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苏东坡传读后感生

苏东坡传读后感生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也许下面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正合你意!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卷一:童年与青年(1036年~1061年)

四川乐山以北大约四十英里之外,是眉州的眉山镇,这便是三苏的故乡。父亲苏洵,字眀允,长子苏轼,字子瞻,次子苏辙,字子由,位占唐宋八大家三席之地。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祖父是个不识字的老汉,高大英俊,身体健壮,慷慨大方,酒量极大。父亲苏洵,天性沉默寡言,气质谨严。四川人自古就有吃苦耐劳,自持自治的精神,而又机警善辩。苏轼六岁入学,从小就显露其绝顶聪明;十一岁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此时正是其父苏洵赴京赶考铩羽而归之时。然而,苏洵并没有因此丧失对儿子高中的希望。在苏家,和苏轼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而将来也与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他弟弟苏辙。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轼毕生歌咏的题材。(PS:原来苏小妹是杜撰的,根本没有这个人,我竟然蒙在鼓里这么多年....)苏轼十八岁时,娶王弗为妻。二十岁时,父子三人一同赴京赶考,苏轼和苏辙都考取了进士,正当他们兄弟二人要开始在官场上大展雄图之时,母亲突然病故,父子三人急忙返家,居丧守礼。居丧守礼的蛰居生活,是苏轼青年时期最快乐的日子,他经常到青神岳父家去游山玩水。等到居丧期满,苏家再度启程入京,沿途长江三峡,景色壮美;苏轼一行人吟诗作对,寻幽访秘,好不惬意,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次年二月抵达京城。三人都谋得官位,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想象着林语堂先生笔下险象横生的三峡之旅,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毛泽东所写《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诗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今的三峡,想必少了几分险峻,多了几分壮美了吧。

卷二:壮年(1062年~1079年)

苏轼携妻儿到凤翔(今陕西西部)当府判官,弟弟和父亲留京。苏轼年富力强,判官之职又无繁重公务,他有时觉得做官生活并不那么美妙,有时却觉得欣喜振奋。苏轼坦白直爽,甚至有时急躁火暴,平时精明的妻子在提醒丈夫有知人之明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古就有幕后听言的美谈流传下来。仁宗嘉祐九年(1064年),苏轼解除官职,次年正月,举家迁返京都,新主英宗任命其在史馆任职。那年五月,妻子以二十六岁之年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妻子的去世让苏轼非常伤心,在其去世十年之际,苏轼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祸不单行,在妻子去世的第二年,父亲也病逝,苏轼兄弟二人立即辞去官职,千里迢迢将父亲和妻子的灵柩运回四川眉州故里,埋葬在祖茔,并为其父立庙以作纪念。居丧期满后,苏轼续娶前妻的堂妹王润之,于神宗熙宗元年携眷返京,却不曾想到这一别竟是与故里的诀别,一生再也没有踏入故乡一步。因为他们一抵达京城,就都卷入了一场政坛的漩涡之中。

宰相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大力推行新政变法。一意孤行的王安石虽然出发点是富国强兵,但是将国家财富集中在朝廷手中无疑是置百姓于水深火热。刚愎自用的王安石坚决清除阻碍其新政推行的障碍,在朝野上党同伐异。诸如司马光、欧阳修等大臣或遭黜离京,或请辞归隐,甘冒风险上陈万言书痛陈利弊的苏轼也立遭被贬为杭州太守。随着新政的不断推广,荼毒越深。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南岳华山山崩,天下大旱。郑侠,一个小小的皇宫门吏,抓住这次神兆之机,向神宗献上反映百姓水深火热的《难民图》,大为震动的神宗终于次日罢免王安石的相位,终止推行诸多新法。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确实是个美妙难言的都市。苏轼在这里发生了许多跟诗人、名妓、高僧有关的故事,杭州就像是苏轼的第二故乡。杭州人有南方人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们喜爱苏轼这位年轻的诗人,喜爱他的朝气蓬勃,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怀。杭州的美丽赋予了苏轼灵感,杭州温柔的美丽浸润他的心神。杭州赢取了苏轼的心,苏轼赢取了杭州人的心。然而即使是在天堂般的杭州,也不是遍地荷花牡丹的,苏轼也不能一直放声大笑,纵情高歌,一直月夜泛舟湖上。因为还有一万七千囚犯,因无力还债,因贩卖私盐正待审判;有蝗灾尚待扑灭,有盐渠尚待疏浚,有饥馑尚待调查。苏轼写戏谑讽刺诗,写启人灵思的山水诗,写荡气回肠的爱情诗。有的诗轻松愉快惹人大笑,有的诗辛酸凄苦令人落泪。可是在表面的嬉笑欢乐之下,在筵席的戏谑打趣之下,却是一片不安、失望、忧伤,甚至是恐惧的气氛。

