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

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

《上瘾》读书笔记10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只要我们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并投入进去,就一定会在书中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道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上瘾》读书笔记1000字"这样的内容,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上瘾》读书笔记1000字:

想做产品,或者销售,企业管理层,如果你想要产品热卖,或者跟消费者打交道,都可以看看这本书《上瘾》,作者是尼尔·埃亚尔,曾在斯坦福任教、瑞安·胡佛,长期为《福布斯》等媒体撰稿,也是producthunt公司创始人。

能让你上瘾的,不一定是止痛药,而是无关痛痒的维生素,为什么呢?因为维生素每天服用,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像如今最火的微信,你是不是每天都习惯要打开它无数次,刷朋友圈,刷热点,虽然它并不能给你带来真正很大的价值。

但无可厚非,甚至连五六十的大妈大爷们,都会被微信上瘾。这个上瘾背后带来的商业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传统商品的购买者叫客户,而互联网产品的使用者叫用户,你同时使用多个app,也未必会对多个app都进行付费。

但当你一旦培养起对一个app的使用习惯后,后续可以开发用户得到巨大的价值。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怎么样才能让用户上瘾呢?《上瘾》提出了四部曲:触发、行动、奖励、投入。

1、触发:让一些信号提醒用户,让他做出行动。比如说在白领写字楼里的自动售货机,白领可能没有看到这些零食的时候,不会触发他购买的想法,但是机器里摆满了零食,购买又如此方便快捷,所以这个自动售货机器就是触发他购买的想法。

口碑传播也是触发,比如说在社交媒体上推荐产品,朋友的推荐自然也可能触发你购买的欲望。

2、行动:行动是指用户要有完成这个行为的能力,最核心的一点是让产品变成简单,用户使用的门槛要低。比如写字楼的自动售货机,用户想要行动的话,只需要扫描支付,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极为便捷。

降低用户门槛有五个思考维度:时间维度、金钱维度、体力维度、脑力维度、社会偏差。3、奖励:为了激励用户更多使用产品,通常会给用户一些实质性奖励。但也不是说奖励多了,一定就能激发用户积极性。

只有变化多端的奖励才会对用户产生长期的刺激和吸引,比如说澳门赌场,每次输赢都是不确定,可是偏偏很多人就是对赌上瘾,如果每次是确定的金额和次数,读书笔记上瘾的人还那么多吗?奖励也有三个维度的模型:社交奖励、猎物奖励、自我奖励。社交奖励是指比如你每天刷微信,发布朋友圈,你的朋友给你的点赞和留言,都是不可全部预知的,这是社交给你的奖励。

猎物奖励,是每天朋友圈那么多的资源,你每天像寻找猎物一样,在搜索自己喜欢的内容。页面的内容就像是食物,用户不停的去吸收消化这些消息。

自我奖励,就是你做这事情的内部驱动力,比如说游戏中的排行、奖章、等级等都是按照这个思维来设计的。

4、投入:让用户持续的投入,也是会对产品产生好感,比如宜家的家具,就是让用户组装部分家具,让用户投入参与到其中。

在投入这方面,也有五个维度的思考:从内容上投入、数据资料上投入、关注者维度思考、信誉投入维度、技能投入。作者:知秋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蛙读书笔记1000字


《蛙》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中国乡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中国在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不知道你们对计划生育这件事是什么印象,我小时候的同伴基本都被罚过款,虽然那个时候几百块钱真的很值钱,但幸好大家都是在出生后才被罚款,并没有耽误来到人间。就在差不多十几年前,我在村里还会听说某某家姑娘为生二胎而躲回娘家,关键是娘家这边搞计生的人也会时不时来抓捕她,听得我真是为她捏一把汗,也特别不理解为了多生一个孩子何必冒这么大风险。

2010年我当大学生村官在镇里负责的就是计生工作,不过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名存实亡。我们每月只负责统计辖区内出生多少孩子,政策内的正常上户,政策外的需要交罚款,然后上户,后来罚款也是可以分期付的,也就是你先交个首付,孩子就可以上户。

当时我就发现个现象,超生这件事基本是发生在两类极端的人身上,一类是特别有钱,即便交罚款也不是问题,一类是比较穷的农村,反正交点儿罚款就可以给孩子上户,而且扶养孩子的成本也不是很大,所以多生一个也无妨。反而是我们镇上那些中产阶级,像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收入较高且稳定,愿意为了孩子投入教育成本,而且也有能力,但因为政策不允许,恰恰生不了二胎。也幸好,随着集体经济向私有经济的转化,随着数亿农民获得了流动和就业自由,独生子女政策已难以落实,最终,二胎政策全面放开。

再说到姑姑,她意志坚定,忠于党和国家,她工作几十年来接生近万个孩子,也有不少生命还未见到世界的光明就被她堵死在黑暗中。她一面接生,一面杀生。书中写了几个孕妇为了逃避姑姑的追杀,有的跳进河里逃生被淹死,有的在逃跑过程中难产而死,有的死在引产的手术台上。

