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时间的脚步读后感500字

时间的脚步读后感500字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500字。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500字”,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感谢老师发来的链接,让我们知道了原来有这么一套“时间小管家训练宝典”一一《我会安排时间》,非常适合7一10岁小朋友阅读。

我家有个小拖拉,今年整7岁了。每天起床总要赖一会,穿衣服找各种理由说自己不会穿,总要我帮着穿;写字速度很慢,一笔不到位,总用橡皮擦;一幅画总要老半天,做什么都会拖拖拉拉,就连刷个牙都趴在那里,边玩边刷……像这样磨磨蹭蹭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

现在的小孩都是家中的宝,家长们过于溺爱,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就怕她受一点委曲,凡事包办,让他们习惯于依赖大人。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不是天生的,只是我们家长造成的,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孩子一生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孩子小没有紧迫感没有时间观念,大人的无意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判断,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她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是我们当下要做的一件事。《我会安排时间》这两本书各用了24个小故事,采用情景训练的模式,让小读者设身处地帮助故意中的小主人公选择合理、科学的时间安排计划,从而促使孩子养成按照目标任务的轻重缓急来处理事务,合理分配时间的良好习惯。

孩子读书多半是选择感兴趣的故事来读。“一只拥有人脑细胞的老鼠”讲的是一只拥有人脑细胞的老鼠要逃离实验室,但是门不好打开,它只有20分钟时间可以逃跑。有两个方案选择:方案1,先用10分钟画画,再用5分钟吃晚饭,然后花10分钟打开门,最后花5分钟逃出实验室;方案2,先用3分钟打开铁笼子,放出其他动物,再在动物们的帮助下,用5分钟打开门,然后花2分钟切断电源,最后花5分钟逃跑。听了我的分解,她选择了2,理由是和其他动物一起合作能快点逃出去。这个故事虽说不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但合理利用大家的力量,能事半功倍,这也是一种科学利用时间的方法,无形中让孩子学到了科学统筹的时间安排方法。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用一种简单、合理的方法告诉她,可以给她制订作息时间表,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孩子。

相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一定能培养出一个有时间观念的时间小管家。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800字


经过一个寒假回老家过年悠闲、松散的生活,新学期刚开学的女儿做任何事都显得漫不经心、不慌不忙的。我催促在嘴上,急在心里:快点完成作业,快点看书,快点洗漱,快点吃饭……没完没了的“快点”,女儿不耐烦,我也快急疯了,一切都不能够在应在的轨道上,怎么办?

班主任唐老师送来了“及时雨”——《我会安排时间》,一本相见恨晚的时间管理书籍,它可以轻松快乐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那么,就赶紧和孩子读起来吧!

这套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孩子了解,如何合理有序地做好几件事或同一件事的若干环节的轻重缓急安排,以及如何对更长时间段(比如季度、年度)内的事务进行计划与安排。虽然书中对于时间管理这个大的学科而言,提及的内容不多,但对于女儿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而言能做到已经足够。除了内容的恰到好处外,书里色彩丰富的图画,也正符合女儿的认知特点,比起全是单调的文字,这要更适合他们低年级的孩子们。

女儿也特别喜欢和我一起亲子共读,我读一页,她读一页,我们比谁读得好、比谁读得幽默风趣。有时我故意抛出问题,说“怎么办呢”、“下面会发生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女儿会给出她自己的想法,并且和我讨论。可能她的想法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至少能够让女儿首先对时间管理引起自我思考,这是学会自我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跟着书籍的故事情节,看看书中能给我们什么帮助。有时女儿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时她不能理解,我就假装和她一起共读后有所悟的样子,和她谈谈我的看法。就这样,一套书共读下来,女儿收获不少,我也兴奋地说:“哎呀,多亏女儿呢,没有女儿唐老师推荐的这本时间安排书籍,我还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以后我们一起来用到行动中,说到不如行动!”女儿听了特得意,爽快说“好”!

