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燃灯者读后感800字

燃灯者读后感800字

燃灯者读后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燃灯者读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篇一:燃灯者读后感】

骊歌清酒忆旧时,从阅读《燃灯者》开始到意犹未尽的读罢此书之后,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三十年,三个人,三种不同的人生,四段截然不同而又有着某种共同轨迹的命运。当读到那些述说过往的青葱岁月的潇洒肆意的文字,似乎耳畔真的想起了那个懵懂青年和友人把酒言欢,引吭高歌,似乎作者是在轻松愉快的骊歌清酒中写下了这写回忆。但是在回忆唐克的文章的末尾,作者写到唐克,老兄弟,你如今在哪?那把老吉他是否已常悬崖壁上,久不作声?摘下它吧,请抚弦再歌一曲,在喑哑的歌声中有我想说的话:晚风轻轻送来,想念你的那一首歌。恍然间才发觉,原来我忘记了赵越胜所要书写的是他这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

相比而言,燃灯者这个主题固然比不上骊歌清酒忆旧时的诗情画意。正如书中所言,所谓燃灯者乃是是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言语间透入出的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但是仔细品读书中的三位,辅成先生是我哲学之路上的引路人,教我如何哲学的生活和思考;宾雁则是我一生敬仰的英雄,他的勇敢、睿智、担当,是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生境界;而唐克,没有辅成先生的学识,没有宾雁的大义凛然,但是这个背着一把老吉他的不羁青年,在我最为懵懂的年纪,教会了我唱流行歌曲,他的洒脱、放浪形骸使我学会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东西,若不是在作者短暂的一生中遇到这三个人,也许及时是皓首穷经也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更有可能在那个喧嚣的年代,被淹没巨大的政治洪流之中。

既然是这样一段充满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回忆,赵越胜为什么要用如此华丽的文笔将他书写的如此自然?所谓燃灯,燃烧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年的光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尤其是这三十年是中国变化最为深刻的三十年,但是在赵越胜的笔下却丝毫感觉不到随着青春消逝后的苍凉,理想幻灭后的失落。其实这三个影响了作者一生的人的三十年的际遇所折射是同一个人生的理念自由。追求自由是伴随这三个人一生的宿命。辅成先生终其一生徜徉在哲学的理想国中,即便是在最动荡的年代,他渴望的仍旧是像希腊先贤一般思考哲学,哲学的思考;而宾雁,人生的起起落落,矢志不渝的为了社会的公正,个人的自由呐喊、抗争,捍卫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唐克,所有人的眼中最为卑微的一个,不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怎样的义正言辞,人们的目光多么的鄙夷和不屑,他依旧我行我素,从那个当初追求婷婷时在月下抚琴高歌的小青年到廿多年后在巴黎相见时那个挂着个破相机,不修边幅的中年老男人,始终如一的还是他身上那股子向往自由的冲动。

由燃灯者,我想到了顾准,那个至今还躺着我们大多人的视线所不及的角落里的灵魂,那个曾被人用泰戈尔的名言来形容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光里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路。固执的为了自己的信念,在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中,冷静、理性的思考民族、国家、历史问题。所谓燃灯者,亦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从来就不是希腊人的无端臆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同样的故事总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舞台上上演,从苏格拉底为了唤醒民众的从容赴死,到纳吉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念请求政府赐他死刑,从布鲁诺为了真理踏上火刑架,到卡斯特里奥为了捍卫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与加尔文大战。其实这本《燃灯者》写的何止是作者一生中的三位燃灯者,也是千千万万人的燃灯者,更是献给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人类的事业,点燃自己,照亮人心、照亮历史的先驱者们的赞歌。也许作者没有如此宏大的情怀,我们也不缺少那些充满了宏大历史叙述的著作,但是经过这些过于复杂的解构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任务,早就模糊了他们原来的面貌。而燃灯者可以看做是大背景下的一段小故事,那种随着历史的波纹一同起伏的人生遭遇,虽然由于夹着个人的情感有有失客观的嫌疑,但是弥漫在笔端的那种隽永的人生体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儿最为缺乏的。这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我们的历史的一种读到的方法、方式。

一本好书,就是能让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莎士比亚。而让一个读者从一本书中读到一千个人的命运,也许也是文字的另外一种玄妙。《燃灯者》就是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李慎之的观点来解读这本书,所谓燃灯就是启蒙,燃灯者所书写的三十年就是中国新启蒙运动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一百多年的启蒙史的一个缩影。鉴往知今,启迪赵越胜的辅成先生和宾雁正是近代以来,无数启蒙者的写真,从严复、梁启超到胡适、陈独秀,从顾准、林昭到李慎之、孙家栋、陈乐民等。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和继承人,我们可曾想过:他们为谁燃灯

【篇二:燃灯者读后感】

被教育部的课题追着,发誓必待完成之后才写博文毕竟它是题外之事,不能用它代替结项。但周三晚上参加学术沙龙,我的一个文青学生,送我一本名为《燃灯者》的书,副题为《忆周辅成》。我不知道周辅成为何许人也,作者赵越胜也不认识。以为是我这学生的朋友,回答说不是,而是周国平、徐友渔、陈嘉映他们一帮的。周、徐二人很熟,买过、读过他们很多的书。去年徐友渔来川大,也去听过他的讲座。但赵越胜,确实不熟。问学生为什么想起了要送我这书,回答说是猜想我会喜欢。后来推测,他可能也把我当成了文青,因为时不时地和他聊些文学什么的。谢过他,把书带回家来,也没打主意马上看,心思仍被课题缠着。

次日下午,难得的秋日阳光,很暖,却不晒人。坐在书房里写,总觉得有些辜负,最后还是移到了阳台,沏一壶朋友送的青城韵味,拿过《燃灯者》来读。这是一本时下难得的关于师生交谊的书。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即作者赵越胜),在一个为工农举办的哲学学习班里,有幸与北大的周辅成先生结识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开始向周先生陈述自己读书遇到的困惑。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范,周先生开始孜孜不倦地给作者讲述西方哲学的要义,引导这位好学的青年步入西方哲学的圣殿。他们常常相约在饭馆,吃着聊着,以饭菜裹腹,以哲学铸思,每次都是周先生付账。相约以后,一个乘7路无轨电车去动物园换32路回北大,一个乘5路汽车去德胜门换车回清河,两路茫茫,以学为媒。一年年下来,到文革结束,作者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工变成了一个深谙西方哲学奥秘的学者,并顺利地考进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之后,他们又相约在北图,借书看书,每周的师生抵心交流不亦乐乎。在周先生无怨无悔的指导下,作者考取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研究生,又一步步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一口气读完,半天找不回魂来。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里,我总抹不开孔子与学生浴于沂、咏而归的场景,抹不开朱熹与蔡元定抵足共校《参同契》的场景。那是旧式知识分子才有的情藻,在我们这个老板与学工的时代已经成了令人艳羡的回忆。我很感谢周先生,让我看到了传统学人的纯正品格;我该祝贺作者,在动乱的年代遇上了一位爱才的尊师。这不仅仅是如何为师、如何为学的问题,而是为道的问题于中贯穿了两千年来儒家的师道理想。

周先生和唐君毅、牟宗三为同学,一辈子致力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但在我们这个不讲道德或只讲伪德的社会里,他注定是要踽踽独行一生,不仅失名于我等文革成长起来的寡闻之辈,即连他的相关著述也都很难见诸天日。但周先生是旧式学者,学问之于他不只是器,更是道,他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不会趋炎附势。他把陆游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的诗句写成条幅赠于作者,于中有他的孤独,也有他的坚守。他还曾将刘孝标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制成贺卡赠人,以此激励学生世道故乱、慎勿放逸。这是旧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任你沆瀣满地、虎狼成群,善人为善,岂有息哉!

