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向榜样看齐——《榜样》观后感。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观看完的以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向榜样看齐——《榜样》观后感"这样的内容,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向榜样看齐《榜样》观后感

中央组织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分统一观看和个别观看多种形式完成了学习任务。
影片中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玉珍、南部战区某团长刘锐,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吴金印、毕世祥等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感染了我。联想到我校在庆祝建国68周年、喜迎党的十九大合唱比赛中取得教育系统第二名的好成绩,东方明珠合唱团的表现可以说是二中人近在身边值得学习的榜样。
活动结束后,团员们在合唱群内多有总结和评论,概括起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团结协作的意识发扬到极致。合唱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步调一致,听从指挥,而每个成员的团结协作是最为重要的。正如王爱东老师诗中所赞的那样众志成城正气浩,成竹在胸展颜笑。不忘初心多砥砺,母校荣光康庄道。
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体现的最佳。在每一次的训练中音乐组的老师指导每一个细节,研究每一个环节,编排过程中校委会的领导们多次与大家讨论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放过丝毫的问题。
科学规范的专业水准是取胜的法宝。无论怎么说,让专家评判必须在专业水准上下功夫。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这一点从一开始导演团队就达成了共识,而且自始至终注意专业水准。这是本次合唱比赛取胜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昂扬向上的二中精神在合唱比赛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不服气,不泄气,长志气的二中精神鼓舞合唱团全体成员克服困难,奋发而为一举成名。王泽宾老师的诗写得好:岂止亚军不服气,众志成城不泄气,撸起袖子长志气,康庄大道成国器!
向榜样看齐就是要学习英模的精神,学习合唱团的成功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再创佳绩。
孙东云老师在群内交流时说道:今天下午上课时结合学生背课文背不过,就说了合唱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就是对事认真,肯付出,拼的就是精神头,就是咱们二中的精神。告诉学生只要认真不放弃,坚持到底,课文一定能背过。然后再让学生背时,学生的精神头就不一样了,一会就背过了。
这种结合实际地学习教育活动最为实际,效果也最为明显。
向榜样看齐,最重要的是干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就是对祖国对人民的最大贡献。希望全校的教职工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贾生叶
2017.10.9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观看2021年《榜样》心得体会:树榜样标杆 向榜样看齐


2017年《榜样》心得体会:树榜样标杆 向榜样看齐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于9月28日晚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通过一个个平凡、生动、感人的故事,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引起广大人民的热烈反响。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树榜样标杆,向榜样看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向榜样看齐,就是要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初心是什么?龚全珍和甘祖昌用他们的一生作出回答: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身负重伤。在和平年代,躬身农村,省吃俭用,帮助乡亲们兴修水利、改造农田、购买化肥。
向榜样看齐,就是要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辈子的事。”这是扎根农村58年的“太行公仆”吴金印的座右铭。为改变狮豹头公社村民吃不饱的境遇,他带领村民改河种田,生生用双手拼出一条生路。把群众冷暖放在心,把群众致富压在身,为人民而奋斗,这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同样的,吴亚琴把居民们的事放在心上,当作头等大事。几十年来,她总是第一时间解决居民们的事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
向榜样看齐,就是要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启动资金,班子成员就以个人名义贷款;没有资源,就在土地上做文章,推动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没有种植技术,就请农业专家指导;没有现代化管理经验,就请经销商到田间地头搞“订单农业”。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党总支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如顶梁柱般撑起塘约村这栋“房子”,带领村民摘掉“贫困帽”,走出塘约特色发展之路。
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以新业绩新气象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榜样》观后感

近日,观看了专题片《榜样》,感触颇深,该专题片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用榜样的身体力行,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深刻入共产党人内心深处的亘古不变的誓言和坚守,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青春用鲜血甚至是生命守护着国家和人民,不怕苦不怕难,不畏牺牲,英勇前进,用生命书写为人民服务的辉煌篇章,践行一心为民的壮丽誓言。

《榜样》是当下教育培训党员的生动教材,也是千千万万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精神食粮。坚定的信念信仰、心怀群众的情怀、勇于当担的责任意识、创新奉献的进取精神无一不让人心中充满感动和敬佩,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学习,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一步步向优秀党员靠拢,一步步成为高素质的合格党员。

