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美学的境界读书笔记

美学的境界读书笔记

《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可一日无书读。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是幸福的职业吗?有时候我常常思考,我自己是否因为教师的职业幸福过,教师职业究竟给予了我什么?幸福?还是痛苦?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可却始终很模糊没有什么清晰的答案。

我无意在傅道春编辑的教育学《境界与原理》里看到了他和魏书生,以及全国首届十杰教师对于教师是否是幸福的职业提出看法的一些对话,我忽然明白了很多很多也领悟到了过去不能领悟的东西。

就拿张学钊、冯振飞老师来说,他们根据自己经历对教师职业提出的看法大同小异:清贫、辛苦、待遇低但精神却感觉到很富裕;同样,吴伟国、和魏书生也表示:教师确实不是一门发财的职业,或许在教师职业中你会失去很多,但你得到的未必不多,因为你可以在学生的成长中享受到一种独特的精神幸福这倒是真的。于是,傅道春总结出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当我一边看一边用自己的经历不断在思索着他们的话,他们所说的事实上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又在想,是不是幸福教师都有共同的特征呢?那么是的话,不幸福的教师又有什么特征呢?在思索中,在空气之中,我竟然凭空看到了平常上课很多老师摆着臭脸对着孩子的样子,又看到了许多老师发怒歇里斯底的样子可怕的是竟然又出现了一副最真实的脸孔,那是一副惊恐万状,却苦恼万分的脸瞬息变化虽然快,或许转换了不同的脸,但表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就在我感受到教师的苦中乐的同时,我看了魏书生、韩学庆、刘让贤,袁洁等人对教师职业愉悦幸福提出了有关看法,他们都纷纷表示:教师的愉悦幸福是建立在贡献上,和个人的威望里甚至还说根据职业调查,教师声望是最高的职业

因此,这里我只想说,作为一个教师,他的幸福绝对不是靠别人可以给予的,相反,他只有亲身在生活里不断付出,那他才能体验到生命的某一种意义品尝到那一种人生的愉悦,否则纵然让魏书生等人在他的耳朵旁边再说一百次教师是幸福的,他也不会感觉到幸福。因为早已经被生活悲哀折磨得筋疲力尽没有感觉的他,是永远不可能会感受到幸福的。

其实,教师的幸福是一种与学生快乐成长的感觉,只不过这样的幸福是我们最难体会得到,但也是一种最快乐,最平常不过的感觉。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在笔者看来"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是许多文章中一篇值得细读的作品,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在阅读完作者的作品后,我们能获益良多。我们应该从文章中的思想和道理入手,准备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1)

金字塔原理可用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指导组织和管理整个写作过程。运用金字塔原理,得强迫自己先想后表达/写。

本文分4个部分:1.表达的逻辑,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2.思考的逻辑,介绍如何深入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住你使用语句真实,明确地呈现你希望表达的思想。3.解决问题的逻辑,本篇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组织分析的过程,使你的思路实际上进行了预先的组织,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应用金字塔原理。4.演示的逻辑,介绍了PPT演示的技巧。接下来,就4个部分分别介绍其中的亮点。

1.表达的逻辑。

对受众来说,最容易的理解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从金字塔的最顶端开始,先表达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下一层次将解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接下来是方法论部分。①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②自上而下地表达,结论先行。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③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1.提出主题思想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上而下罚构建金字塔的步骤(主要针对的情况是你还没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顶部)。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要点。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得出结论。

文章的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是对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同一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的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2.思考的逻辑

不能简单地把一系列思想堆放在一起,并假定读者能看出其中的意义。每一组思想都隐含着一个总结性思想,这个思想能够呈现该组思想间关系的本质。你应当首先使自己明确了解各组思想之间的关系,然后向读者指明这种关系。进行任何一次分组时,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只列出了这些思想,而不列出其他思想?”对此的答案应当是:1.这些思想都具有某种共性2.这些思想都是为实现某一结果而必须同时采取行动。

当你遇到任何一组归纳性思想,需要找出其真实意义时,一定要先快速浏览一遍该组中的思想。你能发现某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如果不能,你能否发现这种分组的基础(过程,流程,结构,类别),并采取某种逻辑顺序?如果某组中所列的思想很多,你能否发现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并根据这些共同特点将思想归纳,分组,然后使用逻辑顺序?如果你已经得到一个概括性的思想,你就可以在该思想的基础上用以下两种方式延续你的思路:1.对其作进一步评论(演绎法);2.找出与之类似的思想(归纳法)。

建议:每组思想最好不要超过5个。如果一组思想超过5个,那么其中某些思想之间便可能缺乏紧密的联系。如果你不指明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你的部分思想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3.解决问题的逻辑

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找到——组成金字塔(分析问题,解决方案,与他人交流)

①界定问题。问题是你的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喜欢它什么?我们想要什么?

