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个接一个的读后感

一个接一个的读后感

《一个女人的史诗》的读后感20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别编辑了“《一个女人的史诗》的读后感2000字”,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只有执着的人,才会爱得笨。有这样的执着才能使人升入另一个境界,在那个境界里她自己的一套苦乐观和荣辱观,世界在于她全是主观的,所以反而是一种幸福。

严歌苓

去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博取国产电影最高票房,以及孙俪主演的电视剧小姨多鹤也掀起了收视热潮。而这两部作品皆出自作家严歌苓之手。且她的作品大都是以动荡年代下的女性为题材,细腻准确的描写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透过《一个女人的史诗》,我感受到没有比女性跟了解女性的了,而作者用其敏感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女主人公田苏菲对其丈夫欧阳萸30年来忠贞不渝的爱,可以说,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她的情感史,国家的命运很多时候反而是在陪衬她的史诗。特别是像田苏菲这样至情至性的人,为了爱,她可以放弃名誉、放弃尊严、放弃地位,扎扎实实地陪着丈夫走过风风雨雨。

田苏菲要去革命了,小说以此开篇,而她去革命的理由是上不了台面的,原因是丢了一件绿毛衣怕被母亲责打才跟着同学伍善贞一起去闹革命,当时他只有十六岁,父亲几年前过世了,跟着母亲拮据至极,可是苏菲妈是个爱面子的硬气女人,在外面从不丢架子,黄包车是照样做,苏菲的穿着也是同学中出众的,而她俩可以把一斤黄豆芽分三顿吃。入伍后的小菲被分到了文工团当临时演员,由于小菲不怕羞,开朗,大方的个性使她成为众人打趣的对象,且她胆子大,不怯场,背词快,很快就成为各个剧目的顶替者,如此也练就了她演戏的功底。都汉作为小菲的忠实戏迷,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军队首长,比小菲年长十几岁,虽然是个征战沙场的武夫,可是他对小菲的细腻柔情确是在男性中少之又少的。即使后来小菲嫁给了欧阳萸,一家人生活艰难窘迫之时,他总是施以援手,就连最后临死之前也嘱托一定要把队伍拉到剧场替小菲捧场,用小菲的话说都是都汉前世欠她的,她前世欠欧阳萸的。

小菲是个特别知足的人,只要欧阳萸能待在家里,小菲就特别满足。女儿欧阳雪就说她爱的太笨了,可不是呢?因为执着而萌生嫉妒,猜忌,让自己变成和母亲一样凶悍啰嗦的女人,这与当年青春张扬,美丽大方的她全然挂不上钩的。革命是残酷的,生活也是琐碎的,所有人都在寻找日子的出路。家境富裕时,都不把钱当回事。这可能和欧阳家的血统有关吧,对于钱,欧阳萸和他父亲一样淡然,就连他女儿也是如此。欧阳萸是个有文化有骨气的人,十四岁参加革命,因为革命而被视为家贼赶出了欧阳家的大门,可能文人身上惯有的特质,他前后有几个情人,与小菲的结合是因为当年小菲已经怀上了欧阳雪,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割舍与当时的恋人分手。因为这个恋人实在太美妙了,他想在这个女人身上找一点,在那个女人身上找一点,七拼八凑,优点凑一块,就能凑出那个恋人来,似乎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当反右轰轰烈烈的起来,欧阳萸被指定为全省头一号该带右派帽子的人,他总是占着报章的阵地批评一些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们,傲然独立。当这些人纠结成一个反攻大部队,一呼百应的全上来了,我感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那个时代,人们习惯于趋炎附势,集体出去,而像欧阳萸这种遗世独立之人显然是他们攻击的首要对象。或许欧阳萸不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只是希望能碰上一个和他打平手的辩才,激起他的辩论热情,他宁愿面对有天才的敌手,也不希望拥有着平庸的应声虫朋友。因为这些应声虫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一到关键时刻,他们就要变成平庸的敌人。立场、信念在他那里永远是神圣的代名词。当他从江南农村救灾回来之后,整个人不成人形了,一场病把人从里到外都改变了,总是坐在面窗的写字台前发神,他不止身体有病更有心病,小菲以为他的心灵重创是女人留的,可小菲这次错了,他毕竟是男人,有更深广的忧患主导他的喜怒哀乐,他恨那些搞浮夸的混账干部。原本只有一点谬论的政策,从上到下贯彻下来就会成为灾难,一层层官员都把自己的无耻和祸心掺进去,极少人能在这贯彻过程中公允无私,到头来受苦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这才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情怀,而小菲的世界就是由她深爱的这个男人主导者的,无怨无悔,轰轰烈烈。这是她的追求,这是她情感的写照,此生无憾。这让我联想到了民国才女张爱玲,一旦认定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她的心更柔软细腻,她不在乎胡兰成的汉奸身份,不在乎他在外面纵情声色,她只要守在他的身边,这就足够了。女人真的容易知足。

