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常识读后感1000字

常识读后感1000字

《常识》读后感10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常识》读后感1000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常识》读后感1000字

  我一直自诩比较喜欢杂七杂八的东西,对喜欢的东西也从来不深挖,最多在最爱它的时候做一点了解,因此了解的多半是一些浮光掠影式的东西,豆瓣网,知乎网和果壳网是我经常逛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在不间断更新一些零碎的小知识,这非常合的我口味。初看到梁文道先生的这本名为《常识》的著作时,我以为它是各种生活冷知识、普及各种科学常识的书,但是看了简介才发现,这本书刊载的内容是梁文道先生近两年来撰写的时评文字结集,谈及整治、民主、民族、教育、新闻自由、公民道德等诸多方面,因此是一本时评集之类的文章。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非常催人深省,正如梁氏自言:“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那什么是常识呢?梁文道反复说过,比如说三聚氰胺的时候,人人都在大谈造成奶粉业丑闻的是“企业责任”,这是很荒唐的。因为我们不能下毒嘛!不能下毒,不能去害人,这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基本的常识嘛,怎么把这些基本的都忽视了,而去对莫名其妙的“企业责任”大谈特谈呢?

  常识之后应该提倡什么?大概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吧?两者谁应该在前,谁应该在后,这也是个问题。我们要仔细那些总是热心地想把他的“常识”(其实也包含着他的价值观)兜售给我们的人,他们往往是想让我们变成跟他一样的人。因为常识很快会变成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人群很容易就被割裂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彼此诋毁,老死不相往来,最终走向自恋的尽头。

  《常识》读后感1000字

  我一直自诩比较喜欢杂七杂八的东西,对喜欢的东西也从来不深挖,最多在最爱它的时候做一点了解,因此了解的多半是一些浮光掠影式的东西,豆瓣网,知乎网和果壳网是我经常逛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在不间断更新一些零碎的小知识,这非常合的我口味。初看到梁文道先生的这本名为《常识》的著作时,我以为它是各种生活冷知识、普及各种科学常识的书,但是看了简介才发现,这本书刊载的内容是梁文道先生近两年来撰写的时评文字结集,谈及整治、民主、民族、教育、新闻自由、公民道德等诸多方面,因此是一本时评集之类的文章。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非常催人深省,正如梁氏自言:“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那什么是常识呢?梁文道反复说过,比如说三聚氰胺的时候,人人都在大谈造成奶粉业丑闻的是“企业责任”,这是很荒唐的。因为我们不能下毒嘛!不能下毒,不能去害人,这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基本的常识嘛,怎么把这些基本的都忽视了,而去对莫名其妙的“企业责任”大谈特谈呢?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常识读后感


常识读后感(一)

梁文道的书名《常识》,这是来自美国立国时期的托马斯?佩恩(Thomaspaine)的同名书,这位给自己取名痛苦美国之父,难以社会对个人的不公,英国对美洲的欺凌,写出了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常识》,却卖出了50万册(当时北美不过200万),它唤起了北美民众独立的信念。在今天这本小册子依然被列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中第一本。

梁文道说过:常识是我很关心的一个概念。所谓常识,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他又说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通读全文,不可否认,梁文道有很高文学素养以及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措词用得好,讲得也很客观,在文章中,他并没有回避时下热点的问题,文章中他冷静而富有理性的观点,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剂清热解毒的凉茶。

在民间:政府的好帮手主题下,梁文道列举了在面对天灾时,日本政府迟钝的官僚系统与高质的公民,民间组织的捐献活动进行强烈的对比。同时他又指出在08年次百年不遇的超级大雪灾中,政府的缺陷与民间社会的的缺席。作者认为在天灾面前,不应该只让有关部门去垄断救助,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强大力量。在文章中,梁文道直接指出了政府架构条条块块间的不协,、机制的缺陷,、危机管理的不足与基础建设的脆弱的缺点,这是很多作者都无法做到的。

可以说梁文道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是个斯文不失风趣的读书人,他讲的事情其实并高深,只是常识,至少是现代文明的常识。常识的作用在于解惑。不过,也并非大家经常谈论的东西就可以称为常识。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明星的八卦,绯闻。

与常识相对立的,应该就是潜规则。曾经勇敢揭露非典真相的钟南山院士又在两会上放炮,抨击领导不在讲真话,领导一来颂功德的会议作风,赢得热烈掌声。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潜规则,人人都知道是病态的,但人人都要按着这个规则来进行,否则就只有离开这个圈子,而现实又常常逼着许多人不能不参与这个潜规则,这就是反常识。缺乏常识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野蛮而荒谬的反常识中,

当然文学就是作者的看法,也是一家之谈:

在国耻:向百年国耻说再见这个主题下,梁文道举了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代表阿Q,阿Q确实存在国民的劣根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作者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些中国人把某些国家的旅游景点特意以中文书写的禁止吐痰警告牌单纯地解读为歧视中国人,梁文道认为以这是一种稍经刺激就立刻动怒的敏感反应,认为这是一种自我贬损的冲动。对于这一点,我非常不赞同。在外国旅游景点中,它赫然用中文写着禁止吐痰这四个字2020的警告牌,若是有其他文字2020的警告牌还好,但它独独用中文写,这是代表什么,这种场景屡见不鲜,如在外国的厕所中,独独用中文写着请冲水,这明显是对中国人的素质看不过去,用中文写着告示,诚然写告示的人可能只是出于一种提示作用,但在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和鄙视,但只是用中文写着,这意义不明而喻。这显然是对中国人赤裸裸的挑衅。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能意识到。但是梁文道却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自我贬损的冲动,那么当他看到这些字2020牌,他又有什么想法,就是一笑置之?