②结构化分析问题。流程: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是否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存在?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③方法论:a.画一幅现有的流程图;b.说明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c.画一幅用来消除问题的系统图;d.说明从旧系统到新系统需要进行哪些改变;e.在序言部分简明扼要地解释问题。通过方法和工具,专注于解决真正的重要的问题。而不是花费大量的人力写冗余的咨询报告。

4.演示的逻辑

这一篇章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通过PPT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首先决定要说明的思想或要证明的论点,然后用文字表现。

建议规则如下:1.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分组和总结的思想,叙述时应该整洁。2.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更形象直接,更有冲击力。3.演示文稿中,图表幻灯片占90%,文字幻灯片占10%。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2)

在我们工作与生活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文章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可是别人看了却说不知所云;会议发言说了一大堆,底下人一脸懵逼不明所以;沟通交流的时候,明明心里考虑了好久才说出的话,却发现还是鸡同鸭讲。似乎,我们总是很难将自己心里想要表达的意思准确地传达给别人。简单来说,这应该是你思维的逻辑故障,是思维混乱引起了表达缺陷。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呢?有!

这就是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金字塔思维。我计划分多次将自己学习金字塔思维的理论与实操的笔记与心得分享出来。这么做,源于我自己曾经就是从这样一个矛盾混乱状态中走出来的,对逻辑思维短板带来的难堪与困扰感同身受。同时,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周围很多人都缺乏对逻辑思维处理能力必要的重视和系统的训练,虽然我一再给大家推荐《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但是似乎收效甚微,这加重了我在工作上的负担。

《金字塔原理》一书是麦肯锡公司的第一位女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所著,她向我们传授了逻辑思考的底层逻辑——金字塔原理,这是一种通过突出重点,理清逻辑,分明主次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的理论。

我现在写的文章,在知识分享的同时,会加入了我的一些主观感受,如果看完文章觉得对你们有用处的话,想要了解原版思路,不妨去买这本书籍来研读,相信能给大家带来更多收获。自下而上是我们手上有很多处于杂乱无章状态下的观点或事物,这时我们会通过发掘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某种关系,对具有相同点或者存在特定关系的观点/事物进行总结归纳,一步步构建起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达成一个可以总括所有观点或事物的总结论。

再举个简单的形象一点的例子,像我们平时收纳整理衣物的时候,面对了堆在一起的衣服裤子和袜子等,我们会考虑将上衣和上衣放一起,裤子和裤子放一起,所有内衣放同一个箱子里,所有袜子放在同一个箱子里……然后将所有的东西再分别置放在衣柜的上下左右等不同的角落,这样便于我们平时找衣服能够快速定位具体要找的在哪里,最后一关柜门,所有的东西就都收纳在了一个柜子里了。在这个例子里,有三级结构,最底下那级,是那些混杂的未经整理收纳的衣服、袜子、裤子,第二级,是我们经过对第一级进行分类整理之后的上衣箱子、裤子箱子、袜子箱子、内衣箱子……以此类推,最后化繁为简,化散为整,第三级就是所有的物件都规整到一起,成了“我的衣物”的这个范畴,而衣柜,可以看做是收纳了所有衣物的最终的“金字塔”。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3)

有关《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

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必须是讲故事的结构,先向读者说明某些“背景”,再描述存在的“冲突”,再引发读者的“疑问”,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为什么要用讲故事结构?

你必须使读者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你的内容,用一个未讲完的'故事,是很简单容易的方法:

“深夜,一个男的扶着一个醉了的女的进了酒店,然后。。。”

先告诉他们已经知道的故事,这种办法可以让你在表达他们可能不同意的观点之前,先向他们传递一些他们肯定会认可的信息。从心里学角度,先简单易懂,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全篇的思想。

提示:

序言用讲故事的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弃杂乱的思想,更专注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的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相关。

何时引入”背景“: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该先谈和主题有关的,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该说是读者认可或者即将认可的内容。

引入”背景“的时机,就是你能够作出关于文章主题独立,无争议性表述的时候。

独立是指无需其他解释,无争议性是指肯定能理解并接受。

所有引出”背景“的句子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4)

一思考的逻辑

二写作的逻辑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

四演示的逻辑

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关于其中思考的逻辑部分,它用生活中的常识来举例,亲切而生动。比如妻子指示丈夫去买菜能记住几种东西来说明,如果罗列太多条目,读者就无法记住作者所要表达的要点,告诉我们尽可能在写作中抓住要害,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罗列一系列的条条款款,让人不知所云。

这篇文章我特别想说说关于思考的问题,关于自上而下思考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曾经有个同事问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让人耐看,不厌倦。尤其是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她说,她曾经写过一个近期工作计划,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费了很长时间,也精心准备了好久。可是领导读后,让她重写。她差点崩溃。我虽然没有读过她写的工作计划,但是大致还是可以猜测到领导让她重写的原因。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自己学会思考,把写作的目的弄清楚,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写的问题。一般写作比较好的同事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要写一篇问题,他不会马上就动笔,而是先进行思考,组织材料,也可能去图书馆翻阅书籍,也可能把平时的工作笔记拿出来进行整理,也可能他什么也没干,但是他在思索。他在做这一系列的动作时,其实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把这些材料——目前在找的也好,还是经过长期积累的也罢,通过自己的思维,把他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5)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控制你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读者(或听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量体裁衣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的思想进行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步说,即使人们能够作出与你完全相同的解读,你也使他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的逻辑关系。

读者在摄入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出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6)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控制你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唯一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读者(或听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量体裁衣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的思想进行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步说,即使人们能够作出与你完全相同的解读,你也使他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的逻辑关系。