作者将书名取为《燃灯者》,自叙来自《五灯会元》: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又引《马太福音》: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作者认为,周先生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照亮的不仅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也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还有辛劳于野的普罗大众。就此而言,周先生又是幸运的。灯之为光,不枉此生。可是这个时代,我就点亮了自己的灯,也找不到安放的灯台,因为除了灯,我已经是一穷二白了。再说,这个时代真的还有需要光明的人吗?

【篇三:《燃灯者》读后感作文】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篇四:燃灯者读后感】

读《燃灯者》心情不是很舒畅,虽然一口气读完,但是胸口总觉得有股气无法出来,抑郁无法排遣,文化人的孤独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燃灯者伟大,但是斯人已逝,如果没有《燃灯者》,我们有多少人认识周辅成,所以也算是一种幸运,燃灯者之后还有继续举灯者,也算是对文化对师道的一种传承,想想心中便也稍稍放下了。

非常佩服周辅成先生,周辅成先生学养深厚,更重要的是,他有自觉引导青年人的责任感。他热忱主动地引导青年时的作者走上与巨人交谈的人生路,作者第一次与周先生恳谈后离开先生家,写下这样一段话离开先生家已是夜幕初垂。清冷的天空有几点寒星。天酷寒,我却浑身灼热,心中兴奋满溢。不为他事,只因先生授我一席话,借我几册书。以往,多少渴望冀求,晦暗不明地蜷曲蛰伏心中,而今先生的智慧和学识点亮烛火,通浚阻塞,唤醒了一个青年的精神生活,让他懵懂的内心世界疏朗清明起来。想起了自己求学近20多年,教过的老师很多,其实如周老先生那样的老师也有,记得读大学时范培松教授,那时我喜欢写小文章,所以就在他的散文研究课上意气奋发,有一阵不知何故情绪特别不好,范老师就找我在校园里聊天,给了我很多鼓励,后来还想考他的研究生,可惜我那时不懂事,不知道继续做学问,一转身出了校园走上了社会,散文几乎与我绝缘,现在想想一个大学教授,名声在外,而我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文学学习者而已,但是他的那种鼓励那种希望年轻人能够继续往下走的热忱就是一个燃灯者的热忱,虽然事实上孤独者居多。燃灯者还如苏州大学曹林娣教授,在我工作后,她依然热情的鼓励我继续学习,还从台湾给我写了封信,而我最后选择了一条和她完全不同方向的路,上了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研究生,与文学与艺术的联系日渐淡漠,我的投机取巧让我现在想想总是无比的羞愧,但愿这些燃灯者后举灯继续往前走的学生越来越多。

尽管每个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我觉得自己真的非常惭愧。如今为人师,唯一能做的我真的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燃灯者,虽然孤独但会踽踽而行,如此而已!

【篇五:读赵越胜的《燃灯者》有感】

2009年,九十八岁的季羡林和九十三岁的任继愈同日去世,尤其是季羡林的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他们的遗体覆盖着鲜红的党旗,缀拥在一片鲜花之中。可又有谁关注到另一个大师在同一年静静的离开了我们。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是在凤凰网的2011凤凰网年度好书中,与《百年孤独》《寡人》等一并列在其中,初看介绍,以为仅仅是一个作家追忆自己老师的回忆录,并未在意。书随着《史蒂夫?乔布斯传》等被一并送来时,随手翻上几页,就丢置一边,书的开头除了作者的序之外,接着的竟然是很多知名学者的评价,当时就觉得吹捧的痕迹太重,再翻正文,尽是些生涩难懂的哲学话语,很不对胃口,在同批书都读完之后,这本书依然丢弃在书桌的一角。直到一个下雨的周末,实在没处可去,没书可读,百般聊赖之际,翻来细读,竟一发不可收拾,整本书一气读完,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赵越胜先生对周辅成老先生的感恩,更有对老先生作为学术研究的追求者、人性的守护和卫道者的崇敬,写下此文既不是为了简单的赞美大师也不是为大师被冷落而鸣不平,只是想告诉众人,中国的伦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大师级的奠基人存在。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成长历程,着重讲述了辅成先生对自己的帮助和教导,赵越胜先生在书中回忆了与辅成先生从相识到相处,从相处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伴的历程,赵先生的文笔优美,文白相间,让笔者读来口有余香。最打动笔者的是书中多次写到赵先生在车站送别辅成先生的情景,聚散离合,本是人间常情,但两者之间这种亦师亦友亦父的感情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却越发的浓厚。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毫无杂念,为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定且乐观地享受着生活的精神值得现代的我们深思。

第二部分可以理解为赵先生对辅成先生的学术总结,但大量的笔墨放在了描写辅成先生公正的学术精神与人格精神。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中,辅成先生不依附于权势,更不去奉承小人,坚守自己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在北大朗润园他家的墙上,有一张他亲手书写的条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以孟子的这番话自励,实际上,他不仅做到了孟子所谓的大丈夫,而且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始终没有因为社会环境低下高贵的头颅,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批判并努力发出不苟合的声音。在赵先生笔下,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跃然纸上。

辅成先生去世后,因为种种原因,北大虽未能派人参与其追悼会,但在其悼词中的一段话,是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他的一生是信念坚贞的一生,做学问做人一致的一生,为教书育人鞠躬尽瘁的一生,因而也是诚实高尚和成果卓著的一生。

百年仁者寿,生命伦理不出人民二字;

孤夜醉乎神,腊梅品格堪入李杜全诗。

【篇六:燃灯者读后感】

三月已过,春天却还在路上。阴晦,阴雨,阴冷,人也变得阴悒。不由地想起范仲淹名篇: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山岳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然而,寒夜里有温暖,薄暮中有灯光。看完赵越胜的《燃灯者》,颇有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感,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回忆文章看得不少,但如此富有文学性、思想性、写实性与历史性的,不多见。

一代大师风骨犹在,一段师生情谊永存,两代学人精神相续。赵越胜用朴实而感人的文字,讲述了与北大老师周辅成相知相交的故事。周乃伦理学奠基人,赵当时仅是一名青年工人,在禁锢的七十年代,周既是师长,又是知己,指引和支持着作者穿越黑暗,奔向光明。

