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久久难以平静,各种想法萦绕在心头,关于信仰,关于救赎,关于善与恶,关于人性,关于饶恕,关于裁决这些将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消化,也许最终能想出些什么,也许就这样一直模糊着。
当初选择看这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着作,是因为曾经看《爱因斯坦全传》时,里面提到说爱因斯坦称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很好奇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能让这位物理学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遂去图书馆借来读,花了四个晚上一个白天读完了这部作品。读完后,很庆幸自己读了这部作品。 读这部作品时,我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卡拉马佐夫家庭的悲剧故事,暴躁好色的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粗野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否定上帝存在、沉默的二儿子伊凡,虔诚和善的小儿子阿辽沙。整部作品的情节随着这个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及大儿子被控弑父的案件展开,紧凑联系。说实话,一直到最后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死了费多尔,我都还在猜测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这部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很成功,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大多同时有着跨越两个深渊的天性,温情和暴力,癫狂和理智,怀疑和虔诚,作者却能把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现在都深深的刻画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于这个弑父案的主角德米特里,我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吗?他性格暴躁、粗野,荒淫;为了格鲁申卡,他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卡拉马佐夫式不顾一切;他与父亲正面激烈冲突,最后惹上了弑父的嫌疑。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的确很荒诞无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认为自己杀了老仆人后的最后一夜的一系列行为。他疯狂的奔向格鲁申卡,表达他的爱,表现的像个孩子。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喜欢这个人物了,为他的不顾一切,为他的诚实坦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吧。
再说说这部作品中总是给人带来光明的阿辽沙,因为这个人物的存在,使冲突、压抑中总还有些安慰和希望。他也曾经迷茫,怀疑过,但在仰望繁星,感受阳光时,他重新找回了对人世间的爱。在他热烈亲吻大地时,我突然也感觉生活如此美好,感激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那一刻,我也如他般明朗。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还是保持着那颗善良、诚实的心。
还有那位凶手斯麦尔佳科夫,对于他为什么宣称您(伊凡)才是这个案子的唯一元凶,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从犯,我有一些想法。斯麦尔佳科夫才开始对伊凡是怀着敬意的,认为宣称没有信仰、否定一切事物的伊凡有自己的思想,和他所谓的信念是一样的。原本斯麦尔佳科夫是孤单的一个人,现在,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找到了同盟。他认为他和伊凡能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总认为伊凡全都知道,这就使他认为伊凡在与他谈话时理解了他的意思,是教唆他杀费多尔。这是一个极度孤单、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的悲哀。但对于他最终的选择,我还是有点疑惑,他最后的精神应该是清醒的,也没有表现出内心
的极度矛盾,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是害怕接受审判?发觉伊凡不全都知道感觉失去同盟的绝望?为难知道真相的伊凡?
这部作品很多地方都讲到了宗教,讲到了上帝,也时不时的在怀疑上帝的存在与否。我不是基督徒,所以我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接受其他人心中的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信仰,无关乎宗教。信仰是什么?我认为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一种信念准则,是心灵深处自我反省的一片无人打扰的净土,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行动。人总该信仰点什么,如果没有信仰,怎么有力量不断前进?关于人性,我认为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坏,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心中也会存着一点善意,比如费多尔对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爱。关于裁决,应该由谁来裁决?宗教?法律?但这些不都是人制定出来的吗?还是自我裁决,如德米特里一般,我为我整个的一生惩罚我自己,我惩罚我整个的一生?我同样疑惑。
这部作品中还有很多看似寻常的句子却往往蕴含深意,如不要对自己撒谎,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咀嚼回味,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写读后感要顾及哪些格式吗?当我们从作者写的作品中获得反思,获得新的看法时,读完作品后,我们不妨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想法。由此,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久久难以平静,各种想法萦绕在心头,关于信仰,关于救赎,关于善与恶,关于人性,关于饶恕,关于裁决。。。。这些将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消化,也许最终能想出些什么,也许就这样一直模糊着。
当初选择看这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是因为曾经看《爱因斯坦全传》时,里面提到说爱因斯坦称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很好奇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能让这位物理学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遂去图书馆借来读,花了四个晚上一个白天读完了这部作品。读完后,很庆幸自己读了这部作品。 读这部作品时,我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卡拉马佐夫家庭的悲剧故事,暴躁好色的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粗野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否定上帝存在、沉默的二儿子伊凡,虔诚和善的小儿子阿辽沙。整部作品的情节随着这个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及大儿子被控弑父的案件展开,紧凑联系。说实话,一直到最后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死了费多尔,我都还在猜测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这部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很成功,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大多同时有着“跨越两个深渊”的天性,温情和暴力,癫狂和理智,怀疑和虔诚,作者却能把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现在都深深的刻画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于这个弑父案的主角德米特里,我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吗?他性格暴躁、粗野,荒淫;为了格鲁申卡,他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卡拉马佐夫式不顾一切”;他与父亲正面激烈冲突,最后惹上了弑父的嫌疑。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的确很荒诞无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认为自己杀了老仆人后的“最后一夜”的一系列行为。他疯狂的奔向格鲁申卡,表达他的爱,表现的像个孩子。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喜欢这个人物了,为他的不顾一切,为他的诚实坦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吧。
再说说这部作品中总是给人带来光明的阿辽沙,因为这个人物的存在,使冲突、压抑中总还有些安慰和希望。他也曾经迷茫,怀疑过,但在仰望繁星,感受阳光时,他重新找回了对人世间的爱。在他“热烈亲吻大地”时,我突然也感觉生活如此美好,感激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那一刻,我也如他般明朗。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还是保持着那颗善良、诚实的心。
还有那位凶手斯麦尔佳科夫,对于他为什么宣称“您(伊凡)才是这个案子的唯一元凶,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从犯”,我有一些想法。斯麦尔佳科夫才开始对伊凡是怀着敬意的,认为宣称没有信仰、否定一切事物的伊凡有自己的思想,和他所谓的信念是一样的。原本斯麦尔佳科夫是孤单的一个人,现在,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找到了同盟。他认为他和伊凡能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总认为伊凡“全都知道”,这就使他认为伊凡在与他谈话时理解了他的意思,是教唆他杀费多尔。这是一个极度孤单、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的悲哀。但对于他最终的选择,我还是有点疑惑,他最后的精神应该是清醒的,也没有表现出内心
的极度矛盾,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是害怕接受审判?发觉伊凡不全都知道感觉失去同盟的绝望?为难知道真相的伊凡?
这部作品很多地方都讲到了宗教,讲到了上帝,也时不时的在怀疑上帝的存在与否。我不是,所以我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接受其他人心中的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信仰,无关乎宗教。信仰是什么?我认为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一种信念准则,是心灵深处自我反省的一片无人打扰的净土,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行动。人总该信仰点什么,如果没有信仰,怎么有力量不断前进?关于人性,我认为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坏,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心中也会存着一点善意,比如费多尔对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爱。关于裁决,应该由谁来裁决?宗教?法律?但这些不都是人制定出来的吗?还是自我裁决,如德米特里一般,“我为我整个的一生惩罚我自己,我惩罚我整个的一生”?我同样疑惑。
这部作品中还有很多看似寻常的句子却往往蕴含深意,如“不要对自己撒谎”,“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咀嚼回味,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陀老的这本书打五颗星根本不够,我想把整片星空的星星全打给它。
怎么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去年就开始阅读,直到今年,一会儿在kindle上阅读,一会儿拿起手机看,被很多事儿打断也被其他书吸引过,断断续续地阅读所以感受也是凌乱的。今天一口气把后边全部给看完了,真的是情绪波动,中途特别想哭,因为文字仿佛透过纸面,撬开我的脑袋,直抵我的内心深处。
说说人物吧,老头就撇过,就谈这三个儿子。
老大卡嘉是我非常欣赏的,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是个混,但不妨碍他活得明白。对于爱情很执着,对于自己也看得透透的,坏是坏,心眼却是好的,根本还是根善苗,但有点太苦了,没娘疼爹不爱的,命运老是和他开玩笑,在想要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时候,咔嚓一下人生毁了,害,可怜惹人爱。
老二伊万,搞不明白,也不想你搞明白,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想法太多,暗戳戳的,思想吧,不抛锚的时候说点话还中听,说多了我也不明不白地看了,没留下多少强烈的感受,但是最后再来看,本人也还是挺好的,毕竟是卡拉马佐夫的代表人物,走得极端,两段都有接近,走过来走过去,矛盾。
老幺是陀老个人最偏爱的,塑造得太好了,好到我对他就只有敬仰,好到我觉得全文就他一人是小说人物,好到不真实,伊万卡嘉老卡拉马佐夫还有卡列琳娜格露莘卡等等这些人物都非常真实,就阿廖沙一人让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小说人物,但不可否认我是爱他的,因为他是爱世人的。
看完有点胸闷,我想我会去购买纸质版的,放在我床头,时不时看看,很多地方我不理解的,或许以后经历多了,或许看的书多了,或许某个时刻我就懂了。
再次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比起对上帝是否存在的神学思考,我更乐于认可小说中对父与子关系的阐述——生人之父不算父,生且养之才算亲。全文讲的就是一个殺父案所引起的轰动,其中父亲的形象是放荡不羁只顾自己私欲的一个老色鬼,并且因为与长子同时爱上一个风流女子而争执不断,这也正是文中案件的迷惑点所在,导致德米特里替真正的凶手——他的私生子斯梅尔加科夫背上了沉重的罪名。而卡拉马佐夫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却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二哥伊凡是导致父亲死亡的间接谋杀者,他的骨子里无不散发对父亲的深切鄙夷,只希望世上能少了这么一个祸害,但三弟阿列克谢却坚信信仰能洗涤人的内心,他对父亲既不嫌弃也不喜爱,更多的是给予宗教式的博大宽容。当然,也正是如此矛盾的兄弟情,才能让我们兴致盎然的一直读下去,甚至到了结尾时都意犹未尽,只可惜陀思妥耶夫斯基再也无法把下部续上,只能由我们天马行空的自行畅想了。
老卡拉马佐夫作为大家长,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他不但不养育其亲生骨肉,甚至剥夺他们遗产的继承权,无视幼小生命的生死存亡,在这一点上还多亏了他的仆人格里特里的细心照顾。最让人愤慨的是,如此不堪的贪财好色之徒还带来了四个鲜活的生命,不仅让自己成为了做父亲的反面教材,也让自己的儿子失颜于拥有卡拉马佐夫这个姓氏,这在伊凡内心所受的煎熬中表现的极为突出。对于老卡拉马佐夫身为父亲的最佳定义,辩护律师在其演说中已发挥了他高度的呐喊,这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醒:为人父母,最基本的是对孩子的尽职尽责。
长子德米特里虽然继承了父亲风流成性的血脉,但他跟老卡拉马佐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勇于忏悔:他会因为私吞钱财而愧对卡捷琳娜,也会因为胡作非为而谈心阿列克谢,最后更是因为自己曾有过殺父的念头而默认了这宗错案的判决。可终究一切都改变不了德米特里的命运,他的行为是遭人厌恶的,纵使有再纯洁的心灵也不会被世人所认可,追其根源却仍是在于他的父亲。因为从小的成长中没有得到过爱的浇灌,他发了疯般的爱着格鲁莘卡,至于以后的道路要如何开辟下去,德米特里是茫然无知的,他在欲望的诱因下,只是在浑浊中度日,早已陷入了矛盾的死循环中无法自拔。德米特里接连两次的挥霍场面,在常人看来只是热闹和可笑的,而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他日益干枯的心灵。
二子伊凡无疑是几个孩子里最有出息的,他早早的就学会了自力更生,也一直在竭力摆脱卡拉马佐夫式的生活方式,可他跟阿列克谢谈话时说到的三十岁之前的打算却彻底表露了他的本性。伊凡一直是私生子斯梅尔加科夫所崇拜的对象,悲剧的发生也正得益于他暗中的沉默不语,可他却并不是那么的工于心计,以至于到最后他想设法证明哥哥是无罪的时候也已无能为力。他在宗教大法官的著作中所流露的思想是十分偏激的,他既不承认上帝的存在,也不相信灵魂的转世轮回,他关注的是孩子所遭受到的非人教育,以及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伊凡最后的结局是令人深省的,他想忏悔都已没有机会,只能日益接受心灵上的折磨。
三子阿列克谢的形象在小说中是完美化了的,他那颗心慈悲的可以宽容一切的不堪,这或许是受佐西马长老的影响——不仅承担自己的过错,也要共同承担他人的罪过。阿列克谢是父子兄弟间最重感情的一个,他既能接受父亲平日的叨叨絮语,也能让德米特里打开心扉,更能跟伊凡侃侃而谈,唯有斯梅尔加科夫一直获取不得他的好感,以致于在父亲死后的第一直觉告诉他凶手就是这个私生子。阿列克谢在孩子中也是很受欢迎的,文中插叙进来的伊柳沙一死之事,更完善了他对宗教信仰的认可,甚至于影响到了郭立亚跟其他小孩对生活的认知,最后结局所达成的共同协议——永远不忘彼此,更是为如此诚挚的感情打动人心。
私生子斯梅尔加科夫其实是最可怜又最可恨的,他可怜在从小没有父母亲的疼爱,可恨在为了一点钱财能狠心殺父。斯梅尔加科夫作为私生子,其实是对卡拉马佐夫父子都带有偏见的:他虽然听命于德米特里,却暗羡他的嚣张并栽赃嫁祸于他;他虽然钦佩伊凡的学识,却暗于计谋并假借他的手行凶;对于老卡拉马佐夫更是唯命是从,却在暗地里磨刀霍霍向猪羊;唯有阿列克谢这个天使般存在的人物,他无法发挥其隐藏的仇视心理。最后的他是受到了命运惩治的,或许自杀对他这个无身份的社会角色才是最大的解脱。
文中出现的女性角色主要是卡捷琳娜和格鲁莘卡,就情感角度出发,我更喜欢格鲁莘卡敢于对爱情的表达和追求,而十分厌恶卡捷琳娜那种惺惺作态的似爱非爱。卡捷琳娜和伊凡确实是双方相爱的,他们却都不敢坦然的面对这份感情走在一起,而卡捷琳娜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自己去爱德米特里,这种报恩的方式只会更加深德米特里的负疚感,甚至于她在出席法庭作证时的前后不一,也都表现出对德米特里极大的不尊重。我不知道结尾时在他们三人的会面中各人是何其的复杂心理,我只知道这样的碰面只能引起误解,也只能带来痛苦。
首先要申明的一点是,我是无神论者,也不相信灵魂转世一说,但我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更坚信做了坏事是会引起良心上不安的,除非你不是会思考的人类。但社会上有一种特别泛滥的现象不得不提一下,绝大多数唯物主义者都是信奉个人主义的,可在他们遇见困难或不平时,总不免哀怜几句——祈求上帝保佑!还望老天开开眼!诸如此类的话应该是数不胜数的,如果话说出口只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短暂慰藉,那我觉得这种边界不清的一类人在骨子里还是肯定上帝存在的。很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肯定了宗教影响力的,所谓的“抬头三尺有神明,善恶终有善恶果”,个人觉得还是靠心灵的安定与否。
我是不太喜欢这个结局的,不仅仅是因为德米特里没有洗脱罪名,更因为辩护律师那么一番急切的对父爱的呐喊,居然没有赢回那几个庄稼汉的决心,这才是现实的悲剧。不管是多么伟大的真理,总是要落实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去验证的,如果平民百姓不能接受生之为父的职责所在,那老卡拉马佐夫的死也就不值一提了,一代接一代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都只能在无爱的环境中逐渐枯萎。
严格说来,这也算一个考验逻辑的推理小说,尤其表现在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的精彩演说上。相信眼见为实的人是不愿再去细敲其间的破绽的,可辩护律师却带领我们看到了很多人性的表里不一,所谓的证人说的证词是经不起推敲的,他们平日的一言一行都违背了法律所要求的公证。而斯梅尔加科夫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才为自己洗脱开了真正的嫌疑,你若说他是聪明绝佳的,可仔细一想也不过是很平常的思维漏洞,只可惜不集中脑力的我们很难把案件伪造的如此完美。不过我也时常在揣测,如果斯梅尔加科夫第二天羊癫疯没有真正发作的话,那他在接受审讯时是否经得起心灵上的考验,而一直蒙骗过去。
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更愿意把德米特里跟阿列克谢归为一类,而伊凡跟斯梅尔加科夫归为另一类,虽然他们有相同的血脉,却并不代表人生的信仰趋同一致。而我从这个殺父案里学到的重要一点就是,如果你的人生像老卡拉马佐夫一样是个错误的存在,那就千万别让这种错误继续延续下去。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由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入手探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出路的杰作。作者自称,这部作品在头脑中孕育达30年之久,其中伊凡的自白“宗教大法官”一章,甚至“在自己的心里几乎酝酿了一生”,可见作者用心之苦,写作态度之谨严。的确,这部作品的分量是沉重的,就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论,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部外国文学名著如此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思想型的作家,他要探讨的是俄罗斯的文化重建以及人类和谐的生活秩序的建立问题。他所看重的宗教性质的“我在故我爱”,也许不无虚幻性与抽象性,所流露的对暴力革命的否定态度亦不无偏颇,但若像许多学者因此而断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敌视俄国革命,甚至将其斥之为“反动”,怕也失之简单粗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暴力革命也许是必要的,但却不见得是人类社会变革惟一可取的方式,革命的目的更不是为了加剧人间的仇恨。事实上,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人类的社会发展而言,对爱的呼唤,对他人与社会承担责任的呼唤,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展示的,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可怕。令人不安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多世纪之前冥思苦索的问题,仍在困惑着当今的人类。以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经济发展与法律建设固然是重要的,但正如佐西马长老当年所意识到的,仅此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的,我们同时还要重视的正是“我在故我爱”这样一种人生哲学的建立。
与那些重在叙事的传统作品相比,《卡拉马佐夫兄弟》不是一部轻松易读的小说,需要沉下心来,通过那些意蕴丰富的文字,体悟人性的奥妙,与人物、与作家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作品中,虽然因其凶杀的悬念与破案的曲折,不乏引人人胜的故事结构,但作家显然不是重在传统式的讲述故事,而是从拯救人性的伟大使命出发,重在以精微犀利的笔触,通过人物灵魂的拷问,破译人性的密码,呼唤人间之爱,探索人生的出路。读着这样一部作品,会令人愈加感到我们的当代文学中精神内涵的贫乏与苍白,而这也许正是我们缺乏真正惊心动魄的优秀之作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与陀氏生活的时代相比,面对物欲纷繁的现实,我们是多么地更加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的沉思与探索。
许子东谈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
最简单了,你看里面有没有所谓的坏人。好的文学作品,你找不到哪一个是绝对的坏人。简单说销量最高的两本中文书,《红楼梦》和《家》。仔细一看区别就在于《家》里边是,一半好人一半坏人。《红楼梦》里每个人都是一半好一半坏,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所以这个是一个最简单的一个公式。
高明的作家知道人性的复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不会是绝对的好或坏,而是好坏几几分成,这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这样你会觉得真实,不是假大空的真善美,而是有血有肉、没有疏离感的你我他。吸引着你站在小说人物的立场,体验他的内心纠缠与挣扎。
高明的作家总有自己的野心,想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透过笔下的人物进行诠释,而他的作品也像一面镜子,照见读者内心的明亮或阴暗。反正增进了我对自己的认知。(阅读至此尤爱正与反、伊万,期待最后两章带来的体验)
陀氏对于人性的剖析确实深刻,内心戏的部分尤为出彩,一个个人物在他的笔下天人交战,发人深思。(作家有种控制权,对笔下的人物生杀予夺,演绎悲欢离合。但是这种精分活动也反映了作者性格的敏感,或者经历的多舛)
本书的阅读到后段愈加精彩纷呈,前面有碍我观感的在于俄国人物名称的多样(尽管本书开头有人物关系表,还是晕人),以及不习惯陀氏的行文风格(主线之外对其他人物的刻画,感觉与情节无关,但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有关),又及整篇小说浓郁的宗教风(与作者的信仰有关,序言有介绍作者背景,但是它剧透了!剧透了!剧透了!啊!丧失了一丝推理的乐趣)
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觉得对不起作者,不过一直都觉得俄罗斯大家的作品不好读,第一:名字长,而且各种昵称;第二:作品长;第三:要动脑子
以前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去西藏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人们很虔诚心灵很平静很是羡慕,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他们的信仰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是从小直接被灌输的你还会很羡慕吗?跟这个信仰是好是坏无关,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去信,那就很像伊万和阿辽沙有一次聊的:一个信仰是告诉你每个人平等,你有自由去安排你的人生,但是每个人资质不一样能力不一样,自然会参差不齐,那为何不让一群精英来掌握世界,让其他人就弱智的享受,不要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这样不是大部分人更幸福吗?后面的这个是不是就是西藏那边形成的那种氛围?老佐西马是不是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老佐西马离开之后,神迹没有出现,那些信仰他的人坍塌,转而怀疑自己。那同意,阿辽沙也是追随的佐西马啊,为什么他能一直下去?
