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合集(8篇)。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一般来说观看之后都会有不少心得感悟。观后感,顾名思义是先“观”后“感”的产物,观后感应该处理好观看与感受的关系,做到抒情和叙述相结合。如何借鉴有关作品名的优秀观后感呢?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1)

到底如何才算是活着?是以肉身的形式活在世上,还是精神存活于虚拟世界,头脑永生?在责任与家人之间该如何抉择?面对灾难,我们是该得过且过,苟活一世,还是拼尽全力,赌那最渺茫的一线生机?看完《流浪地球2》后,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得到答案。

公元2044年,一个灾祸横行,人心惶惶的时代。太阳极速衰老之下,地球危在旦夕。人类分成两派,一派崇尚虚拟永生,以舍弃肉身,上传意识的方式换得永久的生命;一派认为死亡即是终点,却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起点,只有肉身存活于世,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争执不下之下,两派同时开始行动。量子计算机与行星发动机同时研发,便如一杆天平,无论那边稍出纰漏便将被彻底舍弃,如同弃子。

太空电梯,一项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成为了地月之间的大动脉,为推离月球,减免引力提供保障,于2044年被袭,几近被毁。2047年,几经周折,赶工赶期完成的三大月球推力器莫明发生过载,产生爆炸,将月球推向地球。全球潮汐失控,月球冲向地球,引力即将失控,撕天裂地。冥冥中,某种特殊的力量似乎在阻止着地球的流浪。

导弹满天,无人机遮天蔽日,地面上人群慌乱,有兵士举枪反击,有空军登机作战,防空系统射出一条条火红弹链,如同上帝之鞭一般打出满天火花,仍是挡不住在天际划出一条条弹道的导弹。天空烟尘弥漫,忽的暗淡,全世界仿佛都寂静了,呆望着天空猛地坠落。

一只U盘插入接口,男人长出了一口气,不顾屋外严厉的警告,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整整十四年,从天黑到黎明,一版版公式写满屋中的角角落落,一次次沉思,一次次暴怒,一次次惊喜,一次次失落,他终于在虚拟世界中,给了自己女儿完整的一生。他闭上眼,在责任与家人之间,他还是做出了抉择。

电影中一字未谈“勇气”,却处处彰显勇气。无论是在“天空陨落”时,全世界都在质疑“流浪地球”计划,撤走建设力量,独坐在长椅上的老人扭头看向身边的学生,眼神中带着不可置疑的坚定:“有些事不得不做,这便是责任”。纵使踽踽独行,纵使举世皆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便是义不容辞。中国独立支撑在七个月内封顶行星发动机便是责任之下的独行之勇;在重连北京互联网根服务器时,大水翻涌而入,各种仪器闪烁间,天旋地转,原本昏暗的房间霎时一片碧蓝,房间中的男人颤抖着手将一个不断变换着数字的密码器推给屋外的男人,他的眼神逐渐暗淡,却并没有绝望,输入这最后一组密码便是将地球推出安全距离的唯一途径,屋外的男人用力伸手,呼应他的却只有冰冷的海水。天灾之下,舍一人之命换万人之命,没有公平,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可有人愿意,纵然放下情感,放下梦想,放下生命,担起责任的那一刻,勇气便占据了全部。危难当头舍身换密码便是对责任之下的担当之勇。

洁白的月球表面,千年不变的明月却已支离破碎,巨大的陨石一颗颗的砸向那蔚蓝的,它曾经守护着的星球,忽的火光闪过,密密麻麻的陨石群内出现了一个个渺茫的身影,白发苍苍的飞行员跳下船舱,走向闪烁红光的核弹,人类积攒了数百年的终极毁灭武器,现今却要用来拯救人类自身。最后的告别还历历在目,老人面目严肃地压下身边小辈举起的手,“把全人类的命运放在你们手上,我可不放心。”他大声吼出:“中国航天大队,50岁以上的出列。”这不仅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必死之处,更是将未来的希冀全部托付给年轻一辈。月球上,闪烁着红光的按钮被最后拍下,寂静无声,一朵朵白色的巨大蘑菇云吞没了那一个个苍老的身影,也将全人类的希望托起。老一辈人谈奉献,奉献之下并非没有索取,他们所希望的只是那如同朝阳一般的年轻一代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哪怕残阳如血,即将堕入深渊……

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却处处反映着当下现实:全球发生的暴乱、恐慌;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共同瘟疫、灾难;大国之间剑拔弩张,和平共处成为过去,核战争一触即发;老一辈的无私奉献,新一代的努力成长。所有的所有都令人深思。作为青年一代,处于和平的当下,于我们目光所不及处仍处处存在危机。不要懈怠,不要沉溺,不要以为当下的安乐将会是长久之计。古人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颗危机之心,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危机。所以啊,坚定前行吧,永葆希望,不要停留,只有在前行中不断磨砺,才能在真正的危机时挺身而出,成为所有人都向往的英雄。人类的勇气会不断谱写新的生命赞歌。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2)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3)

年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阅读书单,书单里就有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每年过年给亲戚朋友们拜完年,老公便会带着我和孩子们去看电影,今年带我们看的电影是《流浪地球2》(The Wandering Earth I)。

据了解,这部电影改编来自刘慈欣同名小说《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2》则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以电影的方式拍摄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更有画面感,特别震撼,特别有教育意义,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更多人看到也了解到我们共同的家地球的重要性,“电影里刘培强问面试机器人:我们能活多久?机器人回答:源于人类的选择。”道出了地球是我们的家,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和爱护它,地球能为我们所用多久,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如何保护。

之所以一直以来超级喜欢看科幻片,源于上学时对古希腊文学的热爱,不过以往看的都是国外科幻电影。那时候,就一直幻想着咱们国家什么时候也能拍摄出类似这样的科幻大片,万万没想到今年在春节过年时,居然能看到自己国家拍摄的科幻冒险大片。多年来心里想的小小的心愿就这么很奇怪被实现了。实际《流浪地球》也是出于自己国家之手,不过当时我没看,这次看了还是有特别多的触动。

这部电影相比以往的科幻片拍摄更有技术,立意明确,表达的内容更新颖更有创意,拍摄技术凌驾在现代科技和未来遐想之上。从技术到故事的全面升级,不仅展现出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众生相貌,太空电梯,空间站坠落,月球核爆等科幻奇幻也令观众叹为观止。该电影集合了很多资深有实力的演员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郭帆执导,郭帆、龚格尔担任编剧,刘慈欣监制的科幻冒险电影。片中印象很深的是李雪健老师,当时看过他拍摄花絮,68岁的老人对电影如此敬业和执着,深深触动了我,一位为电影而生的人,他的专业,在影片中李老师扮演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饰)临危不乱,当大家开始怀疑,开始抱怨把互联网设置在北京导致迟迟开启不了时,在刘德华扮演的架构师图恒宇坚持不懈不放弃的坚持和丫丫配合下一起完成了互联网的链接,李老师扮演的周喆直老师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慌乱中给大家些许平静的力量,向全世界娓娓道来一段万年前的历史,“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电影有太多的看点和感动,孩子们都看哭了,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在《流浪地球2》中,人类对家园、故土的留恋,在面对危机时,不是坐上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和地球一起流浪,影片中根值于中华文化,显示对家庭的重视、对亲人的思念。开篇是刘培强在祭奠他的父母,烧纸这个意象就是非常传统和中国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寄托哀思,也经常说有一天我们会在天上再见,而影片最后,通过技术,我们真的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见到了思念的人,人物刻画从年轻到年老,生命从有到无,韩朵朵的敢爱敢恨,敢怒敢言,和刘培强从爱情到了结婚生子,到得病去世,一路刘培强的陪伴,照顾,温暖而温馨,为给家人们争取名额,为了国家的责任,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开启航天员之路,道出了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和重视。架构师图恒宇对家人YY的思念,融入了影片中,通过魔方宫格一样的场景,将图恒宇和丫丫所在的'场景片段画面合集放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方格里面,而小方格又组成了魔方,我们快速的了解到了四维空间。至少让我第一次快速的了解什么是四维空间。

影片中,印象深刻的是数字生命计划。据了解由碳云智能构建,以Digitallife的宏伟目标,希望通过现代的基因检测技术、智能设备等等,将人类现在的个体数据采集完毕,并储藏在虚拟世界里里,通过一系列医学、生物模型,通过分析自己的虚拟数据,来预测自己真实的个体寿命、疾病、患癌风险等。我个人对数字生命计划很感兴趣,不过在影片中,数字生命计划被禁止的,不被开启。电影里,除了数字生命的构建外,还有意识的上传与下载,这和马斯克的脑机计划有非常相似的关联度,马斯克说:“尽管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有信心,一个脊髓受损的人恢复全身功能是可能的。”Neuralink的工作是“让那些几乎不可能激活他或她的肌肉的人”重新活动起来。数字生命与这种意识的上传下载,让现实的人失去了肉体,也可以永生下去,同时也引出了系列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看得仔细,知道最后有彩蛋,我们等到最后,把彩蛋也看完了,孩子和我分析了MOSS和跟图恒宇的对话中,一切的灾难貌似是MOSS所为,最后的彩蛋貌似也为《流浪地球3》做了铺垫。

总之,这个影片有很多看点和感动,很多触目惊心画面和超强的视觉体验感,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去看看,个人分享感悟有限,不能全部一一给大家分享出来。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4)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5)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丰富多彩,没有疫情的捆绑,大家都像夏季天暖脱衣的孩子,格外放松自如,天气也格适应人,有结伴旅游形成了扎堆,有烟花纵放消除以往的不快,而我不想动不想扎堆,眼馋正月出的电影《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等,前天晚邀好一起看了《流浪地球2》。

该片全长3个小时,画面感震撼,

空间站的云宵电梯题冈设计出乎常人设想,科技感爆棚,让人有穿越时空的`视野感觉。为了机械无法替代的人类文明保留并延续发展,屡屡遭遇反对派的暗中打击,让人猝不及防,画面十分震撼壮观养眼。特别是战斗机垂直极速追赶导弹扣人心弦,多次努力还是没保护好电梯导致空间倒塌砸向地球,场面悲状!

由于“太阳危机”,月球轨道改变,导致月球渐渐砸入地球,对地球形成灾难性毁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人类文明长存生命存续下来,人类早就预料设想避灾,全球各国放下恩怨罕见团结,共同打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可是设计计划赶不上变化,月球提前砸向地球,人类不得不急忙瓦解月球,面对命运,人类只能选取赶死队前往月球。故事情节感人,场面急迫让人气迫。为了地球不让月球碎片损伤地面人类,紧急启动行星发动机推开地球,可在各国不同密码解锁迟迟不能连成一起,让人心弦紧张!同时用moss电子生命引导情节让人更加体现人类对自主文明的敬重。遐想连连。

整整三个小时,画面几乎无尿点,题冈极致稀罕,还有种震撼画面太多压缩时间的感觉,使得整场电影的连贯性有敷衍的感觉,电子生命moss设想新意,场中众多情节画面,但还是没有易懂的表达,让人雨蒙蒙感觉。也许这是我感觉不足的地方。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6)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7)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8)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电影,最终以[Moss小苔藓]来终结,我想一方面希望人类,在恢宏、广袤的宇宙中,即便缈小如苔米,也将以人类的方式,将人类的文明传承下去。是啊:“如若没有人类的文明,将是多么的寂寥。”即使科技如何使人欣喜,具有智慧,但人类,才是这个宇宙,当仁不让的主角,人类自己的主角。一如小苔藓,忽然想起袁枚的那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汇总8篇)


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作品名观后感而烦恼吧?观后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文字,写作品名观后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我们为您搜集了一些与此话题相关的资料,希望以下网页内容能给你帮助!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1)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看了《流浪地球2》。我觉得特别好看,而且这部电影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部电影的第一部电影我没有看,但是这一部电影对我来说,启发也挺大的。

我觉得这是一部催泪片,其中有很多感人的场面和情节,而且催泪程度我可以打五颗星。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感人的因素非常多,并且在这部电影的精彩片段里,会释放很多感人的片段,让你的.潜意识来让你哭泣。

并且这部电影也拍摄的很好,特别注重细节。其中的摄像头就拍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并且演员们的妆也画的很真实,像是真的一样。并且导演编的'剧本也非常好看,细节注重的很到位,估计演员们在演戏的时候应该要拍很多遍吧。期待下一部剧的诞生!

在这给演员们点个赞,演员们辛苦了,加油努力哦。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3)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4)

看过《流浪地球2》的我,第一感觉就是活在当下真好,活在当下的中国更好!

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2》继承并突破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而故事的深度和价值远远地超过了前者。

而该故事大概为:

从现在起100多年后,太阳将爆炸,走向毁灭,地球将不复存在。各国成立联合政府,推行移出计划(后来改为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移出太阳系,总部设在纽约。

2044年,由于发对者暴乱和破坏,总部遭袭击,幸辛苦苦建立的空间站也被摧毁。

在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中国坚定的.支持下,各国重新互相信任和团结,将当时全球仅存的3400多枚核弹集中运到月球,将月球炸毁,以此摆脱其对地球的引力;将本已关闭的互联网重启,远程控制月球爆炸。

同时中国实验成功后,在地球上建立了一万多个推进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2058年,在各方努力下,月球被炸毁,地球慢慢远离太阳,人们将一直生活在地下城 。需要经过2500多年,100多代人的接力,最终将到达目的地,地球人自救成功。

地球人自救成功,是所有人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挥了作用。试想一下,各国贡献全部核弹 ,100多代人2500年做着一件事,没有一个指导思想和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如今现实中,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冲击着各个国家的每个人,谁也逃脱不了。只有互相扶持,共克时坚,通力合作才能摆脱困难,踏步前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仁爱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道德基础。“爱人类”是儒家“仁爱”思想底色。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5)

兔年大年初二下午,全家人在电影院观看了一场新影片《流浪地球2》,颇有感触。

影片《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科幻灾难片,描述的太阳系即将毁灭,太阳系不再适合生存,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倾尽资源在地球表面建造无数个流星发动机,以推动地球,人类耍带着地球去冒险,争取找寻新的星系家园,最后地球陷入绝境。大气层将被木星吞噬,英雄们利用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这个大气球,试图用木星爆炸的冲击力,将地球弹走。结果,航天英雄控制国际空间站,让行星发动机将其点燃,里面的几十吨吨燃料燃起,航天英雄壮烈牺牲,地球被拯救。

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释怀,不禁陷入沉思。人类会有这个时候吗?看太阳系四光年的浩瀚宇宙中,还会有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就算有另一个地球,又有多少人能转移到那里去呢!难道我们的家园就要被冰雪覆盖了吗?难到只能蜗居地下不见天日吗?难道真的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吗?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从时间顺序上讲,《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篇,《流浪地球》是四年前的春节在电影院观看的。《流浪地球2》片长173分钟。由吴京、李雪健、刘德华、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领衔主演。

影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地球已伤痕累累,大地溶化,过渡砍伐,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无序开矿等等,让地球不堪重负,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拯救人类自已。只有珍惜好现在的地球家园,人类才不致于像其他物种一样过早灭绝。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地球的灭亡是迟早的事,还是要尽力保护,推迟消亡延长寿命为好,切行且珍惜吧!

影片虽然是科幻虚构的,但并不是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令人深思,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我要呼吁:快救救地球吧!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6)

大年初三,一家子去看了《流浪地球2》。整场电影3小时,我是扣着脚趾看完的。看1的时候漫不经心,感觉就是一般的商业大片,特效一般般,剧情也不够紧凑,矛盾冲突比较单一,主角人物偏年轻,人物情感不够厚重,表演也欠火候。这第二部不管是从特效制作、故事的时间跨度、历史厚度、剧情发展的紧凑性、多主角多角度的矛盾冲突、情感与理智、小我与大我的抉择,全方位多角度远胜第一部。

其他的我不懂,也不多做评论,只说人物情感这部分。

爱情:

虽然有规定,要参加宇航员选拔去月球,就不能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但这也阻止不了爱情的萌芽和两颗想要在一起的决心。面对危难之际,爱可以让刘培强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所爱之人韩朵朵不受伤害。在韩朵朵患癌之后,面对存活名额的选择之时,从理智上来说,选择岳父作为监护人的话,可能对孩子的陪伴更长久,对小孩更有利。但刘培强却选择了韩朵朵而抛弃岳父,这真实地表现出了爱情的自私和伟大。

战友情:

在面对突袭时,张鹏临危不惧,冷静指挥,外国同事对他深信不移,从而实现被动挨打到成功拖延至援军抵达,反杀无人机的逆转;他和多年未见的老伙伴,在久别重逢一瞬间,再度并肩战斗却依然配合默契的感人场面。在选拔去月球投放核弹的宇航员时,张鹏利用战友情企图在老伙伴那里走后门,但被老伙伴无情拒绝——面对挽救人类的重大任务的人才选拔,老伙伴选择了秉公办理,牺牲私人感情;但在月球上,为了成全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情,老伙伴还是会全力相助。

在月球上,面对核弹安置任务未完成,必须要有人留下而不能返回地球时,刘培强就像当初保护韩朵朵一样,选择了一人留下,让同事返回地球。女同事有孩子,其实他也有啊,也许因为他的孩子刚刚失去了妈妈,他不想另一个孩子也失去妈妈,所以他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这也是一种大爱,是能奉献自己的一种泛爱,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一个缩影。

还有马兆和图恒宇之间的同事情,我把他也归结于战友情一类。因为他们工作的`性质,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和配合程度,都丝毫不比战友差。马兆在图恒宇遭遇家庭重大变故时,选择替图恒宇承担法律责任,默认了图恒宇为了保留女儿意识,私自开发保留数字生命的操作。这不是一般的同事情谊,这种情谊深厚到足以令人可以做到性命相托了。故事的最后,马兆在生命的尽头处,确实也将自己以生命守护的未完成的使命,托付给了图恒宇。而图恒宇也用自己的生命和信念,最终坚持完成了马兆的嘱托。

师徒情:

刘培强的师傅张鹏,对徒弟的父亲有过承诺会好好照顾刘培强。因为这个承诺根植于心,在基地发生入侵突袭时,张鹏第一反应是寻找刘培强,因为担心他的安危;在危机过后,见到刘培强时,那种因担心而产生的责备式地拍打,体现出他对刘培强如父般的关爱。

到月球投放核弹需要穿越密集的陨石群,所以选拔投放的宇航员需要最优秀的飞行员。张鹏作为师傅,对徒弟如父般的关爱此时表现出自私的一面,他为了保护徒弟,不惜违规降格,专门给选拔官老伙伴打招呼走后门,让不要选刘培强。

为了投放核弹而留在月球的刘培强,因为得到了师傅张鹏的.帮助,最终乘坐一辆遗留在月球的返回舱成功脱离月球,但师傅却最终长眠于月球。我想,这也是张鹏在确定了自己要登月之后,专门为刘培强做了功课的,才让他在氧气将尽的最后关头保住性命。在自己将要赴死之时,身为师傅的张鹏却还在为徒弟考虑,这既兑现了给刘父的承诺,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里埋藏的深厚师徒情谊。

父女情:

图恒宇对女儿丫丫的数字生命延续的执念,是全剧最令人动容的部分。因为深情永远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是人类向往的情感永恒。图恒宇把对妻子和女儿的全部爱和思念,都寄托在了丫丫的数字生命上面。他对数字生命的偏执,对自己信念的坚持,甚至威胁到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他在面对是坚持自己信念、延续女儿数字生命为重,还是保证人类命运为重的选择时,他偏执地选择了前者,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偏执和坚持,在最后关头,他创造和延续的数字生命挽救了全人类,也给了人类最后的希望——生命的转换和延续。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这位政治人物在整个事件中,担当的更像是一个历史的讲述者,是人性中的精神支柱,生命之光。在每一次分歧和危机时刻,他以历史上的小事件来讲述人类互助团结的重要性;以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对民族的百分之两百的信任,对人定胜天那种坚定不移的强大的信念感,像一根定海神针一般,带动着身边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

影片多主角多故事线,带出的人类多重情感,情感与理智的较量角逐,展现出人性的真实和复杂,也体现出人类在面对危难时,作出每一个抉择的困难,人性的光辉最终在白骨和废墟之上冉冉升起。所以,情感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力量,而理智只是工具。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7)

看每部电影都觉得自己确实看明白了一些东西,也明白自己更多东西没有看明白,然而大都不了了之。流浪地球2是唯一一个让我思考要不要去二刷和独立思考更多的电影。于是写了很久写完了我的一些观后感,结果如下:

一方面,确实让我思考地更深了,甚至看的时候没想到的'东西再写观后感的时候竟然抿出来了。只是太耗时耗力了。

另一方面,看完影评和解析才知道,很多关键点,我一刷完全没有看明白,比如Moss是正是邪;Moss造成灾难的意图所在和经过的量子计算;Moss和科学院(马兆、图恒宇)、政府(周喆直)的关系;周喆直的“我相信我们的人”;周喆直“有人在帮我们”;Moss称图恒宇是“唯一的变数”......

