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花瓣鱼读后感50字

花瓣鱼读后感50字

《花瓣躺在小溪里》读后感。

俗话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花瓣躺在小溪里》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看了《花瓣躺在小溪里》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深,因为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这样的一句话: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在这本书中是由一组故事组成。香雪,短尾鸽、谜面:九十九、第十一根红木条不过书中香雪的懂事让人感到欣慰,陈小维的可怜让人深感同情、小阿哥的博学又是那么的令人羡慕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阿哥的小谜语九十九这句谜语我认为可真是一句赋有魔力的一个谜语啊!能让从来都是考试都是100分的秋一考到了九十九分,不过我想如果这次秋一这次不拿九十九分,他会一直对这个谜语思索,使成绩继续下滑下去的。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这是霍姆林斯基说的。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童年的回忆是令人向往的。即使是一个成年人还是一位老人当他们在诉说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常会感到感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美好,是多么的不想长大啊,但是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记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因为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我们要在这个美好的童年里给自己留下一个没有遗憾的童年!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林中小溪》读后感赏析200字


《林中小溪》读后感赏析200字:

生活中难道不是有困难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生活吗?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困难作斗争,不断拼搏的过程,而这样的生命才真正的意义啊!而小溪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前进也会回归大洋,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有分歧,走下去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小溪在与障碍持续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小溪在与障碍持续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作者:高睿泽

《林中小溪》读后感200字: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此句出自《林中小溪》。多么正能量的话语!曾经的我还一致认为这些阻碍都好比许些凶猛巨兽,面对着他们就只想着该如何逃避。但现在不同了,举一个最平常的例子:做题时,一遍做错了,下一遍还错了,那么第三遍不会再错的。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像心电图,如果一帆风顺的话,那么_,所以,阻碍是好事,一次磨练我们的好机会。作者:张镇楠

《林中小溪》读后感200字作文:

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潜行的道路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小溪追求到达大洋的过程中,遇到了像云杉石头洼地等一个个障碍;而认识能够的道路不可能是平坦的大道,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小溪棉带障碍,毫不犹豫地挑战障碍,最终顺利到达自由的大洋;一个人,只有沿着陡峭的崎岖不平的道路勇敢潜行,才有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使我感悟到了: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要有为目标而奋斗的勇气和毅力,只有不断招生困难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作者:魏红英

《方格子里的世界》读后感


自从看了尤今奶奶《方格子里的世界》中写的Balut 后,一直对这奇怪的东西保持好奇。我常常在想Balut真有写的那么恐怖吗?这次,妈妈从南京带回来几个Balut,我终于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啦!
Balut是普受菲律宾人欢迎的食品,100个菲律宾人中就有99.9名酷爱此物,一次一个,绝难过瘾,必须吃上三四个,才能稍稍解馋。Bulat是一种半孵化的怪蛋当地人将生下的鸭蛋置于适当温度中孵十余天,就在鸭子胚胎初具羽毛之际,将蛋取出,放入滚烫的水里煮20分钟左右,剥壳而食。这就是Bulat鸭子胎。我把微热的鸭子胎捧在手里细细观看,其实和普通的鸭蛋毫无差别,也许这Balut会让我像尤今奶奶一样上吐下泻、辗转反侧管他的,豁出去了,吃吧!
我轻轻地敲碎蛋壳,一层薄膜映入眼帘,我把薄膜撕开,把酱油往里面滴了两滴,用嘴使劲吮吸,那温热的液犹如一口炖了多时的海鲜汤,鲜美无比。我剥掉蛋壳,壳内的一切,非常怪异,怪异中又有些恶心。只见鸭子胎被一圈白色的东西包裹着,我把那白色东西去掉,至于蛋黄,则是不规则的,它将鸭子胎团团包住,蛋黄上面纵横交错地布满了朱红色的血脉,极像人的大脑。我把蛋黄和鸭子胎分开,给蛋黄蘸上酱油,送入口中真没想到这么好吃,又香又滑,和平时所吃的蛋黄全然不同。最后就是这鸭子胎了。据说,刚才的蛋汁和蛋黄都只是鸭子胎的附属品而已,而Balut的精华,就是眼前这个古怪的、周围还有些濡湿羽毛的灰色肉团。我管他三七二十一,蘸了酱油就往嘴里塞。鸭子胎真是美味绝顶,又香又滑,又鲜又嫩,真是名不虚传,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
凡事都要自己亲自体会,才能下结论,不能过多地信赖书本。吃完Balut,我想着。同时又感到一种酸楚,这Balut是一个初萌而又旋灭的小生命,今天我居然屠杀了这个小生命,我有罪啊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一)

