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南京暴行读后感800字

南京暴行读后感800字

南京暴行读后感。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暴行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南京暴行读后感(一)

今天,读了《南京暴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回忆着文中的内容:日本人以杀人为乐,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城市广场,他们到处杀人,一个个无辜的平民在一声声痛苦呻吟中倒下了。城墙外,血流成河,尸体成堆,在短短六个星期里,三十万中国男女老幼死于日本侵略者的枪口屠刀之下,场面惨不忍睹。这些日本人,在南京为所欲为,耀武扬威。让南京的同胞们天天担心受怕,家庭支离破碎,日本人实在太狠毒、太凶恶了,难道他们就忍心下得了手吗?不仅如此,日军还遇屋即烧,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都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十分沉重,难道中国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吗?如果当时南京同胞手牵手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就不会发生这件让所有中国人羞耻的事情。一个民族要强大与复兴,需要个体的团结,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南京大屠杀就是一条血淋淋的教训。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明镜,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所犯下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世界爱好和平者所唾弃的。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了,因此,我们更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记住血的教训,必须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勇往直前,为中国的明天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将来做巨大贡献。


南京暴行读后感(二)

《南京暴行》是美国人朗恩。约瑟夫拍摄的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实纪录片,不少内容是德国人拉贝提供的资料,有图片、影片等,时间、人物、数据等资料翔实。虽然本片的解说语言很平实,没有通常电影的很多渲染。今天,我在线看了这部纪实片,感触很多。

片中并没有那些很清楚的日本人杀我同胞血腥的场面,但是却让每个看电影的人愤慨不已。影片很大一部份是由当年在南京的外国牧师,老师和医生的亲身经历。因为他们是外国人,他们凭着自己的良心,保护了很多中国人;他们还帮忙记下了当年那些屈辱的历史,当然他们是站在很中立的立场上所做的纪录。我想如果是一个中国人,不可能如此不带感情色彩的讲述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片中幸存的几个中国老人的讲述是声泪俱下的,如果亲眼看过自己亲人的惨死,是我也不可能平静的讲述。

影片的开头,几个大屠杀的亲历者回忆了昔日南京的繁华和安宁,当时他们只有10岁左右。慢慢地,观众才发现,这几个满脸皱纹的老人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惨痛记忆,更残酷的是,他们都是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死于日本军人的刀枪之下。一个常姓老人,用了5分钟左右讲述母亲的离去:当时满地是死人,满地是鲜血。天气很冷,脚踩在地上黏乎乎的。母亲正在给弟弟喂奶,日本人一刀向她捅过去,她身子一斜,努力撑住不让弟弟掉下去,但是日本人又捅了几刀,弟弟还是掉下去了??弟弟爬过去喝妈妈的奶,那时她身上几个地方都在冒血,但她还是拼命把弟弟往她怀里拽。我对妈妈说,你要坚持,我给你捂住血??常老的感情是克制的,他拼命忍住眼泪,尽量冷静地对着镜头述说。此时,影院中的大多数观众忍不住泪流满面。据说,翻译在听到这一段时,曾经泣不成声,无法继续。

影片的拍摄者告诉记者,他们是以西方人的视角来拍这部电影的,我相信这样的话,西方人对这些史实的感应力会更强一些。因为在美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即使你受到很好的教育也不会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所以,张纯如写了《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历史》。在我看来,屠杀是不应该和遗忘联系在一起的。比尔古登塔一再强调,我的初衷是告诉大家真相。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应该是希望你们发自内心地去尊重这样一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我认为,中国要扭转乾坤的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南京暴行读后感(三)

读了南京暴行,使我满腔愤怒!