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期届满,因为弟弟苏辙在山东济州任职,苏轼请调到山东密州做太守。苏轼一家人北上,其时妻子已经买了一个十二岁的丫鬟,名叫王朝云,这个丫鬟便是以后陪伴苏轼后半生不离不弃的伴侣。密州很穷,与杭州有天壤之别,举一词为证。有一次高中语文考试考的古诗词是苏轼所写的《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面。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可恨的我当时竟然没有看出词中拿杭州的上元节盛况和密州上元节的寂寞冷清作对比,我想,要是我当时就已经读过《苏东坡传》,估计也不至于拿零分了罢。这时候,王安石已去职,吕惠卿当权,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苏轼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也正是在这最难过的日子,这位大诗人写出了最好的诗歌。在这一时期,他的诗才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愤怒和苟酷的火气已无,只剩下安洋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甚至他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中的乐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更洒脱而不执著。也正是在密州,苏轼想起了不能相见的弟弟,于熙宁九年(1076年)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熙宁九年年底,苏轼调任徐州太守。徐州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激流在城边流过。苏轼刚到任三个月,黄河洪水就来到了徐州。苏轼奋不顾身,与众人一起抢救城池,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数十天都没有回家过夜。经过四十五天的鏖战,洪水终于退去,百姓欢天喜地,苏轼在城墙上建起了黄楼以作纪念。苏轼名声日大,以中土鸿儒之冠为远近所知。欧阳修去世后,文坛盟主之名便落在苏轼头上。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江苏湖州。苏轼刚刚到任,朝廷上的小人终于无法忍受苏轼一直以来对他们的讽刺和抨击,他们四方收集苏轼的诗词,伪造证据,将苏轼逮捕,关进御史台的皇家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众人坚持不懈的营救,苏轼最终免去死刑,贬至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也无权签署公文。弟弟苏辙也受牵连,贬至高安。

卷三:老练(1080年~1093年)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以下约六十里处。苏轼从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从士大夫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现在被迫为农;他过去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大约也是在此时,苏轼收朝云为妾,这种将丫鬟收为妾的行为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元丰六年(1083年),朝云诞下一子,名曰遁儿。在遁儿生下三天举行洗礼之时,苏轼作了一首自嘲诗《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这时候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渊明。苏轼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苟酷,笔锋的尖锐,已经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也正是在这时候,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笔下最精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在黄州的这段时光里,苏轼开始钻研佛道和瑜伽,也孜孜追求炼丹,以期长生不老。

说来有趣,苏轼总能得到历朝皇后的荫蔽。在苏轼时代,四个皇后当政,都极贤德,并且有的非常出色。神宗驾崩后,新主哲宗即位,年方九岁,由皇太后摄政。皇太后即召司马光还朝当政,将政令改弦更张,王安石的一切政令全予以中止或径予废除,元祐年间这新的一段开始了。苏轼应诏还朝,八个月内连擢三次,官居翰林,可谓急剧得势,其年四十九岁。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在中国画上的天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仅创造了他有名的墨竹,也创造了中国的文人画。他和年轻艺术家米芾共同创造了以后再中国最富有特性和代表风格的中国画。作为一个诗人画家,苏轼有意躲避政治,而政治偏要找他。宰相司马光去世后,朝廷朋党之争愈演愈烈,逐渐形成以理学家为首的朔党、洛党和以苏轼为首的蜀党。苏轼多次请求外放不得后决定要挺身而斗,以坦诚的态度向皇太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他力争广开言路,在争取废除青苗法之后,又向朝廷之腐败无能进军,想从根本上改革国家的吏治。在这两年中,苏轼以其强烈的名士本色,坦直无谓的言论,得罪了许多人,成了朔党、洛党甚至是王安石余党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苏轼厌倦了驱赶这些苍蝇臭虫了,他觉得自己彷佛正走在群蛇滋生的阴潮的山谷,他决心要逃出去了。