我上班的时候也经常听前辈讲述那段历史,在政策的高压下,凡是超生的,不论几个月,只要被发现,他们都有权利直接带到医院手术,即便是足月甚至还差几天就可以生的,也不例外,所以书中说的虽然感觉有点儿荒唐,但肯定是真实的。

正如姑姑说,不出锅门,就是一块肉,该刮就刮,该流就流;一出锅门,那就是个人,哪怕是缺胳膊少腿也是个人,是人就受国家法律保护。但实际上足月的婴儿即便是引产,也有一些是活着的,却并没有被当人保护。

姑姑的晚年充满忏悔,她说自己手上沾着鲜血,但是如果没有姑姑这样一批忠心耿耿的人,国家的政策也落实不了,历史是只看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万里长城,金字塔,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

所以姑姑在她六十岁的时候选择嫁给捏泥人的郝大手,靠丈夫捏泥娃娃来悼念因自己而不能降临人世的两千八百多个孩子。后来,她被失眠和梦魇折磨,她说,有罪的人必须活着,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种方式赎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年来,的确减缓了人口增长速度,但无疑也发生了很多触目惊心的事件,它涉及到政治,经济,人伦,道德等诸多方面问题,这么复杂的问题我并不懂,但只是觉得如果当时这个政策可以循序渐进一些会不会好一点儿。

《神迹》读书笔记1000字


《神迹》读书笔记1000字:

看到爱玛·多诺霍这位爱尔兰作家的名字,前段时间看《房间》得知的,她荣获爱尔兰年度小说大奖等等许多国际大奖。《房间》就是作者看到2008年奥地利的弗里泽尔伦理案件的新闻,所以作者“决心以文学的方式描述这一事件所涉及的社会伦理命题和扭曲环境下人的精神景况。”多诺霍就是敢于处理有争议的题材的一位作家。

我拿着的《神迹》这本书,是多诺霍的另一部重要的作品,简介上有这样的介绍:“比《房间》更治愈,更直指人性深处”。当然很迫切的打开书阅读。

作者书中的细节描写深深吸引了我。在世人都知道安娜不吃任何东西时间,还仍然活着的奇迹,委员会从英格兰请来水平更高的护士,南丁格尔的学生莉比,在接受任务,观察小女孩安娜这个四个月没有吃任何食物的极其令人不解,奇迹般的事情。当然这样的事情极其不寻常,不符合常规,就会有许多的质疑。最先怀疑一定藏有食物,为了证明自己的质疑就会寻找有力证据,开始对安娜周边进行检查,“她把床垫摸了个遍……她也把棉芯垫枕摸了摸……”,“莉比在床上爬来爬去,用手摸遍每道木条下面,在所有球形扣件和转角里找剩余食物。”以至于连安娜手中的书也不放过,“书里会藏着吃食吗?莉比翻了书页,没有。”任何接近安娜的人,就连她的母亲的接触次数也要严格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通过这一些系列的细节描写,将这样这个事件烘托的更加生动,让我们读者记忆更加深刻。

在准备为安娜拍照时,南丁格尔的学生莉比护士说她曾经和南丁格尔拍照的时候,拍摄时间太长,其中有一个不安分的姑娘稍微动了一下,导致图像迷糊只能全部重新照。怕时间太长怕安娜摆姿势坚持不住,摄影社的赖利就说,“你现在算是见识到现代湿版摄影法高手了”。

提到湿版摄影法,我就好奇了,看看这个文中这么稍稍提到的一个历史信息是否符合文中的历史背景,我进行了查询,得知这项技术在摄影行业在1850年-1880年间独领风骚三十余年。这个时间和南丁格尔的生平1820年-1910年是一致的。还有莉比看的杂志《一年四季》,书中有备注,读书笔记是英国作家狄更斯1859年创办和主编的文学周刊。还有“有一些坑里满是热巧克力似的东西,还有些坑里污水泛着光”,据我查阅在1866年约瑟夫-弗赖首次制造出固体巧克力之前,巧克力都是液体状的。通过前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作者对历史背景的叙述也是力求真实,做了很多功课,对自己的作品极其认真,我们作为作者读这样认真的作品当然是很高兴,有所值,有所收获。

莉比和《爱尔兰日报》记者伯恩,到了无话不说的程度,得知了不少真相。斯坦迪什医生经过全面检查和几十年的研究及实践经验,得出结论是饿了的,建议强制性喂食,经过前面那么多的讲述做铺垫,到这疑似是高潮部分了,但莉比没有按建议去做,故事继续平淡的进行。后来莉比发现安娜母亲偷偷喂事物的秘密,还去委员会召开的秘密会场说出了真话,最终从安娜口中得知她禁食的真正原因,毅然决定放弃可能会危及到安娜生命的观察工作,并想尽办法的说服安娜进食,这一系列连续的事情发生,越读越精彩紧张,越停不下来了,索性一口气看完,最终他们远走高飞,过上幸福的生活。终究才松一口气,释然了!作者:胡子不瘦

