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六祖坛经读后感800字

六祖坛经读后感800字

六祖坛经读后感。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六祖坛经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六祖坛经读后感

最近看了六祖坛经,读后有些心得,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祖坛经》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念费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从书中慧能的聪明、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凡事都要有悟性要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管修行学佛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并且要有无念、不取不舍的真修,才无愧于六祖慧能大师的启发之恩。

书中提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身处这个社会,有些人会很不快乐,当然不快乐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的不外乎就是烦恼。当遇到烦恼时,如果可以向书中所说的用智慧去解决,就不会一直烦恼。当然有些人的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产生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我们心中无时无刻都要有为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能否保持一种善意的念头。

《六祖坛经》我至今没把它完全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努力让自己的心灵纯净,使自己的头脑清醒,一念至,念念俱至、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也许我没有从《六祖坛经》中读出什么深刻的人生哲学来,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真正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样去读一本好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六祖坛经》读后感1000字


六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博大又精妙,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心理咨询的理念。

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更理解一点老师为何经常提醒我们多读书、读各门各类书。读万卷书不仅有助于我学习到更多的人生哲学,也有助于我将各家观点与老师心理咨询的理念结合思考。读完《六祖坛经》,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六祖强调人的“自性”,强调“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从自性中出生”。也就是说智慧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或条件获得的,而是人本身具备的,这也是“众生皆佛”的原因之一——众生的自性都能生出智慧。能不能生出智慧是一回事,有没有生出智慧又是另一回事,没有成佛的人便是能生出却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人。

联系心理咨询,所有的来访者是能生出智慧,但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众生。咨询师的工作便是帮助他们生出自性中的智慧。因此,咨询师决不能“看不起”来访者,要相信来访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很人本主义,看样子人本主义的思想也不过是我们古代先贤思想的一种形式,我们与其逐“末”,不如究“本”。

2.六祖说的智慧是,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心念中都不愚蠢。老师提倡的“念念觉察”不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种表现吗?每一念都很重要,不仅是因为我们生命短暂由不得我们任性地试误,更是因为“一念愚蠢,一念智慧;一念凡夫,一念成佛”,每一念都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状态瞬间变样。但这种理念有个前提——我们是可以因为一念而立即改变的。倘若把人生当成一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答卷,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我们的每一念都是这张答卷上的题目,念“错”得越多,得分越少。如果是这样,我们一定会像考试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一样,去对待我们的每一念。再细想,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一辈子最重要的答卷不就是自己的人生吗?可我们好多时候却没有按照对待最重要的考试的态度去对待它、对待里面的每一道试题。

3.关于六祖渡化的“有缘人”,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规律,即无论他们原来有怎样的认识或理念,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或荣誉,当六祖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时,他们都能立刻接受指正,并且遵循六祖的教导去修行。如果我们在一辈子中,也能如此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机缘,一定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相反,生活里,我有太多不愿意承认和接纳自己错坏差的时候,也有太多不愿意改变自己假恶丑一面的时候。如果还是用考试来比喻,那些经历就像被打红叉的题目,而我就像个考生,总是倔强地用上一次的错误答案来回答这次的题目。

六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博大又精妙,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心理咨询的理念。愿自己做个人生智慧的“有缘人”。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3)篇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1)篇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八个字难倒亿万众生,只因“放不下”三个字。放不下只因“害怕”两个字,害怕的原因只有两个:得不到与失去。“得不到与失去”的原因只有一个:心有所执。“心有所执”的后果是:烦恼重重,苦厄不断。

得与失贯穿每个人的人生,得不到与失去会令人心生烦恼,故而烦恼贯穿绝大多数人的人生。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也不在同一个世界,因为就算是同一件事物,不同人所看到,所感受到的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事物的表象本来没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而它们的本质又在不断变化,就像爱会变成恨,恨会变成爱,故而它们的本质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它们的本质是空无自性。

面对人生得失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害怕,因为得失与烦恼皆是表象,表象背后是空无自性的本质。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如果得到不会使人快乐,那么得不到就不会使人痛苦;如果占有不会使人快乐,那么失去就不会使人痛苦。

上述的原因是:得到与得不到,占有与失去,快乐与痛苦是对立的两面,对立的两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无所谓得就无所谓失,无所谓快乐就无所谓痛苦。得到、占有与快乐消失的时候,得不到、失去与痛苦也就产生了,反之亦然。

烦恼不需要去逃避,去麻木,坦然接受得失,坦然面对烦恼,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得失与烦恼皆是虚妄而不可得。

既然得不可得,失不可得,烦恼亦不可得,害怕自然也不可得。一切所得皆是心造之幻相,是假得。

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缘生则拾起,缘灭便放下,随缘而行,心就无所执,心无所执就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如此物随心转,外物则为我所用。否则,终其一生也只能被外物所累,所奴役。

诸法唯心所造,空无自性。不取事物对立的两面,不取对与错,不取是与非,不取爱与憎,不取苦与乐……两面皆以平等正直之心待之,以诸恶不作为善,以诸善不行为恶。

此便是明心。

诸法空相,此岸无澜,即是彼岸。人生种种得失坦然接受,坦然放下,不起波澜。

此便是见性。

明心见性便可得大自在,又何必苦苦抓住执念不放手?

