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大教学论分章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分章读书笔记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阅读相关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那么,优秀的读书笔记模板有哪些?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教育论读书笔记”,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教育是一种文化,使人得到数学方面的修养,更好的理解,领略现代社会的文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教育论读书笔记,欢迎借鉴,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大教育论》及作者夸美纽斯一点都不了解。拿到这本书后,就迫不及待地研读起来。

首先,我翻开书找了一下关于夸美纽斯的介绍:他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这本书 全面论述了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使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脱颖而出。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夸美纽斯提到怎样能够以少量的文字说明很多事情?他说用书本和文字的令人厌烦的废物塞满学生的头脑是白费力气。所以,必须选择或编写出小范围的从实际出发安排的科学的手册。即是说,以少量的规则和定义将全部教材呈现放在学生面前.这些规则和定义是以最简洁,更明了的语言表达的,它们本身又足以引导到更丰富的学习。我觉得很适合我们老师。老师总想着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且要求学生都必须掌握。那我们想过没有,学生能消化吗?我们讲那么多知识,重点在哪?学生知道重点吗?

该书开头几章,便深深的吸引了我,触动了我内心,解开了心中十几年的困惑:人生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夸美纽斯在17世纪的的解答: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人的终极目标在于来世”——“我们在今生中的一切行动与情爱都表明,我们在今生不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和我们自己都有另一个终极目的。因为不论我们是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打算做什么,得到什么,拥有什么,都包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我们不停地攀登,达到更高的层次,然而什么仍在继续前进,从没有达到最高点。”

我学习到,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给学生最容易理解的知识就可以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足够的书本知识。.

事实上,对于在黑暗中工作的人,一丝微弱的光线就足够了。 夸美纽斯还特别重视品德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他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由此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实就今天而言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认同卡梅纽斯的观点要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必须以身立德,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受到人性光辉的照耀。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努力地将人性中善的一面照耀学生,虽然孩子们都很小,但是爱孩子就必须保留此标记,把孩子当人看,要实施终生受益的教育,而不是在小学这个流水加工线上制造“产品”。这个“终身受益”也应该含有教师本身终身受益的教学技能,我们要作为一名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而不是熟练的生产工人,要坚守我们工作中的智慧成分,而不要只是汗水的挥洒,身心的损伤和衰竭。

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人生成就要: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要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我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对《大教育论》的微薄见解,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应用。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1000字系列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教育论读书笔记”。

有请阅读“大教育论读书笔记”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书籍引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智慧的殿堂,在阅读了作品后,我相信你会对这部作品产生兴趣。写读后感需要联系实际,要立意新颖,要联系实际。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1

九月四日,阴。

我的心情也和云一样阴沉。因为,今天要交读后感,而且要交《新基础教育论》的读后感。

不幸的是,那本书我连书皮都没有摸过。

步入学校,在三三两两的教师群中,有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亭亭玉立,傍在雀二小的桂花树下。她不怒自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

她便是“铁面校长”:王DD伶!

我已笑不出了。我以前没见过王伶,但也知道她的故事。王伶是全柳州最出名的核查官,她十八岁出道,至今已查出了八万六千四百一十二本复制作弊的作业。她才不过二十九岁。

最近三年,教师界十大复制作弊电脑高手,就有八个死在她手上,死得很难看。

三楼。课件制作中心。

“李临,读后感用百度搜索,然后复制一篇行不?”我问。

李临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呢?”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忽然道:“我倒有个法子!”

李临立刻问:“什么法子?”

我站起来,看着大楼外的圆水泥柱,深深吸一口气:“大家都在这里一头撞死。”

风轻吹。

我当然没有撞死。我找到了一个稳妥的办法DD自己写。

办公室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放着一本厚书,形式高雅的教师桌旁坐着一个人。

那个人是我。

我忧国忧民的坐在那里,两眼放着红光DDD正在无所事事的等着吃午餐。

就象美女们很讨厌吃白白肥肥的猪肥肉一样,我很讨厌看那种毫无趣味性、异常枯燥的书。但校长说了,不写的全部不给吃鸡翅膀。

我很喜欢吃鸡翅膀。

叶澜、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澜的江湖地位。书中说:“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这些话都出自叶澜教授。话不煽情,但很精辟。简单的说就是: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我们是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站。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几个人不用上课,就靠边站在这里,站满一节课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罚站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抄课文一百遍。

现在叶教授告诉我们应该多表扬,多一点人文。对于一些其他的肤色、体形较特殊的学生,黑炭、竹竿这样的词要少说。老师应该这样对他说:你别看我黑,我满脸放光辉!你别看我瘦,我浑身是肌肉!(叶教授没说放光辉,是本人友情提供的)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哗啦啦的继续往下翻看,“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这点对班主任很有用。

我认为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承受变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从而锻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学会规范评价及动态评价,而且要求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由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牵头,由各班班主任参与,全面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对班级更加热爱了,他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经典台词:“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文章最后,叶教授还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不是你学习了多少使你成功的,而是你采取行动的多少使你成功。这话说得真不错!

看完后,我突然感觉:

大海啊!都是水!骏马啊!四条腿!叶澜啊!书真美!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2

在本书的第一节,周国平先生就拿出古今中外皆认可的有关教育的7条箴言,既然是教育箴言,应该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习价值。反复思考,确实让人有一种触动心灵只感觉,它们是:

1、教育即生长,生长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此论点由卢梭提出,杜威进一步阐述,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甚至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每一个天性得到健康生长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的教育真正目的就应该是促进一个人的健康生长,而不是用一个模子制造大量的仪器。教育的急功近利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劣习,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

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降低自己的期待,让孩子慢慢的成长,慢慢的长大。你会发现孩子们会给你很多的惊喜!