卡拉马佐夫老爷子和三兄弟,老爷子的信仰是自己至上,管他儿子妻子道德,我的享乐第一,你说他不快乐吗?伊万,无信仰的吧,我觉得伊万是我们大家。米嘉,太复杂了,欲望提出,身上揉杂了极好与极坏,冲突感。阿辽沙,是所有美好的化身吧,《太阳照常升起》里,疯妈站在树上喊:阿辽沙,不要怕,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天一亮他就笑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阿辽沙,因为高尔基也有~
里面的女性,到是蠢的蠢,容易歇斯底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欲望本身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在是个鬼才,一部书上下两部一千六百余页,俄罗斯的精神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一个案子中飘荡,他飘着,我抓不住。
米佳和阿廖沙是传统俄罗斯人,几乎是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显象了,上帝是什么呢?是良心。但是,如果承认上帝不存在,如果承认现代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已经给予了人类不受惩罚的全部自由,如果认为专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宗教大法官,传话筒代替了发声器官,人就自由了吗?写出《宗教大法官》的伊凡,处在传统与现实,或是说,理论与幽微脆弱又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的心灵之间的夹缝中的,骄傲的伊凡,真的自由了吗?
伊凡是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青年,良知和智慧在他脑中碰撞却使他痛苦,当人类生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当人凭着自己的意志和科学成为泰坦,成为人神,当旧有的道德秩序崩塌,会有新的秩序立即建立起来吗?人会骄傲而安详的迎接死神吗?会将爱定义为满足生命的瞬间而不求回报的爱他的同类吗?
不知道,不知道,人不是泰坦,即使上青天揽日月,即使下九洋捉鱼鳖,人的工具如何变,灵魂的拷问没有变,痛苦或安详的来源没有变,心还是那颗心呀,卑如蚁而美如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的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上帝创造的人被上帝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村上春树说的,我不知道他指的尊贵是什么?我读到的是无处不在,不可被抛弃也不会行使抛弃之名实的良心。
事实上,你发出的每一条动态都是信息/数据,汇聚组合成为当代特色的意识形态。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热衷于拣选、修饰并展现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符的精致,就无异于让那残酷而势利的叙事又加重几分,而那种叙事也终将化为附加在你头上的焦虑感。
早在一百多年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喜“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说法,并在《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中表达了不屑,他认为对人应该充满希望,要明确环境影响和个人道德义务之间的界限。并且在更早些,借《地下室手记》(1864)中人物之口说,如果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的话,那就让自己的双手烂掉。而反观今天的我们,早已把这幢大厦堆砌得高耸入云。
我们是人,不是现代这片海不断拍上岸的沙子。我们生活在当代,但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我们不要惧怕展露不堪、穷困、失落、丑陋和艰辛,在糖水照之外发点真实的东西,好吗?
今天周末又下雨,护理了头发,老老实实在家看书。终于读完了晦涩难懂的书,感觉有点轻松,其实越到后面,感觉并没有那么难。熬过去就是春天。卡拉马佐夫这个“偶合家庭”的父与子,兄弟间性格各异鲜明,代表了俄罗斯性格。他们在思想、感情、精神的冲突和矛盾,由此引出的弑父案件。看了此书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性的挣扎和无奈,双重人格,对人性的挖掘,对宗教的困惑,读了译者的后记,老大米嘉就是陀氏的影子,费奥多尔就是陀氏的父亲。真的是小说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陀氏的一生是命运多舛,疾病、贫困、赌博伴随一生。嗜赌如命,债台高筑,唯有拼命写作,既是高产作家,也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流放西伯利亚陀氏生活在动荡变革的俄国社会,因此其作品就容纳了时代形形色色的思想,陀氏就代表了彼时的俄罗斯,他的旷世奇才留给人类丰富的遗产。读完此书后,又把序看了一遍,完全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这一次是有了与原文相呼应的感受。陀氏对人物的塑造不是那种单一典型的.刻画,而是一种“复调”,所以看得我比较的焦灼,无所适从的感觉。此时这本书的序写得挺好的,俄国的文学作品几乎都了,特别是陀氏的小说,对陀总结这么到位。
今年到目前为止读了三本外文作品,从开始的懵,打脑壳,硬着头皮看下去。到现在觉得外文作品有意思,有水平,有思想。看来凡事坚持,不要有畏难情绪。想想10多年前看外文文献,因为专业术语不认识,英文水平差,读懂第一篇文章花了20天啃懂,到2个星期,1个星期,几天。只要坚持,铁树都能开花。好在看书上,目前坚持得不错!其他的还做得不好。
疯狂接连着疯狂,理智掩盖着理智,真是了不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本书读了很久,因为人名实在太难了,也是因为故事真的太容易引人联想和思考。读到后来有些细节都忘记了,还要再重新翻前文去找,但是一点都不后悔自己阅读的拖沓,在延长的阅读过程当中,阅读时激动兴奋的观感也延长了,以便有更长的时间来好好体会这个长篇。
首先是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在三个兄弟有其各自的特色。
米嘉,正如阿辽沙所说“他也许是狂暴的,克制不住欲望的冲动,但他也是珍惜名誉、有自尊心和慷慨大度的,甚至愿意做出牺牲,如果要求他这样做的话。”他有着“货真价实的高尚”,也有着“货真价实的卑鄙”。
伊万,完全是米嘉的对立面,他不信上帝甚至不信道德,他与阿辽沙的辩白和在开庭前他与魔鬼的斗争真是精彩万分,令人印象深刻。“是一位现代青年,有着十分耀眼的学历和相当出众的智慧,然而已经没有任何信仰,对生活中的很多甚至太多的东西一概排斥,彻底否定,与他的父亲如出一辙”。斯乜尔加科夫曾经这样评论他“要说三个儿子中哪一个性格比较像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那就得数他——伊万·费奥多罗维奇!”
阿辽沙,“这还是个少年,他虔诚、温顺”,拥有着一切美好的品质,在最后与孩子们分别时的一大段独白,让人感觉这是佐西马长老精神在现世的延伸,用最纯净的爱去感化覆盖一切。
伊万和米嘉像风与火,激烈地缠绕与燃烧,而阿辽沙像雪,无声息压制了所有
荣如德说这三兄弟分别象征人的肉体、理性和精神,但其实在看了译后记,稍微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历程和性格特点之后,个人觉得他是在用三个兄弟写自己,写自己的精力,投射家庭环境对于他的影响,写自己在宗教、理性间的矛盾,在卡拉马佐夫性格中能同时看到“最高处”和“最深处”也体现着他本人内心思想的碰撞。
整个故事引人入胜,这样厚的长篇但没有多余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不断推动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将高尚与卑劣、美与丑赤裸裸展现出来。但是也很希望能看到后面的故事,总觉得还没来得及好好结尾就戛然而止,虽然可以当做开放结局,任由自己思考想象但也有点可惜。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读起来并不轻松的书,一是人物关系复杂;二是它属于翻译来的文学作品;还有是体量较大,分为上下部两册,其实只是作者为卡拉马佐夫立传小说第一部,第二部未能完成。
鲁迅先生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我在译后记中看到了译者根据史料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的描述,也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在卡拉马佐夫家长子米嘉的身上也看到了作者的些许痕迹,真实生活中永远藏着更多精彩的细节。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来源于真实生活,也从艺术的角度把真实剖开来给我们看:比如人物内心,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是魔鬼与上帝斗争的战场:真正的洁白之下藏着罪恶;而罪恶深处又裹挟着真正洁白。
书中卓越的心理描写使人性最隐秘的一面跃然纸上,尤其是对分裂人格心理细节的记录;米嘉、卡捷琳娜和格露莘卡;还有在一个身体里与魔鬼对话的伊万,作者笔下的两个自我之间从言语到情绪,再到信仰的猛烈碰撞,将人物的病态推向了高潮。
宗教和革命的种子扎根在当时的俄罗斯土地上。修道院文化让我们得以窥探当时的宗教文化;虔诚的信徒中间也有像伊万这样的无神论者。作者通过卡拉马佐夫家族这张网络将触角伸到了俄国社会各个角落;不言体制与阶级,却也让读者看到了俄国受苦人的眼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或许"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范文11篇"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2000字!
书是看完了,是我读过的陀的书里面最厚的一本书。但是我不知道说什么。如鲠在喉,词穷,信息量过大导致无法吸收。这本书不仅仅是小说,除了陀书中代表性的人性的挣扎,它还充满着话剧的张力与紧凑感,哲学书的思辨。
这本书对话似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撑起了整本书的框架。我看的版本,扉页清清楚楚地把故事梗概剧透了我一脸,让我一开始就锁定了凶手。本以为这会影响我阅读的乐趣,但是后面我才发现,知道那点情节根本算不上影响。这本书阅读的乐趣与谜题不是凶手是谁,不是和读者玩猜杀人者是谁的游戏,而是直接把最震撼的心理冲突、最无助的人性挣扎倾洪而下,震撼给你看,错综复杂给你看。
上卷读罢,居然命案还是没有发生。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个啥,但是头很疼,下卷看完更懵了,细节与震撼点太多反而导致词穷。
先从三兄弟讲起吧;
德米特里,本性善良但容易冲动,诚实又充满情欲,越到后面,德米特里越让我感受到他性格中高贵的一面;他虽然外表粗犷,但也有自己的人格信念;他不齿于做那些下流卑鄙事情,在抓捕时也因为自己的人格受辱大发雷霆。
伊万,理性的代表,大家很怕他,他的心中有自己的疑惑,我甚至觉得他回来就是为了观察卡拉马佐夫式的生命能否给予自己问题的答案。佐西马长老曾对他说,他在骗自己,他不相信自己写的理论。他悲哀于自己的理论,但又不知如何证否,这种矛盾和冲突贯穿整本书;理性与宗教的冲突,人能否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存在的价值。阿辽沙说过,伊万追求的不是钱财、不是安逸、他追求的可能是苦难。他的理论让罪恶有机可乘,他清楚明白地看到了这一点,他站在法庭拿出三千卢布时,是伊万的高光时刻,因为他选择与自己的理论相违背,选择不去继续欺骗自己。这次的经历虽然没有改变德米特里入狱的结局,但对伊万来讲是必要的,是他揉破自尊与自己讲和的第一步,希望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
阿辽沙,神性的代表,他的性格中坦荡与待人平等这一点让人人都喜欢他,他向往光明,可是他的内心是否坚定需要打个问号。他惹人喜爱这个特性让他难以亲自看到伊万、斯乜尔加科夫那些阴冷的性格所承受的冷漠与痛苦。在我看来,他有得天独厚的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的一面,但另外一条路必须要体验,才能真正地爱这个世界,他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斯乜尔加科夫,令我费解的角色。书中的着墨不多,但是像是一个利用伊万,但二者的差距会让人认为是他反被利用的角色。斯乜尔加科夫做了伊万恶的一面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确是合谋,但是斯乜尔加科夫本人认为是伊万指示,他不过是“跑腿的”。在我看来,二者最后一次见面时,他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并且自己和伊万都不是那么相信“没有永恒的上帝,也没有道德”。斯乜尔加科夫为什么自杀?我的理解是,他本身认为自己不过是执行者,所以不管有没有“主”,他都不会害怕。但如果刚才的理论不成立,没有“无所不可”,那他不是“跑腿的”,他就是真凶,终身难逃凶手的罪名与“明察秋毫的主”的审判。明天如果自己被怀疑,哪怕是怀疑,后面的一切也不再那么顺利。如果自杀,明天法庭上伊万没有证人,也就无话可说,自己死掉的价值远远大于继续活下去的价值。斯乜尔加科夫的自杀让伊万后续法庭上的坦白更显困难,斯乜尔加科夫是否乐于见此?在伊万眼中一辈子都是苍蝇的他,终于让伊万跌了一个大跟头。在一个尊敬和在乎的人的心中,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书中还有很多思辨的成分在里面,举例来看。
佐西马长老提到的,不要欺骗你自己,这一点好难。人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察觉自己是否是在欺骗自己。欺骗自己但又无力改变是否会比未察觉到自己在欺骗自己更痛苦?对于怀疑的观点证否的代价是否又是我们可以承担的?聪明如伊万也会因此疯癫,不加思索地深爱并相信着是否就是最好的选择?伊万最后是否被拯救,希望他的经历可以给出陀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书中借霍赫拉科娃夫人提到的爱的热忱的原因是渴望赞许和以爱还爱,这一点也令人深思。我们的善良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在行善的时候是否在渴望什么?当这种善良不被人理解,我们是否还可以继续爱着世人。如果可以,这份爱的源头是什么?佐西马长老说到的,越是对具体的人憎恶,越是对全人类爱得炽热。那份炽热的来源是否是同情?越是憎恶这个世界,越是对人类充满同情。可是这份感情的源头是对这个世界的憎恶。所以人性要足够强大,足以看到这个世界破落不堪的一面但仍心生光明。要与世界和解,才能坦荡地爱一切。人性强大的一种可能是经历苦难,所以才会有苦难救赎的主题吧。
非常精彩的书,细节值得推敲,情节巧妙精细,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陀后期作品愈发对人物刻画信手拈来,人物真正的想法没有埋在文字里,而是进一步埋在了行为里面,可能会与文字内容相反。并且一段对话中复杂人物会有多重行为表现,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真实感与冲击感。《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在这一点伤体现得尤为明显,人性中行为与性格的有趣之处这一点就值得再刷一遍。此书成功替换《白痴》,成为我心中目前看过的陀书中的最高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在是个鬼才,一部书上下两部一千六百余页,俄罗斯的精神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一个案子中飘荡,他飘着,我抓不住。
米佳和阿廖沙是传统俄罗斯人,几乎是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显象了,上帝是什么呢?是良心。但是,如果承认上帝不存在,如果承认现代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已经给予了人类不受惩罚的全部自由,如果认为专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宗教大法官,传话筒代替了发声器官,人就自由了吗?写出《宗教大法官》的伊凡,处在传统与现实,或是说,理论与幽微脆弱又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的心灵之间的夹缝中的,骄傲的伊凡,真的自由了吗?
伊凡是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青年,良知和智慧在他脑中碰撞却使他痛苦,当人类生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当人凭着自己的意志和科学成为泰坦,成为人神,当旧有的道德秩序崩塌,会有新的秩序立即建立起来吗?人会骄傲而安详的迎接死神吗?会将爱定义为满足生命的瞬间而不求回报的爱他的同类吗?
不知道,不知道,人不是泰坦,即使上青天揽日月,即使下九洋捉鱼鳖,人的工具如何变,灵魂的拷问没有变,痛苦或安详的来源没有变,心还是那颗心呀,卑如蚁而美如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的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上帝创造的人被上帝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村上春树说的,我不知道他指的尊贵是什么?我读到的是无处不在,不可被抛弃也不会行使抛弃之名实的良心。
疯狂接连着疯狂,理智掩盖着理智,真是了不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本书读了很久,因为人名实在太难了,也是因为故事真的太容易引人联想和思考。读到后来有些细节都忘记了,还要再重新翻前文去找,但是一点都不后悔自己阅读的拖沓,在延长的阅读过程当中,阅读时激动兴奋的观感也延长了,以便有更长的时间来好好体会这个长篇。
首先是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在三个兄弟有其各自的特色。
米嘉,正如阿辽沙所说“他也许是狂暴的,克制不住欲望的冲动,但他也是珍惜名誉、有自尊心和慷慨大度的,甚至愿意做出牺牲,如果要求他这样做的话。”他有着“货真价实的高尚”,也有着“货真价实的卑鄙”。
伊万,完全是米嘉的对立面,他不信上帝甚至不信道德,他与阿辽沙的辩白和在开庭前他与魔鬼的斗争真是精彩万分,令人印象深刻。“是一位现代青年,有着十分耀眼的学历和相当出众的智慧,然而已经没有任何信仰,对生活中的很多甚至太多的东西一概排斥,彻底否定,与他的父亲如出一辙”。斯乜尔加科夫曾经这样评论他“要说三个儿子中哪一个性格比较像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那就得数他——伊万·费奥多罗维奇!”