我们应当明白:

除了“害怕”本身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害怕。除了“放不下”本身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放不下。

我们更应当明白:

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财富、名望、权利从来不是衡量人生境界的标准,以他、他们为中心才能建起自我的人生境界。

千事万事,坦然处之,千心万心,心如止水。于万事万物中不取不有,在滚滚红尘之中得自在逍遥。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2)篇

经书只遇有缘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度有缘人,无缘知敬畏。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这本书是来舒心的。人需要静心和自观。常读经书,热爱生活,诸事领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3)篇

写得跟小说一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预言,有铺垫,有高潮。据说成书于唐宋,传奇志怪流行的年代,写得玄乎其玄好像也可以理解。

内容实在看不太懂,只能看懂少一部分,一个是自己佛学理论知识薄弱,一个是文言功底差,一个是没有慧根,不能完全领悟大师的教诲。尤其机缘品,和各位禅师的对话,完全是神仙打架,看得脑袋发昏。感觉东方的禅不能单纯地用逻辑推理,全在一个“悟”字上。这也是为什么禅宗不立文字。慧能临终前说偈:……来时无口。意思提醒人们,他这辈子啥也没说。

我也只能借着禅宗,故弄玄虚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求诸己,莫向外觅。

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


"禅 "

----拜读《六祖慧能传》有感

瑞莹

炎炎8月怀着一丝敬畏和感恩,拜读《六祖慧能传》,慧能3岁丧父,家境落迫,从小以砍柴为生,目不识丁,苦难塑造与大自然的启发,使他从生活中领悟禅机,由自然现象契入宇宙真理的基础,如"禅"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何为禅,待到雪消时,自然春到来。禅的神韵自然、和谐,与自然共舞,与生灵共存。 禅者的姿态飘逸、洒脱,面对提起,转身放下,未学佛前的我一直尽力控制事情发生的结果,心累体疲,学佛后发现一切像是冥冥中的注定,无需去苛求刻意把控因缘的来临,一切发生刚刚好,都是成长放大自己的格局。苦难是化了妆的礼物,经历越多,收获一定越大。当爱人另有新欢,当是此生缘尽,不必强留,默默祝福;友人不解恶语,当是自己修养甚浅,莫能布施他人欢喜,心生忏悔;遇事不顺无法达到预期时,当是人生考验,还需历练沉淀。苦难是生命成长的资粮,勇者乐于创造生命的希望,让内心丰盛、饱满。

禅即是专注聚焦,心在一切在,心无一切无。读书会的运作已近3月,从无至有、从简单至丰富, 点点滴滴的灵感,线上步步的规范,ppT讲义的完善,会员渐渐互动,经常为了某个字符标点,咬文嚼字,精益求精,散步时会想起,用斋时会飘过,入眠时会念到,可是繁琐的细节丝毫不觉得疲累,当一项创意规划在思索中静静地孕育而生时,又是何等喜悦,专注聚焦在某件事时,就像太阳所有的光芒聚焦在某个点,散发所有光和热,容易心想事成。心是一切的主宰,散发体内的小宇宙,无限正能量。

禅机恰是真理。别人砍柴总是朝着一个地方用力砍,而慧能则是绕着砍;别人总是千方百计躲开有节的地方落斧,而慧能却专从有节的地方下手。"在过不去的人上过,在过不去的事上过",从小我就敬畏有权威、威严的长者,不敢与其靠近胆怯敬而远之,工作后不得不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个性所致双方互动无法持之以恒,业绩也未能更好地突破,学佛后才明白这是我今生修行的功课,无法逃避只有勇敢面对,突破后生命境界又一次提升,正像有节之处意味着木质坚硬,但越硬越不卡斧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用一颗真诚利他谦卑的心来对待每个人,假以时日影响感化他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恰似发自灵魂深处的呢喃,舞动禅者生命的圆舞曲。"应无所住",无尽的虚空,呆呆惬意是自然的最佳状态;"而生其心",自然生起的思索,经历世间发生的一切,原来在劳作和生活中既能领悟心的妙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掘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客观存在的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难道这是心性么,心若有执着,犹如生根不动,随缘解惑吧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禅者如是说,"事来心现,事去而心随空。"--禅者如是做。禅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当下,度过美好的一天,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禅者飘逸,今生有幸, 品读人生

《六祖惠能传》读书笔记800字


《六祖惠能传》读书笔记800字

此书作者明一居士,六祖惠能传是《读佛即是拜佛》系列中的一本,文笔引人入胜,读来让人心旷神怡,对古人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

惠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生活在武则天的时代。他是个樵夫,只字不识,但他的语录被尊称为“经”——《六祖坛经》,这是佛教中,除释伽牟尼所说的语录之外,唯一被称作“经”的佛学著作。

他提出的“直指心性、顿悟成佛”,更是将我国禅宗的思想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我们通过几件事来认识他:

1.人人都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惠能上山拜见五祖弘忍大师,

五祖: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求福?求寿?还是求财?

惠能:弟子惠能,是岭南人,不远万里而来,不求福,不求寿,不求财,只求作佛。

五祖略一沉吟,不客气的说:你是岭南人,岭南是荒蛮之地,民未开化。你一个南蛮子,模样颇似獦獠,有成佛的资格吗?

惠能并未被师父的气势吓到,他反问说: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并没有南北之别,我这个生长于蛮夷之地的南蛮子,和大和尚您的身体相貌、知识底蕴固然不同,但我们的佛性又有什么差别?

