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鹿鼎记读后感800字

鹿鼎记读后感800字

武侠的终结——金庸《鹿鼎记》读后感500字。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那么,对于你来说什么样的书籍才是值得我们阅读的?你也许需要"武侠的终结——金庸《鹿鼎记》读后感500字"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武侠的终结——金庸《鹿鼎记》读后感500字:

金庸写完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后,世人认为这已是武侠小说的巅峰。这三部小说中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一遇杨过误终身(杨过及其众红颜知己:郭芙、公孙绿萼、程英、陆无双、耶律燕、完颜萍、郭襄)”、“我偏要勉强(赵敏)”……

之后,金庸写成《天龙八部》,这部小说格局更为宏大,武功更为精妙、人物形象更为深刻。此书一出,世人认为,这将是金庸小说里无法被超越的经典。聚贤庄之战、少室山之战、雁门关之战,乔峰的英雄气概,荡气回肠。

当众人都以为金庸已经把武侠小说之路写到头之际,他又写了一部小说——《鹿鼎记》。在这部小说里,金老另辟蹊径,不再渲染武功,而是让一个出身妓院、目不识丁、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伴君侧、撩妹子、跑江湖,诛鳌拜、平三藩、抗沙俄。活脱脱一部当代版《官场现形记》。

《鹿鼎记》这部小说代表着金庸已经超脱了他自己塑造的那个武侠世界。写完《鹿鼎记》后,金庸宣布封笔。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书剑恩仇录》中乾隆送给陈家洛的一块宝玉上所刻之字。金庸这些字内含人生至理,而人们看了后也确实有会于心,难抑情怀。作者:孟博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权力的终结》读后感1100字


《权力的终结》读后感1100字
首先感谢本书的赠与者,我所在公司的董事长,一位非常阳光的女神兼女汉子。但最初看到书名时,我还是有些不解,因为平时专业书籍读得多些,对这类政治或者说社会活动题材的,不是很感兴趣。但为了与领导交流保持在同一个频道上,试着翻了翻;随后就被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吸引,并开始理解赠书者的初衷。读一本好书,并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而是或者得到指引,或者受诸启发,这或许就是她常挂在嘴边的头脑风暴吧。
在本书中,作者阐释了权力的构成,从全球视野,遍历政治、经济、宗教乃至军队等的各个层面,揭示了权力衰退的表象和影响,并探讨了如何应对权力的衰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掩卷长思,几个读后感在我的脑海里激荡。
一、根据普遍联系原理,并用类比法理论联系实际,权力可以代换为领导力,并从权力的四种表现形式可以一一对应。
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威力,对应领导力的基本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应包括,战略制订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业务能力、洞察力、决断力、资源积累及运用能力、资历和经验等。
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二,准则,对应领导力的赋予意义。卓越的领导者,必须能给组织带来意义感。要让团队成员对于所从事工作的认识,超越job(职业)和career(事业),而是成为某种calling(召唤)。
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三,游说,对应领导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讲故事的能力。
权力的表现形式之四,报偿,对应领导力的收获能力。包括两方面,即团队业绩达成和个体价值实现。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本书作者的核心结论,是权力日趋微弱、易逝和受限。而我个人的理解,是权力遭遇到挑战,即由于内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形式上的转变。真正的核心,是权力要应对变化,正如领导力也需要面对变化,甚至拥抱变化。拿我本人举例,由集团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冲到前线,任职第一房贷联席CEO,领导力的理念也需随之变化。
1、战略层面。对于集团和公司董事长制订的战略计划,理解的要坚决执行,不理解的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此处涉嫌抄袭林彪,但个人认为林总所言甚有道理)。
2、战术层面。当务之急是建团队、提效率、上前线。风险管理及法务团队搭建迅速完成,切实提高服务和支持的效率,并做到关键人员和流程的风险前置,以更适应市场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3、作为连接战略和战术的需求,我本人要增强大局观,不能像以前的管理模式那样,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凡是有利于第一房贷发展的,都要去支持、参与和开拓。再就是服从全局利益需要,随时接受组织安排,应像在足球场上的表现一样,哪个位置都能打,放在哪里都闪光。(读后感)
三、凡事没有绝对,有变化,也应有不变。承接上文,变化的是领导力的理念和行为,不变的是领导力深处的信念和灵魂。比如,不变的归属感,即感恩和敬畏。
感恩培养,感恩支持,感恩包容。
敬畏市场,敬畏职责,敬畏信任。