看完这本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是现在要让我说出书中的内容,还是略有些牵强。书中文笔优美,很符合唯美传记。那天在新华书店,无意间翻阅到这本书,其实吸引我来看的不是书中的内容,而是书中的文笔。

从小开始的时候就迷上了措辞优美的文章,可能和小学的语文老师有关吧,还记得当年写作文的时候,都是按照语文老师的思路写作,想想那个时候,还真的是傻的可爱,明明没有发生的事,硬是在班上27个人的手里走了27遍,老师竟然还认真的批阅了,记得六年级的时候买了一本词语手册,背了些许成语,硬生生的把词语搬上作文里,还被老师叫上台上朗读,想想那个时候,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单纯。

时光荏苒,而今已快接近而立之年,无奈的在大城市的角落,默默的奋斗着,或许还配不上奋斗这个词,因为现在的自己还没有所谓的奋斗的思想,有的只是做好现在的工作的思想,对于未来还是一片迷茫,但相对于刚毕业,心中已经少了些许的浮躁,刚毕业,总以为自己可以做一番很有成就的事业,总是对于身边的环境有种莫名的反感,或许跟我从事的工作有所关系吧,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却胜似机械的重复,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只有当你做的事,已经没有人可以替代你的时候,你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了,换句话说就是,优秀的无可替代。但是,事确不是那么容易的,刚毕业的时候想一口吃成胖子,却又不想去改变,怎么可能。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而在这一年,浮躁的心已经慢慢静止下来。

仓央嘉措,莫名的被五代达赖喇嘛选中,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他,他是灵童转世,他的未来是一代受人尊重的活佛,但是,这却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只是和自己心爱的女生,一起游行天下,可是世事无常,命运注定他只能当活副,可是他不信命,他敢于突破,在他年幼的时候,单纯的以为念经只是自己的爱好,当明白真相后才知道,原来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

那一年,他还憧憬着娶她过门,却被告知,他要回行宫学习,他知道,他这一去,将不再会有回来的时候,有的只是诵经枯燥的教诲,还有每日莫名的接受众人的朝拜。世人皆以为他很光鲜,却不知他只是一个被人所控的傀儡,曾经的五代突然身陨,不想社会动荡,封锁了自己死亡的消息,这也为他人掌管政权留下了祸端,仓央嘉措,留下了他的情诗,他突破了自己活佛的境界,佛不是无情的,佛也可以有情,但他的情却是坚贞的。

或许人出生的命是不可以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在这基础上最大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生下就认命,就不会有世人皆知的活佛——仓央嘉措。世人都道人定胜天,古人都如此认为,更何况现在的我们呢!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读后感(二)

最近两天看了白落梅的《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这本书以散文诗的笔法记载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奇而短暂的一生。其中穿插了很多作者个人的评论,仓央嘉措的生平线索不明显,更加不能说是他的诗传。现整理如下:

仓央嘉措被誉为情僧,他写了很多情诗。作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因为正直斗争一直到十五岁都生活在民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是读着经文、唱着情歌长大的。在藏传佛教史上,罗桑嘉措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平定战乱,重建布达拉宫,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这是一个雄韬武略的人物,一位建功立业的英雄,接受万民虔诚的朝拜,同时也历经硝烟的洗礼。晚年他把政事交给年轻的第巴桑结嘉措。六十六岁的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病逝于布达拉宫。但桑结嘉措为了稳定局势,决定秘不发丧,利用五世达赖的名义继续掌控政权。暗地里又悄悄查访、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的下落,后来在喜马拉雅山南坡一个叫做门隅的地方,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门巴族。这里天蓝水美,草绿羊肥,乡情淳朴,民风奔放,远离尘嚣,与世无争。他们生活散漫,不拘小节,喝烈酒,唱情歌,生活幸福,恋爱自由。公元1683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出生在这片美丽宁静的土地上一个小山村里普通农家,是家中的长子。据说出生之日,有七日同升,黄柱照耀异象,为莲花生转世。在他不满周岁的时候,桑结嘉措派使者告知他父母他们的长子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并且让他们死守这个天大的秘密。因此仓央嘉措从小就被安排在巴桑寺学习经文,经师都是桑结嘉措派去的得道高僧。但仓央嘉措从小就有一颗善感的心,他俊朗的面容上,少一份吐纳烟云的凌然霸气,多一份温和如水的眷眷柔情,深邃的双眸里,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忧伤。十四岁之前的他,和少年玩伴一起放牧羊群,嬉笑打闹,他热爱这片土地,眷恋微风中轻轻摇摆的野草,和邻村女孩悄悄私会。他们互唱情歌,热烈地表白心中的爱恋,无所顾忌。他的心愿就是和自己心爱的姑娘,守在这片熟悉浪漫的土地上,和一湾溪水,一剪白云,一片草滩,几只牛羊相依,平静度日,相安无事。他们一起放牧,一起写诗,生一双儿女,拥有世间最平凡的幸福。

