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心得与读后感

樊子悠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当代商业上可以参考中国移动在各地分公司权力大的时候,展现出的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在权力回收总公司后,展现出来的官僚化和迟缓化的表现。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今天我想谈谈读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一点感想。钱老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并且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和评论。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中国社会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盛世,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最著名的,给中国社会留下极其深远影响的还数汉唐。

汉代留给我们后世的除了汉族、汉语、汉字这些称呼外还有庞大的地下文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儒说中的以礼入法的价值观,因为她们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以礼入法就是在制定法执行法的时候不能纯以法来处理解决问题,在处理事件和案件的过程中还要讲点亲情,要感化,要从轻发落,还要讲点社会等级关系,刑不上大夫。汉代在吸取了秦朝推行严刑峻法灭亡的教训基础上,决定在政策上调整实行以礼入法的政策措施。在体制上进过探索后决定继续推行郡县制,这二者是促成汉代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郡县制是秦朝创立的但真正实施是在汉朝。郡县制度它是中国历史上新型国家体制。郡县制的创立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首先它破除了几十个,几百个诸侯王的世袭,全国只有一家可以世袭,除了皇帝可以传位给儿子,没有丞相,郡太守传位给儿子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割断了众多政治上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弊端,这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从秦汉开始立国体制与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不同。他们国土小,人口少,希腊在一个小小的半岛上,却有一百多个国家,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他们的行政首长由市民公开选举。但中国不行,中国那么辽阔的疆土,那么分散众多的乡村,不可能聚集起来搞选举,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产生民主选举的国家体制和民主意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同欧洲人比,因为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都同样产生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只是我们在近代落伍了。

近代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能够迅猛发展起来,这除了他们经过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准备外,从体制上进一步铲除封建专制土壤外,原有的城市市民民主选举体制和意识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三位一体,工业化是讲公平竞争和生产的标准化,城市化是讲公共秩序和严密的规则,民主化是讲共同参与和公民意识。这三者都有效地推进了欧洲国家现代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欧洲国家从16世纪开始,经过3个世纪已经建立起现代国家的体制框架和价值理念:即,司法独立,主权在民,以人为本。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和意识根深蒂固。为了维护这种封闭、自私、无须规则的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和利益,必然依靠宗族势力和裙带关系来加以保护,也必然要对开放、包容、讲究规则的商品经济大流通进行抑制、削弱、摧残。以至造成中国历史上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商品竟争的市场环境、意识、规则和理念。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是很难产生真正的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文化。当西方工业文明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必然视为洪水猛兽而无法应对,必然是盲目排外和顽固地拒绝系统性地改造。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上必然造成我们在近代各个领域的落后挨打。

汉代推行郡县制,是有利于促进当时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要求,也为中国农业社会大一统的基本政治走向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各郡太守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各级官吏只对皇帝一家负责,皇权至上。因此在这样的体制下各级官吏只能培养成忠实的家臣,家奴,而不可能成为人民的公仆。郡县制所造成的文化意识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清静无为的政策。孟子说:十税一就是王者之政,汉代在文景时期实现十五税一,三十税一,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共十一年。汉代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汉代社会向前发展。汉代经过文景七十多年的治理,国力强盛了,人民富足了,国库里串钱的绳子年久都朽烂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都堆不下,只好堆在露天,由此可见文景年间的富足。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落必然有他内在的原因,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汉代推行郡县制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因此她开创了文景盛世,开辟了丝绸之路,打败了匈奴,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确立了儒学,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汉代的辉煌将永载史册。

在唐代,在以李世民为领袖的带领和影响下,唐代那帮精英们所导演的一幕幕历史活剧决不逊色于汉代。吸收、包容、开放是铸成唐代气势恢宏的一个显著特征。唐代除了在文化、精神文明方面加强确立、宣扬、引进儒教、道教、佛教外,继续推行和完善科举制也是促成唐朝强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但真正实施是在唐朝。唐朝废除了魏晋以来豪强士族集团把持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确立为广大有才能的中下层人士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政权的政治基础。科举制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元素,它有效地把唐朝社会推向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在经济政策上,唐朝同样有着非凡之举,在经济上唐朝实行均田制。均田制是指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100亩相当于一个小地主)每年向政府缴纳二石谷物的赋税(唐代一石相当于现在120斤),每年服徭役20天,(徭役是为国家做义务劳动)如此轻徭簿赋,唐朝实行的是四十税一比汉朝三十税一更为优减。这样的富民政策大大激活了唐朝社会。也就是说:你给于人民的越多,人民创造的财富就越多。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建立真正的强国。除此之外在政治上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宰相的行政权力一分为三,由三省相互牵制防止独断专行。贞观年间还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有专职谏官,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所以李世民时期,大臣没办法单独控制或蒙蔽皇帝,皇帝身边的奸臣也没办法进谗言。贞观以后这些规定都撤消了,后来唐玄宗前期又恢复贞观时期这种透明和相互监督的做法。唐朝近300年的历史,真正给唐朝人民带来福祉的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这期间朝廷议事、决策都是在公开场合下进行,所以取得辉煌成果。由此可见,伟大的政绩来之不易,其中政务公开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阳光操作功不可没。

汉唐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是要谱写我们今天的篇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通过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后,使我思想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汉唐的兴起,她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情节,那就是一个强大帝国的诞生和辉煌她必然与一个具有强大活力的新型国家体制和机制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必然具有一个或多个并存的强大活力的学说体系作为指导整个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汉代推行和完善郡县制,确立宣扬儒学;唐代推行和完善科举制,确立宣扬儒学道学佛学。人类社会有四位典范人物,他们所开创的精神传统一直延绵不断,他们是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孔子,而汉唐就占了其中的两位。由此看来汉唐的兴起决非偶然,体制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二个条件必不可少。我们现在建立了共和制,我们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现在,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推行和完善共和制。

从1840年开始到康梁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艰难探索,中华文明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2006年我们全部免除农业税,光这一举措我们就远远超越了汉唐。我们现在是以工业反哺农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现在我们似佛已经找到了一条振兴中华民族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将国家的权威主导与市场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基层民主建设渐进式地来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向现代化前进。也就是说: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明朝时期的刘伯温曾经判断预言:中国社会500年王者兴(刘伯温类似诸葛亮式的天才人物,他辅助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他的意思就是说:中国社会每相隔500年就有一个发展辉煌期,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判断预言究竟有没有道理:从西周末年公元前771年到汉朝文景之治公元前179年,期间相隔592年,从汉朝末年公元220年到唐朝开元盛世公元755年期间相隔535年,从唐朝末年公元904年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公元1424年,期间相隔520年,从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200周年既公元2149年,期间相隔为505年。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看到中国的鼎盛辉煌期相隔总是在500年。不管这种判断预言是巧合、是天意、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之,当今的中国正在走向辉煌。她就象一轮朝日,已经在东方冉冉升起;她就象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巨轮,正在向我们驶来;她就象躁动于母腹中一个日趋成熟的胎儿,我们期待她的降生。我们期待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富国!强国!!一个负责任的超级大国!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兰因小舍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读书感悟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明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我深刻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太平盛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哲学思想,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深入学习、分析和实践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我们要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制度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指导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总结实践智慧。

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由历史而来,我们要从现在走向未来就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全面否定历史,只有始终怀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从何处来,只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我们将要往何处去。我们的自信应该从历史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中来,撷取精华,铭记历史的馈赠与教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周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主要描述了从汉代到清代的政治政策,包括政府组织结构、选举政策、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并加以分析它的好坏及对历史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财政方面讲述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中国历代的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税收收入、国家对某些行业经营权的垄断(比如盐铁专卖)等。以下是对各个朝代赋税制度的简单概括。

汉代对于田税,有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甚至百一之税的政策,这么低的税率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税收负担,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轻徭薄赋。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未能平均地权,这就让地主钻了空子,造成了地主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现象。汉代设立的征,即山海池泽之税,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盐铁政策的设立使国家垄断盐铁的经营权,盐铁变成国营和官卖。这同样大大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盐铁专卖是国营企业的源头。

唐代实行的租庸调更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并且它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使得大家都有土地,并且四十税一,税收的税率也较汉代有所降低,这个制度就较为完善地解决了汉代旧制使得贫富差异明显的问题。但是好景不长,后来为简化税收手续而设立的两税制这一中国田赋制度上的最大变更,又加重了税收,也加大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宋代的赋税制度大体也是延续着两税制,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历史遗留下来形成的差役法,为了避免地方私家为政府办公差破产之苦,政府制定了免役钱,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人人出钱免役,有些荒唐,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明代有皇册和鱼鳞册,鱼鳞册在开始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兼并之风的增长,但积久弊生,民间借舞弊取巧仍能悄然兼并。明代的一条鞭法最初实施的时候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简化了税收的手续,但只适合在局部地方实行。实行的后期存在很大问题。

清代的赋税制度,所谓地丁摊粮,只收田租不收丁口税,表面看上去很仁慈,像是减少了百姓的税收负担。但其实,两税制的时候早已把丁税摊入地租,这一制度并没有减轻百姓的负担,它只是清政府欺骗性的仁政。

每个朝代有其不同的理想,侧重点也不同,导致了制度的不同,比如汉唐两代虽然有在减轻赋税,但汉代侧重于不让民过富,于是除了减少土地税外,还创立了盐铁制度,对经济上层有一定限制。而初唐注重下层阶级,侧重于不让民过穷,于是设立了租庸调,尽量确保民皆有土。

从明代的一条鞭法,把丁税归到田租里,不再看重人丁,这原是为了简化税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清代地丁摊粮永不增幅,取消丁册后,只有土地与国家发生了直接关系,人口与国家仿佛不再有直接关系了。一个一生都不犯法、没有土地的国民仿佛就可以与国家不发生任何直接关系了,这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一个极大的弊端。

纵观汉代至明代,几乎每个朝代的赋税制度都是在极力寻求一种方法来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和简化税收手续,每个制度一开始都会有显著成效,但每个制度都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并逐渐增大。但所有成熟与不成熟的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启示。

财政支出

公共支出(财政支出)指的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国家的财政支出在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中并没有很直接的体现,不过人才的选拔制度与兵役制度也属于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兵役制度,不必说,国家出钱养兵以保家卫国。对于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的武力,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很重视,毕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在此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最特别的例子:宋代的重文轻武。虽然它开始的原因是可取的,提倡文治,是为了重视文化教育。但它对于军队的疏忽,使得宋朝养兵而不能用。养兵却不练兵,不得不用兵,却看不起兵,这样的军队如何能保家卫国呢?宋代的军队只能防御而不能攻击,宋代如何能强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

再提提清代的兵役制度,最初清政府设立的军机处是独裁的体现,也没能好好训练自己的军队。后来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了各国列强掠夺劳动人民的工具,反而把枪口对着自己人,对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人民加以打压。

人才选拔制度选拔人才,形成官员,官员体察民情,为国家做事,为老百姓说话。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定会有一部分的财政支出用于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为国家做事。于是乎,间接性地,可以说人才选拔也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在汉代实行的是推举孝廉,经由地方察举孝子廉使,进入皇宫为朝廷办事。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真正的人才可能无法入仕,且进入朝廷的孝廉太多,有一些闲置了,就造成了浪费。在唐代开始了科举制之后,这一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贫寒的有才能的学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不得不说这是较为进步的一种选拔制度。虽然演变到后来也是毛病百出,比如明朝的八股文限制思想,用钱买官。但它历史上的积极意义是很重大的。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现代的社会跟封建王朝时代有太大区别,但历代的政治制度对于现代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检讨历代的政治制度,避免历史性的错误再次发生,同时寻找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读后感)


20xx年3月,杨同学喜获5本新书,好奇的翻了一下,其中有一本钱穆先生的讲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出于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兴趣,借书一阅。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生16岁时辍学,18岁时到小学任教,工作之余,坚持看书,科学安排时间,学识日益广博精益。后来历任多所大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史课程,1949年去往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也就是后来的香港中文大学,1967年定居台湾。先生之学说和其自学书籍息息相关,从凤凰网卫视点评来看,“史学大家钱穆当然懂得通史致用,考史明变的道理,然而抱守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面对巨大的时代洪流,钱穆依然选择了纯粹文化意义上的保守态度。”先生执着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作为一个具有“士大夫”品格的知识分子,既不信任无产阶级专政,又指责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确是个性格倔强的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出版于1955年8月,主要内容为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内容包括四大范围,即政府的组织、考试和科举、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役制度。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围绕三大问题向读者进行讲解,第一是对政治的理解,政治本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讲“人事”,一是讲“制度”。书中多讲制度,少讲人事,讲制度本来不易,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的学问。第二是详细讲述了写作思路,共有七大点,主要包括制度与人事、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历史的特殊性,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若不深入认识到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就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第三分析了关于历代政治的讲解范围,特别强调了纯从历史事实上来比较它的好坏。

这本书语言结构严谨,文字朴实无华,论证清晰明了。在序言中,作者提到了写书的原因,其一是政治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辛亥革命前后,由于革命的宣传,当时将秦以后的政治形容为“专职黑暗”,这是对传统政治的忽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其二作者认为,政治制度,不能照搬照套,要和人事相配合,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洋务运动”注定改变不了中国贫苦积弱的社会面貌。

对于此书,感想有三。首先,加深了我对民国知识分子的了解,他们处于国家动乱的年代,经历了多次社会革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其次要说明一个问题,一定要调查研究,不能主观判断。最后是对政治制度的思考,只要能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要,这个制度就是好制度。

