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三体死神永生读后感600字

三体死神永生读后感600字

读《三体3:死神永生》有感1500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们在读一本中外经典名著时,会从中感受到与我们以往认知中不同的东西。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在写读后感时都会怎样写呢?你不妨看看读《三体3:死神永生》有感1500字,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理性的宇宙和感性的人_读《三体3:死神永生》有感1500字:

上世纪,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曾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他们(外星人)在哪?

按照科学计算,在接近宇宙140亿岁的宇宙当中,只要外星文明比人类文明早点生10万年,那么,这个文明应现在该早已出现在地球了。可是,事实却并没有,在人类可观测的宇宙中,除了荒凉外,别无生命的气息。

就这疑问,刘欣慈提出了自己的解释:黑暗森林理论。

在《三体2》的末尾,罗辑以“黑暗森林理论”逼迫三体文明停止对地球的入侵。所谓“黑暗森林理论”,通俗解释就是说在宇宙中,所有的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悄无声息的在宇宙中行走,当猎人看见其他的猎人时,他应该做的就是将其他猎人击毙,而非与之接触(因为一个文明永远无法确定另一个文明对自己的真正意图,而所有文明都在不断扩张,但宇宙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因此,为了文明的延续,一个文明见到其他文明时,将其毁灭是最正确的确定。这也是为什么霍金反复告诫人类,千万不要接触外星文命)。回到费米悖论,外星人在哪,或许远在天边,或许就在太阳系的附近,但他们知道隐藏自己,延续自己的文明,因此人类至今并未见到任何外星文明。

《三体3:死神永生》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死神,便是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只要一个文明存在,那么他将永远处于危险之中。人类也是如此。怀揣人性之光的人类自大又感性,对所处的危险全然不知,心中幻想的是美妙和谐的宇宙社会,这种感性的人性之光超越了理智自私的兽性时,人类就离灭亡不远了。在《三体3》中,当人类幻想与三体文明和谐共处时,三体文明却悄悄将利剑向人类文明挥来。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感性的人类代表“程心”(主人公),却没有勇气按下黑暗森林的按钮(即通过广播,将地球和三体文明的宇宙坐标向宇宙深处传送,根据黑暗森林理论,接受到坐标的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为了保存自身,必然将同时毁灭人类和三体文明)。因此感性人类必然成为冷酷无情的宇宙丛林法则下的牺牲品。

事实就是这么露骨,文明的增长是指数型的,谁知道一个文明日后是否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呢,那么,为了遏制这种潜在的威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它毁灭。

这样,宇宙的死神便永远存在于宇宙之中,只要宇宙存在,死神便永远跟随。

但是,这样的宇宙太过生冷。宇宙大爆炸之后,迎来的是无限的黑暗,也正是因为这种黑暗,才能让重金属沉淀,孕育出诞生文明的恒星与行星。这便是理性的宇宙孕育出的感性文明。感性的文明必须适应理性的宇宙法则,才能更好将文明延续。

但是,故事的结尾,在光速中跨越了170亿光年的程心,终究要面对了宇宙的毁灭,而此时,宇宙中所有诞生过的文明都放弃了相互之间的相爱相杀,

这便是《三体》的格局,太高太高,这也是为什么能获得星云奖的原因。

不记得以前在哪看过一篇文章,叫《少看中国历史,多看世界文明》,文章认为中国的历史本质是一部正直史,所谓正直史,说白了来来去去就是内斗,自己人斗自己人,缺少向外的拓展性。而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内斗和权谋真的不是应该关注的对象了,因此要多世界文明的历程,关注未来,当然,文章的观点虽非全对,但有一点说的不错:历史很精彩,但更重要的是当下和未来。(以电视剧为例,美国的电视剧多偏向未来科幻,而国产的电视剧大多是历史剧、宫廷剧。pS: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读完《三体》,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还是有很多人,思维超越了当下,基于科学理论和逻辑判断,放眼于未来。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三体读后感1500字