阿辽沙,“这还是个少年,他虔诚、温顺”,拥有着一切美好的品质,在最后与孩子们分别时的一大段独白,让人感觉这是佐西马长老精神在现世的延伸,用最纯净的爱去感化覆盖一切。
伊万和米嘉像风与火,激烈地缠绕与燃烧,而阿辽沙像雪,无声息压制了所有
荣如德说这三兄弟分别象征人的肉体、理性和精神,但其实在看了译后记,稍微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历程和性格特点之后,个人觉得他是在用三个兄弟写自己,写自己的精力,投射家庭环境对于他的影响,写自己在宗教、理性间的矛盾,在卡拉马佐夫性格中能同时看到“最高处”和“最深处”也体现着他本人内心思想的碰撞。
整个故事引人入胜,这样厚的长篇但没有多余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不断推动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将高尚与卑劣、美与丑赤裸裸展现出来。但是也很希望能看到后面的故事,总觉得还没来得及好好结尾就戛然而止,虽然可以当做开放结局,任由自己思考想象但也有点可惜。
一、关于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所读的第一本与法律有关的外国小说,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小说的阅读。今天当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初读时的焦急,乏味,冗长,抽象的感觉,反倒像是花开过后,依旧有淡淡的余香,让我久久还沉浸在对伊柳沙的心疼,对对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无限期望以及俄国审判制度的好奇。
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想着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才去读书,必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小说中去,反而会更觉得无聊,焦虑。但是又正是因为阅读是漫长的过程,才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忘记当初功利的目的,融入进小说,只是纯粹的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意义。对我而言,读书其实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够平心静气,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进入大学后总想着要读一些与法律有关的名家、大家的著作,接受高水平法律思想的洗礼。但是真实的情况的进入大学后的我们都越来越浮躁,电脑和手机阅读让我们离“书”也越来越远。直到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才觉得,其实不一定非得要读那些纯法律思想的书才能提高学术水平。只要读了,哪怕是一本小说,哪怕是一本与法律无关的书,都是能够让人有所收获的,又或者只是让浮躁喧嚣的心平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由于法学基础薄弱,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深刻的认识,但是我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心里经常会冒出许多想法,有疑问,有感叹,有反思或许还有对比,接下来就谈谈我这一个多月的阅读感受。
二、感受
(一)这一家人
小说中老卡拉马佐夫,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是一个自私,吝啬,荒淫无道并且贪婪好色的小地主形象,而正是这样一个令周围人都憎恨的人,却有四个性格迥异的儿子。老大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继承了老卡拉马佐夫的自私,贪婪,我在看书的初期差不多也是这么认为
的,但是越往后读就越觉得米嘉可怜,正如那就老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特别是看到米嘉在接受审判时的自责、反思、和突然升起的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假如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也就是他的父亲没有被谋杀,米嘉也许会一辈子活在对父亲的憎恨和对金钱以及美色的欲望之中。但或许这又是当时那个时代人性的缩影,俄国在社会转型期间,不仅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在发生着变化,连同人们观念和思想也一同影响着。米嘉的童年是在父爱母爱缺失的条件下度过的,从小就倍受冷落,这样的人要么满怀仇恨长大,然后变得强大再回头报复所有伤害过他的人,要么就会自暴自弃,没有目标。很显然米嘉是后者,但是在米嘉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没有那么多仇恨的,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知道为了一磅的榛子的恩惠而感恩二十年,从这一点来看,米嘉是善良的,其杀害自己父亲的可能性也是很少的,当然,判断一件实事,只是从推理和性格分析是不可靠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总之,在小说的最后,我对米嘉充满了同情,为了他那一颗还善良的值得挽救的心,为了他突然明朗的对未来的期望。除此之外,米嘉的坦率和单纯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比如他对卡捷琳娜的炙热的爱,就算她同时也是自己父亲看上的女人,他也要与之一较高下;再比如他也不遮掩对父亲的厌恶,甚至对他动手。但他的张扬和放荡同时也导致了周围人对他的不满,高傲自大,不学无术,这些评价在最后的审判中对他的冲击力很大,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众人心目中形象,此时的米嘉就算是浑身是嘴也不能为自己辩解。
老二,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我不知道这是否也在预示着俄罗斯在当时的时代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站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三岔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至于阿廖沙,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第三个儿子,文章中把他作为一个近
似神圣的人,没有仇恨,没有欲望,是一个被升华的形象,他的光辉笼罩着每一个心存“魔鬼”的人,似乎阿廖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某种积极的能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精神。小说里不管是善良的、邪恶的、冷漠的、势力的人物几乎都对阿廖沙怀有好感,就算是存在某个反对阿廖沙的,那也是出于对他的嫉妒和羡慕。也许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处在变革时期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借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对俄国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俄国人未来的期望。从这本书中,基本上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俄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俄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也许正是作者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阶层,才会有对这个社会如此深刻的表达。
斯麦尔科加夫是我认为隐藏在小说深处的主角,他在事实上虽然也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一份子,但是由于私生子的身份,他既不能像其他三兄弟一样有贵族样的身份,也不能从费绕多尔的财产里分的半杯羹,甚至还要低声下气的面对主人们的吆五喝六,但他也向往着充满阳光的温暖生活,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拥有一笔足够去往法国,那个自由的国家的经费,并且他也默默地为自己的这一希望计划着。正如小说里,伊凡的那句话“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从“最后一次访问斯麦尔科加夫” 这一小节里,斯麦尔科加夫向伊凡描述自己是怎样部署这一计划,又是怎样实施的,并且最主要的是他是如何将这罪恶转嫁给德米特里,甚至想好了把伊凡拉下水做帮凶,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主谋。斯麦尔科加夫的智商确实很高,不仅仅表现在他成功的将伊万变成他的帮凶这一逻辑思维上,还表现在他缜密的作案手法上,尤其是他在向伊万陈述他将费尧多尔的装有3000卢布的信封仍在地上的这一行为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这是米嘉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头一次做这种事情而紧张,才慌乱的把信封仍在地上。这让我顿时很佩服他,虽然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可怜的反面人物,但是,就从这一行为,用现在话说,反侦察能力很强。也因此,斯麦尔科加夫的这一特点成为我欣赏他的主要原因。
(二)作为一个法律的学习者,我在阅读这本著作时,自然会对其后面关于审判环节的关注,不得不说在“错案”这一章里,公诉人与律师菲久科维奇之间展开的唇枪舌战是十分精彩的。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书里,通过对德米特里的性格的细致分析,以及对他平日的生活作风等内外因结合,判断他极有可能是杀死他父亲的凶手,并且由此上升到对国家,对信仰的亵渎。虽然我对这份公诉书的内容丰富精彩表示了认同,但是,就针对德米特里来说,是不公平的,首先,由于德米特里个人的原因,使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个纨绔子弟,因此对他存有偏见,
并且由于他与其父亲之间确实存在尖锐的矛盾并且曾经起过争执,这一切看似巧合的事情,连起来让人们,包括检察官、法官都对德米特里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德米特里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法官都应当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不能将个人的观点加之于案情上,否则,公平也无从谈起,事实也正是如此,《卡拉马佐夫兄弟》以错案告终。并且,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证据的运用程度很低,德米特里被认为行凶的血衣,凶器等一出场就被摆放在一边,全过程中,几乎被忽略,这与我们如今的法庭审判截然相反,现代刑事法律制度,对证据的要求程度很高,必须要求证据符合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的排查要求。总之,一切都是证据在“说话”。根本不会出现《卡拉马佐夫兄弟》庭审过程中的都是人在辩论、推理、分析的现象。也许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们无法使用一些高科技仪器对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但是最主要的还应当是受当时的刑事法律思想的影响。这部小说诞生之际正是19世纪中期,这个时候是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针锋相对的时期,不得不说这次审判即带有深刻的古典学派的刑事思想,又引入了实证派的观点,时代特征很明显。因为,小说中卡捷琳娜为德米特里请来了一位医生,她希望通过医生来证明德米特里是神志不清醒的精神病人,想以此来逃避惩罚或者减轻刑罚。而将精神病纳入刑事犯罪的研究正是刑事实证学派的显著特点。
最后,我还要向文中我最佩服,最睿智,也最敬业的律师菲久科维奇表示尊敬。不管是他的为德米特里所作的辩护,还是他在法庭上对抗各位证人,亦或者是他极富感染力的演说内容,都让我为他折服。菲久科维奇极短的时间里对这桩谋杀案做了详尽的了解,详尽的程度,令所有人震惊,同时,他对案件也作了深入的剖析,十分理性地运用各种技巧击破公诉人的防线。比如那场精彩的对抗证人的章节,虽然他只是运用了一种手段,也就是给各位出庭作证的证人抹黑的办法,使证人们的证言受到质疑,但这手段也恰恰表现出他作为一名资深律师的老谋深算。其实短时间内要想完全了解这桩案件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说菲久科维奇在短短三天内就想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对此说法是有保留的,因为我更愿意相信,这名资深的老律师凭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完全有可能是有侧重的展开了解,比如,他会重点了解可能会是证人们蒙羞的事实。此外菲久科维奇在他的辩护中也说到了证据,他提出,公诉方对德米特里的控诉,没有事实根据,完全没有证据来证明。虽然他自己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证据证明德米特里无罪,但是我认为
这样也就够了,因为菲久科维奇的辩护足以对抗公诉方的控告,看看周围群众的反应就知道了。按道理法官如果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也不能一个人无罪通常是回按无罪来结案,但是事与愿违,卡拉马佐夫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刻的历史,想要清除法官们先入为主的信念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德米特里依旧还是被当做了杀害父亲的凶手,这也是我所遗憾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卡拉马佐夫成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基于小说丰富精彩的内容,更是为了他们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现了深藏在人们内心,而又被我们拼命想要否认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共同构成小说的精神框架。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但是现实与理想毕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反思,相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将得到升华。
《卡拉马佐夫兄弟》书评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我一定要高声赞美这本书,这个故事,这位作者。
故事围绕卡拉马夫家族展开的,一位父亲和三个儿子加一个私生子。父亲和大儿子喜欢上同一个女人,由此上演了一场闹剧。
老卡拉马佐夫:嘲弄人生、心术不正、玩世不恭的酒色之徒。
大儿子德米特里:管它整个世界化成一片火海,只要我一个人活得自在。
二儿子伊万:有着出众的智慧和耀眼的学力,但却没有任何信仰,和他的父亲一样,排斥甚至否定生活中很多的东西。
三儿子阿列克塞:上帝的乖孩子,天使一般的存在。
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伊万思想的执行者。
老头和自己的儿子德米特里争风吃醋,伊万喜欢上哥哥的未婚妻,高潮在老头被杀,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凶手是德米特里,实际上是斯麦尔加科夫。而阿列克塞目睹这一切的发生。
最终,德米特里被发配,伊万疯掉,斯麦尔加科夫自杀,阿列克塞走向尘世,尾声。
书中用了大量的心里分析,对于身在其中的人,群众的反应等等很值得研究一番。
对于人生的态度,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生命是我们从世界得到的礼物,我们要让其过得精彩,因为最终我们要还回去。你是否也赞同,如果赞同那你多多少少会有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影子,你不够放荡,因为你勇气不够(或者你修养太好,坏笑)
对于信仰的态度,对社会的反思,对于爱热闹的旁观者,对于社会制度。大家不过都是乌合之众的一份子,谁也不圣人。即使你是圣人,又怎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今天周末又下雨,护理了头发,老老实实在家看书。终于读完了晦涩难懂的书,感觉有点轻松,其实越到后面,感觉并没有那么难。熬过去就是春天。卡拉马佐夫这个“偶合家庭”的父与子,兄弟间性格各异鲜明,代表了俄罗斯性格。他们在思想、感情、精神的冲突和矛盾,由此引出的弑父案件。看了此书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性的挣扎和无奈,双重人格,对人性的挖掘,对宗教的困惑,读了译者的后记,老大米嘉就是陀氏的影子,费奥多尔就是陀氏的父亲。真的是小说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陀氏的一生是命运多舛,疾病、贫困、赌博伴随一生。嗜赌如命,债台高筑,唯有拼命写作,既是高产作家,也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流放西伯利亚陀氏生活在动荡变革的俄国社会,因此其作品就容纳了时代形形色色的思想,陀氏就代表了彼时的俄罗斯,他的旷世奇才留给人类丰富的遗产。读完此书后,又把序看了一遍,完全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这一次是有了与原文相呼应的感受。陀氏对人物的塑造不是那种单一典型的.刻画,而是一种“复调”,所以看得我比较的焦灼,无所适从的感觉。此时这本书的序写得挺好的,俄国的文学作品几乎都了,特别是陀氏的小说,对陀总结这么到位。
今年到目前为止读了三本外文作品,从开始的懵,打脑壳,硬着头皮看下去。到现在觉得外文作品有意思,有水平,有思想。看来凡事坚持,不要有畏难情绪。想想10多年前看外文文献,因为专业术语不认识,英文水平差,读懂第一篇文章花了20天啃懂,到2个星期,1个星期,几天。只要坚持,铁树都能开花。好在看书上,目前坚持得不错!其他的还做得不好。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读起来并不轻松的书,一是人物关系复杂;二是它属于翻译来的文学作品;还有是体量较大,分为上下部两册,其实只是作者为卡拉马佐夫立传小说第一部,第二部未能完成。
鲁迅先生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我在译后记中看到了译者根据史料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的描述,也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在卡拉马佐夫家长子米嘉的身上也看到了作者的些许痕迹,真实生活中永远藏着更多精彩的细节。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来源于真实生活,也从艺术的角度把真实剖开来给我们看:比如人物内心,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是魔鬼与上帝斗争的战场:真正的洁白之下藏着罪恶;而罪恶深处又裹挟着真正洁白。
书中卓越的心理描写使人性最隐秘的一面跃然纸上,尤其是对分裂人格心理细节的记录;米嘉、卡捷琳娜和格露莘卡;还有在一个身体里与魔鬼对话的伊万,作者笔下的两个自我之间从言语到情绪,再到信仰的猛烈碰撞,将人物的病态推向了高潮。
宗教和革命的种子扎根在当时的俄罗斯土地上。修道院文化让我们得以窥探当时的宗教文化;虔诚的信徒中间也有像伊万这样的无神论者。作者通过卡拉马佐夫家族这张网络将触角伸到了俄国社会各个角落;不言体制与阶级,却也让读者看到了俄国受苦人的眼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终于读完了,今天读了四百多页。
读陀氏的作品,最痛苦的是对他的人物激情疯癫的理解,实在狂乱。上半本昏昏欲睡,下半本到米卡的部分渐入佳境,非常好看。竟然哭泣了。这本书适合有阅历的人读,年轻没有沉重失败过的心灵太鄙浅,不足以读懂这样沉重悲悯的作品。当人们失去一切信仰信念,只靠摇摇欲坠的道德本性来节制人性的恶,人性就变得复杂可怕了,在当代,更是这种情况!这种深刻的探求人性的力度,在我看的作品里没有一本超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唉,人,世界,竟然无言了!
艺术手法方面更像刑侦影视剧,逻辑清楚,细密,纳博科夫说的已经很好:陀氏是优秀的戏剧家!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程度远远超过纳博科夫的论断,纳博科夫当然判断失误了!
巴尔扎克作品的精致利己主义,当然还有一点良心,但未免有时被人性的恶的不可拯救而迷失,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看到了人性的圣洁和邪恶的'二重奏,并且圣洁盖过了绝望。无疑,这样的超越是沾满眼泪和血迹的。人,充满了毁灭的欲望!
“你是说惋惜上帝么?化学,弟弟,化学!那是没有办法的,教士大人,请你稍为靠边挪一挪,化学来了!拉基金不爱上帝,完全不爱!这是他们大家最要害的心病!但是他们隐瞒着不说,他们撒谎,他们装假。我问:‘怎么样,你会把这种想法带进评论界去么?’他说,‘自然不会让我这么公开说的。’说着笑了。我问他:‘不过这样一来,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来生,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呢?那么说,现在不是什么都可以容许,什么都可以做了么?’他说:‘你还不知道么?’他又笑。
陀老的这本书打五颗星根本不够,我想把整片星空的星星全打给它。
怎么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去年就开始阅读,直到今年,一会儿在kindle上阅读,一会儿拿起手机看,被很多事儿打断也被其他书吸引过,断断续续地阅读所以感受也是凌乱的。今天一口气把后边全部给看完了,真的是情绪波动,中途特别想哭,因为文字仿佛透过纸面,撬开我的脑袋,直抵我的内心深处。
说说人物吧,老头就撇过,就谈这三个儿子。
老大卡嘉是我非常欣赏的,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是个混,但不妨碍他活得明白。对于爱情很执着,对于自己也看得透透的,坏是坏,心眼却是好的,根本还是根善苗,但有点太苦了,没娘疼爹不爱的,命运老是和他开玩笑,在想要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时候,咔嚓一下人生毁了,害,可怜惹人爱。
老二伊万,搞不明白,也不想你搞明白,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想法太多,暗戳戳的,思想吧,不抛锚的时候说点话还中听,说多了我也不明不白地看了,没留下多少强烈的感受,但是最后再来看,本人也还是挺好的,毕竟是卡拉马佐夫的代表人物,走得极端,两段都有接近,走过来走过去,矛盾。
老幺是陀老个人最偏爱的,塑造得太好了,好到我对他就只有敬仰,好到我觉得全文就他一人是小说人物,好到不真实,伊万卡嘉老卡拉马佐夫还有卡列琳娜格露莘卡等等这些人物都非常真实,就阿廖沙一人让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小说人物,但不可否认我是爱他的,因为他是爱世人的。
看完有点胸闷,我想我会去购买纸质版的,放在我床头,时不时看看,很多地方我不理解的,或许以后经历多了,或许看的书多了,或许某个时刻我就懂了。
再次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事实上,你发出的每一条动态都是信息/数据,汇聚组合成为当代特色的意识形态。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热衷于拣选、修饰并展现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符的精致,就无异于让那残酷而势利的叙事又加重几分,而那种叙事也终将化为附加在你头上的焦虑感。
早在一百多年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喜“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说法,并在《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中表达了不屑,他认为对人应该充满希望,要明确环境影响和个人道德义务之间的界限。并且在更早些,借《地下室手记》(1864)中人物之口说,如果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的话,那就让自己的双手烂掉。而反观今天的我们,早已把这幢大厦堆砌得高耸入云。
我们是人,不是现代这片海不断拍上岸的沙子。我们生活在当代,但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我们不要惧怕展露不堪、穷困、失落、丑陋和艰辛,在糖水照之外发点真实的东西,好吗?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600字!