今日拜读钱穆先生名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触颇深,有感而发。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文科类的同学最早了解到钱穆先生这个名字,应该是高中时期吧,遇到各种的历史的材料呢,那时还有钱乘旦。斯敏斯塔夫阿诺斯的,这些历史大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没有真正的读过他们的作品,说来惭愧,经过推荐决定从钱穆先生最有名的作品入手,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丝启发吧。

拿到整本书,这本书的通俗易懂,这也是受白话文的影响,在建国后通过整理得来的,整篇行文流畅,不臃肿和高中历史课的感觉很像,准确说更像是对高中课本的一个延伸。更加具有人文气息。

本书从我们最熟悉的5个朝代,秦,唐,宋,明清,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5个朝代,分别从政府皇权地方选举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入手,清晰的给我们展现了时代的整个政治脉络,许多之前一知半解的问题,我也找到了一些方向和答案。

从历来到历史中去,一直是我们了解学习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去摆脱现实的枷锁,钱穆先生可能给了我树立一个很好的典范。

任何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不会有绝对的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的利弊而判定,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有的时候我们对具体某一事件或某一时代的评价是否过于片面,提到1912年前的中国,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想到黑暗专制等字眼,可这样对他们来说真的公平吗?在本书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新的答案。

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的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由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传统文化之误解,我们若能平心荷官的来检讨中国文化。该首先检讨传统政治,在中国文化精神偏重人文见,其中儒家的抱负哪一项注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为重视政治这一环节。

此证只分两方面讲一讲人是二假制度,人事比较变动,制度有人创意,有人订个修订,亦数人事比较稳定,若离开人世谈制度,则制度也只是条文似乎枯燥无味,无可再讲。

从秦到清2000多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简单说成专制统治了,客观的讲有许多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参考,还有许多错误我们能避免,就像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全书总结下来有以下4点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2中国历史传统政治造成各阶层一天天趋于平等。

3长久安是人人所希望的。

4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天天的繁杂化。

综上所述是个人发表一些浅显的观点,喜欢政治历史的朋友,一定要买这本书看一下,一定会给自己有新的启发和收获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通用


以下为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读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部分,相信对于作品这本书的阅读会让人心里感触很多。我们记录心得感悟的最好方式就是可以尝试产出一篇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1

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论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教育选举、经济赋税、国防兵役制度,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历史的沿革演绎来分析,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读读此书也有利于把历史电视剧看得明白一点。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代的中国。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这样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接着是关于政治与现实的关系。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再者是中外制度的比较。孙中山曾经说中国古代政治比西方先进,这是实话。中国封建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发完备和巩固,汉唐之时达到顶峰,盛极而衰,腐朽和专制越来越明显,终于到清代在内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带到了终点。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据着“子民”的大脑,正是由于发展完备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顽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华夏文化发达之时,欧美只是蛮痍之地,放眼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美国更是称霸全球,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样看来,欧美国家正是因为封建体制的不发达、不辉煌锻造了资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当前世界中独占鳌头。对于中国来说,二战后的物质景象就是一穷二白、白纸一张,然而人民的思想却远远不是白纸一张,而是沉浸着中国两千年封建思想的余辉,思想的力量永远不可小视,两千年思想又不会在一代两代的传承之后荡然无存。物质可以摧毁,可以再建,思想由于不可见往往不能受到重视,中国目前的发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实质上在人民的思想,试想人人都赞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赏民权法治,国家制度又岂能停滞于此?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2

去年,爸爸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它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写的。不过,我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多大兴趣,因为一听名字,就会给人一种很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动这本书。后来,爸爸无意中翻开了它,一口气就看完了,并对我说:“别被书名骗了,一点也不枯燥,很好看!”虽然爸爸这样说,但我还是等到半年后才翻开它。

一开始看,就觉得爸爸的话果然没错,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长知识,推翻了我之前很多错误认识。

一开始,钱穆先生就讨论了汉代皇室和政府的问题,原来,古代的皇帝一般也不是为所欲为,亦有政府及其领袖--宰相与之抗衡。可是为什么先讲汉代呢?因为钱穆先生认为,在秦汉之前,都是封建统一,秦汉以后,才有更像样的政府,而秦代是汉代的开始,汉代时秦代的延续,所以先讲汉代。

之后钱穆先生又先后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及其考试、经济、兵役、赋税等制度。

唐、宋、元、明、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钱穆先生却没有讲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制度的野蛮,且只知道底层的一些片面。元代没有史官,汉人也无法当大官,所以元代的制度我们不得而知,《元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带着怨恨的明代人编写的。

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某时期某家族很有权势,有时就会误以为官位也是可以世袭的,不然,古代只有一个职位可以世袭,就是皇帝。至于那些有权势的家族,不过是某人当官,家里有很多书,于是子孙有文化,也能当官。

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在古代,有文化就能当官,要想有文化,就得读书。可在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根竹简只能写二十几个字,丝帛又太贵,而且它们俩都得用手抄。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书可以世袭,书世袭了,知识也就世袭了,知识世袭了,官位也就“世袭”了。

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代,钱穆先生认为,它的制度没有几个可以称赞的地方,而且到后期极其腐败。清代,是一个专制王朝,不过它并不是皇帝专制,而是部族专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包括当时很多人),明清时期所有东北人都是满洲人,其实满洲只是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而已。搞笑的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连自己家族的历史都没搞清楚,和日本人自称东北为“满洲国”。

看完这本书,在结合书中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代的制度,我发现一个制度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时,下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会有所变化,所以,一个制度无论刚开始再好,终究都是要变“坏”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3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读后感 篇4

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1.你知道的或许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观地看待问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3.避免上帝视角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4、事情发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5.谏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500字


这本是继《万历十五年》之后又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有关历史作品的书籍。被称为神作不是没有道理,薄薄的一本书,知识点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书中某些观点虽不太认同,但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增长很多见识。

文中内容不再概述,只说自己几点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事单看制度,制度只是单纯的条文。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

4、钱穆先生对历史和过去带着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人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全部抹杀。

钱老先生在这本书时,正值中华文明的低潮期,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传承,许多人都生出了怀疑之心,而倾心于英美。当时不乏一些人倾向于对历史绝对否定,所以在该书中,钱老先生反复地提到一个观点,评价古代的政治体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决不能以专制黑暗四字抹杀历史。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感受到钱老先生的执着和坚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2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600字


大体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着关键的几处转折。

秦以前的中国,基本上为封建诸侯统治,没有形成体系。

秦汉才开始施行统一政府管理,中央设政府,地方设郡县。

皇帝世袭担任,政府里的官职则或推荐或考取不一定能世袭担任。

中国有着读书人治天下的悠久历史。

皇帝身边,来来去去的有门第贵族、军事集团、宦官团体,但一直有着读书人的身影。

后来,朝代更迭,皇帝无数次易主,但政府这一形式已经确立,后续大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更变。

汉代为宰相治理全国;唐代三省六部制;明代则废除宰相由皇帝全权负责。

这些治理方法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弊端。

汉代宰相治理全国权利相对统一,有利于集中统治。宰相就有可能篡夺年幼皇帝的权利,形成外戚夺权,发展家族势力。

唐代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把权利分给部门,决策时进行民主讨论,另一方面权利分散,容易造成互相推诿扯皮,不利于政务执行。

明代废除宰相由皇帝负责,权利也相对集中,但是有的皇帝几十年没有上过朝,在内阁办理事务,于是大臣和皇帝隔绝,给了太监可乘之机。

上面说的还只是各个朝代的政府组织,书中还讲述了各个朝代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对人民进行户籍管理及税收的方式、兵役及军队的运行模式等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本书,让我对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制度是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时期所产生的,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

我们不能仅仅用现在的标准去完全推翻当时的制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吸取好的经验,防范有可能产生的弊端。

这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600字
这是一本我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并且向身边人强烈推荐的书。被称为神作不是没道理的,很少遇到过让我在短时间内反反复复,看了又看,划了又划的书。
书虽然很薄,可是知识点之密集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即使你完全不同意书中的观点,你也必须承认看他的书能长很多见识。
对于汉唐为何而强,明清为何而颓的分析非常到位,所谓的黑暗专制并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的,可能更多有当时人的妥协平衡与无奈,能够体会到钱常说的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和敬意背后的深意。
严格说起来,钱穆是经学家,而不是专业的史学家,这本书难免会有史料上的未及之处和漏洞,我们看个总体的分析就好。
从分权和集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向中央集权的过程。
汉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可能是最优秀的,地方大员和中央官员在待遇和地位上都基体上平级。
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则比汉代要更政府化一点,地方权力开始减弱。表现在地方大员的下属也必须由中央安排。
宋代开始向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靠拢,地方官员的权利也进行了分拆,削弱地方财政。
明代则更加集权,地方官员的权利进一步分拆细化,进一步削弱地方财政
清代因为是部族统治的缘故,将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分权也不一定是好事,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就是中央一旦衰弱,就无法控制地方的豪强化,进而反过来下克上,造成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也是总结了这个教训而进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好处在于使得地方衰弱,无力对抗中央;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却难以形成凝聚力,一旦中央政府被击破,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整体灭亡。
从皇权和相权的角度
大体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最后完全吞并相权的过程。
汉代的皇权相权是共治关系,甚至相权在实权方面更多,管得也更多。
唐代相权开始削减,从个人负责制,拆分为三个衙门的委员会形式。
宋代相权进一步削弱,没有兵权、财权、用人权和监察权。
明代取消了名义上的宰相,要行使宰相的功能则成为了权臣才敢做的事,皇帝只依靠内阁这种秘书处来办公。
清代在内阁基础上增加了军机处,实行皇帝政务不公开的秘密政治。
中国的皇相两权,比较类似董事长和CEO的关系,创始人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服务,然而要担心的是,权力放出去以后,还怎么保障自己和子孙后代的权力。
田代姜齐的故事并没不是孤例,历史上相权到达了顶点的最著名事件,是有名的穿越者王莽。当代商业上可以查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故事。
从经济的角度
经济的问题比较复杂,大体趋势是从一开始的力役、兵役、土地税都要交纳,逐渐变为只有财役税收统一的形式。
汉代税收较轻,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长时间免收田租的时代,需要全民服兵役、力役,可以通过付钱回避服役。不过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不多,民间经济也更自由。
唐代的租庸调制是力役、财税都要缴纳,不过总体税比汉代更轻。并且国家对人民责任更多,比如土地政策上的计划经济,后来转为两税制,变为自由经济。
宋代将五代时期力役、财税都交纳并严重毁灭地方经济的差役法,改为花钱消灾的免役法,从此中国人再也不用服力役了。兵役制度采用了以终身雇佣形式的募兵制。
明代从一开始的依据人口统计的土地统计的财税制度,走向了只收田赋的一条鞭法,不过收银不收粮的形式,让人民还要受到商人的再次剥削,而国家也因为银本位的制度而造成国家资源被西班牙掠夺(中国缺少白银资源,元这个字来自于西班牙)。兵役则采用了唐代的府兵制。
清代的经济钱穆没有说,我觉得可以一说的有康熙的永不加赋这样的理想主义政策,雍正的火耗归公、养廉银这样的现实主义政策。
从力役、兵役、财役都要交纳,向只有财役税收这样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水平落后,兵役、力役需要精密的人口管理统计,需要长时间付出极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所以最后都转向了相对简单的土地税收形式。而长期只收土地税又会让力役、兵役再次开始征收,导致人民压力越来越大。
而土地买卖的自由化则会造成大量的土地兼并,加上人口的增多,工商业的不发达,当生产力和人口关系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古代人类难以摆脱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一次一次的重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
大体趋势是从贵族、大族垄断向门第,再向全民开放;从推举到考律诗到经义,再到考八股文。
汉代人才是选举制度,比如地方推举,官员推举,举孝廉等形式。
唐代中国人拥有了考试的科举制度,把进仕之路向全国人开放,但依然以门第为主。
宋代门第势力已经衰落,科举制度真正的走向了全国人。
明代整合了宋代考经义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开始考变相的律体经义八股文。
清代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在考试上为满族等统治民族增加了更多的名额和更简单的上升渠道。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世界上的很长时间都是非常先进的,而且也是中国的政治官场中少数几乎没有贪污舞弊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最优秀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不过成功模式被人为的的单一化,也造成了最优秀的人不愿进入工商阶层等其他空间。
读后感
1、政治制度离不开当时的人事,脱离了人的动机这个关键,制度就只是单纯的条条框框。
2、政治制度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各个时代的制度之间,各个制度都有潜在的联系和交织。
3、看上去很好的制度也有变坏的一天,看上去很坏的制度在设立之初往往也来自于良好的用意,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要以现代人后世所处的世界准则来抹杀已往的历史。
4、决定制度的关键是文化,决定文化的关键是民族,决定民族的关键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习惯的是作息,决定作息的关键是自然环境,决定自然环境的是地理。所以制度的决定一定是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读后感)
5、对历史和过去带着一些敬意和温情,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好一个时代的事,而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才站立起来的,不要因为有过黑暗的部分而将整个历史都全部抹杀了。这也是我不喜欢黑格尔和他的门徒们用国外的单一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负面评价的原因。
最后再以钱穆的话作为结尾
我们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说,换言之,我们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那里。
不要以时代事实取代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纵然有过失但总有其当时的存在意义,万不可将历史之过失全盘否定。只有学习得,借鉴失才能对当下改革有积极意义。
看到这些话,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大师在主流的民族虚无主义下的执着和坚持。

热门精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汇集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书籍的读后感。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在写读后感时怎样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精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汇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一)

