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旁观者读后感500字

旁观者读后感500字

《旁观者》读书笔记2000字。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中外经典名著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为了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中外经典名著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旁观者》读书笔记2000字》,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旁观者》读书笔记2000字:

某个周四的早上,我如往常一般在上课前20分钟左右向教室走去。幸运的是,途中遇到了教我《战略管理》的王溥老师。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虚心求教的好机会,所以我走到王老师身边,先作自我介绍,再借机攀谈。

王老师了解到我对德鲁克先生的个人经历很感兴趣,于是向我推荐《旁观者》。《旁观者》是德鲁克先生写作时间最短的书也是他最爱的一本书。但作为“现代管理之父”的他,却很少在此书中提及管理学的理论。

整本书读下来,大体都是写他所遇见的“有意思”的人。这些人要么是一个时代或一类文化的缩影,要么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典型”。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间接解答了一个我多年的疑惑。

一个企业在招收员工时总是希望新员工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会帮助企业节省成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企业的效率。

但这个招聘的思维会走入一个死胡同。我们都知道,刚毕业的学生总是缺乏经验的。若企业固执的招收有经验的人,那么缺乏经验的毕业生肯定会出现很高的失业率,而且对于企业来讲这也不会是一件好事。

因为若无新鲜血液涌入该行业,那整个行业的人才市场就是一滩死水。短期来看或许没什么大问题,却经不起时间的“拷问”。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低成本且高效的缓解这一问题。

当然,我是站在应聘者的角度思考的。所以我多数的思考都是关于应聘者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如何从其他途径获得被行业所认可的“经验”。

我的其中一个思路便是“书籍”。高尔基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书籍中的知识大多是数年前甚至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东西。

这些知识放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是否适和呢?

我曾试想从过往的书籍中提取可供使用的论点,但我不敢保证这个做法会是正确的。直到我从《旁观者》的怀恩师一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这是对优质教师的探讨,而且是发生在1920年,距今近百年时间。这使我意识到,即便是正在发生巨变的当今社会,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因科技进步而剧烈改变的某些社会特征。

那么如果将这句话放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是否成立呢。若是成立的话,我们便可从过往的案例中找到解决当今问题的“经验”这将加快职业经理人的成熟,对企业和员工两方来说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一方面企业在招收时会得到更优质的“半成品”,读书笔记应聘者也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公司的环境。显然,我的知识储量还太少,所提出的问题还不够清晰,目前的思路也只是流于表面。但我想试试,我能否逐渐完善我的思考。德鲁克先生笔下的富勒在荒野上待了40年,坚定的为了自己的愿望奉献着一切;麦克卢汉花了25年时间去完成心中所想。

当我读到他们的故事,仿佛真切的进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头顶的星光虽熠熠生辉,也甘愿成为他们的背景,衬托他们的伟大。《旁观者》一书也简单论述并批判了美国社会的“唯文凭论”。

“文凭至上”这个观念同样深深根植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我不止一次的从老师们口中得知工商大学招收了多少个博士讲师,今后招收的辅导员都要求博士文凭等等。

他们都只提到了新进老师的文凭有多高,毕业院校有多好,却只字不提这些老师的科研实力、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现有的理论深度等等。

这在无形中也推动着“文凭至上”的假象。为何称之为假象呢?因为大部分人在这种假象里都只知道高文凭可以得到更好的机会和待遇,却不知道高文凭所代表的理论实力和实操能力究竟有多重要。所以人们总是想着“混”文凭,以为那几页薄纸便是好工作的敲门砖,从而不再主动学习以获得和文凭相匹配的实力。

有趣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CEO,通用汽车公司的第八任总裁-——阿尔费雷德·斯隆一生都在试图遮掩通用汽车管理层的高学历。

相比之下,他更希望人们意识到通用的管理层都是从基层员工做起,并不是非得要一纸文凭。虽然,他也确实在制度的设计上保留了完整的晋升通道。可在我看来,无论是斯隆的观念还是“文凭至上”都有些过于极端。

斯隆的观念容易导致人们忽视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若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以求在工作中获得晋升所需的经验和机会,那你的思维格局很可能会十分局限,从而影响你的职业生涯发展高度。

这个现象在中国的农村地区还是比较常见的,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支教的其中一个原因。“文凭至上”的观点有什么危害,我想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能感受能到。因为这是现在中国的一种常态。

相比于这两种观点,我更愿意在工作和求学之间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平衡心态。我所言,或许不足《旁观者》这本书的万分之一。该书中还提到了其他的一些观点和名人趣事。若你感兴趣,可以找时间看看这本书。