金庸《天龙八部》读后感


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作品中的相关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下面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庸《天龙八部》读后感,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金庸《天龙八部》读后感(篇一)

《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极其出色的一部,着于1963年,前后三版,尤其在20xx年,金老先生以80多岁的高龄又对其进行了大篇幅修改,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抛开修改的效果不说,金庸先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人都疑惑这本小说为什么叫做《天龙八部》,和书中前言提到的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又有什么关系?看过各种说法,我觉得最合理的应当是想用这八种神灵来对应书中人物经受着的佛家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个人感觉其中对求不得的体现尤为突出:萧峰想要做汉人而求不得,虚竹想当和尚而求不得,段誉迷恋神仙姐姐而求不得,段延庆要做皇帝而求不得,慕容博要复国而求不得,萧远山要复仇而求不得……其实,现实中我们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实力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客观因素达不到……这些都是求不得的苦。然而话说回来,即使达到了自己的愿望又如何呢?山谷易满,人欲难平。第一个愿望实现了,第二个愿望便很快地生了出来,所以求不得的苦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既然无法避免,那我们就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从容地去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得意。人生不能没有追求,但也不能被暂时的得不到而影响自己的幸福生活。人们面对求不得时,往往产生很多不适,比如为何别人得到的,我却得不到?于是嫉妒、仇恨、失落、怨尤……种种情绪纷纷而来,对别人、对自己都是极大的伤害。何不放下执着,笑看人生?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对于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刻意地去追求和奢求,反而有时能活出另一种精彩。试想一下,倘若萧峰苦苦追查带头大哥未果,索性带着阿朱到雁门关外打猎放牧,又怎会有“塞外牛羊空许约”的爱情悲剧呢?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你一样东西,就会让你失去一样东西;他让你失去一样东西,也会给你另外一样东西,甚至是几样东西。从书中还可以看到,萧峰虽然没有成为汉人,却最终得到了汉人的尊重,成为了民族英雄;虚竹没有如愿成为和尚,却习得绝世武功,并获得了名望、地位;段誉无法找到心中的神仙姐姐,但也收获到了自己的爱情;慕容博和萧远山没能复国和复仇,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大彻大悟……虽然他们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们同时也得到了另一种实现。

正确地面对自己的追求吧,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充实的人生应该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不必太在意结果。在这些看似没有结果或者没有结局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收获良多。

金庸《天龙八部》读后感(篇二)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宋哲宗时期为背景,描写了当时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主角为主的故事,我认为这是金庸先生所描绘的武侠画卷之中最优秀的一部。也正是这部武侠小说对我的影响,对我的部分观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也不用问我哪一部作品我最喜欢,如果问的话,那么当然就是《天龙八部》了。

当时我身在警营,一开始我是以《笑傲江湖》与《书剑恩仇录》开始正式拜读金庸先生的作品。枯燥乏味的警营生活开始多了一丝点缀,单一的橄榄绿也慢慢浮现了一点异彩。是金庸先生的作品让我度过多少个百无聊赖的夜晚,也是这些武侠小说伴我度过多少个千篇一律的周末。武侠小说的迷人之处除了精彩的情节,个中的故事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尤其是对照我们身边甚至是自己的事情之后,才发现武侠小说不单是描写刀剑江湖的恩爱情仇,歌颂武侠爱侣的儿女私情,也是影射我们现实生活的浮世绘。可是当初,我仅仅是略读一遍,没有悟出个中的哲理。当我现在悟出来的时候,现实已经过了五年。

