买,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一来是各种红包,各种定金,各种凑单满减、优惠券看得人眼花缭乱,二来当然还是最主要的原因——穷(qiong)啦~~~(捂脸)

我每天都很爱看新闻,尤其是财经类的,今天看到一则关于现金贷的暴利相关的新闻。近几年现金贷、小微贷款、消费金融贷款类的公司层出不穷,近20%甚至更高的利润率让各路资本都争相进入这个领域分一杯羹。

因为我不爱向人借钱,学生时代一直都是我借给别人钱,相反自己很少去借钱。但爱观察的我还是注意到,现金贷的小广告,最常见的就是在大学校园的厕所门上,不少现金贷的商务经理初期也是将校园作为主打目标市场。

不少现金贷的用户都喜欢拆东墙补西墙,也就是在手机里下载很多个相似的软件,不是有某互联网金融的CEO放出话来吗?”逾期不还的,我们不会追究,就当作福利送给他们,我们的利润能覆盖住这些坏账。“这话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居然还有这种操作??(摊手,吓得我赶紧去查了查自己投资的p2p平台有没有这样画风清奇的CEO)

好了,言归正传。

分割线

上个周末,难得的一天休息,我在家静静地读了新买的那本《从零到一》,作者是硅谷很有名的paypal创办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其实这本书我在大学时看过一部分电子版,但因为更偏爱纸质书,还是忍不住买了。

今天想分享一下书中一些被我标注了下划线的段落和句子,以及一些简单的感悟。

这本书的标题下有句话: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Notes on startups,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如果说过去总是令人怀念,那未来绝对是令人好奇的。

作者在书的第一章就提到了一个问题,他每次面试应聘者一定会问出的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这个问题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以前我们在学校接受传统教育时,老师也常常问我们问题,当然那些问题大多来源于课本,或者至少是与教科书有关的内容,一般也只有那些”好学生“才会积极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可那些对人生来说很重要的问题,甚至对世界的未来发展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至少在当时我身边的同学中,确实如此。

比如,长大后我们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工作后的你还有梦想吗?如果有,你要如何去实现它?如何从容地面对老去?如何将自己从噬骨的孤独感中解救出来?如何在年轻又一无所有的时候摆脱如影随形的焦虑感?

00后已经开始焦虑买不起YSL,焦虑如何赚回为了出国留学付出的上百万投资,而95后们竟然都开始焦虑找不到恋爱对象,90后——估计大多数焦虑着如何才能升职加薪,买房买车,在一个城市成家立业吧。脱单?不存在的,单身者,恒单身也。

说到底,和自己相处那么多年了,能不能脱单你心里难道没点13数吗?

当然,我身边的朋友中,还有不少在海外工作的,他们有很多在自然风光绝美秀丽的非洲,有人在深沉古典浪漫的欧洲,也有人在岁月静好,安逸慢节奏的加拿大和多姿多彩,近期却安全事故频发的美国。

不管大家身在哪儿,都是各自综合外在机遇、内心想法下做出的最佳选择。虽然,好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是啊,众生皆苦,欲望与能力的不匹配,从来都是痛苦的根源。

忙碌,迷茫,盲目,概括了很多人的生活现状。忙着工作,忙着赚钱,疏于亲情,没时间恋爱,还有更多的人感觉找不着方向,苦苦挣扎与徘徊。

工作之后,发现自己瞬间就需要考虑很多问题,父母的健康问题,如何为父母去购买一份靠谱的养老保险和重疾险,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还要应付父母催找对象等各种心事。

事情总得一件件去解决,生活的重担在慢慢袭来,现在身边的同事也经常面临各种健康问题,陪老人看病,给小孩看病,自己说不定也时常头晕头疼,发烧感冒,可见健康之重要性。

健康的身体是保证,职业发展和事业呢?更是现代女性绕不过去的话题,也许也是她们更关注的问题。

我记得自己在高中时很喜欢看陈愉的一本书,书名比较非主流,但我很喜欢看,因为这本书仿佛让我感受到了梦想的光芒,我记得这位亲切可爱的姐姐说了这么一句话:”女人,你要每天笔耕不辍。“

写作是通往自己心灵的一扇窗口,一旦你开始提笔,你就开始了思考,”我思故我在。“

我常常想起比尔·盖茨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这个世界在你取得成就前,绝不会在意你的自尊。第二句则是,生活中没有寒暑假,也无人帮你发现自我。

对于”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这个问题,我一直有个隐隐的看法,那就是未来会有更多女性不再期待走进婚姻,(婚姻这个概念是美好的,只是吐槽一下这个制度),生育率可能持续下降,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出现,财富的分配可能会越来越极端。

最后一点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出自《圣经·马太福音》)

而作者在后面给出的答案是: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的未来由全球化决定,但事实是--科技更有影响力。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低头族四处可见,埋头看手机既能缓解两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又能或充实或打发一切零碎的无聊时光。

