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此为教育者的幸福所在”,从书中找到的这一句也正是我对这本书名为《教育是没有用的》最好的解释,其实他所倡导的就是让我们老师、家长改变自己的错误教育方式,提倡回归教育的本质。
书的开头就说“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校长的身上。”儿子刚上一年级,适应这个由幼儿走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很重要,他适应的很慢,说的白一点,就是不自觉,从不积极主动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吃完晚饭后,由我们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书包不想整理,铅笔不想削,老依赖我们帮助他,有时他干脆就说:“妈妈,你帮我整理一下。”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夙愿很强烈,因此常常是摁着牛头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客家故事吧!就是一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木桩上,虽然开始它挣扎过,因为力气小,后来它也就认命了,牛长大了,也没有去拔过这木桩,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我现在也是用这样错误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觉得累,儿子也觉得累,寒假期间,叫他写写字,虽然他会写,可嘴巴也会嘀咕一声:“生活怎么这么不美好?”因此要转变观念。
一、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如儿子不喜欢阅读,、我就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书,放在儿子经常停留的几个地方,果然儿子发现了茶几上的《动物探秘》一书,主动翻看起来,遇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哥哥或请我帮忙读给他听,上面有拼音的话,他就自己拼读,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阅读,读完了此书、谜语书、还有他自己花钱买的一本书《笨狼一家》;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例如上面所说的整理书包,这种孩子该干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干。记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业后,仍是照老规矩,我帮他整理的书包,第二天上午,老师发短信和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儿子的听写本忘家了”。于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话,给他送过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说我怎么没帮他放好。我生气的说:“又不是我在读书,这原本就是他分内的事,让他自个儿吃个亏,被老师批评了,下次就长记性了。”后来听说那次班内共有5~6个孩子都忘了带听写本,估计那天他们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后来儿子回家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又问:“那本听写本家里也没有,学校也没有,到底到哪儿去了?”儿子不好意思地说:“在我书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于是我趁机对儿子说:“看,不是你自己整理的书包,你都不知道书本放在哪儿?下次你自己整理,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了。”儿子点点头,从这以后,他开始学着自己整理书包,第一、二次,我会检查,及时指导,后来就放手了。好的习惯能改变人的命运,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时给他优越的条件,也可以帮助他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是比“金汤匙”更为宝贵的财富。
还有作为父母还应懂得包容和谅解,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在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取得成功。注重心情的教育,用自己的心灵去沟通,打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保持好心情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队”,不做“配跑者”;做“农夫”不做“园丁”,让孩子自由发展。
[关于《教育是没有用的》的读书笔记]
尤其是阅读过作者写的作品,书中的情节让我欲罢不能。这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栏目小编特别编辑了“教育是没有用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初看到林格先生的新着《教育是没有用的》,是被书名给吸引住了。教育没有用?那我们教师是不是都在做无用之功?带着这种好奇,短短几天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使我感受颇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给孩子一双合脚的鞋。联想到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突然想到:如果孩子是脚,那么教育就应该是鞋!扪心自问,我们不能不深思:我们教育这双鞋真的适合每个孩子这双脚吗?
其实,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并没有尊重过孩子们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我们的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孩子的脚上硬套吗?
