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潜水钟与蝴蝶》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潜水钟与蝴蝶》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潜水钟与蝴蝶》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我的潜水钟?有没有一列没有终点的地铁?那一种强势货币可以让我买回自由?应该要去其他地方去找。我去了,我去找找。

——《潜水钟与蝴蝶》[法]让-多米尼克·鲍比

第一次知道“潜水钟与蝴蝶”是因为很多年前喜欢上了一个乐队,他们有句歌词就是:“蝴蝶飞出了潜水钟,我还在原地停留”。

那时,我隐约地感受到这是一个跟自由有关的“典故”。

尽管很多年前就知道了“潜水钟与蝴蝶”,后来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也了解到这是一本很出名的书,但我一直没有想要看的冲动,因为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残酷青春”、随时可以被翻拍成“小时代”的感觉。这次之所以会买这本书,还是抱着一种“偶像看过的书,我也要看”的心态。

直到翻开这本书之前,我都还以为这是一本小说题材的作品,完全没想到这是一段生活记事,一段“闭锁症候群”的生活记事。

作者原本是一个编辑,生活在多姿多彩、光怪陆离的巴黎。但某一天,毫无征兆地,他变成了一个只能眨动左眼的、“闭锁症候群”的一员,在远离喧嚣的贝尔克放飞脑海中的蝴蝶。

当我们的身体不能动弹,被一条无形的锁链捆绑住的时候,记忆就成为了一个出口,通向过去的温馨,通向自由的幻想世界。我觉得作者应该也有点感到庆幸,因为他过去的精彩人生,为他在脑海中的幻想之旅提供了支点,即使是在不能自理的瘫痪生活中,也能找出一些乐趣。这也是我很佩服作者的地方,哪怕是处于这样一个绝望的境地,也能让那只潜水钟里的蝴蝶煽动翅膀。让一座灯塔成为寄托;坐在老照片前,穿越时光与貌美善良的公主相遇;给见到的人都配上内心独白;在记忆中寻找,与他现在的境遇充满巧合的“缘分”······

但是无论多么努力地想让自己乐观,但是一个曾经绚烂过的生命,又怎么了能接受这样的灰白和截然而止。“闭锁症候群”的不甘和委屈,在这段的生活记事里,也被摊开,展现软弱。

向作者献上我的敬佩。敬佩他用一只左眼“写”下了这本书,让我们能一窥“闭锁症候群”的生活和内心。可以想象的是,不是所有“闭锁症候群”都能像作者这样苦中作乐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溃,所以,如果我们遇到了“闭锁症候群”要多多给他们鼓励,或许可以将这本书介绍给他们。

另外就是要感谢协助作者完成了记录的工作人员,谢谢他们的耐心,让作为“闭锁症候群”与外界的连接的这本书能得以面世。

最后,要感谢这个世界还在拥抱我。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关于本书:

本书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身兼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双院士,不仅是生理学家,还在鸟类和语言学研究上取得过重大成果,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这本书是贾雷德?戴蒙德的代表作,开创了其标志性的“以气候、环境、物产、科技”等视角研究人类历史的模式。

本书的写作源于1972年他在新几内亚研究鸟类演化时遇到的一位当地知名政治家耶利提出的问题。耶利的问题是: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为了回答耶利的问题,贾雷德?戴蒙德花了25年的时间写成了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欧洲如此发达而非洲却如此贫穷?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不是其他形式?为什么跨越大洋进行征服和杀戮的是欧洲人和亚洲人,而不是美洲和非洲的土著?

贾雷德?戴蒙德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为我们分析了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指出了以往我们所知的很多理论性误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先来讲一个关于欧亚大陆征服新大陆的故事。

1519年,西班牙人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率先到达了秘鲁,开启了西班牙征服美洲的远大征程。当时统治美洲的是拥有几百万人口的印加帝国,西班牙政府的这次远征可以说是毫无胜算。然而,在最初到达美洲的那批人的大肆宣传下,西班牙政府对这个庞大帝国的财富越发渴望,于是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征服战争。

1531年,西班牙探险家弗郎西斯科?皮萨罗在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支持下,率领一支仅有168人的军队到达了美洲。虽然战争的过程曲折、艰难,但当时的印加帝国对西班牙一所所知,较低文化程度所形成的狭隘思维,使得印加军队在多次战役和决策中失误。同时,一场肆虐全国的流行病杀死了印加帝国皇帝及其指定继承人,导致了帝国内战。最终,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军队依靠骑兵和枪炮所形成的军事优势,在著名的卡哈马卡战役中取得了巨大胜利,顺利征服了印加帝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原因包括:以枪炮、钢铁武器和以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欧洲的航海技术;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

简而言之,征服的秘诀就是“枪炮、病菌与钢铁”!