在他坚持的请辞之下,元祐四年,朝廷终于允其所请,任命他为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军浙西。这是苏轼第二次出任杭州太守了。苏轼全心全意从事工作,他用皇太后的恩宠,请求特别拨款,进行重要的革新方案。在短短的一年半之间,他给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包括一个清洁水系统和一座医院。他又疏浚了盐道,修建西湖,稳定谷价,不惜与朝廷意见相左,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只身展开救济饥馑的工作。只是他所做的事情尚未完成,却又被召至京都充任翰林学士了。虽然改革吏治失败了,虽然没能在一场大饥荒来临之前力挽狂澜,但是由于苏轼的奋战不懈,他把老百姓从王安石新政的恶果中救出来了。

苏轼一回到京师,迎接他的是政敌一连串的攻击批评之声。其时弟弟苏辙官居尚书右丞,还有谣传说皇太后要让苏轼做宰相,政局对于朔党等极为危险,他的政敌非要和他决一死战不可了。然而苏轼别无所求,还是一个劲地恳求外放,终于三个月后外放到颍州为官,继续着他未完的任务。元祐六年,又是五谷不登,饥馑灾情愈发严重,苏轼使出浑身解数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他坚持了一年的上表下,朝廷终于元祐七年正式下令宽免了许多公债,压在百姓肩上的负担稍稍减轻了。

卷四:流放岁月(1094年~1101年)

元祐九年,苏轼的妻子王润之去世。接着皇太后的去世成为苏轼没落之始,也是她当政期间那些贤臣的没落之始。哲宗虽有些艺术天分,但在别的方面的很轻率鲁莽,脾气暴躁,性好女色。因为元祐年间,士大夫上表劝他不应当沉溺于女色,应该研求治道,好学深思,因此小皇帝对元祐这些儒臣早存厌恨之心。果然,皇太后一去世,章惇官拜丞相,他立刻将往日的狐朋狗友都召还京都,畀予重位,苏轼就成了贬谪到广东高山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人。苏轼现在要跋涉一千五百里,自中国的北部到中国的南部。他觉得他一生只是一站一站地往前走,而现在只是在他人生旅途中的另一步,这旅程是他呱呱落地时已由神灵决定,不过到现在他才充分明白罢了。在他五十七岁时,他已经饱历命运的荣枯盛衰,现在命运的转变,在他也不以为奇了。命中注定他最后要完全与政治断绝关系,要符合他的夙愿,使他去度求之已久的常人生活。他现在向前行进,无忧无惧,心中一片安谧宁静。正当他以为自己晚年可以安居在惠州之际,章惇又将他贬到更远的海南岛去了。哲宗在元符三年(1100年)去世,徽宗即位,新皇太后摄政,元元祐大臣一律获得赦免。苏轼在北归途中染病,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四岁。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先问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读书?我们要读什么样的书?

1、为什么读书?关于这个问题,我很喜欢《武林外传》中某一集的解释,郭芙蓉告诉大嘴说,我们读书是为了明理,而不是为了炫耀。我深以为然,读书就是为了明白自己该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该如何做事、做怎样的事。另外,通过学习知识、了解别人的经历和感悟开拓自己视野、提高格局,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力量坦然面对人生道路的起起伏伏。

2、读什么样的书?初中课本已经教过我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不是书上说的都是对的,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值得读的。在面对各种书籍以及书中各种理念和观点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认识。我认为,除去那些单纯讲解知识的科普读物以及单纯为娱乐而做的书,一本好书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透过它的文字和故事传递给读者正面能量和人的美好品质,鼓励和指导人们从善如流。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在读它期间我也翻阅了另一本畅销书,叫《我循着火光来》,私以为这本书没有什么营养,徒夸一个看起来很有内涵的名字,而其内容,啧啧啧。全书由数个小故事组成,我读了两个,都是莫名其妙收尾,没有任何交代,传递的也是很边缘的价值观,看了两个故事后,实在看不下去果断弃了。反过来,读《苏》,反差明显,语言简洁干练、字字珠玑,每一个字我都不愿意错过,而读完也收获颇丰,不管是苏东坡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是他坚持原则的倔强性格,都让人回味无穷。

