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大学第十章读后感

大学第十章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第十章读后感1000字。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论语.里仁篇》第十章读后感1000字,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论语.里仁篇》第十章读后感1000字
第十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谁是君子? 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君子之礼处事待人吗?不一定!所以身为君子,其处事标准就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凸现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孔子首先关注的是天下,君子之于天下也,也就是说,君子所作所为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事情了。《说文解字》说:适,之也,是宋国、鲁国的话。清儒段玉裁曰: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尔雅》解释:适,往也。此外,适还有其他的意义,如嫁等意思。按照无适也,无莫也这个句式结构,适与莫相对,相反相成。莫作为副词是否定的意思,如: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莫能守(《墨子公输》)。莫还可做名词、动词用,如羡慕等意思。尽管适和莫可以互文见义,然而由于词义的歧义性,在《论语》成书后这句话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了。而比字义变化不大,如比肩之比。更民间说法更为亲切,如:比一比,看一看,即是拿什么做标准比量的意思。
朱熹《集注》说: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谢良佐)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明儒蔡清沿用谢氏之说,说:言君子于天下一切之事,初无必为之心,亦无必不为之心,顾义之所在。何如而惟义是从耳?如理果当为则为之,理果不当为则不为。义者,事理之所宜也。义果当行则行,其行也以义,非吾有心于行也。义果不当行则不行,其不行也亦以义,非吾有心于不行也。若有心于行则是适也,有心于不行则是莫也。此三句语势要相连说,言无此二者只有一义耳。无适无莫不是住语处。若无下一句,亦不成说话。无适无莫不必言先有云云。只是应事时节?事之理合。如何便依道理处之?吾一无容私耳。适是偏这一边,莫是偏那一边,义之与比。又不是两边都要有,看理在何边?理在这边便一向这边去,不复顾那边。理在那边,便一向那边去,不复頋这边。若从两边取,便是子莫之执中矣。此正所谓时中者也,此正是不任情而任理。比,从也。与比者,与义比也。谓只倚在义一边去,如倚靠之倚。义之与比,事事到面前都元自有一个义在,不用外面讨一个义来应他,但吾以心制之而已。
清代刘宝楠《正义》曰:此章贵义也。?(适),厚也。莫,薄也。比,亲也。言君子于天下之人,无择于富厚与穷薄者,但有义者则与相亲也。
其实,这个义只是知止后的一种符合礼制的关系,如君臣有义。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在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存在着一种义,这个义首先是人人自由平等,在国家法制面前人人应当具有的契约精神。其次,在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正义的前提下,人与人相互应有的一种担当和信任。最后,义是一种人之为人的现实主体道德自觉的品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一:《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一性一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渝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就是、现在仍然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二:童年读后感第十章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一爱一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一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三: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一性一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渝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就是、现在仍然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一精一神上或是肉一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哭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陰一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一精一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而现在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们生活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会认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吗?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生命匆匆的交错,它再短我也盛开过生命如此的美好,有些苦一定要经历过。

《童年》从第八章到第十章的读后感(图)


导读:这篇文章包涵了《童年》从第八章到第十章的读后感,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感受到外祖母对我的关爱。在这个充满仇恨的环境中,外祖母也是唯一一个给我温暖的爱的人。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童年》8-10章分章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童年》第八章读后感

在高尔基的名著《童年》的第八章中,他讲述我的外祖父把原来的房子卖掉,买了新房,因而有了一些有趣的邻居的故事。他们的邻居有上校、勤务兵、卖奶工和一个被称为好事情的房客。故事分别讲述了他们的生活和人生,他们都经常帮助我的家庭。文章中还讲述了我的外祖母邀请邻居参加她举办宴会的事。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应广交朋友,和正直、人品好的人做好朋友。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好的朋友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就像文中的我的邻居给我的家庭很多帮助一样,我们应多交朋友,交好朋友,并成为别人的知心朋友。

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上、下篇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啊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好啊是他的口头禅,直译是:好事情。

《童年》第九章读后感

第九章也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写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说很重视大人讲故事对儿童的影响。马车夫就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本章最精彩的情节是我与三兄弟的友谊。下篇写我和三个小少爷的友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心灵面貌 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小说如实地写了我对三个小少爷的好感和羡慕。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谊,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甚至马车夫彼得也坚决反对。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这次争吵成了联结上、下两篇的纽带。

