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海底世界有感

读海底世界有感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静心看世界 世界无限美。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读《西藏生死书》有感:静心看世界 世界无限美,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静心看世界 世界无限美

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做过见仁见智的探讨,而其中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佛、道三家。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道家讲究生死气化,顺应自然。他们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散。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种佛性便是每个人的本心。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察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

成佛之境就是往生净土。那么,净土在哪里呢?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假使我们以嗔恨之心去看世界,那么看到的就是罗刹世界①;假使能够放下我们痛苦的烦恼心,以清净之心去看世界,那么我们就能够窥见神圣、和谐的净土世界。净土世界遍布一切生世间和死世间。往生之净土与人间之净土并没有差异,净土就在我们心中,对于能够洞彻本自心性的人来说,当下便是净土。(摘自《西藏生死书》第32页)

这话说得多好!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教育乃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1、博爱之心看待学生。

华兹华斯说,人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作品,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那样,按照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成长。如果打乱了次序,将造就一堆老态龙钟的儿童。让儿童踏着阳光的台阶,在那一个个闪亮的日子里,洒下童真的乐趣,既有蛹虫化蝶的痛苦,也有新鸟破壳的挣扎。令每一次心灵发育与智慧增长都能带来瓜熟蒂落的喜悦。

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过。教育永恒不变的意义在于学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用博爱之心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点滴。

然而,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嗔恨感不乏微乎:成绩这么差!烦事那么多!然后,一串串的唠叨试问,在这样的心境中能找到心里向往的净土吗?由此可见,想找到一片和乐的净土,必须有一颗博爱之心,宽容学生。

2、敬佩之心看待同事。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处于同事之行列,教育工作是靠大家合作完成,靠竞争取优。如果在合作中,看到同事不力时,就产生不满情绪;如果在竞争中,看到同事超越本人时,又嫉妒人家,那么,你永远生活在苦海之中,将不能自拔。

然而,你能用敬佩之心看待同事,你就往生净土。如果在合作时,发现同事不力时,该用敬佩的眼神鼓励同事;如果在竞争时,发现同事超越本人时,该用敬佩的眼神羡慕同事。这样,创设和谐环境就成为可能,一片净土就会在你眼前生成。

3、欣赏之心看待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有其丰富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然而,有些教师却痴迷于老教材,一味地与老教材比对,因此对新教材抱以极大不满。什么识字2024量太大呀,阅读太难呀,作文无序等等,根本没有一丝观照自己的心性的意识,以埋怨为泄世方式。如果换一种心态去看教材,就不难发现,现有教材是多么赏心悦目。识字2024量大--拓宽了知识面;阅读难懂--是增加了阅读深度;作文无序--乃是真正介入了写作的意义:有感就发,有情就抒,有痛就喊,有气就冲。处于这样的境地,难道不是生活在一片浩翰的净土里吗?

当然,身为凡夫俗子,谁又不会遇上烦心事呢?

不过,在此笔者还想告知大家一个佛教术语:中阴。中阴--相当于间隔意思。

从佛教的角度说,中阴世界,混乱与机会并存。中阴世界是混乱的,充满着极度的不确定性。当我们身处的环境变得混乱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支离破碎。外界的每一个小小变动都会打乱我们既有的行为方式。

观察生命,可以发现我们经常是生活在一种疑惑和模糊状态中。我们的心,总是时而混乱,时而清楚。中阴的意义在于:在清楚和混乱、领悟和困惑、确定和不确定之间持续地、不定地游摆。这种持续的不确定的中阴状态,也许会让我们对一切感到灰心失望;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它实质上是为我们间隔出这样一个空间,其中包含着许多转化的机会--如果这些机会能够被看到或把握的话,就能察觉到我们本初的心性像天空般纯净的。

这段文字2024用个例子来说明。

就像我们丢失了一件重要的东西,起初可惜,进而愤怒,在心里反复计算它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不久我们那颗狂乱激动的心便会安静下来,它开始陷入沉默,不再作无谓的挣扎和努力,因为我们清楚现在除了接受事实以外,别无选择。

前一刻我们丧失了珍贵的东西,后一刻却发现我们的心安住在一种深度的宁静状态中。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不要立刻急着寻找答案。我们应该将这个宁静的状态作为一个间隔,安于其中。当我们安住在这个间隔中,并努力往内心观照时,我们将看到自己纯净的心性。这便是中阴所提供的转化机会。

所以,当我们在嗔恨学生、嫉妒同事、痴于老教材等劳骚满腹时,请千万关注你后一刻的状态--深度宁静地观照自己的心性。用此刻的心态去观察世界,世界是无限美好的!

注释:

①罗刹:佛教中指恶鬼指食人肉之恶鬼。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篇一:《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今天早晨在微博和微信上得知著名的李开复老师被诊断为淋巴癌,恰巧我在《西藏生死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西藏的佛教徒相信,癌症之类的疾病其实是一种警讯,提醒我们生命中一直被忽略的深层部分,比如精神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看待这个警讯,全盘改变生命的方向,不仅能治疗我们的身体,甚至有益整个生命。希望李开复老师把生病看做一个生命的警讯。

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及禅坐,其实我在哈佛幸福课中听Tal教授也倡导静坐对人心灵的修炼,在张德芬的诸多作品中禅坐也是心灵修炼的必经之路,以及做教练的朋友推荐我一定要禅坐,可见禅坐对灵修的意义。在《西藏生死书》中讲到禅坐可以净化凡夫心,揭穿它的假面具,除尽习气和迷惑,让我们能够在因缘成熟时认清我们的真面目。我的理解是禅坐是给自己独处的机会,让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在禅坐的过程中感受身体和心里的变化,消除心易与散乱的习气。书中提及:禅坐时,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开放,而保持在当下,立基于大地。天空好像是我们绝对的本性,没有止境,无边无际;大地则如同相对的实相,凡夫心。我们禅坐的姿势,象征我们链接着绝对与相对、天空与大地、天堂与人间,就像鸟的双翼,融合了我们如天空般的不死心性和虚幻有限的凡夫心地。学习禅坐,是这辈子所能给自己最大的礼物。唯有通过禅定,你才能踏上发掘真性的旅程、死得安详所需的定力和信息。

作者在禅坐时,常在开头这样说:把你的心带回家,然后放下,放松。把心带回家,是通过专注的修习,把心带进安住的境界,把心转向内在,安息在心性之中;放下就是把心从执著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因为你认识到一切痛苦、恐惧和挫折都是来自执著心的贪欲;放松就是心要宽广,放松心情。

西藏有句很有启示性的话:禅坐什么都不是,只是熟习而已。也就是,禅坐不过是熟悉禅定的修行。另一句对禅坐的解释:禅定不是若求,而是自然融入。

我记得哈佛幸福课的Tal教授提及的禅坐方法是:全身放松的坐在椅子上,不过脊背要挺直,手可以放在两个膝盖上,微闭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吸气,一直吸到腹部,然后用更慢的速度呼出,以这种方式静坐5-15分钟。刚开始静坐的时候,思绪会乱跑,不过没关系,意识到思绪跑了,把它收回来就行了,继续关注腹式呼吸即可。关注呼吸其实是为了觉察和监督自己的专注力,当越来越专注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活在当下了,把自己散乱心收摄回自身,成为一个整体。

做禅修的目的是让禅定的宁静喜悦和旷达自然地渗入日常生活。除了持续不断地修行,别无其他,唯有通过真正的修行,才能感受到心性的宁静。禅宗有句名言:当我吃饭时,就吃饭;当我睡觉时,就睡觉。意思是,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全然在当下,绝不可以让自我的分心阻止你清醒,这就是禅定和日常生活的结合。书上讲到渐渐地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活在自然、纯净的当心,毫不分心。

【篇二:《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花了一点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当年刚学英语进行时的时候,我还在嘲笑老外脑子有病,die就die了,怎么个dying法呢?如今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死亡还真是一个过程,可以有进行时。

从医学角度来说,死亡的判定依据为心脏停跳,瞳孔放大,呼吸停止。而佛法则说,从五个感官的能力衰退开始直到神识脱离身体,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死亡过程。

我很庆幸,在我看完了《慧灯之光》再来看这本书,否则的话,真是太糟蹋这本书,将会错过很多细节。这本书太浓缩,浓缩到《慧灯之光》铺天盖地的描述,在这本书中只有几页纸。书中提到的行善的三个要点,实际就是三殊胜;书中提到的施受法,实际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

我实在无法去表达这本书有多么得好,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以及《慧灯之光》中的十二缘起支,让我彻底地明白知道轮回是什么。不过离懂得还是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轮回的概念时,心中还是存有抵触和怀疑。虽然从前世今生的诸多案例中获取了一些信心,但是疑问依然存在,两世之间的空白是怎样的?心的相续,如何相续?一系列的疑问铺天盖地。十二缘起是从因果角度讲轮回,而四个中阴的描述是从现象角度讲轮回。对于我这个死不要脸热爱物理的人来说,现象的说法更能让臣服,而当我把这两个说法整合在一起,我心中想要的答案也就出现了。或许我一直在找那个答案,我不在乎那个答案我是否能够懂,或许我在乎的就是要给我一个具体的说法,让整个逻辑连贯起来。我不在乎地明光是什么,红白菩提是什么,我在乎的是我需要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让我把整个事件过程给连起来。

