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

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

《魏晋玄学论稿》读书笔记800字。

爱迪生曾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在这里,你不妨读读《魏晋玄学论稿》读书笔记8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魏晋玄学论稿》读书笔记800字:

魏晋时期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政治倾轧现象十分严重,正直的士人们每日在高压政策下惴惴不安地活着,那么为了应对这种高度的心理压力,不触犯当权者利益的老庄之学,成为了极佳的研究方向。

汤用彤先生在他的《魏晋玄学论稿》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玄学呢其实就是以老庄的“虚无之论”做基础,在宇宙人生各方面各有新的根本上的见解,说明道学乃是玄学产生的根源之一。但玄学与道学也并不等同,它在发展重组的过程中,又融入了其它的思想,比如儒学,玄学家们再研究玄学前,学习的都是儒学,思想中自然会带有一些痕迹,虽然在魏晋时期,儒家学说遭到玄学思想的打压,逐渐衰微,但它仍然是受到统治者认可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某些元素,在进攻筛选后逐渐与玄学思想相融合。然后是佛学思想,佛学思想并不是玄学的本源,它在西晋末期才出现,在经过玄学的影响与改造后,佛学思想为人们所接受,后来,佛学思想又对玄学思想有了深一层的影响,东晋时期的玄学也可称为佛学。玄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分为了很多派别,但其思想仍然是一脉相承的。

玄学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名教与自然,“温和派”的王弼、何晏等人,虽然没有支持名教,但也没有要求废除,名教和自然在他们看来并不是具有冲突的。“激烈派”的阮籍、嵇康等人则反对名教,整日放浪形骸。以前我很羡慕他们的放纵不羁,认为这是个性的一种体现,然而后来才发现他们内里的悲哀,空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做个富贵闲人,如果政治环境没有那样险恶,玄学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呢?读书笔记我认为自然与名教之争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玄学不能不能作为一种政治思想来使用,人民要生存,不能靠艰涩的玄学,而要靠儒学、法学等共同作用。名教与自然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自然是名教之本。

放到现代社会来看,玄学虽然不能作为主流思想,却仍然有其值得借鉴的部分,比如说魏晋风度,虽然其中有服药饮酒等不好的部分,但他们对金钱名利的不屑一顾等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的。作者:杜雯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人性论》读书笔记1500字


《人性论》读书笔记1500字

大概和很多读者一样,觉得第一卷论知性非常难读。作者休谟从观念和印象——知觉的两个方面,论述了观念的起源,印象重现的两种方式——记忆和想象,关系,样态和实体。

第二章论述时间和空间观念,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可分性,他采用数学方法,假设将时间放在数轴上,相邻时间点之间不重合,而由点观念组成的线观念,点与点之间却可以重叠。因为点被规定为没有大小、厚度、颜色。

我们终究必须满足于经验。不然很多事情无法解释,无法存在和成立。

在看到空间与时间观念的其他性质时,有些看不下去。于是跳过了反驳,直接看论知识。

其中又一次提到了哲学的七种关系,然后作者开始对因果关系、同一关系、以及时空中的位置这三种不由观念所决定的关系进行说明。

因果关系这一部分应该看懂了,首先是因果关系有前提条件:接近关系(因果之间是有联系的)和接续关系(因先于果)。其次,作者开始反驳三个关于论证原因的必然性的命题。(原因的必然性是指一切开始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这是一个哲学一般原理。)他的论证确实很有道理,这个命题没有直观确实性,也没有理证的确实性。我们的全部观念都是印象复现而来的。一切确实性都来自观念的比较。因为原因和结果的观念是各别的,因此结果观念可以单独存在。第二个论证是:如果任何一个事物缺乏一个原因,那么它就是产生出自己来的。这个论证显然已经将论题先行置入了,即承认必然有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它自身。这个错误的矛盾之处也在于“它”先于它自己而已经存在,并且产生了它。之前作者已经论证过因果关系的接续性。在这里,我就不再具体说明了。第三个论证,认为虚无是原因,这也犯了和第二个论证同样的问题。我们通常认为原因具有必然性是由观察和经验得来的。

