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笔记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你也许需要"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这样的内容,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读《艺术与视知觉》有感】

最近一直在读《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自己很难理解。因为里边讲了太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书中就对一个问题分析性、针对性很强,介于自己现在的理解能力,一时很难深入看下去。但是它里边谈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就尝试慢慢的看下去。最后自己觉得还是感受颇深。接下来我就对本书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下看法。

在书中引言中,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就谈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然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心灵上的有感而发,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相结合而达到最终的美的效果。所有的这些视知觉都包含着一种思维,而这种思维中又存在着一种直觉。当我们在发现美、创造美的时候是这种直觉给了很大的灵感。当然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在知觉与视觉上的感悟也存在差异,最后导致对于美的认识、对于美的感悟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书中一共讲了十章: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表现。每一章都对本章的主题展开了很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有的通过实验来证明;有的列举建筑、绘画、雕塑等来分析;有的则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作对比。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在进行讨论,研究它的问题合理性、存在的价值性、给人们造成的怎样的视知觉等等。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在里边,用心去思考问题,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今后要好好去学习努力改造的地方。下面我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平衡,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影响平衡的因素:重力、方向、顶与底、左与右等等,还有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平衡给人的视觉因素很多,我们在观察一个建筑物的时候,就拿巴黎圣母院来说吧: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感觉是很神圣的,华丽的外表,中轴对称的形式,让人们对宗教产生了一种无言的崇敬。但是有多少人去认真分析这座建筑的平衡之处呢?它不单单是作为以中轴对称的形式体现平衡的,在这座建筑中,中间的那个圆形窗口所处的位置正是在这所建筑本身垂直于水平的结合点,把两边的建筑集中在一起,这样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平衡感。就拿一件大师画的画来说,他在创作的时候,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风格,在画面的表达上肯定都存在一种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以从画面的重力来下手,也可以将其画面的色彩进行调整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为了使其画面有个视知觉上的平衡感,通过作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情感,从而让读者更能够接受它,体会从中的乐趣。

其次要谈的是空间,我个人理解视觉上的空间表现其实就是对事物的本身存在的一种特质的抽象表现形式,物体的体积和面是作用于框架的基础之上的。记得当时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是立面构成的时候,围绕一个话题去表现空间的时候,都是基于一种图形跟基底的关系。平面构成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只是一种二维的空间感,是要通过人们视觉上的感知去抽象的表达出来。而立体构成是以一种三维的表现形式出现的,立体效果是通过消除变形图形的张力而产生的,它的这种形式能够让人看得见、摸到找,实实在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书中讲到:要判断一个式样究竟被看成是二度的还是三度的,主要取决于哪种看法能够产生出较简单的式样。我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当我们在分析一座雕塑像与这座雕塑像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被我们看成是图与底的关系。如果我们真正愿意把它周围的空间看成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而不是把它看成事无形的空气的时候,那么雕塑像本身就具有了图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因为它不仅是一件封闭的小型的立体物,而且具有一定的质感、密度和硬度。

从建筑本身来说,很多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在表达着空间视觉性。单从建筑外部是不能体现空间的具体存在,更要深入到建筑本身的内部,亲身体会那种给人带来凌驾于建筑空间之外的感觉。好的建筑师会运用各种手法,例如通过建筑框架、光线、装饰等等手法去营造建筑体的空间感,给人一种高大、宏伟、至高无上的感觉。很多建筑体现了空间带给人们那种强悍的视觉冲击力:西方建筑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罗马的万神庙、罗马的大角斗场、中国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从各个角度去体现了建筑空间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较大的空间给人们营造的视觉冲击力,然而小空间也同样能够给你带来另一种美的感受。在这里我就不做表述了。

第三点要谈的是色彩。书中作者谈到:歌德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主动的)色彩:黄、橙、黄红、朱红和消极的(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主的的色彩能够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而被动的色彩则适合表现一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我想这个观点是很多设计师在运用色彩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必然因素。运用什么样的色彩当然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前提是要达到色彩的和谐。运用各种颜色或者是混合色使得色彩的色调能够看上去自然而又和谐才是我们运用色彩的主要意图。如果说色彩的色调搭配的不好,看上去不和谐,就会影响了最终的视觉效果。

现在出现了很多要求色彩标准化的趋势,我想这种趋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表现形式,好的艺术作品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并不趋于这种色彩标准化。这种色彩标准化不是来自艺术的实践,而是某些染料制造商或者大量生产带色产品的工业部门的产物。它们代表不了真正艺术作品所要追求的艺术色彩。

以上就是我结合书中的三大点谈的自己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好好的用心去学,这里的用心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看事情的全面性和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本书中也有一些自己不明白或者是不认同的地方,所以自己就把这部分给滤过了。我觉得任何东西只要是自己所需要的,就应该把它接受、采纳和运用,如果对自己没有用的就可以把它删除。没有全盘的接受也没有全盘的否定。问题总是存在着矛盾性,不管自己是持有矛也好,握有盾也罢,只要不拿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就是很好的解决途径。

