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哈姆莱特高中读后感

哈姆莱特高中读后感

《哈姆莱特》读后感4500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老师、教授他们都读过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哈姆莱特》读后感4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苏联莎学家阿尼克斯特在他的专著《莎士比亚的创作》中曾说:哈姆莱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而别林斯基则说:哈姆莱特! 您懂得这个字眼的意义吗? 它伟大而又深刻:这是人生,这是人,这是您,这是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在那崇高的或是可笑的,但总是可悯的悲伤的意义上这两位评论家都是从人和人生的意义上来论述《哈姆莱特》的,可见在这部作品中,包含了关于人与人生的丰富内容。
一、复仇悲剧与人生悲剧
如果了解莎翁的创作概况,你会发现莎翁的多数剧本都不是取材于他当代的生活,而是取材于历史、传说,或者是他人的作品,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而是对那些现成的题材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来了个旧瓶装新酒,在旧的题材中灌注进了高扬人性、崇尚理性的精神,展示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所进行的殊死搏斗,同时也对人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莎翁的《哈姆莱特》是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剧中人霍拉旭所说: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曲折跌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而展开。哈姆莱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莱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刺出了复仇之剑。
莎翁用他特有的手法,使生活在中世纪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作者并不拘泥于中世纪丹麦的历史,而是要表现文艺复兴时代的现实斗争;克劳迪斯也不再仅仅是谋权篡位的奸王,而是与新兴资产阶级对立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作者对冲突双方的重新定位,使作品突出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尖锐激烈的阶级冲突,也使后人从哈姆莱特的失败中总结出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是作品的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作者从哲理的高度表现了在这场斗争中生与死、善与恶、人的坚强与软弱、理性正义与疯狂邪恶之间的斗争,从而把中世纪的复仇悲剧演绎成了新时代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
二、艰难的思想跋涉者
剧中的哈姆莱特一上场就是一个忧郁王子,因为他已经遭逢了父死母嫁的变故,在这样的打击面前,他不可能再有好心情。但是,从他此后的言谈话语中,我们又可窥见他在此之前的思想状态,他所信奉的是人文主义的理想,他曾是一个乐观向上、无忧无虑的青年。对于他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相信美好的理想。而最重要的,首先,是相信人!所以他对人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如此赞叹人并不是泛泛而论,而是来自他对父亲和对父母之间恩爱的崇拜。他曾这样对他的母亲讲到他的父亲:你看这一个形象是多么高雅优美:太阳神的卷发,天神的前额,像战神一样威风凛凛的眼睛,像降落在高吻穹苍的神一样矫健的姿态; 这是一个完善卓越的仪表,真像每一个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记,向世界证明这是一个男子的典型。而父亲对母亲也百般宠爱,简直不允许天风吹痛她的脸蛋。正是对人的美好的看法,使得他追随父亲,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完美的人。
他多才多艺,品德高尚,以至奥菲莉娅赞美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他热爱生活,积极乐观,追求爱情。他爱奥菲莉娅就像他的父亲对待母亲一样,他在写给奥菲莉娅的信中说道: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光,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你可以疑心真理会说谎,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
在墓地,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发生争执时,哈姆莱特说:我奥菲莉娅! 四万个弟兄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但是,正是这样个对人生、对生活、对爱情都怀着美好理想的王子,却面临着生活的无情打击,尤其这打击是来自他的亲人,就更使他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对他原来赞若神明的人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不能相信谋杀自己父亲的会是自己的亲叔叔,而且也不能理解当初那么恩爱的双亲,一旦父亲死去,母亲竟会投进一个杀人凶手的怀中。他不能容忍这种背叛行为,把她称为好毒辣的女人!单独面对母亲时,他总是极力用言语刺痛她,想让她有所悔悟。他感叹道: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他一声沉重的感叹已经不再是只对他的母亲,而是对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人,可见他的绝望和苦痛。
从他的叔叔和母亲身上,他看到他理想中的人已经变得不成样子了,但是,现实比他想象得还要残酷得多。当他用充满忧郁的眼光再去看眼前的世界时,人性的卑劣和软弱简直让他目不忍睹,然而这又是他所无法回避的。他看到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对克劳迪斯一味地奉迎;他所深爱的奥菲莉娅无意中成了敌人试探自己的工具;昔日的同窗也卖身求荣,充当了奸王的走狗。他更看到,丹麦是所牢狱,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监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这不能不使他心生绝望,他说,人世是一座荒废的花园,其中生长着芜秽的蔓草;大地是一座荒凉的山呷;天空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而人也只不过是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艺儿。在这种情况下,哈姆莱特的理想破灭了,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愿那永生的真神并没有制订严禁自杀的法律,但愿我也能够向我的生命告别,碎了吧,我的心!他怀疑人文主义的理想是否能实现,他的思想陷入了危机当中。
阿尼克斯特说:我们感兴趣的并非丹麦王宫里在发生什么事,而是哈姆莱特的心里在想什么。《哈姆莱特》最突出的特色是具有无比丰富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代表首先是哈姆莱特本人。莎翁完成了一项无比困难的艺术任务塑造了一个思想家的形象。忧郁的王子,在危急关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在他的思索中,闪烁出了思想家的光辉。他作为个大写的人的形象正逐渐丰满起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考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把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人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这段著名的独白表面上是谈生与死的,但实际上是思考,在深重的人生灾难面前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忍受顺从还是反抗斗争的问题。他所谈到的人生苦难,也不再是一个王子的苦难。此时,个人的苦难已经无足轻重了,经过系列的灾变,他的心胸已经大为开阔,他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广大民众的苦难,以及如何把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在他的思想中,自杀的念头已经消失,行动的意念已经形成。别林斯基说:哈姆莱特已经并不软弱,他的斗争已经结束;他已经不是要努力决定什么,而是事实上已经决定了。因此,他已经没有愤怒,没有对自己的内心分裂,剩下的只有悲伤,但是在这悲伤里面可以看到平静,这是一种新的更好的平静的征兆。但他仍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感叹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时,作为思想家形象的哈姆莱特已经完成,而作者所要塑造的大写的人的形象也是到此才完全矗立起来的。
经历灾难洗礼之前的王子是一个幼稚的王子,他对人生的看法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而经过艰苦的思想跋涉之后,他才变得成熟起来,他的眼光尽管是忧郁的,却看到了人生的真实和苦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选择重整乾坤、搏击奋进的道路,这,正是这个形象的闪光之处。
三、思想家与斗士
历代评论家都有关于哈姆莱特长于思考而短于行动的议论,甚至歌德也认为哈姆莱特缺乏行动的能力。忧郁的王子,以大段的内心独白向观众展示他的精神世界,他似乎陷入了重重思虑之中,甚至在有机会除掉克劳迪斯的时候,他也在思前想后,未能采取果断的行动,因此,有人认为他犹豫不决,错过了除掉敌人的机会,是行动上的延宕,延宕问题因此成了莎学研究中的个重要问题。但实际上,在他深入思考的同时,他也并未失去行动的能力,阿尼克斯特认为:哈姆莱特不仅长于思考,也不短于行动,而且他是全剧中最积极主动的行动者。他还引用别林斯基的话说:从天性上来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的愤怒的讥刺,他的刹那的感情发作,他和母亲谈话时的充满热情的议论,对叔父傲慢的蔑视和无法掩盖的憎恶,这一切证明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在他对生与死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之前,他已经在行动。
首先是装疯。般人认为,王子装疯是为了麻痹对方,实则不然,他装疯主要是为了惊醒对方,使对方露出马脚。他表面上疯言疯语,实则话中带刺,句句都刺向对方的痛处。其次是授意戏子们演出《贡扎古之死》,并特意在其中加进一段台词。这出戏的演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克劳迪斯半途而退。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切都说明哈姆莱特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行动,但问题的焦点是,当克劳迪斯对天祈祷时,哈姆莱特本来有机会除掉他,但他欲刺又止,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有人就此指责哈姆莱特犹豫不决,但这些人并没有充分注意到哈姆莱特这样做的思想动机,应该说,莎翁正是通过这一情节,将哈姆莱特长于思考又不短于行动的特点突显了出来。因为像哈姆莱特这样具有思想家特质的人物,是不会简单从事,他了解简单任务的全部复杂性。在一般人看来,他的任务很明确,就是为父报仇,但作为个思想家,哈姆莱特不单单要为父报仇,他的每一步行动都要服从于重整乾坤的大业。这就使得他不屑于采取敌人所曾用的暗杀手段,而要在光明正大的场合,在众人都明了克劳迪斯的邪恶的时候,把他作为一种势力,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恶人铲除。如果采用暗杀的手段,哈姆莱特的斗争便失去了意义。哈姆莱特崇高的思想与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的统一,正是他作为思想家形象的显著特征。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总之,《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中的精品,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几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哈姆莱特》的探究,也没有人能够穷尽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不同时代的人都从中获得过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我们完全可以用本琼生评价莎翁的话来评价这部作品:它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关于哈姆莱特读后感1000字