梁文道在文中提过,他要以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以我们大陆的角度去写,他更多的还是从一个港台同胞的角度去看大陆。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大陆人看起来是常识的东西,对于在他们另外一种生长环境里成长里来的人却很难懂。可能也有略带反讽的意味吧。

《常识》是梁文道在大陆出的第一本书,除了真话,还是真话。不过毕竟一本书写的只是作者的观点,没有人能保证作者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但是总体来说,有这样的书很好,希望将来有更多这样的书籍,让现代思想的活水来浇灌荒芜的马勒戈壁。


常识读后感(二)

一本厚厚的《常识》,读了一个月,挑挑拣拣的也就读了三分之一,一方面因为这是一本时评集,很多话题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就没有去读,另一方面老梁的风格有点闷,不是我喜欢读的那种喜怒笑骂风格的杂文,实在没有一口气读完的欲望,连续读多了会犯困。这样说并非《常识》写的不好,恰恰相反,梁文道的文章,完全可以用静水深流来形容,文字2020上波澜不兴,却很值得细细琢磨。老梁的观点看似比较中庸,一般没有直接指责的意味,文章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逻辑缓缓剖析。

感觉〈常识〉不错,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人告诉我,做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常识,你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你也会一个好的生活。于是在生活中我经常观察众人,有些人书读得不多,但是很会做人,也就是很懂得常识,八面玲珑,为人处世受人家肯定。有些人呢也许可以说懂得很多专业知识,比如说英语八级,知识而广博,无事不晓无书不读,但是就是不会为人处事,不圆滑,到头来单位里没人肯定。所以一听到〈常识

常识就是普通知识,人皆共知的,直白无奇的。然而,读梁文道的《常识》,却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收获主要来自思维的深刻和思想的深度。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的评议,不在于登高一呼出语惊人,而在于独具慧眼地剖析和揭示隐藏其中的脉络和题中要义,让读者不仅感到言之成理,而且有豁然开朗甚或醍醐灌顶的感觉。当读者不仅将《常识》当成知识来学习,而且当成智慧来收藏时,作者也就在读者心中扎下了坚实的根基。

阅读的感受只有阅读之后才能体味,我想告诉你的是读《常识》,你不会后悔。


常识读后感(三)

潘恩的《常识》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乃美国奠基档之一。而我读的是梁文道的《常识》,作者梁文道说去这个名是为了向前人致意,归宗于这种公共知识分子的传统。除此之外,作者所说的常识也有着丰富意蕴。

本书的常识也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却不会有多少人在意,甚至对那些错误常识已经深入骨髓却毫不知情,这种错误的常识比那些错误的生活常识、健康常识更危害人,这种危害深入内心甚至会慢慢渗透到表面,这种危害不止给个人带来危害,更会使整个社会开始陷入危难之中,是整个国家陷入灾难之中。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对处在这个社会中的我们一个大大的警醒!

关于时事的评论应该是人们最快遗忘的文章,因为时事发生的实时性,可是却有一种情况让时事评论不朽,看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比如几年发生的矿难,评论家煞费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讽刺了。而我们就是处于这样的时代,一个时事评论能成为不朽的时代,于是梁文道发出了江山不幸诗家幸的感慨。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关键切片,下篇为窥视世界的局部角度。上篇让我认清中国现状,下篇让我了解世界格局,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篇。

在《自虐》这篇文章中,写到了这些年常发生的事,就是总有些人冒充日本人的口气在网上发表各种日本人优于中国人的观点,可就是有那么多的网友不管其言论是否真实,还在继续添油加醋。我们不只可以看见人对偏见的执着,还会发现这种情绪表达方式的怪异。它分明就是一种自虐,我们硬是想证明日本人对我们有多歧视,似乎在寻找着一种残酷怪异的快感。为何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作者分析说这是自信心的欠缺,似乎得不到预期中的彻底道歉、真诚拥抱,我们就永远无法停止这种近乎自虐的荒诞行为。要想停止这种自虐行为,就必须自信起来,要对自己国家自信,对自己民族自信,才能抛开所谓日本人优于中国人的思想。

还有一篇文章让我醍醐灌顶,这篇文章开头讲的是07年李连玉书记开完十七大返乡全市,全市举行盛大欢迎仪式的盛况这件事在网上受到了网民的热烈批评,但批评的字2020眼都是几乎离不开土皇帝和劳民伤财等词。但是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会是件喜事?看媒体在报道代表们投票的场面,也循例有欢乐的音乐当,与一般国家的国会要不喧哗闹腾,要不鸦雀无声的情况大异其趣。但我们似乎都忘了人大会议应该是件正事,不是结婚生小孩一类的喜事。人大会议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本身是庄重严肃的,用喜事二字2020会贬低了它的真正意义。像李连玉书记这样的代表去参加会议是他分内的责任,就像一个学生去上学,一个工人去上班,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他们的家人有必要在家门口放鞭炮恭贺上课成功上班成功吗?于是我们发现,李书记的根本问题是他已经忘记了代表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诉说要求的,我们何时看到主人为了仆人做了该做的事就放鞭炮烟花来庆祝的呢?这是作者07年的观点,可是在现如今却发现仍然适用,每到人代大会还能发现许许多多纯粹作秀的提案,一些无意义的花边新闻,俨然淹没了会议的严肃庄重。

这本书虽然都是时事评论,我却读了这么多遍后仍觉得使用于这个社会,这个浮躁的喧闹社会,毒牛奶事件、地沟油、有毒蔬菜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上海高楼火灾、甬温动车事故、河南矿难等事故反映着各个政府部门职能的缺失;郭美美事件、上海高楼火灾善后作假事件、卢美美事件等揭露着这个社会的贪婪与罪恶时事评论的不朽是这个社会的讽刺。