我很菜,自以为懂了其实很多都没看懂。但是还是发出来我幼稚的一些独立思考罢!不枉我为球2写了这么多。

它真的是载入史册的好电影。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8)

一直以来,我都有惯性思维。 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续集经常是《狗尾续貂》。 目的不过是使前部良好的“声誉”最大化,实现“收益”最大化。 但是看了《流浪地球2》之后,我就不这么觉得了。

说实话,我觉得《流浪地球2》是部好电影。 因为有欢笑、泪水和思考。 与《流浪地球》相比,这一点就足够了。 其实,票房和评分是很好的证明。 所谓观众眼睛雪白,自然就知道哪个好看; 观众双脚正直,哪个精彩比赛去哪个片场; 观众的“屁股”很难拜托。 因为,只有电影才能吸引他们,让“冷椅子”坐在“热长椅”上。

《流浪地球2》的电影有很多惊险的场景。 空间站遭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对决、核武装轰炸月球……每一幕都极具震撼力,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是,这些还是表面的,不仅是表面的,更有价值的是在深层次上唤起人们的思考。

例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丽吗? 在电影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 因为,他爱——爱遇到了美丽的——,地球上依然有美丽的东西。 爱的力量也是无限大的。 没有什么能阻止它。 即使地球毁灭,人类毁灭,我也会屏住呼吸爱你。

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依然是亲情。 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喜欢为死去的`女仆“以身试法”,誓死奋战。 为了给家人换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决定离开家人进入空间站。 但把这张票交给妻子还是岳父,让他很为难……图恒宇对女儿的女仆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并不满意。 所以,即使弄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坚决放弃,继续科学研究,让女儿的“数据生活”永远。 当老马提示他,拥有永恒“数据生活”的女仆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恶魔时。 他选择了相信。 所以,自己溺水的时候,让女儿记住了秘密钥匙。 然后在最危机的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纵观整部电影,被“灾难”和“拯救”关键词所包围。 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流浪。 另一方面,“拯救”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有人类自我拯救、英雄自警、舍生忘死、全球合作——、联合政府成立、人类最高端武器应用——、核武轰炸月球、“数据生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逆向”拯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其冷静和睿智令人印象深刻。 当人类是否“流浪”地球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从而迫使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 手段可能不委婉,但初衷很好。 可以毫不费力地接受。 但是,至少漏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后,不听从人类的“号令”而进行自我判断。

如果这样的人工智能具备自我重复能力,获得庞大的`资源,拥有超强的力量……,我很担心,人类的初心能一直不被改造吗? 我觉得不一定。 人类对此不太乐观。 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心,不能有防人之心。 人类必须保持冷静,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游戏中始终保持冠军。 否则,人类有可能失去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

当然,整个电影也不是完全完美的。 例如,地球真的需要流浪吗? 在太阳系流浪,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完全没有改造太阳的方法吗? 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进行应急处理吗? 如果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数以万计的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像鸡蛋一样黄散吗? 而且,在地球流浪之前,真的必须抛弃月亮吗? 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的流浪之路不行吗?

确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这些也不是电影能解决的问题。 电影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视觉盛宴,而不是科学研究。 更多的问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 电影的其他一些不足,也基本上是白色的缺陷,缺陷不会掩盖瑜。 总之,《流浪地球2》达到了科幻电影的新水平。 值得一看。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精选8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每个人对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精选8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1

看过《流浪地球2》的我,第一感觉就是活在当下真好,活在当下的中国更好!

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2》继承并突破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而故事的深度和价值远远地超过了前者。

而该故事大概为:

从现在起100多年后,太阳将爆炸,走向毁灭,地球将不复存在。各国成立联合政府,推行移出计划(后来改为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移出太阳系,总部设在纽约。

2044年,由于发对者暴乱和破坏,总部遭袭击,幸辛苦苦建立的空间站也被摧毁。

在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中国坚定的.支持下,各国重新互相信任和团结,将当时全球仅存的3400多枚核弹集中运到月球,将月球炸毁,以此摆脱其对地球的引力;将本已关闭的互联网重启,远程控制月球爆炸。

同时中国实验成功后,在地球上建立了一万多个推进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2058年,在各方努力下,月球被炸毁,地球慢慢远离太阳,人们将一直生活在地下城 。需要经过2500多年,100多代人的接力,最终将到达目的地,地球人自救成功。

地球人自救成功,是所有人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挥了作用。试想一下,各国贡献全部核弹 ,100多代人2500年做着一件事,没有一个指导思想和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如今现实中,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冲击着各个国家的每个人,谁也逃脱不了。只有互相扶持,共克时坚,通力合作才能摆脱困难,踏步前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仁爱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道德基础。“爱人类”是儒家“仁爱”思想底色。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2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3

大年初二,我和妻子带莱莱去万国大都会影院,观看郭帆导演及吴京、刘德华、李雪健等人主演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在影院入口附近的露天平台,莱莱捡到了一块华为电话手表,目测价值几百块,估计是哪位看电影的小朋友遗失的。令我没想到的是,从没用过电话手表的她,竟无师自通拨通了通讯录里的“妈妈”,联系到了失主小朋友的妈妈,和失主妈妈沟通后,莱莱将电话手表交给了影院前台工作人员,并说明缘由,让失主妈妈前来领取。

整个过程,基本由她一人独立完成,真为她感到骄傲。

电影确实拍的不错,场面宏大,情节紧凑,故事感人。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莱莱看的非常投入,全程不吵不闹,还时不时问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坦率的讲,文科出身的我也看的一头雾水,似乎看明白了,又好像没太明白,只好含糊其辞的'应付她一下。

看到电影中丫丫和爸爸(刘德华饰)对话的几个片段,尤其是丫丫哭喊着“爸爸是个好人,爸爸抱抱……”的时候,和丫丫年龄相仿的莱莱哭的稀里哗啦,我赶紧抱抱她,给她一点安慰。

当然,这几个小片段,也特别触动我。除此之外,更加令我感动的是,李雪健老师扮演的中国驻联合国官员的演讲词: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正如冰心所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我相信,任何生命以及任何物质,包括太阳,月亮,地球都有消亡的一天,但爱会在,一直都在。

也许爱,才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唯一意义。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4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喜好。小学时,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所以经常往电影院里面跑;可惜现在初中,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少有时间再去了。趁着这次过年,我终于去看了第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科幻和灾难性的小说,主要讲的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刘培强和韩子昂也英勇牺牲。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在地球毁灭的最后几天,大部分的人都丧失了希望,只有王磊小队一行人,在为地球做最后的努力。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韩朵朵在向全球的人求救,她认为自己很无用,大家都在为拯救地球尽己所能,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然后韩朵朵也在用自己单薄的力气帮助王磊他们。那些颓废的人,听到韩朵朵的感悟后,终于又有了希望。纷纷在回家与亲人最后的拥抱的途中调头,来到拯救地球的前线支援他们。这时我不禁潸然下泪,多么可贵的精神啊!他们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最后几天,而是去支援拯救这岌岌可危的地球。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实现的希望,就连机器人Moss也计算过,判定成功率为百分之零,可他们却仍没放弃,在用自己所有力气去拯救这毫无意义的地球。

电影结束了,我的泪水已打湿我的脸庞,“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5

春节期间,国内的电影票房大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三年过后市场的复苏。《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是春节档中反映最强烈的,各种评价都有,我也去看了,今天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从影评的角度,我肯定不是专业的。这我只谈谈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就是中国人的格局、眼界和面对世界未来的一股雄心壮志。

从三个角度看:

第一,情节的设置,主线还是拯救地球。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出来之前,咱们看过太多的欧美大片了。两年前《流浪地球》出来后,咱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的格局,一分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了这部《流浪地球2》,这份感觉就更强了。

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传统和胸怀,这就是电影中出现的像“移山计划”、“流浪地球计划”等等。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这种格局可不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那种个人英雄主义所能反映出来的。

第二,制作水准,这还真得用“野心”两字来评价。据说之前拍《流浪地球》第一部时制作方经费严重不足,特效制作方面还差点意思。可这回《流浪地球2》的各种特效制作丝毫不逊于好莱坞科幻大片。很多镜头如太空电梯、空战等,包括咱们的歼-20等这样的高科技作战武器系统都出现了,设计非常精巧,制作也非常的精良,相当硬核。

第三,科幻,这个是我特别想讲的。春节前后电影、电视还有手机电视APP都上演了不少和三体有关的影视作品。三体是咱们国内近些年出现的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科幻著作,也培育了一大批的三体迷。这些年咱们的科幻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影视的.,都还是太少了。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科幻迷、飞碟迷,那会儿有一部文学作品叫《飞向人马座》,被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

科幻作品,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美好愿望的体现,也是推进科技发展的一种潜在动力。人类有多少科技发明,其实都是因为想象力而推动出来的。现在中国的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发展,科技要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也处在大国竞争的焦点之中。科技已经成为中国能否继续上升的关键。

在这个大背景下,咱们就需要更多这样的硬核科幻作品,来激发全社会对科技的尊重,对科技的崇尚,对科技的向往。这样科技进步就有了更广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是流浪地球,在电影制作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成功之作。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6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7

大年初三,一家子去看了《流浪地球2》。整场电影3小时,我是扣着脚趾看完的。看1的时候漫不经心,感觉就是一般的商业大片,特效一般般,剧情也不够紧凑,矛盾冲突比较单一,主角人物偏年轻,人物情感不够厚重,表演也欠火候。这第二部不管是从特效制作、故事的时间跨度、历史厚度、剧情发展的紧凑性、多主角多角度的矛盾冲突、情感与理智、小我与大我的抉择,全方位多角度远胜第一部。

其他的我不懂,也不多做评论,只说人物情感这部分。

爱情:

虽然有规定,要参加宇航员选拔去月球,就不能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但这也阻止不了爱情的萌芽和两颗想要在一起的决心。面对危难之际,爱可以让刘培强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所爱之人韩朵朵不受伤害。在韩朵朵患癌之后,面对存活名额的选择之时,从理智上来说,选择岳父作为监护人的话,可能对孩子的陪伴更长久,对小孩更有利。但刘培强却选择了韩朵朵而抛弃岳父,这真实地表现出了爱情的自私和伟大。

战友情:

在面对突袭时,张鹏临危不惧,冷静指挥,外国同事对他深信不移,从而实现被动挨打到成功拖延至援军抵达,反杀无人机的逆转;他和多年未见的老伙伴,在久别重逢一瞬间,再度并肩战斗却依然配合默契的感人场面。在选拔去月球投放核弹的宇航员时,张鹏利用战友情企图在老伙伴那里走后门,但被老伙伴无情拒绝——面对挽救人类的重大任务的人才选拔,老伙伴选择了秉公办理,牺牲私人感情;但在月球上,为了成全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情,老伙伴还是会全力相助。

在月球上,面对核弹安置任务未完成,必须要有人留下而不能返回地球时,刘培强就像当初保护韩朵朵一样,选择了一人留下,让同事返回地球。女同事有孩子,其实他也有啊,也许因为他的孩子刚刚失去了妈妈,他不想另一个孩子也失去妈妈,所以他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这也是一种大爱,是能奉献自己的一种泛爱,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一个缩影。

还有马兆和图恒宇之间的同事情,我把他也归结于战友情一类。因为他们工作的`性质,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和配合程度,都丝毫不比战友差。马兆在图恒宇遭遇家庭重大变故时,选择替图恒宇承担法律责任,默认了图恒宇为了保留女儿意识,私自开发保留数字生命的操作。这不是一般的同事情谊,这种情谊深厚到足以令人可以做到性命相托了。故事的最后,马兆在生命的尽头处,确实也将自己以生命守护的未完成的使命,托付给了图恒宇。而图恒宇也用自己的生命和信念,最终坚持完成了马兆的嘱托。

师徒情:

刘培强的师傅张鹏,对徒弟的父亲有过承诺会好好照顾刘培强。因为这个承诺根植于心,在基地发生入侵突袭时,张鹏第一反应是寻找刘培强,因为担心他的安危;在危机过后,见到刘培强时,那种因担心而产生的责备式地拍打,体现出他对刘培强如父般的关爱。

到月球投放核弹需要穿越密集的陨石群,所以选拔投放的宇航员需要最优秀的飞行员。张鹏作为师傅,对徒弟如父般的关爱此时表现出自私的一面,他为了保护徒弟,不惜违规降格,专门给选拔官老伙伴打招呼走后门,让不要选刘培强。

为了投放核弹而留在月球的刘培强,因为得到了师傅张鹏的.帮助,最终乘坐一辆遗留在月球的返回舱成功脱离月球,但师傅却最终长眠于月球。我想,这也是张鹏在确定了自己要登月之后,专门为刘培强做了功课的,才让他在氧气将尽的最后关头保住性命。在自己将要赴死之时,身为师傅的张鹏却还在为徒弟考虑,这既兑现了给刘父的承诺,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里埋藏的深厚师徒情谊。

父女情:

图恒宇对女儿丫丫的数字生命延续的执念,是全剧最令人动容的部分。因为深情永远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是人类向往的情感永恒。图恒宇把对妻子和女儿的全部爱和思念,都寄托在了丫丫的数字生命上面。他对数字生命的偏执,对自己信念的坚持,甚至威胁到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他在面对是坚持自己信念、延续女儿数字生命为重,还是保证人类命运为重的选择时,他偏执地选择了前者,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偏执和坚持,在最后关头,他创造和延续的数字生命挽救了全人类,也给了人类最后的希望——生命的转换和延续。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这位政治人物在整个事件中,担当的更像是一个历史的讲述者,是人性中的精神支柱,生命之光。在每一次分歧和危机时刻,他以历史上的小事件来讲述人类互助团结的重要性;以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对民族的百分之两百的信任,对人定胜天那种坚定不移的强大的信念感,像一根定海神针一般,带动着身边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

影片多主角多故事线,带出的人类多重情感,情感与理智的较量角逐,展现出人性的真实和复杂,也体现出人类在面对危难时,作出每一个抉择的困难,人性的光辉最终在白骨和废墟之上冉冉升起。所以,情感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力量,而理智只是工具。

电影流浪的地球观后感 篇8

好莱坞的美漫式英雄片看多了,流浪地球比起来更像在看一部国产漫画,有日漫的热血,却不像日漫把全世界只交给一个少年。

屈楚萧演的中二少年跟老爸不和,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爱护妹妹的哥哥,在关键时刻还能用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这样的少年男主不太成熟、不能镇定、做事无法深思熟虑,甚至有时候逞强失败都会表现出一点点怯和尬。但这个角色有小机灵也爱逞强,能发现并承认自己的渺小,内心深处有对父亲的爱,关键时刻还能守住最后一丝理智并有相匹配的行动力,不是蛮干、不是莽闯,而是一直在成长、一直在改变。

好多人说片子不合逻辑,偏偏在细节里我觉得特别合逻辑。没有一个人是莫名其妙的强大或者莫名其妙的脆弱,没有别人的帮助,谁也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一切。有时不计生命代价去救一个人甚至可能只是出于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人死的本能反应。每一个人都不是在等死,愿意努力哪怕只有一丝丝希望也要全力以赴,最差还能多差,0、01的希望也要守住。不去试试难道跟好莱坞电影一样除了等超级英雄就是嗷嗷叫唤,全人类都在努力自救,这很中国。

历史,从来都不是几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无数个偶然汇聚而成的某个必然。这里有说汉语、英语、俄语、日语、韩语、法语等所有国家语言的英雄。荣誉并不专属于中国人,荣誉属于全人类。这便是《流浪地球》的大气。影片的演绎方式、视效呈现以及叙事套路,都有着好莱坞电影的痕迹,可对家的牵挂、对故土的眷恋,却是中国科幻独有的特征。带着整颗地球逃跑的流浪地球计划可以轻易放弃,让领航空间站携带人类文明逃离的火种计划说不定才是真正目的,可影片里刘家人不同意,我们连小破球都不舍得抛弃掉,更何况是千千万万的家人呢?这种理念差异,让《流浪地球》有了自己的精神语言。

我国的科幻电影,未来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拓展我们的眼界,它让我们的生活从国人这一亩三分地里走出来,让我们看得更远,让我们在没有经历过的时间、没有经历过的空间,去拓展我们的人生体验。这就是我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

[荐]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通用8篇)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荐]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通用8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1】

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有感

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在灾难面前,也许每个人都是英雄。

令我感触颇深的不是太阳是否会氦闪,不是领航员空间站的壮烈牺牲,也不是那句十分洗脑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而是每个人为拯救地球流下的热泪,每个人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

对太阳即将毁灭的厄运,人类展开了“流浪地球”计划,影片中人类希望借助木星为地球的流浪行动助力,但强大的木星引力引起了地球上接二连三的地震;同时主角刘启与妹妹韩朵朵偷偷地离开生活的地下城,阴差阳错的担负着拯救地球命运的任务。

为了修复被地震损坏的杭州行星发动机,CN171-11救援队踏上了运送“火石”的道路。但在强大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十分渺小,队员赵志刚献出自己的生命,仅仅让刘启的姥爷韩子昂多活了两分钟;救援队不懈的拼搏,也没有救下杭州地下城35万人的性命。没有了救援目标,队员周倩理智的摧毁了火石,放弃这场注定徒劳的救援。在关乎地球存亡之时,刘启看到了一线生机--------更改目标,维修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

大部分行星发动机被全功率重启,可惜为时已晚,木星的引力大于全部行星发动机的功率,地球即将坠毁在木星。此时此刻,刘启想起了与爸爸告别时的对话,随之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点燃木星!

有的人为了和家人见最后一面,驾车向家的方向开去;有的人饮弹自尽,提前摆托命运的折磨;而CN171-11救援队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向着发动机指挥室前进。

我原以为这部电影和其他的电影一样,主角会拯救人类的命运。

可我错了,看到研究员张一一的程序卡在99%时,我全身的汗毛竖了起来;队长王磊一行人推不动“撞针”时,我为他们捏了把汗;提姆和刘启修复机组时命悬一线,我心惊肉跳;韩朵朵声嘶力竭的请求帮助时,我更是心急如焚。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这一行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地球也许真的要毁灭了。

可就在这时,一辆又一辆的救援车调了头,各种皮肤的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中年人、青年人,出现在镜头中协助救援队展开行动,我松了口气,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一道烈焰从发动机喷射口迸发,接着第二条、第三条烈焰从附近的发动机冲出,直奔木星大气层!