1696年,康熙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从一个俘虏的口中得知五世达赖早已去世多年的消息,对桑结嘉措隐匿不报的做法非常愤怒,欲发兵征伐问罪。桑结嘉措极力镇定,一面与五世班禅筹划,尽快公布转世灵童的身份,并派使者将其接到布达拉宫,准备坐床大典;另一面发书函奏报朝廷,说明不发丧是遵从五世达赖的遗嘱,是为了稳定西藏政局,待尘埃落定时,再将转世灵童的身份告白天下。他措辞恳切,语调谦卑。康熙从大局出发,也只好作罢。十五岁的仓央嘉措来不及和乡亲邻里道别,来不及和心爱的姑娘说一句离别的话语,就被使者一路风尘地带到了遥远的拉萨。1697年10月,在拉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坐床大典。按照活佛转世的章程规定,转世灵童要年满18岁才能亲自主持政事。因此所有的政事都将由第巴和班禅共同处理。每天他要读着枯燥的经文,参悟繁琐的佛法,经师对他格外严格,稍有松懈,都会引来第巴的严惩。他常常手捧经书,坐卧不宁,时刻想着如何才能脱离束缚,回归他往日的逍遥。但他毕竟是转世灵童,骨子里带着佛性和灵慧,学业突飞猛进。三年的忍耐,三年的修炼,三年的煎熬,终于迎来了十八岁,仓央嘉措从一个俊朗的少年长成一个睿智的青年。但桑结嘉措仍旧掌握着决策权,他只不过是个傀儡的活佛。仓央嘉措在等待和隐忍中又度过了两年。这时候母亲和邻里从遥远的门隅来看他,既给他带来了恍若隔世的惊喜,也带来了一个令他悲伤不已的消息:那个与他海誓山盟的姑娘做了别人的新娘。多情的活佛的心被这个消息彻底击碎,自从离开门隅,在布达拉宫这个美丽的牢笼里,只依靠着从前美好的回忆度日。他苦苦痴守的爱情,为什么变得那么微不足道?于是写下了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吼——《白鹿原》读后感4000字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吼——《白鹿原》读后感4000字:

陈忠实老先生已于年前仙逝而去了,我很是感叹了许久,也痛惜了大半个月。大约西北黄土地上的作家,都活的很累吧!

路遥不到五十岁就撒手人寰,远的如柳青,现又走了陈老先生。路遥之英年早逝,留之《平凡的世界》,乃是用整个生命浇筑而成,用生命换来了黄土地上最为厚重的一部巨著。今之去不少书店,其作品仍然立于架上,购者时有。其二乃是《白鹿原》,陈老先生去世之后,各大书店纷纷推出其书的纪念版,我也怀着沉痛的心情拿到一本。虽然家中已有,只以此缅怀我心中伟大的作家吧!

痛悼之余,我想借用其追悼会上的一副挽联作为这篇文章的引子,也表达对陈老先生的深沉敬意:长安犹存白鹿原,人间再无陈忠实。

整部作品篇幅宏大,时间跨度也长,大体是从武昌起义前夕到新中国成立近五十年时间,地点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县城所管辖的一个原(后来也叫仓)。陕北一带把山丘沟壑地带统称为原,在这个聚居地有白鹿两家大姓,所以叫白鹿原。故事就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漫长的时间段里展开。

主人公白嘉轩本性忠厚善良,有着传统中国农民所具有的仁义礼智信的特点,典型的耕读传家之继承者。农民所具有的韧性、憨厚,都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父辈之手继承了祠堂之主之位,也就是族长一职。自此尽自己一生都在为白鹿仓乡民的利益而奔波。在他所主事之际,正是中国近代史上多事之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各路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他应付一场又一场,场场都是死里逃生。(小说对这些事件都写得极为惊险动人)纷繁复杂的世事也把这位主人公磨炼的处事不惊,镇定自若。女儿是共产党,侄儿是山大王土匪,儿子却是国民党县长。他都经历了,最后也都看淡了。哪边胜了,他都心平气定,哪边败了,他也神情自若。在他心中,成败只不过似村头上演的戏,散了也就完了,明天还得继续下地干活,还得为仓里的粮食奔波。以致到了后来,儿子当上县长在戏台上讲话时,他也木然了。