读完文道先生的《常识》以后,先生洞察事件的能力,可望不可即,但却让我拥有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曾经固执的见解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部分的感知能力,并同时乐于这种损失,至少换取了社会大众的理解。常识的标签,往往能使我们变成皇帝的新衣中的成年人,而不再拥有小孩的那种畅所欲言。所以,我们并不缺乏常识,但是其中有太多倍标签化的常识,于是我们总是被所谓的常识引导、也期待这种引导,而忘却了其原义。

《常识》读后感


《常识》读后感(一)

梁文道的书名《常识》,这是来自美国立国时期的托马斯? 佩恩(Thomas paine)的同名书,这位给自己取名痛苦美国之父,难以社会对个人的不公,英国对美洲的欺凌,写出了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常识》,却卖出了50万册(当时北美不过200万),它唤起了北美民众独立的信念。在今天这本小册子依然被列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中第一本。

梁文道说过:常识是我很关心的一个概念。所谓常识,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他又说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通读全文,不可否认,梁文道有很高文学素养以及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措词用得好,讲得也很客观,在文章中,他并没有回避时下热点的问题,文章中他冷静而富有理性的观点,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剂清热解毒的凉茶。

在民间:政府的好帮手主题下,梁文道列举了在面对天灾时,日本政府迟钝的官僚系统与高质的公民,民间组织的捐献活动进行强烈的对比。同时他又指出在08年次百年不遇的超级大雪灾中,政府的缺陷与民间社会的的缺席。作者认为在天灾面前,不应该只让有关部门去垄断救助,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强大力量。在文章中,梁文道直接指出了政府架构条条块块间的不协,、机制的缺陷,、危机管理的不足与基础建设的脆弱的缺点,这是很多作者都无法做到的。

可以说梁文道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是个斯文不失风趣的读书人,他讲的事情其实并高深,只是常识,至少是现代文明的常识。常识的作用在于解惑。不过,也并非大家经常谈论的东西就可以称为常识。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明星的八卦,绯闻。

与常识相对立的,应该就是潜规则。曾经勇敢揭露非典真相的钟南山院士又在两会上放炮,抨击领导不在讲真话,领导一来颂功德的会议作风,赢得热烈掌声。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潜规则,人人都知道是病态的,但人人都要按着这个规则来进行,否则就只有离开这个圈子,而现实又常常逼着许多人不能不参与这个潜规则,这就是反常识。缺乏常识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野蛮而荒谬的反常识中,

当然文学就是作者的看法,也是一家之谈:

在国耻:向百年国耻说再见这个主题下,梁文道举了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代表阿Q,阿Q确实存在国民的劣根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作者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些中国人把某些国家的旅游景点特意以中文书写的禁止吐痰警告牌单纯地解读为歧视中国人,梁文道认为以这是一种稍经刺激就立刻动怒的敏感反应,认为这是一种自我贬损的冲动。对于这一点,我非常不赞同。在外国旅游景点中,它赫然用中文写着禁止吐痰这四个字2020的警告牌,若是有其他文字2020的警告牌还好,但它独独用中文写,这是代表什么,这种场景屡见不鲜,如在外国的厕所中,独独用中文写着请冲水,这明显是对中国人的素质看不过去,用中文写着告示,诚然写告示的人可能只是出于一种提示作用,但在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和鄙视,但只是用中文写着,这意义不明而喻。这显然是对中国人赤裸裸的挑衅。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能意识到。但是梁文道却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自我贬损的冲动,那么当他看到这些字2020牌,他又有什么想法,就是一笑置之?

梁文道在文中提过,他要以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以我们大陆的角度去写,他更多的还是从一个港台同胞的角度去看大陆。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大陆人看起来是常识的东西,对于在他们另外一种生长环境里成长里来的人却很难懂。可能也有略带反讽的意味吧。

常识》是梁文道在大陆出的第一本书,除了真话,还是真话。不过毕竟一本书写的只是作者的观点,没有人能保证作者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但是总体来说,有这样的书很好,希望将来有更多这样的书籍,让现代思想的活水来浇灌荒芜的马勒戈壁。


《常识》读后感(二)

常识,顾名思义,即最普通的知识。若是人尽皆知,则此书有何意义。然而如今社会,人们总是忘记常识,甚至连常识也算不上的常识。所以,总是出现一些欺昧人性良知,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海子早就写下了这样的话: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所以梁文道先生在开篇就写道:《常识》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乃因此为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在我看来,常识并非修订于书目中的人性三纲,行事五常。也非通往圣人之路的人生公式。只是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做符合人情,符合时代潮流的事而已。

常识对我们来说有何作用。说得好听些就是有利于人格的塑造。说白了就是做个好人,至少不做丢人的事。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我们从来不缺少冠冕堂皇的信仰,少的往往是毫不起眼的常识和那审视良心自我反省的过程。我们只在一味的博学,而从不参省乎己。也难怪无法知名而行有过矣了。我们不至于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只需在行事之前用最起码的常识去审视自己的行为,不陶醉于自我,足矣。若是国家领导人这样,则不会有十年文革、大跃进的错误。若是企业家这样,则不会有山西黑煤窑、三鹿毒奶粉的后果。若是执法者这样,则不会有躲猫猫、俯卧撑事件的发生。常识,可谓是人生在世的一个尺度吧。

不仅如此,常识也为我们诠释了大国民小世界中的千姿百态。可以说中国人很爱谈论政治,街道中,晚饭后,论坛上,无处不充塞着政治的身影。然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看清时事,做到旁观者清呢。也许在通往共产主义大道上的我们,听得更多的是新闻联播中对社会主义的赞美,对领导人活动日程的播送。很少听到中日形式,中美动态,世界多极化的深刻剖析,难道只有在香港凤凰卫视这种受到资本主义影响的地方才能有这种意识形态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共产主义社会更应该对人民讲实话,做实事。

