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日记的形式,读起来很轻松,很快就读完了。中间穿插了很多名著以及她对时事的见解,比如特朗普获选的那天她收到了微信某位朋友发来不友好的对知识分子的嘲笑和幸灾乐祸。我倒是从这本书里列了书单,打算慢慢的读下去。最击中我心的还是同处异国的感同身受。
蒋方舟这么形容她在日本的生活我度过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都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我倒不是说没有目标(升学的压力吧),但是她对生活的描写却另我感同身受我在东京的生活仿佛生活在一种看不见的屏障中,无论是走在拥挤的表参道或涩谷,还是裹挟在人群中去看花火大会,我始终感觉人群是幻觉,我在与自己单独交流,被迫的认真与被迫的隔离,把我从之前一直在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解救下来,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我记得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因为走读,每天都要走路或者公交去上学,放学小伙伴能陪我走一段路,可是总是有一段路我是要自己走的。那些熟悉的路我小小的脑袋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做着白日梦云云,是真实的与自己在对话。后来高中以及大学就是住校了,到教室最多7、8分钟,哪里顾得上跟自己玩耍呢。就连实习的日子,在拥挤的地铁上还背着单词,哪里会想天上的云是什么样呢。在瑞士我特意没有办公交卡,每天走路上下学(虽然爬山真的有点累)。但是30分钟的路上,我总有时间去发呆,总有时间去看风景,总有时间去跟路边的蜗牛打招呼。
最近贫瘠的精神得到了充分滋养,之前用来压泡面的Kindle最近隔天就要充电,又一次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好久没有这么肆意阅读的时间了。正如上述所说,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生活在大城市人山人海的拥挤的我们,我们被迫与过多的人对话,反而忘记了与自我对话。因为时差,因为语言,因为陌生,因为电话卡还没办好,反而有了更多时间去走进原本的自我,去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读书是知识的源泉。作者写的这篇小说,使我们受益匪浅,读后感是思想的结晶。怎么书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东京一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很讨厌给作家的一部作品点评,就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给她点评?!
也不是因为自己的自谦或者自卑的心理,更多的是对于作品的敬畏,我读这本书前前后后用了大概小半年的时候,上半年看了几页,觉得作者在用毫无价值的思考赚钱,就淡淡然地放弃了。这次连续性地读大概也不过是三四个小时而已,我读书很快,有时也对自己这种快速读书的方式有点接受不了,总觉得作者辛辛苦苦小半年甚至小半辈子的作品被我几个小时就亵渎完,很是抱歉。
还是说说《东京一年》吧,散文化、日记化、扁平化。蒋方舟适合写散文,我知道的,现代作家多愁善感的太多,写散文的也就不少,真正要写小说,很难。本书最后附的一则小说,我们可以看出——文笔一般。这也是她为什么一直热衷于写散文、一直热衷于思考自己的原因,尽管她去到了另一个国家,但基本是个没有生活的人,写不出多少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只有空洞、空洞的思考。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大家也看出来了,引经据典,作者读过不少书也吸收过不少的思想流派洗礼,但我每次读到这一块就想赶快跳过,因为总觉得作者的那些关于理论的认知很是浅薄,甚至有些露怯的,所以有一种让你梗在那儿的感觉,不如不读。
关于日记,这确实是蒋方舟的一本日记,但又不仅仅是日记,我也觉得她是很大胆的。除了那种名人大家敢把自己的日记出个书以娱众听以外,还真没几个人敢把日记出书。因为有很大程度上是在骗人的嘛!你说这是你的日记,但隐私的事情你肯定不会写出来给大家看,不过是为了出本书而出了本书。这就让这本书置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像一种既不隐私又不公开的黑户。
扁平化,是我最新研究的一个词,就是思想的扁平化和行为的扁平化。如果这是一本来自清末的平民日记,我也会很有兴趣读一读的,或者这是一个现代的探险家哪怕杀人犯的日记我也是会饮鸩止渴地去拜读一番。
但,这是一个现代的、影响力不大、思想不够深刻的年轻的女作家的日记,我真的没有任何兴趣读下来。没有任何意义嘛,你读不到那种跨越时代的空间穿越感也不会有那种直抵人心的那种全然陌生的他人心理的那种洞察感或者通灵感。举个例子,我读《浮生六记》往往能够体会到清代人那种闲适又安于现状的那种轻松感,而且他会写到自己狎妓的经历,很真实的感觉。但,本书不会,就感觉:哦!她今天去看这个,她明天去参观那个的感觉。
可能,就是真爱粉愿意去窥探喜欢作家的日常才会去欣赏这本书吧。不过,现代社会,直播文化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热衷于窥探平常人生活细节这一行为,我觉得这可能也是这本书出版的原因吧。
我们一直生活在鸽灰色的天空下、凄黯的.风景里、泥泞的道路旁,我们并不排斥这个世界,而是日复一日地筹划建造一个我们不能建造的世界。这是在书中节选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喧嚣浮躁的城市,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我们面对这种窘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乌托邦,但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撕裂我们的幻想,我们始终无法逃避。
我很反感那句毒鸡汤:“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我看来诗和远方是越远越脏,不管身处何处,真正的岁月静好,就是安然浅笑,内心的笃定,这才是能找到的心灵归宿。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认真地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认真的写字,认真的读书,认真的交友,认真,我喜欢这个词,也敬畏这个词,更敬畏那句“认真是孤独的结果!”
不断经历,寻求突破,自我重组,变成崭新的面貌,到底是是改变自我,还是发现自我?或者说“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以前一段段经历把我塑造成现在的样子,还是一段段经历把我以前的伪装一层层撕开,最后发现到真正的我?”
我很喜欢书中的侧篇,短篇小说《雨男》,简洁流畅的文字,没有显山露水,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荡气回肠,有的只是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
许多时候,人不在于多努力,而是在于你如何选择。即便说重获新生,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蒋方舟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新人,如同我们,只是想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
只是在奇葩说和圆桌派上看到了她,之前不是很了解,可能是家庭或者性格的原因,她身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感,话语中有种历经人间冷暖的透明质感,对于日本社会的描述,和我印象里的日本人生活差不多,也有些不同,之前对于人本手工文化的艳羡,想着有机会可以去日本看一看,现在,不知是心如死灰的心境还是别的什么,没有了太多期待感,越来越喜欢这种记录生活式的书籍,可以给自己一种看似对话的假象和欣喜,又或者去从别人生活里找到平凡的安慰感,在尝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的过程中,不断的与自己对抗,然后妥协,半推半就的往前走着,好像是这一旅途的旁观者一样,然而自己却不是很清晰,就像大雨模糊了自己的双眼,用手摸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看不清。
对结尾后面的小故事,觉得意由未尽,喜欢开头,也喜欢过程中的阴翳,其实并不知道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是什么,只是觉得它应该比较适合来形容我看故事的感受。
在异国他乡长久体验一番,才能够专注与自己吧!周围太多热络的东西,容易让人忽略自己,也容易迷失。就像现在正在转换角色的自己,有时候会觉得是从一种绝望到达另外一种,让人长久低落。
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蒋方舟《东京一年》
读《东京一年》,2017年11月
?十一月,寒冷终于带着利刃刺破温暖的面纱,但当我拿起《东京一年》,看见封面上的这段话,就像给心底印上一个暖心的吻。
写作,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的课程教学,似乎并不是很讨喜,而作者蒋方舟,怎么可以从七岁就开始写,然后出版自己的书?
