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止杀令观看心得

止杀令观看心得

观电影《止杀令》有感。

快乐的来源有多方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就是一种,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观电影《止杀令》有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电影《止杀令》观后感

欣赏这部电影之前,先了解道教的宗旨根本,才能更好的品味。

道教作为炎黄子孙的本土信仰,源远流长。自上古伊始,神仙方术融合了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墨家、易学和阴阳的精髓而衍生出道教。它的根本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柔弱不争,自然无为、济世安贫。其宗义接近佛家的度世人之苦解世人之厄,尚积极乐观之精神,于修身治国皆有大益。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坻全在道教。而止杀令讲述的正是道士丘处机一言止成吉思汗西征杀戮的历史,所宣扬的就是上天好生恶杀,其德乃上善,如水至软至韧。

回到影片。故事从成吉思汗西征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徐徐展开,分为三段。

第一段:文登求雨。西征途中,蒙古军队瘟疫横行,成吉思汗为避病祸,派近卫侍官刘仲禄请全真仙人丘处机出山论道。丘处机心系文登大旱,一心求雨,果降甘霖。丘处机认为此乃上天促他西行,以劝解成吉思汗停止杀戮班师东还。丘处机告别众弟子和百姓,踏上西行之路。

拍摄场景壮阔,从沙漠到雪山到大海,天高路远,季节变换,无不鲜明。不过,最美的是昆嵛山。群山青葱,白雾袅袅;飞瀑溅玉,湖心澄澈;古观屋宇,依湖蜿蜒;白鹤飞渡,音美神怡。此景如世外仙山,丘处机此处修道,真正给人天人合一的感觉。这段要点明的就是修仙修道都应讲求顺应天意道法自然,西行既是修道立德,也是顺应天意。此景此情让人的感情很自然的融入,觉得理应如此。情节设置和拍摄手法互相应和,精美大气,细腻自然。

此处,有三个细节回味悠远。一是丘处机求雨,风起雨落,落在众人脸上的是雨,落在丘处机掌中的是血。水是生命之源,如同血是肉身的根本。世人眼中水只是水,在丘处机的眼中水就是血。有水才有血行于躯,这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用这种简单明了的对比方式来阐述艰深的道法让人拍案叫绝!二是丘处机临别之言:勿尚名,勿自贵,勿自誉,勿妄语,勿沉溺于音色美食,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柔弱不争,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这段赠言基本包含了道法真意,且简单易懂,动彻人心,值得我们现世的人思考,也可作为行为之规范。三是丘处机挥手退虎,刘仲禄大为敬畏。(观后感 )丘处机言道:久居深山,日日与虎狼为伴,无猎兽之心,虎无所用其爪。即是说,万物皆有灵性,顺势而生,心无争斗,自然万事平和。这既是叹道法神奇,也是为后面劝服成吉思汗另一细节埋下伏笔。

第二段:西行跋涉。丘处机带弟子赵道安随刘仲禄西行,一路上有旖旎风光,有满目疮痍,有艰难险阻,有危机重重,但无论何时何地,丘处机不忘弘扬道法,或实践或劝诫。影片或直接或间接,处处体现道法,层层推进,展现主题。它此时要说服的不是成吉思汗,是观众。这段是重头戏。其实真正劝说成吉思汗的戏只有三分之一,前面的这些全是铺垫。这个过程很重要。它通过丘处机的言行体现了道教精神,让观众进入到道教的世界,看明白了,也就明白了最后成吉思汗为什么会被劝服,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看不明白,那套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无所畏惧才是无可救药。这样的情节铺设,都不能让你有敬畏之心,悲悯之心,那么你也就无可救药了。

这一段精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文戏武戏,处处可点。我就选四个场景来说吧。第一个场景:野狐岭退盗匪。众人遇盗匪袭击被擒,匪首从丘处机招式中识破其身份,十分礼敬,众人转危为安。丘处机使的招数被唤作顺风云手,但在丘处机的眼中心中却并非招数,只不过是随心而出顺势而为。一句看似简单的台词,其实也暗含道法。盗匪如同虎狼,却也有敬畏之心同乡之情,顺其性也并非无可救药,暗合了之后的无所畏惧才无可救药的道法箴言。第二个场景:死城埋尸。丘处机听到哭声,众人却未见生人,前行只见到一座死城。丘处机遂言天哭杀戮,令众人掩埋尸首。这固然是弘扬道家悲天悯人之心,也是令众人通过实践修道修德。掩埋的过程中,尸首的腐臭可怖,是对这些曾经的杀戮者无言的控诉,他们会联想,精神上就会产生微妙变化,就会被潜移默化。第三个场景:石林遇险。石林中,阿拉伯人突袭,后至的蒙古援军(接应丘处机)扭转局势一举拿下阿拉伯人。刘仲禄要杀俘,丘处机劝诫:人会死,仇恨不会。仇恨的背后是恐惧,只有无所畏惧的人才无可救药。这句话正是全片的核心。丘处机为什么最终能一言止杀?那是因为成吉思汗敬畏长生天,按道法,他就是可救的,那么他的杀戮终究会停止。无所畏惧的人,人道无药可救,那么自有天道。这就是所谓的顺应道法吧。第四个场景:道安之死。丘处机途径雪山,周济饥民,身体虚弱。赵道安采雪莲救契丹女而死。丘处机大恸。刘仲禄要派人送赵道安还昆嵛山安葬,丘处机言道:他已经得道升霞,身体留在此处无妨。赵道安舍命救人,此乃上善,自然得道,灵魂升天,身体只不过空皮囊,顺其消亡,这是天人合一。

第三段:一言止杀。丘处机历经三万五千里的路程,终于见到成吉思汗,丘处机坦言没有长生之药,只有养生之道。成吉思汗感佩其诚实,留他住下论道。丘处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抓住一切机会劝说成吉思汗止杀,彰显道法,最终令成吉思汗班师东还。