近几年,中国在对外传媒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最明显的就是每年国家的灾难增多了,其实不是这些年中国走背运,而只是以前我们市井百姓没有权利知道而已。国家有着一定的国家机密绝不为错,否则你也绝不可能在世界上立足。然而,有些冠名为国家机密的事件最终纸里包不住火,还是曝光了出来,结果比事件本身更令人唾弃。

在马哲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然而中国社会意识的独立性似乎有着人为因素。每当我们学习近代世界历史时,教材总是对当时中国与世界的背景分析透彻,对事件发生的实质深层剖析,让我们看清了原委始末。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能给人们呈现出一个深刻的历史而不是一场清晰的时局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固然不错,但防患于未然岂不更好。也许时局太紧太突然,可堂堂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就没有一个能看清的人吗,还是什么堵住了他们的嘴。有人说是政府的抑制,于是大骂中国政府的人权问题。可回过头来想想,有着铁血硬汉传统的中国人是不是容易头脑发热,在搞不清实质的情况下随意游行,盲目排外。从而发起了一股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的热潮。梁文道先生在《日本:搞清楚你要反对的对象》中,这样写道:反日从一开始就反错了对象,把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日本意图加入联合国安理会、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和美国军事联防和钓鱼岛一股脑地混成一团,并且连接各种各样的日本人论,本质化成了对日本的整体否定。他又引用南方朔的一篇文章说道:南方朔在其专栏就指出了要反的其实不是日本,而是罪恶,可谓非常精准。由此看来,中国政府的做法也不无道理,除了要维护国家形象,更是怕愤青们用局部代替整体的思维发起一股所谓的爱国势力,像当年义和团一样用拿石块去砸外国使馆的玻璃的野蛮手法振我国威,从而给八国联军侵华找到了借口。可悲之中自我反省,还是中国人民对常识的缺乏啊。

自从《常识》上市以来很是畅销,真是既可悲又可喜。可喜的是,中国人民终于选对了一本看清自我的书。可悲的是,偌大中国居然对一本再普通不过的常识趋之若鹜,可见我们知识的匮乏。

《常识》虽不华丽,但很丰富。它少了几分明刀明枪的硬朗,多了几分朦胧曲折的蕴藉。借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杂志的评价:似当头一棒,如半夜鸣钟,来给予《常识》这本书。虽然时代变了,但沉睡的中国人犹在。


《常识》读后感(三)

《常识》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时事评论集,但它却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提醒世人一些什么的书。名为常识,但看了之后,发现用常识命名真是匹配,虽说是常识,但却是隐藏在事实真相背后不为大众所关心所反省到的层次,也就可以直接说是真相,是令人深思的真相,本来普通的知识、常理。在此,我对敢于说出背后真相的梁文道先生表示敬意,同时也对我自己被某些世事迷惑而感到羞愧。

梁文道先生谈了许多现在看来是颇为敏感的话题,就例如日本问题和网络信息问题。日本问题可以说是非常让当今中国人异常敏感的话题:当今时代,反日本的激进分子的数目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在他们看来,日本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原谅的,不把日本置于死地就不罢休。就像当时无聊人士疯传于QQ群的反日宣传的邮件一样,把日本人民说得个个都充满了邪恶。他们没有弄明白历史是什么和自己所要反对的对象是什么,所以他们就盲目激进,盲目地反对日本。其实,历史是可以记得但不能记恨的东西。我认为历史上种种人类无知所犯下的罪行,我们可以记住,可以了解背景了解精神层次的东西,但我们不可以把历史上别人犯下的罪行发展成为对他们国家一切的仇恨。

我曾听说过一个极其反对日本的人,他生活中凡是一切有出于日本的东西他都不碰,他说他活得极快乐,因为周身处处都可见到中国制造。而我觉得他其实活得很痛苦,历史的日本是曾犯下滔天罪行的,现在的日本也不消停,我们依然会记得,看清楚。但是日本国家的科学技术却是有很多东西是值得称赞的,就像日本的电视机,日本的小汽车,日本的动漫等等。这些东西还是要批判的吸收好。

说到底是他们没有弄清楚反对的对象,我们要反对的是罪恶而不是日本,就是梁文道先生讲的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恶一样,罪恶才是人类犯下罪行的根源,根源不除,世界永远不清净。所以说这不是中日问题,而是反罪恶的问题了,这是必须搞清楚的,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看问题才不会肤浅,才会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现在有不少人在反对韩国,原因在于韩国意淫了中国的文化,把孔子呀之类的历史名人经过一系列看似仔细实质荒唐的调查后纳入自己门下,令有些人深恶痛绝,因而仇视韩国的人之类的。其实韩国政府和媒体就算再搞多一些这样的荒唐事出来,但如果我们中国人不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也许有一天会变成那样。但是总会有人去揭穿骗局的,表明真相的,会有像梁文道先生一样的人,毕竟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在这,我们也并不是要反对韩国,而是反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犯下的文化罪恶。

梁文道先生的《常识》真的令我感悟很多,鉴于我的文笔拙劣,在这里就不一一写出,同时也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这本书,了解了解世上事实的种种真相,因为这也是常识!