其实,有时一本好书除了在内容上给了读者很大的启发外,更能够在心灵上给予更多地引导和思考。我想,这本《我会安排时间》的书籍对我和女儿的影响正是如此。没有概念的阐述,女儿明白了统筹管理时间的重要性,明白了做事的效率和收获的关系,明白了计划目的实施是一个优秀学生的必备素质。女儿是要强的,她需要唐老师给的这场“及时雨”。

接下来,如果说“小拖拉变成小麻利,小磨蹭变成高效王”有些夸张,但女儿确实在努力行动中。她首先制定好“一周计划安排”,我帮她备注“高效学习,快乐玩耍”。下面首先是一周内每天放学回家要做的任务:看书、语文、数学、英语、每日必记、大声读背古诗词或儿歌、练字、兴趣班任五、其他。这些任务每天能够顺利完成可以得一个五角星,集满五十个可以满足一个合理的要求。当然也可以偶尔灵活机动,但也必须是合理的情况下。其次是每周要完成的计划:每周亲子共读讨论一本绘本、每周背3首古诗词或儿歌、每周和家长分享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有趣事情、每周计划取得小主人报自我管理卡片至少一张等。设计好的计划表,我负责给她打印出来,方便她自己每天对照打钩完成。

女儿正在实施计划中,这过程可能并不那么顺利,有时也需要我们一起商讨计划的完善和修改,至少在她幼小的心里,已经播种下了时间管理的种子!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也愿意用上10年的时间陪伴女儿。相信她会成为有时间观念、做事快捷的人,相信她会成为对自己有人生规划、有梦想的人,从而收获她自己快乐幸福的人生。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参考)


【第1篇】

2月,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和孩子一起阅读了时间小管家训练宝典《我会安排时间》。文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配套相关的练习,让我们在各种奇思妙想中深深体会到统筹、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和高效性。

古往今来,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数不胜数,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时间的重要性。

既然时间如此重要,那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统筹安排呢?

在《我会安排时间》一书中,每个小故事的后面都会有目标与任务、计划表。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安排好时间,首先得确定当下的目标或者任务,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时间,确保有效率地达成目标。以孩子放学后的安排举例子。每天孩子下午放学到家后,第一件事是吃点东西垫肚子,然后在晚饭前完成作业、阅读课外书,饭后练琴、自由活动,睡觉前再读会课外书。这样安排下来,学与玩都兼顾到了,孩子也乐意坚持做有效率的时间管理者。

时间表制订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难免会遇到些突发情况,这就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书中新旧时间表体现了这点。那该怎样统筹安排时间达到既定目标呢?这时我们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时间要求的优先,紧急的事情优先,健康和安全优先,目标和信誉优先等等。掌握按轻重缓急的顺序处理事情,那时间也就能得到合理安排,目标的实现也不会因为突发状况受到影响。寒假期间,爷爷奶奶临时决定年后带孩子去广州探访亲戚。这样一来,孩子原先制订的寒假计划被打乱了,需要重新制订新的计划,把原来准备18天完成的寒假作业缩短到10天完成,提高了时间效率,使得游玩和作业两不误。

通过《我会安排时间》一书的学习,我们对合理安排时间有了更深的认识。合理安排时间,不但有助于解决孩子的拖拉问题,而且有助于孩子增强时间统筹意识,提高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计划性、逻辑性和灵活性,提升他们的执行效能,最终达到素质提升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家长也应发挥表率作用,积极行动起来,与孩子“同成长、促提升”,一起谱写自律、坚强、智慧的人生篇章。

【第2篇】

最近,我跟孩子一起阅读了这本《我会安排时间》。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是时候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了,但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这点,却困难重重!这本书一眼看中,打破了原有的说教和激励方式,运用了奇思妙想的科学小故事,引导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做事效率。

打开书的第一个小故事就是《逃离亚垩记》。故事的内容大概是:我们从现代回到了中生代,由于时间机发生故障,只剩下最后一小时,地球上的所有恐龙也会在这灾难中灭亡,我们不想跟恐龙一起灭亡,又要完成既定的任务,该如何安排时间?A采集植物标本15分钟,采集水样本10分钟,采集火山灰10分钟,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10分钟,拍摄恐龙录像15分钟;B修理时空机40分钟,拍摄恐龙录像10分钟,采集植物标本、水样本、火山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根据情况。

孩子第一次看这类书,兴趣极高,“妈妈,让我先看看,选哪个好?”

