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曾国藩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00字。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00字,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00字

文|郭怀亮

偷得浮生半日闲,随手捧上一本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品读了这位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张宏杰先生此书别于大街小巷中的曾国藩“成功学”,一般写曾国藩的书,读来气势恢宏,多数详述了曾国藩如何取得成功,几乎全是励志之言,给读者的感觉更像是“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从点滴细节入手,更是通过对曾国藩进行普通人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不普通”的一生,整本书读下来,给了读者更多的代入感,让我们感觉,这仿佛正是在写我们自己。

书中的曾国藩,是一个同你我一样的人,既有“正面”,也有“侧面”。书中描述道:曾国藩也有一些“小毛病”,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脚;他也面临日常生活的窘迫:在做穷京官时,成天为钱发愁,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祖父生日宴会时多收一点“份子”,他未雨绸缪地加大了社交力度。在打仗时候,他经常自己算卦,中年之后的曾国藩常常将“天命”挂在嘴边。正如张宏杰先生所言:“细节中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人可爱”。

我甚是喜欢此书之处在于书中的曾国藩如此真实,可以看到曾国藩同你我一样,在遇到困难时,也彷徨,甚至“听天由命”。但是,更多看到的是不屈的意志,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能够将“书生气”转化为处世之道,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又能坚持自己的原则。透过书中的曾国藩,看到现在的我们,我们在工作中,不时遇到难题、挫折,一切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要看到梦想、努力和希望,通过自我努力去争取、追逐、奋斗。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常怀自省之心。未经历练的曾国藩初入官场时吃尽了苦头,因为他只看得见别人的错误,却看不见自己的不足。初入职场的我们,何尝不是眼高手低,常常忘了要做好自己的“日课”。古语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曾国藩为镜,我们也能照出自身的不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当常怀自省之心,常思克己之道。

近来,常读传记作品,通过文字去了解一个个“人生”,没有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复制品”,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于不同的环境,他们都练就了自己的处世之道,或坚持己见,或顺生而行。然而,于不同之处可窥见相同点,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我想,这大概就是最完满的人生。

-作者-

简介:郭怀亮,就职于贵州分行营业部办公室,每一次拿起书本,都是一次说走就走的灵魂旅行,打开一本书,进入一个新世界,体验一段不一样的经历,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懂别人的书,写好自己的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一)

文/李菲

张宏杰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他的这本书在普通的传记叙事之外也带着一定的学术感觉。作为一本研究曾国藩的专著,本书内容丰富、体系严密。尽管部分章节有凑字数和重复之嫌,但瑕不掩瑜。

本书体系上分三个部分。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这部分实际上就是对曾文正一生的概述,读完这部分,对曾的生平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左侧面:一生收入和支出,这部分是全书最学术的地方,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作者通过讲述和计算曾公在不同阶段的收入与支出侧面反映了晚晴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弊端,以及朝廷内外腐化成风的现实,以小见大;右侧面:迷信和天命。如果前面两部分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立体化的曾国藩的话,那么这一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曾文正。

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也让曾公从"轻狂"走向了"成熟".这个成熟,自然有些讽刺之意。作者说:真实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人"可爱。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尘世中,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

的确,六十二年的人生旅程折射了当时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现实:朝廷垂垂不如当年,满朝文武只知自保或苟且或依然不知所谓的穷究理学,京城内外腐化不堪,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太平作乱……乱世如此,偶尔出现的个别心怀天下的人也"前仆后继"的被当时的黑暗"规则"侵蚀、腐化。仅仅少数人在实现自己抱负之时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衷:林则徐一生自诩清廉不阿,然而任巡抚期间也曾大量收受"陋规"银子;曾文正常言自己"不靠当官发财",然而也在不断行贿,甚至纵然过属下公开贪污……

这些丑相原因何在?源于制度的阴谋与懒惰。是社会的整体对腐化不堪的制度的纵容与承认导致了一个又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官场新人从"无知"走向了"成熟".对于晚晴官场而言,不融入这个染缸就是不懂事,只有深入这个利益集团——这个全天下都陷入其中的利益集团——才是成熟。

曾公融入了,但是,他依然很伟大。因为他做到了常人所不及的"外黑内白",同时成功的塑造了良好的品质形象。他纵容下属的合理腐化,却又以身作则,不行贪污之事,在做了十二年中国最有权势的人之后,在总督岗位去世之后竟然只有两万两的身后银。他少年至中年潜心研究理学,却又不为理学所困。他工于心计、城府极深,却又发自内心的以诚待人,连公认的冤家左宗棠最后在他去世之后也不得不念他的好。

曾公不能作为一个榜样来对待,但他身上很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一曰忍。

曾国藩一生三次"为众人所唾骂",又有三次军事大失败。但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他在家书中教育儿子:"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半。""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真处逆境之良法也。"

二曰诚。

曾一生"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他把"诚"当做天道,始终强调做人的学问,最基本的原则和思想就是诚,而且"诚"必须出自内心,谓之"血诚".《菜根谭》里有句话说: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诚"不是傻,不是呆,而是一种襟怀,襟怀明月,胸纳清风。在"诚"的基础上,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坚持原则。"诚"不是当和事老和稀泥,而是团结人的一种基本态度。待人以诚,对事业和工作也应该"诚",这种"诚"上升国家、单位的高度就是"忠诚".

三曰拙。

曾做人以拙为本,在军事上也以"结硬寨、打呆仗"闻名,以力求先立于不败之地。行军打仗数十年,除一开始几次失手外,他没有大的跌蹉,正是得力于此。曾公的拙,其实就是天资不行,但这一点恰恰是曾公成大事的一个关键。因为愚钝,才会花更多的时间脚踏实地的学习与求知。但凡事过犹不及,脚踏实地固然是做事的基本原则,但是兵者诡道也,有一些特殊情势下,也需要敢于冒险,大踏步前进。

四曰恒。

书中写道: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从道光二十二年立志自新之日起,曾国藩开始了对自己全方位的改造。他的办法是"日课",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检查自己的一举一动,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要甄别出来,深刻反省。曾国藩正是通过这种自修方式,逐一检出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点毛病,在几乎所有细节中贯彻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他的进德修业,才迅速而有力。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曾公堪称"晚清中兴第一大臣",其道德文章、为人方式、军事战略等值的我们学习的太多。放之于当时的大背景下,曾最伟大的之处在于他跳入了一个会将所有人染黑的大染缸却保持了自己内心的纯洁与明净。的确,他有很多不足,有很多我们可以以现代视角批判之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虽由我们现在肯定而当时否定的的"轻狂"走向了现在我们否定而当时肯定的"成熟"(实际上我们现在对着二者的态度并为真正改变),然而,他骨子里依然是一位"圣人",一个心怀天下、内心纯净的"最后的圣人".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二)

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缺点

这些年,曾国藩一直都是出版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不同程度地活跃在各大书店、报停、地摊、盗版书摊上,为无数迷信成功学、渴望通过研习为官之道改变命运的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大家学他的"慎独",学他的"隐忍",学他的"内圣外王",学他的"牙齿打掉和血吞"……但是我不想光看到这样的曾国藩,我知道真实的他肯定不是这样高大完美,我知道他之所以没有割据一方称王称帝肯定另有隐情,所以,我更愿意随着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起探求不为人知的那些历史潜伏层。

果然,没有失望。书籍开篇非常直白地开始介绍曾国藩的仕途。跟十四岁县试第一的左宗棠、十七岁考中秀才的李鸿章、十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的梁启超比起来,曾国藩简直是个怂娃。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还没考中。这次之后他咬牙发奋,冲破了父亲刻板教育下形成的僵化教育思路,转过年来就考中了秀才,然后又一年考中了居然,然后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飞黄腾达。

如果这样写下去,就没意思了,曾国藩顶多就是个在应试教育体制中熬出头的高考状元,没啥过人之处。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点了翰林之后,曾国藩开始"拜客".说白了,到处走亲戚去,管你远的进的血亲宗亲八竿子打着打不着,都要去见见。言外之意:"我考上啦,要当官去啦,你们不给我点儿盘缠路费小礼物吗?"

这次"打秋风"足迹遍布湖南湘乡、宁乡、衡阳、清泉、耒阳、永兴、邵阳、武冈、新化、安化等十多个县州,差不多三千里,简直是个迷你版长征了。可怜那会儿没有支付宝,要是有,估计曾国藩得成天挂在Q上让人往他余额宝里打钱。他拜了近两千户人家,跟个要饭的和尚似的,一路敛钱。这曾老兄财商不得了呢!

好了,盘缠路费凑足了,喜气洋洋的曾大员走马上任,开始了京官生涯。客观讲,曾国藩在国家公务员的岗位上可谓平步青云,十年,七次加薪升职,连杜拉拉都没这么快。但是意气风发的湖南才子并没有被这种成就蒙蔽双眼。我们知道,那会儿的大清朝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内忧外患加在一起根本不得安生,但是朝廷里的要员还是一副混日子的样子。曾国藩看不下去呀,想干一番大事业,他大胆提出京官办事"退缩"、"琐碎",犀利毒舌毫不含糊。

也赶上他运气好,道光皇帝死了,咸丰皇帝二十岁,正年少气盛,也想做事。曾国藩趁机赶紧上书,建议皇上"日讲",说白了就是督促皇上多听听时事。皇上当然高兴,但是养尊处优的官员们不高兴了。你曾国藩算哪根葱,没事儿找事儿你闲的蛋疼?于是大家都联手讽刺揶揄他,积极向上的曾国藩反倒成了一个大笑话。

换做一般人,也许就很识趣地闭嘴了,曾国藩偏不,他不但要说,还要使劲儿说。他公然上书给咸丰皇帝挑毛病,说他"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不求实际"、"言而无信".这根本就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啊!好吧,曾国藩如愿以偿地被嫌弃了,皇帝把他的折子直接进废纸篓,这个人也就雪藏了。

渴望做大事的曾国藩只好寻了个外差,离开北京。这也是他训练湘军的开始。到了地方,曾国藩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用他的no zuo no die的节奏继续得罪人。他不尊重过行政程序,视地方官员如无物,毫不顾忌人家的面子。官僚体制内最可怕的就是帕金森症候,谁都讨厌有个能干的人搅乱秩序。你可以当好官,但是你不能妨碍我们当懒官。曾国藩得罪了这些养尊处优的地方要员,无数次被人穿小鞋。

另外,练兵就得用钱。那时候湖南的八旗兵甚至有兼职做理发师、修鞋匠的,就因为军人工资太低了。曾国藩练兵舍得给钱,高薪。可是高薪出自哪里呢,去哪里筹钱呢?曾国藩又造船又招兵的,四处想办法筹钱,惹得地方大员眼红。好哇,你搜刮民脂民膏,我们也上!就这样,曾国藩一番好事儿又办了坏事儿,引得人神共愤,被人告状告到了咸丰那里。皇帝更不待见他了,找了个借口,把他从京二品降到三品。为什么曾国藩吃了败仗恨不得跳水自杀?他被逼的!他就想踏踏实实做点儿实事儿,可惜他不懂为官之道,做人太直太楞!他的情商远没有财商高。

至于后来他是如何成为封疆大吏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书,我不赘述。

比起后来那些"慎独"、"隐忍"、"内圣外王"的成型理论,我更喜欢探求曾国藩形成这些理论的过程。他当年是那样一个愣头青,竟然能够打磨掉身上的利刺,成为一个"牙齿打掉或血吞"的忍者神龟。

凡成大事者,忍字心间绕,自控能力必须一等一地强。曾国藩强到什么程度?他几乎每天都要写日记,剖析自己的每一件小事,真真做到"三省".张宏杰在书里记录了一个小段子,说曾国藩恨自己"好色".多看了美女几眼,就要在日记里骂自己"大无礼"、"直不是人,耻心丧尽";中午闲来无事不想看书,跟媳妇嘿咻了一下,竟然也要在日记里骂自己"真禽兽矣".那些一看日剧就熬通宵、一打游戏就收不住手的小人物男女们,你们还好意思说命苦只能赖政府吗?

