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之《中庸》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1500字:
学习了王老师主讲的《中庸》的教育思想,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不素隐、不行怪。尤其我们学习传播传统文化的人,三五年的学习,都还只能说是入门阶段,千万不要素隐行怪,为了名利,去搞些稀奇古怪或者是华众取宠的事。要真正地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帮助学生老老实实力行好《弟子规》,每件事都认认真真去落实,而各种各样的花样表演,做形式,都是要尽力避免的。我们做传统文化,就特别容易流于形式,特别喜欢做面子工程,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孩子们的德行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反而还长养了浮华,都是极不可取的。真正的传统文化是体现在孩子们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彰显着孩子们的德行,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吸引别人的眼球,不是搞一些大型的活动去吸引新闻媒体的关注,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让孩子们的良好行为感染着每一个家长,让家长们发自内心地点赞,称扬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知不觉地跟着学习,不断地修身,给周围的邻居作出榜样,为社会称道并传扬,这就达到了“化民成俗”,这才是真正地做传统文化。
第二、遵道而行,不忘初心。我们任何一个做传统文化的都会面临这样的考验。一开始参加培训以后,内心里充满了感动、激动,满腔热血,要利国利民,准备回到单位大干一场。可是真正行动起来,真的千难万难,因为不是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我们会听到各种声音,不理解、不认可、嘲笑、指责、非难,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自身的根基还不是很牢固,我们的内心里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压力,很多人都会在一年两后就打退堂鼓,真正能勇猛精进,坚持到底的只在少数。这种退心的想法,我自己都有过若干回,但是,只要抱着对自己不放弃的态度,一直坚持努力修学,一遇到问题,就潜心学习,就能把自己定在道中,不会轻易退转。其实越学就会越坚定,越学就会越觉得以前所遇到的困难其实不是困难,完完全全就是帮助我们历事炼心专设的一个情境而已。这样子,我们对任何境况都会充满感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恨。的确任劳容易任怨难,如果不能任怨,就肯定会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的。
第三、立大志,行小事。“君子之道,费而隐。”再高深的境界,也要从小处修炼。我们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往往学习上很精勤,每天在功课上花很多时间,却没有时间去处理一些繁琐的小事情,也许他认为小事情没有那么重要,还是学习传统文化,搞清楚生命的意义比较重要。读书笔记可是,我们所学的东西其实样样都需要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证得,不然那都只是知识,而算不上学问。比如,一心学习《中庸》之时,母亲打电话来了,跟你说家里发生极其细小的事情,你会不会生烦恼?会不会不耐烦地打断她?如果你这么做,你就已经不孝了,你根本就不具备学习中庸之道的前提。另外,对待学生也是,有时处理一个学生的思想问题,会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半天,甚至一天就耗进去了,我一开始就会内心里很焦急,生烦恼心。后来才发现,自己每处理完一件事情,就会增长一些智慧,而且每一次沟通,都是自己临阵磨枪的好机会。一是考验自己的耐心,二是考验自己的慈悲心,三是考验自己的智慧。所以再小的事情都不是小事,小事情中蕴含有大道理,舍不得弯下腰来,从小事入手,就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也不可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境界,哪怕是从书本中学到一些知识,也只是学个皮毛,反而滋长傲慢之心。而那么越是道行深的人,反而行在低处,所以高人不露相,就是这样的道理。
以上是末学本周学习《中庸》的心得体会,有领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证。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话,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麦家的这本《人生海海》,是在9月去厦门的火车上读完的。我读的不太仔细,跳过了一些关于风景的细节描写。
整本小说以我的成长时间为主线轴展开,小说的主角是一位男性,没有确切的名称,只称其为上校。上校是四川人,高大英俊,从小精明能干,学做木匠,在集市卖东西时被拉入国民党。因不愿在战场杀人,通过自学成了一位名军医,国民党投降后加入解放军,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在将提拔到更高岗位时,被人举报有作风问题而受处分打回老家。在老家,他依然行医,不卑不亢,为人仗义,得到大部分村民的尊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村民揭露曾有亲日汉奸行为,在一次批斗中被逼疯。后被一位战友林阿姨悉心照顾,虽然失去大部分记忆和智力,但活在儿童的世界里,平静终老。上校的经历,主要是通过爷爷、老保长、父亲以及林阿姨等人的讲述,将我的疑惑慢慢解开。
