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云端之上》观后感1100字。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很多优秀的观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云端之上》观后感1100字,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云端之上》观后感:困境中挣扎的善良印度姐弟比摔跤姐妹更感人
李守智

最近几年,在中国观众视野中的进口电影,论数量、口碑和票房除了美国大片,印度电影就排名第二了。印度电影在全球电影中都因为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而声名远播,曾经还夺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中国观众心目中,也有许多记忆深刻的口碑票房都丰收的印度电影。最近欣赏了《云端之上》后,再次对印度电影好感倍增。

《云端之上》有一个很高端大气充满希望和视野的名字,但故事背景和情节却是反映印度最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冲击。或许导演就是想通过这种反差来折射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更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而不是始终拘泥于沉重的现实。

最近这几年印度电影都有对社会现实的写实或者折射,以此来衬托主人公的励志人生,虽然《云端之上》也有这些对比元素,但又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电影中的主人公生活环境与以往电影中的角色不同,生活在更加真实反映印度社会的贫民窟,反映了强奸、女性地位低下、高犯罪率等印度社会阴暗面,大量出现的印度混乱监狱、肮脏的街头、洒红节等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场景,都给人造成强烈真实的视觉冲击,与主人公跌宕曲折凌乱的生活和命运呼应衬托,相得益彰。但另一方面,并没有刻意渲染主人公有多么励志和鸡血,能在困境保有善良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这反而更加真实可信。


《云端之上》的女主角达拉和男主角阿米尔是一对命运极其坎坷的姐弟,从小就遭遇家庭变故,没有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相依为命的两人也因为姐姐的婚姻遭遇而分离有隔阂,弟弟成了小混混,姐姐也因为反强暴时自卫伤人锒铛入狱。从此姐弟俩一个人在监狱一个在市井游荡,却互相依赖求生,经历了一系列遭遇,一次次刺痛观众的心。


但这部电影并不只是要写实印度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而是在各种困苦逆境中,一直在淡淡地传达一种温暖人心的爱。《云端之上》不是那种快餐时代下观众偏爱的大开大合刻意制造矛盾渲染情绪冲突的电影,而是循序渐进,又苦涩又温馨也有感动,一点一点的感动被注入心田,让人沉静下来感受角色的酸甜苦辣。


电影中有几个点特别触动人的内心。首先是男主角阿米尔,虽然从小的遭遇让他生活环境复杂恶劣,也没正式体面的职业,表面上看似邪恶暴躁,但其实内心也十分善良柔软。开始对姐姐充满抱怨,但后来为了解救姐姐,一次次去医院看望照顾施暴者,虽然是为了解救姐姐,却也能看到他的善良。特别是在面对祖孙三人时,彻底激发了他的怜悯和善良,从开始的冷漠无情,到后面的热情关照,中途虽然有过邪念想出卖小姑娘赚钱,但很快回归善良,四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和谐愉快的时光。这段故事看似与之前的生活反差很大,但情感和情绪的递进渲染很自然合理,毫无刻意煽情的违和,阿米尔与奶奶及两位姑娘的互动,眼神充满温柔和善良,即使生活中贫民窟,也能让人感受到片刻的轻松美好。


而姐姐达拉虽然因为自卫伤人被抓进监狱觉得很委屈郁闷,面对糟糕混乱阴暗的监狱生活,一度极其郁闷狂暴。但她在狱中见到生病室友的儿子,迅速激发了她的母性和善良,从此这个孩子成了她在监狱生活的寄托,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中,也能互相安慰带给彼此片刻的欢乐。达拉和小男孩的每个眼神交流互动,都充满了温柔和善意,让人很感动。所以这对逆境中痛苦挣扎又善良坚强的兄妹,给我们带来的感动,甚至超越了当初《摔跤吧爸爸》中那对励志的摔跤姐妹,虽然他们的人生没有那么多逆袭,但更加真实感人温暖人心。