中国军事专家刘方楚估计死亡人数是43万,而日本方面却低估到了3000人。

日军1937年12月13日大量涌进南京,占领了政府所在地,银行,仓库并在大街上随便开枪杀人。南京的任何地方都有死人。无论是大街小巷,城市广场,都会有血流成河的场面。日军见人杀人,就连老弱妇女,儿童也不放过。他们杀人的方式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读了南京暴行,我不禁颤抖,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多的生命,那么多的祖国的未来,就在这儿毁于一旦了。我不禁的痛惜。都是中国人,都是血肉相连的同胞们,不仅他们痛苦,我更加痛彻心扉。心在滴血,一滴,两滴痛苦算什么,失去了千千亿亿的同胞们,更加无法有痛苦来形容。

我气愤,我伤心,在这一刻,化成努力,报效祖国,我祖国奋斗,不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南京暴行》读后感400字


打开历史的画册,翻开1937年冬天的那一页,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噩梦般的冬天。你会看到堆积如山的尸体和鲜红的血海,问道浓重的血腥味。那个给南京城带来这一噩梦的人就是——日本。

在《南京暴行》节选中,我知道了他们有多么的可恶。他们让南京市民站成两排,把第一排的市民的头砍下来,再让第二排的市民把第一排的市民的尸体扔到了河里,最后第二排的市民也人头落地。在《东史郎日记》节选中,我又知道了他们对人的生命多么的轻视。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下关码头,尸体堆成了黑糊糊的山。大约有一百个人在那里干苦活,把尸体拖下来扔进长江。尸体还淌着血,有些人还活着并痛快地呻吟着,他们的四肢还在抽动……”

读到这里,我的心也痛苦的抽动起来。我记得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落后了就要挨打。中国的地图从荷叶变成了公鸡就是最好的教训。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场场灾难曾经将祖国妈妈推向痛苦的深渊,使中国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其他国家再也不敢小看我们,再也不敢侵略我们了!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儿童,背负着建设祖国振兴祖国的重任。我们现在就得好好学习,掌握好本领,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妈妈作出贡献。

读《南京暴行》有感600字


我看过许多书本,有作者是中国的,还有作者是外国的,我第一次看中外作者作品收集在一起的书——《新语文读本》。

我看到了第10期。第10期里的目录是:1.一多野花一座天堂2.和世界一起驻足聆听3.开在心上的铃兰花4.看生活的艰辛5.展开文化的长卷6.扎在泥土里的生命根须7.何日望时平8.南京大屠杀9.战争中的人们10.和平之路和黄金法则11.心灵深处溢出的暖流12.向陌生世界伸出你的手13.齐白石与毕加索14.同一个故事不同的结局15.永远年轻的奥林匹克16.科学的颂歌17.陪爸爸妈妈一起读。

其中,《南京暴行》这篇文章使我感受颇深。

南京,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是一个曾经伤痕累累的孩子。它遭到了日本的惨烈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的自相残杀。当时,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下关码头,尸体堆成了黑糊糊的山。大约有一百个人在那里干苦活,把尸体拖下来扔进长江。尸体还淌着血,有些人还活着并痛快地呻吟着,他们的四肢还在抽动……”

读到这里,我的心也痛苦的抽搐起来。难道,中国百姓的命,不是命吗?我一次次向天问道。却无人回答,我不禁潸然落泪……

我记得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落后了就要挨打。中国的地图从荷叶变成了公鸡就是最好的教训。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场场灾难曾经将祖国妈妈推向痛苦的深渊,使中国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有了自己的权势,有了自己的信念!他们再也不畏惧战争。但是!他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世界。

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儿童,要抱着同一个理想、同一个愿望——使中国成为一个和平、美丽、富强的国家。向前冲。所以我们现在就得好好学习,掌握好本领,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背负起振兴祖国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担。

中国的少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读《南京暴行》有感500字


现在,残酷的战争情景还像黑白电影般反复回放着,人们无法忘记那段痛苦的历史。读了《南京暴行》这篇文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之大。

《南京暴行》中从死亡人数,屠杀平民和日本记者三个方面写出了日本对在南京犯下的种种罪行并不承认,企图敷衍了事。在南京大屠杀中,我国实际死亡人数多达43万人,可日本方面有人却估计低于5万人,有人甚至估计低于3000人!这分明就是一种对人类生命的蔑视和对良知的践踏!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杀死了多少人,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原谅他了,因为战后他们深刻忏悔,用实际行动来弥补以前的过失,并勇于承认自己曾经的罪行。而日本却不这样,他们不但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还试图将自己的罪行抹去,真是不知羞耻!

