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微班会创意设计与实施》读后感2000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们在读一本中外经典名著时,会从中感受到与我们以往认知中不同的东西。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微班会创意设计与实施》读后感2000字”,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犹如预建一所家园,它的整体框架、外在风貌、内在精神,需要班主任心中有一个蓝图,然后通过各种方法一砖一瓦构建,工期或一年,或三年,或更久。无论时间长短,班主任的角色首先是一名设计师,你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这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宏观谋划;其次,班主任还要作为一名有着匠人之心的建筑工人,保证在有限的工期内,最大程度地使每一块砖瓦发挥其潜能,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保证蓝图的实现。微班会对班级建设恰如现代科技之于港珠澳大桥的作用,它所体现的智慧让班级管理更加充满人情味,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几年前关于微班会的概念和作用的认识是完全模糊的,读完秦望和侯志强老师编著的《微班会创意设计与实施》,豁然开朗。在班级管理中,每个班主任每天都在进行微班会,例如某个学生近期学习退步,找他谈话;老师一再强调的某项纪律依然有人当耳旁风;迟到现象;考试结束进行总结,都是在进行微班会,只有当我们更加用心,更加智慧的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才是具有创造性的,更具价值的微班会课。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班级管理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的,而且每一节微班会设计都体现了科学精细的教育理念,即如何让微班会富有创意:

1.运用恰当素材。素材的恰当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微班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必要的时候对素材进行加工。一句名言、一副对联、一首诗、一个桥段、一个故事、一篇美文、一张图片、一段小视频、一个幻灯片,以及班级、家庭、社会中发生的热点问题,都可以成为微班会的素材。所以平时有意识的对素材进行分类收集,是非常有必要的。

2.捕捉教育契机。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环节。教育契机可以分为可预见性教育契机和偶发性教育契机。可预见性教育契机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发生的一些事件,这些事件学生事先并不知晓,但教师却能凭借多年的经验做出预案,比如新班级组建、文理分班、重大考试、节日庆典、外出活动等。偶发性教育契机的出现是无规律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善于敏锐地去识别,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情感点、求异点、变化点、荣辱点、利益点、低潮点、矛盾点、敏感点、闪光点、共鸣点并加以利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怀揣善意,尽可能对班级中每一件小冲突进行化解。

3.创设德育情境,是指教师创设或利用一种与德育要求相一致的、自然真实的情境,并随风潜入夜,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积极参与,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比如一个苹果的班会,通过创设情境,最后老师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第一次犯错误,叫做经验错误;第二次犯错误,叫做能力错误;第三次犯错误,叫做道德错误;犯一次小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日积月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大错误。

4.增强活动体验。我们告诉学生的道理,其实他们都懂,可他们就是不做,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品德形成如果只停留在知识性的建构,缺乏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则必定会妨碍他们从道德知识到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构建。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印象不深,而只有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的认识和感受才会刻骨铭心。

5.植入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数学的思维之美,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课的现场演示,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感染力,都是德育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实现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融通,则可以极大提高班级建设水平。每天努力一点点这节微班会课,我印象颇深,让数据告诉学生每天努力一点点的意义,胜于我们长篇大论的讲道理。

6.开发微小时段。利用好碎片时段,充分利用好恰当素材,比如励志午诵、朝会演讲、小故事演讲赛、《论语》课程、养心幻灯片等,这些创意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和学习。

7.及时总结评价。学生要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效,都离不开及时的反馈。成绩的提高如此,行为举止亦是如此。所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以总结评价为主题的微班会,及时总结得失。评价性微班会有朝会、晨会、午会、夕会、夜会、操后点评等。

8.融合心理技术。本书介绍的心理学技术简单提到了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和道德两难这三个理论在微班会中的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9.巧借八方力量,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融入到班级教育当中,如人生故事、班级活动、四季美景、新闻热点、校内大事、重大节日等。