佛学有说“人生八苦”,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书名《天龙八部》之中的八部所指: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虽然说《天龙八部》的“八部”是具体所指佛教中的八种佛教神怪,但是我觉得金庸是以这八种神怪来暗喻佛学的“人生八苦”。《天龙八部》通书无人不苦,每个角色所经历所承受的苦难都不同,都包含在八苦之中。三位主角,乔峰(萧峰)、段誉和虚竹子,即使神功盖世又如何,承受的苦难比我们普通人并不少。

乔峰血缘为契丹人,成长在大宋,身份的认同也最后让他把生命推向了悬崖。和阿朱千辛万苦在一起,却因为乔峰误会阿朱的生父段正淳是带头大哥,而因阿朱替父抗下降龙十八掌而承受了“爱别离苦”。乔峰是完美的,拒绝康敏的诱惑,被陈友谅的奸计之下放弃帮主之位也不计前嫌地帮助丐帮,哪怕是坐上了南院大王之位也为两国的和平而尽力。他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完美地金庸最后不得不把他写死。他的身份始终在大宋和契丹之间,他期望的是两国和平,不在乎身份出身,可是当时的民族偏见让他不得不做出选择。身份的认同、爱人的离去和两国的相对,他不得不死。他是最苦的,不得不以死为结局。

二号角色当为段誉,他经历的苦,就是“求不得苦”。因为在无量玉洞的一见倾心,私以为王语嫣是无量玉洞中的玉像,开始了一段孽世情缘。如果我们可以和段誉面对面,问他一句值得不值得,我觉得他会说值得的。就是因为那一眼,他开始跟随在王语嫣身边,那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的确令人动容,可是王语嫣始终不为之心动。直到,她表哥把她扔进井底的时候,王语嫣才知道谁是真的爱她,但是拿结果来看,王语嫣已经晚了。故事的最后王语嫣为求长春不老之术和段誉在无量玉洞找寻,推翻了玉像,段誉惊醒自己一直所爱的不过是那尊玉像,而不是活生生的王语嫣。王语嫣对于段誉来说,不过是一种寄托,当玉像破碎之时也是段誉梦醒之时。段誉所爱的人一开始以为都是妹妹,最后发现不是妹妹,其实这对于段誉来说并不算苦,真正的苦在于他的心魔。

虚竹子所承受的苦,也是我们很多人无法接受的。他丝毫不知,在自己身边那么久的人竟然是他的生父,当他知道生父生母的那一天,他们也离开了虚竹。一天之内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试问我们普通人怎么能承受得了呢?不过,虚竹的爱情相对于乔峰和段誉,是善始善终的。天山童姥的无心插柳柳成荫,让虚竹子和他的梦姑终成一对,这也是他的福气,他的奇遇了。他所受的苦,是三位主角中最少最轻的,也是结局最完美的。

三位主角,以及书中众人,始终都无法脱离人生八苦。没有人不苦,没有人尽善尽美,没人能够在《天龙八部》里面善始善终。很多时候,当我们经历多了,人生阅历丰富了,我们何尝不是小说里面的一个角色呢?只不过今年是这位,明年是那个而已。人生八苦是我们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难,如果有,他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圣人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和段誉一样,为了不切实际的异性而着魔,他的心魔。2017年的时候他喜欢上一位女生,他为了那位女生尽其所有,满其所需。他的心魔和段誉一样,喜欢的人不过是自己心中幻想的形象,为了这个幻想他付出了多少,经历了多少个魂牵梦萦的夜晚。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冷静得让人可怕,默默地删除了她的所有信息,继续追寻新的生活,做回了自己。我曾经问过他,值得不值得,他回答我的是:当时值得,事后如烟。

我曾经跟他说过,他承受的是“求不得苦”。他每一次的付出,都像吸毒一样医学专用他自己。而她也每一次给了他希望,让我的朋友陷入无止境的深渊。我也曾经劝告过他,要他找回自我,也跟他说过游坦之为阿紫无私付出的武侠舔狗故事,可是我这样做也是徒劳无功的。他那时候已经被心魔所吞噬,谁人能够拉出?唯有他自己。

