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兄弟读书笔记

兄弟读书笔记

《卡拉马佐夫兄弟们》读书笔记。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完相关作品以后,相信心中会有不少的心得,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们》读书笔记,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全书总体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人物关系介绍,第二部分是弑父案的发生和审判,第三部分是尾声。在我看来三个部分侧重点各有不同,串联起来层次分明但浑然一体。首先在第一部分,作者花费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书中主角的宗教观。无神论的代表是伊万,他认为神是完全不存在的。早年还撰写过名为《宗教大法官》的文章来批判宗教。暗中指出宗教领袖的存在只不过是人们心中需要有一个权威罢了。今天备受推崇明天就有可能受到唾弃。中间过渡的有费多尔卡拉马佐夫,卡拉马佐夫兄弟们的父亲。一个赌鬼,嫖客,骗子,流氓,各种各样的负面的形容词加在他身上都不为过。他说他不相信神的存在,不相信会有审判。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奇怪地爆发出种种突如其来的情感和突如起来的思想。在接下来是德里特里卡拉马佐夫,算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基督徒。从现实需要的角度来看待神,认为因为人们需要神,所以神存在。基督徒代表的这边有阿廖沙卡拉马佐夫,自小就进了修道院。他熟读经文,但是并没有在经受过考验。在未完成的第二部中他确实没有经受住考验,过上了之前和父亲一样荒淫无度的生活,但是最后又回归了修道院。虔诚基督徒的代表是佐西马长老,书中并没有提及他年轻时候的故事。他可以洞察人心,可以看到德里特里将要做出不可饶恕的行为,也可以看出阿廖沙面对试探会跌倒。他爱人如己,拖着老病的身体为人们祷告祝福。一个几乎完全活在主内的人物生前活在人们的敬仰之中,死后却因为尸体发愁,被人们怀疑。这完全印证了伊万的话。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高潮,一个看似纠结的弑父案。每个人对这个案子都有不同的观点。德里特里是被告人,一口咬定凶手是斯麦尔佳科夫,费多尔的私生子。伊万认为凶手是斯麦尔佳科夫,但是是在自己默许下犯罪的。阿廖沙坚信德里特里不是凶手。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都有点问题,或多或少遗传了他们的父亲疯疯癫癫的特点。在最后伊万和斯麦尔佳科夫的对白中才真相大白。斯麦尔佳科夫在伊万说的一切都是被允许的鼓动下犯了罪,第二天他就自杀了。伊万出于内疚在法庭上坦白了一切,但是最后并没有影响最终的结局,得里特里被判有罪。

最后一部分是案件结束后的尾声,主要描写了上尉的儿子伊留莎的葬礼,以及关于帮德里特里越狱的计划。这里需要交代下作者的创作背景,1878年5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年仅三岁的儿子阿辽沙离开了人世。小说第一步完成是在1880年,这个事故打断了小说的进度,也让陀斯妥思耶夫斯基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打击,因为他儿子正是死于是家族遗传的癫痫病。他把对于儿子离世的悲伤写在小说中,把阿辽沙这个与儿子同名的人物设置为,贯穿始末的英雄并赋予它所有为自己敬仰与寻求的美德。这份心痛也被揉和进了小说里,退伍上尉斯涅吉辽夫和他的儿子伊柳沙的故事中。在读最后的部分时,阿廖沙说每个人都会成为坏人,关于小时候的美好的回忆可以阻止做出更大的坏事,我觉得有点违和感,突如其来的画风的改变和前面的内容不是很搭,想来应该是是作者在回忆起儿子时心中的柔软。

全书的三个部分,信仰,疯狂,希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人性的大网。我不知道脑炎在那个时期的发病率是不是很高,我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看到了些疯狂的影子,对神狂热的佐西马长老,生活淫乱的费多尔,伊万,德里特里都得了脑炎,几位女主角也是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发作。与其说是疯狂,倒不如说是荒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伊万说这大地上太需要荒诞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诞上面,没有它世上也许就会一无所有了。 。人的荒谬就在于用自己的意识去思考这个无意识的世界。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的加缪曾说:当人类试图理解的需要与这个世界毫无理性的沉默尖锐对峙时,此种荒谬就产生了。所以伊万接下来说,他知道的是他什么也不理解。所以在这个无法理解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允许的。