2、儿童不是尚未长大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长大了怎么怎么,为了将来不后悔,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如此等等。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长大后的某些成就,完全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和当下意义。

书中写道: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一个阶段准备。尤其是儿童期,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给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有意义的童年,以此给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而今天,大人们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在名利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以后,同年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以怎样的方式现象出来。

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一些除了学习意外地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给孩子慢慢长大、享受成长的机会,对每一个人健康生活的构建,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句话是西塞罗的名言。蒙田也说过: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就是应该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我看后感觉很惭愧因为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看来,我的教育理念要好好提高了。

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听来似乎荒谬。如果说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事最好的环境?不外乎自由时间和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就是闲暇的意思,希腊人认为: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的发展其心智能力。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好,说的再多,如果学习不学习,一切都是白费,所以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课多么好,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这句话似乎平时听到过,今天才知道第一次出现是在爱因斯坦的文章里。其实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这样,我们在学校了学习的东西,似乎大都没有了印象,就连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而对我们有用的都是内化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似乎不是学习得到的,而是本来就是我们的。也许就像书上所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习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课堂上所学习的一切,必须内化为自己一部分才有实际意义,否则一切都会还给学校,没有实际意义。

6、大学应该是大师云集的地方,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对于大学的含义,我不愿意多说什么,但是深有同感。名校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名校都有一大批名师支持着,没有名师,也无所谓名校了。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3

周国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学思想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读者们大都能从他的文字中得到启迪和智慧。《周国平论教育》是作者第一本系统梳理其教育思考的随笔。作者思考教育问题,是从其哲学专业背景出发的。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多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过,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构成了作者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在书中,作者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来。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就在于让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正真的人,并幸福地生活着。

在书中的第一辑,作者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辑《阅读与素质教育》。大凡大家名家,都有一个爱好,或者说是癖好,那就是阅读,通过阅读积累知识、生成智慧、涵养品性,阅读对一个人良好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经典。作者写道:“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同样,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是阅读)。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这些,引起了我的深思。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有必要博览群书,汲取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言传身教,促使学生也养成读书的习惯,积淀丰厚的文学底蕴,从而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4

《爱弥儿》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所著的一部关于教育的名著,主要记叙了一名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的人生经历,把他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教育经历等从客观的角度记录下来,是一部值得珍藏在心中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阅读的经典。

“当一个孩子希望得到他所看见的东西的和别人准备拿给他的东西时,最好还是把他抱到他想得到的东西那里,而不要把东西拿过来给他。”这是整本书中让我触动的第一句话。教育应该是让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人,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教育都应该是长远的、可持续的,孩子将来必定要独立面对生活,因此,孩子从小不能过于娇惯,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养成是他们将来耐以生存的根本。孩子虽然还不理解什么是依靠,什么是独立自主,但是孩子可以从潜意识里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帮忙解决,那么他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长远”的影响,长大后遇到困难也没有勇敢面对的勇气;反之,如果父母从小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孩子长大后遇到事情不会第一个想到求助,而是独立面对,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加迷人的魅力,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善于巧妙的将生活安排妥当,即使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也不容易被击倒。书中,另一句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一个孩子受了什么样的创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除非他希望别人听见他在哭,他是很少哭的。”孩子喜欢用“哭”向他人传递自己“委屈”的心情,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同情,对于某些轻微的情况,孩子是要独立面对的,作为教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的“信号”,要用恰当的方式回应,善于鼓励孩子独自面对一些能够面对的情况。

这一篇读后感仅仅是阅读一部经典的最初体验,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语言,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而且对各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

“无论做任何游戏,只要我们使他们相信那不过是一场游戏,他们就会毫无怨言,甚至还会笑嘻嘻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的。”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5

当张老师一再提醒要在考试之前读一本教育学专着时,我心中就一直在嘀咕,教育学专着-苦涩难懂的玩意儿。然而当我从书柜中翻出在地坛书市淘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的心不禁兴奋起来。

在网上搜索苏霍姆林斯基,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主张个性和谐发展。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这中间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特别是想想自己在几年后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肯定总会发现时间不够用,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应付作业,在网上和杂志上匆匆忙忙的搜索着相关的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将来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我又认真看过多少本书呢?本书中第一章节就提到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的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好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到:造成学生成绩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生活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占主要的缘故。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从课堂、老师那获得什么,不管多少,哪怕是很小的进步。这也就是现在的中小学里一直提倡的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须对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境。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怎样更好的做到这点呢?苏霍姆林斯基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多读书,不断地吸取书中的知识,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毕竟很多建议是前人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从事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我们所具备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另外,本书还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些好建议,如:怎样教给学生观察;不能让能力和知识失调;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相信我们每一位有志从事教育事业的学子读过这本书后,都会和我一样从中获得启迪。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6

刚开始读《爱弥儿》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所有关于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用笔划出来。它所宣扬的自然的教育是那么的符合自然的天性!可是越划越觉得不对劲,读完上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反驳他对爱弥儿的教育了。甚至于读下卷的时候,我发现卢梭一直在干预爱弥儿,而不是指引。

他选择的教育对象我也有一些疑问:

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原因是“穷人是不需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他的学生爱弥儿必须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饶的地方,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服从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我搞不懂,他为什么一定要让爱弥儿是个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如果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呢?

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爱弥儿的普通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通。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在此不必多说。

他主张教育的环境在乡下。乡下清新的空气、质朴的人们、与大自然的亲近……都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条件,的确。可是乡下也会有一些弊端,比如孤陋寡闻,但这和法国当时城市的污秽和混乱相比要好得多。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7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慢”而不“怠慢”。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我会想办法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理论”: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点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这个“慢”,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而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慢,也就是让孩子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立竿见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所有反教育的行为都立竿见影。”我以此作为一剂清醒剂,并时时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对待“问题”学生,要宽容,要等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简单粗暴。在具体做法上,这几年我改变了以往遇到他们“作乱”时批评、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当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热情和真心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拿起表扬的武器,营建“赞美文化”。告诉他们“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责任

一个人在校期间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学到老”是生存的需要,毕业时的他,还有那么多的不完善,一个好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师生之间的偶尔一个短信、一句问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对一个人的激励、鼓舞、发展导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之处吧?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吧。

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8

《给教师的建议》

当张老师一再提醒要在考试之前读一本教育学专著时,我心中就一直在嘀咕,“教育学专著—-苦涩难懂的玩意儿”。然而当我从书柜中翻出在地坛书市淘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的心不禁兴奋起来。

在网上搜索“苏霍姆林斯基”,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主张个性和谐发展。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这中间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特别是想想自己在几年后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肯定总会发现时间不够用,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应付作业,在网上和杂志上匆匆忙忙的搜索着相关的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将来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我又认真看过多少本书呢?本书中第一章节就提到“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的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好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到:造成学生成绩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生活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占主要的缘故。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从课堂、老师那获得什么,不管多少,哪怕是很小的进步。这也就是现在的中小学里一直提倡的“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须对“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境。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怎样更好的做到这点呢?苏霍姆林斯基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多读书,不断地吸取书中的知识,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毕竟很多建议是前人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从事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我们所具备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另外,本书还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些好建议,如:怎样教给学生观察;不能让能力和知识失调;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相信我们每一位有志从事教育事业的学子读过这本书后,都会和我一样从中获得启迪。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9

开学初学校给我们每位课改班的老师发了《让教师爱上教学》这本书,利用工作之余我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感想。

这本书从书名看起来应该是如何让老师爱上教学,但实际上讲的更多的是如何上课,教我们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如何进行课堂讲授,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点拨、方法指导和调控管理等,认真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方法。