老师周辅成作为精神标杆,在政治漩涡中尝尽寂寞却并不沉默。所以因故退休,乃至辞世后北大校方竟无一人出席追悼会。相对于季羡林、任继愈谢世后的门庭若市,作者说得极为精彩:邦有道,先生闻鸡起舞;邦无道,先生鹤衣散影。

本书共两篇。第一篇《辅成先生》,6万字长文,每一个字里都渗透着孤独而高贵的精神与心灵。三十年师生情谊,读来如亲临教诲,一言一行,历历在目。那沉潜得直抵心灵的文字,在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慑之下,我倒更愿意作者多写一点、写长一点。

第二篇《聊与梅花分夜永》,让世人深刻地了解了被遮蔽了的周辅成的治学为人,让我们于历史的尘埃之下看到了一位心灵孤独而高贵的伦理学大师。此书不仅展示了周辅成身处黑暗之下如何鹤衣散影的高贵姿态,更为当今不学无术的学术界树立了一座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

周先生的教学方式可谓特别,没有照本宣科,没有灌输填鸭,没有死记硬背,而是开书单、点拨、聊天、辩论、领悟,让年少气盛的赵越胜,一步一步地趋近西方哲学最精义的核心,穿行于哲学的殿堂之中,随风潜入夜般地濡染着作者的心灵与精神,塑造着作者治学与为人的高贵姿态。

更为可贵的是,师生两人在学术之下,还不断地塑造着各自的人格与心灵,这种关系超越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真乃臭味相投,便称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此二人这般身处学统断裂时代而又心灵相续的知己?这份知己之情,焠炼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也焠炼了我们的心灵世界。

因是哲学家写哲学家,所以本书思想性极强,哲思妙想俯拾皆是。如一等天才搞文学,把哲学讲透了,像莎士比亚。二等天才直接搞哲学,像康德年轻时也作诗,做不成只得回到概念里。三等天才写小说,像福楼拜。我们这些读书人至多是人才,若不用功,就是蠢材。

我以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伦理学,首先不是把仁或爱讲清楚,而要先把公正或义讲清楚。爱而不公正比没有爱更可怕可恨。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大人物只关心自己的小事情,而小人物的大事情却没人管,一个社会缺乏正义,必定要出问题。

本书在悲壮凄美的文字之下,同时展现了周辅成与赵越胜二位先生的学者之心、君子之气。一种谦恭为怀、淳厚为学的精神标杆,于当今这个学统断裂的光怪陆离之时代,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却又多么地让人心生羡慕。此书读来,便是一场心灵震荡。

【篇七:燃灯者读后感】

被教育部的课题追着,发誓必待完成之后才写博文毕竟它是题外之事,不能用它代替结项。但周三晚上参加学术沙龙,我的一个文青学生,送我一本名为《燃灯者》的书,副题为《忆周辅成》。我不知道周辅成为何许人也,作者赵越胜也不认识。以为是我这学生的朋友,回答说不是,而是周国平、徐友渔、陈嘉映他们一帮的。周、徐二人很熟,买过、读过他们很多的书。去年徐友渔来川大,也去听过他的讲座。但赵越胜,确实不熟。问学生为什么想起了要送我这书,回答说是猜想我会喜欢。后来推测,他可能也把我当成了文青,因为时不时地和他聊些文学什么的。谢过他,把书带回家来,也没打主意马上看,心思仍被课题缠着。

次日下午,难得的秋日阳光,很暖,却不晒人。坐在书房里写,总觉得有些辜负,最后还是移到了阳台,沏一壶朋友送的青城韵味,拿过《燃灯者》来读。这是一本时下难得的关于师生交谊的书。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即作者赵越胜),在一个为工农举办的哲学学习班里,有幸与北大的周辅成先生结识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开始向周先生陈述自己读书遇到的困惑。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范,周先生开始孜孜不倦地给作者讲述西方哲学的要义,引导这位好学的青年步入西方哲学的圣殿。他们常常相约在饭馆,吃着聊着,以饭菜裹腹,以哲学铸思,每次都是周先生付账。相约以后,一个乘7路无轨电车去动物园换32路回北大,一个乘5路汽车去德胜门换车回清河,两路茫茫,以学为媒。一年年下来,到文革结束,作者已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工变成了一个深谙西方哲学奥秘的学者,并顺利地考进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之后,他们又相约在北图,借书看书,每周的师生抵心交流不亦乐乎。在周先生无怨无悔的指导下,作者考取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研究生,又一步步地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一口气读完,半天找不回魂来。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里,我总抹不开孔子与学生浴于沂、咏而归的场景,抹不开朱熹与蔡元定抵足共校《参同契》的场景。那是旧式知识分子才有的情藻,在我们这个老板与学工的时代已经成了令人艳羡的回忆。我很感谢周先生,让我看到了传统学人的纯正品格;我该祝贺作者,在动乱的年代遇上了一位爱才的尊师。这不仅仅是如何为师、如何为学的问题,而是为道的问题于中贯穿了两千年来儒家的师道理想。

周先生和唐君毅、牟宗三为同学,一辈子致力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但在我们这个不讲道德或只讲伪德的社会里,他注定是要踽踽独行一生,不仅失名于我等文革成长起来的寡闻之辈,即连他的相关著述也都很难见诸天日。但周先生是旧式学者,学问之于他不只是器,更是道,他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不会趋炎附势。他把陆游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的诗句写成条幅赠于作者,于中有他的孤独,也有他的坚守。他还曾将刘孝标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制成贺卡赠人,以此激励学生世道故乱、慎勿放逸。这是旧式知识分子的风骨,任你沆瀣满地、虎狼成群,善人为善,岂有息哉!

作者将书名取为《燃灯者》,自叙来自《五灯会元》: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又引《马太福音》: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作者认为,周先生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照亮的不仅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也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还有辛劳于野的普罗大众。就此而言,周先生又是幸运的。灯之为光,不枉此生。可是这个时代,我就点亮了自己的灯,也找不到安放的灯台,因为除了灯,我已经是一穷二白了。再说,这个时代真的还有需要光明的人吗?