《三体》读后感1500字:

《三体》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曾于2015年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在它获奖之后我才知道并找来阅读了它。《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和我是同行,可能是因为他理工科背景的缘故,使得这本科幻小说充满了科学的内涵和美感,既描绘有三体、歌者这样形形色色的各类宇宙文明,又描绘有像智子、水滴这样令人赞叹的高科技产品,一经阅读我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

《三体》小说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曲组成,以地球文明文与三体文明的生存斗争为主线,时间跨度数百年,空间上跨度也有数百光年。作者通过小说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宇宙世界,以及在这个宇宙世界中各类生命文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做出不懈抗争的故事。

在小说中,无论是三体文明还是人类文明,又或是其他更为高等的文明,都希望自己的文明能更为长久的生存,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三体文明在屡次的天灾中为了保存自己,建立了独裁统治,每个三体人一旦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都会毫不留情的被毁灭,在这个文明中,没有宗教、没有艺术,只有对科学无尽的钻研和对宇宙的无穷探索,“追求科技的终极发展使自己可以安稳的活下去”一直是他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反观地球文明,一片祥和而安静只是在面对三体文明的侵略时,全球经济才临时转入战时经济体制,专注于军事科技发展,使得其他行业变得一片凋敝。只是在”第二次文艺复兴”之后,所有的行业才又有了戏剧般的突破,科技也出现了迅猛发展。

人类文明反思自己的发展历程,终于认识到如果一个文明注定要终结,与其苦苦寻觅使它更为长久的生存之道,还不如在它短暂的生存时间内,创造出灿烂的人文光辉,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灵。自然,对生命来说,文明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文明,生命的存在也就显得极为苍白无力。

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是生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文明社会,他们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己方文明即将遭遇灭顶之灾时,地球文明选择了最后的爆发,而三体文明却选择了平静的离开。表面上这两个文明生命做出了大相径庭的选择,其实在他们这种选择的背后隐藏的是他们各自对生命和文明延续的不同理解。

三体文明平静的离开,与三体人一直奋斗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断在挫折中曲折前进的文明发展史有关。他们文明发展的过程已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无数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寻找生命的乐土,尽力的生存下去,是他们文明的主题。他们放弃了自身小我,没有额外的娱乐,只做对生存有利的事。读后感

地球文明在最后时刻的爆发,同样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环境有关。美丽富饶的地球提供了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人类有闲暇去追求除了物质以外的东西。所以地球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拥有了科学、技术,更孕育出了艺术、文化、宗教和信仰,这些精神层面的累累硕果使得人类对生存和生命有了不同于三体人的认知。在面对可能出现的灭亡时,人类不但有对生存的无限渴望,还使他们有了燃烧生命的冲动和激情。

《三体》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斗志的宇宙世界,各类文明不甘于拘囿于生存的现实,无论是对其他文明的无情打击、还是对自身文明的主动降维,乃至最后对整个宇宙世界的归零重启,这一个个手笔巨大、代价高昂的行动无一不显示明对生存的渴望和文明生命坚韧不屈的高昂斗志。作者:于力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500字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500字:

读罢三体,万念俱灰,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述自己的心境,感觉有种悲天悯人之情涌上心头,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地球、太阳甚至整个银河系都微不足道,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历史长河里的匆匆过客,不要说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或许我们的努力、挣扎和拼命,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但终究逃不过灰飞烟灭的宿命,三体的世界一时让人难以释怀。

刘慈欣的系列科幻小说《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又称地球往事三部曲,简而概之,就是地球灭亡前的故事,起因是地球向外太空发出的一束求救信号,被正在逃亡的三体文明截获,按照宇宙黑暗森林法则,人类为了避免灭亡,最后采取同归于尽的极端方式,迫使三体文明暂时妥协,但三体文明为了自己星球的生存,还是占领了地球,人类沦落为苟且偷生的蝼蚁,于是触发了宇宙广播,公布三体星系的坐标,同时也暴露了太阳系,三体文明被其他文明击溃,而太阳系包括地球同时毁灭。

