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政治方面书籍读后感

政治方面书籍读后感

政治书籍读后感。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治书籍读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政治书籍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读完了《高层讲坛---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大课题》(上)这本计380页的政治类书,历时近两个月。

选择购买并学习这本书的原因同时有几个:一是因高层、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和重大课题等字眼的强烈吸引;二是多年从事党建和组织工作,需要组织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职责驱动,试图用中央最高领导集体的行为表率和理论权威的尚方宝剑来推动工作;三是个人早已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一直想探究一下中央最高层领导学习些什么、怎样学习?以图为我所用!

《高层讲坛》由崔常发、徐明善主编,2007年3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一套两本,分上下册,汇编了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38次集体学习的重大课题。上册讲了19章,下册还有19章。十七大前还有6次学习没有列入。

因为是政治类书籍,以专题分章论述,又多是宏观的、理论的东西。具体的似乎一时说不太明了。总体上感觉,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对一些理论的理解更深刻清晰了;新学习掌握了较多知识;内化了许多理论、观点、知识等;尤其是拓宽了视野,能够进一步用世界眼光看问题,进一步培养了战咯思维能力------。能意会却难以言传,也许这就是学习政治类书籍的特点。多年从事行政党务基层领导工作,渐渐养成了学习政治理论的习惯。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讲并做到讲政治,就必须学习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用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实践。不学习政治理论,不了解宏观或全局,仅局限在具体的事务之中,局限在本地区本单位、本职工作中,必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自觉、不主动、不超前。对世情、党情、国情、民情没有基本的了解,就会对很多事情搞不明白!就连与人聊天也会搭不上腔!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需要认真选择学习掌握具体的政治理论。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政治理论掌握(但不必都精通)的基础上,要结合自己从事工作的特点,选择学习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比如,从事党建工作的,要选择党建理论;从事经济工作的,要选择经济理论等。而对其它领域的理论作一般的了解就行了。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需要学习掌握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从事具体的工作中,要注意从理论上找依据;具体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总结完善,提升到理论层次。

我个人认为,大家需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基本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书籍读后感范文二

本书我于2013年5月29日下午于图书馆翻阅了一遍,当天晚上就听邓大才老师讲了。有一些感受,现在写下来。

本书由王亚南写成,他曾是中华大学的学生,我校的校友。后任厦门大学校长,精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曾翻译《资本论》等。

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中国传统的官僚政治的定义、特征、思想来源、稳定的基础,论述了如何消灭中国官僚政治并指出其将来的替代品。

依邓大才老师的说法,这里有十问。只是当时邓老师没回答我全。

一、本书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主要是要回答中国的官僚政治为什么持续这么久?一问题,还兼顾回答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在哪里?这一问题。

二、本书的主题是什么?是中国传统官僚政治。

三、本书的主线是什么?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定义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稳定的基础官僚和农民在其下的生活状况转型前途。

四、本书论证逻辑上的缺陷是什么?在论及农民时,只考虑到了佃农,没有考虑到自耕农。但事实上,自耕农耕种的土地占中国所有土地的一半左右,它不能被忽略,忽略它就会在逻辑上有大的不顺。(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本书的终极对话理论有哪些?(这些都需要看书第二遍时完善)

1、政治经济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3、社会分层理论

4、官僚科层制理论:家庭制氏族国家

5、超稳定结构理论

6、与钱穆的对话:钱穆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不全是专制的,而且皇权也不是无限制的,认为官员和制度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而王亚南认为,官僚全是腐朽的落后的阻碍政治经济发展的,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7.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钱穆和王亚南都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科举制使精英集中于政治或倾向于政治,一个是没有形成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

六、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阶级分析法,政治经济学分析法。

七、研究方法的不足:

1.价值性太明显:这是邓老师的答案。认为作者在选取材料时有偏爱,适合自己结论的材料就选取,有悖于自己结论的材料就不选取。

2.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局限:(待补)

七、结论:中国的官僚政治,必得在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买办的或穴居的经济组织,最后仍是储存于封建的剥削关系)清除了,必得在作为其它与民对立的社会身份关系洗脱了,从而必得让人民,让一般工农大众,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着政治革新运动了,那才是它(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的时候。这个结论是很革命的,很马克思主义的。我还挺认可这个结论。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确有其意义和价值的。

八、结论的现实意义:温家宝同志曾说,只有人民的真正觉醒,中国的改革才有出路。这与王亚南的观点不谋而合。觉醒,只有人民的觉醒,才能中国官僚政治消失,使中国社会变得公平正义。不过这看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目前所能做的,让教育更公平,让社会保障更完善,知识分子要发出独立的声音,NGO要发挥力量

另外,既然官僚政治的基础是小农经济,那么小农经济的消失,是否会结束中国的官僚政治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纯粹小农经济的消失,不会直接导致中国官僚政治的消失,这还需要一个从农民向公民转变的过程。

九、本书值得学习的地方:

1.浓厚的问题意识。全书贯穿着一个问题,一条主线。中国官僚政治为什么持续这么久?全书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2.本土的问题,全球的视野。书中并不只是就中国问题而谈中国问题,还谈了英国法国美国的官僚政治现状,以及外国学者对官僚政治的认识。

3.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全球都有的官僚政治现象中,发现中国官僚政治的不同点。外国的都是贵族转化为官僚,而中国的却是官僚转化为贵族。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比较政治学读后感(精选)


最近在工作之余,中午休息的两个小时里,听完了刘瑜在看理想上的课《比较政治学》。之所以听这门课,是因为新朋友大力推荐,甚至慷慨相赠,诚意满满。一路听下来的感受是,初听时,因对历史不够了解,理解艰难;中期,逐步习惯,渐入佳境,充实感强烈;后期,惊叹于作者的表达力,理性的论述,感性的总结,让人时而唏嘘不已,时而踌躇满志;结尾时,意犹未尽,并在西西弗的比喻中,达到了所谓的峰终体验,赞叹,感动之余,越发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不知何日才能表达到如此境界。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课程的开篇就介绍了何为政治学,何为比较政治学,并提出贯穿课程的一个论点: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政治是一个在常识中讳莫如深的词汇,使用的语境常常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仿佛等同于阴谋,狡诈,厚黑,是偏负向的词汇。而作者开篇就以艺术来形容政治,对政治的刻板印象有一个小小的反驳,这就引起了听者的兴趣,你为什么觉得政治是门艺术?艺术暗含的语义是创造,美,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作者就通过不同国家的政治比较,去论证这个观点。当看到韩国的青年不为私利,一心寻求民主的热情,点燃全民的政治参与,你会感受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美;当看到纳粹的每个小小的恶人,最终汇聚成的巨大恶意,对同类的血腥屠杀,你会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何意;而透过俄国的威权政治,你又会发现,原来善与恶的意识形态是能够被塑造的,实践这句话的前提是明辨善恶,而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黑夜中,“星星之火”都是如此来之不易,易地而处,谁又能有勇气说出“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聊完艺术,再来看看“可能性”这个定语。回顾历史,王朝更迭,烽烟四起,政治仿佛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决定性的要素,封建制,民主制,共和制,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政治的要素无处不在,也导致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简单归因。而作者告诉我们的是,政治只是一个游戏规则,玩的好不好,要看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地理,文化,经济各方面的要素。政治决定的是下限,上限如何是综合结果。简单归因是浪漫思维,或者是惰性思维。现实总是复杂的,简单的幻想,迟早是要被打脸的。在最近的工作中,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不假思索,撸袖子就干是鲁莽,遇到波折就会立马泄气。真正的智者勇者,是对现实的复杂性有准备,时刻保持清醒,有信念,进而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调整,克服,突破。做成一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当你以为这件事简单的时候,恰恰就是最需要警觉的时候了。然而,也不能忽视政治的作用,政治也是有选择的,到达彼岸的方式有很多种,选择哪一种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过犹不及,在约束中找到可行解,并寻求突破约束的方法,这个过程难,但是fantastic。

最后,在课程中,能够很强烈的感受到,作者对理性,民主的观念,对自由是有自己的判断和坚信的。“让思考成为乐趣,让自由成为必要,让未来涌现无穷无尽的惊奇“,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何为对,何为错,但是我们可以保持思考,保持对人的可能性的期待,保持对人性的敬畏。西西弗把石头无数次运上山顶,石头无数次的滚下来,这是原地踏步么?不是的,这恰恰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抗,人的生与死是命中注定的,而如何走过这一生,很多时候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找寻生命的意义价值,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你可愿意从现在开始,搬动那块石头试一试呢?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读《政治的人生》有感


读《政治的人生》有感

书名很有哲学意味,让人以为是学术著作。实际上这是王在1994年的日记。他那时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作者今昔身份的巨大变化,难免引人好奇步入政坛核心的他之前是怎么样一个人。这本日记的确给出了答案。

看书、思考、写文章、做学问,从日记内容看,这就是王生活的全部。日记大部分是以凌晨二字开头的,诸如凌晨读凌晨看。这说明王常工作到深夜。他在自序里写道: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每篇日记大体由两部分构成,先用一段话介绍凌晨正在干的事及感悟,一般是谈看书看影视剧心得,剩下的几段主要讲过去一天在政治学研究方面的思考。

王在业余看的书很广博。既有像《废都》这样的当时畅销小说,又有《射雕英雄传》这等通俗作品,既有《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这类一本正经的学术名著,又有《中国古代性文化》《金赛性学报告》的另类奇闻之流,既看中文的,也看外文的(英语及法语)。看书之外,也看电影电视剧。日记中提到了他看科幻片《异形》一二部,以及他追当时热播的电视剧《过把瘾》。2月2日、4日、9日的日记都有提及(《过把瘾》总共也就8集),甚至2月10日的日记还提到了玩电子游戏大富翁的感受。频率几乎是每天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看来不要神圣化任何人,国家领导人也是玩游戏追剧的普通人。

值得一提的是,王酷爱读书,尤其是小说,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去书摊书店觅书,新出的有名小说常会第一时间阅读。不过,他对当时很多小说模仿《废都》过分渲染性描写,以致东施效颦也以此处略去XX字博眼球的导向是不以为然的。

王在日记也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政治的政治学见解。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是不可超越的。他在那时就提出了政治一体化的概念,注意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政体下传统权力模式的挑战,强调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改革开放中,全党均要有权威,这个权威的集中代表是中央,中央和地方的党组织均要有权威,但是关键是中央,中央有权威了,地方就有权威了。联想当下的两个坚决维护的要求,联想到王今天所处的位置,治理方略上的异曲同工,也就不单纯是巧合了。

这就是王的厉害之处。作为当时全国知名的研究比较政治学的学者,掌握的西方第一手研究资料也许远比一般学者多得多,但他选择了以务实、严谨、执着的态度,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提出并论证契合这个超大国家需要的治理模式。他没有陷入一般人文社科学者,挟洋自重、食洋不化的书生意气中,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宏阔的政治价值观的视野,展现出了理论家的不凡气质。近代以来,最大的一种诱惑就是民主政治的诱惑。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把人从这种诱惑中解脱出来。王清醒认识到,受西学东渐影响,在政治分析中中国人参考系或多或少被西方价值参照系辐射过,他认为思考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时,要尽可能先清扫西方的价值,保持意识上的自主性独立性,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发掘出新的政治价值。

王在6月2日日记写道:什么叫政治家?应该是具有至死不渝的信念、学贯中西的知识、高山仰止的人格、高瞻远瞩的目光、百折不挠的毅力、海纳百川的胸襟、总揽全局的能力,等等。中国的民主革命依靠了一个杰出的领袖集团。现在也需要。别的学者还躲在书斋里孤芳自赏,王已经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也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政治的人生》让人看到了思想的伟力和雄奇,看到一个思想者于静夜挑灯进行务实又超前求索的图景。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一)

长河一烁

作者简介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在清华任教期间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被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从史学时期来看,他主要专注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这方面主要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

