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文/刘芷晴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还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
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保罗的心理需要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地回顾,也就是在这些回顾中,他认清了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问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过好?每每这样自问,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未来的迷茫,就变成了勇敢和笃定。这是多好的提醒人们的句子啊,无数人用最后的关头、一些突然的警醒作为行动或者不行动的标准,充其量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拉寻找着借口。那些熟悉的场景总是频频出现:懒懒地什么都不想干;看着别人汗流浃背,想着自己如此松散;早起几天进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动和勇气感动不已,坐在沙发上捧着饮料瓶开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对自己、对生活没有要求,我们总是过于容易原谅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在机会遍地的时候,躺着不动,却盼望着机会降临,等机会没有了才叹息后悔。正如保罗所说,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任何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时,只要去做。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700字
在这本书中,我们避之不及的死亡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显得很恐怖,同时也让我身临其境,原来死亡是这样的感受。但如果说,实际上令我们恐惧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前期仿佛人间地狱般的病痛折磨和化疗煎熬,还有留在人间的强烈欲望以及病人和亲属间难以割舍的情感呢。这时候支撑我们的,就是生命的意义是否大于你所经受的折磨。你是否愿意用失去行动去换取心脏跳动?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如果一个人丧失活着的意义,完全失去自我,变成一个废人,要比死亡痛苦一万倍。保罗为让自己神经不被麻痹,在生命的最后每天坚持背诵诗句,为让自己生命更有意义,也为了不让妻子孤独,生下了小卡迪陪伴着她。他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尽自己所能保障妻子和女儿的未来。这个就直接挪用书中的一些话,为何医疗设备如此发达,却不能单纯的用这些仪器去感知病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各自的生命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扛着不同的责任,因着不同的幸福而满足微笑,为了不同的悲伤而心痛流泪。他们打从根本就是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期待,看重不同的价值。这是冰冷的医学仪器无法侦测判断的、只属于人的特质。医生除了看病,更重要的是看人。” “医生的工作最终都只是把人们带到他们想要到达的地方而已。”
科学可以解释固化的物质或是经验总结的方法,却无法解释生命中看不见的本能特性:希望,感恩,信念,恐惧,软弱,奋斗,爱,恨与意义。无法知道意念支撑下的身体是如何坚强。医生是不会也不能去断定一个生命应该活多久,生命本身就是独特而无法预测的。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无神论才有意义。
今天读完了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卡拉尼所著的一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在他35岁人生即将抵达巅峰时,被诊断为肺癌,自此开始反思人性和医疗、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书里有一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他说,人人终有一死,作为一名住院医生,我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或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这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深层次的追求和对病人的救赎。
保罗和妻子真挚的感情,一路同行的陪伴,深深的打动了我,人生要充满爱与感恩才有意义。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3500字
淡淡的鸡汤
白岩松说,四十左右这个年纪已经不是喝鸡汤而是该制作鸡汤的时候了,所以看着那些林林总总的鸡汤,虽说滋味诱人,但事实上多喝无益。《当呼吸化为空气》不是一本鸡汤文,可能偶尔有几滴鸡汤在里面,但总体来说文字平淡真诚,是最近读过的最受感动的文字,所以也许有很多人已经读过这本书了,我还是想郑重推荐一下,尤其是我的同事们。
1
“他看着我,盖着BIpAp面罩的鼻梁上,那双深色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说‘我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
这段后记,是作者妻子的回忆,我读到这里感动异常。
我们决定不了自己如何出生,总希望能够决定如何离去,但往往这一点也很难做到。
人都是怕死的,真正有勇气直面死亡的时候可能只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当时为激情所惑、为情势所逼,但过了那段时间内心平复后往往求生的欲望会更强烈。这也就是为何洪承畴们一开始愿意舍生取义,后来却苟且偷生的原因。
中国人是讲究孝道的,或者说希望怕外人指责自己不尽孝。所以,就算平日里对老人们不闻不问,到了老人生命中最后的历程时,哪怕老人自己不愿再受痛苦,子女也要表现出积极救治的态度。而在老人过世之后,大操大办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了。但事实上,做这些又于事何补呢?
像作者和他的亲属那样,能够直面死亡,让他选择有尊严的离去,应该是个理想的选择。
2
“一旦遭遇顽疾,最需要小心的,是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你努力思考自己到底看重些什么,答案会接踵而至。感觉就像信用卡被人拿走了,我得不得不学会讨价还价。你可能本来已经下定决心,把自己宝贵的时间要投入到神经外科的工作中,但两个月以后,你的想又会有所改变。再过两个月,你可能就想去吹吹萨克斯,然后每天去教堂,全心全意去敬拜上帝。死亡也许只是一生一次的短暂事件,但与绝症共存则是个长期的过程。”
人类最大的不幸,是不知道死亡何时来临。是渐渐老去、慢慢衰竭,然后死亡,还是突发绝症、遭遇意外,突然丧生,我们不得而知,更令人悲哀的是,就算我们确知自己得了某种绝症,我们仍然无法预知自己何时离去,于是我们就无法确切的安排我们的生活。
作者也是如此。当他突然得知患晚期肺癌,无可避免的陷入了茫然。如果剩下3个月的生命,可以选择环游世界;如果还有1年的生命,可以投入热爱的写作事业;如果还有10年的生命,可以选择回归工作。但一切都是未知,最终作者选择了回归,因为他热爱这个职业。
热爱,这个词不是随便说说的,至少现在很多人不配提这个词,当然包括我自己。
3
“医生是一种每天都徘徊在病人生死之间的职业。生离死别的故事与伴随而来的令人心碎的哭声是工作环境的北京音乐。为了更好地在如此令人沮丧的环境中持续运转,医生必须在个人的感情外套上一层防护罩。像是伤口长出的痂一样,看得越多,痂结得越厚。这是医学训练过程中的目的之一。一个成天为病人的不幸哭哭啼啼的医生,无法胜任必须随时做出客观正确判断的工作。”
“人人终有一死,作为一名住院医生,我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或家属区理解死亡或疾病。要是一个病人脑出血,救不了了,送到医院来,神经外科医生与家人的第一次谈话,可能将永久决定他们对这场死亡的感觉,有可能是平和地接受(‘也许他该走了’),也可能是痛苦的遗憾(‘那些医生根本不听我们说!他们都没努力去救他!’)。要是手术刀没有用武之地,外科医生唯一的工具,就是语言。”
医学是有缺陷的科学,是慢慢在成长完善的科学,是有时候无法被真正证实或证伪的科学,也是无法尽善尽美的科学,但不管怎么说,医学研究一直在进步,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以往无法治愈的疾病,用现代的方法有可能完全治愈,所以人均寿命也在延长,生活质量也在提高。
但是,技术提升的同时,往往医生的人文关怀没有提升。诚如作者所说,我们必须把自己讲病人隔离开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保证对疾病的判断的正确性。但是,这往往是我们的托词之一。医患关系的恶化,当然是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之一,而且也许还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我们不谈这个,首先扪心自问,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初衷是什么,是热爱这个职业还是因为这个职业工作稳定?我们碰到一个难治的疾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规避风险,还是冒险救治?我们总是习惯于去指责对方有多少过错,很少去思考自己有多少过错,或者至少会想着表面上不能让他人感觉到你有过错。狡辩、掩饰,如何取信于人,如何让自己心安?
有时是治愈,经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真不是一句空话。
4
“他说,‘闭锁综合征’如果我多切了这两毫米,病人就会全身瘫痪,只剩下眼睛可以眨一眨。主治医师的眼睛没离开显微镜。‘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我第三次云这个手术的时候,就发生了这个情况。’”
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不知道别人,尤其是同行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我很受震动。
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话,一个杰出的外科医生手上,都有几个冤魂。其实,不只是外科医生,每个专业的医生都可能失误,或误诊,或漏诊,或误治。没有一个医生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除非他有谋杀的意愿。人不是机器,是人就可能犯错,有些是水平不足,有些是经验不足,有些是责任心不足,但是,对医生来说只是个错误,对患者可能付出的就是沉重的代价甚至生命。我们不去讨论失误的合理性,至少我们应该有愧疚感。
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绝对是真理。
5
“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
“生命的意义不只是单纯的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而已。在生命的终点线前,回看人对虚名浮华的追逐,会发现这些都只是捕风捉影而已。”
拖延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我们往往认为往后的日子还长,还有很多机会去完成某一件事情,但是未来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是无法预知的,而且类似于破窗效应,当一件事情没有努力去完成的后,其他的事情往往会没有能力坚持去完成,可能也就是所谓的破罐子破摔了。
另一方面,坚持的目的是什么?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在生命的尽头回首人生,有多少事是必须坚持的呢?或许一件都没有。但是,我们任何时候不能以结果来推导过程,以结果的无意义来否定过程的有意义。我们的坚持,是因为我们的执着,我们最终能看透这事情的无意义,是我们不再执迷。
6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样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在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这段是作者写给女儿的文字,真诚感人。有爱心的人首先对自己的家人有感情,我很难想象对父母、伴侣,子女没有感情的人,能对陌生人产生爱心。当然,对于作者在确诊肺癌之后,夫妻绝对生育一个小孩这件事,我不是很能认同。无疑,作者在最后的岁月里,有了女儿心灵得到慰藉,有了更多的欢乐,他的妻子也有了希望,生活有了期盼,但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女儿的感受。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她会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们并没有考虑太多。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子女不是父母的个人财产,所以同样的我也不认同《摔跤吧,爸爸》中爸爸的决定。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我认为不正确的事情,也许对当事人来说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所以,表达看法可以,横加指责就不厚道了。
零零散散的写了一些想法,没有什么系统性,当做书评不合适,当个读书笔记倒也勉强,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我的期望是什么。我想也许我可以探索一个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经历。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我获得了在此之上的一些感悟。
首先这是一个真人真事,如果只是真实,并不代表着这一定会是个好故事。作者保罗是一个印度裔的美国人,生活在美国自由的文化氛围内,但又接收到印度家庭对教育的严苛和上进追求。他受到了良好教育,并一直没有停止学习。
他自幼对文学就充满了兴趣。你可以想象在一个男孩该玩儿枪和汽车类玩具的年纪,他的恶作剧就是跑到牧师女儿的窗前去大声背诵诗歌吗?
书里对经典作品的引用所处可见,也是因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丰富的阅读经历。让他能够把医疗行业这么复杂的人性场面描写地如此生动和深刻。
整本书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地夸大和卑微,只是诚实客观地记录了生活的很多故事,很多细节。让我对一个人从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到确诊,到接受治疗,以及到如何坦然面对死亡有了一个清晰地见证。
他传达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体验,也是处处充满正能量的思考,还有严格自律的行为。
本书的前半部分对他的童年和如何学医做了详细地描写,节奏比较慢。但可以了解一个印度家庭孩子的成长和求学经历。也可以了解在美国要做一个医生需要多么严格和漫长的学习经历。而这也是非常的有必要。
遗憾的是他其实并没有完成这本书,最后由妻子露西执笔完成了他去世前那段生活的描写。我想,也是因此,我们才有幸从他妻子的视角来看保罗的一生。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他自己没有提到的内容,比如他几乎只字未提的自己的幽默感。露西的文笔和保罗的内容完全契合,读起来没有任何的做作和鼓吹,总之,没有任何多余的煽情和赘述。
他们都是诚实客观讲故事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对死亡有了勇敢的理解。他们的人生值得所有人尊重。
2017年11月9日星期四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和智慧,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一般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大家在读书的时候都写过读后感吧。
很喜欢《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说的这句“I can’t g n, I’ll g n.(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一本未完成的书,主要是因为作者也是书中的主人公保罗的病情急剧恶化了。但这种未完成,恰恰也是本书真意的一部分,反映了保罗面临的现实状况。生命的最后一年,保罗笔耕不缀,完成此书成为他活着的目的,所剩无几的时日也催促他抓紧时间。他还在担任神经外科住院总医生时就开始写此书了,常常午夜时分文思泉涌,就在床上轻轻敲击键盘;后来,他利用躺椅上的午休时光写作;在肿瘤医生的候诊室里也不忘写几个片段;化疗输液时就接编辑的.电话,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他那个银色的笔记本电脑。后来,因为化疗,他的指甲出现了龟裂现象,很痛,他戴着镶着银边的无缝手套,好继续使用触摸板和键盘写作。癌症的恶化带来令人痛苦万分的疲惫感,但他还是尽力保持头脑清醒,继续写作。他决心写,坚持写。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作家。1977年生于亚利桑那州,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以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在就任医生期间,他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20xx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突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就讲述了他本人与死神同行的故事,扣人心弦,充满力量。书中记录了他在作为医生期间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虑,更是一点一滴地描写出了他得知自己得癌症晚期后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严辞恳切,本来写的时候就是在和时间赛跑,表达的也全是保罗认为重要的心声。无论作为医生,还是病人,他一直都与死神面对面:检验、对抗和接受。他想帮助人们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现在,三十几岁就去世的人算是少见,但死亡并不少见。“癌症并不是什么天外来客,”保罗在写给最好的朋友罗宾的一封电子邮件里说,“得了肺癌,的确悲惨,但也可以想象。可以让自己身临其境,感受一下,说:‘原来是这样一种感觉......迟早我可能也会亲自走到这一步。’不去哗众取宠地用死亡煽情,也不老生常谈地劝大家‘花开堪折直须折’,而是告诉大家这一路上到底会面对什么。”当然,他所做的远不止为大家描述的绝症后这一路的状况,还为大家展现了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勇敢地在这险境中跋山涉水的历程。
我们身处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而保罗决定毫不避讳地直面死亡,这种刚毅和勇气正是我们所倡导和敬佩的。他的力量中有抱负和努力,但也有柔韧,有着与苦涩截然相反的味道。他的大半生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度过充满意义的人生,而这本书也对这个核心领域进行了探索。“预言者总是发言者,”爱默生写道,“他的梦总会以某种方法公之于众,他总会用肃穆的喜悦将其昭告天下。”写这本书,就是保罗这个勇敢的预言者成为发言者的一个机会,教会我们坦诚地直面死亡。
保罗在《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中所传递的信息,很强烈,也很独特,但也有些孤独。和这个故事并行的,是围绕在他身边的爱与温暖,当然也有适度给予的空间和放任。在时间与空间中,我们都有着不同的自我。这其中的他是个医生,也是个病患,并处于医患关系当中。他的字里行间的个性非常鲜明,虽然他时日无多,但显然他是个永无止境的奋斗者,当然还有其他的自我,是书中没有充分展现的。比如保罗的幽默感,他是个很调皮很有趣的人;还有他的体贴和温柔,他对朋友家人的重视......但是,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个幽默、身体健硕、风度翩翩的男子,而是生命最后一年那个全神贯注、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男人,是那个写下了这本书的保罗——身体病弱,但精神不倒!
