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勇气观后感1100字。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很多优秀的观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勇气观后感1100字”,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勇气》这部电影由埃里克斯肯德里克执导,这是一个讲述关于父爱的故事,作为执法者,这几位父亲无疑是负责的,但是对于家庭和亲人来说呢?他们做的是不是还不够?要如何权衡利弊?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勇气观后感1100字。

周三小组活动的时候,我们观看一部电影《勇气》,关于失而复得的父爱。在当代忙碌的社会了,很多家庭的父亲角色缺失,现在流行说的丧偶式婚姻,诈尸式育儿,就是指爸爸在家庭角色里,几乎隐形,需要的时候没看到,不需要的时候反而弹起来反对妈妈,和妈妈对着干,让妈妈们各种焦虑抓狂。

本片说的是四位执法警察爸爸和一位移民的工人爸爸,他们的家庭都有各自的问题,有因为平时工作太累,拒绝和爱运动的儿子一起运动,同时因为面子所以不愿意和女儿一起在公园里跳舞;有因为离异无法陪伴照顾儿子的;有因为女儿长大了,开始有追求者,如何保护女儿又不至于失去女儿的信心;有在高中的时候意外让女朋友怀孕,然后一走了之,让女朋友独自抚养孩子的;还有一位新移民爸爸因为养家糊口如何找工作。

他们都有很多的理由拒绝陪伴孩子,如同现在的父亲一样。他们为了工作,应酬,真的很累。这个无可厚非,而且现在社会压力的确很多,光是活着,很多人就花尽所有力气。社会技术日益进步,一不留神,就很容易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而且社会不断的高配需求,让人不断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配的更好。

影片里面有个小男生,因为父母缺失,所以加入帮派去寻找爱。当警察在犯罪现场问他为什么会在这里的时候,他说他需要人陪伴。这是一个17岁的少年,他内心也是一样需要有爱去陪伴他。

没有办法简单得让我们一走了之,我记得,当时莲藕仔爸爸说,觉得现在心里老是要牵挂着莲藕仔。我说,一个人活着,可以有人让你这样牵挂,是多么幸福的事儿的。我们牵挂着父母,牵挂着爱人,牵挂着孩子,这样的牵挂,让我们在世界里并不孤单。

如何让这样的牵挂,变得更有意义呢?

孩子是生出来,可是我们是不是也会因为面子问题,没法和孩子们在公共场合享受一场说来就来的舞蹈表演?也因为太懒惰所以拒绝和他去运动,甚至因为害怕负责任所以一走了之,扔下孩子不管?

什么时候这些爸爸们开始改变的呢?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觉得需要上帝来给他们力量和原则,让他们可以成为合乎上帝原则的爸爸的呢?

因为失去而生气?还是因为拥有而感谢?

爸爸们最后选择的是因为拥有而感谢,如何保护现在所拥有的孩子,让他们在未来的一生里,印下上帝的印子,保守他们一辈子不偏行己路,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同样学会依靠上帝,做个负责任的人,对上帝忠诚,对家人忠诚,对社会忠诚。

父亲是家里一家之主,影片也说是呼召爸爸要站起来,守护自己的家人,守护自己的工作,忠于上帝。但其中,有一段内容,也让我自己也在反省自己。

在移民爸爸试穿那件打算在宣誓日穿的那套西装,爸爸说,我看上去很像有钱人。他太太说:你的确是有钱人,你有着爱你的孩子,尊敬你的妻子,你是有钱人。即便是没有富裕工作的爸爸,如果他尊敬上帝,爱上帝,相信上帝,他的孩子,他的妻子也会以他为骄傲。

当主耶稣呼召渔夫为门徒的时候,西门彼得和安德烈撇下所有的去跟随他。同样,当爸爸们考虑自己怎么样才能没有遗憾的,有智慧的,做榜样的为人父亲的时候,也是对耶稣的呼召的回应。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烈火英雄》观后感1100字


今天下午,科苑社区组织退役军人和家人来到百大拓基大地影院观看电影《烈火英雄》,电影场面气势宏大、刺激、震撼,扣人心弦,非常感人,我是屏住呼吸、咬着牙、捏紧拳头看完的。

电影描述的是滨港市消防队员灭火的事。我们看到一家火锅店爆炸,消防特勤一中队中队长江利伟带领队员去救火,他们到来后,江利伟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冲进火海,很快就把火扑灭了。后来,由于他判断失误,进去检查的队员孙彦因贮藏室内的煤气罐爆炸而牺牲了,江利伟因此受到了处分,撤消中队长职务,来到东山中队。别人误解他害死人,儿子不理他,他非常苦闷。

消防队接到石油厂火灾的报告,石油厂因A01罐的管道油量爆表导致流淌火,A01罐热度过高而导致罐的顶部爆炸。这时,消防员铺好水带,拿好水枪,对着火喷水,但火不领情,火势越来越大。消防指挥员听厂长说:要停止流淌火蔓延,需要关闭A01罐的4个阀门。但关闭阀门只有一个电工师傅知道方法,需要把相关的电源接通。因火势太大,电工怕死不愿意去,结果江利伟硬带着他进入,后来发电车被火烧着了,电源无法接入。这时,火越来越大,于是,江利伟把电工推了出来,自己继续在努力。厂长说:如果人工关闭阀门,一个阀门要拧8000转。江利伟和东山中队的另一名队员用手动关闭阀门,江利伟在关好3个阀门后,他让另一个没有关好阀门的队员回去,自己来关最后一段,结果刚关好,他就被熊熊烈火烧死了,江利伟牺牲了。看到这里,他们的这种精神和意志,让我肃然起敬!

石油厂火灾的消息通过微信传播开来,滨港的市民感到有危险,大家都拼命往城外逃命。但消防特勤一中队接到的任务是死保含有氢气和钠的化学罐区,他们只有拼命往里冲。其中一名消防队员郑志为了救火、救队员,拿起水枪就往里面冲水,给队员疏通了一条安全通道,但是,郑志因为水枪太重而倒下,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我的防火帽给我妈。于是,他将自己的防火帽扔给了队长,郑志就这样牺牲了,这个场面非常震撼!