这一段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地方。一是丘处机以水配合草药治疗瘟疫。他以水为喻,言道水乃上天(长生天)最大恩赐,不应辜负水的善意,而上善若水。二是我前面提到丘处机退虎的伏笔,与这里成吉思汗遇野猪化险为夷遥相呼应。丘处机抓住野猪未伤害落单的成吉思汗这个机会,示意上天好生恶杀,上天保佑他,他也应该顺应天意止杀戮。三是攻打巴里黑。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成吉思汗的孙子中箭身亡。这里其实也正应了那句无所畏惧无可救药。小孩无知,自然无畏,不明白战争的残酷,才酿成了悲剧。此时的成吉思汗无比悲愤,战事更烈。丘处机深感无力,临别痛陈自己无能辜负上苍。成吉思汗终有所动,下令止杀。值得一提的是,战争场景很恢弘,非常直观的再现了古战场。

最后的手杖生芽,人死而复生,有点神话的感觉。如果这是真实的,我只能说是巧合加计谋。那两颗仙丹估计只是暂时让人昏迷,丘处机应该是知道的,但他抓住机会,利用这个机会,让众人产生对道法的敬畏之心,坚定了成吉思汗止杀的想法。这就是因势利导,让事情往好的方面转变吧。

最后送上丘处机那首吟别诗:昨日花开满树红,人间生灭有谁穷。百年大小枯荣事,过眼浑如一梦中。你道是花开正好,生生死死却哪有穷尽?人世繁华落尽,不过是过眼云烟。个中滋味,请大家细品。

纵观整部影片,从场景来说,无论是仙风处处的昆嵛山,还是海花翻飞的渤海湾;无论是黄昏寂寞的野狐岭,亦或是毫无生机的死城池;无论是险峻陡峭的石林,还是银装素裹的雪山;无论是流沙脉脉的荒漠,亦或是青草伏动的草原,无不壮哉美哉,只能叹声自然神奇。拍摄上,文戏细腻,武戏真实。道具精美,服装考究。最值得称赞的是编剧,思维缜密,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遥相呼应,句句台词有真意,没什么废话,直奔主题。真的很久没看到如此厚重又不乏味的历史文化影片了,值得反复欣赏。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止杀令》观后感300字3篇


《止杀令》观后感300字3篇

观《止杀令》有感
刘彤彤

上周星期四晚自习,我们观看了《止杀令》这部电影。
说实话,在观看之前我对这部电影没有丝毫的了解。看过之后,我知道了电影讲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故事,主题是什么。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只是想随便看看。可是随着影片的深入展开,我开始的那种心理完全消失了,我完全被影片的魅力吸引住了。
首先,影片整个画面很美,场景很是恢宏,多处全景展示了昆仑山和草原沙漠的壮美。
其次,也是最令我感动和喜爱的就是电影的主题:呼吁和平、珍爱生命。这是一个博大的主题,也是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影片通过丘处机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西征,颁布止杀令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达出博大的世界性的主题。我看完电影脑子里就一直回响着一句话:天不杀生。
当今世界仍不安定,尤其是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战争和杀戮,这部电影的上映存在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影片大气恢弘而又不失细腻温暖,配乐和画面结合很好,不刻意煽情却又能触到内心的柔软,让人感动到流泪。

(指导老师:刘霞)
《止杀令》观后感
马俊
上周四晚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名为《止杀令》的电影。
这是一部关于成语一言止杀的故事。不过,很多地方的对话都是蒙语,听着不太习惯。
说实话,我很佩服成吉思汗的霸气和成就,但是我不太赞同他的杀戮和战争,我是和平爱好者。电影中有一句话说的我心里一阵阵发寒,那就是成吉思汗所到之处,除了风声,再也听不到其它的声音其勇猛和生性可见一斑啊!
《止杀令》这部电影好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其主题就是表现和平。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时年岁已高,想要继续自己的霸业,想要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丘处机于无奈中西行,告诉成吉思汗世上并无长生不老之药,劝诫他放弃杀戮,保全苍生,用道家思想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道家思想也传播到了中世界的欧亚大陆。
影片中的对白也很精彩,我自己比较喜欢和欣赏的有无所畏惧的人才无可救药上善若水等等,这些句子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成功,靠的不仅是自身的能力,自己蒙古人的生性,更是自身所具有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但他的这种精神是一种杀戮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源于内心深处的害怕!最后的最后,成吉思汗在丘处机的劝诫下,放弃了杀戮,真正强大起来了。
成吉思汗放弃了杀戮,成就了自己,也使百姓得到了和平。当代世界,和平依然是一个所有人都关注的重要的主题。我们要珍惜,更要努力!
(指导老师:刘霞)

《止杀令》观后感
王璐
道家的根本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柔弱不争、自然无为、济世安贫也是其精髓。
鲁迅先生曾经也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而《止杀令》讲述的正是道士丘处机一言而止成吉思汗西征杀戮的历史,所宣扬的就是上天好生恶杀。
其德乃上善,如水至软至柔。
丘处机告别众弟子和百姓,踏上西行之路。他修行之处,给人以天人合一的感觉。丘处机求雨时,落在众人脸上的是雨,而落在自己手掌的却是鲜血。世人眼中的水是水,丘处机掌中的水是血。水是生命之源,如同血是肉身的根本,有水才有血行于躯,这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道法自然。
丘处机挥手退虎,在此间言道:久居深山,日日与虎狼为伴,无猎兽之心,虎无所用其爪。即是说,万物皆有灵性,顺势而生,无心争斗,自然万事平和,这既是感叹道法自然,也是为后面劝服成吉思汗另一细节埋下伏笔。
西行途中,无论何时何地,丘处机都不忘弘扬道法,或实践或劝诫。影片或直接或间接,处处体现道法,层层推进,展现主题。它此时要说服的不是成吉思汗,而是观众。
影片通过丘处机的言行体现了道教的精神,让观众进入到道教的世界,看明白了,自然也就明白最后成吉思汗为什么会被说服,一切都是道法自然。