兼论我国古代制度建设的得失--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钱穆先生成长于社会动荡的清末民初,晚清以来,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带来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兴起西学东渐之风。19xx年前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的侵袭,我国各领域的学者掀起一股研究诸子百家的风潮,钱穆先生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开始专注于我国古代各种制度的研究,他最早的著作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事迹和思想进行考察的《先秦诸子系年》,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后钱穆先生又先后发表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著作,对中国历史的制度和发展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合集中主要对古代中国从汉代到清代的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官员的职权构架、考试监察制度、经济赋税制度以及军队兵役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对比概述。按照历朝历代的发端、演化与变革的顺序,一一陈述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全面透彻的视角对中国的政治历史进行了最为扼要的陈述,见解独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对各种制度准确的把握和分析,还在于他拨云见雾,解开了近现代许多文化学者对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各种疑惑,修正了许多误读,让国人重新了解我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

在真正拜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前,其实我就已经对这本著作有了初步接触,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在各种试题和练习中,都可以见到钱穆先生此书的一些观点。钱穆先生的文字十分浅显易懂,而且充满妙言妙语,读起来非常有趣,我很快就读完了全书。中学时期学习历史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对许多制度只能不求甚解,无法构成体系。读完此书,终于感觉对从汉唐到清朝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与一般学者所秉持的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就是皇帝凌驾于万人之上的观念不同,钱穆先生认为真正统治封建社会的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而是由士人阶级组成的政权组织,皇权和政权之间不是简单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也包含着许多制衡和合作关系,许多制度的发展和走向也是在历史条件的催化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本书中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在书中,钱穆先生从中外历史条件的不同点出发,探究了我国古代民主制度出现的可能性。无论是古罗马帝国还是希腊城邦,人们都聚居在山地间的小块平地,所有的事项都由拥有投票权的公民在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民主制度发展得很快。与西方民主制度滥觞的欧洲地区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平原广布,人口众多,常年散居各处,基本上以小农经济为主,民心的分散使得民主制度难以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始终被皇权所把持,实际上仍然是由政府在治理国家,代表皇权的皇帝只不过是发号施令。中国古代所谓的政府也就是以丞相或者宰相为首的统治集团,虽然国家主权名义上归皇帝所有,但皇家并不能把持行政权,尤其在明朝之前,统治集团才是国家行政的主体。直到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将地方大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废除丞相,以六部代替,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的统治,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监察百官,并设置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从方方面面削弱行政集团的权力,将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本人手中,甚至设立私人内阁来代替行政集团辅助皇帝统治国家,这样才使得国家完全成为皇帝的国家。接下来的清朝,从关外而来的女真族接替明朝更加加强了专制集权统治,将贵族统治推上高潮,形成皇权独大的局面。所以,正如钱穆先生文中所述:清朝仅余法术而无制度。

钱穆先生在书中非常推崇汉唐的政治,对于后世几个朝代则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明清时期之所以政治制度上较之前几代发展走向了畸形,本来皇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的情形被打破,皇权空前加强,尤其是清朝,入关以后的女真族将本族的统治凌驾于士子统治之上。这些问题原先我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觉得十分不能理解,但经过钱穆先生的解读,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顺着历史潮流而作出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以满族血统为主的女真部落从关外莽莽荒原进入几乎一直被汉族士子统治着的中原地区,势必要采取重用本族、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政策来稳固自身统治。历史的发展历程都是大体相同的,一个统治集团能够兴起,发展壮大,甚至不断扩张,都是大势所趋,而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状况,如无应对措施,就很难逃脱走向衰败的命运。所有的制度与政策在制订的最初都是结合现实条件,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当权者会随着朝代不断更迭,但政治体制的实质仍然没有改变,这种稳定就是因为在没有外力侵袭的几千年间,政治体制都是遵循着中国的国情而建立的,无论其外壳是怎样的,内核不发生变化,即使皇帝的位置换了人来坐,统治集团的人员和方针发生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仍然不会被动摇。

在本书中钱穆先生对汉代的制度论述最为详细,他认为,汉代可以被称为是中华文明奠基的朝代,汉族、汉字、汉人,这些概念都源自于汉代。首先他提到,汉代兴起的儒学文化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代著名丞相董仲舒在复兴儒学时提出了以礼入法的观念,他提倡将礼与法相结合。以法学的视角来看,经过了秦代的严刑峻法时期,汉代统治者吸取教训,注重休养生息,将儒学思想融人法制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将传统的宗法观念内化其中,比如影响后世至今的亲亲得相首匿观念。亲亲得相首匿规定配偶和三代以内直系血亲,除了谋反、谋大逆等重罪外,都可以相互包庇犯罪行为。礼法结合的思想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历朝历代,甚至到今天。接着,他还探讨了政治层面汉代走向强盛的因素,认为郡县制的落实使得汉代真正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国家。虽然史书中都认为郡县制是从秦朝开始实施的,秦丞相李斯力争废分封,置郡县,在郡设长官郡守,在县设长官县令,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但其实郡县制真正实施是在汉朝,汉朝在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又对它进行改革,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杜绝了分封制之下政治发展被宗法血缘把持的缺点,划定了明确的行政区划,便于管理,使得地方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当时是迎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除了对政治和法制的讲解,我也非常关注钱穆先生对古代体制建设的看法。钱穆先生在书中写到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和分权思想,他认为三权分立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我国很早就有了这种思想的滥觞。正如上文所述,在古代中国,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皇权独大,一个朝代必然有一个或者好几个统治集团,虽然看起来听命于皇帝,为皇权所压制,实际上也能够压制皇权。就像隋唐兴起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统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分别掌管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避免了皇权独揽一切的局面。

作为一个法学生,在读完此书后,通过钱穆先生的书了解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全盛到衰败的历程和原因,结合本专业的热点问题,我深有感触。

首先,统治集团均重视地方政权的建设。从汉唐到明清的几代之间,国家政权的发展是越来越有中央集权的趋势,一方面国家政体进步,为了政令行之有效当然是需要集权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没有权力的政府不要说维持政局稳定,甚至维持国家不走向分裂都很困难。不过,权力集中的程度太高也会问题重重。因为权力是有限的,如果中央掌握的权力过大,把地方的权力都攫取了,那么地方政权就会日渐衰弱。从汉唐到明清,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就是一个中央逐步侵夺地方政治权力的过程,孙中山先生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过看法,他认为我们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及地方行政权的内容都应该重新划分。但是可惜的是,到了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从根本上解决。从本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从汉唐等朝代吸取经验,加强地方各方面的建设。国家统一首要应该坚持的政治正确,但地方经济、文化的进步也将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国家建设要多多关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制度的完善,从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到地方财权、赋税权力等各方面制度的设计要从促进地方体制发展出发,放权于地方,以地方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

其次,我们还应当从历朝历代汲取限制特权、追求平等的观念。一般的观点都认为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皇权当道,但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国古代许多方面的平等程度是十分高的,首先一点就体现在人才选拔方面。两汉开始实行察举制,它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制度,是由地方行政长官在其辖下选举孝廉,推举给上级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就能够进入官场。察举制是我国古代比较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由于将考试结果视为重要的考核标准,有统一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保证能够贯彻人才选拔的标准,保证竞争相对公平,社会底层的人才能够流动到上层。而到了隋唐,科举制取代了察举制,连入门考核都省去了,只需要通过读书考试就能走上仕途,不仅降低了平民出人头地的门槛,还促进了教育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平等对于社会稳定和文教事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追求社会平等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锄强扶弱,只有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整个国家才能走向强盛。在促进社会平等方面,可以吸取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经验,改革公务员任用考核制度,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加强基层政治人才的培养和教化。

钱穆先生对于皇权和相权的看法也有许多值得深思之处。他之所以推崇汉唐政治而对宋元明清颇有微词,就是因为当时相权与皇权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汉朝取代秦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安邦定国时极为倚赖丞相制度,相权与皇权共同发展、制衡,作为统治集团的代表,丞相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一个人发展为左右丞相两个人,相权极大,甚至皇帝都不得不忌惮。到了唐朝,丞相制度演变出三省六部制,这可以说是相权与皇权平衡最为优越的制度设计。它标志着相权制度不再单纯只是丞相的权力的象征,而成为超越皇权的一种初级的民主决策机制。在三省六部制的框架下,国家大事都要由中书、门下两省集体商议决定,皇帝在象征性行使完审批权之后,具体的执行权又交给了六部。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资质好坏对于朝政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到了宋朝,不仅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宋太祖还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集中军权、财权于皇帝手中,而且宋朝皇帝还通过不断更换宰相来架空相权,同时为了处理政务,设置许多临时性职位,造成冗官的现象,整个国家的政治效率十分低下。而发展到明清,明太祖朱元璋甚至直接废除丞相制度,妄想将所有政事紧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却使自己陷入日夜操劳,使得政务处理的效率降低。在明清时期,固然出现了诸如康乾盛世这样看似全盛的时期,但这不过是因为皇帝足够有才能,足够勤勉。一旦不能培养出明君,皇帝的个人视野不够宏大,决策有失英明,就会使得王朝走向衰败。这就是为什么清朝末年再多仁人志士都无法挽回大清灭亡的趋势。从汉至清的权力制衡之路,我们不难看出,宋朝开始,实际上已经奠定了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基调,其原因就在于皇权对相权的分割。须知,一个政权的长久稳定绝对不是靠掌权者个人的政治才华,好的制度永远比好的领导者更加有利于政权发展。在当代,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减少执政者思路缺陷带来的局限,努力实现国家建设不受到政权更替的影响,政府保证高效运转。

翻阅史书,我们能找到许多成功的范例,也有太多前车之鉴。国家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极容易误人歧途的过程,诸如前文提及的使唐朝走向全盛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清,由于考试形式僵化,考核内容陈旧,已由最早选拔优秀人才的好制度变成禁锢人才发展的枷锁。从本书考察中国政治得失,从皇权与相权相争,权力为士人阶层掌控在手,到皇权逐渐排斥相权,一直到最后完全沦为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中国古代的传统政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最终许多制度出现了冗余而没有进步的流弊,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更是给本来发展就在走向末路的封建政治一记重击,探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家发展走向了歧途,没有及时扭转局势。其实,不管是发展地方建设、追求社会平等,还是加强制度设计,以上几点归根究底来说,政治体制建设无论如何都不能任意而为,要遵循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二)

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1.你知道的或许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观地看待问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3.避免上帝视角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4、事情发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5.谏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三)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四)

去年,爸爸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它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写的。不过,我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多大兴趣,因为一听名字,就会给人一种很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动这本书。后来,爸爸无意中翻开了它,一口气就看完了,并对我说:“别被书名骗了,一点也不枯燥,很好看!”虽然爸爸这样说,但我还是等到半年后才翻开它。

一开始看,就觉得爸爸的话果然没错,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长知识,推翻了我之前很多错误认识。

一开始,钱穆先生就讨论了汉代皇室和政府的问题,原来,古代的皇帝一般也不是为所欲为,亦有政府及其领袖--宰相与之抗衡。可是为什么先讲汉代呢?因为钱穆先生认为,在秦汉之前,都是封建统一,秦汉以后,才有更像样的政府,而秦代是汉代的开始,汉代时秦代的延续,所以先讲汉代。

之后钱穆先生又先后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及其考试、经济、兵役、赋税等制度。

唐、宋、元、明、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钱穆先生却没有讲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制度的野蛮,且只知道底层的一些片面。元代没有史官,汉人也无法当大官,所以元代的制度我们不得而知,《元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带着怨恨的明代人编写的。

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某时期某家族很有权势,有时就会误以为官位也是可以世袭的,不然,古代只有一个职位可以世袭,就是皇帝。至于那些有权势的家族,不过是某人当官,家里有很多书,于是子孙有文化,也能当官。

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在古代,有文化就能当官,要想有文化,就得读书。可在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根竹简只能写二十几个字,丝帛又太贵,而且它们俩都得用手抄。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书可以世袭,书世袭了,知识也就世袭了,知识世袭了,官位也就“世袭”了。

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代,钱穆先生认为,它的制度没有几个可以称赞的地方,而且到后期极其腐败。清代,是一个专制王朝,不过它并不是皇帝专制,而是部族专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包括当时很多人),明清时期所有东北人都是满洲人,其实满洲只是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而已。搞笑的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连自己家族的历史都没搞清楚,和日本人自称东北为“满洲国”。

看完这本书,在结合书中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代的制度,我发现一个制度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时,下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会有所变化,所以,一个制度无论刚开始再好,终究都是要变“坏”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五)

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00字:

断断续续读完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断断续续不是书不好,而是开始工作没有时间,相反这本薄薄的书从开始看起,就想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篇幅不长,是很薄的一本书,但是内容一点都不少,可谓字字千钧。整本书以政治制度为视角,分析了汉、唐、宋、明和清,这五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历史朝代。其中政治制度又分别从政府组织、选举和考试制度、经济(赋税)制度和兵役(国防)制度介绍,政府组织又从君权与相权(皇室与政府)、中央政府组织、地方政府组织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既有制度的介绍,又有制度得失的评价。

整本书在对中国最重要的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得失检讨中突出了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好的制度可以使社会受益,如汉朝简单的官僚体系使得汉朝成为历代官员廉洁的典范。坏的制度则会危害无穷,如宋朝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的兵役制度,导致宋朝国防疲弱,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然书中还提到,评价制度的好坏,一方面要分析制度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制度设计的初衷。即有些制度虽有弊端,但对于制度设计者而言也确有其不得已之处。如明代的科举制度只考八股文。书中评价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斵丧人才的”,但是这一制度的设立并不是皇帝用心创造出来的愚民政策,只是因为当时应考人员太多,为了考试具有明确的标准来保证公平,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制度设计既重要又非常繁琐复杂。