卡拉马佐夫性格——既看到直上云端的崇高理想,也看到极端堕落的万丈深渊。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惊叹于陀氏的伟大,感觉自己也当如一个卡拉马佐夫,被陀剖析地淋漓尽致了。
他们是卡拉马佐夫:深陷肉欲的泥沼却渴望圣洁的光辉;心中即战场,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米嘉喊:“因为我是卡拉马佐夫。因为我反正要坠入深渊,那就干脆脑袋朝下、脚底朝天,甚至为自己正是以这样的丑态掉下去而得意,认为这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美。就在深陷这样的耻辱之际,我忽然开始写一首颂歌。”他是情欲的虫子,躲在脏臭的小胡同里,却也拥有了圣洁的理想——他看到了娃子,他想要赎罪;是混蛋却不能是窃贼,因为小香袋里缝了一千五百卢布。伊万是理性的化身,“我是一只臭虫,并且诚惶诚恐地承认,我一点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切被安排成这个样子。”上帝是否存在?我们为什么要受苦?他无法停止对世界的诘问,“到新的世界去,到新的地方去,切莫回顾!”可最后还是在与心造的梦魇的对话中渐渐疯癫。阿辽沙善良,圣洁,虔诚,天使一般,可他的内心也有一份虫子的情欲,“我只知道我自己也是一个卡拉马佐夫……我是修士吗?”他在人世间!
我偶尔像阿辽沙,天真,纯洁,相信事物的美好;有时候我像米嘉,真诚,粗犷,胸有野兽咆哮;而更多的时候我像伊万,灵魂诘问,永不停息,在自我对峙中精疲力竭甚至奄奄一息,不知道该去相信什么,这世界像是个永恒怪圈,而我急于退还我的入场券。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包容的、分裂的卡拉马佐夫。上帝魔鬼,善恶边界,“在剖析罪恶和人的畸形心态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得起最高级的赞美”。
时间在巨石旁停滞了。“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故事随着陀氏的离世戛然而止,却足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并非拘泥于时间、地点和工具,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读书。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还可以得到一些人生的感悟。阅读是知识的源泉,而写读后感则是思考问题的过程,这两者相互促进,你是否为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读后感而感到焦虑呢?如果您需要一篇好文章来作为参考,我们推荐您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并收藏,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
终于读完了,今天读了四百多页。
读陀氏的作品,最痛苦的是对他的人物激情疯癫的理解,实在狂乱。上半本昏昏欲睡,下半本到米卡的部分渐入佳境,非常好看。竟然哭泣了。这本书适合有阅历的人读,年轻没有沉重失败过的心灵太鄙浅,不足以读懂这样沉重悲悯的作品。当人们失去一切信仰信念,只靠摇摇欲坠的道德本性来节制人性的恶,人性就变得复杂可怕了,在当代,更是这种情况!这种深刻的探求人性的力度,在我看的作品里没有一本超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唉,人,世界,竟然无言了!
艺术手法方面更像刑侦影视剧,逻辑清楚,细密,纳博科夫说的已经很好:陀氏是优秀的戏剧家!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程度远远超过纳博科夫的论断,纳博科夫当然判断失误了!
巴尔扎克作品的精致利己主义,当然还有一点良心,但未免有时被人性的恶的不可拯救而迷失,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看到了人性的圣洁和邪恶的'二重奏,并且圣洁盖过了绝望。无疑,这样的超越是沾满眼泪和血迹的。人,充满了毁灭的欲望!
“你是说惋惜上帝么?化学,弟弟,化学!那是没有办法的,教士大人,请你稍为靠边挪一挪,化学来了!拉基金不爱上帝,完全不爱!这是他们大家最要害的心病!但是他们隐瞒着不说,他们撒谎,他们装假。我问:‘怎么样,你会把这种想法带进评论界去么?’他说,‘自然不会让我这么公开说的。’说着笑了。我问他:‘不过这样一来,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来生,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呢?那么说,现在不是什么都可以容许,什么都可以做了么?’他说:‘你还不知道么?’他又笑。
《卡拉马佐夫兄弟》书评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我一定要高声赞美这本书,这个故事,这位作者。
故事围绕卡拉马夫家族展开的,一位父亲和三个儿子加一个私生子。父亲和大儿子喜欢上同一个女人,由此上演了一场闹剧。
老卡拉马佐夫:嘲弄人生、心术不正、玩世不恭的酒色之徒。
大儿子德米特里:管它整个世界化成一片火海,只要我一个人活得自在。
二儿子伊万:有着出众的智慧和耀眼的学力,但却没有任何信仰,和他的父亲一样,排斥甚至否定生活中很多的东西。
三儿子阿列克塞:上帝的乖孩子,天使一般的存在。
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伊万思想的执行者。
老头和自己的儿子德米特里争风吃醋,伊万喜欢上哥哥的未婚妻,高潮在老头被杀,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凶手是德米特里,实际上是斯麦尔加科夫。而阿列克塞目睹这一切的发生。
最终,德米特里被发配,伊万疯掉,斯麦尔加科夫自杀,阿列克塞走向尘世,尾声。
书中用了大量的心里分析,对于身在其中的人,群众的反应等等很值得研究一番。
对于人生的态度,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生命是我们从世界得到的礼物,我们要让其过得精彩,因为最终我们要还回去。你是否也赞同,如果赞同那你多多少少会有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影子,你不够放荡,因为你勇气不够(或者你修养太好,坏笑)
对于信仰的态度,对社会的反思,对于爱热闹的旁观者,对于社会制度。大家不过都是乌合之众的一份子,谁也不圣人。即使你是圣人,又怎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读起来并不轻松的书,一是人物关系复杂;二是它属于翻译来的文学作品;还有是体量较大,分为上下部两册,其实只是作者为卡拉马佐夫立传小说第一部,第二部未能完成。
鲁迅先生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我在译后记中看到了译者根据史料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的描述,也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在卡拉马佐夫家长子米嘉的身上也看到了作者的些许痕迹,真实生活中永远藏着更多精彩的细节。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来源于真实生活,也从艺术的角度把真实剖开来给我们看:比如人物内心,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是魔鬼与上帝斗争的战场:真正的洁白之下藏着罪恶;而罪恶深处又裹挟着真正洁白。
书中卓越的心理描写使人性最隐秘的一面跃然纸上,尤其是对分裂人格心理细节的记录;米嘉、卡捷琳娜和格露莘卡;还有在一个身体里与魔鬼对话的伊万,作者笔下的两个自我之间从言语到情绪,再到信仰的猛烈碰撞,将人物的病态推向了高潮。
宗教和革命的种子扎根在当时的俄罗斯土地上。修道院文化让我们得以窥探当时的宗教文化;虔诚的信徒中间也有像伊万这样的无神论者。作者通过卡拉马佐夫家族这张网络将触角伸到了俄国社会各个角落;不言体制与阶级,却也让读者看到了俄国受苦人的眼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许子东谈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
最简单了,你看里面有没有所谓的坏人。好的文学作品,你找不到哪一个是绝对的坏人。简单说销量最高的两本中文书,《红楼梦》和《家》。仔细一看区别就在于《家》里边是,一半好人一半坏人。《红楼梦》里每个人都是一半好一半坏,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所以这个是一个最简单的一个公式。
高明的作家知道人性的复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不会是绝对的好或坏,而是好坏几几分成,这也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这样你会觉得真实,不是假大空的真善美,而是有血有肉、没有疏离感的你我他。吸引着你站在小说人物的立场,体验他的内心纠缠与挣扎。
高明的作家总有自己的野心,想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透过笔下的人物进行诠释,而他的作品也像一面镜子,照见读者内心的明亮或阴暗。反正增进了我对自己的认知。(阅读至此尤爱正与反、伊万,期待最后两章带来的体验)
陀氏对于人性的剖析确实深刻,内心戏的部分尤为出彩,一个个人物在他的笔下天人交战,发人深思。(作家有种控制权,对笔下的人物生杀予夺,演绎悲欢离合。但是这种精分活动也反映了作者性格的敏感,或者经历的多舛)
本书的阅读到后段愈加精彩纷呈,前面有碍我观感的在于俄国人物名称的多样(尽管本书开头有人物关系表,还是晕人),以及不习惯陀氏的行文风格(主线之外对其他人物的刻画,感觉与情节无关,但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有关),又及整篇小说浓郁的宗教风(与作者的信仰有关,序言有介绍作者背景,但是它剧透了!剧透了!剧透了!啊!丧失了一丝推理的乐趣)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由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入手探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出路的杰作。作者自称,这部作品在头脑中孕育达30年之久,其中伊凡的自白“宗教大法官”一章,甚至“在自己的心里几乎酝酿了一生”,可见作者用心之苦,写作态度之谨严。的确,这部作品的分量是沉重的,就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论,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部外国文学名著如此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思想型的作家,他要探讨的是俄罗斯的文化重建以及人类和谐的生活秩序的建立问题。他所看重的宗教性质的“我在故我爱”,也许不无虚幻性与抽象性,所流露的对暴力革命的否定态度亦不无偏颇,但若像许多学者因此而断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敌视俄国革命,甚至将其斥之为“反动”,怕也失之简单粗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暴力革命也许是必要的,但却不见得是人类社会变革惟一可取的方式,革命的目的更不是为了加剧人间的仇恨。事实上,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人类的社会发展而言,对爱的呼唤,对他人与社会承担责任的呼唤,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展示的,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可怕。令人不安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多世纪之前冥思苦索的问题,仍在困惑着当今的人类。以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经济发展与法律建设固然是重要的,但正如佐西马长老当年所意识到的,仅此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的,我们同时还要重视的正是“我在故我爱”这样一种人生哲学的建立。
与那些重在叙事的传统作品相比,《卡拉马佐夫兄弟》不是一部轻松易读的小说,需要沉下心来,通过那些意蕴丰富的文字,体悟人性的奥妙,与人物、与作家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作品中,虽然因其凶杀的悬念与破案的曲折,不乏引人人胜的故事结构,但作家显然不是重在传统式的讲述故事,而是从拯救人性的伟大使命出发,重在以精微犀利的笔触,通过人物灵魂的拷问,破译人性的密码,呼唤人间之爱,探索人生的出路。读着这样一部作品,会令人愈加感到我们的当代文学中精神内涵的贫乏与苍白,而这也许正是我们缺乏真正惊心动魄的优秀之作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与陀氏生活的时代相比,面对物欲纷繁的现实,我们是多么地更加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的沉思与探索。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00字!
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高贵,你看她之前的法庭陈词,口口声声为了米嘉,不惜把自己当年的糗事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要维护米嘉,可是当法庭控诉达到关键时刻她还是拿出那封信,毁了无辜的米嘉。
格露莘卡卑微,甚至被认为卑鄙,她游走于两父子之间,她是情场老手和玩弄伎俩的专家,跟真正卑鄙的拉基津是表兄妹而且走得很近,可是在所有人选择倾向米嘉是杀父凶手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坚持相信米嘉的无辜,在法庭上,在米嘉被那封要毁掉他的信出现时格露莘卡发出悲惨绝望的一声哀叹,真正情人才能发出的一声哀叹。
人世间的善恶很容易被花俏的外表迷惑眼睛,人世间的真相也很容易用花俏的外表迷惑人们的眼睛。
所有的罪证都指向米嘉,令他不得翻身,他也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回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
伊万在法庭上承认他有罪,哪怕曾经只有犯罪的动机和诱发别人犯罪的无心之举,他依然承认自己的罪行。
斯乜尔加科夫杀了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并畏罪自杀,没人相信他杀了人。
这桩案件在判罪之前就在人们心里被定了罪,卡嘉高贵,人们必然相信她的言行高贵,她的所言所行虽然微有瑕疵但不失为公正公平之举,米嘉癫狂,在事发当夜双手沾满鲜血,他就必然成为杀父凶手,不需要审问,不需要考虑那些可以的细节即可判罪。
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头上挨了重重一杵子并且破了个洞,血从他头上涌出来直流到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手上,身上,衣衫上,手帕上,他试图把手帕扯出来堵住那个洞可惜没能成功,血还是如注般流到手帕上,沾满整张手帕,沾满米嘉的双手。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这样结束,这个倔强的老头一生秉持一个信念,就是对他的主人,米嘉的父亲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保持愚忠,这个信念不知从何而来,仿佛天生,也从未消逝,哪怕他知道他的主人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是个毫不值得为之忠诚的人,近乎守财奴,色棍,劫掠者,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毫不手软地从亲生儿子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手上以欺诈手段夺走他母亲本该遗传给他的大量财产,然后让儿子跟奴仆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呆到一块,不管不顾直到米嘉长大成人。
即使这样,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一生秉持忠诚信念也从未动摇。
心理学家认为,人犯罪很大程度上源于愤怒。作家认为,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那么我们可以斗胆约略认为,人之所以会犯罪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没有能力让自己过上正常美好的生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在是个鬼才,一部书上下两部一千六百余页,俄罗斯的精神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一个案子中飘荡,他飘着,我抓不住。
米佳和阿廖沙是传统俄罗斯人,几乎是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显象了,上帝是什么呢?是良心。但是,如果承认上帝不存在,如果承认现代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已经给予了人类不受惩罚的全部自由,如果认为专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宗教大法官,传话筒代替了发声器官,人就自由了吗?写出《宗教大法官》的伊凡,处在传统与现实,或是说,理论与幽微脆弱又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的心灵之间的夹缝中的,骄傲的伊凡,真的自由了吗?
伊凡是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青年,良知和智慧在他脑中碰撞却使他痛苦,当人类生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当人凭着自己的意志和科学成为泰坦,成为人神,当旧有的道德秩序崩塌,会有新的秩序立即建立起来吗?人会骄傲而安详的迎接死神吗?会将爱定义为满足生命的瞬间而不求回报的爱他的同类吗?
不知道,不知道,人不是泰坦,即使上青天揽日月,即使下九洋捉鱼鳖,人的工具如何变,灵魂的拷问没有变,痛苦或安详的来源没有变,心还是那颗心呀,卑如蚁而美如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的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上帝创造的人被上帝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村上春树说的,我不知道他指的尊贵是什么?我读到的是无处不在,不可被抛弃也不会行使抛弃之名实的良心。
我要记录下这一段感想,已表我对陀翁深深的感激。
人性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真正高尚的灵魂?它丑陋,卑鄙,然而难道真的毫无闪光点吗?我们本应亲如兄弟,又为何走到如今天这般炼狱中?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复杂的,上帝与魔鬼的战场,也正在人心。如何去定义善恶,我们以怎样的标准来断言一个人,这个复杂的个体,是善还是恶?
为什么善人尸骨不可以腐臭?为什么无耻之徒不可以喜爱高尚与优雅的诗句?有什么好笑话他们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今天的状况负责。因为我们漠然,我们虚伪,我们坚持着“尊严”,“骄傲”,“面子”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却连一颗洋葱的善也不愿意给予他人。
人的内心,必有善的信念。一件善行,必如同投入大海之中的木片,终会在某一个岸边浮起,被看见!如果我们如对待另一个自己般,对他人行善,哪怕只是一颗洋葱,也将在他人的心里,彼此的心里,种下一颗奇迹的种子,它必然会发芽,结出善良的果子。
放下那些虚伪而毫无意义的大爱无疆,去爱身边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吧!做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用良心和善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这是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悟,感谢让我读到了它。
疯狂接连着疯狂,理智掩盖着理智,真是了不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本书读了很久,因为人名实在太难了,也是因为故事真的太容易引人联想和思考。读到后来有些细节都忘记了,还要再重新翻前文去找,但是一点都不后悔自己阅读的拖沓,在延长的阅读过程当中,阅读时激动兴奋的观感也延长了,以便有更长的时间来好好体会这个长篇。
首先是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在三个兄弟有其各自的特色。
米嘉,正如阿辽沙所说“他也许是狂暴的,克制不住欲望的冲动,但他也是珍惜名誉、有自尊心和慷慨大度的,甚至愿意做出牺牲,如果要求他这样做的话。”他有着“货真价实的高尚”,也有着“货真价实的卑鄙”。
伊万,完全是米嘉的对立面,他不信上帝甚至不信道德,他与阿辽沙的辩白和在开庭前他与魔鬼的斗争真是精彩万分,令人印象深刻。“是一位现代青年,有着十分耀眼的学历和相当出众的智慧,然而已经没有任何信仰,对生活中的很多甚至太多的东西一概排斥,彻底否定,与他的父亲如出一辙”。斯乜尔加科夫曾经这样评论他“要说三个儿子中哪一个性格比较像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那就得数他——伊万·费奥多罗维奇!”
阿辽沙,“这还是个少年,他虔诚、温顺”,拥有着一切美好的品质,在最后与孩子们分别时的一大段独白,让人感觉这是佐西马长老精神在现世的延伸,用最纯净的爱去感化覆盖一切。
伊万和米嘉像风与火,激烈地缠绕与燃烧,而阿辽沙像雪,无声息压制了所有
荣如德说这三兄弟分别象征人的肉体、理性和精神,但其实在看了译后记,稍微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历程和性格特点之后,个人觉得他是在用三个兄弟写自己,写自己的精力,投射家庭环境对于他的影响,写自己在宗教、理性间的矛盾,在卡拉马佐夫性格中能同时看到“最高处”和“最深处”也体现着他本人内心思想的碰撞。
整个故事引人入胜,这样厚的长篇但没有多余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不断推动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将高尚与卑劣、美与丑赤裸裸展现出来。但是也很希望能看到后面的故事,总觉得还没来得及好好结尾就戛然而止,虽然可以当做开放结局,任由自己思考想象但也有点可惜。
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觉得对不起作者,不过一直都觉得俄罗斯大家的作品不好读,第一:名字长,而且各种昵称;第二:作品长;第三:要动脑子
以前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去西藏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人们很虔诚心灵很平静很是羡慕,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他们的信仰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是从小直接被灌输的你还会很羡慕吗?跟这个信仰是好是坏无关,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去信,那就很像伊万和阿辽沙有一次聊的:一个信仰是告诉你每个人平等,你有自由去安排你的人生,但是每个人资质不一样能力不一样,自然会参差不齐,那为何不让一群精英来掌握世界,让其他人就弱智的享受,不要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这样不是大部分人更幸福吗?后面的这个是不是就是西藏那边形成的那种氛围?老佐西马是不是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老佐西马离开之后,神迹没有出现,那些信仰他的人坍塌,转而怀疑自己。那同意,阿辽沙也是追随的佐西马啊,为什么他能一直下去?
