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艾丽的童年读后感400字

艾丽的童年读后感400字

《艾比斯之梦》读后感1000字。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艾比斯之梦》读后感1000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反对歧视,共享平等----读《艾比斯之梦》有感

合上书良久,我却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万分感慨。故事始于遥远的未来,“我”生活在一个“机器人危险论”思想横行的机器人统治的时代,智能机器人艾比斯说服“我”去拯救那些迷途的人类,“我”在与艾比斯接触的过程中,也理解了他们去帮助人类是基于对另一种生命的最基本的平等对待。

平等是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没有阶级的隔阂,没有民族的歧视,人类之间和平相处平等互助,千百年来人类都在为之奋斗。

然而历史却无情地揭示了追求平等这条道路注定是异常曲折的。日本军国主义如今依旧大肆吹捧着大和民族的各种优异,极力否认当年犯下的种种践踏人性蔑视平等的罪行。

我们同为人类,同样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种群,为什么总要加以区别对待?大自然孕育了数以万计种生灵,各个物种经过自然的演化而共存至今。优胜劣汰没错,但那绝不是滥杀无辜灭人民族的借口。

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人们也渐渐开始意识到平等的重要性,思想也渐渐明朗。各种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有关平等的宣传推崇,将人类社会渐渐完善,形成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生活环境,惨绝人寰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制止。人们之间、各个民族之间也开始建立起各种各样新型的平等互利的关系。

在我们的身边,也都不难发现各个民族之间向往平等共处,追求友好相处的和谐画面。

在我国的陕西咸阳,有一个汉族和回族人民混合聚居的马栏村。在那里,汉回两族的人民互相尊重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遇到困难互帮互助。务农、盖楼、结姻缘……无论是大事小事,他们都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模样。平等共处的理念成为他们关系和睦的桥梁,也正是因为两族人民一直平等共处,方才造就如今这般别致的风土人情。

不仅是国内,在国际上,也涌现出一批怀揣着平等之心对待其他民族的人们。

前一段时间,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中国不远万里为疾病高发区运输医疗资源。大批的中国志愿者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份慷慨救济的事业中。他们从来没有在意过非洲病患的身份和所属的民族。在志愿者眼中,这仅仅是一群需要救济的人。志愿者们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不正是因为他们从不计较这些人为制造的民族界限吗?正是他们怀着一颗平等互助的心无私奉献,方才造就如今这一份份感动。

这令我想起书中那句给我至深感触的话:机器人看待人类,犹如我们认为猫、狗、马、鸟是“和人类不一样的生物”,不会因为它们不如人类一样聪明而瞧不起它们一样,只单纯地认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由此可以解释,只要是不完全一样的个体,就必然会存在差异,不同的民族必然会存在区别。所以这些差异不足以成为歧视和不平等现象的理由。既然人类能平等相待其他物种,那也一定能与另一个民族平等共存,那又何来的民族矛盾和各种分歧呢?

我时常在想,若是人人都反对民族歧视,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共存,并且为此付诸行动,那么这将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犯罪,没有民族歧视,人人平等共处的美好社会。当然,这些不切实际的绝对平等的幻想如今是难以实现的,人类还要再经过漫长的发展与进化,付出诸多努力,或许终有一天,这些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所期许的愿望都将实现。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1000字


最近我读了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作。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新教育之梦》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但是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心。只有双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在自己还很迷茫的时候我读了这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是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让我审视自己所做一切的意义,让我寻找到一条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道路。