通篇看完该书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感慨。感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感慨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感慨自律的重要性。德鲁克先生从14岁起便有意识的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世界,所以在该书的叙事写人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的透露着对“人”的思考。

就这点来看,大冰的书和《旁观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空空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幻夜》读书笔记2000字


《幻夜》读书笔记2000字

暑假的两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看小说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关上门窗,隔绝酷暑与阳光,坐在空调房里,安静地读东野圭吾在我看来是莫大的享受。

新海美冬是一个很神秘的女人,她有野心,追求完美,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书中没有揭露她有着怎样的过去,或许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才导致她利用了如此多的人乃至于自己去达到巅峰而毫无怜惜。她面对不同的男人有不同的面目,所以她的性格如何也不得而知,至少可以知道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能让别人瞬间为她所用,并且愿意为她付出。

她与《白夜行》中的女主角十分相似,唐泽雪穗也是一个十分要强,气质高贵的美丽女人。她与亮司桐原两人一路在罪行重叠着罪行的道路上行走,和新海一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自己口中所谓的永远幸福与成功不惜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利用所有对自己有用的人,同时也铲除一切碍眼的障碍。她们唯一的不同在于,雪穗是真正将桐原看作了自己在漫漫黑夜中可以替代太阳的东西,而美冬对于雅也的感情完全是利益化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而使出的手段,即一场毫无感情可言的戏码。

《幻夜》以《白夜行》的姊妹篇出现在读者的视线中,也逐渐为人们熟知,起初看《白夜行》的时候可以说复杂的人物关系再加上短暂的时间让我没有完全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和整本书所想要表现的内涵吧。对于《白夜行》的感悟仅仅局限于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而对于《幻夜》,在几番仔细斟酌与思考后,感悟也更深刻一些。

我喜欢东野圭吾是因为他的作品不仅以缜密的推理过程与具有出乎意料的故事情节而深受读者喜爱,更深层面的应该是故事背后反映的复杂社会中部分人性的泯灭与扭曲所导致的一些不可理喻的犯罪事件。

美冬的人生在外人看来是光辉的,是成功的,她不仅拥有华丽美艳的外表,更为人们赞叹的是年纪轻轻的她居然在地震后的没多久就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作为企业家的她正可谓是界内的榜样与奇迹。然而在这层华丽的外表与面纱下,她则有着她不可告人的一面。书中曾这样描述:“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黑夜的道路上前行。即便四周如白昼一样明亮,也只是不真实m.i1766.com的白昼。对此我们早已认命。”这与《白夜行》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处境十分相似,他们都是活在虚无的光艳表象下的黑暗角色,也许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导致的不可挽留的后果迫使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追求那些所谓的幸福自然也已成奢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能一错再错,别无选择。

雅也正是因为被美冬目睹了杀害他舅舅的场面,才被锁定为她可以信赖依赖或者说利用一生的男人。从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他已成为她陷阱中逃不掉的羔羊,对此他只能听命。多么悲惨!多么悲哀!他自认为自己与美冬的关系中有爱情作为支撑,他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两人以后的幸福,却全然不知这一切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美冬利用罢了。或者说,即使他最后知道了真相,对于美冬无理的要求他也仍然愿意执行,他为了爱情所付出的一切在美冬看来竟是不值一提。即使对于这巨大的付出,美冬给予与回馈的仅仅是在无数幻夜中的虚影,他也心甘情愿,甚至愿意为她杀人,还不愿她美丽的双手触即到那令人反胃的尸体与血液。

可以说在东野圭吾笔下的雅也是个十分悲情的人物了。故事的最后,当美冬得知雅也的死后,一句淡然的“这么美好的夜晚还是第一次见,简直像幻夜一般。”结束了两人悲惨的命运。平凡的言语中也流露出浓浓的悲凉之情,也许这就是日本文学的魅力所在吧:无须多么华丽的辞藻,却依旧能给人的无限的心灵上的震撼。

撰稿:严晴远

《走出帝制》读书笔记2000字


《走出帝制》读书笔记2000字

1、内容简介

本书是秦晖先生近几年写的一些近代史文章组编而成。2011年时逢辛亥百年,秦晖应报章之邀开了个专栏,就中国走出帝制,走向共和中的许多问题谈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

到了2014年一战百年、2015年新文化运动百年,秦晖又写了些相关文字。这期间还对太平天国与近代中日关系也发表过意见。所有这些看法其实都来自多年以来秦晖对近现代史的一个宏观构想,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走出帝制,走向共和?如何理解三千年未有之变何以发生?秦晖认为,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抓住了这一头一尾的两大变局--形成我们过去主要传统的周秦之变,与历时百余年我们至今仍身历其中的晚清以来之变,也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并看到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了。