《哈姆莱特》是一部悲剧,写的是,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一个故事。

父亲的猝死,叔父的篡位,母亲的改嫁,直至,自己与奸王同归于尽,母亲喝毒酒身亡,都一直充斥着一种悲剧的色彩,让人不忍卒睹。不愧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首"。《哈姆莱特》本身是一部戏剧,情节性非常强,戏剧色彩很浓厚。

哈姆莱特是一个有着崇高社会理想的年轻人,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青年,他出身于皇室,却只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充满了热情的赞誉:"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父亲,老哈母莱特正是这样一个人的典范。他对朋友坦承,对爱情忠贞,

在哈姆莱特的情人菲奥莉娅的眼里,他是一个受人民喜爱的、优雅的王子,自然的得到大家的拥戴。开始的一切,是那么的幸福。

直至,一切的打击,一切的不幸落到他的身上,才感悟到了这个社会的不幸和不合理!对于哈姆莱特而言,复仇,已经不是一件单纯的为父报仇的事了,而是关系到拯救国家,拯救民族的责任。就这本书来说,哈姆莱特,把他个人的遭遇同整个人类社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或许就是哈姆莱特经久不衰的原因了吧精神可贵!

在戏剧上,《哈姆莱特》是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他成功的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即使是同样是反面人物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方式。

至于,《哈姆雷特》更高的艺术成就和地位,就不是我可以理解的了,没那么高的水平去评价。

那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重大命题,更是一个充满哲学性的世界话题。并且,向人们昭示:人应该为美好的理想而生存,为社会的正义去献身。