苏东坡可以说是人人称道的偶像级人物,无论生前还是生后,他都拥有一大批粉丝。以前对他的认识仅停留在他面对流放的困境依然能笑对生活,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人感叹他的烂漫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读完这本书,对他的认识更加立体了。他确实是个可爱、值得爱的人。

聊他之前,想先说一下王安石,苏轼多舛的一生和王安石以及他主持的变法和之后的党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王安石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对王安石的评价是两个极端,有绝大多数人对他深恶痛绝,认为北宋最后的灭亡是因为他一意孤行施行变法导致,也有一些人极其赞赏王安石和他的变法内容,认为他的思想很超前,值得学习和借鉴。

为了搞清楚王安石变法,我去看了一些学者的讲解,包括其为人,我也专门做了了解。最后得出的结论大致是这样:王安石是个自我约束力极强的人,他一生艰苦朴素,对待婚姻专一,坚决执行一夫一妻制,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很难做到的,苏轼还收了王朝云呢,所以可见他对自己有很严苛的要求以及很清醒的认识,不随便放纵自己。有个故事说他的老婆曾经给他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小妾,他看到后大为吃惊问她为什么要过来,那女子说是因为自己丈夫原本是将军,后来落魄了,家中穷苦,就把她卖了,王安石知道后跟她说,你回家吧,钱我也不要了,送给你们补贴家用,并且把女子丈夫叫来告诉他,生活再贫困也不能随便卖掉妻子。

王安石不仅生活上节俭,对待工作也是淡泊名利,在他青年甚至壮年时期,曾多次拒绝中央抛来的橄榄枝,他说自己要在地方做实事做大事要为民造福,他不愿意去机关坐办公室。王安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其实他身上有很多难能可贵的品质,寻常人做不到的他却做到了,并且坚持了一辈子。

王安石坚持原则,但是却又有一点偏激,他好像有点不懂变通。主要体现在他在开展变法时不允许任何反对的声音出现,不管有无道理,谁反对就贬谁。到后期演变成剧烈的政治斗争和党派之争。他变法的初衷是好的,他想解决国家财政空虚的问题想为百姓解决困难,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变法效果和预想的大相径庭,民不聊生,在青苗法的压迫下,百姓居无定所,苦不堪言。可是王安石纵使知道这些情况也不立即解决,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为了保住皇帝的信任不惜粉饰太平,让皇帝以为百姓在新法下过得很幸福。这样无疑使情况愈演愈烈。

后人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喜欢嘲讽、抹黑他,其实我倒挺心疼,这个人,他的内心其实也是很高洁的,他有自己的坚持,可是因为变法失败背负千古罪名。人就是这样,你成功了,不管你说了多么不羁的话别人都会觉得你是真性情、很可爱,但是一旦你失败了,你做过的事,甚至是好的品质都会成为你孬的凭证。

其实我觉得,读历史,看古人时,是不是应该宽容一点。拿王安石说,毕竟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事与愿违而已,不要把他的节俭说成不体面。要说体面,谁的灵魂能百分百体面?王安石一生一夫一妻,试问换作你在当时,是否可以做到?比起故意不让孩子出来上学导致之后两届皇帝都是文盲的明朝万历皇帝,我觉得王安石可爱多了。

王安石这个人说完,说一下他变法的内容。他变法里最有名的:青苗法。青苗法的本质就是现在的银行贷款,具体来说是农业贷款。其实,这种经济头脑和改革的想法真的很超前,我觉得他确实很聪明,可惜他没能成功,原因应该是当时社会客观环境没能和这种理想状态很好的匹配以及发现问题没能及时解决而是被掩盖导致的。话说回来,变革或者新事物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有很好的效果,肯定是问题频发,但是只要努力去解决,只要给足时间,相信总会有制度成熟、走入正轨、渐入佳境的一天。

然而,很显然,王安石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条件去慢慢调整。他面对的不仅是朝堂群臣的反对,更是封建社会长久以来腐败扎根的政治官僚体系。要成功,谈何容易。

