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孽子1000字读后感

孽子1000字读后感

《孽子》读后感_700字。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孽子》读后感_700字,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孽子》读后感700字

这个主题,在那个时候,还是相当沉重的。小小王国里的这群人,偶尔想要拥抱外面的世界,可是往往先被外面的世界拒绝。开始我还在想,为什么公园里的这群人要这样生活呢?可是,如果不这样,一群十几岁不被世人理解和接受无处可去的人,又该如何生活呢?有时候,只是生活使然。我认为书里最讽刺的就是,“安乐乡”变为“香妃”,变得只是性别,世人就接受了。

我想,作者是偏爱阿凤的,他只出现在别人的回忆里,但是生和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园里有一群有情义的人。

阿青作为书里第一主人公,他的身份也正好对应了题目“孽子”。阿青两次离家,一次是被赶出家门,一次是主动逃走。如果说被父亲赶出家门,心里还存在着回家的希冀,那么当他回到家又拼命逃走的时候,就是再也回不去了,他害怕面对父亲。傅老爷子给他传达了作为父亲的想法后,也许,总有一天,他会回去和他的父亲达成和解。

小玉是最执着也是最清醒的那个,拿的起放的下,不给自己找麻烦也不给别人添麻烦。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他去东京,不能阻止他寻找父亲,为自己更为母亲。如果上天可怜他,他和父亲一定会重逢的。

老鼠是一个有偷窃怪癖的人,有一个会打他的哥哥,“第三只手”还把自己送进了管理所…谁又能知道,那会不会是一个开始重新的机会呢?

吴敏这个人,爱到卑微甚至卑贱,他真是爱惨了那位,为他自杀,被赶走还是会回到身边,是一个极致深情的人。

傅老爷子用一生在忏悔赎罪。失去了儿子的傅老爷子和失去父亲的龙子好像就是来给阿青做教材的,用亲身经历来引导阿青,引导他该如何处理他和他父亲之间的关系。

在结局里,这些青春鸟,终于都活在了阳光下,不用再躲藏。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孽子读后感


孽子读后感(一)

《孽子》是台湾作家白先勇所着,它是白先勇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也是最独特的一部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一群聚焦台北中央公园里的沦落少年青春鸟,细腻描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以及他们被社会、家庭、亲人所抛弃的痛苦曲折的心路历程。故事以这群下层同性恋者的生活为主,旁及隐身于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一段段同性恋曲,反映同性恋者族群被家庭、学校、社会放逐的边缘处境,呈现同性恋者身体与心灵双重流亡的困境。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折射。

因为与实验室管理员发生暧昧行为,阿青被学校开除了。一直盼着他能考进军校的父亲,一怒之下把他逐出家门。这少年打着赤脚,拼命地奔跑,跑出家门、跑出巷口,终于跑进了莲花池边那个隐秘的王国。在这个黑暗的王国里,有一群跟阿青一样的青春鸟,他们共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挡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午夜,这群鸟儿如同冲破了牢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四处狩猎。他们一个踏着另一个的影子,狂热地追逐着,追逐那巨大无比充满了爱与欲的梦寐

在现代社会,同性恋依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社会,所以他们只能躲藏着,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书中这样描述他们的王国:在我们的王国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合法的国度:我们没有政府,没有宪法,不被承认,不受尊重,我们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挡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

小说浓墨色彩地描绘了王夔龙和阿凤的故事,龙子英俊高大,家境殷实,用情专一,阿凤潇洒矫健,浪漫多情,他们的爱可谓是轰轰烈烈,凄美而又浪漫。在新公园这个男同性恋的世界里,龙凤深情已流传为永不退色的神话传说,无不令每一个倾听者充满着强烈的羡慕与向往。书中这样描述:我对他说:我一身的毒,一身的肮脏,你要来作什么他说:你一身的肮脏我帮你舔乾净,一身的毒我用眼睛替你洗掉。龙子的爱太强烈,以至于阿凤想要逃,爱的深处没有理智可言,也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场。

龙凤之情真的那么令人羡慕吗?我不这么认为。他们的爱是变态的,不是因为同性恋,而是太过疯狂,爱并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自由。得不到就要将之毁灭,这是多么自私的行为!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同性恋者在社会里属于弱势群体,我们是否应该尝试着去理解他们,而不是投之以歧视的目光?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不应该由于性取向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么一个与自己爱好相同,理解自己,惺惺相惜的人,是那么的神奇难得。有人说他们的爱是病态的,但是又有谁敢说他们的爱不会比我们的更真挚呢?所以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其实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颁布了有关同性恋者可以结婚的法律文献,只是我们还太过于封建。

小说之所以取名为《孽子》,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父亲都不赞成他们的这种取向,在他们眼里,公园里的那群青春鸟就是孽子,他们的行为就是大逆不道。但是结局还是很完美的,阿青他们并不像郭老所说的:早晚有一天,你们要回到我们这个窝。青春鸟的翅膀还真的硬了,要离开了!

