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东京一年读后感

东京一年读后感

东京一年读后感800字。

读书是知识的源泉。作者写的这篇小说,使我们受益匪浅,读后感是思想的结晶。怎么书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东京一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1】

我很讨厌给作家的一部作品点评,就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给她点评?!

也不是因为自己的自谦或者自卑的心理,更多的是对于作品的敬畏,我读这本书前前后后用了大概小半年的时候,上半年看了几页,觉得作者在用毫无价值的思考赚钱,就淡淡然地放弃了。这次连续性地读大概也不过是三四个小时而已,我读书很快,有时也对自己这种快速读书的方式有点接受不了,总觉得作者辛辛苦苦小半年甚至小半辈子的作品被我几个小时就亵渎完,很是抱歉。

还是说说《东京一年》吧,散文化、日记化、扁平化。蒋方舟适合写散文,我知道的,现代作家多愁善感的太多,写散文的也就不少,真正要写小说,很难。本书最后附的一则小说,我们可以看出——文笔一般。这也是她为什么一直热衷于写散文、一直热衷于思考自己的原因,尽管她去到了另一个国家,但基本是个没有生活的人,写不出多少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只有空洞、空洞的思考。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大家也看出来了,引经据典,作者读过不少书也吸收过不少的思想流派洗礼,但我每次读到这一块就想赶快跳过,因为总觉得作者的那些关于理论的认知很是浅薄,甚至有些露怯的,所以有一种让你梗在那儿的感觉,不如不读。

关于日记,这确实是蒋方舟的一本日记,但又不仅仅是日记,我也觉得她是很大胆的。除了那种名人大家敢把自己的日记出个书以娱众听以外,还真没几个人敢把日记出书。因为有很大程度上是在骗人的嘛!你说这是你的日记,但隐私的事情你肯定不会写出来给大家看,不过是为了出本书而出了本书。这就让这本书置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像一种既不隐私又不公开的黑户。

扁平化,是我最新研究的一个词,就是思想的扁平化和行为的扁平化。如果这是一本来自清末的平民日记,我也会很有兴趣读一读的,或者这是一个现代的探险家哪怕杀人犯的日记我也是会饮鸩止渴地去拜读一番。

但,这是一个现代的、影响力不大、思想不够深刻的年轻的女作家的日记,我真的没有任何兴趣读下来。没有任何意义嘛,你读不到那种跨越时代的空间穿越感也不会有那种直抵人心的那种全然陌生的他人心理的那种洞察感或者通灵感。举个例子,我读《浮生六记》往往能够体会到清代人那种闲适又安于现状的那种轻松感,而且他会写到自己狎妓的经历,很真实的感觉。但,本书不会,就感觉:哦!她今天去看这个,她明天去参观那个的感觉。

可能,就是真爱粉愿意去窥探喜欢作家的日常才会去欣赏这本书吧。不过,现代社会,直播文化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热衷于窥探平常人生活细节这一行为,我觉得这可能也是这本书出版的原因吧。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2】

我们一直生活在鸽灰色的天空下、凄黯的.风景里、泥泞的道路旁,我们并不排斥这个世界,而是日复一日地筹划建造一个我们不能建造的世界。这是在书中节选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喧嚣浮躁的城市,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我们面对这种窘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乌托邦,但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撕裂我们的幻想,我们始终无法逃避。

我很反感那句毒鸡汤:“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我看来诗和远方是越远越脏,不管身处何处,真正的岁月静好,就是安然浅笑,内心的笃定,这才是能找到的心灵归宿。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认真地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认真的写字,认真的读书,认真的交友,认真,我喜欢这个词,也敬畏这个词,更敬畏那句“认真是孤独的结果!”

不断经历,寻求突破,自我重组,变成崭新的面貌,到底是是改变自我,还是发现自我?或者说“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以前一段段经历把我塑造成现在的样子,还是一段段经历把我以前的伪装一层层撕开,最后发现到真正的我?”