读者在摄入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出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7)

金字塔原理

本周阅读书籍:《金字塔原理》,阅读进度:100%。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写写作、表达逻辑和思考逻辑的读物,全书总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1篇写表达的逻辑。主要给读者解释了什么是金字塔结构,为什么要用金字塔机构,以及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第2篇写思考的逻辑。则是讲述了时间、结构、程度这3种逻辑顺序,以及概括各组思想的一些要点;

第3篇写解决问题的逻辑。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过程中使用各种框架来组织结构分析问题,并用许多案例来进行注释;

第4篇写演示的逻辑,介绍了在书面上、PPT文稿、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结构的一些技巧,能让读者真正的把金字塔原理用于生活中当中。

最后是3篇附录,附录一说明了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逻辑;附录二则是详细地讲述了关于序言的写作,以及常见的模式;附录三是关于全书的要点集锦、汇总,方便读者快速查阅。

从内容上来看,本书是一本关于表达、写作、思考的工具书,同时也是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过可能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书籍在中国读者读来,需要很费力的啃书,时常觉得文字无味无趣,故事也不生动形象。第一遍读下来,能够记住的东西并不多,但我还是想把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思想分享出来,有输入就要有输出,输出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嘛。

-金字塔原理的黄金思维圈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其基本机构是:

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

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

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总结一下,就是:结论先行,由总到分。

解释了什么是金子塔原理,那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结构呢?用它有什么明显的好处呢?

先讲一个故事。某一老板让他的助理预定办公室,并顺便通知其他的几位董事开会。林总打电话过来说不能参加下午3点的会议,张总说他不介意晚点开会,明天也可以,但明天10点半以前没有时间,另外一位李总在出差,明晚才能回来,且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定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板,估计还得拿篇纸出来捋一捋这几个副总的时间,这位助理表达的全无结构,这就是未经组织的思想,再来看看下面这种表达;今天的会议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林总和张总都更方便,李总出差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定。

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魅力。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来表达,其实体现的是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类,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大脑人会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某种关联,并且会将这些事物按照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

最后是关于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也就是黄金思维圈中的how层面。金字塔结构的核心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所以自上而下的构建金字塔结构通常容易一些,因为开始思考的是容易确定的事情,即文章的主题,以及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其构建的具体方法,在下面会讲到;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反向思考的,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想清楚想清晰想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无法构建金字塔的顶部,但如果我们能确定任何关键句要点,即多个次级的主题,可以反向自下而上的组织思想,最后构建出金字塔结构。

-即学即用的两种思维结构

在讲两种思维结构前,先要说说本书的一个重要要点——序言。首先,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文章就是来解答这些疑问的。跳出来看,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序言说明了某种背景,这种背景引发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就是来回答这些疑问的。从这个角度讲,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序言同样重要,因为这是把读者领进门的第一步。在如今这个屏读时代下,如果一个屏幕不能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力,那基本就告知这篇文章的序言是不合格的。

-提出文章主题思想;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受众疑问/回答式对话。

在写文章时可以用本书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构建,先确定主题,再想清楚序言,序言部分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表达,从古自今,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能够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然后再是对读者的一些新疑问进行对话式的抒写。我在这一方法的理解上比较有共鸣的是,写作时一定先确定主题,然后下文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写的,如果跟主题无关的,理论上要全部剔除掉;确定主题后,则要对主题查找资料,主题阅读,故事收集,案例集锦,疑问归纳,然后组织成文。步骤看似繁琐,但做好这些工作后,写起来就轻松许多,先慢再快,如果什么都没有想好,就下笔,往往是写到中途就不知写什么了,所以慢即是快。另一方面,写文章其实不是坐下来才开始的,而是在写之前,框架结构,大体思想已经想好了,写只是表达呈现结果而已。

-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得出结论。

自下而上,是一种反向思考,当实在确定不了主题时,可是有许多想法和关键要点,就应该用这种方法来成文。同样,对于这个方法,我也有一些感触,当我心中有几个小的思想堆积在那里,我就喜欢强迫自己把那几个思想拉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如果蒸发了,说明其实没什么内容所在,如果晒干后得到像海水蒸发出盐这种东西,那就可以好好捋一捋,找出之间的一些链接,然后组织成文。

-拓展延伸的两种结构

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构建金字塔,其实核心的东西都没变,结论先行永远是表达的关键所在。

我自己在写文章时,会经常用黄思维圈的结构来展开,首先还是要定下自己要写的主题,即本文想给读者传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像这篇书评的第一部分就是用黄金思维圈的形式来写的,即what——why——how的结构,顺序不重要,每一点都清晰的表达出来就可以,黄金思维圈,不仅是一种不错的表达方式,对于思考和解决问题更是有奇效。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一种,叫万能写作法,这当然不是我命名的,是自媒体上一个对写作有非常深理解和经验人总结的,师北宸老师。“观点——案例——总结”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用这样的小单元写,无数个这样的单元来组织成一片文章。拆解开来就很好玩了,观点—主题或结论、案例—故事、总结—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能从一篇文章中获得一些干货,总是希望自己能学到精髓,也总是追求上进的。其实发现这和金字塔原理是一样的结构。