10.预演模拟过程,微班会用时短,需要思路清晰,才能收到实效,因此需要用心备课,在脑子里预演。

以上理论性的指导,全方位的指出了如何上好微班会课,要想有所成,还需要长期不断的加以实践,让教育随时随地发生。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微习惯》读书笔记与感悟800字


作者简介:

斯蒂芬·盖斯是个天生的懒虫。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从2004年起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表了许多文章。2011年,他开始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Existence,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

适合读者及痛点场景:

1.无法养成长期坚持的习惯;

2.期望提升意志品质;

痛点场景:减肥、读书、备考、写作、集中注意力等。

什么是微习惯?

简单到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习惯。

例如,每天一个俯卧撑。

原理解释:

第一,为什么容易坚持?

因为容易,所以没有太多反感或者恐惧。

因为容易,所以容易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激励下一次任务的完成。

因为容易,所以不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即使遇到外界干扰也容易克服。

第二,为什么有效?

因为人的行为是有惯性的。一旦开始,就会顺便多做一些,效果也就明显了。

长期坚持简单任务的效果短期做很长且高难度任务的效果。

执行要点是什么?

切忌增加任务难度。

达成当日任务目标时,一旦难度增加,任务就不容易完成,随之产生对于习惯养成的反感、恐惧感、挫败感等等,因此,少即是多,小即是美。

为什么微习惯比普通习惯容易养成?

普通习惯往往任务很重,开始任务时会容易产生很强的反感和恐惧感。

而且,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会导致任务无法完成,产生挫败感。

与之相反,微习惯因为简单,所以容易开始,容易结束,容易产生满足感,也就容易坚持。

如何实践: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按周期进行执行,周期最后要预先安排放松时间。

完成任务后的“自信心膨胀”是正常心理状态,然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希望“放纵”一下,放纵之后又开始对自己感到不满、自责。这会导致对于习自己的方案,认为自己是无法养成好习惯的。实际上,只要认识到这是正常心理现象即可,就好像充电宝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充电一样。

3.使用心锚。

将微习惯与自己的某一种行为建立链接,并让这种行为作为微习惯的触发器来使用。

例如,每天第一次看体育新闻之后一定要做一个俯卧撑。因为体育新闻是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就用它作为触发器,引发微习惯的执行。作者:胡艺友

初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汉教体字〔2016〕78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 活动目标

1、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目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3、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4、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洪康(负责学校读书活动整体工作)

副组长:杨弟康(负责读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指导小组:

成 员:校委会成员、各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工作,语文老师具体负责读书活动的指导)

周高升:负责读书活动的资料整理工作

四、活动要求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和自主学习时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自主学习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激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学生读后把书名、页码、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文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月至少批阅学生读书体会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利用写字课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各班学生根据文科组安排每学期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团支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讲故事、朗读比赛、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教师读书系列活动

①开展新教育系列读书活动,及时写好三种笔记和校本手册上的读书体会;

②建立教师读书活动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

a、推荐好书。每学期为教师推荐3-5本书,开展“好书大家读”和“各读各的书”活动。

b、表彰奖励。通过评比“优秀教师”,继续开展教师读书等表彰活动。

(2)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认真填写读书笔记;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读书演讲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校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受表彰的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校园之星”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学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挂牌。 

(3)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读书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总之,本次读书活动的开展,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落到实处,从而为我校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心得体会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心得体会:

郭甜;这本书给出了一个观点,所谓设计,并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先头部队,它应该是所有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现代素养。人类生存,形成了环境。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施展实践性才智就是设计。设计不是广告中介绍的东西,也不是买回来的东西,而是希望人们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懂得怎样在这片土壤中开出一朵又一朵鲜花。所以,用敏锐而新鲜的视角去观察每一天的生活,让人们自己觉醒,从好好培养自己的生活文化开始,这就是为什么设计的最大意义!