考验人的,除了困境,还有顺境。在艰苦的环境里人不容易犯错误,因为机会少,反倒是日子好过了容易走上不归路。苦出身的曾国藩在家里经常带着弟弟们放牛、种菜、拾粪,他们甚至到集市上卖过菜,到菜市场帮人推过运碑车。

后来飞黄腾达了,曾国藩并没有就忘本,甚至更谨慎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专门有一章讲述曾国藩的经济生活,也从另一个侧面讲述了他"忍者神功"的盖世无敌。曾国藩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他做京官的时候决定,以后闺女的嫁妆只给两百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曾国藩府里养各种幕僚、用人,一年的开销是两万两!(画外音,这真的是亲爹吗?)难怪经常在身边的幕僚赵烈文说:"大清二百年不可无此总督衙门!"

我之所以推崇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就是因为这些平时看不到的"侧面"打动了我。

我们常说看历史要客观,评判历史人物要客观。什么是客观呢?历史学里有个注重考据的兰克学派,他们的观点就是历史研究只需要最大限度地考证资料,让我们看到的历史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的历史,而不做评说。从某种程度上我是赞成的。谁对?谁错?很难评说。你爱,或不爱,他就在那里,这就是他全貌的样子。

最后来点儿煽情的,曾国藩在晚年的时候流露了悲观失望的色调,他对赵烈文说:"上次我去北京见皇上,发现北京的很多泉水都枯了,连御河都断了,这是不好的征兆。现在,朝中没有正人君子,用人行政一片混乱,看来这个王朝挺不了几天了,我真想早点儿死,不想活着看到她灭亡。"他甚至说:"压力大的时候,恨不得直接躺棺材里,那样就能心安理得地休息了,比活着还更快乐些。"言外之意,只要活着,就得为国家操心。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时期那句著名的演说词:"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难道你能说,这些人追求的,仅仅是功名利禄?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反正,我是喜欢这些正面与侧面的。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三)

千古完人的耻辱与戒邪淫

最近读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颇有感触。

在书中的第一章,作者就写了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为什么书中开篇就写曾国藩遭受过的耻辱呢?因为曾国藩认为耻辱与挫折是他人生成长的最大助力。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人生中的第一次耻辱。那是近两百年前的大清朝,这一年,二十一岁的曾国藩参加了人生中第六次秀才考试。或许确实是没多大天分,或许父亲兼老师曾麟书的教育实在不咋地,反正此前的曾国藩是连考五次都没考上秀才。年轻的曾国藩很上进,力争上游,而且心理素质也过硬,没有被失败打倒。虽然考了五次都失败了,但在第六次考试到来之前,曾国藩还是下了不少苦功准备,考后也自觉发挥不错。满以为这次能一举考上秀才,没成想发榜之日,竟被当时的学台,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发布公告,公开批评他的文章缺乏思想深度,文章条理也不太清晰。秀才肯定是不能入围,但因成绩尚好,以佾生注册,可以算作"半个秀才",本来一般人考秀才要先通过县试,府试,才能参加最后的院试。如果是佾生,可以直接参加最后的院试,考过了就是秀才。

在很多人看来,虽然第六次也没考上秀才,但好歹还是有进步,说明自己最近的苦功还是有一定成果的,自己还年轻,下次再努努力,再进步一点就可以考上秀才了。虽然这次的考试成绩不值得大肆庆祝,也还是值得欣慰的。但没想到,曾国藩却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公开批评为奇耻大辱。回到家后,他闭门不出,咬牙发愤。没想到学台的这次公开批评,居然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学了十六年也没学通的曾国藩突然豁然贯通,脑袋突然开窍,突破了父亲刻板教育下形成的僵化文笔思路,文章水平大有长进。转过年来,第七次参加考试,曾国藩一举中了秀才。没想到考秀才时的耻辱,居然成了曾国藩一生功名的开场锣。又一年,他中了举人,再过了四年,他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便会觉得,原来人还是要受点耻辱,吃点苦头才能成大事啊。但为何社会上有过耻辱的人不少,而成大事的人不多呢?就拿曾国藩受到的这次耻辱来说,换作是你,你会因为被学台批评文章写得不够好而咬牙发愤吗?现在很多人即使受到了批评,也会无动于衷。也有很多人受到批评,可能会有点难受,但我想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考中半个秀才的喜悦应该会盖过这么一点难受,而不会想到去咬牙发愤。

最近听到几个故事,主人公都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在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遭受过无数的羞辱和委屈。这种耻辱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以至于他们都曾咬牙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出人头地。正是这种耻辱,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奋发向上,奋力拼搏,而且付出的努力绝对要比常人多很多倍。以前对"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这句话不大理解,现在才明白,从另一个角度看,苦难,委屈也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最大动力。对一般人来说,偶尔一两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激情四射是不难的,但有几人可以做到长期斗志昂扬呢?而生活中不少普通人能超越自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数耻辱的鞭策。

当然,生活中有些事情是非常明显的耻辱,比如有陌生人冲上来就给你几个耳刮子,你肯定会认为这是对你的侮辱。但生活中也有一些事情,是不是耻辱则是取决于个人的态度。

记得那时在江西老家上学的时候,只要是比较重要一点的考试,肯定会在班内甚至年级排个名次。你如果去问那些考试成绩老是排在后面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好,你觉得这是耻辱吗?据我上学时的观察,很多人用他们的态度行为这样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有什么,我都习惯了,我本来就不怎么会念书,而且我也努力过,这能算什么耻辱呢?反之,如果是一个成绩稍微好点的同学某次考试突然名次大幅下滑,他一般都会脸上挂不住,认为这是他的耻辱,进而咬牙发愤。由此,我们看出,考试名次靠后这件事本身对个人的学习并没有多大影响,有影响的是你对自己名次靠后的态度。如果你对自己成绩靠后早已麻木,那即使考出再差的成绩也不会对你有什么触动。如果你认为自己成绩靠后是你的耻辱,那么你一定会发愤图强,从而一步步提高自己的成绩。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总是麻木的人多一点。我们都知道,长期邪淫的人,后果是非常惨重的。外表上,你会面容憔悴,无精打采,身体机能差,萎靡不振,提不起精神,视力下降,气力弱,容易生病,甚至未老先衰。生活上,你会处处不顺,工作不顺,事业不顺,爱情不顺,婚姻不顺。精神上,你会压抑痛苦,缺乏自信。当然,你可能不会有所有的这些症状,但你总会有那么几项症状是相符的,我就不信邪淫这么久,邪淫却没有在你身上留下丝毫的痕迹。据我自己的经验加上我的观察,当我们面对着邪淫给我们的回报时,我们很少有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我们更多的是麻木,习惯,见怪不怪,甚至是破罐子破摔,我就经历过很长的这样一个阶段。当时的我好像缺了心眼似的,面对着身体上越来越多的症状,面对着日益萎靡的精神状态,我竟然毫无感觉。如果有,也只是邪淫后的后悔,但也仅仅是后悔,很快对邪淫快感的贪求就盖过了那么一丝的悔意,于是我又开始了邪淫。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邪淫带给我的,样样都是奇耻大辱,一个正当年轻的小伙子,别人都是生龙活虎,而自己却老是无精打采,这是奇耻大辱;初中时学习成绩比我差的在高考时考上了一本,脑袋没我灵光的也考上了一本,而我却因邪淫到最后只落了个普通的二本,这是奇耻大辱;以前老是沉浸在黄色网站,对那些虚幻的女主角爱入骨髓,现在真到了谈婚论嫁时却丧失了男人起码的自信与尊严,对婚姻恐惧不已,这更是奇耻大辱。当老家那些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同龄人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而自己这个所谓的大学生现在却穷困潦倒,这也是奇耻大辱。现在我能慢慢认识到邪淫带给我的无一不是奇耻大辱。但那时,我有的只是麻木不仁,浑浑噩噩。

但放眼望去,麻木的似乎不止我一个人。如实而论,很多人对于邪淫给他们带来的种种症状,多多少少有点麻木。因为邪淫带来的症状不是突然而至,而是有一个缓慢的过程。突然来不少症状,我们肯定会受不了,但如果症状是缓缓而来,我们则会在不知不觉中习惯这些症状,直至最后的麻木。从这点来看,我们更像温水中的青蛙,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向了毁灭。

《了凡四训》中也说,改过最重要是要有耻心,"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有了耻心,成圣成贤有望;没有耻心,则无异于禽兽。你说我们改过,我们戒邪淫,还能有比耻心更重要的了吗?

羞耻心才是一个人改过的根本动力。我们老是寄希望于外在的力量来帮我们成长,帮我们改过是不大现实的。就像一辆停在地面的汽车,如果靠人去用力推动,你说那得多辛苦,而且根本就推不远,甚至根本推不动。而一旦启动汽车的发动机,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要改过,要戒色,只有羞耻心能给我们提供这种内在的,强大的动力。我们的羞耻心有一分,动力就有一分;羞耻心有十分,动力就有十分。总之是羞耻感越强,内心发出来的力量才越大。

你想想如果我们对邪淫的种种症状都已慢慢习惯,甚至是麻木。请问我们哪有决心,哪有魄力来戒邪淫?而如果缺乏决心,缺乏魄力,戒邪淫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句无力的口号而已,喊喊是蛮带劲的,但却不会有多大效果。

怎么办?你至少要像曾国藩那样有着追求上进的积极态度,如果你抱定了得过且过的想法,那谁也帮不了你。其次,你要不断擦拭你那颗浑浊不堪、浑浑噩噩的心,要清晰地认识到,邪淫带给你的绝对是奇耻大辱。知耻而后勇,如果你连这个耻都不知,连对这个耻都认识不清楚,你怎么来后勇?你怎么来像曾国藩那样咬牙发愤?

醒醒吧!不要再浑浑噩噩过日子了,翻出你的良心来,拾掇拾掇,晒一晒。千万不要做只温水中的青蛙!千万不要在麻木与浑噩中亲手葬送掉了自己的人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_22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2200字