(指导老师:刘霞)
长生天
观《止杀令》有感
计雪甜
天赐予人善良,上天赐给每个人的都是公平的。
成吉思汗终日带兵打仗,只想从日出之地到达日落之城,却不曾想到过自己的行为劳民伤财,害死了多少无辜的生灵,自己的士兵患了瘟疫,根源似乎也与他有关。
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愿望,成吉思汗苦苦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最终找到的却只是两颗长眠不醒的丸药,而真正的长生便是却养生。
作为被成吉思汗钦点的可以炼制出长生不老仙丹的具有道骨仙风的丘处机,明明算出了自己这一去,便是有去无回,但他还是去了,义无反顾地去了,只为一道止杀令。在他心中,满满的都是善良,都是苍生。传言说七十四岁的他,已然在世间存活了三百多年。明明就是传闻,却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去信,因为丘处机爱人,而且料事如神,所以他在人心中便有着神一样的地位。
为何赵道安要背着棺木跟着丘处机?只因为那份情,他与丘处机的师徒情,他不愿师父一人前去,更不愿师父去。他懂得师父前去,便再无法归来,但他却不曾知,最后睡入这棺木的却是自己。
还有一个风尘女子,三次变换身份,却只为见到自己的丈夫。刺杀成吉思汗,也只为自己的丈夫。难道她就不怕死?不,她也怕,可她更怕失去丈夫。她如此重情重义,值得我们敬佩!
成吉思汗,若不是因为自己的孙子,又怎会被敌军的箭穿过喉咙,若不是自己太过执着,贺兰妃又怎会选择长眠。
天不杀生,大王头上的天和我头上的天是同一片天啊!因为丘处机,成吉思汗最终下了止杀令,所以枯木才会发芽,所以长眠的贺兰妃才会苏醒,所以才有了所以。
天不杀生,长生之道,便是养生,便是仁爱,便是善良因子!


(指导老师:刘霞)

《止杀令》观后感:秀才遇到兵


《止杀令》观后感:秀才遇到兵

闲来无事,把《止杀令》看完了,这是一部关于成语一言止杀的故事,整部影片历史感很强,有点纪录片的味道,不过很多语言用蒙语对话,听着好不习惯,算是把这部电影『熬』下来了,说实话,我很佩服成吉思汗的霸气和成就,但是我太赞同他的杀戮和战争。看出来了吧,我是很爱好和平的,只是过去均以成败论英雄,电影中有一句话说的让我有些一阵发寒,那就是成吉思汗所到之处,除了风声,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其勇猛和生性可见一斑啊!

《止杀令》 这部电影就好象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主题都是一样,就是为了这个止杀令的名字,可是连个基本叙事的构思等都给人感觉一团糟。本片就是在讲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当年岁已高,成吉思汗以长生之名想见丘处机,而丘处机却以没有长生之法,只有养生之道为名,劝谏成吉思汗放弃杀戮,济世苍生。整部电影实则宣扬闪烁着中国传统文明精华的道教文化思想,而道教思想也因此传播到中世纪的欧亚大陆,不过后世却盛赞丘处机拯救生灵的功德超越了他在宗教上的贡献。乾隆爷曾御笔为丘处机提过对联,其中一句的下联即是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你奇功。

里面有些精彩的对白,倒是我比较喜欢和欣赏的,比如诚心敬天无时无刻存以敬畏之心,上天便会垂怜于我。无所畏惧的人才无可救药。一路西行,至臻感悟,万物为生,上善若水。等等,这样的句子其实都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道理。而成吉思汗的能力靠的不只是蒙古人的生性,更多的是无所畏惧,加上他远大的目标要从日出之地,走到日落之城,才让他更加骁勇,最终达到中国疆土最广阔的时代。可人生苦短,事事都无法如愿,人总是惧怕死亡的,因为他害怕,所以才杀戮!

当丘处机遇到成吉思汗,给人感觉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呀,加上语言不通,说话更是费劲,而且两人在人物塑造上也略有遗憾,毕竟有些东西是无法实实在在的还原真实面貌的,而且谁都知道拍史诗题材的电影需要顾忌的敏感问题更加多,《止杀令》这部电影虽然在战争场面稍显震撼,但却在细节处留有多处遗憾吧......

电影《湖杀令》观后感


人性的自我救赎与升华

——电影《湖杀令》观后感

◇ 张慧兰

从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八年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人民围绕保家卫国进行的抗日战争可歌可泣。如今,七十年过去了,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一直以来,围绕侵略与被侵略之间的愤怒控诉、讨还公道、赔礼道歉等纷争从未停歇。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影视剧场陆续推出系列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形成一股强烈的集聚效应,用声色光影冲击着我们的感观,轰炸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铭记心间。

在这众多的影视作品中,由我区首次投拍,根据武汉市作协副主席王新民的长篇小说《梁子湖游击队》改编的《湖杀令》不愧为一部优秀电影。与当下一些"抗日神剧"的吸睛、搞怪不同,《湖杀令》是一部真正讲述故事,探讨人性的作品。它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通过战争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唤醒了人性中沉睡或说被压抑乃至被扭曲的善良、真爱与美好。

影片以武汉会战为历史背景,描述了发生在江夏梁子湖地区的一段抗日往事。武汉会战期间,日本天皇亲自授勋的日军王牌飞行员大岛浩驾驶的战机被击落,他携带绝密情报跳伞失踪在梁子湖水域。于是,一场围绕大岛浩的寻找营救与抓捕反营救的生死较量在国、共、日三方阵营中展开。

故事从一户普通渔民开始,正在湖中捕鱼、准备回家庆生的爷孙三代,突然发现了漂在湖面上的日军飞行员大岛浩。尽管对日军的侵略行为恨之入骨,但善良的一家人还是悉心救治了大岛浩。没想到大岛浩醒来后却恩将仇报,将祖孙三人全部杀害。中国人民的善良与日本军人的凶残刹那间突兀对立,给人心灵造成撕裂般的疼痛。在国、共、日三方共同寻找"日本空军作战图"的过程中,在经历了被游击战士多次救治、政委许岚以情感化甚至以生命相保、日军放弃营救并欲杀之灭口、哥哥大岛雄见他丢了情报逼他以身殉国等事件后,大岛浩充分认识到这场罪恶的战争给中日人民带来的灾难,认识到中国军民善良宽容的美德,认识到战争对军人人性的扭曲及摧残,对自己亲手杀害的一家三口充满无法弥补的忏悔之情。最后,他毅然拉响手雷,与冷漠的哥哥以及船上的日军同归于尽。在爆炸的火花中,人性的美瞬间绽放,大岛浩用生命的终结实现了对自身人性的救赎、复苏与升华。与很多艺术作品一样,影片不可避免要描写人性的假丑恶,但其终极目标必定要展现人性的真善美。这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湖杀令》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尤为深刻而成功。