那么,为什么欧亚大陆相对于新大陆有着如此显著的优势呢?作者从四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一是不同大陆野生动植物的差别导致粮食生产发展的不同程度。

二是粮食生产推动人类社会逐渐演化为国家这一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在宗教的帮助下得以不断巩固。

三是粮食生产的发展和传播影响了文字、技术和病菌的发明和传播。

四是文字、技术和病菌影响了不同大陆上不同民族的胜负兴衰。

一、人类发展源于粮食的生产

粮食生产源于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人类驯化小麦、豌豆、橄榄以及绵羊、山羊,实现粮食生产是在公元前8500年的新月沃地。那么,人类为什么放弃狩猎采集,转而从事粮食生产呢?

作者的推断是:最早的狩猎采集族群在过去的13000年时间里,猎杀了绝大部分野生动物,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农业生产的方法、工具和设备,从而使粮食生产具备了物质条件。当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时,他们开始一边狩猎采集一边种植粮食,并从中发现了对植物进行驯化可以获得的其他好处,从而逐步向粮食生产倾斜。同时,粮食生产推动的人口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粮食生产的必要性。

所以,粮食生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人类在就如何分配时间和劳动力这一问题上,不断选择和积累的产物。

一旦某地区出现粮食生产,邻近地区的狩猎采集族群要么被粮食生产者所取代,要么为了生存采纳粮食生产的办法。于是,粮食生产逐渐传播开来。

二、平等主义终于政府和宗教

粮食生产不仅使人口大幅增加,更推动人类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进而组成了复杂的社会系统。人类历史从此遵循着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国家的发展进程,从平等主义逐步过度到盗贼统治。

最初,无论是几十人组成的族群还是几百人组成的部落,都是一种非正式的、“平等主义的”政府制度,没有行政系统、警察部门和税收机关。随着部落人口的不断增长、部落与部落之间协作和冲突的不断增加,酋长管辖地在竞争与妥协中产生。

酋长管辖地在提供个人无法承办的昂贵服务,如灌溉系统、安全保护的同时,将实际财富从平民手中转移到了上层阶级手中——国家的雏形在此基础上产生。

与国家共同成长的是宗教。依靠宗教的力量,统治者维持其权威和统治,为财富转移进行合法辩护,在社会内部形成共同的意识形态,避免人们互相残杀,并催生出愿意为他人牺牲的动机。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澄清一些关于国家的错误认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不需要任何说明。而实际上,直到1492年,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区仍然是酋长管辖地、部落和族群的天下。

卢梭认为,国家是按照社会契约来组成的,人们在计算自身利益后,自愿废除其较为简单的社会。但事实上,较小的单位只有在征服或者外在的胁迫下才会放弃自己的主权。

所以,人类其实是为了解决冲突、实现共同决策,以及基于经济因素和生存空间的综合考虑,才会逐渐选择中央集权。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实现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三、世界的角力始于文字、技术的发明和传播

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由于发明文字非常困难,文字最早仅独立出现在新月沃地、墨西哥和中国,然后以“蓝图复制”和“思想传播”两种途径,通过贸易、征服和宗教向具有同样经济结构和政治组织的社会传播。

所谓“蓝图复制”,就是对已有的文字进行复制或者修改;“思想传播”则是把创造文字的思想接收过来,然后重新创造细节。

不仅文字以这两种方式传播,技术传播也同样采取这两种途径。大部分复杂的技术都是靠“借用”而得到的,因为它们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当地独立发明的速度快得多。

这里,同样需要澄清一些关于发明的错误认识。

人们常说,“需要乃发明之母”。贾雷德?戴蒙德却通过众多的事例告诉我们:事实恰恰相反。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从来没想过要用它来录放音乐。20年后,留声机因为可以用来录放音乐而被人们接受。1866年,奥托造出了第一台燃气发动机,但直到1885年戴姆勒才在此基础上制造出了第一台摩托车,而发动机用于汽车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伟大的发明家不过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了奇迹。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只是对从1841年到1878年的其他发明者获得的有关白炽灯的专利权进行改进的结果;在莱特兄弟的载人飞机之前已经有了奥托?利林塔尔的载人无动力滑翔机和塞缪尔?兰利的不载人动力飞机;在塞缪尔?莫尔斯电报机之前已经有了约瑟夫?亨利等的电报机。