写给驴拉磨思维方式的人
阅读历史,都是从今人的视角去看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难免会有偏差,但是同时代的人看同一人物同一件事就能一致吗?虽然我们不能全面地把握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某人某事的某一点某一面去汲取营养。
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就像几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顺便说起了一位大家彼此都很熟悉的老朋友。人物生动完满,有血有肉有感情,非常亲切。我们不需要全面把握曾国藩,但他身上散发的优秀品质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他不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却做出比他聪明许多的人做不成的事。他不断修正自己的品质是不能被否定的。看看今人,有几个能修正自己?
福禄寿禧是多少代中国人追求的目标,走进中国南北东西各种各样的深宅大院,处处彰显着房主人人生追求的木雕砖雕都是以其为主题。然而,拥有了福禄寿,就一定能获得禧吗?这恐怕必须由自己的“心”说了算。
提起鲁迅,凭他笔下的阿Q和祥林嫂就能归于伟大。天天无所事事,整日游游荡荡,常常把“小子打老子”挂在嘴边,快乐异常的阿Q;逢人就讲自己的不幸,只强调自己的苦,不靠自己的力量而要借助神的力量改变自己的祥林嫂。这样的人现代社会并不少。
最近遇到几个与此相似的患者。第一位是个八十多岁的老爷子,因为头疼头晕严重失眠来寻求帮助,他每天会凭自己的心情给我下每天不同的医嘱,稍有不同意见,就会提高八度。他口口声声要与我沟通,但他只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听我的意见。他的所作所好像只是为了印证他的正确伟大。他可以批评我的医术低劣,但他的痛苦因他的行为而无法解除,那是不争的事实。另一位是将近五十岁的和尚。他右侧协肋部胀痛,怀疑自己腹部有异常组织,常常因焦虑而大汗淋漓。由于消瘦,通过腹壁可以触摸到脊柱,他把脊柱认为是异常的东西。各种正常的检查结果都不能消除他对疾病的恐惧。问诊的过程中,了解到,八岁随父母迁居于此。常年打闹不停的父母相继组成了新的家庭。他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出家脱俗。他的身边聚集了许多像母亲一样的女居士。由于,接触的时间有限,不了解他出家脱俗的真正原因。但是,“做了和尚就能抛开尘世的烦恼”也许是他最初的想法。然而,人的烦恼怎么可能通过做和尚就能消除呢?这就像不想让草生长,用大石头压在草上,顽强的草依然会从石头下面长出来的。第三位是一个信佛的六十多岁的女性。她文化程度不高,直线思维,做事刻板,不会拐弯。认为多穿点就不会受凉生病,身上可以套五六件衣服,致使衣服总是汗唧唧的。虽然衣着整洁,但有汗味,又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遭人嫌弃。总是担心自己角膜溃疡复发,食物非常小心,仍然时不时因饮食而眼睛不适。她说吃海带也能加重她的眼睛疾患。由于担心的事情太多,晚上整夜整夜地失眠。在她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念佛经,但又不敢念的时间过长。
人身上的所有不适都是用心感受来的。有了这种能力,人能及早发现疾病,而恰恰因为这种能力让有些人痛苦不堪。症状在医生眼里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器质性,一种叫功能性。器质性,如果不去治疗会持续恶化,比如胃溃疡。功能性则不同,它常常时好时坏,时轻时重,也有消失的时候,症状可以反反复复持续很多年,甚至十几年二十年,这类疾病对患者躯体的伤害是微乎其微的,但对心理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它让人痛不欲生,比如失眠。因为这两类疾病的后果不同,医生往往采取两种态度。前一种,积极主动,后一种轻描淡写。人对疾病都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患者常常忽略自己的能力,过分依赖医生的帮助。器质性疾病,医生的帮助不可或缺,功能性疾病则需要医患之间的共同努力。
“驴拉磨”思维的人总说,“我的痛苦都是因为某某某,如果没有了某某某,我就好了”。现实情况却是,只要“如果”存在,“好”就不可能实现。认知心理学认为事件的结果不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对事件的认知决定的,这就是著名的“ABC”理论,A是事件,C是结果,B是对事件A的认知,C由B决定,不是因为A。比如:考大学(A),考上了复旦(C),如果认为考上北大清华才算成功(B),考上复旦那就是失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考上复旦能算失败吗?
有“驴拉磨”思维方式的人只强调自己的痛苦,却不想改变自己。看医生,有时候只是为了博得同情,有时候好像还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正确。比如某些腰肌劳损的患者,总问能不能除根自己的疾病,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之所以叫劳损,就是因为过度使用,给腰适当的休息加运动就OK了。那些患者强调病痛时时发生,自己多么痛苦,不改变,继续痛苦,复发求医,不停地“驴拉磨”。
改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认知心理学认为观念改变了行为就在改变。“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最好的改变方法。“行万里路”让人视野开阔,“读万卷书”让人观念更新。人遇事总爱责怪他人,不从自身找原因。试想想,我想举手抬腿多么容易,要求他人举手抬腿还那么容易吗?遇到困难,多从自己开始,少要求些他人,会幸福很多的。
想改变容易,真正改变还需要勇气和耐心。想通过意志力改变的,往往以失败告终。改变的勇气和耐心来自于明确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曾国藩以常人的智商建立了不同常人的不俗的功绩与他不断学习,善于修正自己,有明确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分不开的,这一点应该算作一种楷模吧!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_12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200字

一直对曾国藩这个人物无感,觉得读曾国藩的都是一些老气横秋的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全部认知只限于:第一,历史上他是晚清时期的重臣。第二,他是个很值得学习研究的人。(毕竟现在有大量书籍或者自媒体在解读曾国藩)。
我在想,如果他有幸活到今天,一定会以“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为题去各大高校巡回演讲。但是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这其实是一个谦虚谨慎的老头儿,是一个不完美却真的值得很多人去学习的老头儿。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这样一个曾国藩,他正直又不乏圆通,清廉却也有挣扎,智慧但又有点笨拙。正直、清廉、智慧固然是正人君子的题中之义,但是圆通、挣扎、笨拙则给他增添人性的质感。
对曾国藩的无感到读完不由自主喜欢,怎么说呢,曾国藩的正面就不说了,来说说他性格的侧面。挺喜欢他的诚实,他的坚持原则。比如很多人都读《史记》,面对这样如雷贯耳的圣书,他就像我们小学课本里的皇帝新装里的小孩一样,敢于诚实的说出《史记》中不和逻辑之处。我们知道,平凡世界里做到诚实本就不易。更何况面对权威时候仍保持诚实,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坚持原则这点更加真心佩服,明明已经出将入相,别人眼中他已“功高震主”了,却连喝个黄酒都要自己出门去打。
最有意思的也是我最喜欢他的另一个侧面是他的“清廉”很有意思。其实严格来说在很多史学家看来曾国藩不清廉,他还是有很多灰色收入的,但是他的灰色收入从来没有纳入个人以及家庭的口袋,而是用来办事儿,还是公事儿。如果说海瑞的清廉是方刚不阿,宁折不弯。那么曾国藩的选择更加值得推崇。虽然海瑞的名垂青史,可是海瑞活着的时候因为他的过分清廉,让他日子很不好过。这个“不好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以及家人生活拮据艰辛,二是因为他的鹤立鸡群的清廉,把别人衬的形象很不正面,这让他被孤立被边缘被排挤。日子自然过得不和谐。曾国藩是闷声干大事曲线救国的路线,他只想实实在在干些事实,他不图虚名。他很机智,他知道一旦清廉的名声在外,会招来过多的瞩目,反而不利于踏踏实实干实事。为了更好的完成大业,所以他选择表面上的和光同尘,骨子里却秉承着清廉。虽然海瑞的清廉很值得后人学习,但我更喜欢曾国藩的“和光同尘”。
之前看到一篇微信文章,里面有一句精妙的概括说:曾国藩是庸人的楷模。庸人不是指最后的功绩,而是起点:曾国藩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可能源于自己不再少年,略去了少许不切实际的想法,渐渐地不会再那么佩服那些起点高的天才,而更加的去佩服那些对自己够狠,自制力特别强的人。比如曾国藩。我读完这本书虽然也没有学到一丁点儿什么成功学,但是我仿佛明白了怎么去长跑。
写到这里,恍然大悟为什么喜欢曾国藩的大都是男性,而且还是中年往上走的男性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想不起来了我这样一个叛经离道的人是什么支撑我读曾国藩的。Who tell me why?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500字


对曾国藩的认识 听说过曾国藩和李鸿章 貌似都是在军事上有所成就 也是挽救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 殊不知 其也是一位圣人 孔子云:邦有道 不废 邦无道 免于刑戮 在晚清奄奄一息的朝局下 竟能修炼出这么一个伟人 虽邦无道 亦不费也 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曾国藩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毅力 在读书前半部的时候 不管多复杂的逆境 曾总是能够坚持下去 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恒心 可以不计较自身得失 勇往直前 书中最后也描述了曾日记中不断提到的恒字 他在给自己儿子的书信中写到: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 万事无成 德无成 业 无成 亦可深耻矣 逮办理军事 自矢靡他 中 间本志变化 尤无恒之大者 用为内耻 尔欲稍 有成 。

对曾国藩的认识

听说过曾国藩和李鸿章,貌似都是在军事上有所成就,也是挽救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殊不知,其也是一位圣人,孔子云: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晚清奄奄一息的朝局下,竟能修炼出这么一个伟人,虽邦无道,亦不费也。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曾国藩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毅力。在读书前半部的时候,不管多复杂的逆境,曾总是能够坚持下去,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恒心,可以不计较自身得失,勇往直前。书中最后也描述了曾日记中不断提到的恒字,他在给自己儿子的书信中写到: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

无成,亦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矢靡他,中

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

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可见,我们看到的毅力,也是其每天自省,自律中,日日磨炼而出,并不是天生如此这般。

关于立志

书中还提到立意或者说是立志,王阳明说:立志为贤则贤,立志为圣则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人如浮萍,乘桴浮于海。曾国藩直接立志为圣贤,可谓一步到位的立志了,而此后日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个志向,就算到晚年也依然如此,到了寿终就寝之日也依然如此。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马拉松冠军,有记者问:您是如何坚持到最后,跑完全程的?,他说:我在最后阶段,每次都会定制一个目标,完成这个目标后,进一步制定新的目标,不断的完成目标,给予我莫大的动力,直到达到终点为止。可见,目标的制定与完成,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把立志与毅力联系起来,就成就了书中的曾国藩。书中讲到一个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某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分三组人,第一组让他们举起重物,仅仅是单纯的指令;第二组让他们举起重物,并告知他们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取得第一名;第三组,让他们举起重物,并告知他们这重物关联着电力系统,会造成整个城市的电力瘫痪。最终的结果是:第一组评价时长10分钟,第二组20分钟,第三组30分钟。由结果可见,人类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效果,与其意志有很大的关系,第三组人员由于有责任感,担心城市及其家人的安慰,将毅力发挥到了极致,这其实就是他们的志更加的远大,更加能够支持他们坚持更久的时间。所以,曾的立志成就了他的毅力,而对这个志坚定不移的努力,也是最重要的。

关于不移

孔子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君子不在立志上厚积,则没有坚持的力量,学习将不能稳固。这在曾早期立志的时候,最为常见,其虽立志,但是整天出去云游,窜门,不是诗词歌赋,就是醉酒痴迷,而事后又总是反省自己,次日却依旧不能改之,随后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慢慢有所成就。就算我们立志了,自省了,自律了,但是不要忘记你不是一个人,身边有媒体,有家人,有朋友,甚至有敌人。他们会对你或多或少的造成影响,比如左宗棠对于曾,就是一个极大影响的人物,忘恩负义,落井下石,背信弃义,每每见到他人,必定数落曾的不是,恶语相言,不胜其烦。但是曾,却能够置若罔闻,不动如山,正襟危坐,甚至在左宗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他。正所谓上面孔子那句话:你是主忠信的,无论哪个友人有不顺从自己的志向的,即使是再怎么过分,也不要被撼动,改变自己的志向。曾把这句话用到了极致。

关于天才

爱因斯坦是天才,乔布斯也是天才,天才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所以伟人的成功,我们往往归咎于他们的天才。可是看了这本书,看到了左宗棠,才意识到,天才并非就是天才,左宗棠的天才与曾国藩的愚钝相比,简直是一个天鹅,一个癞蛤蟆。可为什么曾国藩却成了伟人,而左宗棠一辈子都靠他那张臭嘴在诋毁曾国藩呢?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优秀范文)


曾国藩,一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些年来各种畅销书的主角。历史课本上的曾国藩建“大团”、创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立下赫赫功勋,功臣伟人形象,令人遥不可及。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的书,要么晦涩难懂,要么云山雾罩,抑或是不知所云的厚黑学。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但是张宏杰先生经过严密地考证,运用别样的视角来审视曾国藩的一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他资质不高,年轻时还非常激进暴躁,骂同僚、骂皇帝,被众人排挤,最终却华丽转身,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书中用非常细致,甚至琐碎的日常材料,构造出拙诚、勤勉、务实、自律的曾国藩,多了真实的味道。