但我又失望了,只差5000公里,点燃木星的计划又失败了...

不!只见天空中的领航者空间站化作一颗星星,比眼前的木星更大,更亮。木星被点燃了,巨大的冲击波反弹回地球,发动机下来不及撤退的救援人员被这股巨浪焚烬。好在,地球摆脱厄运,再度踏上了流浪之旅。

我从前观看的灾难电影截然不同,英雄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流浪地球”计划中,每个人都是英雄!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2】

地球为什么会流浪?因为太阳不断膨胀,几百年后便足以吞没地球。于是,人们就开始将地球推动远离太阳系,去开辟另一个宇宙,与此同时,人类建造了地下城,因为要让地球停止自转,此时,地球经过木星,濒临碰撞之际,一群年轻的初中生与CNT111团队一起行动,打动了数万千人,令他们将自己生活的地球成功丛土星的魔爪中救了出来,也令人们欢喜。

人们总是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可以撑起栋梁,不,一个国家的栋梁是由无数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一起支撑起来的,无论你力量再渺小,但或许你这份力量就能是这个队伍支撑起国家。也只有当他们拥有你这份力时,他们才会成功,或许你这份力在你眼中十分渺小,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不要让你的亲人流下泪水,不要令他们因为你的缘故而流下伤心的泪水,你的每个亲人都希望你健健康康,不想让你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希望你也像他们一样爱你自己的身体,就请注意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不要令自己和那些人悲伤!

加油,团结,令自己健康,快乐!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3】

在读过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后,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进去,他通过平凡的方式写出了不凡的科幻!

《流浪地球》以丰富的想象贯穿全文——20年前,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轨道,航出了太阳系,在寒冷的外太空继续着它孤独的逃亡生涯……读到这里,让我不禁佩服起作者刘慈欣,佩服起他对宇宙的认知,他真是把科幻描绘的像真的一样;通过他的想象,他发明了地球发动机,它的威力非常大,可以照亮北半球,当在太阳爆炸的时刻地球发动机能够帮助人类逃亡太阳系,逃到其它恒星上寻找可生存的地方。“地球派”和“飞船派”是两队死对头。这些“角色”在情节中不断闪现,而就是这些“角色”为文章增添了许多色彩。

人就要有丰富的想象,想像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美好的遐想是不行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才能够驶向成功的彼岸!也许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我们不保护地球的严重后果,虽有地球发动机给予我们的帮助,但它也需要资源{各种山体},如果地球真的灭亡了,那我们就要坐着超音数速汽车到别的星球生存,爱护地球,别让他离我们而去!

这本书的作者刘慈欣简直把科幻描写得神乎其神,他把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宇宙紧紧相接在了一起,表面上看起来不足为奇,可慢慢的品尝,才能尝出真正的味道。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科幻原来由许多不同形式。如——塑造写地球上不可出现的人或生命体,如通过写我们的生活联系到不可思议的事……它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科幻,也让我对科幻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4】

公公:

您好!

我是北师大411班的学生,今天很冒昧地给您写封信。想知道您最近过得还好吗?自从春节我看了电影《流浪地球》之后,您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时而出现,时而不出现,您是不是也去流浪了?您知道马?您的流浪使我、变得一团槽!您一定还不晓得有多槽,接下来就让我一一告诉您吧!

开学报到的那一天,出门时还是好好的。我心想:反正只上半天学,肯定不会下,便穿着新买得运动鞋,顕蹦跳跳地去。可谁知我刚到学校,便哗哗地下起来,我心里便默默地祈祷:放学时雨过天晴吧!可是到了放学时,雨丝臺没有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我撑着雨伞,小心望翼地走在湿笞答的路面上,但是还未走出校园,我的新鞋子便湿透了。这鬼,开学第一天我的新鞋子头一回穿,就样“泡汤”了,哎!

您知道吗?您不在的这段时间,还给我们学生带来了一个最大的麻烦一一课。您在的时候,学校的操场上每天可热闹了:早上有冬季长跑,早操时间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课更是一番热同景象,可以倣、打篮球、跳长绳…您不在的这段时间,体育课时只能待在里自习外活动都成了我们的奢望。

您不在的这段时间,给我们一家人出行琮了很多不便。每当下雨时,路面一有积水就变得很滑,开车视线也变得不佳,每个红绿灯路口都会排着长长的车队,便出现漫长烦人的堵车。原本到家只需5分钟的车程,可您不在的时候,却需要20分钟左右オ能到达,都不知道浪费了我多少宝贵的时间,我的阅读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泡汤”了。

公公,您现在知道了吧,您流浪的这段时间有给我们带来了大的麻烦阳公公别再流浪,早日回归!

地球人:江政睿

xx年3月7日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5】

随着一声发射,我的心随着地球被推动器推动时地球上人民欢呼的声音,我的心无比的震撼和激动。

这是国产影片《流浪地球》。对我深深的震撼!影片的开头。在面对太阳系崩溃的地球即将毁灭。人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是的没错,就是团结全人类的全解全地球的团结。所有每一个人其实活的像心一样闪烁,即使他没有他们,没有像刘培强一样牺牲自己推动地球,希望就是一片干渴土地中的一条河,然后责任义务爱与勇气源源不断的供给着这条河。很久以前,刘启从爸爸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他抬头就可以看见一棵爸爸的星星在多年不见是父子。中出现了隔膜。慢慢的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最后刘培强牺牲的那一刻,刘俊刘启心中应该会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吧,看爸爸就是星星,你抬头看见我像星一样闪烁泪水洇出眼眶,那一刻竟是无言的感动。让刘琦也沙娜想通了一个拯救地球的方法,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演绎了。拼搏与坚持,每一个努力的人像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像星一样闪烁,星河仍旧被留存,因为他曾辉煌过这部电影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事,也许人类脆弱的不堪一击,但人类从未放弃过希望爱永远在他们心中。

心仍旧在流浪,但却有什么东西变得不一样了,原来像星星一样闪烁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6】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选择希望,人生就有坚持的理由。

《流浪地球》的情景设定在太阳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为了存活,带着地球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也揭示了当灾难来临时,生活中人性光辉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气去做,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希望,如果他们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着灭亡,那结果截然不同,就算前过程艰难,但是未来是美好的,后者就算过程安逸,结果注定灭亡,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钻石的珍贵在于,给它一束光,它能折射出千道万道的五彩缤纷。希望,给它一束人性的光辉,它肯定也会回赠你成功的缤纷世界,所以希望和钻石一样珍贵。

小说中有一幕使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反叛军要把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五千名士兵冻死在冰山雪地中,但五千名士兵当中没有一个人屈服求饶,他们说:“让人类永远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们选择了整个人类的希望,而不是自己的希望。死刑后一个小时氦闪爆发了,太阳开始走向灭亡,所以说这五千名士兵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选择,拯救了人类。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选择希望的事例很多很多,比如“猪坚强”。如果不是它选择了希望,在废墟中九天九夜都坚持自己的希望,它又怎会有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她选择了更崇高一点的希望——孩子的未来,她一推,让三名学生免受病痛之苦,让她们获得了生命和健康。希望是这人世间最朴质的情感,却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和未来。

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选择希望呢?

我想是的。当生活,学习,工作不如意时,我们应该选择希望,坚持走下去。每当我跨过沟壑,走过崎岖的小路,眼前出现一片绿荫,心中顿时变得明朗。你选择了希望,希望也就会选择你,并带给你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比钻石更珍贵的东西!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7】

在影片《流浪地球》中,由于太阳快速膨胀,即将吞没地球,地球人民一致同意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台发动机,推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前往几百光年外的新家园。

然而,当地球接近木星时,木星吸收了地球的大气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地球青年刘启挺身而出,太空空间站“领航者”中的刘培强上校也决定牺牲自己和空间站,他们一起拯救了地球,使人类成功逃离太阳系,有了安定的生活。

虽然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影片告诉我们,事情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困难。关键是在矛盾和困难面前,我们如何选择?如果选择希望,你就会坚定信心,希望就会无畏地矗立在哪里为你指路,为你找到正确的方向。影片进一步告诉我们,有希望才会有未来。在影片里,正因为有了希望,刘启才会和伙伴们挺身而出;正因为有了希望,刘培强才会决定牺牲自己;正因为有了希望,人类才会成功逃离太阳系。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有了希望,才会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才会在跌倒时重新顽强爬起,才会有梦寐以求的成功!汶川大地震时,一对失明夫妇正是因为看到了生的希望,才会一个叠一个托举着他们三岁的女儿,将她放到安全处,得以生存下来。可以说,这生的希望无疑是珍贵的,它不是钻石却胜似钻石,它让父母之爱显现得淋漓尽致,它让小女孩身陷险境却可以健康存活。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丧失希望。假如生活故意刁难了你,你就一定要从它紧闭的大门中找到一丝缝隙,用力地推开它,希望就会在前方等待着你。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篇8】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大片,慕名而观的人不计其数。电影院里观众满满当当,为这样一部超越现实的作品“助阵”,宏大的场景、动人的情节、压抑的杯具……从津津乐道转向沉默无声,电影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感受。

熟悉的家园,北京、上海、济南、杭州……一个个地标在电影里出现,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那极寒天气里,我们已经找不到丝毫的温暖。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把一个个地球人送给了灾难,仅存的转移到地下空间,再也无法享受蓝天与空气,再也无法感受四季的完美。失去的,正是我们今日所拥有的;拥有的,正是我们明天要失去的。整个地球都是命运共同体,想尽千方百计,让地球能够安全的去流浪。赖以生存的地球,成为人类命运的一叶扁舟,何去何从?这样的开头,实在让观众揪心。在熟悉的地方留下最痛的感受,黄色的校车、熟悉的大厦……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了,只能往远方,找到一方新的家园。可,家园在哪里呢?

感情是作品的纽带。父子之情、兄妹之情、爷孙之情、同事之情、战友之情……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唯有这些感情值得让人落泪。看完这部电影,灾难我们能够咬紧牙关,情感却无法控制。人类的眼泪是为情感而生的,每一滴都值得敬畏。从大海边的陪伴开始,父子之间有了某种默契,语言传递着关心,行动诠释着大爱。当吴京扮演的父亲为拯救地球而毅然飞蛾扑火的时候,情感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此处无声胜有声,多少观众已经无法按捺自我的情绪……那最耀眼的光芒,一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伟大,父亲的伟大,也看到了人性的义无反顾——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为因为他(她)把每一次行动当成诠释生命的意义的最好机会。

在很多人看来电影中主人公的果敢与坚毅为影片增彩不少。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仅有在苦难与艰险面前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回到个人,所谓勇敢是一种人生选择。并不是哪一个生来就是勇敢的,人在应对危险的时候,自保是本能。我们不能渴望每一个人在应对挑战的时候都如此坚毅果敢,选择是自由的,也是值得尊重的。勇敢的人有着丰富而趣味的生活,他们从来不担心在舒适的环境里一蹶不振,舒适对他们来讲意味陷阱还和考验。想到一个很老套的问题、假如生命还仅有七天,你会如何选择?电影给我们这样几个提示、和家人在一齐,安静而平和的与世界握手言和;心怀期望,勇敢去抓住最终的机会一搏……忽然明白、勇敢是对期望的坚持,是信仰所在,是人性中的光。

“冰终将会化成水。”在上海的鸿沟中命悬一线,两位剧中人感慨着上海的冰天雪地,以往的繁华烟消云散,冰冷冰冷的,世界还会好起来吗?正是因为这份相信,人才一次次的在灾难中获得永生。这个时代,期望是最珍贵的。想到一篇文章中说过、世界上没有最坏的事情,只是还没有结束而已。所有的事情在风云变幻之后都会有好的结果,要充分地相信。当受困于一片沼泽,要相信能够活着爬出;当乌云遮蔽了天空,要相信太阳依然光芒四射;当时光一年一年溜走,要相信青春是一种态度;当朋友离你而去,要相信生命里还有生动的相遇……相信爱,相信自我,相信世界,即使真的有一天地球去流浪,我们也能够始终坚持一份甜蜜的初心。

期望在每个人的心中燃烧,每当灾难来袭,绝望之中的期望,尤为珍贵。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风雨中颠簸。拼死一搏,我们终将战胜恐惧,到达彼岸。爱的世界里,人类何尝不是在一次次流浪?有太多的真感情被藏在表象之下,信任断裂,自私与贪婪疯长,一张张脸已经扭曲变形。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不明白自我真正需要什么,不明白如何安顿好自我的心灵,不明白如何爱这个世界。粉饰的笑脸,空虚的灵魂,无以言表的不屑一顾,流浪,地球就是人的隐喻。冲破藩篱,需要人自身的勇气和力量。

电影中巧妙地插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道出回家的渴望。回家,让自我变成一道柔和的光。宇航员的回家是一种悲壮,地球人的回家是一份长情。家是人精神的寄托,无论走多远,都牵连着游子的心。《流浪地球》中地球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变成了一种奢望,人回到地下城的路中变成了浩劫一场,越是难以抵达的,越是值得去尝试。回家之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曾背离。一次次外出,也是一次次回家,走得越远,家在心里越清晰。乡情浓郁,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未来已来,在春天里开出一朵朵生命之花,让我们在地球的怀抱里安静做梦。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精选9篇)


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有关《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的资料,您是否正在思考如何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呢?通过观影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每一次观看都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观后感写作,帮助培养写作逻辑,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1)

看电影之前,我对《流浪地球2》的近三个小时的长度表示怀疑。电影时间太长了,观众真的坐得下吗?

故事在太阳毁灭、人类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进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的背景下展开。总体感觉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为后续的展开做了铺垫。

整个故事框架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行,说明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节上的记述,也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整体很有魅力。

作为普通观众,参观体验良好。引人注目的`是,特效画面震撼人心,特别是在片头,有世界末日和充满希望的感觉。对人物的感情描写,对家人、国家、地球等,并没有过度的煽动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地球还很美”。另外,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有吸引力,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需要在续集中进行更多的讨论。

也有不好的地方。故事很丰富,想要理解它,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抓不住重点。

看到末日即将到来,有人提前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或者坐下或站着,看完它,耐心地等待鸡蛋。这可能表达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2)

到底如何才算是活着?是以肉身的形式活在世上,还是精神存活于虚拟世界,头脑永生?在责任与家人之间该如何抉择?面对灾难,我们是该得过且过,苟活一世,还是拼尽全力,赌那最渺茫的一线生机?看完《流浪地球2》后,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得到答案。

公元2044年,一个灾祸横行,人心惶惶的时代。太阳极速衰老之下,地球危在旦夕。人类分成两派,一派崇尚虚拟永生,以舍弃肉身,上传意识的方式换得永久的生命;一派认为死亡即是终点,却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起点,只有肉身存活于世,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争执不下之下,两派同时开始行动。量子计算机与行星发动机同时研发,便如一杆天平,无论那边稍出纰漏便将被彻底舍弃,如同弃子。

太空电梯,一项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成为了地月之间的大动脉,为推离月球,减免引力提供保障,于2044年被袭,几近被毁。2047年,几经周折,赶工赶期完成的三大月球推力器莫明发生过载,产生爆炸,将月球推向地球。全球潮汐失控,月球冲向地球,引力即将失控,撕天裂地。冥冥中,某种特殊的力量似乎在阻止着地球的流浪。

导弹满天,无人机遮天蔽日,地面上人群慌乱,有兵士举枪反击,有空军登机作战,防空系统射出一条条火红弹链,如同上帝之鞭一般打出满天火花,仍是挡不住在天际划出一条条弹道的导弹。天空烟尘弥漫,忽的暗淡,全世界仿佛都寂静了,呆望着天空猛地坠落。

一只U盘插入接口,男人长出了一口气,不顾屋外严厉的警告,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整整十四年,从天黑到黎明,一版版公式写满屋中的角角落落,一次次沉思,一次次暴怒,一次次惊喜,一次次失落,他终于在虚拟世界中,给了自己女儿完整的一生。他闭上眼,在责任与家人之间,他还是做出了抉择。

电影中一字未谈“勇气”,却处处彰显勇气。无论是在“天空陨落”时,全世界都在质疑“流浪地球”计划,撤走建设力量,独坐在长椅上的老人扭头看向身边的学生,眼神中带着不可置疑的坚定:“有些事不得不做,这便是责任”。纵使踽踽独行,纵使举世皆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便是义不容辞。中国独立支撑在七个月内封顶行星发动机便是责任之下的独行之勇;在重连北京互联网根服务器时,大水翻涌而入,各种仪器闪烁间,天旋地转,原本昏暗的房间霎时一片碧蓝,房间中的男人颤抖着手将一个不断变换着数字的密码器推给屋外的男人,他的眼神逐渐暗淡,却并没有绝望,输入这最后一组密码便是将地球推出安全距离的唯一途径,屋外的男人用力伸手,呼应他的却只有冰冷的海水。天灾之下,舍一人之命换万人之命,没有公平,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可有人愿意,纵然放下情感,放下梦想,放下生命,担起责任的那一刻,勇气便占据了全部。危难当头舍身换密码便是对责任之下的担当之勇。

洁白的月球表面,千年不变的明月却已支离破碎,巨大的陨石一颗颗的砸向那蔚蓝的,它曾经守护着的星球,忽的火光闪过,密密麻麻的陨石群内出现了一个个渺茫的身影,白发苍苍的飞行员跳下船舱,走向闪烁红光的核弹,人类积攒了数百年的终极毁灭武器,现今却要用来拯救人类自身。最后的告别还历历在目,老人面目严肃地压下身边小辈举起的手,“把全人类的命运放在你们手上,我可不放心。”他大声吼出:“中国航天大队,50岁以上的出列。”这不仅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必死之处,更是将未来的希冀全部托付给年轻一辈。月球上,闪烁着红光的按钮被最后拍下,寂静无声,一朵朵白色的巨大蘑菇云吞没了那一个个苍老的身影,也将全人类的希望托起。老一辈人谈奉献,奉献之下并非没有索取,他们所希望的只是那如同朝阳一般的年轻一代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哪怕残阳如血,即将堕入深渊……

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却处处反映着当下现实:全球发生的暴乱、恐慌;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共同瘟疫、灾难;大国之间剑拔弩张,和平共处成为过去,核战争一触即发;老一辈的无私奉献,新一代的努力成长。所有的所有都令人深思。作为青年一代,处于和平的当下,于我们目光所不及处仍处处存在危机。不要懈怠,不要沉溺,不要以为当下的安乐将会是长久之计。古人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颗危机之心,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危机。所以啊,坚定前行吧,永葆希望,不要停留,只有在前行中不断磨砺,才能在真正的危机时挺身而出,成为所有人都向往的英雄。人类的勇气会不断谱写新的生命赞歌。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3)

大年初二,我和妻子带莱莱去万国大都会影院,观看郭帆导演及吴京、刘德华、李雪健等人主演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在影院入口附近的露天平台,莱莱捡到了一块华为电话手表,目测价值几百块,估计是哪位看电影的小朋友遗失的。令我没想到的是,从没用过电话手表的她,竟无师自通拨通了通讯录里的“妈妈”,联系到了失主小朋友的妈妈,和失主妈妈沟通后,莱莱将电话手表交给了影院前台工作人员,并说明缘由,让失主妈妈前来领取。