四、历史的轨迹成于大陆轴线的走向

由于大陆轴线的影响,粮食生产以不同的速度从起源地传播出去,并间接影响了世界各地文字、技术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

从地图上来看,非洲和美洲大陆主要是南北向,地理和生态上支离破碎;而欧亚大陆轴线则主要是东西向,陆地之间不存在海洋、沙漠、高山等严峻的地理和生态障碍。

由于生长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欧亚大陆最早开始拥有粮食生产,其中心包括新月沃土和中国。东西向的主轴线又使得粮食生产和许多发明得以较快地传播到具有相同纬度和气候的其他地区。众所周知,技术具有自我催化的特性,所以最初技术领先的地区势必成要比技术落后的地区发展得更加迅速。

所以,欧亚大陆在开始时的巨大优势,成就了其自1492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一系列巨大的领先优势,而其中的原因不过是欧亚大陆独特的地理条件,而非那里的人特别聪明。

接下来,再和大家分享一下作者关于野生动植物驯化和病菌的论述。这也是我认为全书最有趣的部分。

驯化中的安娜?卡列琳娜原则

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先决条件。野生植物的驯化奠定了人类粮食生产的基础,野生动物的驯化又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使得先实现动物驯化的人类在征服和杀戮中占尽先机。

那为什么我们驯化的是小麦、大麦和牛、羊,而不是其他?

贾雷德?戴蒙德认为,可驯化的动植物都是可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植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这就是安娜?卡列琳娜原则。

首先,野生植物的驯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角力的过程。植物具有传播种子的专门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植物种子利于反而而不利于采集。被驯化的,都是发生突变导致缺乏这种机制的野生植物。

植物被驯化需要三个要素:一是生长速度快,二是易于被人工选择,三是人工选择的突变基因能够顺利遗传。

以小麦、野豌豆、杏树和橡树的驯化为例:小麦生长速度快而且产量高,而橡树生长缓慢,三四年才能结果。野豌豆生长密集,人类在采集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变异植株,而橡树生长过于分散,人类很难发现符合驯化需要的突变橡树。杏仁的苦味是由单一基因控制,人类将不苦的杏仁种植后,极有可能至少一半的杏仁是不苦的,而橡实的苦味则由多个基因控制,种下不苦的橡实,极有可能长出全是苦味橡实的橡树。所以小麦、豌豆、杏树被驯化了,而橡树至今仍未被驯化。

接下来再说说野生动物的驯化。

可驯化的野生动物,书中主要是指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具有以下特点:日常食物易于获取;生长迅速;适宜圈养繁殖;性情温和、不易受惊;喜欢群居并且成员之间存在完善的优势等级。

基于上述特点,人类在选择驯化动物时,淘汰了处于食物链上游的老虎、生长速度慢的大象、不易繁殖的南美小羊驼、性情暴躁的野驴、容易受惊的羚羊、不爱群居的犀牛。

正如圣马太所说:“被传唤者众,而被选中者少”。人类最终在全世界已知的148种陆生食草类大型野生哺乳动物中驯化了狗、绵羊、山羊、猪、牛、马、驴等14种,大部分有时仅仅由于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出了问题,就注定永远野生了。

所向披靡的病菌

野生动物的驯化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肉食、奶制品、毛绒、肥料、皮革以及犁具牵引动力、陆上运输工具、军事突击手段,还为欧亚大陆的人类征服新大陆带去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尽管这份“礼物”也曾经夺走了欧亚大陆上无数人的生命。

人类圈养家畜的行为,以及在实现粮食生产后,人类所采取的群居生活方式,使得原本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的病菌成功地转移到人类,并造成了大规模的传染病和死亡。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的流行病是在一战结束时杀死了2100万人的流行性感冒。时间再往前后退300年,黑死病曾在1346年到1352年间杀死了欧洲四分之一的人口。

整个近代史中出现的流行病,如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霍乱,无一例外都是由动物疾病演化而来。例如,麻疹、肺结核、天花病菌来自牛,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病菌来自猪、疟疾病菌来自鸡鸭。

在驯化野生动物的漫长过程中,欧亚大陆的人对家畜所携带的致命病菌逐渐产生了抵抗力,而这些病菌在没有实现动物驯化的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新大陆所向披靡。在接触过欧亚大陆病菌的土著民族中,死亡率至少在50%至100%。伊斯帕尼奥拉岛的800万印第安土著,在哥伦布到达后的40年后,就在地球上完全消失了。