如同我学习物理一样,我不在乎爱因斯坦在说什么,我在乎的是说的东西前后逻辑能够在我的思维中连贯起来。牛顿可信,爱因斯坦可信,当然佛陀就更可信了。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一直在宣讲慈悲教法的人所道出的真理。当我看到第十一章时讲述临终关怀,心中开始无比地感动以至于眼眶湿润,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真切,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该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当我将整本书看完后,我很激动,也很高兴,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去想象去理解的一些东西有了更清晰的一个形象描述。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是,索甲仁波切是用英文写的,而且读者面向的应该是老外,文中也提到基督教啊天主教的一些概念,而且仁波切很好地将这些融合在一起。理论终究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关键看你怎么去理解,到达理论的最高层,一定都是相通而圆融的,只是或许文字表达上不同而已,也因为我们没有到达那个层次,而在山脚下高谈阔论山顶上的凉亭造得如何如何,评论爬上山顶的路如何如何,且不知已经坐在凉亭中的圣者所感受的无限美好风光和现实。

最后,我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对于死亡,我们该如何思考?有时候更多的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不接受死亡。目前的现象就是大家都知道一定会死,但是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死,好像死是别人家的事一样。对于不信因果轮回的朋友们,依然可以去阅读此书,临终关怀绝对该放上台面讨论的问题了,如今医患关系的紧张,抗生素的滥用,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生死和无常,这个时代加强了对于生的渴望,对于欲乐的享受。是该停下了,是该反思了。

【篇三:《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作文】

最近在认真地读《西藏生死书》。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之一:寻找简单的生活的博客这本书在我去西藏之前就有信奉佛教的朋友推荐给我看,但我只是粗略地用10分钟时间看了看大略,就觉得晦涩难懂,不愿再翻下去,其实我对佛教没有自觉的印象,只是认为它总是不远不近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没有虔诚的心去膜拜它,但也无法拒绝它对我的影响,我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独立于我以外但又无比关联的一个事物。我既没有必要依附它,也没有必要排斥它。于是就让《西藏生死书》在我的电脑里一直呆着,好在那是一部电子版的书籍。

这次从西藏回来,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去认真地看看这本书吧,晦涩难懂的文字我就跳过去不看,只想看它到底讲了些什么,权当作是好奇吧。没有想到,我只看了三天,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居然能够看懂了许多,有些字句还颇有震撼力。所以,我决定把这部24万字的电子版书籍继续看下去,把我认为讲得有道理的字句保留下来,转录到我的博客上,与感兴趣的朋友分享其中的思想。以下是我从中摘录的一段话,我用褐色标识了出来: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之一:寻找简单的生活认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我们要像古时候的西藏人一样,一辈子住在喜马拉雅山里坐禅。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受到朝九晚五的生涯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要沉溺在现代生活的享受中,关键在于单纯,不要以外界活动来过分伸展自己,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

这就是佛教戒律的真义所在。戒律的西藏语意思是合适、正当、规矩和方式。因此,戒律就是做合适或正当的事;换句话说,在这个过度复杂的时代里,要简化我们的生活。

心的宁静就是从这里来的。宁静的心可以让你追求精神事物,以及涌自精神真义的知识,可以帮助你面对死亡。

可悲的是,很少人这么做。现在我们也许该问自己:我这一生到底做了些什么?这句话是问我们对于生和死到底懂了多少。

千万别以为以上的文字都是些哗众取宠的东西。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确实没有好好地把生和死的问题想清楚,甚至忌讳提到死亡。并且,随着我们享受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了,我们往往把自身的疲惫说成是这个社会强加给我们现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就没有好好想想,我们内心的欲望是不是在不断膨胀?我们手忙脚乱地挥舞着自己所谓的利器(年轻、健康、素质和能力)应付着来自方方面面事关名利上的压力,在许多并不一定由衷的赞誉面前,竟然会觉得自我感觉良好,其实,这才是我们真正危险的开始。

我们为啥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弄得简单一些呢?

【篇四:《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昨天晚上6点左右,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候耀文先生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猝死在家中,时年59岁。让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据医生介绍,候耀文没有心脏及心脑血管病史,这次死亡来得非常突然,他错过了医学理论上4分钟以内的抢救时间,家人悲痛欲绝,广大相声爱好者也为痛失一位有卓越才能的相声前辈而难过。我是昨天晚上从网上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的,正如相声演员孟凡贵哽咽地说的那样:相声界再也死不起了。是的,随着侯宝林、马三立、郭全宝、高英培、马季、候耀文等相声界大师们的相继离世,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这几年更让相声界辛酸的了。

今天,我继续看了很长时间的《西藏生死书》,里面有两段文字是这样说的,我用褐色的字体使之与其它文字区别开来,摘录于此:

我很喜欢一个古老的西藏故事,称为《赛月童子的父亲》。有一个非常贫穷的人,在拼死拼活的工作之后,好不容易存了一袋子的谷物,非常得意。回家以后,就用绳子把袋子悬吊在屋梁上,以防老鼠和盗贼。把谷物吊好后,当天晚上就睡在袋子下守护,他的心开始驰骋了起来:如果我能够把谷物零售,就可以赚一笔钱。赚了钱就可以买更多的谷物,然后再卖出去,不久就可以发财,受到人人的肯定。很多女孩子就会来追我,我将讨一个漂亮的老婆,不久就会有小孩他必然是一个男孩我们该替他取个什么名字呢?他看看房子的四周,目光落在小窗子上,通过小窗子他可以看到月亮升起来了。

多美的月亮!他想着。多么吉祥的征兆!那确实是一个好名字。我要叫他赛月。当他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只老鼠找到了路,爬上那袋谷物,把绳子咬断,就在他说赛月这两个字的时候,袋子从天花板掉下来,当场砸死了他。当然,赛月从来没有出生过。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之二:由候耀文的辞世看生命的无常打开电视或瞧瞧报纸,你将发现到处都是死亡的消息,请问那些因坠机事件或车祸而死亡的人,可曾想过他们会死?他们像我们一样,视生命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不是经常听到认识的人或朋友突然去世吗?我们甚至不必生病也会死;我们的身体有可能突然垮下来无法运转,就像车子突然抛锚一般。某一天我们可能还是好端端的,隔天就病倒去世了。有时,我们需要清醒一下,真诚地问自己:如果我今晚就去世,该怎么办?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会醒过来,或者会到那儿去。如果你呼出一口气,却再也不能吸气,你就死了,就那么简单。就像西藏谚语所说的:明天或来世何者先到,我们不会知道。

有些著名的西藏禅观大师,在晚上就寝时,会把杯子倒空,杯口朝下放在床边。他们从来不确定隔天是否会醒过来,还用得着杯子。他们甚至在晚上就把火熄掉,免得余烬在第二天还烧着。时时刻刻他们都想到可能立刻就会死。

由以上这段文字,我们很自然地就联想到无常这个词汇。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的一位教语文的周老师曾经对我们说出了这样的话:同学们,也许我给你们上完课回家的路上,正巧路边的电线杆因年久失修突然倒了,而又刚好砸向我,那我就不一定能够明天站在这里给你们上课了,所以,世事难料,我们更应该认真地过好今天。当时,他说这句话以后,班上的同学都哄然大笑,认为周老师真的很幽默风趣,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我们并没有真正懂老师这段话,当时的我还隐隐地觉得周老师公开谈论自己的死亡是多么不吉利的事情啊。我认为,谁要谈论死字,要么出于幽默自嘲,要么就是神经出了毛病,要么恐怕会有想不开的举动发生。现在的我已人到中年,才渐渐发现死亡确实是一件非常司空见惯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和逃避死亡的来临,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地位、金钱、环境和身体,它迟早就会发生。

当我们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待别人的死亡,不管我们多么悲伤,那都是一时的情绪流露,算不上是我们的智慧在闪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就会渐渐淡忘,真正活在我们心里的人其实很少。只有当我们自己真正理解生命的无常之后,能够在生命大限来到之际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那才是人生大智慧的体现。

【篇五: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看了它之后,才明白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愚昧,自己的恐惧。

这本书其实写了一件最真实而且又是最伟大的事实: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然而自己却总以为可以活很长时间。我看这本书对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人在死亡那一时刻是最容易成佛的时刻。这句话我想了很久很久,一直认为它是错误的观点。到现在我才明白那是多么深刻的真理啊。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在死亡的那一刻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不是什么财富,不是什么地位,更不是什么权力,而是自己可以安安心心的死去。我们人类都是肉身,虽也摆脱不了死亡,即使是佛陀也不例外。关键问题是:我们死亡时是否如佛陀那样的皐瞇祥,那样的平静。

死亡那一刻是摆脱贪嗔痴最好的时刻,为什么?大家想想这样的问题:自己在死亡的那一刻,如果有人说;我把你所贪恋的东西都给你,你会不会要,你不会,因为你知道;自己连身体都没有了,还贪恋那些外物做什么?自己在死亡的那一刻,如果有人说:我帮助你杀掉你所有的仇人,以解你的心头之恨,你会答应吗?不会,因为你明白: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活的都不容易,包括你的仇人大家在一起都是变为了生存你现在只想安安静静的死去,对吗?如果有人寻你说:你所有执著的东西人都能让他变为现实,你当时听了不会高兴,因为你知道自己再怎么执著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也会化成土灰。所以你就会淡淡的一笑,对吗?

死亡那一刻是接近真理的时刻,然而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却为什么那么的贪婪与执著,那么的愚昧与无知,因为我们总以为自己会活很长时间,而且因为我们总以为放纵一下无所谓!

