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心灵对话读后感

心灵对话读后感

心灵对话读后感3篇。

你有整理过作品有关的读后感吗?在作者写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读后感在记录内心感动的同时可以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下面的内容主题为心灵对话读后感,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整理的,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心灵对话读后感 篇1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次捧着《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这本书,还带着一丝“支差应付”的心理,可读了一个章节之后,书中的内容强烈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引起了我的深思:要营造轻松的课堂,创设师生平等的和谐氛围,我们该如何去做?我想,我应该学会与学生对话,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我才能切实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帮学生打开心窗

教师与学生要对话,要使对学生的教育有效,需要先把学生的心窗打开。

首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只有让学生说话才能知道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这是了解学生思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与学生对话,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只有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才肯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甚至包括一些错误的观念。这是对老师的信任,而这种信任使学生把心窗打开,使老师的干预成为可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要学会倾听。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是学生的朋友,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意见,哪怕是错误的观念,只要是他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思想,老师都要平心静气地倾听,然后决定如何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角色,使其对学生成长的引导成为可能。

二、与学生平等相处。

我们不难看到,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知不觉中成为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只有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观念,改变纯粹“教”与“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学习才真正能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泼的自主活动。

1、师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架子,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与老师讲真话,乐于和老师讲心理话。

2、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能行”。

教师不能总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劳动结果,任何的轻视和讽刺都可能让学生从此紧闭心灵之门,不再与老师真诚地交流。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无错原则”。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做到“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同学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心灵对话读后感 篇2

一个出生在塔斯甘比镇的小女孩又盲又聋,如果这句话当成新闻告知人世,简直是微不足道中的微不足道。但把那个盲聋哑的小女孩会读、会写,还考上了哈佛大学这句话广而告之,那就足以震惊世界。是的,就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女孩,一个被马克・吐温称为19世纪奇人之一的女孩――海伦・凯勒。

常言道: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这种苦难铸就了海伦坚强的性格。一个终生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一个只有在莎利文老师帮助下才能学习的人,一个将毕生心血倾注在残疾人事业上的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人,怎不叫人肃然起敬?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句话是对海伦最真实的写照。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的确,在我细细品味此书与之对话时,我深刻读懂了这3句话的含义――

坚强的背后就是成功。海伦是不幸的,她很普通,只是个最无助的孩子,很多人会把她看成一个神话,把她当作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去顶礼膜拜,很少有人把她当作一个平常人去看待。从小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光明――对她只能作为毕生的渴望。是坚强的活下去,还是如其他残疾人般颓废地了却余生?面对这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庆幸的是,小海伦选择了坚强,也成就了她的成功。学识渊博,掌握多国语言,考入世界名校,这种连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听起来像天方夜潭,她却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她又是幸运的,没有沙利文,海伦可能永远平庸甚至绝望,没有对生活的爱,海伦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海伦的幸运只在于她拥有了一份不寻常的爱。我们比她幸运,拥有健康的双眼。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看清世界的颜色。我们也许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让我们成为了生活的瞎子。想想海伦,我们只是些暂时迷路的孩子,只要朝着坚强的灯光走下去,就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毋庸质疑,海伦是成功的,而她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她过人的毅力。古今中外,一个个响彻耳畔的名字:保尔柯察金、霍金、张海迪他们的成功无疑是这最好的见证。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像瓷器和花朵那样脆弱娇嫩,经不起一点磕碰和吹打;我们的生命应是那天空中的繁星,即使云雾遮盖,也要在自己的位置上闪光。一切都不是神话,选择坚强,选择成功。

