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900字

读后感900字

《原则》读后感_900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原则》读后感_900字”,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原则》读后感900字

初识《原则》这本书,在京东管理类热销榜上。翻一遍目录,深知有用、大有所用。

后来一次忘带纸质版,上微信读书搜寻,名为《原则(罗振宇跨年演讲推荐)》。故又特意去看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2017》,这是第二次认识《原则》。不能不说,罗振宇的演讲带些许喧哗取宠,但不妨碍带来一波崭新的思维。

罗振宇道:《原则》呈现了一个用“人生算法”驱动的生存方式,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说得更简单一点,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强化它。

“人生算法”,我更乐意直白称为套路。这是人生的“公式”,不假思索做出更高概率的正确决断。我们有经验了,没有总结,没有套路。我们有经验了,有总结,有点套路。但记得一句话“你现在所经历以为跨不过的槛,之前或者已经有千千万万人经历过”,看瑞·达利欧跨过的经验,去总结,大有套路。

这不是对普通人虚无的成功学或鸡汤,毕竟瑞·达利欧和史蒂夫·乔布斯一样,没有比尔盖茨的IBM高管妈妈、马化腾的国企总经理爸爸、马云政商关系浓厚的艺术家族背景。他们都是真正白手起家,而区别在于瑞·达利欧把经验总结出来给世人,史蒂夫·乔布斯只留下了曾经极致的苹果。

因此,这部书对我来说是一个现实导师。记得好几次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翻一翻,豁然开朗。“相信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打造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

我不相信努力越大就收获越大,那样的话我去搬砖能搬出世界首富。当然如果不努力,连搬砖的机会都没。而我坚信正确的方向、适合的套路是成长关键。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有了套路,相当于有了减少跌撞的“捷径”。

一生碌碌无为可怕吗?那一生都在努力仍碌碌无为呢?

《原则》提供了一套逻辑严密的、可执行的套路,瑞·达利欧希望大家要么不努力碌碌无为,要么努力并可以实现一点人生价值。

“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载着我们顺流而下,遇到需要做出决策的现实。我们停不下来,也无法避免与之相遇。我们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应对。”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原则》读后感_1300字


《原则》读后感1300字

本书出自桥水基金的创始人Ray Dalio,通过连续四十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和日常的生活思考体验,作者不仅从“较低层次的我”直观去感受,也是去从“更高层次的我”去理性思考总结,才造就了作者这些阐述在我们面前的原则。
作者把原则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来分别展开阐述的,即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
在生活原则的部分有几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观点:
迎接而非躲避痛苦。面对痛苦,如果不是选择放任自己,而是养成习惯,总是在一定程度的痛苦中工作,你将会更快的成长和进化。在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著《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有提到三种寻求生命意义的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忍受苦难,即是你在遭遇不可避免的苦难时保持接纳的态度,并找到自己遭遇的痛苦和苦难本身的意义。你必须承受得住其中的苦痛,并去认真体味和接纳它,才能更快的进化。
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大脑在人成年后仍具有令人欣喜的可塑性。只要你通过持续不断地坚持与练习,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学习工作,很多练习都能给人脑带来物理性和生理性的改变,从而改变和影响你的思维。长期不断地练习会形成习惯,习惯会成为一种自然的状态,达到这种自然的状态是一个很让人享受的过程。
Ray在工作原则的部分最核心的观点是——创意择优,创意择优=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可信度加权的决策。即基于可信度加权,通过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去从事并实现有意义的工作和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以及从生活中汲取最大限度的快乐。
极度求真要求头脑极度开放,克服自我意识障碍(难以接受自身缺点)和思维盲点障碍(受自身思维方式局限而难以准确看待事物),向与你意见相左的聪明人请教,通过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见解。
极度透明要求人们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分享最难分享的事情,使机构能够利用全员的智慧寻求解决之道,同时确保让获得信息的员工意识到他们有责任妥善管理信息。
可信度加权的意思是对不同人的观点按照可信度进行加权,从而做出决策。较可信的观点可能出自两种人:(1)曾经至少三次成功解决过相关问题;(2)对所得结论的因果关系分析很有道理。
最后谈一下在读完这本书后对自己的思考与反思。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把书中的观点和切实生活中自己联系起来,从而去修正当下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心态。
Ray在这本书中以一种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的姿态把一路走来自己的心路历程总结出来,呈现给大众,也真是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帮助和启发,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
所以,首先我们需要极度平和、极度坦然的面对真实的自己,并通过持续不断地修炼以及客观判断去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去做深度的自我剖析与反思,再结合具体的行动去提升和充盈自己。
保持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终身学习是一种对生命求真的态度,独立思考是独立人格的前提。连续四十多年的理性的独立思考和总结,才造就了作者的这些原则,相比如这些原则本身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输入去吸收,再通过不断地思考与反思内化成自己的原则。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让内心变得强大,才能在自己的原则面临挑战时,仍然坚守,也无所畏惧。