把死亡那一刻的思想放到生活中的每一刻,提高自己心的觉察力,才是这一生最重要的事,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提出来,本人洗耳恭听。

大家无论谁看到这篇文章,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说出来。我静候佳音。

【篇六:《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这是一本根据藏传佛教而写的有关生死的书,受过系统教育的国人因此第一印象应该多半是迷信,进而嗤之以鼻,其实里面很多理念和是否信仰佛教无关,具有普遍意义。

以下是一段摘录:

我发现今日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

其他人则以天真、懵懂的心情看待死亡,认为有某种不知名的理由会让死亡解决他们的一切问题,因此死亡就无可担忧了。想到这里,让我忆起一位西藏上师所说的话:「人们常常犯了轻视死亡的错误,他们总是这么想:『嗯,每个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这个理论很美,但在临终的一刻就不太妙了。」

我终于体悟到,否定死亡的可怕影响力,绝不止于个人层面,它影响着整个地球。由于大多数人相信人生就只有这么一世,现代人已经丧失长程的眼光。因此,他们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掠夺地球,生活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

感谢索甲仁波切上师,他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些年来自己几乎从来没有发自内心地、毫无顾虑地开怀大笑过。在渐渐加重的压力的逼迫下,我逐渐变成了它的奴隶,害怕由失败引来的鞭挞,日复一日地努力完成它所指定的任务,压力如此之大而我又是如此的恐惧,乃至于完全退化成了一个卑微的只求自保的可怜虫。我被训练得日益胆小而自私,自私到忘记了除了自己还应该对谁好。其实不是忘记了,而是长期的压力把我的自爱心无限地放大,自我和我执几乎完全占据了我的心,对其它的事视而不见。

心有其本性,可简称心性,而自我只是愚痴的人们拼命制造出来用于替代它的幻象,如种种身份、职业、地位。执著于这些幻象即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它们原本不存在,更不是心的本性,执著只是在做痛苦的无用功,永远无法脱离轮回之苦。

你可以不相信这些,说实话,我也不完全认同,比如轮回。但作者有一句话引人深思,科学不能证明有神,但也不能证明没有神;暂且相信它一下又有何妨呢?认同自我只是一些幻象,证悟永恒的心性才有意义,这让我看到一心为自我奔波是多么的愚昧和可悲。认同因果业报和轮回转世,这让我看到人不仅存在于今世,人必须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全部的责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执不仅无助于证悟解脱,反而可能污染自己的业,在今世或来世遭受果报。

这让我看到,我执只是让自己活着,但昏昏噩噩;只有爱他人而不是爱自己才能最终帮助自己。

一个人机关算尽一辈子,只为自己,那就算得到再多,他在临终的那一刻也必不能获得安乐;因为他所得到的一切都即将失去,他心中只有自我,现在这个自我马上就要消失了,他将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重新变得一无所有,无依无靠,那种恐惧不言自明。

而一个广种善因,一心关爱他人的人就算最后一贫如洗,他在临终那刻也必定无怨无悔;他心中本无自我,无所谓失去,贫困又何足道哉;他广种善因,持续净化自己的业,来世必定充满希望和光明。

从现实的角度说,自我带来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它会随着自我的终结而在临终那刻灰飞烟灭,实际上最终体验到的只是迷惘,甚至悔恨。而善行所带来的快乐是永恒的,它并不依附于自我,肉体的消失并不能让他失去什么;关爱他人不是得到什么,而是纯粹的付出,这份快乐依附于能否付出关爱,只要付出了,这种快乐就会永存,与自我的快乐依附于得到截然相反,因此,关爱他人的人由于此生付出了无数关爱在临终那刻必定是安详而快乐的。

自我和我执让人们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而这让人们在临终那刻不得安乐。

所有这些让我看清楚了这一生自己的劲敌是谁,让我明白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更让我明白了我承受压力是为了尽责任、尽义务、关爱他人;无论压力多大都不能只顾着自己,那是舍本逐末。因为得到的终将失去,付出的才是永恒。

此书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理解的,所阐述的境界也不是光凭看就能了悟的,所以之前的分析与上师本意肯定有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目前带给我最大的价值是让我跳出自我的桎梏,能够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审视自己。

【篇七: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2011年暑期,我在北京探亲期间看了《西藏生死书》,书很厚,我却在一周之内看完,看后,舒爽地吐了一口长气。太美太好!

西藏,从那个时候开始,深留在我心中。他的悠久古老、他的深沉厚爱、他的明净舒雅,使我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西藏,那里不仅风光优美,那里的底蕴深厚啊;明白了为什么藏传佛教可以流传在内地,并且很多内地佛弟子会虔诚地拜师藏传佛教大师;明白了为什么在西藏会出现几世活佛转世的事情;明白了死原来是肉身的离开,而生命不仅包括肉身,还包括灵魂。肉身的离开是这个个体的一个生命段的结束,然而却不是这个人在浩瀚宇宙中、在前世今生的生命轮回中的生命的结束。简言之,人身体的死亡不是生命的句号,而是此段生命圆满的一个部分。

时隔这么久,现在回味《西藏生死书》,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

一、秘传是心传。

书中描述了藏传佛教大师心要的秘传是面对面的传授、是心与心的相应、是天造地设的默契。在秘传之前,弟子要做很多功课,大师要根据弟子的内外情况和时机,决定是否秘传。而秘传一旦成功,弟子领悟感受是醍醐灌顶、豁然洞开。说明,最深沉的传递,是无言、无字的,是感悟、是灵性!

二、呼吸关系人的寿命。

呼吸和人的修行密不可分,一个大师,他可以调整自己的呼吸,将呼吸的频率调慢,一直调到他希望肉体离开的时候。而一般人的呼吸是个定数,只有真正践行修行并领悟深意并必然与宇宙大道吻合的人,可以调整呼吸,改变定数。

三、生命是延续的。

在西藏,大师在其肉身即将离开时,会知道自己何时离开,并告诉身边的人,说他会在何时在哪个方位投胎。而身边的某个人,会知道到那个时候,哪个方位的哪家人即将出世的孩子会是这个大师的后世也就是几世活佛,就会在该活佛出世前,密切关注、关照,随后接引其入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那个孩子的先天会承传大师已经修得的智慧-成果,并进而在此基础上继续修行,将修行推向前。结合我在此之前看的西方人士写的《前世今生》,联系《前世今生》里面活生生的案例,我恍然明白了为何一些人从小就具备某些天性,即人们说的天才儿童、幼儿,这和对前世的承传密不可分。

四、死亡是体验圆满的过程。

在《西藏生死书》里,讲述死亡是对平日里关心死亡话题、修炼死亡境遇、期待人生圆满的人的体验机会和千载难逢的美妙时刻。在大师圆寂前,大师会告诉弟子他体悟到啥了,弟子会传说着师父进入哪个境界了,而无论是延时很久才得以证悟弥留之美景还是在很短时间内就证得圆满,都是那么美妙。

五、死亡是新的开始。

书中讲述西藏人用迎接新生的欢喜和喜庆去面对死亡。人活一辈子,遇到的世事是无常的。然而死亡这件事,却不是预料外的无常而是必然。他们似乎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必然的,何必恐惧呢?在我看来,对他们而言,很重要的是平日里的活着、修行、满足、幸福、平凡、意义,所谓感受、享受在路上的风景。难怪,我不止听一个师长级的人士说在西藏看到人们的眼睛流露出的是纯真、是简单、是欢喜、是虔诚、是给人的感动!

我从一开始看《西藏生死书》,就不自觉地跟随作者索甲仁波切的虔诚内心和文笔去看。作者唯恐没有写好此书以及描述出他如父如师的上师将扬钦哲仁波切。而我唯恐没有把握机会、看明此书。每每看到书中即将揭晓或接触到最精彩、最关键、最神圣、最耐人寻味的内容时,我都会掩书去调整我的心,将书轻轻地放在桌上,轻轻离开看书地,去轻轻地干家务、去阳台远眺、或仰望蓝天、或和太阳说话,是想将内心清理、清空,以全然、最好的姿态、去迎接和领悟书中神圣的、甚至有时是难懂的、而又关键的内容。感恩!在看书的那段时间,休闲下来,我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人类的文字是多么有力、我又是多么有福气看到这样精湛胜深的书文!

我在看此书时,对书中那些精细又不可思议甚至难以懂的描述内容,我还是看得计较粗略,留个映像慢慢在生活中随缘理解吧。而只就我能够理解、可能理解的内容,我加以琢磨、感悟、提炼、采蜜。《西藏生死书》是值得再次读的书。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冥冥中,我相信书中所写的一些不可思议的内容,更加相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灵性世界是存在的,更加相信头上三尺必有神灵的古老名言,甚至相信投胎之说。在此基础上,我感受到我自身所带有的远古和未来的影子,更加感恩我的难得今生与今身,我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啊,这种感觉使我在心底感到荣幸和幸福!

嘿嘿,有时我在户外看到小小的婴儿,从他们幼小天真而又时常流露出的成熟,我似乎看到影响着这个小生命的过往的那个、那些成熟人的模样或影子,关于这个内容,我现在斗胆分享出来,这,就也是我的真实感受、学习后的感悟之一。

人类的认知、科学的证实还远远无法跟随存在着的包罗万象,就连我们明显感觉到有效果的冥想美好物境能够产生正能量、对身心起着的正面作用,也都才逐渐有仪器可以去识、去测量。无论怎样,科学还是在逐步探索着,同时无论我们认不认知、承不承认那些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想象不出的事物,他们都静静地与时间空间一样存在那里,在那里原本具足着,在那里慈悲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等着科学去发现!读《西藏生死书》有感读《西藏生死书》有感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西藏,我向往的地方,我不仅向往您的故土,更向往您的底蕴、您的单纯质朴、您的原本具足。我深信,您是我灵性的一部分!