说王安石竟然用了这么大篇幅,哈。说他还是想和苏轼比较。王安石其人如上,那么苏轼到底是怎样性格的人捏。

为官——坚守原则、不失公允、一心为民

变法期间,王安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允许有一丝反对声音,这正是苏轼最反对的,他认为只要是对的意见,只要是为了百姓好,就要多听取多吸收,不能被权力控制。他是个很公允的人,对事不对人。这也体现在之后他的同道司马光任宰相后也开始独断专行,希望把王安石党的人都一举拉下台,一样听不得反对意见,苏轼也觉得这样不好,虽然他和司马光一直交好,但苏轼眼里他并没有做一个宰相该做的事。所以,苏轼是一个对事情有自己见地的人,他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会轻易违背自己的原则。而他的原则就是,只要是利民的事和意见都应该积极听取,要广开言路,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专权而公报私仇。

苏轼的态度如此,他的行为更是如此。在他被贬的漫长时期,他曾先后在杭州、广州等地居住。他在杭州为百姓建设西湖,让杭州城里的人都能吃上淡水,被贬广州期间凭借自己之前治理河水的经验,为广州的水利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面对饥荒时他为了百姓在朝廷上下奔走、积极上疏,希望朝廷能够重视洪涝,早做准备。这些都是他勤政为民的体现,他不仅有态度更有能力有行动。

前两天翻看瑞.达利欧的《原则》也看到了这一点,书中作者通过自己曾经失败的经历总结出,做事情不能纠结于评价到底是谁对了或者谁错了,应该关注如何才能集合集体智慧把事情做好。这和苏轼的为官之道恰好吻合,我们做事情不要为了争谁对谁错,要考虑如何让事情完成的更好才是正道。

一味地比较、争论、证明自己的权威是自负的表现,与其这样,不如积极寻找前进的道路,虚心听取各路意见。

这就是苏轼告诉我们的为官之道。

为人——悲天悯人、乐于助人、人道主义

现在网上很流行一句话:始于才华,忠于人品。

苏轼被人追捧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傲世才华,他的书法、画作都让人为之倾慕,人们都愿意与他结交,可是让他的精神传颂至今、让世人对他的夸赞延续至今的是他的好人品。

几件事可以说明。苏轼喜欢帮助别人,有个书生,他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上署名说这些东西是苏轼交代要送去给苏辙的,于是被疑涉嫌欺诈被抓到苏轼面前,苏轼一问知道他是穷苦书生,携带的物品是家里给他准备的赶考物资,但是由于当时税赋重,他害怕东西被抢了去交税才出此下策。苏轼知道后,专门写了一封信给苏辙,并签上自己名字,告诉书生:你去吧,现在是真的有我的署名了,你尽管考试,高中后不要忘记我啊。书生感激而去,后来真的考中,回去找苏轼喝酒。也算是一段奇缘。苏轼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值得帮助的人,他耐心的体察民情,为民求福祉。

另一件事,在他被流放广州期间,他的故友——时任宰相章惇(曾经苏轼预言他以后会杀人),无意间读到他的一首诗发现他过得挺滋润就立马下令让他去海南,一个鸟不拉屎、民风彪悍的地方,可以说苏轼后期的凄苦生活都是拜章惇所赐,他也表达过自己的不爽,但当后来朝廷变天,和苏轼一起被流放的那些大臣都被后来的皇太后赦免了,而章惇戏剧性的被流放到海南,章惇的儿子知道苏轼可能要得势了,就写信给他希望他不要为难自己父亲。

苏轼回信了,大概意思是说,我在回去路上听说了这个消息,感觉很遗憾,你父亲年纪也大了,瞻州那边比较苦,气候比较恶劣,要注意瘴气什么的,让他保重身体吧。这就是苏轼的人道主义精神。被迫害的他得势之后却不趁人之危,反而悲天悯人。大概也是经历了那么多,已经通透。

回答一下开篇的问题。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要做心底纯良的人,哪怕知道现实的残酷却依然能发现他的美好,乐观生活的人;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事,要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在自己能力范围帮助值得帮助的人,有时候对你来说很简单的一件事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来说确实救命的稻草。何为回馈社会,这就是回馈社会。