卡拉马佐夫老爷子和三兄弟,老爷子的信仰是自己至上,管他儿子妻子道德,我的享乐第一,你说他不快乐吗?伊万,无信仰的吧,我觉得伊万是我们大家。米嘉,太复杂了,欲望提出,身上揉杂了极好与极坏,冲突感。阿辽沙,是所有美好的化身吧,《太阳照常升起》里,疯妈站在树上喊:阿辽沙,不要怕,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天一亮他就笑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阿辽沙,因为高尔基也有~
里面的女性,到是蠢的蠢,容易歇斯底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欲望本身
陀老的这本书打五颗星根本不够,我想把整片星空的星星全打给它。
怎么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去年就开始阅读,直到今年,一会儿在kindle上阅读,一会儿拿起手机看,被很多事儿打断也被其他书吸引过,断断续续地阅读所以感受也是凌乱的。今天一口气把后边全部给看完了,真的是情绪波动,中途特别想哭,因为文字仿佛透过纸面,撬开我的脑袋,直抵我的内心深处。
说说人物吧,老头就撇过,就谈这三个儿子。
老大卡嘉是我非常欣赏的,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是个混,但不妨碍他活得明白。对于爱情很执着,对于自己也看得透透的,坏是坏,心眼却是好的,根本还是根善苗,但有点太苦了,没娘疼爹不爱的,命运老是和他开玩笑,在想要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时候,咔嚓一下人生毁了,害,可怜惹人爱。
老二伊万,搞不明白,也不想你搞明白,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想法太多,暗戳戳的,思想吧,不抛锚的时候说点话还中听,说多了我也不明不白地看了,没留下多少强烈的感受,但是最后再来看,本人也还是挺好的,毕竟是卡拉马佐夫的代表人物,走得极端,两段都有接近,走过来走过去,矛盾。
老幺是陀老个人最偏爱的,塑造得太好了,好到我对他就只有敬仰,好到我觉得全文就他一人是小说人物,好到不真实,伊万卡嘉老卡拉马佐夫还有卡列琳娜格露莘卡等等这些人物都非常真实,就阿廖沙一人让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小说人物,但不可否认我是爱他的,因为他是爱世人的。
看完有点胸闷,我想我会去购买纸质版的,放在我床头,时不时看看,很多地方我不理解的,或许以后经历多了,或许看的书多了,或许某个时刻我就懂了。
再次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今天周末又下雨,护理了头发,老老实实在家看书。终于读完了晦涩难懂的书,感觉有点轻松,其实越到后面,感觉并没有那么难。熬过去就是春天。卡拉马佐夫这个“偶合家庭”的父与子,兄弟间性格各异鲜明,代表了俄罗斯性格。他们在思想、感情、精神的冲突和矛盾,由此引出的弑父案件。看了此书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性的挣扎和无奈,双重人格,对人性的挖掘,对宗教的困惑,读了译者的后记,老大米嘉就是陀氏的影子,费奥多尔就是陀氏的父亲。真的是小说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陀氏的一生是命运多舛,疾病、贫困、赌博伴随一生。嗜赌如命,债台高筑,唯有拼命写作,既是高产作家,也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流放西伯利亚陀氏生活在动荡变革的俄国社会,因此其作品就容纳了时代形形色色的思想,陀氏就代表了彼时的俄罗斯,他的旷世奇才留给人类丰富的遗产。读完此书后,又把序看了一遍,完全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这一次是有了与原文相呼应的感受。陀氏对人物的塑造不是那种单一典型的.刻画,而是一种“复调”,所以看得我比较的焦灼,无所适从的感觉。此时这本书的序写得挺好的,俄国的文学作品几乎都了,特别是陀氏的小说,对陀总结这么到位。
今年到目前为止读了三本外文作品,从开始的懵,打脑壳,硬着头皮看下去。到现在觉得外文作品有意思,有水平,有思想。看来凡事坚持,不要有畏难情绪。想想10多年前看外文文献,因为专业术语不认识,英文水平差,读懂第一篇文章花了20天啃懂,到2个星期,1个星期,几天。只要坚持,铁树都能开花。好在看书上,目前坚持得不错!其他的还做得不好。
多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品质修养。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为了充分领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最新《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久久难以平静,各种想法萦绕在心头,关于信仰,关于救赎,关于善与恶,关于人性,关于饶恕,关于裁决。。。。这些将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消化,也许最终能想出些什么,也许就这样一直模糊着。
当初选择看这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是因为曾经看《爱因斯坦全传》时,里面提到说爱因斯坦称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很好奇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能让这位物理学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遂去图书馆借来读,花了四个晚上一个白天读完了这部作品。读完后,很庆幸自己读了这部作品。 读这部作品时,我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卡拉马佐夫家庭的悲剧故事,暴躁好色的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粗野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否定上帝存在、沉默的二儿子伊凡,虔诚和善的小儿子阿辽沙。整部作品的情节随着这个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及大儿子被控弑父的案件展开,紧凑联系。说实话,一直到最后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死了费多尔,我都还在猜测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这部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很成功,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大多同时有着“跨越两个深渊”的天性,温情和暴力,癫狂和理智,怀疑和虔诚,作者却能把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现在都深深的刻画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于这个弑父案的主角德米特里,我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吗?他性格暴躁、粗野,荒淫;为了格鲁申卡,他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卡拉马佐夫式不顾一切”;他与父亲正面激烈冲突,最后惹上了弑父的嫌疑。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的确很荒诞无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认为自己杀了老仆人后的“最后一夜”的一系列行为。他疯狂的奔向格鲁申卡,表达他的爱,表现的像个孩子。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喜欢这个人物了,为他的不顾一切,为他的诚实坦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吧。
再说说这部作品中总是给人带来光明的阿辽沙,因为这个人物的存在,使冲突、压抑中总还有些安慰和希望。他也曾经迷茫,怀疑过,但在仰望繁星,感受阳光时,他重新找回了对人世间的爱。在他“热烈亲吻大地”时,我突然也感觉生活如此美好,感激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那一刻,我也如他般明朗。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还是保持着那颗善良、诚实的心。
还有那位凶手斯麦尔佳科夫,对于他为什么宣称“您(伊凡)才是这个案子的唯一元凶,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从犯”,我有一些想法。斯麦尔佳科夫才开始对伊凡是怀着敬意的,认为宣称没有信仰、否定一切事物的伊凡有自己的思想,和他所谓的信念是一样的。原本斯麦尔佳科夫是孤单的一个人,现在,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找到了同盟。他认为他和伊凡能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总认为伊凡“全都知道”,这就使他认为伊凡在与他谈话时理解了他的意思,是教唆他杀费多尔。这是一个极度孤单、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的悲哀。但对于他最终的选择,我还是有点疑惑,他最后的精神应该是清醒的,也没有表现出内心
的极度矛盾,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是害怕接受审判?发觉伊凡不全都知道感觉失去同盟的绝望?为难知道真相的伊凡?
这部作品很多地方都讲到了宗教,讲到了上帝,也时不时的在怀疑上帝的存在与否。我不是,所以我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接受其他人心中的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信仰,无关乎宗教。信仰是什么?我认为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一种信念准则,是心灵深处自我反省的一片无人打扰的净土,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行动。人总该信仰点什么,如果没有信仰,怎么有力量不断前进?关于人性,我认为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坏,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心中也会存着一点善意,比如费多尔对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爱。关于裁决,应该由谁来裁决?宗教?法律?但这些不都是人制定出来的吗?还是自我裁决,如德米特里一般,“我为我整个的一生惩罚我自己,我惩罚我整个的一生”?我同样疑惑。
这部作品中还有很多看似寻常的句子却往往蕴含深意,如“不要对自己撒谎”,“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咀嚼回味,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巨作!深深的敬佩!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大海,发现爱情.
-博尔赫斯
我们可以根据其对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态度来最好不过地理解每一个俄国作家。
--舍斯托夫
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我随便翻开哪本传记或者回忆录,我很庆幸,至少从表面看,找不出半点很近切的与我自己的生活雷同的东西:这是一个怎样悲惨而又乏味的人生啊!但是精神,内心,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无人能替的内心生活,内在宇宙之王。
--纪德
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用一贯性、愤怒和毫无分寸来歪曲。
--卡尔维诺
俄国小说里的真正主人公就是”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灵魂,却要宏大得多,深邃得多…….那里的灵魂是陌生的,甚至是有点可怕的.它既没有什么幽默感,更谈不上喜剧性了.它完全没有定型,所以几乎没有什么理性可言.它是浑浑沌沌的,骚动不安的—既不接受逻辑法则,又不遵守艺术规律.
……这里只有灵魂—--受折磨的,不幸的灵魂:它们唯一愿意做的事,就是自我表白和自我忏悔,就是从肉体和精神的溃烂处拈出灵魂中的罪恶之虫,并一条条地展示给我们看.
--弗吉尼亚伍尔芙
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这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欣赏者和评判者,而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有受苦爱难者共命运的兄弟,我们承受他们的苦难,并与他们一道着魔般地、駸駸乎投身于生活的旋涡,投身于死亡的永恒碾盘。只有当我们体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令人恐惧的常常像地狱般的世界的奇妙意义,我们才能听到他的音乐和飘荡在音乐中的安慰和爱。
--黑塞
心浮气躁,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觉得对不起作者,不过一直都觉得俄罗斯大家的作品不好读,第一:名字长,而且各种昵称;第二:作品长;第三:要动脑子
以前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去西藏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人们很虔诚心灵很平静很是羡慕,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他们的信仰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是从小直接被灌输的你还会很羡慕吗?跟这个信仰是好是坏无关,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去信,那就很像伊万和阿辽沙有一次聊的:一个信仰是告诉你每个人平等,你有自由去安排你的人生,但是每个人资质不一样能力不一样,自然会参差不齐,那为何不让一群精英来掌握世界,让其他人就弱智的享受,不要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这样不是大部分人更幸福吗?后面的这个是不是就是西藏那边形成的那种氛围?老佐西马是不是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老佐西马离开之后,神迹没有出现,那些信仰他的人坍塌,转而怀疑自己。那同意,阿辽沙也是追随的佐西马啊,为什么他能一直下去?
卡拉马佐夫老爷子和三兄弟,老爷子的信仰是自己至上,管他儿子妻子道德,我的享乐第一,你说他不快乐吗?伊万,无信仰的吧,我觉得伊万是我们大家。米嘉,太复杂了,欲望提出,身上揉杂了极好与极坏,冲突感。阿辽沙,是所有美好的化身吧,《太阳照常升起》里,疯妈站在树上喊:阿辽沙,不要怕,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天一亮他就笑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阿辽沙,因为高尔基也有~
里面的女性,到是蠢的蠢,容易歇斯底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欲望本身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在是个鬼才,一部书上下两部一千六百余页,俄罗斯的精神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一个案子中飘荡,他飘着,我抓不住。
米佳和阿廖沙是传统俄罗斯人,几乎是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显象了,上帝是什么呢?是良心。但是,如果承认上帝不存在,如果承认现代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已经给予了人类不受惩罚的全部自由,如果认为专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宗教大法官,传话筒代替了发声器官,人就自由了吗?写出《宗教大法官》的伊凡,处在传统与现实,或是说,理论与幽微脆弱又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的心灵之间的夹缝中的,骄傲的伊凡,真的自由了吗?
伊凡是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青年,良知和智慧在他脑中碰撞却使他痛苦,当人类生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当人凭着自己的意志和科学成为泰坦,成为人神,当旧有的道德秩序崩塌,会有新的秩序立即建立起来吗?人会骄傲而安详的迎接死神吗?会将爱定义为满足生命的瞬间而不求回报的爱他的同类吗?
不知道,不知道,人不是泰坦,即使上青天揽日月,即使下九洋捉鱼鳖,人的工具如何变,灵魂的拷问没有变,痛苦或安详的来源没有变,心还是那颗心呀,卑如蚁而美如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的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上帝创造的人被上帝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村上春树说的,我不知道他指的尊贵是什么?我读到的是无处不在,不可被抛弃也不会行使抛弃之名实的良心。
陀老的这本书打五颗星根本不够,我想把整片星空的星星全打给它。
怎么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去年就开始阅读,直到今年,一会儿在kindle上阅读,一会儿拿起手机看,被很多事儿打断也被其他书吸引过,断断续续地阅读所以感受也是凌乱的。今天一口气把后边全部给看完了,真的是情绪波动,中途特别想哭,因为文字仿佛透过纸面,撬开我的脑袋,直抵我的内心深处。
说说人物吧,老头就撇过,就谈这三个儿子。
老大卡嘉是我非常欣赏的,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是个混,但不妨碍他活得明白。对于爱情很执着,对于自己也看得透透的,坏是坏,心眼却是好的,根本还是根善苗,但有点太苦了,没娘疼爹不爱的,命运老是和他开玩笑,在想要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时候,咔嚓一下人生毁了,害,可怜惹人爱。
老二伊万,搞不明白,也不想你搞明白,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想法太多,暗戳戳的,思想吧,不抛锚的时候说点话还中听,说多了我也不明不白地看了,没留下多少强烈的感受,但是最后再来看,本人也还是挺好的,毕竟是卡拉马佐夫的代表人物,走得极端,两段都有接近,走过来走过去,矛盾。
老幺是陀老个人最偏爱的,塑造得太好了,好到我对他就只有敬仰,好到我觉得全文就他一人是小说人物,好到不真实,伊万卡嘉老卡拉马佐夫还有卡列琳娜格露莘卡等等这些人物都非常真实,就阿廖沙一人让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小说人物,但不可否认我是爱他的,因为他是爱世人的。
看完有点胸闷,我想我会去购买纸质版的,放在我床头,时不时看看,很多地方我不理解的,或许以后经历多了,或许看的书多了,或许某个时刻我就懂了。
再次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栏目特意为你整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读后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新的感受。读后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你知道写好一篇读后感的体内容包括哪些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巨作!深深的敬佩!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大海,发现爱情.
-博尔赫斯
我们可以根据其对待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态度来最好不过地理解每一个俄国作家。
--舍斯托夫
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我随便翻开哪本传记或者回忆录,我很庆幸,至少从表面看,找不出半点很近切的与我自己的生活雷同的东西:这是一个怎样悲惨而又乏味的人生啊!但是精神,内心,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无人能替的内心生活,内在宇宙之王。
--纪德
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用一贯性、愤怒和毫无分寸来歪曲。
--卡尔维诺
俄国小说里的真正主人公就是”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灵魂,却要宏大得多,深邃得多…….那里的灵魂是陌生的,甚至是有点可怕的.它既没有什么幽默感,更谈不上喜剧性了.它完全没有定型,所以几乎没有什么理性可言.它是浑浑沌沌的,骚动不安的—既不接受逻辑法则,又不遵守艺术规律.
……这里只有灵魂—--受折磨的,不幸的灵魂:它们唯一愿意做的事,就是自我表白和自我忏悔,就是从肉体和精神的溃烂处拈出灵魂中的罪恶之虫,并一条条地展示给我们看.
--弗吉尼亚伍尔芙
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这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欣赏者和评判者,而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有受苦爱难者共命运的兄弟,我们承受他们的苦难,并与他们一道着魔般地、駸駸乎投身于生活的旋涡,投身于死亡的永恒碾盘。只有当我们体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令人恐惧的常常像地狱般的世界的奇妙意义,我们才能听到他的音乐和飘荡在音乐中的安慰和爱。
--黑塞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在是个鬼才,一部书上下两部一千六百余页,俄罗斯的精神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一个案子中飘荡,他飘着,我抓不住。
米佳和阿廖沙是传统俄罗斯人,几乎是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显象了,上帝是什么呢?是良心。但是,如果承认上帝不存在,如果承认现代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已经给予了人类不受惩罚的全部自由,如果认为专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宗教大法官,传话筒代替了发声器官,人就自由了吗?写出《宗教大法官》的伊凡,处在传统与现实,或是说,理论与幽微脆弱又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的心灵之间的夹缝中的,骄傲的伊凡,真的自由了吗?
伊凡是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青年,良知和智慧在他脑中碰撞却使他痛苦,当人类生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当人凭着自己的意志和科学成为泰坦,成为人神,当旧有的道德秩序崩塌,会有新的秩序立即建立起来吗?人会骄傲而安详的迎接死神吗?会将爱定义为满足生命的瞬间而不求回报的爱他的同类吗?
不知道,不知道,人不是泰坦,即使上青天揽日月,即使下九洋捉鱼鳖,人的工具如何变,灵魂的拷问没有变,痛苦或安详的来源没有变,心还是那颗心呀,卑如蚁而美如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的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上帝创造的人被上帝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村上春树说的,我不知道他指的尊贵是什么?我读到的是无处不在,不可被抛弃也不会行使抛弃之名实的良心。
事实上,你发出的每一条动态都是信息/数据,汇聚组合成为当代特色的意识形态。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热衷于拣选、修饰并展现与自己实际生活不符的精致,就无异于让那残酷而势利的叙事又加重几分,而那种叙事也终将化为附加在你头上的焦虑感。
早在一百多年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喜“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说法,并在《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中表达了不屑,他认为对人应该充满希望,要明确环境影响和个人道德义务之间的界限。并且在更早些,借《地下室手记》(1864)中人物之口说,如果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的话,那就让自己的双手烂掉。而反观今天的我们,早已把这幢大厦堆砌得高耸入云。
我们是人,不是现代这片海不断拍上岸的沙子。我们生活在当代,但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我们不要惧怕展露不堪、穷困、失落、丑陋和艰辛,在糖水照之外发点真实的东西,好吗?
卡拉马佐夫兄弟向无宗教信仰的我注入了第一滴血。
阅读体验:在当当买的这个版本,也不知道是不是盗版,除了有部分错别字之外,还有一些页上的字部分深部分浅,感觉特费眼睛。翻译有一部分带着方言特色,还蛮可爱的,并不影响阅读。大块头看了将近一个月,看之前特别恐惧,怕记不住名字,感谢作者绕我一命,为很多角色设了简称。
内容感慨:卡拉马佐夫兄弟向无宗教信仰的我注入了第一滴血,每天都在对我进行灵魂拷问和鞭打,似懂又非懂。其实不算难读,前半部分觉得非常适合戏剧,因为情节推动性很强,夹杂着寓意和哲学,非常有戏剧性;最后一段法庭审判则让我觉得非常适合拍电影,因为细节足够生动,情绪非常饱满。同时,我觉得全书可以依据主题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单独拎出来阅读都可以启发思考且不影响故事。影响最深刻的神父生前的对话、阿辽沙与伊万的对话、阿辽沙初次见上校、伊万与斯乜尓嘉科夫的对话、伊万与内心魔鬼的对话以及最后法庭审判的场景。每一个卡拉马佐夫都代表了人性的一个极端。
米嘉是每次的冲动和不计后果,伊万是我们每次的叛逆和挣扎,斯乜尔加科夫代表不被承认的阴暗和卑鄙,阿辽沙则是真善美的最高级。每个人不是阿辽沙,但每个人都喜欢阿辽沙。佐西马神父要他去人间体验,是要他经历磨练之后仍能坚持。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00字!