以上浅薄之文,不足代表我所想要表达的,仅以此文作为颂扬《西藏生死书》引玉之砖。

【篇八: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因朋友的推荐,我上网买了《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虽然是一本关于佛教的书,但其中一些关于人生的理念,我觉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书中提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必将经历死亡这种生命的变化,因此,作者索甲仁波切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也正因为每个人都不知何时会面临死亡,因此,我们要增加对他人的关怀,更加肯定爱的重要性,减低对物质追求的兴趣。

面对生命中的痛苦和难题,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契机,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死亡,认识到执著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著。因此,人们时常在失去伴侣时才了解自己是爱他们的,然后更执著。当一方越执著,另一方就越逃避,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越脆弱。所以,我们不要执着任何事情。

作者认为生命中的逆境,都是在教我们无常的道理,让我们更接近真理。对于苦难和障碍,如果能够适当地加以了解和利用,常常可以变成出乎意料的力量源泉。如果我们能认识到生命的变化和无常,我们将会减少执著和嗔怨,对一切众生生起善心。不管他人如何对待你,都要保持慈爱;不管他们做了什么,只要你当它是一场梦,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作者认为生命中的负面经验,常常是伪装的福报。如果我们试着不要去厌恶,而是反过来了解它的真实面目,就能知道它们只是经验而已。因此,当事情顺利时,我们要特别小心和专注,才不至于变得满足或过分自信。也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不执著好的经验,不厌恶负面的经验。因此,作者认为,一个人若认为自己经历的痛苦是毫无价值、完全无用的,这将是人生最可悲的事。作者认为所有的痛苦不仅不是白费,而且有更美好的意义。很多人的挫折和痛苦主要源自他们觉得所经受的痛苦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用。但事实上,我们承受的任何痛苦,不管多么可怕,如果可以用来帮助解除他人的痛苦,那么都是有意义的。因此,所经历的痛苦和不幸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学会接纳我们经历的一切,因为这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逃避了,日后还会变得更加痛苦。

作者认为出生不同国家、城市或家庭的人有不同的成长过程,教育、影响因素和信仰不同,也因此认知方式不一样,而这就构成了每个人生活在独特而分离的个人世界里。因此,应该以开放和尊敬的态度对待生活。而生活中的痛苦都是源自愚痴。作者认为我执和我爱,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对于如何关怀临终者,作者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他人建立无所顾忌的沟通。尤其对于临终者,懂得让他们说话,我们学会专注而慈悲地倾听,他们就会说出非常有精神深度的话语。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智慧。

对于临终者,作者认为重病的人期待被他人触摸,因此,要触摸他的手,注视他的眼睛,轻轻替他按摩或把他抱在怀里,就可以给他极大的安慰。因此,陪伴临终者非常重要。而且,应该以坦然的态度告诉临终者他正在接近死亡,因此,作者认为告诉病人实情很重要。这样让可以为他自己的死亡做准备,同时安排好他死后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掌握机会,尽早仁慈地告诉临终者,他们正在步向死亡,给他们提早准备的机会。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临终者表达我们一直保留不说的爱和感激,然后说再见。想象如果他现在离开了,即使我们必须放下他,也有记住我们的心中保留了他的爱,以及过去最美好的回忆。在最后的时刻,持续而积极地对临终者讲话,对他们表示明确、积极、温馨的关怀,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甚至死后,让临终者在宁静和安详中去世。

作者还提出一个人去世时最理想的方式时放下一切的欲望、攀缘和执著、牵挂。在去世之前,必须尽力解脱我们对一切财物、朋友和亲人的执著。比如应事先分配好遗产,否则死后亲人们会因此争吵不休,甚至闹上法庭。当亲人去世时,四周的气氛应尽可能宁静安详。悲伤的亲友不可以出现在临终者的床边,以免引起临终者痛苦和强烈的执著。因为最亲爱的人出现,可能会引起临终者强烈的执著,使他更难放下。

因此,作者奉劝每个人,尽力在死亡来临前就一起把执著和悲痛处理掉:一起哭出来,表达你们的爱,说再见,试着在死亡真正来临前,完成这个过程。可能的话,亲友最好不要再临终者断气的那一刻过度悲伤,否则他无法放下。因为让临终者在死亡的那一刻,放下一切执著和嗔恨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死亡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对于死亡没有一点牵挂。因为,为了亡者心灵的平静,遗眷保持和谐非常重要。所以,不要让我们随着亲爱的人过世而痛不欲生,让我们在他们过世后,试着以最大的热忱活下去。至少,让我们以某种方式完成亡者的希望或愿望,比如把他的部分财产布施给慈善机构,或以他的名义赞助他特别喜爱的计划。

对于意外死亡者的亲友,作者提出应该去看尸体,这样他们才能承认死亡确实发生了。如果可能的话,应该静静地坐在遗体旁边,说他们需要说的话,表达他们的爱,并开始说再见。如果做不到,就对着亡者的照片,试着向他说再见,细数往事,交代清楚,然后放下,帮助他们接受残酷的死亡事实。

作者认为没有表达出来的悲伤,才会是永远持续的悲伤。因此,悲伤和愤怒需要表达和关注。我们需要开诚布公地面对我们的感受,把悲伤和愤怒充分表达和释放出来,直到伤口愈合为止。否则,愤怒积压在心中,迟早会陷入长期的沮丧之中。帮助亲友放下嗔恨,将嗔恨背后的深度痛苦显现出来,然后,就能慢慢放下。此时,如果想哭就让眼泪流出来,不要压抑自己的悲伤和痛苦。亲人的死亡会强迫你正视自己的生命,强迫你发现尚未发现的人生目的。丧亲之痛会提醒你,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表达你的爱和感激以及请求宽恕,学会更加关心目前还活着的亲人。在亲人还听得见的时候,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在书的最后,作者提出我们一切的身、口、意的造作,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着深远和强大的影响力。作者认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和知识、慈悲和智慧。

以上是我摘取了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内容。看完这本书后,我首先感受到生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明天会发生什么,这个人是否还继续存在都无法预知,所以,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表达对他们的爱意。

同时,书中特别提到如何面对和帮助临终者。在我父亲过世时,我们非常茫然,甚至无法确定他什么时候真的离开了我们,也不知道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应该怎样做。通过书中的介绍,我相信作者教给我们很多关于如何告诉临终者他即将死亡的事实,如何摸着他的手表达对他的爱和感激。书中也提出对于正常死亡的亲人,最好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离开,也就是最好让他在家中死亡,而不是在医院陌生的环境离开。我相信,这给了我们很多关于临终关怀的智慧。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藏传佛教的知识。对于宗教,作者是用一颗包容的心态接纳所有宗教的不同,而不是强求人们必须只许信仰自己所热爱的宗教,而是对所有不同的宗教都以一种接纳的态度面对。我相信,这才是对宗教真正的理解。

在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当我们认识到死亡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我们就不会太在意很多事情,也会对他人充满慈悲之心,真正宽容和接纳身边每个人,而不苛求他人和自己。顺其自然地面对和接纳自己的命运,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经历,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都能给予我们不同的智慧和启示。也因此,我们学会感恩我们所有的命运安排,即使是苦难和挫折,也同样给我们生命的智慧和启发。

人生需要很多智慧,有生活的智慧、职业的智慧和经营婚姻的智慧等等,但这些智慧常常在经历痛苦和坎坷之后,我们才会领悟更深。也因此,生活不可能永远给我们快乐和幸福,还会给我们坎坷和不平,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不要苛求每天都是快乐的,我们会更加满足自己的生活!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精选)


死亡真的是一件大恐怖事情,没有什么比死亡还要恐怖了。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当我们有意识后,当我们看到有人死亡后,我们就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一定会死亡。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活多久,不知道和什么人结婚,不知道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死。

我们自出生以后,就开始进入死亡的倒计时,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生而努力,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死而前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被朝九晚五的生活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每一天都活在生活的琐碎中,那些琐碎的事情消耗了我们所有的精力,让我们疲惫不堪。有人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是过了365个一天,还是把一天过了365遍。”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活而活着吗?我觉得那并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意义,可是那些意义在琐碎中被消耗了,最后都成了没有意义。

《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说道:现代社会的一切,似乎都在让人们偏离真相,让真相无法成为人生目标,甚至不相信真相确实存在。产生这些现象的文明,虽然声称尊崇生命,实际上是让生命贫瘠得毫无意义可言;虽然一直不停地喊着要让人们「幸福」,但实际上却是阻碍通往真正喜悦的泉源。

这种现代的轮回,滋生了焦虑和压抑,更进而把我们套牢在「消费者的机器」里,让我们贪婪得一直往前冒进。现代轮回是高度组织化的、易变的和精密的;它利用宣传从每一个角度来袭击我们,并在我们四周建立一个几乎无法攻破的耽溺环境。我们越想逃避,似乎就越陷入那些为我们精心设计的陷井。诚如十八世纪西藏上师吉梅林巴所说的:「众生被各种各样的感觉所迷惑,因此无止尽地迷失在轮回流转中。」

细细回味好像确实是如此的,人们被焦虑,压抑,欲望,痛苦包裹着出不去,看不到眼前的路,最后沉沦下去。

我觉得我们要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天了,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会让你直面本心,思考人生诸多事项的优先序列。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一天了,我可能会安安静静地看书,等待死亡。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个时候看书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要死了!人死了,知识就没了。我却从来没有觉得看书学习是无意义的,因为它让我回归到生命原始的平和而宁静的状态。