用心去欣赏世界。我们的周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这句名言多少勾勒出人们对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漠然麻木的现状。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一个小故事引人深思。海伦的一位朋友从树林里远足归来,一路觉得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事物。而海伦却坚信,仅靠指尖的触觉在树林里走上一个小时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而她所发现的恰是我们最不以为然的。她会用触觉去感受树木微微的震动,用指尖去体验花瓣的娇嫩,用嗅觉沉浸在花的馥郁中。尽管海伦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残缺的,但她却比常人更能扑捉生的气息。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都有妙境。落日晚霞、霜叶秋林需要欣赏,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欣赏。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中感悟到气度与洗礼;欣赏大树,自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会在小草的坚韧中汲取执著与希望。用心去欣赏,会发现生命中其实也有很多值得留念,哪怕是司空见惯的笑脸,一句无心的关怀,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份平淡的亲情,你也会深深的感动,享受其中。生命真的很短暂,一切都像是白驹过隙,当我们用心去欣赏,美好的事物才会在心中永存。

乐观的态度是快乐的源泉。忘我就是快乐,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到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这便是海伦・凯勒生活的动力。现实中太多的人用消极的态度去生活,总觉得处处遇挫折,无处寻快乐。他们总把快乐放到凹透镜下去看,而把所谓的小挫折放到放大镜下去无限扩大。在书中,你可以领悟海伦积极开朗的人生观,像她那样活的洒脱精彩。生活的色彩不仅有红、绿,也会有灰有黑,让我们用微笑去迎接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的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太伤心,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自己一定会成功!相信明天会更好。在每一次的心灵对话中,海伦总会像这样给我带来些深刻的启发。是啊,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只有比她更为出色,比她活得更为精彩,才无愧于这位可爱可敬的女人。生活道路中的挫折并不意味着结束,我坚信,风雨过后见彩虹,经过风雨洗礼的花朵才会显得更加美丽、娇挺。

心灵对话读后感 篇3

读《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越来越感觉,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对话。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师要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学会善待和宽容,体验自信和成功。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

一、交流的基础是爱与尊重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倾注满腔的爱,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探索语言沟通艺术才是务实的、有效的。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真正视学生为平等的伙伴,是与自己一样值得尊重、应该被尊重的一个人。

二、合适的时机是交流的最佳切入点

教师在最佳时机与学生沟通会使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情感体验如何,与其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最需要爱护、理解、鼓励、安慰和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最佳时机。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艺术的语言,切中问题的根源,真正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促其决心扬长避短,争取在各方面都有发展。向学生讲明一个人犯错误或者有缺点是难免的,关键的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道理。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沟通的气氛缓和宽松,做到抓住点子,以理服人。

三、交流的艺术是成功的关键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最需要体现其工作艺术性。

倾听要有耐心,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有话敢说;教师应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表示对学生讲话的重视和理解;教师对与学生沟通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舍身处地地为其着想,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供学生思考和选择,给学生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

总之,教师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在爱心和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握沟通的恰当时机、采用艺术性沟通方式和无处不在的沟通途径,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收到教育预期的效果。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心灵的对话_读后感1800字


一个出生在塔斯甘比镇的小女孩又盲又聋,如果这句话当成新闻告知人世,简直是微不足道中的微不足道。但把那个盲聋哑的小女孩会读、会写,还考上了哈佛大学这句话广而告之,那就足以震惊世界。是的,就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女孩,一个被马克・吐温称为19世纪奇人之一的女孩――海伦・凯勒。

常言道: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这种苦难铸就了海伦坚强的性格。一个终生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一个只有在莎利文老师帮助下才能学习的人,一个将毕生心血倾注在残疾人事业上的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人,怎不叫人肃然起敬?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句话是对海伦最真实的写照。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的确,在我细细品味此书与之对话时,我深刻读懂了这3句话的含义――