巨航天:随着设计历史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起来,越来越?方便便起来,越来越简洁起来,越来越充满了了情趣,这都是设计的发展带来的。原研哉提出的re-design,再次设计,内在追求在于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

李萌: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书中他他介绍了有他参与的各个设计项目。关于他的性格或是坚信的理念我有些拿不稳,但是他有一段话,却使我从中感觉到了这个设计师的伟大胸怀。这句话是: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保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院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林佳莉:在我眼里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总透漏出丝丝禅意的幽静。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赞美,总是能于细节之中迸发一些小智慧,这想必也和日本本国有限的土地,并不丰沛的资源以及迅速增加的人口有关,日本设计师似乎总能在些许平常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创意。

马广盼:无论是清理房间、做菜、洗碗、在电脑上打字,或是听歌,看路边的花、洒满的阳光,都带着有如第一次见到般的心去触摸与感受。这股心意乃是让品味的人能够吃出或者注入一种温暖。宇宙的相通,心意的无碍,色香味的聚合,悄然之间,一盘菜就收纳了所有,也释放了所有。’

董梦婷:一方面这本书本身的设计就可以给人良好的阅读体验它的纸质量很好翻译的手感也很好书的排版也是经过用心的设计另一方面这本书不是设计类的材料而是一个设计师讲述他对设计的理解。

石凤琴: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更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就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日益加强了这种倾向。他清醒地感觉到“技术不是工具而是素材”,在我们对其充分了解之前就深陷于对它的消费,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汪丽英:现在我明白了,这就如同逐梦的人,可能由于走的远了,追的乏了,一颗坚定顽强的心在饱经现实的打压、诱惑后,虽然依旧在奔跑,但早已忘记了最初的梦想,舍弃了精髓,徒有其表罢了。这位日本顶级设计师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生活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和我们不同的是,他在面对各种变化的时候,喜欢把所有复杂的、繁乱的、色彩缤纷的东西划归到一个永恒的起点来重新审视。

王晨宇: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百家笔记网()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

王亚文: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人应当保持一种纯净的心境。原研哉的实践告诉我们,设计也是一样,虽然常常不可避免地与商业相关,却不能成为市场利润的奴隶。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

王羽:原研哉先生《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全面的讲解了日本设计的风格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发展的形式,而翻阅此书时心情也是格外愉快的。清晰简洁的版式,稍加留白的视觉想象区以及恰到好处的配图,低饱和的颜色,舒服而不会太抢眼,整本书风格统一,让人感觉专业而不张扬,还有纸张的舒适,似乎更让我感觉生活本该如此,简单而美!

魏跃政: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一原研哉我认为这本书能在“什么是设计”方面给人带来一些启发。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用最简洁的方式去达到美感和功用的目的,同时还能体现人性的考虑,自然的考虑。像是成人纸尿裤的设计,其实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减轻使用这种产品的人可能产生的羞耻感;而火柴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想想,要从树林中将这些小树枝捡回来,是多么充满感情和欣赏的一件事,绝不是将木材生生劈开那样的无情。小树枝的自然形状也比直的木材更有美感。前提也是人们确实使用火柴的机会少了,连使用火柴这件事都成了一件亲切的事。只有这样,设计才能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武香宇:读完《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我认识到,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这并不是说设计里没有表现的成份,更不是说艺术是不在乎沟通的。但是两者放在这两项上的重视是有较大差别的。设计是不能凭感觉做的,要考虑各种因素,要寻找最隹的表达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有效视觉语言。

杨浩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世界的美丽,是日常生活中生命的美丽。人类追寻着幸福,而设计是一种手段。不断在人类的文明积淀上涂抹上个人的思考,会孕育出更多更好的设计。就像尾页的旅人,背着文化与历史,负着责任与使命,一往无前,开拓未来,不断探索着更加合理、更加美好的生活……