原则读后感1500字


《原则》一书内容十分丰富,作者Dalio将自己超过四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创业经验和盘托出, 向读者娓娓道来。我想,无论读者是谁,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大概都会从此书中受益。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位读者阅读后的体会和收获也将很不相同。我在这里谈谈令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首先,要多做有意义的思考。本书一开始,就开明宗义地提出了三个问题:(1)你想要什么?(2)现实是什么?(3)你打算怎么做?如果不打算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这几个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想清楚的。一开始的时候,或者在很长时间内,我们也许对这几个问题都没有清晰的答案;甚至,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人生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但我们必须经常思考这几个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人生中的很多不快和痛苦,都是由于自己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期望和现实之间有差距,这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选择接受现实,因此拉低自己的期望。第二是不打算接受现实,那就需要制定出一个行动的计划,让现实逐渐向期望靠拢。我们可以短时间生活在期望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之中,但时间长了肯定行不通。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期望和现实往往也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这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最理想的状态是,我的期望总是设定得比现实高那么一点,这样我既有动力去努力工作,也不至于因目标定的太高而气馁沮丧。

其次,是要极端诚实、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这里说的诚实,不是说不能欺骗别人,因为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根本就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的意思是说,要极端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性格如何,我们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我们自己最清楚。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找别人帮助。我们可以尝试,可以提高,可以失败,但不能伪装。如果不能对自己诚实,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那我们就很难进步,就无法拥有更加有意义和成功的人生和职业。

和多数人的观点不同,Dalio 告诉我们有弱点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在他看来,他没有遇见过完美而成功的人士。即使他眼中的英雄,在一生的经历当中也会不断遇到各种挫败,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弱点所导致的。但这些英雄式的人物能够正视自己,能够克服弱点,并不会让自我感觉阻碍自己的进步。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我们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们的弱点会被立刻且毫不留情地放映在业绩上。在市场面前,我们的自我感觉或者面子毫无价值。比如,我们做错了方向,难道市场会顾及我们的面子问题而改变其运行方向吗?当然不会。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只有收起面子、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第三,和上面那点相关联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失败。我们不是不可以失败,而是该如何去面对失败,是被失败打倒,还是把失败当作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从中汲取经验而完善自己? 个人如此,机构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公司在挫折面前就一蹶不振,甚至退出历史舞台。Dalio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几十年前道琼斯指数中的成分股,只有很少数目前还在指数当中,就是这个原因。尼采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没错,但前提是我们要从错误中学习。

在如何面对失败的态度上,古往今来人们的分歧其实还是挺大的。我有种感觉就是我们的文化似乎对失败非常不宽容。比如,在历史上,如果是武将战败了,那么等待他们的结果就比较悲惨,一般是要被军法处置的,比如被斩首。如果是文臣失败了,比如推行某种变法失败, 那么等待他们的常常是身败名裂,甚至在道德上被谴责。这些情况在我们的历史上一再重演。但反观西方,对失败就宽容很多。比如在古罗马,战败的将军一般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除非有通敌卖国的嫌疑;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被重新启用,继续在战场上驰骋。古罗马人认为,败军之将从失败中学到胜利所不能带来的宝贵经验,而且军人的荣誉感会驱使他们今后去追逐辉煌的胜利。

只允许胜利而不能容忍失败还将引发更多的问题,比如不敢尝试,比如当事人想尽办法掩盖失败。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智者做过很多的论述。对于我们来说,这问题非常关键。在金融市场上,失败是常态,有个说法是:长期来看,如果你只有50%的成功率,那就已经很好了;能有 60%的成功率,你就是传奇;如果你的成功率能达到 70%,你就是上帝。