整个过程,基本由她一人独立完成,真为她感到骄傲。

电影确实拍的不错,场面宏大,情节紧凑,故事感人。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莱莱看的非常投入,全程不吵不闹,还时不时问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坦率的讲,文科出身的我也看的一头雾水,似乎看明白了,又好像没太明白,只好含糊其辞的'应付她一下。

看到电影中丫丫和爸爸(刘德华饰)对话的几个片段,尤其是丫丫哭喊着“爸爸是个好人,爸爸抱抱……”的时候,和丫丫年龄相仿的莱莱哭的稀里哗啦,我赶紧抱抱她,给她一点安慰。

当然,这几个小片段,也特别触动我。除此之外,更加令我感动的是,李雪健老师扮演的中国驻联合国官员的演讲词: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正如冰心所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我相信,任何生命以及任何物质,包括太阳,月亮,地球都有消亡的一天,但爱会在,一直都在。

也许爱,才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唯一意义。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4)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5)

相信大家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并不陌生。看完后,很多人想到的是希望,是人性,是勇敢……而我却想到了环保。

在本部电影中,因为地球的衰竭,全球大雪纷飞,地表毫无生机。看不到葱茏的树木,寻不见鲜花的痕迹,连野草都没有踪迹。所有的建筑基本都塌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地震、火山爆发、山体塌陷等灾害——如果没有地下城,所有的动植物早灭绝了。就算能走在地表上,也得穿上极厚的防护服,甚至带着氧气瓶……在电影中的2500年,一直如此。

想一想,这还真是糟糕!为了生存,每日只能生活在地下城里,2500年见不到阳光,看不到月亮,数不了星星;2500年走不了土路,爬不了大山,望不了草原;2500年划不了小船,摸不着鱼虾,看不见小雨……哦,不,多么凄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地球的衰竭,都是因为地球的迁移。

虽然这一切都是电影虚构出来的,可仔细想想,现在人们对地球的破坏:有的地方,水管流水不断,却无人洗手;垃圾桶总是满满的不可降解垃圾,有的地方,垃圾桶就在那儿摆着,可它的旁边却总有一座“高大”的垃圾山;有的地方,无论工厂废气,还是烧炭的浓烟,都布满空间;还有的地方,枯木无数,野草遍地,根本找不到有任何动物来过的痕迹……虽然表面看起来没多大的事,但如果这种状态一直发展的话,那么,这个地球可真吃不消了,总有一天,地球也会像电影中那样惨的。

地球中有一个,朋友们,咱们一定要趁现在还来得及,改正并维护生态环境,还地球一个好面孔。否则,不要等地球真的要流浪的那一天,才追悔莫及呀!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6)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喜好。小学时,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所以经常往电影院里面跑;可惜现在初中,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少有时间再去了。趁着这次过年,我终于去看了第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科幻和灾难性的小说,主要讲的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刘培强和韩子昂也英勇牺牲。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在地球毁灭的最后几天,大部分的人都丧失了希望,只有王磊小队一行人,在为地球做最后的努力。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韩朵朵在向全球的人求救,她认为自己很无用,大家都在为拯救地球尽己所能,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然后韩朵朵也在用自己单薄的力气帮助王磊他们。那些颓废的人,听到韩朵朵的感悟后,终于又有了希望。纷纷在回家与亲人最后的拥抱的途中调头,来到拯救地球的前线支援他们。这时我不禁潸然下泪,多么可贵的精神啊!他们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最后几天,而是去支援拯救这岌岌可危的地球。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实现的希望,就连机器人Moss也计算过,判定成功率为百分之零,可他们却仍没放弃,在用自己所有力气去拯救这毫无意义的地球。

电影结束了,我的泪水已打湿我的脸庞,“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7)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8)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9)

一直以来,我都有惯性思维。 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续集经常是《狗尾续貂》。 目的不过是使前部良好的“声誉”最大化,实现“收益”最大化。 但是看了《流浪地球2》之后,我就不这么觉得了。

说实话,我觉得《流浪地球2》是部好电影。 因为有欢笑、泪水和思考。 与《流浪地球》相比,这一点就足够了。 其实,票房和评分是很好的证明。 所谓观众眼睛雪白,自然就知道哪个好看; 观众双脚正直,哪个精彩比赛去哪个片场; 观众的“屁股”很难拜托。 因为,只有电影才能吸引他们,让“冷椅子”坐在“热长椅”上。

《流浪地球2》的电影有很多惊险的场景。 空间站遭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对决、核武装轰炸月球……每一幕都极具震撼力,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是,这些还是表面的,不仅是表面的,更有价值的是在深层次上唤起人们的思考。

例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丽吗? 在电影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 因为,他爱——爱遇到了美丽的——,地球上依然有美丽的东西。 爱的力量也是无限大的。 没有什么能阻止它。 即使地球毁灭,人类毁灭,我也会屏住呼吸爱你。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灾难来临时。 所以,电影里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 用短短的数字揭示出来的,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刻思考。 随后,当部署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航天员张鹏站了起来,强有力地说:“中国航天中队,出现了50岁以上的人! 他们是去组成敢死队的。 无处可去,无处可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周问直“不讨公道、只讲责任”的大义。

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依然是亲情。 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喜欢为死去的女仆“以身试法”,誓死奋战。 为了给家人换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决定离开家人进入空间站。 但把这张票交给妻子还是岳父,让他很为难……图恒宇对女儿的'女仆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并不满意。 所以,即使弄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坚决放弃,继续科学研究,让女儿的“数据生活”永远。 当老马提示他,拥有永恒“数据生活”的女仆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恶魔时。 他选择了相信。 所以,自己溺水的时候,让女儿记住了秘密钥匙。 然后在最危机的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纵观整部电影,被“灾难”和“拯救”关键词所包围。 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流浪。 另一方面,“拯救”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有人类自我拯救、英雄自警、舍生忘死、全球合作——、联合政府成立、人类最高端武器应用——、核武轰炸月球、“数据生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逆向”拯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其冷静和睿智令人印象深刻。 当人类是否“流浪”地球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从而迫使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 手段可能不委婉,但初衷很好。 可以毫不费力地接受。 但是,至少漏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后,不听从人类的“号令”而进行自我判断。

如果这样的人工智能具备自我重复能力,获得庞大的资源,拥有超强的力量……,我很担心,人类的初心能一直不被改造吗? 我觉得不一定。 人类对此不太乐观。 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心,不能有防人之心。 人类必须保持冷静,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游戏中始终保持冠军。 否则,人类有可能失去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

当然,整个电影也不是完全完美的。 例如,地球真的需要流浪吗? 在太阳系流浪,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完全没有改造太阳的方法吗? 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进行应急处理吗? 如果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数以万计的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像鸡蛋一样黄散吗? 而且,在地球流浪之前,真的必须抛弃月亮吗? 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的流浪之路不行吗?

确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这些也不是电影能解决的问题。 电影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视觉盛宴,而不是科学研究。 更多的问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 电影的其他一些不足,也基本上是白色的缺陷,缺陷不会掩盖瑜。 总之,《流浪地球2》达到了科幻电影的新水平。 值得一看。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汇总11篇)


出于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提供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观看电影也能从一个方面使我们的身心更加成熟,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可以学到人生的智慧。 将内心深处的想法用字句表达出来,就是观后感,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1

一直以来,我都有惯性思维。 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续集经常是《狗尾续貂》。 目的不过是使前部良好的“声誉”最大化,实现“收益”最大化。 但是看了《流浪地球2》之后,我就不这么觉得了。

说实话,我觉得《流浪地球2》是部好电影。 因为有欢笑、泪水和思考。 与《流浪地球》相比,这一点就足够了。 其实,票房和评分是很好的证明。 所谓观众眼睛雪白,自然就知道哪个好看; 观众双脚正直,哪个精彩比赛去哪个片场; 观众的“屁股”很难拜托。 因为,只有电影才能吸引他们,让“冷椅子”坐在“热长椅”上。

《流浪地球2》的电影有很多惊险的场景。 空间站遭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对决、核武装轰炸月球……每一幕都极具震撼力,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是,这些还是表面的,不仅是表面的,更有价值的是在深层次上唤起人们的思考。

例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丽吗? 在电影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 因为,他爱——爱遇到了美丽的——,地球上依然有美丽的东西。 爱的力量也是无限大的。 没有什么能阻止它。 即使地球毁灭,人类毁灭,我也会屏住呼吸爱你。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灾难来临时。 所以,电影里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 用短短的数字揭示出来的,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刻思考。 随后,当部署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航天员张鹏站了起来,强有力地说:“中国航天中队,出现了50岁以上的人! 他们是去组成敢死队的。 无处可去,无处可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周问直“不讨公道、只讲责任”的大义。

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依然是亲情。 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喜欢为死去的女仆“以身试法”,誓死奋战。 为了给家人换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决定离开家人进入空间站。 但把这张票交给妻子还是岳父,让他很为难……图恒宇对女儿的'女仆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并不满意。 所以,即使弄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坚决放弃,继续科学研究,让女儿的“数据生活”永远。 当老马提示他,拥有永恒“数据生活”的女仆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恶魔时。 他选择了相信。 所以,自己溺水的时候,让女儿记住了秘密钥匙。 然后在最危机的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纵观整部电影,被“灾难”和“拯救”关键词所包围。 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流浪。 另一方面,“拯救”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有人类自我拯救、英雄自警、舍生忘死、全球合作——、联合政府成立、人类最高端武器应用——、核武轰炸月球、“数据生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逆向”拯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其冷静和睿智令人印象深刻。 当人类是否“流浪”地球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从而迫使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 手段可能不委婉,但初衷很好。 可以毫不费力地接受。 但是,至少漏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后,不听从人类的“号令”而进行自我判断。

如果这样的人工智能具备自我重复能力,获得庞大的资源,拥有超强的力量……,我很担心,人类的初心能一直不被改造吗? 我觉得不一定。 人类对此不太乐观。 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心,不能有防人之心。 人类必须保持冷静,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游戏中始终保持冠军。 否则,人类有可能失去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

当然,整个电影也不是完全完美的。 例如,地球真的需要流浪吗? 在太阳系流浪,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完全没有改造太阳的方法吗? 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进行应急处理吗? 如果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数以万计的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像鸡蛋一样黄散吗? 而且,在地球流浪之前,真的必须抛弃月亮吗? 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的流浪之路不行吗?

确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这些也不是电影能解决的问题。 电影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视觉盛宴,而不是科学研究。 更多的问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 电影的其他一些不足,也基本上是白色的缺陷,缺陷不会掩盖瑜。 总之,《流浪地球2》达到了科幻电影的新水平。 值得一看。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2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丰富多彩,没有疫情的捆绑,大家都像夏季天暖脱衣的孩子,格外放松自如,天气也格适应人,有结伴旅游形成了扎堆,有烟花纵放消除以往的不快,而我不想动不想扎堆,眼馋正月出的电影《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等,前天晚邀好一起看了《流浪地球2》。

该片全长3个小时,画面感震撼,

空间站的云宵电梯题冈设计出乎常人设想,科技感爆棚,让人有穿越时空的`视野感觉。为了机械无法替代的人类文明保留并延续发展,屡屡遭遇反对派的暗中打击,让人猝不及防,画面十分震撼壮观养眼。特别是战斗机垂直极速追赶导弹扣人心弦,多次努力还是没保护好电梯导致空间倒塌砸向地球,场面悲状!

由于“太阳危机”,月球轨道改变,导致月球渐渐砸入地球,对地球形成灾难性毁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人类文明长存生命存续下来,人类早就预料设想避灾,全球各国放下恩怨罕见团结,共同打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可是设计计划赶不上变化,月球提前砸向地球,人类不得不急忙瓦解月球,面对命运,人类只能选取赶死队前往月球。故事情节感人,场面急迫让人气迫。为了地球不让月球碎片损伤地面人类,紧急启动行星发动机推开地球,可在各国不同密码解锁迟迟不能连成一起,让人心弦紧张!同时用moss电子生命引导情节让人更加体现人类对自主文明的敬重。遐想连连。

整整三个小时,画面几乎无尿点,题冈极致稀罕,还有种震撼画面太多压缩时间的感觉,使得整场电影的连贯性有敷衍的感觉,电子生命moss设想新意,场中众多情节画面,但还是没有易懂的表达,让人雨蒙蒙感觉。也许这是我感觉不足的地方。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3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电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实没看太懂,近3个小时,看得脑袋发胀。半夜睡不着,便坐起来重看原著和影评,才算有那么一点拨云见日,不吐不快。

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

这是流浪地球计划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也是整部电影的矛盾点。想必过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国倡导的方舟计划,让极少数有地位有钱的人得以逃离,绝大多数人留在地球等死,很显然,中国科幻界所要追求的价值观是一定要带着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几代人受苦受难的代价,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济宁老乡的导演郭帆是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当下生活的`质量,去应对一场可能百年以后才会遇到的危机?还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这片刻的愉悦?

如果有一天告诉你,要让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类文明的延续,你愿意牺牲你这一生吗?很多声音会说,凭什么要牺牲我,人类文明延续不延续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悲观地认为,当下世界的年轻人是属于躺平的`一代,这些人甚至连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们会在乎以后会不会还有人类文明?

其实可以思考一下,人类文明的存在,是为了部分个体的满足还是为了广大人类群体的幸福?危机来临,是选择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保障少数人的生活质量,还是说为了绝大多数个体的存活,而牺牲少数人的生活质量?

刘慈欣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4

花三小时看完了“流浪地球2”,感慨颇多。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很难想象国内的科幻片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大大超越了我的期待值,无论是编剧、特效、演技都在线,还不适时宜地进行了“文化输出”,片中更多地是强调每一个人的奉献,而不是漂亮国鼓吹的孤胆英雄。

不过,所谓人无完人,片无完片,我们也能看到这部电影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拍摄镜头、剪辑与配乐,甚至刘德华与女儿的故事线都有一点借鉴电影“星际穿越”的痕迹;又比如整个剧本故事线颇多,使得导演不得不剪掉太多细节来把故事压缩到三小时,这使得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的朋友们产生了故事情节的跳跃;再比如片中宏大场景的特效制作得很好,但对于细节特效的.刻画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真实度的地方,玻璃碎裂划伤人的细节,太空中月球上人的步态,海水灌入网络机房的细节等都需要改进。无论如何,这部时间紧任务多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电影总体能达到这样一个高水准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其实并不主要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而是影片中两大对立派别支持的`观点。“流浪地球派”坚定地认为要实施流浪地球计划,从而达到避开太阳危机,把地球推移到宇宙更安全的区域中,他们甚至喊出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而相对的“数字生命派”则支持”意识上传”、”生命数字化”,认为只要把人类的意识都上传了,那么大家就都永生了,完美避过太阳危机。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联想到了两点,一点是来源于宗教的“升向天堂”或者“羽化飞仙”,或者来源于外星生命学说的所谓“升维”,从这些概念中我联想到“数字生命派”支持的是不是就是一种“升维”呢?在一个虚拟的“天堂”生活,逃脱人世间的苦难难道不美吗?第二点则是谁又能证明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呢?不是另一种更高维生命制造的“数字化生命”?如果真实的情况确实我们已经是“数字化生命”,那“流浪地球”计划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虽然,我觉得“流浪地球派”的执著与牺牲确实值得敬佩,但我依然比较赞成“数字生命派”的观点。不过,我不太赞成“数字生命派”用恐怖主义活动来与“流浪地球派”对抗,我甚至觉得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这两派中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无非是一个载体,如果能寻找到一种载体,依然能把每一个“数字生命”灌入其中,而实体化,那两派的问题就解决了,既然已经造了那么强大的推进器与飞船,对于“流浪地球派”来说,造一个能够飞跃到另一个宜居星球,然后把上传的意识下载到另一个星球的克隆体中的难度应该来说会比流浪地球计划要更有可行性。

当然,我不支持“流浪地球派”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要完成这个计划很多人会被牺牲。因为计划造成地球停转,使得很多人不得不迁徙到地下城,这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饥饿、劫掠甚至因为辐射而患癌症死亡,另外还有不少人会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而牺牲,这些人即便到了地下城也会可能会面临弱肉强食的处境,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你愿意看到你的亲人,朋友,或者自己去面对那样的状况吗?更何况那样的牺牲不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其实,“生命数字化”在现在已经正在进行中了,马斯克的脑机芯片与殖民火星计划就是奔这个而去的,我们现在大力开展的ARVR,也正是在为这个铺垫更真实的虚拟场景。按照科技的发展速度,或许十年之内,“生命数字化”技术就会突飞猛进到可以实施的地步,倘若我们真的遇到这样一场灾难,在抉择时你会如何选择呢?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5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电影,最终以[Moss小苔藓]来终结,我想一方面希望人类,在恢宏、广袤的宇宙中,即便缈小如苔米,也将以人类的方式,将人类的文明传承下去。是啊:“如若没有人类的文明,将是多么的寂寥。”即使科技如何使人欣喜,具有智慧,但人类,才是这个宇宙,当仁不让的主角,人类自己的主角。一如小苔藓,忽然想起袁枚的那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6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7

到底如何才算是活着?是以肉身的形式活在世上,还是精神存活于虚拟世界,头脑永生?在责任与家人之间该如何抉择?面对灾难,我们是该得过且过,苟活一世,还是拼尽全力,赌那最渺茫的一线生机?看完《流浪地球2》后,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得到答案。

公元2044年,一个灾祸横行,人心惶惶的时代。太阳极速衰老之下,地球危在旦夕。人类分成两派,一派崇尚虚拟永生,以舍弃肉身,上传意识的方式换得永久的生命;一派认为死亡即是终点,却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起点,只有肉身存活于世,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争执不下之下,两派同时开始行动。量子计算机与行星发动机同时研发,便如一杆天平,无论那边稍出纰漏便将被彻底舍弃,如同弃子。

太空电梯,一项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成为了地月之间的大动脉,为推离月球,减免引力提供保障,于2044年被袭,几近被毁。2047年,几经周折,赶工赶期完成的三大月球推力器莫明发生过载,产生爆炸,将月球推向地球。全球潮汐失控,月球冲向地球,引力即将失控,撕天裂地。冥冥中,某种特殊的力量似乎在阻止着地球的流浪。

导弹满天,无人机遮天蔽日,地面上人群慌乱,有兵士举枪反击,有空军登机作战,防空系统射出一条条火红弹链,如同上帝之鞭一般打出满天火花,仍是挡不住在天际划出一条条弹道的导弹。天空烟尘弥漫,忽的暗淡,全世界仿佛都寂静了,呆望着天空猛地坠落。

一只U盘插入接口,男人长出了一口气,不顾屋外严厉的警告,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整整十四年,从天黑到黎明,一版版公式写满屋中的角角落落,一次次沉思,一次次暴怒,一次次惊喜,一次次失落,他终于在虚拟世界中,给了自己女儿完整的一生。他闭上眼,在责任与家人之间,他还是做出了抉择。