“嗯。”我回答。

“妈妈,我觉得选A!所有要求做的事情都做了!”

“我看看,你说的非常对,但是有几个小疑点要解决:第一、时空机坏了,如何回去,难道我们要和恐龙一起灭亡?第二、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小时,时间有限。第三、因为恐龙太大大,我们没办法带他们回去,它们就要灭亡了。”我说。

“妈妈,你说的有道理,因为时间机坏了,我们要修;因为恐龙灭亡,我们一定要拍下它们的录像;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其他事情看情况再做,选B,应该选B!”她的小脸因为找到答案而欣喜若狂。

“这个就是在紧急事情发生时,我们应根据时间要求、有重大后果和涉及到安全的事必须优先考虑。”我说。

“嗯!但是妈妈,我觉得他们还有时间做其他事?”她一脸沉思的说,“什么意思?”我不禁有些好奇!

“故事里,有我和孩子,说明是两个人,他们可以分头行动,在有限的时间再多做一些事。”

“对呀,妈妈怎么没想到!这就有了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时间效率及工作效率,宝贝很聪明嘛!”我抚摸着她的头。

这本书可不止从这一方面入手学会安排时间,还从如出现紧急状况时,应将紧急事务放在常规的工作和生活之前;要善于借助他人或他物的力量以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时间的不同,轻重的不同,结果也会不同;面对团队任务,合理分工,提高做事效率等等。

看这本书,受益的不止是孩子,还有父母!我推荐这本!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从牙牙学语到幼儿园,又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一边欣喜着孩子的成长,一边也在为孩子的各种不良小习惯而头痛不已:做事拖拉、没有效率、毫无时间观念、耐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作为家长我也在寻求各种方法来试图对此加已改变。

经老师推荐,我仔细拜读了一套名为《我会安排时间》的书。这套书采用情景训练的模式,让小读者设身处地地帮故事中的主人公选择合理科学的时间来安排计划,其中的小故事如《太阳要把地球吃掉了》《拯就太阳系》《懒羊羊的神奇药水》《超级大地震就要来了》紧紧抓住了孩子的喜好和兴奋点,孩子在帮助主人公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了初步的分清轻重缓急的概念,树立了一定的目标意识,并学习了制定计划的方法,从而对孩子在时间观念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觉深有所得,也学着制定了一些计划。

首先,针对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制定了下学期总的目标计划:

一、提高孩子数学成绩。孩子上学期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理解力比较差,特别是思考题,往往不能明确题目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平时做题太少,以至于碰到新颖一点的题型就不知所措。针对以上两点,我一边增加了孩子的课外阅读,另外针对孩子接触题型太少,规定孩子每天做一些数学试卷。

二、增加阅读时间。我认为进入小学后把每天课外阅读列为家庭作业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通过阅读,孩子增加了识字量;通过阅读,能使得坐不住的孩子静下心来,间接培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面。除了老师规定的阅读时间,善于利用一些碎片时间给孩子阅读,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针对我家孩子铅笔字写的不规范作一定的训练。因之前看过报道说孩子7岁前练字对指骨不好,所以孩子幼儿园的时候我没有给他做硬笔字的练习,孩子到了小学后,多次被老师指出写字不规范,今年下学期我会通过一些适当的训练,希望对孩子的硬笔书法做一定的提高。

现在总的目标计划制定好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把这些计划分配到每天的学习中呢?我认为要把我要她学转化为她要学。于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

我说:“晚晚,你觉得上学期你的学习怎么样。”

晚晚不好意思:“我学的不好!”

我再问:“哪里不好?”

她答:“数学不好、写字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看,孩子其实知道自己哪儿不好,于是我就针对她的情况跟她讨论应该怎样加以改变,最后我们对上面的三点达成了共识。并且我跟她要求以后把这三点目 标任务融入到每天的学习中,她表示同意。

其实以前每天放学之后,孩子也都有学习,但学习效率不高,总是学不了多长时间就想玩。现在看了这套《我会安排时间》,我也学着书中的方法,每天放学回家就先拟一个任务表,然后让他自己安排时间和顺序,另外根据堵不如疏的原则每项任务之间会留15分钟休息时间。因为是她自己制定的时间计划表,所以比以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积极性。