上篇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朱子语"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陈寅恪认为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是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先论李唐皇室的氏族问题,再论其他统治阶级的种族和文化问题。

关于李唐祖先来自于哪里,是胡人鲜卑,还是汉人,一直有纷争。据各类史书,如《旧唐书》、《新唐书》等,也应该是李唐自己的说法,来自于陇西李氏,十六国西凉创建者李暠的后代,李暠自称是陇西李广的后代。经陈寅恪考证,李唐更可能是赵郡李氏的后代,先世很可能是赵郡李氏的“破落户”或“假冒牌”,随宇文泰至西魏,取了胡人的名,根据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认了陇西李氏。南北朝时期,胡人的汉化和汉人的胡化也是常有的事情,汉族本身也是一个大一统的民族。看李唐的祖上,李渊的上三四代祖上的母系张氏,贾氏都是汉人,到祖母的梁氏,胡汉都有可能,从李渊母亲开始的三代母系独孤氏,窦氏,长孙氏都应该是胡人鲜卑,所以从李渊开始都应该说是胡汉融合的。

自高祖、太宗创业到高宗的前期,唐朝的将相文武大臣大多继承西魏、北周和隋以来的世业,也就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统治集团的后裔。武周开始改变“关中本位政策”,府兵制开始崩溃,科举上轻明经科,重进士科。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的变迁,也为社会的革命。另外,关陇集团自西魏到武周也已历时一百五十年之久,其自身也已衰落腐朽。武周之后,恢复唐室,然而改变“关中本位政策”的趋势仍继续进行,到玄宗之时,可以说是破坏无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后又产生了另一个世局,中央与部分藩镇的貌合神离一直延续至唐朝灭亡。玄宗开始,统治阶级也分成了两种人:一类为受高深文化的汉族,大多是武周之后提拔的新兴阶级;另一类为受汉化不深的蛮夷,或蛮夷化的汉人。唐代自玄宗以后,政柄以及君权渐渐转入到宦官手中。

中篇 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唐代政治革命依其发源根据地之性质为区别,则有中央政治革命与地方政治革命二类。何以安史之乱以前地方政治革命均不能成功,却无多影响?而中央政治革命亦何以有成功与失败?又唐代皇位之继承常不固定,当新旧君主接续之交往往有宫廷革命,其原因为何?

隋唐继承了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在武周玄宗以前,以当时三大势力:关陇集团、山东势力和江东集团。以关陇集团为主,辅以山东势力,形成了内重外轻的政治格局。皇位之继承常不固定,唐中期之前主要是内廷与政府的力量在左右,中期之后宦官基本已把持了皇位的废立。如太宗之玄武门之变,高宗也是在太子被废之后而立的,武周就不多言,中宗也是在铲除武周势力后,睿宗的上台也革命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玄宗凭着革命的资本并打击了太平公主,肃宗也是废太子后被立且凭着安史之乱而起,代宗即位也经历了斗争…… 唐中期之后的皇帝,从宪宗开始,都为宦官所废立。宦官之盛,起止武后,而极于玄宗,肃、代以后宦官浸横用事,及德宗时,宦官开始把握兵权。宦官既握兵权,又外结藩镇,帝王生死就把握在他们手上:宪宗被宦官杀后,穆宗开始的八个皇帝,有七个为宦官所立,除了敬宗,不过敬宗也为宦官所杀。

一直对唐中后期的牛李党争不甚了了,看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终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唐时牛李两党以科第而分,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两科,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心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究其所学之殊,实有门第之异。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两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况,李党以山东旧门第大家为主,主修经术;牛党以新兴阶层走进士之路为主,事实上也是社会新旧势力之争。

下篇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李唐一朝是我国历朝与外族接触繁多,而少有的光荣的时期。本篇主要论两点:一是外族盛衰的连环性;二是外患与内政的关系。

外族兴衰之连环性,当时与唐朝能抗衡的外族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各时的兴衰强盛需要统一来看。历朝之中,唐代武功可称为空前强大,究其根本,不仅是汉族的精神与物力,也由于外族本身的腐朽与衰落。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二)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木屑下的河流

从535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到589年隋统一中国,这段历史,我们根据现有史料,完全可以勾勒和描述出来。但历史事实,就如同河流上漂着的木屑,我们指出这些木屑的漂流情形,并不意味着我们了解和认识了托着这些木屑漂流的河流的情形。对大部分的历史时段,历史学家都只是如数家珍地指出了这些木屑,却无法说出木屑下的河流。陈寅恪却勾勒出了木屑下的河流,即指出了这段历史的发展逻辑脉络。

在北周、北齐与南朝的对峙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占据关中一隅的西魏-北周是实力最弱的。但就是这个蕞尔小邦,却前后灭掉北齐和陈,实现了对中国的武力统一。原因何在?或者说,西魏-北周凭什么做到了这一点呢?陈寅恪归纳或提炼出了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即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来加以解释。

所谓“关中本位政策”的内涵,他在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职官》中作过明确界说:

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之政策外,必应别有精神上独立有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其作用既能文饰辅助其物质即整军务农之进行,更可以维系其关陇辖境以内之胡汉诸族之人心,使其融合成为一家,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强团体。此种关陇文化本位之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众,要言之,即阳傅周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这一意见他曾在多处言及。“关中本位政策”就是自认关中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它远绍周公,系正统文化传承之所在,而不必与山东、江南争夺文化正统,即《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所谓:

宇文泰率领少数西迁之胡人及胡化汉族割据关陇一隅之地,欲与财富兵强之山东高氏及神州正朔所在之江左萧氏共成一鼎峙之局,而其物质及精神二者力量之凭藉,俱远不如其东南二敌,故必别觅一途径,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薰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邻。而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

在他看来,“关中本位政策”是西魏-北周为与山东、江南相抗衡而构建起来的一套文化传承的法统。与此相关的“关陇集团”,《述论稿·上篇》作了说明:

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

具体而言,这个集团就是“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直到武则天控制政权,为消灭李唐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词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也”。

但是,他着重用“关中本位政策”和“关陇集团”来解释这一段历史的发展,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没有展开进行讨论,这也是导致大家对他的解释产生不同理解和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照我的理解,他这两个概念各有侧重,所发挥的效力也具有时间性。宇文氏想通过“关中本位政策”,加强关中地区的文化认同,融合不同的民族,增强向心力,以与山东、江南相抗衡。在分裂局面下,特别是在时人视南朝为文化精华所在,东魏-北齐为北朝政治法统所在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在隋朝统一全国之后,这一政策的文化意义似乎就会大打折扣;代之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其政治意义。这一政治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府兵制,即大部分折冲府设置于关中,以收居重御轻之效;二是控制政权的主要人物仍是原来关中的人物,即“关陇集团”。因此,“关中本位政策”的解释效力,主要发挥于分裂时期;而“关陇集团”的解释效力,则主要发挥于统一之后。因为在分裂时期,在西魏-北周的政治舞台上唱主角者,只能是其辖区之内即关陇地区的人;武力统一天下之后,原属关陇一隅的地区性政权变成了全国政权,但控制政权者却仍旧主要是关陇地区之人。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也就是《述论稿·上篇》引两唐书《张行成传》所要说明的“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以及日后撰《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岭南学报》12:1,1952)张大其说,详尽论述的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的矛盾。因此,陈寅恪在论及“关陇集团”时,主要引用的是统一之后,特别是唐初的史料,而极少用分裂时期的史料。他对“关陇集团”所作的集中概括,正是以唐代为立足点。《述论稿·上篇》说:

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盖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而隋唐继其遗产,又扩充之。其皇室及佐命功臣大都西魏以来此关陇集团中人物,所谓八大柱国家即其代表也。……至于武曌,其氏族本不在西魏以来关陇集团之内,因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词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

可见,他用“关中本位政策”来解说何以关中能统一天下,用“关陇集团”来解说统一初期的政治史,并进一步解说进士科的政治意义以及唐后期宦官专政的出现。这基本体现了他一贯的用种族、文化两端来对魏晋隋唐历史进行认识、理解和阐释的观念。

当然,这一解释并非十全十美,毫无破绽。比如,统一之后,折冲府泰半设于关中;陈先生认为这体现了内重外轻、居重驭轻的“关中本位政策”(《述论稿·中篇》)。但是,在统一之前,军队分布只能限于关中,而在统一之后,军队的分布范围势必会不断扩大,但一来这有一个过程,二来这又与各地的军事地位密切相关(没有战事的地区自不必设府)。比如,随着北方游牧部族南下压力的增强,唐政府开始逐渐在河北设置府兵(参孟宪实《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中国史研究》2003:3)。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史语所集刊》58:3,1987)指出在隋统一之前的西魏,府兵分布已呈现出由内而外的辐射态势。所以,折冲府的分布并不能完全反映或证明所谓的“关中本位政策”。府兵制崩坏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新的军事形势下对兵制进行调整的结果,而不是武则天对“关中本位政策”蓄意破坏的结果(参孟彦弘《唐前期的兵制与边防》,《唐研究》1,1995)。但无论是对他的解释进行批评,还是修正、补充和完善,其前提必须是对他所提出的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具体的运用,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如果用陈氏所提出的这些概念,来表达作者自己所认可或附加的新的内容,即所谓“旧瓶装新酒”,则要对自己所使用的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尤其要明确说明与陈寅恪在界定和使用上的区分,否则就失去了与陈寅恪所作解释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前提和意义。比如,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联经,1990)所收论文着重探讨了中古政治社会核心区和核心集团的变化;这一研究,诚如作者自言,是对“‘关陇’理论之拓展”。他认为,“关陇集团人物在东西政权交战之时,实已渐渐纳入河东人物”;“北周末平齐,关陇集团获得并州地区,……至少在唐初开始,关陇集团已扩及并州人物。”我们认为,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泛指控制西魏-北周政权的主要人物;在日后统一全国的形势下,才暴露出他们的认同、他们对政权的垄断。如果这一集团随着北周政权势力的扩展可以不断吸纳关陇以外的人物参加,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那么,这一概念在解释陈寅恪所要解释的隋及唐初的政治时,就失去了意义。

再如,陈寅恪所谓的“关陇集团”主要是解释统一之后的政治格局和武则天对这一格局的破坏,所以对组成的人员只是泛指“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即相对于统一政权而言,控制政权的仍是关陇一地之人。他强调“关陇集团本融合胡汉文武为一体,故文武不殊途,而将相可兼任”,主要是为了解释唐后期边镇大帅由蕃将充任,而宰相则由翰林学士充任这一史事。如果将皇权和文人与政这两个因素引入,视关陇集团为关陇武将,并进而认为关陇集团在隋统一之前即已不复存在,那么,用这一概念所要解解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其政治意义也就顿失泰半(参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这实际上是削弱了它的解释力度和深度。至于对“关陇集团”维系时间的认定,学界也有不同看法(参岑仲勉《隋唐史》“唐史第十八节”,中华书局,1982;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第二章,上海书店,2004),但如果将“关陇集团”的消失确定在隋统一之前,则“关陇集团”的概念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在西魏-北周割据于关中之时,其统治者当然只能主要是关陇之人。

陈寅恪的解释,使这段历史不再是史事的编年,而成为一个有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他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对史实的考证或所谓“恢复”历史,而是对史事的解释和认识,反映的是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它的意义,是对其他研究者的启发,而不是其结论本身的是非对错。因此,尽管有不少学者不同意他的解说,但迄今为止,对他的批评是破有馀而立不足。在没有更好的解说出现之前,他的解说仍将作为一家之言而启发我们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对隋及唐初政治史的认识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个解释框架。

当然,就“关陇集团”的政治地位和政治作用来说,这个集团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区烙印,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开国功臣的色彩。它的演变,体现着经过长期的分裂,刚刚实现统一的隋及唐朝,如何由一个地区政权变成为中央政权;同时,它的崩溃和瓦解,又成为魏晋以来“官僚贵族化”进程终结的标志。