20xx年3月,37岁的保罗告别了妻子和女儿,离开了人世。我想用保罗说过的那句鼓舞他自己,也鼓舞我,鼓舞所有知道这个故事的读者的一句话作为总结:“I can’t g n, I’ll g n.(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000字: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你就只能活一次!
本次立信央企事业总部举办的首届读书征文比赛,已于8月20日开始陆续发布参赛文章,计划每个工作日发1篇(视具体情况调整),综合文章阅读量、点赞量及评论等活跃度,结合投票,评比出10名获奖者获得奖金——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2名每名奖金300元,三等奖3名每名奖金200元,其他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快来为你喜欢的文章点赞、评论和转发吧~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留给世界的告别书,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求学路程,职业生涯里的病人还有自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甚至于他见过的美景。文笔平实悠缓,波澜不惊,我似乎能看到正在伏案立书的高大身影,也常常忘记这是一个即将流逝的生命,正在一边手持手术刀,一边接受着化疗,一边向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冷静温和,睿智客观。
作为一个医生他常说死神是一个随时会到访的来客,只是这一次聆听着死亡清晰的脚步,要来取走的是他自己的生命。从文学转到从医,他希望和那些备受煎熬的人建立联系,在直面死亡与衰弱的同时,探寻是什么让人生有意义。
选择神经外科,直面那颗粉红色的桃子-大脑,大脑与意识纠缠,他想保卫的不仅是生命,而是生命的个性,他要了解病人的思想、个性、价值观、为了什么而活着,要遭遇什么样的灾难,才能合理终止这条生命。当他无法挽留这条生命时,他最有利的武器不再是手术刀,而是他的言语,让病人家属理解死亡与生存联系。读后感·从医生与患者的角色转变,让他更深切的感受生命的脆弱与悲哀,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可爱与张力,他无法选择生命的继续,但他在死神面前决定了自己离别的姿态。
他说:“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可以说他这一生都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从宗教到文学再到医学,而这个过程本身也见证了什么让他的生命继续。
我是从一场《当死亡降临》的TED演讲中认识保罗的,那是一个妻子在轻轻地叙说着丈夫从生病到离世的过程。平静柔韧而又勇敢坚毅。蒙田说:“如果我编书,就要汇编一部人类死亡记录,同时附上以下注解: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放下书让我久久怀念的不仅是他的勇气和毅力,医者仁心,更多的是让我开始反观。当我有一天和死神对视,我是否有自信,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我已拼尽全力,不曾白来。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还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
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保罗的心理需要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地回顾,也就是在这些回顾中,他认清了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问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过好?每每这样自问,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未来的迷茫,就变成了勇敢和笃定。这是多好的提醒人们的句子啊,无数人用最后的关头、一些突然的警醒作为行动或者不行动的标准,充其量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拉寻找着借口。那些熟悉的场景总是频频出现:懒懒地什么都不想干;看着别人汗流浃背,想着自己如此松散;早起几天进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动和勇气感动不已,坐在沙发上捧着饮料瓶开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对自己、对生活没有要求,我们总是过于容易原谅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在机会遍地的时候,躺着不动,却盼望着机会降临,等机会没有了才叹息后悔。正如保罗所说,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任何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时,只要去做。
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1000字:
《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是在火车上看完的。记得有一天无意间浏览到一个公众号上推荐了这本书,立即就被这个名字所吸引了,看到荐评所谈到书中的内容,立即从网上搜寻这本书,一搜还真的搜到电子版的。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本书,想一探书中的内容。记得那天在从roma开往perugia的火车上,一月份早上六点钟的天空,天还是微亮,车窗外掠过的田野及草地都镶上一层厚厚的白霜。在白茫茫的大雾笼罩下,火车犹如驶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美的不真实。
车厢中,温暖且明亮,廖廖无几的几个旅人各自散坐在椅子上,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很安静。火车呼啸着,驶向目的地。而我,也随着书中作者的文字,进入了他的时空。书中的开头引用了一首十四行诗: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福尔克·格莱维尔(布鲁克伯爵)《卡伊利卡》
作者保罗是一个三十六岁的神经外科医生,却在事业的巅峰、才华的顶峰时刻遭受人生最致命的打击。被查出来身患肺癌,而且已经全身扩散。一个人,从救死扶伤的神经外科教授瞬间转变成垂死等待救助的病人,这角色的转变与内心的落差又岂是我们常人所能体会?作者从青年就一直在探索生活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而他也一直遵寻内心深处的指引,弃文从医,毅然放弃英语文学博士转战医学院。整本书是保罗的心路历程,这样一位理智聪明的人,在面对死亡与别离时,从最初混乱恐慌消沉到平和冷静振作,没有不甘,没有愤怒,没有故作坚强与不切实际的乐观……书中的一句话很深刻:如果死亡的沉重感不会减轻一分一毫,那么至少,能不能变得更习以为常一些?
人生路上,我们无法预知,疾病、苦难也许在某个时刻突然降临,梦想和抱负在疾病面前不堪一击。难熬的时光,关于未来的不确定,那些聚集的不安和惶恐会时不时的从内心崩出来,从而模糊任何行动的意义。但他,即便最后的岁月中,还是选择重回手术室,坚守在手术岗位,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追寻自身的价值。
一个人要多么勇敢,才能如此剖析和袒露自己。一个人要多么坚强,才能忍受浑身的不适完美的完成一个个手术。一个人要有什么样的信仰,才能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创造新的自我。
我们都只是个普通人,对抗不了冥冥中真正掌控这些的力量和命运。但是还有二个字希望,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美好,永远保存希望去适应和面对生活,珍惜当下,认真的活着。
四个小时的车程,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书中并没有过多的阐述苦难,更多的是传递围绕在他身边的爱与温暖,他的信仰,对生命和死亡的探索与定义。作者短暂的一生,却是成功的。虽然早已离开,但仍然用文字对他人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体来说,虽然这是一本没来得及完成的著作,但不影响它的完美以及它留存的意义。
车厢中,很温暖,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身上。是的,没错,就是这种感觉。那一刻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心灵的存在,深刻的体会到自己心灵的安宁。也许,人都如此,从别人的苦难中映照出自己的幸福;从别人的思想智慧中积累自己的经验;从别人的生活态度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快乐的时光很美妙,但快乐的时光会过去——必然如此——因为时间在流逝。痛苦的时光很煎熬,但痛苦的时光会过去——必然如此——因为时间在流逝。今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很受益。
#生命与死亡#抱着想要尝试理解这一哲学问题的心态,读完了这本书。
世事无常,或许年纪尚轻的我还不能很好的理解生离死别与生命的意义,但从书中,保罗面对肺癌的抗争,反复提问自己,剩下的时间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就是凭自己能力做自己喜欢做并能够为别人带来帮助的事情。而死亡只是一个期限,他使得保罗更加专注,他离开了,但给家人留下了希望,也给读者鼓舞与信念。
生死的话题,只要不是切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永远无法体会其中的百般滋味。我们所能理解的悲怆、凄美,抑或是嘴上劝慰着的勇敢、坚强,到头来,恐惧依旧是在所难免,没有人会肯甘心放弃生活,正如没有人能够真正无所畏惧的面对死亡。
而他以及他的家人希望把这份笔记整理出书的初衷也许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面对死神的人看到,让更多健康的人看到:生命有其轻,亦有其重,只是如果,我们真的到了不得不抉择的那一刻,可以更轻松那么一点,更快乐那么一点,用最后的余生去赴那场“生死之约”。
献给你,你也要坚强@达
习惯5星⭐对于生命,死亡和意义问题的思考
「思考」当呼吸化为空气
深爱——袒露自己的脆弱,满怀善良、慷慨与感恩。
人,都是生而不完美的。但是唯有努力去追求,也能渐渐接近触碰到完美的渐进曲线。
在时间与空间中,我们都有着不同的自我
昨日至今日,历经千辛万苦。很多事情其实是你臆想出来的……
踏着清风,感受着,发梢短尾曾在风中拔长。心情格外欢快,音乐也一起一落。
人生而孤独,有时需得有人并肩同行。欢乐因为分享,加倍。悲伤,因为分担,减半。当你的每一次呼吸化为空气,你该莫大的欣喜,一切如常。
有时候呆坐着,脑海里总出现那些集合了生命,死亡与意义的问题,那些所有人在某个时刻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挥之不去
生命最基础的新陈代谢,随着每一次的呼吸化为空气。最后,是否安然,面临死亡,新陈代谢的终止。逝者望着生者,亲人的眼神,如同解体的碎片般,望着自己。自己也开始回味着或短暂或漫长的这一生的意义。那些深一脚浅一脚的成长与老去,开始在心底滋生,蔓延。
我们活着,呼吸着。作为正在新陈代谢的生命体,这都是命运的安排。大多数人从生到死都是被动的——这是我们都需要接受的现实。像雅各布与天使搏斗,我们时而积极的与死神纠缠扭打。而生命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求生,哪怕有时候死亡的沉重感不会减轻一分一毫。那么至少能不能变得更习以为常一些呢?
告诉自己“我仍将前行。”
需要考虑,但不用急着做决定“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
你要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是要独当一面的。
有些人坚守在此生睁大双眼想活下去。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很多人没有这样做,或者说做不到。我们有时候不敢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害怕他会成为自己的习惯,当分别有一天来临,失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精神上的支柱。所以告诉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让自己行走得更加坦然一些。
我不知道未来,吾将去往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要做一个寡言,淡泊的人,心有一片海,怀揣斑斓的梦,不抛弃,不放弃。
电话里。入夜渐凉,空气里开始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中秋即临。
今夜。家乡的雨,落在了我的心上……
想着爷爷生病,早已逝去。前往天堂,去补充这一世的睡眠,而活在我们的记忆中,又怎么会死呢?我们从未忘记过。被人们的思念唤醒难道不也是幸福的吗?