这就是苏轼告诉我的为人之道。

生活——赤子之心、真诚勇敢、积极乐观

苏轼喜朋好友,在他被流放的岁月里,从杭州到广州到当时还属于海外的蛮荒之地—海南,他都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杭州他在西湖建亭,和朋友泛舟湖上吟诗作对,努力的享受生活,在广州他酿酒、他关注各种食物的做法、他和朋友分享美食,努力的感受生活,在海南他制墨、品尝热带水果.....努力的维持生活。

他曾经和弟弟苏辙探讨瑜伽,也自己对睡眠的技巧颇有心得,睡觉前他会把自己的被子归置的方方正正,然后让自己舒舒服服的窝在里面,手脚都不乱动,然后慢慢的告诉自己,嗯,哥要睡觉了,哥的意识已经渐渐开始模糊了,哥就是最帅的睡美男。你看,多么可爱的人啊。

他曾经研究草药,知道很多草药药性,在自己生病时给自己用药(想说他胆子也挺大的,太蠢萌了),在他结束流放,从海南回内地的路上染上了病毒,他的船停在一个湖上,躺在船上等他弟来汇合,他很难受,身体已经有点跟不上了,湖上蒸汽蒸的他很不舒服,他突然很难过。看到这里,真的很心疼,一个如此乐天派的人,不管面对什么都能淡然处之的人,突然你看到他也会难过,那该有多无助,苏轼就这样躺在船上等着许久未见的弟弟,看着自己越来越无能为力,而这一生就像身下的小船一样,无奈的被动的四处漂泊。多么让人心疼啊。

苏轼面对生活的达观态度是教科书级别的。苏轼晚年的流放时期,和儿子一起给《论语》等数本名著做了注解,所以就算被迫害、就算身处蛮荒、就算身染疾病,依旧能够找到一种方式与自己、与生命相处、和解。

这就是苏轼告诉我的生活之道

我们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事、更好的面对生活。

人的一生,有很多无可奈何,人与人之间利益交错复杂,太多事情不是自己单纯努力可以达到,太多事情无法预料无法控制,我认为我们可以做的是,做最好的努力,报最坏的打算,这样不管生活给了你什么局面,都能够找到一种方式去面对、去度过。另外,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在你面对困境、经历低谷时,德行所积攒的善缘就会发挥作用,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等到能拉你一把的贵人,就算没能得到帮助,那也至少无愧于心。

希望自己能够将感悟融入到工作生活中,指引自己在正道上勇敢前行。

学无止境、知行合一。作者:酋长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欢迎阅读点评!

【听前思考】

讲了这么多故事,哪一个故事,让你一下子对苏轼产生好感?

【书中金句】

一、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二、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一、本书特点

1、林语堂先生所作的这本《苏东坡传》,非常像是一位老人,在点着蜡烛的晚上,向你娓娓道来一个他多年的老朋友的故事。这种阐述,带有很多个人的风采。我喜欢一个人,容不得别人说他半句的不好,他的每件事情,我都要把它说成是非常美好的。这便是这本《苏东坡传》最大的特征。

2、林语堂先生介绍苏东坡的时候,总是注意故事性,用非常幽默的语言,把苏轼这一生中很值得向你娓娓道来的那些段子,慢慢地摆在你面前。它不是小说,它并不虚构,但是它讲的东西也不枯燥,是一种叙事散文式的讲解。

二、精彩内容

1、原序:苏轼到底是个什么人

在林语堂先生的眼里,苏东坡是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人,是一个完美的人。即使先生列了苏东坡的十几重身份,仍觉得不能勾绘出他的全貌。

2、开篇:苏轼的盛名与可亲

1)因为苏轼名列“元祐党人碑”榜首,“元祐党人碑”因雷击而被毁坏后,很多人竟然都求别人不要毁坏此碑,并且甚至花钱,把不是元祐党人的自己祖先的名字也刻上去。林语堂先生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知道,苏轼是多么得有名。

2)苏轼在黄州,为一个为歌女题诗,“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苏轼如此才华横溢,又那么亲切、幽默,还如此有智慧,这便是苏轼招人喜爱的一面。

3、童年:慈母伴读太初成仙

1)苏轼母亲教儿子读《范滂传》,以智慧教导儿子为人正道。

2)从苏轼同窗陈太初“白昼飞升”的故事中,读者能反观到苏轼的英气,了解到苏轼一生也是如此专心专意之人,他也用他的大智慧和天真的心,达到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4、神、鬼、人:与邪魔力争不让

一个侍从途中中邪,苏轼质问山神,不惧山神怒火,称:“吾命由天帝掌握,山神一定要发怒,只好由他。我要照旧往前走。山神他能奈我何?”