孽子读后感(二)

《孽子》是白先勇带着理解、默契以及温柔的眼光,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描写了一群男妓(下层同性恋者)的风雨故事,同时旁及隐身于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基本的性欲、社会的排斥、无望的贫穷、无未来的爱情、社会的排斥,这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未尝不是一种美,你可以说是悲剧美,但它肯定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人们都习惯了以大概率道德标准来评判这个世界,所以人们经常恐惧、排斥少数人,甚至仇恨。这种仇恨并不是无故的,只不过理由并非真实,而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这些少数人有很多种,比如:卷发、左撇子、我们等等。

白先勇笔下的这群少数人带给了我无限的感动。可能因为他们的王国那样的卑贱、隐晦、肮脏,这份感动倒变得模糊,但它终究令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快感:不安、乐趣、恐惧。它像一束强烈的光,照亮我们心底深渊,唤醒我们自我中那最原始的深邃之处,也因此使得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

这群少数人的故事紧张、强烈、没有乐观的结局,他们代表了人性被破坏、被蹂躏的一面,(.org)但又不知谁是侩子手、谁是拯救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孽子》的魅力不但在情节,更多来自作者的文笔,丰富的令人不安。他不是单纯的描绘场景,而是诗情画意的把真实的氛围记录下来。如果把小说都比做电影,那《孽子》给人3D的效果。

《孽子》是白先勇给人们描绘的一个边缘世界,这个边缘世界可能还在被大多数人接纳的边缘之内。如小说中所说:我们这个王国,历史暧昧,不知道是谁创立的,也不知道始于何时,然而在我们这个及隐秘,及不合法的撮尔小国中,这些年,却也发生过不少可歌可泣、不足为外人道的沧桑痛史。

孽子读后感(三)

孽子是一部电视剧,确切的说是一部同志电视剧。

在看罢白先勇先生的这部长篇巨着后感觉十分的复杂,内心掀起了瀚然大波却不知道因这部作品受到了些什么样的感染,既然在感情方面对作品的感觉是模糊的话,那我就只能从另外的角度去感受孽子了,不过我想说明的是,孽子确实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希望志同道合的人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小说也好,电视也好,一定会让你更看清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其实我第一次看孽子时还在大学,在长沙,记得是在一家网吧,熬了一个通宵却只看到第六集,后来因为要找工作,所以就没时间继续再看了,但对后面的故事很期待。前几天,一朋友买了这部电视的VCD,说我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我带着原先的期待看完了这部电视,但结果却不像我想像的那般精彩。怎么说呢?首先我感觉整部作品仅围绕着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展开,未免会使故事情节单调乏味。让人感觉同志之间的感情就只是两代人对感情的态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未免有点牵强和单一,致使剧情反反复复,乏善可陈,到最后让人产生腻烦感,毫无悬念感。这是这部戏最有欠缺的地方。其次,我觉得作者对主人公李青的刻画不够深刻,可能是因为故事情节单一的原因,我总觉得作者花在李青身上的笔墨不少但这个形象过于单薄,不够丰满,在剧中,我们大多数时候只看到内敛,稳重的李青,而很少看到他对感情追求的执着与渴望,他成熟但不够勇敢。另外,我觉得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不够,李青带回家的那个又聋又哑的小孩最后的结局没有交代清楚,而李青最后喊着军训口号要跑去哪也不知道。当然大家可以推测是去军校,但还有这个可能吗?他是有前科的人。我觉得整部作品最出色的地方应该是配乐,几乎所有的配乐都是悲情的,它把人物内心的忧伤,哀怨,撼恨推向及至,使观众也跟着音乐陷入剧情中。这也是文章能引起如此共鸣的原因之一。

但总体来说,孽子也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至少他在这个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开了个先河,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同志,关注同志。