关于哈姆莱特读后感1000字精选

《亲密关系》读后感4500字


刚刚读完艾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发现自己在这一领域果然是所知甚少,所以接着便看了这本研究亲密关系的经典书籍。几近400页的皇皇巨著,凝结了众多科学家毕生的心血,我能理解其中万一便实属幸运。(pS:书的每一章都有非常好的总结,我就直接摘录了,有预感会非常的长)
part1:关系的要素
亲密关系至少在六个方面与更加随意的关系有着区别:了解、关爱、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亲密的产生并不绝对需要这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但大多数有意义的关系都包含这六个因素。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归属需求是人类与朋友、亲密伴侣保持固定关系的驱动力,当其满足或者稀缺时,满足马斯洛需求的动力学理论。
孩子与主要看护人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情感依恋。安全型的孩子与其他人的关系快乐而充满信任;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则紧张而不独立;回避型的孩子对他人心存疑虑。不同的依恋类型直接影响其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同时,成年后的亲密关系经历也会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情感依恋类型。
关于性别的差异,作者强烈地反对《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中过分强调男女差异的思想。作者认为尽管男女有别,但相同远远多于差异。大多数文化倡导男人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工具性,女人热情,发挥表达性。然而,这种鼓励男女专长的结构是有缺陷的,双性认同的人能够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并非双性人,这里指的是即具有男性性格特质,也具有女性性格特质的人,只是哪个占主要而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另一种性别的性格特质,只是文化的倡导使得大多数人专注于其中之一罢了。)
亲密性存在着回报,也存在着成本。人们可能会担心暴露,失去控制,遭到遗弃。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因为我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彼此。
part2:关系是如何开始的呢?
亲密关系必然始于吸引,而且是相互的吸引。我们会被那些其出现对我们有着回报性的人所吸引。有两种类型的回报会影响吸引力:某人带来的直接回报(行为、特性或可以得到的外部的回报);某人的出现与这种出现带来的积极的体验之间的回报性的关联。
接近提供了社交的机会,但不能决定社交的品质,我们从我们周围的人当中选择朋友或仇人。与远方的伴侣保持关系通常比伴侣近在咫尺的关系满足感要少,这是因为远距离的交往提供更少的回报,但需要更大的成本。
除了熟悉、相像以外,美貌是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广泛的定势思维让我们假设貌美的人同时也具有其他性格上的美德。人们倾向于与外表般配的人结成一对,外表吸引力起着过滤作用,人们据此选择能够接纳他们的最有影响力的伴侣。
另外一方面,人们是不愿意冒被拒绝的危险,我们喜欢那些很有可能接受我们的人,而很少约请不太肯定能接受我们的人。确实,多数人都在将外表吸引力乘以回报喜欢的可能性,计算着对他人的拥有的渴望。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则关于郎才女貌的文章,颇合这里的情景。中国古代婚姻流行郎才女貌,这种婚姻往往是令世人歆羡的。然而,作者从理论上论证了其实这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婚姻,逻辑如下:假如男子只有才华非常突出,女子只有外貌非常突出,他们的相爱和婚姻是因为各自看上了对方的才华和容貌,那么在他们结合的时候确实的是般配的。然而,随着男子的才华与日俱增,女子的容颜渐渐衰老,两人的价值便有了巨大的差距,这时候男子便可轻易休掉这女子,再娶另外一个与其才华般配的女子。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郎财女貌模式渐渐地取代了过去的郎才女貌,但是,这种新的形式依旧逃不出这一逻辑,因为男子财富的日渐增长和女子的年老色衰,悲惨的婚姻成为了大多数,不得不引人深思。
part3:我们如何思考自己的关系呢?
当我们第一次遇见别人时,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使得我们对关于别人的最初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在形成整体的印象时有着特别的影响力。第一印象会影响我们对后续信息的选择和理解,通常会表现出确认性偏见。
亲密关系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角度来解释同一件事情,人们常常会犯归因错误。幸福的伴侣会形成积极的幻觉,强调伴侣的优点而将缺点最小化。在建立关系的时候,人们常常带有如下不利的信念:异见是有破坏力的、心有灵犀很重要、伴侣是不会改变的、性生活每一次都应该是完美的、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伟大的爱是自然发生的等等。相信这些的人不会努力解决问题,只是避免问题。结果与较为灵活的人相比,他们的关系成本高、自己对伴侣的投入少。
我们试图影响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这称为印象管理,一般有如下四种策略:用迎合来寻求别人的接受和喜欢、用自我推广来寻求尊重、用威胁来表现自己的危险性和恶意、用恳求来表现无助和有需求。
part4:我们是如何与自己的伴侣交流的呢?
总体上可以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又包括面部表情、凝视行为、身体语言、身体接触、人际距离、准语言。非语言的准确度预示着关系的满意度,不快乐的配偶往往不善于非语言交流,尤其是丈夫。对非语言的不敏感性使一个人成为一个不爱给予回应的伴侣。
语言交流,表现为自我表露,也就是向彼此表露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这种交流服从社交渗透理论,随着关系的发展,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
交流不当的影响在不幸福的关系中是很明显的,苦恼的伴侣在表达自己意图时是有困难的。他们倾向于东拉西扯,交谈常常不切主题。他们也不善于倾听别人,往往令人不快地打断别人,在别人所说的话中挑错。最糟的是,他们表现消极的情感,以批评、轻视和自卫的方式说话。他们也会对彼此如石墙般地沉默,双方陷于交战状态。
那么,正确的交流准则有哪些呢?
1、说我们想说的。在抱怨时,有技巧地聚焦于特定而具体的行为上,而不是对方的性格上。