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孩子当成上帝的礼物来爱,珍视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了解每个孩子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孩子脚的鞋。
造鞋匠不仅为天下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造了鞋,而且还为每个人造了不同时令、不同质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也必须着眼于全面和发展。我们既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压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正如不同年龄的人需要穿不同码子的鞋,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变化着,教育还必须适应孩子的发展,教育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科学的评价孩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所有的学生的发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先天的素质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这种个体差异,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孩子脚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
让我们为回归教育的纯真,共同努力吧!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是教育专家林格颠覆现行教育观念的力作,是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的一本好书,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的具有现实教育价值的书籍。书中收录了他对教育的一些真实的感悟。倡导要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老师都解放出来。
林格老师踏遍全国将近1000个县,走进了1200所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他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着牛头吃草、孩子厌学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很多家长和教师,唯恐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威,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无所不知,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往往疾言厉色。
林格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感应。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我们的日常生活常常被种种情绪、思想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可能在品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校提出: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打造幸福人生,提升生命质量等的办学指导思想,且不评价办学目标提得如何,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教育的目的要为孩子的生命质量服务,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生活、学习状态。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身处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所以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多少。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要了解孩子最需要什么?这是最重要的。有不少教师和家长,与孩子分明日日相处,身体上的距离最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却很远,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几年前,北京发生了一幕家庭惨剧。夫妻俩都是一所着名大学的教授,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他们16岁的孩子却因为忍受不了家庭的压迫以及父母对他交往女朋友事情的强加干预,用菜刀残忍地把父母杀害了。后来法官在法庭上问他真正的杀人动机,他说了一句话:是因为我的父母到死之前,仍然不知道我需要什么。这句话,我想是对所有教育者说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需要。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孩子是整个家庭中是重要的一员,家庭里的事情要适时与孩子交流,在不断地交流中更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欣赏。
林格老师还指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给孩子探究知识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从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林格教授指出: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许多着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思想家都认为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人在成年以前,尤其是年幼时,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正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指出的: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尤宗周先生在《国学概说》中明确了人生四个阶段的教育理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基。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少年养志理想报负的鼓舞。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这四个阶段关键词就一个养字。养是一个渐变的、无意识的教育存在,更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精神滋养的过程。
少年儿童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说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件省力而高效的工作。
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题目,教育是没有用的?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无用功?我带着些许的疑惑,开始了阅读之旅。
哪些教育是没有用的呢?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着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是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按照他们的最佳才能区打造一条通向他们潜能的通道,让他们的才智发挥到极致;有用的教育其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福建着名学者张文质先生的作品。与其他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教育演讲的集子,共收录了张文质老师从2004年到2008年五年间的12篇演讲实录,其中,有四篇是与1+1读书俱乐部成员聚会时的发言,有八篇是到各地学校的演讲,篇幅最长的是后面五篇,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三。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张老师的演讲,通常是“没有完整的讲稿”,“和大家面对面的谈话时捕捉头脑中快速生成的影像,甚至是不太完整的对某个问题的理解”的呈现。这种生成性为讲演注入了更多鲜活的魅力,反复品读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我仿佛又回到了聆听先生讲座的酷热八月的上海会场,时而言辞犀利、鞭辟入里,时而充分肯定、赞赏有加,时而殷切期盼、信心满怀……从他身上,我不仅看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希望与未来,更看到了一个有良知的有责任感的教育学者长期致力于教育革新与唤醒的赤诚行动。
一、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生命化教育是张文质老师的梦想,是忠实的倡导者、实践者,他逢人必讲,走到哪讲到哪,他对老师讲、对学生讲、对家长讲、对学校讲,不遗余力。他到江苏、出广东、上湖北、远赴内蒙古、挺进新疆,倡导生命化教育,建立实验学校。最多的,应当还是他的根据地福建。12次讲演,就有11次是在福建各地的学校。他的足迹差不多快要踏遍福建的每一块土地了吧?
对生命化教育本质的诠释应当数他2004年末在永春师范的一次讲演最为经典。他说,“所谓生命化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的理念,是对更美好的教育的一种价值诉求。”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把对每一个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在他看来,所谓教育,就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发展可能性的成全,社会需要这样,学校更要这样。教育是慢的艺术,他通过自己的行走与观察,对许许多多无视生命漠视生命的反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痛心疾首,振臂高呼生命的尊严,告诉我们生命的可贵,引导我们期待生命的美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明白,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下,要达成这种从生命本原出发的教育理念是何其困难,但张老师始终不气馁不争辩,他以巨大的勇气与力量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二、想大事情,做小事情面对“落花流水”般的教育环境,张老师对所有一线老师都寄予了深深的理解与敬意,每到一处,他总是平等而亲切地勉励所有的老师们,如何在面对现实的同时,寻求内心精神的丰盈。他处处强调,教师要能够既想大事情,更做小事情。在“生命化教育”12人研究小组聚会上,他说:“今天我们能做的也许不是对教育的想象,而是只能提醒自己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但既使这样,“我们要努力回到生命当有的更坚韧的立场,回到作为个人的承担——观察、记录、思考、对话、写作,努力做一个行动者。……努力培植自己更丰富的教育智慧,努力不使自己变得迟钝、衰竭、愚蠢、丧失热情,努力在具体的工作中生发出更多的生命热度与温情,相信自己就是相信灵魂未死的价值,哪怕一点一滴,不是逃向苍天,而是回到尘土,既受苦又痴迷于自己笨拙的努力。”
07年3月他在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论坛上说:“不要偷走孩子的梦想。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机,不是哪所学校,而是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境遇,教育需要思考大问题,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续、耐心地努力。”
08年4月他在福州十八中市级专题研讨会上,谈到规模宏大的巨型学校在探索有效教学的艰难时,仍不失时机地肯定到:“教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贡献出一点点自己的见解,提出一点点自己的思考,它不一定有价值,但作为一个思想的提问者,还是有意义的。”这就是张老师所说的“想大事情”。
那什么是做小事情呢?