初次见面,大师已发觉出惠能是一个上上根人,自己的衣钵有望传入。但碍于周围人多眼杂,故只安排了惠能去做舂米、做饭的杂活。

2.五祖传法

末日,弘忍大师讲解佛法后,命众弟子各自回去,潜心修行,然后凭借聪明才智,各作一首偈子。若是谁能悟到佛法的要义,就把禅宗代代相传的衣钵传给他,立为本宗的第六代祖师。

此时众僧的心思都认为大师兄神秀必能夺冠,他博学多闻,精通儒释道三家,因此都默认定是神秀承传衣钵。

神秀虽然没有贪图六祖之位的想法,但也想自己所学能得到师父认可,做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此言一出,僧众佩服的五体投地,被大家竞相传诵。连五祖也赞叹说:大家要牢记心里,时时念诵。只要你们按这偈子去修行,一定不会堕恶道,一定m.i1766.com获得大利益。但大师对神秀说:你尚未看到佛法的本质,并命他重新作一首。几天之后,在舂米的惠能无意间听到了大家在念诵的偈子,就来到厅前,请人在墙上写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一出,满座皆惊。谁都看出此偈的境界远高出神秀所做,但立即众僧又转为了怀疑,觉得自己一生所学,难道还不如一个舂米的南蛮?此时的人性之恶暴露无疑。

弘忍大师虽然有心传与惠能,但碍于众人无法领悟。只好擦掉了墙上的偈子,对众人说:此偈仍未见性,你们按照神秀所作修行即可。

当天夜里,在摇曳的灯光中,弘忍大师单独为惠能讲解《金刚经》,惠能听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惠能如遭点击,大彻大悟。

坛经读后感


坛经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坛经》的书籍,在看了之后,感觉心中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全书共分为自序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这几部分,它在我国的佛教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那么,何以为经?何以为论?根据佛教的习惯,只有记录的释迦牟尼言论的书籍才可以命名为经,而后人所有的感悟只能命名为论,举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三藏,去西天取的是经书,而后回来自己有所感悟,写出的书,命名为《成唯识论》,这也可以说明《坛经》的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去认真的研读一下。

在第一部分自序品中,主要讲述的是慧能大师对自己的介绍以及得法的因由。大师在这一部分中提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读到这一句时,我的感触很深。那么,这句话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个人认为应该理解成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都应该能做到不多取,不舍弃,换句话说就是对一切事物能做到不执着,顺其自然。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真正做到不执着于任何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特意要想着顺其自然的话,那这本身又是另一种执着了。另一句"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人人平等,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都是纯洁的,只要你有了佛心,就能成佛。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一颗向善的心,我们都可以成为善人的。我们看佛经是为了要解开苦闷,从而得到快乐,要把学到的佛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句"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那么什么是以心传心呢就是我把心传授给你,你要用心去接受。这种传授的方法并不是强制你接受某种思想,而是要你自己去用心领悟,也就是需要"自悟自解"。我们现在学习的课程都很难,老师传授给你的东西是需要你自己去消化理解的,并不是要去死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领悟老师教给你的东西,融会贯通。

在第二部分般若品中,法师提到"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个人理解就是要真正的快乐起来,就要认识到自己内心,按照自己的真正想法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开心,快乐,得到真正的解脱。比如我们现在在学校学习,身边有很多的诱惑,我们到底是被诱惑吸引,还是抵制诱惑,向着我们心中的目标前进,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就去怎么做,不要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在第四部分定慧品中,有这样一段"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迷惑,说禅定智慧有分别的、其实禅定智慧是没有分别。禅定是智慧的体、智慧是禅定的作用。智慧运作时,内心湛寂不乱、禅定便在智慧中。正当禅定时,心中清楚明白、智慧已在禅定中。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定慧平等学习受持。学习的人、不要说先习禅定后发智慧,或由智慧引发禅定、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有这样见解的人、便是见得真理有二相了。口中说好话、心内不善,空有定慧的言说、而禅定智慧是不均衡。如果心口都是善的,表里如一、即是定慧均等。自己明白去舍己利群,诤论先后的,即同凡夫。不断诤论的,增长我法二执、不离我、人、众生和寿者四相。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我们要做到禅定和智慧的平衡,禅定个人认为代表心中的善念,而智慧则代表才学,两者要平衡的发展,否则我们所掌握的才学将会变成毁灭人类的武器。

看了我的这些感想之后,很多人肯定会问,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它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吗,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让我们不挂科,得奖学金吗?虽然物质条件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有一个好的精神生活,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不能帮我们消除人生中的痛苦。从而,学习佛法的目的正是在此,它可以给我们的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我们依照佛法去办事,能够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以说,学佛就是让我们得到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有心里疾病的,很多人都会去找医生帮助解决,但是医生只能是缓解你的病情,并不能去掉病根。

那么我们就想知道,心理疾病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贪心、嗔恨,痴狂等等。所以我们就要从佛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修佛法来除掉贪嗔痴三念,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疾病,使我们的内心保持一种清净的状态。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

如果我们想的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把佛记在心中,那么心里的复杂的想法就会变少,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究竟为什么一个人会不开心?原因就是心里装满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去跟别人相比,使自己的内心被压迫着。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例子,当我们满腹心事时,是想笑也笑不出来的。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真正的开怀大笑了。

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僧侣手中的佛珠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控制内心的躁动,每当心中焦虑的时候,就去数佛珠,诵佛经,内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在佛家,是有这样一个故事的,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抓着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就天天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己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这个故事与我们控制自己的内心是一样的,当我们的内心不安分的时候,我们就会迷失在尘世中,遇见好的东西,我们就要去执着。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心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所以,当我们这样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佛珠和佛经把心给拉回来,就像牵牛的绳子一样,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平静。