我很喜欢书中的侧篇,短篇小说《雨男》,简洁流畅的文字,没有显山露水,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荡气回肠,有的只是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

许多时候,人不在于多努力,而是在于你如何选择。即便说重获新生,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蒋方舟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新人,如同我们,只是想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3】

只是在奇葩说和圆桌派上看到了她,之前不是很了解,可能是家庭或者性格的原因,她身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感,话语中有种历经人间冷暖的透明质感,对于日本社会的描述,和我印象里的日本人生活差不多,也有些不同,之前对于人本手工文化的艳羡,想着有机会可以去日本看一看,现在,不知是心如死灰的心境还是别的什么,没有了太多期待感,越来越喜欢这种记录生活式的书籍,可以给自己一种看似对话的假象和欣喜,又或者去从别人生活里找到平凡的安慰感,在尝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的过程中,不断的与自己对抗,然后妥协,半推半就的往前走着,好像是这一旅途的旁观者一样,然而自己却不是很清晰,就像大雨模糊了自己的双眼,用手摸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看不清。

对结尾后面的小故事,觉得意由未尽,喜欢开头,也喜欢过程中的阴翳,其实并不知道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是什么,只是觉得它应该比较适合来形容我看故事的感受。

在异国他乡长久体验一番,才能够专注与自己吧!周围太多热络的东西,容易让人忽略自己,也容易迷失。就像现在正在转换角色的自己,有时候会觉得是从一种绝望到达另外一种,让人长久低落。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4】

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蒋方舟《东京一年》

读《东京一年》,2017年11月

?十一月,寒冷终于带着利刃刺破温暖的面纱,但当我拿起《东京一年》,看见封面上的这段话,就像给心底印上一个暖心的吻。

写作,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的课程教学,似乎并不是很讨喜,而作者蒋方舟,怎么可以从七岁就开始写,然后出版自己的书?

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都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蒋方舟就是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个事物,这与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分不开,《东京一年》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蒋方舟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可以与经验和知识做完美的联结,这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东京在我的脑海中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很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日本、了解东京。

读完整本书后,名胜、景点、饮食等等关乎旅游的介绍概览反倒退居其后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种族、历史等命题会占据头脑的大部分空间。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视角;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亲身经历体验很多生活的细节,用文学语言陈述事实,将文字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而如何权衡拿捏事实和真实之间的分寸,就是语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这对我来说,就是写作最大的魅力。

——蒋方舟《何为文学——在事实和真实之间》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5】

前一段时间看过她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觉得挺喜欢的,是新生代作家应该有的样子。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应该是张爱玲的粉丝。但语言又没有张的那么刻薄与尖酸。她对这个世界的观察都是从剖析自己中表现出来,如果说张爱玲是在黑化那个社会的话,她就是在自黑的道路上走的最远的年轻女性作家。这种黑却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真实感,她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我们读者之间也能达到一些共鸣。

人们对她的普遍感觉是天才作家跌入人间,女生版伤仲永。7岁开始写作,这些年却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作为一个接近30岁的作家来说确实说不过去。想到张爱玲也是7岁开始写小说,23岁就发表了《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家靠作品说话,没有作品就像运动员没有成绩一样悲哀。

众所周知,蒋方舟写作特别喜欢旁征博引,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是她读的书确实多,才女肯定毋庸置疑。但过多的引用名人名言让人觉得这是她不够自信的表现之一,一个论点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又不是辩论赛,没必要引用那么多古今中外名人说的话。这又回到上一段的结论,因为没有作品,所以没有自信。才需要拿别人的作品,别人的语录给自己增加那虚妄的自信心。

好在她现在还年轻,《百年孤独》的作者不就是在接近五十岁的时候才写出来《霍乱时期的爱情》吗。这个社会现在是宽容的,我们可以等。这又不是一场比赛,留给××国家队的时间不多了。真的希望她可以写出几本好书让那些怀疑她的人闭嘴。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6】

喜欢蒋方舟是因为她说过:“很多人会把阅读当成体面的消遣,但对我来说,阅读要严肃得多。每个人在浩瀚的经验面前都是渺小的,在复杂的思考面前也是愚钝的,阅读让我们超越了肉身的禁锢,变得轻盈,穿梭于时空,向最智慧的人询问答案,向最丰富的人索要经验”。

觉得她是超级努力又刻苦的人。读完这本书羡慕她穿梭于各行各业的人和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去感受,去体会。喜欢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于一切的思考。

谈到跑步时她说

虽然不是完全认同,但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跑步跟广场舞进行对比,觉得很有趣。

谈到现代女性和婚姻时她说

很好奇我们为什么总是以怜悯的态度去看待不婚主义?