我觉得,曾国藩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勤和恒。一个人短期勤奋是能够做到的,但像他这样一辈子勤奋,达到了恒常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有时候总以为能者无所不能,伟人小时候就是天才。但事实上,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天分并不高,科举连续考了七次,一直到二十三岁的时候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李鸿章评价自己的老师“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但是曾国藩极其勤奋,酷爱读书,为官一生没有其他财物,除了衣物就是书。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不惜花光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百两回家路费、典当自己的衣服,只为购买一套《二十三史》。回家后闭门不出,每天圈点十页,发奋苦读一年方止。到晚年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认为书才是治疗病痛的药,写下“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读书。在去世的前一天,曾国藩还在阅读《理学宗传》,批阅本日文件,一直读书,一直办公。

曾国藩一生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他从三十一岁起,每日一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曾国藩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其实,曾国藩的身体特别糟糕,三十二岁开始害眼病,三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清人影了,晚年有一只眼睛彻底失明。大概四十八岁的时候,写日记说自己的身体已经像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一样,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就是这样一个常年被病痛缠身的人,作为国家之重臣,工作繁重,又要带兵打仗,一生还写下了两千万字的著作。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难,做三年五年也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

想想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扎扎实实地做一件事情,并坚持下去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总说自己没时间、没精力,但是每天用了大部分时间看手机,虚度光阴。我们究竟是活了三百六十五天,还是只活了一天,又重复了三百六十四次。在这样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抛在后面,大家都在焦虑,却不知如何缓解。其实早在二百年前,那个资质平平、疾病缠身、多次跌入谷底的曾国藩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

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曾国藩这个人的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关于他的书也是多的数不胜数,他有哪些人性的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他的为官之道,教育之道为什么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这本书。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成功学典范,天生有些愚笨的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恒心,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立下千古大业,挽救国家于危难之,被世人敬仰。

一个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透过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有力的证明了,人生的主导权在自己手里。勤奋,坚持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下面,带着我对他的崇敬,总结一下本书对我感悟最深的点:

第一点: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还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很多书说他是愚笨之人,是有出处的,但也说明他是一个有着超凡韧性的人,大多是人估计两三次考不中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反而越挫越勇。这也为他后面扶摇直上打下基础,有志者事竟成,当你的努力到可以感动自己时,老天都会为你开路。

第二点:这个人超乎常人的执拗和不服输,不懂的就学到懂,不会的就学到会,认定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做人如此,打仗如此。他要求他下面的士兵,每天早起一起吃早餐,读书学习,其中做不到的,他坚持让整个队伍的人一起等,只有在全员到齐的情况下,才肯用餐,他的队伍除了练功就是学习,硬是用这种方法,把他的队伍练就成了精兵强将,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是唯一能上战场杀敌的。其他官员的领导的团练,都是做做样子。

在打仗的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非常执拗的一面,到哪都挖深深的壕沟,当时很多士兵都不理解,可就是用这种战略,他屡战屡胜。看似很笨的方法,他却用活了。

第三点:及时总结反思,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每天都对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发现做的不对的地方,马上改正。前期他因为性格偏激,树敌无数,空有一番抱负,却得不到施展。后面经人指点,马上意识到必须改正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醒自己谦逊,低调做人。当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后,很快在官场就游刃有余。

初入官场的时候,看到皇帝、官员不作为,他他就上书指责。言辞犀利,不留余地。腹背受敌,多次危及性命。后面知道问题所在,他马上改正,可见,他有超强的执行力。

及时总结反思帮他改掉了很多不好是习惯,一个能做到每天都写日记总结,一辈子都在学习提升,始终都觉得学不够,他已经把学习当成了工作,当成了乐趣,乐此不疲。

第四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保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底线。当他的官做的很大的时候,很多达官贵人想拉拢他,他都一律不见,自觉跟他们划清界限。不给其他人抓自己小辫子的机会。这也是他晚年虽位居高位,手握兵权,但没有遭到皇帝排挤的原因。用现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很有分寸感,进退有度。

第五点:一辈子都在学习,即使在死前,依然在读书。他对知识的追求已经超越生命了,他当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仍然在看书,给家人写信汇报。

听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一个人在怎么能有如此的勤奋和毅力?但曾国藩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回望我们的人生,多的是为失败找借口,贴标签。真的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曾国藩,多给自己一些力量,去活好我们的人生。

曾国藩这个人的名字都不陌生,关于他的书也是多的数不胜数,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人性的魅力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为官之道,教育之道为什么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这本书。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了解曾国藩的生平,这个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足以我们毕生修炼。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愚笨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勤奋,坚持。

一个人可以活成什么样?能活成什么样?透过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有力的证明了,只有你多努力,够勤奋,肯坚持。我们也可以拥有我们自己的完美人生。

下面,带着对曾国藩的敬仰,我整理了对我触动很大的五点:

一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进士,还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很多书说他是个有点愚笨的人,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韧性,很多人估计两三次考不中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反而由越挫越勇。所以他后面扶摇直上。也说明他有非常扎实的功底。

二这个人超乎常人的执拗和不服输,不懂的就学到懂,不会的就学到会,认定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做人如此,打仗如此。他要求他下面的士兵,每天早起一起吃早餐,读书学习,其中做不到的,他坚持让整个队伍的人一起等,只有在全员到齐的情况下,才肯用餐。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全队都严格执行,当时,他手下的队伍是唯一能上战场杀敌的。其他官员的领导的团练,都是做做样子。他坚持要做就做最好。

在打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超常的耐心。挖深深的壕沟,没有很高深的战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耗死敌人。他一直强调,我们眼光要看的长远,不要贪图眼前的小利。

三及时总结反思,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每天都对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发现做的不对的地方,马上改正。前期他因为性格上的弱点,树敌无数,很多想法都很难执行。当他40岁后,他马上意识到必须改正自己的为人处世,提醒自己谦逊,低调做人。当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后,很快在官场就游刃有余。

初入官场的时候,看到皇帝、官员不作为,他态度就很激烈。语言慷慨激扬,不留余地。得罪了很多人,很多次都差点小命不保。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一意孤行,后面,经过了一系列的打击后,他深刻反思。很快就做出了调整。

四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保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底线。当他的官做的很大的时候,很多达官贵人想拉拢他,他都一律不见,自觉跟他们划清界限。不给其他人抓自己小辫子的机会。

五一辈子都在学习,即使在死前,依然在读书。他已经把读书学习当做人生的乐趣,他会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书信的方式寄给自己的家人,在军营里,他要求士兵每天都要读书学习。大胆提拔文人做官。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2000字范文


张宏杰所著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正直、清廉、智慧的“圣人”形象。

我们从书中了解到,三十之前是“庸人”三十之后是“圣人”,三十以前的曾国藩在官场处处碰壁,三十以后在官场左右逢源。那么是什么使曾国藩在官场发生如此改变?我认为关键就是在于他情商的转变。今天,我想以情商为主线,谈谈自己的感受。

百度对于情商的解释是: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我认为,情商是一个似褒似贬的词汇,因为说别人情商低明显带有讽刺的意味,但情商也不是判断人唯一的衡量因素,不可能什么事都只谈感情,而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只要别人能够提供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交易就可以达成。毋庸置疑我们都喜欢和相处更舒服的人作,可是不管一个人多么难交往,只要能够真正的创造价值,那么就总会有人愿意付出更多的‘交流成本’与其取得合作。社会的现实是人们更愿意与牛人或是强者交往,因为他们能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往往只要能获得物质上的绝对利益,人们宁愿放弃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情商只是整体价值链中的一小环。

关于智商还是情商更重要一直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有的人对于情商不屑一顾,甚至觉得其压根就没有必要,因为如果智商不够,也就是同别人共事的资格都没有,那么‘情商’也就无从谈起。而我认为,智商固然重要,情商也很重要。等到自己成为某一个阶层的一员,大家的智商都相差不多,也各自有着明确的分工,此时若想要与人产生合作,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情商只是智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前一阶段,智商用来解决事务问题,后一阶段,工作能力已经得到认可,智商则需要用来解决关系问题,换了场景,处在不同的位置,智商所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也就不一样。

后期的曾国藩可谓是‘高情商’的代表。关于他为人处事的心法至今也仍旧为大多数人所推崇。可是曾国藩的‘通达’离不开前期底层的摸爬滚打和官场浮沉的经验。曾国藩在中了进士之后,独自去拜访商家大户,筹集进京的开支,因为进士之身,所以曾国藩拜访的主家往往大摆筵席,同时也乐的支助他一定的钱财。可是在这之前,曾国藩一家只是普通的小地主,并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可是一中进士,身价百倍。曾国藩升迁的同时也带动了曾氏一族的地位。曾国藩的父祖和兄弟因此也摇身一变成为处理地方事务的领头乡绅,大小事宜只要曾家出面往往都能得到解决。这就证明了一个人是什么身份,也就决定了别人对待他的方式。乞丐纵使情商再高,人们也不会抱着结交的心态去和他交往,皇帝纵使情商再低,世人也会争相谄媚迎合,高情商的表现莫过于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做出合适的反应。清楚自己的身份,便会知道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如此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自然也就能够接受,同时自己也能知道对方的边界和需求在哪里。承认现实认清自我的同时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说这就是知己知彼。曾国藩知道如何应对各色人物,能处理好鱼龙混杂的关系,所以后续无论是上级、同事、下属还是家人,他都能以极高明的手段与别人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度。然而曾国藩一族与其同辈的人物即便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却也终究没能达到曾国藩的高度。

情商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究其本质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能把事做好,同时能满足对方的需求,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首要第一点便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别人要什么,找到自己的所处位置便是重中之重。

今天结合我自身的角色,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认为情商尤为重要。在机关工作十年,我也见证了自己情商一步步的转变。刚才加工作的时候,不太懂情商为何物,说话直来直去,不太估计他人感受,喜怒形于色,很像年轻时愚钝的“曾国藩”,因为情商不高也经常碰壁,不但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心情,还影响到工作的效率。经过几年的工作和他人的指点,我渐渐了解到情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找到自身的定位,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共事,后来我发现,情商的转变给自己和他人甚至单位带来的益处都是很大的,不仅能让自己舒坦,让他人觉得和你相处舒服,也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最终达到促进工作的目的。正如大清王朝的许多事一样,机关单位的为人处世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每个人对情商高的定义也不一样,但究其根本,我认为所谓的情商高实际上就是自身修养和格局的不断提高,正如曾国藩三十岁后给自己立下的圣人标准:所谓圣人,就是达到完美境界的人,圣人通过自己的勤学苦修体悟了天理,掌握了万物运行的规律。因此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明并日月,化行若行”。通过“圣人”修行,改掉了性格的弊端、人性的缺点,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对内可以问心无愧、不逾规矩,对外可以经邦治国。当然,我们没有必要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在人生道路上一定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自己,要忍得了一时之气,要刹得住口舌之快、容得下厌恶之人、要认得清自身之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情商的修炼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人生的和谐与开心是我始终的追求。最后分享一句我很赞同的话: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感悟40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感悟4000字:

最近我读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有一些感想。

曾国藩被称为圣人,与孔子不同,他所处的时代离我们比较近,这使我们能够了解到他的一些生活细节。

曾国藩的大量书信和日记被保留了下来,这使得后人能够了解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写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详细交代了曾所处的环境,让读者到现场感受曾的无奈。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事迹偶有耳闻,知道他很了不起,但没有深究。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曾国藩有了一些跟世人不同的观点。

一、要成大事必须学会妥协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天平天国运动肆虐,官场腐败、清军腐败无能。

他写信给皇帝,直言不讳地指出皇帝的错误,结果差点被皇帝杀掉。

他以个人之力对抗整个腐败的官场,结果使自己被排挤,事业处处受阻。

受挫之后,他大彻大悟,改变了自己。从刚正不阿变得外圆内方,以前瞧不起的虚伪、圆滑、机诈也开始用起来。也不管官场的腐败了,只要有利于自己的事业,能团结的力量都尽量拉拢。