坚强的背后就是成功。海伦是不幸的,她很普通,只是个最无助的孩子,很多人会把她看成一个神话,把她当作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去顶礼膜拜,很少有人把她当作一个平常人去看待。从小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光明――对她只能作为毕生的渴望。是坚强的活下去,还是如其他残疾人般颓废地了却余生?面对这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庆幸的是,小海伦选择了坚强,也成就了她的成功。学识渊博,掌握多国语言,考入世界名校,这种连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听起来像天方夜潭,她却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她又是幸运的,没有沙利文,海伦可能永远平庸甚至绝望,没有对生活的爱,海伦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海伦的幸运只在于她拥有了一份不寻常的爱。我们比她幸运,拥有健康的双眼。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看清世界的颜色。我们也许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让我们成为了生活的瞎子。想想海伦,我们只是些暂时迷路的孩子,只要朝着坚强的灯光走下去,就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毋庸质疑,海伦是成功的,而她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她过人的毅力。古今中外,一个个响彻耳畔的名字:保尔柯察金、霍金、张海迪他们的成功无疑是这最好的见证。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像瓷器和花朵那样脆弱娇嫩,经不起一点磕碰和吹打;我们的生命应是那天空中的繁星,即使云雾遮盖,也要在自己的位置上闪光。一切都不是神话,选择坚强,选择成功。

用心去欣赏世界。我们的周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这句名言多少勾勒出人们对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漠然麻木的现状。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一个小故事引人深思。海伦的一位朋友从树林里远足归来,一路觉得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事物。而海伦却坚信,仅靠指尖的触觉在树林里走上一个小时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而她所发现的恰是我们最不以为然的。她会用触觉去感受树木微微的震动,用指尖去体验花瓣的娇嫩,用嗅觉沉浸在花的馥郁中。尽管海伦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残缺的,但她却比常人更能扑捉生的气息。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都有妙境。落日晚霞、霜叶秋林需要欣赏,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欣赏。欣赏高山,自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海,自会在大海的澎湃中感悟到气度与洗礼;欣赏大树,自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会在小草的坚韧中汲取执著与希望。用心去欣赏,会发现生命中其实也有很多值得留念,哪怕是司空见惯的笑脸,一句无心的关怀,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份平淡的亲情,你也会深深的感动,享受其中。生命真的很短暂,一切都像是白驹过隙,当我们用心去欣赏,美好的事物才会在心中永存。

乐观的态度是快乐的源泉。忘我就是快乐,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到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这便是海伦・凯勒生活的动力。现实中太多的人用消极的态度去生活,总觉得处处遇挫折,无处寻快乐。他们总把快乐放到凹透镜下去看,而把所谓的小挫折放到放大镜下去无限扩大。在书中,你可以领悟海伦积极开朗的人生观,像她那样活的洒脱精彩。生活的色彩不仅有红、绿,也会有灰有黑,让我们用微笑去迎接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的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太伤心,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自己一定会成功!相信明天会更好。在每一次的心灵对话中,海伦总会像这样给我带来些深刻的启发。是啊,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只有比她更为出色,比她活得更为精彩,才无愧于这位可爱可敬的女性。生活道路中的挫折并不意味着结束,我坚信,风雨过后见彩虹,经过风雨洗礼的花朵才会显得更加美丽、娇挺。

与神对话(3) 读后感(3)篇


这是我见过最美好的婚姻誓言:

南茜和尼尔来到这里,是为了在诸位面前,大声地公布他们彼此的爱,说出他们的真相,宣布他们选择与对方共同生活和成长;他们希望诸位亲朋好友来这里见证他们的决定,从而让他们的爱变得更加坚定。

他们今晚来到这里,也是希望他们的结合仪式能够让我们所有人变得更加亲近。如果你今晚与配偶或者恋人同来,那么让这个仪式成为一次提示——提醒你们别忘了你们自己的爱情关系。

为什么要结婚?尼尔和南茜都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已经把他们的答案告诉我。现在我想再问他们一次,以便他们能够肯定他们的回答,确认他们的理解,坚定他们对他们共同的真相的投入。

南茜和尼尔,你们跟我说过,你们清楚地知道,你们进入这段婚姻,并不是为了得到安全感……你们知道真正的安全感并不在于拥有或者独占,也不在于被拥有或者被独占……更不在于要求、期待甚或希望对方将会提供你认为你在生活中需要的东西……