2、原文摘要

对于许多高度世俗化的传统国人而言,他们“迷”则有之,“信”则未必;在信仰方面是临时抱佛脚,有奶便是娘,很少有所谓“终极关怀”式的宗教精神。这样的好处是这种“世俗理性”特别适应市场经济,这一点在改革时代就体现得很精彩,坏处则是谭嗣同所说的那种“乡愿”之弊。就个人算计而言,他们每个人都是猴精猴精的“理性经济人”,一点都不“愚昧”,但作为整体,他们在专制体制下却经常被“愚弄”,一次次地扮演了可悲的角色。

3、读书笔记

走出帝制,是我读的秦老师的第一本书。中国近代史作为即过去主要传统的“周秦之变”之后的第二重变革:“晚清对局之变”,对我们今天仍然产生了足够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至今仍身历其中。把握其悠久历史的脉搏,也就知道了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通篇读来,秦老师用很平时的语言,通过哲理深入浅出的历数这一变局。我也算是囫囵吞枣,勉强品其滋味。

秦晖老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好事有成败,坏事也有成败,古人都知道“不以成败论英雄”,就是不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混淆,即成败的事实判断替代不了是否是英雄的价值判断。他提出:“作为政治事件的革命成功与否,与“革命理想”是否得到实现,也应该是两回事。理想未能实现,革命者可以说他的事业“尚未成功,仍须努力”,但是不能说革命本身失败了。”

由是观之,我想起了外国学者的一个观点:中国儒家伦理学的缺点之一在于存在“道”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人类行为善恶的根本依据。道德原则高于事实性的原则。

这种主次不分,会导致人们过分关注自己和外界的联系,而忽视纯外部环境的影响、滋长了唯意志论的唯心主义。导致人们对待世界的看法主客不分、价值和事实的混淆(孟旦:儒家伦理学的一个缺点)。

我们的国民性,在信仰方面是临时抱佛脚,有奶便是娘,很少有所谓“终极关怀”式的宗教精神。这导致了个体的精英、利己主义,而集体的盲目和短视。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历经了种种文化思潮,以及两次更难能可贵的制度性探索:戊戌变法以及m.i1766.com辛亥革命。然而更多的社会事件表明,这样的制度性探索太少了些,也太苍凉了些。历史是一位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其实,我们有太多的需要总结和回顾,也有太多的需要反思和警醒。

中国最终在各种比对和求索的路径上最终选择了东方的俄国社会主义,但这种选择让我们的牺牲更大。在国家近现代的历程中,个人主义,背后的国家主义,值得我们反复的惊醒和反思。日本人的军国主义和集权思想,其实也同样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法儒主义理论和制度架构,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公器的方方面面。

如何能够对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和反思,为下一次文化解放思潮进行准备,这是我们当代人的义务和自觉。

另外在这里题件秦先生未说的事:抗战期间,汪伪首先跟日本签约,废除中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收回治外法权,然后重庆觉得实在太难看,英美也出于统战需要,才在1943年改订了新约。

《阳明心学》读书笔记2000字


《阳明心学》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公元1508年,正是大明正德年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蛇鼠瘴气之地,于一天深夜,突然间仰天长啸,大喜过望,在那种残酷恶劣的环境下,以坚强的意志,旺盛地求学之心,悟出了闻名于后世的哲学思想——心学。

他首先提出的观点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那些成为圣人的道理,方法,我的心里已经有了,它本就一直在我心中,再也不需要去外界寻求了,我只需要发扬我自己的那颗心,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心,让心光明起来,在顺着自己的本心,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事,不断的为善去恶,就足够了。

王阳明一生经历坎坷,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对于孔孟之道,朱程之学,早已烂熟于胸,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又深陷锦衣卫的诏狱,险些丧命,直到37岁在蛮荒之地龙场悟道,这段传奇经历,也令他感慨良多,所以他可以做到不假外求,格物致知。

而我们普通人,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觉得身在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大脑,在不断的摸索中搞清楚对我们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心中目标明确了,面对日常的琐事,我们就要不断的练就自己的那颗心。当然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是合理的,是自己能够达到的,我们最应该确定的目标是:自己想要成长成什么样子,想要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而不是一定要赚多少钱,要买什么车,要住什么样的房子。钱,车,房子这些东西都和你的成长是相匹配的。当你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会跟着一起来到你的身边。

这就是查理芒格说的那句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能够配不上它。

当你的能力达不到的时候,你所追求的这些外在物质,就会被你刻意的贴上标签,它们会反过来影响你,会让你患得患失。当你的能力与你的财富,物质,不匹配时,你刻意追求的这些东西,也会逐渐的流逝,到那个时候,你是否会消沉,沮丧,甚至自暴自弃呢?