谈到自己时她说

enmmmm……

还有好多好多,如谈到对“诗和远方”的理解及毛姆的书《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及保罗高更本人。还有梵高与高更的友谊。

我想把书中提到的书都想看一遍,因为蒋方舟如同一个学识渊博的学姐,给画出了必读书单指南。不过要诚实地说我不会去看她以前的书,但是更期待她以后要出版的书。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7】

也是出行时候的读本:蒋方舟的名字真是从小就听过,但是一个字都没读过,看圆桌派后才开始了解一点,无意间也刷到过一些她的访谈,但是这个人就是喜欢不起来,读完这本书也觉得平平无奇。看有人吐槽她掉书袋端着架子写,这点我倒是赞同,我相信她巨大的阅读量,但是游记日记里的引用肯定不可能信手捏来,那就显得做作一些。这本书其实除了每篇开头提及的日本地名或某某美术展让我觉得她确是在日本,其余跟日本也没什么关系,经常写了个开头就开始写起某个小说的简介或者某个作家的生平,我是来看这的?很多描述和总结也都停留在表层,想要深入了解却又浅尝辄止,东京就像是一个空壳。

想起之前读村上旅居美国时写的随笔,细节随处可见对民族与地域文化差异的思考,写得很轻松读着也很轻松。蒋的这本书可能更渴望的是自我分析和对艺术创作的讨论,说是游记却又毫无生活和所见所闻的真实感,说是忧国思民却又总像知识分子躲在自己的金钟罩里揣测整个世界,谈政治就要提君主论,提艺术就要端详名画,忧虑和思忖像是行为艺术和日常生活脱了干系,读来格格不入,总感觉为写而写的痕迹过重。

虽然这本书和预期有落差,但也随手记了很多字,大概不抵蒋方舟那样的敏感才华和共情能力,但是很多情绪还是蛮共鸣的。也标记了很多作家漫画家的名字,对有些陌生的事物突然起了兴趣。

我觉得我喜欢不起来蒋方舟,大概是因为她身上有我厌恶的但同时我也有的特点,无法直视自己的瑕疵和边缘,让我对这个青年女作家也带有某种抵触。

东京一年读后感【篇8】

阅读《东京一年》读后感1000字:

建筑物,美术馆,画展艺术品,作家与写作,老年的生活,老年的爱情,大屠杀,死亡,美国大选与君主论,殖民非正义的历史,艺术与真实,宗教信仰与信念,爱情与婚姻,中产阶级与跑步,历史与真实...在这样一个说是日记的作品里,涉及到这么多主题而都有一些深刻最起码自有脉络的想法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确实带给我很多惊喜。

书里很多观点和感受是阅读时有共鸣的,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快乐。每到这个时候,就感叹于自己语言的匮乏与苍白,蒋方舟确实很有才情,一些捕捉和描写真的很细腻,很能打动我。一些联想比喻和描写真的很聪明很准确,经常会感叹。书里常有很多真实而准确的描写,对社会现象,对人性,对文学与艺术作品,甚至是赤裸裸血淋淋的真实,笔触有力并且冷峻。

在《梵高传》里看过梵高与高更的友谊,没留下什么好印象,在这里看了蒋方舟在梵高画展中对二者关系的描写和感受,觉得这段友情有种独属于艺术家的残酷与美感。“这个无情的同居的故事,因为迟来的理解和怀念,竟有了一个温情的结束。”也许有美化与艺术化的成分在,但这样的故事我更喜欢些。