易变性是人性的要素。我们行为的和态度的善恶的性质比任何东西都能强烈地影响骄傲和谦卑。骄傲必然有对象有原因。

论德和恶中告诉我们,正义是社会的维系力量,而非义若不加以遏制,便迅速招致社会的沉沦。而且根据德和恶的性质,我们可以知道,德的本质在于产生快乐,恶的本质在于给人痛苦。我们常说的乐于助人,助人为乐就是这个道理。帮助别人的确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我认为人类有趋向快乐的本性,人喜欢吃美食,一方面是为了填饱肚子,另一方面,咀嚼能给人带来快感,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化学物质,使得大脑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我们平时也可以吃一些香蕉、牛奶,新鲜果蔬来缓解紧张,舒畅心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可以在论美与丑一节中得到答案,不但身体的美产生骄傲,过人的体力也产生骄傲。随后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论习惯的效果,很多时候我们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没底,就是由于不习惯。习惯就是因为重复作用而产生了顺利感,所以我们做事情就不感到畏惧或是难堪了。这大概也是一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的比较科学的解释了。

情感和想象有着紧密的关系,生动的情感通常伴随着生动的想象。情感的力量一方面决定于对象的本性或情况,一方面也决定于人的性情。这让我联想到购物这个过程,我们看中一件商品时,通常会被它的某些性质所吸引,比如外观,比如实用性,但是在买回家之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才会发现,我们购买时的期望很多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实际并不是那样。

通过阅读这样一本书,在接受休谟的体系时,感觉看待一些问题可以从更本质、更理性的角度,甚至连情感,我们也构建出了产生它的原因,通过这种分析,我对人性显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简单地认为,人之善恶就是人性,人性是方方面面的,对于一些其他学科甚至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作者:谢灵

《盐铁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盐铁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盐铁会议第一场确立了会议的议题,政府官员代表对现行政策进行了解释,民意代表对政策的影响也进行了充分的回应,用餐休息后,双方紧接着就影响民间疾苦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前情回顾:

桑弘羊:盐铁、酒榷、均输等政策可以解决国防开支,有效调配社会资源,方便百姓生活,增加社会收入,应该坚持施行。

文学贤良: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国有企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农业生产,致使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困顿,应当抑制甚至消灭工商业,恢复以农为本的基本国策。

会议第二场:力耕(下大力气抓好农业生产)

大夫曰:王者塞(掌控)天财(自然资源),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昔禹水汤旱,百姓匮乏,或相假以接衣食。禹以历山之金,汤以庄山之铜,铸币以赎其民,而天下称仁。往者财用不足,战士或不得禄,而山东被灾,齐、赵大饥,赖均输之畜,仓廪之积,战士以奉,饥民以赈。故均输之物,府库之财,非所以贾万民而专奉兵师之用,亦所以赈困乏而备水旱之灾也。

笔记:

这一段话,有理论支撑,有上古事例,有现实实例,层次分明,逻辑清楚,其实就是说有了政府的统一调度,可以让国库的钱财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知识点:“故均输之物,府库之财,非所以贾万民而专奉兵师之用,亦所以赈困乏而备水旱之灾也。”

意思是说:你看看,我这收天下的钱财集中到国库,可不是与民争利,只会穷兵黩武,全拿去打仗了,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山东遭灾,齐、赵闹饥荒那会儿,可全是靠这些钱才渡过难关的。

要是没有足够的国库储备,如果遭个大灾可咋办?

文学曰:古者,十一而税,泽梁以时入而无禁,黎民咸被南亩而不失其务。故三年耕而余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此禹、汤所以备水旱而安百姓也。草莱不辟,田畴不治,虽擅山海之财,通百末之利,犹不能赡也。是以古者尚力务本而种树繁,躬耕趣时而衣食足,虽累凶年而人不病也。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诗云:百室盈止,妇子宁止也。

笔记:

古代(比汉还古的古代…源远流长啊),人民纳税10%,大家按照季节去湖泊里打鱼、老百姓都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出勤率100%,干上三年就能存一年的粮食,各乘以三,就有三年的粮食,大禹、商汤这两位模范领导就是这么干的。现在呢,老百姓地里长草也不拔、地也不锄,都出去打工挣钱,如果这样下去,就是把天下的钱都赚尽,最后还是吃不饱。所以说粮食才是生命线啊,古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吃得饱穿得暖,就算遭灾了也不怕!这就是诗经里描述的:家家粮食堆满仓,老婆孩子睡得香!