【篇二: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经过专业老师的多次推荐,最终读完了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感触和领悟非常大,它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

这本书里,作者力图将那些潜在的规则一最简洁的语言形式描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本书一共分为十章,有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和表象。每一章每一节所阐述的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这些元素所呈现的状态,对自己所做的一些设计都有很大启发。之前做设计都是完全凭感觉性的东西,缺乏理论的支撑,导致脑袋里既有一些浅薄的理论,又有中度的感性,思维很不清晰,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艺术,什么样的才是好的设计。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真的理性好多。看一些设计作品,能够稍微联想到这本书中所阐述的道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指导自己辨别好的艺术和不好的艺术。

作者阐述的艺术的原理,以及这些原理所呈现的视觉和知觉上的异同,都是我们学设计所应该必须掌握的。其中第一章有关于平衡的一些列知识。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平衡,重力和方向等等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怎样的构图,怎样的形状和色彩,才能符合人们的视知觉,才能在正常的视知觉中相识错误的信息等等,都给我们了一个很清晰有逻辑的阐释,以至于在日后从事的设计工作中少走弯路,提升设计价值都有很大影响。

除了这些,最大的感悟就是,应该多读一些理论之类的书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并发展着理论,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还有就是,在读书时读好书,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东西,没有效率还会产生排斥心理。而一本好书则会引起心灵的震撼和共鸣,从而提升自我。

【篇三:《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作文】

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作者鲁道夫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还以大量的艺术史事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艺术史上的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所谓伦勃朗式用光法,我们仅仅看到了半张脸,但是我们却判断这是一个完整的脸。埃及人画画的时候,永远都是侧面的人像和正面的身体,是他们不懂得所谓的透视法么?而迟雷科作品《一条忧郁和神秘的大街》对透视原则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利用营造出诡异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浮动着隐隐的失衡感与危险感。在了解视知觉原理之后,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细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趣味,许多难以表述的朦胧感受也在了解规律之后变得清晰而可以解释。不管是在视觉艺术的创作还是欣赏中,都大有裨益。

虽然目前我对此书的理解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但再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对书中理论有所消化和实践之后,还是值得一再细读的。尤其对于从事艺术类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对于视觉设计等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比一些只分析现象而不给出解决方式的纯理论书实用得多,这些理论与规律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篇四:《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本书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书中力图将那些潜在的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1904-2007),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电影作为艺术》、《艺术心理学新论》、《熵与艺术》等。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心理学、美学、美育、建筑及煤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贡献,是欧洲学术传统的继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纪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构图、笔墨、色彩三个方面体现了艺术品中的形式美。

俗语中往往蕴含着真理,生活中人们看到一个美的事物时,常用带劲一词来形容,这里的劲我想就是阿恩海姆在其著作中不厌其烦阐述的张力吧。按阿氏给的概念:张力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它是一种不动之动。任何物体物体的视觉形象,只要它显示出类似楔形轨迹、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间的表面等知觉特征,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正在运动的印象。

雕塑艺术从展示方式来看,是一种静态艺术,它只宜选择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间的表情与形体运动来传达情感,但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确实具有一种动感,能够寓动于静,破静为动,由于形象本身就是死的、虚构的,如果在其中不能看到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他的僵死性就会成倍增加。(达。芬奇)

比如汉代的绘画与雕刻无不呈现一种飞舞灵动之势,图案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之龙构成,动物也常常是除遒劲雄壮之外,还要加上一双能飞的翅膀。唐代吴道子的壁画也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美誉。在相对静止建筑领域,飞檐也似乎要参与到这种飞舞灵动的合奏中。

双林寺的韦驮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之精品。从构图上看,其身体重心基于左足,下肢朝前站立,从腰部开始,由头部带动整个上体躯干向右侧扭曲,这种扭曲程度,已极大地超出了人体生理所允许的限度,很像一节麻花,但人们从整体气势观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从这种艺术夸张变形之中,感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线,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势。韦驮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让人感觉肌肉紧张,充满力量。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对比。韦驮整个身躯外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并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也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觉。

从马里尼的《人与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不动之动的苦苦追寻,作品在高宽深三个纬度上全面外拓,马头向前,人仰向后,人的双臂伸向左右,马腿向下人们欣赏它时,会感到雕塑内部的张力正试图冲破表皮,向空间无限放射似的,这种空间最大化的追求是雕塑不可或缺的形式特质。我国台湾雕塑家朱铭的《太极系列》也是如此,大多运用凌厉,的斜向形体,佐以粗砺的切割肌理,营造出强烈的空间张力(场)美感。