《孽子》读后感_1200字


《孽子》读后感1200字

台湾地区最晚将在2019年5月24日同性婚姻合法化。中国台湾也有望成为亚洲地区首个认可同性婚姻的地区。

这是我第一本看的描写同性恋真实生活的一本书,里面的场景有落魄,有悲伤,也有希望,有善良。他们和我们都是一样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最喜欢小玉的可爱善良,有美好的向往,对找到父亲的渴望,做着不管有多大困难也坚决不会放弃的樱花梦,吴敏的一腔感情全给了张先生,因为张先生让他感到了温暖,给了他一个家,即使后来被赶出来,也一直执着着,老鼠是最可怜的,天天被乌鸦家暴,又被桃子打骂,可是他舍不得,舍不得那个还能接纳他的家出来。而主角李青,他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无意间被学校撞破与同性苟合,被学校开除也父亲赶出家门,他像是一只无处可归的鸟儿,在黑夜的公园里漂泊着。。野凤凰阿凤和孽龙龙子之间的故事穿插其中,十年的日子物是人非,阿凤真的太让人心疼了,是傻子和残疾人的儿子,从出生就被抛弃,总是放声嚎啕大哭,看他哭的几处描写我心都要碎了,仿佛一出生就充满了委屈。他这一生,浮沉漂泊好不容易遇见一个爱他的龙子,可是一个是在下层社会摸打滚爬的野凤凰,一个是将军的后代天之骄子龙子,他们在一起注定不会有好结局,但也没想到结局会这么惨,龙子亲手结束了所爱之人的性命,那一堆血,那种绝望,让龙子过了十年国外浑浑噩噩的生活,回国后也到处在寻找阿凤的影子,阿凤可能也是一种解脱吧,死在了最爱的人手里,希望下一世一定要让他们好好在一起啊。

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描写同性恋之间的书,更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剖析,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是人与社会的冲突,期待沟通与谅解和社会握手言和的殷切之情。

他们也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我很感谢这本书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善终,傅老爷子的死去是文中的一个转折点,六个人为了他善了钟,最终也得到了自己的果。安乐乡不复存在,小玉终于跳船成功去了日本当上了厨子,也走上了更近的寻找父亲的旅途,吴敏依然还在张先生的身边,又有父亲的牵绊使他痛苦,但他又乐在其中,因为他对张先生的是一份感情,老鼠最后被抓进了感化教育,对钢笔的执着仿佛也是他那一生对知识的渴望吧,幸好他有了真正爱的职业,每天都在努力地学习,而阿青,其实我是希望他能回去好好看望父亲,与父亲和解的,后来想想,或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知一个坎吧,人生在世几十年,他才过了二十年,希望他以后能好好的,就这样活在书里吧。郭公公的“青春鸟集”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鸟儿,杨金海像拉皮条一样的存在为这群鸟儿操碎了心,他们都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我们看人不应该只看一面,因为,谁知道呢?

有太多欢笑,也有太多难过,有少年不知无畏的勇气与性情,也有年少早熟的悲伤与忧郁。我永远记得他们一起过河,一起看电影的美好时光,也会记得他们在每个夜里会委屈会嚎啕大哭的伤心。

最后,引用一句文中卷首题词:“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孽子》读后感_800字


《孽子》读后感800字

  孽子——一开始我以为只是讲述被父亲赶出家门的阿青的生存故事,后来发觉台北新公园那些叛逆的孩子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家人决裂,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得他们成为一群“没有脚的青春鸟儿”,只能不停地飞。直至后来读到龙子、傅卫的故事,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也是父亲面前的孽子——与同性相爱被视为门楣之耻。

虽然白老是同性恋,但这本书并不是在为那个群体正名,也没有大肆宣扬同性之爱,而是关于是青春期个体的迷失和寻找归属感的故事。归属感到底是什么?事业有成的林茂雄等人,回台寻根;衣食无忧的龙子还有来寻欢作乐的那些人,是在找寻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还有终其一生要去霓虹国找到生父的小玉,他的归属感全部押在了那个人身上。

而随着顾老爷子的逝去、安乐乡的歇业,这群青春鸟也总算去努力找寻了新的归宿,脱离了从前隐晦肮脏的泥潭(原谅我还是无法正视那个职业,即使我知道他们是百般无奈才走上这条路。)

阿青们继续怀着赤诚的善意在这个并不友善的人间挣扎着。人性的复杂不是一句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就能概括,最打动我的是阿青照顾捡来的小弟、吴敏一次次的回头,对张先生心怀“怜悯”,还有为了弥补丧子之痛而照顾孩子们的顾老……他们都因没了归属感,才会与同病相怜之人相拥取暖。