不管是写作,表达,还是思考、解决问题,金字塔原理都是一个很好的思维结构,作者把这么经典的结构已经总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那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执行——用!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句话:知识不用起来,就永远不属于我们。

20xx.12.9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8)

世界上最遥远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原理”认为假如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看法,那么他面临?是一项复杂任务。因为即使你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假如你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一些基本发现: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具体思想

控制你表达思想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唯一最重要行为,而最清楚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具体思想。

读者(或听众)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假如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地表达你思想,读者量体裁衣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思想进行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意义。

但是,由于人们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解读。事实上,假如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步说,即使人们能够作出与你完全相同解读,你也使他们阅读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逻辑关系。

读者在摄入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时间。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假如作者传达给读者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顺序表述出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思想。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9)

读书版推介的这本书,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能好好研读。昨天打开电子书,粗略的读了下,发现这真是本很不错的指导论文写作的书,尤其是对提高专业写作、工作总结,都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应该首先谢谢读书版的领导火舞耀阳和版主booktian为我们找来这么好看实用的书。

《金字塔原理》把写作的整个过程分成了四大部分:

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关于其中思考的逻辑部分,它用生活中的常识来举例,亲切而生动。比如妻子指示丈夫去买菜能记住几种东西来说明,如果罗列太多条目,读者就无法记住作者所要表达的要点,告诉我们尽可能在写作中抓住要害,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罗列一系列的条条款款,让人不知所云。

这篇文章我特别想说说关于思考的问题,关于自上而下思考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曾经有个同事问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让人耐看,不厌倦。尤其是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她说,她曾经写过一个近期工作计划,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费了很长时间,也精心准备了好久。可是领导读后,让她重写。她差点崩溃。我虽然没有读过她写的工作计划,但是大致还是可以猜测到领导让她重写的原因。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自己学会思考,把写作的目的弄清楚,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写的问题。一般写作比较好的同事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要写一篇问题,他不会马上就动笔,而是先进行思考,组织材料,也可能去图书馆翻阅书籍,也可能把平时的工作笔记拿出来进行整理,也可能他什么也没干,但是他在思索。他在做这一系列的动作时,其实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把这些材料――目前在找的也好,还是经过长期积累的也罢,通过自己的思维,把他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

编辑推荐: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10)

最早闻此书来源于麦肯锡,今日方一睹风采。未读之前,先在大脑里面想像了书中的内容。金字塔,除了埃及,除了四面体的立体形象,最容易在脑子里面出现的是一个“平面三角形”,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形象,从下至上层次越高,空间越小,地位越高。毕竟物以稀为贵嘛。自己的思维属于发散型,由上面的想象自然猜到其原理必将是纵向层级的概念,以及横向并列或平行的概念(当然不排除内容的交叉),这一横一纵上也必定有逻辑的解释。

翻开书,大致浏览,果不其然!以上头脑里面图像的想象,以及思维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地说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也是思维对话的过程。我用思维发散这个词,即是指其由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一直往后发散的过程,而且由数字的低到高是一种层级的概念,和金字塔类似;我用思维对话的过程,是表明这样的一个过程,即在自己思维发散的过程中,从一级到下一级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类似于Q&A。思维导图就像一棵树一样,向四周的发散,更显其生命性与活力,一个简单的改变就很大程度地解放了思维。当然,思维导图远非如此,空间的布局,颜色的运用,图像的运用,逻辑的运用,完美了结合了左脑与右脑,两个皮层的协同让你的思考,你的思维更富创造性。(说一万句话,不如自己去实践,呵呵~)几年时间,思维导图给自己带来了太多的益处,心存感激。金字塔与思维导图相比,思维导图算是进化的更为完全。根据金字塔原理产生的年代,估计当初说不定也受益于此,虽然其本人没有提到。

《六顶思考帽》,把这三本书放一起说,我去提这一点,即色彩的应用,以及区分自己不同色彩的思考帽。颜色是对右脑极好的刺激,颜色本身不同的频率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一方面想到了颜色是有意义的,也是信息的载体,因此在思维导图里面颜色的采用应该是与分枝内容具有同质性,这样除在纸上构建外,在大脑里面构建的导图所带的信息点会更多,回忆效率会高,而且切实提高思维的水平;另一方面,区分思维中的如事实陈述,如感情,如建设性,如否定等等,是很必要的,这样问题更能得到有效解决,也提高了思考的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以思维导图为核心,辅以金字塔原理,运用六顶思考帽的颜色与思维区分,全面思考,系统总结,发散思维,以及创新思维……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11)

“金字塔原理”是在1973年由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Minto)发明,旨在阐述写作过程的组织原理,提倡按照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善写作效果。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以下2点:

1、导向性明晰—读者的阅读习惯为导向:

金字塔原理强调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依照这个习惯来展开写作,结果为导向的结构非常明显。

而,对咨询师来说,“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咨询师报告要在一般“导向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策略性的表述,有不少案例显示,导向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例如:很多方案的表述动用了大量的文字,甚至整页PPT全是文字,其中表述的语气带有严重地口语化,“通过激烈的较量,两者未来的竞争将是难决胜负的……,情况好的话,一方将赢得胜利……”