书里有很多小女生的可爱和情怀,写他们一起吃饭,S先生喝多了早上吃不下饭,就有种在酒量上战胜了日本人的高兴;写门口两个魁梧凶恶的保镖说“他们长得太过类型化,就是电影里随时会把人像扔垃圾一样扔到门口的那种。”还有很多很可爱很好的人,认真兴奋学习内蒙古脏话的日本先生,天真而美丽的老太太...蒋方舟在书里的这种温柔和情怀真的很打动人。

书里,尤其是后半部分,几乎每一篇都会讲到一两部文学作品,接连接受不同的小说有时候确实会看得有点疲累,像写读后感一样,写故事情节,写自己的触动,但蒋方舟的才情与阅读量确实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这样的读后感看起来,也是有思想有趣味的。以她的这本书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了很多别的文学作品,那就是另外的一个个世界了,感觉也很棒。

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性的描写,这本身没什么,但过于直白且多的笔触,就没有必要而显得刻意。还有她对爱情婚姻的极度悲观,就像她自己写的“我不会写爱情,只会写两人费尽千辛万苦在一起,却一起目睹爱情的死亡。”她的描写总是赤裸裸的真实而不忍读下去,或许年轻且充满幻想,我一直对爱情充满期待,相信会有美好的爱情。

看蒋方舟的书总是充满了惊喜,很期待她下一篇会写出什么来。一个叫熊阿姨网友的书评写“蒋方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当然超出寻常写作者,但这些年始终又离真正的作家差那么一些,她足够诚恳,足够聪慧,而且熟悉的人说她足够勤奋,希望她能真正抵达大家和她自己对她的期待。”读者对一个作家有期待真的对作家而言是一种很奇妙的荣耀,我依旧对蒋方舟有所期待。投稿人:朱瑞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800字小编推荐

东京一年读后感(优质范文)


花上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别人一年的生活,变成文字,原来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日本,一直是一个很想去的国家,比如名古屋的机场,镰仓的火车,四国的山和濑户的海;但蒋方舟说:意大利没有使歌德变成一个真正的新人,东京也没有,但它们把我们变成了更像本来应该呈现的样子。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www.dhb100.com

我们总是在看别人的生活或者别人创造的生活,才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无比冗长和平凡吧。

蒋方舟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天才少女的形象,可笑的是她已经自我告别,我却还保持着说再见之前的样子。偶尔看看一些文笔,但是记忆力比较差,文化素养或许也不够高,至今竟然没有真正能够记住的。但看《东京一年》的时候,满心都是欣慰,也许一直以来看的多数是更久时代的文学,当看到“耽美”“特朗普”等等都会非常亲切,然后油然感叹:我们这个时代,还是有人在认真写作,在自我反省,在向内种出希望,游走在各种艺术中去讲述和编制房子。

停留最久的一个故事是蒋方舟去参观“黄房子”写的,梵高和高更住在一起的那几年,强者看似在上风游走,但最后高更却实在受不下去而不告而别。蒋方舟说自己是梵高,其实我也是,渴望别人的赞同,自己把自己搞的卑微,在自怜中消耗自己和他人。蒋方舟说她害怕与别人生活,将别人变成高更,依附他人成长,榨干对方的耐心和善良;仔细想想,那么两个梵高呢,不过也并不可能,世界上总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强势与不强势总是相对的。梵高最后割下一只耳朵,自我终结,艺术不会消亡,但总会暂停。他们彼此的画的椅子中,高更给画上了金黄的向日葵,这是最后的怜悯和尊重吧。