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都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蒋方舟就是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个事物,这与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分不开,《东京一年》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蒋方舟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可以与经验和知识做完美的联结,这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东京在我的脑海中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很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日本、了解东京。
读完整本书后,名胜、景点、饮食等等关乎旅游的介绍概览反倒退居其后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种族、历史等命题会占据头脑的大部分空间。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视角;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亲身经历体验很多生活的细节,用文学语言陈述事实,将文字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而如何权衡拿捏事实和真实之间的分寸,就是语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这对我来说,就是写作最大的魅力。
——蒋方舟《何为文学——在事实和真实之间》
前一段时间看过她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觉得挺喜欢的,是新生代作家应该有的样子。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应该是张爱玲的粉丝。但语言又没有张的那么刻薄与尖酸。她对这个世界的观察都是从剖析自己中表现出来,如果说张爱玲是在黑化那个社会的话,她就是在自黑的道路上走的最远的年轻女性作家。这种黑却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真实感,她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我们读者之间也能达到一些共鸣。
人们对她的普遍感觉是天才作家跌入人间,女生版伤仲永。7岁开始写作,这些年却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作为一个接近30岁的作家来说确实说不过去。想到张爱玲也是7岁开始写小说,23岁就发表了《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家靠作品说话,没有作品就像运动员没有成绩一样悲哀。
众所周知,蒋方舟写作特别喜欢旁征博引,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是她读的书确实多,才女肯定毋庸置疑。但过多的引用名人名言让人觉得这是她不够自信的表现之一,一个论点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又不是辩论赛,没必要引用那么多古今中外名人说的话。这又回到上一段的结论,因为没有作品,所以没有自信。才需要拿别人的作品,别人的语录给自己增加那虚妄的自信心。
好在她现在还年轻,《百年孤独》的作者不就是在接近五十岁的时候才写出来《霍乱时期的爱情》吗。这个社会现在是宽容的,我们可以等。这又不是一场比赛,留给××国家队的时间不多了。真的希望她可以写出几本好书让那些怀疑她的人闭嘴。
喜欢蒋方舟是因为她说过:“很多人会把阅读当成体面的消遣,但对我来说,阅读要严肃得多。每个人在浩瀚的经验面前都是渺小的,在复杂的思考面前也是愚钝的,阅读让我们超越了肉身的禁锢,变得轻盈,穿梭于时空,向最智慧的人询问答案,向最丰富的人索要经验”。
觉得她是超级努力又刻苦的人。读完这本书羡慕她穿梭于各行各业的人和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去感受,去体会。喜欢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于一切的思考。
谈到跑步时她说
虽然不是完全认同,但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跑步跟广场舞进行对比,觉得很有趣。
谈到现代女性和婚姻时她说
很好奇我们为什么总是以怜悯的态度去看待不婚主义?
谈到自己时她说
enmmmm……
还有好多好多,如谈到对“诗和远方”的理解及毛姆的书《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及保罗高更本人。还有梵高与高更的友谊。
我想把书中提到的书都想看一遍,因为蒋方舟如同一个学识渊博的学姐,给画出了必读书单指南。不过要诚实地说我不会去看她以前的书,但是更期待她以后要出版的书。
也是出行时候的读本:蒋方舟的名字真是从小就听过,但是一个字都没读过,看圆桌派后才开始了解一点,无意间也刷到过一些她的访谈,但是这个人就是喜欢不起来,读完这本书也觉得平平无奇。看有人吐槽她掉书袋端着架子写,这点我倒是赞同,我相信她巨大的阅读量,但是游记日记里的引用肯定不可能信手捏来,那就显得做作一些。这本书其实除了每篇开头提及的日本地名或某某美术展让我觉得她确是在日本,其余跟日本也没什么关系,经常写了个开头就开始写起某个小说的简介或者某个作家的生平,我是来看这的?很多描述和总结也都停留在表层,想要深入了解却又浅尝辄止,东京就像是一个空壳。
想起之前读村上旅居美国时写的随笔,细节随处可见对民族与地域文化差异的思考,写得很轻松读着也很轻松。蒋的这本书可能更渴望的是自我分析和对艺术创作的讨论,说是游记却又毫无生活和所见所闻的真实感,说是忧国思民却又总像知识分子躲在自己的金钟罩里揣测整个世界,谈政治就要提君主论,提艺术就要端详名画,忧虑和思忖像是行为艺术和日常生活脱了干系,读来格格不入,总感觉为写而写的痕迹过重。
虽然这本书和预期有落差,但也随手记了很多字,大概不抵蒋方舟那样的敏感才华和共情能力,但是很多情绪还是蛮共鸣的。也标记了很多作家漫画家的名字,对有些陌生的事物突然起了兴趣。
我觉得我喜欢不起来蒋方舟,大概是因为她身上有我厌恶的但同时我也有的特点,无法直视自己的瑕疵和边缘,让我对这个青年女作家也带有某种抵触。
阅读《东京一年》读后感1000字:
建筑物,美术馆,画展艺术品,作家与写作,老年的生活,老年的爱情,大屠杀,死亡,美国大选与君主论,殖民非正义的历史,艺术与真实,宗教信仰与信念,爱情与婚姻,中产阶级与跑步,历史与真实...在这样一个说是日记的作品里,涉及到这么多主题而都有一些深刻最起码自有脉络的想法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确实带给我很多惊喜。
书里很多观点和感受是阅读时有共鸣的,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快乐。每到这个时候,就感叹于自己语言的匮乏与苍白,蒋方舟确实很有才情,一些捕捉和描写真的很细腻,很能打动我。一些联想比喻和描写真的很聪明很准确,经常会感叹。书里常有很多真实而准确的描写,对社会现象,对人性,对文学与艺术作品,甚至是赤裸裸血淋淋的真实,笔触有力并且冷峻。
在《梵高传》里看过梵高与高更的友谊,没留下什么好印象,在这里看了蒋方舟在梵高画展中对二者关系的描写和感受,觉得这段友情有种独属于艺术家的残酷与美感。“这个无情的同居的故事,因为迟来的理解和怀念,竟有了一个温情的结束。”也许有美化与艺术化的成分在,但这样的故事我更喜欢些。