5、苏轼与王安石:同为“拗相公”

王安石只吃眼前那盘菜的故事,透出王安石性格中的执拗,而苏轼又何尝不是此种个性呢?

6、两兄弟:手足情深

在杭州做通判的苏轼,为在陈州的弟弟作诗两首,苏轼的温情一面尽显无疑。

《颍州别子由》其二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

7、各州生活:苏轼的多面性情

在杭州,携妓女逛寺庙的不羁,在密州,组织全城人打猎时的豪迈,在徐州,与苏门四学士的潇洒;在黄州,被贬后依旧的乐观可爱······

8、仙居:与朝云的恩爱深情

朝云被苏轼比作“天女维摩”(表示纯洁不染之意),陪伴着苏轼在惠州被贬的日子。朝云有情有义,能够真正理解苏轼的内心。朝云念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离开人世,在佛的陪伴之下去往了西天乐土。苏轼因爱人离去的伤感,使人动容。

9、域外:嬉笑怒骂悲苦事

苏轼因为章惇被贬海南岛,当朋友误认为他已经去世的时候,他戏称,因在阴间的路上见到章惇而决定还阳。

10、终了:着力即差

苏轼临终前,维琳方丈对他说:“端明宜勿忘西方”。苏轼回道:“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着力即差”便是苏东坡人生的最后一句话,这是一个非常懂得佛教精妙教义的人才会说的出的话,也是一个真正懂得苏轼,真正懂得佛教的传记作者才会记录的话。

三、林语堂先生语

“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作者:喜马拉雅小锡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最近树酱手边在看的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今天就借此机会记录下看这本书时的一些想法。

01、树酱记得那年还玩人人网的时候,曾一度火热流传着林语堂和他的妻子廖翠凤的小故事——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虽然廖翠凤的母亲认为林语堂家里太穷而有异议,但廖翠凤还是坚决果断地和林语堂在1919年1月9日成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这情话技能,满分!!!)从而二人相守白头,爱情故事也传为佳话。

《苏东坡传》是在徐明德老师的推荐下买入的,话说这十年物价飞涨,图书真的是涨价最慢的门类了。树酱在当当搞活动的时候买了一堆书回来,折合下来也不过十几块钱一本,真心划算。

谈到东坡先生,大家心头首先浮现的是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02、嘿嘿,言归正传。

读这本传记之前,我对王安石的印象还停留在: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时候学这首诗,老师和标准答案告诉我们,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

但实际上,王安石在当时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青苗法等),不惜把反对自己政见的所有名臣儒吏如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兄弟、程颢等人或贬黜或被迫辞官;

他还利用权利控制舆论,对胆敢批评他的御史,一律撤职(中国古代的监察机制的职责是向皇帝反映舆论,予以控制和批评),取而代之任用劣迹昭彰的小人如李定、邓绾等人;

文学方面,在王安石当权的时候,他自命为经典的唯一解释人,用他仓促两年编成的《三经新义》取代过去所有的鸿儒见解,使之成为当时科举考生人人必读的经典。只要考生意见与这位宰相的见解相左,那就只能落得落榜或是更落寞的结局。

在王安石的新政下,国家垄断全方面取代了私人垄断,小生意人纷纷失业;农人无力偿还强迫申请的青苗贷款和利息,只得卖妻儿逃亡,为之担保的邻居,或与之共同逃亡,或把财产典卖;县镇监狱人满为患。“朝廷在这样的失政之下,即使没有外族入侵,任何朝代也会灭亡的”。

王安石当政数年之后,民间百姓的可怕现状终于在皇帝面前泄露,是经由一个叫郑侠的人通过几幅灾民图,皇帝这才知道。

而王安石集团也因为随后的内斗纠纷,最终分崩离析。这位不切实际、刚愎自用的“拗相公”王安石——一个永远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最终成为了自己梦想的牺牲者。

彼时,司马光闭门不出,倾力编著《资治通鉴》;苏轼携家眷远谪杭州任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东坡先生在杭州为官时所作的诗歌;而我们的拗相公,在经历了官斗丧子之后,从政治与人生的虚幻中大彻大悟,辞官归隐。数年之后,有人在金陵的乡间,看见他骑着驴,喃喃自语,听不清说些什么。