2、积极倾听。努力理解伴侣,将伴侣发出的信息加以意译,以确保她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询问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来评估其准确性。
3、保持礼貌和冷静。快乐的伴侣会避免延长消极情感互动的时间,但有时候这很难做到。在这一方面,定期会面来解决问题也是有帮助的。
4、尊重和确认的力量。即使双方有不同的看法,伴侣们也应该通过交流对对方观点的尊重和承认来认可彼此。
part5: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理论的社会交往经济学认为,人们寻求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回报的关系。
科学家将人们对当前关系的预期定义为比较水平,当当前关系得到的结果高于比较水平的话,人们感到满意,反之感到不满意。另一方面,将其他关系可以得到的结果定义为替代者比较水平,当当前关系的结果高于替代者比较水平,那么他们就会依赖现在的伴侣,反之则会离开现在的伴侣而投入到新的关系当中。因此,按照上述两个维度,关系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幸福而稳定、幸福而不稳定、不幸福但稳定、不幸福而不稳定。
part6:爱情三元论
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论认为,亲密、激情和承诺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8种类型的爱,其中激情被认为是最为可变和最难于控制的。
亲密和激情结合就形成浪漫的爱,是一种当人们恋爱的时候在脑海中的体验。亲密和承诺结合就形成友伴的爱,是和将与之牵手终生的人之间的深切的友谊。
一般地,人们结婚以后浪漫的爱情开始减少,有时候会很迅速。为什么呢?
浪漫和激情涉及到幻想、新奇和唤起,每一个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友伴之爱非常令人满足,比浪漫的爱情也更为稳定。
写到这里,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问答。问题是:恋爱半年,女朋友觉得没有了开始时的新鲜感,怎么办?获得一万多点赞的高票答案如下:一直认为,所谓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一起去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这不正暗合艾弗洛姆关于爱的能力的理论吗?人首先要将自己的人格发展到具有创造性倾向,才能具备爱的能力,才能爱人。
part7:压力与紧张
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危害因素,诸如害羞、嫉妒、说谎甚至背叛。
害羞之人为社会不认同而苦恼,也不善于交往。习惯性害羞的人更担心负面的评价、自信心不足、社交能力差;所以他们担心别人对自己会作何感想,但又没有能力留下好的印象以避免别人的不赞同。可笑的是,由于这种胆小羞怯的举止,这些人反而给别人留下了他们希望逃避的负面印象。
嫉妒,当人们面对自己所珍视的关系输给真实的或想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体验到嫉妒感,这是一种综合了伤害、愤怒和恐惧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嫉妒分为两种类型。当关系受到真实的威胁时,个体会产生反应性嫉妒。相比之下,当伴侣没有做错,个体的怀疑没有事实依据的时候,会产生怀疑性嫉妒。
谁容易嫉妒?对某一关系依赖性较强的人会更嫉妒,感觉不适合或者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让伴侣满意的人会更嫉妒。
谁令我们嫉妒?不是所有竞争者都是平等的。在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方面超越我们的对手才是特别令人苦恼的。对女性而言,最具威胁力的是外貌吸引力,对男性则是领域性的权威地位,这种嫉妒可以从进化论中找到源头。
通过引起伴侣嫉妒以期改善关系常常反而使伴侣最终离开自己,实际上,是存在既无利于也无害于自己关系的方式对嫉妒做出反应的。为了将嫉妒保持在可控水平,我们首先要摒弃嫉妒是真爱表现的观点。嫉妒并不是出于对伴侣幸福的考虑,其本质是自私的。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控制嫉妒的人对自己独立行动和生存能力都有着较强的自信。
说谎,多数是自私自利的,少数是善意的。事实上,随着关系亲密程度地加深,伴侣对对方欺骗自己的判断准确性逐渐在下降。人们通常不善于识破别人的谎言,所以说谎者的谎言大多数都能得逞。然而,即使未被识破,说谎对亲密关系却会产生破坏作用,说谎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行为。
背叛是我们所信赖之人对我们做出的伤害行为,使我们痛苦地意识到伴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爱并尊重我们。背叛者常常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带来什么后果,也无关痛痒,但受害者却不这样认为。原谅意味着放弃对别人的错误行为报复的权利。如果背叛者对自己的行为道歉,同时受害者也能够对背叛者产生移情作用,这时原谅就很容易发生。
part8:权力
权力的来源。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权力是对有价值资源的控制。传统上,一般认为男性的权力来自金钱和地位,而女性的权力来自爱与性。
权力的过程指的是权力表达的方式。语言的使用也许是权力表达的微妙方式。比如,打断某人的讲话通常与拥有更大的社会权力相关,在社会生活中,男性打断女性比女性打断男性的情况更可能发生。
权力的结果。权力的结果具有不同的水平。支配权力指的是决定谁做决定的权力;执行权力指的是被授权以后的行为权利。很明显的是,即使在今天,异性恋关系中女性占主导地位仍是社会所不接纳的。传统认为男性是主动采取行动的角色,女性则是回应的角色。丈夫和妻子在平等或丈夫占主导地位的婚姻中比在妻子占主导地位的婚姻中会感觉更舒服自在。
part9:冲突
冲突常常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一般分为四大类:批评、不合理的要求、拒绝和累计的愤怒。同样面对冲突,幸福伴侣和不幸福伴侣有着截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不幸福的伴侣做的是维持烦恼的归因:对伴侣的负面行为强调的是坏处,做出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归因,却将好处大打折扣,将伴侣的积极行为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因素。
冲突一旦产生,要么被协商,要么被升级。
升级指的是将问题泛化、责备对方、人身攻击、命令增加及威胁。处理冲突的时候,许多伴侣会陷入一种困境,即要求/退缩的循环,一方就某一问题接近伴侣,而该伴侣的反应是避开问题或回避对方。
一个好的争吵,公平的且尊重对方的争吵,可以促进关系的亲密性。将冲突看作是对自己和伴侣进行更多了解的一个机会,一种增强彼此间关系的方式是完全可能。