书里有很多小女生的可爱和情怀,写他们一起吃饭,S先生喝多了早上吃不下饭,就有种在酒量上战胜了日本人的高兴;写门口两个魁梧凶恶的保镖说“他们长得太过类型化,就是电影里随时会把人像扔垃圾一样扔到门口的那种。”还有很多很可爱很好的人,认真兴奋学习内蒙古脏话的日本先生,天真而美丽的老太太...蒋方舟在书里的这种温柔和情怀真的很打动人。
书里,尤其是后半部分,几乎每一篇都会讲到一两部文学作品,接连接受不同的小说有时候确实会看得有点疲累,像写读后感一样,写故事情节,写自己的触动,但蒋方舟的才情与阅读量确实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这样的读后感看起来,也是有思想有趣味的。以她的这本书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了很多别的文学作品,那就是另外的一个个世界了,感觉也很棒。
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性的描写,这本身没什么,但过于直白且多的笔触,就没有必要而显得刻意。还有她对爱情婚姻的极度悲观,就像她自己写的“我不会写爱情,只会写两人费尽千辛万苦在一起,却一起目睹爱情的死亡。”她的描写总是赤裸裸的真实而不忍读下去,或许年轻且充满幻想,我一直对爱情充满期待,相信会有美好的爱情。
看蒋方舟的书总是充满了惊喜,很期待她下一篇会写出什么来。一个叫熊阿姨网友的书评写“蒋方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当然超出寻常写作者,但这些年始终又离真正的作家差那么一些,她足够诚恳,足够聪慧,而且熟悉的人说她足够勤奋,希望她能真正抵达大家和她自己对她的期待。”读者对一个作家有期待真的对作家而言是一种很奇妙的荣耀,我依旧对蒋方舟有所期待。投稿人:朱瑞雨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东京一年读后感900字,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读来其实更像是蒋方舟一年,与东京没有太多地缘关系。会知道蒋,好像还是因为看理想,这个与我同龄的女生,在对人事物的感触中生发的观点、想法很多时候我觉得确实有同感,因此也微博上一直关注。
文中在接待父母来日后的经历中,对爱想象中的人很容易,可当他们来到你的面前,爱他们就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一感慨深以为然。当面对面时,我们彼此还剩什么以对?很多人都羡慕职业作家的生活,想象着时间自由、经济独立的乌托邦式生活,其实不然。近期,有个同事朋友经种种缘由决定辞职,在我的立场而言这是件极其冒险的事情,因为生活的沉没成本太高,但我也尊重其立场之下的决定,因为作为他者,不需要理解,只需要尊重即可。
在从小耳提面命的独立教育下,加之工作后的状态相对满意,会让我害怕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有过所谓意义的生活呢,也不过是借由工作将真空的日子拉得长远而稀薄而已。蒋方舟在书中引用了波伏娃的一段话: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正是这种反诱惑的教育,让我一直对人保持内心深深的不信任感,觉得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立足于这森然的社会之林。同时,也作茧自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去承担冒险失败的风险,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庭院,这个庭院是开放的,欢迎很多人来做客。但是庭院中还有一个小木屋,小木屋的门是紧锁的,那锁很难打开,有时是连环锁,有时甚至是死锁。
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吃每一口食物,看每一处光景,感受每一种情感,在认真中把日子过得轻盈又丰满。
在读文档里放着一些书,都是读到中途放下的,因为之后的内容要续书币,更因为读到此多了些鸡肋感,少了初读时的喜悦,就此搁下。《东京一年》就是其中一本。
无限卡那几日,翻来读,很算计的从末尾篇读起,不是日记,是唯一的一篇小说,就这样倒序着读了好些。却不知何时发现,此书已在某时限时免费时购进。
刚刚翻开扉页,想知道这本书前前后后读了多久,面对着20xx.9.20这串数字却呆住,这么短么?不会!忽又恍然,这是免费那日的日期。那就是了,这本书从加入书架到免费到全部读完已悄悄溜走多少岁月,已无从知晓。往前读到120页,发现笔记的痕迹了,惊觉一本已读完,但翻翻之前的,又忘了大半。
好吧,只是读过!好在,没有错过。
书归正传吧!
这本书说是日记更为贴切,看过的博物馆,交往的人,吃过的美食,读到的书……
不同的是这些都是我们未看过的吃过的读到的,尤其那些作家那些作品,如果不是在这里看到,恐怕这辈子不会看到;即便在这里看到,恐怕以后也不会去看。所以起到了快餐文化的作用。这类日记,个人认为无所谓文笔,只关乎见识。
但少女作家也不是凭空飞来的头衔,在序言中,在与西木对谈的演讲稿中,甚至在评论中被不少的人诟病的关于中产阶级喜慢跑的长文中,我还是看到了年纪轻轻的她深刻的一面。
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前一段时间看过她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觉得挺喜欢的,是新生代作家应该有的样子。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应该是张爱玲的粉丝。但语言又没有张的那么刻薄与尖酸。她对这个世界的观察都是从剖析自己中表现出来,如果说张爱玲是在黑化那个社会的话,她就是在自黑的道路上走的最远的年轻女性作家。这种黑却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真实感,她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我们读者之间也能达到一些共鸣。
人们对她的普遍感觉是天才作家跌入人间,女生版伤仲永。7岁开始写作,这些年却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作为一个接近30岁的作家来说确实说不过去。想到张爱玲也是7岁开始写小说,23岁就发表了《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家靠作品说话,没有作品就像运动员没有成绩一样悲哀。
众所周知,蒋方舟写作特别喜欢旁征博引,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是她读的书确实多,才女肯定毋庸置疑。但过多的引用名人名言让人觉得这是她不够自信的表现之一,一个论点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又不是辩论赛,没必要引用那么多古今中外名人说的话。这又回到上一段的结论,因为没有作品,所以没有自信。才需要拿别人的作品,别人的语录给自己增加那虚妄的自信心。
好在她现在还年轻,《百年孤独》的作者不就是在接近五十岁的时候才写出来《霍乱时期的爱情》吗。这个社会现在是宽容的,我们可以等。这又不是一场比赛,留给××国家队的时间不多了。真的希望她可以写出几本好书让那些怀疑她的人闭嘴。
知道蒋方舟这个名字,始于初中看的《疯狂阅读》。我一向很欣赏中国当代女作家写的文字,从三毛、雪小禅、一路开花到七堇年、安妮宝贝再到笛安、盛可以。但蒋方舟的书,从未读过。
《东京一年》这本书,是大四的时候在掌阅书城知道的。由于对在日本生活的向往将其加入书单,最近开始翻看。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对这本书是有失望的。书由作者的日记和短篇小说《雨男》组成。但这不是一本生活随笔,而是一本杂文集。通常我所以为的日记是记录事件、发泄心情的载体,但《东京一年》里的日记显得更有思想力。