这本书作者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分别进行阐述,同时将制度在不同朝代之间进行对比研究。这种写作方法初读起来,容易让人有一种制度是割裂的,是不连续,完全是由开国功勋们随心所欲得来的错觉。但如果仔细阅读,仍然能够从某些字段读出制度的演进变迁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社会演进发展的逻辑。

比如宋朝政治制度中“君权提升,相权低落”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历史演进的逻辑,同时也有个人因素。就历史演进的逻辑而言,宋朝建立以前的几十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军队要谁做皇帝谁就可以做皇帝,皇帝轮番上台,而宰相却可以做上一二十年。因此宋朝建立,尊王也是理所应当的举措。除了历史演进的原因,也还有个人心理上的原因。作者在书中这样评论:“当时宰相为了避嫌起见,过自谦抑,这样才把政府尊严、皇帝尊严渐渐提起,渐渐恢复了。固然这也是当时大臣不知大体,又兼之以一种心理上的自卑感,才至于如此。

若使在唐代,由门第传统出头的人来处此局面,他们决不会如此干。又像西汉初年一辈朴讷无文来自田间的人,也不会如此。那是晚唐五代进士轻薄传下的一辈小家样的读书人,才如此做。”

全书议论的主题便是制度二字或者说政治制度四个字。

我认为作者对政治制度最精辟的阐述要数这段话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绝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唯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今天我们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我们此刻,一面既否定了传统制度背后的一切理论依据,一面又忽略了现实环境里面的一切真实要求。”

这本书让我对制度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更加复杂,涉及的制度也不仅仅有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等。每一方面制度又包含很多更细分的制度。

比如经济制度除了基本经济制度以外,还有土地制度,房地产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货币制度,外汇制度等等。每一项制度都是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都会对社会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很多制度的设计也不全如政治制度那般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如现代经济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中国并无土生土长的经验可以遵循,那么我们在设计制度时如何在借鉴西方制度与培育适合自身的制度之间找到平衡,一直以来都是值得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所幸的是,经过许多年的积累,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制度自信。

最后,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还是再去认真复习一遍制度经济学这门课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读完,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整本书说了汉唐宋明清的政府,选举,兵役,经济,土地等制度。

这本书的内容为的似乎是警醒那个时代一味推翻中国所有历史的人,而我虽然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或者这个观点的狂热者,但一直以来,即使上过了很多年的政治历史课,我对于两千年的政治制度的了解一直是微乎其微的。封建,专制,皇帝,百姓苦。对于两千年来的制度好像就这么一些印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并不全是如此。这本书给了很多新角度,比如制度和人事的分开,中国的封建和平散,读书人和部族政权,中央和地方等等,有对一件历史的分开,有对观念的正名。这些抽象出历史的分析,十分精彩。

至于具体的制度,也是让我重新认知的。制度是好的,在当时看,可人不是一句话就能管住的。道德力量有时实在薄弱,这就要很多句话,即日渐完备的制度去约束,需要更高的精神力量去引导。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间断,共尊共信之心实在少不了。我想精神力量是主导着制度的。

读书人,我想更多要读历史。特别是曾经那些入仕途的读书人。不读史,他自己就将成失败的历史的一部分。统观大局方能有就事论事就国论国的基本观点,太平天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就是不断递进的人。当心中有史,才不会急躁的要做什么,不会断然的说什么,不会模糊自己的方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00字!

钱穆先生说,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要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了解政治是非常必要的。求学过程中,已然学习了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看起来,我们对政治并不陌生。但更深地思考下去,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中国政治?我好像并不清楚。

雨果曾言:“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于是我选择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史为鉴,思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让人印象至深的一点,是“温情”。政治也可以有温情,但这份温情不是主观性强烈的偏爱,而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依据当时的各方意见分析历史,即所谓“历史意见”,而非只站在上帝视角的“时代意见”。

大概也是从这份温情出发,钱穆创造性地提出书中的一大核心——制度与人事。如汉代地方由当地人治理、服兵役的年龄依据家庭情况制定、戍边可雇人代替等。制度为民着想、依人而定,人遵守制度、为国尽责,这样的考量下,制度不再是冰冷的、遥不可及的,个体的人更不是可有可无的。

看待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同样可以循一片“温情”。于是,我在钱穆先生的引导下,从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面学习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

谈及制度,钱穆先生确立的前提是看一整套制度。如他所说,“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和确定制度时,也应注重各制度之间的配合运作,使之适应变动的现实,同时把握变动中不变的本源。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本为选举人才而设,但长期不加变通,最终造成重门第、重名誉而不重实干的乱象。近代中国则不然,在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之际,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毅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并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的制度。钱穆在1952年提出“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决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在此之前,中共已用行动暗合这一理念。

细看来,政府组织上,自然要从君权与相权说起。汉制中,皇帝和宰相各有自己的秘书处,职权尚且分明。但是遇到重要事情,反而没有明晰的规定,皇权和相权纠缠不清。这无疑向我们传达一个讯号:成文法不可或缺。今日之宪法,则对政体等根本问题进行规定,同时,给实际运作规则留下一定空间,设置其他法律进行细化和补充。

其次,与当代中国关联更紧的当属中央与地方的治理。当今中国与汉唐一样,遵循大一统的治理原则,中央与地方是单一制的关系。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中央之下,则是普通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胡伟在《政治过程》中写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三次起伏,如今,中央具有绝对权威,地方有一定权力而不陷分裂,全国声教相通,应当说已渐渐摸索出二者间的平衡。

此外,县制的经久不衰也让我好奇。几千年来,县制虽有变化,但整体仍是国家的基本单元,它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猜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基层治理单位必不可少。然而中央的管辖在基层单位打了折扣,上级行政单位随朝代产生剧变,基层反而保持稳定。正如同大厦之坚固基石,又如自然界中弱小而大量存在的小生物。当然,要回答这一问题,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选举制度同样让我感触颇深。自隋唐科举制起,考试制度逐渐建立,整体上延续至今。“考试”二字,考为考绩,试为试用,把握二者的异同,才能真正选拔人才。如当代中国领导人的选拔愈发制度化,既要求学历,又要求工作经历和实践阅历。同时,纠正了唐朝不重培养和中央集才的弊病,通过教育广泛培养各方面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并且,一如古代按地区和人口选拔人才,当代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等同样选拔各地人才,正体现了政府的全国性和政权的开放性,既是对国家统一的维护,又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践行。当然,今日之政府与古代士人政府又有不同。士人代表一个联通政府和普通百姓的社会阶层,与政府分享权力。如今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现代知识分子则不再与政府分权。

纵古今有异,但有一点未变:政治制度必得“自根自生”,任何制度的确立都离不开传统的土壤。当代中国的部分经济和兵役措施在历史中亦有迹可循。例如:汉代盐铁官卖,当代重要产业国有;汉唐难以平衡土地问题,当代则积极调整土地政策,缓和矛盾……

余英时评价老师钱穆时说,“他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广,近世罕见其匹。”除了知识上的增长,钱穆先生教授的更珍贵的是思想观念的启迪。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对自以为熟悉的东西其实一无所知。一如在阅读此书之前,我不曾知晓汉代的奴隶生活胜过普通民户,不曾知晓封建君主实际上仍受政府制约,不曾知晓古今政治的具体区别,也不曾知晓自己的成见与傲慢多深。

要客观评价一种制度,也要放下心中的偏见,纵则遵循时代意见,横则明确制度的国别性。任何制度决不能有利而无弊,虽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仍在监察、土地政策等方面有所不足,但已有长足进步,也是目前最适合国情的制度,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应当争改进而不苛求。

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站立起来的,对历史多一些敬意,对当下多一些温情,学习得、借鉴失,或许是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良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八)

今天拜读完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掩卷沉思,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书更正了我的历史观,我原以为民国以前的朝代都是封建社会,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秦汉以前夏商周战国春秋时代的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以来的完成统一的历朝历代都是中央集权政权。

以前我以为中央集权就是皇帝说了算,属于专制独裁,其实这观点也是错误的。钱穆大师分析了秦汉宋明清五代,我个人认为是相权和皇权相互博弈制衡,共同组成中央集权政治,天下不是只有皇帝一个在管理。历史上,往往是皇权去侵害相权,造成相权和皇权失衡,给未来留下了隐患。

学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看待。教育我看待历史某个事件或人事,不能只以时代意见去评价思考,要考虑历史意见,应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

历朝历代每一项制度的制订,制订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恶意,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事就会慢慢把一个原本好制度,变成一个坏制度。所以政策制订要随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发展,如果死守老制度,早晚老制度会阻碍社会发展,最终不可收拾,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只好推倒重来,好像掉进了循环,怎么都挣脱不了。

国家的财富,一定要藏富于民,或者说藏富与地方政府。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的话,那地方政府就会慢慢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九)

本书最终章的一些思考!

钱穆先生从组织架构、考试、税赋、军事这四大方面讨论了主要几个朝代。基本就是公司经营几大方向,去解释很多历史出现的问题。用这几大方向将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窜联是理解历史很好的方式。本书清朝和最终章有不少直白的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

此书关于以上4大制度的讨论不作过多讨论,这部分很值得一读,通俗易懂。只想对本书最后关于钱穆先生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观点和问题。

1.钱穆先生明显是对清朝非常不齿,相信很多汉学人士也是这样像的。文中又说中国只有清朝才对言论自由这些有规定,其他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言论自由,甚至在明朝是鼓励言论自由。感觉本人与书中其他中国人一样,对历史有误解,也觉得有史以来我国不是一个十分言论自由的地方。

2.钱穆先生总是想用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说明我国是一早就实现「政治参与度」,解释民众为何不像西方民众如此喜欢讨论主权问题。先生文中指出中国一直主权就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主权方面的讨论。我想政治参与度的需求也不是从古至今存在的,不讨论的原因难道不是民众部觉得自己对政治有参与权?如果有此追求的科举制度能满足,但也不能说明自古我们民众就有这个诉求,帝皇真心就有主权是人民这个意识

3.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早已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在这个社会里的一切力量都平铺散漫,很难得运用。因其是平铺的,散漫的,因此也无组织,不凝固。这是为什么孙中山无法动员大家革命。这个也不敢沟通,革命难道根本原因不是私心+煽动,没有动员起来难道不是运命共同体没有找对吗?

最后要赞同一下钱穆先生,中国政治体系和文华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多加学习。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

不知道大家听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至少是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群贤毕至,绝代风华,那里握着一个时代的斯文正脉。我总觉得,西南联大的钱穆之于史学界,正如西南联大之于中国。

钱穆这个名字早就听过多遍了。历史老师开的书单里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几位复旦学长也极力推荐,说高中将这本书看五六遍也不为过。

终于,在极其仔细地读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笔。钱先生的形象是在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长衫、眼镜,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容与旷达。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是怀着深深的温情的,而这种温情在这本书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本书前,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

一、国家的安宁或动荡,基本由皇帝的“好坏”决定。

二、几乎没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之类的词,等于黑暗,落后,退步;

“共和”、“民主”、之类的词就是先进的,好的。而钱先生看待中国历史的立场,在《国史大纲》的引言四义中可见一斑,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办学,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势必经受社会、舆论的考验,这考验可能是批评、质疑、辱骂,也可能是赞扬、追捧、盲从。文人相轻,钱先生却从不轻视他人,鼓励后学怀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种批评,我想这才是学者的样子。那些张扬的,锋芒毕露的人,真的博大吗?静水深流……

顾颉刚说:“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张自铭说:“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毕秋帆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愚暗谓:“吾辈学当如此。”

同时,也提出两点问题:

1.钱先生谈清朝与元朝制度时几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与“私人化”,我总觉得有些民族主义的色彩在里边。

2.后来我将钱先生的史观运用于生活,又有了这样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温和平静,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么哪怕真有一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这岂不是成了宿命?读后感·为何鲁迅说出:“翻开封建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处处都写着‘吃人’”这句及不符合史实的话,却仍然成了激励中国社会觉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读书方法吧。

1.勾画,批注。不要害怕这会让书变“丑”。一定要及时写下你的“灵光乍现”。

2.回顾,梳理。特别是再看这种理论性的书籍的时候,先要把书读厚,也就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大量拓展;然后把书读薄,也就是简单地用一段话,或者话思维导图来梳理一篇文章的逻辑。

3.切问,输出。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倾尽毕生所学,去论证它,再绞尽脑汁去推翻它。特别是和师友一起进行这头脑风暴的过程,会收获颇丰。另外,最好可以找一个人讨论这本书,或者你讲给他听一遍。讲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为明白的东西,不运用出来,久而久之就只能成为“茶壶里装汤圆”了。

[读书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范文锦集十篇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范文锦集十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一】

兼论我国古代制度建设的得失--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我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钱穆先生成长于社会动荡的清末民初,晚清以来,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带来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兴起西学东渐之风。19xx年前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的侵袭,我国各领域的学者掀起一股研究诸子百家的风潮,钱穆先生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开始专注于我国古代各种制度的研究,他最早的著作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事迹和思想进行考察的《先秦诸子系年》,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此后钱穆先生又先后发表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著作,对中国历史的制度和发展有自己深刻的理解。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合集中主要对古代中国从汉代到清代的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官员的职权构架、考试监察制度、经济赋税制度以及军队兵役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对比概述。按照历朝历代的发端、演化与变革的顺序,一一陈述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全面透彻的视角对中国的政治历史进行了最为扼要的陈述,见解独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对各种制度准确的把握和分析,还在于他拨云见雾,解开了近现代许多文化学者对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各种疑惑,修正了许多误读,让国人重新了解我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