最直接的感受先写这么多。此书无疑值得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两年左右--拿出来重读一遍, 每次都应该有不一样的收获。

《原则》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让人怦然心动的书籍。起初,简单而单调的书名,并没有出现在我的书单中,但却列入企鹅队的第二季书单。书很厚重,截止我要交读后感的作业时,我也只是读了一部分,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后续的生活里不断阅读。

在近段时间的阅读体会里,越发认为,好书是需要不断阅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认知的提升,对好的书籍会有不断更新或者更深入的认知和体会。此本书,隆重推荐给大家,可以作为陪伴大家青年和中年的书籍,反复阅读。

为何说怦然心动,是因为虽然翻译的语言平实无华,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说的原则也是很多人曾经听过或者知道的。但大道至简,经过作者反复的体会、认知、尝试、锤炼,尤其是从作者的失败人生经历中体悟出来的,那么刻板的文字居然打动了我。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谁都有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但能称为原则,这个最根本的、最本源的认知,我想,许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和总结过。

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如何度过一生?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和达成自己的目标?估计很多人,浑浑噩噩的、稀里糊涂的度过一生,安慰自己说,这就是小人物的平凡一生。

反思的价值,在本书中,仍然被重点阐述,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去粗取精,不断被修剪、不断完善的阶段。作者也不断在反思自己过往经历中失败的地方,在失败中,深刻反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鼓足勇气,积极面对并行动起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点是很多人,都有提及,但现实中,都很难做到的。人都有惰性,打着善待自己的旗号,不断的原谅自己,替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替自己开脱,或者将责任和错误归咎于别人,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华为这样的企业之所以可以和世界一流企业抗衡,也是因为,具备深刻反省的能力,不断自我批判,自我迭代,自我升级,谦虚的向一流企业学习,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们,自己永远保持清晰而冷静的头脑,不被别人左右,不被资本束缚,为理想和梦想而战斗。

清醒的了解自己是最难的,了解自己后,如何面对自己的缺点、错误也是很难的,如何克服困难、矫正或者改正错误,不断完善提升自己更是难上加难,但只有这样,人才会真正的从内心成长,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同一性。

说到此,有机会待续。

《原则》读后感


《原则》读后感

01、内容梗概

书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业,创业失败,人生低谷,然后再次创业,得到回报;第二部分讲述生活中的原则;第三部分讲述工作中的原则。如果让我说整本书的最大收获,我想结论是高效生活,高效工作,有效率、质量的过一生。

02、大体感受

对于生活,要独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现状是什么样的,然后如何去做呢。在思考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想要做到高效,要学会做最优抉择,评估和诊断现状,头脑开放的思考,在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要让人脑情绪部分控制我们,让我们有太多畏难情绪,进量去理性思考,理性看待困难,并且思考应对措施和改进。

对于工作,一是打造宗教般的文化,透明开放,并且让员工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并且有意义的工作;二是工作流程化、机制化,并且在更高的层面去观察思考流程、机制,不断的反馈优化。

对于工作部分,再分享三个小点:

A.对于错误的态度。可以接受错误,不能接受一错再错,员工做一些事情,犯错误可以尽量避免,但总会发生的,如果不能容忍错误,会影响员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但是如果是一错再错,那态度和聪明度都有问题;

B.人各有所长,合理使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者擅长的领域,要尽量标签化员工的擅长点和性格点,匹配合适的工作,并且对于岗位,建立匹配模型,让合适的人做最有效率;对于自己,也要认清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遇到问题的时候,去请教那么在该领域擅长的人,而不是自己聊得来的人。

C.建立反馈机制。反馈是最高效的进步方法。对于流程,要有反馈然后改进,反馈点可以来自于结果和目标的对比,深入分析,也可以看过程中的逻辑方法,修正;对于个人,要经常自我反思,没有反馈、思考的做事情,进步很慢,就好比,有100个数字,从1-100,我需要猜出来你选了哪个数字,如果没有反馈的化,可能是1次,也可能是100次,但是有反馈的话,2的7次方是128,那么1-7次就可以猜对,大大提高效率。