另一收获是看到了许多的好书推荐,蒋方舟会能够很明确的说出喜欢与不喜欢,我在文字这一方面的造诣很浅,他们都似乎内化了,但不知所踪,所以也就什么也说不出口。

而且一直对三岛由纪夫感兴趣,但很怕自己读不下去,还有俄国的几本大部头,近点的方方和阎连科,更多的诗,都还在藏灰。

阳光透过门口的榕树,打上些龇牙咧嘴的形象,夏日更长,人生正好。全部的忧伤,也不够攒起的一把水,八月未央,人生还长。

知道蒋方舟这个名字,始于初中看的《疯狂阅读》。我一向很欣赏中国当代女作家写的文字,从三毛、雪小禅、一路开花到七堇年、安妮宝贝再到笛安、盛可以。但蒋方舟的书,从未读过。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东京一年》这本书,是大四的时候在掌阅书城知道的。由于对在日本生活的向往将其加入书单,最近开始翻看。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对这本书是有失望的。书由作者的日记和短篇小说《雨男》组成。但这不是一本生活随笔,而是一本杂文集。通常我所以为的日记是记录事件、发泄心情的载体,但《东京一年》里的日记显得更有思想力。

蒋方舟前往东京生活一年,是源于歌德。1786年,在魏玛生活了十数年,身兼要职的歌德由于创作热情被工作消磨,决定放弃一切逃往意大利,重新寻找自己。蒋方舟也逃离了“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来到了东京。

但东京是冷漠的、排外的。不会日语的蒋方舟在东京过着被隔离的、真空的、孤独的生活。“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为此,她需要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更长远以填充自己的生活。

在日记中,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美术馆。美术馆是个有些神圣的地方。它静,并且追求思想的碰撞与松弛。蒋方舟通过画作去讲述画家的生活和心境,并思索当下,行文也极具想象力,有很棒的观点。很羡慕具有艺术鉴赏力和思考力的人,我对于艺术作品只会陷入呆滞。

不得不佩服蒋方舟的阅读量,还有她的讲述力。日记中有很多篇章更像是读书笔记。我猜那些书应该也是东京一年间读下来的书。她用很简练的语句讲述着川端康成、向田邦子、远藤周作笔下的人物,却十分生动,很容易让人产生阅读欲。日记中还穿插了江绪林老师的自杀事件、日本人对于性的推崇以及爱情、写作、生活、未来的种种思考,每一个观点都极其具有深度。

但蒋方舟七岁开始写作,顶着天才少女作家的名头一路顺风顺水,然而,却并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除了散文《审判童年》)。东京一年的生活使她“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那么,然后呢?与她同一时期的韩寒和郭敬明早已有了更多的领域,而她始终坚持在写作的岗位上。我不知道她的现状或者更多关于她的事情,但我希望她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歌德也好,蒋方舟也罢,逃离的生活我也有过。大二下学期,与室友关系破裂、把精力投入到无聊的课本和不感兴趣的会计学上的我,决定搬到校外独自居住。将近一年的校外独居生活,我慢慢放弃了课本,逃掉几乎所有的课。蒋方舟的一段话很适合描述我那时的状态,“本来这是很好的可以“思考人生”的阶段,但我也知道在异国的人生是短暂而不真实的,思考也是一种徒劳。于是彻底放松,放松到了麻木的程度”。那段时间,我大概是不带感情地在活着的,我感受着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吃各种以前从不舍得花钱去吃的东西,加入学生间自发组织的狼人杀社团,留长发。那时候的生活于我而言,像是一场救赎,也像是迈向深渊的迷茫。

我是沉沦于那样的生活的,只是后来被辅导员劝回了宿舍。我告诉导员在校外住我可以获得更多成长,但导员回了我一句在宿舍住就不行吗?唉,不是一路人,但也不想让她难办,就遂了她的愿。

歌德写信给他的母亲,说他将变成一个新人回去。我在逃离的生活里也变了很多,重新思考自己,后来做了冒险的决定,去了北京。

说是变其实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变。蒋方舟总结得很好,“重获新生的歌德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叶杨)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m.dhb100.com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_800字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800字