综上所述,雕塑造型中运用倾斜、变形、膨胀、不对称以及节奏与韵律上的变化,就可以产生出张力,从而也就产生出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这本书利用了心理学来告诉人们为什么会对艺术有美的感受并进行了深度剖析和解读,其间大量的分析和例证为我们这些入门级的学习者们理解艺术的原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那些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里最本质的共性,也明白仅仅浮于表面创作是远不够的,深入去理解设计的原理才能在艺术这条大路上走得更远。

面对这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的学习,深深感受到若是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不能够真正理会课程内容与老师要求的。没有一个设计师是在没有理论基础的同时能够达到登峰造极的成就的。而这本书《艺术与视知觉》基本上是所有老师都强烈推荐的所以一定值得一读。现在的阅历与知识都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虽然读起这本书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不管怎样还是理解了一些。这是一本值得一生诵读的书籍不同年龄段读起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4篇)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大全(4篇)

【篇一:读《艺术与视知觉》有感】

最近一直在读《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自己很难理解。因为里边讲了太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书中就对一个问题分析性、针对性很强,介于自己现在的理解能力,一时很难深入看下去。但是它里边谈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就尝试慢慢的看下去。最后自己觉得还是感受颇深。接下来我就对本书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下看法。

在书中引言中,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就谈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然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心灵上的有感而发,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相结合而达到最终的美的效果。所有的这些视知觉都包含着一种思维,而这种思维中又存在着一种直觉。当我们在发现美、创造美的时候是这种直觉给了很大的灵感。当然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在知觉与视觉上的感悟也存在差异,最后导致对于美的认识、对于美的感悟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书中一共讲了十章: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表现。每一章都对本章的主题展开了很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有的通过实验来证明;有的列举建筑、绘画、雕塑等来分析;有的则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作对比。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在进行讨论,研究它的问题合理性、存在的价值性、给人们造成的怎样的视知觉等等。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在里边,用心去思考问题,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今后要好好去学习努力改造的地方。下面我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平衡,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影响平衡的因素:重力、方向、顶与底、左与右等等,还有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平衡给人的视觉因素很多,我们在观察一个建筑物的时候,就拿巴黎圣母院来说吧: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感觉是很神圣的,华丽的外表,中轴对称的形式,让人们对宗教产生了一种无言的崇敬。但是有多少人去认真分析这座建筑的平衡之处呢?它不单单是作为以中轴对称的形式体现平衡的,在这座建筑中,中间的那个圆形窗口所处的位置正是在这所建筑本身垂直于水平的结合点,把两边的建筑集中在一起,这样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平衡感。就拿一件大师画的画来说,他在创作的时候,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风格,在画面的表达上肯定都存在一种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以从画面的重力来下手,也可以将其画面的色彩进行调整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为了使其画面有个视知觉上的平衡感,通过作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情感,从而让读者更能够接受它,体会从中的乐趣。

其次要谈的是空间,我个人理解视觉上的空间表现其实就是对事物的本身存在的一种特质的抽象表现形式,物体的体积和面是作用于框架的基础之上的。记得当时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是立面构成的时候,围绕一个话题去表现空间的时候,都是基于一种图形跟基底的关系。平面构成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只是一种二维的空间感,是要通过人们视觉上的感知去抽象的表达出来。而立体构成是以一种三维的表现形式出现的,立体效果是通过消除变形图形的张力而产生的,它的这种形式能够让人看得见、摸到找,实实在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书中讲到:要判断一个式样究竟被看成是二度的还是三度的,主要取决于哪种看法能够产生出较简单的式样。我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当我们在分析一座雕塑像与这座雕塑像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被我们看成是图与底的关系。如果我们真正愿意把它周围的空间看成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而不是把它看成事无形的空气的时候,那么雕塑像本身就具有了图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因为它不仅是一件封闭的小型的立体物,而且具有一定的质感、密度和硬度。

从建筑本身来说,很多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在表达着空间视觉性。单从建筑外部是不能体现空间的具体存在,更要深入到建筑本身的内部,亲身体会那种给人带来凌驾于建筑空间之外的感觉。好的建筑师会运用各种手法,例如通过建筑框架、光线、装饰等等手法去营造建筑体的空间感,给人一种高大、宏伟、至高无上的感觉。很多建筑体现了空间带给人们那种强悍的视觉冲击力:西方建筑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罗马的万神庙、罗马的大角斗场、中国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从各个角度去体现了建筑空间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较大的空间给人们营造的视觉冲击力,然而小空间也同样能够给你带来另一种美的感受。在这里我就不做表述了。

第三点要谈的是色彩。书中作者谈到:歌德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主动的)色彩:黄、橙、黄红、朱红和消极的(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主的的色彩能够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而被动的色彩则适合表现一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我想这个观点是很多设计师在运用色彩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必然因素。运用什么样的色彩当然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前提是要达到色彩的和谐。运用各种颜色或者是混合色使得色彩的色调能够看上去自然而又和谐才是我们运用色彩的主要意图。如果说色彩的色调搭配的不好,看上去不和谐,就会影响了最终的视觉效果。