反思这一节我觉得讲得非常好,“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但是作为老师也许是工作的繁忙,更多的是自己懒惰导致很少写反思,每次学校组织要求写的时候才逼迫自己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光多写课后反思,更多的要写课前反思,只有“三思而后行”方能提升教学效果。要反思课前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恰当,情境是否适用,反思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多的'是反思课件的使用是否得当,利用课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等有很大的优越性,利用课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该用则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每次上课直接打开课件一步步给学生看,一节课下来黑板上还是空空,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利用现代技术突破陈旧的传递式教学设计,削弱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应用课件的本意,重要的定理定义共识还是需要在黑板上进行书写,因为课件一闪而逝的效果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更有甚者,完全依赖课件,电脑坏了,课件用不起来就不知道怎样上课了,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该板书的还是要板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少讲、精讲,讲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讲的是作者自己上历史课上总喜欢在讲台上讲个没完,而忽视了学生们的感受。我觉得这一节我和作者很类似,也有同样的毛病,同样的感受,课堂上自己是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学生却是苦闷难耐,望天发呆,一节课讲完,累得疲惫不堪,可谓口干舌燥,效果却是不怎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自己却不明白,读了这一节我找到了答案,我应当选择尝试提问,讨论式,并配合多媒体教学,应尽量做到少说少讲,用材料或者问题去诱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当然材料和提问一定要紧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一目的,在具体的操作上,特别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注意恰如其分,还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问题,并且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我按照作者的方法,自己试探性地上了一节课,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节课中我真正做到了少讲和精讲,所以只要老师把知识点讲清,把难点讲明,学生就会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得尽善尽美。

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令我们特别头疼的学生。本书中最后一章是调控管理篇。在课堂中,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控,需要排除学生的打断和干扰,在需要的时候还得对付破坏活动。那种传统教学中令教师“头疼”的学生行为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烦人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善于课堂调控的教师不但可以有效的落实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还能大大地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欧冠,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教学任务高效完成,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智力得到启迪和开发,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而且教师本人也从中树立了威信,获得了尊重,课堂气氛融洽。

赵国忠老师教给我们的这些方法,让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只要爱上教学并持之以恒,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为我们每位青年教师成为名师指明了方向,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教育著作,值得大家去读。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10

在寒假休息的两周时间里面,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全书有3大编共12章组成。第一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局”和“中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人物、主体、策略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第三编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从中回溯了我国自184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作了系统论述。

我分三个阶段来读完这本书。第一阶段:初读,采用圈点式阅读的方法,将好的字句划出,经典的教育理念标记出来。第二阶段:详读,详细阅读文章,在每一章节中留下随笔。第三阶段:精读,特别经典的章节多次阅读,品味其中的精华,并撰写读书心得。

新基础教育在我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几本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范例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他生活于是1592年到1670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今天已经广泛普及。在17世纪之前,西欧各国仍普遍采用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全年不同时间都会招收新学生。这样使得同一教室内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教师的个别施教使得学生相互干扰,效率不高。适应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扩大,参照耶稣会已有的实际教学经验,夸美纽斯从理论上阐明了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了新的教学形式,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指出:“我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因为,对教师、对学生,这都是一种最有利的制度。教师看到跟前学生数目愈多,他对于工作的兴趣便愈大;教师自己愈是热忱,他的学生便愈会表现热心。同样,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p139)

“把全体学生分成班级,比如十人一级,每组由一个学生去管理,管理的学生又由上一级的去管理。”(p140)

在论述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教导从每年的一定时间开始。

2)学科的划分要使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因为这样会使计划好的一切工作易于完成。

3)要使用固定的课本。

4)要用同一的方法去教导。

此外,读过《大教学论》,自然”一词在我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位“现代教育之父”,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诸多原则和规律。遵循自然法则,教育就会有可喜的结果。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鸟儿孵出小鸟,它绝对不会把卵放到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下慢慢发展。后来,鸟儿也并不随意用食物填它的幼鸟,急着让它们快快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喂它们。而教师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更应该学习鸟儿孵卵、喂食的方法。后进生”暂时比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差一些,如果硬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出现的结果是,他们一样都不完成。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单独为他们确定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他们的进步就会变得明显;然后再确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心急。因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

《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


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同时对于毛主席这部著作中涉及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的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可谓影响深远,值得后人敬仰。

要了解《论十大关系》的影响和意义,就先要了解《论十大关系》产生的时代背影和中国当时处于什么状况之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了苏联模式,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并且这一模式也未必适合中国。所以,1955年2月,毛泽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找了34个中央部委同志谈话,对我国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经过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在集体总结经验的基础上,4月25日,毛泽东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接着,又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论十大关系》正式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当时《论十大关系》产生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提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就是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而十大关系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谓是涉及全面,见解到位。

所以在当时中国那样的背景下,《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等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对于党的八大路线的确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十大关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主张,实际上都融入到八大制定的路线和通过的有关报告、决议中去了。所以,把这个报告,连同八大确立的路线和毛泽东稍后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看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符合实际的。50年的实践表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个战略思想既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又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因此,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重温《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范文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地基本思想。

毛主席对于我国那个时期的十个主要关系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建国初期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共产主义的中国指明了方向。《论十大关系》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建设思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适当地安排国民经济,提出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提出我国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文章讨论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出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不能离开经济建设来片面地强凋国防建设。;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十大关系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谓是涉及全面,见解到位。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政治经济模式都受到苏联的影响。但是毛泽东主席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主席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它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索了当时中国与苏联的不同。

《论十大关系》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对十大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系列方案,从而达到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目的。把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间环节和桥梁,这是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

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振聋发聩的警示。他不仅把调查研究看作党必须遵循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把调查研究提到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的哲学高度来认识。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全部哲学活动都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融为一体。《论十大关系》体现了毛泽东活跃的辩证思维方法。在这里,毛泽东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毛泽东又从中国国情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在抓住重点工作的同时又十分重视非重点工作,即把非重点工作提高到有助于重点工作更好解决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和处置。毛泽东指出,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

毛泽东长期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挫折, 但也得出了许多重要成果。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都就吸取了毛泽东的有益成果。毛主席关于经济方面的论述是十分恰当的,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毛泽东的平衡工业布局是多么的相似。可以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站在毛主席这个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所取得的。《论十大关系》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的看待和处理中国面临的十大重要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意义,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

前人栽树,后人乘荫,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为后人和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使中国少走了许多弯路,更是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汇总9篇


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您整理的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相关内容。读书是人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优秀的书籍能够让我们有良好的阅读体验。读完书后,我们不妨写一篇有条理性的读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1

九月四日,阴。

我的心情也和云一样阴沉。因为,今天要交读后感,而且要交《新基础教育论》的读后感。

不幸的是,那本书我连书皮都没有摸过。

步入学校,在三三两两的教师群中,有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亭亭玉立,傍在雀二小的桂花树下。她不怒自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

她便是“铁面校长”:王DD伶!