知识点: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大夫曰: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昔管仲以权谲霸,而纪氏以强本亡。使治家养生必于农,则舜不甄陶而伊尹不为庖。故善为国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轻我重。以末易其本,以虚荡其实。今山泽之财,均输之藏,所以御轻重而役诸侯也。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是以骡驴馲驼,衔尾入塞,驒騱騵马,尽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诗曰: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笔记:

这次辩论主要是各说各的好,再说对方的坏。你说农业好,我说工商好。民间代表坚持进本退末,摆事实讲道理,深深鄙视工商业,从中可以看出文学贤良在宏观上的局限性,也能看出当时低下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政府走样政策的突出矛盾。

这一段可以看出桑弘羊开放的、超前的的经济思想:

1、“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条条大路通小康,要想富,可以先修路,也可以去种树,也可以多养猪,何必死磕去种地呢?黑猫白猫汤姆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两千年多前,这样的思想够野够牛逼!

2、“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这讲的就是国际贸易,现在我们的说法叫双边互惠,共赢,但关起门来都觉得自己赚了。拿我们的丝绸去换汗血宝马哦,划算不划算?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一带一路,被桑弘羊这句话讲透了。桑弘羊说,我觉得这才是诗经里描述的:家家粮食堆满仓,老婆孩子睡得香!

文学曰: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伪。故君子耕稼田鱼,其实一也。商则长诈,工则饰骂,内怀窥窬而心不怍(惭愧),是以薄夫欺而敦夫薄。昔桀女乐充宫室,文绣衣裳,故伊尹高逝游薄,而女乐终废其国。今骡驴之用,不中牛马之功,鼲貂旃罽,不益锦绨之实。美玉珊瑚出于昆山,珠玑犀象出于桂林,此距汉万有余里。计耕桑之功,资财之费,是一物而售百倍其价也,一揖而中万钟之粟也。夫上好珍怪,则淫服下流,贵远方之物,则货财外充。是以王者不珍无用以节其民,不爱奇货以富其国。故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

笔记:

以前搞工商业的人,都朴实老实扎实,没有奸商,从不缺斤少两,一双皮鞋能穿好几年。现在的工商业呢,欺诈、假货到处都是,动不动就是三聚氰胺地沟油,到处糊弄人,人心都坏掉了,还不知道羞耻,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长此以往,以后社会风气败坏,就没有老实人了。

至于你说的国际贸易换回来的东西都是高档货、奢侈品,中看不中用。以前桀就是喜欢搞这一套,弄一帮歌姬穿着好看又贵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在宫里瞎搞,骄奢淫逸,最后把江上都玩没了。现在你换回来的骡驴,不如牛马实用,鼲貂旃罽(稀奇皮草)不如我们的丝绸实在,美玉珊瑚、珠玑犀象,这些东西要运过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不能吃不能穿,您说没事整个大象玩干什么?上面喜欢这些稀奇古怪,下面就开始搞朋克非主流,社会风气就不好了。

知识点:“是以王者不珍无用以节其民,不爱奇货以富其国。故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要以俭治国,搞井田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把一片平整的土地上划个“井”字,中间的那块是公田,四周八块是私田,一共八户人家,每家一户私田,各家耕种的时候也要集体耕种那块公田,公田里的作物归国家,私田里的归自己。

要恢复井田制度,这可以大动作,是一个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啊,文学贤良可真敢说。

大夫曰: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者。故圣人因天时,智者因地财,上士取诸人,中士劳其形。长沮、桀溺,无百金之积,跖蹻之徒,无猗顿之富,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

笔记:

要土地改革可不行啊,涉及的利益太广了。桑弘羊说从首都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这些富庶的城市诸如北上广,交通发达、商人聚集、什么市场货物都有,这说明发家致富的道路多种多样,那些有才能的人能够审时度势找到商机,有智慧的人善于利用地理上的便利条件,还有的人能调动他人为他所用,这些都是聪明人。聪明的人不用干活,也过的好,不聪明的人只能靠劳动力过日子。都靠本事吃饭,有啥不对?所以,要使国家富裕何必一定要从事农业。让百姓富裕何必一定要用井田制的办法呢?