令人欣喜的是,人性的自我救赎与升华这一美学理念始终贯穿于《湖杀令》整部影片,里面的主人公无不打上了这一烙印。韩大胆之前因赌博失去了心爱的女人秋玲,而在秋玲被日军劫持后,他想方设法营救秋玲,最后以死相拼,实现了一个小人物的价值理想与光辉绽放。让他人性得到救赎与复苏的,也许不仅仅是对秋玲的爱,还有对家国的爱。

再如梁子湖游击队长何定武,他是典型的湖匪性格,爱憎分明,把干扰他内心爱憎的一切都视作敌对。为了给亲人报仇,他可以不听劝阻,不顾大局,甚至对许岚要陪大岛浩一起活埋的举动也无动于衷。对亲人的爱与对大岛浩的恨让他失去了理智。在与许岚的多次冲突以及教育中,他逐渐认清大我,放弃了小我,懂得了服从,懂得了责任。这也是一次心灵的他救与自救。

影片中,国民党少校梁桥生虽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几年前,他与恋人许岚因选择不同而分道扬镳,在这次营救过程中,却主动与游击队结成抗日统一联盟,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由此两人都看到彼此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冰释前嫌。这,又何尝不是一次爱的救赎与复苏呢?

《湖杀令》的另一特色是其独特的人物视角。影片通过日军战俘大岛浩的眼光来发现中国人民的善良,体察新四军女政委内心的伤痕与痛苦,温柔与刚强,感悟他们人性中的真善美,从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良知、善心与友爱,用生命的终结表达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的自责与忏悔。历史无法篡改,在当今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形势下,正视历史,直面罪行,改过自新,应是日本对待中国唯一正确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湖杀令》与其说是一部抗战题材的故事片,不如说是一部对人性进行探讨矫正并加以拯救的心灵净化片,是一部呼唤人心向善与良知复苏的教育片。

当然,我个人认为,影片中也微有不足之处,如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较重,对展现庞大的抗日场景与民族精神略有影响。政委许岚虽是一名柔弱女子,可她不仅会治伤看病,而且功夫了得,还会说日语,勇敢机智、聪颖过人。人物形像塑造过于理想化。再如韩大胆孤身去找日军,为救心上人不计后果,直至牺牲生命的行为,以及影片结尾大岛浩拉响手雷与哥哥同归于尽的举动,都可看作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歌颂与抒写。

此外,许岚跳进土坑主动要求与大岛浩一起被何定武活埋的情节显得不够真实。许岚这么做,与其之前的处事风格不相协调,缺乏逻辑性与合理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以忽略历史。电影《湖杀令》对抗日战争所作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性所作的深入探讨,对当下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

观《杀破狼贪狼》有感


观《杀破狼贪狼》有感

穿山甲遇到穿山乙

人生就是这么多的跌宕起伏,就是有这么多无奈的巧合。我们能做的,就像林家栋在屠宰场扔掉的那块牌子——"Life is limited,Just accept it".今天看了《杀破狼 贪狼》,此片揭露了死亡一般的黑暗,确实如此。

《贪狼》是《杀破狼》系列的第三部,叶伟信从监制的位子回归导演,剧情节奏也从第二部的略显纷繁,回到了第一部比较简练直接的风格。但不同于第一部紧扣兄弟情义,这一部衔接了第二部的主题,依旧将父爱作为主打情怀,但是却加入了更多真实和复杂的元素。并且在《贪狼》这一部中,动作场景开始彻底为剧情做服务。

"杀破狼"是紫薇武曲廉贞的一种命格,简单来说,表示着动荡和变化,象征人的一生大起大落,漂泊不定,却也有着一举成名的可能。和天煞孤星合称为两大绝命。两部的人物其实都是按照这种风格来塑造的,第一部的刘国忠和宝爷,都是经历了磨难,老来的最后一道坎过不了;而马军和Jack,都是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准备做一番事业,却没有成为英雄的命。第二部里,陈国华陈志杰叔侄、阿猜父女和洪文刚兄弟,均是命运坎坷崎岖之辈,人生中的大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高晋则是其中想翻覆命格的人。这一部的导演是郑保瑞,他不如叶伟信的地方就是,叶伟信不取悦观众,他安排了一个尽可能好的结局,而叶伟信两部都是选择让故事自然发展下去。第三部没有再命名为《杀破狼3》,而是叫作《贪狼》,可以看出叶伟信是用了心的。"贪狼"在杀破狼的三星中(七杀、破军、贪狼),为祸福之主,主欲望,恰如其名,贪婪而凶狠。第三部中一切的命运纠葛,皆因贪狼星作祟,叶伟信这个导演,确实有趣。

影片的剧情简单而又复杂,古天乐也许是一名好警察,但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父亲,情商为零的女儿未成年就在想着要baby,古天乐先逼分手再逼堕胎——做法其实很真实,换一个警官不见得会比他更温柔——然后把女儿逼去了泰国,当然我们不必追究未成年的女儿是怎么去到泰国的。被当地一名坏警察卢惠光(巧了是一位华裔的泰国警察)绑架送到人体器官贩卖组织,这个组织准备把女孩的心脏移植给竞选在即,但很有希望继任的市长(也不探究医学和政治手段上的可行性)。古天乐一路追到泰国,接手案子的是吴樾,也是一名快要成为父亲的华裔泰警。他被古天乐的父爱感动,尽心尽力帮他查案。接着,先是一位被卢惠光虐待过、又碰巧是目击者的特殊行业工作者(居然就这么巧),向古天乐提供了线索,古天乐将卢打个半死问出了话,却晚了一步没能找到女儿。而另一边,吴樾发现了出租车司机提供的线索,但司机上传的线索被卢惠光发现并出卖,贩卖组织的老大带人亲自来搞定这个司机,和吴樾刚好碰上。托尼贾是吴樾的同事,二人关系不错。原本吴樾车坏了,坐着托尼贾的顺风车来找出租车司机,托尼贾本来要走,没料车也坏了,听到吴樾枪声连忙上来支援。吴樾搞定了两个喽咯,托尼贾把黑老大一顿爆K,偏偏愣是打不残,为了救被黑老大扔出的小孩,托尼贾不幸坠楼,抢救无效身亡。他正落在吴樾面前,那个场景让人不得不想起黄秋生落在梁朝伟面前的样子。这样,吴樾和这个黑老大的梁子也结下了。更加巧合的是,吴樾的岳父就是警局局长,一个贪污受贿的货,受到市长秘书林家栋的威胁。林帮他搞定贪污的问题,局长则要搞定古天乐案子的问题。古天乐爆K了警察,只能躲在那位特殊行业工作者的家里,通过翻找卢惠光手机里的通话记录,发现了黑老大的身份,巧合的是这位妹子也做过黑老大的生意,记得他的住址。黑老大则通知林家栋,卢惠光的身份已经暴露,局长支开已经发现卢身份的吴樾,让林家栋得以搞定昏迷不醒的卢惠光,并将真相告诉了吴樾。从这个局长的角度来说,不贪可贵,贪也正常,一大把年纪了,也清楚市长的能量能弄死自己一家人。他的做法,可恶,但不难捉摸。