我已笑不出了。我以前没见过王伶,但也知道她的故事。王伶是全柳州最出名的核查官,她十八岁出道,至今已查出了八万六千四百一十二本复制作弊的作业。她才不过二十九岁。

最近三年,教师界十大复制作弊电脑高手,就有八个死在她手上,死得很难看。

三楼。课件制作中心。

“李临,读后感用百度搜索,然后复制一篇行不?”我问。

李临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呢?”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忽然道:“我倒有个法子!”

李临立刻问:“什么法子?”

我站起来,看着大楼外的圆水泥柱,深深吸一口气:“大家都在这里一头撞死。”

风轻吹。

我当然没有撞死。我找到了一个稳妥的办法DD自己写。

办公室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放着一本厚书,形式高雅的教师桌旁坐着一个人。

那个人是我。

我忧国忧民的坐在那里,两眼放着红光DDD正在无所事事的等着吃午餐。

就象美女们很讨厌吃白白肥肥的猪肥肉一样,我很讨厌看那种毫无趣味性、异常枯燥的书。但校长说了,不写的全部不给吃鸡翅膀。

我很喜欢吃鸡翅膀。

叶澜、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澜的江湖地位。书中说:“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这些话都出自叶澜教授。话不煽情,但很精辟。简单的说就是: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我们是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站。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几个人不用上课,就靠边站在这里,站满一节课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罚站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抄课文一百遍。

现在叶教授告诉我们应该多表扬,多一点人文。对于一些其他的肤色、体形较特殊的学生,黑炭、竹竿这样的词要少说。老师应该这样对他说:你别看我黑,我满脸放光辉!你别看我瘦,我浑身是肌肉!(叶教授没说放光辉,是本人友情提供的)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哗啦啦的继续往下翻看,“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这点对班主任很有用。

我认为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们的承受变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从而锻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评价方法,学会规范评价及动态评价,而且要求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由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牵头,由各班班主任参与,全面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对班级更加热爱了,他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经典台词:“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文章最后,叶教授还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不是你学习了多少使你成功的,而是你采取行动的多少使你成功。这话说得真不错!

看完后,我突然感觉:

大海啊!都是水!骏马啊!四条腿!叶澜啊!书真美!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2

在空闲时间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3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提到的“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发展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独生子女,对自身所属的这一群体有着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我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感受到学生的变化。放眼望去,今天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而关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把独生子女看成具有特异个性的特殊儿童,甚至极端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其实,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并非独生本身所致,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独生”导致家长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

一般而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个性发展的优越条件,如更好的家庭氛围、环境,充分的爱的满足。有一研究证明,独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多56.81%。但同时,这些优越的家庭环境和条件也导致了独生子女的“自私”、“专横”,这使得有关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由家庭延伸到学校。在《新基础教育论》中有一份1996年发表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报告,其中提供的一系列数据,让我体会到学校所要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品德教育,还需要提供让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品格特征,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自私”这个问题,班级活动相比起家庭教育能更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这方面缺点,毕竟他们的这方面缺点就是由于缺少群体生活、生活安逸、家庭的过度保护、遇事太一帆风顺才造成的'。我在教学中最常见到独生子女出现以下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执拗心理、偏激心理、狂妄心理。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障碍,往往我们都通过家长的配合来逐步转变他们的这些心理障碍,但也有家长口头上配合,但实际行动上还是非常溺爱自己孩,这对于这些孩子的性格转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发现相较于家长的配合,更好、更直接的解决方法则是在学校经常地组织集体活动,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一些活动,可以让他们从得到和给予中形成友善的态度,从互相帮助中形成为别人着想的观念。当然还有个别的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还是显示出他们的霸道,只有通过单独教育,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学会把同学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

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我想我们教师首先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配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儿女在性格上存在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由什么造成的,与家长达到共识,从而让他们配合我们教师的教育,再通过班级体的集体活动,慢慢转变这些独生子女普遍的性格问题。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4

在寒假休息的两周时间里面,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全书有3大编共12章组成。第一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局”和“中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人物、主体、策略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第三编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从中回溯了我国自184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作了系统论述。

我分三个阶段来读完这本书。第一阶段:初读,采用圈点式阅读的方法,将好的字句划出,经典的教育理念标记出来。第二阶段:详读,详细阅读文章,在每一章节中留下随笔。第三阶段:精读,特别经典的章节多次阅读,品味其中的精华,并撰写读书心得。

新基础教育在我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几本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5

我的心情也和云一样阴沉。因为,今天要交读后感,而且要交《新基础教育论》的读后感。

不幸的是,那本书我连书皮都没有摸过。

步入学校,在三三两两的教师群中,有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亭亭玉立,傍在雀二小的桂花树下。她不怒自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

她便是“铁面校长”:王――伶!

我已笑不出了。我以前没见过王伶,但也知道她的故事。王伶是全柳州最出名的核查官,她十八岁出道,至今已查出了八万六千四百一十二本复制作弊的作业。她才不过二十九岁。

最近三年,教师界十大复制作弊电脑高手,就有八个死在她手上,死得很难看。

三楼。课件制作中心。

“李临,读后感用百度搜索,然后复制一篇行不?”我问。

李临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呢?”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忽然道:“我倒有个法子!”

李临立刻问:“什么法子?”

我站起来,看着大楼外的圆水泥柱,深深吸一口气:“大家都在这里一头撞死。”

风轻吹。

我当然没有撞死。我找到了一个稳妥的办法――自己写。

办公室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放着一本厚书,形式高雅的教师桌旁坐着一个人。

那个人是我。

我忧国忧民的坐在那里,两眼放着红光―――正在无所事事的等着吃午餐。

就象美女们很讨厌吃白白肥肥的猪肥肉一样,我很讨厌看那种毫无趣味性、异常枯燥的书。但校长说了,不写的全部不给吃鸡翅膀。

我很喜欢吃鸡翅膀。

叶澜、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澜的江湖地位。书中说:“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这些话都出自叶澜教授。话不煽情,但很精辟。简单的说就是: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我们是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站。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几个人不用上课,就靠边站在这里,站满一节课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罚站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抄课文一百遍。

现在叶教授告诉我们应该多表扬,多一点人文。对于一些其他的肤色、体形较特殊的学生,黑炭、竹竿这样的词要少说。老师应该这样对他说:你别看我黑,我满脸放光辉!你别看我瘦,我浑身是肌肉!(叶教授没说放光辉,是本人友情提供的)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哗啦啦的继续往下翻看,“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这点对班主任很有用。