知识点: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

文学曰:洪水滔天,而有禹之绩,河水泛滥,而有宣房之功。商纣暴虐,而有孟津之谋,天下烦扰,而有乘羡之富。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故耕不强者无以充虚,织不强者无以掩形。虽有凑会之要,陶、宛之术,无所施其巧。自古及今,不施而得报,不劳而有功者,未之有也。

笔记:

国家治理到极致的状态是啥?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安愉这两个字,不就是幸福指数,人人从工作(耕地)中得到快乐。到这时不种地就没得吃,不织布就没得穿,人们都忙着劳动,也不会游手好闲,经商之道到那时也无用武之地了,人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么美好而纯粹…这样的生活,多少人向往,可是却难以实现…但能达到这样境界的人绝对是大智慧。

就这段辩论我支持文学贤良,毕竟这样的理想,这样桃花源式的生活我还是很向往的。

总结:古人的思想落后吗?一点都不落后!两千多年前就把现在的很多问题都写清楚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上层建筑和物质基础,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深入讨论了,可我们到现在还整不明白…

《正义论》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正义论》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在《正义论》的第二篇中,罗尔斯主要讲了正义论在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建设中的运用。罗尔斯认为正义的社会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遵循以下过程:在原初状态中完成正义原则的选择—制定宪法—制定法制—在正义原则的指导下规范的使用,罗尔斯并且认为完成这样一个过程也是逐步排除无知之幕的过程。接着罗尔斯给自由下了定义,并讨论了平等自由的三个问题:良心的自由、宪法的正义以及关于自由的优先次序。

罗尔斯对自由的定义谈了很多,他认为自由是一个体系,由各种基本的自由组成的,但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是:(在合法的前提下)人做或不做某事,会受到保护并免受其他人侵犯时,可以说他是自由的。关于罗尔斯定义的自由正好反映出他的左派色彩。他的自由观可以通俗的这样说:在合法的前提下,人可以为所欲为。这是典型的左派的观点,这也是后来各类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对于自由的理解在此之前很多思想家的观点要深刻得多,托克维尔曾说,如果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那是动物的自由;洛克说自由是指人类的自我管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皇帝或者氏族首领或其他什么人的管理。

接着罗尔斯重点谈论了良心的自由,其实罗尔斯的良心的自由更多的指宗教自由或信仰自由,罗尔斯明确的指出一个正义的制度必须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我认为关于宗教信仰的自由最根本的还是要明确对于人类而言是先有正义的思想还是先有宗教的信仰,这个先后次序决定了谁更起主导作用。

关于宪法的正义罗尔斯说宪法的正义体现在对于正义的两个原则的遵守上,体现在一部正义的宪法会产生一个正义的程序,这个程序会产生一个正义的法制

关于自由的优先次序依然是正义原则优先次序的体现,就是首先保证所有人具有最广泛的平等的自由。同时罗尔斯又补充说,如果有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那这种自由必须加强所有人分享的完整的自由体系才能存在;如果有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那这种自由必须可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

接下来罗尔斯谈论了正义论在社会分配中的作用,总而言之要满足他的正义论的优先原则。值得注意的是罗尔斯较多的谈论了代际分配。也就是每一代应该为下一代储存社会财富多少为合适的,罗尔斯显然不同意为下一代尽最大努力储存的思想,他认为代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储蓄率,换句话说就是一定的充分的现时的享乐是可接受的,这和西方近几十年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

在第二篇的最后罗尔斯谈了关于义务和职责,关于义务,罗尔斯说当正义的制度存在时我们有义务服从和维护正义的制度,当正义的制度不存在时,我们有义务建立正义的制度。而对职责要求的强度则小于义务,罗尔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同意了正义的原则,并享受了正义制度带来的好处,那他就有责任担负正义制度给予他的职责,但职责是以自愿为前提的,而义务是不管是否自愿都必须履行的。