在我们现在,可能没有佛珠和佛经来帮助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要时常的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此刻到底在想些什么?看看自己的这些想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即使出现的是不好想想法,我们也要清楚。当我们起贪心和痴心的时候,我们不要跟着自己的心乱跑,让这些烦恼成为我们内心中的主体。我们要培养自己正面积极的念头,好好把握自己心态,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的内心始终保持一种清明的状态。

最后,我想说佛经是为了培养我们一个好的心态,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不要受到外界太多事物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时刻谨记这一点,比如曾经的马加爵事件,他的心中积累的太多的嗔恨心,从而导致了他走上歧途。我们要时刻把握并且审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人生步伐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_1300字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1300字

“你是一条千年道行的蛇,不是肤浅无聊的人,怎么会沾染了人的恶习,把一切美好简单的事弄复杂?”读这本李碧华的《青蛇》原著的时候,刚刚离开苏杭如梦似幻的春天,也就正好把故事安在苏杭的初见印象里。它绝不同于我们熟知的电影《青蛇》,在这本原著里,小青与法海的暧昧、许仙的经不起引诱、多年后雷峰塔倒的真相…贯穿全书的颠覆性的情节轮番轰炸,让这个人间天堂在我们印象中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仙气少了些,多了凡夫俗子的爱恨情仇,竟也觉得可爱生动了些,生了不一样的迷人样子出来。

李碧华的文字一如既往的不温柔,开篇便说:“……这桥叫‘断桥’……虽然这桥身已改建……也有来自各方的游人,踩着残雪,在附庸风雅,发出造作的赞叹感喟……西湖本身也毫无内涵,既不懂思想,又从不汹涌,简直是个白痴……”几句话,就给了原有的那点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美好故事当头棒喝,基本奠定了全文华美犀利、离经叛道的基调。

翻看对《青蛇》的评论,明显偏向两极化,有人说简直是三观尽毁,有人却拍手鼓掌啧啧称奇,而我想说:如果你真正的深读李碧华,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千帆过尽的如刀笔锋。

李碧华出生、成长于香港,曾任记者、电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在香港畅销报刊撰写专栏及小说,结集出版逾百本,并有多国译本。她的作品以“痴男怨女,悲欢离合”与命运的微妙关系、奇情怪异题材,天马行空,创出独特风格。《青蛇》与《秦俑》《诱僧》这三部作品均曾被改编为电影,分别由徐克等著名导演执导,张曼玉、吴兴国、王祖贤、巩俐、陈冲、张丰毅等著名影视明星担纲主演,在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的评选中斩获多个奖项。除此之外,她的小说《胭脂扣》《霸王别姬》等也可谓家喻户晓,广受好评。

然而,著作等身的李碧华却认为人生追求不外“自由”与“快乐”,作风低调,活得逍遥。

李碧华的经典小说《青蛇》以历史传说为背景进行发挥创作,衍生出一段段充满爱欲情仇的奇情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以华美犀利而又天马行空、离经叛道的文字大胆颠覆传统,通过对男女情怨纠葛的叙写,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再融入美学哲学之意蕴,极具张力而荡气回肠。这里没有许仙救白蛇,白蛇报恩的桥段,只是因为许仙的貌比潘安,白蛇便与他情投意合,而不料许仙却是个花花公子,与青蛇也暗生情愫。法海也被作者塑造成了一个美男子的形象,和青蛇和许仙都有纠缠。而且原著里雷峰塔是是文革被红卫兵砸倒的,刚从塔里出来不久,就和青蛇又与许仙的转世有了纠葛,在这其中穿插的不得不提的还有白蛇为了许仙,几次想放弃姐妹情谊的情节。

李碧华要写的,其实不是蛇,不是青蛇与白蛇,不是白蛇与许仙,不是青蛇与许仙,不是青蛇与法海,而是女人与女人、女人与男人、男人与男人。她要写的不是梦幻的乌托邦,而是夹着着丑恶和黑暗、散落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人性碎片。

爱情啊,就是乱人心神的小妖精,是中了蛊的毒,谁都逃不过,可是也不必逃。唱一曲宗盛大哥的凡人歌吧!“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原来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还能拥有春天。”

读《当代医圣裘法祖》有感


读《当代医圣裘法祖》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学长处获赠了一本书。素雅的封面上是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精神矍铄的裘老正微笑向我投来慈祥而关切的目光,照片的右侧印着这本书的名字——《当代医圣裘法祖》。

这本书已经有些年头了,它出版于2009年,裘法祖院士逝世一年之际。书的纸张已泛黄,边角却依旧整齐,透露出它的原主人对它的爱护。想起学长赠与我此书时沉默而又似有千言万语的眼神,我不禁更加诚惶诚恐。终于,在一个夜晚,收拾干净书桌,泡好一杯清茶,翻开了泛黄的纸页。

翻开封面,书第一页是印刷精致的铜版纸,印着裘老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庞。头发已花白,额头、眼角布满了皱纹,巩膜泛着些许血丝,目光却慈祥而专注。相对于封面的黑白色调,彩色的照片让裘老显得愈发地生动鲜活了,似乎就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讲述着他过去的事情。在这张照片之后,是一组珍贵的照片资料,记录着裘老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年至耄耋仍心系人民健康的传奇一生。看到这组照片的最后一页,“与世长辞”,“万人同悲送裘老”时,我的眼睛也莫名其妙地开始酸胀了。