白天。我曾飞上天空,小鸟在我的脚下……
赤脚踏露,幸福带着快乐而来,他们美但未携着笑容,因为最快乐的人不一定要笑容,她们的心一直在微笑着。
事实上,如果没有家庭,我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生病了,流泪了,也更会越来越感受到这一点。如果你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的可怜。疼爱,怜爱,喜爱,敬爱。我们一直在温暖的爱着,而爱是至高无上的。
“幸福”的胆子有时候很小,而光照耀的太过强烈了,当光裹上面纱,才能不让灵魂里的任何一点闪亮,使他们受到惊吓。
总有一些人,一直住在心底,却时常消失在生活里。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当我们争分夺秒向前奔跑时,他们却在片刻不停的变老。那一刻,生命,死亡与意义的问题,是多么不值得一提。
你是否准备好了?大胆去爱。
要知道,中秋节快到了。“节日”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它带给人们一种由衷的淡淡的开心,不管它叫什么名字,每个节日我们要的仅仅是快乐而已。
你是否记得?道一声想念。
夜渐深。明澈通透的头脑……
生命?死亡?意义?这从来都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喜欢赫尔曼.黑塞《悉达多》中“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他在每一个瞬间都是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天真烂漫,静默美好
想念*^O^*
当死亡加速度来临!
这好像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医生写死亡的书,也是第二本作者是癌症患者,我读到时作者已经过世的书(两个分类的第一本不是同一本)。
医生是一个有点儿特别的群体,因为长期地面对病患,疾病,还有死亡,他们对于这一切的观点会与这个社会的普遍观感略有偏差。
其实人类是很擅长平复痛苦的动物,如果你必须经常面对死亡,你得学会把自己装进一个麻木的壳里面去接受它。这与其说是冷血,不如说是一种自我保护。
在作者的书中我也能看到这一点。也许是因为写在生命以加速度冲向终点的时候,所以无暇也不准备去美化那些过去。
所以在书中能读到他练习解剖时的过程还有他的想法(读了之后真的让我觉得捐献遗体是个很要慎重考虑的事情),也能读到他作为住院医师时的疲惫还有手术中的紧张乃至恐惧。
但是最触动我的,还是他在开头第一章的最后一段,作为一个学霸,作为一个一直积极地探索人生的意义,甚至因此在大学拿到文学学位之后转而学医的人,作为一个忙碌,疲惫,同时所有的忙碌即将有回报的医生,他的所有人生规划在确认癌症的时刻全部被打碎了。
正如他所说,他想象中的未来,他为之努力奋斗多年的未来,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活在当下是一句没有什么用处的正确的废话。
当生命预期的长度不同的时候,当下有相当不同的含义。
我们都知道我们必然是要死的,只是那会是很久以后,久到我们暂时不太需要去思考这件事情。
而癌症来的时候,生命被按了快进键,可是依然不知道要快进多久。
如果生命还剩下三个月,我大概会和家人待在一起,好好告别,留下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资料;如果是两年,我会去体会一些没体会过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如果是十年,我会努力给家人和孩子提供一些保障,让他们在我离开之后还可以很好的生活,不必太记得我,但是也别忘得太彻底。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如何选择度过,大概世人都差不多,如果是两年,作者的选择是继续文学之路,十年则是继续他的外科医生生涯。
他曾经已为自己还可以有十年,所以一度努力地回到劳动强度极大的住院总医生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复杂并且体力消耗巨大的手术,我惊讶于他的忍耐力,或者说人类的忍耐力,可以在自身忍受如此的疼痛和不适的时候继续这样工作。
但癌症的转移让他剩下的时间不到一年,经历了并且收效甚微的化疗之后,他最终在癌症确诊后二十二个月离开。
比他计划的时间短些,所以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未完成的书。
作者似乎还没来得及去写他更多的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他的生命的延续,他们在他癌症确认之后拥有的小女儿的感受。
从这本书中,我更多地读到的是对于生命的不解。我们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大约没有人能回答,或者是每个人都应该只能自己回答,且答案各不相同。
但是重要的是,我们的人生必须有一个支点,一个即使知道生命在快进的时候,仍然会让我们坚持下去的支点,一个把手,可以把我们的生命的重量挂在上面,让我们在看见死神镰刀的反光的时候仍然能够站着,向前走去。
20xx1102
阴霾天只想窝在屋里好好看书。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夏天光着膀子坐在竹席上晃着腿看着对面镜子的自己开始胡思乱想。我对自己说,从今天起给自己定一个人生节点吧,在以后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要记住当下的感觉,就算我忘记了生活的细节,也能清楚的感觉到时光的流逝。以后陆陆续续的为自己建立了新的节点,在每一个节点都能清楚的回忆起当年那个小朋友还有中间的各个节点。很多担心、彷徨、恐惧、伤心与期盼都被证明只是臆想。但我却明明白白的知道,每个点升起的对死亡的想象一定是不可避免的。我不知道这连续的记忆会在哪天结束,结束的时刻我是来不及感受,还是在恐惧担忧中惶惶等待,或者含笑安详。
保罗在查出癌症的一年多时间里写下的这本书跟世界告别。症状进一步恶化前他继续工作,意识清醒的时候坚持写作。在我看来,他在用专注来对抗负面情绪。在内心的惊涛骇浪中航行需要一个灯塔为自己坚定前进的信念,或者安住当下紧握船舵。在一场无法逃离的灾难面前你会害怕到丧失行动能力,还是坦然接受,或者抓住每一个可能性拼命逃离,都无碍于最终命运。短暂的漫长人生路中的各种选择也无碍于终点的到来。
你是什么样的人会在你面对死亡的时候表现得玲离尽致。据说生活美满知足的人会安然离世,充满各种欲望的人会极度恐惧。是前者不害怕失去么?我想,他们在离开的时候感受到的还是浓浓爱意的包围。我不想歌颂爱的伟大,只是,一个人在感受幸福的欢愉时容不下其他情绪。总在追求各种欲望的人心中永远想着“得到”,渴望有多强烈,对失去的恐惧就有多强烈。有着更“高”追求的人,追寻意义,他们目标远大而明确,他们低头只看自己前行的双脚,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目标。专注的人在脑海忙着勾勒出世界的形状,每踩下去的一步都在肯定自己。他们留给其他情绪的空间也不多。
是死亡让生命有了意义。你为什么努力的活着?因为总有一天你会死。
合上书的刹那,震撼浓烈地弥漫开来,心里狠狠作痛,到底是拥有多么强大的灵魂才能在死亡来临之际叙说得如此理性,没有故作勇敢,也没有怀着虚妄的信念,写出如此灼烫的文字。这不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拷问生命存在的意义,至少生命还有延续的可能;也不是杨绛的我们仨,万里长梦里泣诉生死悲欢,回顾生命曾有过极致绚烂;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直面的是自身的凋亡,不是他人,是自己那绝无可能的生还。
保罗比常人幸运,在文学与医学之间转换得游刃有余,他曾经斩钉截铁地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医生,在童年意识里,医学就是身为医生的父亲异常忙碌以致从小到大的缺席,而文学又牵引着保罗追寻研究生命的意义,他认识到大脑通过某种方式实现生命价值,便不可自拔的沉迷于神经系统的探究,只有医师才能真正理解“生理与精神并存的人”。
他以非凡的坚韧通过世界上最严苛的医生训练,完成斯坦福神经外科住院医生培训,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学会研究领域的最高奖,三十五岁之前的人生都恰似春暖花开,傲然明亮,叫常人都身不由已成了映衬的路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莫过于此,生死不过一扇门,若只是讲述他从生命制高点直蹿青云的辉煌,因肺癌刹那幻化为跌落的迅疾残乱,或者故作坚强地用生命的挣扎来煽情,抑或是绝望中奋力疾呼命运不公与坚决抗争,我都会认为失之寡淡了,激起的些许波澜不久后会归复为平静。而这薄薄的一本书,没有凄厉的绝叫,没有剧烈的抗争,没有浓稠的悲叹,万千心事,凝成了这么一本,如此沉静似有千钧之重之书。
无意间遇到了这本书,翻开是因为他的书名《当呼吸化为空气》,五岁左右,我睡梦里哭湿枕头,被奶奶叫醒后还在不停的哽咽,因为我梦到奶奶不在了,奶奶说:“不怕啊,奶奶不会走,会变成空气陪着你。”
在手指翻阅书的期间真的是很压抑,必须要看几页平复一下才能继续,作者对妻子说:“我爱你,我做好准备了”,在家人的陪伴下关了呼吸机,生命终结在37岁。眼泪决堤。但是在书结束的时候,难得的平静,心里像有个湖水一样,反射着正好的阳光和蓝的清澈天空,活着真好。
之前看过《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内容残酷而现实,医疗,养老院,老年医护人员的缺失……讲述了大量老年人在面对衰老和疾病的无助,即使他们竭力保持优雅状态,但在医生面前功亏一篑,以及他们只能躺着病床面对冰冷仪器任由医生操控的情景让我感到了极大的恐慌,导致我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释怀,包括在高中,大学时期去养老院的情景也都清晰地出现,同样也对家人产生了强烈的愧疚感,爷爷奶奶养育我近十年,工作后虽然每年买很多东西给他们,我安慰自己我很孝顺,但不敢承认他们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物质,陪伴,这是我最没法回馈的。现在是爷爷奶奶的衰老,以后是父母,于是我在想为什么要孩子,为孩子操劳一辈子,子女有自己的生活,而父母也不愿意打扰子女,最后还是会孤单一个人,那么生养孩子的意义是什么。感谢这本书找到了我,真的'让我释然很多,或许是因为本书作者直面的是自身的凋亡,是自己那绝无可能的生还,不是他人。也或许因为这位作者是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医12年到达人生巅峰有着精湛手法的医生也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他经历过在产房里接下新生儿欢愉,同样也目睹过生命的凋零。他用了生命中一半的时间在挽救生命,但却无法挽救自己……生活有的时候真的很讽刺。
整本书里没有与癌症抗争的励志故事,没有浓稠的悲叹,抑或是绝望中奋力疾呼命运不公,只是平述他的这一生,文字平常但却极具力量。还有对职业、人性、道德的感悟。他努力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冰冷的医生,但在争分夺秒的手术台前是不允许有感情上的犹豫,面对自己的变化,他质问自己,到底是技艺在提升还是道德在不断的下滑。而我们不也总在怀疑,为什么长大后、工作后我变成了以前讨厌的那种人。
我不会写书评,我不知道该如何全面的表达出这本仅有200多页的书带给我的震撼感,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有多一个人或许会有兴趣翻开这本书,看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为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做出的努力,而在患病之后,医生一毫米的误差就会带来致命的后果。“死亡”总是个不吉利的词,小的时候一提起总会被大人们训斥,但是无论怎么回避它终究会来;死亡,我不熟悉,也不想熟悉,仅仅是在听到一些悲欢离合和毫无征兆的事故时或感慨或遗憾。
牡丹亭中言,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本来就是连接在一起的词,而在疾病和意外面前,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那不妨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对这个话题做一些了解,精彩的活着,坦然的走到生命的终结。
愿我们都能获得发自内心的优雅与坚强,在哪怕站在最低的谷底的时候。
20xx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谈到死亡,他说:“如果你把你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度过,总有一天你会明白那是对的。”台下毕业生没有反应,我也一样,没有什么感受,因为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太遥远了。紧接着他谈到自己最接近死亡的经历:在20xx年被诊断为胰腺癌,被医生告知仅剩三到六个月的生命。
那一刻,空气突然凝重,听众们都在设想“生命中仅剩几天”这一事实摆在自己面前。最后乔布斯解释说他最终被确诊为良性肿瘤,很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他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我们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最近读的书《当呼吸化为空气》,正是一本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的书。本书内容源自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的真实经历。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正如比尔·盖茨对他的评价“所有生命价值平等,只是有些人的逝去显得格外残酷”,保罗在短暂的生命中,竭力实现生命价值,健康时肩负医病救人的职责,接近死亡时选择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经历,想要为世界上终将面临死亡的人类留下一些东西。
保罗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呢?短暂而丰富的经历中,蕴涵着对生命的追求。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然而在20xx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探索生命和死亡。尚未完成这本书,保罗37岁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他的妻子为他完成剩余部分,并于他去世三个月后出版这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细细品读保罗留下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当我强健时”,保罗讲述了他生病之前的人生经历:从文学硕士到成为医生,在讲述这段经历时记录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深度思考。
第二部分是“至死方休”,保罗艰难地用文字记录着他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他真诚地告诉人们死亡是什么样子,又该如何面对死亡。
第三部分是后记,由他的妻子露西完成,如果说在前两部分感受到的是醍醐灌顶的深刻,那么这一部分让我感受到的是爱,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尊敬和怜爱。保罗面临死亡时的脆弱和强大,如此真实又令人敬佩。
“当我强健时”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我们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大多数的人不会像乔布斯那样被人铭记,也不会像希特勒那样被人怨恨。网上点赞很高的答案是“我们拼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很多人表示赞同。但是,事实不像这句话那样坦荡,大多数的人得过且过,甘于平凡,并没有对生命拼尽全力。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坚信大多数人在生命将尽之时,无法心安理得说出“我已对生命拼尽全力”这句话。这也是我们要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像保罗这样的人,他竟然时时刻刻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如果你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准确的说,应该是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有能力守护在乎的人。”我想大多数和我差不多,这样的答案没有什么问题,很诚实,也算是个远大的目标,要付出很多才能实现。但是,保罗的答案让我惭愧,他认真探索“生命意义”的一生让我尊敬。
他在年轻时就给出了答案,“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我仍然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正因如此他从文学转行医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你心中医生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呢?在保罗身上我第一次意识到医生除了治病救人,更是一个需要将生理,道德,人性,生存和死亡交汇在一起的职业。当保罗做实习医生时,面对双胞胎宝宝的不幸夭折和健康老太太的突发离世,他开始意识到医生手中紧紧握着的是病人的命运,即便死神永远是最后的胜者,即便这副牌必输无疑,还是要竭尽全力为病人争取一点点活下来的可能性。
当同行人都选择相对轻松的科室时,他对此表示理解,但还是坚持选择神经学科室,因为大脑神经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部位,是最决定生命质量的地方。保罗的手术工作强度和风险性大,但这对他来说都不是挑战,最令他挣扎的是经常陷入对自我医者身份的叩问。作为医生,理智当先,时间久了,渐渐对生命的离去麻木。保罗开始反省自身:短暂的医者生涯究竟是让他的生命道德观进步了,还是后退了?