郑志牺牲后,远程供水也突然断了,这是怎么回事?枫林中队班长周小斌准备下水看看究竟,但刚下水就发现水下有一个大大的塑料网子把出水口堵住了。于是,他就把那个塑料网子拽出来,在上船的时候,网子把他的腿绕住了,人被拉到了水里上不来,牺牲了。周小斌的未婚妻也是消防队员,她在信息控制台得知消息,领导让她赶快去现场看看,她来到周小斌身旁,一边伤心地哭,一边给周小斌擦拭身上的污水,场面既悲痛又感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是建军92周年,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过节,消防队员过关;火灾时,别人往外逃,消防队员往里冲。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他们随时准备着牺牲。我们要向消防队员学习,向英雄致敬!我们要好好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美好的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云端之上》观后感1100字


《云端之上》观后感:困境中挣扎的善良印度姐弟比摔跤姐妹更感人
李守智

最近几年,在中国观众视野中的进口电影,论数量、口碑和票房除了美国大片,印度电影就排名第二了。印度电影在全球电影中都因为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而声名远播,曾经还夺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中国观众心目中,也有许多记忆深刻的口碑票房都丰收的印度电影。最近欣赏了《云端之上》后,再次对印度电影好感倍增。

《云端之上》有一个很高端大气充满希望和视野的名字,但故事背景和情节却是反映印度最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冲击。或许导演就是想通过这种反差来折射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更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而不是始终拘泥于沉重的现实。

最近这几年印度电影都有对社会现实的写实或者折射,以此来衬托主人公的励志人生,虽然《云端之上》也有这些对比元素,但又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电影中的主人公生活环境与以往电影中的角色不同,生活在更加真实反映印度社会的贫民窟,反映了强奸、女性地位低下、高犯罪率等印度社会阴暗面,大量出现的印度混乱监狱、肮脏的街头、洒红节等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场景,都给人造成强烈真实的视觉冲击,与主人公跌宕曲折凌乱的生活和命运呼应衬托,相得益彰。但另一方面,并没有刻意渲染主人公有多么励志和鸡血,能在困境保有善良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这反而更加真实可信。


《云端之上》的女主角达拉和男主角阿米尔是一对命运极其坎坷的姐弟,从小就遭遇家庭变故,没有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相依为命的两人也因为姐姐的婚姻遭遇而分离有隔阂,弟弟成了小混混,姐姐也因为反强暴时自卫伤人锒铛入狱。从此姐弟俩一个人在监狱一个在市井游荡,却互相依赖求生,经历了一系列遭遇,一次次刺痛观众的心。


但这部电影并不只是要写实印度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而是在各种困苦逆境中,一直在淡淡地传达一种温暖人心的爱。《云端之上》不是那种快餐时代下观众偏爱的大开大合刻意制造矛盾渲染情绪冲突的电影,而是循序渐进,又苦涩又温馨也有感动,一点一点的感动被注入心田,让人沉静下来感受角色的酸甜苦辣。


电影中有几个点特别触动人的内心。首先是男主角阿米尔,虽然从小的遭遇让他生活环境复杂恶劣,也没正式体面的职业,表面上看似邪恶暴躁,但其实内心也十分善良柔软。开始对姐姐充满抱怨,但后来为了解救姐姐,一次次去医院看望照顾施暴者,虽然是为了解救姐姐,却也能看到他的善良。特别是在面对祖孙三人时,彻底激发了他的怜悯和善良,从开始的冷漠无情,到后面的热情关照,中途虽然有过邪念想出卖小姑娘赚钱,但很快回归善良,四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和谐愉快的时光。这段故事看似与之前的生活反差很大,但情感和情绪的递进渲染很自然合理,毫无刻意煽情的违和,阿米尔与奶奶及两位姑娘的互动,眼神充满温柔和善良,即使生活中贫民窟,也能让人感受到片刻的轻松美好。


而姐姐达拉虽然因为自卫伤人被抓进监狱觉得很委屈郁闷,面对糟糕混乱阴暗的监狱生活,一度极其郁闷狂暴。但她在狱中见到生病室友的儿子,迅速激发了她的母性和善良,从此这个孩子成了她在监狱生活的寄托,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中,也能互相安慰带给彼此片刻的欢乐。达拉和小男孩的每个眼神交流互动,都充满了温柔和善意,让人很感动。所以这对逆境中痛苦挣扎又善良坚强的兄妹,给我们带来的感动,甚至超越了当初《摔跤吧爸爸》中那对励志的摔跤姐妹,虽然他们的人生没有那么多逆袭,但更加真实感人温暖人心。


《云端之上》这部电影生动写实,从名字到故事和场景都充满着大师风范,即使看之前不去了解制作团队的资料,也能有这样的感觉。原来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是绝对的奥斯卡配置,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凭借《小鞋子》获得过奥斯卡提名,他的《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等电影观众评价都很好。该片的作曲AR拉赫曼也是奥斯卡金像奖配乐大师,当年奥斯卡获奖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配乐也是出自他。电影结尾虽然是开放式的,没有写姐弟的重逢,但我们可以尽情猜测美好的结局:姐姐无罪释放带着孤儿回家,而弟弟带着素昧平生的祖孙三人回家,一个组合大家庭从此快乐地生活,充满了亲情甚至还可能有爱情,对于他们之前的人生来说这也算真的升发到了云端之上。而片尾没有歌词的音乐,也完美地呼应了这种美好想象,给人一种非常空灵大气又温暖美妙的感觉,果然不愧是大师手笔。

流浪地球观后感1100字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等主演,是一部科幻片,这部电影在春节起点上映,引起了很多人的观看,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你看完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11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今年春节贺岁档电影依然是数量繁多,但电影质量可以说是参差不齐。

本人原本计划去看《疯狂外星人》这部宁浩导演的作品,主要对其疯狂三部曲前两部中毒颇深,但无意之中注意到一部电影名叫《流浪地球》,立即就被这新颖的名字吸引了。于是乎,我便和家人一起走进了电影院进行观看。

这部《流浪地球》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有的会说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但恕本人不能苟同,我认为《流浪地球》不是里程,而是起点,可以看做后续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之前有以《红海行动》为代表的战争动作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代表的现实类剧情片,更有当年本人十分喜欢的宁浩导演的疯狂喜剧系列,而如今有这样一部算得上华语科幻灾难电影代表的电影《流浪地球》,填补了空白,仅此一项足矣。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前期接触或者观看过的都是以《星球大战》《天地大冲撞》《后天》《海王》等为代表的的典型好莱坞产的美式科幻电影。