而在于认识到你在生活中需要的一切……所有的爱、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睿见、所有的权力、所有的知识、所有的理解、所有的照料、所有的同情,以及所有的力量……都存在于你的内心……你们与对方结婚,并不是希望得到这些东西,而是希望送出这些礼物,希望对方能够更多地拥有它们。

尼尔和南茜,你们曾经对我说,你们清楚地知道,你们进入这段婚姻,不是想用它来限制、控制、阻碍或者束缚对方,而是要让对方能够真正地表达和诚实地庆祝你们内心最崇高和最美好的感受和想法——包括你们对神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世人的爱,对创造的爱,对工作的爱,或者其他任何真正代表你们、给你们带来欢乐的感受和想法。南茜和尼尔,你们曾经对我说,你们认为婚姻带来的不是责任,而是机会……

成长的机会,完整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在生活中发挥最大潜能的机会,疗愈每个误解或者贬低你们自己的想法的机会,通过你们两个灵魂的结合而最终达到重归于神的机会……

你们清楚地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神圣结合……与你们爱的人共度生命的旅程,彼此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有难同担,有福共享。

现在,请你们各自拿起一枝白玫瑰。它象征着你们更大的理解,象征着你们的灵性本质和灵性真相。它代表着你们真实的、至高的自我,代表着纯洁的神之爱,现在和将来永远照耀着你们的神之爱。

指环象征着太阳、地球和宇宙。它象征着神圣、完美与和平。它也象征着灵性真相、爱和生命是永恒的……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此时此刻,尼尔和南茜选择了指环,他们想用它来象征的是统一,而非占有;是结合,而非限制;是拥抱,而非圈套。

尼尔,请跟着我说:

我,尼尔……恳求你,南茜……成为我的伴侣、爱人、朋友和妻子……我在此宣布,我愿意给你最深的友谊和爱……当你处于巅峰时如此……当你落进低谷时亦然……当你清楚地忆起你的身份时如此……当你忘记时亦然……当你怀着爱去行动时如此……当你不这样时亦然……当着神和在场诸位的面……我还宣布……我将会永远努力地看见你内在的神圣之光……永远努力地和你分享……我内在的神圣之光……哪怕是在,尤其是在……黑暗来临的时分。

我愿意与你相伴到永远……让我们的灵魂结成神圣的伙伴关系……以便我们可以共同从事神的工作……将我们之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与我们接触到的所有人分享。

我们完全明白,唯有夫妻双方才能主持他们的婚礼,也唯有夫妻双方才能批准他们的婚礼。我的教会,或者国家赋予我的任何权力,都不足以使我有权宣布唯有两颗心才能宣布、并且唯有两个灵魂才能落实的事情。

所以现在,由于你,南茜,还有你,尼尔,已经宣布了早就刻在你们心上的真相,并在亲友面前,在神的面前,见证了这种真相——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你们已经宣布你们是……丈夫和妻子。

现在让我们共同来祈祷。

爱和生命之神灵啊,在这熙熙攘攘的世上,有两个灵魂已经相遇。他们的命运从此将会相互交织,他们从此将会悲欢与共,永不分离。

尼尔和南茜,愿你们的家成为一个让每个走进去的人都感到幸福的地方,一个老人和年轻人和睦相处的地方,一个成长和分享的地方,一个音乐和欢笑的地方,一个祷告和爱的地方。

愿你们的亲人的生活,因你们之间美丽而慷慨的爱,而不断变得更加丰富;愿你们的工作既对世人有益,也是你们生活中的欢乐;愿你们在地球的日子美好而漫长。

与神对话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风格仍是那么幽默,却又无情地揭露出许多我们故作不知的假象。读到第三部,才注意到书中不少观点我都曾见过,在风格题材各异的书中,在平凡无奇的旅途中,不经意地飘来,被我捕捉到,旋即丢进角落。而此刻,这些曾经的记忆串连起来,以一本书的形式呈现眼前,仿佛在证明着什么。