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高贵,你看她之前的法庭陈词,口口声声为了米嘉,不惜把自己当年的糗事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要维护米嘉,可是当法庭控诉达到关键时刻她还是拿出那封信,毁了无辜的米嘉。
格露莘卡卑微,甚至被认为卑鄙,她游走于两父子之间,她是情场老手和玩弄伎俩的专家,跟真正卑鄙的拉基津是表兄妹而且走得很近,可是在所有人选择倾向米嘉是杀父凶手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坚持相信米嘉的无辜,在法庭上,在米嘉被那封要毁掉他的信出现时格露莘卡发出悲惨绝望的一声哀叹,真正情人才能发出的一声哀叹。
人世间的善恶很容易被花俏的外表迷惑眼睛,人世间的真相也很容易用花俏的外表迷惑人们的眼睛。
所有的罪证都指向米嘉,令他不得翻身,他也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回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
伊万在法庭上承认他有罪,哪怕曾经只有犯罪的动机和诱发别人犯罪的无心之举,他依然承认自己的罪行。
斯乜尔加科夫杀了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并畏罪自杀,没人相信他杀了人。
这桩案件在判罪之前就在人们心里被定了罪,卡嘉高贵,人们必然相信她的言行高贵,她的所言所行虽然微有瑕疵但不失为公正公平之举,米嘉癫狂,在事发当夜双手沾满鲜血,他就必然成为杀父凶手,不需要审问,不需要考虑那些可以的细节即可判罪。
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头上挨了重重一杵子并且破了个洞,血从他头上涌出来直流到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手上,身上,衣衫上,手帕上,他试图把手帕扯出来堵住那个洞可惜没能成功,血还是如注般流到手帕上,沾满整张手帕,沾满米嘉的双手。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这样结束,这个倔强的老头一生秉持一个信念,就是对他的主人,米嘉的父亲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保持愚忠,这个信念不知从何而来,仿佛天生,也从未消逝,哪怕他知道他的主人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是个毫不值得为之忠诚的人,近乎守财奴,色棍,劫掠者,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毫不手软地从亲生儿子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手上以欺诈手段夺走他母亲本该遗传给他的大量财产,然后让儿子跟奴仆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呆到一块,不管不顾直到米嘉长大成人。
即使这样,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一生秉持忠诚信念也从未动摇。
心理学家认为,人犯罪很大程度上源于愤怒。作家认为,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那么我们可以斗胆约略认为,人之所以会犯罪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没有能力让自己过上正常美好的生活。
我要记录下这一段感想,已表我对陀翁深深的感激。
人性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真正高尚的灵魂?它丑陋,卑鄙,然而难道真的毫无闪光点吗?我们本应亲如兄弟,又为何走到如今天这般炼狱中?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复杂的,上帝与魔鬼的战场,也正在人心。如何去定义善恶,我们以怎样的标准来断言一个人,这个复杂的个体,是善还是恶?
为什么善人尸骨不可以腐臭?为什么无耻之徒不可以喜爱高尚与优雅的诗句?有什么好笑话他们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今天的状况负责。因为我们漠然,我们虚伪,我们坚持着“尊严”,“骄傲”,“面子”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却连一颗洋葱的善也不愿意给予他人。
人的内心,必有善的信念。一件善行,必如同投入大海之中的木片,终会在某一个岸边浮起,被看见!如果我们如对待另一个自己般,对他人行善,哪怕只是一颗洋葱,也将在他人的心里,彼此的心里,种下一颗奇迹的种子,它必然会发芽,结出善良的果子。
放下那些虚伪而毫无意义的大爱无疆,去爱身边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吧!做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用良心和善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这是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悟,感谢让我读到了它。
据说很多有志成为作家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在第一次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后都被震慑住了,以至于对写作本身产生了惧意和强烈的挫败感——“看完之后丧失了提笔的勇气”。我非常能理解,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已经涵盖了人类艺术所能触及的全部母命题。既不说“基本涵盖”,也不是“几乎涵盖”,而是实实在在地写了一切能写的。主流评论倾向于认为陀氏小说的深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巅峰,但在广度上有所欠缺,不如擅长描绘世间百态万象众生的同期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里的广度主要是指对时间维度、空间和人物的选择范围上。若论小说探讨到的主题范围的广度,陀氏也绝对当得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赞誉。前无古人自不必说,后无来者也很明显,当一个人的作品已经包罗万象之后,后世的作家无论再怎么写,也只能涉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分支。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里主张用“文学之轻”来解构“现实之重”,而轻的美学也越来越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流。卡尔维诺总结了“轻”的三种含义,即减轻语言的分量;高度抽象的描写;象征性的轻的视觉形象。在一篇讨论卡尔维诺“轻”文学的论文里,有一段话对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很精准的概括:
“后现代主义的最大特点在于以语言为中心,关注语言的游戏和实验,热衷于开发语言的符号和代码功能,他们的意图不是表现世界,而是用语言来制造一个新的世界。”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截然相反:他的意图从来都是表现世界,语言只是表达形式而已,绝不会喧宾夺主。这也是陀氏被一些注重“语言游戏”的作家和读者诟病为“文笔粗糙”的原因。比如纳博科夫就看不上陀氏,说他没有品味,总是喜欢在作品里来来回回地探讨些空洞的深刻思想,而缺少艺术性。其实看看纳博科夫的文学风格,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和陀氏八字不合。纳博科夫一生致力于对小说语言、风格和结构的创新,是“艺术形式大于内容”的忠实信徒,而陀氏是典型的“文以载道”的坚定践行者,在他的作品中思想性永远是第一位,语言和结构的艺术性是为思想的传达服务的,必要时为了思想更直接、更高效、更精确地传达出来,牺牲艺术性是在所不惜的。
其次,比起“轻”逐渐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 陀氏的文学是绝对的“重中之重”,这份重量摧枯拉朽,可以直接将人拉沉到最深层的地狱中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家说陀氏是身处地狱中写作的人。 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编纂《西方正典》时,在俄罗斯作家中只保守地选择了列夫托尔斯泰,因为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一种邪气”。列夫托尔斯泰在听闻陀氏去世后写给友人的信件中也曾说,“他无疑是伟大的……但无法将他树立为青年人的榜样”。因为陀氏是直面地狱的人。他将人性中最阴暗、恐怖、卑贱、羞耻的一面用一种近乎绝情的方式剖开来给人看,他的描写拒绝一切的暧昧,绝无任何掖藏。都说陀氏的心理分析和描写是所有作家中最鞭辟入里的,一针见血深入骨髓,读起来异常地酣畅淋漓。由于《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戏剧性极强,高潮迭起,几乎没有低潮,大段大段慷慨激昂步步紧逼的人物对话和一波三折,随时在两个极端无缝切换的心理活动(指陀氏自述的两个深渊:一个在人们头顶上,是高尚的理想的深渊;一个在人们脚底下,是极为卑鄙丑恶的罪恶的深渊), 层层递进的拷问和思考,几乎每一句话都一针见血,都能将人的思维网络激活,瞬间发散到无数延伸的思考节点上,让读者的大脑一直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下。譬如我在读“宗教大法官”和“魔鬼-伊凡费多洛维奇的梦魇”这两章时一度经历了颅内高潮。但过度亢奋的代价必然是疲劳至极,这也是很多读者一致的感受,那就是陀氏的作品往往会把读者逼至绝境(阅读体验意义上的绝境)。我自己也是读读歇歇,读的时候禁不住疯狂做笔记,划线的句子更是数不胜数,三四章之后便停一停,给自己一段思考消化的时间,中途看看其他作家的东西休息一下,也当做是一种阅读铺垫,然后接着读。陀氏的作品最初读起来确实会带给人一种“生理上”的不适,如同波涛汹涌的海啸,一波接一波灭顶之灾的力量袭来,不停歇,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让人倍感压抑,甚至心生恐惧,这也是一部分读者中途弃读的原因。
但陀氏的作品从来不是给身感幸福的人看的。只有那些感到自己身处地狱,日日夜夜被荒谬和无解的思想和拷问追杀,直至如困兽般走投无路,在经历了人生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摧残后,在生命进入倒数计时,在死亡如影随形,精神在无望的绝壁上已一脚悬空,只有那个时候,阅读陀氏的作品才有了非凡的意义。真正热爱陀氏作品的人是一群极度渴望救赎的人。从这个角度讲,陀氏的作品犹如临终关怀。周国平曾说过一句,人在面临死亡时往往会走向宗教,那么陀氏的作品就如同精神上濒临死亡的人所必然走向的宗教。陀氏在地狱里赌上自己身为作家的全部骄傲与荣誉——那强大的精神意志力、莫大的勇气与忍耐力趟出的这条血路,这条绝大多数人类所期待的从地狱走向人间,甚至也许有一丝微弱到近乎不存在的希冀走向天堂的路,后辈也将带着莫大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走完。诚如黑塞所说:
“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这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欣赏者和评判者,而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有受苦爱难者共命运的兄弟,我们承受他们的苦难,并与他们一道着魔般地、骎骎乎投身于生活的旋涡,投身于死亡的永恒碾盘。只有当我们体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令人恐惧的常常像地狱般的世界的奇妙意义,我们才能听到他的音乐和飘荡在音乐中的安慰和爱。”
终于读完了,今天读了四百多页。
读陀氏的作品,最痛苦的是对他的人物激情疯癫的理解,实在狂乱。上半本昏昏欲睡,下半本到米卡的部分渐入佳境,非常好看。竟然哭泣了。这本书适合有阅历的人读,年轻没有沉重失败过的心灵太鄙浅,不足以读懂这样沉重悲悯的作品。当人们失去一切信仰信念,只靠摇摇欲坠的道德本性来节制人性的恶,人性就变得复杂可怕了,在当代,更是这种情况!这种深刻的探求人性的力度,在我看的作品里没有一本超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唉,人,世界,竟然无言了!
艺术手法方面更像刑侦影视剧,逻辑清楚,细密,纳博科夫说的已经很好:陀氏是优秀的戏剧家!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程度远远超过纳博科夫的论断,纳博科夫当然判断失误了!
巴尔扎克作品的精致利己主义,当然还有一点良心,但未免有时被人性的恶的不可拯救而迷失,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看到了人性的圣洁和邪恶的'二重奏,并且圣洁盖过了绝望。无疑,这样的超越是沾满眼泪和血迹的。人,充满了毁灭的欲望!
“你是说惋惜上帝么?化学,弟弟,化学!那是没有办法的,教士大人,请你稍为靠边挪一挪,化学来了!拉基金不爱上帝,完全不爱!这是他们大家最要害的心病!但是他们隐瞒着不说,他们撒谎,他们装假。我问:‘怎么样,你会把这种想法带进评论界去么?’他说,‘自然不会让我这么公开说的。’说着笑了。我问他:‘不过这样一来,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来生,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呢?那么说,现在不是什么都可以容许,什么都可以做了么?’他说:‘你还不知道么?’他又笑。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读起来并不轻松的书,一是人物关系复杂;二是它属于翻译来的文学作品;还有是体量较大,分为上下部两册,其实只是作者为卡拉马佐夫立传小说第一部,第二部未能完成。
鲁迅先生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我在译后记中看到了译者根据史料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的描述,也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在卡拉马佐夫家长子米嘉的身上也看到了作者的些许痕迹,真实生活中永远藏着更多精彩的细节。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来源于真实生活,也从艺术的角度把真实剖开来给我们看:比如人物内心,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是魔鬼与上帝斗争的战场:真正的洁白之下藏着罪恶;而罪恶深处又裹挟着真正洁白。
书中卓越的心理描写使人性最隐秘的一面跃然纸上,尤其是对分裂人格心理细节的记录;米嘉、卡捷琳娜和格露莘卡;还有在一个身体里与魔鬼对话的伊万,作者笔下的两个自我之间从言语到情绪,再到信仰的猛烈碰撞,将人物的病态推向了高潮。
宗教和革命的种子扎根在当时的俄罗斯土地上。修道院文化让我们得以窥探当时的宗教文化;虔诚的信徒中间也有像伊万这样的无神论者。作者通过卡拉马佐夫家族这张网络将触角伸到了俄国社会各个角落;不言体制与阶级,却也让读者看到了俄国受苦人的眼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一个灵魂都沟通着地狱与天堂。善与恶在其中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使与魔鬼彼此交战,此消彼长,各有胜场。爱恨由此而发,喜怒接踵而来。一个人的灵魂得要多强大,才能承受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一个人的意志得要多坚定,才能站定一方,与自己携手前行?一个人又要多睿智,多镇定,多洒脱,才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对自己的灵魂作壁上观,不为所惑?大概只有宗教信仰中的佛陀与上帝一类吧。
当然,我还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为我所钦佩所景仰所爱慕的灵魂。如俯仰于天地之间并怡然自得的庄周,有丹心一片的文天祥,还有我们的革命英雄刘胡兰,等等。然而我所见的只是我所见到的他们的灵魂,并非他们自己所见到的。还有一个人,是我一直以来都喜爱的文豪苏轼,他的豁达与洒脱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乌台诗案后他所表现出的惊惧与惶恐,更让我觉得他的真实与可爱。
似乎扯得有点远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们见识到的当然不仅仅是卡拉马佐夫一家复杂的灵魂,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所关注的仅此而已。没有谁的灵魂相对别人的来说是站在高处的。没有谁的灵魂对其他人的灵魂拥有审判权。人心中的善念永远值得去呵护,对于小孩尤其如此。
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那些为着自己的能力而骄傲、而痛苦的人读的书。
该书的主人公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能够随意决定其他人的生与死,天才具有通过牺牲弱者和平庸者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的权利,在天才面前,他只为自己立法,而不需要听从一切世俗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为了能够让人类获得进步,天才即使一时伤害了普通人,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合法的,有道理的。
正是这种思想,驱使了主人公完成了他的那次为了验证这个思想而去实施的杀人。但最后,他自己却无法忍受由此而来的孤独,也无法说服自己杀人的目的,并通过与救助那些平凡人的过程中,逐渐被平凡人的感情所感化,最后通过自首、服苦役而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批评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的观念,倡导了人性和情感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通过揭示那些普通人的喜乐,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地方,以及非凡者身上平凡的地方,最终打消了自康德以来,一直在哲学界中存在着的那种理性者有权利为自己立法,因而有权利不顾普通人的感受来强加给他们意志的歧视性的做法。在陀氏的作品中,极力揭示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事背后那些感人至深,异常复杂的东西。如果缺少了这些关切,那么任何一个天才所要拯救世界的理想,最终也将不可避免地蜕变成为一个暴君独裁专制的借口
当看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后,心中不时感到震撼与感动。在《罪与罚》中,男主角拉斯科纳夫以其聪明绝顶、却与世隔绝的头脑,建构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他不仅建构这个学说,并且身体力行。他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拿破仑,但是他跟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因身世贫困没有机会,拿破仑努力争取机会,甚至因此流人血;而他,也需要机会。因此他杀了早让人议论纷纷的刻薄老妇,抢其钱财。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被迫还杀了另一个无辜、受苦、可怜的老妇。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的理想抱负绝非自私自利,反倒是博爱的。但是,为达到理想而有的手段,却导致一场轰动社会的谋杀案。所有的检调人员,全从牟利角度解释这谋杀案,直到一个也酷爱研究思想的检察官出现,他立即将调查方向转向,透过拉斯科纳夫的论文,找到行凶的动机。
拉斯科纳夫自承他相信“伟人的福音”,当他说出这观点时,连他的朋友都觉得太激进,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信念是“社会福音”,也就是只要社会制度完善,人都将安居乐业不再犯罪。想想我们不也正是处在这样的信念下的吗?杜斯托也夫斯基透过《罪与罚》中的对话,先知卓见的提出他的质疑:罪恶真的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在人性深处尚有其他邪恶,是导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号相关?拉斯科纳夫显然不相信改善社会制度之路,他认为这世界就是需要伟人,伟人配拥有权力,伟人也够资格在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而这本书另一个让我引发深思的地方是,社会中的弱者,精神中有无私奉献与爱的人却在引导着救赎之路。日记
《罪与罚》中,这个人物就是梭娜。有几段拉斯科纳夫与梭娜的对话精彩万分:男主角拉斯科纳夫再有痛苦,都绝不泄漏一丝一豪情感,但是他却在最紧要关头,找到梭娜坦承是他犯案,梭娜尽管为自己的好友之死哀伤不已,却温柔的凝视拉斯科纳夫,然后围抱他的颈项,紧抱住他。
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呢?”梭娜命中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要害的回答:“因为全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而这时,拉斯科纳夫心一软,两颗眼泪蕴藏在他的眼眶中,就要掉下了。当拉斯科纳夫问她这一生的苦难,上帝的回答是什么?梭娜仅只是念完新约圣经中拉撒路死里复活的故事。
就在念圣经的这一刻,贫困的房间幽暗的烛光照著凶杀犯与。梭娜以其弱者之爱,不自觉的引领拉斯科纳夫走向救赎之路。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不会离我而去吗?”梭娜回答:“不会,无论你到何处,我都随著你。。。。,”甚至她也在非理性的情感中,知道拉斯科纳夫需要她的接纳与爱,她遗憾的说:“为何你不早来,我为何不早些遇到你呢?”男主角剖心相告后,问梭娜:“你觉得我卑贱么?”梭娜说:“不,你只是在受苦。”最后,拉斯科纳夫向梭娜要十字架,梭娜给了他,并说:“我们一同受苦难,也一同挂十字架阿!”就是在杜斯托也夫斯基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是“主动选择悲悯苦难、选择与他人一齐受苦”,这是十字架精神,而十字架精神永远呈现著吊诡:“在软弱的地方显现其刚强。”而一个能看见所谓的强者内心深处的痛苦的人,往往自身也负荷著巨大的苦难。
在邪恶世代中辨识良善!
黑夜已深。
窗外交错的树影如同鬼魅一般,摇曳不定。
开灯,昏黄的灯光照映在翻开的书页上。书页上行行的铅字在我的眼中渐渐
模糊了。我开始寻找脑海中些许残存的记忆碎片。
一个孤独的灵魂在黑暗的深渊里拼命挣扎,但在黑色的迷雾中,他无法寻到出口的方向……我一点一点走近陀思委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走进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世界。
这儿的彼得堡只有灰蓝的天空,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干草广场上聚集着眼
睛被打得发青的女人,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自尽的女工,喧闹的街头横躺着被马
车轧得浑身鲜血的小官员……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老马被主人抽打得哀哀惨叫,最后断了气。在拐角的别墅里还有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正瞪大贪婪、凶狠的双眼,渴望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
拉斯科尔尼科夫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中,他为了摆脱痛苦与折磨,追求光明
与美好而踏入了一个可怕的梦魇。
在那昏暗的月夜, 那孤独的黑影, 进入了老太婆的家里。在清冷的月光下, 他用那双干净、颤抖的手举起了一把晃着寒光的利斧,向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脑后狠狠地抡去。那时,他也许不仅是对老太婆,更是对社会无边的黑暗砍去。他渴望能撕破黑暗与痛苦的幕布,使人们能看到光明与希望的展台!