希望一段时间的目标安排计划的训练,能对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习惯养成方面能有一个长足的提高。

【第2篇】

近日,我带着女儿包涵共同读了《我会安排时间》这本书,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就被它给吸引了。包涵今年一年级,正好处于适合读这本书的年龄,由于受到识字量的限制,所以都是采取我读她听的模式,听完让她自己做出判断,并说明原因。我很享受这样的亲子共读方式,让我与孩子有了更多的亲密时光,不仅增近了亲子感情,同时又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到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古时候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说法,正确的时间管理可以让我们每天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让自己能够合理控制各种突发事件,并且可以游刃有余地顾及生活以及工作。对于孩子来讲,学会时间管理也同样重要。因为孩子的小小心中尚未敲响对时间的重要性这个警钟,所以他们总是随性而为,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相信很多小学生的家长和我一样深有体会:孩子作业拖拉,该做的事情就是不去做,看电视等倒是兴趣盎然,学习的时候垂头丧气,做的过程效率低下,一会儿做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急死人。你不停地催促要她快点,快点,就是快不起来。如果孩子能把时间花在刀刃上,该学习的时候高效学习,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的玩,该有多好。《我会安排时间》这本书里完全没有教条式的东西,而是看到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以及妙趣横生的插画,一个个小故事,简单而有趣,并且在小故事的最后,会让孩子自己选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到底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且配上有趣的图画。书后的参考答案不仅给出正确的选择,更多的是对于方法、原则的解释。

其中一则小故事《伊哈尔的微宇宙》让我印象比较深刻,主要是教孩子根据时间管理的优先原则,当目标任务与娱乐享受发生冲突时,应优先完成目标与任务。对学生而言,最基本的任务是完成学业。之前包涵也有类似的小毛病,比如放学回来遇见小伙伴在玩耍,也把书包一扔吵着要去玩。看完这个小故事,她自己也明白了只有在把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有空余时间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还有一则是《我发明了隐身衣》对包涵的启发也比较大,主人公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对所面临的事情做了安排,更加科学高效。让孩子明白目标优先、分清轻重缓急。比如有一次我答应她周六下午陪她去看电影,临时接到公司电话要去加班,电影没看成,从此“骗子妈妈”就成了我的新代号。看完《我发明了隐身衣》这个故事后我问她还会不会因为上次没看成电影而怪妈妈?她说:“不怪,因为妈妈上班比较重要。”

一个个小故事背后都蕴藏着大大的道理。学会管理时间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的时间去坚持。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给了我一种方法--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更有效的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让孩子了解对时间的管理,做时间的主人,让小拖拉变成小麻利,让小磨蹭变成高效王。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600字


【第1篇】

2月,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和孩子一起阅读了时间小管家训练宝典《我会安排时间》。文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配套相关的练习,让我们在各种奇思妙想中深深体会到统筹、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和高效性。

古往今来,关于时间的名言名句数不胜数,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时间的重要性。

既然时间如此重要,那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统筹安排呢?

在《我会安排时间》一书中,每个小故事的后面都会有目标与任务、计划表。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安排好时间,首先得确定当下的目标或者任务,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时间,确保有效率地达成目标。以孩子放学后的安排举例子。每天孩子下午放学到家后,第一件事是吃点东西垫肚子,然后在晚饭前完成作业、阅读课外书,饭后练琴、自由活动,睡觉前再读会课外书。这样安排下来,学与玩都兼顾到了,孩子也乐意坚持做有效率的时间管理者。

时间表制订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难免会遇到些突发情况,这就是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书中新旧时间表体现了这点。那该怎样统筹安排时间达到既定目标呢?这时我们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时间要求的优先,紧急的事情优先,健康和安全优先,目标和信誉优先等等。掌握按轻重缓急的顺序处理事情,那时间也就能得到合理安排,目标的实现也不会因为突发状况受到影响。寒假期间,爷爷奶奶临时决定年后带孩子去广州探访亲戚。这样一来,孩子原先制订的寒假计划被打乱了,需要重新制订新的计划,把原来准备18天完成的寒假作业缩短到10天完成,提高了时间效率,使得游玩和作业两不误。