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旧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及关中平原上农民勤劳、悲惨生活的缩影,还有农民所具有的仁义质朴等本性,对悲惨命运的抗争,挣扎,不甘于屈服等。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在作者笔下崩裂出来,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多彩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青年时,白嘉轩敢于冒险,有一股冲的劲头,交农事件他发鸡毛信,放出三声铳子号召农民们起来和县政府反抗,最终取得胜利,为民众争取到了实际的利益。体现了他的勇,遇事不低头,不屈服,虽然他为富产交得起租子,但他为其他穷苦的乡民考虑,眼光长远。另一方面,他身为族长,也有一种豪迈的气魄,大无畏的英雄情怀。虽然这件事最终由长工鹿三完成,他却是主事者。读书笔记风波之后,政府低头,却来了个秋后算账,鹿三被抓进大牢要砍头。他摒弃诸多情感障碍,只身到县大狱换回了长工鹿三,体现了他的义。虽然在最后关头捡了一条命回来,但其义却令人钦佩不已。他对读书人从来都是恭敬有加,请来教书先生为白鹿仓子弟习五经。每次用饭,他都请先生上座,从不以一个富豪大家自居。先生要走,他亲送十几里路之外。体现了他对儒家礼仪的尊敬,身体力行。白鹿原上饿殍遍野时,他只身到土匪处借粮。土匪敬他仁义,毫不犹豫的给他。回到原上,乡邻们得救了,但丰收之后农民的狭隘意识体现出来,竟然不愿意归还粮食了。还是他力排众议还粮,表现出了一个男子汉的言而有信,大家风范。国共斗争期间,原上也是风起云涌,谁家住山头,他都不会排挤另一家。无论是共产党的农会,地下组织,还是国民党的县政府,党部,哪派得势,他都是中立。中庸之道,智,也表现在他身上。

纵观全篇小说,基本上都是体现着白嘉轩的儒家传统的一个旧时代的农民。仁义礼智信,他都身体力行了,遵循并实践着。干任何一件事情,他的脑海中都有标准,即使枪顶在头上,也不能改变他的立场。

当然,作者也不是把他塑造的标准的完美的英雄主义,也有普通人的情怀。例如白鹿原上他第一个植种罂粟并发财,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了鹿子霖那块有白灵鹿的宝地,孝武差点饿死在道边他不闻不问,等等,说明他也是一个思想感情复杂,具有小市民一时的普通人。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毫不含糊的英雄式人物。从他对白鹿原闹瘟疫一事的处理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当跟随了大半辈子的妻子叶莹也被瘟疫夺去性命之后,这个本就佝偻着腰的老人走起路来腰与地面几乎平行了,与腿快成90度了。当别的村民都去田小娥的窑洞前祭奠叩头,烧香祈求保佑时,他把来劝他去的人大骂一通。因为瘟疫据说是非正常死亡的田小娥的冤气所凝结的。关于这一点他的妻子也在生前明确的告诉他,田小娥会来索她的命。但我们这位英雄式的人物在房中想了三天三夜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造七层砖塔来镇压其冤魂,类似雷峰塔镇压白娘子一样。因为他是族长,大家不敢有所异议,半月之内白塔遂成。他更绝,把冤魂尸骨架火烧成灰埋于宝塔之下。还说绝不给婊子立贞洁牌坊,而要让她永世不得翻身。果真,白鹿原的瘟疫此后永绝,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领袖式英雄人物。当白鹿原一半人死于瘟疫之时,他能拒绝众人要为田小娥立牌之议而修塔镇压之举,确实不是一般之人能做出来的。由此看来,白嘉轩如果有更好的机遇,他绝对是关中平原上一个响当当的领袖人物(是一个值得历史大书特书的人物),放在哪个环境之中,都不是泛泛之辈。

历史上的关中人向来都是大碗吃面,大碗喝酒,大声吼秦腔,走起路来也是大踏步,说起话来震得你耳膜疼。一句话,关中人豪爽,大气,不做作,不偷奸溜滑,似乎永远代表着正义的一方。秦始皇的大秦以此地为基业而并吞六国,傲藐世界的汉唐帝国,都曾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一千年前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统领着那个时代。只不过,一千年后到如今,却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这片英雄的舞台上,诞生着一代又一代的黄土地儿女。他们继承了祖上皇家的大气风范,冲锋陷阵的豪气干云,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骨义气。仁义礼智信已在他们身上渗透到骨髓中去了。