这部《流浪地球》为何会卖座又叫好,因为此片与那些美式大片不同,没有一上来就全盘模仿西方大片那种孤胆英雄拯救世界模式,而是循序渐进。

最能体现的一点事,该电影没有只注重视觉呈现与故事推进,而是将家的主题和人们对于故土的眷恋有了很好融合。

正如此片最大的卖点也是本人最为欣赏的一点,那就是该片的世界观(即使人类被迫流浪,也得带上地球)。

影片里讲述的是2075年太阳被毁,人类被迫需要流浪,人类被分为飞船派与地球派,大家在选择流浪方式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各执己见。这种设定也许会让有些国外观众无法理解,那就是人类逃亡为何非得一定要带上地球呢。

因为电影是根据当代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同名作品改编而成,原著小说里设定的就是半人马座,没有行星,而附近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也在850光年开外,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勉强达到光速的0.5%,也就是说至少需要17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而飞船本身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

所以只有带上地球一起逃亡,将地球推动过去成为半人马座的一颗新的行星。

通过观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深刻体会到原著作者及电影导演想表达的那种家的概念,那种对于故土的眷恋,其实任何国家任何文化都有对故乡的依赖感,但在东方体现的尤为深刻,我们的落叶归根,解甲归田的情怀就是最好的佐证。

中国的传统宇宙观或者说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必然不同。

因为中国一直是大河文明,五千年的文明一直面朝土地,对这片从未离开的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反观西方则以海洋文明居多,美国更是移民国家。

当然,在高度赞赏和认同《流浪地球》这部开天辟地般的中国科幻电影的同时,我也清楚的看到了与西方同类电影依然存在差距,比如某些剧情细节的矛盾设定和特效呈现方面。

我坚信,中国以后会陆续出现更多能赶上乃至超越《流浪地球》的科幻以及其他电影。

大鱼电影观后感1100字


电影用孩子的视野讲诉了父亲传奇的一生,但是身为儿子并不相信那么浮夸的经历,那时候她才明白了父亲的一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鱼电影观后感1100字,快来看一看吧。

开始的时候惊讶于童话般的冒险故事,沉浸在老爹的欢乐故事当中,那些奇思妙想吸引了我,所以并没有做太多的思考,到最后结束的时候还是没有发现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什么,直到看了一些影评以及与媛媛一起谈论,才逐渐发现这是一部讲述父爱的故事,这种父爱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体现在平常的生活中,儿子一直想要去了解父亲,然而却认为父亲讲的故事都是假的,只是一些谎言罢了,那些只是存在于童话故事,而童话故事往往都是骗人的,并不是真的,所以认为他的父亲很假,很虚伪。

但最后在葬礼上,曾经在父亲故事里出现过的人物都出现了,只是巨人没那么高,连体女是双胞胎,不过诗人也来了,那个镇上的小女孩也出现了,这些人都是或多或少的出现在父亲的生命中,大家都相互接触过,只是接触的更平凡一点,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就如他出生一般平凡,父亲出差、母亲一个人在医院生下了他,但是到了晚上,与儿子进行交流的时候,是选择童话般的人生还是平铺直叙的生活,这是选择,同样是在讲述自己的人生,自己讲的故事,就是自己的人生,需要选择如何去讲,带了一些童话色彩的故事,显然不会沉闷、乏味,留给孩子足够的想象空间,也可以自己去分辨父亲的人生,忽然懂了父亲在床上说,我已经全部告诉你了。

最后,他去了父亲的工作室,第()一次,发现了许多的相关联的东西,原来这些并不是假的,他们确实存在,影片慢慢开始证实了父亲讲诉的故事,最后在葬礼上出现的人,也为这些故事做了证明。

故事并没有完结,只是化作了大鱼,流淌在人们谈论的那条河流中。

电影的男主爱德华酷爱于为自己的儿子威尔讲述他传奇的一生,但儿子认为这些故事很荒谬,从不相信,甚至因此打算于父亲断绝联系。直到父亲病危,他在妻子和母亲的劝说下重新来了解父亲,他发现父亲的故事其实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荒诞,夸张的讲述只是他精心为孩子准备的,用自己的经历打造成的奇幻睡前故事,这样故事曾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境,传达着勇气、坚定、乐观豁达的人生信念。

威尔终于了解了父亲的心意,影片结尾,他为父亲做了童话般的告别:父亲逃出医院,在亲友的欢送下进入河中,化作大鱼。父亲在幸福中安然逝去,爱德华的传奇继续传颂,威尔的儿子也在和伙伴们讲述着爷爷的传奇一生。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渐渐明白父亲的平凡。父亲顶天立地的形象、他曾令我们深信不疑的那些言语,也会有动摇的一天。有时,对父亲们多一些耐心的倾听,才会发现真正的精彩。即使生活繁忙,也不要让"传奇"被埋没,庸碌成为常态。

电影概述:电影以孩子的口吻来叙述其爸爸传奇的一生。爱德华布鲁姆是个喜欢吹牛的老头,总喜欢炫耀年轻时旅行推销的经历,儿子并不相信,觉得父亲很虚荣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不久于人世,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他终于领悟到父亲充满激情和想象的一生。

《非洲猫科》观后感1100字


《非洲猫科》观后感1100字

最早从豆瓣上刷到《非洲猫科》这部片子时,还有点奇怪,看起来好没有新意的片名,看封面时就在想干嘛不起个非洲雄狮之类的名字,这个名字看起来让狮子有点“大猫”的感觉。

显然是我低估了,第一个是豆瓣评分已经能够给我信心,第二个就是值得一提的就是出品公司,是迪士尼,所以初步印象,这样一部片子是适合带着孩子一起看的。

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良心之作。

整部片子耗时两年,全景是在肯尼亚的马赛玛拉国家公园拍摄,主角是成年母狮莱亚,未成年母狮玛拉、成年雄狮毒牙以及雌性非洲猎豹妈妈希塔。在非洲这片热土上,它们只是万千生物生活的一瞥,但是画面感很震撼,很难想象这些镜头之外,摄影师为了每一处细节可能都需要几个,几十个小时的等待。