在高尔基的名著《童年》的第九章中,他讲述我的外祖邻居彼得伯伯的故事。他看起来很像我的外祖父,会许多种地的技艺。在那段日子里,我和他成了好朋友,他经常教我一些本领,并鼓励我去尝试和练习它们。后来,彼得伯伯得了忧郁痴呆症,最后死在雪地中。文章还讲述了我得罪秃头老爷,以及与住在同一个庭院中三个小孩子一起玩耍的故事。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教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知识,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引导我们一生的方向,帮助我们完成一生的目标。他们是伟大的,无私的。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让我们成为他们的骄傲。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第十章写我母亲的突然回家和新产生的家庭矛盾。一个年轻丧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强的不幸女人,在多年离家之后带着痛苦回到替她抚养儿子的、孤苦年迈的父母家长住,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是不言而渝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过去就是、现在仍然是父女矛盾、冲突、争吵、闹架的焦点和导火线。

小说先是详细地写了母亲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接着写了母子之间因为背诗而爆发的一次争吵;最后又重点写了父女之间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里仁篇》第十九章读后感700字


《里仁》第二十章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本章表明孔子对孝的理解。《论语学而》章有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直译为:父亲在世时,人们可以审视孩子的志向如何,父亲不在世要看孩子的所作所为,并且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处事之道,可以说他是守孝的。

比较正确的理解是孔夫子生活的时代属于以家族血缘纽带为核心家天下的社会。由家臣到氏族,由氏族到诸侯国,再到周天下的农耕树根状社会组织结构。由此可见,春秋时代的家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一家之主就是父亲,父亲即家长。父亲不仅担负着养家尽忠的责任,还有培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再考察孝时,孝为上下结构,上为半老,下为子,子承父业,子撑父命即为孝,而孝字结构的头又从土,土是根。由此可以说孔子之语实则说明了春秋时代的父子之间的天伦之义,自然之则。

或许有人问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果父之道保守、落后、邪恶呢?还需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吗?那么这个问题实质是问什么是为子之道?看来夫子之道不仅在于父慈子孝的现实伦理之道,还在于子承父业,为人子向为人父的角色转换、身份认同的做人之道。如果进一步考察孔夫子时代的教育现实,就会发现孔夫子是第一个办私学的教师,是绝对的少数派。而公办学校是掌握在诸侯贵族手里的,而贵族身份是继承制的,属于大多数,读书者也是贵族子弟。礼崩乐坏的时代,庶族子弟就有了上学的机会。无论是私学,还是公学,读书人是少数,因此,子女的教育大都落在父母身上了,孔夫子时代的教育还多属于家庭教育。由此可推断,父对子有引导作用,子对父也有继承学习的自然关系。而父而子、子而孙的传承模式就成了那个时代最自然的家庭、社会组织传承模式了。而这种模式也是春秋时代的一种传承礼制,而这种礼制在孔子看来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概这才是夫子所谓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缘由吧。

然而,孔夫子并非是一个绝对保守落后的人,对历史传承损益的规律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后来多有解读,正解就是:父之道善则终生守之,若不善,又何待三年改之呢?如是而已。善与不善的原则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智仁勇之义。

《论语.里仁篇》第六章读后感1000字


《论语.里仁篇》第六章读后感1000字
第六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本章主旨在于劝人好仁,行仁道,成为真正的君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第二层次是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第三层次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第一层次是陈述句,孔夫子讲了一个事实即他没有看到自我标榜好仁、恶不仁的人。这里的好和恶是动词,表示喜欢和讨厌。其实自我标榜某某某某的人,往往不是某某某某的人,往往那些不标榜什么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句话就是说我没有看见过喜好仁道,厌恶不仁的人。现实中人人都是平常,人们也无法直观地看见这个人人格高尚,那个人人品低下。事实上判断一个人关键在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判断者的价值标准。儒家的价值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等等诸方面的儒家精神。儒家在承认现实存在的前提下,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身体力行地为民服务。所以在第二层次上,夫子就说好仁者,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高尚的了,没有什么比好仁更好了。君子成仁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而恶不仁就是为仁,不要使不仁的一些做法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层次说明了儒家的价值诉求在于日常的行动,以仁道指导人生实践。第三个层次是孔子的谆谆教诲,耐心的鼓励。意思是说:有朝一日人们决心致力于仁道的生活,我还没见到没有足够的力量的人的。也许有力量不够的吧,但是我没有见到过啊。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颜回三月不违仁,普通人如果一日不违仁,还是可以做得到吧!
孔子的两个未见解释了仁者如众,长于生活,不离生活,提升生活的个人努力。仁者爱人是需要身心功夫的。今天为人者、为官者如能守仁如即,爱仁如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就容易实现了吗?
所以,朱熹说: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复而叹惜之也。