都汉当年就是因为看见舞台上真性情的小菲才打算娶她的,而欧阳萸也是喜欢上小菲纯真的特质。这是一种天生的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本真,很多女人都不愿承认自己追男人,扯谎,说男人追他,而小菲在某晚对自己十六岁的女儿说当年是她死追欧阳萸的。而且正是她的真性情,她总是出演一号英雄人物博得满堂喝彩。后来文革的钟声敲响了,红卫兵满大街的串,大字报也贴满了大街小巷,而欧阳萸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十年浩劫啊,在这期间他的笃定祥和的父亲去世了,小菲的外婆也去世了,女儿托关系去青海当兵了,而小菲一生爽气利索的母亲也去了。树倒猢狲散,可小菲陪着欧阳萸一路走来了,我在想若是没有小菲,欧阳萸会不会同他姐姐一样一了百了呢?贫困潦倒的小菲练就成了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的人,再苦再难也熬过来了,其实这种日子小菲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两人晚上会拿欧阳萸幻想中的工资去添置家具、衣物、食品之类的,日子清贫却也闲适幸福。

小说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提过欧阳萸对小菲有无爱意,不过他后来肯定是爱了,当他发现小菲是真舍不得都汉时,是他一生嫉妒地作痛的时刻。这似乎对小菲太不公平了,可小菲的苦乐观里,这就是幸福。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550字


《一个女人的史诗》读后感550字
一直错误的认为写情感类流行小说的都是一些哗众取宠,低俗、无病呻吟的作家,写的多半是富家子弟与才女的浪漫故事,终日无所事事,以感情为生计的一批人物。看到严歌苓这个名字是在杨澜的《一问一世界》这本书里,百度她,发现《小姨多鹤》、《铁梨花》都出自她的手,内心便多了一份敬重,想要看看她的作品。她写的都是以女性为题材,写尽了各色女性的各样人生,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小说的女性多是刚柔并济、适应于现实环境有极强生命力。她的语言很凝练、思维慎密,同时不乏诙谐幽默。
《一个女人的史诗》写的是田苏菲从14--46岁这段最美好年华的爱情故事,无非也是你爱的人他不爱你,爱你的人你不爱这样的俗套故事。最感兴趣的是人物鲜明的个性形象。田妈妈说女儿就你那样算唱戏呀?人没上台胸脯子先上台,人下台屁股还撅在台上,一下子就苏菲结实、丰满、青春活泼、健康、单纯、胆大的形象勾勒出来了。她一生就这样一个形象,心眼好但迷糊,只会化笨笨的功夫,笨笨的爱人和做事。一辈子实实的爱一个人---她的丈夫,一个在她看来是十个女人十个爱的男人,完美、需要她低到尘埃的人,一生所下的功夫就是管好他的胃、管好他的人,至于他的需求她是不懂的,也不想下功夫去弄懂,她也弄不懂。所以一生的精力化下去,也得不到他的爱,换来的只是他的怜悯。
田妈妈这样的旧式女人很了不起,无论生活怎样困苦总也不能叫人看低了去,外里精致内里清贫,精打细算过好日子,但对人生对世事又有极高的领悟力。
小伍这个女人则是个内心强大的女人,有主见,有果敢的行动力,认定的事,没有人能拦住她,难住她。又是那么的坚定和有计划。所以无论怎样的打击,她总能翻转过来。一切皆因她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感情独立。人生路上,虽然她也吃过败仗,也曾经被命运捉弄,但每次面对困境,她都沉着冷静,很少失态。她独自打扫一片狼藉的战场,她为自己包扎伤口,歇息之后,她总是重新上路。有句话写到因为无情,所以她年轻,内心强大的女人你让她愁肠百结,憔悴不堪如黄脸婆?不可能的。
孙百合是男人梦中的情人,她的修养、情调、审美、志趣、智力等等足以让一个男人为她着迷,无论是外形还是精神层面,但是红颜薄命,饱受凄苦。但她四十几岁的年纪还是高雅美丽,风情万种。
都汉,曾经出生入死,可以担当的一个男人、他的爱象阳光般发射出光茫,忠实、明明白白。他爱苏菲的三分憨厚,七分俏皮,在感情上是个简简单单的人,所以爱上简简单单的菲。他的爱很高尚,在想到自已可能会牺牲时,他对菲说:对不起,我不能娶你了,她一生都是他的梦中情人。可惜的是,对于珍惜自已的人,反而不去珍惜他,借着他的宠爱,反而用去拿捏。
欧阳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一个男人,既叛逆、清醒、孤独、有才华、有美好的志向和抱负、菲根本无法抵达他的心灵、进入他的精神世界。他追求的是丰铙的精神生活和世界,所以身边总是充斥着异性的追求者,追求的人是如此之多,他对她们的态度只能是让她们自行燃烧干净,回归自然。一生都游离于婚姻外的感情,不能不说他也是真的痛苦。
婚姻中的男女两人:一个是嫁了想嫁的人,终其一生,却等不来所爱之人的回馈,虽然一生中时时和着喜欢的人在一起,为他的乐而乐,并苦着他的苦,但是连爱人为自已吃醋的感觉都找不到,是不是会心痛到想死?也只有象菲这样彻底忘我的人才可以相伴到老,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一个是娶了爱已的妻,但是不爱就是不爱,没法妥协,心灵游离,还是不幸!两相比较,谁是赢者?
所以说有时候自已手中的草却是别人心中的宝,这事儿永远是一道越解越难以解开的结。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读后感_1000字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读后感1000字