现在出现了很多要求色彩标准化的趋势,我想这种趋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表现形式,好的艺术作品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并不趋于这种色彩标准化。这种色彩标准化不是来自艺术的实践,而是某些染料制造商或者大量生产带色产品的工业部门的产物。它们代表不了真正艺术作品所要追求的艺术色彩。

以上就是我结合书中的三大点谈的自己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好好的用心去学,这里的用心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看事情的全面性和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本书中也有一些自己不明白或者是不认同的地方,所以自己就把这部分给滤过了。我觉得任何东西只要是自己所需要的,就应该把它接受、采纳和运用,如果对自己没有用的就可以把它删除。没有全盘的接受也没有全盘的否定。问题总是存在着矛盾性,不管自己是持有矛也好,握有盾也罢,只要不拿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就是很好的解决途径。

【篇二: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经过专业老师的多次推荐,最终读完了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感触和领悟非常大,它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

这本书里,作者力图将那些潜在的规则一最简洁的语言形式描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本书一共分为十章,有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和表象。每一章每一节所阐述的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这些元素所呈现的状态,对自己所做的一些设计都有很大启发。之前做设计都是完全凭感觉性的东西,缺乏理论的支撑,导致脑袋里既有一些浅薄的理论,又有中度的感性,思维很不清晰,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艺术,什么样的才是好的设计。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真的理性好多。看一些设计作品,能够稍微联想到这本书中所阐述的道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指导自己辨别好的艺术和不好的艺术。

作者阐述的艺术的原理,以及这些原理所呈现的视觉和知觉上的异同,都是我们学设计所应该必须掌握的。其中第一章有关于平衡的一些列知识。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平衡,重力和方向等等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怎样的构图,怎样的形状和色彩,才能符合人们的视知觉,才能在正常的视知觉中相识错误的信息等等,都给我们了一个很清晰有逻辑的阐释,以至于在日后从事的设计工作中少走弯路,提升设计价值都有很大影响。

除了这些,最大的感悟就是,应该多读一些理论之类的书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并发展着理论,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还有就是,在读书时读好书,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东西,没有效率还会产生排斥心理。而一本好书则会引起心灵的震撼和共鸣,从而提升自我。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大全(4篇)

【篇三:《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作文】

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作者鲁道夫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还以大量的艺术史事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艺术史上的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所谓伦勃朗式用光法,我们仅仅看到了半张脸,但是我们却判断这是一个完整的脸。埃及人画画的时候,永远都是侧面的人像和正面的身体,是他们不懂得所谓的透视法么?而迟雷科作品《一条忧郁和神秘的大街》对透视原则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利用营造出诡异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浮动着隐隐的失衡感与危险感。在了解视知觉原理之后,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细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趣味,许多难以表述的朦胧感受也在了解规律之后变得清晰而可以解释。不管是在视觉艺术的创作还是欣赏中,都大有裨益。

虽然目前我对此书的理解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但再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对书中理论有所消化和实践之后,还是值得一再细读的。尤其对于从事艺术类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对于视觉设计等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比一些只分析现象而不给出解决方式的纯理论书实用得多,这些理论与规律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篇四:《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本书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书中力图将那些潜在的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1904-2007),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电影作为艺术》、《艺术心理学新论》、《熵与艺术》等。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心理学、美学、美育、建筑及煤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贡献,是欧洲学术传统的继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纪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构图、笔墨、色彩三个方面体现了艺术品中的形式美。

俗语中往往蕴含着真理,生活中人们看到一个美的事物时,常用带劲一词来形容,这里的劲我想就是阿恩海姆在其著作中不厌其烦阐述的张力吧。按阿氏给的概念:张力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它是一种不动之动。任何物体物体的视觉形象,只要它显示出类似楔形轨迹、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间的表面等知觉特征,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正在运动的印象。

雕塑艺术从展示方式来看,是一种静态艺术,它只宜选择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间的表情与形体运动来传达情感,但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确实具有一种动感,能够寓动于静,破静为动,由于形象本身就是死的、虚构的,如果在其中不能看到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他的僵死性就会成倍增加。(达。芬奇)

比如汉代的绘画与雕刻无不呈现一种飞舞灵动之势,图案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之龙构成,动物也常常是除遒劲雄壮之外,还要加上一双能飞的翅膀。唐代吴道子的壁画也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美誉。在相对静止建筑领域,飞檐也似乎要参与到这种飞舞灵动的合奏中。

双林寺的韦驮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之精品。从构图上看,其身体重心基于左足,下肢朝前站立,从腰部开始,由头部带动整个上体躯干向右侧扭曲,这种扭曲程度,已极大地超出了人体生理所允许的限度,很像一节麻花,但人们从整体气势观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从这种艺术夸张变形之中,感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线,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势。韦驮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让人感觉肌肉紧张,充满力量。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对比。韦驮整个身躯外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并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也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觉。