研究历史,只能是充分依据已有史料,在尽可能复原历史的基础上,理解和认识历史。当然,这既可以是解释,也可以是构建。解释与构建略有不同。解释,常常是“事外求理”,“构建”则常常是“理在事中”——通过勾勒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来具体解释这一演变。无论是解释还是构建,你可以不同意,如果没有新的解释和新的构建,则原有的解释和构建就不易被打破。比如,关于陈寅恪用关陇集团、关中本位政策对南北朝到隋及唐前期的历史演变的构建,岑仲勉、黄永年驳之甚力,所驳也多有合理之处,但是,只破不立,没有用新的概念、新的线索来构建,我们就只能仍旧沿用陈氏的构建。严耕望曾说陈氏的论著是“充实而有光辉”;对历史演变的构建是其思想,思想的光辉是不灭的。

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与其所处的时代也不无关系。他用种族文化或政治的解说,固然有他留学海外,广泛涉猎社会科学的影响,但也有他所处的时代的影响。我总疑心,所谓关陇集团、关中本位政策,以及他解释安史之乱及乱后河北的割据所指称的“河北的胡化”——形成了一个区别于长安的新的文化等,都多少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影子,比如在国民政府之外存在共产党领导的政权。这个政权的组织、运作以及奉行的主义,都与国民党所控制的国民政府不同。史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也许值得研究史学史或学术史同仁更多的重视。

我们研究历史时,已经知道了结果;反观历史,“发生的都是必然的”。即使强调偶然,对这个结果而言,也常常是必然导致这一已知结果的偶然。我们无法将偶然的变量加入或抽出,再推演其结果。严耕望曾著文,解释唐朝六部与诸寺监之间的关系,用了现代行政学中政令与政务的区分来作解释,认为六部负责政令、寺监负责政务。官僚制度的演变有很大的沉淀性。宋以后的中央政府,还存在泾渭分明的政令与政务的区分吗?如果不存在,那是严先生对唐朝的解释不妥当,还是宋以后的政治体制倒退了呢?在我看来,陈寅恪先生归纳出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两个概念来解说南北统一到唐朝初年政治史的演变,是“理在事中”,是对历史发展的一个具体说明;而严耕望先生对唐朝六部与寺监关系的解释,是“事外求理”。用外在的理论来解释具体的历史问题时,就须使这一理论所能涵盖的史实均能得到疏通方可。

陈寅恪先生1927年游学返国。余英时先生称陈氏一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940年撰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1年完成《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他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作。陈氏对其“二稿”极为重视。据人回忆,抗战时期,陈氏以二稿完成为其使命。今天看来,“二稿”不仅是陈寅恪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中古研究史的丰碑。它所勾勒的历史发展框架,至今仍未能被取代。“充实而有光辉”,当之无愧。

2014.9.24

《政治学》读后感800字


作为古希腊鼎鼎有名的各种家,我曾十分好奇是什么伟大的力量促使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两位堪与孔圣齐名的贤者齐名,共称希腊三贤。直到我意外染指了其著作《政治学》,想着其可怕的实力,才不由得肃然起敬。此时的谈论,也仅仅是拙见罢了。

没有人会选择孤立状况的整个世界,因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与他一起生活。这是于整部书中,亚里士多德曾不止一次的提到过有关人类与城邦所存在的共同体以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一句话,自然也便是我最喜欢的了。处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公民社会,如果想让这样一个不完整的(多民族)统一体系的全体在较为良好的情况下呈以向上并且向荣的趋势不断繁衍壮大,以达昌盛的伟大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在当时看来近乎不可能的梦想。而亚里士多德却在自己不断的摸索中,对政治的理解不断加深,最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成了这一部壮丽诗篇!

在这样一部书中,不止一次的体现出了的,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对当时不息之战火的独到感触,也蕴含着我们对古人智慧的无知。千百年来,不变的唯有人性!在痛苦中磨练,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看似老道的语言中,精炼也不乏苦楚。即便在如此贫乏的世道之中,也不变那一份对美好制度的向往。虽然这是和平,民主且又美好的。但从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这句便可看出,这位圣贤渴望民主,但他不否定权力制约的重要性;似乎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亚里士多德的主要主张便是创造一个公平世界,可倘若按其另一条思路前行,以权力制约社会,不也正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来源吗?柏拉图的《理想国》此时也不过如此了。

权利的制约对于公民社会是必不可少的。而亚里士多德的可敬之处便是在一个如此腐败的社会,不受任何思想的束缚,不仅猜到了这条功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自行精准无误的判断影响,此等智慧,怎不让人心生敬意?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起先想着要了解这场经融危机的根源,于是觉得应该重新复习政治经济学,选来选去,我们自己国人专家写的我依然是看不懂,于是选中了这本法国人萨伊18XX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从12月初到2月初,足足两个月时间。

全书以很多鲜活的例子来说明财富的产生、分配、消费,整本书以价值生产为中心点,贯穿各个章节。这也是我们专家与外国专家的不同之处,要是国内专家写的,就肯定非常之枯燥!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个版本翻译得不是很好,对句子的把握几乎都是以英文的原意没有考虑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来翻译,所以读起来部份语句的理解需要举一反三。到现在为止,我也认为还有必要再读一次。

萨依认为,资本、土地、劳动是生产价值的三大必须要素,任何价值的生产,必须是通过根源在人为借助资本及自然资源(土地)来完成;所有非生产性的消费都产生不了价值,我们称之为浪费,作为个人来讲,没有生产价值的消费都是浪费,浪费不仅仅对个人有害,对整个国家财富也是有害的,虽然就像在一棵大树上摘下一枝树枝。

国家的财富是由人民生产的,只有人民勤劳节俭,才能有更多的资本用来创造价值,而所有的奢侈性消费,都是无法生产出实用价值的,所以有些负责任的政府在这方面征收重税。

税收是取走人民所生产出的价值,当然这些价值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价值养活了收税的和其他公务员以及军队、司法部门等,所以以前当有人骂政府公务员说你对不起人民,而公务员则说以自己的劳动来换薪水,不是拿人民的钱,那就是大大的笑话,这个例子来自我们咸丰县政府的某公务员。当然,如果公务员为人民创造出价值,用他们的价值换取人民生产的价值,这个是适当的,也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税收是回不到社会的,军队保卫国家人民、公务员为人民生产价值而服务、司法部门为保证社会公正性,这些都可以以人民生产的部份价值作为回报。如果一个政府严以律己、节约,将税收用于人民的生产性资本,这个国家必定会走向富强,但人性的弱点又在里面显示出来,贪婪、虚伪的人如果主导了政府的走向,这个国家看似有财富但却没有藏富于民,这样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富强,那么,这就是我们中国。

他还说到,赌博、彩票都是不利财富生产的,不能真正创造价值,那些人只是因为贪婪,想发财所以才去买彩票赌博,而真正掌握大部份财富的阶层,是不会碰这些东西的,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乎这些,所以赌博的人、买彩票的都集中在社会的近乎最低层也是人群最多的阶层。所以这也是导致穷的阶层就会越穷、富的就会越富,因为富的阶层有资本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在文中多次赞同英国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及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的内容,所以上周我特意买了这几本书,希望今年内能将这些书读完。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

樊子悠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精选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当我们因为受到作者写的作品的启发,产生了新的想法时。此时此刻你正在写作品的读后感吗?根据您的要求,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整理了《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1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平民顶上的瑰宝,全书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着作中璀璨而夺目。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价格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但着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书籍的最后还抛出了不对称信息、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和行为学等现代经济的一些基本思想,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今后学习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联系《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学习,结合国内的企业及行业现状,无法回避的严肃思考是,对于广为诟病、举步维艰的国内垄断行业的改革,我们究竟应该是何去何从?在下一篇文章中,笔者将对国内垄断行业改革的破冰之旅展开一些个人的探讨。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2

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看完楼上的评论,作为认认真真研读过这本书的一个读者,我很是愤慨。楼上讲“不到一周通读完”,你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对你“逻辑混乱,缺乏常识,完全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实在……”的恶毒评论实在不敢恭维。楼上绕来绕去无非在强调“普适”二字,“学者有国际,学科无国界,学术理论、分析方法都是普适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有其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但观察和运用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结合中国实际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一书作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着眼,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解读历史经验,思考民族复兴。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吸引力所在。最近在联合早报网站《漏网之语》看到一个评论“西方有一些评论家和作家是从西方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并且来评论中国,他们没有从中国本身作为一个国家来看待其成就。中国无论是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还是政治结构都是全新的,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同,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政治的方式进行着发展,而且在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深有感触。现在世面上卖的很多书脱离实际,无关痛痒,嚼之无味。去年第一次看到《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确实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简单讲,这是一本看得懂的,能抓住要害的书。自己深深折服于作者十年磨一剑的严谨,信手拈来的才华,入木三分的分析。好几年没看到这么有感觉的书了,有了爱不释手的感觉。“伪命题,伪概念,乱弹琴!”……所以当我看到楼上对这本书毫无根据的谩骂和攻击后,真是愤慨难当。我不知道是不是书中某些言论不合先生胃口,或者触动了楼上某根不快的神经,以至你恼羞成怒,恶语相向。建议楼上再去看看这部书,评论一部书要靠有理有据的说理,不能靠骂人啊。而且仅仅快速通读一遍该书就开始骂人,脾气也太燥了点,这样通读一遍是很难完整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的。可以互相讨论……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3

起先想着要了解这场经融危机的根源,于是觉得应该重新复习政治经济学,选来选去,我们自己国人专家写的我依然是看不懂,于是选中了这本法国人萨伊18XX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从12月初到2月初,足足两个月时间。

全书以很多鲜活的例子来说明财富的产生、分配、消费,整本书以价值生产为中心点,贯穿各个章节。这也是我们专家与外国专家的不同之处,要是国内专家写的,就肯定非常之枯燥!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个版本翻译得不是很好,对句子的把握几乎都是以英文的原意没有考虑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来翻译,所以读起来部份语句的理解需要举一反三。到现在为止,我也认为还有必要再读一次。

萨依认为,资本、土地、劳动是生产价值的三大必须要素,任何价值的生产,必须是通过根源在人为借助资本及自然资源(土地)来完成;所有非生产性的消费都产生不了价值,我们称之为浪费,作为个人来讲,没有生产价值的消费都是浪费,浪费不仅仅对个人有害,对整个国家财富也是有害的,虽然就像在一棵大树上摘下一枝树枝。

国家的财富是由人民生产的,只有人民勤劳节俭,才能有更多的资本用来创造价值,而所有的奢侈性消费,都是无法生产出实用价值的,所以有些负责任的政府在这方面征收重税。

税收是取走人民所生产出的价值,当然这些价值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价值养活了收税的和其他公务员以及军队、司法部门等,所以以前当有人骂政府公务员说你对不起人民,而公务员则说以自己的劳动来换薪水,不是拿人民的钱,那就是大大的笑话,这个例子来自我们咸丰县政府的某公务员。当然,如果公务员为人民创造出价值,用他们的价值换取人民生产的价值,这个是适当的,也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税收是回不到社会的,军队保卫国家人民、公务员为人民生产价值而服务、司法部门为保证社会公正性,这些都可以以人民生产的部份价值作为回报。如果一个政府严以律己、节约,将税收用于人民的生产性资本,这个国家必定会走向富强,但人性的弱点又在里面显示出来,贪婪、虚伪的人如果主导了政府的走向,这个国家看似有财富但却没有藏富于民,这样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富强,那么,这就是我们中国。

他还说到,赌博、彩票都是不利财富生产的,不能真正创造价值,那些人只是因为贪婪,想发财所以才去买彩票赌博,而真正掌握大部份财富的阶层,是不会碰这些东西的,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乎这些,所以赌博的人、买彩票的都集中在社会的近乎最低层也是人群最多的阶层。所以这也是导致穷的阶层就会越穷、富的就会越富,因为富的阶层有资本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在文中多次赞同英国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及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的内容,所以上周我特意买了这几本书,希望今年内能将这些书读完。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4