蒋方舟前往东京生活一年,是源于歌德。1786年,在魏玛生活了十数年,身兼要职的歌德由于创作热情被工作消磨,决定放弃一切逃往意大利,重新寻找自己。蒋方舟也逃离了“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来到了东京。
但东京是冷漠的、排外的。不会日语的蒋方舟在东京过着被隔离的、真空的、孤独的生活。“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为此,她需要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更长远以填充自己的生活。
在日记中,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美术馆。美术馆是个有些神圣的地方。它静,并且追求思想的碰撞与松弛。蒋方舟通过画作去讲述画家的生活和心境,并思索当下,行文也极具想象力,有很棒的观点。很羡慕具有艺术鉴赏力和思考力的人,我对于艺术作品只会陷入呆滞。
不得不佩服蒋方舟的阅读量,还有她的讲述力。日记中有很多篇章更像是读书笔记。我猜那些书应该也是东京一年间读下来的书。她用很简练的语句讲述着川端康成、向田邦子、远藤周作笔下的人物,却十分生动,很容易让人产生阅读欲。日记中还穿插了江绪林老师的自杀事件、日本人对于性的推崇以及爱情、写作、生活、未来的种种思考,每一个观点都极其具有深度。
但蒋方舟七岁开始写作,顶着天才少女作家的名头一路顺风顺水,然而,却并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除了散文《审判童年》)。东京一年的生活使她“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那么,然后呢?与她同一时期的韩寒和郭敬明早已有了更多的领域,而她始终坚持在写作的岗位上。我不知道她的现状或者更多关于她的事情,但我希望她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歌德也好,蒋方舟也罢,逃离的生活我也有过。大二下学期,与室友关系破裂、把精力投入到无聊的课本和不感兴趣的会计学上的我,决定搬到校外独自居住。将近一年的校外独居生活,我慢慢放弃了课本,逃掉几乎所有的课。蒋方舟的一段话很适合描述我那时的状态,“本来这是很好的可以“思考人生”的阶段,但我也知道在异国的人生是短暂而不真实的,思考也是一种徒劳。于是彻底放松,放松到了麻木的程度”。那段时间,我大概是不带感情地在活着的,我感受着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吃各种以前从不舍得花钱去吃的东西,加入学生间自发组织的狼人杀社团,留长发。那时候的生活于我而言,像是一场救赎,也像是迈向深渊的迷茫。
我是沉沦于那样的生活的,只是后来被辅导员劝回了宿舍。我告诉导员在校外住我可以获得更多成长,但导员回了我一句在宿舍住就不行吗?唉,不是一路人,但也不想让她难办,就遂了她的愿。
歌德写信给他的母亲,说他将变成一个新人回去。我在逃离的生活里也变了很多,重新思考自己,后来做了冒险的决定,去了北京。
说是变其实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变。蒋方舟总结得很好,“重获新生的歌德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叶杨)
我很讨厌给作家的一部作品点评,就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格给她点评?!
也不是因为自己的自谦或者自卑的心理,更多的是对于作品的敬畏,我读这本书前前后后用了大概小半年的时候,上半年看了几页,觉得作者在用毫无价值的思考赚钱,就淡淡然地放弃了。这次连续性地读大概也不过是三四个小时而已,我读书很快,有时也对自己这种快速读书的方式有点接受不了,总觉得作者辛辛苦苦小半年甚至小半辈子的作品被我几个小时就亵渎完,很是抱歉。
还是说说《东京一年》吧,散文化、日记化、扁平化。蒋方舟适合写散文,我知道的,现代作家多愁善感的太多,写散文的也就不少,真正要写小说,很难。本书最后附的一则小说,我们可以看出——文笔一般。这也是她为什么一直热衷于写散文、一直热衷于思考自己的原因,尽管她去到了另一个国家,但基本是个没有生活的人,写不出多少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只有空洞、空洞的思考。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大家也看出来了,引经据典,作者读过不少书也吸收过不少的思想流派洗礼,但我每次读到这一块就想赶快跳过,因为总觉得作者的那些关于理论的认知很是浅薄,甚至有些露怯的,所以有一种让你梗在那儿的感觉,不如不读。
关于日记,这确实是蒋方舟的一本日记,但又不仅仅是日记,我也觉得她是很大胆的。除了那种名人大家敢把自己的日记出个书以娱众听以外,还真没几个人敢把日记出书。因为有很大程度上是在骗人的嘛!你说这是你的日记,但隐私的事情你肯定不会写出来给大家看,不过是为了出本书而出了本书。这就让这本书置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像一种既不隐私又不公开的黑户。
扁平化,是我最新研究的一个词,就是思想的扁平化和行为的扁平化。如果这是一本来自清末的平民日记,我也会很有兴趣读一读的,或者这是一个现代的探险家哪怕杀人犯的日记我也是会饮鸩止渴地去拜读一番。
但,这是一个现代的、影响力不大、思想不够深刻的年轻的女作家的日记,我真的没有任何兴趣读下来。没有任何意义嘛,你读不到那种跨越时代的空间穿越感也不会有那种直抵人心的那种全然陌生的他人心理的那种洞察感或者通灵感。举个例子,我读《浮生六记》往往能够体会到清代人那种闲适又安于现状的那种轻松感,而且他会写到自己狎妓的经历,很真实的感觉。但,本书不会,就感觉:哦!她今天去看这个,她明天去参观那个的感觉。
可能,就是真爱粉愿意去窥探喜欢作家的日常才会去欣赏这本书吧。不过,现代社会,直播文化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热衷于窥探平常人生活细节这一行为,我觉得这可能也是这本书出版的原因吧。
我们一直生活在鸽灰色的天空下、凄黯的.风景里、泥泞的道路旁,我们并不排斥这个世界,而是日复一日地筹划建造一个我们不能建造的世界。这是在书中节选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喧嚣浮躁的城市,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我们面对这种窘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乌托邦,但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撕裂我们的幻想,我们始终无法逃避。
我很反感那句毒鸡汤:“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我看来诗和远方是越远越脏,不管身处何处,真正的岁月静好,就是安然浅笑,内心的笃定,这才是能找到的心灵归宿。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认真地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认真的写字,认真的读书,认真的交友,认真,我喜欢这个词,也敬畏这个词,更敬畏那句“认真是孤独的结果!”
不断经历,寻求突破,自我重组,变成崭新的面貌,到底是是改变自我,还是发现自我?或者说“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以前一段段经历把我塑造成现在的样子,还是一段段经历把我以前的伪装一层层撕开,最后发现到真正的我?”