从马里尼的《人与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不动之动的苦苦追寻,作品在高宽深三个纬度上全面外拓,马头向前,人仰向后,人的双臂伸向左右,马腿向下人们欣赏它时,会感到雕塑内部的张力正试图冲破表皮,向空间无限放射似的,这种空间最大化的追求是雕塑不可或缺的形式特质。我国台湾雕塑家朱铭的《太极系列》也是如此,大多运用凌厉,的斜向形体,佐以粗砺的切割肌理,营造出强烈的空间张力(场)美感。

综上所述,雕塑造型中运用倾斜、变形、膨胀、不对称以及节奏与韵律上的变化,就可以产生出张力,从而也就产生出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这本书利用了心理学来告诉人们为什么会对艺术有美的感受并进行了深度剖析和解读,其间大量的分析和例证为我们这些入门级的学习者们理解艺术的原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那些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里最本质的共性,也明白仅仅浮于表面创作是远不够的,深入去理解设计的原理才能在艺术这条大路上走得更远。

面对这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的学习,深深感受到若是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不能够真正理会课程内容与老师要求的。没有一个设计师是在没有理论基础的同时能够达到登峰造极的成就的。而这本书《艺术与视知觉》基本上是所有老师都强烈推荐的所以一定值得一读。现在的阅历与知识都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虽然读起这本书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不管怎样还是理解了一些。这是一本值得一生诵读的书籍不同年龄段读起来都有不同的感受。

视诚信如金


视诚信如金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近段时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阅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的确,虽然雷锋叔叔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精神长存,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指路座标。

县委书记的爱人托雷锋帮孩子买一顶帽子,随手掏给他五元钱。可是,雷锋叔叔把买来的帽子交给县委书记的爱人时,却找还她七元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县委书记的爱人把两张五元的钱当成一张给了雷锋。雷锋叔叔不为蝇头小利所动,视诚信如金,微笑着对县委书记的爱人说:您把两张五元的新票子当成一张给了我,花三元钱买了一顶帽子,正好找回七元嘛!(详见《雷锋的故事》3034页。)

上面的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动了。须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五元钱并不是小数目(这是我从爷爷奶奶经常讲的故事中知道的),可以办很多事情。那时候,五元钱可能比现在的五千元作用更大。我还知道,雷锋叔叔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却能够恪守中华民族视诚信如金的优良传统美德。仅凭这一点,雷锋叔叔就将永远是我的榜样。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多元的价值观相互碰撞,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相对抬头,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岌岌可危。苏丹红、地沟油、毒胶囊等制假售假的事件层出不穷,真的让人忧心忡忡,感到诚信已如黄鹤般一去不复返了。

令人欣慰的是,党和政府从来都没有放松对精神文明精髓的诚信构建,大力倡导构建诚信社会,收到了显着的成效。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许多诚信做人,以诚信为本的先进事例,真的让我感慨万千。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我想:这是社会的基本道准则。现在,我们西昌正在搞双创活动,更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视诚信如金,提高西昌的知名度和软实力。

指导教师:高立祥张金富

高立祥杨卫琼老师简评:小作者在认真阅读《雷锋的故事》之基础上,以雷锋帮县委书记的爱人买帽子为契入点,联系实际畅谈了诚信如金这一主题,收缩自如,且联系西昌的双创工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昌市中小学学雷锋,见行动取得的成效。

视诚信如金 (800字)


视诚信如金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近段时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阅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的确,虽然雷锋叔叔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精神长存,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指路座标。

县委书记的爱人托雷锋帮孩子买一顶帽子,随手掏给他五元钱。可是,雷锋叔叔把买来的帽子交给县委书记的爱人时,却找还她七元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县委书记的爱人把两张五元的钱当成一张给了雷锋。雷锋叔叔不为蝇头小利所动,视诚信如金,微笑着对县委书记的爱人说:您把两张五元的新票子当成一张给了我,花三元钱买了一顶帽子,正好找回七元嘛!(详见《雷锋的故事》3034页。)

上面的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动了。须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五元钱并不是小数目(这是我从爷爷奶奶经常讲的故事中知道的),可以办很多事情。那时候,五元钱可能比现在的五千元作用更大。我还知道,雷锋叔叔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却能够恪守中华民族视诚信如金的优良传统美德。仅凭这一点,雷锋叔叔就将永远是我的榜样。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多元的价值观相互碰撞,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相对抬头,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岌岌可危。苏丹红、地沟油、毒胶囊等制假售假的事件层出不穷,真的让人忧心忡忡,感到诚信已如黄鹤般一去不复返了。

令人欣慰的是,党和政府从来都没有放松对精神文明精髓的诚信构建,大力倡导构建诚信社会,收到了显着的成效。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许多诚信做人,以诚信为本的先进事例,真的让我感慨万千。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我想:这是社会的基本道准则。现在,我们西昌正在搞双创活动,更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视诚信如金,提高西昌的知名度和软实力。

五年级:老高2011

认知觉醒读后感1000字(优选范文)


作为启智部的老师,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各种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要培养,要提高。我们老师的认知能力需要觉醒。特别是看了周岭先生的《认知觉醒》,这让我对认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书中提到了很多普通人遇到的问题。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想勤奋却总是敌不过惰性,

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下的状态,

想精进却总是弯路不断……

读了很多书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费了,我们仿佛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是不是很扎心?