《原则》读后感1500字


《原则》一书内容十分丰富,作者 Dalio 将自己超过四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创业经验和盘托出, 向读者娓娓道来。我想,无论读者是谁,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大概都会从此书中受益。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位读者阅读后的体会和收获也将很不相同。我在这里谈谈令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首先,要多做有意义的思考。本书一开始,就开明宗义地提出了三个问题:(1)你想要什么?(2)现实是什么?(3)你打算怎么做?如果不打算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这几个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想清楚的。一开始的时候,或者在很长时间内,我们也许对这几个问题都没有清晰的答案;甚至,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人生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但我们必须经常思考这几个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人生中的很多不快和痛苦,都是由于自己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期望和现实之间有差距,这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选择接受现实,因此拉低自己的期望。第二是不打算接受现实,那就需要制定出一个行动的计划,让现实逐渐向期望靠拢。我们可以短时间生活在期望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之中,但时间长了肯定行不通。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期望和现实往往也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这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最理想的状态是,我的期望总是设定得比现实高那么一点,这样我既有动力去努力工作,也不至于因目标定的太高而气馁沮丧。

其次,是要极端诚实、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这里说的诚实,不是说不能欺骗别人,因为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根本就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的意思是说,要极端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性格如何,我们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我们自己最清楚。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找别人帮助。我们可以尝试,可以提高,可以失败,但不能伪装。如果不能对自己诚实,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那我们就很难进步,就无法拥有更加有意义和成功的人生和职业。

和多数人的观点不同,Dalio 告诉我们有弱点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在他看来,他没有遇见过完美而成功的人士。即使他眼中的英雄,在一生的经历当中也会不断遇到各种挫败,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弱点所导致的。但这些英雄式的人物能够正视自己,能够克服弱点,并不会让自我感觉阻碍自己的进步。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我们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们的弱点会被立刻且毫不留情地放映在业绩上。在市场面前,我们的自我感觉或者面子毫无价值。比如,我们做错了方向,难道市场会顾及我们的面子问题而改变其运行方向吗?当然不会。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只有收起面子、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第三,和上面那点相关联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失败。我们不是不可以失败,而是该如何去面对失败,是被失败打倒,还是把失败当作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从中汲取经验而完善自己? 个人如此,机构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公司在挫折面前就一蹶不振,甚至退出历史舞台。Dalio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几十年前道琼斯指数中的成分股,只有很少数目前还在指数当中,就是这个原因。尼采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没错,但前提是我们要从错误中学习。

在如何面对失败的态度上,古往今来人们的分歧其实还是挺大的。我有种感觉就是我们的文化似乎对失败非常不宽容。比如,在历史上,如果是武将战败了,那么等待他们的结果就比较悲惨,一般是要被军法处置的,比如被斩首。如果是文臣失败了,比如推行某种变法失败, 那么等待他们的常常是身败名裂,甚至在道德上被谴责。这些情况在我们的历史上一再重演。但反观西方,对失败就宽容很多。比如在古罗马,战败的将军一般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除非有通敌卖国的嫌疑;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被重新启用,继续在战场上驰骋。古罗马人认为,败军之将从失败中学到胜利所不能带来的宝贵经验,而且军人的荣誉感会驱使他们今后去追逐辉煌的胜利。

只允许胜利而不能容忍失败还将引发更多的问题,比如不敢尝试,比如当事人想尽办法掩盖失败。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智者做过很多的论述。对于我们来说,这问题非常关键。在金融市场上,失败是常态,有个说法是:长期来看,如果你只有50%的成功率,那就已经很好了;能有 60%的成功率,你就是传奇;如果你的成功率能达到 70%,你就是上帝。

最直接的感受先写这么多。此书无疑值得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两年左右--拿出来重读一遍, 每次都应该有不一样的收获。

《原则》读后感2000字


瑞·达利欧,作为一位金融界具有影响力的对冲基金创始人,三十年来,领导着桥水基金公司,叱咤风云。与他惺惺相惜的挚友乔布斯一样,他曾有一段时间痴迷冥想,都拥有超强的创造力,可以在一次次的重大错误中,不断修正学习,让自己进化。而《原则》,正是他对过往经历的生活和投资的普遍性指导。整个下午,我都试图在和瑞·达利欧“隔空”对话。

人类如此渺小,无论如何努力和勤奋,对世界有多么准确的研究,他说,你都不能够真正预测下一步真正会发生什么,这被称之为“不确定性”。没有防守的进攻,在全球外汇市场和债券研究中就会变成,“不确定”性已经让他的好几位最富有的朋友彻底破产。达利欧本人也曾经两次破产,到最后公司只剩下他一个人,但得益于原则,总能像不死鸟一样经历“凤”凰涅槃重生。在他看来,如何建立防守机制,形成一个应变的操作系统,这也被称之为“原则”。