读《论语.里仁篇》第十一章有感1500字


第十一章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该章孔子重点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取向。君子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士,在社会中处于管理地位。而小人是庶人,指贫民百姓,在社会中处于生产地位。在孔子那个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君子和小人的德行与视野泾渭分明,由是,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就再自然不过了。那么,什么是怀呢?《说文解字》说怀属于心部,怀,念思也。《释名》有:怀,回也,本有去意回来就巳也,亦言归也,来归巳也。《战国策魏策》说:怀怒未发,怀是心里存有,怀藏的意思。笔者认为怀当作心里存有、怀藏比较妥当。德者,得也。德就是做人的道德,也指作为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刑就是刑罚,对犯法者惩罚的法律。土指自己居住的场所,赖以为生的地方。惠就是实利、恩惠。汉代人注疏这句话时,孔安国认为:怀,安也。包咸解释惠为恩惠。

朱熹解释这句话时仍然沿用了《说文》的用法,他在《论语集注》中说: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尹(尹焞)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论语正义》沿用了孔氏、包氏的注,曰:此章言君子小人所安不同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者,怀,安也。君子执德不移,是安於德也。小人安安而不能迁者,难於迁徙,是安於土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者,刑,法制;惠,恩惠也。君子乐於法制齐民,是怀刑也。小人唯利是亲,安於恩惠,是怀惠也。

再联系宋代郑汝谐《论语意原》对此句之解释,可以做一总结。郑汝谐说:上有徳则礼义明、教化行,固君子之所安也。上有刑则善有所怙,恶有所惧,亦君子之所安也。小人则不然,有土以居之则苟安重迁,徳则非其所知也。有恵以私之则乐其所养,刑则非其所利也。君子小人识虑之远近,用心之公私于此分矣。当时之君既无徳政又无刑章,何以怀君子?争城争地,民不得一日安,其居重征厚敛,未尝有以恵其下,又无以怀小人矣。君子小人皆失其所是。以微示伤叹之意。

按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的句式结构,四个怀字构成相同的结构,应该属于同一词性:动词。无论把怀训为安,还是训为思念或念思,都是指心里藏着或者说心里存有。因此,这句话就是说:君子心存道德与刑罚,小人心怀故土与利惠。如果仅仅理解到孔子指明所以为君子小人这个层次,还是不够的。从孔子的儒士身份而言,孔子也应该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这是他作为士的本分。而问题是如郑汝谐所言君子小人皆没法作为,何以安顿天下?孔子通过四怀说明君子小人应该各守其分,这就意味着规劝执政者、在上位者要反思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管理实现仁政。换句话说,既然刑不上大夫,那么,士大夫这样的君子就应该具备崇高的品德,使自己心怀对法律的敬畏,对得起士君子这一光荣的称号,免于刑罚之苦,这样才配得上称君子。而礼不下庶人就是因为庶民这样的贫民百姓既没有受到什么士的教育,又不是士君子,对于他们最要紧的就是安土重迁,给他们一定的实惠就可以了,由此,也可窥见儒家倡导仁政思想的现实根据。孔子这句话的现实启示是:执政党、国家的管理者或者企事业单位等处于上位的领导者要时刻坚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服务宗旨,决不能沦落为与民争利的暴君恶隶。