我很喜欢书中的侧篇,短篇小说《雨男》,简洁流畅的文字,没有显山露水,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荡气回肠,有的只是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
许多时候,人不在于多努力,而是在于你如何选择。即便说重获新生,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蒋方舟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新人,如同我们,只是想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
也是出行时候的读本:蒋方舟的名字真是从小就听过,但是一个字都没读过,看圆桌派后才开始了解一点,无意间也刷到过一些她的访谈,但是这个人就是喜欢不起来,读完这本书也觉得平平无奇。看有人吐槽她掉书袋端着架子写,这点我倒是赞同,我相信她巨大的阅读量,但是游记日记里的引用肯定不可能信手捏来,那就显得做作一些。这本书其实除了每篇开头提及的日本地名或某某美术展让我觉得她确是在日本,其余跟日本也没什么关系,经常写了个开头就开始写起某个小说的简介或者某个作家的生平,我是来看这的?很多描述和总结也都停留在表层,想要深入了解却又浅尝辄止,东京就像是一个空壳。
想起之前读村上旅居美国时写的随笔,细节随处可见对民族与地域文化差异的思考,写得很轻松读着也很轻松。蒋的这本书可能更渴望的是自我分析和对艺术创作的讨论,说是游记却又毫无生活和所见所闻的真实感,说是忧国思民却又总像知识分子躲在自己的金钟罩里揣测整个世界,谈政治就要提君主论,提艺术就要端详名画,忧虑和思忖像是行为艺术和日常生活脱了干系,读来格格不入,总感觉为写而写的痕迹过重。
虽然这本书和预期有落差,但也随手记了很多字,大概不抵蒋方舟那样的敏感才华和共情能力,但是很多情绪还是蛮共鸣的。也标记了很多作家漫画家的名字,对有些陌生的事物突然起了兴趣。
我觉得我喜欢不起来蒋方舟,大概是因为她身上有我厌恶的但同时我也有的特点,无法直视自己的瑕疵和边缘,让我对这个青年女作家也带有某种抵触。
喜欢蒋方舟是因为她说过:“很多人会把阅读当成体面的消遣,但对我来说,阅读要严肃得多。每个人在浩瀚的经验面前都是渺小的,在复杂的思考面前也是愚钝的,阅读让我们超越了肉身的禁锢,变得轻盈,穿梭于时空,向最智慧的人询问答案,向最丰富的人索要经验”。
觉得她是超级努力又刻苦的人。读完这本书羡慕她穿梭于各行各业的人和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去感受,去体会。喜欢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于一切的思考。
谈到跑步时她说
虽然不是完全认同,但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跑步跟广场舞进行对比,觉得很有趣。
谈到现代女性和婚姻时她说
很好奇我们为什么总是以怜悯的态度去看待不婚主义?
谈到自己时她说
enmmmm……
还有好多好多,如谈到对“诗和远方”的理解及毛姆的书《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及保罗高更本人。还有梵高与高更的友谊。
我想把书中提到的书都想看一遍,因为蒋方舟如同一个学识渊博的学姐,给画出了必读书单指南。不过要诚实地说我不会去看她以前的书,但是更期待她以后要出版的书。
《东京一年》读后感800字
写这个点评其实是有点迫不及待的,因为想到了就想先写出来,同样因为书才看了一半,所以显得迫不及待!
初看这本书时其实是略有失望的,感觉这单纯的日记并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还好了。毕竟同龄的作家是多么难得啊,而同龄的女作家就更让人欣喜了。有时一想我可以这么明目张胆的看着女生的日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待遇!
或者就像蒋方舟说的,我也有些许“窥私癖”(书里是指窥探别人隐私,我必须得解释一下)的潜质?(这段话真的令人害怕)………
可能“方舟”这个词不太那么为人所知,一提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诺亚方舟,再加上一个人名为前提的话则又想到了那个打假的方舟子,总而言之蒋方舟在这方面明显是吃亏的了。反正我和我妈说我在看蒋方舟的书时我妈还以为我在看打假类的书籍。
我也是在看窦文涛的圆桌派时才知道的蒋方舟,这个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啊,在看惯了马未都、梁文道、许子东、马家辉……这些清一水的老腊肉后还是印象深刻的w(゚Д゚)w
这本书看着其实满足了我自己部分的猎奇感,一部分是对同龄女性的(当然其实这个女性也属特例,完全没有代表性),还有一部分则是对陌生地方的好奇,东京对于我来说与阿勒泰抑或是沙哈拉没有什么区别,对那里的一切我都抱着一种好奇与猎奇,就像小时候喜欢听老人家讲的故事一样,有种朦胧的不现实感。就如同书中写的脱衣舞那段,赤裸呈现出来的反而不如朦朦胧胧的让人喜爱。
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想点评主要还是因为看到了日记中的联系,两篇时间上相差较长的日记会提到相同的事情,这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补寒暑假作业的感觉,所以顺便怀疑一下蒋方舟成书前也一样将日记挑选出来后集中润色了一遍的,所以才有了这种暧昧的联系,不知道这算不算我们这批人的时代印记以及让人亲切的共性呢。(˶‾᷄ ⁻̫ ‾᷅˵)
花上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别人一年的生活,变成文字,原来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日本,一直是一个很想去的国家,比如名古屋的机场,镰仓的火车,四国的山和濑户的海;但蒋方舟说:意大利没有使歌德变成一个真正的新人,东京也没有,但它们把我们变成了更像本来应该呈现的样子。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www.dhb100.com
我们总是在看别人的生活或者别人创造的生活,才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无比冗长和平凡吧。
蒋方舟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天才少女的形象,可笑的是她已经自我告别,我却还保持着说再见之前的样子。偶尔看看一些文笔,但是记忆力比较差,文化素养或许也不够高,至今竟然没有真正能够记住的。但看《东京一年》的时候,满心都是欣慰,也许一直以来看的多数是更久时代的文学,当看到“耽美”“特朗普”等等都会非常亲切,然后油然感叹:我们这个时代,还是有人在认真写作,在自我反省,在向内种出希望,游走在各种艺术中去讲述和编制房子。
停留最久的一个故事是蒋方舟去参观“黄房子”写的,梵高和高更住在一起的那几年,强者看似在上风游走,但最后高更却实在受不下去而不告而别。蒋方舟说自己是梵高,其实我也是,渴望别人的赞同,自己把自己搞的卑微,在自怜中消耗自己和他人。蒋方舟说她害怕与别人生活,将别人变成高更,依附他人成长,榨干对方的耐心和善良;仔细想想,那么两个梵高呢,不过也并不可能,世界上总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强势与不强势总是相对的。梵高最后割下一只耳朵,自我终结,艺术不会消亡,但总会暂停。他们彼此的画的椅子中,高更给画上了金黄的向日葵,这是最后的怜悯和尊重吧。
另一收获是看到了许多的好书推荐,蒋方舟会能够很明确的说出喜欢与不喜欢,我在文字这一方面的造诣很浅,他们都似乎内化了,但不知所踪,所以也就什么也说不出口。
而且一直对三岛由纪夫感兴趣,但很怕自己读不下去,还有俄国的几本大部头,近点的方方和阎连科,更多的诗,都还在藏灰。
阳光透过门口的榕树,打上些龇牙咧嘴的形象,夏日更长,人生正好。全部的忧伤,也不够攒起的一把水,八月未央,人生还长。