裘老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于191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世家,早年在大姐的支持下留学德国。二战期间,杭州也一度沦陷,裘老断了经济来源,却凭自己的刻苦与才华得到了德国导师的赏识,申请到奖学金,并在工作中被委以重任。二战结束后,他放弃了德国的洋楼和汽车,毅然回国,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裘老于2008年6月14日不幸逝世,他的一生,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

我从书中阅读到了裘法祖院士为我国医学事业奋斗的一生,而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却更令我印象深刻。裘法祖院士的大家风范、高尚医德和崇高精神令我折服叹惋。

其中,裘法祖院士留下的讲稿中,一个修表的故事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很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裘老去汉口中山大道一家很大的国营钟表店去修理手表。他问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请你看一下,好吗?”她将它摇了一摇,立刻就还给他,说:“无法修理,没有零件。”他又小心地重复了一句:“请你打开来看一看。”她很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能走就行了,没有零件。”他再问,她就再也不理他了。他只得到对面的另一家大的钟表店去试一试,遇到了一位男同志,但得到的是类似的答复、类似的态度。这时,他偶然发现了这家店的另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位老同志,是他的病人,也是这家店的职工。裘老立刻走了过去,请他查一查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的原因。他打开手表背面的盖子,发现一个螺丝松脱了。他将螺丝旋到原位上,手表就这样修好了。裘老很高兴,但又很生气,用手指着说:“那位同志说无法修理,连看一看也不愿意,我要去责问他。”老同志忽然大笑起来,说:“裘医生,算了,算了!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裘老面红耳赤,打了个哈哈,道谢而别。几十年来,却一直记住了这句话:“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

裘老后来在很多场合,都给他的同事、他的学生讲这个故事。我2012年才入学,未能得见裘老的风采,得他亲自教导。如今,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下,却也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不禁感慨万千。

当今,医患关系恶劣,其中原因自然是错综复杂的。然而,在埋怨自身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得不到患者的感激和理解的同时,我们却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存在“无法修理,没有零件”的态度和作风呢?在医院门诊部,不少病人不远千里而来,少数医生却只是三言两语,不作任何解释,甚至冷脸相待,训斥病人。一位患者不经意的玩笑话,令裘老谨记数十年,这是怎样的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因为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裘老幡然警醒医务工作者中存在的主观主义不良作风,他决心此后把遇到的每一个病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给病人“摸肚子”,纠正错误。也带领身边的人和后辈们自我警醒。

裘老的一生,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真正做到了严于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读完这本书,我为裘老的高山景行所折服。决心跟从裘老的步伐,立志“永远做一个好医生”。当然,裘老说了,“做一个医生不难,做一个好医生很难,永远做一个好医生更难”。然而,这志向不易,却仍是我心中的美好愿景,也将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同济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必须做到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刻苦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对每一个病人和家属都认真耐心,开出的每一项医嘱都有所根据,有所权衡。完善自己的技艺,精进自己的德行。不仅会开处方,还要会讲课,会写经验报告,会做研究。甘为人梯。

在同济医学院110周年院庆之际,我谨愿以此壮志,不负百年同济盛名。

(第二临床学院 12级八年制 郭君怡)

祖同舟共济,辉煌六十年_1000字


月亮依旧是那个晚上的月亮,时间却横跨六十年。

在这六十年的时间内,我们携手度过一天又一天,直到今天,六十年了。回首过去六十年炎凉沧桑,不经感叹今日的美好。

六十年里,祖国的学者们,科学家们,运动健儿。做出了许多,奉献了许多,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撑起祖国的一片蓝天,或多或少的增添了朵朵云彩,才有今天的“灿烂、辉煌六十年”。

在经过多少人的艰辛与努力,坚持和奋战,赢得了今天的美满幸福。

香港,澳门,可为祖国国土上的两颗璀璨明珠。新中国成立后,香港,澳门到了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刻到了。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布成立。更让饱受百年国耻的香港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之中。2年后,又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澳门也回到了温暖的祖国母亲怀抱之中。港澳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执行“一国两制”,各自执行“港人治港”与“澳人治澳”的基本方针,使得今天的港、澳更加辉煌灿烂。

咱们中国人也能“雄”起——发射“两弹一星”。

“两弹”是什么?是原子弹和氢弹。“一星”是什么?是人造卫星。“两弹一星”在共和国的日历上留下了3个红色的日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耸立在新疆罗布泊大戈壁深处。此颗原子弹在世界引起了深大的轰动。一是因为中国终于发射了第一颗咱们中国自己研发的原子弹,不会再让别人瞧不起了。二是因为此弹关系着工作人员们的心血。

咱们中国人也能在太空上行走——“神七问天”。

探索太空的奥秘,是中国人多年来的梦想。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了第三艘有中国自行研究的飞船“神舟七号”。此次发射与降落都很成功,并在太空中拍出很珍惜的图像,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2008年,人们都说是中国人多灾多难的一年,也使人们在灾难中体现了中国人的顽强;也有人说,2008年是一个幸运的一年,使中国人展现了中国的人民智慧。然而,这两件事都源于去年——公元二零零八年。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中午十四时二十八分,时间,永远定格在哪里。也值得我们低头三分,默哀,悼念在四川八级地震。我身为四川人民,深有感触,虽然虽然不我不是灾区人民。特大级地震使四川人民弄得家破人亡。我们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告诉你们:有我们的党和政府,还有全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灾难又算什么呢?而唯一可做的,只有在心里默默祝愿他们。

在2008年8月8日晚上20时,令中国人值得庆祝的日子。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开幕式。其宏伟、壮观等。有着中国孔子文化,儒家思想等传统教育。奥运会,也展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一“绘画长卷”为线索,演绎中国上上下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使中国人为以骄傲。

中国,还有许多傲人的成绩。

每一个春节,暗示着新一年的到来。每一年度,都是不可猜测的一年。未来,中国的未来,不可估量。六十年,辉煌了六十年,经历风风雨雨走到今天,冥冥之中多了几分成熟于稳重,因为,曾经跌到过。

辉煌六十年,风雨同舟。祖国人民携手度过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

依旧是今晚的月亮,只不过多了几个岁月的疤痕与荣誉的象征,力争未来。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读后感800字(3)篇


你不喜欢我?你不再喜欢我?