我认为在班级建设中,学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包括:增设班级岗位,使班级的每个同学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建立班级岗位轮换制,使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6

通过这次的学习,对教学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自己的单元教学设计尝试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认识到: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规定了学习者应达到的终点能力水平。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常,通过测量来收集资料,但是测量不等于评价,测量是指以各种各样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

还认识到:教学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评价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一整套教学目标时,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的学习,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7

我们对《“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熟悉。一种牵挂、欲罢不能的情绪随着新学期的来临,日益明显。在随后的校本培训中,有幸聆听了李家成对本书的精彩导读,目睹了他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学者风范。精神振奋之余,信手翻读,有感于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时期基础教育观中强调重视“生命性”,认为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尽管他们拥有生命最宝贵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这一时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尽管拥有各种发展的可能,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长烦恼时。即使让现在的我们回首看这段时光,我们依旧看不清,说不明是怎样度过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远了。烦恼着作业,烦恼着考试,烦恼着大人的叱骂,这些烦恼也早已飘摇得无影无踪。我的少年时代,远远不像那时老师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你们像早晨8-9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虽然这激动人心的话语,曾多少次激发年少的豪情。可仅此而已,我相信那时的世界从来就没属于过我们,相反世界老是悖离我们的意愿,不是吗?曾经眩目的也仅仅是那年龄,那青春的年龄。只有那年龄说明着我们曾经拥有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候啊!重视“生命性”这样的话,确实令我深有感触,如果我们致力于教育与学生的生命血脉沟通,如果可以表达出那天真快乐的真实生命形态,这是幸事!

书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差异的两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识别,引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而天才则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规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评或限制。强求一致,可能扼杀天才。谁能知道从事教育一辈子的老师,又有几人能有幸教到个把天才,却常常要背负扼杀天才的罪名!这是我原来的认识,原来我不懂,现在却明白了,只要我面对学生一天,就必须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很可能由于对人的认识的“偏差”,会固执地让学生变成我们眼中的模样。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身上隐藏的巨大能量,从他们今天的行为中看到明日的辉煌!

《“新基础教育”论》里不乏这样的话,这样的思想:尊重学生,生命的自觉成长。像是一个丢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寻理想,“新基础教育论”试图让教育者回归理想。就是像她所说:“教师从每一节课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满足。”语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让我不止一次叹服:新基础真的是春天的事业!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8

从素质教育改革到现今的新课程的近乎十年里,我们已经接触阅读了不少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指导丛书,对改革的理念方向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自从阅读了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后,我感到对教育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或者之前的一些困惑有所解除、或者隐在骨子里的信念变得更加明晰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基础教育不是只实用代引号的“新基础教育”,而是特殊的课题命题,包含普遍的因素。如反映当代的社会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对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现状提出的普遍挑张,关注世界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征在两者之间建立关联和进行比较增加了历史的维度,不是平时单纯的变革状态下的描述,是介入实践性研究的产物,它不满足于批判,更注重重建,本书框架结构明晰,我在阅览的过程中本书的新理念也逐渐显影在脑海里。

没有宏观和远见着实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必然如薄冰似散沙。或朝夕多变,人云亦云、劳民伤财、急功近利。本书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第一章节,即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于生态。时空上,它逆古至今的阐述或精要的点提了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环节,从经济、政治、历史、科技、人口、资源方方面面阐述很具社科人文性,恰恰教育就是方方面面的。它是一本高瞻远瞩洞悉力强的教育研究文献。通过学习阅读丰满了我们前线教师的教育资源库。国与国的的竞争、资源的合理利用,整个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少不了社科的研究和科学合理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即要考虑现代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教育小到家庭国家大到国与国之间,是密不可分。在因特网的世界,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去了解和交流这一切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国与国的利益才会得到共享、权利才得到抗衡、世界的格局才会得到相对合理的重组,那么教育和人口素质尤为重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重中之重了,只具有狭窄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美术教师,我从来不因为自己有了一些技能而沾沾自喜,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美术除包含其本题艺术形式美以外,还需要各种丰富的土壤去孕育的,同时美术也包含着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类社会的心志发展,我们应该记得人类的文明创造始于使用工具和图形文字表达,而现今美术教育课标中强调的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和绘画表现力,不就是同出一辙吗?在比如社会的腐化环境的恶化不久是出现在恰恰物资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吗,人们视金钱如命的年代,许多具有高知识和技能的人“高素质人才”也为之动容,腐败堕落,这是道德缺失的产物,所以从小培养树立学生高尚道德的人生观将更深远的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命运。人生观从道德审美中来。又如一个具有很高审美和创造能力和远见性的市长,他在建设城市规划环境时,一定会综合方方方面面,不是为了仿效某个大城市获得暂时的业绩去劳命伤财,看到柳州街道今非昔比,大街上树阴婆娑,建筑高低错落,掩露得体,自然与人工植物建筑形色和谐相得益彰,碧水蓝天工程的成效,处处散发出鸟语花香人文关怀的气息,不再是建筑整齐划一单调平板,或杂乱无序,乌烟瘴气、尘爱满天飞的景象。设想如果我们走在城市间极少见到人们撑阳伞、戴口罩,晚上很难听到轰隆的空调机喘鸣声,也许国家支付的医疗费也节省不少,环境美了、生活好工作效率也搞了,这一切假如没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素质高审美能力的领导班子这一切成了空话。

美术的内函是人类心理真实的体验,美术外在作用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而美育又将依附社会科学各方面日趋丰富。所以美术学科及其学科的扩展延伸尤为重要。当然这一切合乎人性有了美感才会让人珍惜,大到国家之间才能构建和平的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富有艺术气质的民族是聪明理智伟大爱和平的民族,至少是一贯性的。

这些年,有了太多感触,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要时刻不忘做到与时俱进,把学科与现实相互联系,不断构建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美术课堂。

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 篇9

风在阳光下穿行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了风,有风的日子总让人思绪万千,随风飘扬,我喜欢那种随风起舞的感觉,那种超然脱俗,那样无忧无虑,让我神往,让我迷恋,我知道我开始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风――这有风的日子。

风是天籁之间最俱强悍的力量,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浪的汹涌澎湃,浪的惊滔拍岸,浪的千雪堆积,是风赋予浪的生机,是浪展现风的英姿。有人畏惧风,因为风可以摧残生命,但这并不是风的本能,是人类违反了风的家族中的规则,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生态,时常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成就”终身错误呢?风只不过是人们眼中的一位过客,但它却担任警示人类的向导,让人类担负抗拒困难,战胜挫折的重任,好比拿破伦用失败,让欧洲人民主权方面的觉醒。