所以以自身的成长为目标,以自己所能产生的价值为导向,这才是最合理的。确立了正确的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除杂念,把那些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从内心里转化掉,不断的坚固自己的心,让正能量,充满自身。

随后王阳明又提出了全新的格物致知。为什么说是全新的呢?之前是什么样的呢?

王阳明17岁的时候,在江西巧遇了理学大师——娄谅。他向娄谅求教如何成为圣人,娄谅告诉他:圣人之学,人人都可以习得,并且只要潜心钻研,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得圣贤之道唯格物致知。

于是回到浙江余姚,他就开始潜心钻研格物致知,他和另一位小伙伴,坐在屋后的竹林里,就开始格物,想从竹子里悟出真理。南方的竹林里那是阴暗潮湿,他的那位小伙伴格了三天实在受不了了,挥了挥衣袖,遗憾的离开了。留下王阳明独自一个人,他对着竹子,一坐就是7天,内心的煎熬,读书笔记对理学的疑惑,始终交织在他的心头,最后受了风寒,伤了心肺,虚脱的晕倒了,修养了大半年才逐渐恢复。这一次格竹子,险些要了他的命,虽然后来康复了,可是却留下了终生的病根,他最后死于肺癌,就是这个时候伤了元气,一生被疾病折磨。

格物致知,是大学里的重要概念,到南宋的时候,被朱熹,二程(程颢、程颐)给重新注解,他们的观点是,万事万物都自有其规律,外界早已有了答案,我们应该去外界寻找,不断的探求真理,淘金黄沙始到金。朱熹的那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王阳明通过格竹子之后,逐渐的领悟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万事万物若是都从外物去寻求真理,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圣人,什么时候才能真真实现,北宋思想家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重新对格物致知,做了新的注解,他认为,“格”就是“正”的意思,去除恶习,去除杂念,以“正”不“正”之心。“物”就是“事”,就是人的欲望,意念所到达的地方。人本应: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的功夫。“格物”而后“致知”,“知”,并不是知道,而是人的“良知”,“知”是我们心的本体,心里本就有“知”。每个人都会有私心杂念,所以要用“格物致知”这段功夫去“克己复理”,去“修正自我”,使得我们的良知没有被遮蔽,这样就能够到达致知的状态。

格物致知,说简单一点,就是去除掉心中的杂念,恶习,回归到本来面目,挖掘出内心的良知。

所以当王阳明面对绝境,就会有两个念头,一个是悲观,绝望,要死要活;一个是乐观,勇敢,积极面对;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所以它会告诉你,第一个念头是错的,第二个念头是正确的;你要把第一个念头矫正过来,保持第二个念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逆境中依旧能够不动心,勇敢的面对现实,乐观的活下去。

王阳明告诉弟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只不过是我们的良知被外界事物给遮蔽了,要想达到明心见性,就需要去除杂念,格物致知,从心里,从我们的本体上去格物,一方面是从思想上去除闲思杂虑,去除恶习,另一方面需要在事上磨练。

曾有学生向王阳明请教静坐的问题,说自己“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情便不同”。今天的我们也很容易遭遇这样的心境——事到临头,缺乏定力。对此,王阳明的回答是:“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有很多人,平时静坐,独处的时候,内心很平静,给他人分析事物真理的时候,头头是道,可是一旦真遇上什么事的时候,自己就很容易慌乱,只能是事后反省,觉察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只得捶胸顿足,责备自己。这就是在事上磨练还不够。

王阳明常对弟子们说:此心不与事上磨,更与何处磨此心。内心里为善去恶,只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还得通过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去练就自己的那颗心。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习心学,不管怎么修行,最终成就都超越不了阳明先生。作者:王维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2000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2000字:

拜读《时间简史》是我多年前计划之一,我臆想自己看完之后会这样,酷酷的还有一点小性感。实际是看中、完、看又一遍、查资料时,心情如下,这篇文章写了快1个月,我真心觉得立FLAG写这种东西真找抽。

碎碎念结束,读书笔记正式开始发射凸凸凸凸:霍金是当代最知名的活跃的物理学家。他在时间简史中介绍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涵盖范围从相对轮到量子力学,从宇宙膨胀到基本粒子,从黑洞到虫洞等,并用“奇点理论”和“霍金辐射“试图解决宇宙起源的”无边界宇宙模型“问题。