《云端之上》这部电影生动写实,从名字到故事和场景都充满着大师风范,即使看之前不去了解制作团队的资料,也能有这样的感觉。原来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是绝对的奥斯卡配置,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凭借《小鞋子》获得过奥斯卡提名,他的《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等电影观众评价都很好。该片的作曲AR拉赫曼也是奥斯卡金像奖配乐大师,当年奥斯卡获奖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配乐也是出自他。电影结尾虽然是开放式的,没有写姐弟的重逢,但我们可以尽情猜测美好的结局:姐姐无罪释放带着孤儿回家,而弟弟带着素昧平生的祖孙三人回家,一个组合大家庭从此快乐地生活,充满了亲情甚至还可能有爱情,对于他们之前的人生来说这也算真的升发到了云端之上。而片尾没有歌词的音乐,也完美地呼应了这种美好想象,给人一种非常空灵大气又温暖美妙的感觉,果然不愧是大师手笔。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云端之上》观后感800字


《云端之上》观后感:愿每个善良的生命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小城小七

由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电影《云端之上》将于5月24日内地公映,该片是马基德马基迪首部被引进内地的作品。该片用沉重的底色勾画了底层现实中小人物的生活,涉及两个家庭之间的纠葛。片中,男主角埃米尔为了逃离警察的追捕躲藏到姐姐塔拉的洗衣房,姐姐的老板救了弟弟并以此威胁想侵犯姐姐塔拉,塔拉情急之下误伤老板而被判入狱。埃米尔为了救姐姐,不得不在医院照顾这位仇人。没想到这个仇人的母亲带着两个孙女夜无归宿,埃米尔也照顾起了祖孙三人。关于仇恨和救赎的过程由此展开。

云端之上何以为家?荧幕揭秘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纵观这部电影所勾勒的家庭生活,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的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何以为家》,《何以为家》全方位展示了12岁男孩扎因的生存世界,他出生在逼仄狭小的房子里。房间脏乱破旧,老鼠蟑螂成灾。他每天要面对的是制度贩毒的父母,他目睹着妹妹被父母卖掉,他打工以生存,最终也在现实的威逼下,不断流浪,直到12岁的妹妹怀孕死掉,他举起了屠刀
而在《云端之上》中,埃米尔的姐姐塔拉也是为了弟弟,终于向对其百般欺凌的老板举起了屠刀,命运所逼迫下的生活令人窒息。电影用有限的篇幅囊括了印度社会轻视女性、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阴暗的一面。埃米尔生活最后的希望是能够救被冤枉的姐姐出狱,而在他找到工作的路上,他在火车里向着阳光张开翅膀的投影挥之不去,小人物的希望和梦想仅仅就是生存,给亲人以庇佑。

云端之上善意救赎,平添影片温暖的底色
与《何以为家》不同的是,《云端之上》不仅渗透着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还在善意救赎上震撼人心,给影片增添了温暖的底色。塔拉入狱,却在监狱中照顾了丧母的孩子,在黑暗的监狱中给孤儿以温暖,在影片结尾,塔拉和孤儿将手伸进暴风雨中,既是对自然的一种触碰,也是对残酷冰冷现实的一次接触。
但是,冰冷的现实在塔拉姐弟俩对生活的善意回报所温暖。饱受生活摧折的姐弟俩用丰满的羽翼呵护着孩子们弱小的身躯,让他们免受现实的摧残。埃米尔抚养起了仇人的孩子,本来准备将姐姐卖给贩子,最后成为了姐妹俩和奶奶的保护伞,他们在狭小的空间中舞蹈、画画,可以说,这是影片最温暖人心的部分。
塔拉姐弟在泥淖的现实中净化着心灵,他们的生活乌云密布,却彼此相依,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面对生活的逆境,在云端之上闪耀着希望的光芒。最后埃米尔对于真相的倾诉让老人自愿为儿子去自首,双面救赎换取了真心。
云端之上双面救赎,愿每个善良的生命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电影《云端之上》从孩子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现实与温暖并存的故事,也许在底层现实中,有不少无家可归的孤儿,有小小年纪承受家庭之重的无奈,有在嘈杂现实中透支童年的悲剧,但是孩子清澈的双眸成为见证这个现实和镜子,给大家以生存的启迪。《何以为家》的小主人公控诉父母,《云端之上》的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善意报之希望。埃米尔在苦难中通过拯救仇人一家,也获得了心灵的救赎;塔拉面对命运的不幸入狱,却在狱中以自己的爱心温暖另一颗无枝可依的心灵。

影片结尾,医院门前欢笑戏闹的孩子们,胡里节沸腾的场景,云端之上的天空,都是一种欢快的、能让人看到希望的意象。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泥泞,关于生活的希望从未泯灭。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看似在描述两个成年世界的仇恨碰撞,但是却聚焦于偶然闯进生活的微弱的儿童情感,让他们微弱的光芒得以释放,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情感体验,在孩子清澈的双眸中,得以触痛人心。
珍惜当下,愿每个善良的生命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云端之上》观后感600字