我们人生来就是苦的,就我来说,我已经经历了生苦、老苦和求不得苦,当然也有五阴炽盛苦。二十五年前,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感谢我的父母赋予我的生命,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会经历多少苦难,当时的我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是多么恐惧,只有嗷嗷大哭能够形容我的恐惧。

当我看到了父母头上慢慢浮现的白发,虽是他们的老苦但我也承受了这样的苦啊。他们对我们的无私付出,让我过上了好的生活,让我免受房贷车贷的烦恼,可是这样的后果就是他们逐渐老去的容颜,他们的身体也一年比一年弱。而他们希望的也很简单,我们做儿子的能够成家立业,而我目前家尚未成,业亦未立,他们的老苦也是我的苦。

而求不得苦,则是我的过往之中不可忽略的一笔。总角之年曾想以后能站在天安门执勤站哨,却在湘西大山深处的看守所;舞象之年想在高等学习深造学习,却偏偏以枪为笔书写青春篇章;弱冠之年,因犯下的过错而丧失了士兵的荣誉;如今心中有佳人,却不得她一笑,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够做什么,除了一厢情愿。

我们人生,都是一本《天龙八部》,这本书和我们人生一样,很多事情都是求不得。有时候我们根本不必去试图改变结果,所有的结果都是命运的安排,我们所能够做的也仅仅是让结果来得快一些或慢一些,让情感浓一点或淡一点。我们始终还是无法和命运抗衡,所有的事情冥冥之中都有定数,并不是必须要我们去认命,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抗衡命运,能够抗衡命运的人必将是伟人,当然这也是他们的命运,他们能够改变。

金庸《天龙八部》读后感(篇三)

我读过很多的武侠小说篇,有《侠捕》、《天龙八部》、《功夫》这些有趣的战斗篇,可当我看到一本《天龙八部》书的时候我觉得那些杨过、小龙女、成龙都没有什么意思了,只有一个叫乔峰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位英雄。

一切的流言和非议都在乔峰义无反顾地赴死之际变得黯然失色,雁门关前,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以两截断箭准确无误地插入自己的心脏,完成了生命中华丽的最后一击。天地苍茫,雄关漫道,三军无声,朔风如刀。

在那样的时刻,他会想起什么?是草长莺飞、吴依软语的江南?是无边无际、纵马驰骋的草原?还是浅笑盈盈、情深切切的阿朱?他答应阿朱退出这纷纷扰扰的江湖,一起到关外牧牛放羊,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阿朱已经死了,杀死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他——一个契丹人,在两军阵前,不惜成为辽国的罪人,以决死之心,用武力胁迫辽国的皇帝发下重誓,化解了宋辽两国的战祸,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他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金庸《天龙八部》读后感(篇四)

高晓松说:“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的确,金庸先生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即使没有看过他的小说,但也应该看过由他的小说所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金庸先生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缜密的逻辑思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侠肝义胆、恩怨交错的江湖。他既忠实于史实,又能通过恰如其分艺术的.加工,使得虚构的人物和真实的历史人物自然无间、完美地相处在一起。金庸的小说提高了整个武侠小说的品格,被严家炎誉之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作为金庸晚期代表作之一的《天龙八部》,被许多人誉为金庸小说的绝顶。《天龙八部》也中出现了许多典型人物,如痴情而善良的大理王子段誉,质朴简单的和尚虚竹,风流王爷段正淳,复杂阴险的慕容复,兰心惠质的王语嫣,温婉柔情的阿朱,口蜜心狠的马夫人,各具特色的“四大恶人”……其中,最著名最讨读者喜欢的就是这部书的主角——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乔峰,而乔峰也是金庸作品中的第一英雄,也是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一个人物。

说他是金庸笔下第一大侠绝非夸大。他与郭靖同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但比之少了几分笨拙与木讷,多了几分机智与灵变;他与杨过同为性情中人,但比之少了几分跳脱“滥情”,多了几分沉稳凝重;他与张无忌同为武林绝顶高手,但比之少了几分“剪不断,理还乱”的优柔寡断,多了几分“拿得起,放得下”的干练气概;他与陈家洛同为群雄之首,但少了几分“三心二意”与胡乱猜疑,多了几分感情专一与自信可为。