‌严歌苓所有的作品中,最喜欢的就是这一个。

‌每个女孩子灵魂里都住着一个苏菲,爱上一个人就不顾一切、倾尽所有,即使那个人没有那么爱自己,她也一辈子都那么狂热地爱他。欧阳萸符合女孩子对男孩子的所有的幻想:儒雅,博学,内敛,有气质,有才华,有魅力,甚至有点不食人间烟火。还有就是,不会只爱一个人

‌看过剧版的,剧版的欧阳萸和书中的欧阳萸还是有些不同的。剧版的欧阳萸始终是冷漠的,几乎从未对苏菲示好过,直到结局,五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两个老人的温馨片段,像宠小孩子一样宠苏菲。书中年轻时的他多了点人情味,苏菲不高兴的时候会去哄她,虽然不断有外遇,但他爱那个纯真的苏菲也是一直没变的。书的结尾没有写欧阳萸怎样细心呵护苏菲,没有写他从此对苏菲一心一意,但他是离不开苏菲的,他也不会离开苏菲。

‌宁愿相信欧阳萸从一开始就是爱苏菲的,不然,就算苏菲再怎么追,再怎么不怕羞地去爱他,以欧阳萸的性格,也不会和苏菲做出未婚先孕的事情。苏菲不满足他对另一半的幻想,大大咧咧、漂亮却不优雅,没有共同爱好,没有共同语言,所以欧阳萸一生都在追逐他那个梦中的红颜知己。无论和多少女人谈恋爱,他也没想过离开苏菲。他们一辈子都在吵嘴,也一辈子都在谈恋爱。

‌从小到大,女儿欧阳雪都是欧阳萸的翻版,从长相到性格,没有一处像苏菲的,但在最后,欧阳萸说了一句:“和你一样”。在这时,终于看到了她性格中像苏菲的一面,爱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从去当兵到三十几岁,即使青春不再,她始终都在等那个人。虽然没能像妈妈那样幸运,她最终还是等回来了年少时那段恋情。全书都在写女儿是另外一个欧阳雪,而这么一句话抵过了那么多文字,让人同样觉得女儿也是另一个苏菲。就像最后才让人察觉到欧阳萸也是很爱苏菲一样。

‌苏菲的爱很疯狂,她爱了欧阳萸一辈子,欧阳萸何尝不是爱了她一辈子。这一生都是苏菲在追逐了欧阳萸,欧阳萸同样也离不开苏菲。苏菲的爱到底值不值,就算人生重来十次二十次,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她会做同样的选择。苏菲幸福吗?她爱欧阳萸爱到骨子里,一辈子的吵架对她来说就是她想要的。从十几岁的少女到五十多岁的家庭主妇,苏菲一直都爱得轰轰烈烈的。

‌总觉得故事不能太圆满,越是悲剧越能让人记得深刻,但这个圆满的结局却也让我记了很多年,不仅因为它的圆满恰到好处,也因为它的确是一个女人的史诗。每个女孩子灵魂里都住着一个田苏菲。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读后感_800字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读后感800字

跟你一样。”欧阳萸说。

小菲不明白他说什么。

“爱上谁就是谁。这么多年,一定就是在等他。”

我不知道为什么评论里那么多人那么多话都感叹着他不爱她,她多么痴傻。自作自受,渣男怨女。

我觉得是有爱的。

欧阳萸是爱田苏菲的

他确实有渣之处,在女人堆里辗转反侧,爱上一个又一个,面对他有千万话要说的妻子,无话可说,又忍不住自虐自怜自怨自艾,但是他优秀啊。他满腹诗书,才思敏捷,俊朗隽永,他敢和小菲偷尝禁果也敢担下责任哪怕后来断的期期艾艾缠的藕断丝连,那当时也是丝毫没有犹豫,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小菲也不会爱他至深,一个男人肯对你负责,肯把心尖尖上的恋情拔去,肯娶你,且相持这么多年,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挣扎着要告诉你要尽数坦白这一生情史磋磨。