狮子,猎豹都属于猫科,猫科分为3亚科,猎豹亚科、猫亚科、豹亚科,其中猎豹属于猎豹亚科,而狮子属于豹亚科,同样是猫科,狮子和猎豹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狮子喜欢群居,而猎豹是独居,狮子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在适者生存的草原上,雄狮负责维稳,保护族群安全,雄狮负责的事情蛮多,在低吼声中,鳄鱼都会被它吓退。

母狮负责狩猎,尽管狮子已经处于食物链顶端,但是还是不可避免要遭受很多的生命灾害,比如豹子也会袭击他们,鬣狗也会骚扰它们,最要命的就是其他狮群的袭击,时不时会有很多外来的雄狮来挑衅,如果成功打败了现在的首领,那么所有的母狮都会归属于它,同时那些幼崽全部要被杀死,这就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母狮莱亚在狩猎中受伤,还未成年的玛拉还需要照顾,但是瞪羚迁徙了,狮群也要随之离开。

狮群选择了放弃莱亚,而年幼的玛拉要么是跟着狮群,要不跟着它的妈妈,最后它选择了后者,没过多久莱亚就恢复了,带着玛拉赶上了狮群,看起来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莱亚尽管是经验丰富的老猎手,但是它已经衰老了,而年幼的玛拉还不能独立生活。

在一次外来雄狮的袭击中,它选择了拼死反抗,赶走了雄狮,才算保住了玛拉的性命。

狮王尖牙也已经衰老,它的首领地位也是岌岌可危。所以它在最后一次斗争中直接选择了逃跑离开,于是乎新一波的杀戮又开始了。

而衰老的莱亚也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选择了离开,然后孤独的死去。看到它孤独的背影时,真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另外一个主角是猎豹妈妈希塔,它要抚养五只小豹子长大。因为不是群居动物,所以它每次捕食的时候小豹子的安危都是一个问题。

不久它们就遭受了一次灭顶之灾,威胁来自于几只雄狮,它们在巡逻的是发现了希塔,为了孩子,希塔能够挺身而出,为了把狮子的注意力引开,它选择去主动迎战三只雄狮,然后让狮子尽可能远离孩子,不幸的是,狮子走了,天很快黑了,两只幼崽没有找到,落入了鬣狗口中。

不久他们遭到了同类的袭击,来了三只成年猎豹,所幸的是三只幼崽的生命竟然是被大象救下了。

小豹子很快就长大了,群体的力量让它们对狮子都无所畏惧。

当然小豹子长大之后,还是要离开豹子妈妈开始独立生活。

在广袤的草原上,随着季节变迁,动物迁移,食肉动物也在不断的迁徙中,而原本在脑海中冷血的“大猫”原来也是很有感情的。它们可以为了孩子而奋不顾身,也可以为了群体生存而选择离开。


《心灵捕手》观后感1100字


《心灵捕手》观后感

和孩子们一起在家观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原以为涉及数学的严谨与心理学的深奥的励志影片,会让12岁看不下去。没想到俩人看完还意犹未尽!虽然有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他们不一定能看懂,但这部影片的魅力恰在这里。它用电影的手法将数学与心理学两大看似不搭界的领域完美融合,却不让人觉得晦涩难懂。
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威尔(Will Hunting)的,具有数学天赋的少年的故事。Will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做清洁工,因解开教授蓝勃出的难题而被教授发现其过人的数学天赋。同时,Will因从小失去关爱,是一个叛逆的问题少年。为了帮助Will找回人生目标,不浪费其数学天赋,蓝勃教授费尽心思,请了许多心理医生帮助Will,然而,Will 凭借其自负与聪明,不愿配合心理医生。最后,蓝勃请出自己的同学心理学教授桑恩。在桑恩放下自我,多次斗智斗勇的较量中,终于打开Will的心房,走进了Will的心扉。在蓝勃、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共同努力下,Will最终找回了自我与人生方向,开始追寻幸福生活。
影片没有太多戏剧化的情节,却透过影片,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亦或是我们自我成长的历程。影片将放纵不羁、桀骜不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天才少年刻画得淋漓尽致。混迹酒吧、卖弄聪明、打架斗殴或许这些,年少的我们都曾经历,或许从中找到自我的影子。
Will与蓝勃教授第一次见面,仅凭一幅画,将教授故去的妻子评判的一无是处,让教授难堪到近乎崩溃。同时,在教授面前大放厥词。他把自己从书本上得到的,当成实际与拥有,却不懂得去实践,去感受。就如他与教授的经典对话:
教授:你有心灵伴侣吗?
Will:我有?
教授:说清楚点。 能够和你匹敌的人。
Will:我有查克。
教授:不是,查克是你的家人,我讲的是触动你心灵的人。
Will:我有
教授:谁?
Will:有很多。
教授:说出来。
Will:莎士比亚、尼采、福斯特、奥康纳、康德、洛克
在桑恩教授的淳淳诱导下,Will一步一步卸下心防,最后在教授的一句: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一个孩子,让Will的心理防线全然崩溃,从而开始放下过去,接纳自己的天赋,开始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这是一部很暖心的片子。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总是离不开那么几个人,他们有如父班的蓝勃教授,有如师如长般的桑恩教授,有亲如兄弟的友人查克,还有我们的亲密爱人他们陪伴我们成长,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明方向,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我们支持。
透过那些经典台词,仿佛看到这些人的谆谆教诲或深奥,或粗浅却让我们受益终生。
蓝勃教授:
Most days I wish I never met you,
because then I could sleep at night.
I didnt have to walk around with the knowledge that there was someone like you out there.
I didnt have to watch you throw it all away.
我常希望不曾遇到你,那样我将能每晚安睡。
不用惦记在外面有个像你这样的人。
我只是不忍心看你这样挥霍你的天赋。
桑恩教授:
Now you can know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but the only way youre findin out that one is by givin it a shot.
你可以了解世间万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径便是亲身尝试。
迪克: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们出去喝酒笑闹,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这我很清楚。
去你的,你并不欠了自己,你是欠了我的,明天我醒来已经50岁,但我依然要做这种他妈的工作,那倒无所谓,你却有个黄金机会施展才华,你没胆量去做,简直一派胡言,我若有你的才华,我什么都肯做,那群狐朋狗友也一样,你再留在此地20年就是侮辱我们。

《中国机长》观后感1100字



周天的一个中午,吃得很饱去看的这部电影。本人吃饱容易困,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完全让我没有一点困意。。。。。。(吐槽一下,这个电影票太贵了,这是我看过最贵的电影,没有之一)