只是,等到书的结尾我也没有发现阿青再次回到那个破败的家,回到父亲身边,毕竟那晚是除夕了。

读《孽子》有感


众所周知,根据中国传统规范,男女结合,传宗接代是天经地义的事。中国的古训有这么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孽子》里父亲对儿子的态度,本该是中国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态度。即使是在今天这个开放的,具有先进思想的,崇尚自由的社会里。同性恋乃是个被大多数人厌恶、排斥、歧视甚至认为是病态的存在。就更不论在中国六七十年代那样传统的封建的社会里了。

偏偏,白先勇,一个着名作家,他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孽子》讲的就是一群生活在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同性恋者们,即使在今天,出柜仍是个令所有同性恋者看重的话题。而小说里的这人公们,带着反抗精神,勇敢地想家人吐出了心声。结果可想而知,家人是不会理解的,不会支持的。这种行动,在带着恪守封建道德理论规范的父亲们看来,是违反了自然,大逆不道,荒谬无稽和不可理喻的,这是违反了道德和违反了整个至高无上的规则。于是他们被驱逐被唾弃、被整个世界厌恶、歧视,及抛弃!这些本就命运悲苦的苦命鸟们,测底地在黑暗的世界里泯没。他们性格上歇斯底里、抑郁焦虑,以至于多重人格或不稳定情绪,紧张、兴奋、不计一切的疯狂,自虐甚至自杀 。同性恋的狂热追逐,渴望爱却对爱的天长地久不信任,不敢信任,只能像乌龟般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已经遍体鳞伤,不敢再尝试。他们在那个黑暗的国度,在那个外人看来邪恶污秽的公园里,生活得犹如用不见天日的老鼠,暴虐、残忍。可是对他们而言,公园反而是他们的乐园,是他们暂时的巢穴,这无疑是一种讽刺!那是对社会的讽刺,对人性黑暗的讽刺!

书里有一段话,很好地写出了他们孤苦的悲境你们是一群失去了巢穴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的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自己也不知道读起来是不是感觉有唯美有点情调。可你若读过那本书你才明白,这句话承载着多么大的悲伤。他们本就命运悲惨,而家人的仇视如同压死骆驼到最后一根稻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掉一滴眼泪。因为整本书从头到尾,压抑得不得了,绝望、疯狂、痛苦、后悔、爱而不能,各种负面情绪将心脏压得闷痛,压得窒息,通到哭都哭不出来。我作为一个读故事的人,都如此悲凉,他们是经历故事的人那又该多痛。我真的怀疑,人类真的可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悲伤吗?

阿青、龙子、阿凤、小玉,从他们一个个故事来看,人性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东西?那么复杂,那么反复无常,那么令人费解。这本书的主线,便是父与子的关系,大义凛然的父亲与离经叛道的儿子的关系。相互追逐又相互寻找,父与子的羁绊又怎么可能段得了。还好我们从文章的结尾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父子关系的那种美好期待的,以及一点小小的微弱的希望光芒。

读完这本书,我本就崇尚自由,【自由当挡各种自由,例如在规则下的自我放纵,和言论恋爱自由】就更坚定了。我最大的期望和感想,就是人,生而平等,同性恋者不应该因为性取向的不同就受到世俗的歧视和压迫,世界上没有一种爱情是不该受到祝福的。爱上和和自己同性别的人,这并不是种病,更不是一种错,这只是种爱罢了。同性之间也会存在真爱,同性恋又怎么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活得自由、快乐、有意义、幸福,这就好了啊!你爱的是男是女,这又有什么重要的,这并不影响你的能力,重要的是,你觉得幸福就好。我期望着,中国有一天,能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同性恋,他们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殊。中国有一天,不在把同性恋视为厌恶的存在,而愿意去相信,他们之间也是有爱情存在的!

我在这里呼吁:若你身边有同性恋者存在,若你不喜欢,也请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就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就行,这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致谢!!!