《远见》读书笔记1000字


《远见》读书笔记1000字:

本书作者,我忘记了,一本职场规划类书,思路还是比较清楚的,不过更多的像是一本操作手册,有着翻译类书籍一贯的散乱,一下为读书所得,与你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职业规划的开始有三个阶段,15年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该武装自己,学习好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职业生涯所需的技能,全身心投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学习沟通技巧,并创造价值。

第二阶段,聚焦自己的长板,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

管理者的6个建议:

1、时刻注意自己的易容与态度还有举止。

2、简洁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不断重复。

3、尽快选好团队成员。

4、每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最好在较小的团队中解决。

5、表现得像一个值得信赖得解答者。

首席执行官得特质:

1、城市且与公司文化契合。

2、智力上好奇敏捷。

3、提升业务业绩得经验。

4、真实、自我一是以及平衡。

5、活力、热情。

第三阶段,优化长尾,持续影响力。

大致得意思就是持续学习,扩大影响力,开创全新得领域。职场燃料是作者强调的一种职场可持续的动力,主要包括:可迁移的技能,有意义的经验和持久的关系。

可迁移的技能举例:学术学位、专业证书、语言、有点、情商、演讲、办公工具等。有意的经验:个人旅行、海外工作经验、企业管理、创业经验、写作、教学、工作之余的热情所在。

持久关系:关键同事、指路人、智囊团。

需要对时间的持续投资。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师,这就离不开时间的持续投入。职业规划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因为职业技能将伴你终生。

实际行动:

1、是否在学习和成长。

2、我是否在对某些人,现在的公司乃至整个社会拥有影响力。

3、我体验到了乐趣。

4、我是否的到了适当的奖励兵创造价值。

职业冲突解决建议:

为人父母之道:

1、不要让职业生涯与为人父父母非此即彼。

2、找到一个热爱家庭得雇主。

3、找到适当得支持方。

4、设立现实得期望和界限。

5、管理你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的一点点建议:

面临人工智能的竞争:明治之选事培养情商,创造力、协作能力建立信任关系。时间投资的地方:可持续增长的,简单的。怎样保持稳定的收入:持续工作才是稳定收入的源头。享受工作,在工作中感受快乐。(跟没说一样)

以上,为读书所得,希望对你有帮助。作者:聆风者呀

《息壤》读书笔记1000字


《息壤》读书笔记1000字:

看来今年订阅《收获》是值得的,因为今天我又读到了一部值得推荐的长篇小说。这就是今年《收获》第5期发表的盛可以的《息壤》。

《息壤》讲述了一个女性家族四代人的故事。小说从初家第一代老奶奶戚念慈写起。戚念慈年轻时就守寡,但却是初家的精神支柱,一双小脚支撑起一个传统的大家庭。儿媳吴爱香生下五女一子之后便守寡,直至终老。她生活在婆婆的阴影下,临终的心愿仅仅是摘掉身上的宫内节育环,却未能如愿,戴着它进了坟墓。吴爱香的女儿初云、初月、初冰、初雪、初玉与儿子初来宝在中国巨大变革的年代长大,经历着各自的生活,也都面临着与生育相关的种种问题。初来宝的女儿初秀则是初家的第四代,代表的是新世纪的力量,双亲的缺失与时代不同让她对爱情婚姻乃至生育有了完全不同的想法,但真的面对窘境时,她仍需要家族亲人来处理棘手问题。

按照初来宝的说法,“我家有七个女人”,这是一个女性绝对主导的家庭。所以,生育就成了这些女人们以及围绕着这些女人的男人们的中心话题。两个寡妇和五姐妹关于生育的曲折故事和观点碰撞,以及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的演变,令人读起来饶有兴味。小说的结尾是一直厌恶和反对生育的初玉终于怀孕了,不知不觉成了她一直不齿的满怀母性的女人,而她怀的又是一个女孩。这就预示着,这场关于生育的话题永远不会终结。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盛可以在处理湖南乡土风情和家族温馨凝聚力上颇有功力。小说中湖南方言的使用恰到好处,似乎让读者听到了大嗓门、像吵架一般的湖南乡音。尤其是书中很多用楷体字标明的姐妹之间的对话,自然,亲切,生动。这样生动的方言立即使书中的人物活起来,似乎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摸到。另外,尽管生活艰难、坎坷,但书中的人物几乎都是善良的,他们的故事虽有悲苦却充满温馨,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在时代大潮中,乡村衰落了,却依然是文化的根,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温暖。这和那些一味揭露批判,展示乡土文化的落后、丑恶的作品形成了鲜明对照。

息壤,是传说中鲧用来治水的可以自动生长的土壤。用“息壤”作书名,寓意着人的繁衍生息是小说的主题。几十年,四代人,时代风云变幻,家长里短依旧。《息壤》用一个家族的生生不息的世俗故事,印证着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是非常聪明的做法。极度微观,恰恰就是宏观叙事的最好方法。作者:劳月

相信《《上瘾》读书笔记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