如果背后的真相只有一个,我相信由此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相通的。当然,如果谎言只有一个,也一样。其实不需要经由书中举例,有些事早已被论证了千百回,只是鲜有人愿意站出来高声宣布答案。就像皇帝的新装。我们并不缺乏思考和判断能力,却已不再是一个孩子。我们受制于现有的制度和价值观,不敢说出真相。

当我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找到某些真相时,已经成为现有制度和价值观的背叛者了。若无大爱,怎会背叛?若不曾背叛,又如何拯救?

其实灵魂是否不死,人生究竟有多少轮回并不重要,因为在“死亡”之前,我们很难证实。但是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心,无法抹杀自己的灵魂,就迟早会被真相唤醒。我们正在走向灭亡,是不争的事实。选择就在我们手中,也是不争的事实。人生若是可以反复体验的游戏,又有什么可惧怕的?人生若仅有一次,又怎能违逆本心徒留遗憾?

这场游戏,值得我们用心玩一局。

书里说到了通灵,长达几年时间长期晚上梦到鬼众生算不算通灵,还不是一个,长期一群,梦里不停的诵经,才会醒来,偶尔也会直接被吓醒。身边人怀孕,会提前梦到孩子……身边人称呼为“仙姑”[捂脸][捂脸][捂脸],只可惜不会掐指算[偷笑],梦多了也没那么害怕了,想想自己身体里不是也住着个可爱的灵魂吗[憨笑]?原来很好奇,找师傅问过,说这辈子是布施者多念经回向给他们[捂脸],不管是真是假,倘若真能帮助到~也是挺好的……世界真是微妙,原来渴望知道更多,现在想一切随缘,该知道的时候都会知道……不会迷信于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也不会排斥任何事物的存在,珍惜目前可以感受到的,生活在此时此刻!

《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读书感悟


第一次捧着《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这本书,还带着一丝“支差应付”的心理,可读了一个章节之后,书中的内容强烈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引起了我的深思:要营造轻松的课堂,创设师生平等的和谐氛围,我们该如何去做?我想,我应该学会与学生对话,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我才能切实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帮学生打开心窗

教师与学生要对话,要使对学生的教育有效,需要先把学生的心窗打开。

首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只有让学生说话才能知道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这是了解学生思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与学生对话,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只有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才肯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甚至包括一些错误的观念。这是对老师的信任,而这种信任使学生把心窗打开,使老师的干预成为可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要学会倾听。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是学生的朋友,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意见,哪怕是错误的观念,只要是他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思想,老师都要平心静气地倾听,然后决定如何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角色,使其对学生成长的引导成为可能。

二、与学生平等相处。

我们不难看到,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知不觉中成为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只有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观念,改变纯粹“教”与“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学习才真正能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泼的自主活动。

1、师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架子,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与老师讲真话,乐于和老师讲心理话。

2、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能行”。

教师不能总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劳动结果,任何的轻视和讽刺都可能让学生从此紧闭心灵之门,不再与老师真诚地交流。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无错原则”。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做到“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同学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禅悟:与佛对话 读后感(3)篇


禅悟:与佛对话 读后感 第(1)篇

《对话》正文:(之一)

        她说:看你的头像不像一个“愤青”,挺成熟的。

        哈。。。我回复:是啊,一个典型的潇洒英俊的文艺青年,怎么会像个“愤青”呢?

       但是,中国这个社会,正是“愤青者”在推动着。。。难道你要我长出鲁迅那一对浓浓的眉毛,再溜个八字胡,加上横眉冷对千夫指,那才是一个真正的“愤青”?