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作品,两个文明的消失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有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从我们现有的科学认知,当下的阳光其实是太阳8分钟之前发出的光芒,最亮的海狼星是8年前的闪亮,光从银河系的一端到达地球就要数万年,而我们肉眼能观测到的最远的星星距离我们220万光年,或许看到时它已经不复存在。反观我们人类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云南元谋人才170万年,中华文明史才五千年,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宇宙其实是研究宇宙的历史,可以看作是宇宙考古了。

相信宇宙如此之大,人类绝非唯一生物,如同人类社会一样,各个文明之间以怎样的关系存在,决定了每个文明的兴衰存亡。很多人认为,外星人能够来到地球,说明具有高度的文明,而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倾向就越低,一定能理智地对待其他智慧生命体,与人类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但斯蒂芬·霍金就一再告诫,人类与外星人接触无疑是自寻死路,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善良的印第安人迎来的是灭顶之灾,这样的事例在我们人类中比比皆是。

作者一定深谙此道,小说的立论基础是宇宙社会学,其逻辑推演其实很简单: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这样的猜疑链无限循环,得出的结论就是宇宙中各个文明之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相互敌对,保全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毁灭对方。在这样的宇宙环境下,隐藏自己的文明就是最好的保护,一旦暴露自己的坐标就会被其他文明猎杀,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

小说也是这样发展的,当三体舰队发现地球信号,无疑是在茫茫宇宙中发现了新大陆,而人类面对于远高于自己的文明面前,是这样的无力和无助,虽然也出现了技术爆炸、人类冬眠、曲率引擎等技术上的飞跃,并且突破了生命极限,突破了距离障碍,甚至进入四维空间,但精心设计的面壁计划、威慑计划、掩体计划、黑域计划等等,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最后只能鱼死网破,自我暴露,太阳系被一种神秘力量所牵引,从三维空间跌落到二维空间,成为宇宙间漂浮的绚丽画卷。

宇宙中存在着不同的时空维度,目前最前沿的理论认为,一共有十一个维度,点是零维,直线是一维,平面是二维,体是三维,至于四维以上的高维度,对于我等文科生而言就难以理解了,令人惊奇的是,据说不同维度空间的智慧生物被局限在自己的维度对宇宙进行各自表达,而各个维度之间的智慧生物无法沟通的。不知道二维的太阳系中的世间万物,是不是依然存在,就像我们已故的先人,只不过无法沟通而已。

清明时节雨纷纷,三维的我们迟早都会化为无形,跌落在无限小的一维空间,或许会有二维的图像挂在墙上和墓前,还会有三维的影像留在时间的匣子里,当然按照宇宙守恒、物质不灭的理论,也可能在某个灵异空间里,就如同耶稣基督的天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玉皇大帝的逍遥天宫,俯视着光怪陆离的世俗世界,时不时托梦给芸芸众生,大概是不同维度的交流方式,当某一天技术爆炸时,或许我们还可以想见,但愿不要从虫洞里冒出来吓坏自己的子子孙孙。作者:独行客

从宇宙看世界_三体读后感1500字


从宇宙看世界_三体读后感1500字:

要说《三体》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渺小。

当无数科幻电影在极力描绘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时,《三体》则残忍地把幻想置入现实之中,用硬科幻的风格,描绘了宇宙的无情和黑暗。在宇宙的黑色大幕下,人类、文明甚至生命本身,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三体》三部曲,人类是渺小的:

在著名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这样的情节:外星人在远古的地球上树立了一块黑色方碑。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无数次去测量这块方碑,但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测量手段,这块方碑的三边比例,永远都是精确的9:4:1。外星文明用这样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力量,同时嘲笑着人类智慧的微不足道。