《云端之上》观后感:每个孩子都希望被世界温柔相待
柯笔哈迷


这几年,我们的电影市场不断的涌入着邻邦的新鲜作品,日韩电影我们都大致了解,阿米尔汗也开启了大众对于印度电影的认知,而伊朗电影一直都是小众却被高赞誉的存在,像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一次别离》。伊朗也是盛产电影大师的地方,像拍了《随风而逝》、《如沐爱河》的阿巴斯,像拍了《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的马基德马基迪,这次他的又一部作品《云端之上》马上要在国内院线上映,之前在北影节展映看过这部电影,马基德对于儿童题材和现实话题有着超乎寻常的把控和解读,看完后不禁静思许久,感触良多。

《云端之上》是马基德马基迪首部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也是他成长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虽然他是伊朗导演,这次拍摄的却是一部在印度的电影,但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不分地域,都是全世界所共通的。想必爱看电影的同仁一定看过他之前的《小鞋子》,一部以独特视角,把最单纯的童年淋漓尽致给表现出来的神作。这次的《云端之上》就像是《小鞋子》的长大版,虽然孩子成长了许多,可仍然面临着他这个年纪所面临的更复杂的问题。

电影以一个大男孩的视角展开,塔拉和埃米尔是一对姐弟,相依为命的过活,可命运不怜,塔拉因为重伤想要侵犯自己的洗衣店老板而被判终身监禁,弟弟埃米尔为救姐姐,不得不在医院照顾洗衣店的老板,等他醒来还原真相。得知儿子住院的母亲带着两个孙女来到医院,埃米尔面对困苦的祖孙三人,毅然施以援手,共渡难关。而在监狱例的塔拉也遇到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小男孩,这几个人的人生,就这样被串联到了一起,而他们看似悲惨的童年,也被人性的光芒所照亮。

很平实的故事,很动人的情感,这部电影有着很明显的马基德式的烙印,讲述了一场大孩子与小孩子共同面对残酷困境的故事。在故事的前半段,我们感受到了塔拉和埃米尔最为惨痛的经历,而故事的后半段,则利用小孩子的困境,反衬出大孩子的选择,最终塔拉和埃米尔选择在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和自己一样受伤的小孩子关爱,相互之间取暖,也彼此得到了救赎,人与人之间递进的情绪很细腻,也很温暖,让每一个孩子,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就像是在浮躁的社会品了一杯茶,其中的韵味清淡香甜,这就是我在看这部电影后的感受。马基德马基迪利用他最擅长的拍摄手法,把底层孩童的故事展现到观众面前,利用这段故事,给了我们若若的心酸,又利用这段故事,接着给了我们希望与温暖,这种情绪的起伏虽不剧烈,却次次敲击人心。

看,有一束光,照了进来。

云端之上观后感800字


《云端之上》观后感:愿那里是没有家庭暴力的地方
陈老北

作为女性崇拜者王朔的门下走狗,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女权主义者,我跟朋友的聊天儿内容最后往往会落在这届男的不行上。女性的情绪更加饱满,情感也更加细腻,从母亲到女友再到女儿,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女性,剩下一群傻老爷们儿除了打球就是打游戏,没人能教会人类什么是爱。最不济,这些温软如玉的女人们,让这个世界至少看起来温柔了一些。

印度电影《云端之上》就是这样一部着力于女性和儿童视角的温情电影。如果只看开头,你很难相信这部影片的基调是残酷现实中的温柔故事两个四肢细长的年轻人沿着河岸、市集、高速公路骑着摩托穿行这样的镜头几乎让人以为这是一部印度版的《摩托日记》,破旧的修车厂里,小混混埃米尔和他的伙伴们听着印度Hip-Hop音乐跳着街舞,又让人感受到了第三世界的速度与激情。

影片的第一抹温柔从一个小女孩的出现开始镜头跟着埃米尔进入印度贫民窟,底层人民无望的生活被尽收眼底:做皮肉生意的老妇人为了在家中接客让小女孩出去玩儿,小女孩就跨出门外,然后委屈地站在门口。