我想人生的意义大概就是“保持自我,以自所期望和认同方式活下去,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幸福。”我想,这才是战胜死亡恐惧的最佳良药。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自我修行中度过的。我们生而为人,来这世上走一遭,都有着自己的业。正如好多临终的老年人这样说,我来这世上一遭,该干的事情都干完了,也没什么遗憾,我可以走了。她们完成了自己的业,可以坦然赴死。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的坦然赴死。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终有一死,我们也知道,我们不知何时死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死,蒙田说,对死亡的修行就是解脱的修行,学会怎样死亡的人,就学会了怎样不做奴隶。面对死亡我们有两种态度,可以直视他也可以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面对。但只有直面死亡才可以直面我们的人生。逃避终究不是办法。

罗曼罗兰也曾经说过,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的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年轻的时候大部分人都雄心勃勃,以为自己只要奋斗,只要努力,就会无所不能就可以和超人一样,但是一过了30岁以后,却发现虽然在追求自己所想的,但却并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所以很多行尸走肉就出现了,所以就在机械的重复着,感觉自己的命运自己不能够决定,不能够自己做主,大部分人在四十岁也不会感觉到不惑,但四十岁后大致可看到自己的一生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终结。人一生中其实可以奋斗的余地很有限。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从出生的时代、地域、籍贯到家庭出身,其实你的命脉大致定了,能够改变的只是很小的空间,只有极少数富有智慧的人能够将这个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充分利用。

精神的旅程是一种持续学习和净化的旅程,当你知道这一点就会变得谦虚。但当真正知道这一点的时候,也许就是快要开悟的时候。我们一路走来,一路学习,一路被人质疑着,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穷?但我想可以很谦虚的告诉她,持续学习读书就是净化我精神的旅程。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焕然冰释,是为了过好自己的生活,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从容的面对死亡。

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件最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一死,但是怎么活,怎么死却是一个大问题。只愿能够死得其所,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年轻狂妄的时候,对一些风俗礼教不屑一顾,有时候认为那些是封建迷信是多此一举,但读了这本书后面的几章,才真正明白,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做头七,三七和七七。

为亡者修法最有力的时间就是在受生中阴的49天内,尤其是前21天。所以作为我们还活着的人,就必须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因为在死亡后的第21天到49天,决定他们下一世的肉身。关于做七,每个地方的风俗可能都不一样,在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在我们这边头七要给死者送汤,三七要送衣服和饭,等到七七的时候,要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喜欢的东西都烧了给他送过去,也表示从此与阳间隔绝了。

如果生命是无限的,人在当中进行一辈子的无限循环,每一次都面对一样的事情和人,每一次都会采取一样的选择和解决方式,那么在当下你会怎么选择呢?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走着前人走过的路,无论怎样走,都有人是这样走过的,现在再看十年前的愿望和梦想,也许没实现的会变成好事情。从远处来看,现在的自己,一切都有可能,豁然开朗,悲惨也将不再是那么悲惨。

死亡始终围绕在我们身边,我的身体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细胞在死亡和诞生,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成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成的,死亡会是我很好的朋友,或许是我们的文化让我们觉得它如此可怕,以至于害怕谈起和远离它。

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所以我就更加理解他人,也更加了解自己是在和自己的情绪打交道,也会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能够更加理性,更加从容的接受,更加尊重别人的不同,不容易。

我体会到了那种心变得更柔软的感觉。也能够更好的和自己相处。专注当下,从容而坚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1000字


这本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被称为第一部全面解说西藏佛学智慧精髓,直面死亡,展示一种神圣技术的伟大著作《西藏生死书》终于看完了。?这是近年来我看的第一部佛教文化技术类书籍。其余时间我都在看小说。

合上书本,心里总觉得有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谈起。

这是本好书,我笔拙无法形容出她有多么好。但我知道以我目前的智慧和对西藏佛学的肤浅了解来看这本书是太糟蹋她了。因为对佛学和西藏都陌生,书中许多佛学常识及细节我都是囫囵吞枣无法消化,有些内容更是直接跳了过去。?

谈谈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她让我感到温暖慈悲平和,沐浴此书仿佛给一贯心气浮躁的我注入了一针安静剂;她让我学会思考,更加淡定的对待得失,尝试和过去和解,放弃执着和焦虑,因为我们执着的对象,本质就是不可执着的;她教我正视自己,理性看待伤害和痛苦;因为,人一定要受过伤才会沉默关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她是一本可以也必须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本,她告诉我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是爱和知识、慈悲和智慧。她就是充满平静、能量和美的巨大世界。?

再说说细节。

这本书的作者美籍藏人索甲仁波切从他自己在西藏跟随现代藏学最重要的上师生活学习的所见所闻开始,介绍藏传佛教如何看待死亡,生命,心性,轮回,转世,中阴,以及如何禅定,学习掌控死亡,帮助临终关怀,如何理解重生,转世等。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让我对轮回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从内心开始相信六道是有轮回的。

书中提到,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的暂时寄居体,不必要去对这个寄居体做过多的修饰,好比路人住进旅店,有谁会对自己住的旅店进行装修的?所以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在此就显得很渺小。身体终归耗尽,但是灵魂却能永恒,只要相信,精神的力量将无穷大。

在第十一章讲述临终关怀章节中,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教人们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整本书看完后,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凭个人的理解和想象的一些抽象轮廓形成了比较清晰的一个点。

谈到写此书的目的时作者说,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用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

这就是真正的慈悲心。

我请我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对于死亡,我们该如何思考?传统的思想里更多的是活着的人无法面对和接受死亡。其实,不管我们经历什么,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逃避是不可能的。如果逃避,日后你将更加痛苦。对于不信因果轮回的朋友们,依然可以去阅读此书,了解些藏传佛教知识,学习如何正确理解生死和无常。我相信看完此书的人都会开始从生命的角度认真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未来。?

因为身体终归耗尽,灵魂却能永恒。

无限遐想的魔幻世界-读《哈利·波特》有感


首次接触《哈利波特》是被电影中的主人公哈利以及那不寻常的世界所吸引,而后才开始触及这本少儿读物。

《哈利波特》不仅带给了小孩梦中的世界,同时也给予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一种梦境。

J.K.罗琳并没有用优美、华丽的词语、语句来勾勒她的魔法梦境,甚至可以说《哈利波特》系列丛书的文学底蕴很低,然而它却凭借不寻常的魔幻世界的引力而风靡全世界。同时也令本人无可救药地深深迷恋上了它《哈利波特》。

J.K.罗琳的笔端流泻出一种令人无可抵挡的魔力,可以使读者置身于其中。书中以章节形式分篇,内容却又是环环相扣。书中给予读者的背景总是清晰明了的,但情节上却又总是充满悬疑,让读者仿佛被置身于团团云雾之中。可是结尾却又给予读者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意境。

这一系列丛书中不仅诠释着魔法的另类、有趣,书中又表达了人类孩童间纯净的友谊,父母子女间的亲情,以及不同人性格中的差异,似乎仿造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哈利、罗恩和赫敏这三个好朋友总是能为朋友竭尽全力。难能可贵的友情,无限渴望的亲情以及人与人间的勾心斗角让读者品读之时,陷入一个个作者编织的世界中。

书的内容固然精彩,但魔法的体现却又在于大胆的创新的想象。例如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中,我们这些不懂魔法的人被称为麻瓜,在霍格沃茨学校中的楼梯会变化无常,楼道上以及他们的相片中一切会移动,当然他们也有会飞的扫把,以及他们进入宿舍也需要像阿里巴巴一样念咒语,不过他们的咒语可不是芝麻开门哦。他们的宿舍门是一幅画,咒语由画中的主人决定。最少不了的就是那根魔杖。这也是许多魔幻故事中少不了的。

《哈利波特》每次出现都有无数书迷、影迷为之倾倒。哈利,这个身世不寻常的男孩为找到杀害自己父母的伏地魔成为丛书的主导线,而哈利在学校中的经历成为了看点,同时他勇敢、善良、优秀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让无数读者拜倒在这位小巫师的魔法袍下。

友情,慢慢的沉积,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股动力。让故事洒上一层晶莹的情感,美妙令人无法自拔。就像主人翁一般只愿留在学校享受别人给予他的爱,甚至遭到百般的困难,也不愿回到那没有感情的麻瓜世界。

仿真生活的情景塑造了一个令读者可以接受的魔法世界。

身世背景的悬疑造就了《哈利波特》的开端。

无限的魔力,真挚的友谊,永恒的信念像无尽的潮水冲击着哈利勇往直前。现在我还不知道他的结局如何,但我认为哈利会永远留在读者心中,成为一种不灭的动力来源。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800字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智者时代,无数哲人毕生致力于弄清楚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万物初生于水,终将复归于水。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如是说。万物生于有而归于无。
中国古代国学,将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三十而立,从懵懂步入成熟,四十不惑,不惑,极尽人生苦乐,五十知天命,人生听天由命,死亡的终极将是一个倍为严肃的话题。
他恳切踏实的论调,加上诸佛菩萨的箴言开示,除却人们对死亡的大恐惧,甚至使人们视死为相伴一生的老友。《西藏生死书》在西藏佛教和现代科学两个传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会点。索甲仁波切在喇嘛大行后看着酥油灯点着的影子,思考着死亡和自己的死,在我的悲伤当中,慢慢浮现出一种深沉的接受,一旦接受死亡的事实,我就决心把一生奉献在修行。或许佛家的修行固非目的,却是格物致知的一种方式。固然,死亡不是终点,却使人类在自然的面前跌了跟头。当他们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掠夺地球,生活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直到后悔莫及。如同致力挽救亚马逊雨林的前任巴西环境部长所说的,我们到底还需要多少类似的警告呢?
那日去北川,站在老北川废墟前,看着滔滔的江水,卷起层层浪花,静默的北川,在浪花中总结生命力。是否有来世, 从西藏佛教所持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存在分成四个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①生,②临终和死亡,③死后,④转世。佛学者在这个空隙之间,提出一个观点,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的心性,刹那间生死之际显现无遗。
或许北川对于过去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符号,颓败的符号,这符号中,每一处是有故事的,天灾毁灭的是自然,作为符号的存在,好似时间的产物。庞贝呢,庞贝的每一处,都流下了历史的眼泪,颓败的美丽见证着地球的成长,就像美丽的堰塞湖,形似九寨的山水,三色汇流,错落有致,符号也涌动出应有的生命力。

读这世界无处不美有感


读这世界无处不美有感

从西藏的迷恋中归来,那云雾缭绕如仙镜般的雪山,那水天一色碧绿圣洁的湖水,那朴素庄重五体投地的朝圣,我叹为观止。纯净而神圣的一切,不仅震撼着我的心灵,同时也涤静着我的灵魂——原来世界真的很美!