此时市长的心脏移植手术已经完成,古天乐的女儿香消玉殒,林家栋准备卸磨杀驴,让局长派人搞定器官贩卖组织。而可怜的父亲则循着地址来到了器官贩卖组织藏身的屠宰场,正好赶上前来灭队的警队。领头的吴樾要停止行动,被岳父阻止,愤然一拳打开老局长,孤身赶去支援古天乐。而杀出一条血路的古天乐正在被黑老大折磨,幸得吴樾所救,也被其告知真相。古天乐历经千难万苦终于找到女儿,却只是一具放在冰柜中的,没有了心脏的遗体。

最后黑老大和吴樾玩儿命,即将砍死吴樾时,古天乐赶到手刃仇人(你要说口刃也是可以的)。而另一边,林家栋拿吴樾老婆的命威胁局长干掉古天乐,悲惨而神奇的主角古天乐最后终于光环爆表,先是局长被吴樾劝阻,然后古天乐说服吴樾带他去找市长,又在车上制服了吴樾,一人一枪闯入了零安保不关门的市长家中,在和林家栋废了两句话之后,一枪打死林家栋,为了保全吴樾一家,选择了自杀。

说这么多剧情,就是想强调了这部戏中有太多太多无法解释的巧合——怎么泰国有那么多中国人?怎么托尼贾这么就死了?怎么黑老大怎么都打不死?那个特殊行业的姑娘怎么啥都知道一点?吴樾身边怎么老是有人拖后腿?市长怎么就碰巧能用这女孩的心脏?市长怎么就胆子这么大敢做这种事?市长是因为胆子这么大所以家里都没有看门儿的吗?等等等等。而这些巧合与疑问,正是诠释了"杀破狼"的电影名字,人生就是这么多的跌宕起伏,就是有这么多无奈的巧合。我们能做的,就像林家栋在屠宰场扔掉的那块牌子——"Life is limited,Just accept it".而贪狼,正是影片的侧重点。整部电影的线索,其实都起源于林家栋要找器官贩卖组织的决定。市长的生命与成功,就是他的未来和命运。继任在即,他不会看着病魔将市长打垮,不会屈服于命运的无奈。在屠宰场扔掉那块牌子,正是他性格的写照,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理念。贪婪而又凶狠,即使面对命运,也要宛若凶兽一般挣扎。

而对于其他角色来说,贪同样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年轻的女孩贪自己的感受而任性,溺爱的老爸贪对女儿的掌控而做出格,卢惠光和黑老大贪图享受和金钱,林家栋和局长贪仕途和利益。唯二的好人,托尼贾也算是为了救人死得其所,吴樾虽然保命得子,但摊上个贪官父亲,又招惹了市长,也是倒了血霉。《杀破狼 贪狼》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反映善恶的深沉黑暗,不如说只是展露了赤裸裸的真实。叶伟信没有刻意刻画某个角色的光辉或丑恶的形象,而只是在向你讲述一个故事。古天乐很惨,面对命运他抗争了,也算是报仇了,然后自尽了。他女儿很美很单纯很倒霉,出了几个镜头也死了。托尼贾厉害吧,为了救孩子死了。卢惠光、黑老大和林家栋很恶心,没留两句话就死了。也许你觉得市长也该死?可他偏偏就活下来了。叶伟信厌恶做留遗言的镜头,这一点在《杀破狼1》中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刘国忠手下那么多人说挂就挂了,甄子丹这个主角一下就没了,宝爷的老婆孩子干脆镜头都不给一个就没了。他认为该死的人一律走得干净利索,只留你在荧幕前和剧中角色一起看着亡人哀叹感伤。他不在乎观众的感受,只在乎观众看到了什么。这样的电影不一定就是优秀的作品,但绝对真实。

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好坏,这是电影永远无法诠释的东西。好的电影,不向你解释,只向你展现,你和剧中角色一起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感受现实在电影中反映出的无奈、无力和痛苦,以及愤怒。如果能从其中得到一些让你更有勇气面对惨淡人生的力量,那这部电影,就是真正成功的电影。这也就是,电影的魅力。

所以,《贪狼》中的"Just accept it",是对现实不公平的无可奈何。

观《战马》有感;止战之殇


《战马》观后感;止战之殇

乔伊,跑吧,跑过炮火硝烟,跑过断壁残垣,跑出尸骸遍地的战场,跑进最初那如画的田园。

《战马》,刚看到这名字时我会认为这是枯燥的纪录片或战争片,抱着为学习英语的心态看的。出乎我意料的是,影片以广阔无边的田园开篇,一副和平宁静景象。一开始就注定了男主角艾伯特与他的马乔伊的缘分,他是乔伊降生的见证者。艾伯特的父亲一个常年嗜酒而又经历过战争残酷的老战士为了争面子,以他的家庭不能承担的价格买下了这匹马(为下面因不能支付农场租金而出卖乔伊做铺垫),马归艾伯特了,取名乔伊。

乔伊是匹好马,之后它也遇到了许多伯乐,但在经营农场的艾伯特家中,它必须学会耕犁。艾伯特手把手地教它,甚至把马套戴在自己脖子上来教它,从这样的小细节,就可以看出电影的主旨人性。马也是通人性的虽然电影中出现了两次它又不是狗乔伊学会了耕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艾伯特家多了一大块可以用于农作的土地。但是天意弄人,一场暴雨,使本将丰收的艾伯特一家变得一无所获。因为这样,乔伊离开了艾伯特,去了英德战场,成为了一匹战马。