在《云端之上》里,作为主要人物的女性,却都扮演着悲剧性的角色女主人公塔拉是埃米尔的姐姐,饱受家庭暴力之苦的她没有办法保护年幼的埃米尔,导致埃米尔在13岁那年被醉鬼姐夫打出家门,姐弟之间的罅隙因此而生,多年无法弥合。

姐姐塔拉在狱中遇到的一对母女的命运比她还有悲惨,母亲长期困于家庭暴力之中不得解救,终于忍无可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她将注定死于牢狱,小男孩从小便跟着母亲生活在监狱里里,没有拥有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幸福童年的权利,他的宠物是老鼠,愿望是想看一看月亮,摸一摸雨水。

至于以反派角色出现的,那个试图霸凌塔拉的洗衣店老板,当他的母亲和两个女儿出场时,也并不是预想中的仗势欺人模样,反而因为洗衣店老板重伤入院,三位女性失去生活基础,流离失所,当老母亲颤抖着掏出一块手帕,展开来露出皱巴巴的几张钞票,颤抖着捧给埃米尔的时候,当小女儿在影片压抑的绝望氛围中睁着大眼睛笑起来的时候,我不由得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

女性的命运就该如此吗?众所周知,无论是印度的德里、孟买还是班加罗尔,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在纠结着强烈的矛盾高速发展的经济和肮脏的街道蹩脚的骗子、传统种姓、男权文化和现代文明,种种纠葛交织成了这个复杂的地方。但,女性的命运就该如此吗?在暴力和恐惧中度过一生?

伊朗电影大师马基德马基迪在印度拍摄了这部不同于以往我们看到的任何一部印度电影的《云端之上》,影片中那些挂在火车外的人、用手抓起的米饭、蜿蜒的恒河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印度电影,但影片里没有忽然跳起来的歌舞,没有冲击力强烈的色彩和大义凛然的说教,有的只是塔拉对狱中的小男孩说,你的妈妈去了云彩后面的月亮上,我们会等到云从月亮上散开。

影片在印度传统的洒红节景象中进入尾声。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互相抛洒用花朵制成的红粉,投掷水球,暂时忘记阶级的差异,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洒红节,意味着消除误解和怨恨,捐弃前嫌,重归于好。

洗衣店老板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塔拉托着小男孩的手,从监狱的一扇门中伸出来接着天上的雨水,天上的云从月亮上散开,不知道小男孩的母亲是否在那里看着她们,愿那个地方没有家庭暴力,没有屈辱和哀伤。

《云端之上》观后感1200字


《云端之上》观后感


假如情感不够细腻,就无法进入马基德马基迪的电影世界。
从《小鞋子》到《天堂的颜色》,他要讲的故事总是很简单关于贫穷,关于孩子,关于成长。
并没有九曲十八弯的情节与悬念迭生的刺激。

然而这次要上映的新作《云端之上》,竟有了一个犯罪类型片的惊险开端。
背景选在印度的贫民窟,先是小混混阿米尔被警察追赶;接着是阿米尔姐姐达拉遭遇老板阿克希性侵,反手将他打得人事不省。

达拉被关进监狱,阿克希送进医院抢救,他必须活下来且提供证词,才能让达拉无罪释放。
于是阿米尔踏上救姐之路一边在医院稳住阿克希的命,一边继续干些非法勾当来筹钱保释达拉。

一时不知谁是正义,谁是邪恶,只觉得穷人没有选择,尤其是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印度。但始终相信达拉可以被救出来符合政治正确。
直到突然出现的阿克希妈妈打破了所有套路。
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上去就是个最普通的母亲,只一心牵挂儿子的病情,买药、看护、照顾;似乎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身边还带着两个小孙女,大的叫达尼夏,小的叫阿夏。

祖孙3人千里迢迢赶来,无处落脚,被阿米尔收留。他还自称是阿克希的朋友,隐瞒了达拉的遭遇。
怎么会突然善心大发?他不是个小混混吗?貌似有人物行动逻辑不合理的嫌疑。
其实,如果你静下心来看就会发现,马基迪早把所有人性的纠结埋藏在各种细节之中。
在电影开场就特意展现出妓院里的画面新采买的女孩子们被粗暴地掰开嘴巴,里里外外仔细检查。隔着一扇窗的阿米尔正好目睹这一幕,不免生出恻隐之心。他是爱孩子的。