从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下来,我看到了星云大师的《这世界无处不美》,似乎这书就是为我此刻的心情而准备的,我一下子对以这位佛教大师为主封面的书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再一次回到布达拉宫,再一次亲吻西藏的湖水……

书中并没有描写世界屋脊的净美,也没有描写朝圣者的虔诚,但可以看到星云大师眼中的世界,远比布达拉宫还要圣洁,远比那木措的湖水还要宁静。星云大师告诉我们,世界的美与丑其实都源自于人们的内心——“以开阔的心胸去包容世界,自然能看到美丽的景致,领悟到世界上真正的美妙和可爱。”书中讲述了108则精妙禅故事,再加上精心甄选的108幅摄影作品和108段精妙的禅语,整册书都渗透出大师淡泊人生的吉祥与祝福。

合上书页,我虽然无法参透大师佛的境界,而心情却从领略西域美景时的心浪翻滚开始平静下来,从大师的“觉己”—“省心”—“醒世”循序渐进地试着了解人该怎样发觉自己的美,然后到修炼心性,最后到除却心尘、宁静致远。简单的平常故事令人警醒,发人深思,他告诉人们——其实这世界一直都很美!

书中有一则富翁和海边老渔翁的故事,富翁认为:人要拼命工作赚钱,奋斗半生,才有钱去海边渡假。而老渔翁却带着一脸平静的笑容,说他每天都可以欣赏这样的美景。富翁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老渔翁知足的生命态度让他心静,使他每天都以微笑面对大海,感受大自然带给他的福泽。其实,每个人都要在忙碌的生命旅程中追赶,追赶自己心中的梦想,追赶人生的目标,然而,生命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绚烂,还有它的平和,生命的动人不仅仅在于它的激情,还有它的平静。就象生活中有些人永远都可以简单地快乐着、简单地幸福着,所以他们能拥有踏实的情怀,拥有着不太富有却滋润的美丽生活。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一片天,或许这片天还不够宽广,或许这片天还不够美丽,的确,我们有时真的想远离世俗的喧嚣,远离浮华的人间,远离一切虚伪的假面,独自去寻找一份遥远而雅致的美。可我们从梦中醒来,又不得不回归自然,回归社会。我喜欢大师的《心净国土净》,“宁静,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有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牢骚、抱怨环境的污浊,其实,如果在淡泊宁静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像莲花一样在污浊之境中洁身自好,就会得到充实、轻松、达观的人生。在浮躁的社会,若每天能以平静的笑容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感受大地普载众生的平等,感受海洋无有拣择的包容,感受阳光温暖普照的关怀”,我们的心就能沉静下来,达到最遥远的地方,建设起内心美丽绚烂的世界。

这世界美不美?可以很美,也可以很丑。心中怀有美好,你看到的便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心中怀着丑恶之念,你看到的便是一个丑恶的世界。打坐参禅的佛印禅师说苏东坡“像一尊佛”,而苏东坡却嘲弄禅师“像一堆牛粪”。其实参禅的人最讲究“见心见性”,心中有眼中便有,说明在佛印禅师的眼里有佛!星云大师告诉我们“心存何物,万物皆成何物,心逐物为邪,物随心为正”,保持心灵之镜的洁净,用一颗平淡的心、用一颗美丽的心去看这个世界,以开阔的心胸去包容世间的万事万物,自然能领悟到世界上真正的美妙、可爱之处,生活当然也会从此而绚丽多彩,社会因此而美好无比!

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其实,时代无所谓好坏,世界也无所谓美丑,人能活在当下,坚守内心、建立起自己的精神生活,就算世俗的纷繁复杂接踵而来,喧嚣的市井和流言蜚语扰乱心智,也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也能洒脱于物欲横流的时代。

让“片红休扫尽从伊”的淡泊在心中滋生,让“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热情四溢传纵。相信,我们将不再孤单,不再寂寞,坦然面对这美丽世界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读《透过结构看世界》有感


结构思考助你提升实战力

——读《透过结构看世界》有感

马莉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竞赛,你不可能凭借一时的冲刺就获得成功。抛开外在因素,你会发现,身边优秀的人,往往都具备一种持续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一般表现在自身思维的严谨性,讲话的逻辑性,做事情的高效性这三个方面。李忠秋老师所著《透过结构看世界》这本书,通过对结构思考力的剖析和讲解,使你觉察并改善自身的思考结构,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成为善思、善讲、善写的人才,从而帮助你从思、言、行这三个层次提升个人的实战力。

一、该书观点鲜明,结构清晰。著作本身就是一个运用结构化思考的成熟佳品。

李忠秋老师围绕着透过结构看世界,层层分解,向我们传达了洞悉本质的思考艺术。本书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应用篇。每篇分别采用三章两到三个小节,简明扼要的将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三层次模型,以及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的讲解。为读者树立了运用结构思考力的最佳典范。

二、从内容上看,该书通俗易懂,给人印象深刻。

理念篇,介绍结构思考力的原理和理论依据,让我们对结构思考力有了初步概括的认识。通过讲解透过结构看世界帮我们洞悉本质,以及思考结构与客观事物存在偏差,让我们树立觉察并改善自身思考结构的科学思维。

方法篇,结构思考力三层次模型的解析,是该书的精髓。该篇分别从理解、重构、呈现这三层结构的视角,对结构思考力具体的方法、工具展开阐述。重点讲解了理解层"识别概括技术的三个步骤",重构层"站在全局看局部、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未来看现在、逻辑思维要验证"的正确理念和"论证类比"的四个核心原则,以及呈现层运用"结构罗盘"工具"配关系、得图示、上包装"的3个步骤。帮助我们将隐性的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结构思维形象化。

应用篇,分别介绍结构思考力在表达、问题解决、会议共识三个方面的实际应用。使我们达到:有方案时关注表达想清楚说明白,无方案时针对问题找方案说明白,帮团队时达成共识找方案说明白。

三、该书实用性强。

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提供了大量案例以及思考力的工具和模型,案例与工具模型相辅相承,将所言之物高度概括和凝炼。这些工具在书中和附录都有呈现,包括:结构思考力识别概括技术应用表、结构罗盘图示库、5W2H问题描述框架、5W2H疑问回答式设想问题框架等,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的拿来应用,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四、彩色手绘图示,精美展现,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相比于黑白版图文,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彩色版本,这个感观上给人以清新亮丽。尤其是手绘出的图文,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做出的ppT也是相当漂亮。不只思考是艺术,书籍本身也很艺术呀!而且关注微信,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得精美的电子版,还可以在线观看李忠秋老师的视频微课,这也让读者收获满满,心中着实喜悦。

问题:

该书p55,排版似乎缺少了些内容。"线索1"、"线索2"属于"2.找出支持结论的理由"一节,但是,后面的"(3)戴上白帽子看都有哪些事实"显然是属于"3.找出支持理由的事实"这一标题的,这里及后面一页也没有(是缺少了)小标题3和部分小节内容。

人们常说,"思想决定行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言行一致",思、言、行这三者紧密不可分。思考先行,言行其后。有什么样的思维意识,就形成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最终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结果。无论你处于什么工作岗位是什么样的角色,《透过结构看世界》都会帮助你,结构化的思考,助你提升实战力。

以上就是我的拙见,仅供参考。

读书之《西藏生死书》读后感2000字


读书之《西藏生死书》读后感2000字:

脑子断片了一个多月,只因为看了这本书带来的风暴太大,太烧脑了。一下子好像了解了很多自己从未了解过的知识,可是又说不清写不出自己所领悟到的东西。

我在最近看的书《西藏生死书》里看到:人是一种意识的存在,意识是内心,是灵魂,意识这种东西自己都不是完全了解。就像那句话:“自己”这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小时候就梦想自己长大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出来工作以后,发现自己要到一定的年纪才能写点什么东西出来。写作就像是停下关照自己的内心,然后再一点一滴剖析写出来。过程就像切洋葱那样,要一层一层地剥开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来。

每个人都有害怕面对自己的一面,想逃避的一面,像我这种畏畏缩缩的风格,不想直视自己内心想逃避自己的人,有很多想写的题材,可每每一想到自己的内心就放弃了。我的脑海里有两个我整天在吵架,一个乐观积极什么都好奇有兴趣,一个消极负面什么都觉得没意思。

未知的是什么?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

罗嘉良版的《卫斯里》,猫星人寻找的未来金属,说人类看了会接受不了精神失常。那是什么?是不是说猫星人能从多维视觉看人类,而人类生存在三维的空间里看不到四维以上的世界,而这个未来金属有可能可以让人类看到未知的多维度空间。

《星际穿越》里,男主在外太空找到五维空间,在五维空间视觉看到自己的书房,想通过一排排书编排出来的密码,告诉女儿让她劝当时的自己不要走。

《寻梦环游记》里,男主亡灵节误闯到另一个世界里,活着的世界的人死后去到的那个世界。

人类看到会失心疯的世界,有没有可能是不是多维空间重叠在一起的世界?