在真正拜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前,其实我就已经对这本著作有了初步接触,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在各种试题和练习中,都可以见到钱穆先生此书的一些观点。钱穆先生的文字十分浅显易懂,而且充满妙言妙语,读起来非常有趣,我很快就读完了全书。中学时期学习历史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对许多制度只能不求甚解,无法构成体系。读完此书,终于感觉对从汉唐到清朝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与一般学者所秉持的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就是皇帝凌驾于万人之上的观念不同,钱穆先生认为真正统治封建社会的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而是由士人阶级组成的政权组织,皇权和政权之间不是简单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也包含着许多制衡和合作关系,许多制度的发展和走向也是在历史条件的催化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本书中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在书中,钱穆先生从中外历史条件的不同点出发,探究了我国古代民主制度出现的可能性。无论是古罗马帝国还是希腊城邦,人们都聚居在山地间的小块平地,所有的事项都由拥有投票权的公民在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民主制度发展得很快。与西方民主制度滥觞的欧洲地区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平原广布,人口众多,常年散居各处,基本上以小农经济为主,民心的分散使得民主制度难以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始终被皇权所把持,实际上仍然是由政府在治理国家,代表皇权的皇帝只不过是发号施令。中国古代所谓的政府也就是以丞相或者宰相为首的统治集团,虽然国家主权名义上归皇帝所有,但皇家并不能把持行政权,尤其在明朝之前,统治集团才是国家行政的主体。直到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将地方大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废除丞相,以六部代替,制定卫所制度加强对军队的统治,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监察百官,并设置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从方方面面削弱行政集团的权力,将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本人手中,甚至设立私人内阁来代替行政集团辅助皇帝统治国家,这样才使得国家完全成为皇帝的国家。接下来的清朝,从关外而来的女真族接替明朝更加加强了专制集权统治,将贵族统治推上高潮,形成皇权独大的局面。所以,正如钱穆先生文中所述:清朝仅余法术而无制度。

钱穆先生在书中非常推崇汉唐的政治,对于后世几个朝代则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明清时期之所以政治制度上较之前几代发展走向了畸形,本来皇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的情形被打破,皇权空前加强,尤其是清朝,入关以后的女真族将本族的统治凌驾于士子统治之上。这些问题原先我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觉得十分不能理解,但经过钱穆先生的解读,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顺着历史潮流而作出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以满族血统为主的女真部落从关外莽莽荒原进入几乎一直被汉族士子统治着的中原地区,势必要采取重用本族、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政策来稳固自身统治。历史的发展历程都是大体相同的,一个统治集团能够兴起,发展壮大,甚至不断扩张,都是大势所趋,而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状况,如无应对措施,就很难逃脱走向衰败的命运。所有的制度与政策在制订的最初都是结合现实条件,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当权者会随着朝代不断更迭,但政治体制的实质仍然没有改变,这种稳定就是因为在没有外力侵袭的几千年间,政治体制都是遵循着中国的国情而建立的,无论其外壳是怎样的,内核不发生变化,即使皇帝的位置换了人来坐,统治集团的人员和方针发生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仍然不会被动摇。

在本书中钱穆先生对汉代的制度论述最为详细,他认为,汉代可以被称为是中华文明奠基的朝代,汉族、汉字、汉人,这些概念都源自于汉代。首先他提到,汉代兴起的儒学文化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代著名丞相董仲舒在复兴儒学时提出了以礼入法的观念,他提倡将礼与法相结合。以法学的视角来看,经过了秦代的严刑峻法时期,汉代统治者吸取教训,注重休养生息,将儒学思想融人法制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将传统的宗法观念内化其中,比如影响后世至今的亲亲得相首匿观念。亲亲得相首匿规定配偶和三代以内直系血亲,除了谋反、谋大逆等重罪外,都可以相互包庇犯罪行为。礼法结合的思想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历朝历代,甚至到今天。接着,他还探讨了政治层面汉代走向强盛的因素,认为郡县制的落实使得汉代真正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国家。虽然史书中都认为郡县制是从秦朝开始实施的,秦丞相李斯力争废分封,置郡县,在郡设长官郡守,在县设长官县令,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但其实郡县制真正实施是在汉朝,汉朝在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又对它进行改革,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杜绝了分封制之下政治发展被宗法血缘把持的缺点,划定了明确的行政区划,便于管理,使得地方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当时是迎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除了对政治和法制的讲解,我也非常关注钱穆先生对古代体制建设的看法。钱穆先生在书中写到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和分权思想,他认为三权分立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我国很早就有了这种思想的滥觞。正如上文所述,在古代中国,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皇权独大,一个朝代必然有一个或者好几个统治集团,虽然看起来听命于皇帝,为皇权所压制,实际上也能够压制皇权。就像隋唐兴起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统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分别掌管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避免了皇权独揽一切的局面。

作为一个法学生,在读完此书后,通过钱穆先生的书了解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全盛到衰败的历程和原因,结合本专业的热点问题,我深有感触。

首先,统治集团均重视地方政权的建设。从汉唐到明清的几代之间,国家政权的发展是越来越有中央集权的趋势,一方面国家政体进步,为了政令行之有效当然是需要集权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没有权力的政府不要说维持政局稳定,甚至维持国家不走向分裂都很困难。不过,权力集中的程度太高也会问题重重。因为权力是有限的,如果中央掌握的权力过大,把地方的权力都攫取了,那么地方政权就会日渐衰弱。从汉唐到明清,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就是一个中央逐步侵夺地方政治权力的过程,孙中山先生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过看法,他认为我们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及地方行政权的内容都应该重新划分。但是可惜的是,到了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被从根本上解决。从本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从汉唐等朝代吸取经验,加强地方各方面的建设。国家统一首要应该坚持的政治正确,但地方经济、文化的进步也将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国家建设要多多关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制度的完善,从地方行政区划的划分到地方财权、赋税权力等各方面制度的设计要从促进地方体制发展出发,放权于地方,以地方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

其次,我们还应当从历朝历代汲取限制特权、追求平等的观念。一般的观点都认为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皇权当道,但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国古代许多方面的平等程度是十分高的,首先一点就体现在人才选拔方面。两汉开始实行察举制,它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制度,是由地方行政长官在其辖下选举孝廉,推举给上级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就能够进入官场。察举制是我国古代比较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由于将考试结果视为重要的考核标准,有统一的考试内容和选拔标准,保证能够贯彻人才选拔的标准,保证竞争相对公平,社会底层的人才能够流动到上层。而到了隋唐,科举制取代了察举制,连入门考核都省去了,只需要通过读书考试就能走上仕途,不仅降低了平民出人头地的门槛,还促进了教育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平等对于社会稳定和文教事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追求社会平等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锄强扶弱,只有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整个国家才能走向强盛。在促进社会平等方面,可以吸取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经验,改革公务员任用考核制度,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加强基层政治人才的培养和教化。

钱穆先生对于皇权和相权的看法也有许多值得深思之处。他之所以推崇汉唐政治而对宋元明清颇有微词,就是因为当时相权与皇权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汉朝取代秦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安邦定国时极为倚赖丞相制度,相权与皇权共同发展、制衡,作为统治集团的代表,丞相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一个人发展为左右丞相两个人,相权极大,甚至皇帝都不得不忌惮。到了唐朝,丞相制度演变出三省六部制,这可以说是相权与皇权平衡最为优越的制度设计。它标志着相权制度不再单纯只是丞相的权力的象征,而成为超越皇权的一种初级的民主决策机制。在三省六部制的框架下,国家大事都要由中书、门下两省集体商议决定,皇帝在象征性行使完审批权之后,具体的执行权又交给了六部。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资质好坏对于朝政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到了宋朝,不仅三省六部制形同虚设,宋太祖还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集中军权、财权于皇帝手中,而且宋朝皇帝还通过不断更换宰相来架空相权,同时为了处理政务,设置许多临时性职位,造成冗官的现象,整个国家的政治效率十分低下。而发展到明清,明太祖朱元璋甚至直接废除丞相制度,妄想将所有政事紧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却使自己陷入日夜操劳,使得政务处理的效率降低。在明清时期,固然出现了诸如康乾盛世这样看似全盛的时期,但这不过是因为皇帝足够有才能,足够勤勉。一旦不能培养出明君,皇帝的个人视野不够宏大,决策有失英明,就会使得王朝走向衰败。这就是为什么清朝末年再多仁人志士都无法挽回大清灭亡的趋势。从汉至清的权力制衡之路,我们不难看出,宋朝开始,实际上已经奠定了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基调,其原因就在于皇权对相权的分割。须知,一个政权的长久稳定绝对不是靠掌权者个人的政治才华,好的制度永远比好的领导者更加有利于政权发展。在当代,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减少执政者思路缺陷带来的局限,努力实现国家建设不受到政权更替的影响,政府保证高效运转。

翻阅史书,我们能找到许多成功的范例,也有太多前车之鉴。国家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极容易误人歧途的过程,诸如前文提及的使唐朝走向全盛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清,由于考试形式僵化,考核内容陈旧,已由最早选拔优秀人才的好制度变成禁锢人才发展的枷锁。从本书考察中国政治得失,从皇权与相权相争,权力为士人阶层掌控在手,到皇权逐渐排斥相权,一直到最后完全沦为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中国古代的传统政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最终许多制度出现了冗余而没有进步的流弊,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更是给本来发展就在走向末路的封建政治一记重击,探究其原因,无非是国家发展走向了歧途,没有及时扭转局势。其实,不管是发展地方建设、追求社会平等,还是加强制度设计,以上几点归根究底来说,政治体制建设无论如何都不能任意而为,要遵循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二】

从年前一直读到年后,断断续续竟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小小的书。读此类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向来读的慢。不过每天读一点,反倒读的下去。

豆瓣书评中,很多书友说书读起来稍感艰涩,因其艰涩难免让阅读枯燥无趣。诚然,钱穆先生在书中的用语和现如今的大白话相差甚远,但我反而觉得,书中的遣词造句尽显大家风范,很多语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复品味。用某豆瓣友邻的话来说,别人需要长篇累牍才能讲明白的事情,钱穆先生三言两语便能道个明白。

读了这本书,我愈发觉得,天下道理,无不相通;讲政治的书,如果仔细体会,深谙其意,何尝不能用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对人生有启发意义。

下面是几点读完本书的感受,记录之。

1.你知道的或许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也或许受影视剧荼毒,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专制”“皇权”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书中可以看到,汉唐宋时期的皇帝并非独裁专制,“皇权”是受到“相劝”的制约的;到明代时,宰相虽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当时的制度,绝非专制;直到清代时,才实现了专制,但也并非皇帝个人的专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满洲部族的专制。但清代的专制也有其历史原因所在,绝不同于前朝历代。

而我们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历朝各代,确实既不客观又不公正。

这一点认识对我的冲击算是比较大的,自己笃信了十几年的事情,忽然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论之,生活中有多少我们觉得是对的、深以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我们相信它是对的,便不会去追究其真伪,所以如非机缘巧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观地看待问题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总习惯以“封建、专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说光谈专制本身就是偏颇的,只说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不好的,细论起来,如果一个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错的,断不会延绵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必然是其产生之初利大于弊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现代人总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教育制度延绵数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抡死。

3.避免上帝视角

钱穆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也既“历史意见”。

而后世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用“时代意见”裹挟“历史意见”,未免是站在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到,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有时我们习惯性去点评别家的产品,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但是抛开每个产品内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其他我们不可知的背景,我们妄自评判实在可笑。

4、事情发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历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发生的起源和历史,却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推而论之,我们现在的所有处境,都是我们的过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当下埋怨,不妨回到过去寻求原因。

5.谏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点让我影响很深刻的是自汉唐以来就存在的谏官制度。

书中描写,唐朝皇帝和宰相议事时,谏官可参加列席。有时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谏官却可直言;但谏官本身阶位却不高,皇帝听其言,是因为谏官本身职责便在谏言,不关乎其身份高低。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可以抛开对个人的偏见,仅就其职责和专业性看,沟通是不是会更顺畅;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争论,但只从职责看,也断不会有大的不良影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三】

每当大家滔滔不绝地谈论中国历代政治时,“封建君主专制”总是第一个被引用的词眼。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作者钱穆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就是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我们也许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两种:一种叫御殿,即在大殿内朝会议事;一种叫御门,即到奉天门,让老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类似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无是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现象严重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代时期也同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级是县,县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这三级之后还有三个分司。这样纷繁复杂的行政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对比起今天中国当今的行政部门也隐藏同样的问题,部门之多,职责不明确,责任推诿。所以中国之将来,是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继续彻底地进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后代人来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历史事项中的一目,人类整部历史便没有百年不变的,每项制度之变有其可变的限度,在变动中导出它不变的本源。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每当改朝换代之后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统治新的时代,不断地寻求与本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所以当我们回首历史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时我们更明白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找到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是一个个的偶然与片段组成的结合点。历史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四】

去年,爸爸买了一本名叫《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书,它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写的。不过,我并没有对这本书产生多大兴趣,因为一听名字,就会给人一种很枯燥的感觉,所以,我一直没动这本书。后来,爸爸无意中翻开了它,一口气就看完了,并对我说:“别被书名骗了,一点也不枯燥,很好看!”虽然爸爸这样说,但我还是等到半年后才翻开它。

一开始看,就觉得爸爸的话果然没错,我也一口气看完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长知识,推翻了我之前很多错误认识。

一开始,钱穆先生就讨论了汉代皇室和政府的问题,原来,古代的皇帝一般也不是为所欲为,亦有政府及其领袖--宰相与之抗衡。可是为什么先讲汉代呢?因为钱穆先生认为,在秦汉之前,都是封建统一,秦汉以后,才有更像样的政府,而秦代是汉代的开始,汉代时秦代的延续,所以先讲汉代。