        我网络文字所谓的“愤青”,并非是想要钮转乾坤,只是为了说真话一吐为快[偷笑],更者,是提醒那些一生既喜欢画地为牢,还要充当道德审判官,自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时代下的民族主义爱国英雄的这类人。。。。。。

        其实,在我们这个体制下,愤青者都是有血有肉的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中国人,他们都给自然界中一草一木都视为有灵魂,有生命的。。。所以,我的头像固然比你成熟多了。

        她说:其实你说的这么多评论,可以值得肯定的是你的阅历经历很丰富,但是我们不能看事物只看其表面,凡事无绝对,就像一片叶子也有正反面,大道理就不说,我也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针对文章题目中的社会主义,阁下是否有过深入的了解过,以及科学的态度去研究过与社会主义相关的著作呐?如果仅仅把眼光停留在中国改革开放这四十年,以及去趟国外发现过于悬殊的差距,而将不满发泄于此,那未免有点极端。

        我回复:

        哈。。你我都是同在所谓的这样一面社会主义的“红旗”下长大的;同饮“母亲”的奶水长大的;只是,我该叫老姐,还叫你小妹呢?

        谈社会主义,中国若没有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那么,新中国的这个高举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皇权的统治下。试问,新中国下的中国人,真的当家作主了吗??不会你也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吧?哈。。。那么又是一大笑话了。中美貿易战,难道美国真的需要你社会主义来救吗?中美貿易战结果又说明了什么?一句话,中国如果再回到“皇权”统治的那个时代,那么,真的彻底的完蛋了!

        再一个,我诚实的告诉你,我这里的文字,都不叫“发泄”!准确的说叫“说真话”,叫“谈论”!

        “微信读书”这个平台,我真的很喜欢它!“微信读书”这个网络平台,应该是当前中国所有的网络平台最开化的一个平台!也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思想上的碰撞!也只有在这个平上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中国人!

       记住,一个没而争议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社会,是一个可耻的社会!

       再一个,我要试问你,全世界可能共232个国家,为什么229个国家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又如,连马克思那所谓的国籍――德国,又葬于法国,他那伟大的《资本论》也是诞生在法国,而这两国家为什么都抛弃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每到一个国家,还都被驱赶。。。所以,请多动点脑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别像个红色革命背书一样。。。。。。。️

        同时,你必须知道,一个过于贪权的政治家,比一个贪财,贪色的政治家更可怕!

禅悟:与佛对话 读后感 第(2)篇

《对话》

      写在前:

     今天,我的《对话》话题,为什么会借着这本《~:与佛对话》这本书来写我的东西?

        因为,除了书名有个“对话”两字,也正如该书简介中说: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最近,我一真想围绕“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继承发扬文化传统?”这样一个话题来写篇我的内心世界。

       但是,节前因心脏病住进医院。而冠心病首先要改变“生活规律”,不能熬夜!而一个住院,还真的让我似乎到了“江才郞尽”了。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满纸荒唐言”一直是我网络时代下的一个产物和一大标签,更是我茶余饭后唯一的喜好!

       此时,看着窗外,一遍灰色,很显然感觉上一定很阴冷。

        似乎今天这个天气,最适合四人围绕一张麻麻麻将桌。。。。或者几人坐星巴克聊聊天;也更是与小情人躺在被窝里来段有一定的节凑感的“贝多芬交响曲”。。。。

        哈。。。男人的那匹黑马,恰恰又是身体一大信号。如果,他还每每夜间自然的一柱擎天,那么说明你的身体彻底的恢复了;如果依然如泥,哈。。。你又怎么与小情人来段被窝里的那个进行曲?还是找个话题说说吧。

       这几天,在我的“微信读书”里,有一女性,从她的观点语言来说,似乎是某个大学“马列毛研究院”的一名教员,或者就是一个政客。

       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轻手轻脚的来到我的“家”,幸好不是大夏天,否则我的全裸尽在她的视线里了。哈。。。我想歪了。

       她在我的沉睡中,来到我的一篇《社会主义真的能救中国吗》一文下,侃侃而谈,都是赤色言论。满嘴大赞社会主义“体制”。于是,我惯以“满纸荒唐言”的习性与其开始一场所谓的即兴辩论,哈。。。也叫“对话”吧。

        固然,今天,我给在我那篇《社会主义真的能救中国吗》文下的“辩论”归纳为我的独立文篇。她的对话,我只字未改,我的搬到这里略动了下,因为,网络的我,常常会点错字,或写错一个词。既然“搬家”,错字错词就必须纠正!