宇宙多维度空间跟佛教轮回理论有点相似。至少两者都是探讨意识不同形态不同空间不同的存在方式。

佛教里人死后的意生身能看见所有人,而人却看不见它们。

而宇宙暂时被人类发现到十一维度空间,人类是活在三维空间里的生物,四维以上的生物可以看见我们,我们却看不见它们。

有没有平行时空?也可能有。可能是和我们一样的世界,可能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时空,也可能是我们梦境里的世界。

小时候看西游记,很相信人有前世今生来世。可是慢慢长大,科学知识告诉我们那些说法都是迷信,人只活一次,只有一辈子,人死了就消失了,读书笔记什么都不是了。一想到这一点,想想万一将来有一天自己即将老死或者病死的时候,自己没有自理的能力只能躺在床上等人照顾等死的时候,想像自己即将死去、会像没用的垃圾被清理掉,那是一种多么恐惧的心理。

而在佛教里人的存在是什么?是意识存在,意识是我们的内心,是我们的灵魂。是意识寄居在我们的肉体里,是我们的意识控制着自己的身体,用这个身体来完成自己意识想要做的事情,可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不代表这个意识的死亡。

有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正因为无形的意识,可以得以寄居在人体里,有七情六欲,有三毒贪嗔痴。我们就像千年修行的白蛇想变成人身,尝遍人间滋味。可是得到人身之后,才发现人身可以为所欲为的事情太多了,而意识又太容易被自己所在的肉身带来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凡尘俗事困扰。

以至于我们忘了自己的初心,忘了自己的潜意识,忘了自己的灵魂深处。所以常常逃避自己的内心,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只想贪婪地拥有更多只能暂时拥有的东西。

读到这里感悟到这一点,心里不禁对修行之人心生敬佩。大家都拥有人的身体,可以尝遍人间各种滋味,可是他们却甘愿放弃种种凡尘的快乐,一心修心,修意识,修灵魂。

《西藏生死书》里讲到中阴,中阴是指:“一个情境的完成”和“另一个情境的开始”两者之间的“过渡”或“间隔”。

我们可以把人的整个存在分成四个实相:此生、临终和死亡、死后再生,这就是四种中阴。

此生的“自然”中阴

临终的“痛苦‘中阴

法性的”明光“中阴

受生的”业力“中阴

此生包含生与死之间的整个过程。

人体的存在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决定的。通过五大,我们的身体才得以形成和维持,当它们分解时,我们就死了。

在受生中阴的阶段,因为心已经不再受到这一世肉身的限制或障碍,所以”受生“到不同道的”机会“是无限的。这种中阴有外”存在“的意生身和内“存在”的心。

因为过去业报身的记忆在我们的心中仍然历历如新,就会形成“意生身”。意生身可以看见其他的中阴身生命,却无法被活的生命看见。

人死之后意识进入下一个轮回之间的中阴期,即是意生身的存在时期,是不是宇宙其中一个维度空间?而之后要面对的佛教里定义的六道轮回,又是不是宇宙多种不同维度的空间?

意识最终什么时候消失?

《寻梦环游记》里,在猪皮朋友消失了以后,埃克多告诉米格:他被人遗忘了,如果在活人的世界里没人记得你了,你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们管这叫终极死亡。米格问那他去哪里了,我见过他,我记得他。他说:我们的故事,只能由我们生前认识的那些人来讲,他们的记忆才管用。

埃克多说的终极死亡,是指意生身在它存在的空间消失了,然后又进入轮回或者又进入下一个维度空间,继续以其他形式存在?还是说这个意识在宇宙里永远消失了?

我暂时还没有信任何教派,对于此书讲述很多对于修行高深莫测的东西,我还没有能力参悟。我只能浅薄地把我看完此书后结合自己了解过的知识,做一个梳理,整理出一个思路。

对生命,对灵魂,对自己的意识,我会更虔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珍惜来之不易的此生。作者:曾玉玲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600字(3)篇


人人皆是佛,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一件特定的事要完成n探究生死,这估计是人生的终极问题。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尤其是为什么而来,似乎所有的宗教和灵修团体都指向一个目标——修行。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来到世间,或救赎,或还账,或照顾,或被照顾。佛教将此命名为“业”。其实如果看到《与神对话》,会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也不得不思考,在本源上,是不是都是来自某种东西。就像书里提到的心,或许其运作规律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人类的所有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活在地球上的目的,就是与我们基本的、觉悟的自性结合。“国王”派遣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黑暗的国度,其任务就是证悟和体现我们的真实存有。完成任务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踏上精神之旅,以我们的一切热诚、智慧、勇气和决心来转化自己。诚如《卡达奥义书》(Katha Upanishad )中“死神”对纳奇柯达斯(Nachiketas )所说的话:有智慧之路,也有愚痴之路。它们离得远远的,目的地也不同……愚人深陷于愚痴之中,自以为聪明和学识渊博,就像盲人被盲人引领着。请记住敦珠仁波切在我经历一次非常强的经验时对我说的话:“不要太兴奋,毕竟,它既非好也非坏。”他知道我正在对经验产生执著,那种执著,就像其他执著一样,必须切除。在禅修和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习不执著好的经验,不嗔恨负面的经验。物非物,实相n就好象大海有波浪,或太阳有光线一样,心的光芒就是它的思想和情绪。大海有波浪,却不被波浪所干扰。波浪是大海的本性。波浪将生起,但它们会往哪里去?回到大海。波浪来自何方?大海。同理,思想和情绪是心性的光芒和表现,它们从心中生起,但消溶到哪里去?回到心。不论心中涌现的是什么,千万不要把它看成特别的问题。如果你不强烈反应,如果你能够安忍,它还是会再回归它的本性。中阴修行n一位真正的修行人所该做的,就是不分昼夜持续对心性觉察分明,因而直接使用睡梦的不同层面,来认识和熟悉临终中阴和死后中阴即将发生的事。所以,我们发现还有其他两种中阴也被包含在这一世的自然中阴里:睡梦中阴和禅定中阴。禅定是白天的修行,睡梦瑜伽则是夜间的修行。在《中阴闻教得度》所属的传统里,这两种中阴被加在上述四种中阴之上,形成六种中阴。没什么没有前世记忆n如果死后确实有生命存在,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这么难记得呢?在《伊尔的神话》(Myth of Er )一书中的zuki-roshi曾说:“如果你的心是空的,就可以随时准备接受一切;它是开放的。在初学者的心里,存在着许多可能性;但在专家的心里,却只有很少的可能性。”初学者的心,是开放的心,是空的心,是准备接受的心,如果我们真正以初学者的心来听,我们就可以确实开始听到。因为如果我们以宁静的心来听,尽可能不受预存观念的影响,教法的真理就可能贯穿我们,生死的意义也可能变得越来越清晰。我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说:“你听得越多,你听到的就会越多;你听到的越多,你的了解就清晰。临终的姿势,安详的卧佛n传统上,大家所推荐的临终姿势,一般都是右侧卧的“睡狮”姿势,这也是佛陀入涅槃的姿势。左手放在左大腿上,右手放在颚下,闭住右鼻孔。两腿伸展,稍稍弯曲。身体右侧的某些气脉会引起无明的“业气”。采取睡狮姿势时,就是躺在这些气脉上,再加上闭住右鼻孔,就可以堵住这些气脉,当死亡到来,明光出现时,有助于临终者认证它。这种姿势也可以帮助意识从顶轮的梵穴离开身体,因为其他孔道都被堵住了,意识只有这么一个出口n如果你即将转生到天道或人道,视线是向上的;如果你即将转生到畜生道,就会像鸟一样。一旦建立起信赖和信心,气氛就会变得轻松,也就会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他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恐惧和情绪。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或好好地面对死亡。而你必须给他完全的自由,让他充分说出他想说的话。有关怀孕n这时候,死亡的过程正好是倒转受孕的过程。当我们父母亲的精虫和卵子结合时,我们的意识在业力推动下,就进入受精卵。在胚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父亲的白菩提(白色而喜悦的核子),就留在我们中脉顶端的顶轮中;我们母亲的红菩 。在业风的席卷下,你将到达未来的父母亲正在做爱的地方。看到他们,你的情绪就立刻被拉住了;由于过去的业缘,你开始自发性地感到强烈的执著或嗔恨。对母亲的向往和喜爱,以及对父亲的憎恨或嫉妒,将导致你转生为男婴;反之,则将转生为女婴。如果你屈服于这种强烈的情绪之下,不仅将会转生,可能还会因为那个情绪而被带到三恶道去。

书一直在讲述我们死、生的真谛,讲述心性的重要。

作为转世活佛,坚定的藏传佛教继承人,索甲仁波切坦言所谓的临终审判,没有上帝、没有真主、没有佛祖、更没有阎罗王,而是自己在审判自己,在死亡之后灵魂脱离肉体,变得轻盈,渐渐的回忆起一生、拥有“宿世通”看到自己的生生世世,然后自己审判自己!