《教育常识》读后感:教育常识与科学教学


《教育常识》读后感:教育常识与科学教学

读过李政涛的《教育常识》,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其中的部分观点与科学教学不谋而合。如何将教育常识内化为自己的学科教学,我做以下整合。

一、教育即转化。

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这与简单、浮光掠影式的备课有直接关系。备课备什么?我们是否在课堂上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了呢?是否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嫁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并且激发其探究的热情?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交集点找得准是把握教材的能力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个交集点是方法论问题。

把握好了这一点,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可以游刃有余,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二、教育不是雕刻,而唤醒

为雕刻而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灵魂只是等待教师雕刻的石头,教师拿刀按照心中早已构想好的模样,随心所欲地砍削删减,学生能做的只是被动承受,偶尔因疼痛不适而抱怨哭喊几声,也很快被教师的呵斥和刀削之声所淹没。为唤醒而教育,将学生的灵魂视为等候被唤醒的种子,教育的方式不是直接把种子从土壤中拔出来,而是为它创造条件,所以教育应该是农业而非工业,教育要遵循人成长的规律。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有大量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互相链接,形成了科学的基本框架。要掌握好这个框架,最基础的是要掌握科学概念。但学生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就形成了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来源已久,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朴素概念,其中有些完全与科学概念相悖,这就是前概念。在科学概念的学习中,学生的前概念对建构新的科学概念的有很大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采取头脑中的前概念解释从而阻止科学概念的接受。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如果能了解学生原有的科学前概念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前概念的教学我们常存在以下误区:

1、对学生的前概念熟视无睹,甚至忽略。这样的结果是老师所讲的科学概念会被学生们先入为主的前概念抵销掉一大半。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若不事先纠正学生运动需要力的错误概念,则会对整个教学造成很大干扰。

2、对学生的前概念不引导不启发,而是压下去的办法,给予否定。如很多学生在学前会认为月相变化的原因是照亮月球的阳光被地球遮住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启发引导来明确学生的认识,加深理解。

3、对前概念的教学干预表现出无能为力。这种做法势必导致让学生带着他的前概念牵着老师的鼻子走,其教学效果不佳。

其实学生头脑中的不少前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这样的前概念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我们应把这种资源作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科学概念。所以调查学生的前概念显得特别重要。

三、教育即生命、实践

书中提到,什么是教育者存在的使命和不可代替的价值?无非是与生长和成长有关,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成长,促进人的生命生长的事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功能就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而服务。教育的力量就是促进人的生命生长的力量。教育就是让生长。杜威说,教育目的不能从外面寻找,而是回到人的生命内部去挖掘,回到生长本身。教育的眼光关注一切与生命生长有关的东西。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应该从知识中挖掘生命成长的内容,渗透知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挖掘。如在浮力知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悟不管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水有一种品质,对浸入它所有的物体不管能否使物体上浮总是不会放弃,坚持着,托住。在溶解性影响因素教学中可以渗透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在熔化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从量变到质变的思想,晶体要达到熔点才开始熔化,之前的吸热都用来准备,蓄积,即量的积累引起质变。在植物与土壤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给与与索取,土壤给予植物水和无机盐,植物为土壤积累有机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不经历磨难的岩石是成不了肥沃的土壤的。土壤虽被我们踩在脚下,但那里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书中说到有耐心的教育,才会从容,教育者的从容不仅意味着从容接受,即带着一种宁静的心态坦然接受教育过程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悲与痛。从科学教学中,生命的起源、发展、衰老、死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自然界碳-氧循环、水循环、生物的世代交替等均不谋而合。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是短暂的,应该努力体验其中的精彩。书中说教育应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天地人事,说的是教育内容,教给学生有天地万物的真理和知识,人间之事背后的规范和道理。育生命自觉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培育有生命自觉地人就是一种教育的理想和标杆,有生命自觉的人应具备三大特征:一是明自我即对自我的生命自觉;二是明他人即对他人生命自觉;明环境即对环境的生命自觉。科学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此外,本书中还提到的并非所有的教育行为都是一种表演,但是教育行为普遍具有表演性。所谓教师为中心一言堂灌输式教学共同之处都在于教师垄断了表演的权力,占据了绝大多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必须把表演权还给学生,让更多学生有表演的机会。即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合作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读后感1000字


很开心能读到《目标》这本书。虽然我并没有从事过生产制造业的相关工作。确仍感到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作者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举世知名的企管大师、制约法(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发明者。他用写小说的形式深刻地描述了工厂工作机制的悖论(工厂的管理者们正在用常规做法毁灭工厂,而常规做法就是业界所有的工厂都是这么做的)。这个故事鼓励管理者们打破复杂的旧框框和勇于不断探索、实践和学习。

故事开始时,故事的主人公罗哥面临着工厂困境、婚姻困境。眼看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失去事业、失去家庭的失败者。到最后他的工厂成了整个集团的救星,他的妻子也和他重归于好。而这中间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本书的主题就是,围绕着物理学家钟纳和他的学生罗哥两个主角在机场的偶遇,徐徐拉开了帷幕。

当时,罗哥问候了自己的老师以后,简单介绍了工厂以及先进的机器人设备,而钟纳非常怀疑地询问机器人是否真的提高了产能。罗哥当时并没有肯定的表态,事实是他正在为成堆的库存和永远无法按时交货的订单弄得焦头烂额,他根本就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部工厂最昂贵的机器人和产能之间隐秘的逻辑。他的老板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最后三个月!