《艾凡赫》读后感1000字


《艾凡赫》是司各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在他的历史小说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首先,这是他第一次跨出苏格兰题材的范围,从而为他今后扩大创作视野奠定了基础。其次,他的苏格兰小说虽然称为历史小说,实际它们反映的时代都离司各特所生活的社会不远,有的甚至涉及了他的童年,以至青年时期。可是在《英雄艾凡赫》(以下称《艾凡赫》)中,他却把他的故事一下子推前了几百年,把中世纪中叶的英国作为历史背景。这样,可以说,随着《艾凡赫》的问世,司各特才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历史小说家。第三,司各特作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中世纪正是最适合他的创作才能发挥长处的时期。因此,正如他在本书的导言中所说,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可以说,自从作者得以在英国和苏格兰小说中运用他的虚构才智以来,他这才真正在这方面取得了游刃有余的支配能力。毫不奇怪,巴尔扎克正是在读了《艾凡赫》之后,才对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也毫不奇怪,小说发表后立即不胫而走,成了司各特最畅销的一本书,人们谈到司各特时,都会把《艾凡赫》与他联系在一起,它理所当然地成了他的代表作品。(本文选自)
司各特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方法归根结底一句话,便是历史真实与大胆想像的结合。他的小说并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尽管他有时不惜用大量的繁琐考证,说明他所写的一切似乎都凿凿有据,然而在更多的场合,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处理上,他却是靠大胆的想像取胜的。为了说明自己在历史小说创作上的一些观点,他还专门虚构了一个考古学家德赖斯达斯特博士,让他作为自己的观点的对立面,出现在他的一些小说的导言中,本书也是这样。在第二篇导言(致德赖斯达斯特博士的致敬信)中,他明确说明历史小说不是考古学著作,重要的不是细节上的真实,而是展示历史的风貌。他提出了虚构和真实相结合的原则,认为他这么做没有超出一部虚构小说的作者所理应享有的特权。这篇导言对我们理解司各特的创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司各特在本书中,用淋漓酣畅的笔墨描绘了中世纪一个风云变幻 的时代 ,他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为我们塑造了大量虚构的人物,这些人物尽管出自虚构,却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进程,他的成功主要便来源于此。因此英国19世纪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谈到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时指出,它们让我们看到的不是历史书和文件记录中的那种抽象的人,而是真正生活在过去的时代中的活生生的人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司各特才被公认为西方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1000字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我已经把作品这本书读烂了,特别后悔没有早点知道它。写读后感要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点来写。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正确的描写进读后感里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1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

自己的职业是老师,因此理想的教师也是让我特别关注的部分。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

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2

有机会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字里行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与挚爱。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的教育导航。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篇中这样一段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给了我激励和希望。从作者的自我简介中知道,特殊的时代给了作者特殊的经历,他能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位教育家,这是他撞击成功的结果。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样去撞击成功呢?我应该怎么提高挑战自己?我正在思考着。这些都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它给了我启示,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标。我的目标是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

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于我们所有年轻教育者来说,这既是作者的真诚规劝,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从本书里,我还读出了作者成功的秘诀不要羡慕别人,不要感叹时运,要做起来,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顺,哪怕艰难。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3

当我翻开《新教育之梦》的目录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语言阐述系统化、理论化,理性思维中夹杂着作者对教育认识的极大热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权威的语气,以自己生动的例证,丰富的国内外教学实际使原本理论化的东西变得让人易于接受,激发了内心的教育热情和共鸣,并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动力。

读完本书,我脑海里印象最为深刻是“有特色”、“阅读”、“共写随笔”、“爱”这几个词汇。我将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育实践来谈谈我对此书的感悟。

1.有特色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举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为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很强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学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也是一样,有了一技之长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来,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为了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2.爱阅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它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堂上的说教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导致写作的时候没有素材,或即使有着丰富经历的时候却也无从下笔,而阅读更是发展了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和写作,扩大阅读范围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为什么临到作文考试的时候有些人紧咬笔杆写不出半个字?有些人却行云流水,一蹴而就。中学时期就有这种深深的体会。平时的作业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进行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作文临场的时候经常是套用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而中间却胡乱一通。现在自己从事了教师一职,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后又如点醒梦中人。阅读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读书,让课堂上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教师应当发挥起指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这一重要角色,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

3.共写随笔

如果前面是读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写。“师生共写随笔”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这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以随笔这种形式,并且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产生读书写作的气氛,感染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我认为,共写随笔不仅让写作成了一件极其简单有意义的事,而且更是一场师生自我思想反复斟酌与提升的过程,它将成为对一个人成长非常有益的工具。读书写作需要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更是促进了师生共写随笔的发展。

4.爱的教育

爱是什么?爱是非常抽象的,是缥缈的感觉,是情感上的愉悦。它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自觉创造真善美的人格。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文字化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要尽可能的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中的人,不管他在成绩上表现的多么没有希望或者是无可救药,但他在其他方面,他的心灵里总会存在点滴的优点。心灵的沟通学生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教育者不应该吝惜对学生的关爱,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爱能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对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育者,激起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的感悟,受益匪浅。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4

假期里,我读了朱永新写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我读得最多的是第七章”理想的老师“和第十章”理想的父母“,因为我不但为人师而且为人母。我的孩子马上就升入初中了,在教育孩子时,我感到了莫名的压力,当我读了朱永新老师写的”理想的父母“这一章时,我豁然开朗,我寻找到了答案。

一、作为父母,要先教会孩子做人,然后再教会孩子做学问。

朱永新在书中说到:”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父母。”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做人,不管孩子将来在学业上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觉得培养她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一个人将来会达到什么样的调度谁也不知道,但是有了健全的人格,有了良好的心态,有了良好的习惯,才会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地游戏和玩耍时间。