上校为什么能衣食无忧?在我的眼中,上校总是活得特别滋润,穿着整齐,从不干活,经常吃肉,他养的猫都比村里的孩子吃得好,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位有名的军医。
上校是不是亲日的汉奸?这是大家都很好奇的问题。通过不同人讲述的细节拼凑起来,才知道他曾经做过军统特务,通过出入风月场所获得情报,后来被日本女特务川岛芳子看上,囚禁为个人玩物,受尽屈辱,日本女特务在他小腹部纹了一行字,以将他据为己有。这处纹身无法抹去,不能被任何人看见,成为上校永远的秘密和耻辱。在文化大革命的批斗中,村里的小混混逼着他脱掉裤子,要将他的耻辱公之于众,于是他被逼疯了。
林阿姨为什么如此照顾上校?林阿姨曾经当过护士,做过上校的助手,后来一起在部队一起参加抗美援朝。当年十八九岁的林阿姨爱慕暗恋上校,她找各种机会向上校表白,但上校总是婉拒她,说他不需要爱情。林阿姨曾经有几晚在宿舍里被人骚扰,但她以为是上校,于是心甘情愿。当上校要被提拔到更高岗位时,林阿姨受人挑拔,向单位举报上校曾经强奸过她,于是上校被处分转业回老家。所以林阿姨是带着赎罪的心来照顾他的。在照顾上校之后,林阿姨才知道上校的秘密使得他不能够和任何女人结婚,她更知道当年她不是被上校骚扰,也就是说上校被她冤枉了。她爱上校,也愧对他,所以她无怨无悔的照顾像个孩子一样失智的上校。她通过学习,把上校小腹上的纹身修改成了一幅烈火焚烧的图画,终于将上校的耻辱抹去。在上校去世的当晚,她平静地和他一起走了,完成一生的赎罪。
小说里,上校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不是神一样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故事,他年轻时也犯过错。略去他在战场上和手术台上面对的生死,只是看他受过的屈辱和冤枉,也让我唏嘘不已。我不禁想,如果是自己会怎样?会恨苍天不公、会恨人心不古,会尽快自寻了断以求解脱吗?上校没有这么做,他只是堂堂正正做人,乐观积极的生活。即使是最后被逼疯了,他也在林阿姨的照顾下,认认真真的养蚕,快快乐乐的画画,安安稳稳的睡觉。
这部小说采用了悬疑的手法,关于上校的很多疑问是一步步甚至到最后才浮现的,让人无比感慨。比如,上校明明知道林阿姨是冤枉他了,却没有找她对质,来澄清自己的清白,以保住自己的职位和发展仕途。
小说里还有两位人物的经历也让我很感慨,一位是爷爷,一位是我的第一任妻子。
爷爷是在私塾里读过书的人,在我眼中,爷爷有文化,懂得很多世间的道理,也给别人讲了一辈子道理。爷爷起初瞧不起上校,后来逐渐了解并尊重他。但最后,爷爷为了维护家族的面子,没有坚持心中的道理,暗中告发了上校,导致上校被抓,直至被批斗逼疯。爷爷的这个行为直接导致全家的毁灭,他自己无法承受强烈的负罪感而选择上吊自杀,我被迫离家漂洋过海,家中其他人死的死,病的病,没人过得好。用父亲的话,这是一家人都在赎罪。看上去,爷爷讲了一辈子的道理,但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
我的第一任妻子是我在西班牙打工时的工友,她原本家境较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亲人全部受折磨而死,她一个人被迫逃到国外。当时为了能够逃出来,她不得不做了龙头的情妇。她一直含着屈辱和仇恨活着,但对生活充满向往,想要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存了一些钱后,她就离开工厂自己做小生意。和我结婚后,日子依然艰难,为了省钱买了辆破旧的小货车,最后刹车失灵导致车祸死亡。她在临死前还在鼓励我,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这本书读完心里很沉重,他们经历的很多痛苦是我们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可想象的。这段时间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国内外不少文学作品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个说法有意义吗?如果在一个悲惨的时代,活着非常痛苦,生不如死,那么坚持活着还重要吗? 小说中,作者利用我的第一任妻子这个角色,引用了罗曼罗兰的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大约是整部小说的精神支柱。
各种学派的观点都表明,人活着本来就不是轻松愉快的过程,就是要经历生命中的磨难,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有勇气面对生命中遭遇的一切,并能够坚持心中的原则和活得更好的希望。如果连生死的问题都不惧怕,那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旧唐书魏徵传》一书中李世民讲: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辈之后人,虽知南开大学之名声昭著,不读其史话,却难以深刻的理解,光荣背后的峥嵘岁月。
南开大学创办的前身为一所私立学校,肇端于威海国帜三易之后张伯苓校长所执教的严氏家族,诞生于甲午战败十周年之际,开办于因外争国权而掀起的五四运动大潮之中,立世之艰难却树立了培养爱国爱群之功德服务社会之能力之才的远大抱负,勇敢的肩负起了兴学强国的责任使命。根基虽小,却立志高远。
张伯苓校长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在威海亲历了国帜三易的奇耻大辱后,深感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在结识热心教育,倡导新学的翰林严修后,毅然投身教育,于是南开大学的雏形便朦胧的诞生在严氏家塾之中。1904年,翰林严修携同张伯苓校长东渡日本考察教育,拓宽了眼界,决定先行创办中学,然后徐图扩充。接着着手将严氏家塾变为了公学,初名中学堂,不久又更名为敬业中学堂,第一中学堂,1907年又更名为南开中学堂,1912年起称南开学校。在此基础上,大学部经过多年筹备,于1919年正式成立,自此闻名遐迩的南开大学,卓越而生,滥觞于一个仅有六人学生的私塾家馆,南开二字取自地名,把培养救国,强国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