后来把老奶奶和孙女们带回家,他又看到达尼夏与阿夏两姐妹梳头、更衣的剪影,极普通的人间烟火,却是阿米尔这辈子从未体会过的温情瞬间。
也不是没有过挣扎、反复。急于赚钱的阿米尔甚至一度要把达尼夏卖到妓院。然而像是最后的晚餐似的,阿米尔还特意给达尼夏买了一杯果汁饮料,诱拐着她上码头坐船,和对岸妓院的人碰头。
船上人满为患,阿米尔凭着高大的身体径自跑到船头,达尼夏却在后面艰难地穿梭,手握的饮料不小心滑落,溅了一身的汁液,她在险些摔倒之际猛地抓住了阿米尔的衣襟,这才勉勉强强挤到他身边来。
衣服上被抓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少女的掌印,是黄橙橙的果汁迹。
好细腻的一个画面!
阿米尔心中一动,有什么东西好像在悄悄改变,他身上留下了别人的痕迹,他居然成了个可以被依靠的人,史无前例地。
遗憾的是,过了这道海峡,他就要卖了她,刚刚的一切就像是场幻觉;可身旁的达尼夏竟浑然不晓,这傻傻的小可怜虫,还睁着大眼睛,用力感受着面前的所有吹到脸上的海风是真的,四散飞起的海鸥是真的,碧蓝汹涌的海水是真的。谁能想到等待她的会是一场厄运呢?

船要靠岸了,已经隐隐看到妓院派来的两个壮汉等在那里。
在最后一刻,阿米尔还是救了她。
他也许是疯了,大把的钞票就这么丢了?他会被妓院的人报复,打得遍体鳞伤,他会救不出他姐姐。
何况达尼夏还是仇人的女儿!
她感激他又怎样?她依靠他又怎样?等老奶奶知道了真相,会带着孙女们离开,她们不会相信阿米尔真把她们当家人。
那这段一起相处的时光又算什么呢?他们一起涂鸦,一起吃早餐,一起谈天说笑。他们还回得去吗?

只要阿克希醒来,所有的美好就会结束,两家人会针锋相对,会面对一场官司,不管达拉能不能出狱,阿米尔都不会放过阿克希。
然而等到下一幕阿米尔赶到医院,却听到阿克希的死讯。
只见老奶奶一动不动地坐在门外,惊恐万状地瞪着眼良久,不像是正常母亲哀痛的模样。
难道是她杀了自己儿子?在病床边偷偷摘了氧气罩?
乍一听是不可思议,可细想想,只要阿克希死了,她至少还有回去和阿米尔住一起的希望,她知道阿米尔喜欢这两个小孙女,他会答应的;
抑或是,性格暴虐的阿克希平时待家人就不怎么样,看老奶奶的寒酸模样就知道了,有血缘并不代表有爱;既然现在和阿米尔已经过得那么开心,何苦还要守着一个病人回到以前的日子呢?
阿米尔毕竟是内心柔软的,处理完阿克希的尸体和遗物,他又带着祖孙几个投入到街边此起彼伏的红绿烟雾里这是印度的胡里节,代表人们捐弃前嫌,重归于好。

不管姐姐还能不能出狱,他至少还有阿夏和达尼夏。
老奶奶当然也不会坐视达拉被囚禁一辈子,她早有准备,走到街头,请人替阿克希拟了一份认罪书,揽下所有责任。
可是这有用吗?达拉最后有没有被释放?结尾没交代,我这才深深感受到电影的现实主义色彩,印度社会的问题盘根错节,不是个人能力可以左右。

不过马基迪到底是温情的。在禁锢之中,达拉结识了一个监狱里长大的孩子乔杜,她本想带着他一起偷看铁窗外的月亮,不料却遇到一场大雨,他们大手小手伸出去,这是乔杜第一次感受到雨,透过画面也能体验那冰冰凉的触感。
是大悲伤里的小温暖,让人感动而深思。

云端之上观后感700字


《云端之上》观后感:以德报怨的人性本善
寻找一颗星

最近寻找一颗星关注儿童问题、儿童题材的电影比较多。六一来临,忽然有个话题被热炒不乱生孩子是做人最基本的素养。有人说:生身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可这天下有些父母不但没给孩子带来幸福,反而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你知道吗,这世上有三种低配父母,是不配生养孩子的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善。其实,还有一种名叫放养哲学。正如时隔20年,马基德马基迪的成长系列电影第二部《云端之上》,这像极了导演《小鞋子》的长大版。
众所周知,马基德马基迪是一位伊朗导演,但他这次却一部在印度的电影,而且是他的《云端之上》是首部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我想他这样选择是有深意的,人性的光辉是不分国界与民族的,是世界不同肤色人民最能感同身受引起共鸣的。