罗哥和钟纳教授的每一次接触都非常短暂,而钟纳教授也并没有告诉罗哥具体的做法,他每次会用简短而有深意的提问来引导罗哥自己去寻找答案(即苏格拉底的指导方法,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 ,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 ,以行动印证,最后找出答案来)。罗哥每次经常痛苦地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常识而已。

所以,就像作者自己说的科学并不高深,常识并不平常。

工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对于罗哥来说,在经过认真的思考,他得出了的结果是工厂的目标并不应该是所有工人、所有的机器都处于忙碌的状态,也是不产能,而应该是赚钱。有了这个目标之后,所有的设计、流程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就要了解工厂内的瓶颈在哪里?而瓶颈的产能决定了整个工厂的产能。同时瓶颈的损耗也是每个工厂产能的损耗。所以重点的工作、重点的指标都在确定目标,设计流程、响应市场的过程中产生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罗哥的工厂从严重延迟交货,到业界的最让人难以置信的交货速度。

目标对于任何组织,再强调也不为过。因为如果没有彻底弄明白目标到底是什么,就会南辕北辙,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

对于个人而言,越有目标的人通常都是越有成就的人。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并不是口号。目标需要后续一系列的策略、行动、分析、调整。而口号通常是说说而已。

《常识》读后感400字


俗话说江山不幸诗家幸,本书作者虽然算不得诗家,但也是指点江山,为民请命。本书着重讲了一些评论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力争让人们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不至于在评论写作中混淆,犯了傻。下面摘取一些观点做整理。

中国人老是喜欢万事上升到民族主义上来,一言不合,一句不对称,便被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其二是我们老是掉进小国小民的圈套里,不得解脱。国与国之间很容易揪历史根源,论上下高低,谁对谁错。于是,在中国同邻国产生摩擦的时候,雪耻型民族主义最容易呈现,这一点表现在国人动辄要求给点颜色看看武力镇压。

谣言的传播,谣言得扩大与改编,实则是因为人们心中先存在了不满,再以谣言为依托来发泄这些不满的情绪。它的传播与扩大,与人们心中的强烈不满情绪存在一定的关系。我倒觉得,好奇心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明显的。但不能单一的看待谣言源于人类的好奇心,虽然好奇心也是十分重要的缘由。

其中还就移民问题,官民关系,以及城乡变化等许多民生问题解读当下的中国社会。

教育常识读后感


【篇一:教育常识读后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教育常识,而我缺不爱学习,并不清楚教育常识的内容,猜想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就在暑期阅读任务的要求下,我初步接触了这本书,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迫切心理,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

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其内容也是把高深的理论化为实践的细节,是一本高效课堂的实践手册,更多的是操作的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的。

这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是我们年轻教师修练基本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指导用书,如果说一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提高,找到可行的策略,或者一位教师要实现从一般转变为优秀教师的蜕变,《教育常识》最适合不过了,只要有心,我们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的部分,从而激起新的认识、思考、灵感或者发现。让我们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

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也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的本质如此,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

读了这本书,深切感受到李教授的每一个观点都是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本质,从深层挖掘分析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对阐述的每一点都有深刻的体会。于是我试着让我们的数学课慢下来。给孩子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把说的机会让给孩子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久而久之孩子们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增强了对数学课的极大的乐趣。可见,课堂需要停顿的地方很多,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停顿和等待。

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更需要应用和创生,唯有如此,教育常识才会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

【篇二:教育常识读后感】

上学期学校给我读了这本书《教育常识》。刚拿到了这本书的时候,打开看看,我阅读了有时看不懂有时看懂那些的道理,以为是一篇很难论文理性的书。我静心下来,静静地翻开书本,认真阅读,发现是像心理一样的书。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教育常识就是按教育的规律办事。教育常识的提法之所以显得新颖,是因为那些遍布周遭的令人痛心的现象。有深度、有力度,值得收藏,很多章节都值得反复的阅读、体会。一线老师必看,对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很有用。

首先是作者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我期待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质疑,并在实践中完成对自我的建构。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生命的艰难,又何尝不是如此?仅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的教育者!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李政涛。作者专门用了一节内容阐释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作者在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这与简单、备课有直接关系。在课堂上我们是使教学很简单思考工作,引导了每位学生很明显的理解,但是有些同学很多很多缺乏理解,完全不明白的地方,是否我们教师教育着很简单讲授方法和很简单教学过程吗?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就可以,可大部分的聋人学生完全看不明白的,有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操作方法的,然后发现我们聋人学生缺乏文化理解的,会影响着我们学生着文化沟通很困难,后来我们老师会努力为聋人学生改新认识知识的地方或者新社会生活上交流沟通。有把握好了这一点,顺其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就可,关注每个聋人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这本书《教育常识》是教育指导书,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阅读和思考,通过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有来进一步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教育理念。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

【篇三:教育常识读后感作文】

本学期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常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普通知识。何为教育常识呢?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被它所吸引,但是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看下来,越看越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教育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和生活化这一章。下面来谈谈本章中的各个小节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首先,教育内容要生活化。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现在看来,当年那些丰富厚重的教育内容,还沉淀在心里的着实不多了。果然如怀特海和爱因斯坦所言,忘记了课堂上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这一点对与我们的聋孩子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聋孩子由于听力的损失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听觉,所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都较正常孩子要差,对于他们来说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如何让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教育掌握与正常人沟通的方法以及将来毕业之后能够有一门技术可以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如果教学内容偏离生活,首先他们接受起来就会很困难,就算是当时接受了,但是过不了过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的。

本节中还举了沈从文读书的例子。沈从文只念过小学。但他所受的教育没有停止在小学,教育场所从学校延伸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就是一本无字之书,它比起书本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宽阔无边。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来做,第一,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内容要来源于生活,要教育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对于聋校的学生来说,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老师刚教完不久学生就忘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学生没能把所学的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住校生,就算放假回家与正常人的交流或者说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很有限的。家长通常都是用简单的手势比划着与孩子交流,没能把老师教的内容,例如句式、词语等运用起来。所以由此就有了第二个方面。第二,家庭方面。家长要能经常关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把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也能运用到孩子的家庭生活中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把孩子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例如前面说到的句式、词语等,有了运用孩子才会学的有意思,才会体现出所学知识的价值来。