他最后给出的答案是“作为一个医生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病人,而是引导病人和家属理解死亡或疾病”。比起仅仅是活着,他更在乎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副身体躯壳能不能保留人的个性?如果失去了生命的个性,那么该如何决定病人的去和留?”保罗把“医生”定义为牧师的身份,负责协助生死的过渡。
“至死方休”
有那么多的“成功学”“教育学”,却没有一个人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我们身处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而保罗选择毫不避讳地直面死亡,书籍第二部分“至死方休”记录的是保罗接近死神的日子,他的身份从医者变为患者。在面对死神时,保罗没有故作勇敢,没有怀着可以克服或是战胜癌症的虚妄信念,他只是真实地面对着。
面对曾经规划好的未来被打破,他表现出脆弱和悲痛,但同时他又积极创造着新的未来。在体力尚能支撑时,他依然回归病房,尽可能地为病人服务。在体力不佳时,他开始进行文学写作,他希望传达给别人“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死亡,才能更好地探寻生命的意义”。为了安慰妻子和家人,他选择共同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书籍的最后,保罗坦然地告诉妻子:“我准备好了。”我想,保罗在短暂的一生中拼尽全力,使他能够理解生与死。
在《当呼吸化为空气》的封面上,写着蔡康永的一句话:如果觉得活得轻飘飘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本书会像一个镇纸,令我们想起生命的重量。在时间的催赶下,保罗写下这本书,带着对生的热爱和对死的诚实,他传达给我们:死亡是最好的老师,唯有真正地理解死亡,我们才能对生命拼尽全力,找寻到生命的意义。
文:亦遥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600字
整本书,我没有掉一滴泪。
可能是因为,我还未曾体会过站在生命边缘,守在生命边缘是怎样一种感受。也有周围人离世,可我有幸未曾亲眼目睹过,一场心肌梗塞,一场车祸,一次坠楼,一次溺水……“谁没了”,另一个谁告诉我,好遗憾,可我真的没有心痛。这是因为要不我不记得,要不我记不得,我只慨叹,生命脆弱,一瞬间便能要了你的性命。我有时候会想象亲人离世的场面,甚至自己的死法……可并未探讨到生或死的意义,这太大了,太远了,哪怕是一点儿启发也像雨雾般虚无缥缈,转瞬即逝。
那种鲜血淋漓的,或者悲痛欲绝的场面,我想我是受不了的,所以从不敢从事医疗工作。作者,保罗,包括他的妻子露西,真的很伟大,超越了很多医生,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作者像是写日记一样,又像是写信一样,写给自己看,写给女儿听,和自己对话,又在叮咛他亲爱的卡迪,类似的事情我也做过,的确是无比平静,惊涛骇浪在落笔的时候自然地变得温柔,想通过这样让自己成长,也想通过这样让看信的那个人成长。所以,我想,作者就是如此做到不煽情不劝告而打动人心的吧,将“生命”、“死亡”、“道德义务”……这些沉重的字眼变得不那么沉重。
书中好多话好像名言警句一样,朴实、精辟,似乎是对于人生真谛的概括,可我却什么也没理解。
要是保罗还活着多好啊……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800字
2017级临床一系甲一班 贺仁姣
夜深人静的时候,心跳动着像手指轻轻按下琴键,低吟着舒缓的歌。一首生命的歌来自古老的远方,唤醒生命的思考。
如果你快要死去,你该怎么办?年轻人们很少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很少感受到死亡。当保罗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他没想过,当保罗带着兴奋踏进大学时,他没想过,当保罗逐渐远离生活的小镇时,他没想过。就像我们这群大学新生一样,懵懂地不虑死亡。但是,死神从没放慢脚步,不会因为你满怀幸福而同情。在保罗事业有成时,他听到了死神的脚步。
如果你下一秒就要死去,你会想起谁?那些人一定是我们最在意的人,但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保罗和妻子出现矛盾后,死亡在他们面前显现端倪,这时候,他们意识到彼此仍深爱着对方,决定共同面对死神。死亡让真情流露。苏格拉底说,要了解你自己。也许,我们能花整个一生去经历和体悟,然后在死亡之前真正了解某些感情,也是一种幸运;在最后一刻才明白而无力挽回却也是一种遗憾。有人说过,患癌症比起意外的死亡要幸运的多,因为前者能拥有最后一笔财富,与爱的人好好告别。保罗就是这样的人,他用最后的生命诠释了爱的意义,并把灵魂的一部分注入这些随笔中。
如果你死去,你的灵魂会去哪呢?谁也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性,但我相信,有一种力量构成了这个世界的本源,并形成自然规则。因为总要给自己的出现一个理由。而灵魂,由那种力量的一部分散落在世间。保罗的灵魂,或许正来源于对医学与文学的热爱。他说他想找到生命的意义,他要“亲历”生命,直面病人的生死,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做个旁观的思想家,于是选择了学医。他用来自灵魂深处的执着做每一个选择。读到这里,我既感到惭愧又觉幸运。读高中的时候,我总以为自己不着边际的想法是有深度,狂妄幼稚的以为如果我选择哲学专业,一定会成为哲学家,我甚至想好了以后做哲学研究。也许是缘分,也许是某座大佛兑现了“指引”的许愿,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我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了学医。我相信,这就是一条最适合我的路。很幸运,我将像保罗医生一样,走上在现实里寻找意义的路。未来,将有很多病人由我治愈,也有很多病人由我送上最后一程,我会成为他们生命的转折点。
保罗在书中说,医生是病人的“掘墓人”,连接着生命和死亡。我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但是,未来等着我去寻找答案。下一个决心,在面对死神以前,找到我的灵魂。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900字
保罗热爱文学和医学,一直寻求生命的意义。面对自己患有癌症后没有故作勇敢,坦然真诚。家里父亲也是医生,忙碌的工作留给保罗的印象就是“缺席”,确切地说,是从小到大父亲的缺席。他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才回家,把盘子里已经冷了的饭菜热一热吃掉。医生父亲虽然很忙,但对孩子教育也是有的,以身作则忙碌工作,“短小精悍”的教育方式,也告诉他做第一很容易:找到那个第一名,然后比他多得一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等于无效的时间陪伴。保罗的母亲也是对他文学熏陶,读很多名著“十岁的时候,她就让我读《1984》”,“文学不仅描写了别人的生活,还为我们提供了道德反思最丰富的资料”。之后接触医学,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知道自己可能是癌症到确诊癌症。“发现自己就是那茫然困惑、不知所措、需要度化的绵羊。重大疾病不是要改变人生,而是要将你的人生打得粉碎。感觉仿佛神迹降临,强烈的光突然刺进眼睛,照射出真正重要的事情;其实更像有谁刚刚用燃烧弹炸毁了你一心一意前进的道路。现在我必须绕道而行。”“我满世界飘游,然后电脑随机地进行一通匹配,我就到这里做了住院医生,最后被诊断出绝症,又分配到一个最好的医生手里。”“我就像个正接近终点线,却轰然倒地的长跑运动员。照顾病患的责任再也驱动不了我前进,因为我自己已经成了个病人。”“我从一个医生,一下子变成了病人,整个过程真是措手不及,慌张忙乱,我的家人也卷入其中。我们在一家药店开了账户,定期把药邮寄到家;订购了一个床栏,还买了一个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床垫,帮我缓解剧烈的背痛。我们本来有个理财计划,几天前还充满信心地觉得,未来一年我的收入会翻个六倍。而现在,这个计划风雨飘摇。好像必须要运用新的理财工具来给露西的未来提供保障了。我爸说,要是真的改变计划,那就是在向癌症投降。他觉得我能战胜癌症,会奇迹般地痊愈。唉,这话我听病人家属说过多少次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跟他们说什么。现在,我也不知道该跟自己的父亲说什么。”“查出癌症之前,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但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天。查出癌症以后,同样地,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但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天。不过,我对死亡的感觉变得更尖锐和强烈了。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科学层面可以解决的了。死亡临近的事实令人坐立不安,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绕道而活。”“英语里的“希望(hope)”这个词出现在大概一千年前,融合了信心与渴望的含义。但我现在渴望的是活下去,有信心的却是死亡,这两者可是截然相反的啊。”“我口中的“希望”,是不是指“为一个统计学上不大可能但仍然说不准的结果留一点空间,相信自己能超越95%的标准测量置信区间活下来”呢?这就是希望吗?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曲线准确地划分区域,从“崩溃”到“悲观”到“现实”到“希望”再到“幻觉”呢?还是说数字就只是数字?我们难道不都曾怀着希望,觉得每个病人都能奇迹般地超越平均值吗?
我发现,当自己成为这个数据中的一员时,我与数据的关系,就完全改变了。”“我身体很虚弱,不堪一击,那个经常去跑半程马拉松的人,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这也成为你的特性之一。难以忍受的背痛可以塑造你的特性,疲乏与恶心的感觉也可以。负责我物理治疗的教练凯伦问我有什么目标,我说了两个:可以骑自行车,可以出去跑个步。身体虚弱了,决心就变得很重要。我每天都坚持锻炼,力量每增加一点,我的世界就更宽广一点,我自身的可能性也就更多一点。我开始增加锻炼的次数、抬举的重量和练习的时间,逼着自己一直练到想吐为止。两个星期后,我可以连坐三十分钟不觉得累,也能跟朋友出去吃个晚饭了。”“多年前我就发现,达尔文和尼采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生物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求生。没有奋斗的人生,就像一幅画里身上没有条纹的老虎。多年来与死亡并肩而行的经历,让我更深刻地懂得,最轻易的死亡有时候并非最好的结局。”“金钱、地位,这一切的虚荣浮华,都像《传道书》里对其毫无兴趣的传道者所说的:不过是捕风而已。”想到自己的生命结束,看到新生的女儿诞生“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都是保罗对生命对死亡对人生的看法。值得一读。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2000字
献给保罗.卡拉尼什,曾经存在过的伟大灵魂!
这算是一篇读后感吧,花了4小时32分钟拜读了保罗.卡拉尼什在生命最后时光所写的《当呼吸化为空气》,期间几次被触动落泪,一位身患绝症的外科医生,一位8个月孩子的父亲,一位爱人眼中的“圣骑士”。在面对死神的时候,接受、消沉、讨价还价、愤怒、否认最终释然,他就这样赤裸裸的用文字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毫无保留和掩饰,告诉我谁也不必在死亡面前故作勇敢,没有人可以欣然接受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曾经的保罗意气风发,事业上如鱼得水,家庭上拥有志同道合,美丽可人的妻子,人生的金光大道似乎就在前方,如果有上帝,那保罗一定是他的宠儿!
可命运是如此的出人意料,三十几岁的保罗突然诊断出肺癌晚期,全世界的人中只有极小的概率会在这个年龄患上这种癌症,这是多么的不幸,犹如一首动听的钢琴曲正在演绎中,台下的观众正闭眼享受,如痴如醉,突然伴随着一阵杂音戛然而止。保罗曾经的完美生活,家庭、事业、梦想,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万丈高楼,轰然倒塌。
我想上帝的形象一定不是穿着白袍神色庄严的智者,而是一位古灵精怪不知人间疾苦的顽童,否则怎么会和保罗开这样的玩笑呢?