如本篇开头写的一样,病菌在征服战争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强大威力。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率领600人登陆墨西哥,企图征服勇猛好战的阿兹特克人。尽管西班牙人凭借其军事优势取得了一定战果,然而1520年流行的天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近一半的人,最终西班牙人不战而胜。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源自同一祖先的人类正是经历了漫长的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才走到了今天。

作者通过这本书回答了耶利的问题:粮食生产以及社会之间的竞争和混合,产生了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直接动力——病菌、文字、技术,以及政府和宗教。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如同下棋,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每一小步都会折射出巨大的差异,而每一小步都受到了来自环境因素的影响!

《吾国与吾民》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


《吾国与吾民》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读书笔记摘抄:

其实人类退化的信号,倒不在乎龌龊。而却恰恰在乎畏惧龌龊,而且从一个人外表来批评他的体格和品行之健全与否,实在是危险的。

中国人的圆熟非自书本中得来,而出自社会环境,这个社会见了少年人的盛气热情,会笑出鼻涕。

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一、《吾国与吾民》讲什么

《吾国与吾民》,国学大师林语堂征服东、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这是一部全景剖视国人精神与生活的史诗巨著,品赏浪漫雅致的东方情调,直指国人灵魂的最深处。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也很受用。

这本书描写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

整本书最激发人的地方,就在于林语堂的幽默。从幽默中看到智慧,从睿智中看透中国人的国民性。

二、阅读本书,透视和剖析中国人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内心深处奥秘

1、中国人的四种美德

自古以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国人认为知识的培育发展在于智慧的领悟。而从领悟出发,培育出和平、知足、镇静、忍耐四种美德。由此林语堂描绘出十五种民族德行的特性。这些特性中有美德、也有非美德,有中性品格,也有恶行。而一切的特性都包含在“圆熟”这个词里。

2、“圆熟”的中国人

“圆熟”是一个消极的国民品性,显示出一种静止消极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老于世故”。这种文化品行以支持力和容忍力为基础,缺乏进取和争胜精神。这种文化让人在任何环境下富有妥协精神而自足于和平状态。中国人把心的位置看得太高了,以致剥削了自己的希望和进取欲,无形中生成一条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以强求的。这种“圆熟”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社会环境,是几千年来中国特有的社会政治园地孕育的。

3、中国人的理想

中国人的理想,林语堂指出,孔教为中国人民的工作姿态,道教为游戏姿态。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抚慰了创伤的灵魂。何尝不是这样?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即使片刻的光阴,想到山水田园、树影月光、斜阳晚钟,心情便会奇迹般由烦躁嘈杂变得澄澈安宁,在现实主义的潮水中涌出几许浪漫主义的情愫。

三、整本书最激发人的点,在于林式幽默下的大智慧

通过收听我为大家精读的这本书,你会发现,有智慧才能产生真正的幽默。这种大智慧下的幽默,让我们对中国人的思想品性有了深入骨髓般的认识。

《飘》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飘》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小说,书名直译应为“随风飘逝”,蕴藏着两层含意:这呼啸的飓风,指的是南北战争;那飘去的云朵,指的是农奴制的安逸生活,

女性主义文学是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1936年出版的《飘》中公斯嘉丽就是这股潮流下代表形象之一。书还没读完,且从一条线索——人的成长及品质,选择几个人谈谈。

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

活力,土气,粗鲁。富有开拓精神,为人心地善良。靠喝酒不糊涂的海量与孤注一掷的勇气,赢得塔拉庄园。

母亲:艾伦·奥哈拉

大家闺秀出身,永远齐齐整整,从容不迫。勤劳节俭,心地厚道,是全县最得人心的邻居。

斯嘉丽·奥哈拉

十六岁的妙龄,爱上了阿什礼。某天,从欧洲游历归来的阿什礼,骑着高头大马,衣着光鲜,美轮美奂出现在斯嘉丽的视线中,这一刻满足了这位少女一种想象,不可遏制的痴情滋生,之后,为了得到阿什礼的爱费劲心机。

阿什礼却与梅兰妮结婚,败下阵来的斯嘉丽,担心丢人现眼的恐惧倒比失败的耻辱更大。痴情受挫的她不顾妈妈反对,不出两周就做了人妻,再不出两月,又做了寡妇。

南北战争开始了,战火的蔓延,让身处亚特兰大的斯嘉丽无奈冒着危险重返自己的家——塔拉庄园。战火之下塔拉,田地荒芜,爸爸精神失常,读书笔记m.i1766.com妹妹被病魔击倒,饥肠辘辘的一张张嘴,巴望救助。残酷的斗争,野蛮的报复接踵而至——塔拉庄园可能被阴谋夺走,急需300元钱挽救危局。

此时斯嘉丽十九岁,面对这一切她怎么办?

