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灵魂的河流——《悉达多》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俗话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我们在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往往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现在你是否对写读后感而一筹莫展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灵魂的河流——《悉达多》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灵魂的河流——《悉达多》读后感2000字:

最初听说这本黑塞的小说《悉达多》是在慈怀读书会上,知道这不是一本传记小说。

之所以想读这本小说,是因为总是觉得自己太单纯,太简单,太肤浅,没有一点江湖经验,更不要说人生智慧!我想向佛陀——悉达多祈求,我的智慧在哪里?

可是当我翻开这本诗一样的小说时,我震撼了,激动了!这哪里是小说,分明是诗!黑塞是一个有深厚宗教信仰和宗教观的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诗必须是信仰,我进行实验,把我的信仰写成了一本小说,这就是《悉达多》”所以,这是一篇自我探求智慧的书。我激动着,很多时候都是高声朗读地看的,我也想从小说里是否能找到我的智慧。

佛陀的生平世人都知道,小说巧妙的把佛陀分解成两个人——真正的佛陀加泰玛和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作品叙述了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学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世,最后悟道成“佛”!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所有这一条条道路的抉择,都是他自己确定的!而不像他的青年好友戈文达,那是个好好学生,是个勤奋求学的弟子。就仿佛是我们这时代那些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灌输知识和思想而不知自我领悟和探索的孩子一样。

悉达多是佛,也是人,佛说人人皆具佛相,而成佛之路,人皆不同,各有早晚曲折吧!因为人最终要走上自我之路,才能更好地感知体悟,一如悉达多。

小说的第一部中,在悉达多与圣人加泰玛对话之前,不管他是斋戒祈祷的婆罗门之子,还是森林里的游学僧人,他都在用一种主观意识在思索着,不愿意将目光投放到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去,我把这理解为唯心主义,或者说一味的向内求,闭门造车!而加泰玛要求悉达多来听听他的学说,做他的弟子的时候,悉达多讲了一大段话,指出了加泰玛没有告诉他的弟子和众生,每一个人要亲身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所以他还要继续流浪!他要“自己一人去攀登我的目标,或者去死亡。

”直到此时,也许他从加泰玛的对话中体会出了一点:亲身经历!实践!也是直到这时,我似乎也有点明白,干嘛要羡慕别人,学习别人!我就是这么简单又怎样?每个人的经历和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正应验了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当悉达多离开森林,将那位佛陀圣人留在后边,将自己的朋友戈文达留在后边时,“他才感到,他也已将自己迄今为止的生活遗留在身后的树丛之中,自己也已和它们相脱离”。他走向了觉醒之路,证悟之路!

接下来出现的美女卡玛拉,商人卡马斯瓦密以及那些“儿童似的人”其实都是佛陀加泰玛幻化出来以帮助悉达多思考和证悟的!当然,他的“堕落”也是自甘情愿的,这就是他的成佛之路。不惜把自己迭到尘埃里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摆渡船夫华苏德瓦陪着他一次次的摆渡行人过河,一天天的教给他倾听河水的声音。我知道,这是佛陀最后一次的幻化,给了悉达多成佛的一剂加速度!他对于悉达多的行为和言语从不多说,只是那样温柔地默默的坐在河边倾听着,也让悉达多学习倾听,悉达多不断的向河水学习着。学习它以宁静的心境,有所期待和敞开的心灵,没有痛苦、欲望,评论和见解,静静的倾听的本领!直到此时,我已领会到这条河水,不就是我们的心之河吗?悉达多从这里领悟到“万物无过去,也无将来;世上万物只存在本质和当前。

”这是否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另一种表述?

证悟后的悉达多每天在河边倾听着生活的声音,神圣的声音,“永恒的未来的声音。”他是宁静的,幸福的!然而,佛陀加泰玛涅槃后还要给予他一次更严厉的考验!当他的亲生儿子愤然离他而去的时候,他承受着爱而不得痛苦,他的那些伟大思想毫无用处,他折磨着自己,任凭心灵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孩子是最大的桎梏!

还是华苏德瓦,用河水的声音幻化出了悉达多的每一个亲人的图像,这是要告诉他,每个人的目标都象这河水一样,流向不同地方。“他目前所见的河流不属于他或其他任何人,而是属于它自己,所有这些浪花和流水急匆匆地,痛苦地流向自己的目标,流向无数的目标……”

“但是河水的声音已经改变。它仍然探索着、充满痛苦地呜咽着,但是已经有另一种声音掺入其中,那是既欢乐又痛苦、既美好又丑陋的声音,那声音既喜笑颜开又低沉悲哀,是上百种声音,上千种声音的混合。”

这段描写我非常感动,读着有些哽咽。这即是河流的写实,也是人性的写真。追求,奋斗似乎成了一种众生的目标,但痴念和贪欲生成的目标使人痛苦!