罗尔斯接着谈论了当你觉得这个制度不正义或有一部分不正义时,你是否还对这个制度存在职责和义务。于是罗尔斯提出了非暴力反抗和良心拒绝这两个观点,也就是当面对不正义时你至少可以做到这两点。罗尔斯认为这两种方式可以促进一个正义的制度健康发展。

本书的第三篇名为“目地”,在本篇中罗尔斯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善,正义感以及善与正义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善,在这之前罗尔斯已经定义过,所谓善就是人的理性的欲望的满足。在第三篇中他进行了更充分更详细的论述,他认为一个人的善是由在合理有利的环境下他的合理的生活计划决定的。要形成这个合理的生活计划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与合理选择的诸原则一致,这些原则包括有效手段原则、蕴涵原则和较大可能性原则;另一个是要在充分理解有关事实和仔细考虑后做出的谨慎合理的决定。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善不是正义,正义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中选择的结果,是相对而言绝对的不变的,是衡量社会其它制度的是否正义的标准,而善只是人们根据环境做出的合理的计划。

接下来罗尔斯谈论了道德与正义感,他认为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会自然而然的促进社会道德的成长,使道德从一个威权的命令式的道德逐步发展为根据原则自我发展的道德。在这样的社会中同样可以产生相应的正义感,而且这种正义感比其它不是正义制度的社会的正义感更加稳固。

关于正义感和善之间的关系,罗尔斯认为,一个符合两个正义原则的组织良好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合理生活计划支持和巩固他的正义感,也就是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其正义感和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到这里《正义论》终于介绍完了,说实话本书的第二篇、第三篇很难读,因为这位老先生将大量的篇幅纠缠于一些不重要的议题,而主要的思想反而讲的不够充分。

总体而言,我认为《正义论》最大的价值在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存在一个优先的正义原则,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建立和社会行为的施行都需首先进行正义的价值判断,以确定这种制度或行为是否正义,这就排除了一个社会为了某一个看似正义的目标而使用不正义的手段的可能,这样也使一个社会能始终保持是正义的。

《稀缺》读书笔记800字


《稀缺》读书笔记800字:

持续的加班,没有昼夜,没有周末。每到月末大家拿着日渐丰腴的荷包时,人人都笑逐颜开。一月,两月;一年,两年;大家开始吐槽加班太多了。忙的都没有时间去消费,挣太多钱有什么乐趣。

可为什么要加班呢?除了保证公司的业务正常开展意外,一个现实而深刻的问题就是穷。只有工作加班,才能挣到更多的钱,才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工作与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你没有足够的财力与时间时,诗与远方也就是某次饭后的谈资罢了。

自己就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年岁,上有老下有小。问我啥稀缺,时间不够用,钱也不够花,精力也常常透支。这些常常感觉稀缺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明晃晃的负担呀。男人累不累,看看自己身后的队伍就知晓了。

昨天二宝生病发烧,到今天还在持续发热。看着还未学语的二宝翻来覆去的难受劲,我心急如焚。搂着哭,抱着也闹,使劲十八般武艺,小姑娘也爱理不理。

怎么办?此时大脑里想这想哪,恨不得一下子有个灵丹妙药出现。这时,谁与我说话,都听不见。急呀,爱子心切,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让二宝好起来更让我专注,让我焦急。

当还在上班的孩子妈打来电话问长问短时,我的心情更加烦躁,感觉那时所有的外来信息就是添乱,就是帮倒忙。恨不得直接把电话挂掉,也听不进去她说的话。

现实的千头万绪,就是洪水猛兽一样,让自己的思维乱作一团。正如书中所说,当我们高度集中在某件事上时,对于其他事,你会表现出愚钝、还会有智商降低的迹象,还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

在重重压力或突如其来的负担面前,我们会一下子变了一个人,变得犹豫不决,变得胆小甚微。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我们平常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适当地制造一些压力,给自己不定时的考验。

知道了现实的骨感,训练穷则思变的能力,从而去实现更加丰满的理想。你所经历的苦与痛,从长远来看就是财富积累的基础,坚定走下去。

《《魏晋玄学论稿》读书笔记8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读书笔记有感800到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