通过《我会安排时间》一书的学习,我们对合理安排时间有了更深的认识。合理安排时间,不但有助于解决孩子的拖拉问题,而且有助于孩子增强时间统筹意识,提高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计划性、逻辑性和灵活性,提升他们的执行效能,最终达到素质提升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家长也应发挥表率作用,积极行动起来,与孩子“同成长、促提升”,一起谱写自律、坚强、智慧的人生篇章。

【第2篇】

最近,我跟孩子一起阅读了这本《我会安排时间》。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是时候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了,但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这点,却困难重重!这本书一眼看中,打破了原有的说教和激励方式,运用了奇思妙想的科学小故事,引导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做事效率。

打开书的第一个小故事就是《逃离亚垩记》。故事的内容大概是:我们从现代回到了中生代,由于时间机发生故障,只剩下最后一小时,地球上的所有恐龙也会在这灾难中灭亡,我们不想跟恐龙一起灭亡,又要完成既定的任务,该如何安排时间?A 采集植物标本15分钟,采集水样本10分钟,采集火山灰10分钟,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10分钟,拍摄恐龙录像15分钟;B 修理时空机40分钟,拍摄恐龙录像10分钟,采集植物标本、水样本、火山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根据情况。

孩子第一次看这类书,兴趣极高,“妈妈,让我先看看,选哪个好?”

“嗯。”我回答。

“妈妈,我觉得选A!所有要求做的事情都做了!”

“我看看,你说的非常对,但是有几个小疑点要解决:第一、时空机坏了,如何回去,难道我们要和恐龙一起灭亡?第二、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小时,时间有限。第三、因为恐龙太大大,我们没办法带他们回去,它们就要灭亡了。”我说。

“妈妈,你说的有道理,因为时间机坏了,我们要修;因为恐龙灭亡,我们一定要拍下它们的录像;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其他事情看情况再做,选B,应该选B!”她的小脸因为找到答案而欣喜若狂。

“这个就是在紧急事情发生时,我们应根据时间要求、有重大后果和涉及到安全的事必须优先考虑。”我说。

“嗯!但是妈妈,我觉得他们还有时间做其他事?”她一脸沉思的说,“什么意思?”我不禁有些好奇!

“故事里,有我和孩子,说明是两个人,他们可以分头行动,在有限的时间再多做一些事。”

“对呀,妈妈怎么没想到!这就有了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时间效率及工作效率,宝贝很聪明嘛!”我抚摸着她的头。

这本书可不止从这一方面入手学会安排时间,还从如出现紧急状况时,应将紧急事务放在常规的工作和生活之前;要善于借助他人或他物的力量以达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时间的不同,轻重的不同,结果也会不同;面对团队任务,合理分工,提高做事效率等等。

看这本书,受益的不止是孩子,还有父母!我推荐这本!

读《请让我自己安排时间》有感


读《请让我自己安排时间》有感

刘雅馨家长 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

读了《父母课堂》中《请让我自己安排时间》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一味的要求孩子、约束孩子,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文章中提到的主人翁,假期本来有自己的安排,包括学习和与同学一起玩耍,前三天均为学习计划,而且实施的特别好,第四天本来是想好好放松一下,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不料,妈妈却给他安排了辅导老师,进行加强学习,把小主人翁的假期计划全打乱了。结果就是,本该玩的时间段,孩子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所以,即使有辅导老师进行辅导,孩子也未必能听进去,而且还增加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妈妈还认为充分利用了假期时间给孩子加强补习,肯定是有效果的。看到这里,我不免联想到我和孩子平时是怎样处理类似事情的。