风是自然之间最温柔的宠儿,阳春三月,微风拂过大地,在即将离去冬的'寒气之间又带来了阵阵春的暖意,荒芜高原上的植被又披上了春的盛装,鸟儿歌唱,溪水呻吟,鱼儿吞吐着春水的甘甜,柳芽也赖不住性子开始探出了小头。一群生龙活虎的孩童也发出了朗朗地读书声“春天来了,小草发出了嫩芽。……”自然界又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待到花红柳绿,蝶蜂飞舞,绿树成荫之时,人们也将这曾唤醒春姑娘的春风。风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和人们彼此擦肩而过,时间并没有设下它的驿站,它跋涉于历史的足迹,不甘停留于眼前,对于它而言,人生只不过是一条永远达不到尽头的路程,没有悲欢离合,也没有功名利禄,跟没有爱恨情仇,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而我想在我们一生中也不能同时遇到同一阵风,那就让荣辱皆忘,过去的一切都将化为记忆,明天又是崭新的起点,经常关闭身后的门,学习风的轻柔,飘渺。

展望这17个春,夏,秋,冬,在风中穿行的我,以步入了俯视高一。仰望高三的台阶。看着那帮天真无暇,无忧无虑的学弟学妹们,那不是我们以前的背影吗?对视着那少年老成,疲惫不堪的师哥师姐们,那也正是我们将来的缩影。高三让我想往,也让我惧怕,那时背伏在我肩上的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不知道我能不能顺利穿越,也许会,也许不会。唯有风能穿越荆棘,掠过大漠,飘过大海,无拘无束。尽管前方的路是多么的艰难,尽管有风起风又落的飘忽不定的现状,但它也从未退缩,不会孤独,因为风中水和阳光和沙的伴侣。而我呢?我想我也有风的陪伴。

不知道明年的六月还有没有风的声音。我想会有的,风,曾告诉我,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生命,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风。迎接我的季节也将是阳光的季节,那时也会有风的吹啸。一时间也分不清是风还是阳光吹吻我了,也罢,就让风在阳光下穿行吧!风也好,阳光也好,一切都是美丽的象征,也只有阳光才能让风折射出美丽的风景,风和阳光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爱风。

忙碌的生活中,很难静下心来去写字,但对于生活,生命和生存的感悟却有增无减。随笔写了一篇文字,也就当我当时回眸压抑在我学习中的一丝震撼,我也不道想突出什么内容,只是渴望有风和阳光的日子,但以后的日子过多的将是黑暗和浮躁,很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看到风在阳光下穿行,当然,会有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4000字


《论十大关系》一文还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以下内容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4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一篇

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同时对于毛主席这部著作中涉及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的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可谓影响深远,值得后人敬仰。

要了解《论十大关系》的影响和意义,就先要了解《论十大关系》产生的时代背影和中国当时处于什么状况之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了苏联模式,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并且这一模式也未必适合中国。所以,1955年2月,毛泽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找了34个中央部委同志谈话,对我国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经过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在集体总结经验的基础上,4月25日,毛泽东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接着,又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论十大关系》正式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当时《论十大关系》产生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提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就是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而十大关系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谓是涉及全面,见解到位。

所以在当时中国那样的背景下,《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等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对于党的八大路线的确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十大关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主张,实际上都融入到八大制定的路线和通过的有关报告、决议中去了。所以,把这个报告,连同八大确立的路线和毛泽东稍后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看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符合实际的。50年的实践表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个战略思想既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又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因此,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重温《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论十大关系》的研读,我对党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第二篇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1 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十大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了我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详细分析了这十大关系的利害关系,最后提出要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即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很清晰地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并指出发展的重要性,还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指出发展的正确道路,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见解和思想,例如在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在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关系时,注重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要适当下放权力,体现了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等,这些思想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文章中指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不能完全参照其它国家的发展模式,照搬照抄,不能坚持错误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要有所取、有所舍,对于先进、科学、正确的技术、文化等要借鉴与学习,而对于腐败、非科学、错误的东西要坚持抵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不能片面的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要有计划、有比例的发展,不能像苏联一样只注重重工业的发展,而把农业、轻工业给忽略了;在处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要批判性地向外国学习他们的长处,摒弃、排斥他们的短处,以此为教训。苏联模式中: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把中国的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普遍性真理结合起来,这才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

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上,最重要的是发展,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防的发展等,而发展靠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经济发展了才能拉动其它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只要解决了经济建设发展这个主要矛盾,其它次要矛盾的解决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毛泽东善于总结苏联发展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为鉴,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轻工业、农业,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发展比例,协调发展,并且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表明,要站在整体的眼光看世界,要注重整体利益也不能忽略局部的利益,在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平衡工业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在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关系上,不能只顾一头,必须注重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既要注重整体利益,也要给予地方一定的独立性,兼顾地方利益;在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绝对不能搞大汉族主义,要重视少数民族,注重民族团结;在处理党和非党的关系的关系上,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一致、荣辱与共的方针政策,与其他党派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处理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上,不能一味强调杀,要把反革命变成革命;在处理是非关系关系上,要分清是非,而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惩前瑟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等。在解析这些关系上,毛泽东同志不仅仅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于每个个体、每个人民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极力反对官僚主义,大力倡导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生活,积极维护群众的利益。

《论十大关系》一文还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当时国情既是缺点同时也是优点,我们的革命比别人落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自然也是比别人落后,我们一为穷,二为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新中国的起步很低,也正因如此,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要发展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就要好好走好每一步,打好基础,从这篇文章的具体阐述中,毛泽东同志对这十大关系的认识、理解以及解决措施等观点很鲜明,就是要辨证地去处理,全面统筹,与时俱进,处理各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强盛,方式须辩证,调整的结构和效果要均衡。并且毛泽东同志很坚持自己的立场,在向外国学习的时候坚持原则,好的东西要学,不好的东西要坚决摒弃,不能一手抓来就用,更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

读这篇文章,更让我体会了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毛泽东个人的人格魅力。我国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经济建设正是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毛泽东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奠基石。《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尤其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一句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前途总是光明的。的话就足以看出他个人对于将要遇到的困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的讲话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对于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具有重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赋税论读书笔记


威廉·配第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是《赋税论》,大家阅读过这部作品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赋税论读书笔记,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赋税论读书笔记【1】

本书为《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之一《赋税论》,本文结合爱尔兰的现状及社会问题主要阐述各种税收类型的性质职能,同时也在行文中穿插了其他税收的相关概念。