乔峰一出场就是面对一场丐帮叛乱大祸,他本在中原武林中拥有“北乔峰”的美誉,身居天下第一大帮帮主的武林重位,可谓誉满天下。结果一夜之间都变了;在杏子林中他被告之是契丹人的身份。而乔峰的盖世武功、威信、智慧也在应付叛乱之中表现无遗。

乔峰是一个豪迈洒脱而又命运多舛的英雄,从小在少林寺学艺,以致后来成了丐帮帮主,可谓众望所归,为中国传统的侠之大者;中期则遭人陷害,与中原群雄反目为仇,加上阿朱之死,心灰意冷,远走塞外;到了后期,真相大白,乔峰为了两国和平牺牲,成了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他无愧于一位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真男儿、大英雄。

大多数《天龙八部》的读者都有同样的感受:乔峰一出场便威风压倒群雄,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亦如此,他的作品一登场同样具有气压群雄的气概。而如今先生仙逝,虽然他留下的江湖还在,但是没有金庸的江湖,还算江湖吗?

愿先生一路走好,希望先生能在另一个世界,任能用笔,再为那个世界的人描绘一个侠肝义胆、恩怨交错的江湖。

关于我读武侠小说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让我认识了武侠的世界。记忆中一次放学回家,看到电视中正在播出的《笑傲江湖》里的一个镜头。令狐冲假扮吴将军,潇洒自在、义救同门,一番热血江湖逍遥游的豪迈之气象便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接着,在看完《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几部电视剧之后,内心澎湃,向往其中之感也愈发深厚。其时,正值高二,便有了拜读金庸小说的想法。

由于高中学习任务较重,平常有闲暇时间也只是用来看看《读者》《意林》等简短杂志。四大名著都没能全部看完。而在偶然的一天,我突然发现,我们教材所发的《课外读本》里面竟有摘录《天龙八部》其中两个章节。

犹记得文中写的是萧峰、虚竹子、段誉大战庄聚贤、丁春秋以及慕容复的场景。读罢,顿觉意犹未尽,而读小说的感觉同看电视剧相比亦是大相径庭。于是乎,便义无反顾地把《天龙八部》全文找来,并一口气将其看完。

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是高三,便再没有时间看其他的小说了。于是在经历了那万恶的高考之后。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闲暇时光,那为时三月的长假。

可是假期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的。在与同学游玩之余,算上小说和电影电视,终于勉强把金庸先生的全部作品粗略的看了一遍。

及至上大学,新生入校,乐趣颇多,大家争相报名学生会以及各种社团。待得生活慢慢安定了下来,我便才开始了自己的武侠小说之旅。

但这次看的是梁老的作品。从《女帝》开始,然后读《白发魔女》《还剑奇情》一直到《风雷》和《侠骨》,期间十数余部大作,屡屡让我置身其中。正是: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蒙城西住。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作者文词洋溢,想象丰富,使人流连忘返。苍茫岁月中,一个学期已然过去。

大一下学期,开始看古龙。这一回,没有按照固定顺序。而是随意所致,最先看得是享誉已久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及其系列《九月鹰飞》等等。接下来看的是《三少爷的剑》《圆月弯刀》,中间夹杂多部,最后一部看的是《大旗英雄传》,而读古龙的过程,让我领悟到了一种全新的东西。作者构思之奇,思维之远。实在令我辈汗颜。原来,武侠还可以是这样的。

忽而,觉得自己对于武侠的认识已经不再是刀光剑影、豪情万里的江湖。及至看了温瑞安《四大名捕》系列的几部小说之后,突然又萌生了重新阅读金庸小说的念头。以一个新的认识再次品读大家之作。

所以,大二上学期,便开始了第二次阅读金老的作品。而这一次,所获亦是最为丰厚。书中描绘的一个个传奇,一段段人生,已经不再仅仅是作为故事而呈现,而是一种涵盖着各个领域的高远意境,常常充盈于满脑子的思绪当中。