陈先达教授敢于创新,用与时俱进的新观点,抵制不良思潮,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正确的道路上燃起一盏明灯;龚全珍同志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记,却用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感染着每一名共产党员,他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希望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关怀;吴金印同志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益民好支书,为党为人民站好每一个岗,他心系群众,一心想着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榜样,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充满力量,给我们以正确的方向指引,作为一名党员,应学习榜样的优点长处,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2021《榜样》观后感:向榜样学习


2017《榜样》观后感:向榜样学习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今年已93岁了,从青丝到白发,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核潜艇事业。对远在天边的父母兄妹,黄旭华亏欠良多;对近在眼前的夫人孩子,他也无暇照料。对这个把自己献给国家的人,他的亲人选择以爱包容。(澎湃新闻 10月10日)

向黄老致敬!向和黄老一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致敬!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我们必须要让广大党员群众认识到,我们宣传赞扬黄老的事迹,是为了让大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黄老一心为国的精神,而不是去刻板地学习黄老为了国家多少年顾不上自己家庭儿女的行为。

在目睹过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的黄老那一代人看来,覆巢之下没有完卵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是血淋淋的残酷事实,国家太弱太落后了,国家利益是且只能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和家庭责任是且只能放在第二位的,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黄老那一代人看来,家国难以两全,哪怕能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都是好的。这就不可避免的让他们感觉亏欠家庭的实在太多,他们会为此深深自责,但却绝不会后悔自己所做的选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不能丢,但应尽可能帮助如黄老一样一心为国为民的榜样做到家国两全,减少他们对于家庭的亏欠。在战争年代,烈士为国捐躯之后,党和国家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照顾好他们的父母妻儿。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照顾好一心为国为民的榜样人物的家人,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榜样人物,我们相关部门要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尽量照顾好他们的家人,帮助他们做到家国两全。只有做到家国两全,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向榜样人物学习。如果仅仅强调榜样人物舍家为国的事迹,广大党员群众在学习榜样人物的过程中就有成为看客的危险。

2017《榜样》观后感:“榜样家属”也是榜样

专题片《榜样》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榜样真实地活在我们身边,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在为他们感动的同时笔者注意到,有一群人也同样具有可贵的品质,那就是榜样的家属。
正所谓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榜样们能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定然离不开家属的支持。以人称“太行公仆”的榜样吴金印为例,年过七旬的他还奋战在基层一线。30多年前,为了抢汛期,吴金印耽误了带女儿看病的时间,导致女儿得了败血症,成了聋哑人,这样的遗憾是吴金印心中的痛。在节目中吴金印的女儿用手语表示,她以前怨过也恨过爸爸,后来理解了爸爸,很想对爸爸说一声“我爱你”感动了所有人,这份宽容与理解是莫大的支持。
还有因公牺牲的廖俊波同志,在生前其妻子的同事都不知道她丈夫是当地领导;大国工匠胡双钱在等待实现造飞机梦想的漫长岁月里,面对高薪诱惑不为所动,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家人却支持他坚持下来;“生命守护神”杜丽群,从事着有潜在职业暴露风险的艾滋病救治工作,由于大多数人误解艾滋病会接触传染,她的家人也必然承受着各种压力,但她却已工作了12年......
榜样的家属是榜样不平凡力量的一部分,是成就榜样的“无名英雄”,可以说“榜样家属”已是榜样。听过太多由于家属反对而放弃事业、放弃梦想的事例,面对这些正能量的家属,笔者必然要去思寻原因。
笔者发现,原因还是在榜样身上。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受到好的熏陶。榜样富于理想、敢于创新,榜样一身正气、心系群众,榜样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榜样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坚守信仰、践行誓言。家属们与榜样朝夕相处,以榜样为“镜”做人做事就会有“榜样感”,这正彰显着榜样作为优秀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他工作过的地方,就会有一批人像他一样工作。”这是群众对榜样廖俊波的评价,同时这也是党员发挥自身示范作用的典型范例。“榜样家属”受熏陶学习榜样,自身也有了榜样的影子,是对榜样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影响与带动,体现榜样作为标杆、作为灯塔,指引着我们传承党的优秀品质和不灭精神的高尚情怀。
“榜样家属”也是榜样。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榜样家属”一样对榜样精神“耳濡目染”,只要我们向榜样靠拢,就定能成为让群众认可的合格共产党员。