这里的文字首先是不具有分析意义的(“一方胜出”,到底一方指的哪一方没有具体);其次,导向性不明显(“两者未来的竞争将是不可开交”,没有指出结果);第三,作为呈给企业决策者的文字,考虑到这些决策者的特点,一是避免类似的口语化文字,二是要了解决策者对于报告的熟悉度,重点突出核心要点,不仅仅是写作的金字塔还是讲解的金字塔。

2、论述强调透彻—大量的'归纳和演绎为工具:

为了阐述清楚核心观点,金字塔原理要求在写作的时候,注意归纳和演绎的运用。归纳和演绎的运用,使得每个观点的表达非常透彻;

大量的分析和演绎,让每个论据能追溯到不能再追溯的源头,也能让每个观点展开到不能再细化的程度,从细分的角度来看,这里最大化的尊重了事实的本源和发展的逻辑,“他们在沿着思维的路线寻找每个蛛丝马迹”。

案例:书里的一个案例,是读过的每个人都能记住的,即“雪莉吾友,我恨你”。

其实拿到现实案例中,经常听到企业家或高管说,他们既无法打破旧有的局面,开创新的局面也充满困难。他们面对的是重重迷雾,没有思路和好的想法,求助于咨询团队。

每遇到此,王文卿会问他们几个问题“您觉得这些问题是现象还是原因?如果分成马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和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您觉得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占多少比例?这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

几个问题过后,企业家朋友恍然大悟,从开始躺在椅子里,开始重心前移倾听论述。其实这些也是对问题的演绎和肢解,痛苦需要“分担”,分解成各种小小的问题。

而遇到另外一种情况,在他们遇到迷惑时,无法定位时,这时需要我们给他们“打气”。

“这是一个3亿的市场,只要经销商拿出100万来做市场,你能看到什么?100万就是做好了吗?按市场表现价,100万翻3倍,300万对于3亿是什么概念?1%的市场,这还是一个战略市场的定位吗?”

部分小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往往恐惧市场的压力,感觉100万的任务非常大,忽略了市场的整体容量,在把整个市场各个品牌整合归纳后,从整体的容量看待任务时,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思路。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出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篇12)

这个原因同文章的结构(structure)——也就是句子的组织顺序有关(不管句子本身写得是好是坏)。如果某人写出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其表达思想时采用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对读者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 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因为主要思想总是从次要思想中概括出来的,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结构也就必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在这种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纵向的(vertically)——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上的思想的总结;也可以是横向的(horizontally)——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断式,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

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将使读者对作者这样表述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的(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将对此问题作出回答。通过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读者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所有思想。对文章所述思想作出的疑问/回答式反应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反应,没有国籍和民族的差别。人类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只有以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幸运的是,人们弄清自己思想所需要用到的结构也是金字塔结构。因此,写作者在强迫自己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后将发现,准确把握自己的思想也有助于其本人写出条理清楚、意义明确的句子。本篇的主要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读者最容易对金字塔结构作出反应,以及组成金字塔结构的子结构之间如何互相关联;介绍了如何利用以上知识确定需要写入文章的思想,以及如何为这些思想确定清晰的相互关系;细致地分析了序言部分的逻辑,并澄清了演绎和归纳这两个容易令人混淆的概念。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其发现的所有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基本上,大脑会认为一同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并且会将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举个例子,古希腊人向星空眺望时,看到的是由星辰组成的各种图案,而不是散乱的星辰。这个例子证明人脑具有将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特点。

你可以通过检查你的思想是否以金字塔结构相互关联,从而预先确定你是否正确地建立了文章的结构。具体地说,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1.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于同一范畴。

3.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因此,如果某组思想中的第一个思想是做某件事的一个原因,那么该组中的其他思想也必须是做同样一件事的其他原因。如果某组中的第一个思想是某个过程的一个步骤,那么该组中的其他思想也必须是同一过程的其他步骤。检查你将思想进行分组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你是否能够用一个复数名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根据这一方法,该组中的所有思想都可以被冠以"建议"、"原因"或"问题"、"需进行的改变"等名词。思想的种类没有限制,但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于同一范畴,都必须能够用一个复数名词表示。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有四种可能的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 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你所选择的逻辑顺序反映了你在组织思想时的分析过程。如果思想的组织方式是演绎推理,那么这些思想的逻辑顺序就是论证/顷序;如果思想按因果关系组织,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时间顺序;如果是对某种现有结构进行评论,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如果按类别组织思想,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重要性顺序。

金字塔结构包括的一些子结构能够加快你发现思想的过程。这些子结构是:

一般的文章都是一维的(one-dimen-sional):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在纸面上基本呈现出纵向向下的结构。但是这种文字的纵向延续却掩盖了一个事 ,即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的。根据这一事 ,大主题下的任何思想都同时与文章中的其他思想发生着纵向及横向的联系。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建立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的兴趣了解你的思维发展。

综上所述,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迫使你在理清你的思路时,对纵向的疑问/ 回答式逻辑关系在视觉上清晰化。你所做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起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以下的结构层次上横向地对读者的疑问予以回答。