03、树酱现在看完《苏东坡传》前九章,主要讲述了东坡先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初步入仕途的经历以及王安石变法期间的朋党之争。

东坡先生等人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文人风骨和为天下百姓之忧而忧的热烈情感是最让树酱为之动容的地方。

树酱还记得以前读《明朝那些事儿》这个系列的书时,不止一次地因为明代那些受奸佞迫害依旧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傲骨或隐忍或慷慨赴死的名臣们眼眶发热。

也让树酱想起以前和友人参观博物馆时,民国青年们那种从照片中、从眼神里就可以体会出的——愿意为国家前途燃烧自己的生命的热烈情感。

树酱觉得读前人的故事可以让自己在经历人生波澜的时刻更从容地去面对,因为无数睿智的人们已经经历过,他们会告诉你心境上再缓和些,行动上再果敢些,一切都会过去的。

当然,苏东坡作为诗人的豁达与不羁,作为兄长与弟弟子由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官海的浮沉还在本书的后面章节。

苏东坡的一生简介_《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000字


苏东坡的一生简介_《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000字:

6岁

忙着上学、掏鸟窝、赶集。喜欢在菜园里玩,也时常盼望家中来客。当年同窗中有个成绩很好的陈太初,后来做了道士,追求白昼飞升。

11岁

主要任务还是上学,天天要背书给床上的父亲听。学习方法之一是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既帮助识记,又练了书法。家里的书堆得满天满地,这种家庭氛围十分适合富于文学天分的少年发育。

16岁

父亲和母亲的娘家人大吵了一架,两家关系变得紧张。据说有个堂妹是初恋情人。

18岁

娶了王弗,就是那个“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原配妻子。

20岁

到京都汴梁城等候高考,每天下馆子、逛街、看人来人往。父亲向当时的教育部部长欧阳修自荐,希望讨个一官半职。高考成绩出来了,本来应该是第一,但因为主考官欧阳修怀疑卷子是好友曾巩的,为了避嫌,结果只得了第二。母亲病逝,回四川守丧。

23岁

回到京都汴梁城,举家买了一处大房子。父亲找到一份校书郎的工作,主要业务是为皇帝写传记。

25岁

到凤翔府任判官。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好人,但是苏夫人就比较聪明。和陈太守先不和而后和解。结识了一个叫章惇的朋友,这是一个敢于玩命的人。

28岁

迁返京都汴梁城。

29岁

任职京都史馆,辗转于图书馆,正好学习。妻子病逝。

30岁

父亲病逝,扶灵回四川。

31岁

为父母和亡妻种了3000棵松树,修了一座庙。

32岁

续弦王润之,但第二任妻子没有原配能干。迁返京都汴梁城。

34岁

给皇帝上奏折2次。

35岁

遭到罢黜。到杭州任判官,自言“前生我已到杭州”,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过的。除夕之夜审问盐犯,觉得自己跟犯人没什么不同,“我之恋薄禄,都是为食谋”。认为用细梳子梳头和洗澡是两件大事。从灵魂上解救歌姬琴操和朝云。

43岁

乌台诗案之前,曾经想跳水自杀。

44岁

人到黄州。开始走向宗教。开始大量填词。

45岁

真正开始务农,始号东坡。

47岁

朝云生了一个儿子,赠诗“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首创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汤。致力于瑜伽与炼丹。

48岁

人到汝州。拜访并宽恕晚年的王安石。

49岁

得太后恩宠,连升三级。

50岁

给皇帝当老师,可惜后来事实证明皇帝对他并不好。换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提醒自己,应该想想,生命的末端能带什么走。

53岁

二到杭州,出任太守。主持疏浚西湖、兴建医院等重大民生工程。

57岁

第二任妻子和皇太后先后离开,失去了生命中两个顶重要的女人。

59岁

朝云病逝。

60岁

远谪海南,“姑妄言之”的悲凉与孤独。

64岁

被允许可以随处居住。这一生最初和最后的喜悦都在写作上。

65岁

“岭南万里不能死”,今生的浩然之气已经用尽。作者:由妈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苏东坡传读后感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