好了,我想说一些我想表达的东西。我很庆幸能读到保罗在书中记录的关于死亡的感受和体悟,哪怕我只有二十三岁,没有婚姻,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没有夺目的成就,但我却“有幸”拥有和保罗类似(当然程度可能轻很多)的经历,就是关于最近的血液检查,血小板极低的数据给我的生活带来不小的波澜,一如三年前。不过这一次,我放下手头的事,想了很多,也恰好拜读了保罗的书,我想象自己处于保罗的位置,我坦白我感受到了害怕,不甘,我贪恋这美好的时间,美好的人,以及美好的未知的精彩人生。我正视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我都应当这样,死亡是我们的终点站,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不要等到死亡摆在眼前,才去哭泣,才去感叹,才去悔恨这荒唐的人生。
对生与死的体悟,与年龄并不完全正相关,我听过从容赴死的青年,也见过求神拜佛痛哭流涕的老者。在这场生命的必修课上,依旧是达者为尊。
回想这个世界每一天的勾引斗角,七情六欲,有多少人活在盲目、狭隘的自我之中,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违背原则与道德,在悲哀的生活里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保罗说,“面对生命的界限,人人都会屈服。我想进入这种过去完成时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大多数的梦想和抱负,无论如何,都属于过去。而我的未来已经不是一架天梯,通往逐步高升的人生目标,而是一路平坦,铺陈为永恒的现在。金钱、地位这一切的虚荣浮华,都像《传道书》对其毫无兴趣的传道者所说的:不过是捕风而已。”
我希望我们都能珍惜我们手中的筹码(时间),善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甚至于所谓的敌人,因为我们不仅是狭隘的对手,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都是这个宇宙中受制于天道轮回自然规律的“难兄难弟”,我们都一样。不知为何而生,尝尽世间的苦,难逃一死。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多给你的“患难兄弟”更多一点的宽容与爱,为何不多给你自己一些舒适和放松的时光,来享受一番这没来由的人世之旅呢!
当然,我的意思绝不是让人消极的看待人生,自暴自弃的看待我们终将化为尘土的躯体和化作空气的呼吸。
我相信生命之初毫无意义,所谓的意义和信仰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但爱是我们最崇高的归宿。就如保罗他以帮助病人从容的生或死为己任,以此为信仰,便活出了自己的意义。我也有我生命的意义,没有保罗的崇高。但确是我的信仰,是我之所以活着的目的。我想通过司考、考研、在杭州工作,甚至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在此不表),我想我的父母为我骄傲,我想他们身体健康,我想拥有美好的生命体验,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强大和成长。直到有一天,我可以把我感悟到的爱传递给每一位需要它的人。
保罗是不幸的,在人生的巅峰患上不治之症,让所有爱他的人痛苦不已,让一切人生规划化为虚影,让当年的那句“我余生每一天都想和你一起待在这里”终究无法履行。
保罗是幸运的,在生命枯竭之前,留下了他可爱的女儿---卡迪,那是他生命的延续。并且坚守在他热爱的岗位,直到身体无法支撑强大的负荷。也在油尽灯枯前,留下了这本伟大的书,那多年前他曾追寻的文学之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当我看到“我回到保罗床边。他看着我,盖着BipAp面罩的鼻梁之上,那双深色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说:‘我准备好了。’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我明白他早已看淡了生死,准备离开。那是一种让死神自惭形秽的勇气,那是怎样的从容。用他妻子露西的话说“保罗的大半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探索和思考,并拷问自己是否能坦然诚实地面对死亡。最后,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2017年5月18日晨
施旋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当呼吸化为空气的读后感模板,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000字: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卡拉尼什的作品,这也是他的自传。
保罗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优秀而成功,在高强度的医生工作中,他仍不停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似乎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保罗即将成为一名神经外科教授之际,年仅35岁的他患上肺癌。而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这种戏剧性却不是小说的情节,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人生,何其可叹。当保罗看着他的CT扫描图,一个个熟悉的名词,他自己可以判断出来的情况,医生的身份变得格外沉重而无奈,从医生到病患,却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生命流逝。
患病前保罗断断续续地写了他对医学,对人性,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回忆了自己是如何“弃文从医”,从思考文学与哲学,到拿起手术刀解剖尸体,在患病后,保罗对生与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笔耕不辍,仍将前行。
医生的笔调总是冷静而理性的。在确诊自己的病症之后,保罗做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重返手术台。或许生命的长度,保罗已无法确定,但他却可以努力做好剩余的每一分每一秒。当他重新拿起手术刀,强忍疾病带来的不适,努力确保着不出差错,依旧适应着高强度的工作时,人性的坚毅在保罗淡淡的笔下淌出,作为读者的我,心疼、羞愧以及钦佩,百感交集。诊断癌症六个月后,保罗的病情稳定下来,未来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
保罗通过一份面试,条件丰厚,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未来,可是,保罗自己同样清楚,癌症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剑,将悬未悬。保罗力求完美地做好最后一台手术,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为自己的医生生涯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意料之内地,保罗的病情开始恶化,他再一次从医生变成了病患,无法拿起手术刀,无法出席自己的毕业典礼。保罗已经无力回天了。疾病是令人无望的存在,好在上天还会这个男人留下了一丝安慰,保罗的女儿卡迪出生了。孩子的出生为这个沉痛的家庭带来了欢笑。在生命弥留之际,保罗和妻子露西的感情愈显动人,他们一大家人,笑着玩着,陪着孩子,也像是在陪
着保罗,家里充满了色彩与活力,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悲痛的事情。保罗继续写着他的书,这是他献给女儿卡迪的书。
最后,
“我准备好了。”
保罗在病床前的这句话很温和,很淡然,直面死亡的他一直是最伟大的战士。作为医生的他目睹了很多死亡,保罗知道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坦然地面对。当呼吸化为空气,当躯体腐去,灵魂仍将永存。
这是保罗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后一本书,也是他的自传。而此刻,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本小说,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故事。然而,2015年3月,保罗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书的封面写着保罗生前的一句话:“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这句话是保罗对于死亡的智慧。保罗的这本书在豆瓣评分8.8分,有人说,活着的人应该看看这本书。的确,现如今我们多数人害怕死亡,畏惧黑暗,但保罗教会我们热爱与思考,热爱活着的时光,热爱爱着你的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死亡的意义。
蔡康永曾评价这本书:“如果觉得活得轻飘飘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本书会像一个镇纸,令我们想起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重量何足伟大,当呼吸化为空气,生命永存。
我尊保罗,尊重这本书,他用自己璀璨的生命想要告诉我们这些人一些什么,每个人都应该从这本书里看到感悟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文章越往后越读越觉得真实,也许开始的部分还有一些对于自我生活的美化,后来也就幻化成一道空气,轻飘飘的让人无奈,似乎一切的辉煌都不曾发生。生活中,有人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知自愿变成一座孤岛;有的人因为疾病被迫成为一座“孤岛”。所以面对孤岛,有的人仅仅是想要了解你,而有的人尝试着理解你,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气。当“了解”面对“理解”的时候他就会变的无力,更可怕的是很多人甚至对自己都不自知,又如何去理解他人产生共鸣?但矛盾的是“理解”本身即是一种误读。我们都处在“现在”这个人生的坐标系,鲜少能够看到未来,即使想要回到过去,实际上也很难回望过去的自己。于我而言,我觉得现在我的轨迹很好,我承认过去的我是浅薄无知的,现在的我也只是在求知的道路上行走,每一次的经历都迫使我理解一个自己需求的加项,我想此刻我需要的可能是深刻。其实我并不懂得深刻的意义,但我隐隐感受到我需要这样的人来引导我,虽然我没有经历沧桑的机会,但我愿意去学习阅读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看待人和事。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时,我感到健康的重要,疾病可以打败所有人,让他们变的脆弱和真实,最后如果肉体无法得救,就请救赎灵魂。
其实越是外表坚强的人,内心包含着无比丰沛的感性和柔软,出于自我保护,不能将真实的柔软交付给每个人,这么做就等于给赤裸裸地给每个人伤害自己的方式,当然现在说这些也是徒劳。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块石头,扔进一条大河,我必须知道自己下沉的位置,对于漫无目的不管不顾是极不负责的。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被吸引到了,因为从小经历过生死离别的我非常了解生命总是无常。它不会出现在你有任何准备的时刻,去年也经历过家中老人的病故,从发现病情到突然离开,也只有两三个月的功夫。
那段时间我经常往返于家和医院的路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如此的对病魔以及医院如此恐惧,那里的医生对待生死如此淡然,那里的病人对待健康如此的谨慎,总是感觉到沉重的脚步以及疲惫、倦怠、无助的各色表情。
脚步匆匆的人们,麻木的眼神,缺乏神采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输液吊瓶,而病房门口陈旧的一张纸是如此醒目:“假如你的生命,还剩下……”我总是路过的时候会看看,然后越发珍重的觉得要珍惜每一天。我们总是以为死亡遥不可及,因此总觉得有时间去思考人生最最关键的事情。而恰恰是因为没有人能知道答案,因此我们更需要好好的思考下一次只活一天的现实,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因为亲历亲人的离世,包括刚开始的怀疑、确认、自我抗争、期冀奇迹的出现、接受命运、放下无谓的抗争、臣服,这一路走来有多少煎熬,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即便是我们家属也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是跟着情绪起伏。
很多人对之前健康不在意不呵护,到发现生命无多的时候,他们都较之以前对生活态度有了非常大转变。在同病房有个病人在之前的生活中饮食无度,抽烟喝酒,情绪化非常严重,自负骄傲,不懂得呵护自己的健康。在生病期间,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遵照医嘱,按时作息,心境也变得非常柔软,亲朋好友说的话非常容易就让他落下泪来。所以,我想起了下面这段话。
弟子问老师:“你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自己从来不会死亡,直到临死前,却又仿佛从未活过。”
看到这本书,更加确认了我对待生死的态度。不知死,焉知生。只有真正面临过死亡或亲历家人的死亡,才能感受到我们来到世界上需要面对的功课。这门功课谁也无法逃避,或早或晚。也许早点面对也是好事,能让自己更加珍惜时间,珍惜当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保罗.卡拉尼是一位天才神经外科医师,他在1977年生于亚利桑那州,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在就任医生期间,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奋斗了多年的他即将抵达人生巅峰,却忽然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肺癌,在37岁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当他感觉到命运的大手紧紧的钳住他的喉咙,他从沮丧到开始反抗。并且重新站起来去面对这门功课,反倒激发出他更强大的动力,去完成最想完成的事。他耳边想起艾玛的声音:你必须想清楚什么对你最重要。可是如果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将无法弄清楚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
其实,时间是把双刃剑,不仅仅是癌症病人如此,作为我们普通人同样如此,你可以选择一件件事,非常忙碌的完成你清单上所有的事情,也可以选择慢慢走,好好想,只是作为癌症晚期患者的保罗.卡拉尼,已经意识到癌症的残酷了。它不只限制了你的时间,也限制了你的精力,能挤进一天里做完的事情大不如前。所以,他选择后者,好好的去度过余生的每一天,而有些日子,也只能是撑着。
想清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还是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后,他又重新返回了手术室。即使他身患绝症,身体衰竭,但是他却更加清醒的活着。每个人迟早要对局限低头。大多数的雄心壮志不是达成了就是放弃了,在保罗生命的最后关头,我们看到了一个足够强大而且清醒的人。
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臣服于命运的安排。返回工作岗位,正视自己和妻子的关系,选择生育自己的宝宝,即便明白这个婴儿对他来说就是短暂的相逢。也勇敢的去尝试和面对,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主义。婴儿带给他的是其他任何东西(名利)所不能带给他的喜悦和自足。让他更感动于生命的丰富内涵。
最后保罗告诉妻子露西:“我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看到这段话,莫名的心安。听过见过很多死亡的方式,但是很少有人如此淡定坦然的面对自己的死亡。盲目的乐观,和绝望的放弃一样,都带有焦躁不安的气息。而保罗带给我的震撼却是笃定而充满力量的。
我们的身体从小到大就是一个不断的演化过程,在生与死的循环中,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历程。人体组成细胞有60兆个,小肠细胞只有一天的寿命,胃的细胞有2-3天,神经细胞为4-6周,血液中的红细胞,肝细胞为5个月,血管的内皮细胞为6个月。人的体内,不断从细胞死亡然后生成,进而让我们有了生命。在细胞的生死循环中,我们应创造出生命价值,才不枉来世一遭。很多人临终遗憾最多的不关乎金钱和名利,而大部分是没有机会去了解和做真正的自己。李开复在写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也提到了自己患病期间的所思所想以及人生感受,得到了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启迪。《换个活法: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中有这样一句话特别有警示意义:“人生难以掌握,措手不及,莫待变化才清醒这一生,你最后悔的是什么?”所以,提早去校准自己的生命主轴线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是不停往前冲的人,请暂时的停下脚步,再度思考清楚你的目的地。
只有当你知道生命的意义时,你才能有一个豁达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死亡无可避免总会到来,我们无法预料会是哪一天,所以更要努力过好每一天,趁生之欢愉,与时间同行,共赴一个丰盛的人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500字:
同保罗一样,我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一直帮助着病人与死神战斗。至今还清晰记得值班时第一个没有抢救过来的病人。在除夕夜与新年的交汇处,充满着一病房、一病区的悲伤。
正当壮年的病人留下了羸弱的父母和孤独的妻儿去面对离去后的愁云惨淡。在家属难以抑制的悲恸中、哭泣中,我撤下了所有支持和监测病人的设备。这是我第一次感觉与死亡之神如此接近,他就这样与我擦身而过。生命就像握在手中的细沙,不断地流逝,你甚至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流走。那种对死亡的束手无策,就像压在胸口的一块大石,让人窒息。
人,本能地有着求生的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惧。然而,我们每个人也都难逃一死,也不知道自己挥霍之下的时间还残留多少,不知道哪一天我们将与这一多彩的世界做最后的告别。正如保罗所说的,长也罢,短也罢,我们都没能知晓那具体的期限。面对这样必然的从生到死的终极转变,似乎我们不论做什么都不能改变最后的结局。
听起来,真是太悲观了!但是,这本书中的保罗,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已故的癌症患者,在生与死的挣扎中,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已知而坦然面对死的归宿,积极寻求生的意义。我想,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最大的收获!感谢保罗!