至于我写小说的想法,最初始于大一下学期读完古龙小说之后,而那时心里也试想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在写了两章之后,却迟迟未再下笔。

时间,固然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却还是内心一直充斥着的一种茫然之感。而如今,想要完成一部小说的想法又再一次催生了出来。

我所喜的,是正统的武侠小说。金古梁作为其中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无所不包;酸甜苦辣、人间百态,无所不容。这样的人生,虽有刀光剑影,虽摘叶飞花皆可伤人,但却显得尤为真实。其中融入的思想、其中彰显的情义,也是无比的深切。而现下诸如修真、玄幻、网游等一大类小说,在我看来,不过是天马行空。而什么后宫、伪娘、耽美一类小说,怎能下笔成文?徒增笑耳。我想,任何一个认真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能体会我之所言。

我所写的,亦将本着正统武侠的观念,尽力把自己的思想汇入文中,给大家讲述一个我心中所向的武侠世界。

而写此小说,并不奢求有多少人喜欢,只当是自己赠给青春岁月的一份礼物,纪念那已经逝去的年华!希望我能最终完稿,得偿所愿!

武侠人物的刻画——《天龙八部》读书笔记2000字


武侠人物的刻画——《天龙八部》读书笔记2000字:

重读《天龙八部》,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了陈墨批注的《天龙》,感到有些心动,想拿起来看看,于是就借回来了。初读《天龙》还是初中毕业或刚上高中的时候,好像也是先看的书再看的电视剧吧,当时看得颇为揪心。

一部好书,能够令人多年难忘,可能个中细节不再记忆清晰,但其中蕴藏的那种感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荡涤心胸。少年时代会更喜欢包不同、风波恶、南海鳄神岳老三这样的古怪角色,当然也钟情于萧峰阿朱雁门关外牧马放羊的田园牧歌,对于段誉人生中一下多出来好多个好妹妹也颇觉神奇。现而今活到三十多岁,虽然仍旧涉世未深,但重读起书来感觉却是完全不同。年少时总听人说,某某书过些年再读,感觉就像新书一样,因为视角变了。那时不了解,因为也没有重读过书,哈哈。直到这次——才真的理解了。

就从《天龙》前四回说起吧。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

这是前四回的回目。每一回,有一个主题,其实回目都已经点出了,这里简单介绍两句:第一回,写段誉离家游历到无量山上的奇遇,初入江湖、结识钟灵、险象环生。第二回,段誉为救钟灵前往钟家,不料掉下峭壁幽谷,遭逢绝境,又得遇仙人(神仙姐姐石像),找到出路,见到钟灵父母。第三回,段誉借马,赶往大理途中遇袭,担忧马主人被袭而返回报信,结识木婉清,逃出敌人围攻,搭救钟灵。第四回,再遇围攻,策马越崖,马死人伤,段誉救木婉清,先因防卫而头一次出手杀人,后又文斗南海鳄神,木婉清揭开面纱,与段誉私定婚姻。南海鳄神逼迫段誉拜师,掳走木婉清。

这四回书是段誉初涉江湖,从白丁一个到见识初级武功,再到理论上接触高级武功秘籍,逐渐碰到武功逾强之人,因一股呆气和一腔正气一而再再而三犯险又化险的过程。这几回书里,推动情节发展的有三次笑,下面就来说一说。

眼见那少年与中年汉子已拆到七十余招,剑招越来越紧,兀自未分胜败。突然中年汉子一剑挥出,用力猛了,身子微微一晃,似欲摔跌。西边宾客中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男子忍不住“嗤”的一声笑。他随即知道失态,忙伸手按住了口。——一、青衫磊落险峰行

第一回,段誉看到无量剑的弟子比武时站立不稳感到滑稽,忍不住“嗤”地一声笑,是书生看到旁人动作有趣时作出的正常反应,对比斗剑双方和其他观众的严肃,这一声笑为何如此突兀呢?因旁人皆是行家里手,明白比武时的举手投足都是招式,是招式就有目的,站立不稳似欲摔倒也是诱敌之法,只有段誉才会看到单纯的滑稽,所以只有他一个人会笑出来。

干光豪道:“你依了我,若是我日后负心,就掉在这水里,变个大忘八。”那女子格格娇笑,腻声道:“你做忘八,可不是骂我不规矩吗?”