电影中一字未谈“勇气”,却处处彰显勇气。无论是在“天空陨落”时,全世界都在质疑“流浪地球”计划,撤走建设力量,独坐在长椅上的老人扭头看向身边的学生,眼神中带着不可置疑的坚定:“有些事不得不做,这便是责任”。纵使踽踽独行,纵使举世皆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便是义不容辞。中国独立支撑在七个月内封顶行星发动机便是责任之下的独行之勇;在重连北京互联网根服务器时,大水翻涌而入,各种仪器闪烁间,天旋地转,原本昏暗的房间霎时一片碧蓝,房间中的男人颤抖着手将一个不断变换着数字的密码器推给屋外的男人,他的眼神逐渐暗淡,却并没有绝望,输入这最后一组密码便是将地球推出安全距离的唯一途径,屋外的男人用力伸手,呼应他的却只有冰冷的海水。天灾之下,舍一人之命换万人之命,没有公平,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可有人愿意,纵然放下情感,放下梦想,放下生命,担起责任的那一刻,勇气便占据了全部。危难当头舍身换密码便是对责任之下的担当之勇。

洁白的月球表面,千年不变的明月却已支离破碎,巨大的陨石一颗颗的砸向那蔚蓝的,它曾经守护着的星球,忽的火光闪过,密密麻麻的陨石群内出现了一个个渺茫的身影,白发苍苍的飞行员跳下船舱,走向闪烁红光的核弹,人类积攒了数百年的终极毁灭武器,现今却要用来拯救人类自身。最后的告别还历历在目,老人面目严肃地压下身边小辈举起的手,“把全人类的命运放在你们手上,我可不放心。”他大声吼出:“中国航天大队,50岁以上的出列。”这不仅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必死之处,更是将未来的希冀全部托付给年轻一辈。月球上,闪烁着红光的按钮被最后拍下,寂静无声,一朵朵白色的巨大蘑菇云吞没了那一个个苍老的身影,也将全人类的希望托起。老一辈人谈奉献,奉献之下并非没有索取,他们所希望的只是那如同朝阳一般的年轻一代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哪怕残阳如血,即将堕入深渊……

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却处处反映着当下现实:全球发生的暴乱、恐慌;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共同瘟疫、灾难;大国之间剑拔弩张,和平共处成为过去,核战争一触即发;老一辈的无私奉献,新一代的努力成长。所有的所有都令人深思。作为青年一代,处于和平的当下,于我们目光所不及处仍处处存在危机。不要懈怠,不要沉溺,不要以为当下的安乐将会是长久之计。古人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颗危机之心,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危机。所以啊,坚定前行吧,永葆希望,不要停留,只有在前行中不断磨砺,才能在真正的危机时挺身而出,成为所有人都向往的英雄。人类的勇气会不断谱写新的生命赞歌。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8

一百年后,太阳会膨胀到吞灭地球。是选择一时安稳顺其自然,过完当代人的一生?还是想办法远离地球,让后代有生存的机会?看完《流浪地球2》,我想到的最多的,是选择。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文明繁衍生息,世界各国放下成见,放下斗争,汇聚在一起执行移山计划。一场飞来横祸,父亲失去了妻女,不顾同事导师的劝阻,将女儿残存的意识导入已被禁止的数字生命技术。理性的科学家,在理智与情感中,义无反顾地想让女儿活下来。地表气候越来越恶劣,可全球只有一半人有资格进入地下城。为了让家人活下去,刘培强毅然决然参与空间站驻足站宇航员选拔,前路未卜,将名额留给年幼的儿子和岳父。月球危机近在咫尺,需要三百名宇航员去月球引爆核弹,大家心知肚明是单程票,热血青年毫不犹豫的报名,为了保护年轻生命,各国航天中队五十岁以上的老队员自愿前往,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们。谁不向往新生,但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一次次选择背后,是人性的挣扎,是权衡,是约束与渴望。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每一次选择都是艰难的角逐。

成长,就是教你权衡利弊,做出最好的选择。小时候,选择是随心而定,喜欢就是答案;长大后,在做出抉择之前,我们考虑的更多,受到的影响更多,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也无法单单听从内心。小时候,总盼着长大,不受约束,特立独行。真正长大后,才发现,那一个个洒脱的身影背后,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世界,选项少了,难度却大了。

人生会总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到选择一座城市、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一份工作,小到选择吃什么、坐哪趟车……我们常常以为,选择了一个就会错过其他,可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艰辛,只要我们能接纳自己的选择,不管走在哪条路上,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尊重自己人生里的每一次选择,正式选择后出现的每一个遗憾,不要被每一次不完美的选择圈定自己的一生。要知道,未来的路还长,你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即使你所做的选择不那么完美,但也没有人能阻挡你在不完美的选择里让自己变得更完美。选择热爱,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平山河的勇气。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不回头,不后悔,坚定不移,朝着选择的方向,奔跑!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9

兔年大年初二下午,全家人在电影院观看了一场新影片《流浪地球2》,颇有感触。

影片《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科幻灾难片,描述的太阳系即将毁灭,太阳系不再适合生存,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倾尽资源在地球表面建造无数个流星发动机,以推动地球,人类耍带着地球去冒险,争取找寻新的星系家园,最后地球陷入绝境。大气层将被木星吞噬,英雄们利用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这个大气球,试图用木星爆炸的冲击力,将地球弹走。结果,航天英雄控制国际空间站,让行星发动机将其点燃,里面的几十吨吨燃料燃起,航天英雄壮烈牺牲,地球被拯救。

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释怀,不禁陷入沉思。人类会有这个时候吗?看太阳系四光年的浩瀚宇宙中,还会有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就算有另一个地球,又有多少人能转移到那里去呢!难道我们的家园就要被冰雪覆盖了吗?难到只能蜗居地下不见天日吗?难道真的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吗?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从时间顺序上讲,《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篇,《流浪地球》是四年前的春节在电影院观看的。《流浪地球2》片长173分钟。由吴京、李雪健、刘德华、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领衔主演。

影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地球已伤痕累累,大地溶化,过渡砍伐,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无序开矿等等,让地球不堪重负,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拯救人类自已。只有珍惜好现在的地球家园,人类才不致于像其他物种一样过早灭绝。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地球的灭亡是迟早的事,还是要尽力保护,推迟消亡延长寿命为好,切行且珍惜吧!

影片虽然是科幻虚构的,但并不是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令人深思,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我要呼吁:快救救地球吧!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10

因为挺喜欢《流浪地球1》,所以说今天不假思索就直接上映第一天就看了《流浪地球2》,没想到比第一部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说故事,整部电影高度宏伟,格局宏大,却又能从很多细节入手,构思巧妙,把三条看似孤立的三条线逐步完善统一起来,也把整个故事讲的条理清晰,情节又惊心动魄。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完整性。

故事中的三条主线的第一条是吴京饰演的刘宇航员在具体执行行动中的一面,但也讲述了爱情、亲情、战友情的很多细节。第二条是刘德华饰演的图网络工程师在整个流浪地球网络操作系统方面的情节,这中间主要是亲情与友情。第三条线就是李雪健饰演的中国驻联合国官员,为了团结与激励各国政府和百姓所做出的大量努力。

这三条线中间都加入了很多人为了共同的生存而无私付出的情节,既体现了“小我”,又体现了大爱无疆的人类信念,还恰巧非常贴合了目前人类面临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的思想。

在结尾的彩蛋中,也巧妙的留下了下一部电影想象的空间,这个细节也非常具有好莱坞风格。

如果说非要给电影找茬的话,那还是根据第一部的很多科学迷的想法,就是很多细节可能在科学上很难实现。

总之,这部

电影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吸引力,非常值得推荐!

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11

看完了流浪地球2。没看过大刘原著,只能基于首遍观影印象,说下极端个人主观体验。

细节精致、场面宏大、各种高科技设备机械等制作狂霸拽酷炫,贯穿始终,堪称视觉的极致盛宴。这种画面的冲击震撼确实无法在手机屏幕上感受到,仅此,就值得去影院朵颐饕餮。对于恐高恐黑的我,尤为舒适的当属宇宙图景的绘制。之前在科技馆所看的宇宙科学片,真实图景浩瀚深邃,个个星球之外弥漫无边黑暗,即便我们置身的地球都成为无限渺小的存在,个人不过如一粒灰尘,瞬息飘灭的强烈虚无感急速膨胀为无法克制的巨大恐慌。球2里涉及到的太空都是作为背景,画面主体是人类的文明,比如太空电梯、飞船等,或者是人类的家园一一地球。观影过程中不会出现置身太空之中的失重感和虚无感。个人始终有依存、有归属,占据半个画面的蓝色星球,如此美丽、美好且令人温暖。对家园的高度依恋也许是中国科幻作家设定带着地球一起去宇宙流浪的情感根源吧?

观影的过程却有点痛苦。除了三小时的超长观看导致的疲累,还有许多的困难:急速对话充斥着密集陌生的科技术语和数据,应接不暇;人物的动作、表情、行为、话语如同10倍速快进,消化不良;太空、地面、水下、地球上各城市等等,多样化场景转换频繁,区分困难。我这个衰老的低配置的cpu大脑完全来不及进行巨量巨类信息的理解、处理,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这是在哪、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干什么的茫然无知状态,无法同步剧情、无法共鸣情感。视觉审美的兴奋感维持了我半个小时的专注力后,再也无法阻止场域与视阈的剥离。就象一个差生,拼命笔直支撑着身体、努力专心倾听老师的讲解、奋笔疾书地记笔记,还是搞不懂在讲什么,终于精疲力尽、大脑当机,忍不住困倦烦躁、小动作不断。导演的表达与观众的理解脱节,就如同老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问题出在谁身上呢?

因为对情节的不明白,导致对故事发展(事件因果关系)的难以理解。比如,故事开始时,太空电梯及其基地遭到了谁的武装攻击?是数字生命派对真实人类派行动的破坏吗?为啥最后又发展为刘德华的数字生命拯救了人类地球?史前人类断骨愈合的故事能够类比当下人类面临共同毁灭亟需团结的境况吗?李雪健是什么身份可以对其他各国科学家发号司令?其方式简单粗暴,对下属“你不需要准备,一字不落念稿子就可以了”,在确知执行任务的人全部阵亡后仍要求科学家们“我的人会完成任务,你发射就可以了”,最后当然成功了,但依赖的是刘德华转变为数字生命的境遇偶然。这究竟在讲述科学还是在讲述玄学?是领导人物的决策疯狂还是我的大脑疯了。我的大脑一直在抽筋……

剧情不解进而造成无法形成对人设的清晰认知。吴京一见钟情的浪漫不是俗套的见色起意?虽然,后续铺展了两人舍命互助对敌、结婚生子至女方去世的感情线。突然,又设置个在可照顾幼子的岳父和必死的妻子之间进行抉择的“两难冲突,可是,当时的局面和后续的道路只能选择岳父啊。决择引发的情绪炸裂对吴京形象的构建不是多余的吗?决择的必然唯一性也让球1里的少年刘启的人物印象不只是一个叛逆中二,更像一个不懂感恩父亲付出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巨婴。还有,为啥李雪健饰演的领导时而深情演说说服、时而讲故事循循善诱、转而又严肃刻板命令?好分裂的人格啊!为啥刘德华饰演的父亲前不顾系统过载可能致使月球发射失败带来地球毁灭也要执意上传女儿的生命资料、后又舍身完成系统开启任务拯救地球?成功结果能弥补风险过程的过失从而让观众认可角色的行为吗?黑人小哥两次强调自己没有编制只是合同工所以没有医疗保险,事关全人类生死的任务你录用个生死场合还要纠结医疗保险的合同工?!在此对照,之前录取领航员的资格审查环节设置的两难抉择吴京悲情被冲刷得有点搞笑了吧。

最后的最后,剧终前终于暴露了前面人类遭遇的所有攻击、破坏、困难都是MOSS制造的。这也让我明白球1里为何MOSS会擅自作出放弃地球的决策。但是!整个故事讲述的不是人类应对太阳系毁灭的灾难?应对的对象,是一个摄像头,一个系统,一个机器?!

那么,整个故事的主角是谁(真实人类?吴京?刘德华?领导们?)?主线是什么?主旨是什么?

以上只是一个被剧情搞疯了的差生的疑问,不是质问。求科幻爱好者们和大刘作品研读专家们耐心解惑,别歧视暴凌我这个差生。

个人对故事发展的设想。如果人类走向数字生命的命运,如果机器系统控制了一切,故事也可以发展为黑客帝国那样:主角世界是数字世界,不断自我修正bug完成系统升级,而真实人类沦为苟且于地底黑暗角落的配角。

如果真实人类仍然是主体,接下来的流浪故事该如何更好地表达复杂人性的冲突?如何更好地讲清楚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撞?如何更好地呈现主角们(真实人类或者球1里的少年吴启)的人物成长?

看了球2也明白了球1里面的一些场景。比如,地表为何成为冰冻世界,MOSS为何叛变人类,刘启为何长成为叛逆中二少年(虽然仍然不能接受)。

结尾好像有两首主题曲,伴奏着一屏又一屏密密麻麻的展列参与各项工作的人员和机构的字幕,让人深感这部科幻大制作的认真、努力、用心和不易,由衷升起对导演郭帆的敬意,热切期待下一部科幻宏篇巨制的诞生。最后一首歌挺好听的。可惜只剩我这一个习惯等待字幕滚动直到白屏的观众。

[荐]《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合集


观赏一部影片,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您也许正在观看作品,也为演员的演技所赞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单一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荐]《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合集”,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篇一)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大片,慕名而观的人不计其数。电影院里观众满满当当,为这样一部超越现实的作品“助阵”,宏大的场景、动人的情节、压抑的杯具……从津津乐道转向沉默无声,电影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感受。

熟悉的家园,北京、上海、济南、杭州……一个个地标在电影里出现,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那极寒天气里,我们已经找不到丝毫的温暖。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把一个个地球人送给了灾难,仅存的转移到地下空间,再也无法享受蓝天与空气,再也无法感受四季的完美。失去的,正是我们今日所拥有的;拥有的,正是我们明天要失去的。整个地球都是命运共同体,想尽千方百计,让地球能够安全的去流浪。赖以生存的地球,成为人类命运的一叶扁舟,何去何从?这样的开头,实在让观众揪心。在熟悉的地方留下最痛的感受,黄色的校车、熟悉的大厦……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了,只能往远方,找到一方新的家园。可,家园在哪里呢?

感情是作品的纽带。父子之情、兄妹之情、爷孙之情、同事之情、战友之情……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唯有这些感情值得让人落泪。看完这部电影,灾难我们能够咬紧牙关,情感却无法控制。人类的眼泪是为情感而生的,每一滴都值得敬畏。从大海边的陪伴开始,父子之间有了某种默契,语言传递着关心,行动诠释着大爱。当吴京扮演的父亲为拯救地球而毅然飞蛾扑火的时候,情感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此处无声胜有声,多少观众已经无法按捺自我的情绪……那最耀眼的光芒,一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伟大,父亲的伟大,也看到了人性的义无反顾——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为因为他(她)把每一次行动当成诠释生命的意义的最好机会。

在很多人看来电影中主人公的果敢与坚毅为影片增彩不少。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仅有在苦难与艰险面前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回到个人,所谓勇敢是一种人生选择。并不是哪一个生来就是勇敢的,人在应对危险的时候,自保是本能。我们不能渴望每一个人在应对挑战的时候都如此坚毅果敢,选择是自由的,也是值得尊重的。勇敢的人有着丰富而趣味的生活,他们从来不担心在舒适的环境里一蹶不振,舒适对他们来讲意味陷阱还和考验。想到一个很老套的问题、假如生命还仅有七天,你会如何选择?电影给我们这样几个提示、和家人在一齐,安静而平和的与世界握手言和;心怀期望,勇敢去抓住最终的机会一搏……忽然明白、勇敢是对期望的坚持,是信仰所在,是人性中的光。

“冰终将会化成水。”在上海的鸿沟中命悬一线,两位剧中人感慨着上海的冰天雪地,以往的繁华烟消云散,冰冷冰冷的,世界还会好起来吗?正是因为这份相信,人才一次次的在灾难中获得永生。这个时代,期望是最珍贵的。想到一篇文章中说过、世界上没有最坏的事情,只是还没有结束而已。所有的事情在风云变幻之后都会有好的结果,要充分地相信。当受困于一片沼泽,要相信能够活着爬出;当乌云遮蔽了天空,要相信太阳依然光芒四射;当时光一年一年溜走,要相信青春是一种态度;当朋友离你而去,要相信生命里还有生动的相遇……相信爱,相信自我,相信世界,即使真的有一天地球去流浪,我们也能够始终坚持一份甜蜜的初心。

期望在每个人的心中燃烧,每当灾难来袭,绝望之中的期望,尤为珍贵。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风雨中颠簸。拼死一搏,我们终将战胜恐惧,到达彼岸。爱的世界里,人类何尝不是在一次次流浪?有太多的真感情被藏在表象之下,信任断裂,自私与贪婪疯长,一张张脸已经扭曲变形。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不明白自我真正需要什么,不明白如何安顿好自我的心灵,不明白如何爱这个世界。粉饰的笑脸,空虚的灵魂,无以言表的不屑一顾,流浪,地球就是人的隐喻。冲破藩篱,需要人自身的勇气和力量。

电影中巧妙地插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道出回家的渴望。回家,让自我变成一道柔和的光。宇航员的回家是一种悲壮,地球人的回家是一份长情。家是人精神的寄托,无论走多远,都牵连着游子的心。《流浪地球》中地球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变成了一种奢望,人回到地下城的路中变成了浩劫一场,越是难以抵达的,越是值得去尝试。回家之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曾背离。一次次外出,也是一次次回家,走得越远,家在心里越清晰。乡情浓郁,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未来已来,在春天里开出一朵朵生命之花,让我们在地球的怀抱里安静做梦。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篇二)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一个影城”影院,来观看《流浪地球》这部影片。

《流浪地球》一听起来就让我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地球母亲要开始流浪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地球开始流浪之旅呢?我们的地球要到哪里呢?如果是流浪,那一定要离开太阳系,但是在过程中会不会与其他的行星相撞,而导致计划失败呢?

电影开始了,一开始,就是大家基本上都认识的吴京导演带着自己的儿子,在星空下观察星星。而且说了一句话:当你看到木星的时候,就能看到他了。因为太阳在持续地膨胀,没多久就要将地球淹没,为了人类文明继续传递下去,我们开展了“流浪地球”计划。就是用特别多台反式推进器进行推动,把地球从轨道中冲出来,并且离开太阳系,来到好几亿光年外的一个新的太阳系去。

这部影片最让我铭记在心的一句话就是:当时的人类只在意钱,却把太阳的事情抛下不管。现在才能这样开始“流浪地球”的计划。我们离开了太阳系,地表就开始变得十分寒冷,我们只能在地下城市进行生活。

希望我们把这个故事铭记在心,不要把为我们付出许多的东西忽略,否则我们将遭到报应。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篇三)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篇四)

“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选择希望,人生就有坚持的理由。

《流浪地球》的情景设定在太阳步入老年期,地球上的人为了存活,带着地球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也揭示了当灾难来临时,生活中人性光辉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故事中的人之所以有勇气去做,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希望,如果他们不去努力,而是安逸地等着灭亡,那结果截然不同,就算前过程艰难,但是未来是美好的,后者就算过程安逸,结果注定灭亡,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钻石的珍贵在于,给它一束光,它能折射出千道万道的五彩缤纷。希望,给它一束人性的光辉,它肯定也会回赠你成功的缤纷世界,所以希望和钻石一样珍贵。

小说中有一幕使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反叛军要把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五千名士兵冻死在冰山雪地中,但五千名士兵当中没有一个人屈服求饶,他们说:“让人类永远保持清醒是不可能的。”他们选择了整个人类的希望,而不是自己的希望。死刑后一个小时氦闪爆发了,太阳开始走向灭亡,所以说这五千名士兵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选择,拯救了人类。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生活中选择希望的事例很多很多,比如“猪坚强”。如果不是它选择了希望,在废墟中九天九夜都坚持自己的希望,它又怎会有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还有最美教师张丽莉,她选择了更崇高一点的希望——孩子的未来,她一推,让三名学生免受病痛之苦,让她们获得了生命和健康。希望是这人世间最朴质的情感,却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和未来。

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选择希望呢?