当考虑在下一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述能够回答在其上一个结构层次的表述所引起的疑问,同时还必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也就是说,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既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项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也就是说,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进行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因此,演绎性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式:

l 所有的人都会死。

l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l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你需要概括演绎性思想组中的论述,以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的概括主要基于最后一个表述: "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个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归纳性思想组中的思想仅仅因为你能够用同一个复数名词(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等)表示它们而互相关联。归纳论述方式的形式是:

l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l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l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为了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需要判断以上句子的共同点(即:都是针对波兰的战争行为), 并得出一个推论。你的推论可能是"波兰将受到坦克入侵"或类似的思想。

但是,除非引发这种疑问/回答式对话的句子与读者具有关联,否则这种疑问/回答式对话也 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保证出现这一关联的惟一办法,就是使这个句子直接回答你发现的 业已存在于读者头脑中的某一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你的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你必须使其能够回答读者头脑中业已存在的某个问题,或者是读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短暂的思考后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文章的序言部分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确定这一问题。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因此也应当按照典型的讲故事模式发展。

了解了纵向关系,你就可以确定某一层次上的思想组必须表达哪种信息(即:必须回答针对上一层次思想提出的疑问)。了解了横向关系,你就可以判断,你组织在一起的思想是否以符合逻辑的方式表达了这种信息(即:是否 于正确的归纳或演绎论述)。更重要的是,了解读者最早提出的问题,将确保你组织起来的思想与读者有关联(即:文章中的思想有助于回答读者的初始问题)。

我将"思想"定义为"向读者发出新信息并引起读者疑问的语句" 。(人们一般不会阅读他们已经了解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说,表达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向读者传递新的信息。)

因此,要想吸引读者的全部注意力,必须在作者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之前,避免引起读者的疑问;也必须在引起读者疑问之前,避免先提供对该问题的回答。

金字塔结构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迫使你只有在读者需要的时候才提供相应的信息。

你可以利用你知道的这些知识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构建文章的金字塔结构。

自上而下法

1.画出主题方框

这个方框就是你的文章的金字塔结构最顶部的方框。在方框中写出你将要讨论的主题,当然前提是你知道要讨论什么主题,否则请跳到步骤二。

2.确定主要问题

确定文章的读者。你的文章将针对什么对象?你希望文章写完后能够回答读者头脑中关于该主题的什么问题?如果你确定了主要问题,请写出来,否则跳到步骤四。

3.写出对该问题的回答

如果尚不清楚,请注明你有能力回答该问题。在最顶部方框填入 1、你准备讨论的主题。 2、你准备回答的读者头脑中已存在的关于该主题的问题。 3、对其的回答将回答与序言部分对照

4、列出"情境"

5、列出"冲突"

6、以上回答会引起的新问题。

7、确定以演绎法或归纳法回答 如采用归纳法,需确定可用于概括的复数名词。组织支持以上观点的思想

8、在此层次上重复以上的疑问/回答式对话过程。

你需要证明,现阶段你能够作出关于该主要问题和回答的最清晰表述。具体做法是:将要讨论的主题同"情境"结合起来,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首先,关于该主题的什么表述肯定不会引起读者的疑问呢(因为读者知道这一表述,或者根据以往的事 很容易判断该表述的正确性)?

自下而上法

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走"的过程自下而上地组织你的思想。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但是,你必须采 自上而下法或者自下而上法。我已经 力使你了解一般性的思维方法,但是在具体应用时会遇到各种可能,出现问题也是难免的。对金字塔原理的初学者 经常提出的问题,以下是我的回答:

1.一定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一旦你着手将思想变成文字,它就似乎戴上了最美丽的光环,令你感觉"字字珠玑",甚至使你不愿意进行必要的修改。因此,不要试图一下子就把整篇文章都写出来,因为你稍后就可能很容易地想出文章的结构。一旦你的思想变成了文字,你就很可能会觉得写得不错,而根本不管你的思路 际上是不连贯的。

2.将"情境"作为构思序言部分的起点

3.不要 略对序言部分的思考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部分

你不应该在文章的正文部分才告诉读者过去发生的事情。正文部分应当只包括思想(即:因能够为读者提供新思想而引起读者疑问的表述),思想只能以逻辑方式互相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在描述一些通过分析发现的因果关系时,你才可以在正文部分列举读者已知的信息。

5.序言部分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怀疑的内容

6.如果可以选择,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使用归纳法而非演绎法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为了创造学习交流的氛围和鼓励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青年图书俱乐部推出了一个书籍计划。在这个问题通常读的书是金字塔原则,这是一本关于写作,表达和沟通的书。在下面,分享参与者的阅读笔记,并且还对参与者发挥监督作用。

我不喜欢这个标题,但我喜欢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逻辑思维和表达的书。标题是非常霸道,高明的思想,语言,写作等遵循金字塔原则。有大脑和情绪的人似乎被困在一个冷箱子里,这总是不舒服。但是当我读这本书的资料时,决定仔细看看,仔细阅读。文章的金字塔结构就像人体的骨架,好骨架可以支持强大的身体,这是与科学有关的,与形式化无关。

什么样的读者适用于:

它适用于想要改进他们的思考,说话,写作,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理性,有效性和效率的读者。

为什么使用金字塔结构:

诸如金字塔顶部的想法开始逐渐向下扩展,容易理解和记住。工作,思维清晰,简明扼要 文章总是比困扰的文章更容易阅读和理解和记忆。

如何构建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章:

在文章之前的清晰思路,对材料组的分类,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要,建立大纲。纵向和横向的关系,清晰的逻辑,任何层次的思维必须总结其下一个层次的思考总结。每个组中的想法必须属于相同的逻辑类别,并且每个组中的想法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按照表达式的底部,结论第一。自下而上的思考,总结了总结。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早就想学一点经济学,却一直没有任何行动。十二月初收到书开始,只是稍微翻了一下后,就一直放在那里。选择在2012年的第一天开始读这本书,是希望能给自己新的一年带来一些理财知识和财运。这原本是大学的任务的,现在很自责大学时没能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一下。当然,即便在大学中如果借来读的话,也不过是像其他书一样,随便读一下序和第一章之后,就无限期的拖延下去,直到借书期满抱着沉甸甸的十本书去还。
初次知道曼昆的经济学忘记是在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去年秋冬在棠下的路边书摊见过的吧。当时的观念还是宏观在前,微观在后的。随便翻时才知要先读微观经济学,再读宏观经济学。而我也被500多页的微观经济学所震慑。直到开始读,才发现远非震慑能够形容。

这部书的确还算是浅显易懂,不愧封四所说的“学生导向”。扬扬洒洒,内容充实广博,条理清晰,措辞严谨。从这里就能看出教书育人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跟靠收集资料凑成一本书坑蒙拐骗赚稿费的作者有多大的不同。阅读的时候,不仅一次疑问他是怎么写出的这部500多页的大部头,内容充实推测作者必然花了很大的辛苦。但是本书没有参考目录,不知道曼昆自己参考了多少别人的资料。

这本书给那些企业命名很幽默风趣,比如快乐山谷有三家工业企业,录唱片的叫Johnny Rockabilly,开三明治的是我具有创新精神的叔叔,小咖啡公司叫Little Kona,控制咖啡市场的叫Big Brew。除此之外并且还埋了许多彩蛋,光我知道的就有三个,据我推测有三个之上。一个是在20页问题与应用第6题,三位经理分别是哈利、罗恩和赫敏。答案也正如罗琳笔下那样,赫敏在知识上的观点是最准确的。118页问题与应用第10题,两个司机是Tom和Jerry,彩蛋三忘记在哪了。

然而即便有学生导向的定位,有幽默风趣的语言,本书的知识我还是没能够全部弄懂。也许是因为自己是文科生,对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一掠而过。而有的地方总是读不明白,十分纠结,还有很多地方过目即忘。在读完一天之后的今天,我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读书总是读不进去了,眼睛在一排排字上掠过去,这仅仅是一排字,在我的脑袋中根本无法转变成具有意义的一句话。我想努力的弄懂,必须转回头去看第二遍,第三遍,但脑袋中还没有被灌输文段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我看来,这本书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而且很明显。

首先是这本书的受众问题。这本书更加偏向于美国学生。有多处地方的政策和数据都与我国的国情完全无法匹配。这些信息完全可以一掠而过。

其次是翻译问题。这本书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翻译了,的确很小心翼翼,努力不出错误,但是太忠实于原版了。如果能在全书知识架构和体系的基础上,将常识性的国家和政策信息改为中国国情的,那就比较好了。

需要更加强调的是,这本书的问题与应用部分。在我看来,有些题目的问法是不严谨的,导致我自己给自己找矛盾。很多题目自己根本不确定,到最后只好放弃。做这一部分的题目时,是必须要配合答案才能够弄明白的。至少对我来说,没有答案就像是盲人摸象。如果这本书能在后面附上所有的答案和解释,这才是比较完全的。

还有个脑残的部分,就是术语表和索引。作为中文版的书,接收的信息必然是中文的,而读者也必然是按照汉语习惯来思考。如果有疑问要查询一个术语或者是一段的内容时,必然是像查字典一般先找第一个字,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找起。但译者直接将此部分翻译成中文,甚至都不重新排一下序。从汉语的角度看,这完全是一锅大杂烩,根本没有可取之处,还不如没有。现在我要查询一个内容时,需要先转换成英文,在术语这一块还能稍微应付,但是在索引这一块时,就完全找不到北了。其实很好解决,只需要排版时排一下序,就有那么麻烦么?是根本就没考虑吧。

另外,发现自己变了。在高中之前,有不会的问题我会努力弄明白,现在我只是稍微思考一下解决不出来就跳过。这应该就是好学生跟差学生的区别了吧。我想,我已经由前者变成了后者。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2500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2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该书是由美国著名的被誉为“现代课程之父”的教育作家泰勒的经典著作,是迄今为止在课程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泰勒认为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都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学校应力求达到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教学好这些学习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该书主要是提出了研究以上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并不试图解答,因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校而言,答案都将是不同的。本书虽没有回答问题,却阐明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步骤,由此构成的一种基本原理,以考察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一、现代课程典范——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于1949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研究范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此书的影响,从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评论可略见一斑:“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因此,学界往往把此书看作“达到了课程编制纪元的顶点”。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二十世纪初,泰勒提出了 “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彻底的实际效用。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工厂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运动,很快作出反应,把它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竞相仿效,并把 这种“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学校管理,继而又把它推衍到课程领域本身,把企业会计原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中。这样,学校课程的核心——学科也围绕“效率”这个轨道运转,效率等同于科学,这些观点也深深影响了泰勒,结合课程实践活动,形成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围绕着四个中心问题运转: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围绕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目标。泰勒认为制订目标最重要的是选择,需要认真考虑来自学生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以选择大量适当的目标,再通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进行筛选或过滤。当目标确定后,需要一种最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形式是每一个教育目 标都包括“行为”和“内容”两方面,以明确指出教育的职责。