知道蒋方舟这个名字,始于初中看的《疯狂阅读》。我一向很欣赏中国当代女作家写的文字,从三毛、雪小禅、一路开花到七堇年、安妮宝贝再到笛安、盛可以。但蒋方舟的书,从未读过。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东京一年》这本书,是大四的时候在掌阅书城知道的。由于对在日本生活的向往将其加入书单,最近开始翻看。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对这本书是有失望的。书由作者的日记和短篇小说《雨男》组成。但这不是一本生活随笔,而是一本杂文集。通常我所以为的日记是记录事件、发泄心情的载体,但《东京一年》里的日记显得更有思想力。
蒋方舟前往东京生活一年,是源于歌德。1786年,在魏玛生活了十数年,身兼要职的歌德由于创作热情被工作消磨,决定放弃一切逃往意大利,重新寻找自己。蒋方舟也逃离了“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来到了东京。
但东京是冷漠的、排外的。不会日语的蒋方舟在东京过着被隔离的、真空的、孤独的生活。“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为此,她需要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更长远以填充自己的生活。
在日记中,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美术馆。美术馆是个有些神圣的地方。它静,并且追求思想的碰撞与松弛。蒋方舟通过画作去讲述画家的生活和心境,并思索当下,行文也极具想象力,有很棒的观点。很羡慕具有艺术鉴赏力和思考力的人,我对于艺术作品只会陷入呆滞。
不得不佩服蒋方舟的阅读量,还有她的讲述力。日记中有很多篇章更像是读书笔记。我猜那些书应该也是东京一年间读下来的书。她用很简练的语句讲述着川端康成、向田邦子、远藤周作笔下的人物,却十分生动,很容易让人产生阅读欲。日记中还穿插了江绪林老师的自杀事件、日本人对于性的推崇以及爱情、写作、生活、未来的种种思考,每一个观点都极其具有深度。
但蒋方舟七岁开始写作,顶着天才少女作家的名头一路顺风顺水,然而,却并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除了散文《审判童年》)。东京一年的生活使她“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那么,然后呢?与她同一时期的韩寒和郭敬明早已有了更多的领域,而她始终坚持在写作的岗位上。我不知道她的现状或者更多关于她的事情,但我希望她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歌德也好,蒋方舟也罢,逃离的生活我也有过。大二下学期,与室友关系破裂、把精力投入到无聊的课本和不感兴趣的会计学上的我,决定搬到校外独自居住。将近一年的校外独居生活,我慢慢放弃了课本,逃掉几乎所有的课。蒋方舟的一段话很适合描述我那时的状态,“本来这是很好的可以“思考人生”的阶段,但我也知道在异国的人生是短暂而不真实的,思考也是一种徒劳。于是彻底放松,放松到了麻木的程度”。那段时间,我大概是不带感情地在活着的,我感受着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吃各种以前从不舍得花钱去吃的东西,加入学生间自发组织的狼人杀社团,留长发。那时候的生活于我而言,像是一场救赎,也像是迈向深渊的迷茫。
我是沉沦于那样的生活的,只是后来被辅导员劝回了宿舍。我告诉导员在校外住我可以获得更多成长,但导员回了我一句在宿舍住就不行吗?唉,不是一路人,但也不想让她难办,就遂了她的愿。
歌德写信给他的母亲,说他将变成一个新人回去。我在逃离的生活里也变了很多,重新思考自己,后来做了冒险的决定,去了北京。
说是变其实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变。蒋方舟总结得很好,“重获新生的歌德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叶杨)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m.dhb100.com
蒋方舟《东京一年》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下午,有学习任务,但也并不着急。脑袋里涌出很多想法,有关于现在、未来,有关于烦恼、喜悦,也有关于理想、现实。
这本书是之前就读过的,是一本惬意雅致的书,有种日式的冷静氛围。文字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眼界范围。比如目前我很喜欢余秀华的诗,破碎流动的诗意固然很美,以最淳朴的情感打动人,但也逃离不出高粱、麦子的局限。当蒋方舟在观赏歌舞伎表演、在美术馆看画展、看艺术祭...在面对艺术时候熟捻地侃侃而谈,她的博闻强识真是令人自惭形秽啊。
这是一本日记式的文集,里面有很多对她自己的剖析,比如她说“我同样从小生活在一个不鼓励表达情绪的世界里,有一个以木讷平静作为最高标准的童年,长大之后,从事的工作却像一个孤独的矿工——每日不知疲倦地深掘自己内心所有隐秘幽深的角落,使之暴露”,年少成名却过早拥有了一颗沧桑的心,活得自知、克制,世界上什么事情不是这样呢?得到一些,又失去一些。整本书我比较喜欢前半本,可能因为更“平易近人”一点,也是我的局限和狭隘。
书里引起我共鸣的句子很多,但最喜欢的是“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也是我的追求啊。
我不喜欢任何纠缠不清、互相消耗浪费的关系,清白最好。我常常喜欢一个人走很远的路,一点也不觉得疲惫。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可以思考人生,可以追忆往事,可以无所顾忌咧嘴笑,也不会有人追问你原因,再重复一遍就不好笑了呀。我喜欢这种干净利落的状态。
大学以来,通过很多方式认识了各种各样厉害的人,也想自己变得同样厉害。但是也不能放弃做自己,复制别人的生活是很没意思的,就跟谈恋爱一样没意思。所以要继续读书的呀,过惬意的生活,读想读的书,学想学的技能,走很多路,看很多风景...因为我对未来有一百种期待,每一个阶段都有想尝试的事物,甚至对每一个今天明天都有很多安排,生命其实很值得。喜欢积极乐观、自信上进而且坦诚的人,人都是想向上生长的,自怨自艾大多是懦弱。
前两天就业指导课结课,老师在下课铃声里缓慢地说:“梦想弥足珍贵。”高中毕业后,浑浑噩噩生活里,已经很久没有老师这么坦白地谈梦想了,他们都是像见不得人似的警告着这个社会残酷激烈的竞争,说些“硕士出来去普通小学任教都没有优势”的话,读书笔记想让我们警醒,有些人淡漠,有些人跃跃欲试,有些人陷入更深的焦虑里。听过很多经验道理,但生活还是一样的云淡风轻,梦想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我常常做梦幻想,但闭口不提梦想,然而我在心里是有期待的。
读书的重要性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富足的精神世界,也能更好地面对生活,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格林《人,诗意地栖居》里写道:当生命充满艰辛,人/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无意间看到今晚零点许嵩发新专辑,他依旧是风趣沉默、眼睛清亮,好像从未装载过那么多沉重,表现出来的,是无比的少年气质。然后下午在重温他的歌,每一首的旋律歌词都很熟悉,很多事情就历历在目了,很多记忆就抖落了漫长时光里的灰尘,又重新一点一点浮现在我眼前,比如透过树叶的耀眼阳光。
很多失去的东西都是回不来的,比如我如小鸟振翅扑腾倏忽而过的童年。作者:渺渺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为了更好地领悟书籍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心得借鉴]蒋方舟《东京一年》读后感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蒋方舟《东京一年》
读《东京一年》,2017年11月
?十一月,寒冷终于带着利刃刺破温暖的面纱,但当我拿起《东京一年》,看见封面上的这段话,就像给心底印上一个暖心的吻。
写作,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的课程教学,似乎并不是很讨喜,而作者蒋方舟,怎么可以从七岁就开始写,然后出版自己的书?