这几天正好在读李碧华的《青蛇传》,与记忆中小时候看过的新白娘子传奇有很大的差异,感触最深的是许仙的若软无能,小青的一厢情愿。

小青初遇小白蛇是在西湖河畔被救,当真是恰逢你的出现许我一时太平安宁,免我一世孤寂。可偏偏只有我一人沉迷其中

可偏偏世事弄人,原本想要安安静静守护的岁月竟也无声崩裂。舍不得离开的人只好继续陪她走天涯

接下来得故事就成了话本子里的那样,小白蛇是小青蛇的全部,而小青只是小白蛇的一部分。行走世间,素贞恋上了一介书生许仙。她为他,水漫金山,苦盗灵芝,操持家业,却只换来了他的负心薄幸,联合法海置她与雷锋塔底。小青在雷峰塔底苦守良久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明,重逢她心爱的小姐姐。

故事若是到此结束也便罢了,可偏偏要在小白蛇厌倦了与小青蛇重新在一起的日子后才肯结束

只是这次小青再也没有陪她而已。 

初读李碧华是《霸王别姬》,电影自不用说,传世经典。然而文字更令人惊奇,虽记不清开篇的词句,但当时震撼的感觉却久不能忘,竟有人寥寥数语说透了凄凉,从此记住了这个名字。

《青蛇》电影没完整看一遍,只记得由王祖贤和张曼玉主演,王饰演白,张饰演青,扮相妩媚,与《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角色扮相大相径庭,大概是赵雅芝的白娘子形象太深入人心,所以当时个人不大能接受这种媚惑人心的扮相。今次读了《青蛇》,虽然人物形象差别极大,然今人已非幼时,自知故事人人可讲,至于是否为人接受亦或接受哪个版本,那是看客的事。习惯于读明明白白的故事,对于没能交代清楚的总觉得有些遗憾,也许是个人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不能尽理解。

李碧华写文总不肯多写一字,简洁凝炼,直面人性之暗。读起来时有压抑,茫茫人世,谁也逃不过,说是宿命之感,那放下不就结了,但偏偏想看那故事,理不清,似想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

《诱僧》,用营销话语讲,是个有爆点的题目。虽不信佛,但有敬畏感,这题目似亵渎,但细想僧本是人,是世俗人,要做清净人,悟道之人,不惹凡尘。累世众生,皆为俗累,如何超脱?即成僧,仍处世间,仍要吃喝拉撒睡,仍要与人打交道,诱惑在所难免。花花世界,口舌之欲,名利之诱,情之所钟,男女之欢……皆为诱惑。那故事里何以诱?以何诱?诱的结果如何?先把我诱进去看了一番。

《诱僧》里石彦生终摆脱种种纠缠,继承方丈衣钵。里面提及了悟道和禅宗,挺有意思。

《青蛇》《秦俑》《诱僧》三个故事三段情缘,似乎无甚牵连,偏偏扭在一起。李碧华自己默默在一边冷眼看着,她的冷静甚至于薄情,看的,尽是别人费劲心力也看不到的心思。因此,于缠绵中现刀锋,于繁华中见苍凉,于热闹中尝凄清。大概这就是李碧华。