熬过了这么久,你们还在一起,手挽手,饭后闲逛去最近的公园。他一直知道你爱他一直一直。他懂。爱一个人,最痛快的就是他知道,他在意了。

每次看严歌苓都会爱上她笔下的女子,不论是葡萄,小环,多鹤还是苏菲,女人并不只能歌颂其母爱伟大,也能为爱情坦坦荡荡一身侠气。在她的勾画中不论什么地位的女人,都逃不开油盐柴米,都逃不开女儿,妻子,母亲。现实又浪漫。

我知道这本书有一个不怎么好的开端,一开始简介里就说是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我知道有好多种爱情,一见钟情,青梅竹马,佳偶天成,郎才女貌,相濡与沫,我就不相信怎么就这么笃定了怎么就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

我是小菲我也喜欢欧阳萸,至于能不能坚持爱下来……能不能一爱到底,不是小菲谁也做不到吧,有人说,一部成功的作品他塑造的人物是有自己思想的,往后的叙述都是有血有肉。

我愿意相信一个女人的史诗必定会得到她倾心男子的回应。受过多少苦也必定会尝到多少甜。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读后感_1900字


《一个女人的史诗(赵薇、刘烨主演)》读后感1900字

呵,这就是爱情
北方的春天总是翻腾着一股难耐的浮躁,或许是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加之最近又添了新丁,整天沉浸在如立体声环绕般魔性的哭声中,实在是烦躁的紧,于是把自己每日跑步、练字、看美剧的时间压了又压,甚至读书的计划也难以为继。
后来,强迫自己每天临睡前抽出半小时时间来读书,通常的场景是这样的:点一盏墨绿色的灯,泡一杯蒲公英的茶,银白色的灯光把茶杯和我的影子投远又拉长,这时候的安静会让我短时间的远离烦恼,有时候我会睡着,想着隔壁卧室婴儿的气息甜美又悠长,静谧又安详。《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在这样一个个半小时的累加中读完的,如果不谈历史背景的话,我们来谈谈那醉人又残忍的爱情。
这是我读的严歌苓的第五本小说,严歌苓惯常写这样的“奇”女子,像《陆犯焉识》里温婉优雅的婉喻,像《第九个寡妇》里泼辣聪明的葡萄,像《芳华》里躲躲闪闪的小曼,像《金陵十三钗》里万种风情的玉墨,也如《一个女人的史诗》里的田苏菲,她们南辕北辙,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固执的要命,想来女人怕就怕这固执二字。
从一开始我们的女主角田苏菲就是一个固执的主儿,十二岁便因一件毛衣与母亲决裂,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十八岁初见欧阳萸便不能自拔,书中是这么写的:“一眼只看到他握着小楷狼毫,侧面看十分俊雅”,为了欧阳萸,田苏菲拒绝了铁骨柔情的都旅长,从世俗的角度讲,田苏菲放弃了都旅长,就等于放弃了位高权重、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或许是年轻人认为的爱情该有的样子,或者叫该有的牺牲。最终几乎没有共同语言的田苏菲和欧阳萸因一个“错误”而成婚,两人开始了漫长、乏味又别扭的生活……
细细品来,这本书充满了对爱情的拷问:所谓的幸福是找一个爱你的还是你爱的?
“爱你的人”就如都汉对田苏菲的爱。都汉的爱超脱了名分,超脱了肉体,即使经历了田苏菲逃婚的打击,在他初次见她的女儿欧阳雪也会坦荡地笑着说:“要不是你妈拒婚,你就是我的女儿了”。甚至在弥留之际,他依然惦念着田苏菲的演出,那种如小情人般的宠溺之情,出现这个铁血又苍老的军人身上,竟不觉的突兀,反而有恰如其分的和谐,用文中的话讲:“都汉不愧为英雄好汉,一次生命,一次恋爱”。
“你爱的人”就如田苏菲对欧阳萸的爱。田苏菲觉得,虽然两人完全处在不同的世界里,但她有着长长的一生,长到可以把坚冰融化,长到可以把石头捂热,长到可以去让欧阳萸爱上她。终于,四十年间,在历史的背景墙如幻灯片一张一张切换时,欧阳萸的心终被融化,田苏菲说:“欧阳萸,你终于学会了嫉妒”,至此两人才是真正相衬了。
爱情的问题,归根结底就如鸡生蛋蛋生鸡的千古谜题一样,从来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每一种伟大的爱情都值得去尊敬和感动。这本书里,严歌苓出乎意料地给主人公安排了还算圆满的结局,这在她之前的作品是不多见的,大约是严歌苓终于失去了对爱情下辣手的狠心。
严歌苓笔下的奇女子太多,每个人都撑得起一部史诗,她们一个个在自己的生命里伟大,而《一个女人的史诗》则是专属于田苏菲的爱情史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奋不顾身,就像里尔克的诗:“我希望在黑暗里看见更多,为了在你眼神之火中点燃你千百遍轻声的献祭,我想将自己奉献给你,我想在你心中升起”。他用极富感染力的腔调咏叹出:爱情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但是欲望的萌发是容易的,稚嫩的爱情往往萌芽于青春时代的荷尔蒙泛滥,而相守的坚持却来之不易,它不是请客吃饭的寒暄,甚至不是你侬我侬的情愫,最坚贞的爱情最后都会泛滥在柴米油盐的一斤一两里。我能想到的最圆满的爱情更应该是这样的:在寒冷的冬夜里,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吟着叶芝的《当你老了》,相守了一生的爱人彼此相望,笑靥便随着脸上皱纹的沟壑流淌开来。爱情最美好的结局大抵是如此吧。
世间万物的棱角都会被时间的刽子手磨平,在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里,免色的女友给他写了一封绝笔信,信里写道:“我的人生本来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这点我很清楚。所以,避免声张、不说多余的话、静悄悄退出这个世界,对我这样的人恐怕是合适的选择。”平平淡淡是人生的意义,也是爱情的意义,当荷尔蒙散尽,留下的就是像“麦琪的礼物”一样彼此的依赖,然后化成心里难以扯断的绕指柔情。
日本的《春雨物语》里有关于和尚以死入定以求开悟的奇异之事,此僧逾百年而敲钲不停。爱情的开悟也是如此,如非两情相悦,必会困难重重,像那老僧悟性不高,便以死为代价以求开悟,继而几百年不休。如严歌苓讲的,田苏菲是“一颗好心,满脑糊涂”,但糊涂归糊涂,在人生即将落幕之时,只要她受过的苦都能化成心里的甜,这一生千帆过尽,觉得值得便好。如此看来,对于爱情,确实来不得半点的斤斤计较,即使以自己的全部为代价也可在所不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2000字-如何爱