在达利欧看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生物丛林中存活,必须不断进化。资源从来都是有限的,20%的人掌控着80%的资源并非偶然。无论哪一个领域,总是有一小撮人,特别优秀,他们就是制定并主宰各种规则的英雄。例如达芬奇、牛顿、富兰克林、爱因斯坦、丘吉尔、乔布斯、比尔盖茨……等等。于当下的中国商界,此现象更甚,风投市场红杉资本基本能够在每一个大的趋势赛道精准布点;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巨头,在各个细分领域取得霸主地位,强压着中小创公司变成阿里系、腾讯系;华为专注电信领域的研发,挖了足够深的护城河,难逢敌手,这些都不是偶然。

细细品读之下,你会发现,作为一个对冲基金的创始人,在他相当长的财富自由之后,金钱已经不是他的唯一诉求,他在追求一个快乐的人生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他试图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他对神经科学、脑科学、心理学,具有超高的额外兴趣,并尝试和各个领域的专家交流,以获得充分开放的心态,而后者,正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业成功的法宝。

世界的能量相互守恒,没有人能够持续“占有”任何一笔财富,包括,瑞·达利欧。作为一个动物性存在,人,需要有一定的金钱来购买生活资料,并以此维系自己的生命。因此,没有钱,万万不能,但钱一旦越过标准,就会越来越变得不重要。我一直认为,金钱,于五行之中,不仅属金,也属水,一时拥有,然后可能转瞬即逝。

昨天,5月10日,李嘉诚先生正式退休了,众所周知,香港长和系创造了资产神话,让他一度成为了华人首富。可以想见,几十年来,他个人拥有财富的数量,是何等的巨大。也许很多人羡慕他拥有的巨额资产,可事实上,他亦不过是一个凡人,世界是如此的奇妙和伟大,这一丁点的财富,在世界发展的长河中,根本无足挂齿。与其艳羡他创造的财富,不如尊敬他的为人处世价值观。一位90岁的老先生,几乎没有休息过,一辈子忙碌于自己的事业中,最终捐赠了大量财富用于教育和医疗,这真的很让人尊敬。我想,李嘉诚先生一定是看透了金钱的本质,财富才能源源不断地聚集在他身上,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也。所以,人心真的特别奇妙,往往一个思维转化就能改变一切,一旦对某事某物看破,就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了。

达利欧认为,除了财富之外,健康、积极的人生观极其重要。我们要先学会和自己相处。让自己不管有没有财富,而变得快乐起来。许多人有这种危险,拥有了财富,却并不快乐。许多人为了汽车、房子、游艇、江边豪宅等等,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一旦拥有,却不一定快乐,实乃可悲。

站在平视而不是仰视的角度来揣摩达利欧,我会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对冲基金创始人,他满足了吗?到了人生的晚年,他还想干什么?他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了吗?没错,他管理着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1500亿美金资管规模),他的团队拥有最优秀的人才,他设计了流水线式对冲基金的管理流程。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他被各种各样的鲜花和掌声簇拥着。但他筋疲力尽,而且不能够专心,自言虽然每周工作80小时,一边管理着资产,一边管理公司,仍旧不能在最佳状态,时间远远不够。显然,他被束缚住了。人终究要考虑清楚,你到底是将工作视为什么,是驾驭它还是成为它的奴隶?是享受它,还是被它牢牢地束缚?也许,从人生终极意义的理解上,达利欧并没有达到最佳,缺乏一些中国佛道的超脱。

面对社会发展的无序,人生际遇的偶然,事物变迁的无常,我们当如何自处自洽?达利欧的态度很简单,谨守住自己的原则,依循着原则工作,依循着原则生活,那末,结果自然不会太坏。我想,这些原则不仅对达利欧有用,对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成长也有莫大裨益。试问,谁能独享有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原则,抑或藏之于名山?

合上全书,画完感触文字的最后一根横线,一次关于自我、人生的透彻反思就暂且告一段落。想想,人若常以《原则》为矢的,置“身”于其中,然后自省自励,等再次抬头看这周遭,必将恍如隔世。作者:丰子滕

相信《《原则》读后感_9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9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