他统帅的湘军攻下城池之后,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他却不闻不问。这种做法,对他这样的大儒,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他学会妥协之后的结果。

那时候当兵风险极大,若不是有利可图,谁会参军?腐败的朝廷解决军费很有限,且被层层克扣,不得已才放任军队自己解决军费。

要解决太平军屠杀百姓,糟蹋国家的问题,就必须有一只战斗力强的军队。要有一只战斗力强的军队,就必须保证军队的给养和高收入。百姓参军不是因为道德高尚,而是想建立军功,想发财,想出人头地。

湘军的一些做法与土匪无异,但为了更宏大的目标,一些事情只能妥协。曾国藩本人不从抢掠中获利,一生俭朴清贫。

曾国藩一生中做了很多不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很奸诈、很“小人”,但大多有苦衷,为了大目标不得已而为之。

二、不当的政策会危害社会

清朝官员的腐败,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朝廷的小算盘。

清代对官员实行的是“低薪制”、“薄俸制”,为的是节省国家财政开支,或者说皇帝抠门,不愿意给官员高薪水。

清朝官员的薪水低到什么程度,曾国藩在当七品京官的时候,正规途径的收入每年约为124两。而一个七品京官的每年的开销为300两,也就是有近200两的赤字。

官员们入不敷出,那就得另寻收入渠道,也就是贪腐。在清朝贪腐成了普遍现象,国家只能对贪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官员贪腐肆无忌惮。

“低薪制”表面上给国家节省了财政开支,其实是惩罚的是奉公守纪的清廉官员,方便的是贪官污吏。国家在看得到的表面上节省了开支,在看不到的地方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清代士兵的薪水也少,迫使士兵普遍在搞第二职业,有人种地,有人杀猪,有人开茶馆……忙着做生意养家糊口,没时间搞训练。真到战事爆发,不得不上战场的时候,就吓得坐在地上哭。

政府不接地气,出台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通常要出问题。就不说远一点的“大跃进”了,就近几年,有一些地方出台荒唐的限制购房政策,逼得老百姓到民政局排队离婚。

三、高薪养廉可行

在清朝的后期,整个腐败官场当中出现了一朵奇葩,一个廉洁高效的部门“大清国总税务司”,相当于今天的海关总署。这个部门的长官在晚清的近五十年时间,是由一个叫赫德的英国人担任的。因为清朝要用关税支付给英国的战争赔款,索性就让英国人把收关税这活干了。但正因为如此,居然让这个部门成了大清国晚期最高效、最廉洁的一个系统。

赫德1861年上任的时候,全年的海关税收,不过500万两银子。到他卸任的时候,已经每年可以给中央政府稳稳地创造3000万两银子的税收,而且还稳步增长。

除了赫德是英国人,这个“海关总署”还聘用了一千多名华人,这一千多华人也廉洁。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个部门朝廷基本不管,部门和大清的官场发生了隔绝,没有被卷进去。二是赫德引进了比较先进的英国式的行政管理系统。三是这个部门跟清朝其它衙门不一样,薪水很高。

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高薪养廉”。有了高薪,官吏们搞腐败就得多考量利弊了,冒风险贪污,丢了高薪工作不划算。再者,贪污腐败是要有同僚配合的,你愿意冒丢掉高薪工作的风险去贪污,同僚们不愿意冒风险啊,没人配合,做不了假账,这腐败搞不成了。

四、不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不能施于人”

曾国藩立誓要做圣人,他自己的德行是很高。自己勤俭持家,努力治学,读书明理。他自己这么做也就罢了,非得要求家人也按他的道德标准生活。

当上一品大官后他还是让妻子和儿女过清贫的生活,要求他们勤俭谦卑。让妻子女儿们天天做各种家务,日日不得息,连妻子已经买回来的帮忙的奴婢都要送走。

为了让女儿们有艰苦朴素的品德,培养她们自食其力的本事,曾国藩要求从洗衣做饭腌制小菜,纺线绣花缝衣做鞋,都要亲力亲为。他甚至还给家中的女人们制定了一个工作清单。曾国藩连女儿们的嫁妆都给得很少,少到他弟弟都不相信,开箱确认后,惊叹不已。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几个女儿的命运都很惨,其它亲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的每个女儿择婿都是千挑万选,然而女儿个个命运悲惨。长女纪静之婿放荡凶暴,嫖娼酗酒。纪静受尽冷落,二十九岁就去世了。读书笔记二女纪耀之婿平庸懈怠,了无生气,纪耀郁郁寡欢,终身未育。三女之婿是花花公子,不务正业,婆婆刁悍刻薄。刚出生一个月的儿子,在南京被炮声惊吓而死。四女纪纯之婿其它方面不错,但身体羸弱,二十一岁就死了,纪纯早早的就开始守寡,三十五岁也去世了。

几个女儿的不幸遭遇或许是命运,真的跟曾国藩的所作所为没有关系?

那个时代的女性,地位低下,不能上学,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而曾国藩强行的将她们也推向成为圣人的道路,用儒家那一套道德去严格要求,好比赶鸭子上架,有虐待嫌疑。非自愿的被一套严格的道德标准绑架,生活一定是压抑的。

在我看来,你的妻子嫁给你又不是准备跟你一样去当圣人的。同样,儿女也不是要去做圣人的,人人能成圣人,那还得了?尽力给妻子儿女一个富足的,衣食无忧的生活才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晚年的曾国藩突然醒悟:之前找女婿,看重门第,自以为龙生龙,凤生凤,其实不然。所以,当最小的女儿纪芬谈婚论嫁时,曾国藩决定不再顾忌门第,只要人品端正,好学上进,身强体壮便好。还好,小女儿成婚后,夫妇和谐,幸福美满。

虽然曾的小女儿获得了幸福婚姻,但是也不能说这是曾醒悟后的结果,或许只是因为运气。

直到到最后,曾国藩也没想过,女儿的婚姻可以由女儿自己做主。

五、“穷养好、富养坏”的道理站不住脚

曾国藩说“收积银钱货物,固无益于子孙。”曾国藩认为,奢侈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子孙发展。穷人家的孩子才有奋斗精神,富人家的孩子往往不争气、因为富人家的孩子有依靠、有指望。

曾国藩还说“断不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就是孩子有出息,不给他钱,他也能生活得不错,如果孩子没出息,给他钱,是帮他造孽。

以上的这些话,现在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道理,我却不以为然。

现代的人说“曾氏家族遵循曾国藩的遗嘱,一百多年没出败家子。”我在了解一些事实后感叹:曾家,还不如那些出过败家子的家族呢。

曾国藩一生总共有3个儿子,5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叫曾纪第,早年夭折,长大成人的只有2个儿子。儿子曾纪泽长大后成为一名外交官。儿子曾纪鸿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备受打击,后成为数学家,因日夜钻研学问,33岁就死了。

除夭折的那位以外,曾国藩7个子女中有5个命运悲惨,3个早死,直到孙辈,才出了一些体制内的教授、学者。就这么个情况,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在总结、学习曾国藩的教子方法,我很无语。

我不认同曾国藩对子女教育的观点。这个世界不是二元的,不是说富养的子女就一定没出息,穷养的就一定好。

就我的观察,富养跟孩子是否有出息没有必然联系。一个人变得好吃懒做,奢赌成性,未必就是富养的结果,穷人家的孩子一样有懒惰、好赌博的。败家子出现的比例也不见得富有的家庭就高。

世人对富人家的败家子印象深刻,是因为其能败的财产多一些。其实那些穷人家的败家子,对亲人的杀伤力和对社会的危害同样大。

我认为,家长要做的,是让子女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懂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懂常识,懂社会规则,不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荒唐话。至于是富养还是穷养的问题,根本不该考虑,顺其自然就好。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因为见识太少,认知不足。

曾国藩的小儿子,如果少年到世界各国游历一圈,有更多的见识,他就会有更多人生目标,不会拘泥于一定要考上科举,也不至于早死。

六、命运无常,人不能胜天

家人的种种不幸;自己用尽一生精力换来的“同治中兴”不过是一片虚假繁荣,大清已到末路;他遵循圣人之道,一丝不苟地苦学苦修,却并没有达到“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眼看神州被列强践踏,无能为力;自己又疾病缠身。曾国藩前半生相信人定胜天,后半生却越来越相信命运。

对于命运,他认为人不管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人生不过一股水流,流到哪里,完全由地形决定。他说“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也就是把心胸放大到宇宙尺度,人间所有的事,不值一提。

曾国藩一生像苦行僧一样坚守儒家的各种道德规范,每天用楷书写日记,每日反省。

他恪守养生规则,一丝不苟的执行,节欲、戒烟、制怒,限制饮食,修身养性,起居有常,保真养气,日食青菜若干、行数千步,夜晚不出房门,防止精神耗损……

现实是,他疾病缠身,体质日渐衰弱,终致心力交瘁,有一天在花园中散步,突然中风倒地,只活了六十一岁。

你看,曾国藩如此费尽心思,虔诚克己,不过想延年益寿而已,然而毫无作用。

关于曾国藩,能聊能说的东西还有很多,如他“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又比如他的“外圆内方”“外王内圣”,又如他的识人用人之道,等等。但那些讨论的文章已经很多了,我想说的就是以上这些。作者:先完成一个小目标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感悟30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感悟3000字:

自从来农大工作后,因为每人每年2000元购书补贴的福利,给我这个书虫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各种书只要是看着好的,不论价格,就一概买了来(只是可惜家里太小,眼看着书柜就要被填满了)。

一次在微博上,马伯庸分享了张宏杰要签售《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3》的消息,被我看到。曾国藩是我所素知的,而张宏杰我也曾因为罗辑思维的机缘,看到过他的《饥饿的盛世》一书的一些内容,对此人颇有好感。于是在豆瓣上查了这书的评分,然后果断把《曾》的从1到3都买了来,作为睡前的床头新宠,闲来看看。

这一看不要紧,深刻觉得这书着实不错。通过看此书,使我对曾国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是因为之前已经读过唐浩明的《曾国藩》,对于曾的生平已经有了认识,再读此书,说及曾国藩的种种,不觉突兀。否则乍看此书,虽然能明其意,但理解终究潜一层。所谓读书是有缘分的,就是这个意思。虽然三本只读了一本半,但我还是觉得想做一下笔记,不枉作者苦心写就这几本好书。

以上是闲话。接下来是《曾》的一些读书笔记。其实也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读书笔记,只能说是读罢此书,阖书静思,我对曾国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大体分三个部分:一是外事,二是内功,三是思考。

外事:

外事,姑定义为人这一生的外在际遇。曾国藩的一生,大背景是晚清时期,官场腐败,暮气重重。曾国藩生于1811年,死于1872年,正是中国历史最屈辱一段的前期。

就他个人而言,人生也可分为好几个时期。30岁以前,他就是一个乡下普通的读书人。

27岁时,命运之神降临,科举高中,中进士,点翰林。之后十年七迁,在北京做官,在37岁时做到了侍郎(副部级)的官员,直到1852年(41岁)。

这一年,其母病逝,按制回乡守孝。此时正赶上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进攻湖南。清政府因为正规军腐败无力,要求各地官员组织地方武装以图自保。曾国藩因在兵部干过侍郎,于是将编练地方武装的事切切实实做了起来,这就是创建湘军的来由。湘军创建以后,先在湖南打了几仗,胜负皆有,无甚声名。然后出省作战,克武昌一举成名。之后被中央政府倚为干城,一路沿长江而下,声威鼎盛。直到1857年。

这一年,其父病逝。按制回乡守孝。而守孝期间,不断思考自己半生得失,终有大悟。1859年再次出山。

1859年再次出山以后,很好地协调了和地方官场、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与太平天国的战事开展顺利。1864年,攻克南京,取得了太平天国战争的胜利。