《论语.里仁篇》的第十三章读后感2000字


本章旨在孔子的礼让与治国关系的思想。意为如果能以礼让治国,有什么不能治理好的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讲礼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没落贵族,去日久远,那个时代有没有标点符号,因此该句的句读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成为儒者争论的一个焦点了。所以,朱熹就说:此章之旨诸家皆不能尽善。今详上句之说则范氏得之,下句之说则李氏得之。盖以礼之繁文末节,当世所尚,皆时人所易行者。至于辞让之心,则礼意之实,而人所惮为。故言能以礼让为国而先民,则其为国也不难。若不能以礼让为国而徒相与从事乎繁文末节之间,则亦无以为礼耳。至于句读之间,诸说亦多不同,往往多至让字为绝句,而以为国者属之下文,虽于上句为通,然施之下句则不通甚矣。要之,此但当为三句,而中句至国字为绝乃安耳。谢、杨、周说皆失之,谢氏上句犹可通,而下句以如礼何者为一身之礼,则无所据矣。且其上句之读与下句文势正相戾,又与诸说不同也。杨氏周氏以礼而让之说,则巧曲而支离矣。李氏之读恐亦未免此病也。经过长期思考,朱熹在《集注》去繁就简,解释说: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明代大儒刘宗周在《论语学案》中说天下之乱皆起于争,人情相争则不足;相让则有余。故先王制礼以教之。其间一进一退、一俯一仰,玉帛之交错、拜跪之趋承,大抵先人后已之意。人主躬行让徳以制礼之本。凡事皆深自抑损,视匹夫匹妇皆能胜。予不敢以崇髙自恃,由是而礼教行焉。百官让于朝,万民让于野,纪纲犁而风俗成,治国之所以易易也。舍让而言礼,其人主实有争心,一切制度文章不过为涂饰耳目之具,天下何所禀式?与人以为礼之无当于治也,而不知其畔礼已甚矣。盖春秋之末,礼文日盛,礼意已亡,人情渐趋于嚣争,遂流而为战国,故夫子有感而言之。

综上所述,礼与让治国是儒家的政治诉求。不同的时代赋予了礼和让不同的意蕴。在孔子的时代,孔子赞成的是周礼,礼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还具有行政法、民法的性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护公序良俗、民事调解不可或缺的工具。三国时期民间还有让礼一寸,得礼一尺的谚语呢,就是今天民间仍然有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说法。什么是让呢?让首先是一种举手的礼节仪式。郑玄注《仪礼聘礼》宾入门皇,升堂让,让谓举手平衡也。在注《书尧典》允恭克让时说:推贤尚善曰让。《国语晋语》也有让,推贤也的说法。而《左传襄公十三年》有语:让者,礼之主也。《礼记曲礼》亦明:退让以明礼。就字义而言,《说文解字》曰:让,相责让也。《小尔雅》语:诘责以辞谓之让。《广雅》谓:让,责也。由此可见,让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让是礼让,是有原则的相让,一是见人的礼貌动作,如现代人见面握手等肢体语言,二是表示推贤尚善,礼敬贤达善人,三是因责而让,如当仁不让。总之,礼让是一种做事敬的原则,回归到孔子的本意就是人人礼让可修身,修身礼让可齐家,齐家礼让可治国。为什么要强调让呢?因为让者,礼之主也。遵礼、守礼不仅仅在于有礼的形式,更在于践行礼的精神,身体力行地践礼。

儒家的智慧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作用,今天讲礼让就不是讲周代的礼,更不是讲历史上某朝某代某个国家的礼,而是讲我们自己的礼。我们这个既有文化传统的历史传承又有时代的意义,这个礼一方面是以法为礼,另一方面是以德为礼。遵法守德,维护公序良俗就是现代礼让的基本要义。以法为礼不仅在于依法做事,还在于遵守宪法为守一切法的依据,基于母法与部门法基础上的民约乡规、单位规章制度就是今天礼让的内涵。以德为礼就是尊重私德维护公德,既不以公德害私德,也不以私德侵占公德。坚守公德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底线。

正如礼为繁文缛节一样,今天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实在多得了不得,而且还在不断地制定出来更细更多条条框框来。然而,有礼无让可以吗?不可以。无论外在的法律条文有多少,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法律信仰,无论是法律制定的者,还是执法者甚至是全体公民都需要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也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如此,现代的让,礼之主也才有意义。守法基础上的谦让、让贤、当仁不让才有实在性,难道还有什么比一个有着礼让核心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对百姓生活更有意义吗?