上个星期,因为心情很不好,跟一个姐姐说了。她给我推荐了这本书,倒也是一场奇妙的相遇。

我在星期天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篇中篇小说。小说不长,故事也很简单。描述的很精彩,拨动心弦。描述的是一场可悲的悲剧,一个注定不会有美好好结局的故事。

我决定不去评判,先简单的描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一天,作家收到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百无聊赖中作家看起了那封信。信中女子告诉作家自己和他的一切,未见面时的敬仰,第一次相见时的倾心,做了几年陌生的邻居,但作家不认识女子。二次相遇,女子已经长成翩翩少女,但作家没有认出她是曾经的邻家女孩。作家风流,女子成了他的短暂情人。作家依然不认识女子。但女子怀了作家的孩子,作家没有再找她,她也没有找作家。女子生下了孩子,为了孩子,她出卖了肉体。女子风华卓越,虏获了很多男士的心,却没有他。第三次相遇,作家依然没有认出她,只把她当成寻欢所的交际花,用钱来购买她的身体。他们没有了四次见面,他们的孩子死掉了,女子也死掉了,这封信,终于到了作家手里。如果女子没有死掉,作家依然不知道这些事。故事完结。

我想问所有人,爱情是什么?有人告诉我,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只要两个人彼此互动才成就爱情。而这个女主角却呈现给我们另一种决绝的爱情观。暗恋,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的狂欢,却是一场无尽的孤独。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爱你,与你无关。爱情真的没有对错,心动是没有理由的,无法把控,又何必去把控。

这场决绝的爱恋,女子的不忍,注定孤独与凄苦。想着他,看着他,想知道她这个过程真的幸福吗?每一次的相见,对他都犹如初见,那对她呢?

女子说她无悔且幸福着,或许我真的不懂。这份爱既伟大又卑微,注定不是我所想要追求的。我想要的是无悔的爱一个人,且被他爱着。也许很难,但我虔诚的期待着。

我搞不懂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遇到一个英俊风流的男作家会产生怎样的情愫?明知道不可能会有结果的爱恋,为什么没有放弃?反而在时间的发酵中越发浓烈,浓烈到让它如飞蛾扑火般付出。张爱玲说过: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故事里的女子,甘愿成为他身边一颗微小的尘埃,在自我想象力开出那朵纯洁的白玫瑰,与他无关,与现实无关。

这是一场将暗恋发挥到极致的爱情,就算为其付出一切也无怨无悔。

故事里将产科医院描述得让人毛骨悚然,这是一个没有尊严,没有羞耻心,没有人性的医院,似乎成了一个屠宰场。宛如社会黑暗面的缩影,而女子为了生下他的孩子,度过了一生里最耻辱,最痛苦的那段时间。而她苦心维护的自尊心和羞耻心,坚强的不向任何人乞讨,顿时让这份卑微变成坚贞不渝的高尚。