对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带着尊重和敬意来读的。
有时候也会疑惑,当一个人知道死神就在前面不远处等待自己时,会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度过剩下的每一天。
很多事情,无论听过多少道理,也只能是在亲身经历后才会有最真切的体会。就好像保罗在书中描述的,作为医生,他送过很多病人去做物理治疗,却只有在自己成为病人接受治疗时,才震惊地发现原来过程是这么艰难。
但保罗,已经在直面死神的过程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还是严肃了些,普通人平凡生活中大多数时间里不必特意去深究,这样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可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还是会或深或浅地思考这个问题。
也许,对于所有生命体而言,生命最直观的意义就是“活着”;而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生命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发现你自己的生命因什么而重要,是什么让你觉得此生值得一活。
前者常常见证生命的脆弱,后者却更能诠释生命的分量。两者都一样的神圣。
真的懂得这些,就会更愿意去珍惜和努力吧!
会
《当呼吸化为空气》《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文/孔祥龙
题记:看完这两本书有一段时间了,却迟迟不敢动笔对所思所想做下记录,因为谈及生死很容易陷入一种浩渺的空洞感与无力感;
但岁月无情、死生有度,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亲人都患病或离去,不健康不释然不勇敢的生死观真切会影响到患者本人、甚至整个家庭,我体会过那种阴冷的磁场,让人避而不急、不寒而栗。两本书恰恰以更为积极、主动、释然的姿态去面对生死,以正能量去化解人生的难题,趁本次读书活动,我努力尝试对这两本书作以了结,简述以供分享。
《当呼吸化为空气》
本书是美国天才医生保罗卡拉尼什的生命笔记,他出生在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之前保罗接触了无数病人、见识了无数痛苦,但他自己第一次零距离遭受如此重疾却无力回天,我们无法想象保罗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文字里他并没有强调这些,他反复思考的是今后的生活会如何、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还会有多大价值。保罗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如果只有两年时间,他会退休并全力铺在写作上面,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如果还有十年时间,他仍然要在手术台上做手术。
一般确诊癌症的人会有两种态度:立刻辞职,或是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保罗选择了后者。正如当生命边界触手可及的时候,保罗和妻子选择了更加轻盈释然的态度,于是有了他们的新生命,也有了这本书。
《最好的告别》
作者阿图葛文德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医生世家,作为印度新移民的后代,阿图成长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环境下,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他更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书名全称是《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生死,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更接近于一本常识类书籍,谈了很多关于美国的养老制度、护理、临终医疗(可供我国参考的姑息治疗和善终服务)。有趣的是,英文书名Being Mortal是把Mortal being(凡人)换了顺序,其实翻译成凡人皆有一死或向死而生更为准确,但我猜译者出于中国文化对死的忌讳,同时也为了留下人近黄昏、且行且告别这个过程的无尽遐想,这也是这本书叫《最好的告别》的原因。
本书也谈生死,不过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一些更为宏观的问题,他通过故事来给大家讲述人类必将面对的衰老与死亡,在五十岁之际他意识到无论医学怎样发展,依然无法阻挡死神到来的脚步,那么既然无法抵挡,怎样让老人更好地面对衰老与死亡,以及让活着的人生活的更好,成为本书最关键的主题。最好的告别既是每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告别,也是在世者与即将离世之人的告别。
这两本书共同点都是从医生角度谈及生死,不同点是《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是癌症患者的生前自白,《最好的告别》是作者从旁观者视角通过讲述自己亲友、患者的遭遇来分析美国医疗与养老制度。主题深邃厚重,以下我从三个角度融合两本书的内容并结合本人浅薄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恋生恶死,人之常态
毛姆讲过一个叫萨马拉之约的寓言,说的萨马拉城里一个商人的仆人出门买粮食,在市场撞见了死神,看到了死神威胁的手势,仆人受到惊吓后跑回家借了商人的马,逃往巴格达;商人出门也碰到了死神,便问死神为何要吓唬自己的仆人。死神答道,那绝不是威胁,而是没想到在萨马拉城碰到他,被吓了一跳,我本来应该是今晚在巴格达见他的。
这个寓言用一种戏谑的方式告诉我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畏惧却每个人都逃不过。我身边真实的至亲好友曾遭受过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当他们或多或少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时,没有一个人会坦然处之,我真的可以看到他们眼神中立即暗淡下来的光芒、可以嗅到空气中失望甚至绝望的味道。我在初次接触到这种悲剧、面对患者时好像被一种力量控制着,什么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我说不出没事,会好起来的,我也说不出相信医生,相信科学,连我一个旁观者都只能去不相信和不接受,可以想到当事人心中会有怎样的痛苦与恐惧。
一般人遭遇恶性疾病时的状态路径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除了最后的无奈接受外,治疗期间的态度全部都是消极的负能量,反而加速了病魔对于身体的侵蚀和伤害。保罗在确诊肺癌晚期时也承认自己不想死,当他意识到自己如此接近死亡,保罗并没有太过悲伤,他很清楚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决不能一无所事、等待死亡,生活也绝不能一味躲避痛苦。于是保罗积极配合治疗,他和妻子决定要一个孩子,他爱妻女、他爱自己的工作,他又回到家里、回到工作岗位,他用实际行动表明,他要有价值有能量地活接下来的每一天。
《当呼吸化为空气》书中写道:癌症的一个残酷之处,就是这种病不仅限制了你的时间,还限制了你的精力,极大地减少了你一天里能做的事情,就像一只疲惫的兔子在赛跑。不过,即便我有这个精力,我也更希望像一只乌龟,深思熟虑,稳步踏实地向前。有些时候,我只是单纯地在坚持而已。
保罗的妻子露西在后记中写道:保罗临终之时,微笑着和家人说:我准备好了。随后要求DNR(Do Not Resuscitate拒绝心肺复苏),他抱过女儿、坦然和妻子、父母、亲人告别。家人为他摘下呼吸机面罩,请医生给他足量吗啡,几个小时候,他像睡着了一样离开了这个他深深眷恋的世界。
没有任何人能避免人生的苦痛,只有接受它、对抗它,并与它共存。
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句诗大意是人生漂泊在天地间如旅人一般,不知何处是归宿。两本书中所讲故事的所有主人公,全部无不例外的在生命临近结束时,最在乎的就是亲情。如同这两句诗所描述的,天地间无处归宿,正如病人最恐惧的就是会永久的、孤立的、无助的游荡在天地间,亲人朋友们最害怕的就是生命中从此以后再无这个人。
国内也有一本谈及生死的书很有名,是年轻的复旦博士讲师于娟生前所写的《此生未完成》,我在很早之前看过,触动很大,里面有段话是这样的: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人死将至才能够明白真正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正如于娟所说: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于娟在确诊癌症之前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子,非常优秀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透支着自己生命,她自己写道: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不健康的生活导致了年轻生命的陨落,在她生命弥留之际,她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并集结成书,她最在乎的不是自己复旦博士、优秀青年讲师的头衔,而是自己是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最舍不得的也是她的家人们。
《最好的告别》中有这样一段: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唯有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纽带关系才能凸显自己的价值,唯有维持社会的联系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对于老人而言,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和长久的陪伴。
前段时间我在电影院里一个人看《寻梦环游记》,幸亏戴个帽子遮住男儿泪。无论是活着的米格,还是逝去的埃克托,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回家。死亡意味着逝者将与生人天涯两隔,永不相见,电影中生者唯有生者还祭奠着死者,才能够让灵魂回家,Remember Me音乐响起令人动容。
时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怀念亲人并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使自己更好地生活,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便使自己及家人、朋友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死亡会极大程度地改变当事人、改变亲属或旁观者对于生的基本看法。史蒂夫乔布斯在确诊癌症后,每一天清晨起床后都会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会做你现在做的事情吗,这样不断的反问自省,使乔布斯成为了改变世界的英雄,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疑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人们年轻时总喜欢挥霍时间,甚至希望时间可以过得快一点,这样就可以快高长大、可以成熟自如,我也是如此;但当亲历生死悲欢,便会懂得时间点滴的珍贵,每一年过生日都是挣扎地爬过去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欢快地跑过去,时间慢一点,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才能老得慢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我们既要佛系的去接受生命的无可奈何,进入冯唐所描述的状态: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更要用倒数生命的姿态去珍惜时间、努力前行。
我希望这里的努力是有价值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每个人热爱的和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却不尽相同,我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但关心生计的人和关心生命的人,追求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包括我也为生计不停奔波,但不妨碍去热爱生命,再忙再累也有时间给爸妈去个电话、陪爱人做顿饭、去野外感受阳光花香。
前行当然不是害怕老去、踟蹰不前,渡边淳一教给了我们一个很美的方法论,叫做优雅地老去。我们必须承认生命的有限性,每个人都是一天天在变老。美国医生特鲁多有句名言,讲述了为医的三种境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终究是有限的,在死亡面前,既然无力回天,不如安宁死去。不管是仍在壮年途中跑的我们,还是终点临近的病人、老者,去往终点的姿态应该是优雅的、从容的。
无论是即将离世者对生命的告别,还是生者对逝者的告别,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正如前文所说,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无意去影响他人,但通过阅读和感悟,我觉得几个No和Yes应该是相对正确的,与朋友们共勉:
不熬夜、不动气、不攀比、不懈怠、不穷也不丧;
淡泊名利、乐观生活、珍视情感、心里温暖、身体健康。
我们怎样才能把读后感更好地写出来呢?读完作品,人们的情感将会一直变化。那么现在动笔将自己的感悟写进读后感,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己,读后感大全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当呼吸化为空气的读后感。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
或许开篇这首诗是代表了这本书的意义吧。作者保罗即是医生(在斯坦福完成本科,剑桥完成硕士,耶鲁完成博士,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外科医生,基本达到了人生所谓的事业巅峰),又是病患(在人生巅峰时,发现得了肺癌)。书中分为两半部分,身体健康时的他,确诊癌症后的他,无论是在哪个阶段,他对死亡都是理性且探索的。
最佩服他的是,当明知自己已经患有癌症时,忍住病痛的折磨,仍重新回到了医生的岗位,继续扮演一个医生的角色。后期实在因为病情的恶化,无法胜任医生的职位,而选择了文学来记录这一切。没有鸡汤,就最真实的想法,如:“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无论是做医生时,还是病患时,他都做的很好。
读完也会感慨,世事无常。如书中所言:“你必须弄明白,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人生漫长又短暂,活在当下。
在霍普金斯读公共卫生总是免不了会跟很多医学生住院医师们一起上课,我总是惊讶于他们的忙碌同时惊叹他们的效率。他们永远带着呼机,会在上课或小组讨论的时候忽然离开冲去街对面的医院。或是凌晨三点钟回复邮件或是分享给我他们编辑过的小组作业。然后在第二天的六点钟给我发邮件预约下一次的小组讨论时间。当然,他们也会跟我一起讨论周末的计划,给我看他们小孩和宠物的照片。我无法想象他们是如何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也许是通过牺牲睡眠时间,也许他们已经把忙碌当成了日常。他们是如此的充满活力,以至于在取得医学博士的同时还能取得公卫的学位或其他训练的证书甚至其他学科的博士学位。在他们中间的我似乎是个失败者,有着想成为医生的梦想,却以学费高昂为借口逃避准备难度极高费时费力的医学院入学考试。有着成为作家的想法,却懒得深入学习写作花时间阅读,只能在朋友圈写些记录性的文字。时间的齿轮不停转动,年岁更迭,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唯愿不要被懒惰和舒适消磨了意志。