【篇八:《燃灯者》读后感】

《燃灯者》全书170页,此书于我,并不能端坐书房,一气读完,而是每每读完十余页,则需停下仔细品味,体其深意。合上书本,或追随先哲遨游哲学神殿,或佩服辅成先生暗夜独守之气魄,或感动于两人交往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或流连于作者清丽细腻,字字精彩所描绘出的场景画面

《燃灯者》是作者赵越胜回忆恩师周辅成先生的著作,它亲切、简明地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布衣中的贵族、凡人里的大师。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与领悟辅成先生的治学为人,让我们于历史的尘埃之下看到了一位心灵孤独而高贵的伦理学大师。

燃灯者在佛家是指片语可开悟人的觉者。作者将恩师喻为燃灯者,表达对恩师虔诚的景仰以及深深的感激之情。辅成先生于作者,既是师长,又是知己。他指引和支持着作者穿越黑暗,使得孱弱、卑微的生命有了光明和暖意。遇见恩师之前,作者心中的渴望冀求,只能晦暗不明地蜷曲蛰伏心中,而经先生的智慧和学识点亮烛火,通浚阻塞,作者精神生活得以唤醒,他懵懂的内心世界变得舒朗清明起来。

《燃灯者》的作者赵越胜人格精神都深受辅成先生影响,他以文修身,以心观世,下笔谨严,思力深切。而我涉猎哲学较少,看作者与先生对话哲学,不懂的地方诸多,只是囫囵吞枣,不得要领,很多都只能记下,等待某一日自己的哲学基础有一定进益才能反刍。

一、周辅成先生暗夜独守之气魄

作为中国伦理学界泰山人物的辅成先生,亲切平和,以穷通学理为己任,对于天下苍生和国家存亡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让我对其纯真而高贵的人格肃然起敬,对他身上体现出的一代中国知识人出于中西古典文化熏陶的价值情怀身怀敬意。先生是守望普世价值的哲人,是我仰之弥高的人物,先生读书,读的不只是文字,而是注重人格的提升,不是为了求知识,而是要求成为善人。先生觉得克鲁泡特金的《自传》对他影响最大,因为他从克氏的自传中,看到一个洁白、无私、坦诚,而为人类牺牲的灵魂。在先生看来,做奴隶并不可怕,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沦为奴隶的情况时常会有,但记住不要自愿做奴隶。读书人不为世用并不可耻,倒是读书人当了权势的帮凶,才不光彩。先生书房门上挂着的手泽,为文天祥在元兵狱中所作: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用超越的纯思贡献学术,又以入世的关注体察民生。邦有道,先生闻鸡起舞,邦无道,先生鹤衣散影。在外敌入侵,国脉危急之时,他高呼精神价值,专心研究歌德:那会儿人心惶惶,谁会在意歌德,我们几个青年人却觉得越是在危机时才越要像歌德致敬。那时知道日本人也纪念歌德,我们便想表现一下中国人的能力。他就是这样一位内心死守善道,终不忘循善取义的哲人。

于先生,能与先哲对话,能有成果惠及后人便达初衷,其余世间名利皆淡然处之。这种淡泊雍容,来自浩然之气的涵养,来自古卷青灯的陶冶,来自大道如砥、德不孤,必有邻的信念。

可是先生这代读书人时运不济,身处于这样一个只爱金钱和权力的时代,先生对时下的风气近乎绝望,他说:现在的时代似乎不是做学问的时代,做学问的人没市场,没有学问的人满天飞。这不是出人才的时代,而是毁人才的时代。当下的士林已远不是先生那一代人在青灯独守、古卷常翻中凝练出的沉静深邃。知识人高迈的风骨、超拔的心性,已为现世所遗忘、权贵所鄙薄,先生知其辱而保其尊,守其弱而砺其志,独自在黑夜中守候。

先生语:朝霞纵然绚丽,但那要待晓雾四散,而并非人人都能等到清晓莅临的一天。因此不管天光大开还是烛光掩映,清醒的灵魂总守候着,只要有人守候,就总有破晓的可能。怕我们都沉睡了。守候于幽夜是一种幸福,正如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一样。

先生的智慧、寂寞、笃定,连同他与时代肝胆相照之时的呐喊,昭示出的乃是黑暗中的光亮,寒夜里的暖意。作者为燃灯者立传,为思想找寻薪火相传者,也为这个价值与情操全面失守的世界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二、感人至深之师生情谊

先生与作者之间跨越年龄和层次的那种惺惺相惜,那种伯牙子期琴瑟相合彼此珍重的知己情谊让人感动。从最初周先生朴实无华的授课出场,到初春寒夜师徒徐行漫步的愉悦,再到最后作者几次涌出泪水的深沉。作者记忆犹新,让我也觉身临其境,这些亦得益于作者文学功底深厚,将周先生的形象刻画得如此生动丰满。

初见先生时。片刻,进来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先生,先生中等身材,微胖,身着一件四兜蓝制服棉袄,已洗褪了色儿,有点儿发白。脚穿五眼灯芯绒黑棉鞋,头戴一顶深棕红色栽绒双耳棉帽,步履轻捷,无丝毫老态。先生走上讲坛,摘下棉帽放在讲台上,露出短发皆白。白发不甚服帖,有几簇支立着,先生也不去管它。我好奇,以往心目中的权威,大半和高帽儿、挂牌、喷气式有关,但见眼前这位老人温文尔雅,便仔细观察。先生长圆脸,肤白皙,丰颊阔额,眉间开,目光澄澈,鼻梁高,鼻尖略收,唇稍厚,下颔浑圆,表情开朗安详。

先生每要擦掉前面的板书,总会停下来问,同学们都记下了吗?然后用力抹黑板,板擦上的粉笔灰沾满双手,先生便不时地轻拍双手,但总也拍不净,有时想轻轻弹掉身上的白粉,反在蓝棉袄上又添白印,额头上渐渐有了汗意,先生不经意间用手去擦,不觉在自己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

先生用英文念出巴门尼德的名字,重音放在第一和第三个音节上。在第一个音节上还带上点儿化音,听起来很特别,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种读法。

周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哲学大师,其在作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可见一斑,先生的穿着、相貌、及一举一动都被细心的作者仔细描绘了出来。对先生地描绘栩栩如生,随着该叙述,先生的音容相貌好似浮现眼前。

之后与先生熟识,便经常与先生交往、交谈,就是这些时候,让作者与先生建立了深深的感情。在这静谧的雪夜,我伴着先生行走在玉洁冰清的世界里,不再理会四围黑暗的逼迫。已记不清具体谈了什么了,但肯定不是哲学,多半是交换对国事的看法,对未来的估测。不知不觉已走出两站多地,到了鼓楼墙下。怕再晚了耽误动物园的32路车,我硬让先生上了车。电车开动之后,先生举起手杖向我晃了晃,就坐下,随着电车启动的呜咽声远去了。

先生于作者,既是恩师,更是知己,恩师的举动,时常牵动着作者的心,好几次令作者涌出泪水。送先生回国时,先生过安全门后回过身来,举起手杖,双手作一揖,便转身去了。我一下子忆起一九七六年初,寒冬雪夜,在鼓楼送先生上7路无轨的情景,一晃二十年了,此一别,与先生远隔重洋,不知几时才能相见。一下子眼泪夺眶。

先生耳朵有些聋,说话怕我听不清,便声高起来,话筒中竟觉得有些震耳。先生最后感慨说,过年我就98岁了,还想去法国看你们啊,就是不知航空公司肯不肯买票给我这个九八病叟啊。说到病叟两字,先生有点自嘲的大笑起来。在先生的朗声大笑中,我却不由泪水涌出。