我不知道女子用了多大的勇气来维持这样的暗恋,只是替她苦,所以说这场悲壮的暗恋注定以悲剧结尾。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女子从来未爱过,或者从未相识。因为有些人,相遇了,就会注定让人迷失自己。

可笑的是第三次相见,我很想知道一个女人看到爱着多年的男人,事后悄悄往她衣服里塞进钱,还装作不知道一般,笑着,是什么样的心情。我想女子那一刻,应该痛到忘记呼吸了吧!然而男人的老仆人,居然认出了她,认出了十多年前住这里的小女孩,认出了多年前羞涩的女人,认出了现在伤心欲绝的女人。故事里是这样描述的:他哆嗦着,惊慌失措的抬眼看我,他在那一秒里对我的了解,比你一辈子对我的了解还多。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她付出一切的人居然还没有一个只见过他几面的老仆人了解的多,这该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全文是一个女子的自述,说说那场史书般的爱情,没有浪漫的情调,只有一个人的独角戏。是多么悲壮的爱情,我为之震惊,为之感叹。

爱情随着女子的死去,而那蓝色的花瓶里,再也不会在出现白色的玫瑰花,如同那男人的背后也不会再有一个躲在黑暗里默默爱着他的女子。

也许男子在读完信后感伤了一下,为女子,为素未谋面的孩子。然后放下信,睡一觉。又到了新的一天,女子再次成为了生命里的陌生人,再次有新的邂逅。

故事讲述的就是这般卑微又让人感伤的爱情,女子有无数次解脱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她坚持着,她执着着,且无悔的爱着。

我大概终究不懂爱情吧!但我知道幸福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去勇敢的爱一个人,但也要留三分来爱自己。一份付出一切无怨无悔的爱,很多时候是得不到回报的。这是人类的天性和通病,但愿我此生不会再经历这般心痛到不知如何呼吸的心情。

这故事是在六天前看的,本来没想写观后感。但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后,决定为这个故事写一个观后感。

可惜爱情终究没有理由,爱一个人也不能附加条件。可惜呀!

还有人爱我吗?

我会努力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300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如果等待有一种姿势,那么它该是怎样令人心动的一种。当感情成为信仰,那该演绎出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为获得人类的生命和灵魂,获得王子的感情,她用自我的声音换来了美丽的双脚,忍受着肉体的痛苦,坚忍不拔地抗争着,最后,却化成海上的泡沫。当她踩着疼痛,迈向王子时,当她放任心去滴血,看着王子走向公主时,有着怎样的忧伤和凄凉。我时时在想,怎样会想这么残忍的童话故事?怎样会有这样忧伤的感情,这样痴傻的女子?

听说,世界上有一种鸟,飞行是它们唯一的出路,停止意味着死亡。它们终其一生都在飞翔,与死神搏斗,从不服输,它们是坚韧的,是勇敢的。

但是,再坚韧勇敢的鸟,有一天也会老会累,那时那日,它必定会坦然地停下来,迎接死亡。

所以,陌生的女人,你但是累了?

歌德有句名言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我爱你,以我整个的一生,无论你认识我与否,无论你在我身边与否。也许,在我内心深处也会感到寂寞,疼痛。但我以我的方式爱你。这已然成了我的事,与你无关。

但,亲爱的,你就真的一点都不曾在意过么?

不期然,读完小说就想起了这个话题平常人的暗恋。暗恋,之所以长久的维持这一姿态,多是单恋,多是苦恋。

不知怎的,她就爱上了他。着了魔,上了瘾。细细的观察他的习惯,他的喜好,他的小动作,他微笑时嘴角的弧度。在心底放了颗喜欢的种子任其疯长。几乎卑微的去接近他,读着那女子卑微的守望,突然就想起张爱玲的哪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留意翼翼的守望。为着他不经意的一句话而雀跃,而失落。总是习惯在人群中寻他的影子,远远的见了,或是单是听了那人的名字心跳就蓦然漏了一拍。怀有秘密感情的女子,宛如一朵悄然结籽的莲花,含蓄而笃定。

在学校论坛上看过一个帖子,写的很好当喜欢只有喜欢。

当喜欢只有喜欢,那该是很纯粹的喜欢吧?没有欲|望,没有纠结,也没有悲伤。只是在走路的时候,会因为一个相似的背影而驻足好久,会因为一句暖暖的话而偷乐好久。

缘分那么短,短到我寂寞了难过了也看不见你。但是,缘分又那么长,长到我们每一天呼吸着彼此呼吸过的空气,长到我一条信息一个电话就能接触到你。

也许,无欲的爱恋果真比无果的恋爱完美。当喜欢只有喜欢不必苦恼对方是否喜欢自我这件无聊的事情。多好,在你看不见的大千世界,我每一天都优游自在地呼吸,尽管某些呼出的气息里有你的名字。

不是钟情于玫瑰却不敢吐露真诚的怯懦之人,然而吐露真诚不等于妄自菲薄或者强人所难。正所谓两情相悦、花好月圆,有些人,恰如那空谷幽兰,喜欢,却不能携它归去~当喜欢只有喜欢,我期望你幸福,我快乐,就好~

读到我想落泪。回到纯粹的喜欢,放手么?又有几人能够释然?朋友问,当没有了喜欢的那份淡然,那份纯粹,却又无法放任自我去爱,那又该怎样办?