近日,经老师介绍,阅读了这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完后,我对此文依然似解非解,个中滋味难以陈述。粗略概括如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在1857年8月底至9月中旬为计划中的经济学着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总的导言。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做了说明 ,阐述了在认识过程中,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论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经典文献。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说: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情况;第二段讲为什么写《序言》;第三、五、六段着重讲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经过;第四段主要讲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第七段表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态度。重点问题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经过以及所得出的结论。为了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早在40年代初就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因为他发现要了解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就必须研究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

文中,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是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也是指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这个结论的基本观点是:

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决定物质生活,或者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对这个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在《序言》里用简洁的语言,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的因素,社会变革总是首先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推动着历史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把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通过对《序言》的学习,从基本理论上澄清是非,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在《序言》里把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几个范畴作了科学分析,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指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在写《序言》时,针对唯心史观长期统治人们的头脑的状况,强调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

马克思在《序言》里深刻地阐明了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不论是政治革命、思想革命,还是经济革命,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马克思说: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显然,判断一个革命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只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同时,马克思还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预见到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

豹窥一斑,马克思的思想理论确实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他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么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他在序言中多次提到要自己弄清问题。真正做学问的人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否定再否定,而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汲汲于发了多少论文等形式主义。 现下社会过于浮躁,马克思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是我们这些大学生需要重视的,启迪我们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当中探索真理,学知识,做学问,必须做好经历炼狱的准备,我们做不了哥白尼、马克思,但我们可以做个真正的读书人。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5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在承认亚当斯密区分商品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前提下,李嘉图对价值有了更深刻层次地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么不管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它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绝对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但斯密并未单独以劳动量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而是又设立了另一重标准,他认为物品价值的大小是随着交换衡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的。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着商品过去或现在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由为了交换工人劳动二给予工人的商品相对数量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可以肯定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嘉图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

这里浅谈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谷物的价格是每夸特80先令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的报酬是一蒲式耳谷物,因此当报酬下跌至40先令时,他得到的报酬是1.25蒲式耳谷物。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下跌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同样是亚当斯密,他还会说下跌了,因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因占有该物品而能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劳动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能力下降了。这个假设之所以给我留下十分深刻地印象,是因为它站在亚当斯密对价值认识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由此导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也就从侧面论证了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的双重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采用了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中,捕猎一只海狸所需要的时间是捕猎一头鹿所需要的时间的两倍。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李嘉图把这个简单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考虑到生产捕猎工具需要的时间的因素,并把捕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计算在内。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这样李嘉图就率先提出了工业中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的成本因素考虑问题。李嘉图认为,猎获的猎物的价值是根据捕猎活动所需要的所有劳动的总量而确定的,那么这同样意味着,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即使在供应过剩,交换价值下降时仍是不变的。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利润的下降,因为他们的投入是不变的。同时,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6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利用对商品价值没有影响。土地所有者只是因为土地具有优劣之分而能够收取地租。他举原始社会的例子对此进行说明:只要幼稚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就没有人支付地租。当人口数量增长,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劣质土地,这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产品变贵。

拥有肥沃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也调整自己的价格,这样他们就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土地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笔额外的收入就是他们收取的地租。在李嘉图看来,工人的贫困是天经地义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他的模型中决定工人的工资。自然的工资水平与工人的生存最低标准相符合,以保证工人可以在生产劳动力。如果工人所得到得比他维持生活所需的更多,他们的人口就会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就会增多,工资水平下降。

当工资水平低于生存最低标准时,劳动力供应受损,工资水平重新上涨。在李嘉图的分配系统中,土地所有者在长期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多。人口不断地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劣质土地得到开垦。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地租也上涨。与之相对,资本所有者必须支付更多的工资,也就是支付国名经济收入的更大部分。工人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实际上他们的购买力并不比以前大。李嘉图认为工人天生贫困这一观点遭到后世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其实知道大卫李嘉图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这学期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正好涉及到李嘉图的理论。于是借了这本书,课余时间阅读,也起到了丰富自己知识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7

好书是不怕反复读的,怕就怕我们缺乏反复读的决心。一些名作,虽然被各种各样的文章反复推荐,却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与机缘。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着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所迫,非逼得我要得认真阅读其中某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经典文献何以叫作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虽然历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仍是十分罕见。或许他从来没有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使得他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他所用寥寥几语描述的问题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却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而如果我们对他同时期的重要学者的主张不甚了解,也会错过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无法读出100%的李嘉图了。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习惯已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完整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都需要对李嘉图的思想有所掌握。之前因为我的兴趣在1870年以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有所忽略。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经济学的经典文献还有很多,完全是可以把朗读方法复制到对它们的研读之上的。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8

世界主义经济的三个缺点:李斯特首先对当时流行的世界主义经济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无论是重农主义者魁奈还是自由主义者亚当·斯密,都是以一种世界主义经济为其学说的基础。

李斯特首先对当时流行的世界主义经济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无论是重农主义者魁奈还是自由主义者亚当·斯密,都是以一种世界主义经济为其学说的基础。

这种世界主义经济认为,所谓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一切国家的利益,研究全体人类社会的利益,因而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为唯一研究对象,不必顾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利益。

李斯特认为,这种流行性的世界主义经济其实犯了一系列严重的理论错误。

在李斯特看来,首先是魁奈把他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全人类,而不以国家为考虑对象,他在《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支配力量》中强调,所有国家的商人是处于一个商业联邦之下的。

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中所指的国家其实是指全人类中所有的国家。

“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

而世界主义经济产生时所依据的假定是,世界上一切国家所组成的只是一个社会,而且是生存在持久和平局势之下的”。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9

人本身应该作为是国家资本形成的一部分。人正如任何一架为他的手所制造的机器一样,是劳动的产品。我们觉得,在所有的经济研究中,应当完全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人。每一个成年人,虽然他不曾学到任何特殊技艺或专长,但可以完全正确地被看作一架耗费了二十年勤勉照顾和支付了很大一笔资本而制造起来的机器。

假如再花费一笔钱来训练或使他能掌握一种需要非常技能的事务或专业,那么,他的价值将相应地增加,他有权对他的努力要求更大的报酬,正如一架机器在制造中支付了更多的资本和劳动而使其增加新力量一样,变得更有价值。

居民和成员所取得的有用才能,应该视为构成国家资本的一部分。

他正确地说,“在受教育、学习和学徒期间获得的技艺,常常是耗费了一笔实际费用,正如资本一样固定和体现在他的身体中。因为那些才能构成他的财富的一部分,同样构成他所属的社会的财富一部分。可以如机器或工具一样看待一个工人所取得的技艺,因为它能便利和节省劳动,它虽耗费了一笔费用,但那笔费用是会偿还并带来利润的。”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不独使每一个人获得一种优势超过其教养不足的邻居,而且使他们的生产能力作不可估量的增长。

一个愚昧而未受教育的人,纵然具有生产财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与力量,亦不免沦于贫困和野蛮。

在他们的智力开始发展之前,在他们学会对事物运用思想之前,进步的大门对他们还是紧闭着的,他们既没有力量,也不会想到如何跳出他们所处的低下而卑贱的境界。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10

今天读了一本书《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虽然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是还是从这里面学到一些诶东西。在这里,真想向很多有机会读书的人读一下,这本书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却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很多社会上我们习以为常而一旦问起来却很难以回答的问题,想为什么装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装软饮料的容器多是圆的的原因,想为什么硬币上的头像多是侧面而纸币上的头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凡不过的事情,真正解释起来还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兴读到这么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尽管是美国作家所着,有很多的

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原理都是一致的,这是伟大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着,真的很好,希望和我一样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读一下。

现在就像用这种机会成本的原理来解释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国内疯狂追星的多是女歌迷,而极少数是男歌迷?首先,i从机会成本的定义来看,如果女孩子一旦喜欢上了某个明星,她们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而男孩子则没有这么夸张,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女孩子如果明明知道明星就在附近还是坚持工作的话她们肯定会心不在焉,还不如直接去关注,而男孩子则会比较理智比较容易去控制,这大概是为什么那么多接机的都是女孩子而很少看到男孩子的原因吧;另外,在我们中国这个相对比较传统的社会,对于女孩子来说,人生很有可能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大的突变,而男孩子可能性则很小,像时下的什么凤凰男和麻雀女的故事一样这很容易成为悲剧,还有就是这个社会大男子主义还是非常常见的,所以男性更加务实,更倾向与和与自己情况相似或差的女孩子结为伴侣,而明星给我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收入颇丰,每天光鲜亮丽,这些让女孩子更加疯狂,让男孩子更加辛苦的工作,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经济的最现实的。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11

才放那么短短的30多天假就要被导师要求看着这两本书过年,一开始,我真不懂为什么,单单只看书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安排看这本无聊的书,又有点不爽,但耐心去看,又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难接受,内容也还是可以的,就硬着头皮把书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了。看完之后才发现,把《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比成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并没有夸大,那是名副其实的。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继承人,其思想深深地受到亚当斯密的影响。《国富论》正是李嘉图接触学习经济学的第一本作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的几大主题和《国富论》的主题有相似之处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这两本如此著名的作品有再多的共同之处,还是各有优劣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所涉及的范围上也比不上《国富论》,《国富论》所讨论的更加广、内容更加多。即使思想上被影响,李嘉图还是能够对亚当斯密批判地学习而非盲目认同、全盘接受的,还是能够就这些话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的。

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讨论“分工”的问题,而是就“价值”展开叙述。而且李嘉图并没有按照常理只是谈论价值问题,而且他还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资、资本、利润、一般利润等等的存在,并且就这几方面也论述了一番。这些问题本应该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但李嘉图却有着其自己独特的一面。

接着就是“地租”问题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相比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面的对地租问题的讨论,李嘉图在这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有点逊色、不够深刻、不够有针对性,李嘉图是以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见解为前提展开论述的,而亚当斯密是围绕自己独到的看法,围绕如何让国富民强去写的。因此,就这一主题,李嘉图还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点。

接着所说的价格、利润、工资什么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前面几章价值、地租的概括、补充。其实这本书看下去真的觉得内容很少,但里面的思想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如他的价值论就认为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别出心裁,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二元观点就有所不同,也正正因为他的思想有其独特的一面,让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作品也一度热销,供不应求。

其后,李嘉图还谈及了许多赋税原理,对税种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税种的来源还有征收税对各阶级的收入与发展生产的影响。他还认为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所支配的一个部分,最终是由这个国家的资本又或者是由这个国家的收入来支付的。税收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和个人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和再生产的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税收却又是一个国家收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国家要实行一切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又或者是要加强国家实力、加快国家的发展速度,金钱是很重要的,没有了金钱,一切都只会是空谈、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税收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国家也有这个责任让每一分每一角纳税人上缴的税款都用得其所,而不是成为某些官员贪赃枉法的工具。李嘉图个人主张遵循亚当斯密的“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四项税收原则,并且还依据这个原则详细地分析了各种赋税的利与弊及其对各个阶级收入的影响。

纵观全书,我作者李嘉图认为资本家追逐的只是个人利益,追求的是利润,但是他又认为利润也是资本积累的来源,积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有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就可以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的水平。他认为资本的利益不仅代表着资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时又代表着全社会的利益,而他认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却是矛盾的。

我个人认为大众给予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十分正确的,尽管还有些许的不足之处,但李嘉图在思想上深受亚当斯密的影响之下,他还是能够做到批判地学习,在相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上都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也是很难做得到的。

所以我也明白了导师让我们读这本书的缘由,《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还有《国富论》这两本书是我们学习经济学必须一览的好书,这两本书都会有助于我们专业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少少地掌握里面的一两条原理,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也会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去理解其他问题、加强了我们对经济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以及逻辑思维。因此,在假期里、平日里多读好书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要养成这种习惯才像是个真真正正的大学生。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12