书中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觉得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出现了问题,人与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书中给出了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这样一个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这让我比较感兴趣,因为里面的早起和阅读我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了。这个应该是比较容易改变的一部分吧。以前早起是因为要做早餐,多余的时间都是刷手机,或者打游戏。看了书以后,我决定要做些有意义的。有什么是可以刷着手机,利用碎片时间,又能掌握知识的,相信有部分同事也是这么做的,就是做学习强国。在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里,我经常会写自己理论学习不够,现在我就刻意去学习。这个APP里,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不仅包括了重大会议精神和重要讲话文件,更包含了党、政、军在全国各方面建设上的要闻时事,具有很高的思想性、新闻性、综合性和服务性,每一条信息都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可以说是一个全面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重要思想,帮助党员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息库。以前登陆平台,我带着纯粹学习理论的简单想法,但随着对各个频道的深入阅览后,切实感受到“学习强国”平台润物细无声地灌输着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量,让我学到了新知识、开阔了新视野,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工作创新能力,俨然成为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加油站”。

每一部书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应该被独立理解,我们也许并不需要像《中庸》里说的那样。

要“尊德性而道问学”,也不需要“极高明而道中庸”,但至少要“致广大而尽精微”。

读书既要由博返约,也要窥一斑而见全豹。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总是很迷茫,在数以千计的新闻当中,究竟哪一条信息是有效的呢?在无法辨别知识有用性及优劣的情况下,总是容易被繁杂的信息牵着鼻子走,“学习强国”的内容,软件不插广告,学习资源免费,内容分类科学有序,让人可以直击重点,轻松找到自己想学且有价值的信息,节省了大量搜索信息的时间。而且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和组织形式,可以让人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起,还可以与身边同事朋友及时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现在平台还有一些在线PK答题,即使是清晨5点半,仍然有战友在线抢答,让你觉得并不孤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早起学习是可以量化的,因为在APP的学习报表里,我的名次提前了不少,有着满满的成就感,也像书里面写的,让早起之旅变得更加科学和轻松。

我觉得认知觉醒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觉醒的认知帮助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当我看着自己书架上成排的书时,再看我手中的这本《认知觉醒》,心中无限感慨,书不在多一本足矣。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我把和《认知觉醒》的相遇当成是自己的一次缘分,在此时此刻遇到它遇到作者,对我来说是种拯救。他拯救了一个内心渴望成长、提高自己却陷入知识的汪洋之中不堪重负,那个小脸蜡黄奔波各个课场的我。

上进本没有错,但我错在没有方向和方法。而《认知觉醒》此时来到我的生命中,你说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呢?

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触动学习法,无论是看书还是学习还是反思,都要从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出发,然后去行动,最后去改变自己,让改变当下发生。

当我看书的时候,从最触动自己的点开始,一本书我不需要全部读完,我过去为什么焦虑?因为自己拿到一本书就想从头读到尾,书里的点太多,自己很想全记住,但是又做不到,因此我很焦虑。

看完整本书后,我坐下来开始思考我自己,我为什么要看书?我看书的目的是什么?没错,我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我想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但是此时此刻的我有那个能力将所有的点吸收并做到吗?当然不能,我此时的水平是固定的,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能将它们看到并附身上体。世间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循序渐进的,人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凡事要慢慢来。

同时,不是所有的点也适合自己,而往往是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当下,凡是能想起的就是缘分,那就从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开始吧。

当我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对一本书的要求不再是追求记住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这样是不是就减少了很多量,自然焦虑感也会减少,压力也会减少,也不用再像过去那样自我责备,为什么我读了这么道理我的生活依然如旧?

读书关键的不是做思维导图也不是搭建知识树,而是从自己最触动的那个点,让自己行动起来,最后让自己改变起来。

同理我在听课时也会这么思考,有时一节课有1-2个小时,有的更长有的稍短,我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将课中的点全记住,我只取最感动自己的那一个点就好,然后在生活中去实践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

再说反思日记,每天的日子似流水,我也要将触动自己的那一个点用反思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记录触动自己产生情绪的背后事情发生的过程,思考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为什么自己会激动、高兴、悲伤、情绪冲动等各种情绪,找出来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改进措施或者总结出来一个可以为自己用的知识点。

找到最触动自己的那个点,触动自己的那个点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点,再结合在舒适圈边缘练习,让自己在这一个点上持续行动,最后让自己发生改变,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知,最后实现自己的认知觉醒。