我想,故事真正开始了吧。乔伊结识了泰若,一个与它同生共死的好伙伴。战争是残酷的,乔伊在战场上的第一位主人牺牲了,他也是一位懂乔伊的伯乐。乔伊和泰若由英军的战马沦落为了德军的俘虏。多学一门技术总是好的,懂得耕犁的乔伊示范套马具给泰若,使免受了枪毙的厄运。不过它们的命运多舛,后又几经转手一个逃兵和一个被希特勒思想洗脑的被逃兵、一个小女孩以及她善良的爷爷。不只有乔伊遭受战争的苦难,放不下乔伊的艾伯特也参加了英军。

忍受不了劳役而体力严重透支的泰若倒下了,乔伊发了疯似得狂奔。接下来是故事的高潮,也是观众们最揪心的情节。

乔伊在无人区被铁丝网所困,英德各有一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走出战壕,帮它脱困。那一刻,在生命的尊严面前,战争顿时变得毫无意义。最棒的是那个德军对身后的战友喊了一句我还要一把剪刀,然后战壕里立刻扔出了五六把来,落在水坑里,让人忍俊不禁而又感动不已。而后他们为处理乔伊归谁的问题,而采取的掷硬币的方式也说明他们更热爱和平。乔伊回到了英军,最终与艾伯特重聚,其中的小曲折在此不必多说。

乔伊,跑吧,跑过炮火硝烟,跑过断壁残垣,跑出尸骸遍地的战场,跑进最初那如画的田园。

追随着乔伊的脚步,以落日为结尾,影片结束了。希望在此结束的,不只是影片。

观总统杀局The Ides of March有感


总统杀局The Ides of March观后感

如果你想欣赏一部轻松搞笑的好莱坞电影,不推荐你看总统杀局,因为无论是真实世界的竞选还是有关竞选的影片,都是十分紧张的,这是我看过该片后的第一感觉,影片结束时终于松了口气,紧张了一个多小时,中间没有一丝笑容,只有精神高度集中,关注着每一个情节和每一句台词,关注着其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命运。他们分别是:

1。Stephen 他才是主演,戏份超过乔治克鲁尼很多,影片以他的试音开始,以试音结束,很喜欢他的出色表演,用自己的方法得到了想要的,面对别人的阴险,勇敢接受现实的黑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最终成为占据主动操控他人的人。喜欢这样的人,面对人生困境时保有信心主动反击,真的从他身上学到些东西。

2。Mike Morris 乔治克鲁尼饰演的州长,也是总统参选人。乔的声音一直是我喜欢听到的,而他又很有领袖的气质,又是他亲自导演的,这是乔里程碑式的影片,相信会在未来获奖。由于戏份不多,所以明显是衬托Stephen。这次绿叶他当得非常成功,说不定乔未来真的可能走入政治舞台并有所作为。

3。Molly 剧中的唯一美女,男人多是政治舞台的主角,但就是这么一位美女,却在关键时刻改变了整个战局,而剧中的矛盾也是因她而起,是什么?看片时你就明白了。

4。paul/Duffy 两位竞选负责人,都是特别狡猾和阴险的人物,也是和Stephen对手戏最多的两个人,建议特别关注他们剧中的台词,我觉得是片中精华。可惜这两位机关算尽,最后是输家。

政治是黑暗的,看此片深深领会到了,或许是更加黑暗。希望多看到这种片,让我们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做个思考,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珍惜身边的美好。

观电影《魔兽》有感


观电影《魔兽》有感

李浩宇

6月8日深夜,全国各大影院被一群身穿红蓝T恤的人们占领。他们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口中嚷嚷着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英语,分成两派,甚有决斗之势。不过,请不要惊慌,他们仅仅是来自于一个叫作"魔兽玩家"的群体,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讲情怀的时代里,《魔兽:崛起》这部由经典游戏改编的影片,勾起了许多80、90后的青春记忆。

记得我上高中时,《魔兽》电影的拍摄计划就已在网上流传,谁知由于导演更迭、剧情重塑等众多原因,竟让众多粉丝苦苦等待了整整十年,很多玩家已从青葱少年变成了成熟大叔。

要说将《魔兽》系列游戏拍成电影,可以说是"易又不易".容易的是,《魔兽》游戏题材众多,随便拎出一段都会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史诗巨作".不易的是,游戏中剧情脉络复杂,且粉丝众多,每个粉丝心中各有一段难以忘却的剧情,可以说是众口难调,拍摄方向不易把控。

电影上映之前,网络上的讨论就已铺天盖地,在诸多的讨论话题中,影片的导演——邓肯·琼斯是热度较高的讨论点。

邓肯·琼斯,是一名热衷拍摄科幻惊悚电影的导演,由他拍摄《魔兽》,是诸多粉丝始料未及的。虽然他的电影作品《月球》《源代码》等也曾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过较高的评价和认可,但因为他从未涉足过魔幻电影题材,很多粉丝担心他不能很好地掌控魔幻风格,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广大粉丝心目中的那个神奇的艾泽拉斯大陆。

然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邓肯·琼斯也是一名忠实的魔兽玩家,他热爱魔兽,通宵游戏是常有的事,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拍摄电影《魔兽》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对于电影拍摄,邓肯·琼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而且他非常善于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影像风格,他的影片不但在视觉上有迷人的特质,而且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悠长,这便是暴雪公司找他拍摄《魔兽》的主要原因。

暴雪公司与邓肯·琼斯经过多次研讨,共同确立了电影剧情的大致方向及内容——人兽之战,这段故事可以说是《魔兽》系列电影的开篇之作。

叙述剧情时,邓肯·琼斯巧妙地将这段故事从繁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十分清晰、流畅,让很多不是游戏玩家的观众也能看得明白。兄弟、战争、家庭、爱情,剧情紧紧围绕这四个关键词逐步展开,条理清晰,感人肺腑。