其实坐在电影院里,等着电影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想它大概发生了什么,应该就是飞机遭遇危险什么的。(这样的电影,一般很能催泪,也很能让我有很大的紧张感,所以我需要想象一下,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

首先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机长刘长健和女儿告别的画面。他亲吻在睡梦中女儿的额头并告诉她晚上回来给她过生日,出门的时候顺便整理了下房间过生日的道具布置,很有爱的父亲啊!也正是这样的爱给了他力量,让他能够在艰难的处境中和全机组的人带119名乘客安全回家。

机场的人很多,有的傲慢,有的冷漠,还有的似乎已经失去生的欲望。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童,有事务繁忙的头等舱老板,还有独自一人去拉萨的女孩,来自各行各业,也代表了芸芸众生。无论他们是什么人,面对生死的时候,谁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他们尖叫着,他们想回家了,他们要逃开这个危险的地方,他们甚至开始狂躁,他们指责机长不会开飞机,他们叫嚣着他们有知情权!其实,知情不知情在那种情况下应该也都知情了,肯定有问题了呀,在天上有问题了肯定代表着有生命危险的,也许,他们只是想有人告诉他们没事的,会平安吧!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发泄也需要自我欺骗。

影片开始的时候我就在想,以前男朋友就坐过飞机,我当时也没有很害怕,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吧!观影中,我一直紧紧握着他的手,随着影片的剧情发展紧握着,可能都有点捏疼他了,直到最后他们平安降落我才松开他的手。其实,当时真的想紧紧抱着他,完全不能想象如果出事我会怎么样。看完这部影片以后,我对男朋友说以后,我想和你一起坐飞机。挺矫情的,但是我宁愿矫情一点。

网上说看了这部影片以后不敢坐飞机,这个就很搞笑了啊!这部影片想传达的就是遇到危险也会有刘长健这样的机长和那样负责任的机组成员在,他们会守护每一位乘客的安全。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请相信我们,我们会一起回家!有人说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了,我有点不能理解这个。最安全是因为检查步骤多,安全措施多吗?那也许是吧,我看了这部电影倒没有不敢坐飞机的想法,我想到的是要坐也要和我的他一起。不出事还好,如果出事,留下的那个都会很痛苦,所以,我宁愿紧握他的手,一起走。影片有一点让我很不解,开飞机前那么多的检查步骤,就没有检查出来挡风玻璃的问题吗?到底是哪里松动了还是玻璃质量不好,影片从头到尾也没有交代过,只是片尾说由于挡风玻璃破碎导致的!

对航班延误之类的事情多了一份理解,如果我遇到航班延误,那么我会为在天上飞的飞机祈福,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延误,多一分理解,多一点善良。以前看到天上飞的飞机会很向往,现在更多的是祝福,祝福每一次飞行都平安无事,祝大家都能安全回家!

《小欢喜》观后感1100字


这几天,我一直在和妈妈看一部电视剧:《小欢喜》。这部电视剧属于家庭教育类型的,对教育孩子很有帮助。

剧情以三种即将参加高考的家庭展开介绍,三种家庭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分别是:幸福满满和和美美,但却在工作和金钱上发愁;父母离婚,家长过于严厉教育孩子不对方法,最后一种是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爱,父子之间关系不好。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典型的。

乔英子的原生家庭很不幸福,父母离婚,被判给了妈妈:宋倩。宋倩是一名老师,她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类拔萃,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却用错了方法。英子的爸爸和她们住在一个小区,英子喜欢去找爸爸,因为爸爸会让她吃零食,玩乐高,不给她那么多压力,她感到十分轻松,但是妈妈却不同意,认为这样迟早会把孩子教育坏的。便让他不要去找爸爸玩。每天就把课程排的满满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给了英子很大的压力。

马上就要高考了,好多人都在思索着上什么大学。英子喜欢天文,所以她想上南京大学,于是她就想参加南大的冬令营,妈妈不同意,英子恳求爸爸给她签字,但妈妈把英子去冬令营的资格给取消了。

其实到后面我们才知道,英子想上南大不仅仅是因为那里的天文学在教育上排名较高,最重要的是她想离开北京,一个人生活,逃离父母,不受拘束,因为这些年英子被包围的太紧了,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间。可是,妈妈不同意,想让她在北京上大学,称绝对不可能让英子去上南大。就在这一刻,给英子的心上划上一道伤痕。而就在这时,她唯一的希望:刘静阿姨得了癌症,她心中那唯一一丝希望破灭了。她变得不像自己,当别人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时,她却坐在一旁发呆,上课时心不在焉,还因学习压力大,上课时产生幻觉看见有人从阳台上掉下来。每天晚上都失眠,都想哭。直至他一人跑去深圳,父母找到了她,英子终于崩溃了,她边哭边跑,跑到了海边,激动得爬到了栏杆台子上,大哭,可这时妈妈还在问她为什么非得上南大,她终于说出了自己憋在心里的话,就在她站起来时,爸爸一把抱住了她,英子脱离了危险。

回北京后,英子接受检查,发现原来英子得了抑郁症。

过了一段时间,英子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终于痊愈。

我虽然不能说我对乔英子深有感触,可是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相比较,我的家庭、生活都比乔英子幸福。每天都很自由自在,从不会感觉到有拘束感,压抑感,更不会抑郁。我的妈妈没有对我那么严厉,电脑、平板、手机一个不少。反而有时我会觉得我有些任性,让我深刻的反思。

这部电视剧非常真实,暑假中,我在这部电视剧中成长,也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以及高中学习的紧张。

有关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系列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后,与此同时,看电影时我们都会有许多个人的观点,为了能够充分回味这部作品,我们可以好好地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时应抓住主次关系来写,到底应如何写作品观后感呢?下面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朗读者勇气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1】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本周末,朗读亭将会移动到浙江图书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朗读亭,在其中朗读出自己的故事。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2】

除了《中国诗词大会》,最近又有个电视节目火了,就是央视的《朗读者》。

主持人,都是董卿。

这两个节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蕴藏于节目中的人文精神。《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比较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记忆,已经播出过很多期,观众比较熟悉了。《朗读者》却是一个全新的节目,正像主持人董卿解释的那样:朗声者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就是传播文字,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