三、场景画面之再现

作者对对场景描绘,字字斟酌,文笔优美,甚值仔细欣赏品味。

登慕田峪长城,清晨出发,踏着朝露,沿崎岖小径登山。道旁杂花缭乱,野香醉人,青紫相间,织成满眼的斑斓。古城墙大半坍塌毁损,一身岁月苍凉,静卧在褐榻翠衾之间。登山顶烽火台眺望,远天紫纱轻幔,若沧海浩渺。峰峦间雾霭纠缠,如群岛隐没波涛间。长城随之起伏,分割关山一线。

与先生傍晚时分离开北图,沿文津街老路往景山西街,三月春浅,太液西岸新柳初黄,和风轻拂,柔条依依。上得北海大桥,天上飘起绵绵雨丝,北京春雨后特有的那股土腥味扑鼻而来。蒙蒙雨雾中,见左手琼华岛上朱墙金瓦掩映绿丛。不远处,故宫角楼黄昏独立,寂寂似有幽怨。

步行访三叠泉,返回时已是暮色四合,山风渐起。向晚的天空蓝水晶般纯净,几颗早到的晚星倚着绮云,平添几痕绚丽。远山云雾缭绕,影影绰绰

不经意间,眼前豁然一亮,庐林湖已飞临身旁。润玉般的湖水静卧秋夜,岚气幽幽,摩挲秋水。湖畔烟雾飘渺,修竹袅立,伴微风簌簌纤歌。凉夜已深,皎月破云,寒星数点,清辉散落

四、真儒学之精髓

读本书,纠正了我对儒家思想的看法,始觉以前接触的并非都是真儒学,以前觉儒家强调忠君,而现在才知儒家是从道不从君。

先生如是说:儒者绝非皆是唯唯诺诺,汲汲势力之徒,循善而行才是儒学真义。在先秦儒家眼中,君可以变,国可以去,而善的理念绝不能依权势者的意志而转变。先秦儒家以道事君的理想,包含着读书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选择。高扬此一理想,读书人乃一自由之士,无此理想,便不过是策士、谋臣、奴才而已。先生指出了先秦儒家理想主义的光辉,自定于一尊,便暗淡无光,经董之手,成为维护统治集团的护法之说。先生指出,董仲舒隐去了先秦儒家的从道不从君、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自由高蹈。以大一统和不可僭越的君臣之礼将社会各阶层禁锢起来,铸就一套僵死残酷的统治之道。董仲舒以为所谓正义,就是维护军权与政权,一切反抗君主和现实政权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

读罢《燃灯者》,感动敬佩之余,深感自己经受了文学的洗礼,跟着辅成先生和越胜先生遨游于哲学和文学的殿堂,期间,细细体会辅成先生深刻的哲学思想,感受他们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品味其中优美的文字段落,收获颇多,感想颇丰!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感谢以往和现在那些教我知识,教我做人道理的老师们,深深的感谢他们辛勤无私的付出!

辅成先生果然是名副其实的燃灯者,不仅照亮了越胜先生那代的莘莘学子,也照亮了我们千千万万的后生,使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能向着正道前进,与先生一起守住读书人应有的气节!

向辅成先生致敬!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法院的可视化管理》读后感:燃灯者之绝唱


燃灯者之绝唱

——《法院的可视化管理》读后感

小萌

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改革倡导者、建设者、实践者,在这其中,邹碧华无疑是闪耀的一颗明星。2017年6月,邹碧华的遗著《法院的可视化管理》一书出版。读罢,不禁感叹天妒英才,邹碧华法官不仅是审判领域的学者型法官,更是熟习管理学、心理学、现代信息科技的司法改革者。

此书融合了他在长期间工作中的点滴思考与系统谋划;既有大胆的实践方案,也有改革的顶层设计;既紧紧围绕司法规律,又紧密融合移植管理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理念。

一、内容梗概:法院可视化管理

此书着眼于法院的可视化管理及如何实现,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渗透着法治思维与科学管理思想,可视化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最终为实现司法公正高效服务。

可视化管理,是指让管理者有效掌握组织信息,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可视化,使组织流程更加直观、内部信息更加透明、流畅。可视化管理在西方管理学中被广泛的应用,是管理学的基础性理论。这一理论在法院应用,可以让"问题浮出水面、发现问题的根源、形成长效机制、打破陈规陋习、优化知识资源、提升工作绩效".

一直以来,法院管理存在"看不见、管不着、受不了"的三不困境,即法院内外平常有很多事情领导看不见,院长有很多事情根本管不着,一旦出现问题又会让人受不了。运用可视化管理方法,有利于解决三不困境,实现对法院的科学、有效管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可视化管理提供了物质与技术条件,也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书中介绍的法院可视化管理,可应用到各个领域,主要有愿景与目标管理、管理中问题、工作绩效、群众工作、价值导向、管理能力等。以上领域几乎覆盖了法院的所有管理活动,可视化可以为法院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愿景与目标管理可视化方面,将法院的愿景与目标传达给每个干警,可以增强凝聚力。在实现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管理台账的作用,并通过预定目标、确定目标、确定责任人和评价人、分解目标、把目标专业化、目标下达实现目标设定。

在管理问题可视化方面,充分认识法院问题的破窗效应,法院问题会阻碍法院核心价值的实现,导致公信力流失。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由于人们经常性会对问题熟视无睹,对问题麻木不仁,同时还存在信息漏斗现象,导致问题难以被看见。通过结果分析、数据分析,让问题可视化,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

在工作要求可视化方面,通过对岗位职责要求、完成工作规范、工作流程要求三方面,进行标准化、具体化;清单化;信息化和公开化,可以实现工作要求的可视化,防止希望落空。对于抽象性较强的法官办案方法、裁判文书制作要求,也可以通过提炼要件审判九步法、"九个一致"等方式实现。

在工作绩效可视化方面,绩效考核应该实现避免习得性无助、摆脱管理者依赖、减少对抗和争议、避免惩罚型管理、提升工作质效的目的,而现有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绩效管理理念不符合司法精神、体系不科学、绩效数据不客观、绩效管理方法不科学的问题,通过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模式、提升绩效分析方法,实现管理理念从内部评价向群众评价转变、从数据导向向规律导向转变、从短期行为向长效机制转变、从片面理解指标向综合解读数据转变。

在群众工作可视化方面,群众工作是最难改进的工作,其原因在于法院干警价值观层面有偏差、评价体系难以反映群众价值观、群众工作效果看不见、群众工作方法看不见。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群众工作在管理目标中看得见、让群众工作方法看得见、让群众工作作风看得见、让群众工作在绩效评价体系中看得见。

二、本书特点:多音符协奏

(一)经验与探索的协奏

作者在论述法院管理的可视化实现过程中,诸多做法来源于其任职长宁法院的实践探索,也有上海法院的先进做法。对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有利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法院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对上海的一些制度提出了批判,比如绩效考核指标中,无法反应群众工作价值、没有衡量个体工作能力和素养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制度探索。

(二)理论与方法的协奏

理论是抽象的、一般化的。而空谈理论,对实践无济于事。在本书中,既注重理论的总结提炼,也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参考。比如在工作要求清单化中,书中列举了《裁判文书常见差错备考表》,表格内容丰富详实;如庭审要件九步法,极具操作性;再如第十章,从执行流程角度详细介绍了可视化的实现方式方法,这些实践经验,为其他法院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样本和可直接借鉴之经验。