“向狮子样勇敢,却完全缺乏想象力”的斯嘉丽,身上流淌着先辈们的血液,她作出了抉择——抛开对阿什礼的爱恋,塔拉就是她的战场,她的命运,她必须取胜。

“上帝作证,我绝不要再挨饿。”斯嘉丽甩开往日的一切束缚,甩掉过去的自己,竭尽全力,甚至拿自己的名誉尊严来冒险,好夺回失去的一切,必须抛开傲慢的心态,往前看,在这场生存斗争中拼命挣钱。

在这场塔拉庄园的保卫战中,斯嘉丽真正认识到了属于自己的神奇的土地对自己的意义,这是精神的殿堂,心灵的栖息地。

现在,我们家乡的土地不断被征收,传统的倚靠土地生存的人,彻底被剥离了土地,被纳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熔炉中,这些人的精神的家园在哪儿?

阿什礼·威尔克斯

阿什礼爱好音乐、书本、景致。他的致命弱点——不肯正视赤裸裸的现实。战争后回到家园,发现生活一下子太真实,太与个人休戚相关,太逼近最简单的生活现实,战前那种休闲自在的美与生活一去不复返。他的生活经历没有教会他如何与人相处,他也缺乏追求理想生活的本领和勇气。

可能远离实际的读书人,在面对生活时更容易像阿什礼一样无措,变得懦弱,所以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给列文刻画的角色时,强调劳动的特性决定了他全部生活的性质。

农奴制下的主人公们需要在土地上劳动,现在的人们在哪里劳动者?作者:陈义明

《海洋与文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海洋与文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800字

书香君近期拜读了《海洋与文明》这部历史著作。本书从海洋的视角出发,重新讲述世界历史,揭示人们如何通过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及交换和传播商品、物产与文化。本书旨在揭示,各个人群、民族、国家与文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历史。作者展现了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海洋与文明》,揭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刳木为舟到巍峨战船,从鼓帆助推到钢铁巨轮,船的历史在改变,人类迈向海洋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航海远征,造船为先。作为一部69万字的煌煌大作,《海洋与文明》必然要展示造船术的发展,但这部分内容并不是作为专题呈现的,而是打散了分布在各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之中,伴随欧洲的军事步伐和政治版图的扩张,《海洋与文明》的主题仍然是与海洋有关的历史风云。佩恩的海洋史观是美式思维的,浸润在《文明与海洋》里的中心思想,是来自马汉的“海权论”。

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是一次轮回,也许人类的文明史也将走向相同的宿命。水域孕育人类的先祖,从某种角度讲,这些孕育人类文明的水域是海洋的一种延伸,走向海洋是人类宿命般的必然。只是这种必然在今天回望,充满着一种沧桑与感慨,因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海洋仿佛陆地中心论旁一直静默的那抹蔚蓝,人们并未对其有着足够高度的认识,虽然这一路走来,海洋对于人类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虽然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曾经创造过和正在创造着伟大的海洋文明。

《海洋与文明》是林肯?佩恩第一次明确地从一直以来的海洋史研究迈向了海洋文明史构建的新维度。林肯?佩恩作为美国著名的海洋史学者,其海洋史研究的着眼点是在海洋文明方面,“海洋史研究的前提,是通过研究发生在海上或与海洋相关的事件,为研究人类事物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而这些“相关的事件”则是一个融合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战争、艺术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体,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文明综合体”。

《海洋与文明》从船舶制造、海上贸易、海洋探险、人类迁徙、海军战争等诸多主题切入,用一种涵盖着历史、科学、政治、经济、社会、艺术、宗教、语言、法律等学科的“上帝视角”阐明这样一个简单却一直被忽略的事实:海洋史是世界史的一个分支,海洋史从本质上说就是海洋文明史。这显然是带有着林肯?佩恩特点的撰写方式,因为《海洋与文明》的构想,形成于写作《世界船舶》之际。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潜水钟与蝴蝶》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