可当黑影看到倒下的老太婆汩汩流出的鲜血,看到被红色液体浸染的尸体,
看到自己被血迹溅到的裤脚时,他行凶成功的骄傲消失怠尽,只剩下满心的懊悔、惊恐和手足无措。
他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最卑鄙、恶毒的事——夺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把自
己推向了犯罪的深渊。他的手再也无力握住那沉重的斧,只得任斧落下,发出刺
耳的闷响……
拉斯科尔尼科夫本为着追求美好,本为着自我的救赎,但现在却被自己所折磨,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灵魂深处的孤独和罪恶感压迫着他,正义和良知无情鞭打着他,他觉得自己就像儿时见过的那匹垂死的马,承受了所有的奴役,还要遭受孤独与痛苦的嘲笑。他脆弱的精神崩溃了,他陷入了一种神经质的、敏感的病态中。但即使这样,当他看到悲惨的马美梅拉多夫一家时,他仍倾尽全力地帮助他们,只因本性的仁爱和善良。
读到这儿,我为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糊涂与无知而流泪,为他的善良与博爱而
感动,为社会的丑恶与肮脏而愤怒。因为黑暗而动荡的社会扭曲了他本性的美好,
使他变成一个集中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罪恶与善良的,性格孤僻、阴暗而暴躁的,
却又渴望与人倾诉,向往光明、平静生活的矛盾人格者。他在对立的世界中挣扎
徘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力量。但这矛盾者在心中爱和信念的感召下,终于自
首赎罪,重获新生。看到这儿,我含泪地笑了。
我领悟到,人类以肉体犯罪,受到上帝最严厉的惩罚的却是他的心灵。孤独、痛苦和惶恐时刻包围着他,折磨着他,甚至将其吞没。这种心灵的拷打是人救赎的必然,而人类灵魂深处善与爱的激起才最终使人获得新生。
是的,正是人类自身的信念、希望以及仁爱与善良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存在变得合理,使人成为不可磨灭、征服抑或是战胜的生物,因为肉体永远不可能超越人性和理性的闪光点……
合上书,我停止了我的随想。
天隐约破晓,
说到世界文学名著,就不得不提到列夫·托尔斯泰,说到托尔斯泰,就不得不提到与他同一代时同在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得不提到同学们开始变得昏昏欲睡的神情……
我想,我们长久以来由于被动读书而造成的对“世界名著”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我们。塞万提斯、狄更斯、司汤达、巴尔扎克……这些名字总让我们感到难以仰望。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却不一样。著名作家格非在提到这部作品时说,即便把《罪与罚》和其它畅销书放到一起,它也可以是一本毫不逊色的悬疑小说。如果我们排除如上所述的感情色彩和对俄国拗口人名的不习惯,重新审视这本小说,就会发现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罪与罚》的情节布置得十分紧凑,而且悬念设置十分到位。就以开头来说,“七月初,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傍晚时分,有个年轻人走出他在C胡同向二房东租来的那间斗室,来到街上,然后慢腾腾地,仿佛犹豫不决地往K桥那边走去。时间,人物,然后就是事件,没有大段的风景描述,也没有写这个“年轻人”的衣装身着,只说他“仿佛犹豫不决”,也就是说,他有心事,是什么心事呢?作者并不急于说破,慢慢开始传达关于这个年轻人的各种信息,到了第三段才说,他决定要做一件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让他想到都会感到恐惧的计划,是什么计划呢?作者又打住了,只是说他去抵押东西之事。吊足了我们的胃口之后,作者转向叙述他遇到醉汉和家信,导出另外两条重要的线索。直到我们的耐性消磨待尽,作者终于说,他是要去杀人!于是我们马上打起精神来,想要看看一个品行并不算差的大学生(即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怎么去杀人、能否成功……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小说里,被情节本身所吸引住,从而读完这样一本“世界名著”。
当然,如果仅只是情节具有吸引力,那么《罪与罚》也算不上伟大。《罪与罚》所表现的对于小说中人物行为的评价是前所未有的,他对人物的评价是:没有评价。对于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作者同时把可怜、正义、凶残、软弱各种性格集中到了他的身上,而且从始至终没有对他是正是邪作出论断。这与我们通常所看充满了正义与邪恶对抗的小说是不一样的,与讽刺小说是不一样的,与颂扬小说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对生活稍微思考,就会发现它的真实面目就是如此,我们几乎不可能对身边的任一个人物作出其是正是邪的判断(如果你足够公正的话),也就是说,这样一部小说不再是对我们进行教化,而是反应出我们生活最真实的状态,然后带着我们一起去思考,生活中的某些事情,究竟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最终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事总是复杂万分,难言是非。意识到了这点,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成长。
《罪与罚》情节布置的平易近人让我们感切亲切,带给我们思想上的精进又让我们仰首。我们发现这是一部“可以仰望”的世界名著。读完了这本书,你定会大声感叹,原来世界名著也可以这么精彩!
用32个小时读完。划线笔记无数。
伟大的作品,其之所以为伟大,在于它穿越了所属的时代与空间,对后世依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冷静理性的现实主义与百转千回的心理表达的交辉中尽显陀翁的机智、善意与慈悲,充满了对世人宗教式的关怀。
请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部关于犯罪心理学的作品,它是一位满腔抱负的优秀青年为梦想所受的苦。
所幸他所有的困苦、彷徨、迷茫、罪愆与惩罚都没有白受,他最终完成了蜕变,找到了方向,“他甚至不知道,他不可能无偿地得到新的生活,必须为它付出昂贵的代价,将来必须用丰功伟绩来回报它……”
陀翁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他是站在现实主义文学塔尖的人。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怎么才能防止将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推荐!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实用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关于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所读的第一本与法律有关的外国小说,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小说的阅读。今天当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初读时的焦急,乏味,冗长,抽象的感觉,反倒像是花开过后,依旧有淡淡的余香,让我久久还沉浸在对伊柳沙的心疼,对对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无限期望以及俄国审判制度的好奇。
阅读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想着是因为要完成作业才去读书,必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小说中去,反而会更觉得无聊,焦虑。但是又正是因为阅读是漫长的过程,才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忘记当初功利的目的,融入进小说,只是纯粹的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意义。对我而言,读书其实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能够平心静气,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进入大学后总想着要读一些与法律有关的名家、大家的著作,接受高水平法律思想的洗礼。但是真实的情况的进入大学后的我们都越来越浮躁,电脑和手机阅读让我们离“书”也越来越远。直到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才觉得,其实不一定非得要读那些纯法律思想的书才能提高学术水平。只要读了,哪怕是一本小说,哪怕是一本与法律无关的书,都是能够让人有所收获的,又或者只是让浮躁喧嚣的心平静,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由于法学基础薄弱,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深刻的认识,但是我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心里经常会冒出许多想法,有疑问,有感叹,有反思或许还有对比,接下来就谈谈我这一个多月的阅读感受。
二、感受
(一)这一家人
小说中老卡拉马佐夫,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是一个自私,吝啬,荒淫无道并且贪婪好色的小地主形象,而正是这样一个令周围人都憎恨的人,却有四个性格迥异的儿子。老大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继承了老卡拉马佐夫的自私,贪婪,我在看书的初期差不多也是这么认为
的,但是越往后读就越觉得米嘉可怜,正如那就老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特别是看到米嘉在接受审判时的自责、反思、和突然升起的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假如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也就是他的父亲没有被谋杀,米嘉也许会一辈子活在对父亲的憎恨和对金钱以及美色的欲望之中。但或许这又是当时那个时代人性的缩影,俄国在社会转型期间,不仅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在发生着变化,连同人们观念和思想也一同影响着。米嘉的童年是在父爱母爱缺失的条件下度过的,从小就倍受冷落,这样的人要么满怀仇恨长大,然后变得强大再回头报复所有伤害过他的人,要么就会自暴自弃,没有目标。很显然米嘉是后者,但是在米嘉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没有那么多仇恨的,从小时候开始,他就知道为了一磅的榛子的恩惠而感恩二十年,从这一点来看,米嘉是善良的,其杀害自己父亲的可能性也是很少的,当然,判断一件实事,只是从推理和性格分析是不可靠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总之,在小说的最后,我对米嘉充满了同情,为了他那一颗还善良的值得挽救的心,为了他突然明朗的对未来的期望。除此之外,米嘉的坦率和单纯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不掩饰自己的感情,比如他对卡捷琳娜的炙热的爱,就算她同时也是自己父亲看上的女人,他也要与之一较高下;再比如他也不遮掩对父亲的厌恶,甚至对他动手。但他的张扬和放荡同时也导致了周围人对他的不满,高傲自大,不学无术,这些评价在最后的审判中对他的冲击力很大,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众人心目中形象,此时的米嘉就算是浑身是嘴也不能为自己辩解。
老二,伊万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学识渊博,积极沉稳的年轻人,但随着故事的不断进展,伊万变得越来越空灵,仿佛一直飘荡在天空中,没有根,没有着落,以至于在父亲被杀害后,被斯麦尔科加夫诱导得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甚至出现幻觉,在正反两面中徘徊,不过最终在良心和信念的拷问下,知道真相的他决定为了还米嘉的清白,冒着自己可能背上弑父罪名的风险,在法庭上作证。伊万的心理活动很丰富,但却往往表里不一,比如,他深深爱着卡捷琳娜·伊万诺夫·维尔霍夫策娃,但却常常矢口否认。再比如,其实他也憎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却不像米嘉般展露无疑。总的说来,伊万在小说后期,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本来清晰的人生目标,态度,一下子变得迷茫,慌乱,我不知道这是否也在预示着俄罗斯在当时的时代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站在国家发展道路的三岔口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至于阿廖沙,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第三个儿子,文章中把他作为一个近
似神圣的人,没有仇恨,没有欲望,是一个被升华的形象,他的光辉笼罩着每一个心存“魔鬼”的人,似乎阿廖沙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某种积极的能带给人们无限希望的精神。小说里不管是善良的、邪恶的、冷漠的、势力的人物几乎都对阿廖沙怀有好感,就算是存在某个反对阿廖沙的,那也是出于对他的嫉妒和羡慕。也许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处在变革时期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借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对俄国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俄国人未来的期望。从这本书中,基本上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俄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俄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也许正是作者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阶层,才会有对这个社会如此深刻的表达。
斯麦尔科加夫是我认为隐藏在小说深处的主角,他在事实上虽然也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一份子,但是由于私生子的身份,他既不能像其他三兄弟一样有贵族样的身份,也不能从费绕多尔的财产里分的半杯羹,甚至还要低声下气的面对主人们的吆五喝六,但他也向往着充满阳光的温暖生活,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拥有一笔足够去往法国,那个自由的国家的经费,并且他也默默地为自己的这一希望计划着。正如小说里,伊凡的那句话“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从“最后一次访问斯麦尔科加夫” 这一小节里,斯麦尔科加夫向伊凡描述自己是怎样部署这一计划,又是怎样实施的,并且最主要的是他是如何将这罪恶转嫁给德米特里,甚至想好了把伊凡拉下水做帮凶,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主谋。斯麦尔科加夫的智商确实很高,不仅仅表现在他成功的将伊万变成他的帮凶这一逻辑思维上,还表现在他缜密的作案手法上,尤其是他在向伊万陈述他将费尧多尔的装有3000卢布的信封仍在地上的这一行为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这是米嘉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头一次做这种事情而紧张,才慌乱的把信封仍在地上。这让我顿时很佩服他,虽然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可怜的反面人物,但是,就从这一行为,用现在话说,反侦察能力很强。也因此,斯麦尔科加夫的这一特点成为我欣赏他的主要原因。
(二)作为一个法律的学习者,我在阅读这本著作时,自然会对其后面关于审判环节的关注,不得不说在“错案”这一章里,公诉人与律师菲久科维奇之间展开的唇枪舌战是十分精彩的。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书里,通过对德米特里的性格的细致分析,以及对他平日的生活作风等内外因结合,判断他极有可能是杀死他父亲的凶手,并且由此上升到对国家,对信仰的亵渎。虽然我对这份公诉书的内容丰富精彩表示了认同,但是,就针对德米特里来说,是不公平的,首先,由于德米特里个人的原因,使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个纨绔子弟,因此对他存有偏见,
并且由于他与其父亲之间确实存在尖锐的矛盾并且曾经起过争执,这一切看似巧合的事情,连起来让人们,包括检察官、法官都对德米特里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德米特里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法官都应当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不能将个人的观点加之于案情上,否则,公平也无从谈起,事实也正是如此,《卡拉马佐夫兄弟》以错案告终。并且,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证据的运用程度很低,德米特里被认为行凶的血衣,凶器等一出场就被摆放在一边,全过程中,几乎被忽略,这与我们如今的法庭审判截然相反,现代刑事法律制度,对证据的要求程度很高,必须要求证据符合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的排查要求。总之,一切都是证据在“说话”。根本不会出现《卡拉马佐夫兄弟》庭审过程中的都是人在辩论、推理、分析的现象。也许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们无法使用一些高科技仪器对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但是最主要的还应当是受当时的刑事法律思想的影响。这部小说诞生之际正是19世纪中期,这个时候是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针锋相对的时期,不得不说这次审判即带有深刻的古典学派的刑事思想,又引入了实证派的观点,时代特征很明显。因为,小说中卡捷琳娜为德米特里请来了一位医生,她希望通过医生来证明德米特里是神志不清醒的精神病人,想以此来逃避惩罚或者减轻刑罚。而将精神病纳入刑事犯罪的研究正是刑事实证学派的显著特点。
最后,我还要向文中我最佩服,最睿智,也最敬业的律师菲久科维奇表示尊敬。不管是他的为德米特里所作的辩护,还是他在法庭上对抗各位证人,亦或者是他极富感染力的演说内容,都让我为他折服。菲久科维奇极短的时间里对这桩谋杀案做了详尽的了解,详尽的程度,令所有人震惊,同时,他对案件也作了深入的剖析,十分理性地运用各种技巧击破公诉人的防线。比如那场精彩的对抗证人的章节,虽然他只是运用了一种手段,也就是给各位出庭作证的证人抹黑的办法,使证人们的证言受到质疑,但这手段也恰恰表现出他作为一名资深律师的老谋深算。其实短时间内要想完全了解这桩案件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说菲久科维奇在短短三天内就想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对此说法是有保留的,因为我更愿意相信,这名资深的老律师凭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完全有可能是有侧重的展开了解,比如,他会重点了解可能会是证人们蒙羞的事实。此外菲久科维奇在他的辩护中也说到了证据,他提出,公诉方对德米特里的控诉,没有事实根据,完全没有证据来证明。虽然他自己没有提出什么明确的证据证明德米特里无罪,但是我认为
这样也就够了,因为菲久科维奇的辩护足以对抗公诉方的控告,看看周围群众的反应就知道了。按道理法官如果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也不能一个人无罪通常是回按无罪来结案,但是事与愿违,卡拉马佐夫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刻的历史,想要清除法官们先入为主的信念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德米特里依旧还是被当做了杀害父亲的凶手,这也是我所遗憾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卡拉马佐夫成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基于小说丰富精彩的内容,更是为了他们毫不掩饰地向我们展现了深藏在人们内心,而又被我们拼命想要否认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既展现了圣贤的博爱与崇高的精神力量,又有邪恶黑暗的魔鬼,这两种力量的对抗共同构成小说的精神框架。人们内心是希望真善美可以战胜假恶丑,但是现实与理想毕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并不阻挡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如果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反思,相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将得到升华。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久久难以平静,各种想法萦绕在心头,关于信仰,关于救赎,关于善与恶,关于人性,关于饶恕,关于裁决。。。。这些将需要我花很长时间去慢慢思考消化,也许最终能想出些什么,也许就这样一直模糊着。
当初选择看这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是因为曾经看《爱因斯坦全传》时,里面提到说爱因斯坦称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好的一本”。很好奇是怎样的一部作品能让这位物理学家给出这么高的评价。遂去图书馆借来读,花了四个晚上一个白天读完了这部作品。读完后,很庆幸自己读了这部作品。 读这部作品时,我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卡拉马佐夫家庭的悲剧故事,暴躁好色的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粗野暴躁的大儿子德米特里,否定上帝存在、沉默的二儿子伊凡,虔诚和善的小儿子阿辽沙。整部作品的情节随着这个家庭的各种冲突以及大儿子被控弑父的案件展开,紧凑联系。说实话,一直到最后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亲口承认是他杀死了费多尔,我都还在猜测这个凶手到底是谁。
这部作品对人物的描写实在是很成功,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大多同时有着“跨越两个深渊”的天性,温情和暴力,癫狂和理智,怀疑和虔诚,作者却能把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现在都深深的刻画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于这个弑父案的主角德米特里,我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吗?他性格暴躁、粗野,荒淫;为了格鲁申卡,他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卡拉马佐夫式不顾一切”;他与父亲正面激烈冲突,最后惹上了弑父的嫌疑。他的这一系列行为的确很荒诞无理。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认为自己杀了老仆人后的“最后一夜”的一系列行为。他疯狂的奔向格鲁申卡,表达他的爱,表现的像个孩子。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喜欢这个人物了,为他的不顾一切,为他的诚实坦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吧。
再说说这部作品中总是给人带来光明的阿辽沙,因为这个人物的存在,使冲突、压抑中总还有些安慰和希望。他也曾经迷茫,怀疑过,但在仰望繁星,感受阳光时,他重新找回了对人世间的爱。在他“热烈亲吻大地”时,我突然也感觉生活如此美好,感激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那一刻,我也如他般明朗。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还是保持着那颗善良、诚实的心。
还有那位凶手斯麦尔佳科夫,对于他为什么宣称“您(伊凡)才是这个案子的唯一元凶,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从犯”,我有一些想法。斯麦尔佳科夫才开始对伊凡是怀着敬意的,认为宣称没有信仰、否定一切事物的伊凡有自己的思想,和他所谓的信念是一样的。原本斯麦尔佳科夫是孤单的一个人,现在,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找到了同盟。他认为他和伊凡能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总认为伊凡“全都知道”,这就使他认为伊凡在与他谈话时理解了他的意思,是教唆他杀费多尔。这是一个极度孤单、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的悲哀。但对于他最终的选择,我还是有点疑惑,他最后的精神应该是清醒的,也没有表现出内心
的极度矛盾,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是害怕接受审判?发觉伊凡不全都知道感觉失去同盟的绝望?为难知道真相的伊凡?