如果我们留心的话,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下这几年中国综艺节目的脉络。最开始火的是什么呢?是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为代表的相亲节目;后来是《快乐大本营》,再后来就是《爸爸去哪了》、《奔跑吧兄弟》以及《我是歌手》这类节目;然后才是《中国诗词大会》以及现在的《朗读者》。发现什么了吗?如果说中间有规律的话,那就是《玫瑰之约》这类的相亲类节目,其实是打破了中国人的害羞之心,《快乐大本营》是让人尽情地释放和恶俗搞笑,释放人的本心,怎么闹腾怎么来;到了《爸爸去哪了》、《我是歌手》这类节目,就已经开始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感情、兄弟的感情都成了抓人眼球的东西,相比以前,节目开始变得内敛;《中国诗词大会》表面上强调的是记忆力,但根本上比较的还是嘉宾选手中国人文的修养;到了最新的《朗读者》这里,董卿花一年时间打磨的这档节目,王牌核心就是知识、人文,而这些知识和人文区别于《中国诗词大会》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她更强调出席嘉宾的人文底蕴份量。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都明白了点什么?包括从我们的国家上层建筑层面上,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提倡家风、在提倡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到我们国家的存在感,那么具体到社会上,汉服在被很多人开始注意和接收,茶文化、香文化以及许许多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开始渗入平常人的生活。手工的东西、绿色生态的东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健康生活方式,成了中国人流行追求的东西和存在状态。这种种的迹象表明,当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当我们的生活被各种选择所迷惑,我们终于开始回归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开始回归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那部分文化和生活积淀。而这部分积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国人所重视,甚至是鄙夷。这种重视和回归,表面上是喝茶、闻香这类东西,但更深层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东方化,即便是家风、养生这些东西,也是这种东方化在思想上的进一步延伸和表现。

《朗读者》的走红,也是这种更深刻社会和人文变化,在综艺节目上的体现。这是一个大的土壤环境,即便这次不是《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我们也相信会有同类的人文节目走红,而且在这两档节目的带动下,相同的节目也会很快出现。

我们曾经一度感慨中国人文精神的失落,很多人也试图通过不同的渠道挽回中国的人文精神,但多是曲高和寡,并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响应。这是当时大的社会环境,还并不能让中国人文精神得到很好的灌溉,即便是有个别人种一棵小苗,也会因为营养和水份不足,而很快枯死,即便是成活下来,也是细弱不堪。但是现在却正好是中国人文精神得以复活和快速成长的好时候,这种中国人文的东西,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艺术一样的表达,而是一种被大众所普遍认可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注重人文,注重传统文化,特别是开始注重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在中国人文整体复苏的土壤之下,才有《朗读者》的一夜爆红和茁壮成长。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3】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第一次看《朗读者》,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就去看了书。也不知道第一次看完沉溺了多久。前两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和小娟又提起了《朗读者》以至于自己又去看见了一遍,本来是打算草草看一下里面一些激动人心的情节,关于爱、原谅、救赎与自我救赎的部分。不想到从头到尾目不转睛又全部看了N遍,然后又翻出原著小说来看,又是一次沉溺。

说起这部电影总想写点什么,但却无从着手,就像男女主角一样,复杂又单纯,麻木又敏感,冷漠又热情,粗暴又温柔,无情又深情。

看到过一句话叫,我们都是时代的孩子,他们也是时代的孩子。在那样的大时代大背景当中,随着人海浮沉。关于纳粹集中营的电影我也看了一些,实在不能理解人能疯狂自私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将整批整批的无辜的人至于死地。不明白日本人何以将我们中国民族的38W人民全部屠杀。

《朗读者》电影里描述的就是一个参与者的人生,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良知。汉娜,依旧像一个迷一样。我像迈克一样,对她仍旧充满迷惑。在怎样的情况下,看着每个人死去,却能做到麻木。我想到一种情况,那就是那时她自身的情感已经完全死去,也许是为了生存,看着面前一个又一个人死去,她的悲伤与恐惧去了哪里?二战结束后,她又是怎样回忆从前,还是像她自己说的,她从来不去想。

电影里描述的她是一个文盲,她所有的思想,除了国家教育给她的,强制注入她脑子的,几乎没有来源,我想所以她才这么渴望知识。渴望阅读,她知道她自己缺乏什么。

也许,她并未意识到她在纳粹营中所做的事是什么性质,在世界上的影响。不过我深信,她在狱中是知道了,从她看了这么多关于集中营的书中可以看出来。我想,她在慢慢懂了以后应该是多么的惊厄。忏悔,不足以表达她的感受。承认错误,不足以表达她的惊厄。

我想这就是她心甘情愿呆在狱中的原因。

关于他们的爱情,是令人动容的。这种爱情,超越了时间,超越年龄,还有仇恨。只是在那样的大时代下,那样的冲撞下,他们弄不懂彼此,也搞不清自己,唯有在朗读和听他朗读中,找到他们纯洁与善良的那片净土。在那里,没有战争,没有仇恨。在那里,他们感受着悲伤与爱。他们阅读着别人的人生与情感,自己却生存在那里。那里,是他们灵魂的归属。

总觉得还有什么想说的,但总觉得什么话对于《朗读者》来说,都是多余的。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4】

董卿形容,当初筹建《朗读者》之难是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为此她和同事调侃现在明白了吧,做制作人要学会低下你那已经习惯了高昂起来的头。

除了钱,真正困难的还是怎么样让文化节目引发大多数人的参与和共鸣。为此,董卿和模式研发者以及国内的众多学者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研究《朗读者》谁来读?读什么?怎么读?最后大家形成的共识是,朗读者的情感、所要朗读的文本的写作者的思想、听节目看节目的观众情感,这三种元素要和谐凝结,一定要凝结起来。

所以,观众看到:麦家很纠结地讲述完他和他父亲、他和他儿子这两代父子之间挣扎的故事之后,再来读他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许渊冲老先生,他讲一个人一辈子重要的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之后再来读林徽因;得了罕见疾病的企鹅人夫妇,依然乐观、依然相爱、依然行走在路上,这样一对年轻人讲完他们的故事之后,再来读同样一直在路上的三毛这个时候,文字的魅力就产生了叠加效应,充满了感染力。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5】