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


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

故事以吕宗桢与吴翠远的萍水相逢为中心,刻画了遭遇封锁,被迫停下的电车中的百态,整体略显压抑的笔调勾勒出了在时代迷雾中挣扎的人性,淡淡的伤感与无奈渲染透了身不由己的麻木与寂寞,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微妙的心理变化。本文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力图洞察文字背后的人性。

小说从电车司机的视角中悄无声息地开始,他眼中的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无穷无尽,这就像被甩不掉的牛皮糖黏住了眼睛,让人心里腻而烦。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是令人绝望的,“然而他不发疯”,对这种无奈到令人绝望的工作仍保持这种态度的唯一解释,就是麻木。可以说小说是在“麻木”中展开的,但人性本身永远会抗拒这种悲哀的状态,停车的摇铃声打破了这种单调的“麻木”,也“切断了时间与空间”,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切不断与扯不破的却是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时代巨幕。

视野转向电车之外,马路上的人飞奔着,太太们希望能够进入商店,无助地哀求,收获到的只是冷漠地紧闭着的铁门。张爱玲在这里写到:“铁门里的人和铁门外的人眼睁睁对看着,互相惧怕着”。他们并不在乎是否有老人与孩子需要帮助,时代的重压下,人性变得神经质,冷漠就像渗进岩缝中的松油,荒凉与悲哀在对视中慢慢铺开。

电车中的人知足到可怕,“虽然设备简陋一点,和多数乘客的家里的情形比较起来,还是略胜一筹”,读到这里仿佛内心被狠狠地揪了一把,生生地疼。这是怎样的一种荒凉,生活的贫瘠让内心荒芜,窗外的世界竟无法给车里的人带来丝毫的触动,人类原本好奇的天性已然被“司空见惯”四个字磨平了,还是麻木,令人恐惧的麻木。“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当这样的力量作用于血肉之躯,不被压垮,哪怕苟延残喘恐怕也值得庆幸,时代的迷雾让每个挣扎在其中的人喘着粗气。

乞丐的唱腔压不住这种可怕的沉寂与静默,为生活所迫,他们悠长的强调“从一个世纪唱到下一个世纪”,仿佛这苦难也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地永无尽头。感情似乎是无坚不摧的侵入者,乞丐的悲哀带动了身为同乡的电车司机,他跟上了乞丐的唱腔,虽然表面面具式的冷漠已经刻入灵魂,但我相信此时的众人心里也在轻轻唱和。

公事房的人的谈话平淡无奇,却有着深深的世故的烙印,“敷衍上头”、“不会做人”……一个社会的疲沓似乎总是从公事人员开始的;而他拿着扇子装腔作势、不懂装懂地胡乱解释医科学生的简图,更让人反胃。

中年夫妇表面体面,却生怕手中的熏鱼弄脏了西裤,失了体面事小,多花钱却事大;丈夫对医科生简图评价可谓啼笑皆非,但没人关心,也没人懂,他太太关心的只是别把裤子弄脏。生活但凡有一点点“越轨”之处,总会被现实的恶浪打回冷漠的哀伤中,无知中的情感总是那么无力,让人心酸。

吕宗桢对面的老头子虽然被寥寥几笔带过,却别有深意。他手里玩着核桃,头也像个核桃,而他的小动作却代替了思想,因为在这样的悲哀中,思想也显得太沉重,只要物质富足,哪怕没多大意思,也足够了。

医科学生保留了些许的希望,他修改的人体骨骼简图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话与口中的谈资,但他似乎并不在乎,周围的人早已跟不上他的脚步。

寥寥几人,张爱玲已经将一个城市中人的状态完全展现了出来,哀伤、冷漠、麻木、可怜、艰难地维护着随时可以抛却的尊严、苟延残喘地喘着粗气……时代迷雾中的人在字里行间爬了出来,诉说着他们的悲苦与无奈,映射着整个时代的空虚。

人性的深刻性必然要求表现的深入性与集中度,吕宗桢与吴翠远成为了张爱玲笔下的这个焦点。

角落里的吕宗桢有着一肚子的不如意,这种不如意是岁月积沉在他心底的。像他这样的人,作为这个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可谓数不胜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些小钱,对日复一日的生活,特别是婚姻感到厌倦,渴望刺激与改变却又恐惧世俗的眼光,这样的矛盾体正是整个时代纠结的缩影。吕宗桢的出场便是在对太太的抱怨中,这些无厘头的不满其实是对整个生活状态的忍耐,只不过,他没有勇气反抗!连饿了也需要“决定”,这是怎样的软弱与空虚,拿出包子,吕宗桢竟然有耐心去认报纸印在包子上的铅字,这种玩笑性质的事在“吃”面前显得更为可笑,因为“吃”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中最大的诉求,无聊与空虚充实着这个“老实”人,他带动着所有人阅读着毫无意义的文字,打发时光也不愿思考片刻,“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也许痛苦的本身便是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一生的反省,只不过这样太累太痛,不如远远地逃开。

吴翠远也同样带着不如意,众人眼里的“好女儿”、“好学生”却被这些社会价值紧紧地套牢。她很平凡,尽管衣着得体,有着“模棱两可的美丽”,但依旧“唯恐唤起公众的注意”。翠远一直是默默的那个人,始终带着莫名的自卑,两头受气,读了很多书却被认为不如找个有钱的丈夫来的实在,与吕宗桢相比,她才是那个真正与这个迷雾般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人。或许她的反抗也只能是在批改带有些许血性的作业时的一时感慨,她能碰触到的真实几乎不存在,才会对每一份看似平常的真实那般地关照,无论怎样,她都有着与整个社会撕不破的隔膜,“翠远不快乐”。

董培芝的出现让这两个永远不会产生交集的人短暂地联系在了一起,透过董培芝我们可以洞悉吕宗桢的心理,他恨董培芝看上了他的大女儿,打心眼里看不起他这位清寒而心怀大志的表侄,宁愿背上调戏妇女的恶名也不愿和表侄产生任何瓜葛,这种极端的反感来源于诸多的不如意,甚至包括对太太的不满。

吕宗桢坐到了吴翠远边上,他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挤出来的牙膏。她的整个的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款式。”很明显,她只是他用来逃避董培芝的手段,整个人被伪装地没有一丁点特点。而吴翠远本身开始也并不为吕宗桢所动,一点笑意也没有,刻意维护着那份不知从何而来的矜持。这是虚伪与虚伪的交锋,和周围别的事物一样,没有一丁点的真实,这样的开端,或许本身就是一个玩笑。