朱永新在书中说到:“理想的父母,应该永远保持年轻的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孩子的童年的时间是很短暂的,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游戏是孩子认知世界、创造世界的源泉,应该放手让孩子去玩,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发展自我。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大多数家长在应试的压力下把学习看得太重。因此剥夺了孩子大量的游戏、玩耍的时间,孩子在压力下变得沉默寡言,这真是得不偿失。所以,作为理想的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更多地游戏时间和玩耍的时间,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做人,感受生活。

三、作为父母,要能够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

朱永新在书中说到:“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以一个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了父母”。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在做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之前,要能够与孩子商量,达成共识之后再做,这样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我的孩子和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妈妈,为什么您和您的学生说话时,态度是那么和蔼,而与我说话时,您的态度却很生硬。”现在想起这句话,我意识到我做得不对,看来距离理想的父母还有很大的距离,以后我会努力做朱永新文中写的那样的理想的父母,我决心把给学生的爱多分一点给我的孩子,这不但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因为“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总之,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作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后备军,孩子的支持者,孩子的知心朋友。为了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在坐的所有的教师都努力做理想的父母吧!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5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之后,深感受益良多。文中虽没有汹涌澎湃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激荡人心的情感,却宛如一幅新世纪的“清明上河图”,他用朴素的绸绢做底,用淡淡的墨色着画,用小桥流水的文字娓娓道来。文中朱老师用他的真诚、用他的人生信念诠释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教育。这里我就采撷一朵最打动自己的浪花,让她在我拙笨的笔中形成文字。

文中那“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艘航船,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自己生命之舟的舵手。从我们出生那天,我们就开始驾驭自己生命的小舟,在湖光山色间穿行,航行的路上可能会有诗情画意,可能会遇到惊涛骇浪,可能会有让我们驻足的诱人的风景……而谁能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关键看这个舵手有没有顽强的毅力,而谁能冲击风浪,关键看这个舵手有没有坚定的自信。教师就好比舵手,要想实现自己理想的教育,就请扬起自信的风帆吧!”这段话, 它似一盏明灯,在为我的教育、人生导航。

自信是人们赖以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所说的那样:“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个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拥有自信心不仅拥有了良好的性格,更是拥有了人生。

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足够的自信。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对正在成长的他们产生莫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在学识上自信,在生活中自信,更要拥有自信的内驱力——那就是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胸中有丘壑。课堂是展现教师自信力的舞台,教师要带着渊博的知识而来,带着微笑而来,带着鼓励而来,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做犁,用黑板做土,做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做一个能“指点江山的”领导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也要有足够的自信,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试想一下,一个整天垂头丧气、老气横秋、叫苦连天的班主任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呢?这个班中又会有多少个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孔乙己呢?做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信写在脸上,把微笑写在脸上,把对生活的热爱写在脸上,用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情迎接一天忙碌、充实的工作。

然而,自信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树立,但要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自信,只有那些勇于面对困难并敢于克服困难的人,才配享有它。我们的生活并不是一马平川,万里无云,而是有激流,有险滩,相当一部分人恰恰缺少这种自信心,一遇波折就悲观失望、坠落蜕变者有之;稍有不如意就叫苦不迭、乃至丧失生活勇气者有之;经受不住考验而失去进取心、对前途迷惘者有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要想永远不遇波折、不遭冷遇、不生烦恼,显然不可能。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选择。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此,教师在面对教学、生活上的汹涌波涛,定要坚定信心,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破浪前行!这样才能挣脱生活中的羁绊,让理想的教育之梦成真。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6

前一段时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动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仲夏夜之梦》读后感1000字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1000字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1000字

  有机会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1000字

  有机会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000字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000字

杜湘怡

当我翻开《新教育之梦》的目录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语言阐述系统化、理论化,理性思维中夹杂着作者对教育认识的极大热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权威的语气,以自己生动的例证,丰富的国内外教学实际使原本理论化的东西变得让人易于接受,激发了内心的教育热情和共鸣,并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动力。

读完本书,我脑海里印象最为深刻是“有特色”、“阅读”、“共写随笔”、“爱”这几个词汇。我将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育实践来谈谈我对此书的感悟。