1864年以后,屡任各地官职,为国尽忠而已,直到去世。

内功:

与外事的时间节点相协调的,是曾国藩内心的几次变化。

第一次是在30岁时。在北京做了几年官后,得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相往来,从此开始励志“学做圣人”。并以《了凡四训》中“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为榜样,涤荡瑕秽,以求自新,改号“涤生”。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坚强的斗志。

这种一往无前高亢激昂的状态,虽然一身正能量,却显得极其不合时宜。在晚清沉闷庸碌困顿的官场背景下,一来显得曾国藩本人极不合主流;二来曾国藩也觉得周围都是庸碌平常之辈,常拿鼻孔看人。此时他内心是孤独高傲的。在京时期,怼咸丰皇帝;回乡创建湘军,又得罪了湖南全体官场,在做事之中吃了不少苦。但凭借一心为国、认为靠一己之力能够扭转国家社会风气的信念,摸爬滚打,还是把事情做得蛮成功。

内心的转折出现在1857年第二次回乡的时候。

那时曾国藩率领湘军进入江西。客省作战,本就不易。而他的作风又不通世情,在江西更感处处掣肘,于是向咸丰皇帝讨要江西巡抚的职位。然而皇帝已经受够了他的强硬作风,没有应允。而恰逢父丧守孝,曾国藩离开军队回家,以为可以以退为进,湘军离开了他就不好使了,来要挟咸丰皇帝。皇帝甚不爽,故意不要给曾国藩这个面子,于是批准他在家终制,守孝满二十七个月。你不是以退为进,故意不来吗?好,那你不用来了。曾国藩落了一个大大的难堪。

此事对曾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于是他在家静心学习,回顾往日的不足,自加反省,又读了老庄学说,明白往日自己有太过刚硬、没有“理解之同情”,于是心性又一大改。从此以后,光明的初心依然不改,但做事的风格却柔软了许多,和光同尘了起来。此时的他,认识到了自己是平凡的,依靠个人能力去扭转社会国家是不可能的;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作为自己颓废的理由。虽然社会黑暗,自知自己虽然光明却终究没用,但依然坚持,为国尽力,“知其不可而为之”,死而后已。循着老庄其外儒家其内的路子,终于践行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做圣人。

从曾国藩的一生,我的感想是:

一,立志要立大志,不向困难低头。曾国藩一生做事,初心都是从做圣人来出发的。为了自己内心所笃信的东西,用一生去实践,从不向困难低头,也不给自己偷懒。无论是在何种困境下,都是想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困难,而非逃避困难,更不是以困难为理由,让自己坦然懈怠。正如此言:

“人生中的困难时刻一定要挺过去。如果屈从于苦难,之后回首时光,不仅会埋怨命运不济,同时会后悔自己不够努力;抑或是把失败归咎于外在,变得怨天尤人。如若熬过了苦难,你不必感谢挫折,但至少可以感谢不服输的自己。”

二,做事要踏实做。做圣人不是一句空话,是扎扎实实修为中不断磨练出来的。曾国藩每天坚持读书、写日记、克制欲望,不断与自己做斗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每天坚持的小事,长久坚持,锻炼自己的毅力。事情不在大,但做而已,久久为功。不玩虚招子,花套路。最能体现这个特点的,就是他率领的湘军“结硬寨,打呆仗”。不图一招一式好看,只求实效。

三,待人要有度量。前面两点,若以为我有而人无,因此自觉高人一等,则是万万要不得的。自己真的比人强吗?未必。时运好而已。别人真的比自己差吗?未必。不得已而已。息怒,不是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而是要让自己心里宁静,根本不生怒火,虽当时有怒,而不做愠色,冷静之后,再考虑为何如此,去理解对方。这也是做圣人途径中最大的考验了。哪怕他自己十分重视的九弟曾国荃屡次不听教诲,他也没有和九弟翻脸,每次过后仍然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不以九弟的不理解为怒。

四,不以名利挂怀。无名利之诱惑者,可以夸夸其谈所谓不受诱惑;而一旦真的有名利之诱惑,仍然能够视若敝屣,不以为意,就很难了。然而,这又是极其矛盾的。接触名利以后,只有抵御得住名利的诱惑,才能在名利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终究被名利所反噬。因为自己有了鲜花和掌声,就以鲜花和掌声挂怀,则是终究不能承受这鲜花和掌声。曾国藩在大功告成功成名就之后,仍能持盈保泰,终得善终,是和这一点分不开的。历史上无数有大功之人,功成不知身退,轻则身败,重则名裂。可不慎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这个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告诉我们,曾国藩也是凡人,然而凡人也可以做圣人,可以立德立功立言。谁也没有主角光环,然而人人都有主角潜质。生活没有给谁专门的舞台,然而生活处处是舞台。穿衣吃饭皆是修行,对自己的淬炼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的生活各有坎坷,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和从容地面对它。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我是在读完《曾国藩的正门与侧面》后到网上随便搜搜,才知道这书原来是一套,共有三本。

第一本上没有标注“1”,差点让我错过后两本。

我读书通常是几本不同种类的书一起读,床头、桌上、抽屉、甚至乡下都放着未读完的书。只要手头没事,就摸起来看上几页。所以单本书的阅读进度会很慢,但每年都会读很多书。

这套书梳理了曾国藩的人生轨迹,讲述了曾国藩与家人、朋友、同僚、敌人的关系。作者很少谈感受和议论,而是引用了大量资料和引注,书中很多资料来自于曾国藩的亲笔书信,可信度很高。

在书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一个有烟火味的曾国藩。该书把曾国藩这一生的挣扎、纠结、冲突、成长都展示了出来,非常难得。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一层对晚清的政治和社会的了解,古今对比,感触良多。

一、不要迷信曾国藩的治家哲学

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曾国藩是治家典范,曾家的后人有出息,全赖这些治家哲学,所以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值得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因为研究曾国藩,接触到一些曾氏后人。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曾氏后人对曾国藩并没有什么印象,甚至在他们的成长年代里,曾国藩是家族耻辱。那些年,曾氏家族里有个默契,互相不提曾国藩。

原来曾国藩对“天津教案”的处理(曾国藩被人坑了),毁坏了他在民间的良好形象,被人称做“汉奸”“卖国贼”。改革开放之后,曾国藩的形象又逐渐好起来,很多关于曾国藩的东西又浮出水面。

所以流传的说法并不靠谱,曾氏后人很长一段时间有意跟他划清界限,他们发展不靠曾国藩的治家哲学。

二、曾国藩的治家哲学如何?

从曾国藩这一辈和下一辈的发展总体情况来看,非常糟糕。

曾国藩是家中长子,族中长孙,是家族责任最重的一个人。他的弟弟中(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曾国潢当了一辈子乡绅,曾国荃成为封疆大吏,曾国华战死沙场(自己作死),曾国葆病死军营。

曾国藩的几个儿子中,最大一个夭折,二子儿很有出息成为著名外交家,三儿子虽在数学上有造诣,但却深受科举之害,郁郁早死。几个女儿,除了最小的那一位,其余个个命运凄惨。

就曾的几个兄弟的人生经历来看,曾国藩的教导没起到作用,只有曾国荃晚年的时候接受了他的部分思想。曾国藩几个女儿的悲惨命运更是与他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既然是这么个情况,曾国藩的治家处事之道就没有用,甚至是错的?

这么下结论还是太武断了,让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1.当时是乱世。朝廷腐败无能,太平天国烧杀抢掠,搞得天下糜烂。曾国藩常年在外为官(作战),他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家中的其它兄弟和晚辈,只能通过一封封家书(信件)。他不在身边,就无法精确引导,很多思想未必能传达到位,家人有问题,他无法及时修正。

2.曾国藩一生经历很多打击,几次大彻大悟。他曾经赌气罢官回家;曾经两次因作战失败跳水自杀;性格也从开始方刚到后来的圆融,外柔内方。

他的思想在不断演进发展,他也在不断成长。等到他思想成熟的时候,兄弟和子女已经成年,思想已经固化。他的子女和兄弟都是在他早期思想熏陶下成长的,若用他晚期的思想来教导他们,结果会大相径庭。

3.人生经验这种东西,传授给他人,通常不会被接受。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智商不同,对事物的认识角度和程度不一样。曾国藩的思想或许是对的,但不是所有人能领悟。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学生众多,有出息的人也不过七十二人,可见培养一个人才有多难。知道某个知识和运用某个知识之间有鸿沟,很多人就是被这条沟挡住了。

查理芒格说“我的剑只传给能挥舞它的人”,就是说很多人不能真正运用他的知识。

好老师也需要好学生。曾国藩的幕僚集团,像个学校,曾国藩常给他们讲课,还给他们布置作业,并亲自点评。这个“学校”培养了李鸿章这样的好学生,也培养了只会纸上谈兵的李元度。

曾国藩的治家和处事之道有没有用,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好学生”。

三、性格和环境之间的碰撞,铸就了人生

曾国藩的几个兄弟,文化程度不同,性格迥异,他们的人生中有相同经历,也有不同的经历。他们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同是带兵作战,有人勇猛,有人懦弱,有人保守,有人冒进。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哪怕出生在同一家庭。

曾国潢在几个兄弟之中,头脑最笨,读书天分最差。他自知在科举上没有出路,早早放弃了科举之路,安心去做个乡绅。曾国潢心思细腻,不怕麻烦,愿意去管闲事。在当时,底层社会的管理依靠乡绅,也就是一个地方有权威有势力的人来管理,包括治安、司法、救济等各方面。上级委任县官也要靠当地的乡绅配合来管理底层社会,否则就会政令不通,社会不稳。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县长和黄四郎等乡绅的关系就很典型。

因为他的兄长曾国藩在朝廷当大官,所以他不是普通乡绅,号称“湘乡第一绅士”,当地的官员和权贵都要给面子。他协助地方官赈灾、收税、抓土匪,帮商人讨债,在家乡修祠堂,忙得不亦乐乎。出去办事,常有人宴请,估计他自己也觉得有头面。有人求他办事,就有权,有权就有钱,所以曾国潢的收入还可以。

在当时“人人尚仕”的环境,难得他能彻底放弃科举,无论是手上,还是心上。不像现在有些人,高考失败没上大学或不是自己如意的大学,就耿耿于怀,遗憾终身,成为一辈子的痛。

曾国荃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作战勇猛,直来直去,但情商不够。有一次他在阵前指挥作战,弹片击穿了他的脸颊,简单的包扎之后,他又上了战场。作为指挥官本该保证自己的安全,他却会亲自上阵砍杀敌人。他的勇猛和身先士卒,很能鼓舞士气,他率领“吉字营”战斗力很强。

相比作战,曾国荃混官场的水平就太差了,贪婪,高调,张扬,霸蛮,直来直去,不懂官场潜规则。曾国藩知道他的这些毛病,经常写信规劝他,他却置若罔闻,屡屡顶撞。

曾国荃攻下一座城池,往往要在城中大肆抢掠一番,虽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但他不懂低调,得到的财物,用大船浩浩荡荡运老家,弄得世人皆知。发财之后,他还在家乡大兴土木,建的“大夫第”九进房屋十八厅堂,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不光是外人,湘军内部也有人忌恨他,甚至有与他共事的将领恨不得杀了他。要不是曾国藩护着,他不战死在沙场,也会被人害死在官场。

好在他作战勇猛,战功卓绝,当上了巡抚。文官不同武官,不懂巴结奉承的他,没当多久就得罪了权贵,遭至弹劾(诬告),自知官帽不保,主动请辞。在老家待了七年,终于闲下来回想过往,思考得失。明白兄长曾国藩当年在书信中说的很多道理是对的,而自己是错的,这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做事为人变得越来越像曾国藩。