诚然与大多数书友一样,也是因为村上春树,阅读了约翰·欧文这本《独居的一年》。坦诚讲,并非十分喜欢。描写“爱”这类题材的小说非常多,许多写的出类拔萃,但《独居的一年》因为名气谈喜欢会显得一厢情愿,大概我不喜欢看这一家人从始至终选择逃避,在钢丝绳上行走,姿势都摇摇欲坠,却偏偏掉不下来的场景。
39岁的玛丽恩爱她两个死去的儿子,竟然到了发疯的地步。她色诱16岁的埃迪,与埃迪的不伦之恋,都疯狂的表现在她认为儿子没体验过性,她让埃迪帮他们体验,母亲发疯的姿态好可怕。 更愕然是经过几十年蹉跎岁月,53岁的埃迪与76岁的玛丽恩,兜兜转转重新走到一起。爱,经过37年,画了一个圈。
父亲特德沾花惹草,喜欢各式各样的女人。用画笔勾引,用名气,竟然还有女儿的闺蜜,但他遭打击自杀倒是令人有些伤感和惋惜。
女儿露丝四岁因母亲玛丽恩离开变得敏感,不相信爱。但她勇敢,为写小说不顾一切,为找小说素材亲历妓女被杀。她也脆弱,两次婚姻均未得到母亲祝福,她一直心怀怨恨。不过,最终的理解与谅解令此书有了挺美好的结局。
得说约翰·欧文构思精巧,所有重要人物都是作家。著名童书作家父亲特德、侦探小说家母亲玛丽恩、母亲情人埃迪、还有当红作家女儿露丝。露丝第一任丈夫是文书编辑艾伦,第二任哈利虽是退休警察却偏偏酷爱读书,以上作家的书他全读过。所以这是一个情节围绕“书”旋转的故事,夹杂着无所顾忌的“性”与读者的惊讶,却又被约翰·欧文编排的不显突兀,合情合理。
如果作家擅长展现赤裸的人性,展现爱一直成长,“性”与“爱”描写的光怪陆离,其实也不大有关系,只要他很会讲故事,故事的角色令人信服就行。但,仅此而已。
我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例外,我不大喜欢《独居的一年》,但不妨碍喜欢的人喜欢。村上春树称阅读约翰·欧文的书会越来越上瘾,我大约需要再翻几本了。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_800字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800字

略带点耐心的看完此书,再回头想想,书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也许是这种人物成长励志类型的书看多了吧,总有些挑剔,不觉得它是一本好书,虽然不认同书,但是艾力的苦劳是大家能看到的。写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本好书更不容易。

书中的干货很多,不如说是只是浅浅的引用别人的书,方法之类的很多,基本都是一带而过,我个人感觉倒不如写深入的自己的东西,这样也许更好。

一本书讲得是不是鸡汤根据看书人的心境而定,我确实感觉到了鸡汤的味道,但在我看来却不是一碗好鸡汤。艾力的一些观点是我所知晓,也是认同的,比如说看的道理再多,不如迈出一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正。有一些就不敢苟同了,比如说改变,仅仅需要21天;逼自己一把;成功法则等等,想想适合这些口号的人有多少,当时是逼了自己一把,效果出来,成功了,那以后呢,有些事是一辈子的事,比如读书,健身,学习,都得慢慢来,不可一蹴而就。对于成功,我想引用《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人们赞赏并被认为成功的生活,也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罢了。我们为何要夸大一种生活,贬低另一种生活呢?为什么不把成功换成成就呢,岂不更好!成功在每个人眼中是不同的,怎能一概而论。

除此之外,也有那么一两句是我喜欢的,比如说在压力下,一个人的本性会暴露无遗,而一个人能否抗住压力也是判断他能否在职场上走的更远的最基本的依据。

艾力的努力、奋斗、心路历程是看的见得,确实作为北上广中的一员不容易。对于四线城市养老式的生活方式中生活的我是远远不能感同身受的,除非经历过。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来,这本书对我的最大的吸引点,就是书名:你一年的8760小时,这确实引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这是读此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最后的最后再附上《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充满自信地朝着他梦想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去过他心中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他就会获得在平时意想不到的成功。

艾力《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800字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三年前,2016年的暑假。当时就很感触,只不过没有化感动为行动。昨天,一口气再次读完。这一次希望自己能够做些改变!