曾有人说过,暗恋像是一口痰,吐出来恶心别人,吞下去恶心自我。比喻本身就有几分恶心,但却也贴切。自我心心念念如此爱恋的一个人,自然不想去做他门口的那口浓痰,去?扰他的生活,带给他一丝一毫的苦恼。

书中的那女子说,我是有自尊的,我要一辈子的生活永远不会给你带来烦恼和忧虑。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我只期望变成一个只会让你联想到爱与感激的女人。

我总是会想起那作家R,那书中陌生女子深爱的他。在于他,她深深的爱恋只但是是模糊破碎的片段。亲爱的,你真的就释然了吗?

听一个朋友诉说他的暗恋,甜蜜,挣扎,痛苦,许久,许久~

朋友最终没有向深爱的女孩表白,只是默默的守望。或许,许久以后,她辗转从别处明白了这份爱恋,不管理解与否,他们都回不去了。或许,女孩会深深感动。又或许,她终究一无所知,以前有那样一个男孩深爱过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300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如果等待有一种姿势,那么它该是怎样令人心动的一种。当感情成为信仰,那该演绎出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为获得人类的生命和灵魂,获得王子的感情,她用自我的声音换来了美丽的双脚,忍受着肉体的痛苦,坚忍不拔地抗争着,最后,却化成海上的泡沫。当她踩着疼痛,迈向王子时,当她放任心去滴血,看着王子走向公主时,有着怎样的忧伤和凄凉。我时时在想,怎样会想这么残忍的童话故事?怎样会有这样忧伤的感情,这样痴傻的女子?

听说,世界上有一种鸟,飞行是它们唯一的出路,停止意味着死亡。它们终其一生都在飞翔,与死神搏斗,从不服输,它们是坚韧的,是勇敢的。

但是,再坚韧勇敢的鸟,有一天也会老会累,那时那日,它必定会坦然地停下来,迎接死亡。

所以,陌生的女人,你但是累了?

歌德有句名言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我爱你,以我整个的一生,无论你认识我与否,无论你在我身边与否。也许,在我内心深处也会感到寂寞,疼痛。但我以我的方式爱你。这已然成了我的事,与你无关。

但,亲爱的,你就真的一点都不曾在意过么?

不期然,读完小说就想起了这个话题平常人的暗恋。暗恋,之所以长久的维持这一姿态,多是单恋,多是苦恋。

不知怎的,她就爱上了他。着了魔,上了瘾。细细的观察他的习惯,他的喜好,他的小动作,他微笑时嘴角的弧度。在心底放了颗喜欢的种子任其疯长。几乎卑微的去接近他,读着那女子卑微的守望,突然就想起张爱玲的哪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留意翼翼的守望。为着他不经意的一句话而雀跃,而失落。总是习惯在人群中寻他的影子,远远的见了,或是单是听了那人的名字心跳就蓦然漏了一拍。怀有秘密感情的女子,宛如一朵悄然结籽的莲花,含蓄而笃定。

在学校论坛上看过一个帖子,写的很好当喜欢只有喜欢。

当喜欢只有喜欢,那该是很纯粹的喜欢吧?没有欲|望,没有纠结,也没有悲伤。只是在走路的时候,会因为一个相似的背影而驻足好久,会因为一句暖暖的话而偷乐好久。

缘分那么短,短到我寂寞了难过了也看不见你。但是,缘分又那么长,长到我们每一天呼吸着彼此呼吸过的空气,长到我一条信息一个电话就能接触到你。

也许,无欲的爱恋果真比无果的恋爱完美。当喜欢只有喜欢不必苦恼对方是否喜欢自我这件无聊的事情。多好,在你看不见的大千世界,我每一天都优游自在地呼吸,尽管某些呼出的气息里有你的名字。

不是钟情于玫瑰却不敢吐露真诚的怯懦之人,然而吐露真诚不等于妄自菲薄或者强人所难。正所谓两情相悦、花好月圆,有些人,恰如那空谷幽兰,喜欢,却不能携它归去~当喜欢只有喜欢,我期望你幸福,我快乐,就好~

读到我想落泪。回到纯粹的喜欢,放手么?又有几人能够释然?朋友问,当没有了喜欢的那份淡然,那份纯粹,却又无法放任自我去爱,那又该怎样办?

