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皮囊读后感1000字

皮囊读后感1000字

《皮囊》读后感2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学生在学习能力最活跃的时候,应该多看看课外书籍。课外阅读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业余生活。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值得收藏点赞的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也许以下内容“《皮囊》读后感200字”合你胃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今天下午读完了这本被许多人推荐的书,类别算是青春文学吧。

作者于30岁左右写下这本书,就如我现在的年纪。

三十而立,到了这个年纪,基本大家都有了自己生命唯以支撑的东西。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总结自己前半生的冲动,而作者,就把塑造自己的几件事几个人写了下来。

我们这一代人,从农村出走到城市的这一批人,似乎都有着类似的家庭困境。父母对生活的挣扎与希望,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渴望与逃离。

所以,就像作者在最后引用的那一段话;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hdH765.com更多小学生读后感扩展阅读

两篇《皮囊》读后感500字


第1篇:《皮囊》读后感

《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文集风格沉稳,表达了作者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

在不慌不忙中,把这本书读完了。恰如很多人说的,这本书需要慢慢品味,在这个慢过程中,自己也往往会进去到作者写的故事中去,很多地方,很多事,很多人,很多感受,很多都会联想到自己。仿佛就像自己经历过或者将来会经历。在那个,闽南的一个海边小镇,留给我的映像也恰似自己的家乡:真诚,质朴。

坚硬冰冷的神婆阿太给了黑狗达(蔡崇达)最原始纯粹的人生信条:我们生来的这幅皮囊是拿来用的。倔强固执的母亲,为了建造一座不久后就将被规划拆掉的房子,捡剩菜,做苦工。只是因为村子里还没有人家建了四层的楼房,只是因为那样才能让整个家在村里站起来。这房子是母亲的宣言,以建筑的形式,骄傲地立在那。《皮囊》

自尊不屈的父亲,中风后拖着残缺的皮囊跟命运做着最绝望的抗衡,不服输却也输了,以孩童的姿态。

还有那个充满青春热血的厚朴,这也许也是我以前的影子,现在回想起当年的热血也是无比的感慨,但也从未后悔过,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成长的路上不可缺少的。

做为局外人的我,读着别人的故事。用这个与世界大同的皮囊,去感受每一个有趣的灵魂。作者:岑忠正

第2篇:《皮囊》读后感

看到开篇,有种莫名的熟悉感,阿太似乎看都了一切,十分绝情。她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对作者影响十分的深,也点了题---《皮囊》。

觉得这本书十分的有时代感,特别是《母亲的房子》这一篇,生活十分紧迫,拿捡来的叶子当饭吃,也要倾家荡产建房子,因为房子就是这家人的脸面。作者的父亲后来得了中风,变成了一个残疾人,而母亲在父亲死后,甚至在拆迁通知已经下来的时候,还是坚持要拿出来一点一点省出来的积蓄建房子。她想让父亲体面点,房子就是脸面。

总之,《皮囊》这本书,写出了作者经历的印象比较刻骨事情。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但是总会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为脸活还是怎样,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需要被尊重。作者:张琛

皮囊读后感中学生作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皮囊读后感中学生作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这两天在攻读《皮囊》一书。

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扒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眼泪会禁不住的流出来,叹息会从心底涌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活鲜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辨认。

前几天,我写《觉醒之路》,用观照自身来认识自己,管控自己身上的这具皮囊。

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周围的他人。

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你在别人眼中是何种人了。

我们是群体动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联,会遇到形形色色许许多多的人,人各有异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然而,人在本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我们通过心来看见彼此,照亮彼此,认识世界。

我们在交往中见证了他人的生命过程,他人也参与了我们的生命历程,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构成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

这本书由《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张美丽》等14篇作品构成。

我读这些故事,就感觉我在读作者生命中最珍贵最真实最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不能自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和别人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的设定以轨迹,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徘徊不断深化。然而,有时我们会忽略它们,或者逃避它们,因为人类本身有着追逐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

喜剧和悲剧,我们永远忠于喜剧。然而重视自身所经历过的悲剧或者不愿意回想的故事,何尝不是为了未来的喜剧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了,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恐惧的是什么,才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却又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守株待兔》读后感200字


今天我读的是《守株待兔》。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农夫,每天都细心地种田。有一天他看见一群猎人在打猎,动物们看见猎人就撒腿就跑,有一只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农夫就把兔子带回家。农夫心想:要是每天都捡到一只兔子,那多好啊!于是他每天都守在树桩附近等着捡兔子,最后庄稼枯死了,农夫也没再捡到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是本份,投机取巧、坐享其成是行不通的。

《加速》读后感200字


张萌的《加速》,从拖延到三倍速领跑人生的六大建议:

1,所有的努力只为一个目标。

2,科学遇见贵人的方法,先让自己强大,不要把心思花在取悦别人身上,你是梧桐凤凰自然来,你是大海,方可汇聚百川。

3,不要过份高估短期收益,注重长期价值。

4,做好每件事情最后的1%,你就能超越90%的人。

5,在一个地方挖井,地方多了那只是坑。

6,不断升级迭代你的朋友圈,朋友圈的平均陈旧,就是你目前的状态。

《活着》读后感200字


这周利用看学生早读、晚自习的时间,看完了余华的《活着》,虽然是重读名著,每看到生命消逝的一刻,眼泪忍不住的流,凤霞、二喜、苦根、有庆、家珍还有福贵,这平凡的一生,这活着的意志。

看到福贵和那头福贵牛平凡生活的背影,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一辈子那么长那么短,每个平凡的人物都有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好好的活着,不负时光,不负生命。

人生那么苦,让我们苦中作乐。

《稀缺》读后感200字


结论:稀缺这本书总的来说个体并没有实际性指导意义,更偏向组织层面的指导

1.内容赘述,找不到逻辑。文章三部分内容更多描述稀缺产生的原因,针对如何做的内容较少而且表达不够有深度也不具操作性。文章中很多例子都是关于组织层面的财富稀缺,管理稀缺,时间稀缺。对个体指导性意义较弱。

2.案例太多,篇幅太长,重现象,忽方法

结论:本书也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1.运用大量心理学实验和专有名词,从心理学角度影响人们的认知。

2.在文章的最后点明如何阅读商业类书籍针对这类书籍最重要的是找到有用的篇幅,并加以练习。

3.阅读要学会,回想,做笔记,制作ppT和读后感。

读后感《《皮囊》读后感2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皮囊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皮囊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