这是一本计划年前读完的书。但是年前实在太累了,所以推到年后。本书作为通识,讲的比较浅显,我这种没什么经济学基础的人读着都很轻松。而且作者文笔不错,逻辑清晰,一共七个视角,讲述七个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历史背景,有些观点放在现在看可能明显觉得不适用,但是当时可能是先进的。作者很贴心,在表述了某个经济家的观点后,如果明显落后于现在的观点,会及时论述出错误的原因。

这本书的覆盖面很广,七种不同的经济学观点核心内容都涉及到了,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后再在一些公众号上看到一些文章,会大致知道其观点的由来,也可以或多或少了解其观点的不足。

本书内容:

第一是古典自由主义。

一般的自由主义都是乐观的,比如亚当斯密。斯密推崇劳动分工,认为这样会提升效率。另外,劳动分工是靠个人形成的,而不是政府。但是斯密反对垄断,反对政府的垄断,也反对个人的垄断。马尔萨斯是悲观的,土地有限,但是情欲无限,所以人越来越多,但是食物越来越少,所以政府不能接济穷人。

第二是新自由主义。

哈耶克是代表人,对治理通胀提出了一些观点,比较特别的是货币非国家化。该理论反对计划经济,计划不但由于不能掌握所有信息而导致效率不高,同时计划经济不利于法制不利于自由。(哈耶克对法制的理解和马克思不一样)。支持机会平等,反对结果平等。认为公平影响效率。反对价格欺诈(情感上强有力,经济上无意义的表达),比如武汉瘟疫肆虐,口罩涨价,人们很愤怒,这就是价格欺诈。同时,该观点会论述价格上涨的内在逻辑和必要性。

实际上,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假设人是理性的,即每个人都能理性判断,同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经济的运行是在自由的市场上,自利的个人靠价格信号行事,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个人福利,而不是国家利益。政府和经济应当相互独立。

第三是理性选择的视角。

这一视角我认为最有用的是“搭便车”思维——消费者出于理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去争取自己的利益。破解方式就是减少群体的人数。

第四,马克思主义。

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以个人为单位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以阶级为单位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性不能忽视:国家有积极性,法律有阶级性,甚至技术进步、自由贸易都有积极性。自由贸易降低了生活成本,而工人的工资则是其完成所需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生活成本下降会带来工资下降。

可变资本即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是资本家的,所以资本家才会剥削剩余价值。技术进步会使得机器代替工人,所以剩余价值下降,同时资本有机构成下降,所以技术进步会降低利润。由于“搭便车”逻辑,资本家还是会追求技术进步。

另外,资本收入大于工资收入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是客观事实,资本家不但物质上剥削工人,精神上也是: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由于分离造成异化,强制、单调的劳动导致劳动过程异化,劳动失去意识导致其作为人的.属性异化,还和同胞异化。

这里多记录一点,高中学习时,老师说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的本能。当时不理解,现在明白了,劳动是和意识放在一起的,真正的劳动可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但是工人的劳动由于简单机械重复,无需意识,所以劳动才被异化。而劳动又是区分任何动物的一个标志,所以工人作为人本身被异化。异化不是物质化,我之前搞混了。

第五,马克思的追随者。

这一单元认识了一个人——希法亭。对于列宁,我之前完全不认识希法亭,但是她的观点却很值得学习。

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方面面,而希法亭则分析帝国主义的方方面面。首先,金融资本的诞生意味着资本的统一,大的金融集团大而不倒——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和国家的方方面面绑定在一起,借助高风险谋求高收益,一旦遇到风险,政府会用纳税人的钱挽救他们。帝国主义盛行贸易保护而不是自由贸易,因为对内需要稳定的国内市场,好维护统治。同时,避免国外的卡塔尔影响国内的卡塔尔。但是对外,则主张扩张。

传统经济学考虑的是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共谋取代竞争,利润不断增加,考虑的是处理相对剩余,而不是稀缺。这个时候就有了资本输出——资本输出并非到最落后的地方,具有寄生性,同时会收买一部分工人阶级,造成工人阶级的分化。处理相对过剩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军费开支。还有就是浪费。

依附理论也出现了,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存在中心和边缘,中心掠夺边缘,包括贸易依附、金融依附、投资依附、技术依附等。这个时候,边缘国家的统治者实际上就是买办阶级。

第六,国家视角。

国家之间是无政府状态。全国市场的形成不是政府放松经济控制就自发形成的,而是政府强力干预才会形成。

第七,制度视角。

凡勃仑认为人有两个本能,作业的本能和掠夺的本能。战争和相对丰裕带来掠夺的本能大于作业的本能,于是有闲阶级出现。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带来了凡勃仑商品,一种反价格曲线的商品。凡勃仑对制度的解释,归根结底是人的本能,包括制度的惯性约束性等都是。

凡勃仑对消费主义的解释很精彩,工人消费不是为了成为资本家,而是模仿资本家。人与人之间的金钱竞赛使得攀比成风,人不是消费越多、获得越多就越开心,而是要赶上别人的消费。所以消费者不是自主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不是“经济人”,是“社会人”。(此处和自由主义矛盾,我个人更喜欢凡勃仑的观点。)

芝诺指出,产权制度需要明确,当国家在发展初期,需要重新分配财富,避免分化过于严重。当稳步发展时,则需要严格的明确产权,这样才能处理僵化的资源。同时需要创造激励机制,减少交易费用,提升可信承诺,减少路径依赖等。

照理,每次写读后感的模式都是先写读这本书的背景,再写梗概,最后写感受。这次最大的感受是,读了这些理论,粗浅的了解了一些皮毛,几乎可以解释任何历史上的现象。但是如果想解释当下并预测未来,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继续深入学习。

优秀读后感:政治学习心得


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听了郭老师的深入独到的讲解,使我收获很大,思考颇多,范文之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十七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党在不同时期适时调整,与时俱进,把党的理论建设同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党的指导思想解析中,王老师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给学员们讲解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内容。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20世纪初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心得体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学习心得体会》。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全党越来越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指导思想正确,就可以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指导思想失误,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种种困难和挫折。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党的思想和政策,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坚信党的指导思想,对党的指导思想,相信不相信,这是作为一名党员的根本前提,不然不应准许入党,更不能叫合格党员,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认真学习当的知道思想,不仅要学习党的知道思想还要达到真懂得目标,我们不能仅仅把指导思想的理解仅限于字面上的理解,在真学、真懂之后还要学会运用党的指导思想,把指导思想真正转化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实践成果,我坚信只要坚持这四真,我们会更早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模板


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往往能在过程中有所感悟。我们可以夹叙夹议地写一篇读后感。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1】

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看完楼上的评论,作为认认真真研读过这本书的一个读者,我很是愤慨。楼上讲“不到一周通读完”,你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对你“逻辑混乱,缺乏常识,完全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实在……”的恶毒评论实在不敢恭维。楼上绕来绕去无非在强调“普适”二字,“学者有国际,学科无国界,学术理论、分析方法都是普适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有其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但观察和运用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结合中国实际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一书作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着眼,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解读历史经验,思考民族复兴。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吸引力所在。最近在联合早报网站《漏网之语》看到一个评论“西方有一些评论家和作家是从西方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并且来评论中国,他们没有从中国本身作为一个国家来看待其成就。中国无论是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还是政治结构都是全新的,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同,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政治的方式进行着发展,而且在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深有感触。现在世面上卖的很多书脱离实际,无关痛痒,嚼之无味。去年第一次看到《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确实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简单讲,这是一本看得懂的,能抓住要害的书。自己深深折服于作者十年磨一剑的严谨,信手拈来的才华,入木三分的分析。好几年没看到这么有感觉的书了,有了爱不释手的感觉。“伪命题,伪概念,乱弹琴!”……所以当我看到楼上对这本书毫无根据的谩骂和攻击后,真是愤慨难当。我不知道是不是书中某些言论不合先生胃口,或者触动了楼上某根不快的神经,以至你恼羞成怒,恶语相向。建议楼上再去看看这部书,评论一部书要靠有理有据的说理,不能靠骂人啊。而且仅仅快速通读一遍该书就开始骂人,脾气也太燥了点,这样通读一遍是很难完整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的。可以互相讨论……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2】

人本身应该作为是国家资本形成的一部分。人正如任何一架为他的手所制造的机器一样,是劳动的产品。我们觉得,在所有的经济研究中,应当完全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人。每一个成年人,虽然他不曾学到任何特殊技艺或专长,但可以完全正确地被看作一架耗费了二十年勤勉照顾和支付了很大一笔资本而制造起来的机器。

假如再花费一笔钱来训练或使他能掌握一种需要非常技能的事务或专业,那么,他的价值将相应地增加,他有权对他的努力要求更大的报酬,正如一架机器在制造中支付了更多的资本和劳动而使其增加新力量一样,变得更有价值。

居民和成员所取得的有用才能,应该视为构成国家资本的一部分。

他正确地说,“在受教育、学习和学徒期间获得的技艺,常常是耗费了一笔实际费用,正如资本一样固定和体现在他的身体中。因为那些才能构成他的财富的一部分,同样构成他所属的社会的财富一部分。可以如机器或工具一样看待一个工人所取得的技艺,因为它能便利和节省劳动,它虽耗费了一笔费用,但那笔费用是会偿还并带来利润的。”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不独使每一个人获得一种优势超过其教养不足的邻居,而且使他们的生产能力作不可估量的增长。

一个愚昧而未受教育的人,纵然具有生产财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与力量,亦不免沦于贫困和野蛮。

在他们的智力开始发展之前,在他们学会对事物运用思想之前,进步的大门对他们还是紧闭着的,他们既没有力量,也不会想到如何跳出他们所处的低下而卑贱的境界。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3】

近日,经老师介绍,阅读了这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完后,我对此文依然似解非解,个中滋味难以陈述。粗略概括如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在1857年8月底至9月中旬为计划中的经济学着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总的导言。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做了说明 ,阐述了在认识过程中,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论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经典文献。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说: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情况;第二段讲为什么写《序言》;第三、五、六段着重讲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经过;第四段主要讲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第七段表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态度。重点问题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经过以及所得出的结论。为了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早在40年代初就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因为他发现要了解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就必须研究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

文中,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是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也是指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这个结论的基本观点是:

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决定物质生活,或者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对这个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在《序言》里用简洁的语言,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的因素,社会变革总是首先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推动着历史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把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通过对《序言》的学习,从基本理论上澄清是非,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在《序言》里把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几个范畴作了科学分析,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指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在写《序言》时,针对唯心史观长期统治人们的头脑的状况,强调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

马克思在《序言》里深刻地阐明了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不论是政治革命、思想革命,还是经济革命,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马克思说: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显然,判断一个革命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只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同时,马克思还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预见到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

豹窥一斑,马克思的思想理论确实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他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么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他在序言中多次提到要自己弄清问题。真正做学问的人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否定再否定,而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汲汲于发了多少论文等形式主义。 现下社会过于浮躁,马克思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是我们这些大学生需要重视的,启迪我们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当中探索真理,学知识,做学问,必须做好经历炼狱的准备,我们做不了哥白尼、马克思,但我们可以做个真正的读书人。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4】

起先想着要了解这场经融危机的根源,于是觉得应该重新复习政治经济学,选来选去,我们自己国人专家写的我依然是看不懂,于是选中了这本法国人萨伊18XX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从12月初到2月初,足足两个月时间。

全书以很多鲜活的例子来说明财富的产生、分配、消费,整本书以价值生产为中心点,贯穿各个章节。这也是我们专家与外国专家的不同之处,要是国内专家写的,就肯定非常之枯燥!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个版本翻译得不是很好,对句子的把握几乎都是以英文的原意没有考虑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来翻译,所以读起来部份语句的理解需要举一反三。到现在为止,我也认为还有必要再读一次。