我家孩子曾经也自己安排过假期计划,但我好像从没有赞成过,都是学习时间大于玩耍时间,我从她的眼神中也读到了埋怨和不满,但我当时就想,孩子嘛,就不能放纵她,得好好约束着,免得玩心过重收不回来,并且,每次都是严词厉叫,她都不敢不听。其实现在回想,一个假期过后,虽然补习了不少,但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明显变化。我必须要好好反省一下,这种硬性教育真的有效果吗?我是否可以换种方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特别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这种想法愈发强烈,我准备在下一个假期中,让孩子先列一个假期时间安排计划,我提一些建设性意见,不同意见我们沟通解决,达成共识后,我们就严谨的按计划实行。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孩子高兴的跳起来,连说:"谢谢妈妈理解……"后来,她告诉我:"妈妈,每次去上补习课,我的心里都是不情愿的,因为你给我安排的学习时间太满了,所以,我的心思也不在学习上,总想着怎样想办法溜出去和同学一起玩,当然我也不敢这么去做,但是,由于我心里排斥,所以我就愈发听不进去。我甚至感觉你交的这补习费白白浪费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真的希望妈妈能给我一点自主权,让我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我不会一味的想着玩,我也会努力的学习……"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孩子第一次向我敞开了心扉,我也庆幸看到了这篇文章,让我有了反思。

现在,我和孩子达成协议,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的学,玩耍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的玩,孩子的成绩一点都没下降,我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理解孩子,要走到孩子的心里去。

成功在于合理安排时间_读《八十天环游世界》有感500字


成功在于合理安排时间_读《八十天环游世界》有感500字:

自己八十天环游世界,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你想在旅途中会遇到阻碍,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在我的印象中,加上这些,至少需要半年以上吧。而文中的福格先生却做到了用八十天环游世界。我看完之后仔细分析了下,一是因为他的执着,二是能够充分地利用时间。

福格先生的执着在哪呢?他做事情要几点到哪里,他总会想方设法一秒不差地到达,就连每天刮胡子、吃饭等都是如此。当然这在我们的眼里就显得有点呆板了。但正是因为福格先生对自己的这样严格要求,才能八十天环游世界吧。虽然这是和朋友的赌约,但我想何尝不是他对自己有信心呢。

想想也是,一个人对自己严格的近乎苛刻,难道还有办不好的事吗?也许普通人与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在做事情上从不懈怠,慢慢地就拉开了与别人的距离,成就了自己。记得牛顿请客,看还有时间就利用这间隙去做实验,多么执着的精神呀。

这个是我要向福格先生及牛顿学习的。只有合理安排时间,与时间争分夺秒,才会成为时间的主人。可我做事总会拖拖拉拉,兴趣班迟到了,甚至有时因为各种原因不去。给自己找各种的借口,最终可想而知。看了这本书,我知道自己今后要把时间安排妥当,不让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在发生。

时间是珍贵的,只有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时间,才会受到时间老人的青睐。作者:王慕鸿

我会听课我怕谁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向大家隆重推荐一本书——《我会听课我怕谁》。这本书的作者可是大家口中的多多姐——乐多多哟!

轻轻合上书,这本书那环环紧扣、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令我难忘。胡小闹的好朋友长安和苏西坡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而被老师点名罚站了6次,胡小闹把自己的“听课技巧”——伪装法告诉了他们俩,但这种方法很快就被老师看穿了,长安和苏西坡把“幕后主使”说了出来。结果,他们的朋友关系破裂了。后来,胡小闹在学校里对小樱桃的“听课技巧”进行贩卖,迎来了大家的不满,于是他在学习天地上贴出“告示”:如有人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就到五(三)班找我。终于,他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就连六年级的大筒同学的成绩都提高了20个名次!

从这本书中,我还学会了很多学习方法。例如:

一、如何才能学习好?

1、随手做课堂笔记。

2、按时完成作业

3、写作业时尽量保持桌面整洁。

二、如何上课不开小差?

1、上课时尽量看着老师。

2、对于老师问的问题认真想,再举手。

········

这本书听上去是不是很不错啊,那就看一看吧,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学到很多关于学习方面的知识!

【第2篇】

在读了《我会听课我怕谁》之后,知道了听课也有技巧。本文中的主人公——胡小闹,他的技巧是:当老师说“这道题很简单时”你就微笑着点点头;当老师说“这道题有些难度”时,眉头微皱,表现出一副遇到困难的样子;当老师说“想一想”时,表现出思考的样子。这样老师就不会以为你没有不认真听讲了。其实这是用来麻痹老师的。之后这个听课技巧使他的伙伴和他相互吐口水。胡小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寻找了一份真正的听课技巧:课前预习、做课堂笔记、独立完成作业、保持桌面整洁。他的听课技巧帮他自己和全校人提升了成绩。