任何有意识的个体中都存在这样的荒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区。卡嘉爱着德里特里带给她的受虐感,同时也爱着伊万;德鲁什卡爱着费多万的钱袋,也爱着德里特里的疯狂。民众爱着佐西马长老的祝福,同时也嫌弃他发臭的尸体。人们渴望自由,但是在自由之后往往迫切的希望把自己的自由交给另一个人手中。卡嘉和德鲁什卡在拜托前一个爱人病态的关系之后又赛跑式的奔向下一个。民众在离开佐西马长老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和佐西马长老不和的疯僧。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立的理解世界的系统。这套系统不能从内部刺探,只能从外部感知。接触够多的人,大概可以摸清楚对方思考黑箱中的线路布局,在无数次短路或者没电流的失败之后。让两个不相干的人来理解对方是很困难的。在别人眼中他们疯狂,在他们眼中别人病态。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卡拉旺的人生读书笔记


莫泊桑在小说《一家人》里,塑造了小职员卡拉旺这么一个形象。虽然这篇小说没有他的《羊脂球》、《漂亮朋友》等等经典作品的名气大,但读过之后,卡拉旺这个形象在我心中,却留下了比羊脂球和杜洛华更为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普通的职员,说好听一点,叫“主任科员”。您看,就是那种有点虚名,但没有实权的职位。这个称呼让人眼熟,名片满天飞的时代,如果能沾点边,大概谁都忘不了给自己头衔后面加印一个括号:副科级;科级;处级等等,以显示自己应该得到但却没有获得的地位,期望因此从心理上获得些许被人尊重的满足。

他三十年如一日的奔走在单位和家庭之间,就像我们经常调侃老实人时的一句话:他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单位,要么就是正在家庭通往单位的路上(或者说小火车上)。他没有什么坏习惯,不会到处乱逛,虽然也免不了去一趟咖啡馆喝上一小杯什么的,但他没有什么风流韵事,也不会沉迷夜店,绝不会把时间白白浪费在家庭生活和单位工作以外。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好男人的形象。

他在一个岗位上干了三十年,始终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即便一个小小的副科长岗位偶然出现空缺,也立马被其他人给填补,不管上岗者是本单位人员还是其他单位空降部队,总之没他什么事。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落空,老实人也受不了哇。他满腹牢骚,回家之后就愤愤不平的老婆唠叨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同样对自己丈夫境遇感到不满的老婆,则一唱一和的与丈夫一起,滔滔不绝的控诉单位的薄情寡义。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辛辛苦苦熬了这么多年,周围人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为什么怀才不遇的,总是我卡拉旺呢?

尽管一肚子的不满意,但是在单位领导面前,卡拉旺却是提心吊胆,甚至战战兢兢,从来不敢说出半个“不”字。千算计万算计,唯恐有什么方面得罪了领导,唯恐自己有哪些言行表现出来让领导不满意。他在单位像一只温顺的羔羊,又像一个待罪的可怜虫。这一点正如《二十二条军规》里面的卡思卡特上校一般:“他记得他曾不断地给那些大人物留下了可怕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每想到这些他就伤心不已,可实际上,那些大人物几乎根本不知道有他这么个人活在世上。”

他贪慕虚荣,在行将退休之际,单位为了抚慰类似卡拉旺这样不得志的老员工,象征性给他发了一个十字勋章。对于单位的糊弄,他却感到非常骄傲,把勋章天天挂在身上向人炫耀。为了把勋章更好的凸显出来,好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他改掉了多年胡乱穿衣的习惯,特意换上了一身黑礼服。浑身上下则一本正经,言谈举止也模仿有身份人的样子,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当看到别人身上戴着勋章,不管与他的勋章有没有区别,他嘴上不敢表示什么,但从内心里鄙视,愤愤不平:凭什么呀,你们哪一点比得上我卡拉旺了?