我想是的。当生活,学习,工作不如意时,我们应该选择希望,坚持走下去。每当我跨过沟壑,走过崎岖的小路,眼前出现一片绿荫,心中顿时变得明朗。你选择了希望,希望也就会选择你,并带给你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比钻石更珍贵的东西!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篇五)

希望是什么?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在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之后,我看到了希望。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逐渐老化,开始不断膨胀,马上就要吞噬整个地球。人类为了生存,只好迁居到地下城。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刘启四岁时去往国际空间站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刘启长大后偷偷带着妹妹偷了姥爷的卡,偷开了姥爷的运输车,结果鬼使神差地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运的事件。这时地球表面已被冰封,气温已降到零下七十多度。为了寻找“火石”,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刘启他们的车也被迫加入。后来,刘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推着撞针,想让撞针冲击木星,让木星爆炸以获得冲力把地球推离木星。但是冲力不够,于是刘培强就驾驶飞船冲进离子束,牺牲了自己,引爆了木星。

看完了《流浪地球》,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影片最是合适不过,这个词就是希望。这是一部充满希望的影片,人充满了希望,地球充满了希望,我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每次对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脑海中灵光一闪。这不就是希望吗?我们一定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哪怕一件事的成功率只有1%,也不要放弃希望。有人说,希望只是虚情假意的文字,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希望。但我觉得,你只要相信希望,你就会拥有无限的希望。现在我们正值少年意气风发时,“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中国的希望,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长大成为有用之才。

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现希望无处不在!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作文(篇六)

地球要毁灭了美国:造一艘飞船,跑路;

中国:给地球装上引擎,带着地球跑路

拯救世界美国:主角团队历经千辛万苦外加牺牲几个龙套和与男主抢女主的男二或同理的女二三四五六,完成了任务,拯救了世界,成为了英雄;

中国:整个团队谁镜头多谁死得惨,经千辛万苦边死边加新炮灰,还差一步达到目的地时,其他团队在眼前完成任务,然并卵,这是个系列任务,继续死,想当英雄,人人都想,排队领号去吧

面对生死美国:主角光环max,我不下地狱,谁爱下谁下,其他人,牺牲你一个,幸福全剧组;

流浪地球2观后感600字合集4篇


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观后感主要就是写心得感悟,是日常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之一,写观后感就是要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可能正在考虑如何才能写好观后感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流浪地球2观后感600字,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流浪地球2观后感600字 篇1

流浪地球2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故事线更错综复杂,三个小时的时长将故事完整展现出来,令人赞叹。

故事分为三条线索:第一条是周喆直(李雪健饰)和郝晓晞(朱颜曼滋饰)在联合国面对一次次灾难和事故发生时的坚定立场和镇定所为。这条线索更多是展现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国的大国担当。

第二条是刘培强(吴京饰)的经历。在看完流浪地球1之后。这条线索无疑是帮助观众回忆故事情节,理清脉络的最好切入点。而故事也主要围绕着他的经历展开。

第三条是图恒宇(刘德华饰) 对于数字生命的执念。他不仅参与550W的研发,将世界推向人工智能化,还清晰展现出科幻的人文关怀内核,即对于女儿丫丫的无限思念和爱。

比较令我吃惊和感兴趣的有几点,一是550W的翻转就是流浪地球1的莫斯(Moss),二就是第一条线索中各国外交官多次受到提醒信息,暗示高维宇宙的存在及其善意。

总而言之,流浪地球2绝对是中国影史的巅峰之作,也是对包括我在内的科幻爱好者的惊喜。希望科幻能被更多人喜爱,中国电影有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

流浪地球2观后感600字 篇2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2》,纵观整个科幻电影史《球2》的表现也是相当炸裂。我也没能力做些很专业的影评,就从一个普通影视爱好者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应该是十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光精良的特效、恢弘的科幻场面就值回票价,影片阐述的人性伦理政治的元素融合的相当好,剧中“生存派”和“数字派”的斗争并不是要分出对错,更多的像是要提供给人们不同的选择,任何的生命形式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没有人能否定他们的价值。

片中的一些彩蛋和小细节也是非常多,值得人们推敲回味。比如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联合政府官员姓周并且最后身穿中山装的形象非常像我们新中国的一位伟人,后面一代代发言人的传承也给我们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后面刘德华饰演的图宏宇回到北京看到墙上的售房广告吐槽房价终于降下来了,在紧张的剧情下提供了一些小笑点。当沙溢喊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的时候我激动的浑身起鸡皮疙瘩。还有对马兆这个矛盾人物的刻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好像才发现他才是“数字生命”的某种意义上的维护者。还有最后引爆核弹的各国英雄,代表了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按时间算来算这些人正好是我们这一代的00后。这是一部时代的群像也是英雄的群像。

我从这部电影看到了它想阐述的希望,它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我真的吹爆它,细节太多我已经准备二刷了,期待《流浪地球3》。

流浪地球2观后感600字 篇3

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去看,因为我对《流浪地球1》并不是很感兴趣(特效什么的有点尬),而且我觉得过年应该看《交换人生》这样的喜剧比较好。

结果朋友圈都在推荐小破球,而且二刷的呼声不断,还有位大神头头是道写了一篇小破球的评论,跟《三体》做了个类比。这下可让我家那两位三体迷坐不住了,硬拉了全家大年初二送票票。

首先是本人的观后感——

作为女性,最重要的是打动我本人。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刘培强与师傅之间的父子情,图恒宇和丫丫的父女情,图恒宇与马兆惺惺相惜的同事情,刘培强师傅和他那位外国哥们的战友情……都挺让人动容的,尤其是“五十岁以上,出列”以及月球上核爆炸的那一刻,我是哭了的,身边那俩借着黑暗偷偷抹眼泪这种事,我就当不知道好了。

周老师和那位女外交官的部分,我没有特别感觉,虽然我是根正苗红的,但平凡的叙事更能打动我。

然后就是我家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我上次把这两位祖宗请进电影院还是成龙的《天将雄师》了,这二位也是认识大明星的人,奈何出来就抱怨:太闹了,耳朵震得疼,吓死人了晚上回去要做噩梦……

这次么,什么都忘了,一个劲地说:哎哟,这个像真的一样!

出来问他们好不好看,说没看懂!没看懂还看了三个小时都不肯睡觉,厕所都不肯上?!

人家说:好看啊!

果然是字面意义的好看!

我家那两位的想法呢——

这个是在致敬暗黑森林!

妈妈,快看,那个闪烁的红灯,意味着数字生命很可能已经叛变了。

妈妈,如果三体人半路上遇上流浪的地球,会不会很尴尬?

妈妈,这座屋子像不像《星际穿越》的五维空间。

——至于他俩说的什么空间塌陷,什么时空多维化,原谅我根本听不懂也不想听!

我就看个电影而已,难道还得去考个物理学博士?

看个热闹还能看出两条线,我觉得已经对得起我的智商和荷包。

不说了,二刷走起!

流浪地球2观后感600字 篇4

流浪地球的叙事背景宏大,很多设定充满新意,从电影设计来看,后面还会有三和四,有类似星际穿越的设定。

看了第一部的原因,在一些情节来说不可避免就会可预测(吴京在月球坍塌后逃生活下来)。有些段落也略显俗套(在最后一秒终于联网成功,拯救世界)。

有一点我的悲伤是,在面对世界末日时,是有少数人去决定大多数人命运的。“数字化人类”和“流量地球”的选择,从电影设定来说,“数字化人类”给了每一个人活在“虚拟”中的机会,且从最后刘得华的结果上看,也不糟糕。流浪地球,最后是一半人的牺牲(他们没有去地下城的机会)。这些选择,究竟如何正确,又对谁公平。

做选择的权利在少数人的手上。月球即将突破洛希极限,地球发射器的准备工作没做好,这时点火地球立刻完蛋,不点还有三天时间等死。但是少数人替大家做了决定,这很可能剥夺大多数人最后三天的生命时光。我认为这部片子充满了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吴京选择一个人在月球上放置最后的五枚核弹,中国代表选择倒计时结束就发动发射器)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1000字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的,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1000字”,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1】

年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阅读书单,书单里就有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每年过年给亲戚朋友们拜完年,老公便会带着我和孩子们去看电影,今年带我们看的电影是《流浪地球2》(The Wandering Earth I)。

据了解,这部电影改编来自刘慈欣同名小说《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2》则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以电影的方式拍摄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更有画面感,特别震撼,特别有教育意义,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更多人看到也了解到我们共同的家地球的重要性,“电影里刘培强问面试机器人:我们能活多久?机器人回答:源于人类的选择。”道出了地球是我们的家,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和爱护它,地球能为我们所用多久,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如何保护。

之所以一直以来超级喜欢看科幻片,源于上学时对古希腊文学的热爱,不过以往看的都是国外科幻电影。那时候,就一直幻想着咱们国家什么时候也能拍摄出类似这样的科幻大片,万万没想到今年在春节过年时,居然能看到自己国家拍摄的科幻冒险大片。多年来心里想的小小的心愿就这么很奇怪被实现了。实际《流浪地球》也是出于自己国家之手,不过当时我没看,这次看了还是有特别多的触动。

这部电影相比以往的科幻片拍摄更有技术,立意明确,表达的内容更新颖更有创意,拍摄技术凌驾在现代科技和未来遐想之上。从技术到故事的全面升级,不仅展现出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众生相貌,太空电梯,空间站坠落,月球核爆等科幻奇幻也令观众叹为观止。该电影集合了很多资深有实力的演员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郭帆执导,郭帆、龚格尔担任编剧,刘慈欣监制的科幻冒险电影。片中印象很深的是李雪健老师,当时看过他拍摄花絮,68岁的老人对电影如此敬业和执着,深深触动了我,一位为电影而生的人,他的专业,在影片中李老师扮演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饰)临危不乱,当大家开始怀疑,开始抱怨把互联网设置在北京导致迟迟开启不了时,在刘德华扮演的架构师图恒宇坚持不懈不放弃的坚持和丫丫配合下一起完成了互联网的链接,李老师扮演的周喆直老师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慌乱中给大家些许平静的力量,向全世界娓娓道来一段万年前的历史,“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电影有太多的看点和感动,孩子们都看哭了,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在《流浪地球2》中,人类对家园、故土的留恋,在面对危机时,不是坐上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和地球一起流浪,影片中根值于中华文化,显示对家庭的重视、对亲人的思念。开篇是刘培强在祭奠他的父母,烧纸这个意象就是非常传统和中国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寄托哀思,也经常说有一天我们会在天上再见,而影片最后,通过技术,我们真的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见到了思念的人,人物刻画从年轻到年老,生命从有到无,韩朵朵的敢爱敢恨,敢怒敢言,和刘培强从爱情到了结婚生子,到得病去世,一路刘培强的陪伴,照顾,温暖而温馨,为给家人们争取名额,为了国家的责任,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开启航天员之路,道出了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和重视。架构师图恒宇对家人YY的思念,融入了影片中,通过魔方宫格一样的场景,将图恒宇和丫丫所在的'场景片段画面合集放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方格里面,而小方格又组成了魔方,我们快速的了解到了四维空间。至少让我第一次快速的了解什么是四维空间。

影片中,印象深刻的是数字生命计划。据了解由碳云智能构建,以Digitallife的宏伟目标,希望通过现代的基因检测技术、智能设备等等,将人类现在的个体数据采集完毕,并储藏在虚拟世界里里,通过一系列医学、生物模型,通过分析自己的虚拟数据,来预测自己真实的个体寿命、疾病、患癌风险等。我个人对数字生命计划很感兴趣,不过在影片中,数字生命计划被禁止的,不被开启。电影里,除了数字生命的构建外,还有意识的上传与下载,这和马斯克的脑机计划有非常相似的关联度,马斯克说:“尽管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有信心,一个脊髓受损的人恢复全身功能是可能的。”Neuralink的工作是“让那些几乎不可能激活他或她的肌肉的人”重新活动起来。数字生命与这种意识的上传下载,让现实的人失去了肉体,也可以永生下去,同时也引出了系列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看得仔细,知道最后有彩蛋,我们等到最后,把彩蛋也看完了,孩子和我分析了MOSS和跟图恒宇的对话中,一切的灾难貌似是MOSS所为,最后的彩蛋貌似也为《流浪地球3》做了铺垫。

总之,这个影片有很多看点和感动,很多触目惊心画面和超强的视觉体验感,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去看看,个人分享感悟有限,不能全部一一给大家分享出来。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2】

到底如何才算是活着?是以肉身的形式活在世上,还是精神存活于虚拟世界,头脑永生?在责任与家人之间该如何抉择?面对灾难,我们是该得过且过,苟活一世,还是拼尽全力,赌那最渺茫的一线生机?看完《流浪地球2》后,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得到答案。

公元2044年,一个灾祸横行,人心惶惶的时代。太阳极速衰老之下,地球危在旦夕。人类分成两派,一派崇尚虚拟永生,以舍弃肉身,上传意识的方式换得永久的生命;一派认为死亡即是终点,却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起点,只有肉身存活于世,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争执不下之下,两派同时开始行动。量子计算机与行星发动机同时研发,便如一杆天平,无论那边稍出纰漏便将被彻底舍弃,如同弃子。

太空电梯,一项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成为了地月之间的大动脉,为推离月球,减免引力提供保障,于2044年被袭,几近被毁。2047年,几经周折,赶工赶期完成的三大月球推力器莫明发生过载,产生爆炸,将月球推向地球。全球潮汐失控,月球冲向地球,引力即将失控,撕天裂地。冥冥中,某种特殊的力量似乎在阻止着地球的流浪。

导弹满天,无人机遮天蔽日,地面上人群慌乱,有兵士举枪反击,有空军登机作战,防空系统射出一条条火红弹链,如同上帝之鞭一般打出满天火花,仍是挡不住在天际划出一条条弹道的导弹。天空烟尘弥漫,忽的暗淡,全世界仿佛都寂静了,呆望着天空猛地坠落。

一只U盘插入接口,男人长出了一口气,不顾屋外严厉的警告,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整整十四年,从天黑到黎明,一版版公式写满屋中的角角落落,一次次沉思,一次次暴怒,一次次惊喜,一次次失落,他终于在虚拟世界中,给了自己女儿完整的一生。他闭上眼,在责任与家人之间,他还是做出了抉择。

电影中一字未谈“勇气”,却处处彰显勇气。无论是在“天空陨落”时,全世界都在质疑“流浪地球”计划,撤走建设力量,独坐在长椅上的老人扭头看向身边的学生,眼神中带着不可置疑的坚定:“有些事不得不做,这便是责任”。纵使踽踽独行,纵使举世皆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便是义不容辞。中国独立支撑在七个月内封顶行星发动机便是责任之下的独行之勇;在重连北京互联网根服务器时,大水翻涌而入,各种仪器闪烁间,天旋地转,原本昏暗的房间霎时一片碧蓝,房间中的男人颤抖着手将一个不断变换着数字的密码器推给屋外的男人,他的眼神逐渐暗淡,却并没有绝望,输入这最后一组密码便是将地球推出安全距离的唯一途径,屋外的男人用力伸手,呼应他的却只有冰冷的海水。天灾之下,舍一人之命换万人之命,没有公平,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可有人愿意,纵然放下情感,放下梦想,放下生命,担起责任的那一刻,勇气便占据了全部。危难当头舍身换密码便是对责任之下的担当之勇。

洁白的月球表面,千年不变的明月却已支离破碎,巨大的陨石一颗颗的砸向那蔚蓝的,它曾经守护着的星球,忽的火光闪过,密密麻麻的陨石群内出现了一个个渺茫的身影,白发苍苍的飞行员跳下船舱,走向闪烁红光的核弹,人类积攒了数百年的终极毁灭武器,现今却要用来拯救人类自身。最后的告别还历历在目,老人面目严肃地压下身边小辈举起的手,“把全人类的命运放在你们手上,我可不放心。”他大声吼出:“中国航天大队,50岁以上的出列。”这不仅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必死之处,更是将未来的希冀全部托付给年轻一辈。月球上,闪烁着红光的按钮被最后拍下,寂静无声,一朵朵白色的巨大蘑菇云吞没了那一个个苍老的身影,也将全人类的希望托起。老一辈人谈奉献,奉献之下并非没有索取,他们所希望的只是那如同朝阳一般的年轻一代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哪怕残阳如血,即将堕入深渊……

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却处处反映着当下现实:全球发生的暴乱、恐慌;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共同瘟疫、灾难;大国之间剑拔弩张,和平共处成为过去,核战争一触即发;老一辈的无私奉献,新一代的努力成长。所有的所有都令人深思。作为青年一代,处于和平的当下,于我们目光所不及处仍处处存在危机。不要懈怠,不要沉溺,不要以为当下的安乐将会是长久之计。古人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一颗危机之心,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危机。所以啊,坚定前行吧,永葆希望,不要停留,只有在前行中不断磨砺,才能在真正的危机时挺身而出,成为所有人都向往的英雄。人类的勇气会不断谱写新的生命赞歌。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3】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丰富多彩,没有疫情的捆绑,大家都像夏季天暖脱衣的孩子,格外放松自如,天气也格适应人,有结伴旅游形成了扎堆,有烟花纵放消除以往的不快,而我不想动不想扎堆,眼馋正月出的电影《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等,前天晚邀好一起看了《流浪地球2》。

该片全长3个小时,画面感震撼,

空间站的云宵电梯题冈设计出乎常人设想,科技感爆棚,让人有穿越时空的`视野感觉。为了机械无法替代的人类文明保留并延续发展,屡屡遭遇反对派的暗中打击,让人猝不及防,画面十分震撼壮观养眼。特别是战斗机垂直极速追赶导弹扣人心弦,多次努力还是没保护好电梯导致空间倒塌砸向地球,场面悲状!

由于“太阳危机”,月球轨道改变,导致月球渐渐砸入地球,对地球形成灾难性毁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人类文明长存生命存续下来,人类早就预料设想避灾,全球各国放下恩怨罕见团结,共同打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可是设计计划赶不上变化,月球提前砸向地球,人类不得不急忙瓦解月球,面对命运,人类只能选取赶死队前往月球。故事情节感人,场面急迫让人气迫。为了地球不让月球碎片损伤地面人类,紧急启动行星发动机推开地球,可在各国不同密码解锁迟迟不能连成一起,让人心弦紧张!同时用moss电子生命引导情节让人更加体现人类对自主文明的敬重。遐想连连。

整整三个小时,画面几乎无尿点,题冈极致稀罕,还有种震撼画面太多压缩时间的感觉,使得整场电影的连贯性有敷衍的感觉,电子生命moss设想新意,场中众多情节画面,但还是没有易懂的表达,让人雨蒙蒙感觉。也许这是我感觉不足的地方。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4】

看完了流浪地球2。没看过大刘原著,只能基于首遍观影印象,说下极端个人主观体验。

细节精致、场面宏大、各种高科技设备机械等制作狂霸拽酷炫,贯穿始终,堪称视觉的极致盛宴。这种画面的冲击震撼确实无法在手机屏幕上感受到,仅此,就值得去影院朵颐饕餮。对于恐高恐黑的我,尤为舒适的当属宇宙图景的绘制。之前在科技馆所看的宇宙科学片,真实图景浩瀚深邃,个个星球之外弥漫无边黑暗,即便我们置身的地球都成为无限渺小的存在,个人不过如一粒灰尘,瞬息飘灭的强烈虚无感急速膨胀为无法克制的巨大恐慌。球2里涉及到的太空都是作为背景,画面主体是人类的文明,比如太空电梯、飞船等,或者是人类的家园一一地球。观影过程中不会出现置身太空之中的失重感和虚无感。个人始终有依存、有归属,占据半个画面的蓝色星球,如此美丽、美好且令人温暖。对家园的高度依恋也许是中国科幻作家设定带着地球一起去宇宙流浪的情感根源吧?