吕宗桢并没有停下来,他开始搭话,不得不说他很有一套,带着恳切的语调慢慢攻破了吴翠远的心理防线,但她仍要坚守那份矜持与正经,虽然开口,不过表面敷衍,但她并不知道吕宗桢从一开始也不过是敷衍,先前说了什么他也早就忘了。董培芝离开了,吕宗桢也恢复了正经,原本交集到了这里也就该结束,但真正的转折正是从这里开始。

董培芝膝上摊着的练习簿吸引了吕宗桢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细节很能反映两个人的微妙心理变化,吕宗桢误以为她仍是一名学生,但吴翠远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应,虽然仍保持着距离,但明显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身边这个“冒昧”的男子。从学历聊到工作,两个人的距离一步步拉近,当聊到生活的时候,吕宗桢面对这个萍水相逢的人,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压力,一吐生活的不快,接下来的吴翠远做了一个聪明女人最擅长的事——倾听,带着激烈内心变化的倾听。

吕宗桢很快将生活的不如意归咎于他的婚姻,责怪他的太太不同情他、学历低、脾气差,至于当时娶她的原因,他也毫不忌讳地解释为年轻时的她很漂亮。一个懦弱的男性的灵魂到了这里暴露无遗,在我看来,全书最具戏剧性的情节就发生在这里:面对吕宗桢的抱怨,吴翠远竟然没有一点的不悦,而是表示了理解和同情。其实吴翠远内心明镜般的透彻:“她知道他们夫妇不和,决不能单怪他太太,他自己也是一个思想简单的人。他需要一个原谅他,包涵他的女人。”所以甚至可以认为,这里的吴翠远是在迎合这个萍水相逢的男人,至于她为什么选择这样,可能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吕宗桢的抱怨触动了她自己的内心伤痛,即女子教育的问题。

接下来的情节依然是戏剧性的,两人同时探出头去张望,脸庞异常接近,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击碎了所有的虚伪,整个交集在这里出现了那么一点点的真实,张爱玲在这里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宗桢和翠远突然觉得他们俩还是第一次见面。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之前的虚伪做作在这一瞬间都仿佛不存在了,两个人身上被社会贴上的标签都被撕了下来,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她也不过是一个单纯的女子,“他们恋爱了”。

恋爱中的人总是毫无保留,他们好像都找到了那个知心的人。终于,吕宗桢提到了婚姻,他依然很直白,说明自己并不会离婚,只是希望娶妾,时代套在他身上的其实一刻也未忘记。吴翠远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但她着实觉得眼前的男人是可爱的,他激发了她内心一直不敢表露出来的反抗欲望,“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这和吕宗桢对他太太的态度如出一辙,但她自己也并不知道的是,她其实也与吕宗桢一样,永远逃不出时代的套子。

陷入爱情当中的女人总会选择不顾一切地体谅对方,翠远也一样。她哭了,“她简直把她的眼泪唾到他脸上。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吕宗桢要了她的电话号码,她依然希望保留一个女性在爱情中的尊严,她只会倾听,不会选择用言语去打动爱人,也并不愿意让他把电话记在纸上,因为“她的电话号码,他理该记得。记不得,他是不爱她,他们也就用不着往下谈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吕宗桢是不可能体察到的。

通行的铃声让这二人之间原本凝固的时空重新开始了流动,吕宗桢离开了,这对于翠远来说,等于这个人死了,因为如果从此再无联系,便和未曾见过一样。他坐回了原来的位置,态度很明白:“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众生百态的声音与画面很快填充了两人间的距离,时代的洪流淹没了恍如迷梦一般的经历,只剩下刚刚的交谈,还回荡在耳畔。

吕宗桢回到家,回到了那个刚才在他口中一无是处的地方,他依然尽着他的本分,他也只能这样,最后的纠结后,他屈从了,就像那乌壳虫那样,没有打给电车上萍水相逢的她。

毫不留情地说,《封锁》中体现的人性是自私与虚伪的,但这些让人痛心的“利己主义”与“逢场作戏”是在时代迷雾的压抑中游荡的。吕宗桢是这样,抱怨了已经得到的一切,倾吐了自己的不快,实际上却越不愿意舍弃分毫;吴翠远也并不高尚,她只是压抑,而这份压抑借助吕宗桢的嘴被表达了出来。众生可以为了面子胡说八道,也可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吕宗桢不过是在合适场合出现的一个抱怨者,吴翠远也不过是一个被压抑很久的共鸣者,两人的相遇只是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一个梦一般的回忆。

并不能说整个过程一丁点的真实也不存在,我愿意相信在吕宗桢和吴翠远完全退下伪装,释放自己的不快时,那一瞬是真实的,至少他们在那一瞬变得单纯,与时代错位的单纯。不能说仅凭这次相遇,双方就深深相爱,其实两人都是带着赌气的心理为寻找到了同病相怜的共鸣者而欣喜、安慰,只是这份欣喜与安慰是不是爱情,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时代的迷雾封锁了诸多的可能,也封锁了人性的深处的渴望,人在这种力量面前显得无助又无奈,但终归希望还是存在,只要环境改变,那份人性中本初的、最宝贵的情感还是会毫无顾忌地迸发,这恰恰是全文最令人感动的!作者:傲沧

读书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4500字


读书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4500字:

“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人可以依赖,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

“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而你一无所知。”

这是关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个纯情女子的故事,一段缠绵悱恻却让人听得心疼的故事。故事里的女主在童年时开始暗恋搬到对面的邻居作家。她那情窦初开的小花缘于作家的一个温柔眼神;她那优秀的成绩缘于想要向优秀的作家看齐;她的沉默寡言缘于每日每夜幻想的作家的瞬间。他成了她的整个童年。她会因为作家不舍得搬家,她会因为作家整日呆在家里遐想关于他的一切,她会不顾家人的劝阻,一心来到作家的身边寻求与他的邂逅.......

