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好书读后感1000字

好书读后感1000字

好书值得倾注时光——《原则》读后感20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当我们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好书值得倾注时光——《原则》读后感2000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书值得倾注时光——《原则》读后感2000字:

当我输出这篇笔记的时候,代表《原则》我已经读完了第一遍,总计用时10小时18分钟,留下笔记与标注1212条,我将输出一个系列几篇笔记,数量不好说,此刻尚未进行书籍回顾,凭借记忆与感想输出此篇,视为第一篇。

第一次知道《原则》是清晨在公司遇到一位领导,刚巧他桌上就有这本书,随手翻了翻,觉得装帧还是很帅气的。后来我跟俱乐部的伙伴们一起成立读书小组,Sam兄长推荐了这本书,最后也就定了这本,八个人一起阅读这本书,偶尔在群内进行分享,本月或下月将以一次线下读书会结束《原则》的阅读任务。

我是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有多火,原来罗胖子的跨年演讲重点推荐了这本书,很多大佬都有读书笔记分享,猎豹老大傅盛先生的品读堪称精彩!阅读此书期间数次被震撼到,超过10个段落曾让我享受豁然开朗的感觉,都说读书是跟作者对话,这本书我的感受尤其强烈,大概因为作者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他是真心分享他一生宝贵经验的,阅读期间总是能够想起阅读稻盛和夫先生作品的时光,怀着真诚之心期望读者们能够成功,出发点就已经很崇高了。其实能够让我克服懒惰输出读书笔记的书不超过一手之数,这本非常尤其值得,我认为这本应该是近两年所阅读最喜爱的一本书了。

1975年,本书作者瑞·达利欧在家中成立公司“桥水”,直到2015年,桥水管理资金超过1500亿美元,累计盈利450亿美元,远超史上所有对冲基金,位列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财富》杂志)。桥水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达利欧本人以及他所推崇的原则,以及桥水独特的运营方式,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后来初版成书是为《原则》,本书讲述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关于生活与工作的黄金原则。(摘自我编辑的一篇推荐该书的文章)

作者建议我们要为人正直,不要害怕错误,错误发生后要进行总结,甚至上升为原则,完全规避掉类似的错误。记得一位兄长为人特别谨慎,活得很小心,总是尽全力去规避风险与错误,后来他的领导给他布置了一个先犯三次错误的任务,他才开始慢慢打开心结。我发现自己经常跟这位兄长一样,害怕犯错,担心别人的非议,办事之前经常想好最糟糕的结果,昨天读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时看到一个词儿,“极致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感觉太符合自己的气质了。一位我非常喜欢的领导鼓励我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勇敢担责,虽然自己的心态还无法做到绝对开放,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相信自己能够更好地来看待失败这件事儿了,每次倒下都是成长的机会,屡败屡战曾让曾国藩坚韧无比,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当然还是尽量不犯错,如果犯错了,那就一定要认真反思,因为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最好的成长方式是成就别人,越早意识到这点越好。我要再次提到稻盛和夫先生,他在晚年的时候创立盛和塾,去分享自己的“稻盛哲学”,真心帮助更多的企业家成功。本书作者也是这样的人,分享自己的原则应该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桥水倒闭了,他的原则还会有人相信吗?作者难免会带有成功人士分享的傲气,偶尔会流露出“我这么做就是对的”意思。读书笔记一位老师在分享柏拉图《理想国》的时候谈到:“柏拉图的思想在当下价值有限,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对于那个时代的贡献,每个时代的思想者都有其意义,其错误也是有意义的。”谈到《原则》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当下给予我们的启发与震撼,瑕不掩瑜,怀着包容的心去理解作者的原则,这本身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

我要承认本书后面百分之三十为了赶进度,难免加快了进度,后期打算再仔细我是用微信阅读看的,对比纸质和KINDLE之后,最后选择微信阅读,原因有三:一是携带方便,我都是地铁通勤时候主要阅读,挤地铁手机是最方便的阅读利器,kindle不好拿;二是复制粘贴容易,因为预料到后期要整理笔记,微信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不用编辑;三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上面有很多评论,阅读书友的笔记进行对照反思很有启发意义,偶尔也会有阅读网易云音乐评论的小惊喜感觉。