这部作品很多地方都讲到了宗教,讲到了上帝,也时不时的在怀疑上帝的存在与否。我不是,所以我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接受其他人心中的上帝的存在,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信仰,无关乎宗教。信仰是什么?我认为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一种信念准则,是心灵深处自我反省的一片无人打扰的净土,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行动。人总该信仰点什么,如果没有信仰,怎么有力量不断前进?关于人性,我认为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坏,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心中也会存着一点善意,比如费多尔对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爱。关于裁决,应该由谁来裁决?宗教?法律?但这些不都是人制定出来的吗?还是自我裁决,如德米特里一般,“我为我整个的一生惩罚我自己,我惩罚我整个的一生”?我同样疑惑。
这部作品中还有很多看似寻常的句子却往往蕴含深意,如“不要对自己撒谎”,“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咀嚼回味,我还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陀老的这本书打五颗星根本不够,我想把整片星空的星星全打给它。
怎么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去年就开始阅读,直到今年,一会儿在kindle上阅读,一会儿拿起手机看,被很多事儿打断也被其他书吸引过,断断续续地阅读所以感受也是凌乱的。今天一口气把后边全部给看完了,真的是情绪波动,中途特别想哭,因为文字仿佛透过纸面,撬开我的脑袋,直抵我的内心深处。
说说人物吧,老头就撇过,就谈这三个儿子。
老大卡嘉是我非常欣赏的,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是个混,但不妨碍他活得明白。对于爱情很执着,对于自己也看得透透的,坏是坏,心眼却是好的,根本还是根善苗,但有点太苦了,没娘疼爹不爱的,命运老是和他开玩笑,在想要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时候,咔嚓一下人生毁了,害,可怜惹人爱。
老二伊万,搞不明白,也不想你搞明白,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想法太多,暗戳戳的,思想吧,不抛锚的时候说点话还中听,说多了我也不明不白地看了,没留下多少强烈的感受,但是最后再来看,本人也还是挺好的,毕竟是卡拉马佐夫的代表人物,走得极端,两段都有接近,走过来走过去,矛盾。
老幺是陀老个人最偏爱的,塑造得太好了,好到我对他就只有敬仰,好到我觉得全文就他一人是小说人物,好到不真实,伊万卡嘉老卡拉马佐夫还有卡列琳娜格露莘卡等等这些人物都非常真实,就阿廖沙一人让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小说人物,但不可否认我是爱他的,因为他是爱世人的。
看完有点胸闷,我想我会去购买纸质版的,放在我床头,时不时看看,很多地方我不理解的,或许以后经历多了,或许看的书多了,或许某个时刻我就懂了。
再次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2000字!
书是看完了,是我读过的陀的书里面最厚的一本书。但是我不知道说什么。如鲠在喉,词穷,信息量过大导致无法吸收。这本书不仅仅是小说,除了陀书中代表性的人性的挣扎,它还充满着话剧的张力与紧凑感,哲学书的思辨。
这本书对话似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撑起了整本书的框架。我看的版本,扉页清清楚楚地把故事梗概剧透了我一脸,让我一开始就锁定了凶手。本以为这会影响我阅读的乐趣,但是后面我才发现,知道那点情节根本算不上影响。这本书阅读的乐趣与谜题不是凶手是谁,不是和读者玩猜杀人者是谁的游戏,而是直接把最震撼的心理冲突、最无助的人性挣扎倾洪而下,震撼给你看,错综复杂给你看。
上卷读罢,居然命案还是没有发生。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个啥,但是头很疼,下卷看完更懵了,细节与震撼点太多反而导致词穷。
先从三兄弟讲起吧;
德米特里,本性善良但容易冲动,诚实又充满情欲,越到后面,德米特里越让我感受到他性格中高贵的一面;他虽然外表粗犷,但也有自己的人格信念;他不齿于做那些下流卑鄙事情,在抓捕时也因为自己的人格受辱大发雷霆。
伊万,理性的代表,大家很怕他,他的心中有自己的疑惑,我甚至觉得他回来就是为了观察卡拉马佐夫式的生命能否给予自己问题的答案。佐西马长老曾对他说,他在骗自己,他不相信自己写的理论。他悲哀于自己的理论,但又不知如何证否,这种矛盾和冲突贯穿整本书;理性与宗教的冲突,人能否从自己的身上找到存在的价值。阿辽沙说过,伊万追求的不是钱财、不是安逸、他追求的可能是苦难。他的理论让罪恶有机可乘,他清楚明白地看到了这一点,他站在法庭拿出三千卢布时,是伊万的高光时刻,因为他选择与自己的理论相违背,选择不去继续欺骗自己。这次的经历虽然没有改变德米特里入狱的结局,但对伊万来讲是必要的,是他揉破自尊与自己讲和的第一步,希望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
阿辽沙,神性的代表,他的性格中坦荡与待人平等这一点让人人都喜欢他,他向往光明,可是他的内心是否坚定需要打个问号。他惹人喜爱这个特性让他难以亲自看到伊万、斯乜尔加科夫那些阴冷的性格所承受的冷漠与痛苦。在我看来,他有得天独厚的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的一面,但另外一条路必须要体验,才能真正地爱这个世界,他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斯乜尔加科夫,令我费解的角色。书中的着墨不多,但是像是一个利用伊万,但二者的差距会让人认为是他反被利用的角色。斯乜尔加科夫做了伊万恶的一面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确是合谋,但是斯乜尔加科夫本人认为是伊万指示,他不过是“跑腿的”。在我看来,二者最后一次见面时,他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并且自己和伊万都不是那么相信“没有永恒的上帝,也没有道德”。斯乜尔加科夫为什么自杀?我的理解是,他本身认为自己不过是执行者,所以不管有没有“主”,他都不会害怕。但如果刚才的理论不成立,没有“无所不可”,那他不是“跑腿的”,他就是真凶,终身难逃凶手的罪名与“明察秋毫的主”的审判。明天如果自己被怀疑,哪怕是怀疑,后面的一切也不再那么顺利。如果自杀,明天法庭上伊万没有证人,也就无话可说,自己死掉的价值远远大于继续活下去的价值。斯乜尔加科夫的自杀让伊万后续法庭上的坦白更显困难,斯乜尔加科夫是否乐于见此?在伊万眼中一辈子都是苍蝇的他,终于让伊万跌了一个大跟头。在一个尊敬和在乎的人的心中,他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书中还有很多思辨的成分在里面,举例来看。
佐西马长老提到的,不要欺骗你自己,这一点好难。人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察觉自己是否是在欺骗自己。欺骗自己但又无力改变是否会比未察觉到自己在欺骗自己更痛苦?对于怀疑的观点证否的代价是否又是我们可以承担的?聪明如伊万也会因此疯癫,不加思索地深爱并相信着是否就是最好的选择?伊万最后是否被拯救,希望他的经历可以给出陀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书中借霍赫拉科娃夫人提到的爱的热忱的原因是渴望赞许和以爱还爱,这一点也令人深思。我们的善良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在行善的时候是否在渴望什么?当这种善良不被人理解,我们是否还可以继续爱着世人。如果可以,这份爱的源头是什么?佐西马长老说到的,越是对具体的人憎恶,越是对全人类爱得炽热。那份炽热的来源是否是同情?越是憎恶这个世界,越是对人类充满同情。可是这份感情的源头是对这个世界的憎恶。所以人性要足够强大,足以看到这个世界破落不堪的一面但仍心生光明。要与世界和解,才能坦荡地爱一切。人性强大的一种可能是经历苦难,所以才会有苦难救赎的主题吧。
非常精彩的书,细节值得推敲,情节巧妙精细,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陀后期作品愈发对人物刻画信手拈来,人物真正的想法没有埋在文字里,而是进一步埋在了行为里面,可能会与文字内容相反。并且一段对话中复杂人物会有多重行为表现,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真实感与冲击感。《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在这一点伤体现得尤为明显,人性中行为与性格的有趣之处这一点就值得再刷一遍。此书成功替换《白痴》,成为我心中目前看过的陀书中的最高位。
我要记录下这一段感想,已表我对陀翁深深的感激。
人性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真正高尚的灵魂?它丑陋,卑鄙,然而难道真的毫无闪光点吗?我们本应亲如兄弟,又为何走到如今天这般炼狱中?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复杂的,上帝与魔鬼的战场,也正在人心。如何去定义善恶,我们以怎样的标准来断言一个人,这个复杂的个体,是善还是恶?
为什么善人尸骨不可以腐臭?为什么无耻之徒不可以喜爱高尚与优雅的诗句?有什么好笑话他们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今天的状况负责。因为我们漠然,我们虚伪,我们坚持着“尊严”,“骄傲”,“面子”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却连一颗洋葱的善也不愿意给予他人。
人的内心,必有善的信念。一件善行,必如同投入大海之中的木片,终会在某一个岸边浮起,被看见!如果我们如对待另一个自己般,对他人行善,哪怕只是一颗洋葱,也将在他人的心里,彼此的心里,种下一颗奇迹的种子,它必然会发芽,结出善良的果子。
放下那些虚伪而毫无意义的大爱无疆,去爱身边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吧!做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用良心和善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这是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悟,感谢让我读到了它。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00字!
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高贵,你看她之前的法庭陈词,口口声声为了米嘉,不惜把自己当年的糗事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要维护米嘉,可是当法庭控诉达到关键时刻她还是拿出那封信,毁了无辜的米嘉。
格露莘卡卑微,甚至被认为卑鄙,她游走于两父子之间,她是情场老手和玩弄伎俩的专家,跟真正卑鄙的拉基津是表兄妹而且走得很近,可是在所有人选择倾向米嘉是杀父凶手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坚持相信米嘉的无辜,在法庭上,在米嘉被那封要毁掉他的信出现时格露莘卡发出悲惨绝望的一声哀叹,真正情人才能发出的一声哀叹。
人世间的善恶很容易被花俏的外表迷惑眼睛,人世间的真相也很容易用花俏的外表迷惑人们的眼睛。
所有的罪证都指向米嘉,令他不得翻身,他也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回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
伊万在法庭上承认他有罪,哪怕曾经只有犯罪的动机和诱发别人犯罪的无心之举,他依然承认自己的罪行。
斯乜尔加科夫杀了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并畏罪自杀,没人相信他杀了人。
这桩案件在判罪之前就在人们心里被定了罪,卡嘉高贵,人们必然相信她的言行高贵,她的所言所行虽然微有瑕疵但不失为公正公平之举,米嘉癫狂,在事发当夜双手沾满鲜血,他就必然成为杀父凶手,不需要审问,不需要考虑那些可以的细节即可判罪。
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头上挨了重重一杵子并且破了个洞,血从他头上涌出来直流到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手上,身上,衣衫上,手帕上,他试图把手帕扯出来堵住那个洞可惜没能成功,血还是如注般流到手帕上,沾满整张手帕,沾满米嘉的双手。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这样结束,这个倔强的老头一生秉持一个信念,就是对他的主人,米嘉的父亲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保持愚忠,这个信念不知从何而来,仿佛天生,也从未消逝,哪怕他知道他的主人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是个毫不值得为之忠诚的人,近乎守财奴,色棍,劫掠者,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毫不手软地从亲生儿子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手上以欺诈手段夺走他母亲本该遗传给他的大量财产,然后让儿子跟奴仆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呆到一块,不管不顾直到米嘉长大成人。
即使这样,格里果立·瓦西里耶维奇一生秉持忠诚信念也从未动摇。
心理学家认为,人犯罪很大程度上源于愤怒。作家认为,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那么我们可以斗胆约略认为,人之所以会犯罪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没有能力让自己过上正常美好的生活。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600字!
卡拉马佐夫性格——既看到直上云端的崇高理想,也看到极端堕落的万丈深渊。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惊叹于陀氏的伟大,感觉自己也当如一个卡拉马佐夫,被陀剖析地淋漓尽致了。
他们是卡拉马佐夫:深陷肉欲的泥沼却渴望圣洁的光辉;心中即战场,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米嘉喊:“因为我是卡拉马佐夫。因为我反正要坠入深渊,那就干脆脑袋朝下、脚底朝天,甚至为自己正是以这样的丑态掉下去而得意,认为这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美。就在深陷这样的耻辱之际,我忽然开始写一首颂歌。”他是情欲的虫子,躲在脏臭的小胡同里,却也拥有了圣洁的理想——他看到了娃子,他想要赎罪;是混蛋却不能是窃贼,因为小香袋里缝了一千五百卢布。伊万是理性的化身,“我是一只臭虫,并且诚惶诚恐地承认,我一点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切被安排成这个样子。”上帝是否存在?我们为什么要受苦?他无法停止对世界的诘问,“到新的世界去,到新的地方去,切莫回顾!”可最后还是在与心造的梦魇的对话中渐渐疯癫。阿辽沙善良,圣洁,虔诚,天使一般,可他的内心也有一份虫子的情欲,“我只知道我自己也是一个卡拉马佐夫……我是修士吗?”他在人世间!
我偶尔像阿辽沙,天真,纯洁,相信事物的美好;有时候我像米嘉,真诚,粗犷,胸有野兽咆哮;而更多的时候我像伊万,灵魂诘问,永不停息,在自我对峙中精疲力竭甚至奄奄一息,不知道该去相信什么,这世界像是个永恒怪圈,而我急于退还我的入场券。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包容的、分裂的卡拉马佐夫。上帝魔鬼,善恶边界,“在剖析罪恶和人的畸形心态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得起最高级的赞美”。
时间在巨石旁停滞了。“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故事随着陀氏的离世戛然而止,却足以令人回味无穷。
戊戌年看的第一本,选了这本陀翁的小说。第一篇《诚实的小偷》花了比较多时间:首先散步时听了一通,接着从头到尾读了一回,最后带着两个疑问又翻找了一遍。首先这个故事的叙述方式有特色,不是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而是采用了作品中的裁缝回忆讲述的方式来叙述。这样拉大了我与故事的距离,使故事更有深度;还能体会到用长镜头欣赏的感觉,分别对两个主角进行审视:一个是故事叙述者、裁缝阿斯塔·伊万诺维奇,另一个是流浪汉叶梅里亚·伊里奇。阿斯塔叙述的篇幅中,既有现场与“我”的对话,又有回忆中与流浪汉的对话。但即使是听书时无法看到引号的区别,也不会产生混乱,陀故事叙述之巧妙,可见一斑。裁缝与流浪汉的对话中,一句一句反复出现对方人名:“......,阿斯塔·伊万诺维奇”、“........,叶梅里亚·伊里奇”。即使是那冷冰冰硬邦邦的微读播音,也能听出满篇的诙谐和滑稽。那两个人名轮番登场,一呼一应,仿佛一起一落的跷跷板,又好似精彩的国球(️!不是国足️!!)决赛的小球一来一回、一左一右,更像两个马戏团小丑在高空荡着秋千,一高一低、一上一下。那份滑稽,读着读着,想笑,却发现自己在流泪。(大过年的,这个故事把我听哭了)n于是又读了一遍。寻找被我听漏的情节、字句。读完以后,反而生出了两个疑问:① 流浪汉到底有没有偷裁缝那条裤子?② 裁缝为什么如此善待这个无可救药的酒鬼流浪汉?n找寻答案过程中发现裁缝三处提到“狗”:n「他就像条狗那样,你去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虽然我们只见过一面。 」n「他一直不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也不向别人提出请求,但是他会像狗那样,一直盯着你的眼睛。 」n「如果我做错了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回来的,即便像狗那样死去我也不回来。但是,他回来了。」n正好今天去花店买花,向往常一样不知不觉走到写着“处理品”的货架,那里有一大片各色各样的蝴蝶花,或许是因为花已经开过一趟,有修剪过的痕迹。见过一次店员把处理品货架无人问津的花草归进垃圾袋,心疼不已。那以后每次来都先到这个货架看看。就突然想,裁缝对流浪汉不舍不弃,大概有点类似这种心情吧!当然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绝对不可能与裁缝的崇高举动相比较,尽管他也有把流浪汉当作条狗的时候。我买这些花充满计算的成分:这些花可以开到四五月份,而且价格减半;而那贫困潦倒、屡屡酗酒、连穿个针线都做不到的流浪汉,并不能给裁缝带来什么益处。他n裁缝的举动,是我这种人难以效仿的。(第一篇感想太杂,先草草记下这些。继续读)nn
看“陀”的长篇有的压抑,换成短篇的,虽然也压抑,但压抑的时间短。一般情况,人物间的对立,描写、刻画相对容易,比如《巴黎圣母院》丑与美、善与恶,而人物内心的冲突、转换,就相对看作者的情节设计和对人物的喜好程度,比如《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就做了大部头的铺垫,可对沙威似乎比较突兀,《复活》也是,可是“陀”作品中的人物因为都有点“神经”,所以让人感觉又突然、又合理,神经病嘛,不能较真。不过,“陀”这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安排,倒是启发了另一“感觉”,在人物间对立时有同性、有异性,那会不会“人物统一”也存在“异性统一”(思考不成熟,只是感觉),比如作者把“心中的美”,用一对“异性”来互补性的刻画,这么说也不说明白,还是不成熟,直接举例吧。比如红楼,普遍的认为是“曹”的“自传型”作品,有人提出“钗黛合一”,如果是“宝(玉)黛(玉)合一”呢?“曹”用一男一女、一阴一阳,共同“完美”阐释“个人情怀”,而用“钗袭”阐释“家族使命”,虽然大家族没落后,子弟们常会“破罐破摔”,但我想,“中兴”的念头也常会萦绕在心。
整本合集,令我最为推崇的便是最后一个故事《一个荒唐人的梦》。这篇小说几乎是在所容许的框架内,竭尽了一切对生存、认知与堕落的探索,这是一个关乎整个人类的故事,但作为中短篇小说,又无法细致地展开,然而梦境与现实的穿插,给了这个高度应有的层次与干练。里面有让人反复深思的内容,想必也会产生无止境的启发。如此深度,并非夸夸其谈与故弄玄虚。表达得如此耐人寻味,又能提炼人物,设定背景,完美地融入故事中,绝非仅靠才华与功力所能达成的。如果不是看了作家的生平,似乎他的作品就真如天外之物。但即便加深对作家本人的认识,若不是在烈焰灼烧后,苦苦度过挣扎的余生,尚存彻夜哀鸣后的屏气凝神,又如何能真正懂得他本人,以及他笔下那浑浑噩噩,被所有人嗤之以鼻的超脱灵魂?
喜欢《范文合集: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们》读后感模板集合七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