2021《榜样》心得体会:走近榜样,向榜样学习


2017《榜样》心得体会:走近榜样 与榜样同行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专题节目于9月28日晚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节目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个个典型的事迹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走近榜样,用榜样的精神、意志来激励自己。
《榜样》中每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他们的精神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永葆本色的龚全珍,驾驭“战神”的刘锐,“姓马”更“信马”的陈先达,80后“网红”徐川,“太行公仆”吴金印,“小巷总理”吴亚琴,“樵夫”廖俊涛,第一书记尼玛江村……节目中出现的这一个个名字,活跃在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活跃在各个行业,以己之特长,为中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代表着共产党员这个集体,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们始终牢记着建党时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更牢记着他们对人民的赤诚之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站在在无数榜样身后,我们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立足岗位、务实工作,办事每件事,赢得万人心,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更坚强的政治信仰,接过守业和创业的接力棒,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很好的完成承前启后的使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一个个标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将这些榜样精神运用到工作当中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水平,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我们向榜样学习,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更要从事迹中读懂他们的精神品质,向榜样学习,更要向榜样看齐,用榜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要对照“榜样”找差距,从思想、行动、工作、作风等方面,查找差距,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立足本职工作,勤奋学习,刻苦专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磨练意志、锻炼党性、坚定信念,砺练品格,立足本职岗位,从自身做起,扎实工作,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近在眼前,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让我们以《榜样》为契机,走进学习榜样,不忘初心,坚定方向,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把使命放在心上、责任抗在肩上,切实担当其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平凡的岗位恪尽职守,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7《榜样》心得体会:以榜样为镜,向榜样学习

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榜样》专题节目播出,振奋人心,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在平凡的岗位谱写着不平凡的感人故事,他们的名字响彻祖国大地每个角落,留下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足迹,我们要以榜样为镜,向榜样学习。

《榜样》宣传片选取了九组代表人物,他们是全国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优秀代表,是时代的楷模,国家的栋梁。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向榜样学习,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虽然他们年龄不同、岗位不同、身份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但他们的初心一样,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民群众。比如搏击长空,守卫国土的飞行英雄刘锐;扎根山村,用实际行动帮助村民脱贫的第一书记尼玛江村;带领人民致富,忘我工作的县委书记廖俊波;改善社区环境,照顾老人起居的社区书记吴亚琴等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信任,一身正气,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

榜样是镜子,让我们看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榜样是明灯,照亮我们每一位党员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人民群众心中,做群众的知心人;榜样是一种力量,鼓舞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豪迈誓言。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向榜样看齐,以榜样为镜,用榜样的力量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党、坚定信念。始终牢记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其次是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做到心中有群众,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尝试,放开步伐,撸起袖子加油干。三是立足岗位,勇于奉献。观看这些先进事迹,鼓舞我们在工作中要兢兢业业、坚守职责,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榜样充满正能量,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党员需要榜样,人民需要榜样,国家需要榜样。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像榜样一样做人做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合格党员的职责,当一名党和人民放心的好干部。

2021《榜样2》观后感:向榜样学习,继续前进 800字


2017《榜样2》观后感:向榜样学习,继续前进
《榜样》专题节目的播出,集中展现近年来各行各业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让为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将军农民”甘祖昌;刘锐代表的保家卫国、搏击长空的“空天战神”教书育人、传播信仰的陈先达教授;事无巨细,为民排忧解难的社区主任吴亚琴……榜样,亮如明烛,灿若星斗。
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榜样》中的党员,涉及到各行各业,它让众多党员找到了“镜子”,找到了见德思齐的对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当见廖俊波之德,思清正廉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齐;作为教师,就应当见陈先达之德,思兢兢业业,竭尽全力,踏实肯干之齐……见德思齐,是作为一名合格党员应有的品质,行胜于言,我们应当将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强烈的标杆意识和高度的大局认知,将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高高举起,以“榜样”丈量继续前进的高度与深度,要让思想和行动时刻以榜样为准,做到形于高、立于位、明于势、掌于度。 
《榜样》都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讲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时,体现的都是在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工作的共产员,正是以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向我们传递着信念、奉献、坚守、责任、作为、担当和创新,我们共产党人要坚定信仰,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传承和发扬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坚守平凡的岗位,努力学习、加强创新,不服祖国重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真真正正的中国共产党员。