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都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蒋方舟就是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个事物,这与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分不开,《东京一年》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蒋方舟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可以与经验和知识做完美的联结,这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东京在我的脑海中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很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日本、了解东京。
读完整本书后,名胜、景点、饮食等等关乎旅游的介绍概览反倒退居其后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种族、历史等命题会占据头脑的大部分空间。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视角;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亲身经历体验很多生活的细节,用文学语言陈述事实,将文字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而如何权衡拿捏事实和真实之间的分寸,就是语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这对我来说,就是写作最大的魅力。
——蒋方舟《何为文学——在事实和真实之间》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读来其实更像是蒋方舟一年,与东京没有太多地缘关系。会知道蒋,好像还是因为看理想,这个与我同龄的女生,在对人事物的感触中生发的观点、想法很多时候我觉得确实有同感,因此也微博上一直关注。
文中在接待父母来日后的经历中,对爱想象中的人很容易,可当他们来到你的面前,爱他们就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一感慨深以为然。当面对面时,我们彼此还剩什么以对?很多人都羡慕职业作家的生活,想象着时间自由、经济独立的乌托邦式生活,其实不然。近期,有个同事朋友经种种缘由决定辞职,在我的立场而言这是件极其冒险的事情,因为生活的沉没成本太高,但我也尊重其立场之下的决定,因为作为他者,不需要理解,只需要尊重即可。
在从小耳提面命的独立教育下,加之工作后的状态相对满意,会让我害怕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有过所谓意义的生活呢,也不过是借由工作将真空的日子拉得长远而稀薄而已。蒋方舟在书中引用了波伏娃的一段话: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正是这种反诱惑的教育,让我一直对人保持内心深深的不信任感,觉得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立足于这森然的社会之林。同时,也作茧自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去承担冒险失败的风险,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庭院,这个庭院是开放的,欢迎很多人来做客。但是庭院中还有一个小木屋,小木屋的门是紧锁的,那锁很难打开,有时是连环锁,有时甚至是死锁。
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吃每一口食物,看每一处光景,感受每一种情感,在认真中把日子过得轻盈又丰满。
前一段时间看过她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觉得挺喜欢的,是新生代作家应该有的样子。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应该是张爱玲的粉丝。但语言又没有张的那么刻薄与尖酸。她对这个世界的观察都是从剖析自己中表现出来,如果说张爱玲是在黑化那个社会的话,她就是在自黑的道路上走的最远的年轻女性作家。这种黑却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真实感,她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我们读者之间也能达到一些共鸣。
人们对她的普遍感觉是天才作家跌入人间,女生版伤仲永。7岁开始写作,这些年却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作为一个接近30岁的作家来说确实说不过去。想到张爱玲也是7岁开始写小说,23岁就发表了《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家靠作品说话,没有作品就像运动员没有成绩一样悲哀。
众所周知,蒋方舟写作特别喜欢旁征博引,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是她读的书确实多,才女肯定毋庸置疑。但过多的引用名人名言让人觉得这是她不够自信的表现之一,一个论点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又不是辩论赛,没必要引用那么多古今中外名人说的话。这又回到上一段的结论,因为没有作品,所以没有自信。才需要拿别人的作品,别人的语录给自己增加那虚妄的自信心。
好在她现在还年轻,《百年孤独》的作者不就是在接近五十岁的时候才写出来《霍乱时期的爱情》吗。这个社会现在是宽容的,我们可以等。这又不是一场比赛,留给××国家队的时间不多了。真的希望她可以写出几本好书让那些怀疑她的人闭嘴。
只是在奇葩说和圆桌派上看到了她,之前不是很了解,可能是家庭或者性格的原因,她身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感,话语中有种历经人间冷暖的透明质感,对于日本社会的描述,和我印象里的日本人生活差不多,也有些不同,之前对于人本手工文化的艳羡,想着有机会可以去日本看一看,现在,不知是心如死灰的心境还是别的什么,没有了太多期待感,越来越喜欢这种记录生活式的书籍,可以给自己一种看似对话的假象和欣喜,又或者去从别人生活里找到平凡的安慰感,在尝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的过程中,不断的与自己对抗,然后妥协,半推半就的往前走着,好像是这一旅途的旁观者一样,然而自己却不是很清晰,就像大雨模糊了自己的双眼,用手摸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看不清。
对结尾后面的小故事,觉得意由未尽,喜欢开头,也喜欢过程中的阴翳,其实并不知道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是什么,只是觉得它应该比较适合来形容我看故事的感受。
在异国他乡长久体验一番,才能够专注与自己吧!周围太多热络的东西,容易让人忽略自己,也容易迷失。就像现在正在转换角色的自己,有时候会觉得是从一种绝望到达另外一种,让人长久低落。
《东京一年》这本书的编排很像是一个三明治。第一部分是作者在东京游历一年的所记的日记,最后一部分是同时期拍摄的一些照片和短评,夹在两者之间的是一篇小说《雨男》。也许这样的编排是作者的苦心孤诣,期望读者能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更为立体的了解日本。遗憾的是,读书无法像吃三明治那样将三层食材同时塞入口中。当我不得不一层一层的将这个三明治吃完后,我感觉这个三明治的面包似乎有些平淡,所以作者在中间夹上了一些馅料,可馅料的食材又没什么底气,所以它也不敢骄傲地表现它的存在。但至少这个三明治还算新鲜,作者也还年轻,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之前对本书的一些评论都把重点放在了日记上。所以,我打算聊聊对书中的那篇小说的感受。