      《社会主义真的能救中国吗?》我这个话题,也是鉴于一位抛弃他的祖国,社会主义大中国,移民到海外,不知哪一天该作者抓住“当下”面对大学生演讲的话题《马克思对了》这一时间点,起了这么一个标题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

      哈。。。。。。

      都说“叶落归根”。只是,该作者还年轻,为出版这本“标题党”的书,跑回了中国大陆出版他的这本书。钱赚了,固然,又回到他的那个移民国了。

(正文:待续)

禅悟:与佛对话 读后感 第(3)篇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无常便是有常,无知便可以无畏。

万法皆空,皆系缘份。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一切自知,一切心知,

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

与神对话.1 读后感(3)篇


灯塔

很好的一本书,无论是哪种宗教信仰者或不可知论者都适合读。这本书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生和事物的本质。

其实除了邪教、被妖魔化的异端宗教、用来当作权力武器的宗教,所有正派的宗教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个人感觉这本书就是如此,不是宣扬某一种宗教,而且将宗教中最核心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说给我们听。(pS:当然,作为一枚基督教徒,个人认为这本书主要是基于基督教的思想。)

以下,结合原文和个人感受,总结几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且需要在未来践行的部分。

【正确的祈祷】

正确的祈祷从来不是恳求的祈祷,而是感恩的祈祷。

你非但得不到你要求的东西,亦将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这是因为,你做出要求,恰恰表明你正处在匮乏的状态;当你说想要某样东西,你就会在现实中得到那种匮乏的经验。

因此“我”加上“想要成功”产生的结果是你缺乏成功。“我”加上“想要金钱”产生的后果是你缺乏金钱。这无法产生其他后果,因为思维和话语是创造性的。行动也是创造性的。如果你在行动中也表现出你想要成功和金钱,那么你的思维、话语和行动便取得一致,你必定会拥有这种匮乏的经验。

祈祷是感恩的祈祷。它根本不是请求,而是为事物如此这般而感恩的宣言。

【生活不是发现,而是创造】

最深层的秘密是,生活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创造的过程。你并不是在发现自我,而是在创造新的自我。因此,别试图解答你是什么人,要试图确定你想成为什么人。

你的生活希望要“平步青云”,首先你要想清楚那种生活是什么样的。想想你要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事,要拥有什么东西。要经常想,直到你已经考虑得非常清楚。等你想得非常清楚之后,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不要去想其他的可能性。做出响应的取舍。

没有达到理想的自己,因为目前你没有依照关于自己的最高憧憬去生活。既然明白了现实的你和理想的你之间的差别,请着手去改变——有意识地改变——你的思维、话语、行动,让它们与你的最高憧憬相配。

【“对”与“错”,“好”与“坏”】

别向你所谓的“对”与“错”下终极判断。事物是对或错,只是因为你说它是而已。事物本质上没有对或者错。


“对”与“错”并非本质的条件,而是个人价值系统中的主观判断。你的自我是通过你的主观判断而被创造出来的——你的真正身份是通过你的个人价值观而被确定和展示的。

另,别去评判其他人走过的业力之路。别妒忌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

【结果与预期】

修行不等于否定情欲——修行所否定的只是对于结果的执着。情欲是行在的爱。行在即被经验到的存在。然而人们常常在行在中创造出什么呢?那就是预期。

没有期待的生活,无需某些特定结果的生活,便是自由的生活。那就是神的境界。

人类就不同啦,人常常觉得他需要从投入中得到回报。如果我们打算去爱某个人,没问题——但我们最好能得到对方的爱。诸如此类的。这不是情欲。这是预期。这是人类痛苦的最大根源。正是它使人与神分离。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抵达任何地方——而在于发现你在那里,向来在那里,已经在那里。你永远处在纯粹创造的时刻中。因此生活的意义就是创造——创造出你的身份和本质,然后去经验它。