带着这样的认知,我已经开始上路,我开始用触动法看书,比如本书,我找到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自己开始用起来,我用书中的“工”型清单法开始给自己一天的工作学习做计划,我开始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读书内容写出来,比如本篇。我开始记录自己的反思日记,有一天有位朋友在群中赞美我,然后我开始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并深挖自己的情绪变化的原因,并想出解决方案。

我曾经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退缩,当我想起书中的情绪脑和本能脑,我就笑了,我要理解它们,它们是为了保护我,我不是责备它们而是调用自己的理智脑和它们一起对话,不确定的事情未必是坏事,为什么不去试试,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在等着我呢,去尝试下。

我们不要被事情限定,不要为了做事而做事,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呢?我不是为别人做事,而是为自己做事。我不是在为老板辛苦工作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而工作,我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和作者聊天,我不是看书架而是看看我书架上都有那些朋友。我不是在做这件事而是在游戏,在做自己可以掌控的游戏。

这是我今年遇到的最好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在此感谢作者为我们分享他的心路历程和追求认知的经验。作者写的很用心,通过字里行间能感受一股“真”气,这种真实足矣感动所有看过本书的人,书中没有太多的说教,像面对面跟一位兄长在推心置腹的聊天,也像在听一位恩师谆谆教导。所有的遇见皆是缘分,所有的相遇皆机缘,也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为我们出版了这么接地气的一本书,希望它能拯救更多像我这样的人,这也是造福于人类。

我把我的触动点分享出来,你的触动点会是什么呢?请你来认真看看《认知觉醒》,它值得你一读再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可是精神的负担丝毫没有减少。一天好不容易结束了工作,我们又极为迅速地投入了手机的怀抱里,在手机上阅读各种热点新闻,极力使我们的精神放松。手机上五花八门的信息,颜色鲜明的界面,各类的视频,使我们接受了感官的刺激,获得了一瞬的快乐。但这种做法,使精神愈发空虚,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时间一长,生活中目标的影子变得虚无,梦想也就成了空想,日子过得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掀不起波澜。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在工作的最初,也许自己也对生活充满了期待,试图学习工作两不误,活到老学到老,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可渐渐地,自己立的flag常常被打破,次数多了,连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不一样的生活,开始焦虑,开始自责,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种焦虑,是来自自己无能的愤怒,也是自己没有真正做成一件事的不满足感。而产生焦虑时,手机还在手上拿着。为了逃避这种自责的痛苦,依旧选择玩手机不去面对,痛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了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也索取了余下的闲暇时间,麻木了精神。

厌倦了这种生活的人该怎么逃离呢?

试着做计划。计划,是对一天时间如何规划的方式。对我们严格把控时间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如果做好了一天的规划,就不容易被一大堆事情绊住,也乐于在某个时间段做好某个时间段应该做好的事,不会因闲暇时间多而盲目选择玩手机。

但是计划不是做了就一定能完成,对某些人来说,选择开始执行计划时就很难。比如一天之始,在已经做好的计划和手机之中做出选择,部分人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机。因为手机更好玩,更不费力,而那部分人会告诉自己只玩十分钟,但是到了十分钟之后,手机舍不得放下,又是十分钟,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一天结束了,才恍然若失,自责于计划没完成。

手机拿起来容易,放下来难。所以那一秒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它可能决定了你一天如何度过。

试着在选择节点多花点时间,学会延迟满足。

既然今天定下了要完成这个任务的计划,先完成计划再玩手机,比先玩手机再学习,快乐多了。玩手机对前者来说,是完成计划的奖励。后者则会因为任务没完成,在享受的同时更加焦虑,玩手机也玩得不痛快。正如一句话: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学就痛痛快快地学。如果把两者掺杂在一起,做a想b,不仅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也是做什么都不快乐。延迟满足,不是不允许自己享乐,而是先把一天重要的事做完之后再享乐。

在周岭的著作中,“延迟满足”对日常生活的帮助极大,同样,“消除模糊”也有着洗涤心灵的意义。

如果地上的一团垃圾看得你很不舒服,但是这是大家的公共区域,你不需要对这团垃圾负责,因为迟早有人要清理它。但是它影响到你的情绪了,一走过这里,你就会因为糟糕的环境而感觉不舒服。这个时候,你会不会主动清理它呢?

它影响的是你自己的情绪,我建议你主动请理它。如果生活中突然有些琐事侵占你的头脑,或者一个想法一瞬而过,我也建议你先处理它或先记录它。

因为有些烦恼,它不是出现一次,以后就再也不出现了。比如,和朋友聊着开心的事情,但是突然她说的一句话让你哽住,你很在意这点,但你不明白为什么很在意,之后就淡忘了这件事。这件事,下次还会出现,还会在某个时机,再次让你不快,只要你没去解决它。而正确的方式,现在去解决它,或者立即用备忘录记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它,分析自己为什么不快,挖掘自己内在的情绪,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给自己提供解决这种情绪的方法。这样,烦恼就会慢慢变少,精神也变得轻快了起来。毕竟烦恼着我们的事,部分是小事、琐事,解决一件就少一件,就像把沉积了淤泥的池子慢慢洗干净的过程,最后,池子干净了,清澈可见底。

当然,周岭教给我的不止这些,学习,读书,运动,冥想,反思等。我获得了很多,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本书,使你改变了,那它就是有意义的一本书。

读后感: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被这本书看似另类的标题吸引,一个与字连接着遥远的两端,使人心生好奇。这本书以游记的面貌展开,讲述了作者与儿子骑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经历,然而在看似凌乱的描述中,其实探讨的是作者反复思考并构建的一套哲学:何为良质?