小说取名《雨男》,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女孩和日本男人之间的故事。作者在文章开头介绍了一个据说是日本的妖怪故事《雨女》:
我猜测,这篇小说正是作者依据这个传说打造出来的。作为女性作家,作者把妖怪的形象改写成男性,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了故事情节,从而有了这篇《雨男》。
改写他人的故事作为自己的创作是司空见惯的做法,无可厚非。毛姆就直截了当的表示小说《面纱》的灵感来自于但丁《神曲》中的意大利传说。但《面纱》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毛姆塑造人物的能力。毛姆永远只写自己身边的人,他小说中的人物过于真实以致于惹上了官司,不但赔了钱,还几次修改角色的姓名。作为小说家,收到这样的传票应该比文学奖的获奖函还要得意吧。蒋方舟似乎还没有惹上这样的麻烦,祝愿她早日获得这至高的荣誉吧。
小说虽然脱胎于《雨女》的传说,但作者并没有让主角在故事里灭亡,相反的,被雨男缠上的蕊生,很轻易地放弃了抵抗,彻底拥抱了一辈子的阴冷潮湿。从头下到底的雨让整个故事湿答答的,雨水中透出作者无奈和认命的态度让我有些唏嘘。这竟然是一个二十多岁风华正茂女子的手笔,同年的易安居士说不定还在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呢。全书的第三部分中有一张蒋在电车里的特写照片,她自嘲道
一位承认自己不曾经历过沧桑的青春丽人的脸上却时时表露着忧国忧民的神色,还真有些耐人寻味。
蒋方舟的文字还是吸引我的,不过不像初次接触时那样有吸引力了。耐着性子读完,有些失望。或许是受制于体裁的原因,作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从私人的角度而言日记写的太具展示性了,给人一种不够真诚的印象,一点不能满足我这种八卦读者的窥私欲,反而是最后用来结尾的几张图片和一些简短的配文比较打动我;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却又显得过于坦露与随意了,少有值得推敲的地方,阅读趣味也就大打折扣。此外,阅读体验与她的另一本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有重合的部分,这样的书如果是第一次接触大概会觉得还不错,但确实不会再有更多收获。她自己也在书中指出,“一个作家是如何死亡的?从重复自己开始死亡”。对蒋方舟本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但读这本总让我感觉她犯懒了或者真正是遇到创作的瓶颈期了,很是疲惫。另外,附在日记后面的小说写得也实在不怎么好,像是一幅线条僵硬的白描,寡淡又别扭。
一通噼里啪啦下来,我其实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自以为是了,因为不管怎么说,能够进行创作的人实在比像我这样仅仅将阅读当做消遣,还往往喜欢对自己理解或不甚理解的人事物评头论足的“可恨”读者好太多。但我喜欢伍尔夫对约翰生博士在《格雷传》中提出的“普通读者”所做的注解——“他没有那么高的教养,造物主也没有赏给他那么大的才能。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他不停地为自己匆匆搭起某种建筑物,它东倒西歪、摇摇欲坠,然而看来又像是真实的事物,能引人喜爱、欢笑、争论,因此也就能给他带来片刻的满足。他一会儿抓住一首诗,一会儿抓住一本旧书片断,也不管它是从哪儿弄来的,不管它属于何等品类,只求投合自己的心意,能将自己心造的意象结构圆满就成”,阅读层面上的读者既无道德也无义务,我觉得很酷。一个读者就应该是一个挑剔的读者,对作家怀有多余的“友好”是无益且无趣的,普通读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应该是一个个性读者。以前觉得什么书都可以看看,现在觉得读书还是有点要求比较好,倦怠的读者造就倦怠的作者。
最后,这本书的价格实在不太美丽,钱多可以买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1200字
人生就像吃自助餐,如果一开始狂吃面包把胃填满,那后来的海鲜、生鱼片也就无法品尝了。如果你在需要奋斗的年龄,痴迷于在游戏里开着极品飞车在纽约飞驰,那就失去了积累实力真正去纽约观光的机会。爱好是人生的调味剂而不是主菜。餐前沙拉再好吃,也要把胃留给真正的主食。
我很喜欢这句话。现在不难受,将来只会让你更难受
舒适感,是成长最大的敌人;痛苦,是成长最好的标志。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追寻和获得的如果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只是屈从于别人的价值评判和内心对于所谓安全感的追逐,这样的人生要来又有什么意义?
我的理想生活就是做自己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自己的兴趣爱好 热爱的东西做出价值,这就是我所追求的
人生就是要有些可以用来浪费的时间,可浪费也要浪费得有意义,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比如看一部经典的电影,打上1个小时的羽毛球,对着阳光发一会儿呆……
读书,读的是自己
要是还以真性情为理由口无遮拦,说话不走心,别人给我们的就不是糖而是脸色了。“当你比别人优秀时,别人会羡慕嫉妒恨;当你比别人落后时,他们会嘲笑鄙视损;当你和别人差不多时,他们可能就会八卦你的是非。”不要怀疑为什么他人会这样,这就是人性,也是残酷的真实世界。没有完美的世界,我们只能去适应这种不完美。我们每一天都要遭遇各种板砖,与其想着如何躲避,抑或是幻想练好“空手接白刃”的绝世神功,不如接好每一块砖,用这一块一块的砖,来为自己砌出一个强大的世界。你所有的那些积累,可能就是为那样一个真正的机会所准备的今天,在我喜欢的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则漫画,它使我明白一个道理。
漫画的名字叫《一年以后》。里面描述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个充满欢乐温馨的家庭院子里。爸爸心血来潮,想看儿子长了多高。他来到了自家院内,来,来,我的乖儿子,看看你长了多高?爸爸把正在玩球的儿子叫过来,让儿子笔直的站在小树边。爸爸拿来一只笔,比着儿子的头顶,在小树上画了一道横线,然后在以这道横线的位置上,钉上了一个钉子。时光匆匆,转眼间小雪花纷纷落下,小院子内,还多了个可爱的小雪人。时间飞快,瞬间,又到了春意盎然的季节。儿子到树边一比,都过了一年了,怎么儿子比去年矮了呢?
这个漫画告诉我,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时我想起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漫画虽短,却富含深刻的意蕴和无穷的道理。看事情千万不要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重视细微之处,收益匪浅。细心的人往往是成功者,重视身边细微的变化,才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同学们,你们说漫画里的儿子一年以后到底是高,还是矮呢?为什么?
四年级:宋美娴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东京一年》读后感_12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东京一年的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