张老师说:教师“管好自己的课堂”是做小事情;教师“多一种经历,多读一本书,增强生命的强度”是做小事情;教师“说真话,做真事,善待第一个学生”是做小事情;教师“有学习的倾向,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做小事情;和同事“交流教育心得,遇到困难开始研讨”是做小事情;甚至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更干净一点等等”也是做小事情。
而作为学校,在“校园内很多树下放有凳子,可以供孩子们课间能够坐着休息”是做小事情;“在校门口放着两排椅子供来接送的家长坐着休息”也是做小事情……他认为,小事情是有着巨大能量的。“目光向内才可能知道自己的责任,才可能知道一切变革正因为‘我’的参与而变得更有可能。”
05年6月,他在泉州骨干教师培训会上对培训学员们说:“我们几乎没办法在大的格局中做出什么,但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可为的事情,作为一个目击者,一个见证人,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作为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人。……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行动准则,就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大问题要思考,小事情要践行。要从我们能够改变的地方去尝试。”
在永春师范的生命化教育的讲演中,他谈到教师要随顺人的禀赋,树立一个乐观的学生观时,他说:“我们既能够有所思想,也能够有所行动,以自己的创造性工作表达出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也表达出相信每个人都有更美好未来的信心。”每一个教师都应“时时提醒自己、改变自己、克制自己的否定性思维,一点一点地变得阳光起来,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努力在责任之中表达出我们对生命的眷恋。”
三、深入学校、深入课堂
从他的书中,我捕捉到了一个教育学者十几年来不懈的真实的行走历程。他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把自己的教育思考,牢固地扎根在真正的教育基层学校的土壤里。他跑遍了各种各样的学校,城市的、乡村的、城郊结合部的、中学的、小学的、公办的、民办的等等。他说:“我热衷到学校听课,也比较信赖自己所看到的。在这样的现场,你同样是一个教育的承担者,同时往往能够获得一些原先未曾料想到颖悟。”
为了在福州一所学校的教师论坛上进行十几分钟的发言,他特地跑到这所学校去听了两节课:心理健康、历史。他说:“我希望自己能有一点与课堂相融,与学生真正相见了的感觉。”他会跑到自己女儿所在的学校去听课,包括通用技术课、英语课,他都听。有时,他还上课,给学生讲语文讲作文。他说自己每年听课都在100节以上——这是一个什么量?与在我们学校,只要求每个老师一个学期听课量达到12节相比,100节,相当于平均一周都会听二节课!在我们学校谁能做得到?校长一年听课是多少?教研部门的那些各学科教研员们一年听课又是多少?放眼中国教育,敢于跟这100节叫板的,又会有几人?
四、纯朴的乡村教育情结如果说今天的教育环境已是“落花流水”的话,那乡村教育则早已是“落荒而逃”了。优秀的老师们逃了,优秀的学生们逃了,经费紧张,办学艰难,已非同一般可言。拿我的老家湖北荆州的情况来说吧。家在农村的,只要家长有稍许能耐,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到县城区学校去读书,而乡镇学校的老师,也通常会想方设法调到城区学校去工作。而城区的优秀学生呢?则是流向条件、资源更好的地级市学校或省会城市学校,优秀的老师基本上也是如此。
于是,城区学校的规模总是很大,一个班七十多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乡镇学校规模则一缩再缩,班数班额不断减少。为了保障那可怜巴巴的乡村教育的基本师资,主管部门不得不采取一些举措,如选择城区学校的老师到乡村学校开展阶段性支教。然而“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被安排去支教的老师的情况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老师人去了,但心没有去;有的是今天去了,明天不见了;有的是这个月在上班,下个月就一“病”不见了;而最为离谱的是,有的干脆私自请个人顶替自己到支教的学校去上班,自己玩起了失踪,远走他乡……
张老师深切关注农村的教育,常常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研讲学,更把很多农村学校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实验学校来研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觉得教育最沉重的问题首农村教育问题。”“今天农村教育问题有一个比高考更沉重的话题,就是这些年来,农村的孩子进入重点大学、进入名牌大学的比例逐年下除,像北大、清华差不多就是15%,所以很多农村的孩子只能上二流、三流、四流,不入流的大学甚至是那些‘野鸡大学’。”
他的敏锐,不是一般的学者可以比的;他的敢言,也不是一般的官员可以比的。阅读这些讲演实录,我常常惊讶于张老师的勇敢,这是一种口无遮拦地道出真相,这是一种残忍难堪的逼近真实。讲真话在当下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不是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而是说出真相太难了,我们也不是不知道真相被揭露的话会改善现实,但依然选择了沉默,因为,坚持说真话太麻烦,太危险了。
我跟张老师一样,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脚上的泥巴还没有洗干净,脚底还是乡下的泥土,如今虽然生活在南方城市,但我的心仍然扎在老家那一个闭塞贫穷的小村落里。我没有可能再回到老家回到乡村去工作,但我对张老师这样一种质朴的农村教育情怀充满了敬意。他可以一连十几次地到同一所乡村学校——晋江龙林小学去听课调研,可以到农村乡镇去义务讲学,可以到泉州市一所乡镇学校(永和中学)跟学校教师们进行多次座谈、跟学生面对面地对话。