虽然跟艾力的差距很大,但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学毕业,从事英语教育,是个微胖子,爱好演讲。只不过,无论从哪个层面比,与他的差距都不是一点半点。当然,这与努力程度成正比。

于是,我决定做一些改变。

首先,学会更加珍惜时间,更加高效的工作学习。以前,看书写文时总会将ipad开在旁边,放些电视剧,放些看过的综艺。可是,结果是,一心根本就没法二用。娱乐也不尽兴,工作也未完成。从现在开始,娱乐与工作分开,更加高效率地做事。

其次,打磨好自己的专业。学好英语的一个最大的法宝就是下水,就是开口说。一个只会一味做题,教授考试技巧的老师不是不可以。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英语教师,本身就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为什么不利用好呢?从今天起,打破哑巴英语的模式,多读外刊,多背新概念英语,多练习口语。会说才是真本事!

第三,二八定律真是太对了。一个人的成就只需要20%的专业水平+80%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局与心胸。当然,专业水平也要过硬。华而实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四,外表很重要。我们走在街上,看人们的衣着,就能基本上对此人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来。当然,我也同意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但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很多时候,第一印象太重要了。所以,一是要积极减肥,虽然不能达到像艾力那样自虐式地疯狂减肥,但是至少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管住嘴,迈开腿!二是要疯狂地看书,最好是每天一本,可以是看新书亦可以是复习旧书,如果达不到,至少两天一本。七月已过,八月开始,20本书需要认真读完,并且写好读书笔记的!除了外表之外,人的气质是靠阅读的一本本书籍打造的。容颜终会衰老,而气质会与日俱增。

最后,一万遍的鸡汤与激励,不如一次的行动!就是这样!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对于改变自己这件事情而言,行动起来!每天坚持做好这些常规的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自然会改变!就好像高速的列车必须在轨道上日复一日的行驶,陀螺高手也必然知道保持陀螺的运转不是一直拼命抽打,而是保持它的转速!

第一阶段的计划为十天,从八月一日到八月十日!十天,给自己一个惊喜!

《你一年的小时》心得体会(优质范文)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心得体会800字

看过《奇葩说》的观众应该都听说过艾力。至少我是看了《奇葩说》才知道的他。在节目中,艾力是一个典型的“鸡精”,每次发言都非常励志,鸡汤味儿十足。有些人可能不爱鸡汤,但对于我来说,《奇葩说》第一季我最喜爱的选手,就是艾力了。

后来发现他也在新东方教英语,只不过当时的他已经成为了新东方演讲及培训师,但这不耽误我们有着共同的大Boss,也就是俞敏洪。

艾力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而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原本被录取的专业是计算机。后来艾力考虑到个人兴趣果断选择了转专业,到了英语系,跟我的经历又是如出一辙,这让我对这个人更加感兴趣了。

在这本《你一年的8760小时》中,艾力写了很多个人的经历和人生感悟。他曾经是一个小胖子,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样喜欢打游戏,情商不太高,有的时候说话会不小心得罪人。但他又很不平凡,他有非常强的自省力和意志力让他从90多公斤坚持锻炼减到70公斤,曾在49天的时间成功练出六块腹肌。

他喜欢英语、喜欢演讲,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超级演说家》等节目。他创办了“酷艾英语”,目前有很多年轻人加入了“酷艾英语全年团”,跟着一起坚持早起、读书、学英语。

平常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给出这样的评价,“你很有潜力,继续加油”。这本书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潜力只有真正化为行动,才是你的实力。最可惜的是有潜力没实力的人,一辈子抱着自己的潜力,却无从发挥,空余嗟叹,空留悔恨。”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是重度手机依赖患者。曾经的我因为工作需要微信里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群,每天都被各种消息充斥着。还记得那段时间每每离开手机,心里面都不自觉得发慌。手机在帮助人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变得浮躁,削弱了我们的专注力,而三心二意只会带来内心更多的焦躁与不安。在工作和生活上要把事情做好,自控力和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史蒂芬·柯维在他的书中提到,我们应该把最多的精力放在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上。还没有看过这本书的朋友,这周拿出一点时间来看看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吧。

喜欢《东京一年读后感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东京一年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