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如以1882年上海美华书馆印行《富国策》[英国经济学家H.福西特(1833~1884)《政治经济学指南》(1863年)中译本]为开端,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这段不算很长然而曲折的历程,不难看出它同中国社会百多年来的巨大深刻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思想界特别是经济思想界潮流和走向的某种折射和反映。单就建国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名著的翻译出版来说,窃以为明显呈现出各有特点的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其宗旨在于提供批判的对象和资料。对于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可避免发生及其长短是非,人们的看法和评价可能不尽一致,但此种局面不能再原封不动地维持下去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出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短短二十多年间,翻译出版数量之巨,品种之多,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均前所未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进步,主流无疑是好的;但也难免有选材不够精当和译文质量欠佳之嫌。

华夏出版社推出这套新的《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可谓正逢其时。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中国经济学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我们需要更多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经济学;而以往几十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正在变成宝贵的财富,使我们将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这项事业,得以在过去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会以实践为标准,比以往更恰当地把握选材范围和对象,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西方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将各历史时期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纳入视野;我们对译文质量会以人所共知的“信、达、雅”相要求,尽力向读者推出上乘之译作。我们还会认真听取广大读者和学者的任何批评和建议,在分批推出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在西方经济学迄今的发展中,涌现了数量不少的重要著作,其中亚当·斯密《国富论》(初版于1776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初版于1890年)和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是公认的三部划时代著作。 《国富论》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经济学原理》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为经济自由主义做了总结;《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则标志着经济自由主义的终结和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开端,故将它们同时首批推出。

赋税论读书笔记【2】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断断续续地对《赋税论》进行了阅读,这也是我读完的第一本经典经济学著作,收获颇丰。不过配第在前言中十分谦虚地称“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清楚我脑海里的一些令我烦躁的想法,而不是供他人参考或者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是我想,几百年来,有无数人在《赋税论》中收获了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赋税论》的目录大致反应了其内容:一、公共经费的支出、增加与对策;

二、赋税征收的障碍与征收方法;

三、利息、自由港与各种税种(关税、人头税、什一税、国内消费税等)的介绍与具体征收方案;

四、彩票、捐献、垄断、刑罚(罚款)以及其他筹款方法。

总结一下,《赋税论》的内容大致为财政紧张(公共经费支出增加)及其原因,以及解决财政紧张的方法(即征收各种赋税以及其他筹款方法)。这里面蕴含了配第大量的赋税思想,如公平的征税原则。他在《赋税论》第三章“导致国民不甘心承担赋税的原因如何才能减少”中指出“:不管赋税多么重,如果政府能一视同仁,按照合理的比例对每个人征税,那么相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会负担了赋税而使自己的财富减少,人们的财富关系不变,每个人都保持了原有的地位、尊严和身份”。这反应了其公平的赋税思想,在当时那个等级特权观念相当强的时代我想是十分难得的。而且配第认为国家不应该征税过多,同样是在第三章“导致国民不甘心承担赋税的原因如何才能减少”中,配第认为“如果国家课征的赋税过多,使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不足以维持国内正常商贸活动的需要,那么直接的后果就是工作量的减少” ,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必然导致市场货币的短缺,这就形成(或导致)了公共开支增加的第四个原因———货币的短缺。尤其在是当时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政府规定所有的赋税都必须用货币的形式缴纳,这看起来似乎时有些不合理”。特别是针对某些税种,需要从新考量,比如什一税。“由于无能神职人员的增加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什一税的负担越来越重,国民普遍对它有意见,因此适时降低它的税率以及对什一税重新规定的话,无疑会有利于增强国民对国王的爱戴和尊敬,也就不会引起大规模的骚动了”。配第在征税的管理上的观点也颇为新颖。他认为“关税征收额度的标准应该是,确保守法人的负担比违法人的负担轻,守法人的安全比违法人的安全更加能够得到保障,守法人比违法人更加能够得到利益”。 这也要求国家在税收管理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得守法者的利益得到保证、违法者的成本大于其收益。

除了跟赋税密切相关的思想之外,配第关于国家建设、社会分工以及宗教等方面的思想也相当有意思,而且这些也是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的,现列举一些。在第一章“公共开支的第三项内容是神职人员的神职薪俸”中,配第指出“如果我们考虑一下逃避世俗的法律制裁是多么容易,隐藏证据、捏造证词、歪曲法律条文的意义、妨碍司法公正等等都是那么容易做到,我们就应该认识到神职薪俸这部分的公共开支是多么的必要”,这包含了他对司法的讽刺和痛恨;配第认为虽然很多学校是由私人捐助成立的,但是由于其目的的公共性,故也应该属于公共开支范畴;在第二章中,配第深刻指出“进攻性的对外战争是由形形色色的不可告人的私人恩怨引起的,但是却往往以公共利益为堂皇的借口而发动”,对统治者的好战行为进行了不留情面的讽刺。而且配第认为“在国内始终保持战备状态是抵御外国人入侵战争的最经济的办法”,这种观点在现在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第认为最有效率的社会分工应该是这样的:“假如某一地区共有一千居民,其中一百人为全体一千人生产生活必须的食物和衣服,两百人生产用以和其他国家以货币形式或者实物形式相交换的产品,四百人从事服务业,负责全体居民的休闲娱乐,制作奢华的装饰品,再有两百人是行政官员、牧师、法官、医生、贸易商和零售商。余下一百人从事一些公共工程的行业”。这是一种非常又效率的社会分工,可以保证社会的产值达到最优化的产出。因此配第十分反对某些职业从业人数过多供过于求的现象,比如医生和法律职业者以及政府官员,他认为这些职业已经明显供过于求了,在浪费着大量的国家资源。我想,这种观点在现在的中国也有着相当的现实意义;配第在第三章提到“当人们想到他们所缴纳的赋税被花在搞宴会以及盛大的集会上,被用于粉刷凯旋门等事情上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不满”,虽然“看起来毫无意义,但是正是这种盛大集会的支出使得被征收上来的货币立刻回到了那些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手里”,这种观点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并不是所有的奢侈行为都是对社会无益的,也许也有利于促进资金的上下流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配第认为“对一般人而言,买彩票的行为就是自己向自己征税,所以彩票实际上是对那些不幸的自我陶醉的傻瓜们所征收的一种赋税”,读到此处,不禁大呼精辟!出于专业的原因,我对配第在第十章 刑罚的论述十分感兴趣。配第十分反对各种无节制的肉体刑和自由刑,他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是创造财富的能动的要素。国家杀死其成员,或者切断其成员的肢体,或者将其成员监禁,都等于惩罚国家本身。因此国家应该尽可能地对其成员实行这种惩罚,而把这种惩罚改为能增加劳动力和公共财富的罚款”,体现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另外,配第还认为刑罚和法律应该公之于众,使人们得以了解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以防止刑罚的滥用(警察从不事先贴出告示告诉人们在警岗附近不得随地小便,但一旦有人这么做,他们就会强迫人家缴纳他们开出的罚款单);配第更为有趣的观点是“官职与垄断的性质相同……只不过官职与人的活动和职务有关,而垄断与商品买卖有关罢了”,官职在设立之初应该由那些“能够应付一切突发的、紧急的、难以处理的事件,并根据自己执事所经历的一系列偶然事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和法则,再以此为后来的人指路的人”担任,“现在却是由最一般、最浅薄、最愚笨的人担任了”, “法院工作的收入之丰令人炫目,被人们称作法律之光,当法学教授和司法人员无事可做的时候,它却大放异彩”。这样有趣的观点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穷举了,正如配第在第一章最后一句所言,“就我的目的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尽管《赋税论》无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对教会组织和国王以及爱尔兰总督的偏袒和辩护,但他很多的思想有种永恒的普适的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这本书仅仅第一次读,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注意到的同样也是配第思想结晶的地方。我愿意在以后的进一步阅读中继续发掘。