其次,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这一节中提到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只有那些能够促进儿童健康、主动生长的科学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现在都在说聋校的那一套教材太老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所以大家都在提倡运用普校的教材,有些班级也已经在使用普校教材。但是在运用普校教材的时候,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教材和教育模式,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它是针对健听的孩子的,是不是完全符合我们的聋孩子呢?我们要怎么样对教材进行选择,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呢?我们还是要根据我们学生自己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适合练习,把能够转化到学生那里去,为学生所用,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内容选过来进行教学的。

另外本节中的一个学生捉了一只麻雀这个例子也给我很深的启发,丛植个例子说明,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走进学生的生活,多与学生交流,随时随地都要抓住教育的机会,在无形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运用起来,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学生掌握得最牢固的。本例子中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

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期待,我们会在书中与作者结缘、与常识结伴,感受着与作者心灵共振的美妙声响,开启我们根植教育常识的、崭新的教育生活。

【篇四:教育常识读后感】

拿到《教育常识》这本书时,我略有些吃惊:既然是常识,还有必要专门写书来讲吗?对于教育常识,即使一般的家长不懂,但那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也不知道吗?这本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该书的序言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其害。在我看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斥着烦躁情绪,引领我们的是所谓的创新。很多人眼里的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与旧不同,这里的众和旧都是创新要打破的。常识无疑就具有众和旧的特点,因而也极容易被人们不加思索地放到创新的对立面。真正的创新,不能违背常识。恰如作者所言,常识是我们工作的底线。不止如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是常识?什么是真正的常识?什么是我们不可违背的、作为底线的常识?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紧迫感,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尽情地品味作者的智慧。

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仔细观察该书,可以发现它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全书分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7章。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如果把作者的哲学假设,即关于人性常识的探讨,归纳为几句简单的话,那就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生长节律的人,是一个尚须依靠教师的帮助来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要在师生共同的成长中追寻自己幸福的人。

当然,如果想在这本书中找到标准答案,那么你会失望。因为该书讨论的常识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恰如序言中所表达的:说到底,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我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可能只是其中极少且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甚至有些是他人眼中的谬论。我要努力做到讲出我思考过、体验过因而确信过的教育常识,是在和已有常识的对话中自己讲和讲自己。的确,这样的常识里带有浓厚的个人气息,但正是这种经过个人经历、体悟、思考、提炼、验证的常识,才显得真实,才富有人情味。并且作者的指向也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中也不可能提供这样的答案,作者所能做的只能是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那么你也会失望。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该书提供的是能够激发教育智慧的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该书用轻松的方式阐述严肃的话题,它是一本引发我们对教育常识乃至生活常识反思的书,是一本立意深远却可以轻松读懂的书,是一本读起来有情、有趣、有味的书。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如果你想加深对教育常识的理解,如果你想唤醒自己对教育常识的思考,那么不妨来读读这本《教育常识》吧。

【篇五:教育常识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点《教育常识》这本书。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看名字,以为是一篇很理论、很枯燥的书。闲下心来,静静地翻开书本,读一读,发现是一本与读者交心的书。作者在序中这样说: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阅读中我始终在反思自己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遭遇的怕与爱,品悟作者哲思的同时不断自我省思。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纠正了许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

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

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李政涛。作者专门用了一节内容阐释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作者在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

这让我想起苏氏《给教师的建议》里有一篇要使知识活起来的文章,其实也是讲的知识的转化问题。目前我们的认识没有问题,学生出了问题(学过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深入想,大概缘于操作上的浅尝辄止吧。

这与简单、浮光掠影式的备课有直接关系。备课备什么?我们是否在课堂上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了呢?是否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嫁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并且激发其探究的热情?且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这么说似乎很拗口,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交集点找得准是把握教材的能力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个交集点是方法论问题。

把握好了这一点,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可以游刃有余,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教育常识》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只要有心,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部分,从而激起新认识,让我们捡拾起一些过去无意丢失的珍宝,小心擦拭,通过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于此,不管何种变革,我们自有判断和选择,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部分。

【篇六:教育常识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怀特海和爱因斯坦说:忘记了课堂上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能够经受住岁月的淘洗沉淀下来伴随孩子成长呢?李的政涛说:这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内容有没有跟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提出了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苏霍姆林斯基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曾说: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学生对这种直接观察生活的学习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习兴趣,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还获得了美感经验。

想让更多的教育内容在学生的世界中剩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让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沟通,让躲在象牙塔内的知识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当然这不是说把所以的课堂都搬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对于我们的教育现状来说不切合实际的。

不过,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基础,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处处皆学问,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双慧眼活用教材,以课本为原点,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记得有为老师在教学《赶海》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体会动词的妙用,也为了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一件趣事,便在班级了举行了包饺子比赛,让学生自己揉面团、擀面皮、调菜馅,还找动作娴熟的同学示范包饺子的动作,并介绍要点,一系列动词便应运而生了。有了这样一个活动,相信趣字也会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根,或许很多年以后,他们依旧会记得那自创的奇形怪状的饺子,会记得因好奇而调制出的五味夹杂的饺子馅的味道,会记得满教室飞舞的面粉。

教育内容的最终源泉来自于日常生活,一切儿童生活中的材料都可能成为教育内容,形成一种普遍而流动的教材。教育内容还必须回到儿童生活中,让儿童在生活中体验教育内容的价值,所以教师要随时随处利用学生活中的种种事实联系他们真实的环境和经验寻找生活与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习的教材。记得有一次班级里的黑板擦坏了,想到小时候上学时用的黑板擦都是学生自己缝制的,便集中生智,口述了黑板擦的缝制方法,让他们回家自己尝试一下,要求美观实用,这样不仅能有黑板擦,还能练练他们的手工。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的同学为了找到漂亮的花布把自己的床单绞了,有的找不到棉花,竟然偷偷的剪开了自己心爱的羽绒袄。针对这件事,我们在班里开展讨论会:做事情要用合理的方法三思而后行。这样就把生活中的事件和先思后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要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发挥知识的教育价值,让它真正变成具有生长力量和教育力量的知识,就如我们的校训所言,让孩子能够拥有生活的力量。

【篇七:教育常识读后感】

今天中午在办公室休息,我闲下心来,拿起《教育常识》本书,慢慢地翻开,读一读,让我感慨良多。

我时常思考:究竟自己做一名什么样子的教师?从电视看到关于教育的正面或是负面的新闻,让我常常思索:什么才是爱,怎样对学生的爱呢?