在英国和中国的教堂时,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神活出来”。我遇到过的人中,最想成为的人,不是家财万贯的人、不是权力至上的人,而是教堂中灵魂比较成熟的人。无论有多少钱和权,还是会有痛苦、焦虑、不安。但是“把神活出来”的人,和他们交往总能感到他们的平和和喜乐,至善和爱。而且他们,从俗世的价值观来看,也是成功的。

本书是鸡汤界的神作(双关故意)!破例给4星。虽说标题是《与神对话》,其实就是《与自己对话》。这本书的三观很正,对许多重大的哲学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比如,n人生的意义是什么?n是经验世界,完善自我。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尽力打好只有一条命的RpG。怎样完善自我?n首先,要认识到现实的你和理想的你有没有差别。没差的话,恭喜你,已经成神了。有差的话,“请着手去改变——有意识地改变——你的思维、话语、行动,让它们与你的最高憧憬相配。”空想得到钱得到幸福是没用的,即使神存在神也不会理的,而是要付诸行动。如何看待战争、疾病这些“坏”事?n“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所有发生的坏事都是你们选择的。错误不在于选择了它们,而在于将它们定义为坏。”如果能改变,请大声疾呼;如果不能改变,请坦然接受。又要抄一遍《宁静祷文》了:n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n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n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n如何看待死亡?n“歧途这回事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这段旅程中,你无法不去你的目的地。”在从生到死的路上,我们殊途同归。按本书的观点,灵魂不灭,“对于医生或者护士而言,死亡等于失败。对于朋友或者亲戚来说,死亡等于灾难。唯有灵魂视死亡为解脱——超脱。”按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观点,死亡只是回归自然,“不如用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情去面对死亡。死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其实就是一堆生物组成元素解体而已。...既然死亡是符合自然法则的,那么符合自然法则的东西本身当然就不是什么罪恶了。”n此外本书的金钱观、爱情观、享乐观也令人赞赏,比如金钱没有善恶,爱人要先爱己,人有快乐的权利。正因为对这些话题的探讨,被我归为鸡汤 n最后探讨一下“神”的问题。本书中的神,可以直接被查找替换成自然。所以无神论者如我读来也毫无违和之感。比如,神说,“我创造出所有这些,所有这些,只用了眨眼的瞬间,神圣的刹那,正如那些创世论者所说的。而其中经历的进化过程则耗费了数以十亿计的你们称之为年的时间单位,正如那些进化主义者所宣称的。这两类人都‘对’。”,这是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神又说,”你们应该认识到你们自己便是我“,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神还反复说,”我正通过你来经验我自己“,这正是经验主义,即知识源于观察和体验,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神的存在是不可证伪的,因为我们无法设计出一个实验来证明神不存在,因此神的问题是独立于科学问题的,而只是个信仰问题了。按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既然神可以用自然来解释,那么就不需要神啦。

嗯,如果用一百分来评分,我想评90分。如果用五星,我想点四星半。当然,没有半星可点;所以我选择了五星。个人来说,我想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想看到这样近于宗教性的书名,我翻开它的几率应该会比较小。然而看了几章下来,倒是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非但不是一本教人迷信的书,反而是一本教人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寻找自己,遇见自由的自己的一本书。近来读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感觉二者之间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籍由神秘的老人,一个籍由崭新的神,一个用东方术语,一个用渊博的学识,缓缓道来,如是动听。如果有神,他也许是我们的前人,也许是我们的前辈,也许是先于我们发现知识的老师,也许是生活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每一种信仰、每一份选择……无处不在。这真是一种有趣的体会。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心灵对话读后感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心灵对话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