(三)整体与个人的协奏

本书的目的在于实现司法公正高效,为深化司法改革提供路径。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每个法院认真落实,善于运用可视化管理方法,实现对每个司法工作人员具体化、明细化的评价。本轮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运用可视化管理方法,关注每个司法者,让每个司法者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才能激发司法者的积极性,为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提供管理保障、人力保障。

(四)法学与管理学的协奏

本书融合了法学、管理学、心理学及现代信息技术,以法学为主线,围绕促进司法改革这一目标,充分运用管理学、心理学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在法院管理层面,以可视力为理论支持;在群众工作中,结合站立效应、围观效应,打造标准化的接待流程;搭建执行管理系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等,都是依托信息技术而实现,如此等等。在本书中,各处都充满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正是借助于法学之外的其他学科,才构建起了可视化的管理方法。

结 语

在这场动真格的司法改革中,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改革、法院信息化建设都是重要方面,法院的可视化管理方法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路径,值得广泛推广与深度应用,也有待各个法院继续探索和推进。

对于处在改革大潮中的笔者来说,此书的诸多观点令我醍醐灌顶,有了知识的增长,加深了对法院管理和司法改革的认识,以往抽象的法院信息管理变得具象而清晰;作者博览群书、积极吸取新知、良好工作习惯、持之以恒保持学习等诸多优秀品质令我羞愧不已。本书虽是关于法院管理可视化的著作,其中的精髓与方法也可以用来管理个人的工作和时间,对个人亦是一种借鉴和启发。

舞者读后感


舞者读后感(一)

梦想是平静的跳舞,过简简单单的平凡生活。

现实是一个舞者带着一条残废的腿离开了这个世界。一段刚柔并进的双人舞,只能由另一个孤独的舞者独自跳下去,一直跳下去

这就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如此遥远的距离

整本书分火卷与冰卷,冰火相猝,可想而知,最终只是一潭苦水。

高纯是生活在云朗一个角落里的平凡男孩,印在他身上的或许只有两个标记吧,一个是孤儿,一个是舞蹈,但因为生活的现实,他的舞台只能是自屋的阳台,为了自己的生计他成为了一个计程车司机,而无意中闯入他车门的一个乘客,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她叫金葵,是个漂亮的舞者,但因为家庭的种种复杂关系,她渐渐离开了自己的家,走进了高纯的世界,一个蒋先生的突然来到和猝然死去,让他们措手不及高纯是私生子,病重的父亲想见他并留有遗产给他。不知这是喜是忧,但最终,他们走进了北京。他们以为这里会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有舞团有舞院,这里就像是舞者梦幻的美丽天堂,但他们却不知,这里也是噩梦开始的地方

他们被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利益纷争和情感纠葛,舞蹈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高纯并未找到生父,他们窘迫的住在一个车库里,高纯考上过舞团,金葵做过俱乐部的形体教练,因为酬劳的丰厚,高纯做了古怪的侦探。虽然过的艰辛,但俩人也算是快乐和甜蜜,毕竟他们有块地方跳舞。但接着的一宗宗的利益关系让高纯不得不被现实所屈服,种种外界因素和人性的善恶让金葵被迫离开高纯。在她被绑回家没多久,她的一次逃亡却让她不堪回首被人贩子拐卖给破山村的壮汉当老婆,他的粗鲁和折磨让金葵难以忍受,逃到另一村,心想是碰到了一对和蔼的老头老太,却又差点与山下一村的人以金钱结婚。历尽千心万苦,当她再一次回到北京,回到车库,那已物事人非,高纯离开了。

无意中,高纯与被他盯梢的周欣结为好友,为了周欣的正义勇敢,高纯决定帮她顺利揭破奸人的诡计,但之后,高纯遭人暗算,摔伤了身体。周欣为了报答他,也为了高纯昂贵的医药费,周欣找到了他父亲,为了遗产不被高纯那没人性的同父异母的姐姐所货,在律师的建议下,她与高纯在只有感激之情的情况下,结婚了。

周欣是个理性的人,她努力的维持着自己的家庭,努力的做着高纯有名无实的妻子,努力的爱着他。但这个家的女主人并不好当,周围的小人总紧紧的盯着那笔庞大的遗产,直到金葵以保姆的身份进入高纯的家

周欣恨金葵,她面对现实,维系家庭,这不能被金葵破坏。他们三个都没有错,只是被周围的小人一再的唆使和欺骗,他们一度陷入僵局。遗产争夺的硝烟还未泯灭,高纯瘫痪的身体又陷入感情旋涡,但他们之间一再的误会一再的不解又怎能敌过一个死字2020,高纯去世了。

在尔虞我诈的现实世界,舞蹈对于着两个年轻人来说是什么呢?!其实他们很简单的,想筹上钱去舞院学习,但现实又是什么呢?高纯的一条腿废了,一个舞者的腿废了,一个俊郎的舞者,一条修长的天生属于舞蹈的腿废了,而更遗憾的是,人生所求不得

闲事把高纯和金葵拉的很远,而舞蹈上的心灵相通却让两个人无限靠近,金葵戴上高纯身前跳舞时的红色头巾,穿着高纯买给她的白色纱裙,继续着那段优雅的双人舞。

《舞者》是一本很真实的书,里面律师大篇大篇理性的话语让它把梦想与现实划分的如此清晰。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总是会被这被那无故的牵连着,接而与梦想越来越远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心中秉持着一个信念,梦想也不是遥不可及高纯把遗产捐给了中国的舞蹈事业,以后每个舞员的跳动,高纯的心也会跟着跳跃。

看完书之后,你会为他们三个感到伤心,但也会有令你气愤而又悲哀的人物李师傅,在云朗租车个高纯的人,在高纯获得遗产后,他也因为落魄的家庭,因为高纯的同情被接入大院,凭着高纯叫他一声师傅,他总倚老卖老打着小钱算盘,最终他出卖了高纯,也是他,把高纯金葵周欣逼到无路可退。而一切也非他所愿,他的妻子长期卧病在床,被寄予厚望的女儿也因为选秀的黑幕不得不让他几万几十万的砸钱。说到本质上他是在帮助自己的家庭,想造就一个明星女儿,可他却忘了自己的良心,他是个小人!

一己私欲,利欲熏心!

我看到高纯是个简单的男孩,但世界却是个复杂的东西。

我看到金葵是个朴实的女孩,但世界却是个逐利的地方。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让我不得不产生思考。

舞者读后感(二)

读完《舞者》,我为金葵和高纯的生死之恋而扼腕叹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真的还有这样高尚的爱情么?现实社会中,我们的爱情在打拼中变得伤痕累累,我们把青春献给了车子,房子和物欲,我们的双手只记得钞票的温度,却忘记了牵手的滋味,那么在这个飞速向前的城市里,我们又怎能把那个缠绕相依的根,深深地扎进这水泥里,做到任岁月冲刷而依然不离不弃呢?