在家庭里,他对妻子惟命是从。妻子是典型的那种自私自利的市井婆娘。除了对丈夫的无能表示不满,另外加些许同情之外,整天就是打鸡骂狗,无事生非。卡拉旺九十岁的老娘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老太太在自己的卧室中昏厥过去。卡拉旺不学无术的医生朋友认为老人已经死亡,没救了。听说老太太已经一命呜呼,妻子不光没有多少高兴,反而非常愤怒。为什么呢?她认为老太太没有为儿子早作安排,立下遗嘱,把遗产都分给他们,就这样撒手归西,简直太不负责任啦。一气之下,她逼迫卡拉旺先下手为强,在小姑子来奔丧之前,拿走她早就看中的老太太的一只五斗橱和一个镀金的座钟,这样在遗产分割的时候可以多赚一部分。卡拉旺虽然不甚情愿,却不敢违抗妻子的意志,只好费大力气,“吭哧吭哧”把东西从老太太的床前将东西搬走。

有一点值得称道,卡拉旺是一个孝顺的男人,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得知自己母亲已经去世之后,他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哭成了个泪人。他感到自己的童年,过去所有母亲在世时候的生活都已经失去,从此他将开始的是生命的另一半:走向死亡。他大脑一片空白,过度的伤心导致他恍恍惚惚。医生朋友假装假模假式的表示关心,陪他出去散步。他踉踉跄跄,任由医生带领,自己却不知所之。医生累了,借故溜号之后,他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才好,于是想到了自己常去的那家小咖啡馆里所熟悉的人,他认为可以当作朋友的人。可是,咖啡馆的老板,里面打牌的常客,这些平日关系看似很好的朋友,听到这个满怀希望,希望得到朋友同情和慰藉的卡拉旺宣布自己老母亲的噩耗之后,却根本没什么反映,顶多送给他一个“喔”字而已——朋友的痛苦又不是我的,死个老娘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所谓的朋友,只不过面熟而已。“朋友”?噫,又曾经给我带来过什么好处呢?

可怜的卡拉旺,他本来以为自己辛辛苦苦,可以熬个一官半职;他本来以为忍辱负重,可以有一个安宁的家庭;他本来以为任劳任怨,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他本来以为真心待人,可以得到他人的友谊。可是,在一个物质化的社会中,所谓进步、安宁、尊敬、友谊,都成了奢侈品,拥有这些,颇为不易。卡拉旺啊,你太天真,大错特错了。

曾经有这样一部电影,叫做《卡拉是条狗》。因此把人叫做“卡拉”,似乎有骂人的嫌疑。但看过《一家人》之后,我不禁掩卷四顾: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卡拉,而且正活得很“旺”么?

《兄弟》读书笔记范文


我一口气把长篇小说《兄弟》(上部)读完,此作品是著名作家余华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成果,也是他写得最长的小说。小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年多来,已经发行近60万册,开创了我国严肃文学作品发行的一个奇迹。6年前,我读过余华的《活着》,那朴素无华的故事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兄弟》不仅将人性描写得更深刻,而且更加惨烈。余华用生动幽默的方式,叙述了一个时代更为复杂的情感。

前段时间我在周国平的《人文演讲录》一书中看到这样的文字: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不尊重自己的人必然不会尊重别人,人是有思考的人,同情心是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心,就不会有道德。按照这样的哲学观点来分析《兄弟》,我想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兄弟》(上部)讲述的是一个组合家庭,在***风暴中的悲惨经历,小说以小孩子的视角来看民族的这场劫难,书中对火热的政治运动中人们对生命的亵渎、对人格尊严的任意践踏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在泣血的文字中,我看到两个不到10岁的小孩子在政治运动的夹缝中相互帮助、相依维命的感人故事。