晚年的曾国荃变了个人,从过去的“一根筋”变得懂得退让,懂得取舍。这一变,赞赏他的人多了,办事也更顺了。想必他晚年对自己过去的鲁莽,一定诸多悔恨。像他这样能慢慢成长的人,已很不容易,有的人终身都不会成长。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想一下就明白;有的人看一遍就明白;有的人经历过,思考过才明白;还有的人,一辈子不明白,稀里糊涂的过,把一切归结于运气。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学校的历史课都白上了。

它所带给我思维上的震动远比它所叙述的史实要大得多,事实上正如清一校长所讲的,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确确实实更大的是思维的方式的触动,看完这2本书,让我觉得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更加清晰,思维更为广阔。两本书用了三天的时间看完,滉然间,就像自己平白活过了几百年,现仍以青年的身体活在世上一样。当然,正常而言再过不了几十年,我也只是历史长河下的一粒无关紧要的细沙,相比那些被载入史册的人,不管是忠是奸,一样是曾经有过鲜活的生命的人,突然间觉得我对自己的生命显得那么糊里糊涂。或许,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运,历史的发展是由每一种偶然、天时、地利和不同人物的交错所产生的,每一个今天看起来可能微不足道的事件,对未来却有可能是最初的导火线。

但仍有一个事实是延续存在的,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最想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个人的存在又需延及上一代,下一代,周围人的价值。而观自己,且不说我自己本身的智慧的拙襟,我在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就算我所学只是一点皮毛,如果是有所价值的,至少对于自己身边的亲人、友人应是一种建树和付出。那便是个人存在的价值。

这本书里,作者把书里的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包括他祖上几代、人物性格特征、事件发展因果都写得清清楚楚,读者从中能够思考人物行为的原由,不像现代学校课本上更多注重的只是汉奸或英雄的洗脑宣传。作者虽然也说谁是奸谁是雄,但我觉得他更多的是希望这本书能顺利出版,可笑的是当我想到这的时候,竟觉得中国现在的体制与鸦片战争时期的体制,实际上并无真正根本的改变。至少,我从当前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民众的成长历程看,中国社会仍然程现旧社会的风气。科技是发展了,军力是强大了,但人民呢?人民仍然是国家统治下最卑微最弱,仍然是最无民主的群体,甚至是为这个国家的一切实际买单的群体。这里,我就不详细说明了。

说说我对书中人物的看法。

道光皇帝。作为皇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节俭,书中有一句话说他的衣服都有补钉了,我从来没听说过哪个中国的皇帝会穿有补钉的衣服,就连我自己都没做到,何况是个在那个时代像神一样被膜拜的皇帝。君王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要胸怀广阔“能容天下”,这点上道光在我看来还是做得不错的,相比之下他的儿子咸丰显得小鸡肚肠。他们的错就错在没在发展国家的军事能力,在他的紫禁城里有那么多宝贵的东西,他却从来都不知道。上天从来不是不给机会的,只是你没有去发觉。

琦善。我觉得这个人挺可怜的。听说他是个大汉奸,可我从书上怎么都看不出他是个汉奸。倒觉得他是个真性情的人。如果说鸦片战争是因林则徐禁烟而起,那么这场战争原本是不需要发生的,琦善差一点就和谈了而且不会签那些个条约,就不会有往后的事。然而,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十万八千里外的皇帝没见过英国人的军靓,如果看见了我想皇帝的决定不会是这样,如果看见了,他会不会第一时间先稳下英国人,然后重点花在引入外国人的先进军备?但是,永远没有如果。

林则徐。我想很多人在看到他虎门硝烟时,肯定觉得大快人心吧!但我想的不是这样,我想的是他屡次谎报军情,造成皇帝决策失误。我想到的是,一个不诚实的人,特别是在国家大事都能撒谎的人,一个看起来正气凌然的人,他的内心该是有多么狡猾和扭曲啊?综观全书,除了他强硬作派的禁烟最后迫使英国人退回海上面临饿死外,我没有看出他对国家做出了什么实际的贡献,反而觉得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老头,相比之下,英国的律义显得可爱多了。

伊里布。伊里布和琦善很相似,都是在被英军的大炮吓到了后又理性思考的人。但是由于从小到大活在封建体制下,受的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洗礼,他对英国人的行为无法理解。我想每个人其实潜意识里对生命的自由都是向往的,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下这是不可能的。连自由恋爱都是件伤风败俗的事。所以,当英国人要求放还人质就退出定海时(虽这是上级的命令),虽然他们几乎是不相信的,几个人质有那么重要么?因为浅意识里的对平等自由的向往加上形式所迫,他交出了人质,在张喜的漫骂声中,双方就这样完成了交易。这里不得不说“诚实守信”这四个字的重要意义。

裕谦。无疑是个最要脸面的人。但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他无法接受事实最后选择自尽。应该说,对于战争而言,这样意志坚定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可惜的是国家的军力太差了。除此之外,他太狂妄了,以为意志坚定就能战败敌军,却对身边的人对军防的付出嗤之以鼻,不知道他死的时候有没有一丝后悔?

耆英。鸦片战争里要说个卖国贼非他莫属了。根据书上描述,如果不是他没事找事的补那后面的条约,也不至于点醒老外怎么光明正大的侵犯中国的主权。书上虽用封建总体社会的思维方式说明了他行为的原因,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封建社会思维,而是他性格中的懦弱无能占主要原因。他被外国人的大炮吓破胆了加上性格上的胆小怕事又没有担当,所有的行为和决策都提示着外国人:我怕你了,你不要欺负我就行,你的事情我也不想管。这样的人,在朝为官,特别是又担任这么重要的事务,是国家的灾难!上天是明白的,所以他晚年死前,也活得很痛苦。

曾国藩读后感1000字


读完第一本曾国藩,对曾国藩这个人有些自己的见解。

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相当明确,读书遍布其终生,读书之勤,古今少有,这种精神正好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以读书为高尚之举,以读书为兴家之道,这或许是每一个读曾国藩的年轻人最有收获和最有价值的东西,要是每个人都能够用曾国藩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前进之路,能够用曾国藩的勤奋之举引领自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用曾国藩的用人之道丰富自己,那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将得到无法衡量的提高。

曾国藩出生寒微,但他始终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平步青云,在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运动盛行,步步紧逼摇晃中的清朝政府,战势越演越烈,清政府派官居户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的曾国藩去建湘军抵制太平天国运动,最后经历很多困难,一个文人硬是活生生的把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下去。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当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时候,他必然需要改革以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曾国藩时期已经是封建社会矛盾重重,社会关系紧张并急需要有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来改变现状,于是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这个运动是打着上帝的口号,但并不代表他的存在没有意义,并不代表他的反抗没有价值。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他兴起说明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在此姑且不谈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真正原因,光是在清朝政府这个已经走向衰亡的封建政治制度下,一个文人公然能够拖住历史的车轮,将封建政治制度延续要几十年,由此可见他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他的手腕是多么高明。我们不能以清政府的灭亡判断他是失败的,虽然他是在挽救清政府。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他是在与历史较劲,可奇怪的是他真的成功了,成功的让清政府没败在自己国家的人手里,而是让清政府败在了洋人手里,或许这个是他无法预见的,也或许他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就算胜利了结局都会是一样,难道当时的他已经看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真正要拯救一个国家,重要的不是挽救这个国家腐败政治制度带来的弊端与矛盾,这个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本十年解决了,下一个十年又出现了,无穷无尽,无休无止,而更应该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才是根本,才是根源。当时的曾国藩已经是个文化底蕴很深的人,难道是这个问题他看不到吗?又难道是他已经看到了所以才去做的吗?我们都无法对此做出评价,这个评价本身也都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从读曾国藩这本书后,我们更应该吸取的是其中重要的积极元素,比如曾国藩的为人处世、用人之道、学习之勤、坚持之力等等一系列优秀的东西,这才应该是曾国藩给后人留下的真正宝贵的文化遗产。

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


《正面管教》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作品,下面小编整理了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正面管教读后感(一)

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像美术这种学科,就更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艺术感悟。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正面管教读后感(二)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每读一个章节,总是要忍不住在一旁的纸上记录下一些关键词,在精彩之处画上几个着重号。有些教育观念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势必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真的能够拿来管教班里的孩子吗?怀揣了一丝不解和怀疑,我跟随作者踏上了正面管教之旅。

用和善与坚定去赢得孩子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用启发引导犯错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三)

寒假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习,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


正面管教的书本中,好多概念让我意识到,我传统的观念或者传统的养育方面需要进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次大变动。在书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如何与小孩子更加友好、亲密的大门。

和善与坚定并行。感觉上我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到尊重小孩子的想法,但是有时候让我疑惑的是,我是否让他学习到了尊重或者尊重他人呢?书中说过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去做到和善与坚定呢?

我们总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孩子是随时随地的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的归结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我们培养成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书中有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我们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之后自己在生活中要将这些话语运用起来。

有时候我不知道如何能够去让孩子感觉我们的爱吧。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怎么做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小孩只有感受到爱后才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就如书中所说我们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习时,我们是否就不会介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呢!反而可以从错误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够照着去做。

在我没有接触书本之前我会在女儿在一些犯错误的时候会告诉她:早跟你说过了,让你不要这么做,你不听等等的话语,在接触书本后感觉到我的话语是会让他失去自信,不敢冒险,逃避事情,害怕等等情绪。希望自己之后可以告诉她:太好了,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面又可以学习了。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接触书本后我才知道所谓的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中。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如此常见的原因。书中提出了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使我们了解到孩子是通过这些方式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样,我们之后可以运用这四种错误目的表从中寻找我的感觉对应,从而明白她现在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我们找到相对应的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他,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是初中历史课本上必背的一个知识点,也是我对曾国藩最初的印象:一位没落王朝的大臣,身为汉人一心扶持着满族朝政 ,参与洋务运动,建设江南造船厂。尽管很喜欢他说的那句名言,但内心还是瞧不起他,觉得他是一位卖国的汉奸。

无知者无罪。才学疏浅的我现在体会到凭借只言片语就对一个人下定义是严重的错误。略读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后,我后悔没能早日进入曾国藩的人生,与这位良师益友相遇甚晚。

学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曾国藩这句话敲醒了我。近几年我变得老气横秋,待人处事都充满了一种不屑,活脱脱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得志,又嫉妒人世间的不公。然而曾国藩和他父亲不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深感佩服。湖南曾式家族历朝历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了曾国藩父亲曾麟书这一代,家族希望出一个秀才,成为书香世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出个秀才谈何容易,况且全家人的希望寄托于一身,压力何其大可想而知。但是曾麟书一考就是17年,考到43岁才中秀才,他儿子曾国藩也考了7次才中秀才,在这期间邻里乡亲无不嘲讽讥笑。天下之至拙,能剩天下之至巧,他们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搏精神对我来说是一注强心剂;回想过去考试失败,就扬言放弃,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小挫折都不算什么。

书本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而现实生活却让我发觉大多数人都是处于灰色地带。我曾厌恶这样的现实,害怕自己将来某一天也会变得让自己讨厌。所以看待他人,总是举世皆浊我独清。曾国藩早期进入翰林院,也同样自认自己向着圣贤发展,瞧不起他人。碰壁多年后的他不再唯我独尊,而是谦卑恭谨,待人处事让人舒适,也就是所谓的圆滑。可是他内心依然有着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与人相处只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他一生尽可能地严于律己,不忮不求,看似愚蠢,实则大智若愚,在功成名就之后仍能全身而退。日常生活中的我因贪玩手机就忘乎所以,面对世俗利益岂能不动心。所以可以说曾国藩教我从新做人。