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我迫于无奈地观看了一档我毫无兴趣的节目——《朗读者》。

所为一个宁可躺着无所事事,也绝不愿意在课外手沾书籍的”厌学者“,我本实在不懂得,一档只有朗读的节目,会有什么精彩的看点,哪些地方,会惹人眼球。而当我真正走入它的时候,好不夸张的说,我彻底被它吸引了。

周六晚8点,我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第一次”遇见“。

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晰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的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取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戚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度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是对濮存晰来说,这是他生命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血统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我们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6】

当前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心理,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的审美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说,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与观众的文化情感需求也有关系。不难想象,观众在各类真人秀、选秀、网络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浮躁和喧嚣,在这种情形下,一档回归初心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可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艺术存在通感之说,文化亦如此。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中国是一个具有文以载道和寓情于景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诗、书、画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不同于浅层次的娱乐享受或者单纯的视听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7】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 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朗读者勇气观后感【篇8】

世间有一种财富,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从耀眼的光刺破迷茫的天,如磅礴的水冲开前方的困难,又像崎岖的路,引你走向胜利的彼岸。他就是坚持,只有坚持才能胜利。

就像今天我读的《朗读者》里的薛其坤。他小时候的学习环境非常的恶劣桌子是用树才两半的椅子是自己带的。他上了日本的东台大学,但是他的第一次考试只考了39分被同学和老师瞧不起。他的老师非常严厉。早上七点到教室里,晚上11:00才出教室,因为他太困了,自己在上厕所的时候在马桶上睡了20分钟。他上课听不懂日语,很难上好一节课。就是因为老师的严厉和他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他才发现了“量子物理反应″。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如果爱迪生没有坚持会有灯泡吗?如果没有莱特的坚持又怎么会有飞机?如果没有居里夫人的坚持,又怎么会有镭的发现?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时候。当我学游泳时,我怎么也学不会。后来我准备放弃时,因为爸爸的鼓励眼神。我才坚持下去,最终我学会了游泳。

成功意味着要坚持,坚持顾名思义,就是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说起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飞驰人生》观后感1100字


《飞驰人生》观后感

不就是赛车吗?至于吗?
《飞驰人生》电影开头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一个糙老爷们,带着一个小男孩?有点像周星驰的电影。
一个落魄的赛车手,要重返赛场,历经困难重重,最后获得成功。结局都猜到了,但是没想到会付出惨痛代价。那赢了比赛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就是赛车吗?至于吗?
小男孩的来由最后也没交代,只为了把这个人设弄得更高尚吗?不是前女友的,那是粉丝的也算热爱赛车,只信任这个五届冠军偶像。
看,把我都逼成编剧了快。再往后看,更多的地方想帮他改剧本。
主人公禁赛期满,要找他的助理,当他抱住那只绿色的恐龙时,我旁边很少看电影的同伴都猜道,肯定抱错人了,而且是个女的。果然。
何穗那么大明星,在这里边儿只露了一小脸,冯绍峰也是。韩导面子很大,能叫得来当红明星,干嘛不再叫一个,后边用得着。
考驾照的时候,给教练加那么多戏干嘛?说教练的朋友被酒醉司机飙车撞伤,教练和朋友的媳妇夜以继日地伺候。这里边的暗示观众听出来了,但是当做笑梗太残忍了吧,遇到这样的事,你夜以继日地伺候一个试试。
然后用教练车飙车是怎么回事?还有在立体停车场里飙车,卖炒饭能挣30万,不怕教坏小朋友吗?
偷车架的时候,为什么维修员出现,那个敬业的保安大叔,以及一个口哨就叫来的壮汉们就把他们放行了呢?维修员是保安大叔的儿子?
在豪华酒窖里,当维修员随口报赛车配件的时候,能看得出韩导作为一个赛车手的得意,这是赛车手的家珍,不亚于相声演员报菜名。
找赞助的过程不太顺利,但最后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个歌王,只因为想把没有出镜的女朋友的名字印在赛服上,再叫一个女明星用得着了,再加点剧情譬如热爱赛车,或者别的什么行业,想登上冠军领奖台也算。烧我脑啊!
拿出一百万的另一个条件,就是歌王说自己不会唱歌,只要曾经的冠军在他面前歌舞一番。于是我们听到了沈腾的专业水准,看到了尹正的钢管舞。
曾经在朋友圈,有人说看到跳钢管舞这段,想到求人太难,感动得想哭。骗我以为多感人呢。不感人罢了,好笑也算。尹正的面相,再加一头飘逸的长发,装扮成女生,跳个钢管舞,不是更出彩吗?长发也用得着了,比让开点,美女更上一层楼。《药神》里有类似情景。
大哥听得还落泪了,编剧哥,加一个大哥感动的来龙去脉好吗?
车组装好了,能参加比赛了。当然好事不会这么顺利,车出了故障,竞争对手成语林冒了出来,竟然用高科技帮他修车。这里边应该有广告的影子,那些所有的穿快递服的修车工应该代表一个广告,但是没有看到是什么牌子。这是一家良心广告商,又或者,赛车圈内的人看懂了。
一直以为林是大BOSS,等着他放大招。但是除了一句暗示主人公车技已过时,再没别的。甚至还当了恩人的角色。另一个出场比较早的万和平,以为是大BOSS,但是也只趴在耳朵边上冷嘲热讽了两句。
韩导的现实生活真的如此美好吧,但是,电影和生活一样,又为什么要去电影院呢?
终于进入比赛了,成语林抱着车被烧毁的危险,冲过了终点线。车着火了,不是会马上爆炸吗?其他电影里都是这么演的啊。但是此片里,车主下来耍酷,救援人员毫无防护地用灭火器去灭火。
林还说过,以后不在国内比赛了,不懂,是说国外的赛车环境更好吗?
而主角,何止冒着车毁,还冒着人亡的危险了。电影不是这么拍的呀,不给一个欢乐大结局,不会被骂死吗?评分8以上,怎么来的?反复地抱有侥幸心理,希望掉崖的前一秒,主角跳出了车子;希望在水里,主角最终浮出了水面;希望他的助手最终发现了他
影片宣传的,其实就是一种不顾生命危险,也不能输的世界观。不就是赛车吗?有必要吗?
韩导你也是赛车手,不照样也活得好好的吗?没有为了更高的速度,更晚地踩下刹车板。
五年禁驾,主角每天都要练20次,拿镖盘什么的做方向盘,儿子在旁边给他念导航语。五岁的孩子,认得那么多字吗?算了,看在刻意练习的份上,这个BUG忍了。每天20遍模拟,深深地印进潜意识。任何技能都可以。
这部电影,像是韩导一个人任性出来的结果。
或者当风光片看吧,毕竟巴音布鲁克航拍起来还是很壮观。