他不是浮在面上,只有空空的关爱;他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游,只有留存的乡村图片;他把行动把责任建立在对众多乡村实验学校不辞辛劳的指导与实践之中;他勉励在乡村工作的老师们,要“学会妥协,学会调整,在妥协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努力增强自我生命的强度。他更大声向有志之士向社会强烈呼吁:目前,农村更需要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农村教育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与这一本书相遇,是我暑假赴上海的一个意外收获。当我在上海兴高采烈请张老师签名合影时,我感动于文质老师的平等与亲切,读完这本书,我更感动于张文质老师这份教育的赤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也是我的教育责任。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想起来也真的奇怪,以前,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看书,却偏偏讨厌写读后感。现在为了学习而看书,为了心情而看书,却无缘无故喜欢写读后感。这可能与成长有关。成长真是件奇妙的事情。想想现在毕业后和作为大一新生的时候,想东西也就不同了,就是那么几年的变化,不要说几年了,就是去年这个时候我现在这个时候,对工作的看法也大有不同了。
待业在家第5天了,压力无处不在,对于我这些闲不住的人来说,有工作与无工作一样的,都是压力萦绕全身全心的。除了看书学习,就是找工作了,有空还要和家人朋友聊聊天,励励志。在家人的催促下,在朋友的开导下,感觉就中和了。有时候人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想什么,要达到什么。
现在有个习惯,午饭后就想睡睡,休息一下。以前在学校。午睡超过一小时就感到罪恶,浪费时间了。现在反而觉得足够的睡眠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虽然现在午睡时间也是在一小时左右,但我也让自己足够地睡饱了。
无端端又说了这么多无关的事情了。午睡后,一个朋友,介绍我看一本书《没有任何借口》,随便用手机下载下来了,坐在床边,看起来了。用了3小时左右吧,竟然把书看完了。不排除一目十行的看法,但我的确从中得知了不少东西。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最重要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秉承这一理念,众多著名企业建立了自己杰出的团队。
刚开始看,感觉是一本适合军体院或者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军人理念书,坚持看下去,开始涉及企业的管理和员工的职业操守了。做一个人,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应该像军院那样,有一定的自我要求,有自己的原则,我不是说书里的东西都是对的,只是觉得,很多东西,书中都说到了,我们平时或多或少都有所认为是对的了,应该这样去做的了,但是要求起自己来,往往很多借口,很多说法,也很难坚持到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身上。或许这就是成功与否的原因吧。
书中说到以服从为美德,我不怎么觉得,有时候服从是执行力,但有执行力的同时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记得大一的时候,在学院的心理卫生协会里面,一位师姐教导过我们,你们的职称是"干事",但不是一味地听从命令去干事,而是要思考去办事。还有书中说到“借口是拖延的温床” “说谎是最大的罪恶”“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等,感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知道的,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知道的,读了这么多年书,从小学生到大学,即使没有启蒙老师的循循教导,也会在一两本故事书中感悟到的,这本书被称为“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是每一位员工的必读本。”可能在于警示大家不要忘记最初的点滴。
读完该书后,忍不住写下上述的文字。同时也百度了一下相关资料。得知原来这本是“伪书”.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伪书"的名词,却是已经把伪书看完了,才知道那就是"伪书"。这本书是2005年被揭发为伪书。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捧这一书,更是一时畅销于一时,原因很多。它可能的确把很多人迷茫的职业旅程写出了哪里不足,也为企业老板们的管理找对了借口,找对了管理的方向,而是作为激励一书,更是它以美国的牌子产出,反正,它的畅销,它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也说明了我们的需要,大家的期望。
我不知道今天介绍我看着书的朋友知不知道这书的背后的背景,反正他就是说,企业员工必看之书,说对我这样迷茫的应届生有一个提升和一些感悟。看完了,让我学习了很多,特别是这书背后的故事。
《爱的教育》读后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去爱或被爱,爱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是我们生命中亮丽的风景。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心中感受到了暖暖的爱。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身边发生的一些平常的事,但也是由这些平常事,我看到了人情冷暖和爱的教育的伟大。