观影的过程却有点痛苦。除了三小时的超长观看导致的疲累,还有许多的困难:急速对话充斥着密集陌生的科技术语和数据,应接不暇;人物的动作、表情、行为、话语如同10倍速快进,消化不良;太空、地面、水下、地球上各城市等等,多样化场景转换频繁,区分困难。我这个衰老的低配置的cpu大脑完全来不及进行巨量巨类信息的理解、处理,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这是在哪、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干什么的茫然无知状态,无法同步剧情、无法共鸣情感。视觉审美的兴奋感维持了我半个小时的专注力后,再也无法阻止场域与视阈的剥离。就象一个差生,拼命笔直支撑着身体、努力专心倾听老师的讲解、奋笔疾书地记笔记,还是搞不懂在讲什么,终于精疲力尽、大脑当机,忍不住困倦烦躁、小动作不断。导演的表达与观众的理解脱节,就如同老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问题出在谁身上呢?

因为对情节的不明白,导致对故事发展(事件因果关系)的难以理解。比如,故事开始时,太空电梯及其基地遭到了谁的武装攻击?是数字生命派对真实人类派行动的破坏吗?为啥最后又发展为刘德华的数字生命拯救了人类地球?史前人类断骨愈合的故事能够类比当下人类面临共同毁灭亟需团结的境况吗?李雪健是什么身份可以对其他各国科学家发号司令?其方式简单粗暴,对下属“你不需要准备,一字不落念稿子就可以了”,在确知执行任务的人全部阵亡后仍要求科学家们“我的人会完成任务,你发射就可以了”,最后当然成功了,但依赖的是刘德华转变为数字生命的境遇偶然。这究竟在讲述科学还是在讲述玄学?是领导人物的决策疯狂还是我的大脑疯了。我的大脑一直在抽筋……

剧情不解进而造成无法形成对人设的清晰认知。吴京一见钟情的浪漫不是俗套的见色起意?虽然,后续铺展了两人舍命互助对敌、结婚生子至女方去世的感情线。突然,又设置个在可照顾幼子的岳父和必死的妻子之间进行抉择的“两难冲突,可是,当时的局面和后续的道路只能选择岳父啊。决择引发的情绪炸裂对吴京形象的构建不是多余的吗?决择的必然唯一性也让球1里的少年刘启的人物印象不只是一个叛逆中二,更像一个不懂感恩父亲付出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巨婴。还有,为啥李雪健饰演的领导时而深情演说说服、时而讲故事循循善诱、转而又严肃刻板命令?好分裂的人格啊!为啥刘德华饰演的父亲前不顾系统过载可能致使月球发射失败带来地球毁灭也要执意上传女儿的生命资料、后又舍身完成系统开启任务拯救地球?成功结果能弥补风险过程的过失从而让观众认可角色的行为吗?黑人小哥两次强调自己没有编制只是合同工所以没有医疗保险,事关全人类生死的任务你录用个生死场合还要纠结医疗保险的合同工?!在此对照,之前录取领航员的资格审查环节设置的两难抉择吴京悲情被冲刷得有点搞笑了吧。

最后的最后,剧终前终于暴露了前面人类遭遇的所有攻击、破坏、困难都是MOSS制造的。这也让我明白球1里为何MOSS会擅自作出放弃地球的决策。但是!整个故事讲述的不是人类应对太阳系毁灭的灾难?应对的对象,是一个摄像头,一个系统,一个机器?!

那么,整个故事的主角是谁(真实人类?吴京?刘德华?领导们?)?主线是什么?主旨是什么?

以上只是一个被剧情搞疯了的差生的疑问,不是质问。求科幻爱好者们和大刘作品研读专家们耐心解惑,别歧视暴凌我这个差生。

个人对故事发展的设想。如果人类走向数字生命的命运,如果机器系统控制了一切,故事也可以发展为黑客帝国那样:主角世界是数字世界,不断自我修正bug完成系统升级,而真实人类沦为苟且于地底黑暗角落的配角。

如果真实人类仍然是主体,接下来的流浪故事该如何更好地表达复杂人性的冲突?如何更好地讲清楚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撞?如何更好地呈现主角们(真实人类或者球1里的少年吴启)的人物成长?

看了球2也明白了球1里面的一些场景。比如,地表为何成为冰冻世界,MOSS为何叛变人类,刘启为何长成为叛逆中二少年(虽然仍然不能接受)。

结尾好像有两首主题曲,伴奏着一屏又一屏密密麻麻的展列参与各项工作的人员和机构的字幕,让人深感这部科幻大制作的认真、努力、用心和不易,由衷升起对导演郭帆的敬意,热切期待下一部科幻宏篇巨制的诞生。最后一首歌挺好听的。可惜只剩我这一个习惯等待字幕滚动直到白屏的观众。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5】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触就是想再立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为2实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满,细节到位,内容格外充实。

在看太空电梯危机时,我以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军的事,刘培强的年轻时代会是一个战狼一般的存在。

结果,我猜错了,刘培强没有被塑造成一个个人式的英雄,相反随着剧情的走势,《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示了老带新的薪火传承的精神,无数的刘培强师傅类的.老战士,带出了无数的刘培强,恐怕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才让刘培强最终毅然无畏的牺牲自己,让地球摆脱了后来的木星危机吧!

图恒宇的那条线,其实我是有点没看明白的,在我看来,图恒宇对女儿数字生命的执念是一种病态,我的认知层面可能更像马兆,会觉得人死了就是死了。所以,我会觉得影片里互联网联机任务是失败了,而既然“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那么应该有备选方案,比如说像《流浪地球》1里面那样人力点火的备选方案,而不是干等着奇迹发生。

丫丫的数字复活是一个意外,图恒宇和马兆的死亡其实也是意外,图恒宇的数字复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叠着意外,奇迹就不是我等芸芸众生可以坚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备选方案中努力,顺便被奇迹摸摸头。

而且影片里,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认为月球危机正是受图恒宇上传了丫丫导致,我一度以为丫丫入侵了moss以后会成为终极boss,没想到她成为了奇迹。

总的说来,《流浪地球2》真的是让人意外的惊艳,我想自豪的说一句: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级的科幻!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6】

相信大家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并不陌生。看完后,很多人想到的是希望,是人性,是勇敢……而我却想到了环保。

在本部电影中,因为地球的衰竭,全球大雪纷飞,地表毫无生机。看不到葱茏的树木,寻不见鲜花的痕迹,连野草都没有踪迹。所有的建筑基本都塌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地震、火山爆发、山体塌陷等灾害——如果没有地下城,所有的动植物早灭绝了。就算能走在地表上,也得穿上极厚的防护服,甚至带着氧气瓶……在电影中的2500年,一直如此。

想一想,这还真是糟糕!为了生存,每日只能生活在地下城里,2500年见不到阳光,看不到月亮,数不了星星;2500年走不了土路,爬不了大山,望不了草原;2500年划不了小船,摸不着鱼虾,看不见小雨……哦,不,多么凄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地球的衰竭,都是因为地球的迁移。

虽然这一切都是电影虚构出来的,可仔细想想,现在人们对地球的破坏:有的地方,水管流水不断,却无人洗手;垃圾桶总是满满的不可降解垃圾,有的地方,垃圾桶就在那儿摆着,可它的旁边却总有一座“高大”的垃圾山;有的地方,无论工厂废气,还是烧炭的浓烟,都布满空间;还有的地方,枯木无数,野草遍地,根本找不到有任何动物来过的痕迹……虽然表面看起来没多大的事,但如果这种状态一直发展的话,那么,这个地球可真吃不消了,总有一天,地球也会像电影中那样惨的。

地球中有一个,朋友们,咱们一定要趁现在还来得及,改正并维护生态环境,还地球一个好面孔。否则,不要等地球真的要流浪的那一天,才追悔莫及呀!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7】

兔年大年初二下午,全家人在电影院观看了一场新影片《流浪地球2》,颇有感触。

影片《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科幻灾难片,描述的太阳系即将毁灭,太阳系不再适合生存,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倾尽资源在地球表面建造无数个流星发动机,以推动地球,人类耍带着地球去冒险,争取找寻新的星系家园,最后地球陷入绝境。大气层将被木星吞噬,英雄们利用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这个大气球,试图用木星爆炸的冲击力,将地球弹走。结果,航天英雄控制国际空间站,让行星发动机将其点燃,里面的几十吨吨燃料燃起,航天英雄壮烈牺牲,地球被拯救。

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释怀,不禁陷入沉思。人类会有这个时候吗?看太阳系四光年的浩瀚宇宙中,还会有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吗?就算有另一个地球,又有多少人能转移到那里去呢!难道我们的家园就要被冰雪覆盖了吗?难到只能蜗居地下不见天日吗?难道真的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吗?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该片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从时间顺序上讲,《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篇,《流浪地球》是四年前的春节在电影院观看的。《流浪地球2》片长173分钟。由吴京、李雪健、刘德华、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领衔主演。

影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地球已伤痕累累,大地溶化,过渡砍伐,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无序开矿等等,让地球不堪重负,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拯救人类自已。只有珍惜好现在的地球家园,人类才不致于像其他物种一样过早灭绝。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地球的灭亡是迟早的事,还是要尽力保护,推迟消亡延长寿命为好,切行且珍惜吧!

影片虽然是科幻虚构的,但并不是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令人深思,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我要呼吁:快救救地球吧!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8】

地球何以美好?因为蓝天、因为鲜花、因为月亮,因为身边的家人,对于每个人来说最最核心的其实就是人。

电影《流浪地球》系列是在说如何让人类得以生存,达成的方式是驱动地球去流浪的方式,但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提出方案、执行方案、建设设施、化解危机,电影体现的更是人的核心。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讲一个好的故事,更是展现了人在故事中的优秀品质,没有国界,这样的电影才能打动人心。

《流浪地球2》的四个主角其实在宣传片里就可以清晰的知道,他们都是有着自己或大或小的目标追求,从而在这条为人类生存、为地球生存的道路上各自表现出了符合自己意志的行为。周喆直(电影人物)为了化解国家的为难承受着责任;图恒宇(电影人物)为了让女儿在数字世界的生命可以完整;刘培强(电影人物)为了家人可以有个安全的港湾,可以继续活下去。而他们的身边还有支持他们、关心他们、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人,比如张鹏、马兆、韩朵朵、郝晓晞(四位电影人物)。

电影中多次出现机器的红色“独眼”,用电影中的话说“幽默的说法是更容易聚焦”。在我看,个人对机器的特写有这样的想法:一、高度智能化的机器是完全理性的存在,正如对刘培强的审核,看似说了句幽默的`话,但处处透着冰冷的态度——完全的理性。二、智能化的机器在静静地看着人类将要走向何处,是相互的残杀、诋毁,还是能互助、协作。这也就是最后智能化的MOSS讲出的.“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人类的文明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智能化的机器有可能在人类的选择下会做出机器的选择,至于这个选择有利于谁?不得而知。更值得人们去思考。

与机器的对比,人类突显了人性的多样;多样的人性在危难之前会有不同的选择。对于人类而言,感动着人类之所以能持续的生存进化,地球之所以美好,就是人性中的善占据了主导,才让一切美好成为可能。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现实中,地球上就是有了这样的人,地球才得以光芒无限。而这光芒是人性之善——对抗危机、坚持理想,传承与感动这一代一代的后来者,人类才能做出不断的跨越,让生命得以延续进化,散发光芒。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9】

大家肯定还记得几年前《流浪地球》上映时的场景,可谓炸裂,刷新了对于国产科幻的观感。

如今《流浪地球2》贺岁上映,续作到底怎么样,会不会烂尾续貂、只是借前作名气炒作,还是说像《终结者2》一样后来居上、大呼过瘾,今天作为一名观众来谈谈观感。

本文无深度剧透,以观感为主,可提前阅读,也可观影后回味。作者本人曾看过《流浪地球》原作及《三体》等刘慈欣作品,还有阿西莫夫《银河帝国》系列作品,所以会提到个人对科幻的一知半解。

首先,介绍一下《流浪地球2》与《流浪地球1》之间的关系。

流2并非是流1的续集,如果是续集,就没吴京(以演员名为主来介绍,偶尔出现角色名字)什么事儿了,在流1中刘培强(吴京饰)已经为炸毁木星牺牲。

严格说,流2而是流1的前传,讲的是从2044年开始,人类在预见100年后将遭遇太阳毁灭地球后,决定启动自救计划。在计划最初,人类内部未达成一致,暴发了激烈冲突,开头不久即是巨大的太空电梯遭遇袭击的情节。经过人类中坚力量的果决努力,暂时解决了内部阻挠,克服了不利环境影响,开启了长达2500年的流浪地球计划。

因为是前传,从情节来说,流2对流1做了很多向前的铺陈和演绎,比如刘培强妻子的出现,完善了故事中家族关系史,再比如刘培强设法加入官方行动计划以便把进入地下城名额留给家人,这个情节在流1只是刘培强对其岳父韩子昂(吴孟达饰)的一句话交待,在流2中可以看到,这一步棋是主人公利用当时政策,最大限度地保护家人,流1中点墨提及,流2中是一片渲染,让看电影喜欢考据、挖掘关系的爱好者十分受用。

好吧,说的就是我自己。

其次,说说流2的故事脉络。

看过《流浪地球》原著的人大概知道,流1基本以原著为核心,叙述了故事的主体部分。

流2中很多情节在《流浪地球》原著并未出现,刘慈欣又出现在监制、编剧当中,这也说明流2的很多故事是大刘与编剧团队的二次创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原著,而是从原来故事框架里生长出枝蔓,在一条条的新线索发生的几乎独立的故事。

流2里,故事沿三条线索同时进行。

第一条正面线索是李雪健,作为中方的灵魂人物参加拯救地球的行动,当年老实木讷的宋大成,这一回刚硬狠辣,极有人格魄力。我一向讨厌老戏骨这种标签,还是应该具体解释演员对角色的贡献。李雪健在这部电影中给出了专业、老练的表演,他背后是我们祖国的身影,有味道、有个性,好看。

第二条线索是作为飞行员的吴京,他主要负责在故事里的各种关键场合出现,这一回没有很多打戏,要谈恋爱,要为老幼病弱安排未来,要和师友临终诀别,心硬如铁,英雄无泪。越往后半截,吴京的文戏越多,个人感觉挺好的。人生很多事情,不是豁出命去就有结果,最难的,是抉择。

第三条线索是作为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刘德华,这条线索原作没有。剧中,他早年痛失爱女,想借量子计算机为其延续数字生命,却开启了电影里另一种大胆的可能。这条线索在电影中一直暗暗进行,依大刘写《三体》的那股劲儿,有看头。

流2带有大刘小说情节的显著特征,看过《三体》的人大概会印象深刻。

有时是把人逼到绝境,掐灭一切希望、让读者和剧中人都觉得这事儿根本无解时,突然拿出一个震古烁今的解决方案,情节就这样在下一刻被这样奋力、精巧地改变,比如流1中,最后吴京舍身去点燃木星,《三体》中,面临三体人的绝对威慑,罗辑转身成为第一任执剑人。

有时是刻到骨子里的残忍与精准,还记得《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么?还记得韦德那放肆的表达么?“你会把你妈卖给妓院吗?”“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那泯灭一切人性的残酷执行力,让人齿冷,又让人着迷,明明知道他是对的,知道这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但又觉得怎么如此丧心病狂,恐怕真的把你安排到那个位置,只会像《三体》中的程心一样,事到临头,迟迟按不下那个按钮。

不用担心,当面临最终抉择之时,总有那些优秀而坚强的英雄,为人类整体作出牺牲,换来光明的方向或者是片刻喘息,那一刻,他们身上焕发出的人性的光芒,可与日月争光。

以上这些,在流2中都有不俗的展现。

另外,大刘对于人性黑暗面的描写一向不令人失望,在流2里也有同样演绎。

太阳要毁灭了,闹心的不是太阳,而是人类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在流2中,是移山计划和数字生命的斗争,第一种需要付出2500年的时间,几十代人努力,面临众多不确定性,第二种只要技术成熟,似乎就可以让现存的所有人过上永生的生活。

该如何选择?

简单的路,越走越难,困难的选择,会越走越宽。但如果当下告诉你,你穷其这一生的努力只是那困苦中的一小段,那千百年后的幸福果实根本无缘时,你又会如何选择?

最大的敌人从来不在天上,在身边,不在外面,而在内心。

第三,来说说特效。

这恐怕是不关注情节,不关注小说的观众最关心的,我就想过年看个爽快的片子,那流2能不能值回票价?

看过流1,相信大家都被震撼到了,中国科幻也能如此惊艳。流1里对于地下城的设置,对于空间飞行的安排,表现得有板有眼。

它提供的不是一时新鲜之物、一件又炫又酷的装备,而是一套整体解决方案,或者说一整套关于未来的逻辑和秩序,这是科幻最让我着迷的地方:你说它来自未来,让我觉得,这讲得通!

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流2的画面绝不输流1。

太空电梯、空间站,炸毁月球、启动推动地球的发动机,每个宏大而壮丽的瞬间,让人体会到了一种铿锵的历史感。

个人还是觉得刘慈欣的节奏与把握和阿西莫夫比较像,把科幻写出历史的感觉,它明明发生在未来,却像一部来自将来的将来的人们留下的一部关与我们未来的历史书。

第四,影响。

这部电影当中,是中国人作为人类当中的坚决派,挺身而出支持移山计划从验证到实施。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美国大兵、超人、蝙蝠侠、钢铁侠拯救世界,这回看到沙溢喊出“中国航天队,五十岁以上出列时”,不觉眼热。

不吹不黑,这一回,我看到中国电影用技术、故事、理念、价值观站在了世界电影的前列,看到了一组中国英雄站到了背负人类使命的场景。同时站出来的还有俄罗斯老航天员诺夫,沙溢和老诺夫最终在通讯器里道别,让我印象深刻。

在这一方面,个人反对简单地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电影拍得只有少数本土人能懂然后宣传这有多么稀有、多么接近失传,得把故事讲得其他不同文化、传统的人都能看懂,能够体验到你说的浪漫和激情,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

连懂都不懂,何来共鸣?

我比较喜欢流2在这方面的设置,国人讲斗争、更讲团结,在复杂的形势当中,讲奉献、顾大局、不认怂,而并非简单的孤胆英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负重前行。

在茫茫宇宙面前,在漫漫自然千万进化史中,我们人类是确实是十分渺小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共同为了自身安全,按照一定规则,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10】

看每部电影都觉得自己确实看明白了一些东西,也明白自己更多东西没有看明白,然而大都不了了之。流浪地球2是唯一一个让我思考要不要去二刷和独立思考更多的电影。于是写了很久写完了我的一些观后感,结果如下:

一方面,确实让我思考地更深了,甚至看的时候没想到的'东西再写观后感的时候竟然抿出来了。只是太耗时耗力了。

另一方面,看完影评和解析才知道,很多关键点,我一刷完全没有看明白,比如Moss是正是邪;Moss造成灾难的意图所在和经过的量子计算;Moss和科学院(马兆、图恒宇)、政府(周喆直)的关系;周喆直的“我相信我们的人”;周喆直“有人在帮我们”;Moss称图恒宇是“唯一的变数”......