《榜样2》观后感:向榜样看齐

中央电视台《榜样》专题片是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是全面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延伸,该片主要内容是邀请部分今年获得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到场,通过典型实例、实际访谈等方式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务实、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风采。

用"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态度扑身在基层的"最美村官"秦玥飞;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山村孩子的人民教师支月英;用不服输的干劲,精益求精的态度,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大国工匠"李万君……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同样的精神底色,不忘初心,忠诚于党。一个好的榜样,所散发出的光热是强大的,也是最能够触动人心的。

当我们看到这些榜样的光辉形象时,不应该仅仅是感动和敬佩,更应该从他们的身上挖掘出更多的闪光点,来激励自己,完善自己。作为共产党员,更是要学榜样、做榜样。

学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高。学习他们忠诚于党的"奉献精神",支月英36年坚守在艰苦的山村教学,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却愧对了家庭,凭借的正是共产党员忠诚的坚定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才能有所作为,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具备实干精神。在当下这个嘈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党员队伍出现了一些问题,一部分党员干部丢掉了党性,动摇了信念,迷失了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时刻加深思想认识。

做榜样,保持思想行动步调一致。思想认识上的提高是精神食粮,补足的是我们的思想层面,而实际行动才是检验我们的唯一标准,党员干部不光要思想上跟得上,行动上更应该跟得上。在全国上下努力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中,面临的难关还很多,还有很多险滩要涉足,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看齐、从实际中出发,要通过实际行动,创造实际成果,实现自我价值。

2021《榜样2》心得体会:向榜样致敬


2017《榜样》心得体会:向榜样致敬

从小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那时的我们对榜样也许还是懵懵懂懂,渐渐的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舍小家为大家;总有那么一些人品德高尚的让人心生敬佩;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国家默默奉献几十年……是什么支撑着这些人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我想他们就是我们眼中榜样的力量,他们伟大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肃然起敬!
这次观看了中央台特别节目《榜样》,该节目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多种形式,生动的向我们诠释了作为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心有大爱,社会更温暖。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更温暖,不仅仅是党员所能决定的,许多党员用个人的小爱,给予了这个社会更多地温暖,给予了这个社会更多地正能量,他们用自己的牺牲和奉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同样,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完美地人间”,每个人都能为了社会的有序奉献一份爱,这个社会也将反馈给我们温暖。大家向榜样学习,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坚定信仰,始终不忘初心。“大国工匠”李万君,坚守电焊工岗位29年,用手中的焊枪诠释“工匠精神”;"天麻主任"罗官章,退休19年来带领村民种植天麻等经济作物,解决了乡亲们的“钱袋子”问题;扎根大山三十余载的教师支月英、侠骨柔情的“最美警花”李贝……这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就是一面面鲜艳的党旗,是一座座伟岸的丰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他们是全国党员干部的好榜样!正是他们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才能不忘初心。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根基,不断坚定信仰,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怀揣一颗爱民之心,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努力。
向榜样看齐,争做合格党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不仅是一个个标杆,也是一面警钟,做一名合格党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这只是对党员最低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党员,这些事情会做得更好,能够成为一个榜样。我们作为组工干部,更要学习榜样,向他们看齐,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让自身成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生动诠释,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亮!

2017《榜样》心得体会:榜样的传承

观看《榜样》系列专题片以后非常感慨,专题片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这些精神对于生活、工作而言都是指路的明灯。

榜样的力量是代代的传承。老一辈的老党员讲述不忘初心老故事,作为新一代的结合“两学一做”工作深入学习《榜样》中的精神养分,并将其与社区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确保中央、省、市、区的重要精神传达到位,以良好精神风貌对待工作。

榜样的传承是不断的创新。看到《榜样》专题节目讯息是通过党员干部微信群的通知,同时在微博、朋友圈也有相关的信息,微博上单个先进事迹的视频观看起来也很方便,“两学一做”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它在不断的与生活中的新技术、新环境结合,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党员干部的精神土地。

榜样的传承是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是一句口号,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断为之努力的梦想,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五号,我们从未忘记改革开放的梦想。不断汲取榜样力量,将榜样力量融入工作,我们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后感《向榜样看齐——《榜样》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