段誉听到这里,忍不住嗤的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既出,便知不妙,立即跳起身来,发足狂奔。——二、玉璧月华明

第二回,段誉因偷听到无量剑东西宗的师兄妹两人谈情说笑骂“忘八”而忍不住嗤地一笑,是一个年轻人对于同龄人互相揶揄着拉近感情的一种共情,是他几个时辰内连遭惊险刺激、长时间紧张屏息后没hold住,原本活泼性格的一种自然流露。

钟夫人低声道:“你心中念念不忘的,总是记着那回事,我做人实在也没意味。你不如一掌打死了我,一了百了,也免得你心中老是不快活。你另外再去娶个美貌夫人便是。”

钟万仇提起手掌,在自己脸上拍拍两掌,说道:“我该死!我该死!”

段誉见到他一只大手掌拍在长长的马脸之上,实在滑稽无比,再也忍耐不住,终于嗤的一声,笑了出来,笑声甫出,立知这一次的祸可闯得更加大了,……——二、玉璧月华明

第三回,段誉在钟灵父亲惹恼钟夫人、向她赔礼道歉自打“马脸”时嗤地一声笑,则是他偶然看到江湖异人别样面貌和有趣情态时的一种真实表现,读书笔记因为他在家里恐怕很少见这样的怪人,虽则品貌端方的能人侠士肯定不在少数,但能够去跟镇南王世子搞笑的人只怕不多。所以段誉才会实难忍耐而笑出声来。不过这笑声中,可能有一半是对钟谷主虽然貌丑却爱妻的同情和认可,还有一半才是对此人行貌举止的善意嘲笑。

三回憋不住的笑,都招来了严峻紧张、濒临绝境的后果,第一回引致无量剑的仇视攻击,第二回直接导致段誉坠落悬崖,第三回引出钟灵父母的情仇,使段誉独自走上救人之路而继续遭受更多风险。段誉天真不羁的性格,热爱发现生活中有趣和美好事物的特点引出的笑,导致他见到了人性中许多的恶,遭遇了武林中的弱肉强食。但他虽然逐渐发现了些什么,经历越来越丰富,但还是一次次忍不住发笑,这就充分地表明他就是这样的性格,而这也正是金庸塑造人物一以贯之的稳定性。

若说段誉痴和呆(书里也反复提到),也不假,这是他有别于武林人士的一种特点,他从小跟从天龙寺高僧研读佛经,父亲给他聘请老师教习诗书,熟读熟解易经,这些都使他具有了独特的另类气质。段誉虽呆,却不傻,反而因为他读经学易的深厚根基,加上在皇族经见的世面和礼教,使他能够准确地、一针见血地识别人心、了解人性。对于钟灵放貂咬人,他要规劝,劝了不听,他无奈在心里叹息。对于钟夫人那句“我不会救人,难道还不会杀人么”,他也一下体味到冷飕飕的寒意。对于木婉清,他既抗击她出手杀人狠辣,又理性地分析她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原因,推断她前半生吃了太多苦。对于滥杀无辜的岳老三,他则借力周旋、以文智斗、以理服人,因为他认识到岳老三还是能讲理的,说明这人还没坏透。

短短一段话,南海鳄神说了两遍“这话倒也有理。”

这就是前四回金庸让读者看到的段誉,天赋不错,善良热情,好管闲事,不论力所能及还是不及,一条命当九条命使,这是初入江湖的无知无畏,更是性格使然。后面的段誉还有许多奇遇,我们慢慢再说。作者:五月份的

相信《武侠的终结——金庸《鹿鼎记》读后感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鹿鼎记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