这时候,悉达多的灵魂和河水已经融合在一起,但却不同“任何一种声音相关联,”能够随时出离。这就是我理解的和谐统一!

小说的结尾从戈文达的角度把加泰玛和悉达多统一到一起了!当戈文达最后吻了一下悉达多的额头时,他看到悉达多脸上的笑容和加泰玛活佛脸上的笑容一样,这张脸“平静地微笑着,轻轻地,温柔地微笑着,”

看完这本小说,我也徜徉在自己的灵魂之河中久久不愿出离。

也许世间就是这样,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而最后的大同净土就是那佛国!当下,我们只需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殊途同归吧!作者:鸿渐于磐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论语》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自殷墟甲骨文时代,已逾三千余年。古代文字形体流变,字义辗转引申,有些字已经失去了原来造字之初或所处时代的意思。后世若不详加考察,则难免望字生义,造成误会。

自诸子百家时代,也有两千多年了。古代典籍承载着上古时代的文化思想,但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且历经千年流传变化,若不能置身于作者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则难免会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

我辈生于此世,能接触到重见天日的甲骨文,又能从世界上不同文化的角度通过对比来诠释这些古代典籍,实在是很幸运。

何以为之?乐之而已。

从今天开始,我会陆续写一些古代典籍的读书心得。第一篇先从?论语?开始吧。

论语读书笔记:

《学而篇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第一次看到它是上初一时,好像语文课的第一篇就是。老师说习字是复习的意思。心想:“学了再复习,没事就复习,反复复习,什么玩意!这孔子不是老学究是什么?怪不得有那么多人要拿他说事呢!”

许慎?说文解字?:“習,数飞也。从羽从白。”许慎生活在东汉,当然没有见过甲骨文,我们比他幸运。习字上面的两个羽当无异议,为雏鸟反复振翅之意。下面的部首甲骨文不是白,是一个口或者口中一点。有人说是鸟巢,有说是日字。我认为是指示,表示雏鸟站在某一物体上扇动翅膀,准备飞翔。

再来看学字,上图中的两个字左右通用。爻者,卦筹也。先民用此演绎的理论,是为《易》。下面是秃宝盖,住宅之义。后来篆书又在下面流变加一子字。可见学字的本义是儿童在室内学习卦筹的意思。

另外,爻字为声旁的字不多,教字是一个。按形声字造字原则,上古学字发音当更接近xiao,而非xue。

字的本义并不代表引申之义,具体要结合所处的时代和语境才能辨识。先秦典籍中有关习字的用法,特别是学字和习字对用的有?礼记?和?吕氏春秋?。

?礼记?月令?:“季夏三月,鹰乃学习。”这恐怕是学习这个词的首创。不管怎样,雏鹰要飞翔,总是要离开巢穴,练习翅膀的扇动来对抗地心引力的。

?吕氏春秋?造父?:“造父始习于大豆,蠭门始习于甘蝇......凡人亦必有所习其心,然后能听说。不习其心,习之于学问;不学而能听说者,古无有也。”大豆是驾车的高手,甘蝇善射。这两项技艺也是春秋时期“六艺”的两项,叫御和射。驾车和射箭这些技艺,都是必须要练习才能学会的。此其一。

省略号后面的意思我翻译成:“人必须修炼心性,使他的心做到不偏不倚,才能正确听取意见。不习心,起码也要学一些道理,然后加以练习掌握。既不习心,也不实践,又不学道理,这样还能正确听取意见的,从来没有这样的人。”从习心到习学问再到学,佐证了学和习的关系。此其二。

可见,习字在孔子时代和学字对用的时候,是练习,实践的意思。

这句话就翻译成:“从老师那儿学会了一个道理,回来后有时候去实践验证一下,不是很快乐吗?”

是啊!老师课堂上说凹面镜可以把光聚焦产生热量。回家之后,马上找了个放大镜到处照,照蚂蚁,照自己的肉,照树叶,直到把树叶点着,好玩!

老师还说,两个不同重量的大铁球从高空抛下来的话,一定是重的那个先落地,真的吗?我就试试吧。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通常的翻译是: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是很高兴吗?从字面意思上看,挺好的啊,没什么毛病。孔夫子也不总是学究一枚呀,也有接地气的时候。有老朋友来了,当然很高兴,说不定“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再整二两老酒暖暖肚也未可知呢!