杨荣:书中他他介绍了有他参与的各个设计项目。关于他的性格或是坚信的理念我有些拿不稳,但是他有一段话,却使我从中感觉到了这个设计师的伟大胸怀。这句话是: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保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院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就像此书的开头,李?埃德尔库特这样评价他:“精确、严谨,他谈起设计来如一种生活哲学,不断变换着他对整个过程的意识,总在某处有所进展、挑战、改变着他的智慧。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1500字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提出的符号概念,让我对符号的认识上升到了全新的阶段。整本书的前篇大部分都在说符号,而后面慢慢的开始说一些实际应用在公司战略的内容,因为和我的工作和我的思考方向不同就陌生了,所以这里只说说我在书里看到的符号的理解。

符号是一个合集,是一个信息的合集。我们随着时代的更迭,信息也在呈现几何增长,每一个符号的产生都是把当时的信息浓缩集合,这是符号的第一个作用。而符号的第二个作用则是为了个体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沟通。当一个符号在人们的脑中形成共识,它就成为了人们语音的一部分,我们用他们来沟通,一个名称,一个动作,一个图案所传达出来的含义都能完整地被对方接收理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才是最高的,所以能够高效地沟通信息的符号在传播中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再来说说我能想到符号的一些具体的价值。成语是符号,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帮助我们把语言浓缩,并且用来交流我们的情感,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名字是符号,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每一个名字背后代表的那件事、物、人,每一个颜色,每一个细节都被包含在了他们的名字里,在人与人之间顺畅交流的时候,每一个名字发挥着他的作用。那些化学元素符号,分子式,图腾无一不是符号。除了语言和图案,我们的手势同样是符号,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可以是符号。

延伸出去,符号同样是由符号组成的,从我们的祖先最早用图画的方式描述动物开始,符号就开始积淀,慢慢的图画形成为文字,当文字越来越多的时候,有了词语,有了理论,有了专业术语,定律,公式——符号不停在提炼,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为什么有人买奢侈品,因为他要让别人知道他是富有的,是社会的高阶人群,过的是品质极高的生活,他无法仅凭外貌特征将自己与那些其他的人区分出来,所以他通过奢侈品的这些符号解释自己的地位解释自己的财富,当别人一看到他,不需要用语言,别人就知道他是富有的。

而那些奢侈品作为一种富有的符号,通过他的价格,背后的故事,工艺等等这些符号来解释他本身。把一个公司的品牌作为一个符号,不停地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向世人解释这个品牌的价值,并让人们理解并且认同他所传达的价值观——这就广告的本质。而作为广告的核心,品牌作为一个符号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承载品牌精神和传播交流的目的。

传播的本质就是我们利用人们心中固有认知的符号来让人们快速地学习新的事物,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理解成本对新事物产生认知。所以在广告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类似“手机中的战斗机”这样的广告词,这样让观众能最快速的对这款手机的性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读后感而在UI上才会出现拟物化这样的设计来帮助人们使用产品,即使扁平化的今天仍然不敢背离这点,只是舍弃了一些花哨的元素,本质却没有改变。即使是纯平面设计同样使用符号来使得设计作品能够让观众能够看懂。所以一个圣诞的海报,我们要画上红帽子大胡子的老人,端午节要画上粽子,过年要画红色,这些都是人们心中共同的符号,能够唤醒大家的共鸣。

公司这个大符号,他的含义需要传播才能让人理解接受,而如何让人在最短的时间理解就是符号能够做到的事情,记住你要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并且在所有能够让人接触到的地方用符号传达出来,让人第一时间理解并有所共鸣就是最有效的传播。而难点在于我们是否对自己所表达的东西充分理解?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是我们要表达的信息?我们所表达的信息是否都围绕在一个点?

最后一句吐槽,这本书虽然再里面不停地用他做过的案例解释他的理论,好像不停在做广告,不过写得还是非常实在的,转换一下思路,在做事的时候就能清晰很多。作者:另一半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微班会创意设计与实施》读后感2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