常言说“公道自在人心”,大概就是如此:上帝、真主、佛祖所有这些无非都是劝导我们向善的“真理指引”。

而所谓审判,老天爷也好上帝也好,他们总是宽容的而伟大的,他们会原谅所有的“孩子”

问题最终还在于,你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能不能放过自己?

这段临终审判的描述让我觉得震撼,让我想起之前刚看完《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因为嫉妒和懦弱背叛了自己的朋友哈桑,自此长久的生活在愧疚和不安中,那之后他不时的想起哈桑并且痛苦不已。这难道不是因为作恶而判了自己把自己打入了炼狱?给自己的心上了刑,遭受种种煎熬;而之后他回到战乱的阿富汗,冒死找到、救出哈桑的孩子,之后保护他、极力的想要他过的开心幸福起来,实现了良心的自救,这难道不是重新活过,赢得了所谓的审判?

一切为心造,为我们每个行为或者无为背后的动机也就是念头的善恶造就,这一切表示我们不仅要为这一生,还要为来世负责。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从2018年1月初开始,一直在不紧不慢地阅读这本开年第一大书《西藏生死书》。本书与以往同类佛家上师出的书比较,相对更深一点,反而书中很多诸如:生死、中阴、看清生命、一切皆空、心性、禅定、轮回、业……的介绍非常详细,其中的事例讲解也非常到位,抛开索甲仁波切个人负面新闻的风波外,这本书确实是本好书。没能给五星好评的原因是后半部分,有关上师加持、虔诚心,“第九章精神之路”的部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讲解过于青涩,难懂,并且对于普通阅读者而言,有些感到带有“传教”色彩。前面的很多内容我都相当喜欢,也很有深意。【例如】第114页诚如佛陀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莲花生大师进一步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这段话完全可以说明“哲学与宗教”的通性一面。值得反复阅读。[可爱]

党员读书心得之《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书名:西藏生死书

读者:王卓

读后感: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智者时代,无数哲人毕生致力于弄清楚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中国古代国学,将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三十而立,从懵懂步入成熟,四十不惑,不惑,极尽人生苦乐,五十知天命,人生听天由命,死亡的终极将是一个倍为严肃的话题。

我想索甲仁波切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生命。 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我以为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其实不在相信死后另有人生,而是它提供了一个与死亡接触的机会。如若我们可以因此学到安详地死,或许会懂得如何从容地生。

以下是一些片段的摘录。

1、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醉生梦死,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着:年轻时接受教育,然后找个工作,结婚生子,买房子,在事业上力争上游......生活节奏如此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为了拥有更多的财物,我们拼命追求享受,最后沦为它们的奴隶,只为掩饰我们对于无常的恐惧。(p21)

2、执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着。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读后感[.cn]这就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执着的悲剧性和嘲讽性:执着不仅不可能捉住什么,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要避免的痛苦。(p41)

3、认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我们要像古时候的西藏人一样,一辈子住在喜马拉雅山里坐禅。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受到朝九晚五的生涯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要沉溺在现代生活的享受中,关键在于单纯,不要以外界活动来过分伸展自己,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p27)

这就是佛教戒律的真义所在。戒律的西藏语意思是合适、正当、规矩和方式。因此,戒律就是做合适或正当的事;换句话说,在这个过度复杂的时代里,要简化我们的生活。

可悲的是,很少人这么做。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确实没有好好地把生和死的问题想清楚,甚至忌讳提到死亡。并且,随着我们享受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化,我们往往把自身的疲惫说成是这个社会强加给我们现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就没有好好想想,我们内心的欲望是不是在不断膨胀。

我们大多数人只有在临终的那一刻才会珍惜生命,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确实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我们不必等到亲密的人死得痛苦时,或受到绝症的冲击时,才去观察我们的人生。我们也不必到死亡时还赤手空拳地面对未知。此时此地,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可以全心全意、心平气和地把每一秒钟当成改变和准备死亡与永恒的契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看《世界大战》有感


前天,我在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电影《世界大战》。

影片里讲的是:一天,乌云密布,天空中射下26道闪电,但奇怪的都打在同一个地方,结果,后来从地下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三角机器。主人公的妻子去了外婆家,他也看见了三脚机器。它射出一道激光,谁被打到了,谁就难逃一死。主人公逃过一劫,便带上孩子一路逃命找妻子后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军队的帮助下打倒了三脚机器的整个过程。

我看了这部电影,觉得主人公真是机智勇敢。比如说在海上又出现三脚机器时他不慌,背着女儿带上孩子在危险中逃生。后来,他的女儿有被外星人抓去关在一个笼子里,他也被抓去。最后,他为了救女儿,便让三脚机器把自己也抓去了。他们和还有一些被抓去大人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上面有一个舌头似的东西来把他舔了进去,还好众人把他拉了下来,但他随身带的手镏弹被怪物舔了进去。一声巨响,三脚机器爆炸了。被关在笼子里的人都得救了。后来,他发现这个机器外壳牢不可攻,里面攻击是轻而易举,就把这个弱点告诉了军队,军队才打败了三脚机器。

我看完这个电影想我一定要像主人公一样,不畏惧危险,在发生事情后要沉着冷静,不能慌,任何强大的东西都有致命弱点,抓住弱点才能胜利。

看《让世界充满爱》有感


看了《让世界充满爱》是人的应该都哭了吧?

爱祖国。我们应该做到像非洲黑人一样,为了自己祖国坚强的跑到终点,为什么黑人受伤了还要坚持的跑到终点?因为在黑人心里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颗心,才促使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我们要学习黑人的精神,学习他热爱祖国的一颗心!!

爱老师。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灭绝师太,但是你们却不知道老师的辛苦,老师每天批作业到深夜,同学们你们又谁知道呢?不,你们都不知道。老师每天都唠唠叨叨,为的是谁?为的不就是他的学生吗!当我们顶撞老师时,我们会觉得心里很爽,但我却不知老师的心在流泪。希望同学们今后不要在顶撞老师了。在这里我真诚的对天下所有的老师:老师,你辛苦了!

爱父母。有人觉得父母唠叨,但很少有人知道父母是为我们好;有人因为父母管的的太严而离家出走,但你们却不知道父母为了找你不惜花光所有的积蓄,但我们却一概不知。请大家尊敬父母。我希望全天下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爱自己。不同的人爱自己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自己吃得好就是爱自己,但会有自残的行为。这些人在自残之前想过父母吗?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在自残前应该先想想父母,问问父母同不同意。我们做不到孝敬父母,但要做到尊敬父母啊。

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哦!!!

看《告诉世界,我能行》有感


对困难、烦恼说再见看《告诉世界,我能行》有感

董必武曾经说过:前途尽有光明路,莫忘中藏曲折幽。以我现在的语文水平,我只能略懂一二,意思是:前途中有许多路,而且都是光明的,但是不要忘记这条路中有许多坎坷。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成长面对50个问题的书,书名叫《告诉世界,我能行!》看了它,让我受益颇多。书中孩子们面对的问题,差不多是我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本书消灭了我的烦恼、困难、伤心是知心姐姐的解说使我豁然开朗。

这本书,我看了一半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似乎把我从一个困境中带了出来。面对挫折有信心才有成功。我相信知心姐姐的这个题目不仅让我产生了信念,而且让更多的小读者想起了自己的一段往事。这个故事说的是:面对挫折,你要把握好机会,仔细品尝挫折带来的人生感悟,并且抬起头,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 我不是失败了,而是没有成功。我相信,我能行!也让我们树立我能行的目标;体验我能行的过程;坚定我能行的信念;感悟我能行的境界。就是树立、体验、坚定、感悟这四个词让我觉得困难不是那么难解决。:

我是一个独生子,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家里每个人都很疼我。从小就没有受到挫折的我,一上学,就有许多挫折都围绕着我。

有一次,竞选中队委。刘老师让我们班的同学做好准备,下午开始竞选。我上午压根就没把这事当回事,等到下午竞选的时间,我这才感到后悔。

竞选开始了,刘老师点名,让谁来演讲。(因为当时没有人举手)我一直埋着头,生怕叫到我。可刘老师还是点了我的名。我的脸微红,要知道,我什么都没有准备好。这下好了,因为这一时的疏忽,把我的卫生委给送掉了,我好后悔呀!

我好伤心,自从看了知心姐姐写的这几篇文章,我终于笑着对天空说:啊,让我忘记这段过去吧!去笑着面对一切!

在我们的生活中,挫折是不可能不发生的。只要我们认真地去面对,一定能做好一切。

看《2012世界末日》有感


保护环境真重要!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场电影《2012世界末日》。它给我的启发真的很大,人们要是不好好保护环境,也许电影里的假象会变成真正事实。

在外国的一个地方,天气在一转眼的瞬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火山爆发、太阳连续出现好几天、夏天就下雪和冰庖,人们都生了病。可是命中注定的是上帝把他们拯救了,这也许是上天安排好的了。孕妇、女儿、医生、父亲、把十字架放到金字塔的人,这些虽然是巧合,但是也要靠我们的信念、不放弃。
话说回来,世界末日为什么会来临,那就是因为人类不好好保护环境和地球。街上的垃圾随处可见,还散发着一阵阵臭味。人家说天是蓝的,而我看到得却是灰色的。为什么我国是贫水的国家?是因为我们用水毫无节制 
我们的财富是越来越多,而生命的绿色却是越来越少。要是等到世界末日真正来临时,那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世界末日的警钟已经敲响,人类醒悟吧
大家要善待地球,保护地球,不能让世界末日来临。


相信《读《西藏生死书》有感:静心看世界 世界无限美》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海底世界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