[赋税论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人类一见事物不复有疑就放弃思考,这个致命的倾向是他们所犯错误半数的原因。

一个专从教师或书本引得一切教训的人,纵使逃开了包围上来要使自己满足于生硬填塞的引诱,也总不会被迫去兼听双方,因而(甚至在思想家当中),也就远远不会常在兼知双方方面有所成就。

只要反对者在这题目上表现了任何强烈情感,把对方逼得很紧,使对方感到难于作答,那么,他在对方看来就是一个无节制的反对者。

其中最严重的一些是:似是而非地进行论证、对事实或论据予以压制、把案情的各项因素举陈错误、或者把反对方面的意见表述错误。

总之,对于每一个人,不论他自居于辩论的哪一个方面,只要在其声辩方式中或是缺乏公正或是表现出情绪上的恶意,执迷和不宽容,那就要予以谴责,但是却不可由其在问题上所选定的方面,纵使是与我们自己相反的方面,来推断出那些败德个人的自由必须约制在这样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

人类的官能如觉知力、判断力、辨别感、智力活动、甚至道德取舍等等,只有在进行选择中才会得到运用。而凡因系习俗就照着办事的人则不作任何选择。

他所要求的一切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至于强迫他人走上那条道路的权力,那不仅与一切他人的自由和发展相矛盾,而且对这个强者自己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

人类中的一般中材不仅在智力上是平庸的,就是在意向方面也很平庸:他们没有足够强烈的嗜好或愿望能使他们向往于做些什么不平常的事,因为他们也不能理解有那种嗜好或愿望的人,径把那种人划归野性难驯和不知节制的一类,而那又是他们素所鄙视的。(比如我的室友们似乎就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我这么认真学习。。我觉得她们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诶。。)

进步精神并不总是等于自由精神,因为进步精神会企图以进步之事强加于并不情愿的人民。

对于一个人的福祉,本人是关切最深的人;除在一些私人联系很强的事情上外,任何他人对于他的福祉所怀有的关切,和他自己所怀有的关切比较起来,都是微薄而肤浅的。

有很多人把他们所厌恶的任何行为看作对自己的一种伤害,愤恨它好像它对于他们的情感是一种暴行。

并且不论这事实看来怎样可怪,它到底在世人的普通观念和习俗中有其解释,那就是说,世人既教导女人把结婚看作一件必要的事,那便不难理解许多女人就会宁愿为诸妻之一,聊胜于不得为妻。

自由原则不能要求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一个人被允许割让他的自由,这不叫自由。

论中国读书笔记


《论中国》是基辛格关于中国问题思考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主要讲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依据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及其与中国领导人的谈话等,记录了包括朝鲜战争、中美关系破冰、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细节。

本书共分为18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索,以中国的历史背景,分析中国人政治思维的特点,再顺着历史的进程分析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国领导人与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之间的国际关系。

1-4章:回顾中国近代史,探讨中国独特的传统(千年来占据东亚国际体系的中心地位)和千年历史养成的优越感(历史上的中国不对外输出观念,而是欢迎他人前来学习,从而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最终都会被汉化,以及周边的朝鲜、日本)。然而步入近代以后,这种传统与优越感在面对西方探险时代却极其不适应,中国传统观念与西方的冲突,即文化上的普世观与传经布道式普世价值推广的价值观冲突,给中国民众带来有史以来在社会、思想和道德上最难以承受的深重苦难。

5-11章:建国初期,中美苏三国博弈;作为亲历者,对中美秘密建交的直观感受。中美苏三国博弈,我认为描述的十分精彩,朝鲜战争期间中苏关系的微妙变化(在共产主义世界争夺老大哥的地位),三次台海危机中美之间的小细节等。在中美建交的细节中重新认识了毛泽东。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极左的国内环境下,毛泽东放弃了决绝的自力更生,让中国重新回到国际体系当中,这对于一个当时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印象中的毛泽东是伟人、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一位理想的浪漫主义者,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不断革命、纯洁革命的理想,间接造成了中国十年的大混乱。

12-18章:从邓小平时代到胡锦涛温家宝,中国在外交上从韬光养晦谋发展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也体现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惊人变化。在这之间,李登辉美国演讲、第三次台海危机、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等对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但对于中美整体走向并无太大的影响。而这种危机缓解模式,似乎是近二十年来中美交往的模式。对于中国政治家,基辛格认为他们格外娴熟地利用孙子战略思想,善于分化“远交近攻”。对于中国的四代领导人,他认为每一代都有顺应历史潮流的判断主张,在外交上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并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利益。

最后,基辛格提到,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两国都注重国内必须做的事情,在可能的领域开展合作,调整关系,减少冲突。尽管基辛格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学者,但在这点上,他是站在全球的高度,值得赞赏。

我认为前四章是本书亮点,从外国人的眼里我们更加了解自身。面对近现代以来中国遭受的种种屈辱,我们并不能把全部责任推卸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更多的应该从自身出发,从制度出发。是什么让中国人认为自己永远优越?盲目自大。基于此,当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自身,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在必行。

此外,在当今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本书可以为读者观察中美两国决策提供连贯的历史解读。正如基辛格在书中所说,“美国社会永远不应放弃对人的尊严的承诺”,“美国对事物的判断永远不可能与美国对民主制度的看法分开。有些时间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反应,即使会损害总体关系也在所不惜。在这种事件面前,美国的外交政策会超出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人坚持认为他们的价值观具有普世性”。(裴驰云)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大教育论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大教学论分章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