看完电影再看影片,《云端之上》是非常有诗意的语言,影片折射出来的,孩子的童真和人性的光芒让片名名副其实。塔拉和埃米尔是一对姐弟。逃出警察追捕的埃米尔,躲藏到姐姐塔拉的洗衣房,塔拉很感激老板救了弟弟,但老板却以此威胁想要侵犯姐姐塔拉这是人性之恶,看到这里,寻找一颗星很气愤也很无奈,社会上类似得寸进尺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回到影片,塔拉情急之下误伤老板而被判入狱,老板重伤在医院埃米尔为了不让姐姐塔拉因过失杀人而被判终身监禁,他不得不在医院照顾这位试图侵犯姐姐的老板。这时候,得知儿子住院的母亲带着两个孙女来到医院看望,夜无归宿,埃米尔放下之前的恩怨决定照顾着祖孙三人与他们共渡难关。而在监狱中的塔拉也遇到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小男孩,她同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温柔以待!

电影朴实无华,却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纠葛戏剧冲突。在这一场大孩子与小孩子共同面对残酷困境的故事里,坐在荧幕前我们应该收获不少内心共鸣的东西如果你也足够善良。影片前半段塔拉和埃米尔惨痛的经历先入为主,后半段他们即使在如此遭遇之下还愿意温柔以待他人。我想这人性本善的力量。
回望现实真有生活虐我千百遍的写照,但《云端之上》里的主人公依然保持着善良与温柔。巴尔扎特说,苦难是生活的最好老师。当放养的塔拉和埃米尔遇上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会义无反顾,即使自己身处底层、身陷囹圄!他们的生活时常乌云密布,但始终记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始终让身边之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看过《云端之上》再反观自身,在面对生活的逆境时,能否为家人放下恩怨去以德报怨?在他人生存得不到保障时自己能否神出援助之手,让人性的光芒闪耀起来?

君不见街上老人不小心摔倒了而无人上前搀扶;君不见有女子在公交车上被欺辱而没人敢路见不平一声吼;君不见有时候有些人见了事情的发生只图看新鲜凑热闹,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理相比之下,电影《云端之上》传达出来的人性的温度让我们不少人自愧不如。

《云端之上》影评800字


《云端之上》观后感


提起导演马基德马基迪,观众可能还有些陌生,但提起他执导的作品《巴伦》、《小鞋子》、《麻雀之歌》、《天堂的颜色》,观众就再熟悉不过了。以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展开故事,着重讲述普通人的经历和遭遇,具有导演本身浓郁的个人色彩,一部部影片征服了多少观众。同样是由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影片《云端之上》,正在全国影院上映。影片将焦点聚集在两个毫无关系的家庭上,透过一场飞来横祸,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又催人泪下的故事。



《云端之上》所讲述的故事的并不复杂,围绕着埃米尔和塔拉的姐弟俩来展开剧情。埃米尔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逃进了姐姐塔拉打工的洗衣房,并被老板搭救,而老板却以此要挟塔拉,被塔拉误伤后住院,塔拉被判入狱,埃米尔只得照顾起老板的饮食起居,随着老板母亲和女儿的到来,事情渐渐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考验人性弱点的时刻终于到来,善与恶往往只在一瞬间



片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蝴蝶效应一样,不光改变了影片的走向,更改变了两个家庭的现状和所有人的命运。到处惹事、身世坎坷的埃米尔,心灵手巧、忍辱负重的塔拉、嫉恶如仇、胆大心细的奶奶,笑里藏刀、别有用心的老板,以及两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一团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猜想,却不得不面对混乱不堪的现状,努力找寻着最终的答案和人生的突破口。



整部影片,对人性的剖析和探讨相当独到,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一样,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在不经意间引起你的关注,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答案,相互之间的转变往往只在主人公的一念之间。而改变人性并触及灵魂深处的,不是以暴制暴后的畅爽,不是言语之争上的胜利,而是直面内心深处的不经意间产生的细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往往影响并改变了某个人的一生。