联想到我,作为一名聋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成熟的经验,也没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不懂怎样教育学生怎样爱学生。幸好学校发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教我怎样爱学生,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怎样爱学生。

陶行知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

在手工课时,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坏脾气、不守纪律、不喜欢手工让我头痛的聋生,敢顶撞我,我一时心急,让聋生快走,永远别来上课。然而我却发现那名聋生默默坐在角落里哭泣,我心痛了,走过去安抚聋生的情绪。没想到她却来手工室找我,我感到惊讶,她问我能给她一个机会好不好?我答应她,今后你不能像上次一样。我用心去教她怎样刺绣,现在她能完成出色的作品。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如此相互的心灵对话,竟足以改变她。这难道不值得我深思吗?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自身的情感魅力,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的,只有我们深深地懂得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才会善于把握各种契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这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只有在理性之爱的意义上,教师才可能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

如此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依旧可能会流于空洞。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应该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作为教育者的我,尤其要对孩子心理要有入木三分的洞察和理解,让我们拥有如作者一样的一颗孩子般纯真的爱心,将爱传递给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要把这笔财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相信有了爱的滋养,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

【篇八:教育常识读后感】

最近读了《教育常识》这本书,说实话有点囫囵吞枣,但即使这样带给我的是更多的思考和反思。这本书的作者是李政涛教授,李教授在书中阐述了人性常识、教育理想常识、教育过程常识、教育内容常识、学生常识、教师常识、教学常识七大方面的内容。使我们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常识性的教育是怎样的。

教育的眼光即生长的眼光。教育的眼光关注一切与生命生长有关的东西。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甚至目睹了街头巷尾发生的凤吹草动,我们要从考虑到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益,这就是教育的眼光。一个具有教育眼光的教师,知道哪些书适合孩子看;一个具有教育眼光的教师,知道什么样的活动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一个具有教育眼光的教师,知道孩子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是什么?并能帮助他们解决。这样既做教育又看教育的人,才是正真懂教育的人。

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问什么人类需要教育?这个问题对于有3年教龄的我来说,从来没有考虑过。是啊,自己从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在从事着教育。只想着把自己所教的学科较好,只想着把每个学生教会说话。为了能够与他人正常的沟通,为了减轻特殊孩子家长的沉重负担,为了孩子们能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自己也说不清了。李教授从中国习惯和韩国习惯让我懂得了,对于今日的中国人,最需要给予什么样的教育?那就是教育是让人过上更好生活的一种必然的途径和手段。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对于我们的教育者来说,我们需要给予人民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脱人在此世的苦难和不幸呢?当我看到这些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者所肩负的重担。

现在我已为人父,在孩子即将长大的将来教育中,我现在就在思考,替孩子选择道路,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是教育者为了孩子的前途选择一条看似很光明的道路。但是这样的教育悲剧在于,孩子被迫听从了教育者替他选择的人生之路,结果失去了本应适合他的人生之路。而理想的教育在于,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寻找适合的道路,并且帮助学生走出适合他的道路。

其实,李教授在书中所讲的都是一些教育的常识,但正是这些常识让我们在功利面前忽略了,回归常识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者们的努力,更需要由上至下的一致,否则,必将成为空话。

【篇九:教育常识读后感】

拿到李政涛的新著《教育常识》这本书时,我略有些吃惊:既然是常识,还有必要专门写书来讲吗?对于教育常识,即使一般的家长不懂,但那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也不知道吗?这本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该书的序言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其害。在我看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斥着烦躁情绪,引领我们的是所谓的创新。很多人眼里的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与旧不同,这里的众和旧都是创新要打破的。常识无疑就具有众和旧的特点,因而也极容易被人们不加思索地放到创新的对立面。真正的创新,不能违背常识。恰如作者所言,常识是我们工作的底线。不止如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是常识?什么是真正的常识?什么是我们不可违背的、作为底线的常识?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紧迫感,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尽情地品味作者的智慧。

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仔细观察该书,可以发现它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全书分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7章。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如果把作者的哲学假设,即关于人性常识的探讨,归纳为几句简单的话,那就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生长节律的人,是一个尚须依靠教师的帮助来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要在师生共同的成长中追寻自己幸福的人。

当然,如果想在这本书中找到标准答案,那么你会失望。因为该书讨论的常识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恰如序言中所表达的:说到底,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我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可能只是其中极少且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甚至有些是他人眼中的谬论。我要努力做到讲出我思考过、体验过因而确信过的教育常识,是在和已有常识的对话中自己讲和讲自己。的确,这样的常识里带有浓厚的个人气息,但正是这种经过个人经历、体悟、思考、提炼、验证的常识,才显得真实,才富有人情味。并且作者的指向也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中也不可能提供这样的答案,作者所能做的只能是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那么你也会失望。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该书提供的是能够激发教育智慧的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该书用轻松的方式阐述严肃的话题,它是一本引发我们对教育常识乃至生活常识反思的书,是一本立意深远却可以轻松读懂的书,是一本读起来有情、有趣、有味的书。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如果你想加深对教育常识的理解,如果你想唤醒自己对教育常识的思考,那么不妨来读读这本《教育常识》吧。

读后感《《常识》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常识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