霍金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贡献,但是最重要的是奇点和黑洞的研究,具体:

一、证明奇点定理

奇点是霍金与数学家彭罗斯研究证明了奇点定理。

二、提出了无边界宇宙模型

认为宇宙即没有边界,也没有起始和终点,是对上帝、宗教的一次彻底挑战。

三、黑洞相关

霍金证明了黑洞也能发出辐射,即霍金辐射。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1、证明奇点定理

奇点是什么呢?想象把宇宙挤压成一个小点,这个点就是奇点,它是宇宙时空的开端。

前提铺垫:20世纪之前人们认为宇宙是静止不动的。虽然万有引力证明物体之间是相互吸引的,但是科学家们还是发明出来各种“证据”来证明维护宇宙是静止不动的,比如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布广义相对论提出“时间是可以弯曲的,宇宙不是静止的”,他在自己的方程中编了一个“宇宙常数”来看起来像静止的,咳咳。

到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发现在观测恒星的时候,大部分恒星都在远离地球,特别是恒星离开的越远,离开的速度也就越快。这个怎么理解呢?

拿一个气球,然后在气球上标上许多点,然后给气球吹气,气球越来越大。气球上相临的两个点距离会越来越远,这个气球就相当于宇宙。气球上的点就相当于恒星。

当科学家们证明了宇宙不是静止的,确实是变化的,发现了宇宙膨胀之后,又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基础,找出来一个新模型描述宇宙膨胀,即弗里德曼模型。在弗里德曼德模型中,时间可以往前推,宇宙就会收缩。比如推到150亿年前,那么所有的星系之前的距离就会变成0,就像是整个宇宙被挤压成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奇点。

奇点的性质跟其他牛逼的物理学发现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直观的去想这是个什么东西。但是科学家们通过数学计算可以发现,奇点的体积无限小,弯曲程度、密度、引力无限大。

霍金和彭罗斯的贡献在于,他们用严谨的数学方法证明了宇宙必然诞生于这样一个奇点。这就是宇宙的开端。

2、无边界宇宙模型

前提铺垫:20世纪,物理学两个最重要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是当代物理学最核心的两大基础理论。其中:相对论是主要负责宏观领域比如星际运动,量子力学主要负责微观领域,比如粒子运动的问题。在研究一般问题是两者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科学家们都认为宇宙是诞生于一个奇点之中,诞生着一刻被称为“大爆炸”。这个奇点就是宇宙大爆炸奇点。但是后来霍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无边界宇宙模型,认为宇宙不需要诞生于奇点之中(这点稍后再详谈)。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最主流的描述宇宙起源的模型,时间、空间包括一切物质括都是大爆炸之后出现的。对于大爆炸之前的任何事情,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是不存在的。

奇点定理以及宇宙大爆炸模型一直有一个前提,就是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需要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大爆炸奇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因为一切物理定理在它面前都失效了。

有限无界的宇宙是什么意思呢?(再谈开始)

霍金举个栗子,比如地球是个有限的球体,但是地球表面没有边界和开端,你可以在地球上一直走但是找不到边界也不可能跑到气球以外的地方去。

霍金的无边界宇宙模型里的宇宙是一个四维宇宙,空间和时间交叉在一体的四维宇宙。空间就像是地球的表面,范围上有限的,但是却没有边界,也没有形成奇点。宇宙时空中的每一个点都和地球上的点是一样的,即宇宙的时空并不是无限的,而是一个很特别的边界和开端。追加:无边界宇宙仍然需要被验证,不是主流。

3、黑洞相关

黑洞是什么呢?黑洞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引力,任何物质只要进入某个临界领域就永远无法逃出黑洞包括光。

但是黑洞吸引一切东西的特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产生了冲突,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话黑洞就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物体就会向外发射辐射和粒子。

但是光都逃不出黑洞的引力,不可能还会有粒子从黑洞中跑出来。互相矛盾?!霍金发现黑洞的确会发射出粒子,但是这些粒子不是从黑洞中跑出来的,而是从黑洞边缘空虚的空间里“变”出来的。其中的负离子会被吸到黑洞,但是一些带正能量的粒子会从黑洞边缘逃脱,好像是向外发射粒子。这就是黑洞辐射,也叫做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是霍金把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热力学结合起来的一次城市。虽然一直没有被观测到,也是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作者:小红帽酱

《《旁观者》读书笔记2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旁观者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