《三体》完美致敬了这个“细思恐极”的桥段。在战争前夕,“三体”文明向地球送来一个探测器“水滴”。人类马上发现即使用人类最精密的显微镜观察,“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完美的镜面,无法找到一丝瑕疵。“水滴”的存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科学所能理解的范畴。不久之后,这个探测器就只身进入战场,仅仅利用冲撞的方式,就将人类准备了数百年的舰队撕成了碎片。

黑色方碑也好,“水滴”也好,虽然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它们代表的巨大的未知却是实实在在的。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人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更多超出我们理解的东西,比如黑洞,比如暗物质。在宇宙这个命题面前,人类知道的或许比蚂蚁知道的并没有多多少。

“水滴”与人类的机械臂,文明是渺小的:

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人类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候,人类开始为自己的文明建立坟墓,试图在宇宙中留下我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人们突然发现,为了能让信息保存一亿年,穷尽人类所有的知识、技术和创造,最终只有一个可行的办法_“把字刻在石头上!”。读后感

无独有偶,先进的“三体”文明从诞生开始就被所在的“三星”系统所困扰。三个恒星就像三个死神,它们无法预测的行为随时可能将三体星球化为灰烬。在恒星的力量面前,“三体”文明没有能力改变自己星球的宿命,只能选择逃亡。

无论文明多么发达,在时间和自然力量面前,都显得无力和微不足道。

《2001太空漫游》生命本身就是渺小的:

在谈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说到底,生命不过是物质的依附,是宇宙中意外的产物。就像水和鱼,无论干净还是肮脏,水永远是水,死去的只是鱼而已。

在《三体》的幻想世界里,智慧生命就是水里的鱼,即使他们能宛若天神一般,将宇宙折叠、分裂、肆意改造,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离开宇宙本身而生存。当故事的最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宇宙,所有生命都面临同样的命运,就是走向灭亡。

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三体》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让人去思考一些平时从来不会思考的问题。它虽然不是哲学巨作,却从宇宙的尺度,一次次冲击着读者对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知。

如果某一刻我们沉迷于“人定胜天”的幻想,那《三体》这样的小说,则让人重新想起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作者:张树勋

三体感受600字


真正使读者沉思的不是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是人物跨越时间的爱情。而是作者用已经超越了身为人类自身的盲点的视角,以一种符合宇宙恢宏的冷酷来转述黑暗森林边缘的两个文明的征伐。虽不见血液但是却笼罩这灭世的绝望,可在绝望中又流淌着缕缕希望。

读这本书的过程总是一气呵成,一点点的停顿都是在忍受心灵的煎熬,但当彻底结束时却又开始手足无措,宇宙的沧桑也加载到了心上。

在这个三体入侵的大环境下,很大一部分的故事是讲述人性。并且都不是极端绝对的好坏,人性的弱点更是体现酣畅淋漓。叶文洁的叛世是个开始,但她对于宇宙社会学的透露又帮助了人类,历史的原因将她逼上仇恨,到人生的尽头也有悔恨,人性尚存。罗辑则是从沉迷爱情到成为孤独的守护人,由玩世不恭到沉稳。程心虽然说是善良,散发着母爱但却是格外的自私。用自己认为的尊重人权却使文明甚至失去存在的机会。黑暗森林的背景将每一个人性的缺点都无限放大,称得上是人性之战。

虽然三体是一本硬科学科幻,但是却不乏文学色彩的增华。人类的太空舰队被水滴击毁时的悲壮,太阳系跌落为二维,色彩缤纷却又悲惨绝望,还有云天明的童话,简直奇思妙想的科普知识。使学习物理也产生了奇妙之处,这就是这本书不单单局限于情节而被无数人所拥读的原因了。

当然对我本身来说,是我对宇宙产生求知欲,也因此去查阅了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改变的不仅是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有就是鼓励我对于未知的探索。

一本小说若可以使读者将其延生到真实生活中,改变一些什么,有一些对于人类的促进。那么它就是可以被历史所保留下来的经典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喜欢《读《三体3:死神永生》有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体死神永生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