妖冶、香艳、痴情、仙侠……糅杂出一个李碧华。

她写的人像妖,妖像人。

她写的故事一看就是假的,你却不得不信。

她写的传记你明知道是真的,却反复看都像传奇。

但分明,情到深处,是眼中的空洞。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听刘老师上一次讲课,有一个说法吸引了我,他说:自我的内容不是本体的、本来的,都是后来的,你从来不是你自己,你也从来没活过你自己,你只不过是你爸爸你妈妈等人的心理模式在心里的共同作用,你替他们而活着。听到这一段时,我有个疑问:既然无我?那么何谈父母?这种“无我”的观念还是蛮玄妙的,一来和佛教的业报轮回之说在表面上矛盾,二来实在不容易让人想通。衡量佛教诸派是否为“正信”的客观标准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其中,又以前两点“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最为根本,如果较真一下,真以这“四法印”为标准来衡量后来的佛教宗派,会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的宗派都不是正信。因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是根本否定人有永恒的灵魂的,而我们所熟知的佛教几乎无不说些什么灵魂转世、投胎转生之类的事情……n机缘巧合,马上就“遇”到了熊逸先生的《思辨的禅趣》,熊逸先生被誉为当代的“思想隐士”,他所写就的《春秋大义》和《隐公元年》,横贯中西、博览古今,并且详注出处和引文,世人多有不知其真姓名谁(甚至连力荐其书的罗胖,也从未知晓他的庐山真面目),但尽知他是一位严谨的著说者、学问家,让生性多疑的我立马拜倒在熊先生的案牍前,跟着熊大在禅佛的迷宫中想办法、找源头、站在高处往下看----以我对禅宗的零储备,看不明白,先撕开脑洞的一点点缝隙,让真知的阳光照射进来,观个热闹罢,哈哈!n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n禅宗学渊的复杂性、凌乱性,还真是小可非同!想要颉取“本真”,就如同在混沌的历史长河的污泥中探求清流,猛浪翻卷一阵阵拍打,模糊了五官,晕沉沉觅不到方向啊。先说禅宗代表慧能,他的六祖身份和奠基理论《坛经》(或称六祖坛经),首先就已经遭到胡适先生经过小心考据的质疑:早期的禅宗史其实是慧能弟子神会编造出来的一部伪史,慧能的六祖身份也是被连蒙带骗地硬捧出来的。这一结论,屌炸了天啊!不但挑战了人们的常识,还挪动了“信仰”这块奶酪,让充满信心的人们情何以堪???n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然而在《坛经》开篇就讲: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时,却令学生法海整理听讲笔记。就这不免令人起疑: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呢?如果我要学禅,该不该去读《坛经》呢?如果读了,那么,按照“不立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我显然是在缘木求鱼,可如果不读《坛经》,只是找个老师来接受口传心授,我又怎么知道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呢?n《坛经》所记录的因为一首偈子的较量而使默默无闻的慧能战胜众望所归的神秀的故事,有多少可信度已经查无对证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位宗教领袖,他的生平和形象既不是爹妈生出来的,也不是自己活出来的,而是被信徒们塑造出来的,所以,宗教领袖的形象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信徒们的观念,一部领袖的生活史就如同一部信徒们的观念史。那么慧能的禅法是如何在佛门万千法门中立得住、行得通,甚至于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呢?n我想应该归功于神会们的骁勇善战、善打天下,也得益于慧能禅法提供了最简洁的成佛法门,走通了群众路线。首先慧能禅法是顿悟法门,佛祖一拈花,迦叶就微笑,得法就在一闪念!那我何不试试?下一个迦叶没准就是我呢!n其次慧能禅法的理论基础是“人人都有佛性”。你看“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是说植物的佛性,“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是说高山流水的佛性,既然植物山水都能得法,那况人乎?n由把握当下进而追求永恒,这是禅宗与原始佛教、与其他一些佛教宗派的一个根本分别,也是慧能大展拳脚、所向披靡的“秘密武器”吧。凡此种种,不一一而述了。再往后看,发现自己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深厚呢:n佛家把一切生灵都叫做“有情”,一个“有情”是一个种种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的聚合体,也就是“六大”和“五蕴”的聚合体:“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意,风为呼吸,空为空隙,识为精神;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所谓“六道轮回”,其实并不是有一个“我”在其中轮回,不是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灵魂在其中轮回,而是“有情”的死亡导致了“六大”与“五蕴”分崩离析,而分离后的种种因素又在因果锁链的作用下发生了新的聚合,这并不是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理解的那样,存在着一个不变的、恒常的灵魂,在六道之中反反复复地投胎转世。----啊呀呀,你相信了转世轮回,所以你愿意接受环保、愿意厉行节约、愿意与人为善……如果你被澄清是以这种“碎片化”的方式轮回、转世,那么,究竟这些碎片还是不是“你”呢?如果不是“你”,那么还谈何“转世”与“轮回”呢?n说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名言其实是在说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却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我”做善事,所以“我”就得善报;“我”做恶事,所以“我”就得恶报——这是道德,而不是佛法,佛陀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和众生的解脱法门,而不是道德,当然就更不是道德投机。现在很多的善男信女烧香、磕头、捐款、重塑金身、乃至放生行善,当他(她)们遇到急难险重之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祈求佛祖的保佑----这是很公平的买卖关系啊!n其实佛陀指给人们的“因果”之说,是在阐明宇宙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庸俗的道德投机。佛陀是在给大家讲道理,而不是带领大家做买卖;佛陀所关注的是解脱之道,而不是帮助世人求平安、求富贵。佛陀的因果规律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并不是前人栽了树就一定自己能乘凉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人砍了树,是种了恶因;他自己乘不了凉,后人也跟着乘不了凉,这是恶果。所以,虽然“善恶有报”没错,可种下善因的人却不一定是自己得到善报,种下恶因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己得到恶报。这才是世界的真相,不过后来被赋予了太多一厢情愿的道德色彩,这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本来面目,只不过这真会伤透了那些怀有美好情操和淳朴愿望的人们的心啊!n如今的佛教早已经改头换面,走在原始教义的对立面了,就算佛陀复生,恐怕也认不出这就是自己当初创立的那个教派了。仔细思量,不免灰心。可究竟如何发展,也由不得佛教本身吧?大众需要斩钉截铁的结论,不需要审慎的论证过程;需要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不需要那些虽然真实却不为人所喜的东西;渴望速成的捷径,不喜欢下工夫、花力气;喜欢简单接受,不喜欢深入思考。辩论什么教义、正信那些,都属于“追求真理”的范畴,而对大多数人来讲,宗教只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信什么并不重要,信徒们需要仪式化的生活,渴求福田,这实在是人性的大势所趋。佛法拗不过人心啊n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以前已经读过《坛经》,这次再读一次别人的解读,别有一番趣味。

慧能禅核心就是要认识到自性本清净,佛法向内求,别无外物可寻。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惟见自性,自了成佛。

许多现在习以为常的概念都是源于慧能,而这些概念在当时可谓是激进之言。比如,现在人认为的人人皆有佛性,是慧能一力主推的。此外,慧能坚决反对坐禅,他认为人是有生命的,是动的,而动的却去模仿静物去求佛道,不异于缘木求鱼,磨砖成镜。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慧能的徒孙马祖道一,是禅宗里面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说慧能禅自他之后大兴于世。在他顿悟之前,曾天天静坐,发力禅坐,以求成佛。慧能的徒弟怀让知道了就说:“坐禅怎么会成佛呢”。

马祖不理,依然故我。

怀让于是拿了块砖磨了起来。

马祖初时并不理会,后来,见老和尚一直在磨,才好奇问到:“磨砖何故?”