高尚的爱情,结局却总是让人伤感。是啊,有人是历史,有人是现实,能同时拥有历史和现实的人又有几个呢?就像我们的初恋,那是历史,我们的婚姻,那是现实,我们怀念着历史,却面对着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口,我们背负着心灵的选择,远离着初衷,尽管那么的无可奈何,尽管那么的差强人意,可最终我们还是要走进与心灵相隔甚远的现实里。

与以往的书,相似之处在于同样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主人公坎坷多变的命运,突如其来的种种变故,吸引着我的眼球,忘记时间,只是为这样美好的爱情感叹着,为女主人公的坚韧,寻找真相的毅力感叹,为这样的结局唏嘘感叹,为这个悲剧的结局感叹。难道这个世界,爱情真的就那么奢侈了吗?到哪里可以寻找到这样浪漫彻底的爱情?也许只有在海岩的书中吧。

舞者读后感(三)

因为喜欢海岩的作品,所以才看了他的新作《舞者》。当我看到尾声却感到不安和惆怅,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为什么好人不是一生平安?也许这样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三个人物:高纯:高纯的命运始终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私生子,单亲家庭,母亲早逝,为了理想和生活而奔波,相爱的女友分离,找到了父亲的线索,却始终未尖刀,为了帮助别人自己险些送命,所有的苦难都来了,可他始终执着于理想《舞者》,始终执着与爱情,即使可能无望,人生的苦,在于求之不得,可能热爱就不觉得辛苦吧,我是这样理解的,热爱就能以苦为乐了。

金葵是个单纯的女孩,为了爱情和事业,始终执着追求着,不为钱所动,抗拒家人的安排,组自己的路,(.org)命运的安排使她和所爱的男孩失之交臂,她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始终为他们的冰火之恋之梦追求着。

周欣是个成熟的女子,特是个为理想而奋斗的女子,和金葵一样不为钱所动,她最可贵的是为了高纯的健康和生活,选择了嫁给他,照顾他,即使他们之间不是爱情,也学可能就是个无性婚姻,她选择了牺牲,知识为了欠他的。

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人这样呢?人们都在向钱看,利益的驱动是一切之源,还有什么爱情和理想,还有什么执着和牺牲,有的只是刺激和麻醉。

人生的苦,在于无目的,盲目的的行走,人生之乐,在于追求和奋斗的过程,即使不一定成功,无论得到与得不到,始终以一份平常心来对待。爱情,就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心,强求没用,但也不能言弃。

分歧者读后感


分歧者读后感

选择一个派别,等于选择一种生活。

无私派、诚实派、友好派、博学派、无畏派,所有的人必须选择一个派别生存,如果不行沦为无派别人员,你将生活在生活最底层。好奇的是,个一性一测试的时候,主角首先排除了友好派和诚实派,在选择的时候又果断地排除了博学派,究竟是作者个人倾向问题,还是在作者看来,这几个派别的存在都过于极端?大概是因为这两个派别的冲击是大多数人会面对的困境。有的人强迫自己做无私派,但实际上,他们对无畏的追求深入骨髓。有的人看起来像个无畏派,其实只是避免伤害的伪装。在书里,无私派在作者看来过于压抑自己的欲一望,追求忘我,倒不如像个无畏派一样,敢做改为,就算受伤牺牲,也要追逐真实的自己。无私派过于恭敬,无畏派过于无情。面对自己还是继续伪装?面对自己就难免要舍弃一些自己熟知的东西,例如家人。继续伪装却要埋没本一性一,保证一辈子不暴露自己。

在无畏派的训练里,主角和来自诚实派的克里斯蒂娜成为了好朋友,表达的也是一个意思诚实面对自己。

从书里的几个派别里,主角的自我挣扎里,禁不住也会想,如果是自己,会选择哪个派别?如果能清晰地作出选择,大概对自己的了解也越深刻。赞成主角的,反对主角的,都代表着你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

为什么在无私派和无畏派里,主角会选择无畏派?是因为过腻了无私派的生活,还是本来她就趋向于无畏派?

大概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是从主角纠结挣扎的过程看到了自己。从选择派别,到面对朋友的背叛,克服恐惧,到最后挺身而出,都有自己的影子。虽然觉得唤醒那一章有点过于苍白,但是情感描述很有代入感。很适合处于迷茫期的人看。如同我们一开始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样,主角一步步从选择派别中清楚了自己的方向,明白了不同派别之间的优缺点,一点点克服恐惧,越来越坚定走自己的路。值得庆幸的是,主角找到了陪她一起拨一开乌云的人,让本来犹豫的脚步变得更踏实。故事最后,幸存的人投奔友好派。只是战况异常的惨烈,牺牲的人远比想象的多。当最一爱一的人倒下了,你却必须和讨厌的人一起前进。也许这就是生活。不知道在友好派,又会发生些什么意外,让看似渐渐明朗的形势陡生变化?

孤独者读后感


孤独者读后感范文一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这部小说集在开头便引述了屈原《离骚》里的两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部小说正是反映了鲁迅当时在探索中彷徨的心境,想求出路却到处都找不到路,表达了一种无路可走的苦闷。写下《孤独者》的时候,正是1925年10月17日,当年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孤独。鲁迅对社会、对人生冷静地观察,冷静地思考。外在环境的压迫,让他感到孤寂,感到苦闷,不得不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以这种嗥叫的方式反抗社会的压迫,反抗内心的绝望。

《孤独者》通过以我的口吻讲述了三个故事:魏连殳的祖母的故事,魏连殳的故事,我的故事。在这三个故事中,描绘了三个变化:孩子的变化,魏连殳的变化,我的变化。

孩子本是天真烂漫的,心性应是纯净的,内心世界应是充满儿童所应有的童真、简单。然而,在《孤独者》里的孩子并不是这样。故事里的大良、二良开始时愿意和连殳玩耍,会经常到他家玩,只要磕响头,装狗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说孩子初始还有那天生的调皮,好玩,而到了后来逐渐被环境同化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失去应有的尊严。魏连殳成了异类,孩子在大人的教化下,已不再和他玩,连魏连殳的东西也不要吃了,甚至是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喊杀!。此时的孩子们,俨然是像周遭的大人们一样看待魏连殳,一样逃避他,戕害他。这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与愤怒,养熟了他们,寄予希望于他们,到头了却是遭到这种残酷的背离。从《孤独者》这里对孩子变化的描述,可见出鲁迅内心对待孩子是如何凄凉的悲愤。