下面,我就《兄弟》中几个主要人物进行解读。

李光头

李光头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全篇以他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的叙述。李光头也并非光头,即使长出了野草般的头发,被人也习惯性地叫成李光头,因为他的原名是李光,只因为剃了一次光头后,人们在他的名字后面多了个头,用他的话讲,保持光头比蓄发的成本更大,光头必须半个月修理一次,而头发数月修剪一次即可。

书中开始讲他如何在厕所偷看女人的屁股,然后将偷看的屁股作为资本,到处给好色的男人讲,满足男人对美女屁股的无限幻想。当然,每讲一次,男人们要付出代价,那就是请李光头吃一碗三鲜面。从小,李光头就表现出过人的机灵,尽管他偷看时被人活捉甚至游街,可是总的来看,在物质生物匮乏的那个年代,他能以此换来65碗三鲜面可以说是扭亏为盈。

今天来看这样的事情是无比荒唐和不可理喻的,可是在那样一个性无比保守的年代,一个正处在发育中的14岁男孩子,大胆地将眼睛瞄准了白的胖的瘦的小的大的不大不小不胖不瘦的女人屁股。尽管这样的做法不对,可一个对性无比渴望、懵懵懂懂的男孩子,用这样的方法缓解性压抑是理想的选择,尽管他跨出了道德的防线。李光头的生父在他还没有出生之时,也是在厕所偷看过女人屁股,可惜生父运气没有儿子那么好,没有看到质量上乘的屁股,更为遗憾的是他不小心掉进粪坑淹死。

在新组合的家庭,继父宋凡平很疼爱李光头这个小拖油瓶,李光头过上了短暂的幸福生活。8岁时,李光头性欲勃发,偷看了父母交欢后在长板凳上磨擦下身,后来还在木头电线杆上磨擦,并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磨擦,他觉得很舒服,磨擦得红光满面。后来别人告诉他这是性欲。再后来他每逢磨擦,就呼喊着我的性欲来了。这样的描写,在读者看来荒诞甚至下流,可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事。我们的文学,为什么就不能揭露生活的真实呢?那些对儿童进行鲜花和阳光般的描写,苍白虚假,没有生活气息。在我们的生活圈子,性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性问题,在艺术创作中更为谨慎,似乎是个禁区。大人有性的需要,小孩子难道就不可以要吗?李光头这个形象,是作家余华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大胆表达。

《兄弟情仇》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动物小说作品,作者叫牧铃,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他少年时跟随父母再向东牧场生活了3年,由此结下了挥之不去的牧场情节。以后作为知青,他又在湘东上山下乡11进山伐木烧炭,与山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面对进城工作的机会,他放弃了城市,重新回到乡镇,当了一名供销社营业员。在那里,他可以经常接触山民,倾听有关大山与动物的种种传奇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猎人和一条跟随他多年的猎犬迷失在森林中,他俩开始相依为命,寻找出路。几天之后,猎人和狗都饿得瘫软了,这时猎人有两个选择,一:和狗一起饿死,二:把狗杀死,吃了它的肉,然后继续寻找出路。他可能找的到。也可能找不到。
灰灰和黑头,原本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但由于人为的因素,两兄弟反目成仇,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灰灰经历了牧犬---恶犬----野犬的变化,从牧场来到城市,最后又回到牧场。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牧犬兄弟历经苦难但不屈不饶的灵魂。
作品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牧犬只有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才能重归物性,找回自然本色。字里行间大呼回归人性。有时,人性的丑恶让人性不如犬性。动物与人一样,同样是生命,同属于大自然。作为万物之灵长得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的生命!
我们还应学到的一点是,在这个功利化的时代,不能只追利,而忘了或是抛弃了心中的真情真爱。牧铃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弃了城市,而你呢,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选择哪条路?