此篇文章告诉我们: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一定要自己亲自验证。

读《我会好好爱你》有感500字


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有了爱,生命就会更精彩,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浓浓的爱中。爱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快乐成长。

《我会好好爱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12岁女孩熊苗苗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天,爸爸在一场事故中丧失了生命,妈妈为了不让苗苗心灵受到伤害,谎称爸爸出差去了长春,便带着苗苗搬到了外婆家。妈妈用心去呵护她,12岁生日时,妈妈告诉了苗苗事情的真相。

我最佩服的人是熊苗苗的妈妈—苗桦。苗苗失去父亲后,她为了呵护苗苗幼小的心灵,承受了所有的,就连苗苗对她大喊大叫,也毫无怨言,她为了让苗苗快乐,想尽了各种办法,她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呀。

从苗桦身上,我看到了妈妈的影子。那是一个秋收季节,妈妈帮奶奶收割庄稼时,脚受伤了,走路一跛一跛的,每走一步,都要咬紧牙关。这天中午,我放学回家,可餐桌上并没有午餐,我气恼极了,不停地埋怨妈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妈妈还没回家,我心急如焚,正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唉,刚才去换了点药,耽搁了点时间,别急,我马上去给你做饭。”妈妈一边喘气一边说。过了一会儿,饭熟了,我吃起来美味佳肴,妈妈不停地地在一旁催着:“快吃了去上学,晚上还给你做好吃的。”晚上一进家门,香喷喷的饭菜扑鼻而来,却没有见到妈妈,爸爸说:“你妈妈用力太大,刚愈合的伤口又裂开了,她勉强做晚饭就休息了。”可口的饭菜原来是妈妈忍痛做好的,我的心被刺了一下,我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

爱是伟大的,爱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妈妈在赋予我们爱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会爱,感恩天下父母。

命运的安排 (800字)


天突然之间响起几阵雷声,远处的小山丘上冒出几朵乌云,悠然自如的飘过来,凡是被乌云飘过的地方,好像都被涂上了黑色的颜料,整个世界都被黑暗笼罩了,除了茫茫的黑色,便看不见任何东西。

我坐在桌子面前,打开那台暗灰色的小台灯,丛书柜中拿出一本布满灰尘的小书,紧紧地捧在手中,好像拿着一本独一无二宝物。这本书,我读了五遍,书里的每一句话,我都牢记在心,对他,我是了如指掌,翻开书,我又做了一次奇异的旅行。

是他,又是他,还是那个喜欢坐在管家头上的阔少爷福贵,阔少爷!是的,家有一百多亩地的家产,让他做什么也不用费心思,管家,仆人,随叫随到。上帝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对他也是,不过,他的一生跟所有的农村人不同,他的一生是先甜后苦,因为赌博,家里的财产被一撒而空,地,房子,统统拿去抵债,只给他留下一间小茅房,从那时起,福贵的人生一直慢慢的苦起来,先是爹走了,跟着妈也去了,紧接着是媳妇,然后又是女儿,儿媳妇,就连最后的外孙也走了。对于书中的他来说,尽管天都黑了,一次又一次要把他压倒,他,还是没向命运低头。

对于这本书,我再次做了总结,文中的福贵是一个刚强的人,对生活,他是那样的惨败,对命运,他又是那样的固执,不屈服。每次读完这本书,我都忍不住眼泪,我为福贵的经历难过,也被福贵的固执屈服。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每个人所遭遇的经历也不一样。在这个世界,你必须懂得怎样生存,怎样为生活而战。这样,你才能在这个世界存活

我放下书,看着窗外早已停下的绵绵细雨,望着窗外美丽动人的雨后风景。我很想告诉余华,你写的《活着》,故事中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实属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我又对自己说,其实,写作和人生其实是一模一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人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错了,或许有时候对的,有时候错了。在中国人所说的盖棺论定之前,在古罗马人所说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想,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命运吧!