1.有特色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举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为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很强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学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也是一样,有了一技之长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来,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为了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2.爱阅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它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堂上的说教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导致写作的时候没有素材,或即使有着丰富经历的时候却也无从下笔,而阅读更是发展了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和写作,扩大阅读范围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为什么临到作文考试的时候有些人紧咬笔杆写不出半个字?有些人却行云流水,一蹴而就。中学时期就有这种深深的体会。平时的作业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进行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作文临场的时候经常是套用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而中间却胡乱一通。现在自己从事了教师一职,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后又如点醒梦中人。阅读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读书,让课堂上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教师应当发挥起指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这一重要角色,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

3.共写随笔

如果前面是读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写。“师生共写随笔”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这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以随笔这种形式,并且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产生读书写作的气氛,感染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我认为,共写随笔不仅让写作成了一件极其简单有意义的事,而且更是一场师生自我思想反复斟酌与提升的过程,它将成为对一个人成长非常有益的工具。读书写作需要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更是促进了师生共写随笔的发展。

4.爱的教育

爱是什么?爱是非常抽象的,是缥缈的感觉,是情感上的愉悦。它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自觉创造真善美的人格。这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文字化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要尽可能的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中的人,不管他在成绩上表现的多么没有希望或者是无可救药,但他在其他方面,他的心灵里总会存在点滴的优点。心灵的沟通学生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教育者不应该吝惜对学生的关爱,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爱能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对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育者,激起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的感悟,受益匪浅。

艾晚的水仙球读后感1000字


暑假期间,我带着几分好奇与急切,一口气阅读了《艾晚的水仙球》这本书。一段段美妙的的词句、一个个平凡而又深入人心的故事,为我编织了一个温馨的童话。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就像一个似醒未醒的巨人,身上有一种躁动不安的气息,也有一种迷茫的,寻找中的不确定。八岁的艾晚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在青阳小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多子女的家庭中,悄然无息地长大。处在争强好胜的母亲、常年在外的父亲、活泼要强的的姐姐艾早、冰雪聪明的哥哥艾好之间,平淡无奇的艾晚就像裹在一团密不透气的棉花中必须用尽全力才能从他们的身后挤出空间,畅快地呼吸,飞快成长。虽然她没有艾早的能干,没有艾好的智慧,但是她就像海螺盆里的水仙花,安静,低调,给一点点水就心满意足,连开出来的花都是不张扬的芳香,清悠悠的是一种非常淡雅的清香。在家中,艾晚仿佛是一件可有可无的物品,没有人会在意她,更没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呵护她。但就是因为这样。她在这个家庭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为父母分担忧愁,替姐姐保守秘密,替哥哥张罗生活,这些不是别人苦口婆心教出来的,而是艾晚自己品味和揣摩所得,这种默默无闻,与众不同的品质怎么不像一朵怒放的水仙?她正在奉献着自己帮助着别人。艾晚的童年辛苦又压抑,但我们可想而知,一旦她长大,就有了一双翅膀,一切成长经验都会成为她的财富,助她一鸣惊人,鹏程万里。

这是一本讲述八十年代很多孩子成长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我也在逐渐长大,逐渐褪去脸上的稚气,变得懂事成熟。长大的滋味我没细细品尝过,但我明白长大是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过程中有很多秘密,有很多苦恼,有很多迷茫,也有很多幻灭。我以前崇拜那些能写一手好字的书法家,幻想自己能在纸上用笔舞蹈,幻想有一天也能够挤身书法家之列,但是这些纯真的梦想真的离我好远,可谓是弱水之隔。学习的压力真的好大,压得我喘不过气,我沉思,我迷茫,我哭泣,无数次要放下这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也许它真的只是一个梦,醒了就什么也没了。可一想到艾晚,她被母亲忽视,家庭条件差,却还在见缝插针地努力长大。我很惭愧自己有这样的条件,父母都支持自己,还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不,我要振作,不可以半途而废。我又重新坐回那张熟悉的书桌,握起笔放好纸,一笔一画地写,注意老师说的:“一直一正二平”和“三个一”。我目不转睛地练,朝着那个远在天涯的梦想一步步艰难前行。也许它不会被你轻而易举地实现,但是努力了,就不会再有遗憾。

《艾晚的水仙球》告诉我:生活就是这样,永远不会一路平坦,但是谁也不能阻止你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这些成长道路上的事,你得一件一件地经历过,体验过,然后才能跨进真正的人生的门槛,见到远处熠熠的光亮。

那时候,我会如释重负地舒一口气,对自己、对陪伴我一起长大的亲人和同伴说一句:“哦,原来生活的确是这样,世界也是这样。”

教师读后感:《新教育之梦》读后感1000字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1000字


相信《《艾比斯之梦》读后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艾丽的童年读后感4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