很喜欢《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说的这句“I can’t g n, I’ll g n.(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一本未完成的书,主要是因为作者也是书中的主人公保罗的病情急剧恶化了。但这种未完成,恰恰也是本书真意的一部分,反映了保罗面临的现实状况。生命的最后一年,保罗笔耕不缀,完成此书成为他活着的目的,所剩无几的时日也催促他抓紧时间。他还在担任神经外科住院总医生时就开始写此书了,常常午夜时分文思泉涌,就在床上轻轻敲击键盘;后来,他利用躺椅上的午休时光写作;在肿瘤医生的候诊室里也不忘写几个片段;化疗输液时就接编辑的.电话,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他那个银色的笔记本电脑。后来,因为化疗,他的指甲出现了龟裂现象,很痛,他戴着镶着银边的无缝手套,好继续使用触摸板和键盘写作。癌症的恶化带来令人痛苦万分的疲惫感,但他还是尽力保持头脑清醒,继续写作。他决心写,坚持写。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作家。1977年生于亚利桑那州,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以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在就任医生期间,他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20xx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突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就讲述了他本人与死神同行的故事,扣人心弦,充满力量。书中记录了他在作为医生期间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虑,更是一点一滴地描写出了他得知自己得癌症晚期后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严辞恳切,本来写的时候就是在和时间赛跑,表达的也全是保罗认为重要的心声。无论作为医生,还是病人,他一直都与死神面对面:检验、对抗和接受。他想帮助人们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现在,三十几岁就去世的人算是少见,但死亡并不少见。“癌症并不是什么天外来客,”保罗在写给最好的朋友罗宾的一封电子邮件里说,“得了肺癌,的确悲惨,但也可以想象。可以让自己身临其境,感受一下,说:‘原来是这样一种感觉......迟早我可能也会亲自走到这一步。’不去哗众取宠地用死亡煽情,也不老生常谈地劝大家‘花开堪折直须折’,而是告诉大家这一路上到底会面对什么。”当然,他所做的远不止为大家描述的绝症后这一路的状况,还为大家展现了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勇敢地在这险境中跋山涉水的历程。
我们身处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而保罗决定毫不避讳地直面死亡,这种刚毅和勇气正是我们所倡导和敬佩的。他的力量中有抱负和努力,但也有柔韧,有着与苦涩截然相反的味道。他的大半生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度过充满意义的人生,而这本书也对这个核心领域进行了探索。“预言者总是发言者,”爱默生写道,“他的梦总会以某种方法公之于众,他总会用肃穆的喜悦将其昭告天下。”写这本书,就是保罗这个勇敢的预言者成为发言者的一个机会,教会我们坦诚地直面死亡。
保罗在《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中所传递的信息,很强烈,也很独特,但也有些孤独。和这个故事并行的,是围绕在他身边的爱与温暖,当然也有适度给予的空间和放任。在时间与空间中,我们都有着不同的自我。这其中的他是个医生,也是个病患,并处于医患关系当中。他的字里行间的个性非常鲜明,虽然他时日无多,但显然他是个永无止境的奋斗者,当然还有其他的自我,是书中没有充分展现的。比如保罗的幽默感,他是个很调皮很有趣的人;还有他的体贴和温柔,他对朋友家人的重视......但是,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个幽默、身体健硕、风度翩翩的男子,而是生命最后一年那个全神贯注、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男人,是那个写下了这本书的保罗——身体病弱,但精神不倒!
20xx年3月,37岁的保罗告别了妻子和女儿,离开了人世。我想用保罗说过的那句鼓舞他自己,也鼓舞我,鼓舞所有知道这个故事的读者的一句话作为总结:“I can’t g n, I’ll g n.(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000字: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你就只能活一次!
本次立信央企事业总部举办的首届读书征文比赛,已于8月20日开始陆续发布参赛文章,计划每个工作日发1篇(视具体情况调整),综合文章阅读量、点赞量及评论等活跃度,结合投票,评比出10名获奖者获得奖金——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2名每名奖金300元,三等奖3名每名奖金200元,其他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快来为你喜欢的文章点赞、评论和转发吧~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留给世界的告别书,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求学路程,职业生涯里的病人还有自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甚至于他见过的美景。文笔平实悠缓,波澜不惊,我似乎能看到正在伏案立书的高大身影,也常常忘记这是一个即将流逝的生命,正在一边手持手术刀,一边接受着化疗,一边向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冷静温和,睿智客观。
作为一个医生他常说死神是一个随时会到访的来客,只是这一次聆听着死亡清晰的脚步,要来取走的是他自己的生命。从文学转到从医,他希望和那些备受煎熬的人建立联系,在直面死亡与衰弱的同时,探寻是什么让人生有意义。
选择神经外科,直面那颗粉红色的桃子-大脑,大脑与意识纠缠,他想保卫的不仅是生命,而是生命的个性,他要了解病人的思想、个性、价值观、为了什么而活着,要遭遇什么样的灾难,才能合理终止这条生命。当他无法挽留这条生命时,他最有利的武器不再是手术刀,而是他的言语,让病人家属理解死亡与生存联系。读后感·从医生与患者的角色转变,让他更深切的感受生命的脆弱与悲哀,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的可爱与张力,他无法选择生命的继续,但他在死神面前决定了自己离别的姿态。
他说:“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可以说他这一生都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从宗教到文学再到医学,而这个过程本身也见证了什么让他的生命继续。
我是从一场《当死亡降临》的TED演讲中认识保罗的,那是一个妻子在轻轻地叙说着丈夫从生病到离世的过程。平静柔韧而又勇敢坚毅。蒙田说:“如果我编书,就要汇编一部人类死亡记录,同时附上以下注解: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放下书让我久久怀念的不仅是他的勇气和毅力,医者仁心,更多的是让我开始反观。当我有一天和死神对视,我是否有自信,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我已拼尽全力,不曾白来。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000字: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卡拉尼什的作品,这也是他的自传。
保罗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优秀而成功,在高强度的医生工作中,他仍不停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似乎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保罗即将成为一名神经外科教授之际,年仅35岁的他患上肺癌。而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这种戏剧性却不是小说的情节,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人生,何其可叹。当保罗看着他的CT扫描图,一个个熟悉的名词,他自己可以判断出来的情况,医生的身份变得格外沉重而无奈,从医生到病患,却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生命流逝。
患病前保罗断断续续地写了他对医学,对人性,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回忆了自己是如何“弃文从医”,从思考文学与哲学,到拿起手术刀解剖尸体,在患病后,保罗对生与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笔耕不辍,仍将前行。
医生的笔调总是冷静而理性的。在确诊自己的病症之后,保罗做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重返手术台。或许生命的长度,保罗已无法确定,但他却可以努力做好剩余的每一分每一秒。当他重新拿起手术刀,强忍疾病带来的不适,努力确保着不出差错,依旧适应着高强度的工作时,人性的坚毅在保罗淡淡的笔下淌出,作为读者的我,心疼、羞愧以及钦佩,百感交集。诊断癌症六个月后,保罗的病情稳定下来,未来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
保罗通过一份面试,条件丰厚,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未来,可是,保罗自己同样清楚,癌症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剑,将悬未悬。保罗力求完美地做好最后一台手术,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为自己的医生生涯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意料之内地,保罗的病情开始恶化,他再一次从医生变成了病患,无法拿起手术刀,无法出席自己的毕业典礼。保罗已经无力回天了。疾病是令人无望的存在,好在上天还会这个男人留下了一丝安慰,保罗的女儿卡迪出生了。孩子的出生为这个沉痛的家庭带来了欢笑。在生命弥留之际,保罗和妻子露西的感情愈显动人,他们一大家人,笑着玩着,陪着孩子,也像是在陪
着保罗,家里充满了色彩与活力,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悲痛的事情。保罗继续写着他的书,这是他献给女儿卡迪的书。
最后,
“我准备好了。”
保罗在病床前的这句话很温和,很淡然,直面死亡的他一直是最伟大的战士。作为医生的他目睹了很多死亡,保罗知道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坦然地面对。当呼吸化为空气,当躯体腐去,灵魂仍将永存。
这是保罗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后一本书,也是他的自传。而此刻,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本小说,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故事。然而,2015年3月,保罗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书的封面写着保罗生前的一句话:“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这句话是保罗对于死亡的智慧。保罗的这本书在豆瓣评分8.8分,有人说,活着的人应该看看这本书。的确,现如今我们多数人害怕死亡,畏惧黑暗,但保罗教会我们热爱与思考,热爱活着的时光,热爱爱着你的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死亡的意义。
蔡康永曾评价这本书:“如果觉得活得轻飘飘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本书会像一个镇纸,令我们想起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重量何足伟大,当呼吸化为空气,生命永存。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被吸引到了,因为从小经历过生死离别的我非常了解生命总是无常。它不会出现在你有任何准备的时刻,去年也经历过家中老人的病故,从发现病情到突然离开,也只有两三个月的功夫。
那段时间我经常往返于家和医院的路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如此的对病魔以及医院如此恐惧,那里的医生对待生死如此淡然,那里的病人对待健康如此的谨慎,总是感觉到沉重的脚步以及疲惫、倦怠、无助的各色表情。
脚步匆匆的人们,麻木的眼神,缺乏神采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输液吊瓶,而病房门口陈旧的一张纸是如此醒目:“假如你的生命,还剩下……”我总是路过的时候会看看,然后越发珍重的觉得要珍惜每一天。我们总是以为死亡遥不可及,因此总觉得有时间去思考人生最最关键的事情。而恰恰是因为没有人能知道答案,因此我们更需要好好的思考下一次只活一天的现实,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因为亲历亲人的离世,包括刚开始的怀疑、确认、自我抗争、期冀奇迹的出现、接受命运、放下无谓的抗争、臣服,这一路走来有多少煎熬,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即便是我们家属也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是跟着情绪起伏。
很多人对之前健康不在意不呵护,到发现生命无多的时候,他们都较之以前对生活态度有了非常大转变。在同病房有个病人在之前的生活中饮食无度,抽烟喝酒,情绪化非常严重,自负骄傲,不懂得呵护自己的健康。在生病期间,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遵照医嘱,按时作息,心境也变得非常柔软,亲朋好友说的话非常容易就让他落下泪来。所以,我想起了下面这段话。
弟子问老师:“你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自己从来不会死亡,直到临死前,却又仿佛从未活过。”
看到这本书,更加确认了我对待生死的态度。不知死,焉知生。只有真正面临过死亡或亲历家人的死亡,才能感受到我们来到世界上需要面对的功课。这门功课谁也无法逃避,或早或晚。也许早点面对也是好事,能让自己更加珍惜时间,珍惜当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保罗.卡拉尼是一位天才神经外科医师,他在1977年生于亚利桑那州,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在就任医生期间,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奋斗了多年的他即将抵达人生巅峰,却忽然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肺癌,在37岁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当他感觉到命运的大手紧紧的钳住他的喉咙,他从沮丧到开始反抗。并且重新站起来去面对这门功课,反倒激发出他更强大的动力,去完成最想完成的事。他耳边想起艾玛的声音:你必须想清楚什么对你最重要。可是如果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将无法弄清楚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
其实,时间是把双刃剑,不仅仅是癌症病人如此,作为我们普通人同样如此,你可以选择一件件事,非常忙碌的完成你清单上所有的事情,也可以选择慢慢走,好好想,只是作为癌症晚期患者的保罗.卡拉尼,已经意识到癌症的残酷了。它不只限制了你的时间,也限制了你的精力,能挤进一天里做完的事情大不如前。所以,他选择后者,好好的去度过余生的每一天,而有些日子,也只能是撑着。
想清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还是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后,他又重新返回了手术室。即使他身患绝症,身体衰竭,但是他却更加清醒的活着。每个人迟早要对局限低头。大多数的雄心壮志不是达成了就是放弃了,在保罗生命的最后关头,我们看到了一个足够强大而且清醒的人。
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臣服于命运的安排。返回工作岗位,正视自己和妻子的关系,选择生育自己的宝宝,即便明白这个婴儿对他来说就是短暂的相逢。也勇敢的去尝试和面对,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主义。婴儿带给他的是其他任何东西(名利)所不能带给他的喜悦和自足。让他更感动于生命的丰富内涵。