怀让老和尚答:“磨砖成镜!”

马祖:“磨砖也能成镜?”

怀让:“坐禅也能成佛?”

马祖言下顿悟。

据言近代佛学大师虚云老和尚却是推坐禅的,传言他于终南山坐禅两月,道力精深。不知何故。

慧能禅将很多旧的名词赋予新的解解释,比如戒定慧,戒定慧是佛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简言之,戒就是要遵守戒条,然后定就是定力,慧自然就是智慧。由戒而定而慧,是当时佛学的普遍理念。慧能却不然,他言自性不非即戒,自性不乱即定,自性不痴即慧,讲究定慧等,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戒定慧不存在递进关系,一朝悟道,直了成佛,戒定慧直下即是。

《坛经》是慧能禅的经典和源起,其理论来源《金刚经》《涅槃经》《维摩诘经》

有。慧能是很推崇《金刚经》的,兹引一句以作结束,坛经云,慧能闻此句而言下大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对禅宗的思辨,好熊自然不是第一人,胡适、季羡林等老一辈算是惹了很多争议,哦,对了,胡适的《禅宗说什么》讲的很好,但是写的这么通俗易懂,思辨而不撕逼,质疑但也不乏敬畏,so,挺好玩的一本书。 n 说来,《坛经》《金刚经》也算是我的佛学入门读物了(貌似应该也是很多人的)。高中那年,曾用毛笔手抄十遍还愿,当时对慧能很多思想是很很很认同的,比如“即心即佛”“自性清净”等,但是对慧能求法得衣那段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佛门怎会险恶至此?到现在,最觉得疑惑的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我不明白啊,你说摩诃迦叶一直乐于修头陀行,怎么会是如此文艺的禅门一派的祖师爷?nn 年初的时候有幸听了一场朱清时教授的讲座,他借用心理学经典的双歧图,大概是为了说明由于认知的局限,我们看到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事物本身。我突然想到了个问题,可惜结束的时候竟然没有提问环节,刚好旁边坐的是一个佛学院的僧人,我突然脑袋短路,就冒昧地问那个僧人,我问:“双岐图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看到的事物并不是实际的,真实的,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佛法不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一个方法、角度?”n n 这个僧人先是楞了一下,旋即答道:“是一个方式啊。”随后大概觉得不妥,遂补讲了一通佛学标准的回答。然而他后来讲的啥我点都记不得了,我只记得他最初的回答,因为不假思索的东西,真实性更高。宗教不会认为自己只是一种认识的角度,它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真理实相。我到底是对这种一言堂式的不甚信受,至少,我现在的智商只能认为,人是在宗教中追求确定性,借以对抗偶然带来的不安全感。 n 作者书中的一句话我很认同:思辨的力量敌不过世俗的心愿。毕竟,在这个艰难的世界艰难的存活下来,真心不容易,宗教的慰藉还是很重要的。我尊重并且敬畏这种原生力量和由此而来的自发秩序。

读汪荣祖《康有为论》有感600字


读汪荣祖《康有为论》有感600字:

文:胡为乎来哉;读汪荣祖《康有为论》。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提倡设立孔教会,要以孔教为国教。中国各朝代历来崇孔祀孔,但从无教会。康有为的意思是要使“各郡县皆有孔会”,并建立教籍,“一律注册,人收二毫”。或以为康有为前期戊戌变法有功,后期保皇有过,提倡孔教更是维护专制,保守顽固。其实这么看康有为就肤浅了。康之所以立孔教为国教,实在是想比之欧西之基督教,以严密的教会组织形式形成精神共识,来凝聚人心,使民有所信仰,有所畏惧,以为立国之基。康有为提倡孔教的时间恰恰是辛亥革命之后,天赋皇权被打倒了,皇上没了,辫子没了,小民的主心骨没了,中国人成为了一盘散沙,靠什么凝聚人心,一呼百应?康有为想到了孔教。这实在是康有为强烈的文化危机感及救亡意识使然。

康有为其实在意孔门(儒家)教义吗?从他写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就可看出端倪,他不过借儒学为幌子,为变法服务,为政治服务。读书笔记由此笔者想到一词――党教。从新一届领导莅任以来,中央不断强调党化。党领导一切。这也无非与康提倡孔教同一机杼。党章本身的党义并不足恃,没有人审查你是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的是凝聚人心。

可见,党员交党费(康也要求一律注册,人收二毫),国家不是为此蝇头小利,实在是为凝聚党员之精神共识。一般群众交个人所得税,国家也非为此小利,乃凝聚全体国民之国家意识耳。

另,康有为写作《大同书》。认为大同世界的实现要经过乱世,小康之世,太平之世。其与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的三段论何其相似。所以萧公权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他(康有为)甚至也可能为共产思想与体制之兴,铺了路。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六祖坛经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六祖坛经读后感8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