从上面惊人的数字不难看出,战争对人们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应该反思历史,避免惨绝人寰的战争再次发生。

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正是清明节,我们在回家踏青,为祖先扫墓时,也别忘了去革命烈士,抗日英雄的坟前献上一朵花,告诉他们:我们会时刻反思历史,捍卫你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

勿忘国耻_《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读后感500字


初冬时节的寒风,携着法国梧桐,翩然而至。

南京,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蕴含了多少代人,对历史的沉思,对未来的展望。可,谁又能想到,79年前的今天,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六朝古都,经历了怎样的骇人听闻的劫难?这一天,我们跟随着张纯如女士手中愤怒的笔,去回忆那段凄惨的岁月。

1937年的12月13日,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日寇侵略者打开了了南京城东、南、西城门,南京人民就此开始了炼狱一般的,长达六周的地狱生活南京城,沦陷了。大街小巷,庭院住宅,寺庙庵堂,田野村庄日寇侵略者反复扫荡,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与无辜的平民,除了就近进行集体屠杀外,更多的,则是押往城郊,进行集体屠杀鲜血淋淋,染红了长江,溅满了枫叶

而在这种国难当头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些外籍友人,冒着生命危险,为保护中国人民的安全,不惜尽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乃至生命。在一年前,我曾有幸阅读过德国西门子洋行住南京办事处负责人拉贝的日记。在那本书中,人性的丑陋与美丽,对比的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对这些热爱和平的人们,致以最大的敬意,与感谢。

读《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有感800字


我们,不曾忘记——读《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有感

一提起南京大屠杀,我会本能地想到“30万”这个惊人的数字。我知道,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无辜生命惨遭屠戮;我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着一个古老民族历经的不堪回首的一场浩劫。

然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我却如隔云雾,知之甚少。直至读到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中的大屠杀》。

27岁的张纯如,历经两年,四处奔走,承受各界质疑乃至不良人士的恐吓,最终写成此书,将大屠杀的历史细节一一公诸于众。

读此书,几欲弃书而逃,几欲掩面而泣,几欲伤心欲绝,血腥沉重的过去重如大山,让我气喘吁吁,不堪重负;惨无人道的暴行令人发指,让我义愤填膺,出离愤怒。

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诗。”我说,南京大屠杀之后不再有歌。即便有,那也定是哀歌,是挽歌。历史被狠狠地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即使几十年过去,它仍在汨汨地淌着血,仍在每一个午夜梦回之际让炎黄子孙胆颤心惊。

网上曾热传着一张图: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一个蓬头赤脚、眼噙泪光,一个阳光天真,快乐无虑。前者的背后是战火连天,后者则置身车水马龙。两人探长了身子,向对方遥遥地伸手……中间一行字极其醒目: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

鲜明对比,催人泪下!一想到1937年的那个冬天,最冷的不是那冰天雪地,而是30万人冰冷的尸体和不知多少国人绝望无告的哭嚎,我的心中便是铺天盖地的愤怒与悲伤,闭上眼,脑中就能想到刽子手们张狂的笑容,就能听到南京城头徘徊不去的哀嚎!

怎能忘?怎能忘?生命竟如草芥般被践踏,人性竟如敝屣般被丢弃!不敢忘!不能忘!国之屈辱,民之殇痛!

张纯如女士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不忘历史,只为让白骨可以沉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为史鉴!

不忘历史,方能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哀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幸哉,生逢盛世!

壮哉,我涅槃中华!