《论语.里仁篇》第十四章之读后感1500字


第十四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本章说明做人先要知道做人的根本是什么,本立而道生,知本就会知道做人的道理。通俗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应该担忧自己在社会上地位如何,而应该忧虑的是自己做人的根本是什么;人不应该担忧人家不知道自己,而应该探求的是有什么值得叫人家知道的(能力、德行)。须注意的是患立知等字的意义。患在《说文解字》是忧的意思;《论语宪问》有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这句可与本章相互参照解释。《春秋繁露天道无二章》曰:是故,古之人物而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不一者,故患之所由生也。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人孰无善?善不一,故不足以立身。治孰无常?常不一,故不足以致功。诗云:上帝临汝,无一尔心。知天道者之言也。 一心为忠,二心为患,至善为忠,可以立身。忠心无患即知天道。而孔子所言不在于患得患失的功利心、名位心而在于认真思考人的立身之本在于天道,也即做人之道。立是会意字,甲骨文中立象一人正面立地的形象。立的本义是笔直的站立、立足。所以立就是以所立,依靠什么站立的意思。这里面又有两层意思须要思考,一时凭什么立身?二是立身立什么?在儒家看来,凭仁立身,仁是内在的立身之道。立身就是立德、立功和立言。由此,孔子之后的儒家经常把所以立解释为推己及人的为己之学。知是知道,知名等意思,这里是知名的意思。莫己知也是倒装语序,是己莫知的语序,意思是自己不知名,为可知就是可以知名的,可以叫人知道的。后人对此章解释甚多,仅取宋代朱陆学派观点与诸君分享之。

宋儒钱时在《融堂四书管见》中说:立与可知指君子自治之实耳,非为外也。无位为患,则所谓立者必荒。患莫已知,则所以可知者必略。立者,确乎不可拔之名。是所学实事即所谓可知者也。钱时之学出于陆九渊之徒、杨简之门。朱陆为学稍有不同,朱熹在《集注》中说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巳矣。张轼《癸巳论语解》曰:患所以立、求为可知,皆为己者之事也。立者,所以立其身也。可知者,实之在己者也。若有患其位与人莫己知之心一毫之萌,则为徇于外矣。不患无位而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而求为可知,则君子为己之学,盖可知矣。若曰使在己有可知之实,则人将自知之,则是亦患莫己知而已,岂君子之心哉?《朱子语类》卷二十六,朱熹云:这个须看圣人所说底语意。只是教人不求知,但尽其在我之实而已。看圣人语意了,又看今人用心也。有务要人知者,只是看这语意,差便要如此。所谓求为可知,只是尽其可知之实。非是要做些事,便要夸张以期人知。这须看语意,如居易以俟命也。只教人依道理平平做将去,看命如何。却不是说关门绝事百样都不管,安坐以待这命(贺孙)。

看来,打铁先得自身硬,儒者深谙此理。古人总是愿意以德服人,通过主体自身的内在的自我激励作为人生的动力,通过自身的光明德行来影响人,通过实际行动来感召人。正因为儒学是通过内在的道德价值的确立为导向的人生学问,所以儒学是实实在在的为人之学,而不是追名逐利成功之学。追古抚今,当放弃了做人求善的价值立场以及程序的正当性时,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一脱成名,以寡鲜廉耻为荣就见怪不怪了。而正是在丧失了社会基本价值的前提下,容忍不道德、甚至纵容无耻的社会宽容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冷漠悲哀,人在道德与不道德之间徘徊、患得患失加重了现代人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人不忠于自身内在的独立的道德主体性,就必然会沉沦在患得患失的俗烦之中,且必将永远沉沦下去。

《论语.里仁篇》第七章读后感600字


第七章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而这句话表面看来有歧义,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也是不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仁训为人;党为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过错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仁还是不仁了。再有一种的解释就是:人指君子。过指过错。结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来理解,人之过也的人就是君子。君子可能犯过错,各有所不同,观察君子的过错,才能知道其为仁如何。此解较为妥当。以下几种解释可资参考:

孔安国曰: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论语注疏》)

二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焞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朱熹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论语集解》)

现在看来,仁与不仁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然而,时过境迁,物似人非。人们的道德和法律也在不断变化,仁与不仁也不断呈现新的意义,君子小人也在以不同面貌显现。所以,因恪尽职守,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误,是君子之过;而故意知法犯法,穿凿附会,钻法律的空子则是小人之恶了。因此,我们不仅要观过知仁,还要观恶知非啊!