曾有人说过,暗恋像是一口痰,吐出来恶心别人,吞下去恶心自我。比喻本身就有几分恶心,但却也贴切。自我心心念念如此爱恋的一个人,自然不想去做他门口的那口浓痰,去?扰他的生活,带给他一丝一毫的苦恼。

书中的那女子说,我是有自尊的,我要一辈子的生活永远不会给你带来烦恼和忧虑。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我只期望变成一个只会让你联想到爱与感激的女人。

我总是会想起那作家R,那书中陌生女子深爱的他。在于他,她深深的爱恋只但是是模糊破碎的片段。亲爱的,你真的就释然了吗?

听一个朋友诉说他的暗恋,甜蜜,挣扎,痛苦,许久,许久~

朋友最终没有向深爱的女孩表白,只是默默的守望。或许,许久以后,她辗转从别处明白了这份爱恋,不管理解与否,他们都回不去了。或许,女孩会深深感动。又或许,她终究一无所知,以前有那样一个男孩深爱过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作文1200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热了几天的广州,最后在风神带来的雨水中迎来了怡人的清凉。

这天周日,雨水又是没完没了的下个不停,名符其实的豪雨,看着雨水在空中的变化,也是美丽的景致辞。窗外,路人在浸满水的大街上艰难行走,想必天河岗顶,海珠的一些地方浸水肯定更严重。前几天,一位远在浙江长兴的朋友还透过QQ问我近来状况,看报道说,广东这边暴雨很严重,为我担心。

能在这个多水的周日,凭风临窗,享受清凉,也算是快乐的事情。

昨日晚上,等一个朋友从阳江过来,本以为五点左右就能到,最后却等到八点。好在附近有家大超市区,就在超市的图书区看起了书。无意中看到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先是粗略的翻了一遍,这是一本他的作品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只是其中的一篇,篇幅不大,就有想把它看完的感觉。

很早就听过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名子,但他的作品还没有看过。最先听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因为曾有部根据其资料拍摄的同名奥斯卡获将电影。几年前,老徐自导自演了一个中国版的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也不想看,我认为让姜文去演里的的男主人公本身就是个失败。

茨威格的心理描述很细腻,我几乎是一气呵成的读完的这部小说。女主人公从他十三岁起就爱上了风流倜傥的男主人公,一开始也就明白他虽才华横溢,但也是采花无数,处处留情。当她十五岁的时候,因母亲另嫁,离开她初恋之地的时候,她竟然晕了,最后临走鼓足勇气,去按男主公的门玲,向他表白,却没有人在家里,那段的心理描述最不错,看着就让人紧张。

感情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有了她对男主人公的爱,她看了很多很多的书,成绩也突飞猛进,对她以后的人生的成长,气质塑造作用巨大。成人之后,为了见到朝思暮想的爱人,女主人公到维也纳,租住在男主公公寓附近。最后有了机会,两人相约一齐吃饭,进而发生了关系,经过三夜的缠绵,她竟怀上了爱人的孩子。她从孩子身上看到自我爱人的影子,活的虽清苦,便很充实。为了孩子,为了自我的爱人,她出卖肉体来改善自我的生活,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她说她的灵与肉是分开的,她的心里唯一爱人的位置只是男主人公。之后,她也曾以自我贵妇人的高雅气质,又打动过男主人公,可惜当两人在一齐时,男主公却认不出来她了,还要给她钞票。最后因孩子因伤寒去世,女主人公所有的爱破灭,心灰俱冷,才决心把这自我,把自我十三岁以来的心理和人生轨迹写出来告诉男主人公。

已过中年的男主人公,却是想了好久,也没人想起女主人公的样貌,他从不明白她的名字,和他在一齐的女人有无数个,到底是哪一个,他也分不清了。到底是谁,或许永远是一个谜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纯洁的初恋。初恋是青涩,酸楚的,而女主人公却把自我的初恋融入了自我的一生。我个人认为是不值得的,但时代不一样,先择差异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生。

读后我在想,作家本人茨威格会不会就是小说中的男主公呢?他出身豪门,受教育完整,十七岁就发表作品,一样的年轻有为,风流儒雅。早年看过《茶花女》,里面的女主公的命运和本小说中女主公的命运有些相似。前些天,看到一篇关于歌德的传记,说73岁的歌德喜欢上了19岁的乌尔丽克,频频的书信进攻,最后还向乌求婚,因家人的反对,歌德只好做罢,郁郁而最后魏玛。而美丽的乌尔丽克也是终生未嫁,以95岁的高龄仙逝,想必她的内心里也很多的故事,若展示出来,肯定也很感人。

又看了一部好的小说,犹如又登过一座山,一座不高,绿色,让人简单的山。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一个女人的史诗》的读后感2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一个接一个的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