萨依认为,资本、土地、劳动是生产价值的三大必须要素,任何价值的生产,必须是通过根源在人为借助资本及自然资源(土地)来完成;所有非生产性的消费都产生不了价值,我们称之为浪费,作为个人来讲,没有生产价值的消费都是浪费,浪费不仅仅对个人有害,对整个国家财富也是有害的,虽然就像在一棵大树上摘下一枝树枝。

国家的财富是由人民生产的,只有人民勤劳节俭,才能有更多的资本用来创造价值,而所有的奢侈性消费,都是无法生产出实用价值的,所以有些负责任的政府在这方面征收重税。

税收是取走人民所生产出的价值,当然这些价值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价值养活了收税的和其他公务员以及军队、司法部门等,所以以前当有人骂政府公务员说你对不起人民,而公务员则说以自己的劳动来换薪水,不是拿人民的钱,那就是大大的笑话,这个例子来自我们咸丰县政府的某公务员。当然,如果公务员为人民创造出价值,用他们的价值换取人民生产的价值,这个是适当的,也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税收是回不到社会的,军队保卫国家人民、公务员为人民生产价值而服务、司法部门为保证社会公正性,这些都可以以人民生产的部份价值作为回报。如果一个政府严以律己、节约,将税收用于人民的生产性资本,这个国家必定会走向富强,但人性的弱点又在里面显示出来,贪婪、虚伪的人如果主导了政府的走向,这个国家看似有财富但却没有藏富于民,这样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富强,那么,这就是我们中国。

他还说到,赌博、彩票都是不利财富生产的,不能真正创造价值,那些人只是因为贪婪,想发财所以才去买彩票赌博,而真正掌握大部份财富的阶层,是不会碰这些东西的,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乎这些,所以赌博的人、买彩票的都集中在社会的近乎最低层也是人群最多的阶层。所以这也是导致穷的阶层就会越穷、富的就会越富,因为富的阶层有资本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在文中多次赞同英国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及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的内容,所以上周我特意买了这几本书,希望今年内能将这些书读完。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5】

世界主义经济的三个缺点:李斯特首先对当时流行的世界主义经济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无论是重农主义者魁奈还是自由主义者亚当·斯密,都是以一种世界主义经济为其学说的基础。

李斯特首先对当时流行的世界主义经济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无论是重农主义者魁奈还是自由主义者亚当·斯密,都是以一种世界主义经济为其学说的基础。

这种世界主义经济认为,所谓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一切国家的利益,研究全体人类社会的利益,因而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为唯一研究对象,不必顾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利益。

李斯特认为,这种流行性的世界主义经济其实犯了一系列严重的理论错误。

在李斯特看来,首先是魁奈把他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全人类,而不以国家为考虑对象,他在《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支配力量》中强调,所有国家的商人是处于一个商业联邦之下的。

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中所指的国家其实是指全人类中所有的国家。

“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

而世界主义经济产生时所依据的假定是,世界上一切国家所组成的只是一个社会,而且是生存在持久和平局势之下的”。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6】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利用对商品价值没有影响。土地所有者只是因为土地具有优劣之分而能够收取地租。他举原始社会的例子对此进行说明:只要幼稚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就没有人支付地租。当人口数量增长,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劣质土地,这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产品变贵。

拥有肥沃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也调整自己的价格,这样他们就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土地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笔额外的收入就是他们收取的地租。在李嘉图看来,工人的贫困是天经地义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他的模型中决定工人的工资。自然的工资水平与工人的生存最低标准相符合,以保证工人可以在生产劳动力。如果工人所得到得比他维持生活所需的更多,他们的人口就会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就会增多,工资水平下降。

当工资水平低于生存最低标准时,劳动力供应受损,工资水平重新上涨。在李嘉图的分配系统中,土地所有者在长期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多。人口不断地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劣质土地得到开垦。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地租也上涨。与之相对,资本所有者必须支付更多的工资,也就是支付国名经济收入的更大部分。工人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实际上他们的购买力并不比以前大。李嘉图认为工人天生贫困这一观点遭到后世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其实知道大卫李嘉图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这学期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正好涉及到李嘉图的理论。于是借了这本书,课余时间阅读,也起到了丰富自己知识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7】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在承认亚当斯密区分商品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前提下,李嘉图对价值有了更深刻层次地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么不管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它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绝对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但斯密并未单独以劳动量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而是又设立了另一重标准,他认为物品价值的大小是随着交换衡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的。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着商品过去或现在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由为了交换工人劳动二给予工人的商品相对数量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可以肯定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嘉图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

这里浅谈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谷物的价格是每夸特80先令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的报酬是一蒲式耳谷物,因此当报酬下跌至40先令时,他得到的报酬是1.25蒲式耳谷物。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下跌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同样是亚当斯密,他还会说下跌了,因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因占有该物品而能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劳动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能力下降了。这个假设之所以给我留下十分深刻地印象,是因为它站在亚当斯密对价值认识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由此导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也就从侧面论证了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的双重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采用了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中,捕猎一只海狸所需要的时间是捕猎一头鹿所需要的时间的两倍。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李嘉图把这个简单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考虑到生产捕猎工具需要的时间的因素,并把捕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计算在内。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这样李嘉图就率先提出了工业中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的成本因素考虑问题。李嘉图认为,猎获的猎物的价值是根据捕猎活动所需要的所有劳动的总量而确定的,那么这同样意味着,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即使在供应过剩,交换价值下降时仍是不变的。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利润的下降,因为他们的投入是不变的。同时,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8】

好书是不怕反复读的,怕就怕我们缺乏反复读的决心。一些名作,虽然被各种各样的文章反复推荐,却总是缺乏阅读的时间与机缘。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就是这么一本书。从在经济学史的地位来看,它显然比不上《国富论》、《原理》与《通论》的重要性,而且这本书与其他名着相比又太过单薄,很难让人提起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一直以来也就是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翻翻而已。直到形势所迫,非逼得我要得认真阅读其中某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经典文献何以叫作经典。李嘉图是个有商海实战经验的人,他的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股从某某商业重大战役凯旋后的霸气。虽然历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但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仍是十分罕见。或许他从来没有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使得他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他所用寥寥几语描述的问题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却涵盖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而如果我们对他同时期的重要学者的主张不甚了解,也会错过思考李嘉图的机会,自然也无法读出100%的李嘉图了。

话又说回来,可能正式因为李嘉图说什么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他的思想才能与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联系。李嘉图这种只逻辑推理不实证的习惯已经被称为恶习,而他在很多问题上只说表面一半的风格也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些伟大的思想往往就在几段之内就予以带过了,如伟大的比较优势,就用了不到一页的纸张,而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的讨论却包含了他的国际金融与资本循环思想。并且我们还得时常站在李嘉图局限上理解他的结论,(如那个悲观或不人道的李嘉图定(铁)律)我们不是李嘉图,却还得揣摩李嘉图当时是怎么想的,怪不得斯拉法会用一生去研究他呢!

《赋税原理》属于经济学史第二批阅读书目,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完整了解马克思和马歇尔,都需要对李嘉图的思想有所掌握。之前因为我的兴趣在1870年以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有所忽略。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这个缺少的一环应该补上了。经济思想史是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知其然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最后,说一下读书的好处。一段文字,把它大声朗读出来与埋头默读相比,效果是明显不同的。而许多人聚在一起再对讨论一下,哪怕不是那么在点,也是比较大有裨益的。经济学的经典文献还有很多,完全是可以把朗读方法复制到对它们的研读之上的。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9】

才放那么短短的30多天假就要被导师要求看着这两本书过年,一开始,我真不懂为什么,单单只看书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安排看这本无聊的书,又有点不爽,但耐心去看,又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难接受,内容也还是可以的,就硬着头皮把书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了。看完之后才发现,把《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比成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并没有夸大,那是名副其实的。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继承人,其思想深深地受到亚当斯密的影响。《国富论》正是李嘉图接触学习经济学的第一本作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的几大主题和《国富论》的主题有相似之处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这两本如此著名的作品有再多的共同之处,还是各有优劣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所涉及的范围上也比不上《国富论》,《国富论》所讨论的更加广、内容更加多。即使思想上被影响,李嘉图还是能够对亚当斯密批判地学习而非盲目认同、全盘接受的,还是能够就这些话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的。

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讨论“分工”的问题,而是就“价值”展开叙述。而且李嘉图并没有按照常理只是谈论价值问题,而且他还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资、资本、利润、一般利润等等的存在,并且就这几方面也论述了一番。这些问题本应该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但李嘉图却有着其自己独特的一面。

接着就是“地租”问题了,其实我个人认为相比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面的对地租问题的讨论,李嘉图在这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有点逊色、不够深刻、不够有针对性,李嘉图是以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见解为前提展开论述的,而亚当斯密是围绕自己独到的看法,围绕如何让国富民强去写的。因此,就这一主题,李嘉图还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点。

接着所说的价格、利润、工资什么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前面几章价值、地租的概括、补充。其实这本书看下去真的觉得内容很少,但里面的思想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如他的价值论就认为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别出心裁,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二元观点就有所不同,也正正因为他的思想有其独特的一面,让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作品也一度热销,供不应求。

其后,李嘉图还谈及了许多赋税原理,对税种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税种的来源还有征收税对各阶级的收入与发展生产的影响。他还认为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所支配的一个部分,最终是由这个国家的资本又或者是由这个国家的收入来支付的。税收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和个人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和再生产的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税收却又是一个国家收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国家要实行一切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又或者是要加强国家实力、加快国家的发展速度,金钱是很重要的,没有了金钱,一切都只会是空谈、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税收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国家也有这个责任让每一分每一角纳税人上缴的税款都用得其所,而不是成为某些官员贪赃枉法的工具。李嘉图个人主张遵循亚当斯密的“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四项税收原则,并且还依据这个原则详细地分析了各种赋税的利与弊及其对各个阶级收入的影响。

纵观全书,我作者李嘉图认为资本家追逐的只是个人利益,追求的是利润,但是他又认为利润也是资本积累的来源,积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有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就可以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的水平。他认为资本的利益不仅代表着资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时又代表着全社会的利益,而他认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却是矛盾的。

我个人认为大众给予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十分正确的,尽管还有些许的不足之处,但李嘉图在思想上深受亚当斯密的影响之下,他还是能够做到批判地学习,在相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上都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也是很难做得到的。

所以我也明白了导师让我们读这本书的缘由,《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还有《国富论》这两本书是我们学习经济学必须一览的好书,这两本书都会有助于我们专业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少少地掌握里面的一两条原理,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也会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去理解其他问题、加强了我们对经济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以及逻辑思维。因此,在假期里、平日里多读好书还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要养成这种习惯才像是个真真正正的大学生。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10】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平民顶上的瑰宝,全书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着作中璀璨而夺目。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价格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但着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书籍的最后还抛出了不对称信息、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和行为学等现代经济的一些基本思想,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今后学习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联系《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学习,结合国内的企业及行业现状,无法回避的严肃思考是,对于广为诟病、举步维艰的国内垄断行业的改革,我们究竟应该是何去何从?在下一篇文章中,笔者将对国内垄断行业改革的破冰之旅展开一些个人的探讨。

政治经济学读后感分享【篇11】

今天读了一本书《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虽然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是还是从这里面学到一些诶东西。在这里,真想向很多有机会读书的人读一下,这本书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却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很多社会上我们习以为常而一旦问起来却很难以回答的问题,想为什么装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装软饮料的容器多是圆的的原因,想为什么硬币上的头像多是侧面而纸币上的头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凡不过的事情,真正解释起来还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兴读到这么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尽管是美国作家所着,有很多的

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原理都是一致的,这是伟大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着,真的很好,希望和我一样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读一下。