最后保罗告诉妻子露西:“我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看到这段话,莫名的心安。听过见过很多死亡的方式,但是很少有人如此淡定坦然的面对自己的死亡。盲目的乐观,和绝望的放弃一样,都带有焦躁不安的气息。而保罗带给我的震撼却是笃定而充满力量的。
我们的身体从小到大就是一个不断的演化过程,在生与死的循环中,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历程。人体组成细胞有60兆个,小肠细胞只有一天的寿命,胃的细胞有2-3天,神经细胞为4-6周,血液中的红细胞,肝细胞为5个月,血管的内皮细胞为6个月。人的体内,不断从细胞死亡然后生成,进而让我们有了生命。在细胞的生死循环中,我们应创造出生命价值,才不枉来世一遭。很多人临终遗憾最多的不关乎金钱和名利,而大部分是没有机会去了解和做真正的自己。李开复在写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中也提到了自己患病期间的所思所想以及人生感受,得到了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启迪。《换个活法: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中有这样一句话特别有警示意义:“人生难以掌握,措手不及,莫待变化才清醒这一生,你最后悔的是什么?”所以,提早去校准自己的生命主轴线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是不停往前冲的人,请暂时的停下脚步,再度思考清楚你的目的地。
只有当你知道生命的意义时,你才能有一个豁达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死亡无可避免总会到来,我们无法预料会是哪一天,所以更要努力过好每一天,趁生之欢愉,与时间同行,共赴一个丰盛的人生。
离开,是一个令人忧伤的话题。离开,永远地离开,是一个通常情况下难以直面的话题。但是,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历这样或是那样的“离开”。如果不可避免,那就让我们做好准备,坦然面对。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生于1978年,是一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更是一位对医学痴迷的作家——他拥有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人体生物学的学士学位,取得了剑桥大学的科学医药历史与哲学的研究硕士学位。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医学院毕业后,回到斯坦福,在那里完成神经外科的住院医生培训,并进行神经科学的博士后研究项目。这是一个多么让常人仰慕的求学经历……
看到保罗的照片,他不是那种有着清秀面庞的帅气书生,满脸的络腮胡让他看上去更具沧桑感。在短暂的37年的人生光景中,他用才华书写着专业的“优秀”,他用文字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
疾病,被打扰的分子顺序
作为一名专业的医生,保罗在书中讲述了他的一些从医故事——有患者,有医者;有成长,有失落。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写下的文字,保罗坦然地写到,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陈代谢,而死亡,就是新陈代谢的终止。也许,正是这样的平铺直叙才能让我们更加直面生命的那头。
科学,无法诠释的要点
作为一名有着专业学位的作家,保罗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无法解释人类生命中最为核心的方面:希望、恐惧、爱、恨、美、妒忌、荣誉、软弱、奋斗、痛苦和美德。即使是身为最接近大脑的神经外科医生,保罗也指出,科学的基础是各种现象的重复出现以及人为制造的客观性。也许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科学,通常是没有温度的。
哀伤,过程中的缓慢释放
开篇第一段,保罗就提到了自己患病的事实:肺部恶性肿瘤。和大多数患者一样,他与妻子一起求医问药,一起揣摩可能的生存期限,一起经历疾病诊疗过程的波动,一起期待新生命的降临,一起体验安宁疗护的温暖……没有发现病情前,二位专注于事业发展的年轻人的感情生活出现了沟通的障碍。但是,应对疾病又让他们并肩走到了一起,更加融合,更加和谐。也许,正是这样,书中的保罗才没有孤军奋战的“英勇”,更多是绵延的柔情与深深的不舍——对爱人、对女儿、对生活、对生命……
妻子的话
坦率地说,在保罗留下的文字中看不到过分的忧伤与痛楚。或许是天性使然,或许是待到病入膏肓时保罗已无力提笔。他的妻子,露西·卡拉尼什在“后记”中为读者记述了生命最后几个月的保罗。从发现病情到永远地离开,不过只有22个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保罗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全神贯注完成了这本书,采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迎来了女儿卡迪,他甚至还一度重回工作岗位完成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
生命的最后一年,保罗笔耕不辍,完成此书成为他活着的目的。癌症的恶化给他带来痛苦万分的疲惫感。在妻子露西看来,保罗一直都与死神面对面:检验、对抗和接受。他想帮助人们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他以自己的血肉身躯,勇敢地在险境中跋山涉水。
When breath becomes air。一切都变得“轻”起来,摇曳在空中,请记得:他曾经来过。
两天看完了这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是印度裔美国人保罗。斯坦福学士、剑桥硕士、耶鲁医学博士,斯坦福神经外科医生。本科学习英国文学,弃文从医,从事神经外科。36岁的人都肺癌的概率不会超过1/10000。但是不幸的是,保罗是其中之一。从确诊肺癌,经历从缓解到复发到严重去世经历了22个月,期间重返手术台成为主刀医生,有了女儿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享年38岁。
大夫,我能活多久?这是所有的绝症病人,都向医生问的问题。好的医生,既需要让病人理解病症本身配合治疗,医治身体上的顽疾,同时也要让病人在精神上接受现实,从精神上医治病人。绝症病人往往会经历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保罗虽然是医生,但是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病症,他思考了生命的意义,一是生命的延续,二是尽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作为读者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或者生命的长短。每个人都会检视自己过去经历的时间和事情,看当下自己的效率。看别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就是提醒自己,把握住当下,过好每一点的时间,都是有意义的。在与时间同行过程中,我们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只有到结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终点在哪里。
这本书很真实的记录了作者面对死亡时候的感受,虚弱疲惫,选择临终关怀避免插管直面死亡,体面的离开。所谓遗憾在于人们有时间时却没有将其充分的利用,人生没有目标,我们后悔,往往是因为虚度了时光,我们只是时光的同行者。
保罗用恳切的语言,平实无华的词藻,书写他作为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同死亡作斗争,纠葛如何度过余生,寻找活的希望。
他是痛苦不幸的,他有好多期盼,成为神经外科专家/神经科学家/作者/父亲,他已具备实现愿望的能力,却抵不过死亡的宣判。如书中所说他是“明明接近终点线,却轰然倒地的长跑运动员”。
他是幸福幸运的,有美满的家庭,有出色的事业,有知他爱他相守一生的妻子,能获得最最权威专家的治疗。他的一生是被爱包裹着的。
偶尔看看关于死亡的书籍,你能更清楚在有限的生命里,对于“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要到哪里去)”,会有更清晰地认识。或许没有病痛折磨,没有面临死亡,也就永远无法体会活着的宝贵。出生不是为了赶赴死亡,而是在生的过程中体会无穷生命的美好。
你该多运动一下,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瘦身马甲线,我知道身体它需要好好放松一下,细胞也需要跳一跳、动一动;不要熬夜,我知道它折腾了一天,身体需要得到好好休息;真的不可以顶着一个脑袋为所欲为了。好好对待身体,它是看顾守护你的天使。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500字:
同保罗一样,我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一直帮助着病人与死神战斗。至今还清晰记得值班时第一个没有抢救过来的病人。在除夕夜与新年的交汇处,充满着一病房、一病区的悲伤。
正当壮年的病人留下了羸弱的父母和孤独的妻儿去面对离去后的愁云惨淡。在家属难以抑制的悲恸中、哭泣中,我撤下了所有支持和监测病人的设备。这是我第一次感觉与死亡之神如此接近,他就这样与我擦身而过。生命就像握在手中的细沙,不断地流逝,你甚至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流走。那种对死亡的束手无策,就像压在胸口的一块大石,让人窒息。
人,本能地有着求生的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惧。然而,我们每个人也都难逃一死,也不知道自己挥霍之下的时间还残留多少,不知道哪一天我们将与这一多彩的世界做最后的告别。正如保罗所说的,长也罢,短也罢,我们都没能知晓那具体的期限。面对这样必然的从生到死的终极转变,似乎我们不论做什么都不能改变最后的结局。
听起来,真是太悲观了!但是,这本书中的保罗,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已故的癌症患者,在生与死的挣扎中,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已知而坦然面对死的归宿,积极寻求生的意义。我想,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最大的收获!感谢保罗!
对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带着尊重和敬意来读的。
有时候也会疑惑,当一个人知道死神就在前面不远处等待自己时,会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度过剩下的每一天。
很多事情,无论听过多少道理,也只能是在亲身经历后才会有最真切的体会。就好像保罗在书中描述的,作为医生,他送过很多病人去做物理治疗,却只有在自己成为病人接受治疗时,才震惊地发现原来过程是这么艰难。
但保罗,已经在直面死神的过程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还是严肃了些,普通人平凡生活中大多数时间里不必特意去深究,这样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可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还是会或深或浅地思考这个问题。
也许,对于所有生命体而言,生命最直观的意义就是“活着”;而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生命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发现你自己的生命因什么而重要,是什么让你觉得此生值得一活。
前者常常见证生命的脆弱,后者却更能诠释生命的分量。两者都一样的神圣。
真的懂得这些,就会更愿意去珍惜和努力吧!
会
#生命与死亡#抱着想要尝试理解这一哲学问题的心态,读完了这本书。
世事无常,或许年纪尚轻的我还不能很好的理解生离死别与生命的意义,但从书中,保罗面对肺癌的抗争,反复提问自己,剩下的时间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就是凭自己能力做自己喜欢做并能够为别人带来帮助的事情。而死亡只是一个期限,他使得保罗更加专注,他离开了,但给家人留下了希望,也给读者鼓舞与信念。
生死的话题,只要不是切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永远无法体会其中的百般滋味。我们所能理解的悲怆、凄美,抑或是嘴上劝慰着的勇敢、坚强,到头来,恐惧依旧是在所难免,没有人会肯甘心放弃生活,正如没有人能够真正无所畏惧的面对死亡。
而他以及他的家人希望把这份笔记整理出书的初衷也许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面对死神的人看到,让更多健康的人看到:生命有其轻,亦有其重,只是如果,我们真的到了不得不抉择的那一刻,可以更轻松那么一点,更快乐那么一点,用最后的余生去赴那场“生死之约”。
献给你,你也要坚强@达
死亡一直是人们不愿接触,不愿承认的现实,但在《当呼吸化为空气》这一本书中,保罗却将自己的死亡和疾病向我们一一倾诉。本书中,作者没有以乐观的言语,也没有用悲观的措辞,他就像一位坐在公园长椅上的一位老人,轻轻地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和心声。但正是这样缓慢的语调诉说出了他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
我们都没有办法预知死亡,但我们也或多或少想死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角度可能不同,可我们都觉得人生苦短无常,同时又感到过程沉闷痛苦。
保罗在受到病痛两年的折磨内,回忆自己的年少时光,不断思考生命、医学、文学的关系,不仅为从医者提供了新视角,使他们为自己的职业有更深入的思考,也让我更勇敢、沉着的看待生命、死亡与未来。当面对严重疾病时,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是我?”,会抱怨天命的天平为什么没有偏向自己,猝不及防的“死亡判决书”会让人抱怨为什么上帝不公,抱怨过后,在所剩无几的日子里,又有多少人会深入思考死亡的意义所在呢?
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外部的诱惑和压力不断促使他们前进,功成名就也许是许多人此生的追求。但他们也许不曾理解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生命的意义就是只为了获得称赞和荣誉吗?
想做什么就应立刻行动,我们无法控制时间的逝去,死神的降临,但可以改变对待生命的方式。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笔记400字
当呼吸化为空气,我们还剩下什么?
保罗·卡拉尼什在他生命将尽的时候,写下《当呼吸化为空气》。原本是三十而立的青年医生,未来也充满希望,却在病情确立的一刻,一切分崩离析。从医生到病人,从家庭里强壮的丈夫到最需要照顾的人,他开启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也让我思考自己的生活。
一生很长,岁月很短。
恍若昨日,我还是那个懵懂的,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今天,已然站在大二的尾巴上。这时光这么快的从我指间溜走,让我措手不及的回望和迷惘。我悲伤的发现,我并没有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悔莫及。那个当初微笑着说“幸福是你来到这世上注定要做的事,幸福是你所从事的事业和你的本性是一致的”的女孩已经遥不可及。做了很多背离幸福的事情,比如因为害怕写稿子退出了广播台,每天无所事事,浪费时光却没能提起笔写下一些感动,书香亦渐行渐远了。
那我在做什么呢?忙着为了综测和面子东奔西走,在图书馆装模做样实际上在玩手机?这世上有太多的诱惑让我背离本心。今天,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回归和开始,继续安静的做幸福的事情。
那么,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一天来临,便也不枉此生了。
作者:16外13班李丽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当责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