不是所有的兽人都心怀恶念,也不是所有的人类都正义善良。电影中,人物性格迥异,有的暴力,有的善良,有的狡诈,有的睿智,但每个人物都有独具一格的闪光点。例如半兽人迦罗娜,她身世悲惨,内心坚韧,为了对抗邪能力量游走在部落与联盟之间,尤其是她出于无奈刺死联盟国王莱恩的时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同时也让我的眼中充满热泪。

在视觉方面,电影大量地展现近景和战斗的场面,造成了强烈的代入感。这些动作场景很写实,动感十足,让人热血沸腾。魔法场景的特效也做得非常好,比很多奇幻大片更强调"施法过程",尤其是在麦迪文施法保护国王的那段戏中,闪电特效的运用让我甚为震撼,令人记忆犹新。

不过,对于游戏忠实玩家的我来说,电影中有一处让我略感遗憾。电影重点叙述了人与兽之间的矛盾,而真正的幕后黑手——燃烧军团首领萨格拉斯却只字未提,即使是麦迪文被邪能完全操控时,萨格拉斯的身影已部分显现,但依旧未对这部分进行具体的交代,让很多观众对邪能的来源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这或许是导演为续集埋下的伏笔吧。

首映结束后,已是凌晨3点,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依然不停地回放着电影的一些情节,不由生出诸多感想。

我觉得看一部电影,不单只是从影片的开头看到结尾,我们更应结合电影中故事、情节以及背景等,去揣摩电影试图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魔兽》这部电影,看似是一部打打杀杀的魔幻电影,但实际上我认为它所展示的是一种勇于拼搏、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一种品格,是我们无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时都不要轻言放弃的一种精神。

看一部好的电影,其实就是与"高人"的一次思想交流与碰撞。平日里,大家不妨忙里偷闲,走进影院,享受视听盛宴,交流观影感受,这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吧!

观电影《the piano》有感


电影《the piano》观后感

我不喜欢这样的爱情,因为它开始于一个赤裸裸的交易。Ada用身体换她的钢琴的时候我是有点不理解的,对于一个失去爱人的哑巴来说,钢琴和她的女儿或是她的全部,她是用琴键代替她的声音,但是她这么做,又是把钢琴当成什么了?

可想了想,这部电影里没有对错,爱情就这样发生了。只是我不喜欢而已。

好吧,看了众多影评,我还是觉得我的看法过于表面。Ada的感情,其实我是懂的,只是很朦胧,我总是抓不住这个女人的感情线,放佛她的生命伊始就在抗争,用她的静默,用她的手指和她的钢琴。她无疑是勇敢的,对自己应该拥有的,应该追求的东西赋予了最大的激情和勇气,虽然她伤害了那个深爱着她的挂名丈夫和她深爱的女儿。

有人说Ada就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嗯,像,但是,看电影的时候,我只希望把它当单纯的电影来看。所以最直观的观后感,就只是我不喜欢这样的感情,我甚至觉得有点卑鄙,我不谙世事也好,我不解风情也罢,ada用她一根食指换来的幸福结局,仍是为这部电影划下句点。

我觉得Ada和钢琴沉入海底的那一幕是我最喜欢的,凄美,撼动人心,我以为,这样才是Ada最美的归宿,只是似乎导演并不那么认为,她赋予了Ada重生的美,失了钢琴,失了食指,她用自己追求到的爱情,斩断了过去的束缚,开始了她的重生。

观电影《今天》有感


《今天》观后感

《今天》是来自韩国的一部电影,本片讲述了宋慧乔饰演的纪录片导演多惠在生日当天获悉噩耗,自己的未婚夫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而肇事者是一个年仅17岁的男孩,泰浩。多惠并没有过多地责备他,而是用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力量原谅了对方。在多惠看来,宽容可以救赎所有受伤的灵魂,包括那些伤害自己的人。一年后,多惠准备做一部关于宽容的纪录片,讲述那些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的情感现状。在这一过程中,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见证多种人性的展现,令她倍感意外的是,这个当初被宽恕的少年却并没有像多惠预想的那样生活,而是再次杀人,进了少年院。

多惠完全没有原则地原谅了杀人犯,并不断劝诫被害者宽恕加害者,带来的却是更大的恶果。片中被泰浩杀死的同学而是间接死于多惠手中,如果当初没有轻易原谅,或许也不会有更多的被害者。这样的原谅反而会伤害更多的人,是毫无意义的原谅。

多惠的未婚夫翔宇在一年前被一个未成年学生骑摩托车连撞两次导致死亡,多惠在教父和修女的指引下很快原谅了那个未成年学生,并且还帮他写了请愿书,翔宇的姐姐不能理解多惠的行为,但还是在一年后的今天翔宇的忌日同样也是多惠的生日送了一份礼物给多惠,并且对她说:当你能理解我现在的感受的时候,就打开它吧。

多惠生日当天晚上,池敏离家出走来到了多惠家,她没有告诉多惠她脸上的伤是怎么弄的,也没说出她来的真正目的。多惠和池敏躺在沙发上聊天的时候,池敏说自己的头很硬,但是因为老被父亲打同一个地方所以头骨有一块地方都凹进去了,多惠却以为池敏是因为叛逆心理才污蔑自己父母的。池敏只好开玩笑地扯开话题:我十岁的时候,在村子里的撞头比赛中,打败了所有男生,得了第一。姐姐要不也来试试。然后池敏就开心的笑了起来,这个镜头大概持续了有8秒钟,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故事后面的情节,但莫名地就是能感觉到这个笑容里的痛苦。

多惠和池敏的关系是影片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是池敏带领着多惠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的痛苦和懂得了不应该不明不白地去原谅,而多惠则给予了池敏仅有的疼爱。

多惠辞了电视台的工作,去给教堂拍纪录片,在采访受害者家庭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一些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最终就像她对修女说的,我觉得自己一路都是被蒙着眼睛走来的。

宽恕和原谅需要发自内心,而非没有任何深刻反省就给予的原谅;那不叫原谅,那叫懦弱。

另外,片中也讲到了家庭暴力事件。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不可否认的,可是当这份爱的表达方式出现错误的时候,儿女是否还能体会到这份爱呢?遭受了这么严重的家庭暴力,池敏恨她的父母,可是没有杀害他们,这是作为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是道德的约束。这样的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有不少。

总而言之,主不是万能的。发自内心的原谅才是对别人的宽恕,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影片导演采用的是插叙的手法,镜头一直在一年前多惠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和一年之后多惠现在的生活之间穿插。