读书笔记之《兄弟》


我得承认,解读余华的这部皇皇巨著我的能力明显不够,这不是谦虚,是真的。很多年以前坐在中文系的教室里听刘阶耳老师解读《鲜血梅花》、《现实一种》的时候,在纸页发黄的《收获》上一遍遍地读《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无从深入理解这位先锋文学大家。印象中余华不像其他的先锋文学作家一样致力于在话语的形式上做足了文章,而是底层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写实主义者。《兄弟》则不然,它也写实,但是属于放大了的写实,无论写苦难、贫穷还是暴力和欲望,余华都把它放大了,让我们透过一种被夸张了的真实去透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时代,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

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兄弟》。事实上,面对这部五十万字的巨著,我很难用喜欢这个词来形容我的感觉。我想我能使用的只有震撼。对,是震撼,以及充塞在胸口的憋闷和压抑。我是那么地喜欢宋凡平,不仅是我,我想天下的女人都会喜欢他的,高大,英俊,幽默,乐观,诚信,善良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加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可是他死了,死得那么惨;我也是那么地喜欢宋钢,他跟父亲一样的高大英俊,文质彬彬,信守诺言,宁愿死也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兄弟,可是他也死了,死得依然惨烈;我也喜欢林红,美丽的花儿一样,却不以美丽骄人,深入简出,低调做人,可她不仅委身于自己曾经鄙弃并且仇恨的李光头,而且最终做了鸨儿。同样,我为饱尝屈辱的李兰庆幸,庆幸她好人有好报,可她的幸福昙花一现,接下来跟她相伴的还是恐惧和屈辱;我同情宋凡平老年丧子的老父亲,这个比贫农还贫穷的老地主,死的时候连一口薄棺都没有,一张草席裹着埋进了黄土。相反,我讨厌的李光头,自私,贪婪,不择手段,却富成了航空母舰;我同样讨厌的刘成功,见风使舵,附庸风雅,却成了所谓的刘CEO所有这些,都让我在震撼的同时胸口憋闷得不能呼吸,加上在阅读的过程中,动车追尾了,死伤那么多人;天津公交车残杀,场面血腥;云南赛锐27刀杀人被判死缓案浮出水面,让人不胜愤慨;京珠高速客车大火41人遇难;云南女履历造价三年连升四级所有这一切叠加在一起,不能不让我怀疑起自己的信仰了。作为一个在传统教育中浸泡出来的人,我一向主张多看主流,多看正面,我也宁愿相信并且不停地用文字讴歌着生活的美好,事实果真如此吗?

直面社会是一个作家的良心。闭着眼睛思考的人,是傻子。

还想记下来的一点是余华在后记中提到的窄门。他说写作往往就是窄门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他还说,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多长。以宏大的篇幅来叙述重大的历史,文字却极其朴素简洁,所有的注意力像激光灯一样凝聚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故事内容几乎全部发生在一个小镇、视野很小,内涵很深、没有在人物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背景上浪费笔墨,这让宏大的历史变得非常个性化。美国《pop matters》2009年1月的这个评论,无疑是余华窄门理论的最好诠释。

还有一个思考不得不提。高行健的《灵山》获得诺奖以后,引来不少批评,集中起来就是说他故意投洋人所好,以暴露家丑来迎合诺奖。《兄弟》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是不是也会招致这样的批评?余华在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2版中附了英文版、法文版和德文版评论摘要,是想要表明某种立场,还是为了说明什么?照我看,不如不要的好。是非功过,自有读者评说。

缪佐的玫瑰读书笔记


瑞士西南部,罗纳河谷横穿瓦莱州从罗纳冰川一直延伸至日内瓦湖,极美的河谷有座十三世纪遗留下来的古堡,叫缪佐。1925年6月1日,缪佐的玫瑰盛开,从此不曾衰败。因为这一天,一个叫里尔克的德国诗人,携着尘世风霜来到了缪佐。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家姐送的生日礼物,得空翻看,不久读完。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也是第一次接触他,他们都说他是伟大的诗人,我坚信无疑。但于我而言,他不是诗人,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相会的朋友,是这样的,没错!他也认识我,因为他认识这个世界,而我是世界的一份子,这样说,我们是不是都是很幸运的人。