学校初创几年,艰难异常。办学经费极度缺乏,办学条件较为落后。陈省身先生回忆道:南开的数学系那时以脚踏实地见长。姜立夫先生教书是极为认真的,每课必留习题,每题必经评阅。当时的南开大学: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严要求。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南开人在一片荒野之地建立了幽静、整洁的校园,图书馆藏书达20万册,教学设施配备在当时的私立大学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北京大学等一批国立大学。1937年9月10日,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第16696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础,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战事吃紧,长沙临时大学又奉命迁至昆明,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又称西南联大,历时八年。
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50年毛泽东为南开大学题写了校名。
在南开大学的发展道路上,南开大学也经历了重重挫折。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成为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第一所被日寇化为焦土的中国高等学府。究其原因在于南开师生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学校惨遭日军炮轰,校园附近及各村火光四起,教学楼,图书馆,师生宿舍大部分尽焚毁,仪器设备被破坏殆尽,珍贵图书典籍,外文期刊惨遭洗劫,依照战前估值达663万元之高。而文革期间学校也未能幸免,浩浩荡荡的文革运动给与南开大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无情的自然灾害也使南开大学损失惨重。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部分教工和学生,房屋镇损2177间,贵重仪器设备损坏43件,价值56.6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总计500万元以上。面对种种磨难,南开人并没有退缩,而是 靠着南开,南开,越难越开的精神一路顽强前进,不畏艰难,不畏挑战,在重要时刻及时抓住历史性机遇,凭着脚踏实地,沉稳做学的优良传统,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方略,在新中国成立后率先通过211工程预审,又接着进入985高校建设序列,开始了迈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奋进的步伐。
民族危亡则大学艰难,国运昌盛则大学兴旺。南开的发展道路是与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1919年建校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短短十余年间,南开大学作为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高等学府,很快就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扎实的基础教学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形成了南开大学的教育特色以育人为第一要务,培养允公允能、全面发展的人才摇篮。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兴邦为国的高校,曾陷入轮回教育的风波。1924年11月28日,23岁的南开大学学生宁恩承以笑萍为笔名,在《南大周刊》第8期发表了《轮回教育》一文,尖锐的指出:学生毕业后学着老师的样子到美国拿个博士学位,回来后依样画葫芦再唬后来的学生,后来的学生再出洋按方配药,这样转来转去,老是循着这两个圈子转,有什么意思?学问么?什么叫做学问?救国么?就是这样便称救国么?后经张伯苓校长的深刻教育反思,逐步推行了南开大学的教育改革步伐。开始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理念指导下,稳步前进。
看历史,峥嵘岁月。南开大学的兴起与兴盛,机遇与挑战,既产迹于国难当头,又兴盛于自我蜕变;既孜孜发展,又挑战重重。于师于生,皆需深耕厚重,既需夯实基础,又要谋求创新;既要布战全局,又当精细致学,这是历史赋予南开人生生不息的使命。
作为前赴后继的南开一份子,既要牢记南开人一往无前的耕耘之势,又要谨记盛名之下的任重道远。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历史留下的垂训,也是当下南开人承前启后的坚决追求。我们当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优良传统,以公能为我辈之本,以爱国为我辈之魂,以精强为我辈之路,筚路蓝缕,越挫越奋,方可同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优秀的老一辈一样,造福社会,报恩祖国。
相信《心路——从四书《大学》看人生读后感2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四书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