但如果仔细体会夫子的为人,如果知道朋字在孔子所处时代的用法,如果能把这三句话当作一个整体来看,这样理解就有些简单了。

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呢?《论语·述而》有:“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问子路,你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子路没敢说,或者不会说,反正是没说。夫子一听着急了:“你怎么不说呀!你就说,他一来劲就疯狂干活,太疯狂了忘记了吃饭,太快乐了忘记了忧愁,结果连自己都快老了还不知道这样个人!”

哈哈,他也有要证明自己的时候啊!这样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专门把老朋友来家了这样的琐事说一说,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想说他好客,或者他重感情,还是什么呢?

我想他在说别的什么事。

《礼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礼记》是几乎与孔子同时代的作品。有朋自远方来:有同学从远方来到我家。同学,那就跟普通的朋友不一样了---——学的东西都是一个老师教的。

把这三句话连成一体来看,就可以这样翻译了:有同学从远方来到我家,我正在实践老师教我的道理,并且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把这些成果分享给他,我们一起探讨,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通常的翻译是:人家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行为举止吗?这样翻译当然也没毛病。

但如果把这一段话当做一个整体,就有意思了:同学看了我的研究成果,他不理解或者否定了我的成果,但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行为举止吗?

如果我的研究还得出了和老师教不一致的成果,那么,同学们就更有理由质疑了。伽利略扔铁球是为了验证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两人所处时代相差几乎m.i1766.com两千年。假如亚里士多德是伽利略的老师,同学们会怎么说呢:你的两个球是不是同时仍的?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人指使吗?等等等等。

但如果仅限于学术探讨,即使双方有不同的意见,也不会因此而破坏关系,伤害感情。所以在?论语·子路?里孔子说了几乎相同意思的话:“君子和而不同。”

读到此,孔子的形象呼之欲出:老师教了学问,他回来之后兴冲冲地实践,验证,获得了一个研究成果,就高兴得不行不行的。同门师兄弟来了,他赶紧告诉同学他的研究成果,这简直爽爆了!两个人一起探讨,甚至争辩得脸红脖子粗。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大家都不生气,各自保留各自的观点,这才是君子的行为举止啊!

这才是那个率真好玩的孔子吧!作者:相逢只若初见

《看见》读书笔记2000字及心得感悟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2000字及心得感悟

刚读《看见》,是完成任务的心态,一开始对柴静不熟,以为大主持人写的东西会很难懂,只是从老妈那儿得知她是“公知女神”、是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慢吞吞地从序言开始,想着白纸黑字来一遍就已经是阅读了、然后回味一下就叫读后感了。

其间,老妈插话“我挺喜欢柴静的,她做的东西别具一格,属于新闻界的一股清流……”

慢慢地开始对《看见》所记录的前面几个事件印象深刻起来,读着读着我跟着每个事件的人与事,难受、感动、沉重……每个大事件都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被震撼了。佩服柴静,能用这样强大的内心进行记录,以此自传性的叙述,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地还原了这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从初出茅庐、无工作经验到明白作为记者的意义,从看见到用心感受讲出所见所想的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突然很想跟着她的心路历程而成长,虽然和她的距离很大很大,但还是很希望。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于是她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复的事实和因果——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影响的人。就因为她的积极寻找,尽力发掘,才让许多事情的真相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次次地真实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刚进台里,她按原来的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走不来,便褪去了那一身洋洋洒洒,重新包装。起初,还令人为她着急,就像一位握着不稳方向盘的司机,回不到正轨上,陈虻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让她明了做新闻也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儿,才会与人产生共鸣。她妹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记者的身上担负了责任,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她感悟了,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章中,她记录非典时期的一句话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很特别,耐人寻味。敬佩非典时在前线用生命相搏,坚守原地默默奉献的医生们。佩服柴静的勇气,在危难的时候不顾安危,奋勇当先。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务必明白”。

“女记者也能干好”,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真相,读书笔记就会在调查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谈到了对吸毒,同性恋者被误判的“犯人”这些常被选择忽视的群体,这一些听起来很边缘,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努力地生存,他们不需要怜悯,只想得到平等的对待。

柴静认为,真实的力量才是重要的,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如果在采访中过于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在灾难的报道中,柴静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时候也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报道北京奥运,她走着和其他媒体相反的路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哪些不起眼甚至失败的运动员,她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

通过柴静讲述着十年以来的成长和转变,我也学会逐渐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学会感受别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那些不幸的人来,像是他们的梦一样。我要学会珍惜,学会用心看待事情,懂得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和宽容对方。作者:陈梓晖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1、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很少有人会如此耐心、接地气地将自己的经营智慧说得面面俱到。如何为人,如何经营,如何管理,甚至如何处理不良资产,这位可爱的老头都事无巨细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印象最深的是对于产品定价和不良资产处理,当京瓷还是一家几十人的小型公司时,稻盛就比同行看得长远。