读《论语.里仁篇》第五章有感1500字


第五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本章主要解释君子的做人原则。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论富贵贫贱与道的关系;第二层次说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层次说君子如仁者安于仁,穷困潦倒还是疾速缓慢始终坚守仁的做人原则。

一般说富贵贫贱是指现实中人的处境,有时人们还会说贫穷富裕高贵卑贱,孔夫子这句话富贵与贫贱相对,因此,这四个字没有用其引申意义,也没有褒贬的意思,就其本义而言,仅仅表明人在社会中境遇,富就是有财富,富裕;贵,在社会中处高位,是指为官的人;贫指没有财富,生活拮据,贫穷;贱,表示在社会中位卑,从事具体事务的人,践也,卑下见践履也(《释名释言语》)。富贵贫贱是社会中普通人的一般生活状态,是个事实,古今一样。离苦得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现实人的基本诉求。如果一个人仅仅停留在物质需要满足这个层次上,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在儒家的世界里,人之为人的意义在于要超越基本欲望满足这一层次的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什么是君子呢?《论语》学而章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里仁章后文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颜渊章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一般认为君子一是指古代的统治者与贵族的通称,如:《春秋左传桓公十二年》引诗经语:君子屡盟,乱是用长,无信也。《孟子滕文公上》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君子也指人格高尚的人,如孟子说君子有不战;荀子说君子博学。《周易乾卦》卦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汉代班固的《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宋代王安石《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当然,君子还有其他的意思,这里无须多言。结合《论语》原句,基本可以确定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的君子即指人格高尚的人。

什么是道呢?把不以其道得之与成名违仁等句联系起来分析,这个道就是安分守己、推己及人的做人原则。这个原则在《荀子荣辱》也可得以印证,荀子说: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与君子相对而言的小人使用的是惟利是图,偷巧使诈获得富贵的道,而君子则不是,君子坦坦荡荡,坚持自己的原则,身体力行地做事,平等待人地处事。也就是说君子已经超越物质满足的这一层次的需要。君子的成名在于立德、立功、立言,而三不朽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名。儒家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珍惜个体的名誉,绝不会以不择手段而臭名昭著,与其这样的成名,倒不如默默无闻。因此,真正的君子就会表现在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情,无论是急促缓慢,还是颠沛潦倒都时时刻刻不离开仁道,违背仁性,须臾之间都不失掉人的尊严。

看看今天,为名为利者何其多啊,为求成名可以脱光,可以露光,还要曝光,拿隐私当新闻,拿本能当真情,个人的欲望与媒体的逐利导致无良效应成倍放大,学术可以造假,评估可以糊弄,学分可以交易,权力可以寻租,人人沉沦。不见君子,人何以期?

读《论语.里仁篇》第二章有感1500字


第二章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该句连用三个不字,不仁者是前提。可解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与下面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相比照,前面说不仁就不会什么,后面说仁就会什么。从逻辑上说,如果不仁,就会怎么样,如果仁就会怎么样。讲的就是人而不仁者就会怎么样,人而仁者就会怎么样了。当然,仁者,人也。人不仅有动物性,还有人性,更有社会性。

什么是不仁呢?《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孟子》有:《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史记》有: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明代《医案总论》说: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冯梦龙又说: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可见,说到不仁至少有三种说法:老子、孟子、司马迁从政治上说仁,老子否定以仁论政,孟子、司马迁则肯定以仁治国;《班超传》的作者范晔、《总论》的作者薛己则以仁、生物也论人,属于中医之论;明儒冯梦龙则以个体之品性说仁。

因此,不仁者的者就可以理解为单个的人或者单个的单位、国家等等,而不仁则可以理解为泯灭、丧失仁性,肌体丧失仁性,身体就会得病;个体泯灭仁爱,就会失去操守;国家不以仁为本,就会祸害百姓。

再看: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之如何或怎么样,久、长表示时间长,处指居住或安于其所在。这句话就可以解释为:不可以不仁久处约,不可以不仁长处乐。一个不仁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的操守)长期安于简(俭)约的生活的,一个不仁的人也不会长期满足于平静快乐的生活的,乐极则悲。如《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进一步延伸,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就成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做人的操守,就会根据自己的本能欲望行事。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有操守的人就保持自己的仁性,保有自己的道德良心,有智慧的人可以根据人之为仁的准则做出选择,发明人的利德厚物仁爱之心,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之不朽事业。结合里仁第一章择不处仁,焉得知?理解就可以知道知者利仁的智的价值取向了,智不仅仅是工具,其本身包涵了仁的价值向度。令人遗憾的是某些文化系统有智无仁,岂不悲哉!欠缺了仁的文化就会变成自以为是的强权文化,甚至还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战期间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日本军国主义对南京平民百姓的血葬就是其中的例证。无论是个体还是国家群体,没有仁的操守节义,智就无根,就会掀起无节制的恶浪欲望。