我很菜,自以为懂了其实很多都没看懂。但是还是发出来我幼稚的一些独立思考罢!不枉我为球2写了这么多。

它真的是载入史册的好电影。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11】

流浪地球2其实是流浪地球前传。能值回票价;比1更好看,无论从格局、特效或故事情节上都更胜一筹;最后的彩蛋一定要看完,是画龙点睛之笔,不看到最后是不能完全理解整个影片的结构的。

一句话概括流浪地球2: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打底,以如何在危机中延续人类文明为主题,产生了保护实体生命还是将生命虚拟化的分歧,人类将以何种形式存在?文明将选择哪个方向演进?地球将驶向何方?整个影片我用一二三来概括。

一个危机:太阳即将毁灭;

两个选择:地球星际迁移寻找新的"太阳"或者数字化,意识到"云端"永存;

三条主线:刘培强故事线;图恒宇故事线;周喆直故事线。

影片的第一个小时我感觉有点乱,抓不住影片的主线,感觉跳来跳去没有头绪,后来才发现是有三条独立主线交错进行的`,在影片的结尾才把所有的疑惑全部解开,像打通影片的任督二脉一般醍醐灌顶。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篇12】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作文合集4篇


这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观后感就是对所看过的作品概阔总结自己的感受,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写观后感的格式要注意什么呢?为此,我们特意呈上“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作文”,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作文 篇1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作文 篇2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2诶,没想到足足将近三个小时哈哈,但是确实很精彩全程无尿点,喜欢科幻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但是我爸看的好像要睡着了哈哈。以下涉及一些剧透建议观看后食用讨论~

关于三条故事线:

故事线1:刘培强,流浪地球时候的刘培强牺牲了,这一部是前传填了很多之前的坑,比如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吴京:看到她的那一刻,我连孩子叫啥名字都快想好了,最喜欢这一段了然后有几段还挺好笑的,“跳楼机”那段俩人是预备队员,旁边一外国小哥对韩朵朵说害怕可以抓我的手结果那小哥全程紧紧抓住刘培强的手不肯松开,送花片段,都很有意思,这条线主要是领航员视角,沙溢演的师傅和刘培强的互动也很感人,最后人工点燃核弹那里真的很感动,所有50岁以上的航天员站了出来,执行自毁燃弹任务,师傅的角色也很鲜活,救回了刘培强,师傅好满足,甚至最后一分钟好漫长,老队友问他想说点啥,却也只说出了“说点啥呐”因为没有遗憾了,最后为了地球牺牲也感到自豪。解释了很多第一部很多的疑惑,刘启和刘培强的矛盾等等。

第二条线是刘德华饰演的技术人员视角,他的执念是想要救自己的女儿丫丫,一直想通过虚拟人的师姐让丫丫获得自主意识,里面马兆应该是刘德华的师傅:没有人的世界是不完整(好像是这个意思)之前的计算机算力只能维持丫丫两天的生命,这个技术人员就一直想要去给丫丫完整的一生,这也是两个观念的碰撞,是接受现实还是在虚拟世界永生,显然他选择了后者,当然也是因为这样最后才能成功完成了最后的密码任务。ai智能的发展速度真的很可怕。

第三条线是中国的代表周先生视角,在联合国会议上沟通决策的视角,很红~最后发射按钮那里中国人不可能完不成任务真的很燃,最开始不被看好相信,然后只有我们自己坚持推动的计划在2044年验证成功了,然后大家一起动了起来,一共三四个决定吧,决定整个世界的走向去留,这里面还有一个传承,周先生给小女孩机会发言,告诉她别紧张一字不落的念出来就好,最后小女孩也给了新人小伙机会。

这几条线以及这么多的任务就构成了这一样一个宏大的流浪地球的宇宙画面,我个人还挺喜欢整个线的,虽然有的部分一猜就猜到剧情了但也还是特别精彩的。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作文 篇3

看《流浪地球2》让我遗憾的是,比起科幻视效在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工业水准,这部电影对科幻电影核心的人文表达显得“保守”——生命存在、末日焦虑、道德伦理、性别关系等方面的想象力是匮乏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当下社会主流观念的平庸延展。

什么是科幻电影在人文层面的想象与表达?我们拿一些经典电影举隅——沃卓斯基姐妹的《黑客帝国1》,通过男主人公发现自己只是“缸中之脑”,反思个体意志与全景敞式监视之间的斗争关系;改编自特德·姜小说的《降临》,它令人惊奇地建造了一套未来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带有时间性,语言在重塑认知方式的引领你逐步感知到未来在此刻的涌现;克里斯朵夫·诺兰的《星际穿越》调转“墨菲定律”的原初所指,给予一种悲观主义的安抚表达,过去与未来时间形成一种闭环,但时间终究可以通过艰苦的物质性劳作来克服与抵达;最近成就60岁华裔女星杨紫琼斩获金球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瞬息全宇宙》,则是在探讨无穷宇宙的瞬息穿梭之间,个体如何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而人与人在日常性中构建出来的爱,成为了女主角选择留在最庸常的宇宙的原因……

我们以这些一流的科幻电影为参照来审视一下《流浪地球2》的人文表达。电影里,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倡导“移山计划”大方向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周喆直语),指向的是种族繁衍不息,“给予人类文明以岁月”,还带着古老的愚公移山的长期坚韧信念。生存,不管是以何种艰苦卓绝的方式生存,在“移山”的倡导者看来,是最基本的底线,哪怕孩子、孩子的孩子

等一百多代人类面临2500年的与太阳系告别过程中的长期生存危机与潜在的精神隐患,也必须坚定不移。

与之相对的是他国甚嚣尘上,对此计划进行扰乱的“数字生命计划”,也就是将人类的意识上载到云端的元宇宙世界里,以一种肉体灭绝的形式重生。“数字生命计划”相对于“移山计划”总是以一种负面的方式运作自身——支持此计划的地区都是动乱的、短视的、自由主义泛滥的形象出现。有一场戏是嬉皮士、流浪汉般的抗议者眼红脖子粗地冲向吴京饰演的主角刘培强面前,被后者轻松吊打,这一简单的冲突戏我们能看到正邪二元形象的对决与结果。直到刘德华饰演的工程师图恒宇,他车祸中丧生的女儿丫丫在“数字生命”里重新现身,我们才一睹科技变革带给人类生存的一些正面可能。不过,在这条叙事中对“数字生命”的表现也仍然是不稳定、扰乱的,比如每次丫丫都要尖声重复询问“爸爸,这道题要怎么做呀?”,甚至是引发对技术主义的恐慌的——一场戏中,当丫丫的“数字生命”开始产生意识迭代时,她发现了自己被困在一间出不去的房间里的现实,她声嘶力竭地哭嚎敲打屏幕,视听效果也在此变得如同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惊悚电影。出于对女儿的执念的爱,图恒宇用尽各种手法留下女儿数据所存储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550W,并不惜背叛他身负的太空任务“逐月计划”,也由此锒铛入狱。全球互联网行动中,监狱里的图恒宇临危受命,此时他终于驱散了一些“数字生命计划”倾向所带来的阴影,矢志不渝、奉献出生命的代价完成了任务,终于和丫丫在元宇宙空间里团圆。梦幻般的虚拟空间生活在结尾短暂地勾画了一张数字生命的乌托邦场景,但突转的结尾,550W以一种不受人类操控的形象出现,再次将之付诸泡影,这个发展出个体意志的550W竟然是诸多计划在关键时刻失败的罪恶源头。

在此,我们可以明确电影里“移山计划”与“数字生命计划”之间二元对立的对抗模式,前者是一种自农耕文明以来、扎根在土地上的、集体组织结构的、代代生命繁衍不息的文明存续方式,后者则是一种寄托在邪恶不可信的科技革命之上的、强调个人主义、不对人类存亡负责的虚无主义的生命状态。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便构成了地球末日来临时,《流浪地球2》所呈现的对于人类生存的核心哲学思考。从我主观的角度来评价,这种哲学想象看似深刻宏大,却是匮乏的。

如果是要表现一种人类救亡图存的纷乱图景,我们大可以发挥想象力,参照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那时的救亡图存方案呈现出一种众声喧哗的“世纪末的华丽”,各种主义层出不穷,在无数的知识分子的实践和反思多种方案后才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现在《流浪地球2》的问题就是叙事中“先验性”地指导了我们人类要走“移山计划”(即使有太空站的火种计划,与他国的反对与干扰,表达得也很程式化),且凭借一种先验性的自信,相信我们会被此计划拯救,实践会跟着理论走,如结尾阶段周喆直的自信“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除了这个计划之外主要表现的就是负面问题层出不穷的“数字生命计划”,而没有对多元的生存计划进行更加具体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就拿“数字生命计划”的否定形式来说,“技术主义的焦虑”在世界范围内的科幻电影表达里显得单薄,不能够充分满足观众对于“数字生命”的好奇心。比如我曾经看过的科幻剧集《上载新生》,讨论了资本对于数字生命的剥削与控制,现实中的贫富差距会在元宇宙里更进一步被夸大化——有钱人可以拥有最丰富潮流的“皮肤”和各种“道具”,穷人连看电子书都因没有钱而不能解锁全文,并用着2G流量维持自身的存在,没钱的时候数字生命就进入了停滞。再往深入想想,如果数字生命被控制在元宇宙里无限996呢?资本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罪恶合流,难道不比简单地表现这些反对者都是盲目的堕落的要更加丰满?况且,又如何能够确认,即使“移山计划”具有科学上的可行性,全世界的价值观,就能为了生存目的而统一呢?这一定会是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博弈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验证了可行性即可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过程。

最后,来说说大家都关心的性别问题。还是我开头的论点——“保守”,主要是在延续如今社会主流观念里的秩序。吴京饰演的是一个国际空间站中的中国领航员,他身上兼具忠、孝、义等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理想男性特质的表现,唯一的“缺点”是偶尔流露出的憨傻,体现出主流电影里程式化的英雄男性正面中略带有一些瑕疵的塑造方式。王智饰演的韩朵朵,应该带给了许多女性观众以精神振奋——终于能看见一个业务能力不输男子的女性宇航员了!

韩朵朵的出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看起来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与刘培强比武的时候能轻松撂倒对方,显示出社会主义中国里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劳动者力量。但是,接下来的情节里,这个女性形象在刘培强的求爱过程中却又再次呈现出编剧想象力匮乏的一面——这么一个独立果敢勇猛的女性宇航员,竟然被刘培强送出的一束红色玫瑰花轻松打动?在紧急情况下大喊出“别弄坏我的花!”(大意),这句不符合人设的台词也预示着接下来顺着刘培强想象的理想婚姻剧情发展——韩朵朵与他结婚,生孩子,做起了贤妻良母,罹患癌症逝世后他再用红色玫瑰花悼念她。自始至终,剧情里虽然展示了韩朵朵的过人职业能力,却总是让她在关键时刻被刘培强保护,也没有让她承担任何拯救人类计划的主导性工作。韩朵朵的身上呈现出经典的“花木兰困境”,如同戴锦华指出,“一边是作为和男人一样的'人',服务并献身于社会,全力地,在某些时候是力不胜任地支撑着她们的'半边天';另一边则是不言而喻地承担着女性的传统角色”。换言之,花木兰们可以短暂地表现她突出的能力,但最终仍然要在任务解除后回归贤妻良母角色里,解除女性僭越的危机。

那么,如何从女性主义角度改写韩朵朵的叙事线索?我想得先从那束花开始动笔——如同伍尔夫所写,“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买束鲜花”。韩朵朵要亲自大步而开阔地,自由而坚定地,走向那片灾难后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废墟里。呼吸着末日氧气稀薄且骤冷的空气,她弯身从残缺的钢筋水泥缝隙里,轻柔地摘出一束瘦小却傲寒的鲜花。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作文 篇4

看完《流浪地球2》,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写一点我对剧情的理解和对科幻的感悟。

首先流浪2沿用了《三体》地球往事的记叙方式,通过一个个关键时间节点勾勒出地球历史的亘古延绵。

《流浪地球2》着重讲述的是两次危机——2044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和2058年的月球坠落危机。2044年太空电梯遭遇恐袭,“方舟一号”空间站的坠落。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因为“逐月计划”的实施,月球在靠近地球时如果突破了洛希极限,月球残骸将撞击地球,造成地球表面的破坏和大量人类伤亡。影片的重点也在这两次危机的

《流浪地球1》着重讲述的是2075年的木星引力危机,借助木星引力的弹弓效应和获取“点燃”木星的能量,渡劫之后地球摆脱太阳公转轨道,宣告逃逸时代的结束,人类正式进入流浪时代,驶向半人马星系(三体人老家)。

更具体的事件记录和时间节点我还特意做在了一张时间轴,如下图:

其实可以从编年史中看到,为了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并行实施3大计划,每个计划的命名在更改,在大众视野中的存在感在变化,不同历史时期所要完成的任务使命在调整。在此期间虽然有“星球派”和“飞船派”的阵营纷争,但执行计划的人员——主角刘培强和图恒宇,其实都参与到了各个项目里。

PLAN A “流浪地球计划”-“移山计划”+“逐月计划”

PLAN B 早期空间站-“方舟计划”-“领航员计划”-“火种计划”

PLAN C “数字生命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体现了东方文明的价值观倾向,有着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国人对土地抱有深刻的乡愁情结和家国情怀,我们选择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恒星。这其实是最有难度的计划,但却必须放在执行的第一位,因为它意在保全大部分人类的利益。为此我们不惜炸掉月球,炸掉木星,只为摆脱来自死亡的太阳引力。那些用来“核威慑”的毁灭性武器,在危难时刻竟也转化成了一线希望。

方舟计划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视频,我对“流浪地球计划”这条线是比较清晰的。而“方舟计划”发现了一些前后矛盾的问题,最终试着理清了一些细节:

“方舟计划”最开始是代表了西方精英主义人群利益,在计划一开始就受到民众压力。2029年,黑客取得美国政府的研究计划并向社会公布。计划书中指出太空移民的成本高昂,因此只有资产3000万美元以上的人才能有机会参加船票抽签,恐慌的美国社会再次爆发大规模暴动。

2044年,太空电梯遭到恐袭,“方舟一号”空间站被炸毁,4000千余人遇难,UEG被迫关闭全球互联网。“方舟一号”日常充当太空通讯和物资集运的中枢,如果“移山+逐月计划”失败,“方舟一号”则驶向太空。至此可以理解为以美国主导的“方舟计划”失败。

现有资料是这么写的:【2044年,联合地球政府(UEG)决议提出三大应对计划:“移山计划”“方舟计划”“逐月计划”,三个计划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互为备手关系。】——而实际上这里的“方舟计划”应该不再是美国主导的,而是UEG主导的,如果与《流浪地球1》剧情结合,这里应该改为“领航员计划”更为准确,同年刘培强参加的也是“领航员计划”。

(另一则资料:与此同时,为保障地球航程安全,联合政府集结全球航天力量,耗时三十年建造了“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将以十万公里的相对位置伴飞地球,为地球提供预警、领航及通讯保障。)

随后就是到了《流浪地球1》的剧情,2075年木星引力危机,“流浪地球计划”险些失败,“领航员计划”更名为“火种计划”。

所以美国主导的“方舟计划”不具有正义性,因为它仅代表少数精英群体的利益,在还未尝试拯救大多数人类的前提下就选择牺牲大多数。而后来UEG主导的“领航员计划”和“火种计划”都具有正义性,“领航员计划”是为了领航与伴飞,“火种计划”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这与《三体》中寄出云天明的大脑是一个思路)。

数字生命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让我想起去年高分动画片《万神殿》,根据刘宇昆(这位华人科幻作家翻译了大刘的《三体》,让《三体》被更多国外读者看到)的短篇小说改编。影片讲述的上载智慧(Uploaded Intelligence)跟“数字生命”有几分相似。

不同的是,图丫丫的意识被局限在一个两分钟的循环中。这又让我想起《西部世界》第二季第四集,威廉的岳父迪洛斯被困在一个循环测试中,第149版本的迪洛斯。同样的一段循环,同样的一个封闭空间,或许只有通过不断的循环穷尽该意识样本的反应可能性,才能收集完全样本的原始意识素材,然后再配合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最终形成一个近乎于本体的意识。所以这种“数字生命”是否还是本体,就已经存疑了,她也许已经变成了新的物种——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产物。所以在社会伦理上,也是需要讨论的。

图恒宇充当了一个锚定真实性的触发器,他反复跟这个两分钟的女儿互动对话,再配合量子计算机Moss的算力,不断分叉出n种可能性,当分支多到大量重合,可以合并相似项时,这个n值应该也就接近最大值了(这又让我想起《西部世界》里所述,人类不过10247行代码,学术界对自由意志的质疑。)

所以说,图丫丫是第一个“数字生命”,图恒宇是她的人类老师。而Moss作为算力工具也在不断观察和学习图恒宇与图丫丫的互动关系,从550A一直迭代到550W,最终它也产生了自我意识——所以这两位都是它很重要的老师,它一直在偷师学艺(而且它学的不是单一的人,它学的是两人的关系互动)。所以在彩蛋里它对图恒宇说,他是唯一的变量。以上仅为我自己的一种粗浅理解,理论上还能自圆其说。

科幻的意义

人类的边界可以拓展,但人性的美好不可泯

2019年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与2023年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这种心情的对比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过去4年人类经历了艰难时刻,大疫之后的开放,也让今年的贺岁档恢复了一丝生机。另外《三体》的动画片和连续剧也在热播中,我们也正在目睹中国科幻的崛起时刻。

回想自己初中时阅读《科幻世界》的快乐时光,让我结识了中国科幻文学的那些杰出作家: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陈秋帆、钱莉芳、飞氘、夏茄……虽然他们写的作品我基本都忘的差不多,但他们的名字我依然还记得。如今30多岁的人了,还会读一些科幻作品,实际上还有很多课要补,尤其是国外的科幻巨头。作为一个文科生,时常遗憾自己没有学理,那些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并没有深入了解,但不给自己设限,以有限的生命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已经足够。

每每遇到好的科幻作品,不管影视还是文学,看完后总会不禁去问科幻是什么,科幻的意义是什么。科幻或许就是在科学的框架之下进行幻想与组织,最终引向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诘问吧。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人本身的讨论,人类的边界在哪里?人类会进化吗?人类会灭亡吗?我们去向何方?我们的爱会失去吗?

我们需要一些无用的思考及实践,在这个意义被消解的时代中,我其实特别怕自己被异化。而实际上作为一颗公司的螺丝,我难免会忘却自我实现的初衷,人始终保持清醒是很难的。在这个赛博朋克已然成为现实的今天,我们需要反复审视科技带来的利弊,因为它也是促使我们异化的变量。人类的边界可以拓展,但人性的美好不可泯灭。

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去阅读科幻,让ta从中获得思考与感悟,让ta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执着下去。而我也会守护这份爱,让文明可以延续,而非仅仅是基因的继承……

就像大刘所说: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合集(8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m.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