关于产品定价,稻盛和夫一早就意识到,不能按照传统的成本乘以利润率的方式来设定价格。稻盛在书中提到,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率大约在20%,如果按照这个思维,很难再有突破的空间。很多公司会通过压缩利润率来换取订单,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生产压力,甚至会亏本经营。

这让我想起最近学习的薛兆丰经济学,薛老师也提到产品的价格不应是通过成本和利润率的换算得出,而是由供需决定最终的生产要素价格。稻盛甚至更直观地认为,产品定价应是消费者能承受的最高价格。稻盛在每一次产品定价中都会亲力亲为,结合市场行情等多方面因素,探索那条金线。

2、京瓷在创立初期,因为公司规模小,没有知名度,常规产品的生产订单都会被大企业接走,京瓷能拿到的订单都是比较复杂疑难的产品生产,有的甚至是还没有人开发出的新产品。为了让公司生存下来,稻盛会接下公司员工看来肯定无法完成的订单,并且承诺会准时完成任务。

然而,经过公司研发部门没日没夜的努力,他们总能按时完成任务。所以,稻盛倔强地认为,他没有“撒谎”。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又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制造出精美的产品,京瓷的作风是研发新材质、新技术。我理解的是,当同行还在同一个纬度上考虑如何降低成本的时候,京瓷会从改变维度的方式上直接颠覆传统模式。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令人赞叹。

3、在处理不良资产上,稻盛从一开始就果断地砍掉不良资产,这种思维让京瓷在往后的金融危机中成功豁免。在当时的日本,制造业需要缴纳将近50%的税,税务的繁重,企业家身上的压力相当沉重。当时的税务官员上门调查,对于多做出来的产品模具都会计入公司资产。

模具再被用上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扔掉又可惜,一开始京瓷会留出专门的仓库来存放这些模具,税务官都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些财产计入应纳税的企业资产中,稻盛多次上前解释,这些磨具不能算作公司财产,因为,他们卖不出去。但是,税务官问,那为什么要存放在这里?稻盛说,以后可能会用到。税务官苛刻地说,证明还是可以卖。

几次周旋之后,考虑到这些模具一方面要多纳税,一方面要占用仓库,稻盛痛下决心,不良资产一个不留。也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在经融危机时期,很多企业因为不良资产处理不当,当初认为值钱的东西,实际根本无法变现,贷款还不上,资金链断裂,直至走向破产。京瓷的做法,从一开始就预防了将来可能遇到的风险,让人佩服。

4、之前读过稻盛的《干法》、《活法》,这本《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更加全面地叙述了稻盛的经营哲学。稻盛像一个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经营。

读完全书之后,笔者发现,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借鉴稻盛的经营哲学。比如阿里巴巴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对员工底层价值观的关注。据说,阿里巴巴招录高管时,马云仍然会亲自参加面试,他关注的是应聘者在价值观上认不认同阿里的文化。罗振宇的得到,每次召开员工例会都会在平台上直播,让公司管理实现透明化。这些作法,也是京瓷在经营管理中一贯的作风。

5、这本书由笔者很尊敬的一位当事人推荐阅读,该企业家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稻盛和夫的理念,近期遇到运营瓶颈,他果断地调整公司人员架构,亲自带着员工到原材料市场采购,排查企业运营中的痛点,试图扭转局面。

我想,管理好个人或者说一个家庭,与管理好一个企业的智慧是相通的。底层价值观很重要,比如正直、善良。还要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要有一些预判和准备,比如职业上可能遇到的瓶颈或者困境,可以通过多元方式将其化解,不要为了急于求成而走捷径。我总有一个观点,很多事情没有捷径,真正的肌肉是通过每天坚持不懈的锻炼积累的,而不是打一针就能拥有确保终身的power。

稻盛和夫提到的在擂台中心发力,运用到生活中也一样,这也是抗风险的一种长远考虑,不要等自己被逼退到边缘的时候再发力,想扭转局势已经很难了。

以上是我在工作之余,脑子里一直回荡的关于京瓷哲学的脆片式内容。这本书中的智慧远不止这些。我会再次阅读再次分享,相信下回会有更好的体会。

《正义论》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正义论》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在《正义论》的第二篇中,罗尔斯主要讲了正义论在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建设中的运用。罗尔斯认为正义的社会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遵循以下过程:在原初状态中完成正义原则的选择—制定宪法—制定法制—在正义原则的指导下规范的使用,罗尔斯并且认为完成这样一个过程也是逐步排除无知之幕的过程。接着罗尔斯给自由下了定义,并讨论了平等自由的三个问题:良心的自由、宪法的正义以及关于自由的优先次序。