《绿皮书》观后感1100字


开头因为俱乐部关闭了几个月进行装修,所以保镖托尼暂时失业了。但他意外的得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差事,载一个黑人钢琴家唐谢利前往歧视最严重的美国南部进行巡演。出发前,托尼得到了一本绿皮书,本电影的片名就以这种不显眼的方式出现了。

从电影里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托尼和谢利越往南歧视越严重。在电影里,黑皮肤的谢利可以在白人餐厅演出收获掌声,但是他被禁止使用餐厅、更衣室和洗手间。因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部,有很多餐厅是不允许黑人用餐的。他们常常把餐厅搬到了车里,连上卫生间都要仔细规划,所以才要用到这本黑人旅行者绿皮书,去寻找一些可以供黑人居住和用餐的地方。

看起来绿皮书出版的背景里充满了压迫和苦难,但电影《绿皮书》却没有散发太大的怨气。比起那些偏执的白人,谢利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优雅。他被人欺负以后用音乐释放他的怒气,他甚至对有点粗暴的白人托尼说:你永远不会以暴力取胜,只有保持尊严才能获胜。

你以为电影要开始说教了吗?其实没有,这部电影的导演时刻给你绑着血压计,发现你血压升高情绪过浓的时候,就给你来一颗降压药。而消除矛盾给我们降血压的方式,就是粗暴散漫的托尼和儒雅傲娇的谢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托尼是个美籍意大利人,他也是个宠妻狂魔。虽然性格暴躁喜欢打架,但是当他吃了26个汉堡赢了钱后就立刻交给妻子。写的信虽然笨拙,但还是很用心的,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和温柔。而谢利除了优雅以外还有一点傲娇。

车里吃鸡的情节我就不细说了,看托尼是怎么一步一步把高傲的钢琴家,调教成在车里啃鸡腿的吃鸡少年的。说到谢利为什么遇见托尼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炸鸡呢?是因为他不爱吗?不是,其实是因为心理戒备过度。因为世界上有黑人就喜欢吃炸鸡的刻板印象,所以他偏偏不吃。谢利以前一直在刻意回避这些偏见,以至于最后使他迷失了方向,觉得自己既不够白也不够黑。是托尼在教会他放下这些戳人的目光,真正的做自己。而谢利也在一点点的改变托尼,让他学会用更美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善良和爱。

就像维克多雨果格林在绿皮书这本指南里面写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在不久的将来某个时刻,将有一天不必发布本指南,那时候我们作为一个种族在美国拥有平等的权利和特权。

《绿皮书》帮我们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它用这种凝望的镜头消除了沉痛,用爵士乐酒吧里的演奏表达了一种身份的自由。它用糖纸包装歧视,不试图改变什么让全世界都爱吃,并且能从甜味中,尝到一点世界本来的味道,这样就够了。

平等和自由是每个国家和每个人所向往的,即使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不能完完全全做到平等和自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何抓紧方向盘,还需要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消除歧视、崇尚自由一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

《徒手攀岩》观后感1100字


《徒手攀岩》的英文名是《free solo》。男主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攀登一个在我看来基本就是光滑的岩壁,犹他州的酋长岩。无数大V的重点都是英雄就是少数人,有坚定不移的目标,超强的毅力,强大的内心,做成常人无法完成的举动,不可否认,这些内容基本上片子都有涉及到,如果想当成鸡汤看也是完全OK的。但片子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关于三观的冲突,比如男主的母亲和女友与他的价值观冲突,其实我完全不看好男主和女友,感觉三观冲突如此强烈的两个人不太合适,but who knows,你吸引我的正是你的特别和weird(这是女主的原话),我倒也能理解,因为当初我就是觉得老张有一些不常见的奇怪的特质,但是那部分很有趣也很难得。女友阻止男主去徒手攀岩,估计死亡率就是极高,属于如果不中大奖就是玩完的状况,但是男主并不在意。我觉得,他是真的不在意,对于我们普通人在意的关系爱,他不那么在意,有固然好,没有还少了牵绊,省的麻烦。这就是所谓warrior和普通人的区别,对,他的用词不是hero,是勇士。他从没觉得自己属于英雄,但是勇士不同,只要勇敢就够了,英雄要考虑太多别人,勇士只关注自己。

看完全片,我在意的不是他是否能成功,当然是成功了,否则这个纪录片是不是存在都难说。而是,为什么是他。感觉片子从几个维度试图给我们答案,一:物理层面,从核磁共振男主的大脑看,他的海马体对刺激不敏感,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害怕的东西刺激不到他,你站的高都害怕手出汗,人家只身绝壁却不觉得恐惧,这是天生的优势。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脑的特别,男主妈妈怀疑他患有亚斯伯格症,这种病在情感联结和社交方面都不正常,但是在专注上却有优势,据说是个特别男性化的疾病。二:情感方面:显然他和母亲的关系比较糟糕,他说20岁前不会拥抱,妈妈过于严厉,而妈妈这边的说法是男主拒绝亲密,那么两人的言辞不太一致,所以侧面看也是缺乏沟通的结果。男主的父亲早逝,父亲生前不善言辞却非常执着于男主攀岩能力的培养,这个也是他走向徒手攀岩的必要条件。男主说他会有很多女友,可能言外之意是对于亲密关系比较消极,另外他知道自己随时去死的状态也不太适合一般亲密关系的稳定。所以自己努力不让关系成为阻碍他顺利登顶酋长岩的障碍。三:能力方面:从小执着于攀岩,他的登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无数次的练习与演练,各种战术的考虑,每一个岩壁上的小凸起都烂熟于心,不断的刻意练习,十年的积累,运气不会也不可能降临在没有准备的人头上。这部分鸡汤满满,也看的很感动。

最终结局必然是成功登顶,皆大欢喜。可我思考的是,在有保护绳的今日,用赌命的方式去完成这个事,是不是值得,我的价值观肯定是没必要,但是我非常尊重不同的价值观的存在,这才是人类的有趣之处。

观后感《勇气观后感11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