又证:朱熹对此章的解释就是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惟仁者安其仁,而无适不然。知者则利于仁,而不易所守。盖虽深浅之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夺矣。又证:朱熹引谢良佐言曰: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粗精之间,非有所存而自不亡,非有所理而自不乱,如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也。知者谓之有所见则可,谓之有所得到未可。有所存斯不亡,有所理斯不乱,未能无意也。安仁则一,利仁则二。安仁者,非颜、闵以上,去圣人为不远,不知此昧也。诸子虽有卓越之才,谓之见道不惑则可,然为免于利之也。

《论语.里仁篇》第一章读后感2000字


《论语里仁》凡二十六章,主要讲孔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仁的。

第一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仁是儒家世界的根本,以仁为本是儒家的价值选择,尽管孔子之后的儒家提出了性、道、理等诸多概念,然而仁之主体不变,也就是说仁是人之所为人的本质所在,也是天、地、人三才之本性。《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东汉刘熙的《释名》说:人,仁也;仁,生物也。结合《周易》之天之大德曰生来理解,仁不仅仅是人的全德,而是结合、吸纳了日月、天地阴阳的之灵气,故有人为万物之灵、民胞物与之说。明代张信民的《印证稿》也证明了我这样的体悟。张信民说惟于《易传》发明最著、最精切,曰:天之大德曰生,又曰:元,善之长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仁,盖在天之大德曰生。而人禀此生理曰仁。故人之原出于天。而与天之大德同量同体也。按照阴阳家《雪心赋》的说法: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仁应该是天地和合的精气,人得其全,才有人性,故孟子道性善。因此,在我们儒家看来,人有能力体悟到天地之道,人生之动力、人之尊严、人之价值就在于创造生命,改善环境,发挥人的能力实现仁道。

尽管仁是人本有的,人人都有的本来性。但是因为有的人并没有看到自己的本来性,不愿意发明人的本性,甚至还没有脱离动物的本能,是以处事做人难以安分守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不劳而获、机巧使诈剥夺他人的劳动为人。综合之,就有崇高、伟大、平凡、平庸、贪婪、多欲、恶毒、善良、美、丑、真、假等等多样的实在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人人的理想世界,更不是儒家认可的世界,因此,儒家就要通过教育、生活实践提升人生的创造力,发现自己的仁性。在儒家的视野里,仁不仅仅是道德的范畴,还是自然宇宙秩序本来性的属性。

而道家却反对儒家的这种仁化自然,自然仁化,把主观世界与外在世界一体化自然人生观,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德经》第五章)。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追问一下,如果听任人与社会自然变化,人的意义和价值又如何显现呢?如果个体自然任性,这个自然任性能保证自己的安身立命吗?守于中不也是一种主体的有为吗?道家的这种看待人世间的立场,必将走向道教个人修行,以求长生不老的境地,尽管汉代黄老无为之术曾经显赫一时,最终还是归隐于山林之士。大概这是儒家治世、道家养身,佛家养心的历史使然吧。无论哪一种价值取向,在儒家看来,只是一种生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的绝对的静止的定义,孔子说了好多仁,但是还是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学意义上的定义。这也是现在习惯于西学逻辑思维难以理解的地方所在。其实,生活只能用生活来定义。生活中的人生立场、价值取向、生活理念一旦被定义,就使得生活变成了枯燥的程式,束缚了活泼泼的人生乐趣。因此,儒家的哲学不是分析的知识架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验。

基于以上对仁的一般性把握,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句读就是里仁为美是句号或者感叹号,表示肯定判断,里是乡里的意思,就是民间经常说的乡里乡亲乡里的意思。在周代的制度里就有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这就是乡里的来历,现在韩国农村仍然沿用这一制度呢。为美就是为佳,为善,为好的意思。为就是以什么为什么。里名词使动的用法,所以说,里仁为美就是说选择住处或者说选择安居的地方以仁为最佳的选择参考。择不处仁,焉得知?处,处于,安于,居于;焉,如何,怎么;知同智。就是说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缺乏仁,怎么(说自己)有智慧呢?