现在就像用这种机会成本的原理来解释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国内疯狂追星的多是女歌迷,而极少数是男歌迷?首先,i从机会成本的定义来看,如果女孩子一旦喜欢上了某个明星,她们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而男孩子则没有这么夸张,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女孩子如果明明知道明星就在附近还是坚持工作的话她们肯定会心不在焉,还不如直接去关注,而男孩子则会比较理智比较容易去控制,这大概是为什么那么多接机的都是女孩子而很少看到男孩子的原因吧;另外,在我们中国这个相对比较传统的社会,对于女孩子来说,人生很有可能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大的突变,而男孩子可能性则很小,像时下的什么凤凰男和麻雀女的故事一样这很容易成为悲剧,还有就是这个社会大男子主义还是非常常见的,所以男性更加务实,更倾向与和与自己情况相似或差的女孩子结为伴侣,而明星给我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收入颇丰,每天光鲜亮丽,这些让女孩子更加疯狂,让男孩子更加辛苦的工作,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经济的最现实的。

读《记忆的政治》有感2000字


读《记忆的政治》有感2000字

白豫熙 2017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

作者对大生产运动的研究缘起来自于她的新闻从业经历与个人的思考。周海燕教授当过近十年的新闻记者,曾多次进入中国的乡村社会,报道一些生产典型和模范,久而久之她发现在新闻宣传中,这些典型和模范的塑造始终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模式:制定政策、提出口号、广泛的政治动员、报纸上出现各地纷纷响应的报道,并推广其间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集体,展现出一呼百应的乐观局面,然后,这些活动渐渐泯灭,直到被新兴起的另一些运动所替代,然后,社会又进入了另一个轮回。于是作者不禁发问:这种运动模式是如何成型的?它们对中国社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06年“新农村建设”运动兴起,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旨在改善乡村社会整体情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各地媒体配合中央的政策,积极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周教授也带队去南泥湾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在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之后,在当地的大生产纪念馆的门前,她意识到,类似于“南泥湾精神”这种广为人知的大生产记忆,是由权力话语精心建构而形成的社会记忆。社会记忆理论和话语分析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原来大生产运动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只要它符合权力的现实需求,当权者就会通过某些仪式,例如刊登纪念文章,建纪念馆,组织文艺演出等方式来唤醒民众对该事件的记忆;然后当权者再通过对事实的有意识的筛选,强调,甚至是遗忘来改写、重构这一事件;最后,当权者再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反复刻写强调这些记忆,直到它们固化,在民众的头脑中形成当权者所需要的固有观念为止。这些发现,让周教授想到了用社会记忆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去探究大生产运动真实的历史。

其实关于大生产运动的相关研究依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学术空间。长期以来,对大生产运动历史的解读和研究,大都是在官方认可的论断基础上加以研究,并将其视为一次解决军民温饱问题的生产活动,同时肯定其解决经济危机的价值。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在理论创新性上存在不足。而针对从大生产运动初期就开始形成的众多话语文本,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记忆及影响,鲜有人关注。

本书的核心问题可以归为两个:第一,大生产的相关社会记忆是如何不断被建构和重构的?其间权力和话语是如何相互纠缠的? 第二,“大生产运动”的生产制度模式,是以何种方式、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它们是否会对未来的中国社会继续产生影响?

周教授认为,任何一个建国史都是一个神话,譬如在华盛顿,从方尖碑到国会大厦,都是这个国家神话的展示。对于中国来讲,从南湖建党到井冈山起义、八角楼的灯光、长征、大生产运动、三大战役等等,包括开国大典,都是国家神话构成的一部分。而大生产运动,其实具有“开天辟地”的色彩,人们通过短短四五年的生产建设运动,将中国改天换地,创造出了一个明朗的新世界。这一系列创业史的神话,建构了民众对新中国的社会认同。作为执政党创业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当时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它的影响力也绝不仅限于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了经济危机。一方面,大生产运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整套运作模式,即政治动员式的生产方式与计划经济相结合,从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直至今天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经济模式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从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的社会控制运作模式,从而实现了“生产-整风”的双重规训;此外,大生产运动也是国家权力通过操纵话语以获得政治合法性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政治口号甚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资源之一,在国家几次出现经济困难时,它们成功的鼓励了人民进行生产自救。

在本书结论部分作者对大生产运动的“再发现”可以简单概括成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战时紧急政治动员的大生产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新生红色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大生产运动的首要起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急于扩展军事实力,而导致人口增长过度,财政入不敷出,使边区经济迅速走向崩溃边缘,不仅基层民众颇有怨言,中国共产党高层内部对此同样争论不休,使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感降低,导致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中国共产党领袖不得不通过紧急政治动员发动边区各界开展大生产运动。但这一政治动员行动必须被赋予正当性理由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从而具有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因此直接将产生的困境归因为日本侵略军的“三光政策”和国民党实行的经济封锁,通过诉诸民族主义,赋予其抗日救国的神圣意义,成功地将双重危机引向边区之外。第二,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的大生产运动,是一次建立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上的,革命话语的体系化构建。由于其丰富的多义性,这段社会记忆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反复重新建构,为作为国家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丰厚的政治合法资源。第三,作为规训手段的大生产运动,是一次对边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成功规训和控制。“生产-整风”的双重规训,成为后来新中国社会控制和改造模式的雏形。借助群体压力,通过对模范的表彰和对后进的惩戒,用满负荷的生产竞赛制度使边区人民被普遍驯服,从生产到生活受到全方位的集体主义规训。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论文整体的研究方法设计以定性研究为主,包括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话语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纵观此书,作者搜集资料之全,涵盖面之广,足以显示其用心之深。鉴于一手资料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作者不但从延安和西安的档案中搜集了大量一手的历史材料,又阅读了当时的报纸档案以及之后陆续出版的各种回忆录,甚至还远赴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的图书馆去搜寻内地少见的陕甘宁边区部分县府的地方志和年鉴。而在上述几地未能寻找到的原著,她则是借力于师生友人的帮助,想尽办法从海外高校的图书资源中获得。

更为可贵的是,鉴于图书报纸及档案往往受到严密管制,它们更多呈现的是权力掌控下的话语,因此在对民间记忆的研究中,作者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延安进行了四次田野调查,光是入户访谈的时间便长达约500小时。之后作者将田野调查中的无结构观察和深度访谈所搜集到的民间资料,与官方话语进行比对,通过考察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来寻找其间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内在理路。周教授做学术研究的这种严谨,踏实,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书籍读后感


书籍读后感范文一

我在《鞋里的沙》上读了一篇叫《儿童》的文章后,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一个才1岁半的小孩子一天晚上吃饭时没有张嘴,而是想夺过勺子,但家长不给。这时,孩子就开始嚎啕大哭,让家长很苦恼,就打他。家长就把这个苦恼诉说给哲学家、逻辑学家听,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大概是想学会吃饭,学会独立,而我们不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这话让家长哑口无言。

孩子的想法不一定都不对,有时也是正确的。往往孩子的失败,是掉进了父母挖掘的陷阱。这个一岁半的孩子从小就想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而这位家长,却往往认为父母心才可以帮助儿女成长,掉入了迷信之中,最终失败的是家长和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父母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有篇文章叫《一块金表》,主要讲儿子把父亲刚刚买回的金表不到10分钟就弄得七零八落。父亲给哲学家讲时,哲学家说: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打了。

儿童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想法,自行车、听诊器、隐形镜都是因为儿童而成,口琴也是一个小女孩胡思乱想而成。

家长的话不一定是对的。那就让家长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勇敢地挑战自我吧!

书籍读后感范文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一个人的一声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题记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许多名人智士都是在挫折中锻炼自己,在风雨中摔打自己,而被历史所铭记。保尔本书的主人公,一生坎坷。但是他热爱和忠于祖国人,对敌人无比仇恨;他在战斗中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对学习刻苦钻研,对工作严肃认真、勤奋进取;他对生命和生活有坚强的意志,对困难和病魔顽强搏斗。 为了保卫祖国,造福人民,无数革命先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勇士们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这种爱国之心是多么可贵啊!这些英雄们凭着顽强的精神,宁死不屈,与敌人拼搏到底,支撑他们的是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胜利。想到这里,我不禁深思:他们为了祖国能够胜利,是用生命与敌人作斗争,但他们难道没有想过,他们自己死了,不就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了吗?哦,我明白了,当他们全力抵抗入侵者时,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们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英雄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劳动中,在时代的洪流中锻炼出来的,成长起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揭示出一个人生真谛:一个人,如果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如果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热爱自己的青春年华;如果热爱生活,又渴望生活;如果你的心中永远想着祖国和人民,永远忠于人类的进步事业;那么你就会刻苦地学习,忘我地工作,永远搏击进取,你就会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乃至于生命,就会使你的青春年华放射出光彩,就会使你的生命放射出光彩,你就可以成为时代的骄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让我们永远牢记:生命

《国际政治理论》读后感1000字


  《国际政治理论》读后感1000字

  《国际政治理论》的第一章中,将理论定义为人的头脑中关于某一领域的组织性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一幅思想性图画。为了对某一领域进行知性的分析,理论将该领域与其他领域分离开来。一幅思想性图画,例如关于国民经济或是国际政治系统,是一种简化了的描述。为了展现重要的原因和结果,这幅图画必须将某一经济体或国际政治系统中的绝大部分要素加以省略。理论是一种工具,它试图有助于对某一加以限定的行为领域加以解释。绝大多数理论都是经过省略的,但是为此而对某一理论加以诟病则令人感到奇怪。有时我们被告知,为了使理论与现实更为接近,应该在理论中添加一些东西。但是科学的发展,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经济学,都是通过远离对世界的直接经验,然后对其加以高度抽象的描述而获得发展的。

  《国际政治理论》读后感1000字

政治学读后感1000字5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政治学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让我们才思敏捷。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为了更好地记录我们的情绪,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如何把握好写作品读后感的关键要点呢?请阅读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编辑的政治学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政治学读后感【篇1】

《政治学通识》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其实不算厚,但我真是断断续续看了好长时间,内容简单易懂,但知识量非常大,看过真是有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看着了这本书,我深刻的感觉,中国人大多数既不懂历史,更不懂政治。我们是个有5000年历史,幅员辽阔的大国,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但是日常的耳闻目睹,所见大多都是各种肤浅而幼稚的言论,却还充斥着自鸣得意。人口虽多,却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都在巨大的井底看天,大声的吵着,自以为得意!无论是各大网站、、知乎、甚至抖音等,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滑稽和戾气。

想了想,其实我并不知道欧美国家的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是怎样的,但在中国,至少在非政治专业上,政治教育始终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历史教育也是潜移默化却更为坚定的追随者。

其实我觉得真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但我觉得这也是这正是刻意而为的。《道德经》:“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历了老妈病痛到去世、安葬,经历了一系列的人情冷暖,看多了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问题,而这一段正是疫情肆虐的时候。看着人们的“共情暴力”和“共情肤浅”,以及各国的相互抹黑,人和人之间的争斗。到现在天下逐渐太平,没想到形式主义却突然高涨,疫情成了某些人邀功政绩的棋子,而劳苦的却加倍劳苦……

所以如今,当我看见各种戾气和愚蠢,竟然也出乎意料的心平气和起来。毕竟清醒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也许没有最完美的政治制度,某些情况下,某种政治制度和政体可能会体现出一些优势,但终究在相较,在更多方面更好的政治制度和政体。然而我能说什么呢?作者也极为谨慎的几乎回避了所有关于中国的讨论,我又能说什么吗?

我只能自我的清醒,而感受这其中的巨大的痛苦!