之后钱穆先生又先后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及其考试、经济、兵役、赋税等制度。

唐、宋、元、明、清,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钱穆先生却没有讲元代,这是因为元代制度的野蛮,且只知道底层的一些片面。元代没有史官,汉人也无法当大官,所以元代的制度我们不得而知,《元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带着怨恨的明代人编写的。

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某时期某家族很有权势,有时就会误以为官位也是可以世袭的,不然,古代只有一个职位可以世袭,就是皇帝。至于那些有权势的家族,不过是某人当官,家里有很多书,于是子孙有文化,也能当官。

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了,在古代,有文化就能当官,要想有文化,就得读书。可在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一根竹简只能写二十几个字,丝帛又太贵,而且它们俩都得用手抄。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书可以世袭,书世袭了,知识也就世袭了,知识世袭了,官位也就“世袭”了。

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代,钱穆先生认为,它的制度没有几个可以称赞的地方,而且到后期极其腐败。清代,是一个专制王朝,不过它并不是皇帝专制,而是部族专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包括当时很多人),明清时期所有东北人都是满洲人,其实满洲只是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而已。搞笑的是,后来末代皇帝溥仪连自己家族的历史都没搞清楚,和日本人自称东北为“满洲国”。

看完这本书,在结合书中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代的制度,我发现一个制度不可能永远都是好的,当一个朝代被推翻时,下一个朝代的制度都会有所变化,所以,一个制度无论刚开始再好,终究都是要变“坏”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五】

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00字:

断断续续读完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断断续续不是书不好,而是开始工作没有时间,相反这本薄薄的书从开始看起,就想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篇幅不长,是很薄的一本书,但是内容一点都不少,可谓字字千钧。整本书以政治制度为视角,分析了汉、唐、宋、明和清,这五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历史朝代。其中政治制度又分别从政府组织、选举和考试制度、经济(赋税)制度和兵役(国防)制度介绍,政府组织又从君权与相权(皇室与政府)、中央政府组织、地方政府组织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既有制度的介绍,又有制度得失的评价。

整本书在对中国最重要的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得失检讨中突出了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好的制度可以使社会受益,如汉朝简单的官僚体系使得汉朝成为历代官员廉洁的典范。坏的制度则会危害无穷,如宋朝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的兵役制度,导致宋朝国防疲弱,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然书中还提到,评价制度的好坏,一方面要分析制度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制度设计的初衷。即有些制度虽有弊端,但对于制度设计者而言也确有其不得已之处。如明代的科举制度只考八股文。书中评价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斵丧人才的”,但是这一制度的设立并不是皇帝用心创造出来的愚民政策,只是因为当时应考人员太多,为了考试具有明确的标准来保证公平,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制度设计既重要又非常繁琐复杂。

这本书作者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分别进行阐述,同时将制度在不同朝代之间进行对比研究。这种写作方法初读起来,容易让人有一种制度是割裂的,是不连续,完全是由开国功勋们随心所欲得来的错觉。但如果仔细阅读,仍然能够从某些字段读出制度的演进变迁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社会演进发展的逻辑。

比如宋朝政治制度中“君权提升,相权低落”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历史演进的逻辑,同时也有个人因素。就历史演进的逻辑而言,宋朝建立以前的几十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军队要谁做皇帝谁就可以做皇帝,皇帝轮番上台,而宰相却可以做上一二十年。因此宋朝建立,尊王也是理所应当的举措。除了历史演进的原因,也还有个人心理上的原因。作者在书中这样评论:“当时宰相为了避嫌起见,过自谦抑,这样才把政府尊严、皇帝尊严渐渐提起,渐渐恢复了。固然这也是当时大臣不知大体,又兼之以一种心理上的自卑感,才至于如此。

若使在唐代,由门第传统出头的人来处此局面,他们决不会如此干。又像西汉初年一辈朴讷无文来自田间的人,也不会如此。那是晚唐五代进士轻薄传下的一辈小家样的读书人,才如此做。”

全书议论的主题便是制度二字或者说政治制度四个字。

我认为作者对政治制度最精辟的阐述要数这段话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绝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唯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今天我们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我们此刻,一面既否定了传统制度背后的一切理论依据,一面又忽略了现实环境里面的一切真实要求。”

这本书让我对制度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更加复杂,涉及的制度也不仅仅有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等。每一方面制度又包含很多更细分的制度。

比如经济制度除了基本经济制度以外,还有土地制度,房地产制度,财政税收制度,货币制度,外汇制度等等。每一项制度都是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都会对社会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很多制度的设计也不全如政治制度那般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如现代经济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中国并无土生土长的经验可以遵循,那么我们在设计制度时如何在借鉴西方制度与培育适合自身的制度之间找到平衡,一直以来都是值得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所幸的是,经过许多年的积累,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制度自信。

最后,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还是再去认真复习一遍制度经济学这门课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读完,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整本书说了汉唐宋明清的政府,选举,兵役,经济,土地等制度。

这本书的内容为的似乎是警醒那个时代一味推翻中国所有历史的人,而我虽然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或者这个观点的狂热者,但一直以来,即使上过了很多年的政治历史课,我对于两千年的政治制度的了解一直是微乎其微的。封建,专制,皇帝,百姓苦。对于两千年来的制度好像就这么一些印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并不全是如此。这本书给了很多新角度,比如制度和人事的分开,中国的封建和平散,读书人和部族政权,中央和地方等等,有对一件历史的分开,有对观念的正名。这些抽象出历史的分析,十分精彩。

至于具体的制度,也是让我重新认知的。制度是好的,在当时看,可人不是一句话就能管住的。道德力量有时实在薄弱,这就要很多句话,即日渐完备的制度去约束,需要更高的精神力量去引导。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间断,共尊共信之心实在少不了。我想精神力量是主导着制度的。

读书人,我想更多要读历史。特别是曾经那些入仕途的读书人。不读史,他自己就将成失败的历史的一部分。统观大局方能有就事论事就国论国的基本观点,太平天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就是不断递进的人。当心中有史,才不会急躁的要做什么,不会断然的说什么,不会模糊自己的方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2000字!

钱穆先生说,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要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了解政治是非常必要的。求学过程中,已然学习了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看起来,我们对政治并不陌生。但更深地思考下去,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中国政治?我好像并不清楚。

雨果曾言:“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于是我选择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以史为鉴,思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让人印象至深的一点,是“温情”。政治也可以有温情,但这份温情不是主观性强烈的偏爱,而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依据当时的各方意见分析历史,即所谓“历史意见”,而非只站在上帝视角的“时代意见”。

大概也是从这份温情出发,钱穆创造性地提出书中的一大核心——制度与人事。如汉代地方由当地人治理、服兵役的年龄依据家庭情况制定、戍边可雇人代替等。制度为民着想、依人而定,人遵守制度、为国尽责,这样的考量下,制度不再是冰冷的、遥不可及的,个体的人更不是可有可无的。

看待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同样可以循一片“温情”。于是,我在钱穆先生的引导下,从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面学习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

谈及制度,钱穆先生确立的前提是看一整套制度。如他所说,“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和确定制度时,也应注重各制度之间的配合运作,使之适应变动的现实,同时把握变动中不变的本源。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本为选举人才而设,但长期不加变通,最终造成重门第、重名誉而不重实干的乱象。近代中国则不然,在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之际,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毅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并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的制度。钱穆在1952年提出“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决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在此之前,中共已用行动暗合这一理念。

细看来,政府组织上,自然要从君权与相权说起。汉制中,皇帝和宰相各有自己的秘书处,职权尚且分明。但是遇到重要事情,反而没有明晰的规定,皇权和相权纠缠不清。这无疑向我们传达一个讯号:成文法不可或缺。今日之宪法,则对政体等根本问题进行规定,同时,给实际运作规则留下一定空间,设置其他法律进行细化和补充。

其次,与当代中国关联更紧的当属中央与地方的治理。当今中国与汉唐一样,遵循大一统的治理原则,中央与地方是单一制的关系。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中央之下,则是普通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胡伟在《政治过程》中写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三次起伏,如今,中央具有绝对权威,地方有一定权力而不陷分裂,全国声教相通,应当说已渐渐摸索出二者间的平衡。

此外,县制的经久不衰也让我好奇。几千年来,县制虽有变化,但整体仍是国家的基本单元,它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猜想,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基层治理单位必不可少。然而中央的管辖在基层单位打了折扣,上级行政单位随朝代产生剧变,基层反而保持稳定。正如同大厦之坚固基石,又如自然界中弱小而大量存在的小生物。当然,要回答这一问题,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选举制度同样让我感触颇深。自隋唐科举制起,考试制度逐渐建立,整体上延续至今。“考试”二字,考为考绩,试为试用,把握二者的异同,才能真正选拔人才。如当代中国领导人的选拔愈发制度化,既要求学历,又要求工作经历和实践阅历。同时,纠正了唐朝不重培养和中央集才的弊病,通过教育广泛培养各方面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并且,一如古代按地区和人口选拔人才,当代中国的公务员考试等同样选拔各地人才,正体现了政府的全国性和政权的开放性,既是对国家统一的维护,又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践行。当然,今日之政府与古代士人政府又有不同。士人代表一个联通政府和普通百姓的社会阶层,与政府分享权力。如今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现代知识分子则不再与政府分权。

纵古今有异,但有一点未变:政治制度必得“自根自生”,任何制度的确立都离不开传统的土壤。当代中国的部分经济和兵役措施在历史中亦有迹可循。例如:汉代盐铁官卖,当代重要产业国有;汉唐难以平衡土地问题,当代则积极调整土地政策,缓和矛盾……

余英时评价老师钱穆时说,“他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广,近世罕见其匹。”除了知识上的增长,钱穆先生教授的更珍贵的是思想观念的启迪。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对自以为熟悉的东西其实一无所知。一如在阅读此书之前,我不曾知晓汉代的奴隶生活胜过普通民户,不曾知晓封建君主实际上仍受政府制约,不曾知晓古今政治的具体区别,也不曾知晓自己的成见与傲慢多深。

要客观评价一种制度,也要放下心中的偏见,纵则遵循时代意见,横则明确制度的国别性。任何制度决不能有利而无弊,虽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仍在监察、土地政策等方面有所不足,但已有长足进步,也是目前最适合国情的制度,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应当争改进而不苛求。

人类是一代踏着一代的肩膀站立起来的,对历史多一些敬意,对当下多一些温情,学习得、借鉴失,或许是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良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八】

今天拜读完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掩卷沉思,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书更正了我的历史观,我原以为民国以前的朝代都是封建社会,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秦汉以前夏商周战国春秋时代的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以来的完成统一的历朝历代都是中央集权政权。

以前我以为中央集权就是皇帝说了算,属于专制独裁,其实这观点也是错误的。钱穆大师分析了秦汉宋明清五代,我个人认为是相权和皇权相互博弈制衡,共同组成中央集权政治,天下不是只有皇帝一个在管理。历史上,往往是皇权去侵害相权,造成相权和皇权失衡,给未来留下了隐患。

学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看待。教育我看待历史某个事件或人事,不能只以时代意见去评价思考,要考虑历史意见,应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

历朝历代每一项制度的制订,制订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恶意,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事就会慢慢把一个原本好制度,变成一个坏制度。所以政策制订要随时代发展,不断修正发展,如果死守老制度,早晚老制度会阻碍社会发展,最终不可收拾,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只好推倒重来,好像掉进了循环,怎么都挣脱不了。

国家的财富,一定要藏富于民,或者说藏富与地方政府。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中央政府的话,那地方政府就会慢慢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九】

本书最终章的一些思考!

钱穆先生从组织架构、考试、税赋、军事这四大方面讨论了主要几个朝代。基本就是公司经营几大方向,去解释很多历史出现的问题。用这几大方向将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窜联是理解历史很好的方式。本书清朝和最终章有不少直白的个人政治意见的表达。

此书关于以上4大制度的讨论不作过多讨论,这部分很值得一读,通俗易懂。只想对本书最后关于钱穆先生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观点和问题。

1.钱穆先生明显是对清朝非常不齿,相信很多汉学人士也是这样像的。文中又说中国只有清朝才对言论自由这些有规定,其他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言论自由,甚至在明朝是鼓励言论自由。感觉本人与书中其他中国人一样,对历史有误解,也觉得有史以来我国不是一个十分言论自由的地方。

2.钱穆先生总是想用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说明我国是一早就实现「政治参与度」,解释民众为何不像西方民众如此喜欢讨论主权问题。先生文中指出中国一直主权就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主权方面的讨论。我想政治参与度的需求也不是从古至今存在的,不讨论的原因难道不是民众部觉得自己对政治有参与权?如果有此追求的科举制度能满足,但也不能说明自古我们民众就有这个诉求,帝皇真心就有主权是人民这个意识

3.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早已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所以在这个社会里的一切力量都平铺散漫,很难得运用。因其是平铺的,散漫的,因此也无组织,不凝固。这是为什么孙中山无法动员大家革命。这个也不敢沟通,革命难道根本原因不是私心+煽动,没有动员起来难道不是运命共同体没有找对吗?