南京南京读后感


南京南京读后感(一)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一个就要当妈妈的女人,那日本人都没有放过,用那冰冷的刺刀插进那孕妇的腹部,挑出一个还没出世的孩子,那小小的生命,还没有看到这多彩的世界,便要走向死神,孕妇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却没有唤醒日本人那一丁点儿的良知。还有那一群又一群、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被日本人用机枪扫射,一个又一个的亡灵找不到去天堂的路,因为他们心中积满了仇恨。日本人如那疯狂的恶魔,杀人不眨眼。我不想再看下去,我不想再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同胞倒下。屠杀、抢劫、强奸等一系列的罪恶行为,却被那血腥的日本人当成是一场游戏。仅仅六周,日本鬼子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三十万人以上啊!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己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的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去年,日本海军把中国钓鱼岛的渔船船长囚禁了起来,日本这个东瀛小国是在向我们中国挑衅,还以为我们懦弱,不堪一击,他们错了,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就如那睡醒的雄狮,一声长吼必定惊天动地。走过的六十几年,中国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忍受了多少痛苦,即使在文革十年中,顽强的中国人也没被吓倒。中国在苦难中磨砺了意志,在失败中找到了自我。生于忧患,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个曾经让世人瞧不起的国家中国,逐步发展,日夜腾飞。


南京南京读后感(二)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是的,我观看了《南京!南京!》。

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与此同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的疯狂举动在无耻的日本人的手下展开最后,角川把幸存的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选择了自杀。

影片留给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痛苦的脸、无奈的脸、绝望的脸便心如刀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孙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愤怒!泪水、痛苦、愤怒编织在一起,便是《南京!南京!》的最好观后感。

当我看到日本人拉着一车死去的慰安妇,把我们中国人当货物一样宰割,我是多么想站起来,流着泪,向这些慰安妇致敬;我也要用尽一切恶毒的语言去咒骂这些无耻的日本人,他们失去了最起码对人性的尊重!

日本妇女五元,中国、朝鲜妇女两元。在日本,一位军官这么说。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是羊!这一点,中国不会忘!

是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不会忘!

华夏大地曾经多么慷慨的给予我们,它给予我们热情、善良、坚强,却忘了给予我们平安。炎黄子孙享受着这一切。但是,当别人攻击我们之时,有无还手之力,这是莫大的悲哀啊!

我觉得《南京!南京!》这个名字2020更像是一句口令。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从现在起,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昌盛,更繁荣,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南京南京读后感(三)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的电影,电影名叫做《南京南京》。

在电影上我看到了日本人非人对待中国人的行为,把南京三十多万人都给杀了。行刑的手法有很多,例如又用火烧的,被水淹死的,还有被机枪射死的电影的后半段,我看到了有两个人活了下来,我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激动的我猛跳起来大声地说:还有生命存活了下来!好啊!日本人之所以不能完全的杀死所有中国人,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有骨气,能够鼓足勇气去面对眼前所处的艰苦处境和种种困难。

有人说是中国人事先杀死了许多的日本人,然后日本人才会在中国大陆上大肆屠杀,我不相信事情是这样,于是去查询这段史实,是日本人先来到中国的土地上来侵略,而且还残忍的杀害我们同胞。在南京,日本人将我们的同胞的头颅砍下来,将其挂在高高的城墙上,看到这,我心中愤怒的焰火顿时燃烧,恨不得拿起大刀将他们的头颅也砍下来

爸爸告诉我,有一种叫做万人坑的地方,里面埋着的是我们几十万南京同胞,如今那坑里到处都是骸骨,听上去就感到毛骨怂然。爸爸说:南京城的富饶是因为我们南京同胞们那爱国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感动了老天,老天才会是南京能够那么繁荣。听到这我不禁开心的笑起来,天真的说到:噢,我知道了,难怪南京这么有名呢。我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了中国人民雄厚的爱国情操和敢于面对困难,是中国人的骨气和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让日本人不能够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猖獗,一想到如今祖国的发展,同时也让我明白如果没有日本人对中国的迫害,中国可能还是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相信《南京暴行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南京暴行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