不是译文版本的原因,是我对于万物的认知过于缺乏和浅薄,以至于读这些珍贵信笺时,多处不得解惑,颇是费力。读过的朋友无需我赘述,还未读的朋友,以我的笔力又难以赘述,真是非常抱歉。若有兴趣,不妨亲自一阅,书本不大亦不重,相信您一定会喜欢。

我心海跌宕,狂拍岸礁,是因里尔克说:

......他们要开花,

开花是灿烂的,可是我们要成熟。

这叫做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

是因奥登在抗战第二年来到中国,来到岌岌可危的前线武汉,写下了一首十四行诗,卞之琳译文:

今夜在中国,让我想起一个人,

他经过十年的沉默,工作而等待,

直到在缪佐他显了全部的魄力,

一举而叫什么都有了个交代。

一个德国诗人,一个英国诗人,一个遥远而满是伤痛的东方国度,在那个或是夜晚,或是黎明,又或是日照晴空的日子,生疏又深切的联系在一起。

里尔克十年沉默,看着世界被硝烟倾轧,他锐利的双目从未停止,从未放松。他在信里写到:

在城市中有多少曲饰,多少最坏的消遣,……被贪求获利的文艺和可怜的剧院所支持, 被报纸所谄媚。……恶劣的谎语自一年以来的 确常常成为真正发生的事件的原因了,几百的谎语在世界上制造出几千的事实,于是那不断 发生的崇高的、牺牲的、果敢的事都被编入可怜的虚伪混浊中了……

一战使欧洲混乱四年,而这混乱并不因停战而止息,战后的混乱更为绵长。而中国,有人悲观有人又过分乐观,面对的情形或许比抗战更加繁杂和冗长。民国十年,罗素在北大礼堂的送别会上说:中国这样大,人口这样多,其中只要能有一千个真实努力工作的人,中国就会有办法。正如里尔克在巴黎时,从他崇拜的大师罗丹那里学会了工作,工匠一般地工作。如此,我们就会有办法。

十年,他深切痛苦着、沉默着、隐伏着,他只向友人倾吐他的关怀。1918年奥地利政府为他过去在文艺上的贡献颁给他奖章,他拒绝了,他在呈文中说:

具呈人于本年五月,展读报纸,知将承受 一最高之褒扬,当时曾决定,不拟接受:因彼之心意从来如此,即规避任何颁奖之勋章。但当时友人促其注意,因彼正服务于陆军协会,应无权予以拒绝。今具呈人已收到颁赠奖状及勋章之正式公文,彼在此具有根据其信念行事之自由:因此望能准许将勋章及一切附带之文件向颁发处退还。具呈人实为冒昧,人将视此行为为缺乏恭顺;惟彼之拒不接受只由于维护其个人之信念;盖其艺术工作绝对使其渡‘不显著’之生活也。

不显著的生活,正是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战后,他怀着对人类所有的关怀,怀着经长久彷徨和寻索之后的意志,在1922年一举完成了停顿十年的巨著《杜伊诺哀歌》,同时一气呵成写下了《致奥尔费斯的十四行诗》。

一切的痛苦、沉默、隐伏‘都有了个交代’。

我还不曾走近他,还不曾读过他的著作,还不曾有个交代。万幸,在一年尾声时,听到他对我们说的话,似空中浑厚的钟声,让昏昏欲睡的我醒来,提醒我该去看看自己杂乱的生活,提醒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

我能做什么?我还能做些什么?

还没有解答!还没有交代!还好,路还在脚下,一步一步稳稳地去走。一定会有解答,一定会有交代。

缪佐的玫瑰,不会开在我前行的路上,她是那样瑰丽,那样的宝贵,应该在极美的河谷盛开。我一点都不嫉妒、不难过,甚至不失望。因为我的途中有荆棘,还有顶风摇曳的不知名的花草。她们在四季轮转,经风霜雨雪而来,我会看见不同的美景。

在长安灞桥的冬夜里,看着三环的车流,忽然想到延时曝光下绚烂,我嘴角含笑:里尔克,您看见长安极美的光影了吗?里克尔,谢谢您,里尔克,晚安。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们》读书笔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兄弟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