然而三番五次的“偶遇”和欢愉,作家却始终认不出她,认不出她是曾经的那个邻家小姑娘,认不出她是那个将第一次那么天真又毫不犹豫的交给他的傻姑娘,认不出酒吧里买醉的女子也是她!她知道留不住爱自由无羁绊的他,她欢喜的想要为他生下孩子就像这样可以留住另一个他一样,她为了偷偷生下孩子断绝一切关系,就这样在贫民窟忍受着一切身体与精神的凌辱,她为了那怕再有一次的留在他身边片刻的机会,放弃万人的追逐,放弃伯爵夫人的席位......然而她的孩子死了,她什么都没了,她也要死了。而这一切,他一无所知,他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他甚至不知道她是谁!

这是要有多大的热诚,才能做到如此深沉的爱啊!也许是作家对女主的心理描写太过细腻,这样娓娓道来却不带任何责备的语气,让人听的实在心疼。一个人内心到底要多坚定,多热枕,才能用一辈子的代价来孤守心爱之人,即使这个人甚至不记得你是谁?我想一般人从未经历,也实在做不到吧。一个人的恋情,一个人的地老天荒,太过苦涩,也太过伤人,你会觉得,这应该是这个女人呕心沥血的血书吧!

于我而言,听这个故事本身,除了感动,就是心疼。世间真会有如此痴情之人吗?我从不相信那些狗血的言情剧,可茨威格小说里的人物让你读来如历历在目,是那么清晰,那么痛彻心扉。发现自己现在真像个老人家了,总是看到一些颇有深意的文字或者某个电影桥段就会嗓子眼难受。尤其记得听到故事最高潮的那段,当女人和作家再次相遇,一夜欢愉之后的早上他竟然用钱来打发她。四目相对,怒目而视的眼神却始终没能让他认出她。那一刻她的眼泪再也没能忍住,她拿起包就夺门而出。就在这时,他的管家看到了她,一个几十年前的管家在擦肩的一瞬间眼里放出了光,他认出了这个邻家的小女孩,他竟然认出了她!就是那么一瞬间的眼神,管家懂得了她。而他,多少个同床共眠的日夜,他始终不认识她!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落下。

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怎样的爱才能将守候一生的秘密藏下?即使她死去,她从未怪他,她希望他依旧自在的活着,她希望自己的死不要让作家有丝毫的负罪。她只允许自己死后这封信能给某个陌生人看看,好倾诉下自己这一生守候的秘密,守候的爱。她就像一片羽毛轻轻的来过,死去也不过是轻轻飘过,而他都还没注意到曾从身边飘过的这片羽毛!

《家庭女教师》是从两个小女孩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两个女孩发现她们的女教师最近心情很不好,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她们想尽办法探听女教师不开心的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偷听到了女教师和表哥的对话,原来女教师和表哥两人互相喜欢,可是她有了他的孩子,表哥却假装不知道并极力回避。在她们的小脑袋里实在想不通女教师怎么会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哪呢?是因为不能带孩子来她们家所以想念孩子吗?孩子是表哥的吗?可是他俩没有结婚怎么会有孩子呢?如果有孩子表哥怎么会不知道呢?就是带着这样的一串疑问,她们假装不知道一切,然后继续乖乖的学习做作业,想要这样取悦老师让她开心,可是这又会有什么用呢?表哥说因为考试要静心所以要搬离她们家一段时间,父母都说好。只有老师每日发呆以泪洗面,也不像往常那样带她们出去玩了。

两个小女孩变得越来越疑神疑鬼不相信大人了,她们知道父母总是在她们来时停止嘴里正说的话,总是在有些时候刻意打发她们去看书睡觉。她们开始肆无忌惮的偷听别人对话,并觉得这没有什么错。日子久了,母亲发现了女教师的不对劲,有一天吃完饭母亲找女教师要聊一聊。知道真相后的母亲,破口大骂女教师并决定不再留她。可是当孩子们问起怎么回事的时候母亲却什么都没有说。两个女孩知道女老师要离开了决定用所有的攒下的钱给老师买东西,结果第二天一早发现女老师不见了,只留下了一封信,母亲打发了她们去上学,后来被通知的表哥匆匆赶来看了她留给他的那封信。女老师到底怎么样了呢?故事里始终没有说。而这两个小女孩从此发生了改变,她们再也不相信父母甚至任何人了。这件事之后的她们再也不是从前的她们了。

听这个故事时,突然就想起了以前读过的萧红的《小城三月》,两部小说真的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茨威格的小说肯定是更早一些,也不能保证《小城三月》没有借鉴它。不过两个故事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同样是从不经人世的小女孩的角度说起,《家庭女教师》在讲述女教师不幸爱情的同时更多反映的是两个小女孩的心理变化过程,女教师的不幸爱情这件事让她们成长了很多,不过这个成长过程不是快乐的,而是扭曲的----对于人事的不再信任和失去孩童该有的天真。从女教师这一不幸本身来说,应当是对表哥懦弱的爱情的的讽刺和对父母所代表的世俗观念和社会的抨击吧。

《小城三月》从一个天真、稚气的女中学生“我”的口吻来叙事,借一个女中学生的眼来透视翠姨的故事,但读完故事会觉得更多的关注点是翠姨的不幸本身吧。翠姨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孩子,但受到我们家新思想的熏陶,也想要过上新思想的生活。她性格沉静,仪态优雅,像一般的年轻女子一样追求着一些时尚的美的东西。但她不同于一般俗女子,她喜欢到“我”家里来和“我”的新派亲友们在一起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接受一些新鲜的思想和观念。她偷偷爱上了“我”上大学的堂哥,但却只将爱藏于心底。她不想嫁给母亲给她订下婚约的人,几番挣扎却还是无力摆脱,死亡成了她最后的挣扎和不屈服。她终究死去了,带着她的恋爱秘密到了坟墓里。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死,所有人都只以为她身体不好。我想是哀莫大于心死吧,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才会让一个女子宁愿决绝的选择赶快死去。从《小城三月》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柔弱女子在封建恶势力下的苦苦挣扎。