最后简单说说本书的构成,三个部分:自传、生活原则与工作原则,自传部分堪称精彩纷呈,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培养阅读的兴趣太合适不过了,后面的生活与工作原则就难免枯燥无比了,大部分人丧失阅读兴趣应该不是在自传部分,应该是在原则部分,冷冰冰的原则在我看来一定要细读,如果是微信阅读能够阅读一些评论特别有助于化解枯燥,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印证那就更加完了。遇到一本值得倾注时光的好书,一定要怀着坚忍不拔的决心把它读完,读完本书之后如果能够参考书中精华,输出自己的原则,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啊!作者:栾洋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珍惜时光-《时光》读后感


时光犹如滔滔流水,一去不复返,今天的太阳下山,明天将是新的一天,昨天发生的,今天就不会再回来,人不可能同时两只脚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便是时光,时光是宝贵的,而和亲人在一起的时间,使我们更应该珍惜的,因为它们都是失不再来。

小时候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我和外婆生活的时光,是我这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那时的天,是纯净的,不像现在有这灰灰的天空的雾霾,太阳照在身上,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给人一种乡土气息,在这里生活,虽然简朴,但也有着快乐,外婆家门前有两棵枣树。每年秋天,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枣子,外婆常常会摘上几颗枣子,用井水洗净拿给我吃,枣子混合着清凉的井水,吃起来甜滋滋的,夏夜,我喜欢在屋檐下听外婆讲故事,外婆爱讲那些往事,我也爱听,听多了,我也渐渐感觉到,过去的外婆和现在的外婆有很大差别,从前的外婆,已经不会再回来了。

而我却不知道的是,几年后,外婆将永远回不来了。

后来,我上小学就离开了外婆家,随着年龄的增高,学业的繁重,我与外婆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少,一年到头,也就一两回,而我也没有过多的在意与外婆相处的时光,少了那份童真童趣,结果,在我11岁时,外婆病重,离我而去。在那一刻,我也意识到曾经那个外婆回不来了,而我与外婆相处的时光,也成为了回忆。

时光流逝,我们常常忽略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当亲人离开时,自己又无比的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与亲人多相处一会儿,我们与自己父母相处的时光只有几十年,其实这几十年很快,我们应该去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活在当下。

《原则》读书笔记300字


《原则》读书笔记300字:

这本书年初就已经大名鼎鼎,幸运的是我年末终于把它翻开了,很难得有一本如此吸引人的“成功学”书籍。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没有一味地吹嘘自己,或者夸大自己如何战胜困难走向成功,语言非常平实质朴,但却让人目不转睛,让我想起了季老的《留德十年》,对于生活中的挫折磨难回忆时十分平静,读者却看得惊心动魄。

作者关于生活和工作的原则的总结相当中肯,我从网上找了两个关于作者观点的视频,第一个视频可以概括《原则》的主要关于人生的观点,第二个视频是基本的经济学入门(据说各种语言版本全球流传,很受欢迎),讲的非常清晰透彻,第三个视频是英文版的,有意向提升英文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三个。

一:《成功的原则》

二:《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三:《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2000字-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你为什么要那么急呢?你为什么总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一下子全塞给学生呢?你凭什么会认为学生离开学校就不再学习,永远不再涉足你执教的学科呢?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大课,在高中阶段有五百多节课,你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节课上呢?这不过是你的一节课,你的这节课不是最后的晚餐,还会有下一节,还有一学年,还有大学阶段,还有终身学习的漫长岁月你为什么总是要往学生脊背上压上沉重的担子?这一句句尖锐的质问中的你好像说的就是如今的我,作为一个新入职的语文教师,我迫切地希望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接受课堂上的知识输出,殊不知这在无形中确是一种毫无效果的输出,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我明知道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却企图在学生们身上实现这个假想。无论在语文教学方面还是班级管理层面,身为司机的我好像误入了一个快车道,在路上狂飙速度,大巴上的40个乘客却被摇得东倒西歪,而我却束手无策。