魏连殳的变化可通过他对孩子们的态度和自身行为的转变体现。魏连殳起初对待青年和孩子是热情的,把他们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也总喜欢逗小孩。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孩子。当我反对他的看法,他竟至于气忿了,便又显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魏连殳总认为孩子是天真的,没有大人的势利与贪婪,有不好的变化也是环境教坏,因此更得注重爱护教养。可惜三个月之后,连殳竟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视了,他对孩子的态度开始憎恨,也默认了我的观点。此时的连殳已变得愤怒,更显出他的孤独,因而会有后来对待孩子们的报复:要他们装狗叫、磕响头。与其说是连殳对背离了自己的孩子的报复,不如说是连殳对庸众势利与贪婪的报复。魏连殳对孩子的态度由充满爱,继而怀疑,最后是绝望甚至是报复。他的愤怒与悲哀正是由于自己对孩子们爱得太深,希望启蒙孩子们去反抗大人们那样的庸众的麻木,最后却以悲剧收尾。这又何尝不是鲁迅的真实写照呢。

我是小说里的经历者,也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叙述自我。从《祝福》到《伤逝》,再到《孔乙己》,鲁迅的小说里多出现这种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叙述视角。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态度来叙述,实质上是隐藏着的作者在冷眼旁观,平静的语气里透着无尽的悲哀。因此,故事中我的变化不得不说更像是鲁迅先生灵魂的自我解剖。

《孤独者》的篇写道: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鲁迅在小说里不停地重复着走,其实就是他在冲破桎梏的过程中思考得出的结论: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彻底反抗绝望,在孤独的荒漠中,如苍狼长嗥般悲切而坚定的抗争。用他无情之笔批判着敌人同时也解剖自己,带着愤怒与悲哀,审视着这无法直面的冷酷人生。

《孤独者》读后感范文二

魏连殳在世俗人的眼里是一个不被理解的人,是孤独的。就连自己的本家看来,他仿佛也是一个外国人一般。他的行为:所学的明明是动物学,却去做历史教员;对人爱理不理,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不重视家庭,却极孝顺祖母在别人眼里是古怪的。以至于在他祖母的葬礼上,他们都要严阵以待的对付他。因为他是吃洋教的新党,向来就不讲什么道理。他这样的命运其实是当时五四时期启蒙者的普遍命运不被世人理解。所以他只能在祖母的葬礼上,用嚎啕大哭来哀悼自己的祖母,哀悼像他自己一样不被理解的孤独者。这哭声里透着凄凉,悲哀,无奈,愤怒。

其实他早已看明白了,像他这样的人,是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所以他对别人总是冷冷的,淡淡的,因为他对着个世界是有些绝望的。然而,他又不是彻底地绝望。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就算是看到房东又脏又丑的孩子时,他的眼里也会出现平时少见的欢喜。在他看来,孩子是天真的,是没有大人身上的陋习的,是中国的希望。

但最后,他的这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了。

接踵而来的失业,让他不得不开始逐渐向现实低头,甚至愿意去干钞写这样的活,此时的他还想活下去,为自己活下去。但是生活的残酷,却不给他机会,使他连写信的邮票都买不起。

他一点点的被逼是死了,终究向现实低了头,得了一个杜师长顾问的职位。一个在别人眼里是前途无量的职位。但他知道此时自己已经死了,在别人眼里所谓的成功,在他看来他是彻底地失败了。活着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风光的背后有着无奈和悲伤。

其实魏连殳就是五四时期启蒙者的缩影,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梦想想改造这个社会。却不被人理解。是一些在心灵上和生活中的孤独者,世人眼中的异类。后来很多人不得不向现实屈服,过上世人眼里的上层生活但他们的内心仍旧是不如意的,煎熬的,

正如魏连殳一样,他用今天买进,明天卖出,弄破来表达他的不满,所以最后他死了反倒是解脱了,让他显得十分的平静,用含着冰冷的微笑,来嘲笑自己,嘲笑这个社会。

但鲁迅先生并不是绝望的。文章的结尾用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着冷静的光辉s说明他还是感觉到有些希望的。

《孤独者》读后感


《孤独者》读后感范例【1】

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一个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问题就在这里,真正的孤独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吗?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说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说明你并不孤独。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的话,那么大家并不理解他,甚至并不知道他是个孤独的人,大家可能认为他很随和、很幽默、真逗,那么容易和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

《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

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殳五一是孤独者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惊心动魄的,她的复仇是最残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二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放弃了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报复别人的方式报复自己。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

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视为希望的孩子报复,对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种可以破坏的工具甚至必须破坏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

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哪里呢”的苦闷彷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之于他们,之于魏连殳,更之于鲁迅,我的孤独似乎确实如此的微不足道。

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孤独者》读后感范例【2】

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春天在哪儿啊,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

——食指《鱼儿三部曲》

我松下一口气,终于把鲁迅的《孤独者》读完了,这是一篇仅为十几页的短篇小说,可我却分了几次才读完,不仅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的晦涩与深奥,更是文中的冷峻与黑暗让我难以品味。

余杰说:“我习惯在夏夜最燥热的时候读鲁迅。没有一丝风,室内像个蒸笼。翻开书后,黑色的方块字一行比一行凉,如冰一般凉入骨髓里,一行比一行苦,如黄连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渐渐觉得灵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却又无可笑,欲哭亦觉无所可哭。”我同样也是在这么一个酷夏读着鲁迅的小说,“灵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旷而迷茫,失落而无望。有时我真恨鲁迅,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一个黑暗的“现实”,然后再隐约点亮一丝希望,最后当这点零星的“希望之光”还尚为火星之时,再迅速拈灭它,如从未出现过一般。

如《药》中的夏瑜的坟上纵有凭空出现的花环, 但连乌鸦也不愿栖在上面;又如《孤独者》中作者借魏连殳的话表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然而又让“天真”的孩子“拿着一片芦叶”指着魏连殳道:杀!而那个孩子“还不很能走路……”。我知道这怨不得鲁迅,鲁迅先生是讲真话的人,事实如此。只是我还像很多人一样,即使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却还要寄托一丝美好的希翼,中国人历来喜欢圆满。

这个故事是送殓始送殓终,“满脸黑气”的革命者魏连殳走了,不是死于革命,而是死于痨病。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顾问“交运”赚来的“敬”,是的,他为了摆脱生活的惨状,他从事了他所反对的。他不再是孤独者与异人,而是人们敬重的“魏大人”。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所换来的,也就是说他放弃先前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于所反对的现实黑暗。他叫老人家为老太太时不得敬,他温和恭敬的请孩子们吃花生时不得敬,而他“交了运”后唤老人为老家伙,给孩子们东西让他们学狗叫或磕头时却得了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悲?魏连殳虽然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惨状,但用他的话说却是“已经真的失败”。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败,身处绝境尚有生还之机,而心处绝望就无复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艰难的不是为追求理想去对抗现实,而是放弃理想俯就现实。精神上被杀死了,剩下的肉体不过只是精神的尸体。其实我们往往在梦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现实”相劝,让我们现实一点,学会圆滑,奉迎与媚笑。但我们内心真是只愿为生存而俯就“现实”吗?肉体死去倒不是终结,梦想死去我们就真的如行尸了。面对现实但不是放弃梦想。魏连殳最终也未能改变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者,落寞的孤独者……

相信《燃灯者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燃灯者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