太平天国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革命武装力量。历史课本中虽然说没有先进思想领导的革命注定失败,但还是肯定了太平天国的革命历史。但是了解了曾国藩和他所带领的湘军之后,我才了解到,太平天国打着妖魔化的天主教,不仅要推翻前朝,还要颠覆儒家文化,如若革命成功,中华文化将不复存在,所以曾国藩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是真正的爱国者。放到今天,曾国藩必定是学习模范,感动中国十佳人物。

生不逢时的曾国藩在大清气数已尽之下,力挽狂澜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面对强势的西方入侵者,曾国藩在外交政策上选择讲信誉,讲道理,做出让步,都是为了保证中华这艘大船不沉,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幸最后还为整个清王朝背黑锅,让世人唾骂。

读完整本书后,我意识到曾国藩是个值得挖掘的人,是个宝藏男孩。为人处世、治国理政、教书育人,各个方面都值得向他取经、学习。

曾国藩读后感1000字精选


常言道:“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书,我们经常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下一篇相关的作文,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成一篇读书笔记,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曾国藩读后感1000字精选,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曾国藩读后感【篇1】

与《曾国藩传》相比,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曾国藩,也更立体更客观。曾国藩出生在一个交通闭塞之地。即使是今日,辗转到他的家乡也要转5次车?。他刚开始到京上任,所表现的与大部分考取功名的人无异。随着周围朋友的影响,他逐渐开始反思自己。也在约30岁之时,立志学做一个圣人。但圣人之路谈何容易,在他的身上依然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比如傲慢、脾气不好。这些缺点恰恰能体现他是平凡之人,是人之本性。他的“拙”,让有的人觉得谦卑,但也有人觉得“呆,不够灵活”。也是这种“拙”、反思,让他一路官至总督。

曾国藩是一个身上充满矛盾的个体,在他的身上并不见“清”官的落魄。晚清时,不论是官员还是士兵,都是实行“薄薪制”,所要的轿子、官服等都要官员自己解决。就这样看来,现在的公务员还算是好的了,至少还能报销。曾国藩如果单单靠薪资,估计都活不下去了。因此在当时被默认合法的范围之内,他也会去收礼。

在他建立湘军的初期和后期,他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根本是他思想的转变(为其父奔丧的那一年,“威胁“不成被闲置在家),那时的他接受了大量了儒家思想,这也是影响他之后为人处事的重要的理念。之后,他对弟弟曾国荃的约束减少,也默认下属对所攻之城的抢夺。但不论是怎样的曾国藩,他的心中有自己的一把戒尺,在大义面前,有些原则是可以妥协的。在顺应环境和时代的同时,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

曾国藩所读之书之多,而且很杂。但他也说:“虽同见同闻同局中人,而人人言殊,不足凭信。”因此,洋务运动、出国学习……都是曾国藩第一个提出了。在当时晚清自视甚高的情况之下,曾国藩何其有远见。

曾国藩读后感【篇2】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曾国藩,前半部分展示了曾国藩的刚强与坚忍不拔,在身体的病痛中破茧成蝶,在官场的磨炼中浴火重生。然而,被很多人认为是“千古完人”、“理学宗师”的曾国藩却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就比如他非常热衷于风水、相面、算卦等事。那么这些事又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曾国藩呢?其背后又折射出曾国藩怎样的心理状态?

其实从宋代以后,风水之说就大兴于民间,而且曾国藩是理学专家,谈论风水鬼神本来就是理学家的本分之事,换句话说,“风水鬼神”是“理学”庞大体系之内的一个光明正大的分支,所以曾国藩相信鬼神本身就无可厚非,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总把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等激励性的话语挂在嘴边上,而且以此来勉励子孙。但另一方面,他还精通相面之术、会算卦、相信托梦、相信扶乩。这让我们感到曾国藩貌似很矛盾,其实这并不矛盾,反而恰恰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平衡。因为虽然说事在人为,但世间有很多事让我们感到无法左右,特别是曾国藩常年带兵打仗更能体会到这一点。在战场上,军事战争局面常常大起大落,忽而势如破竹,忽而陷入绝境,忽而又绝处逢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人们很容易感觉到自己是被冥冥中一种更强大的神秘力量所捉弄。所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感到,人力其实非常的渺小。所以在这种大起大落、前途未卜的状态之下,他需要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安放好自己的内心,以便更加从容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这个寄托,就是风水鬼神,就是扶乩,就是算卦。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让自己整天沉沦在迷信之中,他更不想让自己的子孙迷信从而消磨了斗志。所以就一直用“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等话语来勉励自己和后人。所以,曾国藩实际上是用天命来排解心中的迷惑愤懑,用事在人为来让自己继续奋斗。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多么挣扎的曾国藩,又是一个多么不屈的曾国藩!

曾国藩整个家族的资质都非常平庸,别说左宗棠一向瞧不起他,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他太“儒缓”。但就是这么一个愚笨之人,创造了很多别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奇迹。首先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蓬勃兴起,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失望,满朝如无头苍蝇,举国束手无策,但只有曾国藩独辟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了湘军,让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其次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剿灭太平军后,他的功名如日中天,但他毅然请求削去自己的大权,急流勇退,才得以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蹉跌。最后他还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的“精明”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实非常人可比!一个笨拙之人为何会如此精明呢?其实,正是他的笨拙才成就了他的精明,就像曾国藩自己所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因为笨拙的人只会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有超乎常人的勤奋、踏实、吃苦精神;另外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会硬着头皮去,因此不留死角;最后笨拙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功夫下的深,基础打得很扎实、牢固。所以,这样的人成功也许会比别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另类思维中的兼容并包

当时中国式思维的最大弱点就是喜欢从整体上、宏观上去把握一切,但缺乏严密细致的推理过程,所以就导致我国传统一直没有“逻辑学”,没有精密科学。西方思维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证、重视逻辑、重视差别,而曾国藩的思维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没遇到一件事,他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反复琢磨,细细分析,正是这种“笨拙”思维方式,让他能够从万物的细微差别之中找到统一的规律。所以,曾国藩不怕费心费力,总能对事物不留死角地分析,他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更无情地鞭策自己的大脑。曾国藩第二个“另类思维”是他对任何书籍都感兴趣,在他眼中无处不是学问,他涉猎的书籍有传统士大夫致力的经史、有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案牍之文”、有地图地理类的书籍,甚至我们前面所说的风水类的书籍。所以,曾国藩像一个敏锐的雷达,收集分析着他能接收到的一切信息,从中提取有用的成分。曾国藩第三个“另类思维”是他具有极强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他凡事都要亲身实践,因此他也有资本去放言高论,甚至是直率地批评古人。当满朝都认为外国人凶蛮诈狠,因此不需对他们讲诚信时,曾国藩却认为外国人也是人,有着与中国人一样的心理结构,所以他主张与外国平等交往,在外交关系上舍去繁杂的礼仪,重视实利,最终收到了很高的成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曾国藩的浑厚、开阔、无所不包。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维保持着流动、敏锐、积极的状态。这本书中,刻画出了一个正直又不乏圆通、清廉却也有挣扎、智慧但又有点笨拙的学习型人才,着实能让我们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曾国藩读后感【篇3】

20xx年春节前夕,央视记者街头采访“家风是什么”,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共鸣和热议。什么是家风?你的家风是什么?不同的受采访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些回答让人捧腹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比如有个小朋友讲他们家的家风是每个星期都要挨揍,我不明白家风是什么,但我明白家风是由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构成的,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语说“一代就能闯出个富人,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足以看出家风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要说道这方面的典范榜样,曾国藩当独树一帜。他曾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家的家风是什么?读一读《曾国藩家书》,你也许会对他的家风略见一斑。本书收录了曾国藩200余篇写给(祖)父母、诸弟和子侄的书信,资料涉及到修身、治学、治家、理财、交友、待人、为官和养生八个方面。能够为广大读者修缮自己家风带给珍贵的参考,据说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受其影响很深。

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注重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咸丰年间,九弟沅甫曾在信中说到自己“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他在回信中告诫说“此却大不可。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正是读了这一段金玉良言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心致志的治学原则。反观此刻的学术界,浮躁之气盛行,学术造假时有发生,师生皆不能专注于学问,直接影响到学术创新。学风的败坏,必然会导致世风的的败坏,世风的败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风,这就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正学风才能促世风。

曾国藩读后感【篇4】

纵观历史,对曾国藩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褒贬说法,有的说他是三立完人、中兴第一名臣,也有的贬他说是汉奸加卖国贼加刽子手。读过唐浩明的《曾国藩》,我对这个湖南籍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曾国藩出生在山美水美的江南荷叶塘,从政后建湘勇、长江水师、湘军以及淮军,打败造反长毛、捻军,劳苦功劳,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兵部尚书衔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兼两淮盐政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督办。

虽然有人认为洋人在中国猖狂,无法无天至极,应该赶走。曾中堂却委曲求全,把中国人杀了,并赔偿白银。但是,当我阅读完《曾国藩》,我觉得不能简单的就此认为他为一名不合格的官员,主要原因有三点:

他从来不收藏名贵物品,不讲排场,家居简陋,为官清廉。

他忧国忧民,忠心清朝,建立水师和湘军,为维护祖国和平和外交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不顾个人恩怨和别人的辱骂,处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案件,为祖国发现和培养了大批大批能干的文人武将。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如果清朝大臣都学曾国藩,中国就不会受到洋人的欺凌,历史就要被改写。

曾国藩读后感【篇5】

继《冰鉴》《曾国藩家书》后的第三本书,实在是对曾老师敬佩的五体投地!简单分三点特别敬佩之处说明。

第一点就是曾国藩的自律。

曾国藩是真正的平庸之才,但成就了大业的积极正面例子。曾国藩才智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愚钝,考了7次秀才直到23岁以倒数第二名中,而李鸿章、梁启超,分别11岁、16岁中得秀才、举人。但曾国藩通过强大的意志力,每日自省改进,苛刻的要求自己,持之以恒的精进读书。一生当中不停歇的完善自己,不断进步最后脱胎换骨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二点就是曾国藩的气量。

曾国藩曾经推荐过26个有志之士给皇帝,其中包括:左宗棠、梁启超、李鸿章等。其中特别要提到左宗棠,左宗棠天资聪慧但仕途坎坷,所以十分嫉妒才智平平但仕途通达的曾国藩。后来在曾式兄弟镇压太平军之后,左宗棠暗自上报皇帝太平军并未完全消灭,洪秀全幼子逃走,慈禧以欺君之罪大怒。可见左宗棠得势后并不感激曾国藩,并泄昔日之妒火。可曾国藩并没有记恨他,还是十分欣赏左宗棠的才华,只字不提他们之间的过节。提拔这么多人才,从不害怕他人才能超过自己的官位,就算打掉牙往肚里咽也不记恨别人,可见他的气度,着实让人敬佩。

第三点就是曾国藩的清廉。

说到曾国藩的清正廉洁,就必须谈谈晚清的官场腐败。清代京官与外官的收入有天壤之别,因为京官只有死工资,而外官们在地方上有大量灰色收入。外官需要建立在中央的关系网,所以每次进京,都要给京官们送点礼,名为:

“冰敬”(孝敬夏天买冰消暑的钱)

“炭敬”(冬天烧炭的取暖费)

“别敬”(离别京城时的“分手礼”)

如果遇到年节,还要送“年敬”“节敬”。

在古代很多不合法的灰色收入确是大家公认默认的,为什么呢?因为工资实在太低,如果没有这笔费用,日常行政工作都运行不了。而曾国潘到底有多廉洁呢?他常以俭朴节约要求自己与家人,曾国藩死后没有了收入,他儿子生病还要四处借款,最后左宗棠闻其不禁赞叹曾公的廉洁,并送与曾国藩儿子三百两。

不管人们如何刨析曾国藩,正面也好、侧面也罢,历史已成为永恒的瞬间。而留下的,是那人性当中久久不能明灭的光辉灵魂。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曾国藩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