印度电影作为影院里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一直以题材广泛著称,《印度暴徒》、《印度合伙人》、《调音师》等影片,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展示了印度人的工作和生活。但真正以印度贫民窟里普通人为主角的电影作品,却是少之又少,《云端之上》的出现,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主人公埃米尔和塔拉,都是贫民窟里原住民的代表,他们都梦想着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身的命运,却又在努力的过程中被命运无情的嘲弄,成为身不由己的棋子,游荡在危机四伏的棋盘里,等待着关乎于自身命运的终极审判。



影片的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尽管已是花甲的高龄,但依然充满着丰富的创作欲和想象力,《云端之上》就是最好的证明。影片直面印度底层人士的生活,透过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将几位主人公的命运串联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从单打独斗到同舟共济,来自生活的苦难,来自现实的烦恼,都在不经意间交汇在一起,呈现出了对人性的全新解读。《云端之上》,无疑是近期一部值得关注的精品力作。

《云端之上》影评700字


《云端之上》影评

著名的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在这部《云端之上》里,再次以孩子的视角审视现实的残酷。并在整部影片营造的苦难世界里,所谓的云端之上只是个美丽的梦而已,即便是故事之初,阿米尔刚刚从一众警察的围追堵截中险象环生后,在姐姐家中看到的也只是暗夜中的月牙而已。而影片结尾处,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小男孩儿乔杜在姐姐达拉用金耳环换来的女狱警打开铁门露出缝隙看月亮的机会中,却只能看到暴风雨的凛冽
好导演不只是具备优异惊人的叙事水准,更有对细节的把握,对矛盾冲突的拿捏,对角色人物的深度刻画,当然还有对情感表达的充沛有力。《云端之上》里的主人公们,每个都是苦难中挣扎着成长的孩子,无论是自幼失去父母双亲的阿米尔和姐姐达拉,还是被达拉打伤的坏蛋阿克希的那一双女儿塔妮莎和阿夏,还有监狱里母亲死去的乔杜马基德马基迪镜头下的孩子们都承载着苦难的压迫甚至罪与罚的命运考验。
细节处,导演也时刻在用极度写实的镜头,记录和呈现出印度底层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贫民窟、红灯区,甚至连监狱都一览无遗。堪称是延续了马基德马基迪一贯的创作风格,甚至在从写实的角度更有力度。并且,在他一贯稳重成熟的叙事节奏中,将亲情与家这两大元素,完美地融入到故事里。姐姐达拉家里到鸽子,监狱墙角洞里的小老鼠,当然还有阿米尔和塔妮莎、阿夏姐妹在墙上的彩色画,都是每一颗童心中闪耀出最纯洁最美好的家与亲情的模样。
看《云端之上》可以很容易让你安静下来,甚至沉下心来,体会那一个个被世俗被罪恶压迫的童心,当然还有一个个被挤压的人性。马基德马基迪的故事里,没有快餐式的情节和虚无缥缈的角色,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情感卖弄。起初看到阿米尔在雷电交加的夜晚让仇家的老少三人进屋过夜,世俗的以为又是所谓的良心发现,怎料这其中夹杂着阿米尔欲骗卖少女塔妮莎为妓的意图。这一笔堪称点睛到位,而马基德马基迪对于人性的刻画却不止于此,包括阿米尔寻仇小店老板,合伙兄弟为钱出卖自己,女狱警见财起意等等比比皆是。
每一个大小角色身上的戏码都相当出色,阿米尔的情绪和行为引领全片的走向,年轻的印度演员表现极为精湛。从游刃有余的街头混混,到和姐姐激烈争吵中渐渐重拾亲情的真男人,成长路上饱受磨难满身满心的伤痕所累积出的所谓代偿心理,让他和姐姐都渐渐身负起更多的拯救自我以及赎罪身边人的重任。特别是当他悄悄住在姐姐家里后听闻姐姐的老主顾醉酒敲门时的一番话,昏暗光线里满脸的泪水,将故事和角色的立体之感推向高潮!
在一路的情绪积累与宣泄之后,结尾处更彰显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高人之处,他用极为开放式的结局,留给观众不尽的想象空间:鸽子还巢,冷静后的阿米尔接老少三人回家,姐姐达拉与小男孩儿乔杜在狱中相依为命当画面中倾盆大雨中锈迹斑斑的牢房铁门后伸出一大一小两只接雨的手时,仿佛一声凄惨却有力的呼喊请给孩子们一个真正温暖的家!

喜欢《《云端之上》观后感11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