读完吴老师这一封名为致青年教师的书信,我明白了教育上的事往往快不起来,所以不能急,我知道了如果能耐心地等待,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这不禁让我想到一句话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我告诉自己:是时候慢下来了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我更应以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的心态去从事教育,只有慢慢来,我的乘客们才可以安全抵达目的地。

教学一种缓慢的艺术:缓需要平和、平静,慢需要耐心、耐性。正是因为这种缓慢,作为教师的我们更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从播种,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每个过程都需要精心呵护,教育是慢活,也是细活。慢下来,逐本舍末;慢下来,静待花开;慢下来,感悟生活,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品出这一路走来沁人心脾的幸福花香。

舍得是一种教学智慧,有舍才会有得,课堂才会有滋有味。最优秀的教师并不是一切都是好的,而是他们善于舍弃,敢于舍弃,所以他们才拥有的更多。作为教师的我们心中应有一杆权衡利弊的天平,在慢慢走的道路上,学会思考、学会舍弃,这样才能体验到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

慢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减少内心的浮燥与不安,花开不在于一朝一夕,沉下心来,静待花开,要深信这朵花一定会开,只是早开与迟开的区别。

时间不能停滞,但我们可以驻足。也许偶尔的一瞥,我们就能看见生活的笑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太注重远方的目标,而忽视了行走的乐趣。 一个好的渔夫,不光知道打鱼,还懂得如何享受大海、阳光、和沙滩;同样一个幸福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感悟生活,见证学生的心灵成长。

在慢下来的脚步中,我引领孩子们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活动,走进自然,从而去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丰富、充实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在教学中也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改变学生的作文难认识,逐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其实也是在改变我的教作文难情况,等待他们的成长,其实也是等待自己的成长,学生之花与教师之花其实都需要等待,只要有期待,等待就是值得的。

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因为这样,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费劲心思,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转变他的,可是在尝试了多次之后却常常有心急的感觉,于是焦躁、恼怒跟随而来。吴老师的在书中多次提到、渗透的不要急、慢或许就是他从教30年的经验,潜移默化往往比拔苗助长带来更好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我耐心等待,我将收获每一个孩子带给我的不同惊喜。慢下来,逐本舍末;慢下来,静待花开;慢下来,感悟生活。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与进步的快乐,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慢慢走,终会有一路繁花相送!

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在吴非老师的阐述之下,这其乐融融的场面好像近在咫尺,这样的一天充满了温馨与美好:童年无忧无虑,学习生动有趣,生活恬静美好。读完这85个小故事,在融入心里的同时我也被吴老师这份教育的理想而深深感动,他的经验为我们青年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他的故事是我们青年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

与智者对话,与大师对话,更多地获得的是心灵的满足。与大师对话,与智者对话,更知道自己前行的道路还应该走多远。只想说一句:谢谢我心灵的启迪者,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原则》读后感500字-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原则无法树人


终于再一次读完《原则》了

读后给我的感觉

多少有些迷茫

想到第一次看《原则》这本书时

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从他温润的笔触里

发现它是一本不讲Why

只在说他人生经历的书籍

那是上大学的第一年

也正是开始品读书籍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己在慢慢地成长

才明白这些原则都是由经历而来

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它帮助你发现真相是什么

并据此如何行动

《原则》的作者是瑞达利欧

他是著名投资公司桥水的创办人

书中不像其他书籍一样的老生常谈

从达利欧的个人经历

生活及工作原则中

以一个选择性的题目

展开对人生的追求和探索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点

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

有时候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其实这恰恰是没有原则的体现

原则二字化解开来

原,即本源;则,即规则

比如说两个人因一点小事起争执

最后争执变成了争论

争论变成了战争

这无休止的过程

表面上是短期占领了高地

实际上就是原则丧失的过程

只有量变后发生真正的质变的时候

才会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以及原则性

我觉得原则即要领

它会指引你正确的方向

相反来说

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是没有灵魂的代表

是啊

这是一个看似不公平

又实则公平的世界

希望看这篇文章的你

拒绝接受平庸

审视过自己的原则

反思过自己的行为

带原则持续前行

不断地更新自己

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好书值得倾注时光——《原则》读后感2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好书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