白嘉轩站在混乱的历史潮头,始终保持着自己清楚的思路。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他做人的信条,要有自然形成的制度,道德公约来规范他自身及治下的仓民们。在这一点上,宗族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村中有偷盗,偷汉子之类的事件都交由宗祠会议来商议决定,人们也能心悦诚服。而白嘉轩作为族长当然也理所当然地要带好这个头,做一个标准模范出来。儿子与田小娥偷情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分家另过,把这个认为败类的儿子逐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虽然他自身由于各种原因,娶了七房老婆,但从来没有与哪一个女人传出风流韵事来。走在村里,正在喂奶的妇人慌忙回避。罂粟蔓延开来的时候,他厉行禁止。遇上干旱时,他按残酷的仪式来祈雨。种种的一切,他都饰演着一个正派人物的形象。确实,他也真是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关中平原上最优秀的继承老祖宗基业者的代表,也是令后代们引以为傲的人物。

白嘉轩虽然是一个可以达到富农级别的人,但是他一生都在土地上劳作着,随着长工下地,把长工当做自己兄弟来看待。长工干什么他干什么,长工老了干不动了,他让儿子养着。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劳动。他让儿子读书,自己干活,达到耕读传家。可以说,他完全没有任何地主大老爷的架子,遇事能先想到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这种人,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人物,寄托着人类最优秀品质的标准关中农民形象。当然作者也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他按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来塑造,希望他能为当代人树立一个榜样,把每一个人物当他身边的人来描写,为当代人树立一个心中永远的楷模。为这个时代正一正风气,扬一扬清气,让人们不只单纯追求物质,而也要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虽然写的是小说中人物,但也表达着作者对当下的社会思考,并且白嘉轩也是作者为拯救时下风气开出的一剂良方。

白嘉轩身上体现出来的儒家传统一面,也正是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现代人身上所缺乏的。作者亲睹之后,又做了思考,认为用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可以做一拯救,或许能够回归本真。这也是本书最为深奥的一层,也许是作者最为真实的写作本意吧!但能看出来能想到的却是寥寥无几吧。

时代在大踏步的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视标准,但两千年来中国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却是深深的印在国人的心中。所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白嘉轩的人物形象有他积极向上的一面。他种罂粟富裕之后,发现原来这是害人的东西便立刻弃之不种,并且严厉呵斥乡民不准卖给商铺,要给药铺作为治病救人之用。说明他虽然以不义之财而积累了一些资财,但认识却很明确。一旦清楚之后,立刻摒弃,即使那是金山银山。也在警醒当下致富之人,发财之路要有正当门路,千万不可取不义之财,有一夜暴富的想法。所以,白嘉轩是作者笔下最标准的理想化的关中农民形象,也要求当下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学习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义的东西,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潮流下更是如此。由此我想到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一个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健壮,也只能做麻木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而要改变他们愚弱思想状态的,那时当然首推文艺的。”也许陈老先生也想用他的作品来警醒处在滚滚红尘中的人吧!可惜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多读书了,改玩电子产品了,这或许是陈老先生始料未及的吧!但是,先生终归还是抱着拯救世态的心理来塑造白嘉轩的。毕竟,好的文学作品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的,反而更会散发出久远的墨香。

民国之际,纷乱繁复,关中平原虽处内地,但也匪、兵、痞祸害不断,白嘉轩立身于其中,久屹而不倒,自有其过人之处。深厚的儒家传统,家教底蕴,做人的根本,为人处事的顶天立地,还是值得我等敬佩的。虽读作品六七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确实这个作品所蕴藏的东西非同一般。初观是看热闹而已,只觉得情节很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似看《水浒》。再观又觉得像《三国》,还有很多计谋。二十年之后而观之,却是深奥无比的《红楼梦》了。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好像在似语非语,似露非露了。

常于黄昏之际伫立于家乡的田野之畔,俯瞰沟壑纵横的卯卯梁梁,思绪遥飞到白鹿原之上。我的家乡与白鹿原地形地貌相差无几,千沟万壑,而于其中显出一大片田地来,养育着世代的男人和女人们,上演着一出或悲怆或欢喜的舞台剧来。远处苍茫的山沟沟之间,你仿佛看见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穿棉布长袍,脚踏方口黑绒鞋,正在努力锄地的农民来。偶尔抬头望一望日头,用袖子擦一擦汗水,他就是白嘉轩。旁边是背着一个旱烟袋,眼睛浑浊,衣着朴素,同样在锄地的人,不错,他就是长工鹿三,不时和他主家叨上一两句。远远的天际边,一只浑身雪白,眼闪灵光的白鹿正向他们奔来……作者:周治斌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花瓣躺在小溪里》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瓣鱼读后感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