最后要赞同一下钱穆先生,中国政治体系和文华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多加学习。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读后感【篇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

不知道大家听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至少是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群贤毕至,绝代风华,那里握着一个时代的斯文正脉。我总觉得,西南联大的钱穆之于史学界,正如西南联大之于中国。

钱穆这个名字早就听过多遍了。历史老师开的书单里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几位复旦学长也极力推荐,说高中将这本书看五六遍也不为过。

终于,在极其仔细地读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笔。钱先生的形象是在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长衫、眼镜,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容与旷达。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是怀着深深的温情的,而这种温情在这本书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本书前,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

一、国家的安宁或动荡,基本由皇帝的“好坏”决定。

二、几乎没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之类的词,等于黑暗,落后,退步;

“共和”、“民主”、之类的词就是先进的,好的。而钱先生看待中国历史的立场,在《国史大纲》的引言四义中可见一斑,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办学,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势必经受社会、舆论的考验,这考验可能是批评、质疑、辱骂,也可能是赞扬、追捧、盲从。文人相轻,钱先生却从不轻视他人,鼓励后学怀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种批评,我想这才是学者的样子。那些张扬的,锋芒毕露的人,真的博大吗?静水深流……

顾颉刚说:“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张自铭说:“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毕秋帆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愚暗谓:“吾辈学当如此。”

同时,也提出两点问题:

1.钱先生谈清朝与元朝制度时几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与“私人化”,我总觉得有些民族主义的色彩在里边。

2.后来我将钱先生的史观运用于生活,又有了这样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温和平静,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么哪怕真有一天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这岂不是成了宿命?读后感·为何鲁迅说出:“翻开封建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处处都写着‘吃人’”这句及不符合史实的话,却仍然成了激励中国社会觉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后,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读书方法吧。

1.勾画,批注。不要害怕这会让书变“丑”。一定要及时写下你的“灵光乍现”。

2.回顾,梳理。特别是再看这种理论性的书籍的时候,先要把书读厚,也就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大量拓展;然后把书读薄,也就是简单地用一段话,或者话思维导图来梳理一篇文章的逻辑。

3.切问,输出。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倾尽毕生所学,去论证它,再绞尽脑汁去推翻它。特别是和师友一起进行这头脑风暴的过程,会收获颇丰。另外,最好可以找一个人讨论这本书,或者你讲给他听一遍。讲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为明白的东西,不运用出来,久而久之就只能成为“茶壶里装汤圆”了。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

梁田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我叫梁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国家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了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历来重视从历史中总结治国安邦的经验。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出版于2013年,恰与当前我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崛起后步入改革深水区的时代背景相应和,与其说是写经济,不如说是通过写经济来写社会和政权的变更。作者通过分析从管仲变法到改革开放2000多年来经济变革成败得失,让读者能够更宏观地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当前中国改革难题。

整本书,内容上从公元前七世纪的"管仲变法","四民分业"思想和盐铁专营政策开始写起;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至上;到"汉武帝变法",独尊儒术以达到全民思想控制,围绕产业、流通和货币及财税等核心命题的体制改革;到"王莽变法",一个儒生皇帝的短命古典社会主义试验;到唐宋,唐太宗以历史上最小政府造就最强帝国,开创"贞观之治";宋太祖削藩,并一举化解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更是帝制时期最后一次整体改革,东西方文明至此分道扬镳;再到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中国"男耕女织"封闭社会形态形成,科技和经济创新退化,从而掉入长达500年的"高水平停滞"时期;再到晚清洋务运动,为什么晚清和日本明治维新几乎同时起步却造成完全不同的国运;再之后是"两个民国",一个极度自由的市场经济运动,一个是以"统制经济"为名义的集权变革,都以失败告终。1949年之后的二十多年,以消灭私人资本为目标的计划经济大实验以及一系列疯狂的政治运动,将中国拖入停止混乱的泥潭;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又分为"放权让利"和"集权回归"连个阶段,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体制上的羁绊又让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前景晦暗不明。

作者在写这些经济变革史的时候,始终采取了自己的两个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一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作者认为历史上及中国现在所有的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四大利益集团互相斗争、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二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作者认为2000多年来众多制度创新,主要都是围绕四大基本制度: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这四大制度分别对应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

通过利用这两个工具分析,作者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最近30多年的经济大崛起是两千年中国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第二,中国经济存在的"国有经济独大"、"政府控制土地"、"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滞后"等"结构性缺陷",与其说是不可容忍的"过错",还不如说是一个"建设性结果".

通过对这本书的粗浅阅读,我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从"统一文化"看经济制度改革。书中引用了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专家魏斐德的一句话"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作者认为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统一文化,中国人最害怕、最不愿意、最讨厌、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统一"是考察所有治理技术的边界。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作者认为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是以自由市场化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但在"统一"背后,默然垂手而立的是冷峻的集权中央,集权化的政治体制与自由化的经济变革存在着天然的矛盾。我国在历代的经济变革中,若要实现经济大繁荣,往往是让经济自由发展,让市场来作为经济的主心骨,同时又往往很容易出现地方强,中央弱的局势,这样就会出现地方起义等等不利于"统一"的不和谐因素。所以,当前经济改革要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

2、从管仲和商鞅两大变法看"计划"与"市场"两只手。吴晓波将管仲称之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将商鞅称之为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管仲第一次通过价格、财政、税收整体配套改革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首创的"盐铁专营"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齐国鼓励消费、重视商业,管住宏观、放活微观的经济治理模式是市场经济的雏形。而商鞅变法以农立国、推行郡县制和军爵制等改革措施,奠定了中国单一制国家和计划经济的基础。在吴晓波看来,中国历代经济政策均未脱离两千多年前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历史闭合循环。计划与市场这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曾经有着天然的界限,曾经被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差别之一。但是毋庸置疑,过度管制的计划经济导致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甚至在文革期间使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崩溃边缘,现在计划经济的残余影响仍在,政府这只"手"伸得过长也是当前部分人认为"国进民退"的主要原因。当前进入发展"新常态",要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就必须激活民营经济,政府的过度干预只会造成民营经济举步维艰,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这种理念要更全面彻底地贯彻落实。

3、从"桑弘扬之问"看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我国处于经济的主导地位,但它的存在一直是饱受争议的。特别是当前一些国企垄断转行、傲慢自大、腐败滋生,使民众对于国有经济的看法日益趋于负面。一些激进人士甚至认为,我国应将所有的国有经济全部都私营化,使全民都参与到国有经济占有的顶层经济。但是,全部私营化能否解答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扬的三问呢?国有专营的支持者桑弘羊与众朝臣辩解时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得?地方割据的景象如何化解?因为若将其全部国企私营化,这必将"弱中央、强地方",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而言,或许会突破"统一文化"的边界,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经济,我们应当考虑的并不是要怎么消灭,而是要怎么改革,怎样改革才能使国民受到的利益最大化。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其充分进入市场,让市场作为其导向或许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若要让市场在国企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则势必要在国企推行政、党、企分开。

总的来说,读完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思维得到了拓展,思想得到了加深。但是这本书也不是完书一本。书名尽管有向史学大家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意,但从我浅薄的阅读和知识积累来看,吴晓波作为一个从记者转型专攻企业史、经济史的非专业学者,跟他的《激荡三十年》一样,这本书虽然条理清晰,写得十分精彩,可读性强,但是从内容上看存在许多硬伤,实证不足,逻辑生硬,惯于先下结论,研究不缜密,并不能当做严谨的历史著作来学习。尽管如此,对于一个没有经济学背景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经济史入门书籍,值得一读。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3篇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一)

——"自由主义经济学"浅析

近日读了吴晓波所写《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以下称《历》)一书,在钦佩作者对中国两千多年经济(变革)史所做大量梳理和总结的同时,也为作者并未将所著内容与基本经济学原理做关联而感到遗憾。本文即是希望建立这种关联的一种尝试。

一。存在"西方的"牛顿力学 和 "东方的"牛顿力学之分吗?

在自然科学中,恐怕没有人会认为由牛顿(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各种科学定律 和 技术会在东方国家"不适用".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东方国家运用各种(最早)产生自西方的技术顺利地取得了各种成就和进步。

但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至今仍然会有很多人会觉得由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理论不适合东方国家。当然必须承认东、西方国家由于其各自文化、历史、传统、地理位置等的差异,造成起源于西方国家某些法律、习俗、制度 等不能直接照搬到东方国家,但我认为这些只是东、西方国家在某(些)领域"技术层面"上的方式、方法的差异。从更为根本和宏观的"原理"层面上看,东、西方国家人文和社会学科基本的原理、理念、思想、原则应该是一致的。正如无论东、西方人在外表上的差异有多大,但是从基本的生理结构和特性上看,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虽然经济学最早起源于西方,但是东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同样摆脱不了基本经济学规律的影响。这就是我读完《历》后最深刻的感受。

二。"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讲什么?

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斯密有一本名著《国富论》,这本书介绍了两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还有其它相关内容):1. 分工;2. 看不见的手。 这两个原理如同两根支柱支撑起了整个经济学这座大厦。但是随着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日益繁复,人们似乎越来越陷入对于经济学细枝末节的研究,反倒忽视了这两条基本原理对于经济和经济学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就如同人们在同时容易赞叹一棵果树的茂密和 果实的丰盛,反倒忘记了整棵树之所以存在首先是因为有了树根和树干的支撑。 在我看来"分工" 和 "看不见的手"就是经济学这棵大树的树枝和树干。

《国富论》(英文名:the wealth of nations)最早被翻译成中文时叫做《原富》,其主旨是讨论一个国家的财富的究竟产生自哪里? 亚当·斯密 认为了,"分工" 和 "看不见的手"都是促进一个国家财富增长的重要原因。"分工"能否促进国家财富的增长并不难理解。因为分工能够促进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世界上越是"分工"繁复的地区,往往也越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看不见的手"能促进经济繁荣,应该作何理解呢?

其实 "看不见的手"是一条更为根本的促进财富增长 和 经济繁荣的原理。它的主旨说来非常简单:保障经济活动参与者自由、自发、自愿地去参与经济活动,而不要对其进行 "不必要的"外在干预——是保证一国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

亚当·斯密有句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饮食,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都是处于他们自利的打算".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看不见的手":屠户、面包师和 酿酒师 努力为我们制作出美味的食物并不是因为他们同情我们,也不是因为有一个凌驾于他们之上的"管理机构"命令他们必须这样做,而是他们为了谋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自愿、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禀赋、才能和 愿望参与到各自的行业和经济活动当中。

亚当·斯密和其它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促使一个经济体繁荣 同时在整体上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保证经济体内的个体享有"自愿"、"自发"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自由",并且不受外在与其"自主意志"相违背的强制力的影响,只有这样一个经济体的资源分配才是最合理的,其效率和效果也才是最优的。正式由于对"自由"作为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的重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所开创出的经济学也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

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受到了当时英国王室和社会的重视,在英国、荷兰等一些"海洋型"西方国家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实施。有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后来工业革命和各种新兴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和 金融创新 发端于英国的重要原因。

除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在亚当·斯密的时代还有一种经济学理论和思潮很流行: 重商主义。与强调保证参与者的"自由"不同,重商主义认为经济强大的关键在于必须利用"有形的手"——国家/政府的强制力,或者强制力的种种形式(比如政策、法规、行政命令 等)来"有目的地"主导、计划、执行、监控、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实现一个"预先"规划好的经济繁荣的目的。可以看出与"自由主义经济学"相比,"重商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活动要由一个"主导力量"或者"中央机构"来规制的经济运行,而不是依靠众多的经济活动参与者本身"自愿"、"自发"地、看似毫无规划 和 目的地去发展经济。

那么到底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更合理和有效?还是"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更为合理和有效呢?其实答案早已明了。在现代社会中由"自由主义经济学"演变而来的"市场经济理论"早已被证明比由"重商主义"演变而来的"计划经济理论"更为合理和有效,并且得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认可和接受。但是为了"求甚解"我们还必须在问一句:为什么?

1

而经济体内部交易的活跃程度则依赖于交易主体对于各种与交易相关的"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例如如果一个面包师要想尽可能多地达成交易——卖出更多的面包,那么他就必须熟悉和掌握与"卖面包"相关的各种知识:如何选择原材料、应该如何制作面包、如何包装、店面选址、宣传策略、顾客偏好……只有一个面包师掌握了足够多的关于"卖面包"的知识之后,他才可能卖出跟多的面包。同理一个经济体当中任何一种交易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交易者必须尽可能掌握与交易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多地达成此类交易。所以从宏观上看,一个经济体交易活跃的前提条件是——经济体内必须具有足够多和丰富的"知识"被交易者所掌握和运用。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仅仅指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存在的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它同时也包括各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甚至是"不可言说"的对与交易相关各种"隐性知识":理解、感悟和 经验(比如一个面包师对于烤面包火候的掌握)。不难理解除了各类"显性知识", 各种"隐性知识"对于经济体交易的活跃程度 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分析了"知识"与交易活跃程度 以及 经济繁荣程度的关系之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自由主义经济学"(计划经济)要优于"重商主义经济理论"(计划经济)了。因为要促成经济繁荣(交易活跃),一个经济体必须先要有"巨量"的知识体系的存在和运用,由于这个知识体系的庞大和复杂(归根结底是因为外界环境和人们需求的庞大和多变)乃至各种"隐性知识"的存在,因此与能够保证个体"自由"参与经济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和运用各种知识的"市场经济"相比,限制个体参与经济活动自由,依赖"中央管理机构"中的少数人(要知道这些管理机构也是由"人"组成,他们的学习和认识能力与其他人别无二致)来主导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人为地)抑制了知识体系的发展 和 运行,因此相对而言其无法促成交易的活跃和经济的繁荣。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


“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从此世界的时钟再次从西方摆向东方,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有4500年的时间,世界的时钟都在东方,只要办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的崛起已是历史潮流。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最困难的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克鲁格曼则预言正在崩溃。这样的两极分化不但没有消解中国经济崛起的魅力,反而使之显得更加迷人。吴晓波通过回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和逻辑。这也是熊彼特的通过理论、统计和历史来进行经济研究的重要方式。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m.dhb100.com/