罗尔斯对自由的定义谈了很多,他认为自由是一个体系,由各种基本的自由组成的,但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是:(在合法的前提下)人做或不做某事,会受到保护并免受其他人侵犯时,可以说他是自由的。关于罗尔斯定义的自由正好反映出他的左派色彩。他的自由观可以通俗的这样说:在合法的前提下,人可以为所欲为。这是典型的左派的观点,这也是后来各类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对于自由的理解在此之前很多思想家的观点要深刻得多,托克维尔曾说,如果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那是动物的自由;洛克说自由是指人类的自我管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皇帝或者氏族首领或其他什么人的管理。

接着罗尔斯重点谈论了良心的自由,其实罗尔斯的良心的自由更多的指宗教自由或信仰自由,罗尔斯明确的指出一个正义的制度必须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我认为关于宗教信仰的自由最根本的还是要明确对于人类而言是先有正义的思想还是先有宗教的信仰,这个先后次序决定了谁更起主导作用。

关于宪法的正义罗尔斯说宪法的正义体现在对于正义的两个原则的遵守上,体现在一部正义的宪法会产生一个正义的程序,这个程序会产生一个正义的法制

关于自由的优先次序依然是正义原则优先次序的体现,就是首先保证所有人具有最广泛的平等的自由。同时罗尔斯又补充说,如果有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那这种自由必须加强所有人分享的完整的自由体系才能存在;如果有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那这种自由必须可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

接下来罗尔斯谈论了正义论在社会分配中的作用,总而言之要满足他的正义论的优先原则。值得注意的是罗尔斯较多的谈论了代际分配。也就是每一代应该为下一代储存社会财富多少为合适的,罗尔斯显然不同意为下一代尽最大努力储存的思想,他认为代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储蓄率,换句话说就是一定的充分的现时的享乐是可接受的,这和西方近几十年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

在第二篇的最后罗尔斯谈了关于义务和职责,关于义务,罗尔斯说当正义的制度存在时我们有义务服从和维护正义的制度,当正义的制度不存在时,我们有义务建立正义的制度。而对职责要求的强度则小于义务,罗尔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同意了正义的原则,并享受了正义制度带来的好处,那他就有责任担负正义制度给予他的职责,但职责是以自愿为前提的,而义务是不管是否自愿都必须履行的。

罗尔斯接着谈论了当你觉得这个制度不正义或有一部分不正义时,你是否还对这个制度存在职责和义务。于是罗尔斯提出了非暴力反抗和良心拒绝这两个观点,也就是当面对不正义时你至少可以做到这两点。罗尔斯认为这两种方式可以促进一个正义的制度健康发展。

本书的第三篇名为“目地”,在本篇中罗尔斯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善,正义感以及善与正义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善,在这之前罗尔斯已经定义过,所谓善就是人的理性的欲望的满足。在第三篇中他进行了更充分更详细的论述,他认为一个人的善是由在合理有利的环境下他的合理的生活计划决定的。要形成这个合理的生活计划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与合理选择的诸原则一致,这些原则包括有效手段原则、蕴涵原则和较大可能性原则;另一个是要在充分理解有关事实和仔细考虑后做出的谨慎合理的决定。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善不是正义,正义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中选择的结果,是相对而言绝对的不变的,是衡量社会其它制度的是否正义的标准,而善只是人们根据环境做出的合理的计划。

接下来罗尔斯谈论了道德与正义感,他认为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会自然而然的促进社会道德的成长,使道德从一个威权的命令式的道德逐步发展为根据原则自我发展的道德。在这样的社会中同样可以产生相应的正义感,而且这种正义感比其它不是正义制度的社会的正义感更加稳固。

关于正义感和善之间的关系,罗尔斯认为,一个符合两个正义原则的组织良好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合理生活计划支持和巩固他的正义感,也就是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其正义感和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到这里《正义论》终于介绍完了,说实话本书的第二篇、第三篇很难读,因为这位老先生将大量的篇幅纠缠于一些不重要的议题,而主要的思想反而讲的不够充分。

总体而言,我认为《正义论》最大的价值在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存在一个优先的正义原则,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建立和社会行为的施行都需首先进行正义的价值判断,以确定这种制度或行为是否正义,这就排除了一个社会为了某一个看似正义的目标而使用不正义的手段的可能,这样也使一个社会能始终保持是正义的。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灵魂的河流——《悉达多》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