摩托车前进了,摩托车出现问题了,摩托车需要维修了。作者从眼前这台摩托车,或者被看作什么精巧的机器吧,开始探讨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从直观上,摩托车可以看作动力产生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等各部分组成的,称为组件。一一剖析各种大小零碎的组件,探究他们的作用原理....之后会发现组件彼此牵动,造就了摩托车的功能,也赋予了它含义,而不是一堆铁皮。

在此之上的解读,摩托车不仅包括组成它的系统,还包括背后架构它的理性。从摩托车出发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基于不含主观判断的客观事实,经过合理的划分,以及一条逻辑的道路,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能够架构出一整套框架,我们称之为理性。

纵观西方哲学史可以发现,以希腊文明为代表的古代哲学即开始探讨如何认识世界、什么是正义等一系列问题,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理性在各种学派的发展和竞争中渐渐掌握了话语权,认为世界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依赖于理性和法则,从混乱中找出秩序。至康德时形成了一种对理性的完全推崇。随后虽然也有对理性的反思与削弱,但总体上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体系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与理性,或者称为经典的认知和思考方法相对的,即感性或浪漫的认知。浪漫是从表象来观察,浪漫认知的人有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书中出现的约翰和斯维亚可以说代表了这种浪漫的认知。然而在修理摩托车时,浪漫更像是嘲讽。作者看起来坚定的站在理性的一边。

科学是基于理性的,基于假设的验证和推翻。但如果假设出现的速度超过了验证的速度,科学的方向又在哪里?在《自然辩证法概论》的课堂上,老师曾经提到,科学的发展道路中是包含有非理性部分的,比如灵感。这是书中的第一点困惑。

作者在精神崩溃前,曾有一段教授修辞学的经历。修辞学有规则吗?有。修辞学可以仅靠规则来判定高下吗?恐怕不能。电影《死亡诗社》里有种极端的评价体系,把诗歌的艺术性和主题的重要性作为坐标轴,矩形面积的大小便是诗歌品质的标度。同样如果仅依靠规则阐释修辞学,滑稽感不言而喻。然而当两篇文章呈现在面前,人们又总能分辨出高下。似乎理性的力量在这里到达了边界。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良质(quality)呢?这是作者的第二点困惑。

良质难以定义,而它又确乎存在。将它划分为理性或者浪漫,抑或一分为二,都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作者经历了艰难的思考和人生的曲折之后,终于探索到了自己的回答:良质不会单独与主观或者客观发生关系,而只是在这两者产生关系的时候才会出现。良质并不是一种物体,它是一种事件。它是主观意识到客观的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

这样解读似乎还是过于抽象。

我的理解是,良质相当于一种价值判断,当人与外界产生互动,认识世界就必然产生价值判断,即什么是好的。然而这未必有严密的理性,可能是一种本能或直觉。如果愿意,也有可能在通向良质的方向上搭建一条理性的道路。书中有一句话:没有山顶,就没有山的周围,是山顶界定了周围。我想,良质就是山顶,因此才界定出了理性或浪漫的路径。

有了这个结论,就可或多或少地回答前面的两个困惑。科学的发展中假设的出现和验证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良质作为指引,所以科学仍有前进的可能。而无法用规则和理性解释,却仍能分辨高下的事物,恰是由于良质的存在。

对这本书的哲学思考,或许只能理解到这里了。然而这本书还有许多其他打动我的细节。在书的前半部分,考虑摩托车修理问题时作者即提出了一种一般的问题解决思路:

1)问题是什么。

2)假设问题的原因

3)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4)预测实验的结果

5)观察实验的结果

6)由实验得出结论。

这与科学研究的过程简直完全吻合。理性尽头的困惑在作者脑海中盘踞许久,而良质这个概念迅速架构了一个全新的体系。作者把这一过程比喻为晶种投入过饱和溶液中后迅速结晶的过程。精妙!另外,在阐释良质时,作者结合了《道德经》的描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某种角度来看,与这本书的思想不谋而合,仿佛是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碰撞与交融。

探究作者生平,罗伯特?波西格本科学习的专业是化学和哲学,又在赴韩国从军时期接触了东方哲学...想来在此书诞生四十年之后读到它,于我也是种奇妙的缘分。

喜欢《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思考的艺术读后感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