《孽子》读后感1000字


《孽子》读后感1000字

Kathy

白先勇先生写的长篇小说,内容是台湾60年代同性恋群体不被主流社会接受,游走在社会边缘的生活状态。

小说以阿青为视角,描述了众多鲜活多彩的人物。

阿青是个高三学生,在校和同学发生男男关系后,被学校勒令退学。一直对阿青寄予厚望的军人父亲,视同性恋为奇耻大辱,把阿青赶出家门。阿青流落到台北公园,在莲花池畔找到了同路人——一群游走在深夜中孤独的灵魂。小玉俊俏伶俐,吴敏敏感善良,老鼠机灵执著,杨师傅刀子嘴豆腐心。还有阿凤和龙子的一段虐恋,让人揪心又惋惜。

白先生说,这本书是“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看完书,觉得很心疼他们。想起上大学时,经堂在食堂看到一对女同性伴侣一起吃饭,有时还互相喂食。那时年轻不懂事,看到她们这么不顾忌,还在后面偷笑,跟同学私底下讨论。她们离开食堂的时候,我还一直盯着她们看。现在想来,太不应该了。想来在异性恋占主导的世界,她们已是异族。遇到一个和自己性向相同的人本就不易,突破重重阻隔后,还要忍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她们的世界,好艰难。

里面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一是龙子求阿凤跟他回家,阿凤不肯。阿凤说,我身上长满了毒疮,我没有心。龙子说,你身上的毒疮,我给你舔干净。你没有心,我的给你。龙子很深情,也很专一,为阿凤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家。我想阿凤为什么宁愿在公园游荡,宁愿跟那些肮脏油腻的嫖客做交易,也不愿跟龙子回家呢?我不明白,直到阿青遇到俞先生那段,我才理解。俞先生尊重阿青,心疼阿青,把阿青当作自己的伴侣一样对待。可是阿青拒绝了。阿青想到的是,俞先生那么好,可是阿青自己,早已沦落了。阿青自卑,觉得不配得到俞先生的爱。在喜欢的人面前,自卑才是阻隔两颗心在一起的原因。

龙凤虐恋最让我揪心。阿凤是野凤凰,龙子是夔龙,两颗心一旦走到一起,犹如天雷地火,一发不可收拾。阿凤一直在逃离,龙子始终在疯狂追寻,大街小巷,白天黑夜,不管哪里,也不管是谁,只要说了关于阿凤的消息,龙子就一定抓着他去找阿凤。如此焦灼热烈的爱情,烧的两人都无法喘息。最终,阿凤倒在血泊里,龙子也发了狂。

书友评论,“一生只爱一人,既是祝福,也是诅咒”。龙子爱阿凤爱的那么深,在国外飘荡了十年,只记得倒在血泊中的,阿凤那双歉然的、痛的跳跃的眼睛。从此龙子爱的人,都像阿凤。

所以他们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是社会,是不理解他们的、大多数的异性恋。同性恋之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精神疾病,世界用残忍的方法“治疗”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那些同性伴侣们只能在深夜的街头徘徊游荡,他们被社会歧视,被家人误解。直到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删除,同性恋们才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有些国家已经颁布法令,允许同性恋结婚。在我国,除了台湾,其他地区的同性恋们依然得不到法律的承认。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同性恋们的世界这么艰辛,如果我能做什么,去帮助他们过得好一点,我非常愿意去做。现在,我能做到的,就是不用一样的眼光去看他们,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同。

《孽子》读后感_500字


《孽子》读后感500字

首先这不是在鼓励,只是在描述一个圈子里发生的事,我觉得这样一句话很重要。

从莲花池畔到安乐乡到最后流落四处的青春鸟,一群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最后还是得隐秘在黑夜的王国里,没有过度悲惨就是最好的结局。

第一部分大量描述淫癖交易,会让很多人觉得刷新三观之类,其实三观被刷新的多还是观的东西太少,这种在现实里被回避的话题在这里并不算肮脏什么,只是人们对这种事敬而远之绝口不提,但是都乐此不疲,只不过这里的角色是男性。

第二部分开始更多的还是这群人的感官直接性,可以很轻易的为了生存和陌生人在肮脏厕所黑暗的小旅馆发生关系,但是丝毫不影响这群人的追求,就像龙子和阿凤的这种能成为公园里的神话,还不是这群向往的人堆起来的。

阿青是这里的第一人称,很多感受都是从这里体会的,看到的,这绝对是个很很多你我一样平凡的人,也绝对是最能产生共鸣性的人,因为没有太多故事性,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小玉这样生动的人物,最后成功到达东京完成梦想一半,还是很值得我兴奋一阵的。

抛去同性异性的话题,从人的主体,一切有什么不可,故事精彩就行。

喜欢《《孽子》读后感_7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孽子10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