政治学读后感【篇2】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爱欲之死》中的“我能”比“我应当”产生更多的强迫性,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应当”可以归为本我,“我能”贴近于自我,即自由意味着摆脱强迫,“我能”便变成了自由强迫摆脱强迫,这句拗口的话表达了一种根源性的强迫,所谓物极必反而已。

作者探讨了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变种,将被他人剥削的工人阶级转化为自我剥削的企业主,即将阶级斗争转化为自我斗争。这种自我剥削并无阶级之分,也使得人们不能形成阶级同盟,“在新自由主义功绩社会中失败的人,要自己承担失败的责任,并以此为耻,而不是去质疑社会或者体制。

”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宗教,人们为了受到约束而创造了上帝,每个人都是背负罪债的罪人,而资本同样让人们背负债务,俨然是让人们成为负罪之人的新上帝。

在政治中,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让公民变成消费者,政客们就如同商家,消费者相对于商家是被动的,所以消极的对待政治活动,这也造成了政客们不是比谁更好,而是比谁更差。

在技术上,作者提出大数据可以量化并预测人们的行为,新自由主义政权正如对待消费者一样,是鼓励人们去消费的,包括人们的情绪。传统稳定社会的理性宣传手段,在生产水平处于一定程度会到达极限,会让人们认为是一种强迫和压制,显得呆板和不知变通。这样与自由相伴的感性便取代了理性,感性相对于理性更加易变,这样生产中便带来了更多变化,感性相较于理性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作者认为当人被彻底量化,就会失去意义。作者的书名精神政治学,在美国利用社交媒体,掌握选民偏好的例子上得到了体现,利用微目标定位吸引选民兴趣,通过大数据预测使演讲更迎合选民喜好,国家越来越像市场,公民越来越像消费者。

作者认为精神是推论的集合体,而大数据将会产生绝对的认知,从而使精神回到绝对的无知。作者把大数据比作启蒙运动的统计学,而统计学中的概率只能给出当下的平均值,并无法准确预见未来。

私以为这本书的翻译同样有直译的偏向,虽然还不至于产生那种所有字都认得,一眼看过去就是读不懂一句话的感觉。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新自由主义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作者在书的末尾的最后一段提了句如何摆脱“樊笼里”,想来人生在世,绝对的自由也很难吧。

政治学读后感【篇3】

长安中心小学陈吉琼

比起听名师讲课,我更喜欢听身边的同行上课。我觉得身边的同事的课堂就更像一面镜子,它能让我更清楚地找到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这次听课,有三点我感触最深:

一、教学基本功让我佩服。

无论是教态、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机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课堂上老师仪表端庄,举止从容,一言一行极富感染力与亲和力。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这次赛课中,好几位老师的普通话标准,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还有那声情并茂的范读,也绝非一日之功。比如我校的邓晶文老师在教学《怀念母亲》一文时,教学语言精炼,特别是过渡语设计自然流畅,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铺垫效果。在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引导下,学生能入情入境地体会文本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读中体会、读中积累是我们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这次的赛课中,老师牢牢把握着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放手让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有初学课文的自由读,有让学生带着问题的自读自悟,有引导学生美读,有合作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等。整堂课始终围绕文本,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真正做到了语文课堂书声朗朗。比如,《钓鱼的启示》这课,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落实了“读中感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理念。

三、教材的处理很巧妙,各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恰到好处。

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可以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也是我们听课老师听课中最期待看到的亮点生成的载体。参赛老师们不仅落实了教学目标,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也能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老师在教学《古诗两首》时,先教会孩子学习第一首古诗,积累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再放手让孩子们自学第二首词,这样既巩固了学习方法,又较好地锻炼提高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老师把生字融入围绕课文内容改编的顺口溜当中,引导孩子熟读顺口溜,既可以巩固生字词的学习,后为后面学习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课时,为了让孩子能体会到盲童安静的不容易,老师导入时就创设了一个“闭眼听写词语”的游戏,让孩子们一开始就体会到失去光明,行动做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下文孩子们学习体会盲童安静创造“奇迹”是多么地了不起留下启发。尤其是《怀念母亲》这类日记体散文结构较散,平实的语句中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由于学生缺乏这种经历的体会,比较难进入文本情景。但老师却能紧扣单元教学主题,巧妙设计,层层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等等,许多诸如此类的设计都让我受益匪浅。

政治学读后感【篇4】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处身于纷繁复杂的办公室中,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IQ?很多人认为智商最重要,才干胜过一切,然而许多人才高气傲,四处结怨,其悲惨的下场可想而知。EQ?人们说情商是要兼备的,不过没脾气的好好先生,却只会落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什么才能保证事业成功?全球专家学者研究发现这个重要能力就是PQ(Poli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办公室政治智商。可惜的是,这样的关键能力从来不曾有哪家大学教过,而几乎所有上班族都是在一次次的受害与失败后才习得教训,然而那时早已满身伤痕累累,甚至错失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机会。南加大马歇尔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凯瑟琳?凯莉?瑞亚顿从PQ——办公室政治智商,这一不为人关注的职场晋升关键因素出发,解读你职业瓶颈所在,让你驰骋办公室职场不再是难题。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一般来说办公室政治和经营事业一样,都不是只需袖手旁观的运动竞赛,要是你有些许功成名就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忽略工作时的政治关系。真要逃避的话,那你只好远离人群,找个偏僻角落独自闷着头干活,毋庸置疑,你很可能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子过,不过亦难保不被政治的流弹波及。无论任何工作范畴,在你的专业技能纯熟到一定水准后,办公室政治就会成为左右你最终是否成功的重大关键,缺乏赢得决定性的支持肯定,即便是才华洋溢还是得屈就于精通政治手腕的同事之下,而这在职场上可是稀松平常的状况,之所以会这样,说穿了都是拜办公室政治所赐的缘故。有的人认为办公室政治意味着迂回策略或规则的灵活运用,然而让自己的见解得到众人的赞同,弄清楚该讲些什么,要怎么表达较好,选择合宜的时机和适当的对象,对办公室政治而言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倘若你拒绝参与被自己视为“粗暴的政治”,其后果只会让你成为政治游戏下的无辜牺牲者,眼睁睁看着自己人生的抱负烟消云散。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工薪阶层无人不知与办公室里的同事相处好的重要性。可是,这虽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轻松。本书就此阐述了办公室内各种阶层的人如何恰倒好处地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在在办公室这个政治舞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把握晋升的机会和规律性,使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状态。

政治学读后感【篇5】

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土地问题实质为政治问题”这一预设,将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理解为国家权力与农民权利关系的集中反映。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制度以及征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接着以Y市z区城郊村为例,对因征地引发的纠纷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类型分析,然后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视角分析了征地纠纷的性质、根源和后果,最后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征地纠纷的因应对策。本书始终把主题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大的实践背景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以对案例的实证调查为基础,突破了把征地纠纷仅仅看作是经济问题这一传统视角,对征地纠纷作了较为完整的政治学分析,因而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其所提对策性建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征地纠纷的政治学分析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大量农地被征收,由此引发的征地纠纷成为农村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征地纠纷不仅是个农村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该问题的发生不仅对被征地农民心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正确分析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书在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视角来解读征地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因应对策。

征地纠纷的政治学分析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许多法官、律师和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朋友向我们反映,法规汇编和法律释义这两个法律工具类图书的传统品种各有利弊。法规汇编信息量大、关联性强却过于简单、不利于一般读者理解;法律释义虽解释详尽、易于理解掌握却又显篇幅冗长、关联性差。如果将二者简单糅合到一起,不仅篇幅所限而且没有必要。“新编常用法律简释”丛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法规汇编的基础上,选取了使用频率最高、解决纠纷最直接的法条,对其进行注释加工,用最简洁实用的语言将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应用范围、应用方式一一阐述清楚,充分发挥了法规汇编和法律释义的长处。

读《政治的人生》日记有感


读《政治的人生》日记有感

蔡诚

这个金秋十月,最热闹的事情,无疑是刚刚过去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我注意到,这份七人党委名单里,王沪宁的当选特别引人瞩目——这是一个政治学学者,前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共产党最为器重的“智囊”,他为何能当选国家领导人?民间一时猜测纷纷。

与此同时,王沪宁早年的一本小书在网上热传——《政治的人生》。其实这本小书早年我在潘家园旧书市场买过,读过,但北漂几次,现在竟然找不到了——我还能回忆读这书的点滴感受,率性,真诚,一个爱读书,爱电影,爱思考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应该是一本现在没有再版已见不到的好书,或许借这个热点,出版社愿意和王沪宁同志联系再版,但我想作者未必愿意。

《政治的人生》并非展示他的政治生活或从政经历,而是他1993年在复旦大学的日记。从他的自序看,主旨是想写自己研究政治之外的人生与感悟。他说,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没有功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也用于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思维,专业的厉害,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平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

虽然只是他任复旦大学时的一些日记,但果然能见到他的性情和学养,不得不说,他的今天,应该说是昨天深厚的铺垫来的——当然不能说,此时的王沪宁预见了此后的政治前途,日记里也很难找到他刻意追求的影子。但该书出版后的1995年,他从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升任为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日后更是作为知名学者直接进入政治高层“智囊”,直到今天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政治的人生》里有着可贵的年轻人难得的一种稳健、自省、内敛,里面很多心得是我悟不了的。他说,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新空间。兼顾好“公转”与“自转”;又说,他说幽默这东西获得很不容易,一定要有来自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生活超越的态度,认真的态度,或者对生命道路一种超脱的选择,这样才会有幽默,还说,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让人们能够在紧张的生活中有一种自己的把握,能够把握自己的时间和节奏,不然人就要心情烦躁,需要发泄了……我多想获得幽默啊,但半辈子过去了,还是死板的很。还感兴趣的是,日记里,他披露自己老是凌晨看书,看有关电影和带子,《旧制度与大革命》、《邓小平在1976》、《中国古代性文化》、《金寨性学报告》、《射雕英雄传》、电视剧《过把瘾》,法国电影《十天的困惑》,甚至还看过当年的热闹小说《畸人》、《苦界》……这也是工作之外,这是他不多的乐子之一吧?正如4月2日他的日记所写:人的生命总是要有寄托的,在失去了父母之后,你会突然觉得这样的寄托是重要的。没有子女,没有家庭的温暖,惟一的寄托就是生命消耗在那里的地方……

《政治与人生》日记中,其中二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是我也有过曾经的经历。

那天,我上香河家俱城买床,同样的式样和材质,几个家俱城,走一圏下来,发现价格相差甚大,有的800,有的1200,或者1600,问其原因,说是进价不同,厂家不同,或许他们说的也是其中的缘由,但我想还主要是市场混乱所致,结合王沪宁这则上世纪90年代的日记,为什么市场的混乱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呢,看来我们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规则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还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心向往读书人生,但现实中往往不能如愿——王沪宁一则日记记载了一个想报考其研究生的人给他写的一封信,其好读书的精神感动了王——我也一直想写这样一封信,北漂中,写了几封,但至今无处投递。或许我还不是真正纯粹的读书人,当自勉!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

近日,经老师介绍,阅读了这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完后,我对此文依然似解非解,个中滋味难以陈述。粗略概括如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在1857年8月底至9月中旬为计划中的经济学着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总的导言。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做了说明 ,阐述了在认识过程中,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论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经典文献。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说: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情况;第二段讲为什么写《序言》;第三、五、六段着重讲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经过;第四段主要讲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第七段表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态度。重点问题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经过以及所得出的结论。为了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早在40年代初就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因为他发现要了解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就必须研究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

文中,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是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也是指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这个结论的基本观点是:

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决定物质生活,或者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对这个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在《序言》里用简洁的语言,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的因素,社会变革总是首先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推动着历史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拨乱反正,把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为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通过对《序言》的学习,从基本理论上澄清是非,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在《序言》里把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几个范畴作了科学分析,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马克思指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在写《序言》时,针对唯心史观长期统治人们的头脑的状况,强调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

马克思在《序言》里深刻地阐明了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不论是政治革命、思想革命,还是经济革命,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马克思说: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显然,判断一个革命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只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同时,马克思还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预见到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

豹窥一斑,马克思的思想理论确实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他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么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他在序言中多次提到要自己弄清问题。真正做学问的人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否定再否定,而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汲汲于发了多少论文等形式主义。 现下社会过于浮躁,马克思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是我们这些大学生需要重视的,启迪我们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当中探索真理,学知识,做学问,必须做好经历炼狱的准备,我们做不了哥白尼、马克思,但我们可以做个真正的读书人。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政治书籍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政治方面书籍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