六年级:朱俊辉

《时间移民》读后感500字


读《时间移民》让我知道了科学只是工具,探索没有尽头,我们拥有的只是我们所触及的极其渺小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遵循着科学的原则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展从想象力开始,这方面科幻小说的作用尤其之大,甚至可以当做一种文明成长的先锋动力。就像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这样的大片背后都有科学精神,使得整部电影远不止电影故事的精彩和表现形式的美好。而在科幻之外,可能更是人性层面的思考,这才是决定科学去向的关键。科技分为天启科技和修罗科技,前者让我们愈发美好,而后者则是给我们带来威胁,其本质在乎人性人心,当我们不再有隐私的时候该如何应对?改进人类基因的技术我们能否接受?一个个的问题就很扣入人心。科学有很多时候都是冰冷残酷的,就看我们怎么应对。在这个方面,作者刘慈欣就显得很务实,丰富的想象力有着着陆的痕迹。

《时间移民》是作者刘慈欣二十余年创造的精华。在这本书中刘慈欣构造了未来世界人类最神奇的可能性。故事讲述了由于环境恶劣化和人口压力,地球政府决定派出远征队伍,选取25岁以下的人类成员向未来移民,移民队伍进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停留,那里的环境也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最后一次的航程“移民大使”把时间锁在了未来1100年,在这个时间里,地球恢复了原始生态,人类开始了原始生活,开始了新文明的起点。

读完这本书就好像亲身经历了一次时间的移民,从过去到未来,想象力带着科学的翅膀,就有了飞翔的理由。

《时间揭秘》读后感500字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的重要。时间是从何时诞生?那它又何时结束?时间究竟是什么?对时间疏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去打开这本《时间揭秘》吧!

时间是从何时诞生?告诉你吧,时间开始的那一刻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天,从那一刻起,时间就开始了。

那它又何时结束?很多科学家都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只是个谜团而已,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知道。

时间究竟是什么?这本书告诉我们,时间就像一个洋葱头,也就是说,关于时间这个话题,最好从最外层开始说起。一层一层的开始剖开这些知识,才能了解时间究竟是什么。

对时间疏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个问题可能大家平时都不怎么会关注,而这本《时间揭秘》就会告诉你答案:对时间疏忽就会使农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该种什么东西,不该种什么东西;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放假……

活过的,活着的,要活的每个人都受时间的影响。有些人发现关于时间的整个理论是如此令人惊叹,于是年复一年地致力于理解时间、测量时间,或是为时间绞尽脑汁。想想约翰·哈里森、桑福德·弗莱明,还有路易吉·利里奥等等这些人吧……

此书名叫《时间揭秘》。你是否考虑过,秘密到底是什么?

好啦,秘密就是:时间是你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时间是什么,我们用钟表报时,通过原子钟以难以置信的精确测量时间;我们可以研究出关于时间是什么和时间如何开始的理论,我们可以梦想穿越时间旅行。可到头来我们根本不理解时间!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时间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们说不出时间如何运行,时间为何仅仅单项行进。秘密就是时间仍然是个迷!

《时间之书》读后感500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划分时间的方式,和自然,生命,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相关。先民用十二根竹管排列,插到土里,冬至日,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的管子里发出嗡的声音,以此定为当年的黄钟音,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史记记载的以三分损益法,将宫划分为十二律,划分结果使得最终都会有余数(划分不完)。

以此类推,宫商角徵羽对应于十二律吕,就像每个调对应不同音阶。所以古琴上的每根琴弦发出自己所在调位的音为基音,按照徽位划分的十二律吕为泛音,十二律吕共振即发出所在音调的基音,如商,或宫。人随天地动,中国定音方式是随天地变化的,西方的以A-la-440HZ为标准音,它是不变的;中国的五行与五音对应,五行又与人相对应。就好比属商的人对应的十二经络(律吕)所产生的共振为一个基音2,就是属金。

此外,除了三分损益法,考工记里也有通过开方开立方的方式划分十二律吕,现在西方也是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整音完全划分,不留余数。但是为什么中国一直延续的是三分损益法呢?就像五音而不是七音,六十四卦最后一卦未济,节气处暑,表达了自宇宙的开始,生命有始无终的时空观。也许有形的外在是可以被定义和有限的,但运动的能量却是时时变化而有始无终的,就像生命的存在不在于有形的外在,而在于不断的运动,且在极限时的不达与留白。这个大概就是时间的意义。

喜欢《《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时间的脚步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