《马来狂人》是从第一人称审视他人的视角展开,所以最初的铺垫很多。先是有大段大段的人物、环境的交代铺排,然后故事的主线才慢慢显现出来。说实话,像我这样不是看纸质书的人,真的就没有耐心仔细听前面的环境描写了,所以这些就听得很快。不过这种一点一点慢慢接近真相的感觉倒是让人兴趣盎然,就像是和主人公一起从好奇大冒险然后接触真相一样兴奋。《马来狂人》讲的是“我”在深夜的船上遇到的一个怪人。是我从最初的害怕到感兴趣、了解、再到体谅这个人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马来狂人的故事:一个在小镇过着混吃等养老金的医生,因为一个高傲的夫人的造访,变得疯狂,想要为她做一切。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一个秘密。原来这位夫人想要这个医生帮她打掉孩子,因为她的丈夫就要回来了,但是做这样的手术是违法的,而且她还那么高傲、盛气凌人,医生没有答应她。

可是她太迷人了,她的那种高傲又恰吸引了他,他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她,也想要为她做手术,但是她不理会他。随着时间越来越短,丈夫马上就要回来,这位夫人选择了铤而走险的让一个老女人帮她堕胎,然而失败了,仆人在情急之下叫来了这个医生,可惜一切都晚了,她大出血,却坚持回家不去医院,因为这会暴露,会毁了她的名誉。于是这个医生就和仆人带她回了家,与死神搏斗了一个晚上,她还是死了。这时候的医生突然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明白她的意思,他要替她守住她的名誉,即使是用生命的代价。于是在验尸官来了后,在他的威逼利诱下,死亡原因变成了突发疾病死亡。丈夫回来前,他终于见到了那个女人心爱的,愿意用生命来守住秘密的男人,那是一个年轻的军官,很青涩的男孩模样,他突然就对眼前的这个人恨不起来了,因为那是她爱的人。因为她,把他们两个连接在一起。他突然就懂得她爱他的理由了,他只是羡慕他。

丈夫回来了,他们都逃开了。就是这艘船上逃离的这位医生,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他终于向路人的我吐露了他的这些心声。然而巧的是,这位夫人的棺材就被这位丈夫放在这艘船上,准备运往这位丈夫的城市。他说他有预感,他还有任务,他要彻底帮这个夫人守住她的秘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他了。突然有一天,我得知了这个棺材不见了的消息,有人说是太沉掉下大海了,有人说是一个疯子酒鬼撞到了上边,棺材和人一起沉海了。而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听完这个小说,心情无疑又一次沉重了。茨威格笔下的爱情总是那么深沉。一位医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守候一位只见过几次的夫人的秘密,从最初的侵犯思想到后来的精神守候,爱一个人然后可以爱她的爱人。她从没有给过他什么好颜色,可却甘愿为了她变成一个马来狂人。这样的爱情,不,或者升华到更深层次的一种感情,真的让人望尘莫及。

《里昂的婚礼》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内乱的城市里,执政者与民众的互相矛盾导致无数个无辜的受害者。里昂和她的妻子就是这样一对可怜的人儿。就在婚礼的这一天,里昂被当成犯罪分子抓到了监狱,妻子伤心的去找政府官员理论,结果也被丢到了监狱。就在绝望之中,妻子从监狱昏暗的光线下发现了并没有死去的丈夫,他们兴奋极了,不能同生但可以共死了。然而唯一遗憾的是,她还没有正式成为他的妻子,所以不能以妻子的身份陪她死去。狱友们商量了片刻,监狱里的牧师为他们举行了简陋的婚礼仪式,所有人在这一刻变得庄严肃穆,地狱也变成了神圣而纯洁的地方。狱友们为夫妻两腾出了一间小小的空间不去打扰他们,这一夜是他们最香甜的一夜。

第二天狱警的声音打破了一切和谐。就这样他们要去赴死了,没有任何痛苦和畏缩,带着花环的女子一脸幸福的拉着丈夫的手走在最前面,每个人都是一副平和的样子,好像他们并不是去赴死,仿佛奇迹就要发生。然而奇迹从不会眷顾任何人,一阵阵的枪响声后,一群人倒下然后被扔到了河里。只剩下那个花环在河水里扑腾了几圈然后重重落下被水卷走,然后这个城市安静如初,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听这个故事,依旧是觉得凄美,当然,故事里对统治者的讽刺可见一斑。但更多给人一种人的渺小无力的失落感,就正如文章最后所说,奇迹并不会发生。人终究没抵得过命运的捉弄。这样的爱情,除了伟大还是伟大吧。茨威格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刻画的细腻,对环境以及人物性格和生活遭遇的描写,总让人听得揪心难受又欲罢不能。

《普拉特尔的春天》讲的是一个女子因为自己预订的衣服没有到就觉得没有好看的衣服所以没去参加普拉特尔公园的赛马会的故事。可是她又无聊,于是心生一计,她穿着自己的旧衣服偷偷去了赛马会。后来偶遇到了一个大学生帅哥,然后有了一段短暂的、美好的如初恋般的爱情。但是第二天醒来她还是回归到以前做别人情妇的生活。这个故事比较短,听完后给人一种讽刺虚荣浮华人生的感觉。

让我觉得最记忆深刻的一点就是:女子没有去参加赛马会,仅仅是因为她觉得没有可穿的衣服,尽管她有一柜子的华丽艳服。有那么一点点的女生同款气质(出门前总要纠结穿什么,找不到适合的宁愿磨蹭几个小时),可还是很夸张啊,她的虚荣臭美在这里,一下子变得淋漓尽致。

相信《《哈姆莱特》读后感4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哈姆莱特高中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