本书从管仲、商鞅、汉武帝等一直讲到了改革开放,历代经济改革其实一直都在围绕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开放与封闭、国有与民营这几个主题展开的。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的天然、终极性诉求,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另外一种政治制度能够保证统一的维持。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国家治理逻辑显然与西方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原理,存在内在的冲突性。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变革势必将削弱中央的集权能力。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给过一个经济兴衰周期说,中国只要有70年的稳定期,必定大繁荣,“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无不是两三代人的事情。但是改革过程中,历朝历代都经历着“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是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再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这一失失衡的原因就是权益和财富分配的失衡。很多人觉得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科技的落后,实际上我们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甚至和美国的起步,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文化、制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历代经济改革的历史来看,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权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得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性因素。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作者吴晓波。吴晓波是个名人,就不浪费笔墨介绍了,感兴趣的总能找到丰富的资料。不过,眼神不好的我,刚开始把吴晓波看成王小波了,罪过,罪过!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从古至今,治理国家,必然和经济管理联系在一起。经济宽裕,国家自然富强,人们安居乐业;经济低迷,则要么被外人欺辱,要么国人揭竿而起,后果都不妙。一句话,没有钱,不好办事。

个人看来,《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还是值得一读的,读完之后,你至少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经济管理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书中,各朝各代的经济管理者各展所长,在历史舞台上或长袖善舞,或执刀前行,无论他们的结局如何,我对这群为理想而奋战的人们表示尊敬。

书读完了,没觉得有成就感,反而有点沮丧。因为越读,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不知道的太多。比如我对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名词就不懂:青苗法,均输法,井田制等等,之后还是查百度才明白些许;还有书中许多对中国经济史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以前对他们的了解或仅限于名字,或存在误解,比如王安石,宋子文。怪不得萧伯纳说:好书读得越多,就越让人感到无知。

当然,书,只要去读,就会有收获。如果加上一点自己的思考,得到的就会更多。

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明清以前,我感觉一直在重农和重商中徘徊。一段时间重农轻商,一段时间是重商轻农,特别是在朝代更迭的时候容易发生改变。本末倒置这个词中,本为农业,末为商业,所以处理本、末的关系,是各个时期经济改革家门首要的任务。商鞅是重农的,桑弘羊是重商的,到了汉武帝,又开始重农了。而到了宋朝,朝廷的控制力弱,商业高度发达。明清时期,因为稻与棉的技术成熟,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循环封闭式农业社会,缺少了和外界的联系,错过了发展的时机。

看现有的经济管理方法,很多都是古人用过的。比如现代专营制度,便始于商鞅的盐铁专营。烟草行业最挣钱,由国家专营;石油、通信、电力、食盐也都是的;不过食盐的专营制度2024年11月已经废除。还有国有企业,古代已经有了,比如宋代,政府就控制了茶、盐、酒、醋等利润丰厚的关键性行业,这就是国营;而针线、服装、肉食、儿童玩具等利润少,不易监管的行业,开放给民间经营,这就是民营。这种商业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引出了两个新名词——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

这本书对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及现代经济管理情况进行了简单地描述。陈毅任上海市长时与投机分子的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桑弘羊和王安石给我的印象更深刻——虽然他们的方法类似,但陈毅市长的故事更生动。

还有一个感受:在经济管理这个领域,法家似乎更有用武之地。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概括性较强的书,时间跨度比较大,又限于篇幅所限,人物的立体感不够强,有的部分让人读得不过瘾,所以,想有一本新书来弥补我心中的这个遗憾。

读完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仍然是心绪难平。让我想起了曾在朋友圈写过的一句话:历史就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当你看不懂今日中国的经济现状时,不妨跟随吴教授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顺流而下,穿越历史的三峡,去看看中国经济变革的发展史。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书的开头提出一个问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底是中国的大势,还是天下的大势?东西方历史何时分流、区别点在哪里?有一个精准的答案就是: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而这两个字的后面还站着三个怪物:集权、独裁、专制。大一统的文化心理和政治格局,贯穿了中华千年,并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和当今的政治经济形态。马克思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上层建筑的,而政治、文化这些上层建筑又是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的。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的九个经济改革的案例,而在每一个案例中,都能够看到我们所熟悉的经济现象和治理措施。我且将这些案例作一概述。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经济变革,他们灵活运用价格手段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实行盐铁专营,垄断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同时鼓励消费,修筑宫室,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对外以商止战,和平称霸。战国商鞅变法用“农耕”、“军战”和“中央集权”将秦国变成纪律严明、高效好斗的战争机器,军爵制度打破贵族与平民的界限,与隋唐的“科举制度”一起打开了文人武士进入统治阶层的通道,郡县管理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商鞅国家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治国理念受到了毛泽东的推崇,在很多时期都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态。汉初文景之治轻傜薄税,修养生息,国库丰盈,却也导致了地方势力庞大,中央集权旁落。到汉武帝时期,统一思想独尊儒术,对外大动兵戈扩张版图,桑弘羊变法均输平准,实行统购统销物价管制,权贵经济形成。同时国营化增加的财政收入,大量用于军费开支,致使民怨愤起,武帝晚年黯然罪己。新朝王莽围绕财政、货币和土地三大核心课题开展社会主义改革,试图实现均贫富,鲁莽激进,失败告终。唐朝李世民“小政府、大社会”,轻税简政,加大对外贸易,营造了空前的盛唐气象。晚唐刘晏重启桑弘羊措施,却无法挽回败局。北宋王安石大刀阔斧地对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进行整体配套体制改革,实行强悍的国家主义。以清官之身创造了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并被蔡京等后来者推向极致,导致北宋灭亡。与王安石同时期,欧洲开始出现自治城市、自由人、自由的大学和自由的思想,世界时间的钟摆开始由东向西摆动。长达500年的明清时期经济停滞,治国者们以“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以“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水稻”和“棉花”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国民性都造成重大不可逆的影响。直到现在,桃花源式的“男耕女织”仍然是我们很多人心中的“唯美主义”。这一稳定状态被鸦片战争打破,洋务运动是晚清内外交困时无奈之举,变革轰轰烈烈却无法扶大厦于将倾。国民党政府在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连续失误,同时在土地改革的无所作为,使其最终输给共产党。建国初期陈云在上海整肃经济取得成功,全国逐渐建立起封闭、垂直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家以无处不在“看得见的手”调动经济的每一个细胞。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经济彻底紊乱,到1976年前,中国与世界基本绝缘。1978年总设计师启动改革开放,放权让利,经济全面复苏,增长迅猛。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面目全非,许多坚硬的东西被打破,利益格局出现变化,历史上的景象再度重现,即权威旁落,中央财政窘迫。1991年朱镕基出任副总理,随即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以其霹雳手段整顿经济秩序,实行分税制,启动金融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98年他当选总理,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以“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将中国经济拉出泥潭。之后又率领中国加WTO。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向垄断上游产业,国有资本阔步前行,民营资本遭受排挤,分税制使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金作为主要财源,房价水涨船高。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又一次的“国进民退”,致货币严重超发,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2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此时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共识缺乏、公平危机等发生在社会各个层面,新一代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在“历史的三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

这本书从春秋时期一直写到2024年。作者认为,发生于历史以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争斗、博弈和妥协的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经济犹如一条大船,行驶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左岸是“稳定压倒一切”的集权,右岸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分权。太集权会造成创新不足,经济低效,太放权又会使权威旁落,还会加大贫富悬殊。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成了统治中国的首要课题,历代政权往往踯躅于此,兴盛或衰落也由此而生。此景,两千年以来未曾稍改。

读书的过程是思想激荡的过程。我不由得被那些改革家的魄力而折服,为他们付出的代价而叹息,商鞅被车裂,满门抄斩,王莽被流寇杀头,王安石黯然离场……他们或是为了强国,或是为了富民,或是想挽狂澜于既倒,或是想扶大厦于将倾,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致以遥远的温情与敬意。至于成效,正如作者所说的:“任何制度如胚胎,一旦形成便会惯性生长,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若没有良好的制衡机制,其最终的形成甚至会超出设计者的初衷和预期。”

读书的过程也是回忆的过程。80年代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拿着粮票、肉票、布票排队买粮、买肉、扯布,批个条子买回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90年代末,国有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成为热词。当我读到这一段时,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个纺织女工卖早点的公益广告,还有刘欢的《从头再来》。正如书中所说的,中国经济变革的残酷是“在经济复苏和物质增长的过程中,基层农民及产业工人付出了最大的代价。”可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经济改革的战车中,有的人搭上了顺风车,有的人却做了铺路石。

从作者写这本书到现在又过了五年。这五年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不断为中国经济注入新鲜活力。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蓬勃崛起,同时也迎来了思想多元、言论自由的自媒体时代。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促进了传统行业的再造,如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对传统银行的颠覆,政府的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管制壁垒打破,民营银行正再度回归中国经济舞台。

“读史使人明智”,纵观中国数千年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深刻理解。未来中国必然还要经历更多的经济变革,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目标融入国家任务,就会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洪流,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就不再遥远,中国经济的这艘巨轮将在历史的三峡中长风破浪奋勇前行。(霍聪)

吴晓波的这本《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经推出便获奖无数,好评如潮,最近偶得,如获至宝。全书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以建设性的理性心态,坦陈变革的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深入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闭环逻辑和规律。内容实有借鉴意义,且发人深省,确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好书。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说,如果在300年后再看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这几十年,很多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将被颠倒过来,第三流事件是冷战的结束,第二流事件是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而第一重要的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崛起。

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中提出,中国经济三大特征是伟大、非计划和意外性,认为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中国经济仍将以这种意外性继续发展下去。

可见,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精英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迅速崛起,是一件既重要又看不懂的事情,既然重要且看不懂,那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必将成为西方世界一个一以贯之的心结。而吴晓波先生的这本书,以一位中国学者的视角,回溯到我们自己的历史的源头和深处,以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什么东西导致了我们现有的经济状态,以及中国式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该书认为,中国一直以来且必将坚持下去的文化内核是“大一统”。经历历代王朝的演变,中国上上下下都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就是统一是好的,分裂是坏的,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中国人最害怕、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统一是一个宿命般的,带有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而在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俗纷杂的地区维持大一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历代统治者必须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和基本制度建设上具备卓越的智慧。

吴晓波在书中提出了两个研究工具对中国历代经济变革进行观察和分析。首先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发生在历史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博弈的结果;其次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基本制度,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要想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模式、全民思想控制、社会精英聚集和宏观经济制度模式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众多制度创新均围绕着这四大基本制度展开,在工业文明之前,它们分别呈现为郡县制度、独尊儒术、科举制度和国有专营。

全书从春秋的管仲变法开始直至十八大召开共用12章的篇幅,以时间为轴,重构了历代变法全貌。我们在书中可以见识到自由主义市场大师外加凯恩斯主义鼻祖的“穿越人”——管仲,如何在放活微观(降低关税,破除贸易壁垒)和管控宏观(盐铁专营,税收创新)上大显身手;体会到“商鞅变法”所开创的郡县制、户籍制和土地私有化的不世之功;理解汉武帝和桑弘羊如何通过“独尊儒术”、“推恩令”、“平准”、“均输”和“五铢钱”施行历史上第一次政治配套体制改革,最终打造成了中国式帝国模板,但又在自己的暮年发布轮台罪己诏,坦诚自己政策失败;也会搞明白在历史大势的分合数百年之后,刘晏如何复活桑弘羊之政将垂死的大唐王朝从坠落的边缘拉回来,理想主义的“王安石变法”如何走向惨烈失败,如何使得后来的统治者彻底放弃体制内创新,将中国带进闭关锁国的死胡同的;也会最终理解从“洋务运动”到“四万亿”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上的六次“国进民退”的因果关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始终处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历史的闭环之中。

让我们回到公元前81年的2月,汉帝国的朝堂上举办了一次关于盐铁专营政策的公开辩论,一方是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极力反对国营化的大儒,另一方则是桑弘羊和他的属吏。在这场辩论中,大儒们慷慨陈词痛批国营化政策“与民争利”、“官商勾结”、“权贵经济”的弊端,但并未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桑弘羊则提出了著名的“桑弘羊之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的政策,战争开支从哪里出?国家财政从哪里得?地方割据如何破?这场辩论的内容,被编成一部流传至今的奇书——《盐铁论》,中国经济政策为维护大一统而自然形成的制度性闭环从中可见一斑。

返回现在,大家可能会认为如今中国经济体量已如此之大,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已非古代农耕社会可比,再说这些两千年前的道理又能有多少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不也在经历着从联产承包和集体经济的增量改革(放)——88年的物价闯关(乱)——94年配套体制改革(收)——98年的“三驾马车”(国企复苏)——08年的四万亿(第六次国进民退)——2024年的国企混改和全民创业(再放)的历史循环?所以说,如果我们搞不清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经济这一循环,就无法弄明白中国经济从何而来又要向何而去。

读完这本书,我们至少会搞明白两件事:第一,最近30多年的中国崛起只是两千年中国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第二,中国经济现存的“国有经济”、“土地财政”、“金融业市场化滞后”等所谓“结构性缺陷”,与其说是现有制度的“过错”,还不如说是一个“建设性结果”。

按照吴晓波的结论,中国式的改革在可见的未来,将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制和中央集权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民主。而任何形式的激进主义,在中国都如同一盏大红灯笼上的配饰,而非光亮本身。

俾斯麦说,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而“时间”在谁一边,谁就必将崛起。毫无疑问,中国正处在自己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就在眼前,另一方面“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正等着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实现。

内在的问题与生俱来,需要寻找出一种“基因突变”式的解决之道。吴晓波并没有在书中提出跳出这一闭环的方法,但闭环的逻辑,显然不能成为我们裹足不前、投鼠忌器的理由。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迎难而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有理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终究有一天我们不会再为“闭环”所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会实现!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