一开始阅读我就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爱,安利柯的先生的亲人全部都去世,便把他的学生们当作他的亲人,他会关注他的学生们的身体状况,也会指出学生的错误但并不责骂。由此我想到了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他们为了我们无私奉献,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会耐心的给予我们指导,当我们生病时会给我们最亲切的安慰,当我们犯错误时会一遍遍的教导我们,老师就像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盏明灯,驱散了前方的迷雾,给我们满满的爱。
安利柯的日记中收录了许多父亲给他的信,看完这本书,父亲对他的爱与教育也是让我记忆犹新的。安利柯的父亲用一封封信件让安利柯明白了要好好学习,不可以对母亲说失礼的话,要有爱心,关心那些可怜的穷人。罗素曾经说过“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我想,安利柯的父亲就是这样教育安利柯的吧。安利柯父亲的每一封信都是他对安利柯的一份爱,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很有效的,不仅不会伤到孩子的心,也可以让孩子记住这个道理。看到安利柯的父亲写的一封封信,我也想到了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没有用信件与我交流,但平时也时常教导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我相信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我也会使自己变得更强,有能力去保护他们爱他们。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除了师生之间的爱,父母带来的爱,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之爱。每个班就如同一个小家庭,在班级中也有一些为人很好,受到所有人喜欢的人,就比如书中的卡隆,他在克洛西将受责骂之时挺身而出,也会因为小石匠的病而露出多愁善感的一面,他用心热爱着身边的同学,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我们都要用心对待身边的同学,宽容他人的错误,并一同努力使班级获得更多的荣誉,让班级充满爱。
这本书记录的只是一个三年级学生身边的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用心去记录,也会发现身边这些大大小小的爱。这些爱是我们生命中最美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东西,不是吗?从这一刻起,爱吧。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是我非常推崇且尽力去做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我个人认为,父母对子女,好的陪伴即是好的家庭教育。
怎么才能算是好的陪伴呢?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的言行就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孩子。但是,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当好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更需具备知识、智慧、眼光,并且不断的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其次,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要有目标和方向,长远的、大气的大目标,正确的方向,并且从尊重和爱孩子的角度。
读完文章我发现,作者郭力对女儿月月每个阶段的培养都是有目标的,甚至是提前很长时间就制定目标,然后帮助月月一步步努力接近并达成目标。目标是让女儿充分接受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的人格、普世的价值观和国际化的视野。
由此可见,对孩子教育培养也有目标和大方向,除却素质、习惯、品格方面,在心智和能力层面,期冀孩子具备创造力、思辨力、好学多问,多元化知识结构等等。
第三,要和孩子多交流,从小和孩子建立一种良好愉快的关系。通过文章可以看到作者可以和孩子一起“疯”,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方法有很多,爱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持和孩子沟通对话的畅通管道、给予孩子信任和尊重。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常常仗着自己身材高大于孩子而对孩子施威,欺人,无法做到以平等的高度和视角看待孩子,自然在心里上也就滋生了不平等的居高临下姿态。
第四,要善于发现。善于发现孩子天性中最根本的东西,然后根据孩子的天性“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对孩子的教育她总能做到适度,既不过多干预,又不放任自流。她总是陪伴着孩子,不帮孩子选择自己的路,但是一直在关键的时间和节点陪伴和引导,而当孩子可以独立地走下去的时候,她挥手祝福。这也许就是她说的关键时期的陪伴的真正含义吧。
郭力的陪伴,让我明白教育不是独舞,只有教与学者默契配合,才能更好的进步,只有制定合理的计划,才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如果用大树比喻父母,那么告诉孩子,无论将来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大树那就是我们,我们永远在这里等待,这里永远是回家的路……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一)》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