所以,南宋大儒朱熹说:择里而不居于是(处仁)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在笔者看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现实意义是求知、找工作都需要仔细了解、考虑一个单位的文化与教养,一个没有教养的学校绝对不是什么好学校,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绝对不是什么可以长久的好企业,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百姓的尊重、缺乏对人的一视同仁,绝对不是什么合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职能部门。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容易被人忘记的是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居家启示是买房子一定要看所居住的邻居周边的关系如何,邻居偶遇是否有微笑;还有买房子还要看房子内的结构、场域是否与所在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相适应,阴阳是否和合,等等。

总之,儒学是生活的学问,儒学即人学。

《论语.里仁篇》第八章读后感800字


第八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该句极为简略,朝夕不过一个白昼之间,时间极短。《说文解字》有: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墨子经上》有:闻,耳之聪也。 《礼记大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韩愈《师说》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之闻即其本义,闻即知道的意思。而听而不闻则是不知道的意思。
《中庸》引孔子语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一章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由此,可见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如果一旦闻达道的真谛,即使不久就死去,也死而无憾了。其实,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认识外在的世界容易,而人认识人自己就不容易了,何况人要认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呢?
后来,清代刘宝楠沿用了邢昺的疏理的观点,在《论语正义》中说: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有这样的感叹也就正常了。不过,什么是道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这个道就是为人之道,成圣之道,也就是仁道。这种认识也是基于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而确定的。
朱熹之说当然也是由其历史背景决定的,有明显的理学倾向,他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论语.里仁篇》第七章_读书笔记600字


第七章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而这句话表面看来有歧义,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也是不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仁训为人;党为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过错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仁还是不仁了。再有一种的解释就是:人指君子。过指过错。结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来理解,人之过也的人就是君子。君子可能犯过错,各有所不同,观察君子的过错,才能知道其为仁如何。此解较为妥当。以下几种解释可资参考:

孔安国曰: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论语注疏》)

二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焞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朱熹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论语集解》)

现在看来,仁与不仁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然而,时过境迁,物似人非。人们的道德和法律也在不断变化,仁与不仁也不断呈现新的意义,君子小人也在以不同面貌显现。所以,因恪尽职守,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误,是君子之过;而故意知法犯法,穿凿附会,钻法律的空子则是小人之恶了。因此,我们不仅要观过知仁,还要观恶知非啊!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800字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让我想起了,我学院所组织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创造优良的学风,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境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种仁的修养,是要成为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地;君子关心刑律法制,小人贪图财利实惠。君子是对于违背道德事情坚决反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对于物质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考虑法律的制裁。这也可以联系到个人修养,对于眼界的问题,也是对自制力的一种沉淀。很多人犯罪,并非不担心法律惩罚的后果,而是被利益所蒙蔽双眼,看不到。其实小事也是如此,学生虽然知道旷课,无节制的玩游戏不利于身心,但是无法自拔于眼前的快乐,也只能接受自身前途的坎坷。我们作为思政工作者,应该尽自我所能去提升自我眼界,完善自我,提升学生眼界,教书育人。
仁,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实施起来任重而道远。

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


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范文一

刚接到这个标题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望《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当真望。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实在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光鲜,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尽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进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委曲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假如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抚,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瞅而却步。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斯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涓滴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承去下望,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往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进侵,戎行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杜行了剖析。您们想,假如人民糊口恬静,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假如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假如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假如戎行丰足,那么何必招抚呢 在我望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实在没什么用,只不外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前十章读后感范文二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名着,讲的是梁山108位好汉起义反抗朝廷,后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浒传》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忠和义。

忠就是对人民对国家很忠心。宋江对梁山事业很忠心,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忠。他大破辽兵,为国出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忠,也许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是,《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每个人都做到了义字,他们都可以为别人赴汤蹈火,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别人的性命都愿意。而我们现在,谁能做到以命换命呢?所以,我们很少做到义这个字。

我记得鲁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恶霸郑关西欺负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三拳打死郑关西,虽说有些鲁莽,但这种为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的义气是让人敬佩的。

而我们社会上也曾有一些卖国贼和坏蛋,像秦桧、汪精卫,他们根本就是不忠不义,他们跟108位好汉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他们也像108位好汉那样,有忠有义。对国家和民族忠心不渝,非常正义,这种人才是最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他不图名利,一心只想精忠报国,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再比如说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他也是一个有忠有义的人。他对祖国人民赤胆忠心,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荒而逃。他也很讲义气,有一次,他的战友失血过多,他要医生把他的血全部抽去给朋友,看的出来他很讲义气。他也是我所崇拜的英雄。

《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虽然是虚构的,但他们有血有肉,都是响当当的铁汉子。他们的忠心和正义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我爱《水浒传》中的精彩的故事,我也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但我更爱英雄们身上的忠义精神。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论语.里仁篇》第十章读后感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大学第十章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