故事的前半段给人的感觉是疑惑、不理解和隐隐的愤怒。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最后多惠理解了池敏的痛苦,理解了其他受害人家庭的痛苦,以及终于能正视自己的痛苦之后才得以摆脱。

这部影片里的修女和教父的角色是我最讨厌的,比池敏的父母哥哥更令人讨厌。后者至少可以光明正大得憎恨,甚至总有一天可以惩罚。而前者却是打着上帝的名义,打着正义的名义,既没有真正感受受害人家人的痛苦,也没有了解施害人是否真正对自己的过错忏悔,却只是一味地要求受害人家庭的原谅。(观后感 )苏菲亚女士对修女说:这里的气氛太冷了,你让我感受这么冷的气氛,却让我温暖地对待他们。池敏对多惠说:原谅这件事是自觉性发自内心的,周围人凭什么逼着原谅凶手。

影片还有一个令人喜欢的地方就是细节,比如翔宇送给多惠的黄色雨伞;比如池敏在公交车碰到一个讨厌的学生,但还是把他拉下的手机还给了他;比如翔宇的死池敏的哥哥池锡也有一定责任,但是他却隐瞒了真想等等,这些细节不会影响主要内容,但是又被恰当地安排了。

其实影片本身的内容要比我讲的更深刻,我知道我不能够把导演想表达的全都说出来,可我就是想写一些,即使杂乱无章也好。

面对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以及它们给予的伤害,我们除了原谅,应该怎样才能抹干净它们在我们身上心上留下的印痕,一句对不起吗,但至少这是最起码的。


观电影《弱点》有感


电影《弱点》观后感

黑人奥赫自幼父母离异,无家可归。不过,木讷的他却因为极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天赋,幸运地进入了一家孤儿院。虽然,他科科零分,但是一些细节却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一次排球比赛后,他主动收拾垃圾的行为,引起了陶西一家的注意。于是,陶西太太决定收养奥赫,并把他培养成橄榄球选手。陶西太太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同时,陶西的儿子还帮助奥赫训练,使他很快地融入了橄榄球队的生活,不断激发运动的潜能。终于,在一次比赛中,他因出色的表现崭露头角,开始获得了球探的关注,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甜蜜和麻烦。

看完《弱点》有一下几点感受

1. 快捷有效的教育方法。陶西收养奥赫后,观看他的第一场橄榄球赛,非常失望,内心很着急。赛后,肖恩用调料瓶当作队员来和奥赫一起商量战略和战术,这样直观形象进行引导他,他进步很快。这是的一种很快捷有效的教育方法。

2. 用爱和智慧引导孩子进步。奥赫参加训练的时候,教练总训斥他,越训斥他,他表现得越不好。这时,陶西太太走近奥赫,引导的大概内容为,你把队员看成我们陶西一家,保护其中A队员像保护肖恩一样;保护B队员像保护陶西一样,。简短的指导后,奥赫表现很好,进步非常快。陶西太太用爱和智慧来引导奥赫,这是他进步最快的原因。而教练伯特只知要成绩,一味的训斥,结果适得其反。如今,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不佳的学习成绩,你是怎么做的呢?又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

3. 自己的决定,自己的人生。当奥赫有机会申请去名校读大学时,奥赫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去密西西比大学。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列出一系列陶西一家利用他证据,如陶西夫妇毕业于密西西比大学,陶西一家向陶西西比捐款等等。此时,奥赫一时接受不了,痛苦后离家出走。陶西内心无比难受,静下来后内心十分担心奥赫,到处寻找他。找到奥赫后,心平气和与奥赫谈,谈话内容是这样的,帮他分析上哪所学校的利弊。经典对话内容:我想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是你的决定,奥赫,这是你的人生。 奥赫说:如果我想做低贱的工作呢?陶西回答:这是你的决定,这是你的人生。

初高中学生处于逆反期,不想上学,想出去打工。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又是怎么做的呢?自己的决定,自己的人生这是最好的回答。

每个人都有弱点,这是我们难以避免的,我们不必为此惭愧而逃避,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自己的弱点,坦然的面对弱点,才终有一天能把它放下,去做我们自己。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价值观而活,给自己一个信念,告诉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发挥自己的长处,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观电影《云图》有感


电影《云图》观后感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坐在电脑前思绪混乱,慢慢地把想要说的话敲出来。

影片《云图》中六个世界六个故事被剪碎,以马赛克的形式再拼凑到一起。这就是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影像化作品相比显得很与众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也是成为它遭受诸多口诛笔伐的理由原因。无非是批评它叙事混乱,结构奇怪,内容晦涩。但是只要认真看,就能发现电影的叙事方式其实杂而不乱,六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彼此之间又相互呼应,场景的转换非常流畅自然,毫不突兀,波波叠加累积的小高潮也使得电影虽然时间长节奏却并不拖沓。分解原有的结构之后重组产生类似交响乐的通感,恰好契合《云图六重奏》的idea。电影的剪辑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并非每个观众都能接受这样讲故事的方式,却不能否认导演在这方面出色的能力。

观后产生了些语无伦次的杂乱想法: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甚至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个体的善行和恶行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和后果,这些后果和影响又通过诸多途经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自身。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3.对命运表象的怀疑,对爱、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4.一个角色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可能是其他故事的重要配角,还会是另外故事的龙套。

5.轮回并非线状的,基于当下的时间点梦见未来和过去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这个时空过完一生,又去到另外的时空。可能是久远的过去,可能是杳渺的未来。要经历多少轮回才能遇见之前人生里遇见的人?在循环的轮回中当一个灵魂再一次回到之前的时空,有没有可能以另一个身份遇见之前的另一个自己?灵魂的轮回是没有完整的记忆的,却又被各个时空的因缘绑在一起,很类似佛家的观点。

6.文明是电影中的一个谜团,也是诸多科幻题材作品的一个巨大谜团。它匍匐在一个莫比乌斯圈上,不断前进,却也不知道终点。未知变为已知,已知又隐藏到未知的阴影中。人类的进化,是下一个轮回的结束和开始。死亡不过是一道门,当另一扇门打开的时候,那个人在下一个时空里等你。

相信《观电影《止杀令》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止杀令观看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