人们已越来越难以忍受没有WIFI的环境,而倘若你企图摆脱微信去生活一天甚至一周,能坚持下来并安然自若,觉得毫无异样的话。。——我敬你是条汉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在书里,作者对科技有着独特的解释:一切能让事情更快更容易完成的新方法,都可以称为科技。

一个初创公司就是你能说服的最大数量的一群人,一起规划并铸就新的未来。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是新思想,新思想甚至比灵活性更重要,而规模小才有思考的空间。

为了解决出租车车费太贵和车辆空转的矛盾,Uber出现了;为了解决酒店费用太高和房屋闲置的矛盾,Airbnb出现了;为了给大学里的美女打分,找出最hot的那一个,Facebook诞生了,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Linkedin应运而生。国外的手机等数码产品既质优又价廉,同样是苹果手机在国内价格却比国外贵了很多,难道国内不能有质优又价格合适的手机吗?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一家公司悄悄萌芽并发展壮大。

很多有价值的公司往往起源于发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一个”为什么不……?“呢的想法。

作者在书里还提到了这4点:

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坏计划好过没有计划。

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

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不管是在事业上也好,个人投资上也好,大胆尝试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失败,而平庸保守却很可能让你”泯然于众人“,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最怕你一事无成,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我还发现很多人都几乎没有理财意识,在大学时我就喜欢问室友,她们平时怎么理财,大家都是一副“哪有钱来理财"的怪异表情看着我。我也很无奈啊,钱少又如何?在我眼里,存款再少也得关心理财问题吧?

我还记得很早之前,我也住过那种很多人挤着的求职公寓,人多拥挤,空间逼仄,有一天我偶然问起一个女生,你平时都怎么理财的呢?她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存银行啊“,我有点吃惊,现在再不懂理财的人不是一般也知道放余额宝里的吗?

理财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要将它置之不顾呢?

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开始自己慢慢学习理财和投资。也是因为观察到很多做财务的人都太过保守。做过审计的人,知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多少水分,也就不敢轻易碰股票。

而我记得有个做量化的朋友曾经告诉我,他最爱投资和股市的一点就是,就像踩在钢丝上行走一样,很惊险,也很刺激,既有财富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也同时深怀恐惧步履薄冰地小心前行。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当下中国并没有什么好的投资渠道吧,除了一线的房产,真正能跑赢房价涨幅的公司股票有多少呢?要么害怕风险,要么不愿花时间学习投资和理财的知识。

作者将当下中国的状态描述为”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富有的中国人正努力把自己的财产转移出国,贫穷一些的则能省就省,以求储备充足。中国各阶层人士都对未来严阵以待。

这本书出版于15年1月,而眼观当下各种现金贷和出国留学的热潮,一管窥豹,我想应该可以修正为”富有的中国人正努力把自己的财产转移出国,留出一部分投资于子女教育,部分靠放高利贷来获取超额利润,贫穷一些的背负着房贷车贷,能省则省。“

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我也看了一些其它书评。

从0到1这个创新的过程很难,且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你可能会发现,后来者可能居上,存在后发优势,你的创新被抄袭后,由于资本规模、用户基数不如人而被反超。

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更容易让人失去了动力去创新,相比于从0到1,从1到n这个复制和模仿的过程容易得多,且失败的风险也更小。也许当下我们国家还不得放下”诗和远方“,只能屈居于模仿,然而,就像开头的那首音乐一样,即使再难,我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勇士,去勇于创新,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开辟出一片独特的天地。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更加开放和美好的。

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从人性到生命——读《感悟生命》有感


从人性到生命—— 读《感悟生命》有感

王晓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感悟生命》这本书,感慨良多。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动物的故事,让站在局外的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它们对生命的态度,得到生命的真谛。看完我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书中芸芸众生,触碰了心灵深处,唤醒了生命的灵魂。而此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篇文章——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

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包弟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揭露的是“文革”期间的罪恶,但我认为,这篇文章还有一处闪光点,便是在呼唤人性,讴歌人性。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即是体现在文中写到包弟的离开。这使作者愧疚万分,以至于以后每每想起时“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也许因为狗被普遍认为是最忠诚的动物,,因此有许多篇描写狗的文章。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对主人的忠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作者为了免遭造**派的袭击,保住生命安全,只有将爱犬包弟送到解剖台上。这样描写,既是作者的自责,也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狗的主人绝不会“残酷”地将爱犬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性命?!因而,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而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

生命与人性是相依相存的,而再看看如今,现实生活中的人性已荡然无存:捕杀珍稀动物;虐待宠物;食用饕餮珍稀大餐……利欲熏心的人们已经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而人性早已被置之脑后。不仅是人对动物,甚至连人对人都已经不再纯真,世态炎凉赤裸裸地曝露在这些惨态之下。不知道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是否能在冷酷无情之下给被蒙蔽双眼的人们带来一缕曙光?人性本善,为什么要让它成为“好人”而不是“人”的代名词?没有人性,又何算得上人?生命又有何意义?

当轻轻合上这本书时,这个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或许人性也是这样,无论如何,都会萦绕在人的心头,只是有的人还未发现而已。生命的意义,或许也就在此吧……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爱的教有感600字作文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