2、选择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而是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的任务则是通过构建情境来控制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泰勒认为,为了使学习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使它们起相互强化的作用,并提出了三项主要准则:连续性 (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整合性(intergration)

其中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课程要素;顺序性强调每一后续经验要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整合性是指协调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4.评价结果。泰勒认为,以上过程中已经具有了中介或初期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较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走向所期望的那种结果。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凡是能获得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是合适的评价方法。

二、对泰勒课程理论的评价

1、泰勒的突出贡献无疑在于他创造性地以 “教育目标”为核心,构建了课程与教学原理的体系。但是,由于泰勒课程编制过程的直线性性质,使得课程目标与实施和评价方法脱离开来,因为评价涉及的仅仅是成功与否,而不涉及目标的适应性问题。而且目标是预先精心设计选择的,它往往被提升而超越于或外在于教育过程本身。由于学校课程过分局限于现代主义课程观,以致曲解了目标设定、意义构建和有目的规划:一是假设个体发展规划技能是通过被动地接受或模仿他人的计划,而忽略了主体积极参与规划过程来接受和发现知识的建构意义;二是假设建立于秩序稳定基础上的宇宙观,忽略了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编写课程大纲或课程规划时应采用一种一般的、宽泛的,多少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方式,来构建一种无限地受到情境影响的,因此对意外的变化具有高度反应性的方式。其中转化这一概念是课程的核心,即转化课程材料、过程、思想和参与者,这意味着鼓励、要求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发展他们自己的课程。

2、对于泰勒原理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根据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泰勒原理体现了一种外在的控制观,即把教师的控制作为扭转局面的外在强加力,由此确定了教师的外在权威角色。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控制和权威是内在养成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权威和控制的概念是必要的,教师的角色应由他人价值的强加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 席”,其作用也得以重新构建: 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与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程序、方法论和价值的问题,不再以脱离实际生活的抽象来界定,而成为涉及学生、教师和地方规范与传统的地方决策。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保持对权威的怀疑,与教师共同探究,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教师建议的涵义,教师与学生共同思考各自内在的理解。与教师外在控制和权威角色相联系的是知识的旁观者理论,即现实是外在于我们、需要用某些方法予以发现的。泰勒理论模式强调陈述目标和经验的精确性,以及对这些目标和经验进行评价的、设计的精确性,都体现了对这种观点的认同。在形而上的水平上,这种观念的基本假设是观察和思想的精确性是进入外在于我们个人经验而被视为“真正知识”领域的敲门砖。泰勒用秒表精确地计算施米特操作的步骤和他完成每个任务的时间,强调教师通过要求学生“注意”、“仔细听”、“认真观察”以达到精确性,这种理论基础就是假设学生与知识之间是旁观者,知识被假定在那里,而学生则是准备按照传递的方式接受知识的人。这种观点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者的强烈批判。他们认为,知识的旁观者理论支持的是一种逻辑的、分析的、科学的思想方式,在课堂则是追求一种分析的、说明的教学方式以获得精确性,但另外一种互为补充的方式——隐喻的、描述的、存在主义的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话和构建的基础。作为教师,需要把这种相互作用引入到课程建构中。

3、在课程评价上,后现代主义者并不对课程评价表现出关注。

在他们看来,评价总是与等级相联系的。而从本质上说,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化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核心的作用,但并不是排外的评价者。评价是共同进行的,是作为“做一批评一做一批评”这一循环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三、总结

泰勒原理自产生之日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理性主义至上思想的发展,泰勒原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只有批判地接受才能制定更合理的课程模式。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2500字]

读书笔记:阅读的四种境界


读书笔记:阅读的四种境界

当我们开始学习阅读的技巧之前,首先得简单了解阅读的四层境界。《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认为,这四层境界之间是渐进的,也就是说,第一层不会在第二层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出现在第四层中。

在这里我会粗略地介绍这四层境界。

首先,阅读的第一层境界叫做“基础阅读”。这第一层的确也算不上什么境界了,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字,能知道作者的每一句话究竟在说什么。这基本上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

而这第二层境界,叫做“检视阅读”,其特点在于强调时间。简单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区别于“基础阅读”,你还得了解一本书的“结构”,“包含的部分”以及“分类”。(这也是熊猫书院正在帮你做的事情之一,用最短的时间帮助你完成这一步骤。)

第三层境界称为“分析阅读”。重点在于如何把一本书吃透,这也是这本书最着重强调的一个部分,这其中会有大量的技巧可以运用,你也会在本书中学到。但是作者也指出,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仔细去精读。

阅读的第四层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叫做“主题式阅读”或“比较阅读”。这时候我们要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同时阅读某个主题的多本书,主题阅读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多,甚至需要架构出可能没有在任何一本书里出现的主题分析,这种阅读方式非常的复杂但也非常的有效。

相信《《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美学的境界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